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目前

2024-04-13

教育生态学目前(精选6篇)

篇1:教育生态学目前

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

及解决措施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入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解决措施

0前言

生态环境是指以特定生物体(包括人类)为中心,多元复合生态系统各要素和生态关系的总和,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主体提供的环境功能。当系统的整体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协同进化性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就变成了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成两类:

(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1我国目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生态问题突出表现在:

(1)空气污染,空气中有害物质以及颗粒粉尘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是北方地区,大面积出现雾霾情况。

(2)森林资源匮乏,林草覆盖率低。近年来,我国森林面积大幅减少,森里采伐量远远超过森里生长量,滥砍乱伐、毁林开荒现象十分严

重,森林赤字明显,当代人已经过早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

(3)水土流失面广量大,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

(4)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地区分布不均,河流断流日趋严重,湖泊退化愈演愈烈。

(5)地下超采,水位下降。华北地区地下超采形成的沉降漏斗已连成一片,达2.3万平方公里,地下水沉降漏斗由点到面,由城市向乡村发展,面积越来越大,出现了区域性大范围的漏斗。

(6)湿地变农田,湿地破坏力加剧。

(7)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乡镇工业污染严重,农村耕地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禽畜和水产养殖加剧了农村污染。

2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是人为因素更为主要的的作用

一、原生环境问题(第一环境问题)

这是由自然环境的自身变化引起的,没有或很少有人为因素参与。如西北地区干旱、多风、土壤风蚀强烈;南方多暴雨,广大丘陵山区易发生水土流失。这是经过较长自然蕴蓄过程后发生的,主要受自然力操纵。

二、次生环境问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生态问题,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原始积累”不可逾越的过程。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在原始积累的时候,将生态问题转嫁给殖民地,而我国在该阶段,只能自己消化。

(2)工业化压力。

我国工业化起步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又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重视近利,失之远谋,重视经济,忽视生态,短期性经济行为为生态环境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3)人口压力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且具有农村人口多,新增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均衡等特点。这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又成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众多人口的不合理活动超过了大自然许多支持系统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4)发展思想的偏差

由于认识的历史局限性,长期以来,未能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得思想未能贯彻实施。在处理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处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一直采取的是“重用轻养”,只开发、不保护的态度。与此同时,“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派生的“资源低价,环境无价”的经济政策,助长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思想和掠夺式地开发资源的盲目行为,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5)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生态破坏。农业生产普遍采用大水漫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矿产资源开采的回收率很低,损失浪费严重。铁路、公路等建设,大量开山取石、铺路搭桥中,由于管理和运作不善,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6)政府与执法部门生态保护工作不足。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全国性的生态环境检测网络,不能对环境现状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一些部门单位监督不力、执法不严,使许多环境破坏现象屡禁不止,加剧生态退化。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一些产业在税收和政策方面缺乏国家支持,41%保护区未建立管理机构,广大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并且,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仍不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还不完善。

3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在生态保护方面,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到严格控制新的生态破坏的产生,使原有的生态破坏区域得以逐步恢复治理;在生态管理方面,坚持“强化监督”的方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多种

手段,实现更加有效的生态管理目标;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达到鼓励保护者,惩罚破坏者,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为实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符合现代化的要求,应着重采取下列措施:

(1)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落实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要采取综合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制定和落实发展新兴产业的规划和政策;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大城市逐步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积极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鼓励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

(2)坚持提高全民族生态意识,树立正确发展观。

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电影、电视、图书、期刊和报纸等宣传舆论作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特别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决策者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树立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近期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统筹兼顾的大局观;树立资源有限,提倡节水、节能、降耗的资源观;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人类自己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

(3)坚持把节能减排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保增长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节能减排,要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切实使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落到实处。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要采取措施,管住增量、调整存量、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支持企业围绕节能减排加快技术改造,进一步完善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措施。要继续抓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要继续广泛深入地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力弘扬健康文明、节能环保的生产方式。

(4)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

各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协调和配合,各级地方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齐心协力,共同推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生态保护制度以及制定相应的生态保护标准。国家在主要河流源头地区设立特殊生态保护区,防止进一步的破坏;要对严重的生态破坏实行限期恢复与治理;对天然林实行禁伐,对森林实行限采和草原实行限牧;对各种资源开发活动严格执行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监督管理制度,逐步实行区域与流域环境影响评价;对已建的大型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开展环境影响的后评估工作。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重大生态破坏案件的查处力度,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犯罪。

