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四季的抒情作文

2024-04-30

感恩四季的抒情作文(精选15篇)

篇1:感恩四季的抒情作文

岁月无声的流逝,我已不再是那个奔跑在乡间小路上的孩子。如今我已身处异乡,可是我的心却始终离不开那片土地。时常萦绕在我梦里的,是家乡的四季。

春天的雨温柔而多情,细细密密的洒在我的身上。凉而不寒,雨丝轻抚着我的脸,就像是恋人的轻吻。柳枝闪现出斑斑点点的绿,湿润润的地上是嫩嫩的绿。桃李枝头是一朵一朵的红。这草香花香交织成成的世界令我沉醉。这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一望无际的麦田荡起层层的波浪,它们的绿也是嫩嫩的,就像绿色的海洋。一年之计在于春,勤劳的农民在麦田里施肥;一年之计在于春,远处的小学堂里传出阵阵的读书声;一年之计在于春;燕子从南方回来了,嘴里衔着构筑新家园的树枝。

夏天的阳光热情而狂野,空气中流动着一股闷热的空气。树木垂头丧气的站着,唯有蝉儿撕心裂肺的喊着,它永远都不会知道“心静自然凉”这个道理。这个时节雪糕是大家的最爱。我总是爱把雪糕放在杯子里,把杯子捧在手心里看着它慢慢化成水,然后心满意足的把它全部喝掉。凉面是在这个季节里最受欢迎的食物,面条煮熟后放在良好的白开水中一过水,然后放上卤子、香椿、豆角、黄瓜、蒜泥等蔬菜拌匀。“哧溜哧溜”听着就让人舒坦。夏日的夜晚,总会有一群人拿着手电筒在村边的树林里转悠,那是捉“知了”的。转悠一晚上,运气不好的能抓到几个,运气好的甚至一晚上能抓到好几十个。回家用盐水把那些没蜕变的腌上。腌好以后用油一炸,又脆又香,想想就流口水。

秋天的天空高远而辽阔,我最喜欢这个时候的天空,蓝的纯净没有白云掺杂其中,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时候的田野是令人神往的,粗壮的玉米、饱满的大豆、雪白的棉花、通红的苹果、鲜美的梨子、小巧的枣儿。看到这田野中的盛景,没有人会再不开心。燕子要去南方了,临行前它们叽叽喳喳的叫着,像是和善良的农人告别。终于,它们走了,只留下一个空空的巢。“它们明年还会回来的”,坐在屋檐下的老伯抽着烟,怀里搂着他六岁的小孙子。

冬天的雪花洁净而纯情,就像在门口玩耍的小女孩的心灵。此刻,她正在和一个小男孩堆雪人。她“咯咯”地笑着,这是冬天里最动听的声音了。雪夜,雪花“簌簌”的下着,偶尔发出树枝被压断的声音。土屋里,老伯嘴里叼着烟,轻轻拍打着睡熟的小孙子。“还有半个月你爹和你妈就要回来了”。他嘴里嘟囔着,脸上露出谁也不会看到也不会在意的喜悦。

一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我长大了,离家了。可是我的心还在那座小村。

篇2:感恩四季的抒情作文

我想要在春天一个人走向野外,呼吸新鲜透明的空气,去看蓝天上那悠悠的亮白云朵,聆听百灵鸟的欢唱。去和蜜蜂蝴蝶一块儿游戏,卸去伪装地奔跑在春日的草地上,大声地歌唱,自由地欢笑。突然间发现这才是真的自己,自己也是一个小鸟雀,和他们一样需要春天,离不开春天。那个在十丈红尘里的我是多么苍白可笑,真实的生命,如此简单,如此富足,只要你愿意。

我想要在一个星光满天的夏夜,在我的小院中和夜晚交谈。在黑漆的夜里,我的心儿一下悠然了。天上洒满晶亮的钻石,此时此刻,她们都是我亲密的朋友。我和她们静静厮守,彼此相知。我既不需要言语,更不用歌声。我仿佛听见她们在告诉我历史的久远,人世所曾有的繁华和冷寂。一切歌哭笑骂尽收眼底,而今又随风去了哪里。星星无言,只是眨着调皮的眼睛。阅尽沧桑,依然天真,你我也需如此。

我想要独自走向迷蒙的秋雨中,安静地去听,听那美丽寂寞的雨声。感受秋雨的凄凉和哀愁,感受她的温柔。如果是在江南古老的青石板的雨巷,雨声会更加清脆。在小巷中看那些苍老的石块,想起这里有过的人语笑声,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在这里静心去听,听秋雨的倾诉。听她诉说历史的辉煌和苦痛,时光的无情和冰冷。忽然间觉到人生竟是如此简单,爱恨情仇已经不再重要。往事如烟,都过去了,都过去吧。让我在小巷中安静一会儿。

我想要走入茫茫雪野,去感受那份恒古的宁静。荒凉已经从来都是一种至美。钢筋水泥的都市我们呼吸都不在通畅。雪花漫天飞舞,像一群活泼的精灵,飘飘洒洒,真美。瞬间我仿佛变成一片雪花,在空中和她们一起飘洒。无言的雪野已经睡去,喧闹的只有满天雪花。我仿佛听见雪花在对我耳语,他们已经飘洒几万年,她们看见过战争,白骨。看见过情侣漫步,看见过归人过客。她们看见过太多眼泪和伤悲,大喜大悲都不值得,宇宙太辽阔,人生太短促。你只需安静,我的朋友。

