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树抒情的主题作文

2024-04-17

借树抒情的主题作文(精选8篇)

篇1:借树抒情的主题作文

南园小区里有一棵高大挺拔的垂柳。我很喜欢这棵垂柳,因为它很漂亮。

春天,垂柳上抽出了一个个嫩绿的小花苞,随风飘荡,像顶着绿帽子的小朋友,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过了一阵子,花苞开了,小小的,圆圆的,像婴儿的脸一样,胖乎乎的。又过了一阵子,柳叶已经变的又大、又亮、又绿了,闪闪的像一块块绿宝石。

夏日来临,天气炎热。垂柳下便成了人们的理想的避暑胜地。枝繁叶茂的它摇动着手臂,招呼着每一位过往的路人。

风一吹,柳枝探进水里。瞧,水姑娘正在给垂柳洗头发呢!风大了,柳条飘向空中,像是与风在赛跑。有时,两根柳枝卷在了一起,像一对恩爱的情侣在跳舞。

我爱垂柳,我不愿它受到任何伤害,可有些小朋友却缺少这样的慈悲之心。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小弟弟摘下几根柳枝,然后开心地用它狠狠地抽打树干,不一会儿,便有几块棕色的树皮脱落下来。幸好我及时赶到,连忙阻止了他的无礼行为。不然,我的心也会跟着脱落下来的。

我爱垂柳,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如我一样爱它。

篇2:借树抒情的主题作文

从幼时起,大树就一直陪伴着我们大家。春天,他给了我们玩耍的场所,我们常常在那重重叠叠的枝桠间捉迷藏、荡秋千。夏天,他成了大家共同的遮阳伞,孩童们在树下吃冷饮、乘凉,老人则在树下喝茶、拉二胡。冬天,树叶渐渐风干,它的树枝便牢牢攀住房顶,不让暴风雨从瓦缝中侵袭。

它,并没有院子里的任何一花一草美艳。但它就像一把所有人的保护伞,在美艳的群花中自顾自的成长。邻居李爷爷的小猫乐乐淘气地爬到树上玩耍,这是非常危险的。但那粗大的枝干保护了乐乐,乐乐紧紧抱住它,就像紧抓着一根救命稻草,

我仔仔细细的观察了它。梧桐树的根部千千万万,杂乱而大小不一的交错在土壤里。那年,太阳炙热地烘烤着大地,许多花花草草都经受不住高温与土干的“洗礼”,纷纷枯谢。正是这棵大梧桐树,硬是把千千万万的根伸向远方。它顽强不屈地“前进”着。当院子里几乎所有的花草树木都已死亡的那一天,它们,找到了水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是有千千万万的人拥有梧桐树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吗?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些志愿者们正是像大树的根一样,挖出了千万个鲜活的生命。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们所敬佩的。

篇3:学生作文的抒情写法

作文中的抒情写法有各种各样的方式, 并无定法, 毕竟人的感情各不相同。如看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 有的人热泪盈眶, 甚至从头哭到尾, 但有的人却表情严肃、神情凝重。因此, 如果作文中要写出抒情语句的话, 每个人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感情方式进行, 没必要去区分哪种抒情形式最

一、直抒胸臆法 (直接倾吐作者或人物的爱憎感情)

这是采用最多的直接抒情写法, 好处在于能直露情感, 让人明了。如《羚羊木雕》结束部分中“我”的自责:“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 冷冷的, 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 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 我回过头, 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 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 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 这能全怪我吗?”———没有多少隐藏和限制, 直接表露了“我”的自责和不满, 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这情就抒得真挚感人。

二、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借物咏怀是间接抒情的常用笔法。狗、猫等宠物, 与主人建立深厚的感情;缤纷百花, 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可爱的布偶, 成为倾吐心声的知己;浩瀚的大海让人体会人类的渺小。这些表面虽不能与人交谈, 或静止不动, 甚至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物, 却可以沟通心灵, 与心灵交流, 而发生触发某种感情, 或寄托某种感情的作用。

如冰心的《小橘灯》, 以“灵巧”状小橘灯之形, 以“朦胧”“橘红”摹其光, 以“实在照不了多远”写其光线之微, 以“黑暗潮湿”描述其周围环境, “我”却能倚借“小橘灯”之微光平安、顺利走过, 作者的坚定信念———冲破黑暗迎来光明世界, 也就寓于其中, 令人感动。在这里, 物与心灵沟通融洽, 情也就抒得有根有据了。

三、借景抒情

景是人物活动的天地, 往往能从景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触景颇能伤情, 当景物依旧而“人面不知何处去”时, 就颇为感伤。如果那个人是你最要好的朋友, 而今天人永隔;或是最亲密的朋友, 而今却形同陌路。当你旧地重游时, 那儿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 无不轻易勾起你锥心的回忆。抒发为文, 一定感人至深。课文接触到的写景文章大都使用了这种手法。

如《金黄的斗笠》一文, 结尾的景物描写:“远看, 斗笠像个大蘑菇, 是那么美。阳光照着它, 雨水润着它, 它是那么有生机。”通过这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远景图, 使人感受到热爱生活的欢笑之情和纯真活泼的童趣,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借事抒情

