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2024-05-18

远程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精选8篇)

篇1:远程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浅谈现代远程教育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单位:河北省丰润区黄昏峪中学

姓名:高东友 邮编:064008 电话:(0315)5592672

摘要:本文主要讲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中小学语文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中小学生素质的快速提高。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师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素质。

正文:远程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醒了中小学语文教师,大家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远程教育如一池活

水,使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灵活而精彩;远程教育如催化剂,使中小学生的素质快速提高。

一、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信息源,是教学中的主讲人,是信息传授者,是知识传递者。教师在教学中占“支配地位”,属“专业型”。

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的这些传统角色已经悄然发生转变。

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脑中及手中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远程教育给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就不再是信息源。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网上知识的导航者。

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再主要靠教师讲授,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讲人,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

远程教育强大的信息量使老师们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尽管教师们都接受过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但与远程教育所提供的综合信息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教学危机感趋使教师自觉学习各种知识,如自然科学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音乐美术欣赏等。远程教育使教师由“专业型”转变为“一专多能型”。

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开展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只得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学习与新环境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不断的钻研中,语文教师由“单一传授型”转变为“教学科研型”。

在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拿着自己编写的教案,在课堂上支配着学生进行学习,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自主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就不再占有“支配地位”,而是平等、民主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二、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因为远程教育可以提供虚拟的教学环境,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便捷的讨论空间,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远程教育条件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灵活而多样。

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发现法、研讨法、创造法、演练法、表演法、论辩法、智力竞赛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个别观摩法等教学方法,远程教育条件下还可使用虚拟课堂讲授法、虚拟实验操练法、同(异)步辅导法、人一机一人交互讨论法、远程视听——问答法、课后浏览法、网络演示法、课堂网集中讲授法等新的教学方法。

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可以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在网上进行指导,也可以在网外进行指导。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三、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素质快速提高。

1、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中学课本中:学了《黄河颂》,我让学生收集有关黄河大合唱有关资料,学生查到了“黄河古今风景”的图片,制作了幻灯片,还复制到了自己的软盘上。在学习《白洋淀》之前,我让学生查找相关历史资料,学生找到了与白洋淀有关的人物故事。学生根据这些资料,总结出白洋淀中主要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以及白洋淀成为红色旅游圣地的原因。这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小学课本中:学了《称象》一课,我让学生思考在当时条件下还可以用哪些办法称象。学生查找了大量科学知识,最后创造性地提出用杠杆称象,用跷跷板称象,用绳索悬于巨梁,一边笼中吊大象,一边笼中装石头,直到两边高度相当等办法。学了《狼和小羊》一课,我让学生在网上讨论:狼向小羊扑去,会有哪些结果?学生想出了十几种结果,如:狼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正好猎人经过,猎人用枪打死了狼;牧羊犬赶来与狼搏斗,赶跑了狼;羊妈妈拼命保护自己的孩子,吓走了狼;狼掉进了陷坑;一个孩子正准备用弹弓打鸟,见状射伤了狼的眼睛;小羊被狼吃了,它的爸爸决定复仇,就设计打死了狼;小羊运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狼;小羊巧妙地躲过了狼的袭击;小羊与狼成了好朋友(有人依据《狼爱上羊》这首歌进行了美好想象)……

3、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的培养。在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具有充分自由、独立的学习空间,有充足的时间动手动脑,这不断促进学生增强自觉性,培养独立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

4、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媒体,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些都促使学生的个性快速成长。

总之,远程教育好象清风活水,使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异彩纷呈。

篇2:远程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刘志东

(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中学)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学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简析了网络文学给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并采取了相应的有效对策,进而开拓中学教育的新格局。

篇3:远程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对教育理念的影响

在被电子媒介文化充斥的当代社会中, 中学语文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严肃的挑战。人们渐渐发现随着电子媒介信息化的发展, 作为信息载体的语文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的语文课堂基本已经普遍的使用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而过去则是由教师在课上讲, 学生在课下听。两者的结合大大丰富了语文教育的课堂, 提升了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