这是四季的轮回给我的感受,春草明年绿,感受又如何呢。不论怎样,都要好好生活,好好感受。

篇3:学生作文的抒情写法

作文中的抒情写法有各种各样的方式, 并无定法, 毕竟人的感情各不相同。如看一部感人肺腑的电影, 有的人热泪盈眶, 甚至从头哭到尾, 但有的人却表情严肃、神情凝重。因此, 如果作文中要写出抒情语句的话, 每个人尽可以按照自己的感情方式进行, 没必要去区分哪种抒情形式最

一、直抒胸臆法 (直接倾吐作者或人物的爱憎感情)

这是采用最多的直接抒情写法, 好处在于能直露情感, 让人明了。如《羚羊木雕》结束部分中“我”的自责:“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 冷冷的, 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 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 我回过头, 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 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 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 这能全怪我吗?”———没有多少隐藏和限制, 直接表露了“我”的自责和不满, 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反思, 这情就抒得真挚感人。

二、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借物咏怀是间接抒情的常用笔法。狗、猫等宠物, 与主人建立深厚的感情;缤纷百花, 带来赏心悦目的感觉;可爱的布偶, 成为倾吐心声的知己;浩瀚的大海让人体会人类的渺小。这些表面虽不能与人交谈, 或静止不动, 甚至没有生命、没有感情的物, 却可以沟通心灵, 与心灵交流, 而发生触发某种感情, 或寄托某种感情的作用。

如冰心的《小橘灯》, 以“灵巧”状小橘灯之形, 以“朦胧”“橘红”摹其光, 以“实在照不了多远”写其光线之微, 以“黑暗潮湿”描述其周围环境, “我”却能倚借“小橘灯”之微光平安、顺利走过, 作者的坚定信念———冲破黑暗迎来光明世界, 也就寓于其中, 令人感动。在这里, 物与心灵沟通融洽, 情也就抒得有根有据了。

三、借景抒情

景是人物活动的天地, 往往能从景的描写中看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触景颇能伤情, 当景物依旧而“人面不知何处去”时, 就颇为感伤。如果那个人是你最要好的朋友, 而今天人永隔;或是最亲密的朋友, 而今却形同陌路。当你旧地重游时, 那儿的一花一草、一景一物, 无不轻易勾起你锥心的回忆。抒发为文, 一定感人至深。课文接触到的写景文章大都使用了这种手法。

如《金黄的斗笠》一文, 结尾的景物描写:“远看, 斗笠像个大蘑菇, 是那么美。阳光照着它, 雨水润着它, 它是那么有生机。”通过这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远景图, 使人感受到热爱生活的欢笑之情和纯真活泼的童趣, 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四、借事抒情

这种写法特点在于写事中灌注情感, 使事情的描述与情感的抒发并行不悖。日常生活中, 自己或他人不断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这些事情不管是喜悦的, 还是不幸的, 都会激发感情。例如:车祸的发生, 令人惊骇、同情、悲叹;球赛的获胜, 令人兴奋、爽快、欢喜。事情愈大, 愈是扣人心弦;对自己的关系愈密切, 情绪愈是激荡。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 表面看来, 只是写“我”小时候发生的与蔡老师有关的七件小事, 似是纪实而已。然细品味, 作者写事时, 无不倾注思念、依恋蔡老师之情。字里行间虽无一情字, 但却让读者无处不感有情。这种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情感, 正是有了事情作充填, 才不致成为空洞的“皮囊”, 才具备了富足的情感内涵。

五、借人抒情

这是依附于人的描述的抒情, 作者看见某一个人的形象, 或听见某一个人的声音, 都可能引发某一种感受, 从而表现自我的感情倾向。例如:看到一位拾金不昧的同学, 可能会激发钦佩及效法的心情;亲睹衣衫褴褛的乞丐, 可能产生同情及救济的心情;如果离开家乡, 远离亲人, 心里一定更多怀念, 更多感叹。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 或怀念熟人都容易产生深刻的感受、浓浓的感情。

又如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写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 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 盘得平的, 除下帽来, 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里心地狭窄、有民族自大狂的日本学生:“有一天, 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 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 却只翻检了一通, 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 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 拆开看时, 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 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 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 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 爱国青年也愤然, 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 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 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 我预先知道的, 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 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 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 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得圈得可笑, 但是毫不介意, 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 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虽然没什么煽情语句, 但可以感受到作者无不在他们身上倾注了鄙夷的感情, 让读者都能感受得到鲁迅当时的无奈和悲愤, 大有“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共鸣。

六、“点染”生情

“点染”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在现代文写作中也一样是很好的抒情技巧。所谓“点”, 就是点明, 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 一语点明, 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 就是渲染、烘托, 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 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 点出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曲, 酿造意境, 渲染了浓烈的气氛, 增强了抒情色彩, 以此挑动读者的心弦, 以情动人, 让读者和自己同感同伤。