行为。

(5)政府积极作为

把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真正做到实处 “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科技投入,把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研究纳入国家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给予重点扶持。4结束语

在生态保护方面,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在生态管理方面,坚持“强化监督”的方针,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方针。近年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参考文献

[1] 刘晓丹,孙英兰.生态环境内涵界定探讨[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06,25(6):722~724

[2] 王力,李裕元,李秧秧.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对策[J].自然资源

报,2004(3),19(2):263~269

[3] 方世南,张伟平.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及其出路[J].自然哲学,2011,12(2):173~179

[4] 陈永奇.浅谈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生态问题[J].自然哲学,2005,1(2):273~275.[5]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与保护措施.百度文库

[6] 如何解决当前生态问题.百度文库

篇2:教育生态学目前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1.含义:感恩,应该是一种情绪体验,是个体意识到外界给予自身的恩惠,并在内心产生认可,意欲回馈的情绪体验。而感恩教育,就是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或方法,创造教育氛围和实践机会,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情感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可以引发青少年的自我反省意识、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及关怀意识。1

2.感恩教育的内容:

在感恩教育中,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善于理解和发现他人之恩,即明白为什么要感恩,然后逐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观。

1.引导孩子学会正确分析事物归因,只有如此才能明确他人对自己的帮助

2.权责的相辅相成意识

3.理想前途教育和广阔胸怀教育

4.引导青少年感受关爱、学会关爱

5.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感恩观

二.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材料一: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优秀人格品质。开展感恩教育是改变当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现状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当代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内在要求,是提高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前提。2 感恩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自身感恩意识的提高,而是感恩行动的传递、承接。材料二:感恩是对社会冷漠症的最好矫正。尤其在各种思想文化碰撞激荡、道德价值标准逐渐趋向多元的社会转型期,什么才是对人间良善的最好坚守和延展?分宜县一小开设的感恩课,无疑是契合现实需要的真正素质教育。

中华民族是个感恩的民族,感恩是做人的支点,是构建社会和谐、传承人类普适价值观的应有之义。“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文化成为民族传统文化里最为温暖的一部分,感恩精神在薪火相传、不断发扬光大的伟大民族精神中,亦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感恩课所需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感恩课的教育对象不只是豆蔻少年。3

材料三:宫清莲《“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第一,感恩教育应成为大学道德教育中环,使其成为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索质;第二,感恩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回报社会的责任感。第三,感恩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第四,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校园的需要。1朱颖 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途径 2010年第三期

同上朱颖

3感恩教育是精神最优质的营养http://edu.QQ.com2008年03月03日上海青年报

三. 目前青少年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及其主要成因4:(多从家庭、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材料一:

1.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培养感恩意识的土壤

2.家庭不良环境或父母重智轻德错误思想的影响

3.学校重知能、轻品德的教育偏差

4.学生个体认知偏差,缺乏自我批评

材料二:< ”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效实施途径探析>

1.,“ 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90后”大学生缺乏对父母养育之恩的认识;

2.“90后”大学生缺乏对老师教诲之恩的认识

二,” 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缺失的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观念有失偏颇2.素质教育未能与应试教育完美融合3儒家传统思想受到西力一思想意识的冲击

四.目前感恩教育开展情况

1.开展的覆盖面很广从企业、学校乃至社会都在提倡推行感恩教育。

2.我国有些地方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如上海《中学生守则》将“学会感恩”列在第六条;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在2009年北大自主招生时表明,将不招收生活中不孝敬父母的学生。广西民族自治区把开展感恩教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甚至出现了感恩教育的专题网站、不排除一些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网站

4.目前感恩教育的现状:形式单一,没有入耳入脑入心,停留在简单的洗脚、送礼的形式上,多是运动式的开展。

一位教育界人士直言,学校的感恩教育走进了一个怪圈,硬性要求越来越多,又是洗脚又是捶背,但学生的感恩之心依然很难激发。从某种程度上说,感恩越来越像作秀。“其实,不是孩子不懂感恩,是因为没有触动他心底的那根弦。”该教育界人士表示,与其要求学生为家长洗脚,记家长的结婚纪念日,不如创造一个别开生面的亲子互动机会,让彼此多些沟通和理解。

“当我们发现孩子们日益突出的自我意识后,在切实具有矫正力的感恩教育建构上,却显得茫然失措,于是“洗脚”、“献花”乃至下跪等等要求,都被我们作为法宝,却往往形式的意义大于内涵的价值。究其根本,这些举措多