这种写法特点在于写事中灌注情感, 使事情的描述与情感的抒发并行不悖。日常生活中, 自己或他人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这些事情不管是喜悦的, 还是不幸的, 都会激发感情。例如:车祸的发生, 令人惊骇、同情、悲叹;球赛的获胜, 令人兴奋、爽快、欢喜。事情愈大, 愈是扣人心弦;对自己的关系愈密切, 情绪愈是激荡。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 表面看来, 只是写“我”小时候发生的与蔡老师有关的七件小事, 似是纪实而已。然细品味, 作者写事时, 无不倾注思念、依恋蔡老师之情。字里行间虽无一情字, 但却让读者无处不感有情。这种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情感, 正是有了事情作充填, 才不致成为空洞的“皮囊”, 才具备了富足的情感内涵。

五、借人抒情

这是依附于人的描述的抒情, 作者看见某一个人的形象, 或听见某一个人的声音, 都可能引发某一种感受, 从而表现自我的感情倾向。例如:看到一位拾金不昧的同学, 可能会激发钦佩及效法的心情;亲睹衣衫褴褛的乞丐, 可能产生同情及救济的心情;如果离开家乡, 远离亲人, 心里一定更多怀念, 更多感叹。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 或怀念熟人都容易产生深刻的感受、浓浓的感情。

又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写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 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 盘得平的, 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里心地狭窄、有民族自大狂的日本学生:“有一天, 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 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 却只翻检了一通, 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 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 拆开看时, 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 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 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 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 爱国青年也愤然, 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 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 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 我预先知道的, 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 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 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 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 但是毫不介意, 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虽然没什么煽情语句, 但可以感受到作者无不在他们身上倾注了鄙夷的感情, 让读者都能感受得到鲁迅当时的无奈和悲愤, 大有“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共鸣。

六、“点染”生情

“点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在现代文写作中也一样是很好的抒情技巧。所谓“点”, 就是点明, 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 一语点明, 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 就是渲染、烘托, 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 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点出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曲, 酿造意境, 渲染了浓烈的气氛, 增强了抒情色彩, 以此挑动读者的心弦, 以情动人, 让读者和自己同感同伤。

在运用“点染”时, 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前面的铺垫一定要丰厚, 这样才能让人感到情感的真挚自然。如果铺垫不够, 就会给人以无病呻吟之感。二是要合情境。一般来说, 欢情要以乐景“染”之, 悲情要以哀景“染”之, 这样才能使“情”与“景”和谐统一。

七、细节生情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 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在写作中重视细节描写 (包括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等) , 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 有利于感情的流露。

如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 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 细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 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 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境。

在写作中, 适当地抒情是使文章主题升华的好方法。依我看, 要想抒情, 一定要有情才可抒。心中有情, 再加上适当的写法将情感表现出来, 自然而然地“喊”出自己的心声时, “抒情”就出现了。只有写法, 而心中无情, 只是为“抒情”而“抒情”, 是不会成就一篇好文章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以课文为实例, 教导学生在写作中采取适当的写法, 在叙事的基础上自然生发, 宁缺毋滥来抒情, 使文章以情动人, 方可有效帮助学生走出“无情可抒”、“有情不会抒”的困境, 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秦兆基主编.初中语文精讲作文 (第十三讲)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篇4:借树抒情的主题作文

[关键词]悲秋主题;满族文学;子弟书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2)03-0008-06

[收稿日期]2012-04-22

[项目来源]辽宁省社科联项目:“清代满族小说报恩母题与满汉文化交流”,项目批准号:2007LSLktWX-03。

[作者简介]1.王立,文学博士,大连外国语学院中外比较文化研究基地特聘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研究;2.陈康泓,女,满族,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研究生。(大连116029)

悲秋,是汉族传统文人墨客体物言志、畅叙幽怀的惯常主题,已成为汉族文人约定俗成的情感抒发路径,寄托着深沉的惜时不遇、生命感怀的情感。作为一度盛行于北京、沈阳及东北地区的子弟书,如清末震钧《天咫偶闻》卷七介绍:“旧日鼓词,有所谓子弟书者,始创于八旗子弟。其词雅驯……”,是满族文化的一个民间文艺体现。这种汉族文人化的悲秋主题在俗文学的典范子弟书里,会交织出怎样的满族文人情怀,激荡出怎样的异质文化体验呢?

一、子弟书中悲秋主题“他者”的状貌

比较文学形象学具有三重意义,即异国(民族)形象,出自一个民族(社会、文化)的形象,一个作家特殊感受下创作的形象。子弟书所涉悲秋主题作品达七十多篇。很多情况下,满族创作者由于青睐汉族文人萧瑟的悲凉况味,以相对于本民族的“他者”自居,将自我想象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形象”,即汉族文人中悲秋的“楚客”。具体说来,子弟书悲秋主题主要表现有三:

