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的演变教》学设计说明

2024-05-13

《交通工具的演变教》学设计说明(通用6篇)

篇1:《交通工具的演变教》学设计说明

《交通工具的演变》教学设计说明

沙溪乡民族小学

张毓恩

《交通工具的演变》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日行千里不是梦”中的主题活动。本课时的活动,围绕交通发展史,安排对交通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和考察,内容丰富,辐射面较大。教材除为孩子们提供了有关图片外,还提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去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发展的演变过程。在整理资料,汇报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交通设施,交通工具的变化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凝聚着人类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的精神,体现了人们的聪明和智慧。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本单元内容由近及远,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原有生活印象,激发学习兴趣,并进行思想教育。课前对教材的预习,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探究的兴趣,并能够指导学生如何搜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具备了搜集、查阅资料的能力。本课内容的部分资料比较容易搜集,只是存在是否全面的问题。因此教师也要搜集比较全面的资料,以备交流时加以补充。四年级学生在整理和汇报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分组整理中进行提示和指导。学生们乐于表达自我,却缺乏耐心倾听,因此在汇报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讲、听并驾齐驱。在师生互动展示资料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体会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创造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课前调查:通过上网、询问、看书等方式,了解各种交通工具发展的历史。

“说一说”:通过学生汇报资料,使他们认识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

“算一算”: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的快捷程度,对比古今交通工具的变化。

“画一画”:通过自己设计未来交通工具的活动,使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标要求,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互动教学,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直观教学,所有教学方式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更是广大教师最擅长的一种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本中的画面创设成一个个鲜活情景展示给学生,辅助教学。

创设情景教学,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新课程的品德与社会课,突出了体验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这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调查、进行材料搜集整理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

引导学生认识到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生介绍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时,老师可相机提示一些我国相关交通工具的发展来补充学生查找资料的不足,进行补漏工作。

设计意图:在总结各类交通工具的发展时以直观教学的方式展示交通工具发展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

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带来的快捷和便利。从而体验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

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未来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发挥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课下把你的奇思妙想画下来,并注明这样的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

篇2:《交通工具的演变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交通工具的演变》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日行千里不是梦”中的主题活动。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本主题的第一个板块——人们想走得更远。本课时的活动,围绕交通发展史,安排对交通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和考察,内容丰富,辐射面较大。教材除为孩子们提供了有关图片外,还提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去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发展的演变过程。在整理资料,汇报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交通设施,交通工具的变化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凝聚着人类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的精神,体现了人们的聪明和智慧。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本单元内容由近及远,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以及它们的一些变迁,已经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和切身体会。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原有生活印象,激发学习兴趣,并进行思想教育。课前对教材的预习,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探究的兴趣,并能够指导学生如何搜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具备了搜集、查阅资料的能力。本课内容的部分资料比较容易搜集,只是存在是否全面的问题。因此教师也要搜集比较全面的资料,以备交流时加以补充。四年级学生在整理和汇报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分组整理中进行提示和指导。学生们乐于表达自我,却缺乏耐心倾听,因此在汇报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讲、听并驾齐驱。在师生互动展示资料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体会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创造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从课标倡导的理念和目标出发,不是简单的通过一节可就能达到目的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来开展,因此我将此次活动设计从课堂到校外,又从校外到课堂,再延伸到校外的交叉反复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1、课前调查:通过上网、询问、看书等方式,了解各种交通工具发展的历史。

2、“说一说”:通过学生汇报资料,使他们认识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

3、“算一算”: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不同交通工具的快捷程度,对比古今交通工具的变化。

4、“画一画”:通过自己设计未来交通工具的活动,使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课标要求,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2、直观教学,所有教学方式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更是广大教师最擅长的一种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课本中的画面创设成一个个鲜活情景展示给学生,辅助教学。

3、创设情景教学,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主要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新课程的品德与社会课,突出了体验和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这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调查、进行材料搜集整理等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

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各种交通设施,交通工具都经历了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课前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搜集了一些交通工具发展的变化。下面请同学按交通发展演变的顺序整理组内的资料,并展示介绍给大家。

引导学生认识到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生介绍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时,老师可相机提示一些我国相关交通工具的发展来补充学生查找资料的不足,进行补漏工作。

设计意图:在总结各类交通工具的发展时以直观教学的方式展示交通工具发展的图片,加深学生的印象。

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带来的快捷和便利。从而体验科学技术与我们生活的息息相关

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未来的交通工具和设施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发挥你们的创造力和想象,课下把你的奇思妙想画下来,并注明这样的交通工具有什么特点?