在运用“点染”时, 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前面的铺垫一定要丰厚, 这样才能让人感到情感的真挚自然。如果铺垫不够, 就会给人以无病呻吟之感。二是要合情境。一般来说, 欢情要以乐景“染”之, 悲情要以哀景“染”之, 这样才能使“情”与“景”和谐统一。

七、细节生情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 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在写作中重视细节描写 (包括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等) , 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 有利于感情的流露。

如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 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 细节的描写充分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 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 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境。

在写作中, 适当地抒情是使文章主题升华的好方法。依我看, 要想抒情, 一定要有情才可抒。心中有情, 再加上适当的写法将情感表现出来, 自然而然地“喊”出自己的心声时, “抒情”就出现了。只有写法, 而心中无情, 只是为“抒情”而“抒情”, 是不会成就一篇好文章的。在语文教学实践中, 以课文为实例, 教导学生在写作中采取适当的写法, 在叙事的基础上自然生发, 宁缺毋滥来抒情, 使文章以情动人, 方可有效帮助学生走出“无情可抒”、“有情不会抒”的困境, 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秦兆基主编.初中语文精讲作文 (第十三讲)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篇4:作文中的抒情方式例谈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和惊恐忧思,都有对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理的认识和感触。当这些感情冲击心扉时,你尽可以拿起笔来,写下你的兴奋与狂喜,写下你的愤怒与诅咒,写下你的忧伤与绝望,写下你的憧憬与爱恋,写下大自然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写下生活中你难忘的一个镜头。美学家朱光潜认为:“情感和思想通常被人认为是对立的两种心理活动,文字表达的不是思想,就是情感。其实情感和思想常互相影响,互相融会。除掉惊叹语和谐声语之外,情感无法直接表达于文字,都必须借事,借理,借物烘托出来,这就是说,都必须化作思想”由此可见,只有善于体察和感悟,对生活多思索,我们内心的情感体验才会更加深刻有力。在此基础上,如果还能勤于阅读,乐于学习,多所积淀,那么,不仅我们的情感会变得丰富,细腻,厚重,还会用真情点燃真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文材料中,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读者喜怒哀乐的心弦,从而产生共鸣的魅力效应。

抒情的方式有两类。

一类是直接抒情,就是通常所说的“直抒胸臆”,即作者直接表达自己喜怒哀惧爱恶欲等各种感情,毫无掩饰和隐晦。例句如下: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有时把我的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再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在这段文字中,以倾诉式的语言表达激情,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他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抒发自己对土地的热爱,怀想,眷念,并将呼告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加上回环往复的情感的起伏,让我们感受到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沉郁而如岩浆迸涌的家国之痛,民族之恨,仿佛使人谛听到作者心脏的跳动,感受到作者热血的沸腾。

另一类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结合“叙述”,“描写”,“议论”来流露感情的抒情方式。可分为融情于事,融情于景,融情于理三种。融情于事,是作者因“事”动情后,将“情”融化在叙事之中,使叙事流淌着较浓“感情色彩”的一种抒情方式。融情于景,是作者因“景”动情后寄情于“景”,从而使情景交融的一种抒情方式。融情于理,是作者在“议论”中注入感情,从而使抒情寄寓在议论之中的间接抒情方式。比如《最后一课》这样描写习字课:

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第一句是借助议论直接抒情,后面则运用描写间接抒情。韩麦尔先生发的新字帖上面都是美丽的圆体字,可最小的孩子专心画出来的却是“杠子”。这似乎有些可笑的描写,恰恰蕴含着深沉的悲哀—孩子们还没来得及学会写母语文字,以后却没有机会学习了。孩子们笨拙而认真地书写,表现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朴素感情。而小弗朗士听到鸽子低声歌唱时的天真想法,既包含着即将告别母语的忧伤,又融入了对侵略者的谴责。在这一段中,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相互结合,充分体现出蕴藏在人们心底深沉的民族情感。

篇5:四季抒情作文

春天,我听的是生机勃勃的歌。春风过耳畔 ”呼——“小动物都醒了过来,小鸟”叽叽喳喳“的仿佛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下了一阵春雨后,春天真的来了!

春天一过,夏天便唱起炎热的歌,雷霆也嫌热,快下一场大暴雨”哗啦啦“啊!那是无数的”小天使“在弹琴,在吹奏,汇成了一曲动听的”雨之赞歌“。

秋风赶走了夏天的炎热,骄傲的唱起了丰收歌,金秋时节,农民伯伯唱起了喜悦的歌,果实熟了。一阵秋风吹的树叶”哗啦啦“的飘落,冬天要来了!

