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2022-10-10

第一篇: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理学院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做好院级各类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根据我校有关文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拔尖人才主要是指经选拔在我院注册的大

二、大

三、大四等各方面优异或有突出贡献的学生。

第三条 拔尖人才选拔工作应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控制总量的原则,以对学业水平和政治表现为依据,严格按照选拔条件和规定程序进行,确保质量。

第四条 拔尖人才的选拔管理工作由学院负责,具体工作由拔尖人才管理团队负责。

第五条 对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一学年选拔一次,管理期限为一年。

第二章 选拔条件和人才类型

第六条 凡在我院学习的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上进心强,积极参加各类活动者,均可参加拔尖人才的评选。

第七条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校(院)有突出贡献者,具体内容包括:

(一)学业优异型:

1、获一等奖学金及以上(包括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励志奖学金);

2、学习成绩优秀,综合排名在本专业前5%,无重修、补考或压科课程;

3、思想素质高,学年思想品德综合考评成绩优秀;

(二)学术科研型(满足三点即可):

1、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

2、获省级以上学术类竞赛一等奖以上者;

3、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科研项目者;

4、在省级报刊上发表学术类论文者。

(三)创新实践型(满足两点即可):

1、获校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以上者;

2、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突出事迹获校以上表彰者;

3、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者;

4、在省级报刊上发表创新实践类论文者。

(四)工作骨干型:

1、关心集体,热爱劳动,热心为同学服务,出色完成各级组织交办的各项工作。

2、具有突出的组织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积极参加和组织校、院、班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能够发挥骨干代表作用。

3、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

4、荣获校级以上表彰者。

(五)特长技艺型:

1、拥有艺术、体育、文学、摄影等方面特长,并取得校级及以上奖项者;

2、积极参与校级以上活动,发挥特长,取得一定成效者。

第三章 选拔方法和程序

第八条 为了使评审工作更加科学、公正、准确,设立选拔人才评审委员会。评审小组由院党委、专业教师、团委、院学生会主席团构成。

第九条 选拔拔尖人才采取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选拔程序为:

(一)公布条件。宣传选拔拔尖人才的指导思想、标准和方法。

(二)个人申请。由个人拔尖人才申请表向所在班级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交能够反映本人专业学习水平和工作实践的论文、作品、获奖证书等原件及复印件。

(三)人选初评。各班级根据选拔范围和条件对人选进行初评,科学、公正、准确地确定初选人员,并将初选人员申报材料,报学院学生办公室。

(四)学院评审。将初选人员材料送交学院评审委委员会进行评审。

专业评委在认真核实参选人员有关材料、证件的基础上,

对有关论文、论著的学术水平和奖项的级别、位次等予以确认,逐人写出专业评语,同时对预选人员的政治表现、思想作风、专业水平、群众基础等方面进行考察,写出考察报告。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平衡后,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确定预选人员,由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公示。后报学校裁定。评委和评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评委出席方能召开,人选获得应到会评委三分之二以上的赞成票方为通过。

(五)确定人选。

第四章 管理制度

第十条 目标管理制度。在管理期内的拔尖人才根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结合实际,制定出在一定期间的工作目标、计划和具体措施,认真填写《大学生拔尖人才考绩档案表》,定期以书面形式向学院报告一次业务工作、政治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

第十一条 实绩考核制度。学院对拔尖人才的日常工作进行跟踪考察,管理期内对拔尖人才进行一次考核,主要考核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工作实绩及其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对完成工作目标,取得突出成绩的给予奖励,没有完成的视情况处理。

第十二条 联系制度。学院、拔尖人才所在班级和学院领导与拔尖人才建立联系制度,经常交流思想,掌握情况。所在班级每年就拔尖人才的管理情况向学院报告一次。定期召

开不同类型的拔尖人才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十三条 调整制度。在管理期限内,有以下情况之一者,由学院管理部门审查,并报学校批准后,取消其拔尖人才称号和本办法规定的待遇:

1、因个人原因给学校或集体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

2、有严重违纪行为;

3、有违法犯罪或参加反动(邪教)组织行为;

4、经考察发现已不具备拔尖人才资格。

第十四条 档案制度。学院建立拔尖人才档案和信息库,记录拔尖人才的实绩考核结果和调整情况。

第五章 管理内容

第十五条 合理使用拔尖人才,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一)对拔尖人才的工作,应根据其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其特长。

(二)对尖子生做好宣传工作,增加其影响力,促进学风建设。

第十六条 帮助拔尖人才更新知识,提高学术道德修养。 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拔尖人才进行校内外的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七条拔尖人才所有的奖励原则上每学年评奖一

次,评奖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第十八条其它相关规定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从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日起开始实施。