篇3:《交通工具的演变教》学设计说明

【关键词】初中化学 练习设计 教与学 支点

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讲的都听得懂,可是自己做就不会了。如何让学生从“似懂”到“真会”,深度提升学生“学”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练习设计,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支点,以其知识的内化、学习的矫正和教学的调节功能,真正落实从“教过”到“学会”、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一、整体化的练习架构,撑起学的全程

初中化学整体化的练习架构必须关注学生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最需要“练什么”;二是最需要“怎么练”。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的活动”充分展开,真正实现“课堂瘦身”。因此,我们要以教材的核心知识为基础凝聚练习内容,以促进学生从整体上建构对所学化学内容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这样可使学生有效地克服肢解化学知识及方法的问题,激活其学习张力,促使学生自主生长。

【案例1】人教版《溶解度》随堂练习

已知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1中你能读出的信息有: ,

(2)可通过增加溶质、减少溶剂、升高温度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物质是(填字母) ;

(3)t2℃时,45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的是 。

(5)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1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图2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2中①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正确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曲线上点的意义,并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是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学习的核心内容。该练习让学生在“读懂”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基础上“学会”读图的方法,同时也渗透了化学的应用价值观。其练习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为:

二、情境化的练习融合,凸显学的价值

维果茨基指出:学习应当被融入对日常不断产生的矛盾冲突的解决中。同时,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对与自己生活相关的问题会倾注更多的注意力,对具有情境的问题会更为关注。这就说明,不断沟通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设置与现实环境相关的“真实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挑战欲,引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深层探讨。

【案例2】人教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随堂练习

“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这层白色固体是怎样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石灰水用完以后,如何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这是课本上的一道课后练习题。在一次教学调研中,一位教师将常规的“纸上做”变为了学生“动手练”。教师实物展示了“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观察、思考、争论、操作、板书、小结等等。

与常规的做练习、讲答案、背结果的处理方式相比,一个小小的试剂瓶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将已学的实验室制取CO2和新授课中检验CO2的两个核心化学方程式巧妙“联结”起来,既能温故,又能知新,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开放化的练习生成,打开学的空间

目前,练习设计的走向正逐渐从狭窄走向宽广,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这样的练习设计打开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活动过程由“确定性”走向“共识共生”:一方面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学习选择性,另一方面课堂反馈又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够在原理和方法上归类,用化学的思维推动学生学科观念的形成和素养的提升。

【案例3】人教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随堂练习

预学:课前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怎样设计实验证明CO2能溶于水?要求用尽可能多的方法。

共学:课堂学生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析。

方案1:在盛满CO2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了。

方案2:将一支盛满CO2的试管倒扣在装有水的水槽中,观察试管内液面上升。

方案3:……

延学:方案2若改为“倒扣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现象有什么变化呢?你能据此再编制一道题目吗?