一是以满族自身的“他者”自居,用悲秋起兴,在作品头回或次回中以一首颇具悲秋情韵的诗句领起,先声夺人地使作品笼罩着悲凉意味。如《柳敬亭》开篇写道:“梧桐叶落扫窗棂,夜深微雨醉出醒。挑灯欲写《秋声赋》,奈予天性欠聪明。”秋雨叶落,深夜灯前,作者具有双重身份,主观上要像欧阳修那样抒吐悲慨,借万物肃杀的秋景写出内心凄惶,客观上又因自己的满族出身,自感才疏学浅。这里当然也有创作主体的自谦成分,但仍可看到创作者对“悲秋”主题作为汉族文人本质性标志的倾心渴慕。又如,《武乡试》点出悲秋的始祖宋玉和重要的嗣续者潘岳:“残秋景物可怡情,又值重阳寄兴浓。东篱黄绽菊花馥,峻岭高瞻枫叶红。题糕谁作潘郎赋,落帽谁夸宋玉惊。桂子芬芳添雅趣,正遇着熙朝取士中才能。”欲讲秋闱乡试,先抒秋情以张目。再如《闻铃》中开头诗篇用悲秋构设一个送别氛围:“独失秋光最可伤,况兼风雨助凄凉。”这是欲讲睹物思人故事,而先以深秋萧瑟景致惹人伤感。再如《长亭饯别》莺莺送张生:“时逢正遇萧条景,暮秋天气使人悲。慢闪秋波观四野,只见碧天云外雁南飞。西风吹透罗衣冷,黄花满目绽东篱……”这很自然令人想到它改写的是元杂剧《西厢记》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作者将自己预先设定为汉族文人,将秋景先行点缀,意在将自己包裹在一个汉文化的秋浓情深之中。

二者,我们也能看到子弟书作者试图打破中原悲秋传统的“大一统”天下,对秋景选择上多层次、多样化。如初秋与深秋颜色之差,由火红到萎黄再到凋谢,所赋予的情感参差有别,悲喜情绪从客观景物描摹中完全体现出来。遇到登科、取士或是表现成竹在胸的自信时,一般多为火红色,情感很热烈,描绘的画面也更为鲜亮。遇到征战,睹物思人,或是抒发人生寂寥、感慨时,多以深秋的暗黄色或黛色为主,画面很低沉,仿佛凄凉心境淤积在景色里。又如,在多种秋的物候意象中,因为子弟书作者对北方物候景物体验较深的缘故,多喜欢秋暮,也就是傍晚的秋景描绘。黄昏之时,夕阳之下,更加显现出秋的本来面目。秋是一岁之暮,暮是一日之秋,这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悲秋的时间段。金圣叹《杜诗解》卷四中曾对《秋兴八首》总结道:“唐人诗,每用‘秋’字,必以‘暮’字对,秋乃岁之暮,暮乃日之秋也。都作伤心字用。”早自刘昼《刘子·惜时》就将日暮黄昏作为个体生命悲秋的高潮时刻:“岁之秋也,凉风鸣条,清露变叶,则寒蝉抱树而长叫,吟烈悲酸,萧瑟于落日之际,何也?迫于严霜而寄悲于菀柳。”志士的不遇之痛与物候变化下的草枯虫鸣之悲呈现异质同构的模式。可见,岁暮——秋与日暮——黄昏,均属特定角色使命的人与动植物等由盛及衰转化之链上的关链点,各自在自身所处循环系统中占据显要位置。当然,子弟书在一些表现科考中举的作品中,“秋日”描写也较多,大概也是受了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想标新立异,体现与中原悲秋的“和而不同”。

三是,关注专门以秋为题材创作的情景相生、立足“主悲”基调,既有创作者自身“移情”的心理投射,又力求引导听者对于美景的欣赏角度。似乎通篇谈秋天范围较大,创作者不去“宏大叙事”,而是撷取秋天一些景色一个一个地加以描摹,组成一幅秋景全图。如《旧院池馆》,就用很大篇幅来描绘深秋凄清、万物凋零的院落;

闪秋波留神看园中的景,说呀这一种凄凉可不叹死了人!

艳浓浓的夭桃郁李全干死,娇滴滴的细草鲜花无一存。

一枝枝芍药凋残堆败叶,一丛丛牡丹憔悴刺枯根。

韵萧萧翠竹飘零丹凤足,碧森森苍松退却了老龙鳞。

冷凄凄庭前红叶无人扫,空落落三径黄花何处存……

取景细腻,描写形象。而这些景物“类化”的共性特征非常明显,就是都属于特定物候之下凋零衰落的景象,都是伤心人泪眼所见。’

nlc202309021150

四是,作品内部借“视点人物”眼中之景抒情,以悲秋牵动景物以抒特定人物的勃郁之情。这是子弟书中运用最多也是写得最好的。悲秋中,男女性别的差异导致审美差异,先看男性眼中的悲秋。子弟书中的故事多带有人物传奇性,将脍炙人口的英雄人物或者民间广为流传的热门故事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讲唱,既可以吸引观众,又便于各种文化层次的人接受。这里与悲秋主题相关的男性人物,主要是那些仕途不顺、遭遇到人生变故、感慨良多的末路英雄,也包括一些穷途士子。他们眼中的秋景主要是苍凉悲慨,景物比较广阔深远。双眼收纳的意象也更为厚重,与人物身份相契合。如《夜奔》,写林冲眼中的秋:

向庄客执手相别寻旧路,见秋风儿响处树抹斜阳。

恰正是古道征人魂断处,伤心游子歧路彷徨

林武师还在穷途偏刺眼,怎奈何陌头的秋色眼底的风光。

古道征人,恰恰是有志男儿奔波于人生之旅的习见形象,而在特定人物这里,映入眼帘的秋景早已定调,必然是悲,满目苍凉。再如《走岭子》中的武松,也是栖栖惶惶地蹒跚在陌路穷途,面对的秋景,则是在暮色黄昏之中,与其它破败的诸多物象联成一气来体验:

见远山翠处把日轮收。

满目蓬蒿坟垒垒,半林败叶鸟啾啾。

不多时潆潆露气沾衣润,隐隐钟声入耳幽。

孤零零天涯客对凄凉景,不由人恨锁双眉泪惨眸。

武二郎被赋予了汉族文人才有的情怀和眼光,成为他者心目中的“他者”,似乎汉族的一介武夫也是文雅得不得了。子弟书创作者自诩为“楚客”的原因,显然不少是深情追忆满族功业、盛时风光的时代落伍者,他们分外同情不得志的汉族英雄,更能体会汉文化那种“英雄失路之悲”,也就每每更偏爱将英雄置于一个凄冷秋暮中,来衬托他的人生困境。子弟书中的那些男性悲秋主体,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和平年代那些先前以征战为职业的满族下层人士,混迹于街头巷尾、无所事事又不甘寂寞的八旗子弟。当然,对于王宫贵族子弟们眼中的秋,悲秋主体的情绪又常有所变化。如《双玉听琴》中贾宝玉眼中的秋:“但只见落叶飘摇阶砌下,海棠憔悴粉墙阴。芭蕉犹展微寻翠,菊蕊才开数朵金。……”由此可以体察到那种衣食无忧下闲适自如的心境,这里的“悲秋”变成了纯粹的咏唱自然景物,悲秋者感秋而并非深切地悲秋,倒有些像一个萧条秋景中的旁观者。当然,这里的秋景也是初秋的金黄色底子,全然不是深秋的黛色。

二、描绘女性悲秋及其满族文化心理的独特性

在传统的汉族文学中,多表现男性的“悲秋”,而表现女性内心烦恼幽怨则相应地多以“春恨”的抒情模式,是见芳春美景反生、自醒韶华难留、备感佳婿难觅的幽怨。而在满族作家的子弟书中,则特别关注女性角色眼中的“悲秋”,更为细腻地,凸显女性内省精神与物我合一的调和。《绣荷包》中歌咏了女性相思主体的感秋之情,先是“总说”概括妙龄佳人闷坐房内,“只觉得千般幽恨锁眉梢”,而后再具体地铺叙:

凄凉凉凄凉偏对凄凉景,寂寞寞寂寞正逢寂寞熬。

一阵阵秋风儿紧起穿绣户,当啷啷铁马儿频催檐下敲。

眼睁睁金乌西坠寒烟起,叫喳喳鸟雀飞腾归旧巢。

静悄悄万籁无声黄昏后,明亮亮一轮玉镜上树梢。

韵悠悠晚寺钟声把心敲碎,一点点残红成阵落叶飘摇。

闺中少女的内心苦闷瞬间展示出来,这里的悲秋偏向于秋的万物萧疏静谧,也映衬着佳人内心的寂寞彷徨;感官很丰富,视觉听觉合伴。而踵随戏曲的旧作,子弟书更注意女性悲剧人物的内心苦楚表达,《魂辩》写凄苦哀怨的李慧娘悲吟:“荡悠悠,阴风儿怎奈那西风儿紧;恍忽忽,鬼气儿难禁这冷气儿飕。向花阴几度徘徊忽自省,说呀月轮儿又上柳梢头。”《离魂》中的相国小姐在中秋之夜病榻上仍记挂着心上才子:“小春香慢启绿纱窗两扇,薄云落月看亮又复浑。佳人暗叹今宵月,恰似奴待死不活的小妾身……夜深不怕栏杆冷,秋去从着风露侵……又听得云外孤鸿哀入耳,草底寒虫滴碎心。西风乱洒梧桐雨,霜杵悲闻万里砧。”诸如秋月、栏杆、孤鸿、秋虫、西风、秋雨、梧桐乃至捣衣砧声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中原传统悲秋意象,纷至沓来,集合到离别相思情的凄楚抒发之中,饱蘸深情地铺洒开来。凄清的秋景,每一物象都是礼教束缚之内的闺中女子感情的宣泄、情感的寄托,而透过这些枯萎的植物、散淡的时光,这些终日处于闺房之内的女子感到了无限凄凉。她们只好对月洒泪,为秋彷徨。而这实际上都是满族男性作家的“男子作闺音”,是他们通过女性形象悲叹自身不遇的辛酸。

重温汉族文学女性描写的经典,也是子弟书悲秋套语着力装饰的审美营构路径,如著名的“红叶题诗”故事的演绎:

翠琼见满空萧萧飞红叶,一声长叹泪双流。

说睹物叹奴皆一样,人有无常物有休。

天地有穷尽铁石有残朽,人生青春能几春秋!