二、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一) 手段和内容

教师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教育传播技术, 能够使学生们轻松地记忆和理解老师教授过的课堂内容,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课堂效率、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教授宋词《水龙吟》为例, 教师通过以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多媒体, 把游子对江南景物的描述通过图片观赏, 直观地传递给学生们, 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作者的原意, 体会词作者的心境。再以《红楼梦》中薛宝钗这一人物肖像为例, 教师可以将不同画家对薛宝钗的不同理解所画出来的人物图像展示给学生们看, 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视野, 进而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1]。

(二) 结合传媒优势

大众传媒之所以会给中学语文教育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的不合理使用。例如:一些学生沉迷于动画、电视、综艺上, 却不利用电子媒介学习查阅和书本相关的知识。而将电子媒介运用到中学语文教学当中来是规避负面影响的最有效、最合理的办法。例如:教师可以将被拍成影视作品的电视节目与课本上的内容相结合, 实现“对比教学”。

三、电子媒体在中学语文教育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一) 自我反思

语文的教授不单单依靠书本知识, 作为中学语文老师还应该丰富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课程, 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 中学语文的课堂, 通常是乏味单调、毫无生气的, 这种结果直接导致, 对中学生语文课堂想象力的扼杀。语文教学变成了形式单一, 单调乏味的程序化授课, 丧失了它作为一门语言科种的魅力。

(二) 沟通与实践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与学生多沟通, 适当的听取和采纳学生们的意见, 鼓励学生通过电子媒介主动收集资料, 将所收集到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以电子资源的形式交给老师, 老师在课上通过多媒体电子放映技术来展示同学们提交的资料, 提高学生们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兴趣。

(三) 课程开发

案例一, 苏州星海实验学校的史金霞老师是语文组的教研组长, 并曾多次在全国语文教育类比赛中获奖, 而她之所以能够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取得如此成绩, 全都得益于她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把电子媒体技术成功引入到课堂。她认为学生通过观看电影可以提高语文成绩、开拓学生视野、开放心胸、缓解压力, 让学生的中学语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她建议学生每月至少一部纪录片, 一集经典故事, 从两千零七年以来从未间断, 就连临近考试时也是如此。她认为, 电子媒体技术是服务于课堂的, 应该将电子技术加以利用优化教学、优化资源。用她自己的话说:“这就是更加合理的对教材加以开发”。史老师的案例是将电子媒介与传统课堂相整合的经典例子, 也为未来的电子媒介应用于教学教育指明了方向[2]。

案例二, 清华附中特级语文老师赵谦翔被称为是绿色语文的先行者, 赵老师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开发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教学体系, 在语文教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他利用一档著名的新闻栏目《东方时空》中的东方时空感悟课, 来启发学生, 开启了引领电子媒介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先河, 他通过课上让学生们观看节目, 课下让学生们写观后感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他说学生的读书能力固然重要, 但是读懂社会更重要[3]。这档节目包含了大量的社会新闻, 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积累素材, 为以后行文写作打下坚实基础。他摒弃传统的、乏味的教学模式, 利用电子媒介的优势改变学生学习环境, 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可以说这是在我国教学领域取得的又一大突破。

四、结论

在电子媒介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中学语文教育必须跟紧时代步伐, 赶上科技脚步, 尽快实现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技术教学相结合, 达到提高教学利用率, 完善教学内容, 整合教育信息。还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 把电子传媒与中学生语文教育课堂捆绑在一起, 并且扎实有效地推广开来。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学校电子技术的不断完善, 电子传媒一定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优势, 为中学语文教育带去更新的力量。

摘要:大众传媒的发展离不开语文, 而语文教育又培养了丰富繁多的信息源, 兼具着传递知识、传播文化的使命, 特别是在当今世界, 语文教育更是发挥了其延伸性和拓展性, 与此同时, 语文教育也通过大众传媒增加了知识信息, 做到了以前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关键词:电子媒介,语文,教育,影响

参考文献

[1]韩博.电子媒介对中学语文教育的影响研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 2013.