该练习设计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侧重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练习系统包含了巩固、迁移、提升等不同层次的内容,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参与。在预学、共学与延学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所暴露的问题,而学生在模仿、比较、辨析中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提取,以在呈现多种有变化的问题情景中完成题目的自编(如“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水槽中”),整个练习过程因此显得简单高效。

四、个性化的练习评价,丰富学的氛围

一些教师在开始关注练习改进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对课堂练习的有效评价,因此倡导“个性化”的练习评价显得至关重要。该体系需要教师尽可能多地关注全班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描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课堂上采用学生“自批”、同桌“互批”、师生“共批”等方式,实现多元化的课堂练习评价反馈模式。同时,在学生练习批改中使用“等级”加“短语”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针对性地为每名学生“私人定制”。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善用评价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总之,优质的课堂练习保证了课堂上学生高效学习活动的展开,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朴实、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教育局教研室)

【摘 要】“教的目标”与“学的结果”之间往往存在“落差”。练习设计,作为“教”与“学”转化的支点,以其知识的内化、学习的矫正和教学的调节功能在两者之间起着平衡作用。本文结合案例,从整体化的练习架构、情境化的练习融合、开放化的练习生成和个性化的练习评价等四个维度,阐述如何通过练习设计来深度提升学生学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练习设计 教与学 支点

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讲的都听得懂,可是自己做就不会了。如何让学生从“似懂”到“真会”,深度提升学生“学”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练习设计,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支点,以其知识的内化、学习的矫正和教学的调节功能,真正落实从“教过”到“学会”、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一、整体化的练习架构,撑起学的全程

初中化学整体化的练习架构必须关注学生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最需要“练什么”;二是最需要“怎么练”。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的活动”充分展开,真正实现“课堂瘦身”。因此,我们要以教材的核心知识为基础凝聚练习内容,以促进学生从整体上建构对所学化学内容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这样可使学生有效地克服肢解化学知识及方法的问题,激活其学习张力,促使学生自主生长。

【案例1】人教版《溶解度》随堂练习

已知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1中你能读出的信息有: ,

(2)可通过增加溶质、减少溶剂、升高温度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物质是(填字母) ;

(3)t2℃时,45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的是 。

(5)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1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图2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2中①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正确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曲线上点的意义,并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是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学习的核心内容。该练习让学生在“读懂”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基础上“学会”读图的方法,同时也渗透了化学的应用价值观。其练习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为:

二、情境化的练习融合,凸显学的价值

维果茨基指出:学习应当被融入对日常不断产生的矛盾冲突的解决中。同时,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对与自己生活相关的问题会倾注更多的注意力,对具有情境的问题会更为关注。这就说明,不断沟通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设置与现实环境相关的“真实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挑战欲,引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深层探讨。

【案例2】人教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随堂练习

“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这层白色固体是怎样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石灰水用完以后,如何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这是课本上的一道课后练习题。在一次教学调研中,一位教师将常规的“纸上做”变为了学生“动手练”。教师实物展示了“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观察、思考、争论、操作、板书、小结等等。

与常规的做练习、讲答案、背结果的处理方式相比,一个小小的试剂瓶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将已学的实验室制取CO2和新授课中检验CO2的两个核心化学方程式巧妙“联结”起来,既能温故,又能知新,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开放化的练习生成,打开学的空间

目前,练习设计的走向正逐渐从狭窄走向宽广,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这样的练习设计打开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活动过程由“确定性”走向“共识共生”:一方面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学习选择性,另一方面课堂反馈又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够在原理和方法上归类,用化学的思维推动学生学科观念的形成和素养的提升。

【案例3】人教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随堂练习

预学:课前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怎样设计实验证明CO2能溶于水?要求用尽可能多的方法。

共学:课堂学生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析。

方案1:在盛满CO2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了。

方案2:将一支盛满CO2的试管倒扣在装有水的水槽中,观察试管内液面上升。

方案3:……

延学:方案2若改为“倒扣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现象有什么变化呢?你能据此再编制一道题目吗?