小佳人赞叹多时拣了个红叶,说血点儿般好似胭脂染上头。

手掂着红叶儿道人世花开能几日,人过了中年就似这草木逢秋。……

情景汇聚到人物行动叙事之中,还见于《百宝箱》写杜十娘初识李甲的内心纠结:“这一日十娘他闷坐在房儿内,静悄悄半卷湘帘半掩门。猛听得潇潇落叶金风起,处处秋声不可闻。这佳人触景伤怀心暗惨,一声长叹泪沾襟。……”《打围回围》中也不像汉族少妇的春日登楼“遥望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而是“伤心最是中秋夜,好容易熬国团圆月儿一轮。悔当初不该撇(撒)手由他去,悔当初不该慷慨作贤人。……”悬想丈夫在深秋衰草中奔波:“黄卢(栌)独对空山老,衰草寒烟塞月昏。”当她那夫君归来后团圆的背景也是“四壁蛩声偏唧唧,更有那一阵阵落叶秋风不可闻”。相逢更多的是对苦楚的回味,比较低调,贴近写实中审美主旋律是悲凉凄怨的。

子弟书中悲秋题材中,不得不提及子弟书名家韩小窗的《黛玉悲秋》,这可以说是子弟书悲秋主题中的一个代表性作品。感情饱满真挚,景色描述细致动人。如头回写黛玉随紫鹃散步所见,是文化上的不适应感:

枯干干荷盖翻波堆败叶,软怯怯海棠憔悴刺残茎。

香馥馥芬芳尚有岩前桂,冷凄凄零落还留井上桐。

篇5: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一调整学生对借物抒情类作文的喜爱

小学期间一些语文教师机械的作文教学致使部分学生对作文厌烦, 甚至惧怕, 这些情况不利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正确地调整学生对作文的消极情绪。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借物抒情类作文的美感, 我在教学中, 会首先朗读一段优美的范文。如使用《青青草》一文让学生感悟借物抒情的意境。“美丽的草原上, 铺设了人世间美丽多彩的绿绒毯……荒漠上孤独的小草以及都市城墙上纤弱的小草向人们展示生命的意义。”此时, 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小草的世界, 感受着小草的自强不息、倔强和坚持, 领悟着小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坚强地笑看世界, 即使只是一棵小草。

另外, 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借物抒情作文教学中。在进行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教学中, 让学生对“物象”有自主选择权。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话说自己心中最喜爱、最熟知的“物象”, 学生们会争先发言讲述自己最喜爱的物品, 并且用语丰富地描绘形态、神色, 进而使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出来, 形成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 成功地使学生的写作心理由被动转向主动, 这样作文课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写作氛围,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愿意把作文写好, 把学生的写作心理调整至最佳状态。

二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法

由于初中学生对借物抒情文章的写作手法还不熟悉, 所以教师运用模仿的方法开展教学很有必要。

1. 以课本为载体, 建立抒情式作文的写作思路

语文教师在开展抒情作文课之前, 要有意识地对课文中的抒情式散文进行分析, 让学生了解抒情式文章写作的脉络特点。如在初三上学期的教学中, 第一单元《白杨礼赞》对白杨的描写和《井冈翠竹》对翠竹描写等特点。在描写白杨时, 文章以白杨的不平凡精神为主线。作家茅盾在文章开篇点题, 抒发对白杨的喜爱赞美之情, 接着描写白杨树是如何不凡、伟大, 从而将由对白杨的赞美转为对抗日军民的歌颂。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 感受茅盾进行借物抒情创作的思路, 即开篇引物——由物绘神——由物及人, 抒发深层的感情, 解释“物”象征的含义, 通常在借物抒情文章中会有一条主线引领全文。这样通过上述的教学, 会让学生对借物抒情作文有一个基本的写作思路, 因此在以后的作文指导和写作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 以课本为载体, 领会立意、描写、联想的要素

在文章中立意要深刻、鲜明并且贯穿全文之中成为文章的“主心骨”, 并且在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在抒情文章写作过程中正确掌握这一技巧可以更好地抓住文章的立意。

联想是文学创作的来源, 在借物抒情的作文中要将物象与表达的情感相连, 联想要恰到好处, 避免过分的雕琢。

三引导学生从修改中巩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反面典型更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借物抒情散文写作技能, 从而使学生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书写借物抒情文章。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立意、描写、联想方法使用不当的借物抒情文章, 让学生通过文章的修改, 从不清楚如何写向应该怎样写的方面转变。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错练习, 可以快速发现文章中的不足, 吸取他人的教训, 避免类似的错误在自己文章中出现, 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变得更加完美。另外,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修改, 成为学习的主体, 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改变以往教师占据主角的情况, 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进行科学的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教学中, 首先要调整学生对借物抒情类作文的喜爱;其次, 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法, 要从以课本为载体建立抒情式作文的写作思路和以课本为载体领会立意、描写、联想等要素;最后引导学生从修改中巩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在新课程目标中, 规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更多的是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 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通过本文对借物抒情作文的教学指导中, 可以看出要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为文章写作提供正确的写作方法。教师要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手段, 避免空洞地教授学生写作技巧。

摘要:借物抒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中, 教师习惯于用条条框框的写作方法束缚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思维,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技能提升慢、语言格式化、缺乏创意的弊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规定, 教师应将课堂交还于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作用是引导学生, 进行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教学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田彦臻.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分析[J].科技创业家, 2013 (12) :166~175

[2]张桦.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初中作文教学探讨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16) :119~120