篇4:中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 审美 人格

审美人格的建构是一种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学校教育,也涉及其他社会因素,当然还涉及个体自身。其中学校教育将奠定审美人格的基础,确立审美人格的建构。

而当前的学校教育不利于审美人格的建构。在现代社会,学生要在学校度过许多年,其中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它既是各年龄阶段中的最佳时期,也是人的世界观由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故称人生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生活状况,会影响他们整个一生的生活和命运。学校生活理应成为人们一生中最值得珍视和留恋,最值得回忆的一段美好时光,而不是在有些人的记忆中留下,学校生活单调沉闷、空虚无聊、毫无生趣;甚至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学校无疑是块伤心地,成功与欢乐从来跟他们无缘,与他们相伴的只是挫折、孤独、烦恼、失望甚至痛苦,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对学校的恐惧、疏远、厌恶甚至憎恨。由此看来,只有合理的教育才能达到建构审美人格的目标。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下面我想谈谈中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建构审美人格。我认为培养审美人格的主要阵地在课堂,而课堂的基本要素有三个:文本、学生、教师。那么建构审美人格的策略必然与之有关。

一、借助文本教学进行人格熏陶

语文教科书所选的大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课文脍炙人口,有口皆碑,从内容到形式无不闪烁着作者智慧的光芒。选文是作者心灵世界的反映,其中所展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审美人格心理建构也能起到重要作用。那么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掘选文所表现的人格美。

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对官场厌恶、对弃官归家的清贫清静的喜悦,展现了洁身自好的人格美;《爱莲说》中出污泥而不染的人格美;玛丽、居里《我的信念》中展现的为科学为理想献出毕生心血的人格美,对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人生理想都是一种提升。

吴晗的杂文《谈骨气》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不吃“嗟来之食”的齐人和“拍案而起”的闻一多为事例,借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此之为大丈夫”作意旨阐发了“大丈夫”的人格美。

《逍遥遊》中表现的摆脱一切世俗羁绊,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物我两忘的人格美;毛泽东诗词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和“起宏图”“截断巫山云雨”的洒脱乐观、豁达大度的胸襟和风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二人谦虚坦诚、虚怀若谷的美德;《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情怀;《宽容》序言告诉我们宽容的可贵和可敬。

荀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与琢磨也……为天下烈士”《荀子、大略》就是说文学可以塑造人的品格,可以把凡人变成不平凡的人。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格精神的教育,帮助学生建构起审美人格。

二、教师自身人格对学生审美人格建构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身教”的特殊功能。传统的师德强调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品质、性格的形成阶段,他们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往往会给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有的甚至能够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常常比其他教师更大。因为学习语文离不开谈志论道,教书一阵子,也许就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要不做。

实质上,教师帮助学生建构审美人格,首先自身人格应具有审美人格的特点:在个人品格上,应谦虚谨慎、正直善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在治学精神上,应好学不厌,勤于进取,敢于探索,坚韧不拔;在文明习惯上,应穿着整洁,朴素大方,仪表端庄,彬彬有礼,谈吐文雅,幽默风趣,遵守秩序,讲究卫生等等。一句话,语文教师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三、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评价有利于学生审美人格的培养

学生是教师教育和引导的对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我们在教育中应当努力发现他们积极与优秀的一面,而不能只看到他们消极的一面。德国哲学家鲁道夫、奥伊肯说的好:“倘若教育工作者不相信在每个人的心灵中都有某种正在沉睡而可以唤醒的真与善的成分的话,教育工作如何能进行,它又如何能要求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忠诚呢?”在教师的意识中学生是龙,于是他们就成了龙;在教师的意识中学生是虫,他们也许真的就成了虫。

多萝茜?洛?诺尔特说的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对于儿童来说,自我肯定首先依赖成人,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教师的积极评价对他们形成自我认可、自我肯定、自我欣赏的人格特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鼓励学生将优点从他们身上挑出来,以赞美的方式进行展览,让他们认识和发现自己的价值。

篇5:远程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学生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学校体育是中学生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中学生;学校体育;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3.018

引言

党的十八大精神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青少年的健康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教育将更注重人的发展。在学校体育方面,新课标的颁布更加突出健康与教育的价值,倡导“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始终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1.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

1.1中学生的身体健康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与1995相比,2000年我国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和力量等素质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2005年教育部发布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监测结果报告显示,学生体质问题主要为: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如耐力素质、爆发力、速度)较差,其中最薄弱的是耐力素质;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逐年下降;超重及肥胖检出率呈逐年升高;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另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等一些疾病,呈现低龄化趋势,在青少年中也出现了。许多相关学者将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社会更关注的是青少年如何成才,对健康的关注较少。