冬天唱起寒冷的歌,北风呼啸”呼呼——“宛如一首催眠曲。小动物要冬眠,美美的睡吧,睡醒后春天就赶来了。

篇6:四季交响乐抒情作文

一年四季,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音乐,把这些音乐连接起来,就是一首完美的四季交响乐。

春是一年的开头,也是四季交响乐的前奏。春是一首轻快活泼的音乐,春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季节,她的音乐自然也不甘落后。你听,泉水叮咚的.流着,这是春的第一首音乐。你看,春的音乐唤醒了世间多少生物,他们快乐的歌唱者。树叶越来越绿,花越来越多,春悄悄的走下舞台。

送走活力的春,迎来了热烈的夏。蝉鸣是夏的前奏。伴随着蝉鸣,池塘里的荷花开了,人们也脱下厚厚的衣服,换上轻盈的夏装。风吹过树叶“沙沙”地响着,好像给夏伴奏。树叶变黄了,夏的音乐也演奏完了。

如果说夏是一位热情奔放的女孩子,那么秋就是一位羞涩的小姑娘;如果说夏的音乐是热烈的,那秋的音乐就是柔情的。你看,秋带着她的音乐慢慢地走上舞台,秋不但是一位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位舞蹈家。她的长袖挥来挥去,所到之处就是一片惹人喜爱的金黄色。树叶慢慢落下,秋收起她的长袖,羞涩地走下台。

冬是最后一个季节,她的音乐像妈妈的摇篮曲,轻轻的。冬没有了春的活力,夏的热烈,秋的忙碌,有的只是一片雪白,一片安静,这也许就是冬的魅力所在。仔细听冬的音乐,你会感觉世间万物都在冬的音乐里睡觉。

篇7:感恩老师的抒情作文

鹰感谢蓝天,给他展现豪情的一面,为了蓝天,他将自己训练成鸟类中飞翔的主宰;树感谢土地,给他生命,为了土地,他将自己长成参天大树;我,感谢老师,老师教育我,爱护我,为了老师,我将自己努力成为中国的主宰!

我,曾有一个好老师,她就是您,您即使付出的青春,也要把我们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您每天在自己宿舍里给我们批改作业,夜深了,人静了,您的灯光依然亮着。记得有一次,我们排练九色鹿,早上六点多就去了,看见教学楼没开门,便直奔您的宿舍。您的灯光仍然亮着,您却趴在桌上睡着啦!旁边还有一杯凉透了的水和药!您太累了,每天给我们上课,给我们批改作业,辅导比赛的同学,还要给我们排练,您20几岁的脸上不觉挂上了几道淡淡的皱纹,每当看到这几道皱纹,我的心中便会默默起誓:“老师你放心,我一定不会令你失望的。我一定取得好成绩,以此来报答你!”每当这时我总想对你说:“老师我感谢您,我更爱您。您就像我的母亲,在我失败的时候安慰我,在我成功的时候表扬我,您无微不至的关心我。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我永远爱您,就像您爱我们一样!永远永远……

篇8: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运用

一调整学生对借物抒情类作文的喜爱

小学期间一些语文教师机械的作文教学致使部分学生对作文厌烦, 甚至惧怕, 这些情况不利于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正确地调整学生对作文的消极情绪。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借物抒情类作文的美感, 我在教学中, 会首先朗读一段优美的范文。如使用《青青草》一文让学生感悟借物抒情的意境。“美丽的草原上, 铺设了人世间美丽多彩的绿绒毯……荒漠上孤独的小草以及都市城墙上纤弱的小草向人们展示生命的意义。”此时, 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小草的世界, 感受着小草的自强不息、倔强和坚持, 领悟着小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坚强地笑看世界, 即使只是一棵小草。

另外, 要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借物抒情作文教学中。在进行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教学中, 让学生对“物象”有自主选择权。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地话说自己心中最喜爱、最熟知的“物象”, 学生们会争先发言讲述自己最喜爱的物品, 并且用语丰富地描绘形态、神色, 进而使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出来, 形成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 成功地使学生的写作心理由被动转向主动, 这样作文课就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写作氛围,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愿意把作文写好, 把学生的写作心理调整至最佳状态。

二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法

由于初中学生对借物抒情文章的写作手法还不熟悉, 所以教师运用模仿的方法开展教学很有必要。

1. 以课本为载体, 建立抒情式作文的写作思路

语文教师在开展抒情作文课之前, 要有意识地对课文中的抒情式散文进行分析, 让学生了解抒情式文章写作的脉络特点。如在初三上学期的教学中, 第一单元《白杨礼赞》对白杨的描写和《井冈翠竹》对翠竹描写等特点。在描写白杨时, 文章以白杨的不平凡精神为主线。作家茅盾在文章开篇点题, 抒发对白杨的喜爱赞美之情, 接着描写白杨树是如何不凡、伟大, 从而将由对白杨的赞美转为对抗日军民的歌颂。让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 感受茅盾进行借物抒情创作的思路, 即开篇引物——由物绘神——由物及人, 抒发深层的感情, 解释“物”象征的含义, 通常在借物抒情文章中会有一条主线引领全文。这样通过上述的教学, 会让学生对借物抒情作文有一个基本的写作思路, 因此在以后的作文指导和写作中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 以课本为载体, 领会立意、描写、联想的要素

在文章中立意要深刻、鲜明并且贯穿全文之中成为文章的“主心骨”, 并且在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在抒情文章写作过程中正确掌握这一技巧可以更好地抓住文章的立意。

