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2022-08-08

第一篇: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读做一名聪明教师有感

如何正确处理学生的错误

——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每一次阅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我都仿佛走进了一场教育教学研讨会,眼前呈现的是一位位对教育工作满腔热情,对学生高度负责,对解决学生问题充满期待的教师与王晓春老师热烈探讨的场面。真实的故事和王老师的精辟点评让人意味深长,受益匪浅,而且常常联想到自己的教学实际,发现王老师书中提到的很多问题,我在自己的工作中都有所体会。

1、教育中经常有的一种错误,就是全线出击,见错就管。

一个学生的问题可能由很多方面的原因组成,自身的,家庭教育的,而且很多都是很多年积累下来的,就算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学生身上所有的问题一下子改变。如果只是想凭借主观的努力改变,只能一次次的失望罢了。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切身的体会。

在我班上有这样一个学生,他迷上玩游戏机,上课没一刻专注过,作业也经常不按时完成,而且轮到值日时还常常逃跑。我发现自己在对待这个孩子的问题上,有些过于急躁,每次见到他不专心听讲,没有佩戴红领巾,不认真完成作业,或者课上违反纪律,我都会严格地批评他几句。我想尽一切办法想让他在各方面都跟上一般同学。第

一、多次找他谈心,帮他寻找自己目前存在的问题。也曾多次与家长交流,时刻跟踪和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第

二、我安排了班上一位学习

勤奋、乐于助人、各方面成绩也相当优秀的女同学与他同桌,并将他俩安排在第一排。我要求这位女同学课上监督他专心听讲,时刻提醒他做好笔记和完成课上作业;并且让这个女同学课余时间教其背单词。这个方法收到的效果并不大。第

三、考虑到他家里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我和他妈妈商量好:让他每天放学后,在我办公室写一个钟作业后才回家。可是坚持了两三天后,一到放学他就想办法逃离我的视线。我想,我正是犯了“全线出击,见错就管”的错误,把这个学生的每一个问题都盯的紧紧的,结果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反效果,欲速则不达。

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面对这样的孩子时,切实的方法应该是把他的问题一一列出,按问题的严重性,改变的可能性来排排队,分出轻重缓急,然后一个一个来,其他的问题应该先暂时放一放,只有这样才可能让问题慢慢减少,让孩子慢慢改变。

2、“以学生认错为终点的教育”是最表面的、最肤浅的教育,其实不过是管理而已。

许多教师脑子里有一个公式:“犯错——认错——改错”。他们往往以为一位学生只要认错,就有希望改正,剩下的就是看他今后的行动了。殊不知,“承认错误”与“搞清自己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是两码事,而“搞清自己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与“我有没有能力(光有决心不行,还要有能力)改正这个错误”也是两码事。没有后面这两条,学生承认错误就只是暂时让老师消气而已(学生认错了,低头了,

教师就释怀了),实际上很可能下次再犯。

我发现自己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每次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或者课上不遵守纪律,我都会将之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或者课上批评。学生当场都会唯唯诺诺低头称是,一副虚心接受的样子,可是总有学生重蹈覆辙。我想这正是我肤浅教育的结果。对于这样的学生,我应该对他的各方面情况加以分析和了解,进行持之以恒的教育。

3、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具备综合全面地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在读案例的过程,我或多或少也会发现自己的影子。作为一名新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对王晓春老师强调的教师的专业性,我非常认同。我也深深体会到自己主要还是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因此,我目前首要的任务是加强自身专业修养,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做根基,对学生的教育才是有方,对学生的爱才会有度,对学生的了解才会深入,对自己才会更有信心,努力做一名充满智慧的教师。而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呢?拜读了王老师这本书后,我为自己总结了几个努力的方向:(1)挤出时间用来读书和思考;(2)上网讨论教育问题;(3)勤写反思。

赞可夫曾说过:“在你叫喊之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老师。”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想成为一名聪明的老师,如何更好的面对问题,那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遇到问题,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选择适当的时机,用普遍联系的观点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