5是节日性的或者运动式的,构不成触及心灵的培养”。

五.如何开展感恩教育(途径、方法)4 同上朱颖

人民时评:感恩教育缺的不是钱2010年09月14日08:44人民网王艳明

5材料一:朱颖 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途径 2010年第三期

1. 以点及面,营造社会感恩教育的浓厚氛围

2. 从小落实,发挥学校感恩教育的主导作用

3. 加强沟通,改善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感恩之心的重要前提

4. 注重实践,搭建复合型的实践平台

5. 制度为本,构建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6

材料二;宫清莲《“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1、营造校园感恩氛围;2,强化任课教师和辅导员的感恩意识,做到言传身

教。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

4、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材料三;< ”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有效实施途径探析>

1.创建洋溢感恩气息的校园环境;

2.2.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90后”大学生积极

3.投身社会实践

4.要培养“90后”大学生良好的感恩意识,需要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

会教育二种教育渠道密切联系起来,构建“二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 材料四:

二、加强“90“后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1.传授感恩道理,培养感恩意识。在认知层面上,教育“90”后人学生识恩、知恩;其次,在情感层面上培养“90”后大学生感恩意识;最后,在实践层面上引份”90”后大学生感恩于行。

篇3:教育生态学目前

21世纪以来,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引下, 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在有条不紊地发展壮大。近年来, 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蓬勃,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建筑行业很多弊端和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方面。因此,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我们建筑行业更是需要认真领悟绿色生态理念, 并付诸于建筑施工技术的各个环节。

1 绿色生态建筑理念及内涵

绿色生态建筑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思想, 力求达到人、自然以及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这需要我们建筑家在“以人为本”科学思想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主观能力性, 结合人工手段和自然条件创立一个舒适、健康、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要严格控制污染, 在原材料的使用等各个方面都要厉行资源节约, 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 建筑不仅需要营造出良好的室内环境, 而且在建筑的周围还需要有配景的绿化和风景, 使建筑由内而外地呈现出清新、优美、和谐的绿色生态氛围。

2 绿色生态理念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

人类的生产和发展与建筑息息相关, 建筑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行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因此对于居住要求也与日俱增, 不仅需要舒适的生活环境, 还非常重视居住环境的生态和环保。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环境需要, 建筑行业需要将绿色生态的建筑施工作为自己的理念并积极行动。在建筑材料的选取方面, 要以绿色环保作为标准;在施工过程中, 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两方面;在施工工艺中, 要勇于探索、不断改良和创新, 以提高施工效率。建筑行业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 它涉及的方面广、行业跨度大。一旦建筑行业达到了绿色生态环保要求, 那么势必会带动与它有关的其他行业朝着健康、生态、绿色的和谐发展道路不断蓬勃发展。

3 基于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术

3.1 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术需要遵循的原

则一是, 绿色生态建筑施工要求节约能源和资料, 努力减少环境污染, 在选取建筑材料的时候应该尽量采用那些可再生、可降解的资源, 从而实现绿色、环保施工;绿色生态建筑需要遵循的第二个原则即是:必须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这不仅要求建筑本身要和所处之地的环境和谐统一, 还强调建筑周围的动植物能与人和环境和谐相处;第三, 绿色生态理念需要建筑工程的施工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重要思想。人是建筑的主体和生命, 绿色生态建筑理论绝不是以牺牲人的舒适和健康来换取资源的节约, 而是以人的健康、舒适为前提的绿色发展概念, 是人、自然、建筑三者的和谐相处的良性循环;第四,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绿色生态建筑理论不是照抄照搬西方建筑理论, 而是结合地区生态、环境、气候的特色化道路。

3.2 绿色生态理论指导下的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1) 绿色施工管理方面。

绿色施工管理即:建筑工程建设中, 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技术和科学管理来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节地、节能、节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含:组织管理、实施管理、规划管理、评价管理以及人员的健康和安全五个方面。 (2) 施工过程中材料资源的利用技术。目前, 我国建筑施工中存在材料浪费这样不好的状况。而绿色生态建筑理论的重点是减少不必要的建筑垃圾, 并且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这样不仅有助于改善我们周围的环境, 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体现。 (3) 施工中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是施工过程中, 我们应该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员工人数、以及现场条件来合理布局工地厂房、施工便道、临时围墙。通过这些措施来有效利用土地, 提升建筑空间使用率。 (4) 施工中能源节约利用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 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降低能源消耗, 二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对于再生能源的利用是未来世界能源的发展方向。因此, 提升建筑工程能源节约技术势在必行。