该练习设计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侧重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练习系统包含了巩固、迁移、提升等不同层次的内容,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参与。在预学、共学与延学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所暴露的问题,而学生在模仿、比较、辨析中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提取,以在呈现多种有变化的问题情景中完成题目的自编(如“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水槽中”),整个练习过程因此显得简单高效。

四、个性化的练习评价,丰富学的氛围

一些教师在开始关注练习改进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对课堂练习的有效评价,因此倡导“个性化”的练习评价显得至关重要。该体系需要教师尽可能多地关注全班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描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课堂上采用学生“自批”、同桌“互批”、师生“共批”等方式,实现多元化的课堂练习评价反馈模式。同时,在学生练习批改中使用“等级”加“短语”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针对性地为每名学生“私人定制”。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善用评价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总之,优质的课堂练习保证了课堂上学生高效学习活动的展开,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朴实、高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教育局教研室)

【摘 要】“教的目标”与“学的结果”之间往往存在“落差”。练习设计,作为“教”与“学”转化的支点,以其知识的内化、学习的矫正和教学的调节功能在两者之间起着平衡作用。本文结合案例,从整体化的练习架构、情境化的练习融合、开放化的练习生成和个性化的练习评价等四个维度,阐述如何通过练习设计来深度提升学生学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 练习设计 教与学 支点

经常听到学生说:老师讲的都听得懂,可是自己做就不会了。如何让学生从“似懂”到“真会”,深度提升学生“学”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练习设计,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支点,以其知识的内化、学习的矫正和教学的调节功能,真正落实从“教过”到“学会”、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一、整体化的练习架构,撑起学的全程

初中化学整体化的练习架构必须关注学生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最需要“练什么”;二是最需要“怎么练”。把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的活动”充分展开,真正实现“课堂瘦身”。因此,我们要以教材的核心知识为基础凝聚练习内容,以促进学生从整体上建构对所学化学内容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这样可使学生有效地克服肢解化学知识及方法的问题,激活其学习张力,促使学生自主生长。

【案例1】人教版《溶解度》随堂练习

已知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1中你能读出的信息有: ,

(2)可通过增加溶质、减少溶剂、升高温度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物质是(填字母) ;

(3)t2℃时,45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的是 。

(5)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1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图2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图2中①是 池(填“蒸发”或“冷却”)。

(2)根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加

C.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正确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曲线上点的意义,并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实际问题是九年级化学溶液单元学习的核心内容。该练习让学生在“读懂”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基础上“学会”读图的方法,同时也渗透了化学的应用价值观。其练习设计的基本思路框架为:

二、情境化的练习融合,凸显学的价值

维果茨基指出:学习应当被融入对日常不断产生的矛盾冲突的解决中。同时,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对与自己生活相关的问题会倾注更多的注意力,对具有情境的问题会更为关注。这就说明,不断沟通教材与生活的联系,设置与现实环境相关的“真实场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新奇感和挑战欲,引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深层探讨。

【案例2】人教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随堂练习

“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附着一层白色固体,这层白色固体是怎样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石灰水用完以后,如何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这是课本上的一道课后练习题。在一次教学调研中,一位教师将常规的“纸上做”变为了学生“动手练”。教师实物展示了“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观察、思考、争论、操作、板书、小结等等。

与常规的做练习、讲答案、背结果的处理方式相比,一个小小的试剂瓶让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生将已学的实验室制取CO2和新授课中检验CO2的两个核心化学方程式巧妙“联结”起来,既能温故,又能知新,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开放化的练习生成,打开学的空间

目前,练习设计的走向正逐渐从狭窄走向宽广,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这样的练习设计打开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活动过程由“确定性”走向“共识共生”:一方面教师提供给学生更大的学习选择性,另一方面课堂反馈又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空间。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够在原理和方法上归类,用化学的思维推动学生学科观念的形成和素养的提升。

【案例3】人教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随堂练习

预学:课前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怎样设计实验证明CO2能溶于水?要求用尽可能多的方法。

共学:课堂学生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评析。

方案1:在盛满CO2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了。

方案2:将一支盛满CO2的试管倒扣在装有水的水槽中,观察试管内液面上升。

方案3:……

延学:方案2若改为“倒扣在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水槽中”,现象有什么变化呢?你能据此再编制一道题目吗?

