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比较研究论文

2024-05-08

中外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比较研究论文(通用3篇)

篇1:中外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比较研究论文

中外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比较研究论文

摘要:地震严重危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增强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势在必行。抗震与减震课程是一门涉及多种专业知识的课程,文章以同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级土木强校为例,主要讨论抗震与减震课程研究生阶段各校授课内容,通过对比研究课程设置,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中国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质量,加强研究生能力培养,促进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转型。

关键词:抗震与减震;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40-0593;TU3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4-0041-04

地震是一种严重危及人民和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强烈地震导致的建筑物损坏、倒塌以及人员伤亡令人触目惊心。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增强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势在必行,按照“拓宽专业面,加强基础”的教学指导方针[1]各高校开设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文章以同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級土木强校为例,对比研究土木工程专业抗震与减震课程的设置情况。

一、课程设置概况

抗震与减震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课,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主要学习地震成因及结构抗震基本知识,场地、地基和基础的抗震,单、多自由度结构体系地震反应,地震作用计算和结构抗震验算,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结构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等内容[2]。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防灾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将结构抗震与减震设为专业学位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建筑结构抗震非线性静力分析理论和技能,建筑结构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概念、理论和分析手段等。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专业的部分课程设置与同济大学防灾专业核心课程类似,其中与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对应的是楼宇抗震设计。

帝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专业分为混凝土结构、地震工程、综合结构工程及钢结构设计四个模块,其中地震工程模块与防灾专业更为接近。对比同济大学防灾核心课程与帝国理工大学地震工程模块课程发现,对应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的是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和钢结构抗震设计。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专业有两个与防灾相关的专业,分别为结构工程专业和机械与材料专业,与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对应的`是地震防护系统、抗震设计和高等地震分析。

四个学校均开设了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或其相关课程。同济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均只开设了一门课程,而帝国理工大学开设了两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了三门。其中,帝国理工大学虽然开设两门课程,但课程以结构形式加以区分而非从主要内容进行细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的课程则兼具深度和广度,并对当下应用日益广泛的地震防护系统和较难的高等地震分析单独开课,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课题方向选课,为其科研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四所学校对应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的内容如下表。

从学分设置而言,同济大学的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为2学分,香港理工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每门课程的学分均为3分,同济大学抗震课程的学分偏少,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三门课程共9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兴趣和自身能力选修。

各高校抗震与减震课程的设置情况及课程内容与大学所处国家(地区)地理位置及其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有关。从开课的内容可以看出,香港理工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的授课内容只涉及抗震设计,虽然帝国理工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开设了不同的课程,专业性更强,但在内容上没有太多拓展,对于时下应用日益广泛的结构振动控制系统涉及不多,因此可以看出这两所大学对于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的要求相对较低,这一现象与这两所大学所处地理位置的地震危险性以及所处国家或地区的研究生教育特点有关。香港理工大学地处中国香港,香港地区虽然有较大断裂,但由于该断裂处于较完整的火山岩和花岗岩岩体中,不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充分条件[3]。帝国理工大学地处伦敦,而伦敦地震活动水平处于中低水平[4]。因此,对抗震内容的学习要求相对不高。对于研究生教育特点,香港地区高校专业及课程设置往往从实际出发,取决于社会需求,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5]。香港理工大学更是主张“实用为本,学以致用”,其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产学研结合充分,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与之类似,英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市场起导向作用[6],在中国香港和英国这种以强调应用性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由于所处的地域地震危险性不高,因此,抗震与减震课程要求相对较低。

