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卓越教师教学原理

2024-05-04

造就卓越教师教学原理(精选8篇)

篇1:造就卓越教师教学原理

造就卓越教师

教学原理之一:

自我价值——学生成长的原点

自我价值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把自我价值以0~100进行量化计算,如果一个人在内心里,他的自我价值为0,这就是人自杀时候的心理状态。如果自我价值低于50,这个人的自我价值过低,她就会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自我价值只有成长到一定程度,他才能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他在内心里是喜欢自己的,才能产生要学好的欲望。那么,如何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呢?简单的办法就是鼓励、表扬、赞美、承认学生,让学生的自我价值持续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他就会产生自我完善的欲望。如果一个老师明白了这一个道理,就先别简单的批评指责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先想办法通过鼓励、表扬、欣赏、赞美、承认等这些手段,把他的自我价值提升上来,让每一个学生在你的班级里都能找到自我价值。如果以个老师明白这个教育原理———自我价值是人成长的源点,你的任务是增加他的自我价值———这样当自我价值达到100的时候,也就是耶稣的心理状态,他就会博爱地对待每一个人。我们大部分普通人都在0~100之间,当一个人自我价值超过一半以上,这个人就开始发奋图强,要使自己变得更好。懂得了这个原理,如果你想把一个后进的学生变成一个先进的学生,你先要增加他的自我价值。首先体现在你跟他的关系中,老师在内心里接纳他、承认他、欣赏他的某些特质,然后学生找到了自我价值。当他把事情做对,马上表扬他,他的自我价值就会持续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他开始要发奋图学习,我要做好孩子,我要做好学生,我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按照人类社会的价值体系来评判我的行为。把它规范过来,他才能发奋学习,才能面对他的生活,进而克服困难,改掉缺点。

教学原理之二:

态度魔力——“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在1961年做了一个重要的实验。这告诉我们什么教育原理呢?老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走向。如果一个老师把学生当做好学生,尽管他有顽劣行为,你用好学生的眼光去看他,他慢慢也会变好的。实际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行为起着直接的因果作用。老师如果把学生当成好学生,当成聪明的学生对待,实际上这种态度无形中传达了一种信息,这个学生接收到了,他就会慢慢地变得好起来,变得聪明起来。如果你认为这个学生是蠢材,是笨的,是坏孩子,虽然嘴上没有说,但你的态度无形中传达了这样的信息,慢慢的学生接收到了,他真的就变得坏了,变得愚蠢下去了。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第一点是爱可以创造奇迹,第二点是,他正面的确认,他就想象这个是活的,说的是态度魔力。作为老师你应该明白,你的态度对学生的行为走向,起着直接的支配作用。你要把你所有的孩子,只要没有先天的遗传疾病,不是先天傻子的话,就当作聪明的孩子来对待。尽管他现在数学30分,那不意味他将来当不了数学家。华罗庚在初中的时候,数学是经常要补考才能过关的。牛顿是现代数学之父,小学的时候,数学经常不及格。你的孩子和学生,他现在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顽劣行为,你把他当做好孩子对待,慢慢的他就会变得好起来了。

教育学原理之三:

育人永远是环境刺激

所有教育人的行为,永远是环境刺激,这是农民所熟知的真理。同样的道理,老师家长能不能让学生成长?不能。让学生成长的是他的内在因素。而你对于他来说,就相当于农民种植物,是他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为这个职务松土、施肥、浇水、改善学生的生长环境,老师对学生和农民对植物是一样的,老师本身就是学生那个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知道了外在的因素,我们就要不停的刺激他、欣赏他、鼓励他、表扬他、赞美他,这相当于农民给植物松土、施肥、浇水等,而让他成长的是他内在的因素,育人永远是间接的。在人身上是他自由意志决定了他要做什么,他不做什么,而不是你,你永远是一个环境因素。我们教育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鼓励他、欣赏他、赞美他、承认他,但他还没有成长,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只能等待。

教育原理之四:

教育是根雕的艺术——个性化教育 教育人严格意义上即进行分类的规律来教育,同时要进行每一个个性化指导,我们现在的学校是按照人的类的特点组建的,一班五六十人,老师一视同仁的讲,你们在这听,这叫按照人的类的特征。一个正直的老师,他应该明白,你既要具有类的知识,按照现在统一的划一的模式来组织教学,同时要进行个性化指导。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城,有特殊的、不同的人生经历,都不一样。他的价值观不相同,他的信念体系不相同,智力分布不一样,你想办法按照他的自然走向,把孩子激励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名师。

教育原理之五:

培养杰出人的关键在于培植忧点

我们中国人两千年来,在教育人这个问题上是怎么做到的呢?两千年来,我们传承的观点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所谓教育人,就是先找他的缺点,然后通过批评改掉他的缺点,没缺点了就完美了,完美了就杰出了。这个逻辑控制了中华民族两千年。事实上,从来就没有一个优秀杰出的人是这么培养出来的,但是对于中国普通大众,我们都认为这是基本逻辑。其实,培养杰出的人的真实逻辑是:你先关注他的优点,发现有点,通过鼓励、表扬、确认,把优点培植出来,有点多了,有点就突出了,这个人就杰出了。这才是真正的逻辑。我们要明白,育人的理念,把它的优点培植出来,这样有点出来了,他的缺点由于没有生长的空间,会自然萎缩,还有一些缺点,可能现在暂时没有办法改掉,可以先保存起来,这才是正确理念。人是不可能一下子变得完美的,这个地球基本不就没有完美的人。他的缺点改掉的时机是什么?当他有一天,自己意识到这个缺点是有问题的,他要改掉,那么才有改掉缺点的机会,所以培养杰出人关键在于培植有点。

教育原理之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实际上,教和学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合作。我们要把该讲的自然科学知识将给学生,我们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呢,他是学习的主体,这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合作。如果懂了这个原理,作为老师,你没有资格强迫学生非要接受你的观点,没有资格强迫他必须按你说的做。你该做的是要达成协议,实际上就是师生关系。如果是良性的师生关系,就是两个主体达成了合作;如果这个师生关系是扭曲的,就是合作没有达成,你往东说,他往西干,你根本没有办法教会他,没有办法把你的理念传达给他。如果明白了这个原理,作为老师来说,第一你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第二你要尊重他的意志自由;第三你要想让他按你的意志办,你得想办法通过间接的手段、通过讲解、通过诱导启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改变学生的选择,他是主体,你逼他是没有用的。所以,你要知道学生就是天然主体,跟你是平等的,平等就意味着你俩是合作关系,合作关系意味着你要用说服,劝导、诱导的方式把你的理念和知识传达给他,取得他的同意,这样这个合作才能达成,教书育人这个工作才能完成。

教育原理之七:

学习是脑力劳动——主动学习

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有它特殊的规律。德国哲学家尼采把人的精神状态用动物来比喻,他说90%的像沙漠里的骆驼,骆驼自己并不想走,骆驼是被人拽着打着走的,它的心态是被动的,用语言描述叫做“你应该„„”。第二种状态时草原上的狮子,狮子在追赶羚羊的时候,没人让它追赶羚羊,是它自己要吃羚羊,它会拼命奔跑,它的心态是主动的,用语言表述叫“我想要„„”,这就像高尔基所描述,我扑在书籍上,就想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如果一个老师能把学生激发到狮子那种状态,没有孩子学习不好,关键是你得让他学习活动符合脑力规律。

教育原理之八:

信念决定人的潜能释放程度

什么是信念?对于无法证明的事情,我们所做的唯一结论,并在我们心底坚信不疑,这就是信念。信念是让我们通向智慧之门的钥匙,大凡杰出的认识都是凭借信念做出决定,而平庸的人却是凭借事实作出决定。我们人类的大脑有三个重要功能,一是“记录仪”,一个是“思考器”,一个是“反应釜”。大多数的人使用的事前两个功能,面对第三个功能“反应釜”,很少人极少使用,而信念是开启“反应釜”的钥匙。面对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坚信“没问题,一定行”,那么大脑就会提供能够证明你“行”的一切能量;如果我们认为“不行”,那么,大脑也会同样提供给我们证明“不行”的能量。这是一个重大的观点,我们人这个大脑,上帝给装了无限的潜能,如果你研究脑科学深入的话,只要人一生下来,只要他没有遗传疾病,他的大脑潜能是无限的,他的记忆潜力也是无限的,这构成了人脑功能的“三元因素”,都是无限的。事实上,我们头脑中有上万个信念,一半以上在童年被错误教育,形成了负面的观念。就像我曾经说过的那句话:人用观念为自己建造了一所监狱,终身囚禁自己,并且亲自担任监狱长。这就是我们人的悲哀。实际上,什么是观念?一系列的信念组合在一起就叫观念。单个叫信念,如果我们明白了,一个人必须建立正面的信念,我是聪明的,我是有天赋的,只要我努力,我一定能学会。他建立了证明的信念,他这个大门才能打开,他的学习潜能才能释放出来。

教育原理之九:

学习的模型

我们把学生比作一个大楼,这个楼一共有五层,五楼放着各种数理化的知识。如果你想让这个孩子进到楼里,然后一层一层往上爬,最后到五楼发疯的学习知识和技能,那一楼应该干什么?一楼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学习意愿。二楼干什么?培养他的自信心,告诉他你行,你能做到。三楼干什么?三楼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让他找到快乐,他才能坐下来学习。四楼干什么?培养他学习的能力。一个人构成学习能力有三个基本条件:

一、基础知识扎实。

二、学习方法得当。

三、大脑充分训练。培养学生要经过科学的程序,请记着这个学习模型——大楼模型。教育原理之十:

教师语言的魔力

第一,学习是困难还是容易,是痛苦还是快乐,那只是一种感觉。第二,难易是一个力量制衡,如果人被激活,能力出来了,力量大了,那当然简单了。假如,你教学生英语,你怎么教?很多人说我们没有语言环境,学英语难啊,你们必须好好背,要不背学不会。这么教英语,是害死人家孩子了。你要是教英语的老师,你要告诉学生什么?英语是世界上最简单的语言,世界上最难的语言是汉语,我们汉语要比它难10倍,难10倍的语言你都学会了,那么简单的英语你都学不会吗?然后你在告诉学生,在英国、美国,傻子都会说英语,你只要简单的模仿就可以了,这不太简单了吗?学生觉得英语简单,学起来他的信心就会增长了,勇气就增加了,他会迅速把英语学会。老师站在讲台上,第一要把学生导向学习是简单的,第二要把学生导向学习是快乐的,你要把对学习的热爱,获得知识的这份快感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这才是老师的天分。

学生学习好的前提条件

学生学习好的前提条件有三点:第一,学生具有自我价值;第二,学生具有自信心;第三,学生具有好奇心。其实,好奇是美感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兴趣产生的原因,如果把好奇心破坏了,那简直是灾难。一个人要求知,他必须有好奇心。老师的最大任务是什么?他要能够煽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要煽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该怎么做呢?就要引发他的好奇心。好奇心呢?那是原动力,他要了解事物的原理,如果数学里头各式各样美丽的数字对称,能画出各种美丽式子,然后可以一步步推导。学生会想,这个东西太好了,学生有了好奇心,他才有学习的原动力。物质为什么生成、分解、各种各样的问题吸引着他,他才有了想要了解事物内部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导致人求知的原动力。

篇2:造就卓越教师教学原理

主讲人董进宇博士

人类因为教育才创造了文明,国家因为教育才成为礼仪之帮,个人因为教育才长成为文明人。一个民族的振兴,首先是教育的振兴;一个国家的发达,首先是教育的发达,教育的重任主要是由教师来承担的。我们必须改变我国现在学校教育的现状,提高学校教育教师的整体水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贡献新一代中国人。

一、了解教育真相

1、孩子是一个神秘的世界

2、理解“过程”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

3、具备“移情能力”的人才是通晓人性的人

4、教育无小事

5、转变的天条

6、教育者的天条

7、成为“名师”的条件

8、育人标准的转变

二、教育的新理念

1.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对教育效果起决定性的影响 2.学生的“自我价值”是成长的原点

3.态度魔力——罗森-塔尔效应

4.育人永远是环境刺激(农民对植物的作用)

5.教育是“根雕艺术”——个性化教育

6.爱可以创造奇迹

7.培养杰出的人关键在于培植优点

8.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9.学习是脑力劳动——主动学习10.理解学习内容的真相——符号与真知 11.信念决定人的潜能释放的程度 12.状态决定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13.教师语言的魔力——学习的难易、苦乐是感觉 14.学生学习的前提——自我价值与好奇心 15.学习模型

篇3:造就卓越教师观后感

就在我费解怎样把自己打造成卓越教师时,观看了董博士的精彩演讲。他剖析了教育的基本规律: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理解“过程”的人才是智慧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提倡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的成长。每个孩子的天赋差异有限,多种潜能等待开发,博士以实例证明任何的潜能开发必须有三个条件:一是被激活,然后是环境支持,再就是科学的系统训练。具备这三条,挖出了宝藏,潜能得到开发从而成为特质。

董教授这样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鼓励。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做到背后批评学生,当众表扬学生。本人刚接到马悦老师班时,班里有一个叫侯博宇的学生,他是接受能力超差的,但我并没有放弃他,有一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你要对得起你的每一位学生。尽管侯博宇说的不是很好,但每次我都夸他有进步,在他面前和他妈妈说孩子的学习态度非常好,很认真。让孩子知道我是一直在关注他,关心他。现在每次见家长都跟我说,孩子很喜欢你,愿意学习英语。我们要发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我认为一个卓越老师应该:

1.将每个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性化的个体。

篇4:造就卓越教师教学原理

《造就卓越教师》是董进宇博士撰写的。这本书使我对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豁然开朗起来。觉得董博士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夸张的手法,语言非常朴实,阐述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如:学习真正的秘密不是刻苦,是快乐。

中国有句老话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人要想学好,他就必须刻苦学习,必须有毅力才能办得到。这就给孩子一个错觉:学习是件很苦的事儿。其实,学习的真正秘密不是刻苦,而是快乐。

当然,学习的快乐不是那种简单的、浮躁的、浮浅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是进入一种高度的宁静、愉悦的状态。是克服困难后的愉悦。

真正的快乐学习的大秘诀是:第一,寻找到快乐,即辅助学习兴趣;第二,产生学习目标和理想,把今天的学习跟目标和理想联到一块,被激励起来;第三,进入了乐此不疲的状态。

这是董博士的原话,仔细想一想确实是这样,现在是素质教育,我们教师不能让学生老是死学,这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学生做错了之后,老师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批评,你上课为什么不认真听讲,或者说出一些伤害学生的话。学生听后非常沮丧,所以说: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应从让学生热爱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感,获得成功入手,特别是后进生,如果让后进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然后产生学习的动力那么后进生的成绩就会很快提高上去,学生就不会厌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即找到了快乐,接着就是让学生如何产生学习目标。

这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要不断的进行鼓励,帮助,使其克服困难,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产生动力,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只要学生能进入这种状态,他就会喜欢上这门学科,就会主动钻研,因此学习就不会成为一种负担,就像董博士说的那样,进入一种乐此不疲的状态。

本学期 我在教六年级数学的时候,回想我刚接手这个班时的课堂教学,惟恐学生的研究不如自己讲得精,使课堂时间的主动权仍为教师所拥有,教师的讲解仍占有主要地位,不愿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索。数学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指引,解决问题。我们要给学生的不是一个起早贪黑、聚精会神得来的沙金,而是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不仅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让学生再次亲身经历“数学家探索数学之路”,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让学生品尝探索新知识后的喜悦。 为此,我彻底改变以前的做法,把学生分成小组,在数学课上先让小组同学讨论新知识,组长汇报讨论的结果。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让学生代表到讲台讲解自己已经摸索出的内容,深入的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就由老师点拨,把学生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样小组根据这个问题再讨论,再汇报,这样一轮一轮反复下来,同学们就对所学的内容都能透彻了解了,而不是老师教会了他们知识。小学数学,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能活学还不够,还应在活学的基础上学会活用,使数学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

篇5:《造就卓越学校》读书心得

本书是陶继新先生对20所国内名校采访之后的报道汇编。书稿就这些名校不同的办学特色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在细述这些学校发展过程的同时,展现了师生成长的脉络。本书无疑可以对中小学发展的路径起到引领的作用,为中小学校长以及管理者提供经验借鉴。最差的学生考上了最好的学校,对于所有教师来说,“问题学生”是最让人头疼了,尤其是班主任,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问题学生”的管理上,可是,耗时费力的结果往往效果甚微,转化“问题学生”成了所有教育工作者公认的一大难题。

《造就卓越学校》一书中,陶老师在山东师大附中材料中,描述了一个案例:一名有着“个性缺陷和心理障碍”的近乎“堕落”者,在老师的教育下,竟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我们可以想像,老师在对这名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那一定是异常艰难的,也一定耗去了老师大量的心血。我这里想谈的并不是老师,而是山东师大附中的一个育人理念--“一般发展”、“全员发展”、“终身发展”。

该校的生源并非全市最好,但他们对发展的定义是“无所不包”的发展,除了学生智力,还包括发展学生的情感、性格、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思想。而且还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他们对于偏科的学生,采取灵活的方法,承认个性差异,鼓励特长发挥。

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至少有半数的学生最终不会凭借文化课成绩去生存,而在这些学生中,在其他方面也许有他们擅长的一面,但我们并没有去挖掘,而是把他们逼上本无兴趣的文化课上,从而扼杀了一批“天才”。

比如有一些学校,生源不好,师资不强,每年还有一部分优秀学生涌向城区。假如我们能够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特色办校之路,在成就学生一生的同时,还会逐渐让学生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教育发展之路。