1.2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心理问题已然成为教育的焦点之一。现代中学生正处于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急剧变化的时代,他们的心理活动比过去以往时代都活跃,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青少年时期是多种心理疾病发生的高危年龄段,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觉醒,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强,但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兰自力在《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中指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独立意识欠缺,依附心理强;群体意识较差,环境适应能力较弱;意志品质薄弱,自我调控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易产生孤独、寂寞和焦虑、紧张的情绪;大多数中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太多的自私心理,缺乏互助与合作精神[1]。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1.3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能有效的应对和顺应社会生活的环境,使个体内部与社会环境之间保持平衡与协调。新课程标准把社会适应列入了课程目标体系,为使中学生能正常进行人际交往、保持个性健康并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中学生这一时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均衡阶段,不够成熟,同时,这一时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由于来自家庭、学校等各方面的压力较大,间接忽视了对中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1.4中学生的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和处理健康信息和服务,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使得生活行为规范健康,本质是健康技能和健康习惯的养成。现代中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强,获取途径多样化,但是他们的健康往往置于末位,健康的知识不全面,也不够重视,以为健康与否离自己甚远,结果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健康问题:抽烟喝酒、网络成瘾、视力下降、睡眠不足、膳食不均衡、身体肥胖等。

2.健康教育的概念及内容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树立人们的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健康教育的内容概括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增强疾病预防的能力,增强个人卫生,促进心理健康,提高避险能力。

3.学校体育对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

古希腊人对体育十分热衷,认为“理想的人物不是关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好,发育好,比较匀称,身体矫健,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柏拉图则强调“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苏格拉底也宣扬“那些天生体质脆弱的人,只要锻炼身体,就会在锻炼的地方强壮起来” [2]。我国古代对于身体健康也一直有研究,古人倡导“天人合一”、“阴阳调和”、“身心合一”的养生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武术等,都是自古流传至今的优秀的养生健身方法。毛泽东同志早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过:“善其身无过于体育,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位置;并且认为勤体育则强筋骨,强筋骨则体质可变,弱可转强,身心可以并完。”[3]因此,体育是促进身体健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中学生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学校体育对中学生的健康教育可谓是举足轻重,从早锻炼到课间操,从大课间到课外活动,学校体育在中学生的健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对中学生有以下促进作用:

3.1学校体育培养中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体质

面对我国中学生体质下降带来的健康问题,体育是最好的疗方。国家出台了一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政策,如2007年4月启动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倡导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健康水平。使学校体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引起人们的关注,认为学校在发展智力的同时发展体育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体质下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号召下,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重视自身健康状况,增强体质。

3.2学校体育激发中学生的运动兴趣,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可使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可以促进中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新课标要求中学体育实行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结合,在必修课基础之上,中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修体育课程,选修课的实行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提高某项运动技能和技术,培养意志品质,增进友谊,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3.3学校体育有利于全面培养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中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技能时所获得的进步和成功体验,是形成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重要措施。张力为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文中明确提出,体育锻炼对焦虑和抑郁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以及敢于自我表现的能力[4]。教师通过观察学生活动过程的行为、表情等表象特征,及时指导学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锻炼习惯,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和建议,促进自身的进步和发展。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体育锻炼能及时调节学生常见的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学生身心健康达到统一。张彦的《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综述》一文中也认为体育锻炼对人体的焦虑、抑郁、紧张均有改善[5]。参与体育锻炼后,会诱发积极的思维和情感,这些积极的思维和情感对中学生的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具有抵抗作用。

4.结语

学校体育对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学校体育是学生在健康教育中最必不可少的课程,也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美国《韦氏大辞典》中对体育作出这样的解释: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个方面,它采用运动活动和有关经验从心理上、体力上、道德上、精神上和社会上使得个人充分发展,使他成为国家和世界上一个有用的公民。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管理,全面推广和实施新课程标准,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教育,设置相关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这是学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教育的关键和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兰自力,骆映.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

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3,24(1):72-74

[2]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18-20.[3]国家体委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

分会.毛泽东与体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332-333

[4]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

院学报,1995,15(4):42-47

[5]刘彦,高志青.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

育学院学报,1996(1):34-37

篇6:远程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学生; 学业发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为孩子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与依附性, 因此在家庭中, 家庭教育的环境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理念与方法等直接对孩子的全面发展产生影响。本文将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教养方式等四个方面, 就家庭教育因素对中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努力探求改善家庭教育因素的途径与方法。

