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5.14《相交线平行线复习2》教学反思

2024-04-13

7下5.14《相交线平行线复习2》教学反思(精选7篇)

篇1:7下5.14《相交线平行线复习2》教学反思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反思2

本课的设计是《相交线和平行线》这一章,学生平生第一次遇到几何推理,而且要用数学符号语言表达出逻辑推理的过程,难度是可以想象的,但是经过这之前新课的讲解以及之前的复习,学生的畏难情绪正在渐渐消失,他们从迷茫中慢慢理顺着思路,我看到课堂上一双双眼睛渐渐明亮起来,学生从几何学习的“悟”中品味到了一点点数学的简洁美,我总结出了几点

1. 适时多给学生唱赞歌,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得轻松一些。

2. 在几何入门教学中,可递进式的逐步提高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为学生留下思维的缓冲地带,不可一步到位。

3. 精心备好几何入门课的同时,并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优化;使之最贴近学生;练习题作业题的设计上要多下功夫,体现从单一到运用再到综合的循环上升。

但遗憾的是,自己对教学经验还不足,对课堂的研究还不熟练,处于皮毛阶段,有很多地方没有处理好。特别是精讲的环节。作为教师的我还是没能从旧的模式中走出来,没能很好放手给学生,讲的太多;平日对学生训练不够,学生回答问题不够严紧;最后小结上处理过于繁琐等等。

总之,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课堂的研究与探索上,我还要下功夫,力求能做得更好。

篇2:7下5.14《相交线平行线复习2》教学反思

这一段时间复习了《相交线与平行线》,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

1.对于“三线八角”中,有不少同学一直认为,只要是同位角和内错角,就应该相等,只要是同旁内角就是互补的,把前提条件两直线平行这个条件就给忘记了,《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学反思。这个知识点要再给学生讲清楚,不能让学生有误解的。

2.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中,学生不太明白是哪两条直线应该平行,或者说由哪两条直线应该得到哪些角平行,不少学生搞不太清楚。比如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连接AC,不少学生搞不明白,假如是AB∥CD,应该得到∠DCA=∠CAB还是得到∠DAC=∠ACB,所以在学生练习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明白在平行的三条线中,到底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应该得到哪些角相等,要让学生完全弄明白,教学反思《《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教学反思》。

3.在平移中,学生对于画平移的图形掌握的不是太好,要么是画图时不体现画图痕迹,要么是不会画,完全凭自己的感觉在画图,说明学生对于平移的规律和特征没有掌握,要以后练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4.对于有关平行的计算和证明,做的也不是太好,有的同学根本不会做,也有一部分学生会做,但是不会写解题过程,没有严格的逻辑推理。

篇3: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反思

红星学校:单小燕

每章内容考试前的认真复习是考试前的必备工作,它会直接影响到考试的质量,为此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效果不是很理想,现将反思如下:

1、知识点的梳理。

本章的教学目标是复习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基本知识点,并进行简单的应用。因为这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的逻辑性概念,考虑到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本章内容的覆盖面广,因此我要求学生考前归纳整理了本章的所有知识点。

2、理解掌握并区别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上课一开始让一名中等学生口头归纳知识点,其他学生补充,结果这名学生在做有关这类题目的时候出乎意料,把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混淆,如:个别学生把“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与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等”看待,这是不逻辑的。最后我让大家的共同帮助纠正下记住了性质和判定。

篇4:7下5.14《相交线平行线复习2》教学反思

其一就是不知道怎么看图,简单的还好,稍稍复杂的图就茫然不知所措。或许在老师眼里,在熟练者那里,这完全不成为问题,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偏偏就是问题,从数字过渡到图像,尽管直观,但必须在理解题意的基础进行识图,并能去除干扰条件和因素,确实不容易。

篇5: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使学生会用这些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能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画垂线和平行线;

加深理解推理证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重点: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

学习难点:证明题的思考分析过程学习方法: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E=90°.(1)∠1和∠2互为______角; ∠1和∠4互为______角;∠2和∠3互为______角; ∠1和∠3互为______角; ∠2和∠4互为______角.

(2)若∠1=20°,那么∠2=______;∠3=∠BOE-∠____=____°-____°=_____°; ∠4=∠____-∠1=____°-____°=_____°.

C

B

(第1题)(第2题)

2、如图所示, AC⊥BC, C为垂足, CD⊥AB, 点D为垂足,BC=8,CD=4.8,BD=6.4,AD=3.6,AC= 6,那么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__,点A到BC的距离是点B到CD 的距离是,A、B两点的距离是;

3、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在所构成的八个角中指出,下列各对角之间是属于哪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

(1)∠1与∠2是_______;(2)∠5与∠7是______;(3)∠1与∠5是_______;

(4)∠5与∠3是______;(5)∠5与∠4是_______;(6)∠8与∠4是______;

(7)∠4与∠6是_______;(8)∠6与∠3是______;(9)∠3与∠7是______;

(10)∠6与∠2是______.

(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

4、如图所示,图中用数字标出的角中,同位角有______;

内错角有______;

同旁内角有______.