在这本书中非常详细地描述了20所名校的管理方法和特色办学。如:杨屹校长的“情境教学法”。渐渐的杨屹校长将“情境教学法”转变为“管理”与“情趣”联姻。提出了“情趣管理”的新理念,即“积极有效的情感沟通,以人为本的隐形制度,灵活多样的激励方式”。让每个教师在工作、生活中都感受到情趣,从而以积极的态度,主动、自觉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这样,教师会因为情趣管理而工作得更加主动。如果把学校比作一座正在建设的高楼,那么,刚性的制度是钢筋,情感的激励是水泥,只有钢筋水泥刚柔相济,无缝融合,才能为教师和学生建构有效的发展空间。这种理念,对于老师而言,是为了教师提供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这样才能使他们在这个环境中感到放松,自主,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奋进因子和创新因子,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生命质量。而对于学生而言,学生的自主与情趣相得益彰,例如:情趣飞扬的“国旗下讲话”。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大好时机,但如果一味灌输,往往事与愿违。而情趣的介入,使升国旗活动的教育意义日趋彰显。

在升国旗的时候,可以一改以前那种让学生单一朗读或者背诵文稿的形式,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诚信主义教育等德育主题,创新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演唱、快板、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为学生开创一个展示才智的舞台。这样会使“国旗下演讲”高潮迭起又情趣飞扬。于是思想教育也就“随风潜入夜”地走进学生的心田。

篇6:优质服务造就卓越团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绩的背后凝聚员工默默付出的汗水和心血,更有“阳光”班组在班组建设方面进行的独到探索与实践和她们始终不渝的创新和奋斗——

突破与创新

班组建设的目标是要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使每一个员工都持续地焕发工作激情,最终实现团队总体目标。在班组制度建设中,“阳光”班组把 “基础制度、激励机制、沟通机制、创新管理”作为其班组管理的四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优质服务层次。

健全基础管理制度。加强班组民主管理,必须有制度保证。首先阳光班组制定了一系列适应“阳光”班组管理特点的基础制度,包括《班组工作计划》、《班组绩效规范》、《营业员服务规范手册》、《班前班后会制度》、《班组管理守则》等规章制度,搭建起了包括服务形象、服务纪律、服务质量、业务处理、考勤制度、内部奖罚在内的立体的制度管理体系。其次出台《岗位职责达标责任状》,所有员工签订岗位达标责任状,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素质,提升整体服务业务水平,对未达标的员工下发“绩效达标限期整改通知书”,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沟通和指导,督促员工及时调整心态。再次,严把考评、奖惩关。将业务指标、服务指标、创新服务等定量指标和评优、评先日常考核等定性指标结合起来,定期通报、总结评估和反馈,兑现各项奖惩措施。借此将班组至于高起点、严要求、硬标准、高速运行的管理机制之下,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竞争机制,提高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水平。

实施有效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使团队更有效地工作,效率可以将团队的整体能力提高三到五倍。班组内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激励措施:第一,客服中心清泉营业厅开展了“微笑、细节、客户满意,你做到了吗?”服务提升活动。该活动通过项目检查主要指标对前台员工微笑(主动)服务和规范服务的检查,评比“最棒营业员”。为了确保服务提升活动公平、公开、公正的开展,检查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查看、现场查看、记录查看等,检查人员对员工当天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指导,填写《客服中心营业人员沟通交流表》,通过单独沟通指导良性引导员工调整工作心态和服务质量。第二,在班组内实施岗位业务分配方式,并每天对每位员工的业务进行通报,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建立“阳光沟通”机制。清泉营业厅作为中心营业厅,工作量繁重、指标要求很高、工作时间不规律;而且班组员工都是“8090后”的年轻人,具有思维活跃、知识面广、自身想法多的特点,因此,团队成员容易产生工作、生活压力大、情绪波动大、思想过于理想化等问题。人是具有丰富感情的,情绪、情感是一个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部分,而这一部分也直接影响到每个员工的工作状态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到工作成效问题。大家集思广益,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创造性地制定了系列“阳光”沟通机制。通过月度座谈会,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为员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培养员工对公司、对团队的认同感。通过“沟通无间道”多关心每位员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利用业余时间与员工谈心、辅导,使员工能够及时平复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来培养员工对公司、对团队的认同感,培养员工的乐观、积极、负责、宽容心态,从而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和创造性。通过“阳光沟通”机制的实施,班组充满了“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氛围,员工的脸上洋溢着真心的微笑。尊重每一个员工的个性,尊重员工的个人意愿,尊重员工的选择权力,所有的员工在人格上人人平等,在发展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倡导简单真诚的人际关系,在具体的工作中能以“理”服人,把理讲透、说清,大道理能讲;小道理也能讲,既要看到问题的表象,又能分析内在的实质,找到启发员工思维的金钥匙。