该练习设计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侧重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练习系统包含了巩固、迁移、提升等不同层次的内容,以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参与。在预学、共学与延学的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所暴露的问题,而学生在模仿、比较、辨析中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效提取,以在呈现多种有变化的问题情景中完成题目的自编(如“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水槽中”),整个练习过程因此显得简单高效。

四、个性化的练习评价,丰富学的氛围

一些教师在开始关注练习改进的同时往往会忽略对课堂练习的有效评价,因此倡导“个性化”的练习评价显得至关重要。该体系需要教师尽可能多地关注全班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给予实事求是的分析和恰如其分的描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课堂上采用学生“自批”、同桌“互批”、师生“共批”等方式,实现多元化的课堂练习评价反馈模式。同时,在学生练习批改中使用“等级”加“短语”的评价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针对性地为每名学生“私人定制”。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因此,善用评价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总之,优质的课堂练习保证了课堂上学生高效学习活动的展开,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朴实、高效。

篇4:备课由“设计教”转向“设计学”

要在课堂上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核心理念,就必须首先突破传统的备课模式,从设计教师的教转向设计学生的学。

一、 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由重视和依托教材转向尊重并依靠学生

教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重要教学资源,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钻研教材、解读教材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任何的课堂教学改革都不能弱化对教材的把握和研读。但是当课堂走向生本,教材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不再去“教教材”也不去“用教材教”,教材成了开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为学生的“先学”提供一个典型的例子。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自主感知教材内容,实现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与新学内容的尝试性“对接”。

“先学后教”通过课前小研究的形式加以落实。课前小研究是为课上的学习而设计的让学生先学的研究性作业。在前置小研究中,孩子们在教材的帮助和指引下,搜集资料,动手操作,主动发现,举例子,写感悟,然后带着所有的这些收获进入课堂,形成课上最生动、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最初的数学课前小研究,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带一个你最喜欢的例子”,全班四十多位同学就会有四十多个不同的例子。有些例子或许不够典型,表述不很严密,甚至有的可能还是错的,但是不要紧,这些例子真实地反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成果,带着学生的认知、学生的感悟、学生的发现还有学生的创造。当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所有的学生都被发动起来了,他们带到课堂上的信息成几何倍数地增长,这些信息又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只要和课上的内容有联系的都可以作为资源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世界成了孩子的“教材”。面对这些资源,教师要在课上不断形成动态的教案,对学生的学进行组织、安排、整合和引领,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依靠学生。

二、 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由细密封闭的教转向粗犷开放的学

传统课堂最大的弊端在于过度预设,尤其是各种公开课,课前教师的周密设计、精心安排必然导致课上的“一泻千里”。我问你答、我讲你听、我带你动、我启你发,各种细碎的环节和问题构成了师生单向互动的线性流程,各种教学活动就像排列在这个流程上的点,规矩、整齐、流畅,却少了积极、灵动和自然。师生相互配合着完成老师课前的预设,稍有变式都会令大家不知所措,所以课堂上没有生成的空间更不会有生成的精彩。

“好的教学只可能建立在开放性地不断相遇之上。”因此,生本教学的备课力戒过于繁杂的程序设计,由“将课堂填满”转变为“把课堂做空”。生本课堂的基本流程为:简单导入→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总结评价。教师备课时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让环节更新颖、语言更华丽、衔接更顺畅上,而是尽可能地让课堂回归“学”的本质,简单而朴素,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展示交流。

前置小研究区别于一般性预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前置小研究的开放是课堂开放的关键,教师要在小研究的设计上下功夫。让学生通过自学带例子、说方法、谈感悟,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而不是做一大堆照搬课本、照抄参考就可以解决的习题。前置小研究为学生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平台,有了开放性的小研究,才有了课上展示的欲望、交流的热情、互动的碰撞、分享的快乐,课堂才会有不断生成的精彩。

三、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由单一的教师传授转向学生多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在传统的“师本”课堂上,教师总是无限地放大“教”的作用,试图将通向新知识最近的一条路指给学生,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煞费苦心,尽可能地通俗、直观、形象,将知识掰开揉碎了装进学生的脑袋,而结果学生常常不买账。所以经常会听到老师们无奈地抱怨:“唉,讲了多少遍,还错!”是,讲了很多遍,可学生学了几遍?也许他的思想压根儿就游离于学习之外,作为一个局外人,真正的学习活动在他身上从来就没开始。