5、如图,请分别依据所给出的条件,判定相应的哪两条直线平行?并写出推理的根据.

(1)如果∠2=∠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2=∠5,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2+∠1=180°,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5=∠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4+∠6=180°,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6=∠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请分别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1)如果AB∥EF,那么∠2=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B∥DC,那么∠3=______.理由是

(3)如果

(4)如果AF∥BE,那么∠1+∠2=______.理由是AF∥BE,∠4=120°,那么∠5=______.理由是

三、合作探究

1、在下列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图是().

图①图②图③图④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bB.b⊥dC.a⊥dD.b∥c3、已知点P在直线m外,点A、B、C均在直线m上,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是()A等于2cm B小于2 cm C大于2cm D不大于2cm4、(选作)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如果∠AOC=2x°,∠BOC=(x+y+9)°,∠BOD=(y+4)°,则∠AOD的度数为____.

(第4题)(第5题)

5、如图,DC∥EF∥AB,EH∥DB,则图中与∠DGE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ABC=∠ADC且∠3=∠4;④∠BAD+∠ABC=180°,能判定AB∥CD的有().

(A)3个(B)2个

(C)1个(D)0个

(第6题)(第7题)

7、如图,AB∥CD,若EM平分∠BEF,FM平分∠EFD,EN平分∠AEF,则与∠BEM互余的角有().(A)6个(B)5个C)4个(D)3个

8、以下五个条件中,能得到互相垂直关系的有().

①对顶角的平分线②邻补角的平分线③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

④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⑤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A)1个(B)2个(C)3个(D)4个

9、把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EF是折痕,若∠EFB=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1)∠C′EF=32°(2)∠AEC=148°

(3)∠BGE=64°(4)∠BFD=116°

(A)1个B)2个(C)3个(D)4个

10、如图,直线l1,l2被l3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为,,要使l1∥l2,只要使().

(A)+=90°(B)1160(C)=(D)0°<≤90°,90°≤<180°3

3(第10题)(第11题)

11、如图,AB∥CD,FG⊥CD于N,∠EMB=,则∠EFG等于().

(A)180°-(B)90°+(C)180°+(D)270°-

1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13、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四、反馈检测

1、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CD⊥EF,∠AOE=70°,若OG平分∠BOF.求∠DOG的度数.

2.如图,CD⊥AB,EF⊥AB,∠E=∠EMC;

求证:CD是∠ACB的平分线.

3.已知:如图,CD⊥AB于D,DE∥BC,EF⊥AB于F,求证:∠FED=∠BCD.

4.已知:如图,∠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且∠1=∠3.求证:AB∥DC.

5.如图,∠E=∠3,∠1=∠2,求证:∠BAP 与∠4互补

6.已知AD与AB、CD交于A、D两点,EC、BF与AB、CD交于E、C、B、F,且∠1=∠2,∠B=∠C.试判断

∠A与∠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原因。

7.已知∠ABE+∠CEB=180,∠1=∠2,则∠F与∠G相等吗?为什么?

8.试讨论下列各种情况下∠A、∠C、∠E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②;

③;④;

篇6:7下5.14《相交线平行线复习2》教学反思

1、若∠1+∠2=90,则∠1与∠2互余。若∠3+∠4=180,则∠3与∠4互补。

2、同角的余角相等若∠1+∠2=90,∠2+∠4=90.则∠1=∠4

等角的余角相等若∠1+∠2=90,∠3+∠4=90.∠1=∠3 则 ∠2=∠4

同角的补角相等若∠1+∠2=180,∠2+∠4=180.则∠1=∠4

等角的补角相等若∠1+∠2=180,∠3+∠4=180.∠1=∠3 则∠2=∠4、对顶角

(1)、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不相邻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了8个角。形成4对同位角,2对内错角,2对同旁内角

(2)、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3)、内错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4)、同旁内角: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同旁内角。

5、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为: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6、尺规作线段和角

(1)、在几何里,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称为尺规作图。

篇7:7下5.14《相交线平行线复习2》教学反思

2教学反思

《平行和相交》这一课,听过好几人上过,在进修校脱产培训时也研究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虽然课的内容很简单,但是让人弄透彻也是需要下一凡功夫的。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要怎样才能非常到位,怎样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带着这些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精心营造一个学生熟悉的空间,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这节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围墙的栏杆、操场的跑道、足球场的球门、篮框的支架,都是学生在学校里经常能看见的,通过课件对这些图形的形象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真实世界中的“平行与相交”,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研究图形特征和关系的丰富情境,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用身边的数学现象理解数学知识,在探讨、交流、分析中获得数学概念,拉近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的距离。

2.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到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平行概念中的“同一个平面”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我非常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环节来化解这个难点。先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充分感知今天研究的每组都是两条直线,再过出示教室里的门框上的两条线(一个画有绿直线,在门上;一个画有红直线在门上面的窗上)摆放两种位置。问:这时这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吗?把门打开后在同以个平面内吗?几名学生上来摸,感知“同一平面”的含义。

3.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体验。

上一篇:放慢脚步有风景 作文下一篇:电建公司轮值下乡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