同济大学开设的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涉及抗震设计与地震防护系统两方面的内容,且本科阶段同济大学开设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主要讲授抗震设计相关内容,恰好与研究生阶段的内容有效衔接。中国内地的研究生教育正处于转型期[7],逐步从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变,教学质量有所提高,教学内容更加深入,但转型还未彻底,因此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可能还存在不足,应结合自身情况,不断深化改革,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地震防护系统、抗震设计和高等地震分析三门课程,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更胜一筹,但是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多数学生也只能选修其中的一门或两门,其中高等地震分析课程专业性太强,适合此类研究方向或对此有强烈兴趣的学生选修,不能全面普及。这与美国的研究生教育特点有关,美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灵活、系统,与科研结合紧密。此外,美国的研究生教育非常重视课程学习,美国的研究生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可供选修的课程,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就课程内容安排而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的课程涉及抗震设计、地震防护系统和抗震分析等内容;同济大学的课程涉及抗震设计和地震防护系统两个方面;香港理工大学和帝国理工大学均只涉及抗震设计。显而易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同济大学两所高校所有开设的课程涉及的内容更广。就授课内容的深度和专业性而言,帝国理工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均只涉及抗震设计的内容,但帝国理工大学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开设不同的课程,更加深入且细化,专业性更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三门课程更加专业、细化、深入,且涉及时域、频域分析等高难度内容。同济大学一门课程安排抗震设计和地震防护系统两方面的内容有不够深入的嫌疑,但考虑到同济大学本科阶段已开设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主要讲授抗震设计内容,恰好与研究生课程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互为补充,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也较为合理。

三、教学改革思路和总结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出:不同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中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的设置与其所处国家(地区)的地域特点及研究生培养模式密切相关,主要区别:在开课数量上,同济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均只开设一门课程,帝国理工大学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都开设了多门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同济大学的课时安排偏少;在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不同的学校有不同安排,所处地域对此有一定影响。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程,需长期坚持[8],在进行教学改革时,应结合学校

自身情况及所处地域环境,积极借鉴并吸收其他学校的可行经验。

(一)增加课时

抗震与减震课程作为日益受关注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时是授课内容和质量的保证,适当增加课时很有必要。

(二)合理增设课程数量

把结构抗震与减震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讲授并不利于学生结合自身研究方向选择课程,应当适当增设课程,拓展所学内容并加深难度,使不同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修课程,为其后期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三)深化改革,促进转型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基本形成培养模式多样、学科种类齐全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为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但也应认识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与其他教育强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应当抓住转型期的关键机遇,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加强研究生教育的能力培养,不断深化改革、促进中国研究生教育的转型。

参考文献:

[1]董事尔,赵渝林, 明成林.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8,42(1):18-21.

[2]戴素娟, 孙黄胜, 高秋梅.浅谈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2008(10): 94-95.

[3] 岳中琦.与香港地区地震危险性相关的汶川地震灾害调查的五点认识[J].华南地震, 2011,31(2): 14-20.

[4]Paul W.Burton.英国的地震危险性[J].地震学刊, 1995(S1):49-51.

[5] 王璐,曾云亮.香港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及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2): 40-43.

[6] 鲁正,刘传名,武贵.英国高等工程教育及启示[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3): 41-45.

[7]王战军.转型期的中国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1): 1-5.

[8]潘毅,李彤梅,黄云德.建筑类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尝试[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6):119-121.

篇2:中外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比较研究论文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的、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近年来, 全球范围内发生了多次未预测到的大地震, 例如前几年的汶川、海地地震, 破坏力之大, 震惊世界。在如此巨大的地震作用之下, 作为地震荷载主要载体的建筑结构发生的破坏、倒塌是造成人们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 因此, 建立并推广更加安全可靠的抗震结构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1 传统抗震结构

传统抗震结构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增强结构本身的抗震性能 (强度、刚度) 来抵御地震作用, 即依靠结构本身和承重构件的损坏来储存、转换和消耗地震能量[1]。在传统抗震结构中, 通常采取提高结构自身强度和刚度, 即加强结构、增大构件截面尺寸、加多配筋, 允许结构局部损坏 (硬伤) 的措施来抵御地震作用, 结构抗震能力主要取决于结构的弹塑性变形能力与滞回环耗能能力, 而结构本身不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 可以说是被动消极的抗震措施。1995年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阪神地震, 当时日本的主流思想就是用所谓“硬抗”的方法来抵抗地震, 即靠一味提高结构的强度而非利用结构延性消能思想来抵御地震作用, 所设计出的梁柱截面尺寸都非常大, 但最终还是发生了大量的房屋脆性倒塌。事实证明, 此种只单纯依靠提高结构强度的方式很难抵抗地震尤其是大震带来的破坏, 而且, 大大加大了经济投入, 可谓得不偿失。

