高校如何让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产生

2024-05-20

高校如何让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产生(通用7篇)

篇1:高校如何让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产生

今天,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等和过去有天壤之别,在一定程度上讲,我们不缺科研经费,不缺高端仪器设备,但严重缺乏世界一流的创新人才。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的科技体制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年轻优秀科学家的成长,也使许多海外高端人才不愿或不敢全职回来。

我认为,我国从高层次创新人才政策措施方面实现突破,主要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流人才一流待遇http://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大对科研投入力度,确保科研人员每年都有稳定的经费支持,使每个科研人员不用为科研经费跑关系,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二是,要较大幅度地增加科研人员的收入,使科研人员过上体面生活。据了解,国外研究与开发经费70%投入到人身上,我们仅30%左右。实际上,知识性劳动与生产性劳动相差很大,在投入的机制和结构上应根据尊重人才的要求进行大的改革,如在重大科研专项实施中,应该提高人员费用的比例。也可以采取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标准较高的年薪制(助研、副研、正研每年的年薪,分别是30万、40万和50万;研究生是2500元。所长年薪是100万)。我认为,给一流人才几十万的年薪,实属不高,现在人才是全世界流动,如果年薪定得更低,就引不进、留不住世界一流人才。

科研要有自主权

统计资料显示,自2006年起,我国的科技经费开始超过日本;2008年,我国的研究人员总量达到196.5万人,是日本(93.5万人)的两倍多。但是,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实用技术研发,我国目前的整体科研实力,却与日本差距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两国的科研管理机制不同。据了解,在日本,除少数科技工程(比如探月等)是采取计划模式外,绝大多数科研课题是根据研究人员提出的项目建议,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确定。在我国,除了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面上课题是自下而上、由研究人员自己做主外,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课题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靠少数人“计划”出来的。

因此,必须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真正解决科技管理的过度行政化、科技活动的过度利益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逆市场化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让科研人员拥有绝对的研究自主权。科研人员可以自由选择课题,进行自由探索。但另一方面,科研单位要实行严格的同行评估(包括国际同行)制度,经过几年后(一般为5年左右),由同行进行考核,通不过的一律走人,实行优胜劣汰。调整科研人才结构http://

现在,我国人才结构失衡的问题十分突出。5100万科技人员,和世界科学家对话的有几个?大学生一年毕业的有600多万人,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有多少?目前人才观中,还有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人才在为某种“称号、证书”而存在,许多人才追求的是这个,而不是为了工作需要。因此,加快调整人才结构的任务十分紧迫。

首先,大学应该先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大学带来许多新的机遇,但现在的大学,根本谈不上创新型大学。我们急需一个大教育范畴下的革命性变革,而不是教育行政部门在原有模式下的修修补补。必须改革培养学生的模式,解决创新人才培养中“三个不适应”问题(观念、制度、师资),使教育更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其次,促进科研人才流动。人才流动是人才成长、发展、壮大的核心内容,现在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都是人才流动的障碍。国外一流大学的老师经历都非常丰富,我们的大学却很少有这样的。面向2020年,人才一定要流动起来,目的是带来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再次,我国的整个人才观需要调整,淡化“称号”、“证书”,强调“真才实学”,真正做到以用为本。改变学术“官本位”倾向

改变学术行政化、“官本位”倾向,虽然中央文件已明确提出要“克服”,但实际情况是“面貌依旧”,各方面反映越来越大,这是束缚中国学术发展的严重问题。比如,2010年教师节,教育部评出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统计发现,在100位获奖者中,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的占九成,不带任何“长”的一线教师仅有10人左右。又如,在2009年新增选的院士名单中,中国科学院新增的35名院士,80%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领导;中国工程院新增的48名院士,85%以上是现任官员。有人说,现在高校、科研院所的“官本位”比官府还强,这是非常大的失误,必须下决心推进这项改革。

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是我国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充分珍惜本世纪前20年的战略机遇期,从战略高度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建设,迎接中国人才发展的新高潮。

篇2:高校如何让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产生

摘要: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这着日益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首要课题之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教学环境、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本文通过对当前创新人才高校培养环境现状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分别从文化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四个方面来探索怎样营造适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高校环境。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校园环境,课堂环境,实践环境,管理环境。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更是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成为我国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我国教育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首先,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各国有不同的理解,仅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够,作为基础的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个性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是前提,再加上完整的个性品格和进取开拓的精神,而如果是工具化、模式化的人,被套以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则是不易成长为一个充满创新细胞的人的。有了这样高品质人才的需求,就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推动知识原始创新的主体,更应加紧对教育环境、教育机制、教育内容等的改革与探索,而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四周氛围的长期感染,对学生及其学习产生潜移默化乃至根深蒂固的重大影响。

一. 重视校园文化环境营造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其文化内蕴和气节的特殊形式,是学校创校宗旨的精髓。它体现了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环境和文化艺术,使人们意识到学校不仅需要教师、学生、校舍媒介等要素,更需要校风、班风、学风作为精神建设的支柱。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提供良好的生活与学习氛围,才更有利于促进现代教育理念的实施,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1.明确教育目的,清晰培养目标。

大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是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独立的个人,在排除民族的使命感外,进入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最需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在当代,从小学到中学越来越沉重的应试教育和整齐划一的教材课程使得学生正逐步丧失自主选择兴趣的权力,每个学生每天的课程及学习时间大多相同,求学的道路也不经相同,但要满足社会多种人才的需求并