与之相反,生本课堂相信并依靠学生的学,将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自学的成就感和展示的欲望使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没有“教”作为中介,新知识就像是从脑袋中长出来的一样,虽然七零八落,却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和力量。

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的主要特征。首先,教师要在小组建设上下功夫。依据“同组异质”的原则组建小组,挑选并培训组长,形成“兵管兵、兵教兵、兵帮兵”的小组学习氛围;依据“异组同质”的原则均衡各小组的实力,形成小组间相互竞争、比超赶的学习劲头。其次,根据小组学习现状,明确要求,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人人都发言;有意见轮着说,有错误指出来;注意倾听,学会补充;一人会,全组都要会;融合同学意见,形成小组统一方案等。教师的备课更多地去思考如何激扬学习的“学”?如何组织学生的“学”?教学生如何补充、纠错、整理、提炼、质疑辩论和评价,组织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四、 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由着眼于一节课的高效转向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流的老师教知识,二流的老师教方法,一流的老师教状态!”可见,衡量一节课高效与否,不光要看课上学生学了多少知识,掌握了什么方法,做了几道练习,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学习的状态、个体的投入状态、小组合作学习的状态、全班互动的质量和状态以及学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绪反应。“教育的最大价值在于点燃和唤醒。”课上积极、兴奋的学习状态会转化成学生学习较为持久的动力,迸射出势不可挡的学习能量,对今后的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当我们的视线从一节课、几节课的得失上挪开,带来的竟是孩子们主动、自由、积极的发展与成长。我校教师执教的三年级语文课《空城计》一课,上课之前的前置作业是老师提前一个月布置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课堂成了学生分享故事、交流心得、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整节课紧扣“以读引读、以读引说、以读引研、以读引写”这条主线,在老师的组织下,同学们说歇后语、讲故事、谈体会、分析人物性格,最后还就“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聪明?”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抛开对课文逐句逐段的分析,孩子们在广泛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用他们的内心去品味,用他们的语言去交流、表达,语文能力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简简单单学语文”反倒学得异常精彩。下课前的一个瞬间让人难忘。一位叫琪的小女生谈本节课的感受时说:“感谢李老师带我们读《三国演义》,让我们知道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感谢第五册语文书安排了《空城计》这一课,有了这一课,老师才让我们读了《三国演义》。”相信这几句话打动了所有听课的老师,孩子阅读的热情被唤醒之后,学语文就成了他们最喜爱和最乐于从事的事情了。

总之,生本课堂是简简单单地“学”,生本理念下的备课也要回归到“备学”的本质上来。准备好,为学生的“好学”提供各种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篇5:《交通工具的演变教》学设计说明

“有效的教学可以被定义为这样一种教学,它能成功实现教师计划中学生的学习。”

他还建议,为了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要促进什么样的学习,认识到学习活动应向着这个目标设置和实施。他还建议,有效的教学要能使学生花在主动参与与预期教育成果相关联的高品质学习活动上的时间最大化,还要允许学生在学习的方向和步调上有更大的控制权。

因此,我们认为,若能设计和实施包含形成性评测和主动学习技术的结构良好的课程,教与学将会更加有效。只有当这些技术被嵌入课堂实践,并且课上和课后的任何评测所反映的证据都被用于指导教师对学习步调与进程的决策时,这些技术才能真正奏效。

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形成有效的教与学所必需的专业素质是十分关键的。在为一批中国教师开发2012年9月在约克大学进行的专业发展课程时,有效教学的每一个关键因素都有所考虑。课程包括主动学习、为了学习的评测(形成性评测)、课堂讨论、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使用、在情境中教学及有效使用实践活动。这些课程介绍了多种可以在课堂中采用的技术与策略,并鼓励教师对其中蕴含的思想进行反思。