全力推动创新管理。创新是班组的灵魂,文化的精髓,为充分发挥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班组内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第一,ab角管理制度,即把班组内各项工作进行合理分配,让员工自己当家作主,分别安排ab角负责,每月进行跟进和总结,将员工的ab角工作细化,能积极提高员工的主动性,并对圆满完成每月工作且有突出表现的ab角在月度绩效中予以加分,并通报表扬,培养了员工当家作主的意识。第二,为了最大限度的遏制各种工作任务的无序性,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优势,同时更好的进行质量控制,全面提高工作效率。针对每月工作班组推行“简化式项目管理”,进行周密计划部署、跟进实施、评估总结。自改进模式开展以来,按照“人人有机会、事事有监控、事事有总结”的指导思想,充分实现了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让班组内几乎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自己熟悉的范畴内参与到中心的工作中来,为服务工作出谋划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同时使各项工作均能事半功倍。第三,还在班组内开展金点子征集活动、一线产品需求、“文明服务,创先争优”微博信息征集,帮助员工开拓思维,鼓励创新。创新活动增强了班组业务与服务的创新能力,促进了班组生产运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素质与能量

成功学的始祖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而失败人士则习惯于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阳光班组所有成员正是以这种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要想进步,就得去学习。阳光班组提出“全、强、浓、高”队伍建设“四字诀”,即造就一支“业务素质全、营销能力强、团队意识浓、服务水平高”的精致团队。创建立体化培训机制。健全班组员工招聘、培训、上岗机制,采取员工自学、集中讲评、现学现考、情景模拟、案例设计、脑力激荡、业务竞赛、知识抢答赛等教学方式。通过组织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结合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竞赛,不断提升员工素质。

开展员工大讲堂活动。每月组织员工大会,内容涉及业务通报、满意度测评、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员工们还可还毛遂自荐,将自己工作中的小窍门和服务经验传授给其他员工,共同提升业务能力。此外,员工们还可将自己所关注的时政和社会现象进行剖析和评论,和班组成员共同分享,开拓视野。

设立图书角,倡导终生学习,终生充电,并开展以“创学习型组织,做知识型员工”为主题,积极组织“读好书”活动,先后向员工推荐了《你在为谁工作》、《细节决定成败》、《谁把孔雀变黑白?》、《企业优秀员工10大竞争力》等书籍。这些书籍都成为了大家书桌上的最爱,所有员工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和服务心得体会,并频频在公司内部刊物、地方报刊、杂志上发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勤奋好学在营业中心蔚然成风。

和谐与快乐

营造和谐之家。阳光班组的每位成员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和不同的地方,大家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共同组建了“阳光班组”这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有我们自己的logo、自己的口号、服务用语、服务目标,还有自己的名片。

亮化班组建设专栏。阳光班组开辟了自己的班组建设专栏,休息间墙上的版报把每次团队活动记录下来,点点滴滴串起大家的回忆,也连起大家的心。为了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体现团队合作精神,班组还专门成立了“版报小组”,全员参与版报工作。由具有美术专长的同事任小组长,带领组内成员对网店、书店、各类时尚杂志进行了地毡式大搜索,“开心一刻”到“脑筋急转弯”以及姐妹们在服务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心得体会等文章、精美图片将版报装饰得五彩缤纷、动感活力。富有特色的版报也就成为了大家畅谈心声的新天地、知识共享的营养园,激励士气的加油站,沟通彼此的心航线。进一步营造起了和谐奋进,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团队学习、工作、生活氛围。

篇7:《造就卓越学校》读后感

秦登斌

一个好的学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发展的要义又有三个层次: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情感、性格、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思想,他是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发展。二是全员发展,不论智力高下,不论学习好坏,不论品质优劣,都要有所发展,甚至需要一种质的飞跃。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心理素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设计和安排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三是终身发展,让学会学习成为师生共有的自觉意识,指向未来,奠定终身,成为师生共同的追索目标。

一个好的学校班主任应该有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有爱心,不仅对好学生有爱心,对“问题学生”更要有爱心,通过对他们的关爱和爱护,走到学生的心理去,让他们时刻感觉到老师的爱,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们,没有放弃他们,对他们充满希望,补上家长对孩子缺少的那份爱,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二是敢于放手。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能自己做的事就要让他们自己去做,老师可以适当的引导但不能代替,让他们去磨练自己,让学生自我管理自己,培养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律、自信、自爱。三是具有心灵沟通的能力,成为学生向班主任倾诉烦恼、困惑和寻求帮助的心灵牧场。