匹配到与自己兴趣相结合的工作岗位,就需要通过大学阶段的过滤,塑造出能满足不同工作结构的人才。所以大学的首要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尝试中发现其所擅长的方向,挖掘出其潜在的天赋,发展其兴趣爱好,逐步找到社会定位实现个人的价值。

2.激发学生主动性,突出“学生主位”,形成师生互动的校园文化。

教学的三要素有教师、学生及教学媒介。传统的教学观总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导,突出教师的主教地位,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二位。而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全面理解和全面培养,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只是在各个疑问处给学生以提示和引导的火把而已。因而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尊重学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必须对学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来源于生理学、心理学的一般概念,更应深入到学生们的心底情感和处境角色。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汲取,帮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到知识的创造者转变,也是教学观要转变的重要内容。

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育观,并不是要抹杀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相反,是给了教师更为宽松的施教环境和更多的表达自己自由观点的机会。从学生的创新思维中也让教师和学生都理智地认识到:老师本人也不是真理的化身,在曲折的求知探索人生道路上,他(她)们同样有七情六欲和缺点,需要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时刻更新自己的思想。在与学生共同教与学的过程中激起探索人类及自然奥秘的兴趣,这便是最成功的教育。

3.鼓励尝试,允许失败,形成校园创新文化。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今天,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何入手,如何创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讨的课题。长久以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弘扬集体主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旋律,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政治氛围,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一就是文化内容不够丰富且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不够深入,其二就是形式较为单一多以文体活动为主急需创新。

鼓励创新,允许失败,是在当今时代进一步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古以来,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都是从失败之路上走过。越俎代庖的教育会使孩子失去了尝试的机会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在家长和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孩子又将失去什么?只有亲力亲为的不断实践和孜孜不倦的献身探索,在尝试和失败中磨练出来的才是具体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创新的校园文化不仅局限于课堂理念,从专业的分流、科目的设置、评价标准的开放化到课外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创新的精神。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创新空间,为教师构筑“人尽其才”的讲台,也为个院系宣传独特的专业文化。创建创新文化论坛,开展创新精神人文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家讲述其创新之路。创新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创新文化的塑造更是一种沉淀,弥漫在校园每处的花香墙角。有了创新的精神,校园文化的建设将更加深入,育人环境将更加优化。

二.深化课堂创新环境改革。

课堂仍然是高校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能力提升的主要方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课堂教学。通过改善和深化课堂教学环境,灌注创新的成分滋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知识底蕴深厚、实践能力强、善于迁移变通、思维与形象思想相统一的拔尖创新人才。

1.创新教学目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高校课堂教学首先要改变教学指导思想,转变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树立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即通过教学最重要的不是使学生掌握大量知识,而是要获得独立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为主,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到知识的探索追求者。只有这样,才是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教授了最无限的知识,善于学习,学会学习,才能学习的真正开始。

2.创新课程内容。

(1)创新课程内容与社会需求接轨。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他表明学校的生活应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同时又应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校园不是世外桃源而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就启示我们现代的课程内容更应与社会需求想结合,“以用为本”而非盲目的“学术官本位”,从学校中学会生活,培养出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才是应选择的课程内容。

(2)更新基础学科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

目前国内课程的相对稳定性特点,使得课程内容滞后于科技发展,基础学科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距离不断扩大。解决的办法就是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此,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都把课程内容的更新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来抓,甚至日本和印度等国都纷纷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更新。而观我国,高校课程的更新速度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基础课程内容基本没有变动,新科技知识比重小,新成果、新理论、新思想没有体现,内容陈旧急需补充更新。

3.创新科目设置。

(1)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

我国的选修课比重从80年代初的10%发展到90年代初的25%左右,趋势是好的,但比重仍然偏低。而必修课则一直占有主导地位,一直高到70%—80%。选修课作为能促进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科目课程,非常有利于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它能弥补因文理分科而导致的知识结构缺陷,拓展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培养多角度的思维能力,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在保证基础课程的前提下,开设可供学生们自主选择的选修科目,对加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都是有利的。

(2)调整课程科目,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国家所用,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直接出口,更应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以社会需求动态为风向标,及时调整课程科目的设置,培养符合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规格要求的各类人才。这样的毕业生才是与企业对口的专业人才,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有利

于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及个人职业的长久发展。而当高等教育的发展单纯追求所谓的高层次,教育目标单一化,就必然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从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一种适应所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因此课程科目的调账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既是高校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

(3)推动课程科目与国际接轨。(向国外学习)??

任何一个国家学校课程的改革都必须建立在其民族文化传统及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单纯照搬他国的课程改革经验和模式,不顾本国国情,不可能使课程改革成功。课程改革必须兼顾制约课程发展的所有因素,只考虑一种因素,必然使课程发展顾此失彼,使改革陷入恶性循环,更不可能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4.创建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宽松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在适宜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人格才能得以自由和舒展,个性才能得以释放,才会有活跃的思维,进而才有创新火花的迸发。

创建宽松的课堂环境,首先要创建平等的心里环境,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地位,没有尊卑只有尊重。同时生生之间也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发言权和全面展示自己的机会。其次还需要创设融洽的情感环境,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师生沟通习惯,共创一个自然、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加强课外实践环境塑造(福禄培尔的“游戏”教学)

1.重视科学研究实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

我国高校自创始以来就有着“重理论,轻动手”的传统教育思想,科学研究总是没有提升到首要地位,即使重视,也只是口头或形式上的重视,实践的科研比重和深度并没有提高,学生仍处于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数据的阶段,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科学实验的研究,作为一切理论的奠基石,应成为独立的设置体系,与课堂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应与学生成绩的高低相联系。在拥有了较好的实验室和实验设备后,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批有较高实践创新能力的专家、教授、学生,从基础实验到创造性实验,完成真正的飞跃。