第二篇:读做一名感恩的员工有感

读《做一名懂得感恩的员工》有感

听说这本书是在很早以前,很多企业将这本书当做对 员工的思想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的确,细细翻阅品味这本书,感触很深,感恩亦很深。人生没有平铺直叙,总有沟回曲直,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会得到他人给予的亲情、友情、爱情,这些都不是理所当然,更不是欠我们的。感恩,正是我们应有的做人良知。

而作为一名企业的员工,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感恩之心都没有,那么如何去珍惜生活,团结集体,热爱工作。一个人的成功,如果没有给他环境,没有他周围人的认可和帮助,是很难高高的站立在人生的最高点的。所以当我们成功时,不要忘记身边给予我们帮助的人,包括我们的企业,领导,同事。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有我们今天的辉煌成就。

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心态。怀有感恩心态的人,懂得换位思考,从相反的方向去看待人生的失意与逆境,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用感恩的心去拥抱成功。企业的员工如果形成了这样的文化氛围,这个企业一定会有活力,有生机,有凝聚力,有旺盛的生命力。

我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赐予我生命,并把我养大成人。培养我,鼓励我,帮助我,因为他们才有我的今天。谢谢,感谢天下所有的父母们。我感谢我的朋友,是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才让我在迷茫中,看清了方向,在泥泞中懂得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和你们 一起分享现在的快乐,我很开心。我感谢我们的企业,作为一名电力员工,这份工作不仅给了我生存的物质,还为我提供了展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用力品尝失败背后的辛苦,懂得生活的艰辛,用力为成功而欢呼,相信努力付出后一定会有回报。我还要感谢我的所有同事们,同事亦是我的朋友。感谢你们的帮助,你们的理解。 让我们紧密的团结起来,产生更大的创造力量。人,为什么要学会感恩,那就是让我们懂得我们的生命不是我们一人所有,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也不单属于我们个人,请珍惜我们个人生命的同时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珍惜他们为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其实这也就是善待自己。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去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公司创国网一流添砖加瓦。

第三篇: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内容摘要:我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人的潜能 教师的成长 不停的读书 阳光思考 师生关系

人的潜能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它犹如地层深处的流泉,当未曾开掘时,它周而复始地在地下无声地旋流,消耗着自己的活力。蛰伏在生命中的潜能不可想象的巨大,人的使命就是激发潜能,为自己的潜能找到一个喷涌的出口。

当我们启动自己全部的激情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我们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的爱就如朝阳一样喷薄而出,冉冉升起在我们生命的天空中,我们就会蔑视失败,渴望成功,拥抱胜利!

一位教师的成长,出了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外,还得注意科学、合理的工作方式。其中读书、反思、研究和写作,就是最好的工作方式。