2 常规延性抗震结构

我国现有延性抗震思想是通过控制构件间或构件内不同受力形式间承载能力差, 即通常所说的“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连接弱构件、强压弱拉”概念, 防止结构产生不合理的倒塌破坏机构, 增强结构的耗能能力, 保证结构形成耗能能力较好的破坏机构。该设计方法的关键在于初步将控制概念引入到结构抗震设计中, 有目的的引导结构的破坏机制和破坏模式, 避免不合理的破坏形态。[2]但现有规范只注重依靠调整梁柱等抗弯抗剪比例系数的方式来保持结构的延性消能, 而在汶川地震中, 发现这样的措施并不足以能引导结构达到预期的破坏机制和破坏模式, 依照常规延性抗震结构设计的建筑在地震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事实证明, 此种抗震结构与传统抗震结构相比, 虽然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 但也存在结构的安全性难以保证、适用性和全面性受到限制、经济性欠佳以及震后修复难度大等问题。

3 隔震和消能减震

近年来, 以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为主要设计依据的隔震、消能减震结构得到了迅速发展。结构减震控制的概念可以简要的表述为:通过对结构附加控制技术或装置, 由控制技术或装置与结构共同承受振动作用, 以调节和减轻结构的振动反应, 使它在外界干扰下的各项反应值被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1 隔震结构

“隔震”即隔离地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以及上部建筑层间设置的隔震层能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传递, 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 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 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可靠保证。

隔震系统是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建筑结构间或上部建筑层间设置隔震装置 (或系统) 形成隔震层, 把上部结构与基础隔离开来, 同时, 上部建筑结构通过层间建筑隔震也可以减小下部结构的振动, 利用隔离装置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 以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 从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 实现地震时隔震层以上主体结构只发生微小的相对运动和变形, 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损坏或倒塌。

3.2 消能减震结构

消能减震结构是把建筑物的某些非承重构件 (如支撑、剪力墙等) 设计成“消能”构件, 或在建筑物的某些部位 (节点、连接缝或连接件) 装设阻尼器, 以及在楼层空间、相邻建筑间、主附结构间设置消能装置。在轻微地震作用时, 这些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处于刚弹性状态, 结构物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在强烈地震发生时, 随着结构受力和变形的增大, 这些消能构件和装置率先进入非弹性变形状态, 产生较大阻尼, 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 避免主体结构进入明显的非弹性状态并迅速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 从而保护主体结构在强地震中免遭损伤。

4 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相比, 以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为主要设计依据的隔震、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优势

(1) 隔震、消能减震结构体系更为安全。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的耗能依赖于主体结构构件的弹塑性滞回耗能, 允许结构本身及构件在地震中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 这将导致结构构件的损伤破坏。同时, 由于地震烈度的随机变化性和实际抗震能力计算的误差, 结构的破坏位置和损坏程度难以控制, 特别是出现超强地震时, 结构难以确保安全。与此相比, 由于隔震装置的水平刚度远远小于上部结构的层间水平刚度, 所以, 上部结构在地震中的水平变形从传统抗震结构激烈的、由下往上不断加大的“放大晃动型”变为隔震结构长周期、缓慢的、由下至上比较均衡的“整体平动型”, 从有较大的层间变形变为仅有很微小的层间变形, 从而保证上部结构在强震中仍处于弹性状态, 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同样的,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耗能装置位置明确, 并作为结构体系中耗散地震能量的主体能够耗散大部分地震输入能量, 减小结构地震反应, 从而可避免主体结构构件的损伤破坏。此外, 消能构件 (或装置) 属于非承重构件, 仅在结构变形中发挥耗能作用, 所以不对结构的承载力和安全性构成威胁。根据有关实验数据, 隔震结构能降低水平地震作用50%~70%, 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反应比传统抗震结构能够降低50%左右[3]。