教师还有机会参观学校和分析他们观察到的课堂实践。接着,他们自己也完成了一项课程设计任务。教师分成小组,利用他们在之前的培训课程中获得的经验,开发了一节课的资源。我们鼓励教师在开发课程时采取回溯策略。首先,他们决定这节课的学习意图(课程目标),并决定如果学生的学习是成功的,他们想让学生在上课之后能做什么——即学习成果。接下来,教师要设计适当的活动来支持一定课程目标下的教与学——这时教师应牢记这些活动必须激发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和对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适当的形成性评测任务也是要设计的,这些任务可以嵌入于课堂中。在专业发展课程的最后,所有教师对他们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教师制作了海报来细致地说明课程目标和成果、教学和评测活动,这让参与者能采取“集市技术”(market place technique)来了解彼此的作品(图1)。

下面简要介绍支撑我们所选择的课程内容的一些观点。

主动学习

当新教师刚开始教学时,一个常见的小毛病是在很长的课堂时间里只听到教师描述和解释概念的声音。虽然能清晰地解释概念是教师的关键技能之一,但如果只是告诉学生他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不意味着他们理解了这些概念。他们找不出有用的信息,不能将新接收的信息与原有知识相联系,也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信息。他们没有主动地参与其中。主动学习较少强调传递信息,而更加重视学生对概念的思考和表达。正如Meyers和Jones(1993,p6)所说的:

“主动学习必须为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有意义地听与说、写、读及反思一个学科的内容、概念、问题和关注点。”

主动学习意味着学生的任务不只是简单地听教师讲课。Petty(2006)指出了主动学习的课堂通常采取的策略:

·学生自己完成

·小组或个人完成受控制的实践,同时

教师检查实践过程和结果,以决定学生

何时能够独自学习

·教师展示怎样做,解释和将所想的内

容说出来

·一节课结束时进行结构化的回顾,回

答“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己、同伴或教师来对学习进行

评测

有效的实践活动

许多教师都将实践活动作为科学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理由很多,其中之一是坚信“如果我们自己做,就都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但是,若干研究显示,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学到的并不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多(Millar,2009)。这使我们不得不仔细思考实践活动的预期学习成果。Millar建议将实践活动的学习目标划分为3个类别:

“帮助学生:

●发展他们的知识和对自然界的理解

●学习如何使用科学仪器或遵循标准实

践流程

●发展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方法的理解。”

(Millar,2009p9)

在识别出一个实践活动的关键学习成果后,教师应当确保活动呈现给学生的方式有助于形成有效的学习经历。Millar的《实践活动分析清单》(2009)为设计过程提供了支持。

讨论

有效的课堂询问和讨论是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可以用于吸引和挑战学生。它也让教师能够检验学生当前的理解和建构新的理解。但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一般是简单的和非开放性的。这些问题中的大部分与记忆有关;它们也许只需要回答“对”或“错”。这种问题不能让学生拓展他们的思维。只有当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并积极地与概念建立联系时,提问才是有效的。师生之间、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已经被证实对于发展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十分重要(Newton,Driver和Osborne,1999)。

基于情境的学习

有人主张,用情境作为教科学的起始点对学生来说是有吸引力和动力的,它增强了他们正在学习的科学的意义。人们发现相较于传统方法而言,在科学教与学中使用情境作为起始点更有优势:

·大多数学生更喜欢他们的科学课了

·学生理解科学的程度至少比接受传统

课程的学生好

·一些学生更加愿意学科学了

使用约克大学开发的基于情境的课程的教师们报告,学生普遍更加感兴趣和有动力了,即使是在任务很难的情况下也是如此(Lewis和Scott,2006)。

形成性评测

对学习进行评测以及使用从评测中得到的信息去决定教与学过程的下一步是形成性评测的核心。通过对超过250项研究所作的调查,Black和Wiliam(1998)得出结论:用评测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信息,尤其是在课堂中,可以使学习速率加倍。为了体现形成性评测的价值,它必须被嵌入课堂实践中,成为教学序列的一部分。教师必须首先确定预期学习成果。然后,她需要找到能证明学习确实发生了的问题和任务。这些可以在课堂上被用于判断学习是否成功,并对学习序列的下一步作出决策。