一个好的学校应该是学生研究性学习,老师点拨、引导、互动。研究性学生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应当给予学生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个性发展空间,让他们自主自由地去创造。教师是主导而非主办,教师是指导而非指令,教师是引导而非代行,真正成了学习主体的学生们,被解放了的头脑畅想无羁;不时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被解放了的双手巧夺天工,制作了一件又一件精美的作品;被解放了的双脚走进神奇的自然与缤纷的社会,发现了许多奇特的现象与令人思考的问题。于是,研究选题纷涌迭出,研究内容丰富多彩。通过研究性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锻炼了坚强的意志,使学生终生受益。而老师的适时点拨与引导,对于学生的研究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篇8:造就卓越教师教学原理

一、微机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微机原理课程教学,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微机原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差,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反映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起来枯燥缺乏兴趣,实验形式单一、方法单调,因而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2] [3]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低

首先,“微机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综合了微型计算机软、硬件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硬件理论知识,又要有良好的面向机器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这对于大多数没有实践经验,特别是基础又不扎实的学生而言,就会觉得这门课程内容很抽象、难懂,因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低。其次,课程内容多,知识点比较散乱,班级容量大(大班教学),教学主要以“老师讲”为主,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少。

(二)实验教学设计不合理

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安排内容比较少,并且在实验教学环节上主要安排验证性实验。这使得学生不用自己设计实验控制电路和控制程度,阻碍了学生发散思维。同时,学生对于实验只是走过场,不用自己动脑,时间长了就会使学生产生惰性。因此,实验教学起不到融合、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

(三)考核方式不合理

该课程的考核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按不同比例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的 10%。因此导致教学过程管理薄弱,对教学过程考核检查不足,学生只重视期末考试成绩,其结果是对以后课程的学习和企业实训起不到铺垫作用。

二、教学改革方案

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对于“卓越计科工程师”专业的学生掌握微机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面向“卓越计科工程师”专业的“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案应着眼于四个课堂的有机结合,落脚点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外科技创新实践与企业实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自主学习。同时,以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工程师为目标,以学生实践和创新意识为主线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应用”为主导选择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以学生实践和创新意识为主线构建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次课进行学前动员,不立刻讲授课程的内容,而是对课程作整体性、概括性的介绍,使学生明白课程的重要性及特点,让学生明白学习本课程对于熟悉和掌握现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技术以及学习后续相关课程均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做能有的放矢,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第一次课后,学生就会以主动和比较轻松的心态来学习后续章节的内容。

“微机原理”的基本理论与核心接口技术是课程重点讲授的内容,同时适当引入现代高性能和多核微处理器的先进技术及典型结构。现实中存在多种类型的.微型计算机,但不论是哪种微机,都包含微处理器、存储器、并行/串行接口、定时器/计数器电路、A / D与D / A转换电路等几大模块,其对应的章节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微处理器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输入与输出、可编程I / O接口电路、A / D与D / A转换电路、总线及常见总线标准和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先进技术及典型结构等。对于这些章节,重点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微处理器结构、存储器、接口技术。在学习各个知识点时,既要强调其是“基本理论”,又要要求进行“实践”。“卓越计科工程师”专业在进校的第三学期开设“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课程,学生对微型计算机硬件电路组成已有初步了解。在讲授“微机原理”的过程中,结合“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来讲解,能使学生对微机原理有一个感性认识,也加深对微型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解。如硬布线控制器原理,主要由环形脉冲发生器、指令译码器和微命令编码器组成,学生很难理解它的实质。这时就可以将硬布线控制器中的电路原理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方便学生理解记忆。在讲授微机基本原理和接口技术的同时,适当引入一些目前应用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让学生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最新趋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如讲存储器时,可加入虚拟存储技术和云存储等新技术。

(二)以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工程师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

从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上加强实践教学。“微机原理”除了一些基本原理外,主要介绍各种接口技术,而这些接口技术在理论课中只抽象地介绍接口的工作原理,因而必须通过实践,让学生来设计接口电路,编写接口程序,少讲多实践,以此加深对微机接口技术的理解。具体的实验项目有微机仿真开发系统应用、模数与数模转换、键盘显示器接口、微机串行口通信、PCI设备操作、可编程并行接口、可编程定时 / 计数器与中断控制和基于微机的串行口通信8个单元实验,以及1个基于微机或单片机系统的自选题目的综合实验。实验项目多,需增加教学的学时。