联想是文学创作的来源, 在借物抒情的作文中要将物象与表达的情感相连, 联想要恰到好处, 避免过分的雕琢。

三引导学生从修改中巩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反面典型更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借物抒情散文写作技能, 从而使学生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地书写借物抒情文章。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立意、描写、联想方法使用不当的借物抒情文章, 让学生通过文章的修改, 从不清楚如何写向应该怎样写的方面转变。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错练习, 可以快速发现文章中的不足, 吸取他人的教训, 避免类似的错误在自己文章中出现, 努力使自己的文章变得更加完美。另外, 学生通过对文章的修改, 成为学习的主体, 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改变以往教师占据主角的情况, 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在进行科学的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的教学中, 首先要调整学生对借物抒情类作文的喜爱;其次, 引导学生掌握借物抒情作文的写法, 要从以课本为载体建立抒情式作文的写作思路和以课本为载体领会立意、描写、联想等要素;最后引导学生从修改中巩固借物抒情作文的写作手法。在新课程目标中, 规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更多的是运用启发式的教学办法, 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通过本文对借物抒情作文的教学指导中, 可以看出要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为文章写作提供正确的写作方法。教师要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教学手段, 避免空洞地教授学生写作技巧。

摘要:借物抒情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传统的初中作文教学中, 教师习惯于用条条框框的写作方法束缚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思维,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技能提升慢、语言格式化、缺乏创意的弊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规定, 教师应将课堂交还于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作用是引导学生, 进行启发式教学。

关键词:初中作文,借物抒情手法,教学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田彦臻.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中作文教学设计分析[J].科技创业家, 2013 (12) :166~175

[2]张桦.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初中作文教学探讨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16) :119~120

篇9:四季,在作文中轮回

题目轮回,内容也轮回,都是概念化了的四季:春天,那就绿色的;夏天,那就火红的;秋天,那就金色的;冬天,那就银色的……实际上,学生最近经历的可能是一个非典型四季,比如遇到“多雨的夏天”或“无雪的冬天”。又或者学生根本不爱夏天,讨厌冬天,厌烦秋天,春天……好吧,确实也有一些古怪的作家比如梁遇春,讨厌阳光明媚的春天。但是布置小学生作文,似乎不允许对四季表达负面情绪,每个季节都必须像年画一样色彩明媚。我看到作文里“农民伯伯们在金色的田野里收割着稻谷……”,就觉得这是在三十年前的农村宣传画上才会看到的情景,不应该出现在当今小学生的作文中。

有个作文能力不那么强的孩子,只要让他自主作文,他就会写“我爱四季”,春夏秋冬都写过不止一遍。后来我知道了原因,因为这样作文里,出现诸如“清澈的流水、宛转的鸟啼、艳丽的桃花、皑皑的白雪”等“美词美句”,更容易被老师画红线表示赞赏。殊不知写过《风景谈》的作家茅盾说过:“没有人的风景,是毫无意义的点缀。”即使把四季幻化为“春姑娘”“夏姑娘”“秋姑娘”“冬姑娘”,我个人也觉得意义不大。至少不值得写一遍又一遍。

因为我个人对这个题材不看重,所以几乎没做过大力指导。不过我也不是没有准备,我弄了一本厚厚的资料贴,里面除了我搜集的四季图画之外,还有一些名家或非名家写四季的诗歌、散文。过长的截得短一点,过繁的改得简一点。写秋天除了“金色”之外,写“清冷”的也有。学生需要写四季的话,可以翻翻,唤起记忆,自己裁度取用。可能有人说,这不是鼓励学生“抄”吗?这不是抄,是学。“美词美句”这东西,是属于花腔女高音,是炫技,是靠学的,不能要求小学生都能自己创造。

剩余的时间,我请孩子们看一部小小的动画片,开头是一个穿绿褐色衣服的小人,蜷缩在洞穴里,渐渐地有水滴下来,他醒了,试探着走出洞穴……看到一半,有的孩子恍然大悟:“他是一颗种子!”小人后来成为满山植被、花朵、果实。最后,又回归成一个绿褐色小人,回到洞穴,抱紧自己,等待着下一个轮回。我说:“如果遇到再写‘我爱四季’,可以不用写‘春姑娘’‘秋姑娘’了吧?”有的孩子说:“可以写‘一颗种子的变身。’”我说:“要不叫‘一颗种子的四季旅程’或者‘一颗种子的前身今世’”也很酷。”

篇10:懂得感恩的抒情作文

第一句说明了春雨的作用;第二句用了对仗的写法,“潜入夜”和“细无声”带给我们有动有静的感觉。第三句是景物的描写;第四句是诗人的猜测,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喜悦之情。

单看,这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可是你难道没有发现吗?在形象的拟人手法中蕴藏着一种伟大的品质。

从“知时节”“发生”“潜”“无声”这些词汇中,你一定看出了什么?没错,这正是默默奉献的品质。春雨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花朵。

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春雨”,她们无声地滋润着祖国的“花朵”,她们就是我们的老师!正如《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里的歌词:“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老师呕心沥血地给我们上课,下班后 还 废寝忘食地给我们批改作业,我们不应该体谅老师的付出吗?想想看,既然春雨滋润了花朵,花朵哪有不回报的道理?

春雨细无声地滋润了花朵,但到天明之时,怒放的花朵上滑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无疑向世人说明它们的绽放是昨夜春雨的功劳。花朵的回报和感恩,也是这样的悄无声息!