篇6:借树抒情的主题作文

关键词:苏过 祝寿诗 抒情主题 成因

苏过(1072-1123),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季子。生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卒于宋徽宗宣和五年,终年52岁,有《斜川集》遗世。苏轼育有三子,家族的文化气息,祖父的治学遗风,父亲、叔父的过庭之训滋养着他们弟兄的成长,所以皆能“倶善为文”。尤其是苏过,以自己的诗文和品行秉承着家门的治学之风,但正是由于父辈们文章灿然,成就卓著遮蔽了他的文学才华。《宋史》中关于苏过仅有201个字的简略记载,他的文学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几经散佚,但近年来对于苏过的研究有被重视的趋势。细细品读《斜川集》之诗文,考察与其相关的史料,虽一生蹭蹬,默而无闻,却明显可以看出其学问追求和文学观念源于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祖父苏洵、父亲苏轼、叔父苏辙治学态度的承袭。苏过是三苏之后,子弟中最承家风者,因诗文有其父之风,时称“小坡”。

苏过的诗歌不但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寄托,而且有着深刻的哲思,内容无所不包,形式绚丽多彩,尽现其文学功底。他以拳拳的孝心躬行随侍父亲漂泊,以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学术的价值。其《斜川集》尽现文笔风致,诠释着他思想的自由、超脱的人生态度,同时也闪耀着苏门家族文化的光芒,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学术思考价值。

一.人生五伦孝为先,独侍先生以往来

在中国古代,“孝道”是获得良好声誉和人生成功最根本的衡量准则。中国是伦理社会,孝为伦理之根本,“孝道”是中国固有文化的精华。我国现存最早的汉字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之中已有“孝”字,这反映出中华民族对孝道的重视。同时“孝”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先秦典籍中,《论语》、《孝经》很好的诠释了中国的孝文化传统和内涵以及中华子孙对孝道的躬亲实践。苏过在士林中美誉的获得以及最为后人称道的,莫过于他的“纯孝”之实。苏过十三岁至二十三岁的十年间,苏轼频繁调动,他随父漂泊,宦游南北;二十三岁到三十岁的七年,随苏轼贬迁岭南、海南直到遇赦北归途中病逝于常州。苏过的前半生,与其说是与苏轼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如用形影相吊形容更为贴切。苏过得以极尽孝道的时间,正是侍父岭海时期,他总是怀着极为尊崇的感情去侍奉父亲,这从他每年为父所作的饱含真挚情感的祝寿诗中可以体察。

苏过之孝,在苏氏家门中也成为榜样,乃至“其叔辙每称过孝,以训宗族。”①贬官岭南至卒于常州是苏轼最艰辛的时期,也是他人生的最后几年。苏过的陪伴带给苏轼的不仅仅是日常生活的照料“凡生理昼夜寒暑所需者,(过)一身百为,而不知其难”。②晁说之为苏过作墓志铭,说东坡先生晚年投荒,“邈乎九死不测之险也,独叔党侍先生以往来。……翁板则儿筑之,翁樵则儿薪之,翁赋诗著书则儿更端起拜之,为能须臾乐乎先生者也。”③并称他为“纯孝”,这个词是古代对“孝道”的最高赞誉,也是对苏过人格的称赞,而这些都来源于他对父亲多年如一日的陪伴和照料,苏过一直在用自己的宠辱不惊,淡然处之,支撑着苏轼来之不易的心态。

二.不待丹砂锡难老,自凭阴德享长年

倘若侍父南迁是苏过孝之践行,那么祝寿诗便是苏过孝之发抒。现存《斜川集》有祝寿诗19首,包括贺叔父生日8首,祝寿诗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拳拳的孝敬之心宛在眼前。

从绍圣元年苏轼由定州知州被贬岭南瘴地,苏过侍父随行,既经历了元祐时期父亲富贵荣宠的岁月,也经历了远贬南荒瘴地的苦难岁月。在这期间,对父亲受到的政治打击有了真正的体验。苏过此时还未涉足官场,对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无法感同身受,面对父亲突然遭贬,心中更多的是愤慨,而父亲在经历了被贬黄州的炼狱生活后对此却是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心理上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纵观苏过在岭南所作的多首《大人生日》诗,对此都有所表述。例如作于绍圣元年的《大人生日》:

一封已责被敷天,十万饥民粥与饘。不待丹砂锡难老,自凭阴德享长年。寿條固已占黄发,珠火还应养寸田。况是玉皇香案吏,御风骑气本泠然。

自绍圣元年至元符三年七年间,苏轼一路南迁。绍圣元年,苏轼以六旬之躯千里迢迢赴惠州,心里的绝望可想而知。父子居惠已久,却迟迟不见朝廷赦诏,生活上的困顿、经济的困窘、心理上的绝望是可想而知的,苏过作于绍圣三年的《大人生日》其二深刻反映了当时的境况:

穷寓三年瘴海滨,箪瓢陋巷与谁邻?维摩示疾原非疾,原宪虽贫岂是贫?纺妪固尝占异梦,肉芝还已献畸人。世间出世何由并?一笑荣枯等幻尘。

苏轼绍圣元年,贬惠州,至此已三年。苏轼生计所需,过一身任之,苏过是用心去孝敬、体察和理解父亲的,并“以山芋作糁羹”④希望能暂时缓解父亲在穷苦瘴地的生活,苏轼甚是欣慰,赞之“人间决无此味”。苏过的陪伴给父亲在生活和精神上带来了极大的慰藉,与经济上的困窘相比,精神上却是富足的。老庄哲学与佛老思想的处世之道指引他们战胜了生活上的艰苦,并且获得了精神上的超脱和自由。苏过九岁随父贬居黄州直到苏轼去世,二十多年的形影相随,耳染目濡,苏过自然少慷慨意气,多随缘自适。绍圣元年,苏过随父初到惠州之时,写《和大人游罗浮山》不仅透露了诗人的生命态度,同时奠定了《斜川集》的哲学格调。诗中弥漫着对含冤受屈父亲的宽慰之情,视功名利禄如“敝屣”、“露电”的品格,就算过着艰辛的耕读生活,但他的内心却是淡泊自适的。