3.3 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3.3.1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职能, 结合市场需求积极推广建筑施工的技能技术。

与此同时, 政府部门还需要大刀阔斧地改革建筑施工中不利于技术推广的不和谐因素, 为大力推广节能施工技术打下良好基础。其次要组织协调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各个方面, 调动各种积极力量来做好施工技术的推广工作。

3.3.2 积极建立健全建筑行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及反馈机制。

建立一个基于信息网络的交流平台, 实现国内外施工技术和成果共享。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建筑施工技术反馈机制的构建, 以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并对信息反应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 这不仅能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推广率, 也能方便建筑行业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交流和沟通。

3.3.3 积极推进建筑施工技术系统体制的改革。

建筑行业涉及的行业广、部门多, 因此也存在着机构设置重复、效率低下、重复浪费的问题。绿色生态理念指导下的建筑施工, 需要将资源节约及高效利用放在首位, 因此政府要加大力度推进技术制度的改革, 建立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体系。

3.3.4 目前, 在我们建筑工程施工中, 建筑墙体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建造建筑墙体, 我们应该选用绿色、环保、健康的材料, 同时采用对环境没有污染的绿色施工工艺。绿色建筑墙体采用新型健康的墙体材料, 不仅能提供舒适、惬意的居住环境, 并且具有防辐射、防火、防霉等作用, 对人体的健康也是大有裨益。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我们应该加强绿色环保意识, 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 采用绿色施工方案。要全面封闭建筑施工环境, 以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噪声和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另外, 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消耗、浪费也是绿色生态理念施工技术的重要内容。由于我国的地区差异大, 因此建筑施工要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根据地区实际地理及气候状况来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案。在建筑施工场地布置方面, 要充分考虑场地的防火防水以及周围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等不安全因素, 提高防范意识, 降低乃至杜绝事故发生。

4 结束语

总之, 在全球呼吁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 将绿色生态理念运用到建筑施工技术中尤其重要。这不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行业的重要体现, 更是各行各业长久兴旺发达的活力源泉。因此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建筑行业, 需将绿色生态理念作为自己的施工理念, 实行绿色生态施工技术, 积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 绿色生态理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时代背景下, 以节能减排、绿色环保为核心的绿色生态理念已经成为现代化建筑发展的大趋势, 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环保理念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发展与应用。文章主要探讨了绿色生态理念及其对于当前建筑施工的重要意义和技术措施。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施工技术,意义,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文元.绿色生态理念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27) .

[2]曲剑波.浅谈绿色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广东科技, 2010, 19 (12) .

[3]胡友陪, 陈晓云.绿色建筑建造初探[J].建筑学报, 2010 (11) .

[4]杨丽霞.试论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1 (13) .

篇4:目前生态建筑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建筑;可持续性;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U-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81-02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建筑而言,生态建筑成为当前全球建筑的发展趋势。所谓生态建筑(Eco]ogical Ar-chitecture),简而言之就是在建筑设计中科学合理的运用了生态学原理,其是当前最具有前途、最具有魅力的建筑形式之一。生态建筑就是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据,将生态学、建筑学以及现代高新技术运用到建筑中,并对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从而让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生态建筑不仅为利用天然条件与人工手段制造良好的富有生机的环境,同时还能对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掠夺性使用起到控制和减少的作用,从而平衡了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建筑的起源与概念

在20世纪60年代建筑界提出了生态建筑这一新概念,生态建筑还可成为“自然建筑”、“绿色建筑”、“可持续性建筑等。其源于生态学,19世纪50年代中期,建筑师帕欧罗·索列瑞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并与建筑学的特点相结合,将生态学与建筑学合为整体,生态建筑学的概念就是从中而得。从总体看来,生态建筑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据,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和方法,对建筑与其他领域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此外,建筑本身就具有较好的室内气候条件,以及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从而使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等所需的舒适环境得以满足,人、建筑、自然环境三者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生态建筑不仅可以节能、节地、节水,还可以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环境污染得以减少、建筑物使用寿命得以延长,为此,生态建筑的目标就是使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三者达到完整的统一,要让人类活动在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少与控制,即要让建筑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生态建筑的概念较为广泛,所涉及到的内容较广,但总的可归纳为如下两点:一是回归大自然。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人们为了享受清新的空气、阳光,促进健康,让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为此,当前人们对大自然更加向往,更加希望拥有与大自然相协调的舒适的居住环境。二是人们在追求和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从而也促进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丘吉尔也曾说过:“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塑造人”,这也说明了这一点,建筑师不论是决策者,还是经营者,要想在实际工作中能很好的进行生态建筑这方面的探索,首先就需要具备生态的意识。因此,人与环境是互动的关系,只有人与环境这两方面的相互协调与相互促进,才能有序地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国内外生态建筑发展现状