2,与民族企业加强联系,增进校企合作

为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对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合作可以不仅限于大中专职业院校中,高等综合院校也应加强与企业合作的联系。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习更应深入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调研,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渗透,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企业活力、培养拔尖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3.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利用世界资源。

随着日益增强的经济全球化与对外交流的加深,中国经济必定要融入国际经

济的大环境,而且将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也使得国家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北京大学前任校长许智宏教授曾指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不管学生们将来怎么样,在中国读书还是到国外读书,他们都必须有国际视野。”何为“国际视野”?除了善于接受一切有利资源,抓住每一次飞跃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国际的胸怀,可包容不同的文化,接受差异的胸襟。这就需要高等院校作为重要的培养基地,提供国际化的平台,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增加留学生往来活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营造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完善管理环境体制改革

1.向完全学分管理体制转变,提高学习效率。

学分制又称为学分累积制,不管学习时间长短,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也可因其他原因暂停学业,分阶段完成。从现实意义上说,是以选课和学分积累为核心的一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是对课程设置僵死、修业年限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其目的在于倡导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非常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育成果。目前我国多数高校仍实行学年制或者学分与学年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与也我国高校具体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学进度的掌控、毕业工作的导向分配都是决定我国暂不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重要原因。但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路程,还有西方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施行完全的学分管理体制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元化、关联性强、形成系统的课程整体不但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也能有效地、因人异地的分配受教育时间,降低培养的成本,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双赢。

2.(软环境)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外海优秀学员,也留住校内创新人才。

在2011年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的事业高峰都是在海外获得的,我们培养的拔尖人才很多是给他打好了基础,在海外成就他的事业,最终为别的国家服务。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确,这是我国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目前,国内的许多硬件培养条件已逐步达到国际标准,有些高校的校舍设备甚至已超过了国际水平,但在师资队伍、软件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也在逐步改变。只有软环境会越来越好,我们的学生就会留在国内接受我们的培养。

立足中国国情:开展国情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要想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前提条件是要了解中国,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只有立足中国看世界,学生的“国际视野”才不是空洞的,这样的学生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为中国未来发展作出适时适当的贡献。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会涉及到政治、历史、文化等各领域,其中不乏一些被外界所误解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生如何理解至关重要。如果学生自身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就有偏差,那么这种国际交流只能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因此,高校在推进国际交流的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国

3.激励竞争机制(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社会经济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面对高校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对大学扩招后学生就业困难的严峻形势,成长为解决21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此所讲的国际视

一.营造适合创新的家庭环境

1.发觉儿童兴趣,挖掘内在天赋,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差异化培养、激发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2.使民主思想贯穿于家庭教育始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二.优化校园创新环境

1.深化创新课程改革,与国际课程接轨。(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化教学,“多元性”的理念和模式,规范性和一元性,选修课,老子“因材施教”)

三.市场环境

1.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优势,竞争

2.工资机制,拔尖创新人才与同等劳动工资持平。

四.社会环境

1.改变社会思潮,转变求学观。(以用为本,杜威的“教育即生活”,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社会评价)

2.促进科研体制改革,消除“学术官本位”,减少学术行政化。

篇3:高校如何让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产生

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为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培育拔尖创新人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以学生为本,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验班依托学校优秀的教师队伍和科研环境作为学生培养的优势资源,不断探索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在全新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灵活化的管理模式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实验学院作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和教学改革试验基地,全面负责学生的培养和日常管理工作。

1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构建

1.1 成立教育实验学院,统筹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我校于2003年为本科教学改革尝试而成立理论实验班,理论实验班由各专业学院管理,学生在完成正常教学计划内容外,利用周六时间强化数学、英语教学,夯实学生理论基础。2007年,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质量工程,学校成立了3个教学改革试验班,共招收90名学生,以学校管理为主,由教务处统管。为全面细化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我校于2009年3月5日正式成立教育实验学院。教育实验学院成立后,从学校教务处接管2007级、2008级教学改革试验班162名学生,并将教学改革实验班更名为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教育实验学院成立以来,2009年招收学生92名,2010年招收学生150名,2011年招收学生220名。目前,学生数已达到580人的规模。

1.2 明确了指导思想及培养目标

为加大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贯彻“因材施教,优才优育”的原则,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选拔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本科新生组成石化类、机械类、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实验班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并通过宽厚扎实的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是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示范和先导。根据学校对实验班学生的培养思路,学院规定了实验班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现代石油石化产业需要,从事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1.3 确立了培养模式

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确定了“2+2”的两阶段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即基础阶段培养和专业阶段培养相结合。

基础教育阶段是指本科一、二年级阶段,该阶段强调宽基础的通识培养,强化学生基础学科知识的精深教育,并为各大类学生统一搭建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生进入二年级按学科大类进行重点培养,突出其学科基础及应用的教育。此阶段的学习重点是打好理论基础,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加强数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专业教育阶段是指本科三、四年级阶段,实验班学生第五学期转入相关专业学院进行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学籍仍保留在教育实验学院。该阶段加强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优秀学生能脱颖而出。