篇11:感恩的心抒情作文

感恩,就像一缕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感恩,也像一束盛开的鲜花,绽放着鲜活的生命。我却感恩四季,因为是它给了我多姿多彩的生活。

我感谢美丽的春天。百花齐放、绿树成荫,阳光照耀大地。多么美好的景象!我轻轻吸一口气,生怕吸尽了这醉人的香味。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是春天,让万物变得勃勃生机。

我感谢迷人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大地,人们都躲在屋子里,不出家门。远处的池塘里的蜻蜓在绕着荷花飞舞,“真不愧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啊!”我趴在窗户边,不禁感叹道是夏天给予世界光和热。

我更感谢金色的秋天。秋天是一个金色的季节。之所以说它是金色,那是因为到了秋天,黄澄澄的稻穗垂下了头,农民伯伯脸上挂着幸福的笑容收着粮食。是秋天这个魔术师,让粮食变得丰收。秋天,水果也丰收了。一个个红彤彤的苹果害羞地藏在了叶子底下。金灿灿的.柿子像正月十五的灯笼压弯了枝头果农们也在忙着收获、运送水果。一阵风吹来,农民们舒畅轻松地松了一口气。

我还要感谢银白的冬天。冬天是一个雪白晶莹的世界。漫天的雪花飘舞,就像无数个舞蹈家在翩翩起舞。房屋、大地、小麦、树木都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让它们不再感到寒冷。我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欢快地嬉戏着。从里往外看,这美景吸引了我。我感谢冬天为我带来的快乐。

春天给我温暖,夏天给我炙热,秋天给我凉爽,冬天给我欢乐。如果世界上再多一些会感恩的人们,那我们的身边也会多一些温暖。

今年初春的雾霾天气还让我记忆犹新,那时候的天空灰蒙蒙的。每天早晨起床拉开窗帘看不到蓝蓝的天空,云彩姑娘好像也藏进了灰色的大雾中。甚至到了中午太阳公公也偷懒不愿意露出红彤彤的面颊。空气中充满了灰尘,路上的行人纷纷戴上了特制的防尘口罩。连迎春花和路边的小花也吝啬的他们的笑容,迟迟不张开他们的笑脸。

等到了暮春时节有一天早上,我拉开窗帘,看见了从前没有见过的奇迹!天空深蓝深蓝的。太阳公公拨开了神秘的面纱,露出了红彤彤脸颊。原来是因为人们近期意识到了他们对环境的破坏,开始比较保护环境,才使天气变好。春天姑娘也飞回来了。妈妈说,我们要好好保护环境。

我感恩春季,是春天在我心中埋下希望的小种子。是春天教会我“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要因为短暂的黑暗而放弃整片的光明。

我感恩夏季,是夏天在我心中激起了昂然的斗志。是夏天教会我们无论经历多大的风雨,只要我们有一颗努力上进的心,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一定能收获雨后那片最美丽的彩虹。

我感恩秋季,是你在我心中留下金灿灿的果实。是秋天教会我们收获的不易,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我感恩冬季,是你在心中铺设美丽洁白的世界。是冬天教会我等待,蓄积能量待到春天又心中抱有美丽的希望努力向前!

篇12:感恩伟大母亲的抒情作文

今天是母亲节,我要动手做一张漂亮的贺卡送给妈妈,表达我对妈妈的爱。看到妈妈正忙着整理她工作的资料,我回到自己的房间,悄悄地从书包里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彩色卡纸和画笔……

我先用画笔在彩色卡纸上画上漂亮的图案,又画上一颗大大的爱心,几乎要把整张纸占满了,然后又在爱心的中间写上我对妈妈的感恩和祝福:亲爱的妈妈,您辛苦了!感谢您八年来对我的辛苦养育,感谢您教导我、帮助我成长!感谢您在我成功时表扬我;感谢您在我失败时鼓励我;亲爱的妈妈,我爱你!祝您母亲节快乐!

贺卡做好了,我心想:该怎么送给妈妈呢?直接给妈妈?不行,妈妈在工作,不能打扰她,我得给妈妈个惊喜才行!嗯,有啦。我趁妈妈还在忙碌的时候把茶几收拾了一下,然后把贺卡小心翼翼地放上去,就坐在沙发上等待着看妈妈出来时看到贺卡时的情形。等啊等啊,时间过得可真慢,半个小时过去了,妈妈终于出来了,她一眼就看到了我做的贺卡,她激动地走过来,轻轻地拿在手中,仔细地看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走到我跟前抱着我,高兴地对我说:“宝贝儿,你真棒,妈妈爱你!”看着妈妈幸福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篇13:感恩四季的抒情作文

摄物组景

景是物构成的, 物是景的主体。当景色展现在我们眼前时, 我们要想恰如其分地选景, 用摄物法很有必要。此法在美术上叫构图, 在摄影上叫摄物。也就是我们要把眼前的一幅景或一幅景的某个局部锁定。在锁定的景中, 以物为主, 找出此景中的物。找出景中物也就抓住了景中的主要元素, 就廓清了此景与彼景的区别, 学生就有景可写。景中物也不能随意堆砌, 一幅美景的景中物之间的位置、布局都是协调搭配的。物与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有主次、有重点地排列、组合, 从而初步勾勒了景之骨。简单的摄物,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景之源, 也引导学生走上了通向审美大门的台阶。