对人类面对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国际建筑界做出的积极回应就是生态建筑,生态建筑也是建筑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选择。生态建筑的核心思想是要使建筑寿命周期中对地球、对大自然的伤害尽可能的减少,尽可能的节地、节能,要使废弃物大大减少,能够循环使用的尽量的循环使用。世界各国已高度重视生态建筑的研究与实践,但各国发展的程度各有不同。

在对生态建筑的研究上,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生态建筑已经历三、四十年的发展,这些国家都纷纷对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制订,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生态建筑评估体系,且该系统日趋成熟。许多著名的建筑杂志都纷纷有了“生态建筑”专辑的出版,对生态建筑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例如,德国的著名建筑专业杂志《细节》,日本的《建筑与都市》、《新建筑》等,英国的《建筑评论》,以及法国的《技术与建筑》等,对生态建筑的作品都多次作了介绍。在生态建筑的发展上,欧美等发达国家,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些国家的建筑师和理论家们就已经开始像自然结构进行模仿,探索中,比较突出的如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以及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运动等都具有生态建筑的思想。到了20世纪50年代国外的一些建筑师和理论家开始生态建筑的研究,在结合环境和气候,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在改造传统生态建筑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与国外相比,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研究起步较晚,近十年来才开始重视建筑生态化发展。为此,我国在生态建筑设计理论研究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只是关于生态建筑设计原则、设计理论框架、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或是介绍国外先进生态建筑个案等方面。近些年来陆续出现了部分“生态建筑”的著作或译著。关于生态建筑的文章在《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及部分院校学报也有不断的刊出。一些高等院校,结合了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教学、科研工作,将生态建筑作为研究的方向,或作为课题组的研究课题,取得了一些成果。

三、生态建筑发展趋势及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今,在生态建筑的研究和发展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生态建筑的技术和设计方法各国建筑师都在进行潜心研究,从建筑设计方面来看,当前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一是将建筑融于自然。即在建筑中,将与环境相通的循环体系融入其中,这样在资源的使用上就更加经济、更加有效,从而让建筑变为生态系统的构成部分,在对自然景观、山石水体的破坏得以减少,建筑与绿化才能真正做到融入一体,通过高技术手段,使得能量循环利用得以实现。二是将自然引入建筑,通过高科技知识手段的应用,促进建筑的生态化,人工环境的自然化。在现代城市中对自然的引入,然后进行自然的再现,结合生态技术,在建筑内部引入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总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在技术方面发展的基础上,生态建筑将以人文方面、精神方面的发展为重点研究对象,这不仅是生态建筑的根本所在,更是未来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

21世纪的建筑发展方向以生态建筑为代表,在当今实现建筑的生态化变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更加明显显。在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推行和发展上,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尚未完全形成“以环境为中心”的设计观念,在环境方面由于受社会现状的影响,变成了恶性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此,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使整个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来与之相适应。而这样的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破坏了自然资源与生存环境,盲目的、不科学的环境、建筑随着经济发展而营造,这样的营造方式,就必然会使环境遭严重破坏、资源受到大量耗损,从而为下一步经济发展埋下隐患,成为一个恶性的循环链。例如,中国西部的荒漠化导致 的沙尘暴;七大水系出现的多次污染、水土流失等,让人们感受到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牺牲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这也将人们严重滞后的生态观念充分暴露出来。

二是经济合理性问题还存在生态建筑之中。目前,相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建筑生态技术和材料上。显得非常落后,致使建筑但造价过高,从而造成建筑业主对此都是望而却步。开发商也因投入成本高而回收速度缓慢,而不愿意冒险开发。

三是各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没有做到位。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发展生态建筑,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上,将一套新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建立起来。