我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让每一个学生都渴望事业的成功、渴求人生的卓越、渴求生命的辉煌,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这才是把我们国家和民族引向腾飞和强盛的教育!而学校教育不能让自己的学生胸中充满雄心和壮志,那么,这将是最失败的教育!原来我一直以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学习,如何做人。作为教师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和意识,就很难培养出雄心壮志的学生,就不能引领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读了此辑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充分认识自己潜能的自信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基石,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厚重的知识底蕴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双翼,永远的反思精神和自学的研究态度是教师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有时候实在幸福不起来。于是,牢骚满腹;于是,消极怠工;于是......试想,一个整天愁眉苦脸,怨天尤人的老师又怎能让我们的孩子感到幸福呢?彭兴顺告诉我们,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不能"选你所爱"的,那就"爱你所选"的,我们有"桃李满天下的芬芳",我们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教师也有教师的幸福啊!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可以说是越来越难搞定了,对教师尤其是对班主任的挑战越来越大。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需要有"三心"--爱心、童心、责任心,并且要时刻把教育工作当作一项事业、一门科学、一种艺术,终生去研究它。回想自己当了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总是在埋怨工作的繁重、琐碎,没有好好的"放平心态,轻松而为"。今天认认真真地读了彭兴顺作家的《做卓越的教师》,很欣赏彭老师的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是一个灵魂撞击另一个灵魂。"这句话,也看到一些老师以把学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为能事,以学生的绝对服从为骄傲,虽然这种专制管理方式是省事了,却是以压抑学生的情感、挑战学生的心理极限为代价的,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不利,因而也并不可取。还是应该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创设宽容信任的情感氛围,缩短师生心灵的距离,达到心心相印,如此管理起班级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今后就让我在唤醒学生心灵的生命历程中,挽留青春,珍藏童心挥洒情感,燃烧思想;思想与激情齐飞,青春与童心为伴,生命与使命同行,把职业当作事业去完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强调交往互动,可以说,没有交往互动就没有教学。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把握好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使学生一直处于跃跃欲试状态,从而热爱学习,乐于学习。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强调交往互动,可以说,没有交往互动就没有教学。做一个会上课的教师,其实,就是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把握好与学生的互动关系,使学生一直处于跃跃欲试状态,从而热爱学习,乐于学习。

我想,有时我上课就忽视了学生的存在,忽略了他们的思考,代替了他们思考,时间久了,学生就懒于思考,懒于与教师互动。当然,这也不是一个老师造成的,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还是有责任来引导他们要参与课堂,要让生命在学习时也放出光彩!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鲁迅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不同,倘若不先行理解,一味蛮教,必有大碍孩子的发展。"因此,只有我们真正做到尊重、信任,理解,孩子的精神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心灵才会处于舒展状态,我们也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从而走向教育的成功。

轻轻合上这本书,心中澎湃着激情,沉淀着思虑。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这是我读《做卓越的教师》一书最大的收获。我们应该去努力争取卓越,而不是要求别人来肯定我们的卓越,因为当我们桃李满天下时,谁也不能否认我们做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卓越可以是很平民的"卓越",可以是没有"丰功伟绩"的卓越,但当我们回首自己走过的这条教师的路时,应当是问心无愧的,若做到如此,谁能说你不卓越?

读《教师教育观念深度转型》有感 院东头镇初级中学 孙文芹

内容摘要:在新视野下,课堂学习不完全是关注注意力,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从注意和兴趣的长度来分析,兴趣持续比注意持续更长久。激发学习兴趣,能够提升学习热情;如果能够提升学习热情,就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当有了兴趣和冲动以后,就不想受单位时间限制。

关键词: 传递式教学 问题导学 课堂学习 课堂教学

影响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教师观念转型不到位,教师理念建构跟不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和速度,作为一名现代教师,教育观念要深度转型,由认识走向行 动。

受传递式教学影响,我们习惯性了“先教后学”的教学思维。这样的教学思维忽视学,生自主学习潜能和学习主体意识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淡化教师主导作用、充分相信学生潜能、提倡师生合学的“先学后导”教学思维,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能力是有益的。 在这种课型的课堂中学习,学生容易学会问题发现学习、问题生成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因为,有效的问题解决学习,必须要选择合作讨论、展示对话、问题训练等学习方法,而这些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利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问题导学”的课是以问题为主线的学习,在这种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问题发现、生成、解决的主体,在角色上都是发现者、生成者、解决者、合作者、分享者、建构者。没有权威式的教师,也没有奴隶式的学生,教师作为一个“大同学”和学生一道共同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实现共同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天性被保护、潜能被挖掘、智力被开发、兴趣被激发,学生既能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也能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个性化发展。

在新视野下,课堂学习不完全是关注注意力,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从注意和兴趣的长度来分析,兴趣持续比注意持续更长久。激发学习兴趣,能够提升学习热情;如果能够提升学习热情,就能够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当有了兴趣和冲动以后,就不想受单位时间限制。所以,问题导学的课堂在课时上也应当适当灵活与弹性,但具体该是多长时间,当然还要具体研究。