微机原理实践教学平台可以有多种,包括固定结构的实验箱、软件仿真实验、基于FPGA的在线实验和基于E-Lab的硬仿真软件。[4]其中基于FPGA的在线实验和E-Lab的硬仿真软件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也保留了传统固定结构的实验箱模式的优点,可为实验教学提供实践平台,为“卓越计科工程师”专业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实验项目。第一层次的实验主要为基础单元实验,主要包括:①数模和模数转换接口实验,实验目的是深化数模和模数转换电路的基本原理和接口方法、模数和数模转换芯片(ADC0809、DAC0832)的工作性能,掌握模数和数模转换的编程方法;②键盘显示器接口实验,实验目的是掌握键盘显示接口芯片8279与单片机的硬件连接方法、8279的编程方法,以及单片机内部定时器的使用方法;③微机串行口通信实验,实验目的是深化异步串行通讯的基本原理,掌握用微机串行口设计实现异步串行通信的方法,掌握串行接口芯片8251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④PCI设备操作实验,实验目的是了解PCI设备的工作原理和自动配置过程,掌握PCI BIOS的使用方法,熟悉自行开发的PCI实验接口卡的使用,为后续实验打下基础;⑤可编程并行接口实验,实验目的是深化并行接口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掌握并行接口芯片8255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⑥可编程定时 / 计数器与中断控制实验,实验目的是深化PC机中断系统的基本原理,学会编写中断服务程序,掌握定时 / 计数器芯片8253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第二层次的实验是系统综合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建立微机系统整体概念,训练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基于实验平台,自行完成实验项目(参考项目名称:电子琴、步进电机控制、温度控制系统、数字录音机、电子游戏等)。第三层次的实验是基于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上面的前两个层次的实验面向所有学生,最后一个层次的实验主要针对创新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设置。

(三)以“应用”为主导选择课程的教学方法

1.角色变换与混合式教学方法相结合。首先,教师要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观念。其次,教师要完成角色的变换,从以讲台为主的角色转变为指导为主的角色,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发挥讨论、评价、导论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互动和示范,当好学生的课程学习服务员。再次,最重要的是要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基于MOOC开放课程资源和翻转式 / 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基于MOOC开放课程资源和翻转式 /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除了课堂时间外,还可以利用个性化时间和碎片时间进行课程学习。同时,学生自学、相互学习、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及教师指导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5] [6]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卓越计科工程师”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基础,系统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并具备团队协作和有效交流能力、优秀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创新实践能力,能从事软硬件工程技术研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由于软硬件开发和管理是一项复杂性系统工作,这就要求开发和管理人员具备很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可以很好训练学生的这些能力。把班级学生按照性别比例、性格特长、宿舍、成绩、团结协作能力等均衡合理划分各学习小组(3到5人为一组较为合适)。在课堂上,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问,同样在实验及课后作业或基于MOOC开放课程资源学习等上也还是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在课程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程考核。为了能让小组的每一个成员有机会得到能力的锻炼,在进行提问、讨论、实验等教学过程中小组成员必须轮换阐述本小组学习成果及观点。这样的学习方法会使那些学差生在小组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变得主动学习。

(四)以考核学生创新能力为原则突出项目实践成绩

现有的考核方式(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只占总成绩的10%)忽视了课程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只重视课程基本理论教学,轻视教学实践,重视知识概念的记忆,轻视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对于“卓越计科工程师”专业学生的培养来说,应建立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导向,以注重学生能力考核为主的考核方案,切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有效交流、创新、实践等能力。可将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比例的10%增加至3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课堂作业、出勤、阶段性大作业情况等共同构成,降低期末考试比例,并且在期末试卷中增加主观题的考查内容。同时,在实践考核中,不能仅仅以实验结果来判断学生实践成绩,而是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项目实践成绩。

(五)锻炼学生社会适应性能力和培养自学能力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日益激烈,人们要跟上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就需要自学。就“微机原理”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来说,相对中学课程内容的学习比较灵活,发挥的空间大。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自学与课程相关和感兴趣的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首先,教师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学的关键性。其次,结合MOOC开放课程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程或相关课程知识点,布置适量课后作业或课后论文,让学生自主完成。最后,教师要检查学生课程的自学情况。检查形式可多样,如组织讨论、QQ群互动或开报告会等,鼓励学生阐述通过自学所得,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

在“微机原理”课程中,从教学计划的制订,到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改革实践,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深层次的挖掘学生才能,使学生能够全面均衡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还在继续。只有寻求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卓越计科工程师”人才培养的目的。

[ 注 释 ]

[1] 侯利娟.《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研究,(12):120-121.

[2] 李秋洁.“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4):127-128.

[3] 韩松.“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改革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10):36-38.

[4] 周丽涛,刘越,彭立宏.探索MOOC在计算机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4):118-122.

[5] 邢丽莉,张兵,周海全.融合MOOC与翻转课堂原理的信息类课程设计方案与实践[J].软件,2014(52):97-101.

上一篇:此刻的心声,有谁能懂下一篇:2016年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史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