四、结束语

总之,在整个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筑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实途径和理想选择就是要实现建筑的生态化。生态建筑是全球建筑的发展趋势,在我国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实现生态建筑,最终实现人、建筑、自然、社会的和谐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云,夏葵,施燕,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

[2]李华东,高技术生态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9)

[3]吴清仁。吴善淦,生态建材与环保,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1)

[4]荆其敏,张丽安,生态的城市与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篇5:教育生态学目前

一、负担现状:“六多六少”,危害至深至广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在全国普遍存在,在某些地方尤为严重,主要表现为“六多六少”,即书多、课程多、作业多、考试多、补习多、竞赛多;睡眠时间少、文体活动少、德育活动少、与生活能力培养相关的活动少、自主性活动少、创造性活动少。第一本中国少年儿童蓝皮书揭示,有47%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9小时。是什么挤占了孩子的睡眠时间呢?究其原因,首先是家庭作业过多。在小学1—3年级中,67%的城市儿童、46%的农村儿童每天写作业超过半小时;在小学4—6年级中,37%的城市儿童、26%的农村儿童作业超过1小时;21%的城市初中生、20%的农村初中生作业超过2小时。不仅老师留作业,家长也要布置作业。小学高年级以上学生晚上 10点以后睡觉很普遍。其次是学校要求到校时间太早,孩子们天刚蒙蒙亮就得起床上学。在学校,考试及考试成绩压倒一切。社会、家庭评价一所学校、一个教师,用的主要甚至惟一的指标就是升学率。这种片面的升学导向使学校教育陷入了误区,学校用分数压教师,教师用分数压学生。更可怕的是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成绩好即一切好,成绩差就被冷落、歧视、孤立,甚至被排除在集体之外。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重,精神压力也很大。“六多六少”现象剥夺了少年儿童的童心和乐趣,严重阻碍着少年儿童的发展,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重压之下,不少学生体质下降,患神经衰弱、脊柱弯曲、近视眼等疾病的中小学生不断增加。调查表明,学生近视发病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15%,发展到 90年代末的55%—80%;我国学生近视发病率在全世界的排名,已从1998年的第4位上升为第2位,青少年的身高已落后于日本。同时,重压之下,不少学生出现心理异常。有报道说,在对东北76所学校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检测中发现,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近30%的小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及格水平,而优秀或良好者仅占8.2%。在全国作的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证实,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小学生仅有8.4%,初中生仅有10.7%,而高中生仅有4.3%。有些学生处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对学习、学校、教师、家长产生了逆反心理,甚至酿成了一些悲剧。现在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较大,许多父母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望子成龙”心切,往往只注意孩子的学习及学业成绩,忽视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另外一些青少年学生以个人为中心,生活的圈子小,自理能力差,不善于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善于处理矛盾,心理素质较差,比较脆弱。近年来,中小学生因负担过重导致出走、轻生,教师体罚和殴打学生致残、致死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浙扛金华市第四中学一名高中学生因忍受不了家长的压力,竟然打死其母。这个事件的发生令人震惊、令人痛心、令人深思。应试教育不仅违背了教育发展规律,阻碍了学生的成长,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最终将危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二、现实根源:根深蒂固,多因综合症

应试教育盛行,学生负担过重根深蒂固,科举制度曾在我国推行了1300多年,“学而优则仕”已经成为一种思维定势。从根本上讲,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总体水平偏低,教育观念落后,教育结构、规模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的结果。从现实根源来看,它是一种多因综合症。

(一)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存在。几十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巨大发展,但教育仍然是“卖方市场”,高等教育仍是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存在。物以稀为贵,更何况高等教育尚处于精英教育阶段,具有福利或半福利性质,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的前途和命运。正因如此,绝大多数人都把接受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期望和追求。因此,应试教育的实质是人们通过教育对预期收益或诱人前景的狂热追求。

(二)教育评价体系不合理。当前我国教育评价仍未摆脱惟考分和升学率的桎梏。以考分定学生优劣,以升学率定学校或地区教育的好坏。这种评价体系只重手段、不重目的,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表现、不重潜能,只重一点、不及其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一旦学生获得高分或学校取得高升学率,就成为“优质”稀缺资源而受到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大力吹捧,其声誉、地位都可以由此得到提高。这种不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颇具魔力的指挥棒,在它的指挥调度下,许多地区、学校、家长对应试教育乐此不疲。