(2) 隔震、消能减震结构体系更为经济。传统抗震结构主要是通过增设剪力墙、加大结构构件截面尺寸或者增加配筋等途径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这将导致结构造价增高。而隔震、消能减震结构是通过“柔性消能”的方式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 主体结构和消能装置分工明确, 主体结构的承重构件负责承受主要荷载, 而消能装置并非承重构件, 仅承担为结构提供较大阻尼, 耗散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的作用, 这样, 一方面能够减少结构构件的设置、断面和配筋, 另一方面由于消能装置的协调合作, 耗散了一部分地震能量, 从而提高了结构整体的抗震安全度。工程资料表明, 采用消能减震结构体系, 对于新建建筑可以节省结构5%~10%的造价;对于旧有建筑抗震加固改造可以节省10%~60%的造价[4]。此外, 在隔震、消能减震结构中, 主体结构不会受到损伤, 震后无需修复, 具有明显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3) 隔震、消能减震结构更加适应建筑技术的发展。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强轻质材料越来越多的被采用, 结构构件断面越来越小, 房屋高度越来越高, 结构跨度越来越大, 若要满足结构抗震要求, 已无法采用传统抗震理论中的单纯依靠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以“硬碰硬”的方式来抵御地震的方法, 而隔震和消能减震结构则更加倾向于“以柔克刚”, 结构越高、越柔、跨度越大, 消能减震效果越显著, 因而, 隔震、消能减震技术必将成为采用高强轻质材料的超高结构、大跨度结构及桥梁的合理减震手段[5]。此外, 各类新型消能装置和系统的研发与完善, 也使此种结构越来越具有优越性。

(4) 隔震、消能减震结构的适应范围更广泛。传统抗震设计方法允许建筑结构在地震中出现损坏, 对于某些不允许在地震中出现破坏的建筑结构, 或有贵重装饰、设备和仪器等的建筑结构, 还难以适用。传统抗震结构只考虑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 未考虑房屋内部设备、仪器、计算机网络、急救指挥系统、通讯系统及医院医疗设备等情况, 一旦发生地震, 这些都可能会遭到大的破坏。相比较之下, 因为隔震、消能减震结构中隔震层与隔震装置 (系统) 的存在, 使结构的动力反应 (加速度、速度、位移) 明显减少, 并得到合理的控制, 从而确保了结构本身及结构中的人、仪器、设备、装修等的安全和正常的工作使用环境。

(5) 在对旧有房屋进行加层或抗震加固改造时, 隔震、消能减震设计可以利用原有结构。隔震层和减震层的设置可以利用结构的加层或原有结构的隔热层, 做适当的改建, 从而达到减震目的, 既简化了施工环节又节约了造价。

(6) 隔震、消能减震结构是通过对结构敷设隔震层或是对结构设置隔振装置或系统, 不影响上部结构的设计, 因此, 上部结构的布局不受影响、更加灵活。

5 结语

根据以上的比较分析, 以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为主要设计依据的隔震和消能减震结构与传统抗震结构相比, 具有明显的优势, 随着结构控制技术的发展, 各种新型消能装置 (系统) 的出现, 运用隔震、消能减震结构进行抗震会是必然的趋势。

摘要:本文介绍了传统抗震结构、常规延性抗震结构以及以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为主要设计依据的隔震、消能减震结构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并重点从安全角度、减震效果、经济收益、技术先进性和适用范围等方面, 将隔震、消能减震结构与传统抗震结构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体现出了前者的优越性。

关键词:传统抗震,常规延性抗震,隔震,消能减震,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

[1]柳炳康.工程结构抗震设计[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周锡元, 吴育才.工程抗震新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社良.抗震结构设计[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4]周福霖.工程结构减震控制[M].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7

篇3:中外土木工程专业结构抗震与减震课程比较研究论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 《抗震结构》 课程改革 能力本位

《抗震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之一。该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是针对知识的讲解。由于“学科本位”的痕迹过重,使授课者(教师)和接受者(学生)都感觉此课程枯燥、抽象。面临职业教育提倡的“能力本位”教学法,传统的“学科本位”教学已不再适应和满足职业教育的特点,本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本课程改革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特点,从课程目标、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入手,对《抗震结构》课程进行系统的优化和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涵

“课程”是一种培养人的总体设计方案,是教育机构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实施的一切活动及其安排的总体规划。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土木基层岗位群,培养从事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预算、质量控制、资料管理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针对该专业的总体目标,本课程改革的内涵应基于对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落实课程目标:介绍地震作用的基本原理及结构抗震的构造措施,使学生了解结构抗震的基本理论,掌握抗震的概念设计和各种结构体系下的抗震构造措施,服务于识图、质量控制等能力要求。