苏过的19篇祝寿诗,其中包括贺叔父苏辙之8篇,在苏过的心里其与叔父的境遇是同病相怜的,堪称知己。苏过有许多咏颂苏辙的诗篇,“枕上轩裳何足梦,壶中天地本来宽。幅巾从此追巢许,永愧苍生起谢安。”以隐居不仕的巢父、许由、谢安比叔父,赞扬叔父高洁的品格。“退藏欲逐箕山志,谈笑归来颖水滨。谩笑儿童祝难老,楚南靈木不知春。”说叔父淡泊名利,甘于隐居颖昌。可以说,从苏轼去世直到苏辙去世前几个月的十二年里(建中靖国元年到郑和二年),苏过与叔父苏辙潜心学术,谨守着“闭户治田养性而已”的策略。

三.人颂高名琼海外,苏门会策汗青功

苏过是苏轼晚年南贬荒地侍行的唯一亲人,史料极称其侍父的孝行,使晚年遭贬瘴荒之地的苏轼在心理上和生活上得到了很大抚慰。古人所谓孝养有两种涵义:一是寻常的黎明百姓的“养口体”,一是孝的最高境界即“养志”。养口体是指让父母在饮食上餍足,养志则是指当子女的顺从父母之意,不辜负父母的冀望,使父母获得精神上的欢喜,这二者往往难以兼得。在苏轼的贬窜生涯中,苏过一直随侍左右陪父亲渡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旅程,这也是苏轼生命的终结。

《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⑤真正的孝就是善于继承父辈的志向,善于传述父辈的事迹。苏过拳拳的笃孝之心并没有随着父亲的离世而终止,苏过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弘扬苏氏家族的文化和家风。纵观苏过的一生,几乎都是在侍父迁谪和闲居颖昌中度过的,前半生侍父辗转漂泊,后半生携家人艰难度日,长眠后仍与父黄泉相伴,谱写了父子情笃的美妙乐章。在一个以孝为先的国度,苏过“纯孝”之品行,成为他一生所有成就和盛誉的开端,轼赞之:“非此父不生此子也。”⑥其《斜川集》诗文之精华,尽现文采风致,闪耀着苏门文化的光芒,延续着苏门的高尚品格和对学术的执着的追求。

四.结语

苏过得以在士林中立身的根本就是他至诚的笃孝,“百行孝为先”,这也是最为后人称颂的。苏过侍父时日最多,其为人、学问与文风,均承袭苏轼。“峻壮”亦是苏轼对其诗歌的评价,并称之为“有家法”,从而使“老坡”家法得以一脉相传。多年侍父左右,漂泊动荡,他总是怀着极其崇敬的心理去侍奉父亲的,荒蛮之地,条件艰苦,苏轼的生活处境令人堪忧。不论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他都希望能缓解父亲的孤寂,带给父亲一丝慰藉。如果说苏过侍父南迁之行是他对孝的躬行,所书写的祝寿诗便是他对父亲拳拳孝心的体现。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苏过著,苏大刚、蒋宗许等校注.斜川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6年

[2](宋)苏过撰,王云五主编.斜川集.从书集成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年

[3](元)脱脱等撰.宋史(全四十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4](清)王文浩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全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5]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全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6]陈天宏、高秀芳点校.苏辙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8]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沈松勤.北宋文人与党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王水照,朱刚著.苏轼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1]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论文类:

[1]丁沂璐.苏过及其诗歌研究[J].兰州大学,2007年

[2]庞明启.苏过研究[J].西南大学,2011年

[3]蒋宗许,舒大刚.苏过的生平行事与文学成就考论[J].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古籍所,2012年

[4]曾枣庄.苏叔党的《斜川集》[J].四川师院学报,1982年

[5]杨胜宽.老坡与小坡:“家法”一脉承[J].乐山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6]李景新.惠、儋瘴地上的特殊逐臣——岭海时期之苏过论[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

[7]张海鸥.苏过斜川之志的文化阐释[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

[8]潘殊闲.叶梦得:苏门渊源与学术旨趣[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

[9]朱佳鸣.苏轼苏辙后代研究[J]浙江大学,2009年

注 释

①脱脱等:《宋史》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818页。

②脱脱等:《宋史》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0818页。

③晁说之:《宋故通直郎眉山苏叔党墓志铭》,《景迂生集》卷二十,《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三七三

一三七四册,集部·别集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④王文浩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卷二十,《子由自南都来陈三日而别》;卷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316页。

⑤王文锦:《大学中庸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80页。

⑥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卷五十二,《与王定国书》,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31页。