走向“问题导学”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单一课型,而要走向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多元课型。重点突出的是问题式、建构式、思维性、体验性、生成性等新的学习特征,构建关注内涵发展的课堂学习模式。

新视野下,“小组式”的团队合作学习的主要特征是多元、双向的对话关系,开放、民主的人文关系,和谐、促进的合作关系,平等、互助的团队学习,追求的是真实、高效。实施“小组式”的团队合作学习可以达成两大目的:一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单位时间的内学习效率,逐步缩小学生学习差异,大面积提高学业成就;二是让学生学会合作交往,提高社会化能力,这在“舞台式”的“我对您”的教学组织形式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教师知识传递”的课堂中,教师最擅长的是采用权威式、命令式、指令式、告知式的教授法进行教学,如提问法、讲授法、示范法、测试法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属于“被动式”的接受法。长期使用被动式学习法,不论是思维还是行为上,不论是态度还是行动上,都会使学生学习变得越来越“懒”。在“问题导学”课堂中,主要采用合作讨论、展示对话、思维训练等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业成绩得到明显提升。所以,随着教师观念的深度转型,在走向“问题导学”课堂过程中,采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对话学习的建构式学习方法,将成为今后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

课堂教学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我们把课堂教学范型用一个通俗的“唱戏”来比喻,分成“教师搭台教师唱”、“教师搭台师生唱”、“教师搭台学生唱”、“师生搭台师生唱”、“师生搭台学生唱”和“学生搭台学生唱”等六重境界。这里的“教师搭台教师唱”是指“教师知识讲授”课堂,“学生搭台学生唱”是指“学生自我导学”课堂。

以往的课堂,文化特征是单向、封闭、专制、控制的,而“问题导学”课堂是以“问题”为主线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堂组织形式基于小组合作的团队学习,教师和学生都是问题学习的发现者、生成者、解决者,学习过程的体验者,问题解决的合作者,学习成功的分享者,这样的课堂文化走向合作对话、团队学习,尊重人性、关注人格、满足学生精神发展需求,呈现出民主化、人文化,多元、开放的课堂文化特征。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逐步成长为主动学习者、主动发现者、主动建构者,而教师也将走向互学共研式的智慧型教师。

通过阅读此书,我看到了教师们的严谨的教学态度,授课的专致,看到了同行们的认真钻研与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与学中,我要不断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努力在教育方面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四篇: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他拉哈中心学校辛丽丽

我在参加今年的暑期培训时,共发有六本书,其中,彭兴顺老师的《做卓越的教师》便是其中之一。畅游于该书的字里行间,犹如品味精美的精神盛宴,特作此文,与大家好书共享。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彭兴顺老师运用演讲学的原理,以鲜活的事例、深沉的思考,让生动流畅的文字诠释得淋漓尽致。行文舒展洒脱地叙述的八项专题,涵盖了教师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研修组织、家庭教育、魅力师训等,细细捧读,更是受益匪浅。

“创魅力学校,做魅力教师”是很多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教师的理想目标。说追求卓越也好,谈魅力修炼也罢,都是讲述老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锻造,自我提升的历练过程。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坚忍不拔的奋斗历程。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功到自然成的收

获季节。那么,对于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不懈追求的教师而言,要想独具魅力、走向卓越,我认为,也要经历三重不同境界的修炼与锻造。

第一境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方为根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一堂好课,是用‘心’上出来的”。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因你的魅力而喜欢你的课堂,因你的课堂而爱上你的风采。这就需要教师静心阅读文本、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平时,我们要虚心学习,借助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自身的勤奋,打造自己独特的魅力课堂。欣赏名师课堂、研究教学艺术、反思自身素质,是我一直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才能把学生紧紧吸引在自己周围,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抚育心灵。

第二境界:浓厚的文化底蕴。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活水的源头,则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状态。因为读书,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才气、激活灵气。我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引领学生丰富的精神境界。虽然,我们平时忙于上课、忙于学生,可能无大量的时间投身书海,但是只要挤,时间总会有的,利用