1.4 制定了学生选拔及管理制度

学生选拔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尽可能将那些高考成绩优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热爱科学、在学科方向具有特殊禀赋的学生挑选出来。选拔过程包括初选和复选两个阶段。初选在新生入学后由各学院按既定标准组织实施考核,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复选。复选进行数理化综合、英语课程的选拔考试,择优选拔通过面试后,方可进入教育实验学院学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立动态选拔机制,使首次没能入选的优秀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也能进入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行导师制。在第五学期,教育实验学院为学生配备具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担任导师,实现“一生一师”。导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后续的选课计划和实施进程,指导参加科研实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

我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已经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初步的明显效果。

2.1 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基础

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将强化英语、数学、计算机学习纳入到阶段性考核目标体系中。要求学生在一年级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学生在二年级通过大学英语六级、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参加基础学科(数学建模、英语)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目前,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毕业生的英语、计算机能力突出,以2011届毕业生为例,计算机二级通过率为100%,英语六级通过率为90%,较学校平均水平高出40—50个百分点。

2.2 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竞争能力,塑造了学生的创新品格

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学风浓重,学生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扎实,关注学科前沿,潜心学术研究。大批毕业生通过激烈人才竞争,顺利考取硕士研究生。2011届毕业生的考研率为42.9%,高出学校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且录取学校多为中科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211”高校。

2.3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一些学术新星崭露头角

经过坚实的理论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展现出良好的研究素质,创新实践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在多项学科竞赛中取得骄人成绩。2009年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学生有50人次获得28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10年104人次获得61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11年150人次获得83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这其中不乏国家特等奖等高级别奖项,填补了多项学校学科竞赛获奖空白。

2.4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满意度显著提高

创新的培养模式、个性化的辅导方式、高效充实的学习生活和多姿多彩的班级活动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由于创新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整合性的课程学习、科研实践、交流深造的机会和平台,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越来越多的学生急切希望加入实验班学习。

3 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探索

未来,我们将通过积极的探索与尝试,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弥补不足,不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并将其成功的经验推广到全校,为提高整体人才的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3.1 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培育创新型人才

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感受鲜活的研究过程,激励学生的创造性。通过这一途径,充分利用学科建设优势,注重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不断吸收教师最新科研成果,以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在实践中学习。为此,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育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关键的实践教学途径,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也有益于推进学科的交叉综合。

3.2 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熏陶教育

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教师。世界各国著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优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科专业的指导方面,更在于由他们带给学生的追求科学、献身科学、严谨做学问的精神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由他们形成的知识至上、真理至上的优良教风和学风。创新型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并具有一系列创新能力,包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及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等。

3.3 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创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

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必须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和成长的科技创新氛围。创新的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孕育,创新思维需要通过交流和借鉴来产生。学术活动可以开阔眼界、产生兴趣、激发灵感与创新思维。为此,必须采取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可以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以加强师生间的学术探讨;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大型科学技术攻关等。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科前沿的研究热点,开拓视野,也可以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提出具有创新观念的学术观点。

参考文献

[1]张秀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大学创新教育[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6卷第一期.

[2]李培根.主动实践是教育的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

[3]朱正亮.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0,(5).

[4]朱邦芬.对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的思考[J].水木清华,2010,(6).

[5]刘炎.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教育高教,2010,(6).

篇4:高校如何让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产生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设置

国务院于2015年10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之梦提供了强有力的纲领性保障。该方案将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列为建设任务,为总体目标的落实指明了道路。其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设内容指出,高等教育应着力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优秀人才。

纵观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历程,人才培养一直被视为大学的重大使命[2]。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亟需大量世界一流人才,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支撑,从而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便成为我国人才战略的核心任务。

各大高校纷纷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清华大学施行的“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便提供了成功经验。其中,2005年创办的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目标是培养国际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其培养模式的相关经验总结曾荣膺2014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办学十余载,在生源选拔、师资评聘、培养模式、制度保障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均进行深度化探索。通过重建知識体系、创新培养模式、推进大师教学、融入国际前沿、感悟行业潮流等举措,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启发了学术兴趣,奠定了学术基础,提升了创新能力。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培养成效卓著,在国际学科评估中被誉为拥有“一流的本科生和一流的本科教育”,在国内外受到广泛赞誉[3]。

本文将以上述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等成功实践为参照,从基础与系统构建、通识教育、宽领域发散等三大方面,浅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探索课程设置的有效实践。

(一)注重理论基础,构建系统应用

高等教育的本科培养阶段一般分为四个年级,各年级各具特点,有所不同,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更应体现其不同的阶段性培养目标。

在本科教育的起步阶段,课程设置上应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续探索高深学问或原始性创新工作打好根基。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为例,前两年着眼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强化,所开设的课程包括《计算机入门》、《计算机应用数学》、《算法基础》、《计算理论》、《密码学基础》等,注重理论基础;后两年着眼于计算机科学前沿知识领域的专业教育,通过《量子信息》、《计算生物学》、《高等计算机图形学》、《云计算与软件工程》等课程的设置,构建系统应用。

通过分阶段不同侧重点的课程体系设置,强化了起步阶段的学生的基础知识,合理的课程阶梯,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核心知识,为下一步学习做足准备。进入更高年级后,学生已初步养成学术志趣,该阶段开设前沿系统及应用课程,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在理论基础上探究系统及应用,搭建完整的知识架构。

(二)开展通识教育,拓展自我兴趣

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知、情、志”上的全面发展,兼备文理各类知识,对交叉学科领域知识都有所了解。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致力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从本科教育开始就存在的“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等系统性问题[4]。现有的高校教育各环节仍旧偏重应试教育,高等教育沿袭基础教育阶段“填鸭式灌输”等教学方式,极大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涵盖数学、物理、生物、化学、人文、社科等诸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学生深度思考方面的训练,使得学生有机会充分拓展已有的扎实基本功,培育批判思维,探索自身兴趣。