与学生分享成功的标准也是形成性评测的一个重要特征,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他们的目标。形成性评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通过自我评测、同伴评测或教师评测来检验学生的学习。

我们在《中国科技教育》2012年12月刊上更详细地对形成性评测进行了阐述。

反思

篇6:《交通工具的演变教》学设计说明

关键词:电子技能实训 “教、学、做”一体化设计 实践技能 职业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电子技能实训是提高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把知识、技能、素质融为一体,提高其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1 进行教学管理设计,注重素质培养

实训时,要求三个人一组,即符合生产安全的需要,又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实训中电路制作时,既强调工艺又要求节约,培养学生严谨的操作习惯和节约意识;在测量实训数据时,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每次实训中和结束后,都要求学生做到物品摆放整齐,卫生收拾干净,在努力营造良好实训环境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等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使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融合,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

2 进行教学环节设计,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在电子技能实训教学中,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具体方案如下。

教师首先集中讲解实训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复习提问环节使学生获得实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讲解实训电路原理和电路制作要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然后进行分组实训,分组时根据学生学习、性格及工作要求等具体情况合理搭配,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进行分组。并选取有责任心、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使学生能相互检查和相互帮助,完成实训。通过分组实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分组后,引导学生识别实训设备、测量仪表及元器件。学生领件后,先给组长演示元器件的检测及实训电路的连接与测量,并由组长负责指导其他同学完成,待教师检查电路无误后,再通电实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爱岗敬业精神。

实训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在学生举手示意下再提供建议,但避免给予具体的帮助或直接给出答案,要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实训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自觉准备好实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实训设备、测量仪表及元器件的使用及检测方法,熟悉所做实训电路的原理和制作步骤。并按照教师的指导,对于分配的任务,能够与教师和组员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教师的指导下会查阅相关的学习资料,能够对特定的學习辅助手段进行选择、分类和比较,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老师示范后,学生通过对新知识和技能模仿操作,并立即实施应用,正确进行元器件的检测及电路制作、测量与维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识图),提高动手能力(测量、焊接、维修),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然后按照要求处理实训数据,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训结果分析,归纳总结并对实训结果进行修正。

整个实训过程中,教师巡回检查、指导,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给予适当的帮助。对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学生,教师逐一手把手地教,同时鼓励学生保持耐性和注意力集中,增强自信,使学生能够克服困难、专注的、坚韧的达到目标。成功的经历会激励学生主动的、自愿的承担复杂的新任务,并把以前的经验创造性的应用到实践中去。另外,教师时刻进行质量控制,安全检查。根据规定的标准,要求学生自我评估,对自我评估进行抽查,或让学生互相评估。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将所用物品归位,包括桌椅的摆放,保证实验台和实训室整洁,使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融合,实验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这样由简到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符合其认识规律。技能的形成要有多次反复的练习,在操作环节我们设计了多个单元线路,每个单元线路都互有异同,并对每一单元进行操作考核,使学生在完成电子技能实训的每个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3 进行成绩评定方法设计,以能力考核为中心

成绩评定应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电子技能实训的特点,不仅对学生完成的每个实训环节及最终实训结果进行评价,还要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和课堂表现纳入考核体系,看学生是否具有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看学生是否严格按照实训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实训;团结协作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使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

总之,电子技能实训是机电类专业不可缺少的的实践环节,对突出实践技能,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将来从事相关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真实工作过程为核心,企业管理模式为样板,使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成绩评定相融合,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实现教、学、做统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职业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人才发展的实效性,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与平衡,以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技术和文化的不断要求。

参考文献

[1]邱利军.电工操作技能[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曹祥富.电工技能与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

[3]肖锋.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国庆服装销售方案下一篇:浅谈初中美术课中手工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