边角料的时间,角角落落、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读书的好时机。读读经典名著,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看看学术前沿,了解教育同行对前沿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翻翻文学作品,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沐浴智慧、遨游寰宇、充实自我。

第三境界:强烈的科研意识。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作为教师,不仅仅满足做一名教书匠,要把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让实践助力理论的提升,让理论检验实践的正确。目前,科研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教育精神,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同义词”。我原来以为,天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这些零碎而繁琐的平凡事件都是忙忙碌碌,谈何研究?其实,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作为课题,都值得研究。把教育教学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是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过程,则我们的工作就显得平凡而伟大,大有文章可做。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养成记录自己平时思想火花的习惯,与习作牵手,与思考为伴,一次联想、一回顿悟、一缕思绪、一个念头??都是我们记录的好材料,以随笔的形式整理与提升,大胆提炼自己的“一家之言”,成就自身发展。

追求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做魅力教师,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愿我们经过专业成长的三重历练,能逐步形成魅力、走向卓越、创建辉煌!篇二: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学期,我认真细读了《做卓越的教师》一书,从中我获取了丰厚的教育智慧,领悟了“真教育” 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是“人学”的真谛。这本好书犹如教育中的明灯,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更增强了我“好读书”的责任和“读好书”的兴味。 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与幸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读书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由此我联想到,读书对一个教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教师。课堂是个大舞台,有的教师可以在舞台上纵论古今,挥洒自如,演出一幕幕精彩壮美的活剧;有的教师则期期艾艾,捉襟见肘,令孩子们失望。每每看到这样的反差,我的灵魂就会被孟子说的“人之患,在好为师”这句话所敲打着,因为,一旦 成为 老师,就要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知识”的代表和化身,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除了准备一桶水之外,还应该为自己找到知识的源头,每天向源头汲取活水,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在哪呢?那便是书。教会学生读书,就学会生活的本领。为人师者,最紧要的是读书,坚持不懈地读书。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了解决书多时间少的矛盾,教师读书必须学会选择,采取浏览与精读相结合。一般的书可以浏览,重要的书、名著就需要精读;与自己研究方向远的书浏览,与自己研究方向近的书精读。浏览的面不可太窄,精读的面不可太宽。”说得多好,做教师的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惑。这时候,仅凭我们的一己之力似乎显得那么单薄无力,就如书中所说,此时我们就可以向一些教育经典求助: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的《陶行知文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畅游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怎能不被教育家的激情与思想所打动?怎能不被他们的行文风格和语言特色所吸引?他们的感情真挚而充沛,思想朴素而深刻,语言亲切而又不乏文学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真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们把自己的一腔热血撒向每一位学生,用深情的目光注视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所关注的是每个学生个性的发展,他们让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世界。从陶行知著作中,我读懂了三个字,那就是“真教育”。“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它包含的精神理念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永远不会过时,这些经典迸射着美丽的教育智慧,诠释着动人的教育情怀,给了我许多教育的启示。

在《做卓越的教师》中,彭兴顺老师运用演讲学的原理,以鲜活的事例、深沉的思考,让生动流畅的文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本书分六辑,其中第二辑“做幸福的教师”最吸引我,作者用轻松的笔调,生动流畅的语言巧妙地将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融入其中,告诉我们如何进行心理健康的调适,如何学做幸福的教师。如作者说:“不是你面对的东西决定你的幸福,而是你面对的方式决定你的幸福”。作者教给我们的方法有:学会阳光思考,学会人际交往,学会开心工作,学会开心生活,尤其是如何学会开心地工作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重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重复着许多相同的工作,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难免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如果我们将本职工作当做一门艺术去研究,去追求,我们就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工作是那么的快乐!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承受冷落,学会历经磨难,学会创新工作,我们就能体会“工作着是快乐的!”的内涵。