审质探美

景中物是撑起景的主体框架, 而想要表现景之美, 就要审视物的质感, 探究物的美感, 有形有色的物才能构成美景。探究物之美, 就要抓住物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包括物的形状、颜色、态势以及质感, 这需要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内在美其实就是把人的思想、感情、精神渗透在物中。比如, 冬天的白杨树枝, 没有春天时的妩媚, 夏天时的繁茂, 却有直指天空、努力向上的神韵。指导学生抓住物之特质、景之美感, 学生才能写出景的特点。写景作文, 难在挖掘景之美, 因而探美是必要的。

积累绘美

在物与美的支配下, 绘美是很重要的。干瘪的词语, 呆板的语句, 只能描绘出一幅灰色的图画, 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积累。积累分平时的积累和有目的的积累。对平时学习过程中积累的佳词妙句, 要要求学生加以分类, 如分为写花、写草、写建筑物等。当要写作时, 教师在课前要布置有目的的积累, 让学生整理、积累与作文中景物相关的词语、句子。然后, 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运用。

如, 我在指导学生写题目为《家乡的田野》的作文时, 先让学生进行了有目的的积累, 然后在课堂上加以指导。学生就小草一物, 写得活灵活现。如, 在春风的吹拂下, 小草打了个哈欠, 直起了腰, 钻出了地面;小草撩开了土地妈妈的臂膀, 伸出了头……。平凡的小草, 在学生笔下犹如一个小孩, 健康、活泼, 让人喜爱。可见, 给景中物置形、设色、拟态是写景的关键。

整体把握

有形有色的物构成一个景色后, 还需要进行整体布局, 把物与物之间的那种协调性表现出来。这就需要理清景中物的主次、位置和相互的联系, 充分发挥想象力, 纵横联系, 合理搭配, 表现一种和谐之美。联系与搭配的过程中, 学生就会把个人的情感渗透进去, 从而勾画出一幅精美的图画, 使读者也会为之一动。

篇14:《抒情年代》的“年代抒情”

关键字:潘婧;《抒情年代》;抒情艺术

中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一、虚实相间的抒情方式

在《抒情年代》的引子里,潘婧借维明之口说道:“当那些影子从幽暗的角落里走出来,在记忆与想象的光芒下,他们已不再是原来的容貌,他们具有自己的独立的意志,与他们的原型脱离。”可见,在重塑真实的过程中,作者的主观想象会无意识地跟随记忆的追寻,将真实在印象里重新组合、分解、融化与改造,赋予其全新的形象与意义。而潘婧在回顾往事时,以第一人称为主的自述手法,与浓烈的情感化叙事,回味创伤性的个人记忆,构筑了《抒情年代》光影交错的虚实空间。

(一)印象中的真实。

作为“文革”的亲历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潘婧以小说为媒介重返创伤情境重述历史,将带有切身体验的经历、见解与遭遇,与历史完全融合,从狭义上看是自传色彩浓重的知青小说,而从广义上可视作特殊年代的历史纪录片,显现出鲜明的真实性与历史性。

就其叙述视角而言,不论是第一人称的亲历性叙述,或是既为叙述者又为被叙述者的“J”、“维明”等第三人称叙述,皆可视为作者的文本化身,但维明又以局外人的视角,在手记中评论了小说并作人物分析,作者也不时跳出文本观察历史与现实。就其叙述内容而言,该作由维明手记与J的小说《湖》、《小屋》这四部分构成,其中讲述的老三代知青、白洋淀诗群、“朦胧诗”一代的生活经历,都高度贴近和还原了时代的真实,折射出特殊年代的精神特质,叙述情感自然真切。

(二)真实中的印象。

如果说80年代的知青作家多以集体代言人的身份清算历史、干预现实,而90年代的知青叙事则演变为个体记忆的言说者,展现荒谬年代的个人命运。在记述客观的历史真实的同时,潘婧将更多地笔墨挥洒在主观性的情感宣泄与个人化的自我言说,将真实置于主观想象的虚幻国度里改头换面。

一方面,以第一人称为主的叙述方式,存在强烈的主观色彩,既加强小说真实性,又削弱了小说的客观性,叙述者“我”在回忆时不时怀疑其真实性,作者也在叙述中暴露写作过程,揭露创作情境,消解了文本内容的客观存在性。另一方面,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个人情感、生存感受与精神历程,皆使其呈现出“个人叙事”的特点,宏观历史在其笔下肢解成零散的情节,材料为作者的个人意识所调遣和运用,成为区别于客观真实的独立存在。此外,潘婧利用日记或“内心独白”的方式呈现人物心理,以客观形式再现作家的主观流露,具有毋庸置疑的内倾性与情感化倾向。

二、诗画年华的抒情技巧

《抒情年代》、《往事并不如烟》等90年代的知青叙述,大多以“个体自我的名义”回述“个人记忆”,因此,潘婧以诗化的语言、纯美的意境与牧歌式的浪漫语调,将伤痕覆于诗情画意的抒情技巧之下,在娓娓诗意与漫漫画卷中展露那一代青年的抒情年华与精神财富。