(三)用人制度和就业制度使然。教育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行为,教育现象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和延伸。是什么社会现象造成并影响应试教育模式呢?首先是用人制度的“三重三轻”,即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贡献,重知识轻能力,干部任免、职称级别、工资待遇都跟学历、文凭挂钩,造成了社会对学历、文凭的过度追求。其次是片面的人才观、价值观、人生观导致人们对高学历的追求。另外,工农、城乡。脑体劳动的待遇差别,诱使大家拼命挤高考独木桥,争取当干部,留城市。由于我们的用人机制是以学历为主要依据的,而学历是通过考试来取得的,因此,通过考试分数来巩固地位、改变命运、得到升迁,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意愿,而社会导向又是以此推进的。因此,动员社会舆论,改变人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减负”。

(四)经济利益驱动。有些部门、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把中小学作为最大的消费市场,把中小学生作为敛财的主要对象,千方百计钻家长、学生的空子,使得教育教学资料泛滥,补课、家教等现象愈演愈烈。一些地方和学校追求经济利益,参与违规报刊、图书的征订、发行工作,放弃了维护受教育者合法权益、保护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的神圣职责。

(五)教育观念落后。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导致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使育人教育变成了升学教育,分数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了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

(六)管理不到位。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对学生负担缺乏严格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手段,领导不力,职责不清,制度不健全,对违规者不能严肃查处,从而导致学生负担越来越重。

三、根治途径:更新教育模式,发展素质教育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事关学生身心健康,事关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就教育而言,学生负担过重的症结在应试教育,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步伐。

素质教育是适应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注重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开发人的潜能,着力培养人的个性的教育。较之应试教育,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素质教育具有全体性,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是挑选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少数尖子生的升学;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育人,注重和关心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2)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重知识传授,以考试分数定高低,忽视学生自主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良好情感、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素质教育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能力,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具有民主合作性,强调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试教育中教师是万能者和绝对权威,学生则是无知者和被决定者,教师对学生不尊重、不民主;素质教育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和谐、愉悦和师生共振。(4)素质教育具有先进性,强调构建全面、综合、发展的课程体系。应试教育运用的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功能不健全,课程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实际上被分为考试和非考试两部分,考试的内容被大大地强化;素质教育强调课程结构、功能、模式的优化,讲究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时代性以及全面、精要、新颖,并注重知识的内化。(5)素质教育具有启发性,强调启发式教学。应试教育注重“教”而忽视“学”,重视向学生“灌输”、“讲解”知识,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素质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营造生动、活泼、平等和自由的教育氛围,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6)素质教育具有灵活性,强调因材施教。应试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一刀切,教育教学讲究“齐步走”;素质教育兼顾学生的共性和个性,使每个学生获得最佳发展。(7)素质教育具有系统性,强调对教育进行综合评价。应试教育只重视考试的选拔和分等级功能,忽视考试的检测与反馈功能,将考试成绩(分数)作为惟一的评价标准;素质教育注重多方面的教育评价和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特别是注重对学生素质和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是一种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与应试教育截然不同的全新教育模式,是更高质量的教育。只有大力推行这种教育模式,才能根除应试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美国的中小学教学的长处是充分考虑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根据他们好奇和好动的天性,寓教于乐,着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美国的小学较多采用边玩边学的教学方法,课堂上对学生的约束较少,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用很多课堂时间让学生发表意见,从不简单地否定学生的设想,总是分析学生每种方案的优点和不足,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中学阶段开始实行学分制,各校都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往往有几十种课程供学生选修。学生修满基本课程的学分即可毕业,如果有余力修高水平课程,则学分为大学所承认,可谓“丰俭由人”。美国名牌大学录取新生的标准为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课外活动和推荐面试评分各占1/4。企业从毕业生中招聘人时,非常看重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社交能力、独创能力和个人特长等素质。

四、治理措施:多管齐下,实施系统工程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教育部门和全社会要共同努力,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力求收到实效。

(一)转变教育思想,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这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重要思想前提。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政府、各级领导,必须加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真正关心教育事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最终要落实到学校,学校校长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惟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质量观;转变只重视少数尖子生而轻视大多数学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观,树立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只有转变了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产生推动素质教育、做好减负工作的巨大精神动力。探索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新机制,制定出如同“教学计划”一样完整、科学、可操作、可评估的“教育计划”。研究学生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新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品德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通行证”,而终身学习又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即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其核心也是做人。