作者在第四辑“做会上课的教师”——凸显七大理念中,反复的教导我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展开个性化学习”。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习领域对儿童要个别对待。这就是中国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对一个学生来说,“打100分”是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打50分”就是了不起的标志。教师要善于明确每一个学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教育者就要发现孩子身上的这些闪光点,并加以引导。

行文舒展洒脱地叙述的八项专题,涵盖了教师的生涯规划、心理健康、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论文写作、研修组织、家庭教育、魅力师训等,细细捧读,更是受益匪浅。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样清新的文字、一样精巧的构思,不同的人对文本的解读各有不同。我在读《做卓越的教师》时,更多的是揉入了对现实的思考和自我的修炼。

“创魅力学校,做魅力教师”是很多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教师的理想目标。说追求卓越也好,谈魅力修炼也罢,都是讲述老师专业发展的成长历程,是一个不懈奋斗、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锻造,自我提升的历练过程。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坚忍不拔的奋斗历程。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功到自然成的收获季节。那么,对于一

名教师,尤其是一名不懈追求的教师而言,要想独具魅力、走向卓越,我认为,也要经历三重不同境界的修炼与锻造。

第一境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方为根本。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一堂好课,是用‘心’上出来的”。亲其师信其道,要让学生因你的魅力而喜欢你的课堂,因你的课堂而爱上你的风采。这就需要教师静心阅读文本、潜心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平时,我们要虚心学习,借助专家的引领、同伴的互助、自身的勤奋,打造自己独特的魅力课堂。欣赏名师课堂、研究教学艺术、反思自身素质,是我一直坚持不懈的奋斗历程。唯有情感撞击、方有心灵对话,才能把学生紧紧吸引在自己周围,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抚育心灵。

第二境界:浓厚的文化底蕴。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活水的源头,则是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读书,则是提高教师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生命状态。因为读书,让我们开阔视野、增长才气、激活灵气。我们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蕴,引领学生丰富的精神境界。虽然,我们平时忙于上课、忙于学生,可能无大量的时间投身书海,但是只要挤,时间总会有的,利用边角料的时间,角角落落、点点滴滴,都是我们读书的好时机。读读经典名著,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看看学术前沿,了解教育同行对前沿问题的思考与探索;翻翻文学作品,徜徉于人类精神文明的长廊,在叩问心灵的同时,沐浴智慧、遨游寰宇、充实自我。

第三境界:强烈的科研意识。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作为教师,不仅仅满足做一名教书匠,要把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让实践助力理论的提升,让理论检验实践的正确。目前,科研已经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教育精神,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同义词”。我原来以为,天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些零碎而繁琐的平凡事件都是忙忙碌碌,谈何研究?其实,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作为课题,都值得研究。把教育教学不能看成是简单的完成任务的过程,而是探索教育规律的研究过程,则我们的工作就显得平凡而伟大,大有文章可做。不仅如此,我们还应当养成记录自己平时思想火花的习惯,与习作牵手,与思考为伴,一次联想、一回顿悟、

一缕思绪、一个念头??都是我们记录的好材料,以随笔的形式整理与提升,大胆提炼自己的“一家之言”,成就自身发展。

追求卓越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做魅力教师,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愿我们经过专业成长的三重历练,能逐步形成魅力、走向卓越、创建辉煌!

读完这本书后,我认为要使自己感到幸福,首先要做到的是:

一、心中有爱(爱学生、爱教育事业)

爱,能让我们产生力量,因为爱,自己才会乐意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才会觉得不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用心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的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所以,做到爱学生,爱自己的职业,你才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幸福的。

二、正视压力

每一份工作都有压力,特别是我们的教育事业,有教学工作的压力,有学生安全的压力等。但无论如何,有任务就有压力,怎样对待工作任务,持什么样的态度,是迎接挑战还是逃避?我们要正确看待任务,欢心接受任务。对待任务态度不正,屈于权力的压力,憋着心去干,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会令自己心情不愉快,并不会有真正的收获。态度正了,即使没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成功和失败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要知道,自己尽力了,也无愧于心。