第二篇:定西市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努力建立一支素质优良、门类齐全、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拔尖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其在经济建设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遵循的原则:

1、党管人才的原则;

2、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四不唯”的原则;

3、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4、改革创新、动态管理的原则;

5、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

第二章

选拔对象和条件

第三条

选拔对象。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在工农业生产、技术革新、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文教卫体、新闻出版、经营管理、社会管理等学科、行业领域的第一线起主导和引领作用,近三年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

第四条

拔尖人才应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1、必须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有立志本市艰苦创业精神,治学严谨,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较高的业务工作水平。

3、在市级刊物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或省级刊物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1篇。

第五条

凡具备基本条件并达到下列第一类成绩1项,或达到第二类成绩2项(高教、科研人员为3项),可作为拔尖人才的推荐对象。

第一类:

1、作为前8名获奖人,获国家级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社会科学、教学成果、优秀设计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农业丰收一等奖。

2、作为前5名获奖人,获国家级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科技进步、社会科学、教学成果、优秀设计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农业丰收二等奖,省优秀设计一等奖。

3、作为前2名获奖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农业丰收三等奖,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省优秀设计二等奖。

4、作为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完成的工程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作为专业负责人,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国家建筑工程装饰奖。

5、作为前8名获奖人,获国家图书、中国图书、中国新闻一等奖;省敦煌文艺、省教学成果、省高校优秀教材、省社会科学最高奖一等奖;获文华奖、梅花奖、群星奖、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提名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6、作为前5名获奖人,获国家图书、中国图书、中国新闻一等奖;省敦煌文艺、省教学成果、省高校优秀教材、省社会科学最高奖二等奖。

7、作为前2名获奖人,获省敦煌文艺、省教学成果、省高校优秀教材、省社会科学最高奖三等奖,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一等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全国政协好新闻、甘肃省好新闻一等奖、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

8、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有重大改革和创新,单位经济效益和上交利税近三年在全市名列前茅,在同行业中名列第一,或同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一,企业员工收益逐年增长;产品或工程质量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本人获市级以上奖励的经营管理人才。

9、独著、第一作者或执笔人(以期刊中署名为准),在世界著名检索刊物SCI(科学引文索引)或EI(工程引文索引)上收录本专业论文1篇;或独著、作为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了专著或译著1部;或主编(排名第一)公开出版了教材1部。

10、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部级优秀专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省“333”、“555”人才工程

一、二层次人选。

11、“南丁格尔奖”等国际大奖获得者。 第二类:

1、作为前4名获奖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农业丰收三等奖,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省优秀新技术、新产品一等奖。

2、作为前2名获奖人,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省优秀新技术、新产品二等奖1项;获地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3、作为前4名获奖人,获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二等奖。

4、作为前2名获奖人,获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三等奖;获全国人大好新闻、全国政协好新闻、甘肃省好新闻二等奖、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市“马家窑文艺”奖。

5、作为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完成的工程项目获省优质工程“飞天奖”1项,或市优质工程奖2项。

6、本人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前2名),完成列入省科技等部门计划的科研、工程、技术改造、技术推广等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通过省业务主管厅局或市科技等部门鉴定、验收(以鉴定、验收证书或文件为准),并取得显著效益。

7、本人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前2名),完成未列入省计划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新品种等开发项目,通过省主管厅(局)组织的鉴定、验收(以鉴定、验收证书或文件为准),填补了我省空白,并获得新增利税20万元以上(附单位缴款收据和税务部门税单)的经济效益,或获省、市经委优秀新技术、新产品奖。

8、本人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前2名),完成了列入省部计划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并经省部级鉴定验收(含阶段性鉴定验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9、本人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前2名)制定了由省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地方标准2项。

10、作为前2名完成人,获得与本人专业技术工作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2项,实施后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并经县(区)政府或市业务主管部门验收认可。

11、合作完成了正式出版的有重要科学价值的专著或译著,其中本人在该专著或译著中撰写部分不少于6万字,或合作完成了公开出版的全国性或省级教材1部 ,其中本人在该教材中撰写部分不少于10万字;或作为某刊物主编(责任编辑)每年完成40万字以上的审编任务。

12、独著、第一作者或执笔人(以期刊中署名为准),在国家权威学术刊物上全文发表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

13、个人单独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五首以上或省级刊物上发表十首以上歌词、歌曲,并有一首由国家级或二首由省级以上专业院团演唱、电视台、电台播放。

14、个人单独在《诗刊》上发表6首,或在其他国家级刊物上发表10首,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20首并在《诗刊》上发表1首诗歌。