篇7:借树抒情的主题作文

摄物组景

景是物构成的, 物是景的主体。当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时, 我们要想恰如其分地选景, 用摄物法很有必要。此法在美术上叫构图, 在摄影上叫摄物。也就是我们要把眼前的一幅景或一幅景的某个局部锁定。在锁定的景中, 以物为主, 找出此景中的物。找出景中物也就抓住了景中的主要元素, 就廓清了此景与彼景的区别, 学生就有景可写。景中物也不能随意堆砌, 一幅美景的景中物之间的位置、布局都是协调搭配的。物与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有主次、有重点地排列、组合, 从而初步勾勒了景之骨。简单的摄物,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景之源, 也引导学生走上了通向审美大门的台阶。

审质探美

景中物是撑起景的主体框架, 而想要表现景之美, 就要审视物的质感, 探究物的美感, 有形有色的物才能构成美景。探究物之美, 就要抓住物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包括物的形状、颜色、态势以及质感, 这需要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内在美其实就是把人的思想、感情、精神渗透在物中。比如, 冬天的白杨树枝, 没有春天时的妩媚, 夏天时的繁茂, 却有直指天空、努力向上的神韵。指导学生抓住物之特质、景之美感, 学生才能写出景的特点。写景作文, 难在挖掘景之美, 因而探美是必要的。

积累绘美

在物与美的支配下, 绘美是很重要的。干瘪的词语, 呆板的语句, 只能描绘出一幅灰色的图画, 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积累。积累分平时的积累和有目的的积累。对平时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佳词妙句, 要要求学生加以分类, 如分为写花、写草、写建筑物等。当要写作时, 教师在课前要布置有目的的积累, 让学生整理、积累与作文中景物相关的词语、句子。然后, 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运用。

如, 我在指导学生写题目为《家乡的田野》的作文时, 先让学生进行了有目的的积累, 然后在课堂上加以指导。学生就小草一物, 写得活灵活现。如, 在春风的吹拂下, 小草打了个哈欠, 直起了腰, 钻出了地面;小草撩开了土地妈妈的臂膀, 伸出了头……。平凡的小草, 在学生笔下犹如一个小孩, 健康、活泼, 让人喜爱。可见, 给景中物置形、设色、拟态是写景的关键。

整体把握

有形有色的物构成一个景色后, 还需要进行整体布局, 把物与物之间的那种协调性表现出来。这就需要理清景中物的主次、位置和相互的联系, 充分发挥想象力, 纵横联系, 合理搭配, 表现一种和谐之美。联系与搭配的过程中, 学生就会把个人的情感渗透进去, 从而勾画出一幅精美的图画, 使读者也会为之一动。

篇8:借树抒情的主题作文

一、审清题意,突出文眼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的作文形式,至今仍存有特殊的价值,具有客观性、统一性和限制性等特点。大千世界精彩纷呈,写景作文取材广泛。教师应指导学生审题时要紧扣题意,抓住重点词语;写作时突出习作重点,确定写作中心,明确写作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如写《早晨》,四季的早晨、城市和乡村的早晨各具特色。又如写《美丽富饶的家乡》,就要突出家乡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也可以写党的富民政策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只有根据题意确立写作中心,才能使文章立意深远、主题鲜明。

二、贴近生活,慧眼捕捉

好的作品来源于生活。观察是生活的前提,是学生认识社会和自然、洞察人生的重要途径。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常见的观察方法有:定点观察法、移位观察法和移步观察法。观察自然景物时,要依据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可以以位置的移动或空间的变换为序,也可以以时间为序。其次,根据时间、地点、季节的变化重点观察,突出自然景致与人文景观的统一,彰显地方特色。另外,要抓住景物特征,多角度细致观察,求新觅奇,发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悟生活的丰富多彩。

三、精心选材,巧妙构思

写作就是将收集到的素材加工提炼,进而抒发真情实感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写作前积累材料。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不能一一罗列、简单堆砌,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一定的主线安排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根据游览路线、观察顺序、时间推移、季节变换或景物类别来合理安排材料;还要根据景物特征和中心思想安排段落层次,对那些最能突出中心思想的景物进行重点描写。好的开头和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文章的开头可以直接点题,结尾要直抒胸臆、自然流畅,如老舍先生的《草原》;也可以开头总述全文,然后按照“总—分—总”的形式自然结尾,令文章一气呵成,如《桂林山水》;还可以开头巧设悬念,结尾照应开头,自然点题、意味深长,如《迷人的张家界》;等等。

四、生动描绘,借景抒情

好的写景作文不仅是一篇文笔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更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精美图画。写景文章不仅要语言美,更要意境美。因此,写作时要抓住景物特点,运用精练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使作文妙趣横生、如诗如画。在表情达意上,还应多运用比拟、比喻、联想等修辞方法,使文章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此外,写景作文还要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文质兼美、形神俱备。

五、反复推敲,精益求精

文章不厌百回改。贾岛“推敲”的故事留下了千古佳话,许多“一字师”美名远扬。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文章态度严谨、文风务实,值得学生学习。写作时,学生应在布局谋篇后不断推敲,可以采用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改、旧文新作等形式,不仅从字词句段、篇章结构、立意构思、材料选择、主次详略等方面进行细致的修改,还要从标点符号、表现手法、情感抒发上反复推敲,力争使文章精练简洁、情真意切、独具匠心。

上一篇:大斗沟煤业节日防腐早预防下一篇:银行防抢劫演练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