让我们抱着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工作,做一名真正幸福的老师吧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方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阅读历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读书,是一种生活体验。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可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读书,使我的教育理论越来越丰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可以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学养。利

用课余时间,我读了一些教育专著,很有感触。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作者从“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阐述了自己对道德教育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的思考,这实实在读书,可以使人饱览世间万种风情,细品百味人生,在体验审美愉悦的同时,情满意溢其乐不知返。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果戈理说,书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汪洋中的灯塔。培根说,书籍是时代波涛中远航的思想之舟。从这些对书的美誉中,我们不难相信,读书确是医愚、解惑、乐志和忘情的绝好方式。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内容提要】:

教师幸福的真谛是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曾经有心理学家对数千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什么是使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不是金钱、成功、健康,甚至不是美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真正幸福的人只有两点是共同的: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自己正在稳步地向目标前进

【关键字】:幸福教师、教师幸福 【正文】:

教师的幸福感从哪里来?这是我苦苦追寻的目标。

一个整日身心疲惫、心力交瘁的教师,谈何幸福!

一个整天忙忙碌碌、无所思索的教师,谈何幸福!

一个为追求高分、不顾学生死活的教师,谈何幸福!

教师幸福的真谛是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曾经有心理学家对数千人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什么是使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结果表明不是金钱、成功、健康,甚至不是美满的爱情、婚姻和家庭。真正幸福的人只有两点是共同的:他们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标,同时他们也感受到自己正在稳步地向目标前进。这是以存在的完美为指向的幸福,是人身潜能不断展开、创造力不断发挥、朝着自由全面发展的方向展开的一种生活的实在和对未来的憧憬,这就是幸福。幸福是种感受和体验,也是一种实在的生活境遇。

一、自己应先做一个内心和谐、健康的人。

国学大师王国维用宋词表达的人生三境: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式的明确方向,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式的执着追求,最后到“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爛珊处”的终有所获,其实也就是追求做一个幸福教师,追求幸福教育过程的三种境界。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们教师必须用两袖清风,为自己留一份澄明洁净的心境,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用信念打造自己生命的辉煌。一片爱心、两行热泪、三秋血汗、四季躬行;夙兴夜寐、呕心沥血、一生清贫。也曾有历经心力交瘁的迷茫和失意,但有一个声音总是提醒着自己:你生命的意义,在于你勇敢地选择了艰辛。不与经商者比财富——你“财源茂盛达三江”,我“桃李缤纷满天下”;不与从政者比地位——居庙堂之高,“高处不胜寒”,的苦恼,我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有寒暑假);不与他人花天酒地,任凭“你黄洋街上炮声隆,我自然不动”,做自己该做的工作。我们要适时调整好心态,使心理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保持平衡,这是我们维护身心健康的基础,掌握了心理“平衡术”,就相当于掌握了开启健康与幸福之门的金钥匙。在专业知识上不断获得发展,在教学技能上不断取得进步,在道德层次上不断求得升华,使自己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永不落伍,才是真正善待自己。

二、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

每天坚持一小时体育锻炼——教师的工作量最大,并且具有延展性。即使下了班,也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和思考一些班上尚要解决的事情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90%以上的老师患有颈椎病、咽炎、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慢性胃病等职业病。此外,由于精神紧张而失眠,情绪上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症状,对自己的孩子缺乏耐心等一些亚健康现象。因此,自己解放自己,释放压力,增强体质是当务之急。而坚持体育锻炼无疑是最佳途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数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情怀。读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的更远、更清晰。所以,只有我们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的时候,才可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本属于我们教师自己的幸福。

三、善待学生——做一个慈母般的教师。

教师的生命是与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一批批学生的成长中,我们由稚嫩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衰老。在我们的学生中的长者、贤者成为社会栋梁时,我们便会自然地从三尺讲台上悄然消失,成为人生夕照景观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身为教师,要获得人生的幸福,必须首先成为一个成功的教师,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善待学生正是教师事业成功的前提。没有学生的合作,教师的工作绝对不会有成效。善待学生就是善待自己。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成长幸福的教师是最幸福的教师。那么,怎样善待学生,如何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从而开启教育成功之门呢?