15、国家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国家级协会会员;或个人单独完成四件以上作品,其作品参加了由国家级协会举办的全国美展、全国书画展、全国摄影展;或有两次由省级、三次由市级主管部门、专业学会举办的个人作品展览,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5幅,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20幅。

16、本人完成的成果,包括本人作为主要指导老师(第一名),指导学生参加音乐、舞蹈、体育、美术、外语等竞赛,在全国本专业竞赛、考评中取得名次或获奖;在全省本专业竞赛、考评中取得名次、获

一、二等奖,或获三等奖2人次。

17、全国劳动模范、省部级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省“园丁奖”获得者等;或省委、省政府、国家部委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1次;或获市级劳动模范、市级党政机关授予的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省直厅局授予的全省本系统专业技术工作先进称号2次(或其中2个)。

18、在农村基层或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带头致富、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群众拥护的农村实用人才。

上述第二类条件中的条款超过1次的可以累计计算。同一成果(项目、著作、译著、教材等)获奖、通过鉴定验收、公开出版、效益显著等,只能计算1次,不得重复计算。同一论文、同一先进称号也不得重复计算。

条件中所列奖项如未分等级,原则上按同级三等奖计算。 条件中的论文是指在相应学术期刊正刊发表的论文。 刊物级别认定按甘职改办[2004]7号文《甘肃省职称评定中论文要求及办法》执行。

全国本专业竞赛、考评是指由国家部委主办或国家部委有正式文件委托和授权的部门、学术团体主办的专业竞赛、考评。全省本专业竞赛、考评是指由省直厅局主办或省直厅局有正式文件委托和授权的部门、学术团体主办的专业竞赛、考评。有些未列入的奖项,如省优秀图书奖、甘肃广播电视新闻奖等,可按在本专业竞赛、评比中获奖对待。获得其他部门、企业、社会团体、民间举办的各项活动所设的奖项不能计为达到一项硬条件。

条件中的“先进称号”是指因专业工作成绩突出,在某一行政区域或行业系统授予的常设综合性先进称号。

第三章

选拔方法和程序

第六条

市管拔尖人才采取组织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法,由市、县组织部门负责,自下而上、逐级推荐选拔。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可由人才主管部门直接提名推荐。

第七条

选拔市管拔尖人才,严格按下列程序进行:

1、公布条件。利用新闻媒体公开刊登和播放选拔对象、条件、方法和程序;

2、推荐人选。由基层单位民主推荐,或同行专家、学术团体推荐,或本人自荐,并填写《定西市拔尖人才推荐审批表》和《定西市拔尖人才基本情况一揽表》,同时附有关工作实绩的论文、著作、获奖证书等证明材料。

3、逐级选拔。基层单位核实有关材料,集体研究,将符合条件人选按隶属关系报各县区组织部和市直主管部门。各县区和市直主管部门根据选拔条件,再进行严格审核和选拔(各县区的须经同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并将推荐人选和有关材料报市委组织部。

4、评审。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照条件审核筛选,在此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评审,确定初选名单。

5、考察。由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考察了解初选人员的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工作实绩和业务水平等方面情况。

6、审定。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讨论后提交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定,确定最后人选,并在新闻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7、发文。对公示无异议的人选由市委发文公布,颁发证书。 第四章

组织管理

第八条

加强和完善市管拔尖人才的组织管理

1、加强分工协作,建立档案制度。市管拔尖人才工作由党委统一管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市委人才办公室组织实施。各县区委组织、市直主管部门要确定专人搞好系统内拔尖人才工作和职责范围的工作。所在单位具体管理,要帮助解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其理论培训和知识更新的时间和经费,为拔尖人才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事业平台。要建立健全拔尖人才个人档案和拔尖人才信息库资料。

2、注重工作实绩,实行目标管理。拔尖人才须结合自身专业和单位实际情况,提出本人在入选期间的工作计划,与所在单位双向签订《定西市拔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书》,并报市和县区委组织部、主管部门备案,以此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3、坚持优胜劣汰,实行动态管理。市管拔尖人才管理周期为三年。在管理期内,各县区组织部、市直主管部门每年年底向市委组织部上报拔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书的检查落实情况,填报《定西市拔尖人才考核登记表》。市委组织部对拔尖人才三年期满后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察考核结果,对能够履行职责,工作卓有成效的,继续确认为拔尖人才;否则取消拔尖人才资格。如有违法违纪行为,受到党纪、政纪、法纪处分,情节严重者,也取消拔尖人才资格。同时将考察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发放津贴的重要依据。对调出市外的、工作变动、奖惩、任用等重大变化情况,事前须告知市委组织部备案。

第五章

有关待遇

第九条 市委组织部每年从“定西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主要用于拔尖人才的培训、奖励、健康检查、考察、疗养、津贴等方面的补贴。