(一)画意中的诗情。

诗化小说又称为抒情诗小说、抒情小说、诗意小说等,伍尔夫将其特点概括为:“它将会像诗歌一样,只提供生活的轮廓,而不是它的细节。”淡化情节、倚重意境、抒发情感的《抒情年代》,显然具备了诗化小说的某种特质。潘婧以情感意识统领小说,围绕诗人,营造诗意,渲染诗情,使小说具有了诗的抒情性。

首先,从小说的叙述主体来看,主人公J、N与维明,与芒克、多多一样,皆是“白洋淀诗群”的主要成员,他们拥有诗人的真实身份、浪漫特质与理想主义,以文学与诗歌构筑了一个超脱残酷时代的琉璃世界,以诗的方式在窒闷的年代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后,从小说的叙事情感来看,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与和浓郁的抒情风格,使那段历史保持着一种乌托邦的诗意,在荒芜贫瘠的湖心村庄与枯燥闭锁的历史真相,注入了纯净温情的诗人情怀,甚至上承俄罗斯诗人的坚韧秉性。再者,从小说的叙述策略来看,潘婧将抒情特质融入到小说叙事之中,即以诗人的抒情方式介入客观叙事,以诗化的词语、跳跃的思维与深远的意象,使小说具有了诗的意境与韵味。

(二)诗情中的画意。

通常而言,一个拥有诗意的小说家,必定也注重写景构图与绘画技巧,恰似“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的中国古典诗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乃是文人骚客惯用手法之一。潘婧在《抒情年代》中,也沿袭了这一艺术手法,在呈现诗歌意蕴与品格的同时,将流动的个人情感同具有绘画之美的自然景物合为一体,具有鲜明的画面感与色彩感,皆赋予小说以浪漫梦幻的艺术质感。

一是将自然风景与主观描摹相结合。潘婧通过印象画般的写景方式,以浓墨重彩对应个人印象的外化图景,并给读者以最大的视觉刺激,丰富的色彩运用也与复杂的人物心境相一致。二是将色彩意象与心理图景相融合。作者将外部世界作为人物内心世界的投射,反之人物心理景观也决定了其生活环境的形状和颜色。小说色彩以灰色居多,这种阴郁的色调充斥在字里行间中,由自然色彩转为心理色彩,映照出作者与叙述者沉郁、惶然而蒙昧的心境。

作为独特年代里的独特个体,他们幸运地出生于那个不幸的时期,奋力实现着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竭力忘记着一段无法忘却的记忆。抒情仿佛正如他们的存在一般,与这个无情的年代格格不入。然而,潘婧在历史逐渐远去后,以亲历者的感性笔触和女性的细腻体悟,在亦真亦幻、诗画交融的个体言说中,为那些“以生命和青春为代价的惨痛经历”,与那代人的“新鲜而残酷的感受”,酿造出一个可见的形式,抒写了一曲独属于那个理想主义年代的“情歌”。

参考文献:

[1]潘婧.抒情年代[M]作家出版社,2002.

篇15:感恩四季作文

我要感恩“春天”,这是一个百花齐放,万物复苏的季节,小燕子来了,春风叫醒了所有冬眠的动物。还有春雨,它滋润着万物,让生物茁壮成长。而母亲就像春雨一样,滋润着我们,让我们健康成长。母亲,是多么的伟大:当我们生病时,她不分昼夜的照顾我;当我伤心时,她全力安慰我。等等,那我呢?有多少时候体会到母亲的辛苦、劳累,可能只有一两次,甚至没有。让我在春天,3月8日那一天,向母亲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妇女节快乐!”并帮助妈妈做一些家务,感恩母亲给予我的春天。

我要感恩“夏天”,骄阳似火的季节里,有大树为我们遮阳,让我们凉爽舒服,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父亲就像大树一样,在我们受伤的时候,不会像母亲那样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可会鼓励我们奋起,教会我们坚强,教会我们坚持不懈。他是我们生命的指南针,指引我们走光明。让我们在夏天,在父亲节那一天,对父亲致以崇高的谢意,让我们感恩父亲。

我还要感恩“秋天”,在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的秋天,是谁把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让我跳入知识的海洋,是我们的忘年交——老师。老师,所有人都进入梦乡时,您的窗户里还亮如白昼。您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就像俗话说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是园丁,培育着一棵棵小苗,而我们就是那小苗,在您的辛勤培育下快乐成长;您是天空,我们是鸟儿,在您宽广的胸襟下翱翔;您是大海,我们是小鱼,您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我们在秋天,在教师节那一天,对老师敬个礼,说声:“谢谢老师!”

我最后要感恩“冬天”,冬天是一个雪白的季节,所有的同学在今年冬天都毕业了,离开我了,我的心情就随着冬天的寒冷的低沉下去。回忆和同学在一起的那六年美好时光,真有些依依不舍。同学,一个能改变我们未来的使者;一股能促使我们前进的力量。我们要珍惜在一起的时光,他们就像亲人一样,处处帮助我,让我一帆风顺。让我在冬天里感恩同学,祝福同学。

上一篇:我校大学生关于无偿献血的认知调查下一篇:展电力女工风采 谱无私奉献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