(三)发散宽领域课程设置

宽领域课程设置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项有益探索,在课程设置方面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培养路径,提升学生学习的挑战性、自主性和开放性。

在发散宽领域课程设置方面,清华大学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试行新增设的本科荣誉学位制度。 在该制度框架下,本科学生在修完数学、自然科学、工科基础、专业与研究、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综合贯通等6个系列富有挑战性的18门宽领域课程、并完成“高年级学生研究员计划”相关环节后,就能获得充分认可其学术志趣及追求的本科荣誉学位。[5]

设立本科荣誉学位等发散宽领域课程设置的实践,将大力引导学生挑战自我,提升综合素质,从而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综上所述,在课程设置上探索基础与系统构建、通识教育与兴趣探索、宽领域发散等,将有利于搭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培育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从而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现双一流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64号)[OL].(2015-10-24) [2016-08-05].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2] 杨德广,谢安邦. 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24-34.

[3]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 拔尖创新学术人才培养之改革与实践——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为例[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13(09).

[4]徐月红,岳贤平.“钱学森之问”的内涵、实质及其效应——兼与林炎志教授商榷[J]. 中国教育学刊,2014(12).

篇5:高校如何让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产生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

2005年,创办于1998年的清华大学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以下简称数理基科班)的招生从两个班扩展为8个班,数理基科班的宽口径、创新型的培养模式从“实验”走出了迈向推广的第一步——这8个班不仅包括原有的两个数理基科实验班,还包括理学院的物理系和数学系的本科生,信息学院的部分招生名额也并入数理基科班一起招生。在这个跨院系的数理大类平台的基础上,实行按照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统一招生,前两年学生在理学院共同学习基础课程、强化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教育,二年级末学生根据“规

模控制,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专业方向。

2007年5月,2005级数理基科班的230余名同学将面向全校的院系选择自己将来的学业方向。

“这是具有9年历史的数理基科班从实验走向推广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实验班,清华在探索一种新的宽口径大类培养的培养模式。从实验走向推广,这正是当初办数理基科实验班的一个基本目标。”清华

大学副教务长陈永灿说。

为培养新世纪能够在基础科学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后备人才,清华大学先后在1998年创办“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2003年开办“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以下简称化生基科班),本科阶段依托理学院,执行独立的培养方案,实行导师制,研究生阶段面向高等研究中心、理学院、信息学院和全校各个学科专业;人文社科学院在举办“中外文化综合班”及 “文科试验班”的基础上,2005年按“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两大类招生,进一步探索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计算机“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教授姚期智先生倡导创办“软件科学实验班”,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以注重基础科学、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和实践环节为特色,探索培养世界顶尖计算机科学人才的模式。追寻这些“实验班”的成长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在新世纪清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开拓性的探索。

勤于耕耘 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即将毕业的数理基科班白雪宁同学,从大二下学期起就师从物理系楼宇庆教授研究理论天体物理。大三的时候发表了一篇关于星系磁流体密度波的SCI论文,同年提出新的理论课题“研究非球对称的自引力塌缩过程及其应用”,他还在物理系张双南教授的课程中给出了一种特殊情形下幂律谱指数的估计方法,很快应用到清华大学物理系天体物理中心的工作中。现在他已经收到了来自加州理工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offer。

石振宇,化生基科班即将毕业的2003级本科生,提出一种合成生物塑料的新方法,并被其导师生物系陈国强教授采纳,此项目已经成功申请到国家“863”计划经费支持;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发表两篇SCI论

文,被陈国强教授评价为“独立开展研究的能力不亚于很多即将毕业的研究生”。

白雪宁、石振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一批拔尖人才已经脱颖而出。

宽口径大类培养夯实拔尖创新的基础

在谈到实验班的人才培养理念时,大家无不提到了“宽口径大类培养”的概念。

“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教育体制是以培养‘成品’如‘红色工程师’为目标的,这在当时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成长,清华必须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本科教育不再是以‘成品’为目标了。要盖高楼而不是平房,打基础花的时间就要长,所以我们更为重视基础。按照这样的思路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潜力和更为广泛的适应性。”数理基科班的创始人之

一、清华大学理学院

副院长白峰杉教授说。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本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定位发生了变化,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同时,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文科人才的需求在增长,这样我们的本科培养模式必须随之作出调整和改变。”

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勇说。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数理基科班同时强化物理和数学训练,旨在培养既有数学的高度抽象思维能力,又有现代物理的形象思维和实验技能的学生。在头两年的夯实基础的阶段,数理基科班将学习以高等微积

分、代数与几何、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这4门课程为核心的基础课程以及数理平台课程体系。化生基科班诞生在交叉学科化学生物学兴起的大背景下,其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化学系的“四大化学”基础课程以及生物系的“四大生物”基础课程,还有化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实验。为了带领同学们接触交叉

学科的最前沿,老师们根据化学生物学的最新发展对这些课程都做了改进。

人文学院两个实验班在学生入学后的前两年,实行不分专业的通识教育,通过系列的基础课程打好专业学习基础。自第3学年开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选择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为学生的专业课

程选择与个性发展提供了充分广阔的空间。

特色课程引领学生登高峰

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如何引领同学们攀登科学研究的高峰?