第十条 拔尖人才三年内参加一次由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外学术交流、考察疗养和健康检查等活动;每人每年补贴报刊征订费100元,经费由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解决;每年奖励拔尖人才1200元,经费从“定西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列支。每三年进行一次评奖活动,做出突出贡献的市管拔尖人才由市委表彰奖励。积极宣传市管拔尖人才的先进事迹,提高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

第十一条 评选省优秀专家、学术带头人、创新人才、享受政府特贴人选,首先从市管拔尖人才中推荐;晋升技术职称、安排科研项目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市管拔尖人才;对符合干部选拔任用条件的拔尖人才,优先推荐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工作。市管拔尖人才可不受岗位职数的限制,由市职改办下达专项指标直接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二条

对取得地厅级以上重大技术开发成果,获定西市级科技进步奖以上的;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并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按市委、市政府有关政策进行奖励。

第十三条

对拔尖人才管理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压制、刁难甚至打击迫害拔尖人才的单位和个人及时查处,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四条

定市组发[2004]46 号文件自发文之日起废止,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三篇: **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激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多出、快出优秀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青办发〔2005〕3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西委〔2004〕11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以下简称拔尖人才)是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等工作,代表着当今**领先水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三条选拔拔尖人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严格标准、总量控制的原则,不受学历、职务、资历、身份、年龄的限制(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除外),以对全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和现实政治表现为根本依据。

第四条对拔尖人才实行全出竞进的动态管理办法。每两年选拔一批,每批管理期四年;管理期满后拔尖人才资格自动终止,同时不再享受拔尖人才的有关待遇,可参加新一批拔尖人才的评选。

第二章选拔范围和条件

第五条凡在我市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均可参加拔尖人才的评选。

第六条拔尖人才推荐对象须是热爱祖国、政治坚定、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近四年来取得以下成绩之一者:

(一)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三种奖项中任何一种奖项的人员;

(二)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三种奖项中任何一种奖项一等奖的前四位人员,二等奖的前三位人员,三等奖的前两位人员;

(三)获得**市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三种奖项中任何一种奖项一等奖的前三位人员,二等奖的前两位人员,三等奖的首位人员;

(四)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首位人员;

(五)获得一项以上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或三项以上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并已实施,且具有较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六)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方面成绩突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为**市精神文明建设赢得重大荣誉的;

(七)在教育、卫生、体育等专业技术工作中成绩突出,在本专业领域享有较高声誉,被我市同行公认并被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认定为专业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的;

(八)专业技能水平高,在各行各业职业技能操作中有被社会公认的绝招绝技,代表我市参加**市级以上技能比赛受到表彰,在**乃至全省、全国有较大影响,并取得突出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九)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成绩突出,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十)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运用现代管理知识进行科学管理,有重大改革创新的管理措施,有反映其管理思想和经验的论文、综述或著作,所在单位管理水平及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标达到**市同行业先进水平的。

第三章选拔方法和程序

第七条拔尖人才选拔工作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具体组织实施。选拔的程序是:

(一)宣传发动。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和下发通知等形式,广泛宣传选拔拔尖人才的相关政策,公布拔尖人才评选的标准、条件和方法步骤。

(二)逐级推荐。推荐人选采取单位推荐、学术团体举荐或个人自荐的方式产生。单位推荐和学术团体举荐的,由个人向所在单位或学术团体申请,核实材料后,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推荐人选确定后,要广泛征求单位职工意见,并在本单位显著位置公示三天,如无异议,由推荐单位和被推荐对象填写《**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登记表》,连同反映推荐人选成果业绩的原始资料及复印件等,经主管部门审核后一并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个人自荐的,可以由个人直接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资格审查。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技局等部门,根据拔尖人才选拔条件,对上报的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将审查合格的人员列为考察对象。

(四)组织考察。由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对考察对象的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成果业绩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根据考察情况,确定出评审对象。

(五)专家评审。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技局等部门对评审对象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不同行业、专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各行业评审对象比例。同时,组建以专家学者为主体的专业评审组,对评审对象进行专业评审。评审工作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评审结果,评审对象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的确定为公示初步人选。

(六)社会公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公示初步人选进行审核并确定出公示人选,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征求纪检、监察、政法、计生等部门意见。

(七)组织审批。将公示无问题的人选名单,提报市委审议批准。

第四章奖励形式和待遇

第八条拔尖人才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颁发《**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证书。

第九条拔尖人才在四年管理期内享受以下待遇:

(一)自批准之日的下个月起,由市财政发给每人每月100元专业技术津贴;

(二)每年安排一次健康查体,安排休假15天;