一位特级教师在《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书中说:“有人说,教师像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却毁灭了自己。教师在燃烧,但不像蜡烛燃烧形骸,而是燃烧永不熄灭的生活激情;点亮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自己的人生之路;优化的也不只是学生的素质,还优化着自己的生命。”说得真好!我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让自己在本职工作中找到幸福、快乐,唯一的途径就是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母亲”。只有这样,才可能发自内心去干干好这一行,才可能真正地把握幸福,拥有幸福。

四、善待同仁——开辟一方适宜生存发展的乐土。

教师间公共的人际关系无外乎合作与竞争,正确处理这两种关系,使之有利于事业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必备的能力。合作多于竞赛,就更能搞好教育工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人合作取长补短,使自己以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收获,何乐而不为呢?

善待同仁可以多一些情谊,少一些纠纷;多一些合作,少一些竞争;多一些

赞赏,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关怀,少一些冷漠。人与人相处多了,又是一种天然的竞争关系,矛盾在所难免。处理矛盾时,应该少些冲动,多些理智。思考问题时严谨些,尽量使自己的言论与要求合法、合理、合情,不要伤害对方;采取行动时要慎重些,力争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吸取营养,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予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古训在人际交往中加以运用;坚持把“和而不同,为而不争,群而不党”作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我们将会发现,我们不仅具有改造自己心境的能力,而且还具有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人际生态环境的能力。 有人说过,做幸福的教师,是目标;幸福地做教师,是践行;做教师的幸福,是成功。教师节又到了,谨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送给自己,也送给我的同仁们。

第五篇: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爱心,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到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的明灯。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爱,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像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到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师安·沙利文。沙利文用了毕生精力来陪伴这个可怜的孩子,将她由无知、粗鲁、暴躁的动物,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作家。如果不是爱,如何会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和温暖,在残疾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全国劳模、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索取、不为交换,更不求回报;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付出,只在奉献。

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办公桌上那两个红红的苹果,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学生呢?就让我们把爱的火炬传递给学生,为爱插上翅膀,让爱在万顷碧波、蓝天白云间飞翔!

当然,我更不会忘记,前两周我生病了,当我拖着绵软的脚步走进教室时,原本乱哄哄的教室霎时间鸦雀无声,孩子们向我投来探寻的目光,我咬咬牙用沙哑的声音开始讲课,孩子们却听得专心异常。班长柏云耀不时用眼神提醒周围同学:看黑板、听老师讲。教学间隙里,我趴在讲台上,揉着昏重的额头,不想,一个凳子悄悄摆在我身旁,是谁?抬起头,看着讲台下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满含着关切,一股暖流在身体里缓缓流淌!再看看作文里,最调皮的侯思良这样写道:“老师大概生病了,听她讲课时有气无力,在黑板上写几个字总要揉一揉肩膀,我真想说:老师,您休息吧!耽误一节课,没有关系的,您的身体要紧啊!”这就是常常被我训斥的学生,他质朴的语言不禁让我热泪盈眶!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师特有的幸福和快乐,不由地在心中低吟浅唱:“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

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奉献的是自己„„”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将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十余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的种种滋味一一遍尝,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古代大教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愿作红烛,我甘为人梯,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

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最富有,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也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我们还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与忠诚!

我不迷茫于远处的群山,我执著于脚底的泥沙,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我坚信:“星星也只能白了我的发,而不能灰了我那颗火热的心”。我坚信:从教人生,有泪无悔!因为,有爱就有一切,我要用爱耕耘终生!

上一篇: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书下一篇:二年级体育教学反思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