(二)调整教育结构,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不仅是基础教育的任务,各级各类教育要协调一致,整体联动。要巩固提高“两基”达标成果,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提高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调整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只有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人才培养立交桥初步形成,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推进素质教育才具备良好的教育基础。

(三)改革教育管理模式,实现招生制度多样化。高度集中的教育管理模式,高深的课程,近乎标准化的考试体系,统一的各级教育入学标准,以及与之配套的教育教学研究系统,规范着学校几乎所有的教与学的活动。这种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改变政府管理基础教育的模式,明确政府只承担监控和协调的职责,中小学校能够“自主教学”。要逐步改革各级教育入学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逐步取消全国或地区入学统考,改由高校“自主招生”,实现高校招生制度多样化。建立更加灵活的、多样化的各级各类教育体系,避免大家都往“独木桥”上挤。

(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向45分钟要效率。这既是减负的目标,也是减负的手段。在当前减负工作中,特别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关系:一要把握好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二要把握好减负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减负不是减质量、减效率,它必须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前提。离开了质量效率泛谈减轻负担,就会造成手段与目的的错位。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向45分钟要效益,这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出路。为此,一是要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纪律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法制观念;二是要加快课程教材改革步伐,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素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三是要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四是要加快教育网络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

(五)改革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以素质发展为目标的评估模式。加快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导向机制。要摒弃以考分和升学率为核心的应试教育评价考核体系,建立顺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对象上,既评学生也评教师,既评学校也评教育行政部门,既评教育也评政府;在评价目标上,应是量化与非量化的统一,人的价值观、情感、意志等对人生具有终极意义但又不易量化的方面,也应成为评价的重要目标;评价手段应多样化,既要有考试,也要有非考试性测评;评价主体应该民主化、大众化,学生、教师、家长、专家、领导干部都是评价主体;在评价参照上,应强调目标参照模式,以素质发展目标检验工作效果,淡化常模参照方法,禁止给学生排位次。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关键在于校长和教师,在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建立职前和在职教育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德教育,重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的培养,使教师真正做到关心、尊重、爱护学生。要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关注那些处境不利的学生。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教师能进能出、竞争上岗的新机制,强化教师管理,优化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生活待遇,扭转教师教育行为市场化倾向,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七)实施依法治教,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教育政策法规,明确领导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舆论监督,用法律手段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对教育中有强迫行为,致使学生离家出走、致伤、致残、致死的家长或教师,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儿童不是家长或教师的私有财产,而是国家的未来公民,其合法的自由意志,国家有责任加以保护,这也是培养下一代具有独立人格的起码社会条件。要不断规范办学行为,对中小学校外专题教育和学生用书实行归口管理,未经教育部门同意,任何部门、团体均不得任意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专题教育活动,也不能通过学校强行向中小学生推销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和学生用品。

(八)正确引导家庭教育,切实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学生负担过重家长也有责任,应当先提高父母的素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正确的教育思想、方法,交流科学教育子女的经验,通报教育方面的信息,促进并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许多家长面对现实社会日益激烈的竞争,把接受高等教育看做孩子的惟一出路,不断对孩子施压,加重负担,导致家庭教育学校化。家长不要总把孩子放在理想化的生活环境中,而应让他们懂得困难,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责任感。在转变家长观念中,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学校要切实把学生过重负担减下来;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动员家长参与到减负活动中来。只有学校、家庭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才能成为现实。

(九)开展社区教育,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教育青少年一代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都应该承担起相应的教育任务。一方面,要杜绝对学校乱摊派、乱收费、乱发资料、乱办班,杜绝面对中小学生的逐利行为,杜绝一切增加学生负担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以社区为单位,利用自身优势,营造良好的育人社会环境。在减负之后,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公益单位要主动吸纳学生。学校要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指导开办面向中小学生的社区学校,为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

篇6: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目前就业困难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高等院校近年来连续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目前我国每所高等院校的毕业生,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因其专业性较强及自身的一些缺陷,在就业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体育教育专业是体育专业中的第一大专业,其学生的就业工作开展如何,对今后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院(系)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有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体育届人士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并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趋势的分析研究与预测,提出了今后体育院(系)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提供有益帮助。同时,这对体育院(系)今后的发展和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体育教育

专业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论文、报道、文件及有关档案资料,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访谈法:访谈了用人单位的人事干部、体育院(系)主要负责人、学生家长及毕业生,同时亲临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现场,观察了解学生的就业情况。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的目的与要求,将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上一篇:高二拜年日记300字下一篇:如何面试会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