(三)定期组织外出考察疗养。

第十条拔尖人才在管理期内,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不受单位的岗位数额限制,管理期满未能继续被评为拔尖人才的,须参加单位的岗位竞聘。

第十一条对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项目实行重点扶持,体现优先原则。同等条件下,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项目单位要优先申报、主管部门要优先审批、科研经费要优先拨付。

第十二条建立**市拔尖人才专项资金。由市财政按每位拔尖人才每年2000元标准拨付经费。其中,每人每年发放津贴1200元,其余800元作为拔尖人才管理、培训、查体等费用。专项资金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市委、市政府管理使用。

第五章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拔尖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技局代市委、市政府进行综合管理,所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

(一)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拔尖人才根据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四年奋斗目标和办法措施,填写《**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考绩档案》,每年以书面形式报告工作、学习、生活情况。

(二)建立实绩考核制度。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负责对拔尖人才进行日常跟踪考察,了解掌握其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每年年底写出考察管理工作报告,报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按照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对拔尖人才进行考核,凡经考核连续两年完不成目标任务的,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报市委、市政府批准,调出拔尖人才管理范围,并不再享受拔尖人才有关待遇。

(三)建立组织部门及领导干部联系拔尖人才制度。市委组织部、各主管部门和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负责同志要与拔尖人才建立联系制度,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及时掌握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加强对拔尖人才的培训教育。将拔尖人才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业务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其进步。每两年至少轮训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五天。

(五)重视发挥拔尖人才的作用。定期组织拔尖人才开展科研攻关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鼓励他们多出、快出优秀成果,加快科研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

第十四条拔尖人才在管理期内,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理以及因个人过失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取消其荣誉称号和相关待遇。

第十五条拔尖人才调出本市或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不再继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及时报告市委组织部,并不再作为拔尖人才管理。

第十六条**市级以上拔尖人才直接列入**市拔尖人才管理范围,但不重复享受**市拔尖人才有关待遇。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外省市获奖成果项目和国外获奖项目不作为拔尖人才评审的主要依据,但可作参考。

第十八条对扶持和爱护拔尖人才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压制、刁难拔尖人才发挥作用者予以严肃处理;对弄虚作假骗取拔尖人才称号者,取消其荣誉称号,追回发放的津贴,四年内取消其拔尖人才申报资格。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市原有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篇:优秀专家、拔尖人才选拔管理规定

徐州矿务集团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

选拔、培养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徐矿集团‚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范集团公司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的选拔、培养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的选拔、培养与管理,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坚持注重创新能力、突出工作业绩的导向。

第三条选拔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坚持以下原则:

1、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2、能力水平和工作业绩相结合的原则;

3、民主推荐与专家认可、组织审批相结合的原则;

4、定期选拔与动态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条选拔范围为全集团公司在技术、管理(科技管理、经营管理、行政管理、政工管理)、卫生等专业工作岗位上的专业人员。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不列入选拔范围,可参加上级优秀专家、高层次人才等评选。

第五条‚十一五‛期间选拔培养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的目标:优秀专家100名左右,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00名左右,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对象400名左右。

第六条优秀专家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每两年选拔一次,选拔工作要突出重点专业,确保质量,宁缺勿滥。每次

评选优秀专家不超过5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不超过100名,培养对象不超过200名。其中,矿处级干部所占比例不超过35%,非主体专业所占比例不超过10%。

第二章选拔条件

第七条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的基本条件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诚企业,乐于奉献;专业基础扎实,学术水平居于本专业领先地位,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成果显著,业绩突出;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严谨的科研作风。

第八条优秀专家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培养对象年龄45周岁以下,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九条符合第七条及第八条相应要求,两年来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推荐优秀专家:

1、获得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及相应级别奖项(指星火奖、火炬奖、科技进步奖等奖项),或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以上奖及相应级别奖励,或市(省厅局、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以上奖的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级别奖项以上的课题研究组成员。

2、获得一项及以上国家发明专利或两项及以上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主要完成人,且已被应用,为本企业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

3、在本企业引进、消化、开发、推广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中有重大科技创新,解决了关键性技术难题,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或省内领先地位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4、在管理工作中有创新,为本企业取得突出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的人员,或获得集体奖项课题的主要倡导人及课题组主要完成人。

5、医疗学术造诣较高,具有较高的医疗科研水平,在省、市同行中有重要影响或学科带头人,为本企业创造显著医疗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人员。第十条符合第七条要求,两年来为企业作出特殊贡献,获得省(部)科技进步二等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或开展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破格申报推荐优秀专家。 第十一条符合第七条及第八条相应要求,两年来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明显成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推荐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获得市(省厅局、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上奖及相应级别奖项奖励的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及相应级别奖项的课题组成员。