宽厚的基础加上完整的科研训练,是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的共同特点。从大三开始持续三个学期的“专题研究课”,是数理基科班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训练、跨入科研大门的第一步。基本做法是:在校内外聘请专题研究课导师,由导师提出课题,列出必读文献,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报名选择题目和相应的导师。专题研究课课题按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课题研究进展定期在小组内报告

和全年级交流。在专题研究课的选择上,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更换导师。

化生基科班吸收数理基科班的“专题研究课”的教学经验,设置了9个学分的“科学研究训练”环节,在这个环节,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实验室和导师直接进行类似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训练”要求每周不少于6个学时,但是经过统计,每周在实验室度过20-30个学时在2003级同学中间相当普遍,他们对于科研的热情用“着迷”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由于有宽厚的科学知识基础,很多学生在实验室做起研究来游刃有余,同时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些专业课程,与研究相得益彰。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数理基科班和化生基科班的一些学生已经具备相当强的独立研究能力,他们非

常关注前沿科学问题,并撰写学术论文,钻研学术课题。

截至目前,化生基科班2003级的27名同学已经发表了14篇学术论文。罗望熙同学在大三的时候就在导师崔爱莉的指导下,在实验室合成了以前未见报道的一种新化合物,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SCI论文阐述了合成的方法以及应用前景,他还在2006年获得清华SRT优秀项目一等奖。在谈到科学研究训练的时候他说:“提前让本科生进实验室,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在本科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做科学研

究,对于所学的基础课程也是一种应用。”

化学系副主任张新荣教授说:“宽厚的基础加上完整的科研训练,很容易激发同学们的科研热情,也使得他们在本科阶段就已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这样他们在选择未来道路时就非常有理性,能较早地确定

发展目标,这些都为培养优秀的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在软件科学实验班,第4学年的学生将在清华或微软从事实际专题研究与实践,而优秀学生将有机会

派往国外参加国际交流及培训。

名师云集育英才

“选天下名师而师之”。名师主讲,与同学面对面地探讨科学问题,是这些实验班的一大特点。在软件科学实验班,按照培养计划,从第3学期开始到第6学期,清华将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知名学者共同为“软件科学实验班”同学们开设8门专业核心课程,以强化科学基础训练。除了姚期智先生将主讲理论计算机科学(上、下)之外,国际著名密码专家、清华教授王小云将亲自主讲学生在三年级春季学

期的核心课程“密码及安全计算”。

人文实验班和社会科学实验班可以说聚集了清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最好的师资。如国际问题专家阎学通教授主讲“国际关系分析”,社会学家李强教授主讲“社会学原理”,历史学家教授葛兆光主讲“古代

中国社会与文化”、清华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朝教授主讲“西方经典研读”等等。

数理基科班打破学校之间的门户之见,先后从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师大聘请了一批国内公认的优秀教师为学生上课,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如麻省理工学院的Kerson Huang教授主讲“统计力学”,全国首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卢德馨教授主讲“普通物理”,北京

大学俞允强教授主讲“电动力学”,北京师范大学赵铮教授主讲“广义相对论”等等。

负责学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汪劲松在清华大学“十一五”规划时候将教育教学的关键词归纳为:研究型教育教学模式、多样化人才培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他说:“实施研究型教育教学模式,对我们将是很大的挑战,需要我们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做相当多的工作。”作为清华大学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和拔

篇6:高校如何让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产生

一科研走进教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指出, 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 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而由于政策投资取向偏向科研、教师评价中强调科研指标, 再加上大众化时期学生数量的增加、教师精力有限又面临晋升压力等, 我国大学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这对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教学和科研的脱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妨碍了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

教学和科研虽然是两项独立的活动, 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研能够紧跟学科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为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学又在师生的思维碰撞下发现问题, 为科研的发展创造新的起点。拔尖创新人才是有着独立人格、能在某一领域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并做出创新贡献的高素质人才。高质量的科研训练对提高人的科研素质至关重要, 科研创新既是高校的重要功能, 也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2]科研作为大学的另一项基本活动, 应该走进教学,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

二科研走进教学的困难

科研应该走进教学, 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科研走进教学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的困难:

1难求能真正将科研用于教学的教师

1998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 师资相对匮乏, 很多教师“临危受命”, 其中也不乏教育科研素养较低、教育观念落后的教师。科研走进教学, 必然要求教学方式和组织形式做出相应的改变, 以课题为主线, 实行研究型教学。很多教师的知识面狭窄, 不具备进行科学研究所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没有过硬的信息素养和专业敏感性, 没有掌握进行科学研究的技能, 没有科研经验的积累, 灵活地驾驭课堂都很困难, 让科研走进教学更是无从谈起。而且,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已经处于不想问、不敢问、甚至不知道问什么的麻木状态。科研皆因问题而生,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逻辑起点, 没有问题意识的教学主体, 科研难以介入, 创新也就无从说起。

2课程改革和教材的编写难以跟进

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和呈现方式也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实际效用。课程和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两个主要载体, 必然要在科研走进教学的过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而课程改革和教材的编写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 它是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首先, 为满足科研走进教学对广博知识的要求, 课程应该由分化走向整合, 而整合课程又会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考验。而且, 我国高校中还普遍存在因人设课和因课定人的现象, 即不考虑对培养目标的智能结构要求, 单纯地凭教师的学术兴趣开设一些不必要的课程或者因某种需要开设了一些课程却没有教师能胜任的情况下, 随意指派一个教师任教, 这严重影响了课程实施的效果。其次, 科研走进教学, 也要求教材及时更新。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的科技理论不断涌现, 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既保留基本的规律、原理, 又尽可能地容纳最新的科研成果, 并使其以合适的方式融进教材, 是高校教学工作面临的又一问题。