二、《抗震结构》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结合所用教材、课程特点,树立能力本位的课程模式

该课程设置应以“适度、够用”为标尺,但也不能忽略高职教育的过渡和转型,尽力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时间中发挥课程学习的最大效益。就教材而言,目前有两种倾向:对知识体系过多的删减,忽视了该课程的系统性;或者过度的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教材偏难、偏深。由于该课程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其内容还应具有对建筑工程技术所涉及到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课程中相关知识提升的特点。所以,对于教材只能是建立一个大体的框架,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以“适度、够用”为准则,对教学内容整合集成、系统优化。围绕建筑工程技术所涉及的能力和技能,对一些章节和知识给与删减,对于某些章节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抗震构造要求给予补充,切实做到少而精,概念和原理融会贯通,“弱计算原理,强构造知识”。课程的主要落脚点在于建立起有关抗震的基本知识后,重点从全方位树立起“抗震概念设计”理念,突出对构造的理解和应用,使该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施工、质检、监理或者适当的设计工作岗位中具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促进课程改革

(1)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课程改革,要从传统的学科本位模式,转向能力本位模式,这种模式转变的实质是以由传统的“教程”向“学程”转化,即职业能力的课程中心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要成为学生可利用学习资源的一部分,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目前该课程涉及四个层次的学生:普大三年制、两年制、五年一贯制和3+2形式。学生的特点各有不同,呈现多元化,基础和所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但应把握他们的共性,结合他们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在教学中力求营造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采用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如在教学中采用“破坏试验的课件演示”,以直观的破坏现象,培养和拉近他们对抗震知识的理解和对课程的兴趣。

(2)引用工程案例,建立问题中心范型,促进师生互动

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过程中,采用问题中心的范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该课程中许多知识体系是在震害反馈和总结中建立的,因此在课程讲授中,应用一定的工程范例,在分析和总结中,使许多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同学们思考的过程,教师通过总结、评价、咨询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某个问题的学习。

3.以考核综合知识和能力为主导,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也要成为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与课程的实施方法相辅相成,从而更客观地反映教与学的效果。达到拓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其学习能力和兴趣的目的。

(1)课内外结合,建立小课题,指导撰写小论文,开展创新活动

在授课过程中,对课程中某几个重要的知识能力点,设立几个小课题,让学生们撰写论文,通过让他们查资料,深入实践,促动对该知识能力的提高,强化学生自己思考的过程。避免以往仅仅通过一个试卷的考核,在某种程度难以体现学生自我思考的过程,仅仅是对于学科知识的记忆和重复。

(2)开展课堂讨论,给予总结评价

这部分的考核主要针对“引用工程案例”,以问题中心范型,开展课堂讨论的基础上采用的方法,通过讨论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和具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试卷考核

试卷考核中,主要在于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某些强制性规范条文以及构造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这三种方式,来全面综合地考察、评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掌握和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反馈和指导教学。

4.走综合化课程,完善综合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但是目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系统性。针对此问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要改变以各种结构材料自成体系的模式,建立了以工程结构基本构件为主线,基础化、综合化的课程体系,组织相关的师资编写相应的教材。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抗震结构”基本原理及基本构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以工程结构基本构件为主线,基础化、综合化的课程体系。贯穿“整体(宏观)——局部(细观)——综合”的思维方法。如梁、柱、墙、板的设计、抗震构造、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学习,迁移到整个结构体系的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等的学习。这种方法的实施,需要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模块式教学的相关支持。

5.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实践能力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环节。作为职业教育的师资,具有实践能力是成为高职学院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实践能力的提高需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我的学习提高,这是内因,二是学院要建立相关的机制,加强校企结合,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鼓励他们从事实践,到相关企业、实体挂职顶岗,不断的提高和拓展自己的实践知识和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以上仅仅是从一个小的方面,通过《抗震结构》这门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来体现对课程改革的认识。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但是无论从那个视角切入,课程改革必须以高职教育的总体目标为核心,落实能力本位,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过年的味道初中生优秀作文下一篇:考上外省的大学开学提前准备哪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