2、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主要完成人,且已被应用,为本企业创造良好效益的。

3、在集团公司及以上重点科技项目、工程建设项目、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研究、设计、施工等方面做出较大贡献,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技术水平处于全市(集团公司)领先地位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4、在管理工作中有创新,并取得明显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获得市(省厅局)级以上表彰奖励的人员,或获得集体奖项课题的主要倡导人及课题组主要完成人。

5、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是集团公司某一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并获市以上荣誉称号或多次获得市及以上奖励者。

第十二条符合第七条要求,两年来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获得省(部)科技进步三等以上奖项主要完成人,或开展技术创新为本企业创造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破格申报推荐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第十三条符合第七条和第八条相应要求,两年来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做出一定成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推荐专业技术

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1、获市(省厅局、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以上奖及相应奖项的主要完成人。

2、在生产、基建等一线工作岗位上,解决过关键性技术难题,或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中,业绩突出,推动了集团公司的科技进步,使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的。

3、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方面,是集团公司以上重点工程项目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主要设计人,所承担的设计施工项目获市(省厅局、集团公司)级一等奖。

4、在管理岗位上,是本专业管理方面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的组织者或在专业工作中创造出具有重要价值并被集团公司推广的经验,使企业扭亏增盈,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创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效果人员,获得集团公司以上表彰奖励的人员,或获得集体奖项课题的主要倡导人及课题组主要完成人。

5、在医疗卫生岗位上解决过关键性技术难题,多次成功治愈疑难、危重病症;或多次成功抢救危重工伤,或多次有效地预防、控制、消除疾病,在全集团公司有较大影响,获得集团公司以上奖励的。

第十四条符合第七条要求,两年来为企业做出一定贡献,获市(省厅局、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人,

或开展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破格申报推荐培养对象。

第三章选拔程序和方法

第十五条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的选拔按个人申报、民主评议、单位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组织审批的程序进行。

第十六条个人申报。由申报人对照选拔条件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书面申请应指明个人符合选拔条件的条款,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民主评议。所在单位对照评选条件予以审核,组织有关人员对符合条件的申报人进行民主评议(参加评议人数一般不少于15人),将评议结果及所在单位意见报组织人事部门。

第十八条组织推荐。组织人事部门对有关材料审查后,提交本单位优秀专家、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工作领导小组考评,经党政联席会议审定并进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填写《徐州矿务集团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申报表》报集团公司组织(人事)部。

第十九条专家评审。集团公司组织(人事)部审核后提交‚徐州矿务集团公司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评审委员会‛评审,同意票超过到会评委的三分之二者为评审通过人选。

第二十条公示。公布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评审通过人选名单,接受监督。

第二十一条审批。对公示无异议的评审通过人选报集团公司领导班子会议审批。

第四章培养与管理

第二十二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每年安排优秀专家、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忠诚企业、奉献企业的意识。各级组织要主动关心他们政治、思想上的进步,对积极要求入党的重点培养,符合入党条件的及时吸收入党。

第二十三条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根据需要,优先安排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到国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培训、学习交流及出国考察、进修。

第二十四条根据集团公司创业发展需要,积极组织他们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支持、鼓励他们参与重大项目课题竞争承包,为他们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创造条件。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优先为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配备得力的工作助手,为培养对象选聘导师。

第二十五条提高他们的学术地位。积极推荐他们进入有关国际性或全国、全省学术团体和各级评价、评审、评奖机构专家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及各级各类人才库。

第二十六条优先推荐优秀专家参加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的选拔。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作为优秀专家的培养对象。

第二十七条担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可推荐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十八条优秀专家每月享受专家津贴1400元,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每月享受拔尖人才津贴1200元,培养对象每月享受图书资料补贴800元。津补贴由所在单位按月发放,集团公司年终一次

性拨付。实行年薪制的人员不再享受上述津补贴。

第二十九条集团公司每年组织一次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体检、带薪休假。

第三十条对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实行动态管理,管理周期为两年,不搞终身制。

第三十一条对培养对象实行一年一考核。在管理期内,培养对象应制订培养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所在单位要与培养对象签订《徐州矿务集团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双向目标责任书》,作为双向考核的依据。

第三十二条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在管理期内享受相应待遇,管理期满及不列入管理范围的不再享受有关待遇。

第三十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再列入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的管理范围:

1、受到党内警告、行政记过及以上处分或触犯刑律的;

2、弄虚作假骗取荣誉成果的;

3、因各种原因离开集团公司或因年龄原因离职离岗(内退)的;

4、因伤、病及其他原因连续超过两个月或一年累计超过三个月不能正常上班的;

5、培养对象考核不合格的。

第三十四条不列入管理范围的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由所在单位及时提出意见,报集团公司批准,取消其资格。