3传统教学评价体系的困扰

教学评价实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 衡量的是教师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主体的需要。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往往侧重知识的获得, 忽略学生技能的掌握和精神的吸收;对教师的评价又更侧重科研论文的数量、科研经费的多少、教学工作量的多少, 而很少关注科研成果中的创新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 在科研教学实践中, 技能的掌握和科研的创新水平是客观上难以测量, 这就需要由具有主观性的主体来评价, 而正是人的主观判断, 又会给这些指标的评价带来困扰。

三科研走进教学的策略

在时间和精力一定的情况下, 科研和教学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是厚此薄彼的关系。教学与科研不是历史的自然匹配, 只有在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根本目标下, 才有望找到教学与科研的最佳结合点, 将二者连接起来, 建立一种交叉融合、互相促进的积极关系。[3]

1强化师资支持, 切实实践并推广研究型教学

首先, 高校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与科研。不能只满足于教学或者科研中的一项活动, 要看到新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的要求, 学习运用现代化手段搜集信息, 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了解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动态发展, 在对前沿问题的研究探索中成长。其次, 高校教师要勇于尝试研究型教学。是实践性的东西更容易被改变还是观念性的东西更容易接受改变也在困扰着一些学者, 有很多理念性的东西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能以实际行动贯彻这些理念的人却少之又少。因此,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勇于尝试, 切实推进研究型教学, 引导学生以课题研究为主线, 以问题为中心, 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总结报告、形成论文等环节和方式来探索知识、发散思维、提高能力。最后, 从高校的层面讲, 要采取措施优化教学队伍。教师疲于奔命地忙于各种考核也就没有创新的闲逸, 不能创新的教师何以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高校要建立教学和科研相对平衡的教师评价和奖励机制, 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制度性的保障。另外, 高校要在政策上鼓励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代课, 以提高本科生教学队伍的素质。教授、副教授有着丰富的科研经验, 能够做到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讲授晦涩难懂的知识, 还能够在讲授的过程中与学生分享科研的经历, 让他们感受科研中思维的历程,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潜移默化中领会科研精神。

2有效跟进课程改革、及时更新教材

任何的培养目标, 只有具体落实到课程建设中才能得以实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要从培养学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做起。一方面, 在课程设置上要以课题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 打破学科壁垒和专业限制, 积极探索整合的课程, 向学生呈现原始形态的知识,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培养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置不必过于追求体系的完整, 保持课程的开放性, 为学生留下探究的空间, 也为学科发展留下充分的机会。另一方面, 在课程的实施上, 针对高校课程实施过程中因人设课和因课定人的现象, 可以在现有师资水平的基础上, 尝试打破一课一师制的传统, 允许多个教师讲授一门课程, 开放我们的课堂。术业有专攻, 一个教师在某一个点上有深入的科研实践, 并不代表他对整个课程和学科有全盘深入的理解, 一个教师不能胜任的课程, 在几位老师的通力合作下也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程建设的成果最终会以教材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教材编制上, 研究型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课题和课程的需要编制临时的讲义, 将科学研究动态及时引入教学内容中去, 在教学实践的指导下进行修改, 然后在课堂上实践, 进行更正, 如此反复, 最后累积形成教材。教材的编写需要在熟悉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资深专家指导下, 由教研室的教师集体共同努力完成。

3探索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质量高低做出的判断, 其目的是改进教学, 如若教学评价不能客观地反映真实的情况, 就难以发挥其效用。而现行的评价体系中更注重量化的指标, 对定性的指标难以有效地衡量。通过设置多样化的指标, 可以在多种形式、多重标准中寻求误差间的平衡。首先, 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从只侧重学业成绩向注重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协作精神、课程论文等全方位、长周期的评价转变;其次, 对教师的评价由注重科研指标向科研、教学两种标准转变, 并适当向教学倾斜;评价主体由单一的行政领导向多元主体转变, 为教师的同事、学生、同行专家、教务处主任、教师本人等参与其教学评价提供制度性的保障。

总的来说, 科研和教学是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两种重要的手段, 在人才培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教学将始终是高校的中心工作, 要尝试让科研走进教学, 在教学中体现科研的各个元素,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提高其创新能力, 为其长效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雷潮滋.确立科研在大学发展中的特殊重要地位—科研与教学、学科及队伍建设的关系新论[J].中国高等教育, 2003 (17) :18—21.

篇7:高校如何让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产生

关键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省域经济建设

根据新的经济建设发展形势和要求, 高校需要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此同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也为高校探索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本文探析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省域经济建设发展加强结合的相关对策。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省域经济建设发展加强结合, 关键在于政府和高校之间需要进一步互相支持。可以从四个方面构建加强结合的实现路径:

一、创新人才政策导向上的紧密结合

面对经济全球化形势, 各省级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对人才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 但通过对相关人才政策进一步梳理分析, 可以发现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 比较注重对已参加工作的创新人才给予再拔尖培养, 而对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军, 即以高校为主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在政策导向上需要进一步明确。

一是根据本省的建设发展, 有关部门要研究预测各行各业对具有拔尖创新潜质人才的需求;二是高校应当根据本省的导向政策, 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遴选学生及培养措施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方案报省政府主管机构, 经协商后践行;三是为使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更好地发展, 就业工作窗口要前移, 通过政策导向协调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有关学生提前沟通, 签订协议, 尽最大可能使高校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与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对接。

二、加强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深度结合

国内外的许多成功经验表明, 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离不开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这些重要环节。产学研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应注重如下几个方面:

1. 注重“递进式”产学研联合培养。

所谓递进式培养, 是指随着学生进入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学习阶段, 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和科研能力的不同水平, 分步进入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科学研究和产业实践。

2. 注重“攻关式”产学研联合培养。

所谓攻关式培养, 是指具备了一定知识和能力的硕博士生, 参与企业和科研院所集中攻关高水平项目。这种培养方式, 既有利于学生发挥聪明才智, 又能为学生完成高水平学位论文打下基础, 还能为企业、科研院所科研攻关增强科研力量。

3. 注重“服务式”产学研联合培养。

所谓服务式培养, 是指根据省域经济建设转型升级后的支柱产业调整学科布局, 既使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经济建设发展同步前进, 又能为学生创造参与企业、科研院所的科学研究和实践锻炼的机会。

4. 注重“回炉式”产学研联合培养。

所谓“回炉式”培养, 是指学生进入到企业或科研院所就业后, 通过实践在积累了较多经验之后, 企业或科研院所支持安排他们抽出半年到一年时间, 带着问题返校学习, 最好事先向校方有关专家教授汇报, 且就围绕什么问题学习, 拓宽哪些方面知识, 以及预设目标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 确定导师和制订学习培养计划。以后如有需要, 还可重复。这种从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产学研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 既可以助推学生在岗位上攻克研究中的难题, 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培养水平, 更主要的还是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增强“内功”, 快速提升创新能力。

三、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高度结合

实践证明,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既与高校自身教育教学改革有关, 又与中学输送的生源素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在宏观上要前后贯通, 真正体现高度结合;微观上要扎扎实实抓好重要环节。

1. 深化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素质教育。

“开展创新人才教育研究, 要有战略思维, 从娃娃抓起……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 积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要上下互动、左右联动, 小学、中学、大学全程贯通, 有条件的学校一起努力, 达成共识, 形成合力。”[1]

2. 高校积极推进招生制度改革, 必须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接轨。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主要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当然, 也为高校选拔优秀学生打好基础。高校推进招生制度改革, 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接轨上, 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 要通过组织专家教授到中小学做科普学术报告, 使学生扩大视野, 拓展知识面;帮助中学加强实验室建设, 使学生有条件开展科学实验活动等[2]。其次, 在知识传授中, 有条件的高校可试行为中学开出有关选修课清单, 如果中学具备师资等有关条件, 高校应予支持并和中学一起制定有关实施方案, 当学生选修的课经考核通过后, 将来可作为高校在自主招生推荐中的重要参考之一, 也可以作为高中学业水平的奖励加分。第三, 在招生中认真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逐步推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3], 要做到科学、公平、公正, 尤其在自主招生中, 要真正选拔那些具有创新意识, 并具有代表创新能力实绩的学生, 对十分突出的要破格录取。

3. 高校应当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要紧密结合省域经济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的导向性开展工作。

在调整设置学科方面, 部属院校除了办好国家建设要求设置的专业外, 也要同省属高校一样, 根据所在省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需要, 围绕支柱产业调整学科布局, 选拔一批优秀学生有目的培养。目前, 江苏有20多所高校被教育部列入“卓越计划”, 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 应加以总结推广。在打造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方面, 东南大学组织学生进入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加强开展创新能力培养, 为学生迈向更高发展平台打下坚实基础[4], 有条件的高校也应当为学生创造这样的高端实践平台。可以说, 江苏高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 积极探索了许多途径, 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要认真总结推广, 在推广中结合实际深化, 同时仍要不断探索和借鉴兄弟院校及国外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经验。

四、建立相关工作机制促进持续结合

抓好省域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该省的经济建设发展结合既有现实意义, 又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应当说, 形成这种共识比较容易, 但实际操作起来并非易事, 只有通过建立这两者之间有效融合的工作机制, 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 应探索建立三个工作机制。

1. 统筹规划机制。

建立统筹规划机制是持续融合的关键。为此, 要做到三方面统筹规划:首先, 根据省域的近、远期建设发展目标, 对各行各业拔尖创新人才需求作出相关的测算规划, 并根据高校的办学特色, 通过人才培养政策导向落实到有关高校;其次, 政府通过政策引导, 为高校与相关的企业、科研院所等搭建合作平台;第三, 针对省内某些区域高校较少的情况, 通过协调规划促成地方政府与省内异地高校联手, 共同规划为该地区培养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总之, 通过政策导向下的统筹规划, 促进人才培养输送覆盖全省各区域。

2. 专家指导机制。

建立专家指导机制对持续结合起到把关作用。建议专家指导组由省主管教育、科技、人事的机构各派一名领导及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有关专家教授组成。主要职责:对落实规划、指导专业调整设置、培养人才目标、培养途径与方式、有关方案审定、培养中公用设施投资建设等给予指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3. 评估促建机制。

建立评估促建机制对提高持续结合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评估就是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建设发展持续结合的配套措施, 不仅可以起到评议、检查、督促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 通过评估, 使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省域经济建设发展结合工作得到交流和比较, 并在比较中增加压力、动力、活力。同时, 还能促进地方政府、省主管教育、科技、人事的机构, 以及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动;促进小学、中学、高校的贯通培养;促进加强责任心, 对工作不到位的要责成及时整改。通过不断总结经验, 不断推出创新举措, 使持续结合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彭芝.国家一级学会: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成立[DB/OL].人民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780a8b0100x2zu.html.

[2]崔海涛.江苏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学术论坛, 2013, (10) :240.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上一篇: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下一篇:亚运志愿者培训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