第三十五条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每年应以书面形式向所在单位及集团公司组织(人事)部报告一次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情况及意见、建议,重大事项必须及时

报告。

第三十六条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所在单位要配合集团公司做好有关工作。要加强领导,坚持条件标准、选拔程序,真正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创新人才选拔出来。要不断总结经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和提高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

第五章组织机构

第三十七条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在集团公司党政领导下,由组织(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具体实施,组织(人事)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三十八条各单位组建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推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单位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及有关方面的专家、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三十九条集团公司组建选拔优秀专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及其培养对象评审委员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任评委会主任,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经理、工会主席、副总师和组织(人事)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规划发展部、经营管理部、劳动工资部、财务部、技术中心、人才培训中心负责人及有关方面专家为评委。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本办法中所指‚突出‛、‚显著‛、‚重大‛经济效益界定为:重大项目、管理创新创直接经济效益大于等于500万元,单项工程、新产品、新工艺创直接经济效益大于等于100万元;

‚明显‛、‚较大‛经济效益界定为:重大项目、管理创新创直接经济效益小于500万元、大于等于200万元,单项工程、新产品、新工艺创直接经济效益小于100万元、大于等于50万元;

‚良好‛、‚一定‛经济效益界定为:重大项目、管理创新创直接经济效益小于200万元、大于等于50万元,单项工程、新产品、新工艺创直接经济效益小于50万元、大于等于20万元。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中所指奖项‚主要完成人‛指该奖励等级额定获奖人数内取得个人奖励证书者;课题‚研究组成员‛指科技成果鉴定书中所列入的课题参与研究人员;‚主要技术负责人‛指在项目中承担主要工作、关键性工作或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的人员。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中所指奖项某等次以上均含该等次;奖项等次低于规定的,等次每降低一档,获奖项目应增加一项。

第四十三条本办法自批准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四十四条 《徐州矿务局‚‘111’跨世纪专业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的选拔、培养与管理暂行办法》(徐煤党发[1997]56号)、《关于实施徐州矿务集团‚111‛新世纪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的意见》(徐矿司党[2001]49号)、《徐州矿务集团优秀专家和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培养与管理暂行办法》(徐矿司党[2001]50号)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废止。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解释权属徐州矿务集团公司。

第五篇: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03-1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做好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以下简称市级拔尖人才)选拔和管理工作,根据《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选拔和管理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工作的通知》(青发[1992])16号)和《中共青岛市委、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开发工作的意见》 (青发[1999]23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级拔尖人才是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方面代表青岛领先水平、为青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术、技术、管理、文化等领域中的带头人。

第三条 选拔市级拔尖人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严格标准、总量控制的原则,不受学历、职务、资历、身份的限制,以对社会实际贡献和现实政治表现为根本依据。

第四条 对市级拔尖人才实行“全出竞进”的动态管理办法。每两年选拔一届,每一届管理期四年,管理期满即自动终止市级拔尖人才资格,同时不再享受市级拔尖人才的有关待遇,可参加新一届市级拔尖人才的推荐、选拔。

第二章 选拔范围和条件

第五条 凡在我市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均可参加市级拔尖人才的评选。推荐选拔

市级拔尖人才的对象重点是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优秀中青年人才。推荐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贡献特别突出者,年龄可适当放宽到60周岁。

第六条 市级拔尖人才推荐对象应当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近四年取得以下成绩之一者: (一)获得国家

一、

二、三等技术发明奖和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以及获得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首位人员;

(二)获得两项以上山东省、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首位人员;

(三)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专利并已实施,且具有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四)获得两项以上国家设计金质奖、银质奖、省优秀设计一等奖,并均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五)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或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5篇以上应用科学或两篇以上基础科学方面的论文,或在省级以上出版机构出版过两部以上专著、并被公认为具有较大科学和实用价值的;

(六)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成绩突出,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

(七)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领导管理工作,运用现代化管理知识进行科学管理,有重大改革创新的管理措施,有反映其管理思想和经验的论文、综述或著作,所在单位管理水平及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

(八)在宏观发展战略、重大建设项目和对外交流、招商引资中,提出具有重大价值的可行性论证、咨询、建议,或解决了重大疑难问题,并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

(九)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方面成绩突出,获国家、省(部)级表彰,为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赢得重大荣誉的;

(十)在政法、教育、卫生、体育等专业技术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被公认为专业学科技术带头人,并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的;

(十一)专业技能水平高,有被社会公认的绝招绝技,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

第三章 选拔方法和程序

第七条 市级拔尖人才选拔工作由青岛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委具有组织实施,推荐工作的程序是:

(一)通过新闻媒体,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选拔市级拔尖人才的政策、标准、条件和工作方法步骤;

(二)由单位、学术团体、同行专家或个人,向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推荐或自荐,各主管部门按照选拔条件提出初选名单,填写《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表》,并附推荐报告,一式三份报市委组织部。

第八条 推荐上报的市级拔尖人才人选按以下程序组织评审:

(一)审核材料。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上报人选的材料;

(二)专业评审。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委等部门对推荐人选进行分类,并组建以专家学者为主体的若干个专业评审组,对推荐人选进行专业评审;

(三)组织考察。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对通过专业评审的推荐人选进行政治表现、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全面考察。经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审查,并向社会公示后,报市委、市政府审批。

第四章 奖励形式和待遇

第九条 市级拔尖人才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颁发《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证书。

第十条 市级拔尖人才在4年管理期内,享有以下待遇。

(一)自批准之月起,每人每月发放200元专业技术津贴,经费由市财政拨付。同时获省、市级拔尖人才称号的,其月技术津贴可重复享受;

(二)每年安排一次健康查体,年龄在55岁以上的可办理二类医疗保健;

(三)夫妻分居两地的市级拔尖人才,其配偶、子女可调入本地。配偶、子女属农业户口的,可办理“农转非”手续;

(四)每年安排休假20天,已有休假制度的单位不再重复安排,不足20天的可以补足;

(五)对市级拔尖人才的管理服务工作,市财政在资金上给予重点保障。市财政按每位市级拔尖人才每年6000元的标准一次性拨付经费。其中每人每年发2400元技术津贴,其余3600元为目标考核奖励、休假、培训、查体、因特网服务等有关费用。经费由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市委、市政府管理使用。

第五章 管理内容和措施

第十一条 市级拔尖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委代市委、市政府进行综合管理,各市(区)、市直单位协助管理;市级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一)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市级拔尖人才根据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和四年奋斗目标,以及办法措施,填写《拔尖人才考核档案表》,并每年以书面形式报告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

(二)建立实绩考核制度。按照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由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进行考核,并写出考核报告,报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在管理期内的第二年对其进行全面考察,作为调整依据;

(三)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市委组织部、各主管部门和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负责同志要与市级拔尖人才建立联系制度,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及时掌握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专家协会等各种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十二条 对市级拔尖人才在政治上给予关心爱护,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支持帮助,为其快出成果、多做贡献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宣传市级拔尖人才的先进事迹,提高其社会政治地位;

(二)加强市级拔尖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其学习政治理论,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其进步,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发挥市级拔尖人才的参政议政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实施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四)组织市级拔尖人才进行国内外学术技术交流,优先安排国内外专业学习考察;

(五)市级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充分体现优先原则,做到单位优先申报、主管部门优先审批、科研经费优先拨付;

(六)市级拔尖人才科研成果的开发运用和学术著作的出版发行,列入重点计划,给予经费支持;

(七)曾当选过两届拔尖人才的,退休时授予“青岛市资深专家”称号,技术津贴终身发放;

(八)市级拔尖人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不受资历、学历限制,一般评聘为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个别因岗位限额不能评聘的,由市人事局增补所需数额;

(九)市级拔尖人才在管理期内一般不办理退休,因身体健康原因或个人申请除外。管理期满的市级拔尖人才退休后,退休费补贴到本人退休时标准工资的100%。

第十三条 市级拔尖人才犯有严重错误,或因个人过失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取消其荣誉称号和待遇;管理期内的市级拔尖人才,连续两年不能完成工作计划,奋斗目标中期考察不称职的,调整出市级拔尖人才管理范围。

第十四条 为加强市级拔尖人才之间的联系、沟通,充分发挥拔尖人才的整体智力优势,成立青岛市高级专家协会和拔尖人才服务中心,支持和帮助市级拔尖人才开展科研活动,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第十五条 市级拔尖人才调出本市或专业工作有变动,以及有其它重大变故的,其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及时报告市委组织部,并征得同意。

第十六条 中央、省驻青单位的省级拔尖人才直接列入市级拔尖人才管理服务范围。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外省市获奖成果项目和国外获奖项目不作为市级拔尖人才评审的主要依据,但可做参考。

第十八条 在评选市级拔尖人才的基础上,向国家推荐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向山东省推荐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第十九条 对扶持爱护拔尖人才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予以表彰奖励;对利用评

审市级拔尖人才之际,压制、刁难人才者或弄虚作假骗取市级拔尖人才称号者予以严肃处理。

第二十条 各市(区)、市直各单位和中央、省驻青单位可参照本办法,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本单位、本行业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工作办法。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过去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上一篇:北京市住院医师公共课下一篇:班级消防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