一、家庭教育因素对中学生学业发展影响的分析

(一)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中学生的学业发展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 受教育程度直接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受教育程度高的人, 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与科学的教育方法, 对孩子的教育会具有一定的优势, 效果会直接体现在学生学业成绩提高上。与之相反, 受教育程度低的人,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 往往会更为专制或放任, 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直接造成学业成绩的降低。退一步而言, 即便孩子在学习上出现困难, 致使学业成绩下降, 那些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可以利用本身的知识储备与帮助孩子渡过学习的难关, 使其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促进学生提高学业成绩。而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则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 无法从自身的角度推动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

(二) 家长的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学业发展产生影响

教养方式的不同会致使学生的学业发展不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教育实践可知, 科学民主的教养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 而专制与放任的教养方式则会阻碍学生学业发展。具体原因为: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会更理解孩子, 知道孩子的学习兴趣所在, 孩子也更愿意与其进行沟通, 家长能够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协助学生进行学习。当孩子在学习方面取得成功或失败时, 家长能够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因此学生的学业水平必然得以提升;采用专制或放任教养方式的父母则完全忽视孩子的学习兴趣, 不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与发展需要, 一味地对孩子进行强制学习或放任不管, 这也就造成学生的学业水平降低。

(三) 家长所具备的家庭教育知识对中学生学业发展产生影响

家庭教育即是一门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家庭教育知识的内容非常广博, 而且针对性强, 易于操作, 可以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所有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那就是孩子的学业发展水平得以提高, 然而家长要如何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一味地严要求、勤督促、批评与责骂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具备一定家庭教育知识的父母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一是可以引导孩子树立起科学的学习观, 让孩子了解学习的目的, 掌握学习的技巧与方法,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二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合适的学习目标。家长更为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与个性特征, 知道孩子的学习兴趣所在, 因此也就更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三是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业发展;四是能够让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利于孩子学业成绩的提升。

(四) 家长的职业对中学生学业发展产生影响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发现, 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对学生学业的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些在企事业工作或者从事专业技术的家长, 一般其子女的学业成绩较为优秀。而那些从事体力劳动或个体经营的家长, 其子女的学业成绩优秀的则较少。具体原因为:前者一般具有较为良好的文化素养, 较为看重个人的发展, 更为关注兴趣爱好以及情感体验。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往往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 是孩子为独立的.个体, 更为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而后者多为生计所奔波, 个人的理想与愿望几乎无法实现, 因此会将自身未完成的愿景寄托于孩子的身上, 希望能够通过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直接致使孩子学习成绩的降低。

二、改善家庭教育因素的对策

(一) 父母需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恒心与高效是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这两个因素, 在很大程度上习得于父母。因此, 父母必须在日常的生活中, 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通过自身对孩子进行影响, 让孩子明白做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 要持之以恒。让孩子能够高效的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做到该玩的时间玩好, 该学习的时间学好, 最终不仅实现学业的发展, 还能实现全面的提升。

(二) 父母需要控制自身的情绪

父母的情绪表现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业发展。有关调查显示, 家庭成员之间可以自由表达自身情感的孩子, 其学业发展水平较高。家庭氛围和谐, 家庭成员自由平等, 孩子具有较强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自身性格就会更为外向与积极, 更为愿意进行学习。与此同时,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在心理与行为上更愿意向成人靠拢, 父母的情绪与精神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 如果孩子的情绪好, 那么学业发展水平必然会得以提高。因此, 父母必须控制自身的精神与情绪。

(三) 父母需要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

有关调查表明, 语言的精致化程度影响人的学业成就, 因此父母需要使自身的语言更为精致, 也就是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这里所讲的教育素养并不能被简单的理解为受教育程度。素养是精神要素与能力要素的组合体, 个人的素养包括品格、智慧、爱与情感、意志力与人脉这五个方面,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 必须具备这样的个人素养。大部分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并没有直接兴趣, 往往都是间接兴趣, 而父母的希望则是间接兴趣的来源。如果孩子能够感受到父母的爱, 从而主动进行学习, 那么学业发展水平必然提高。

(四) 建立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这里所讲的家庭文化氛围指的是家庭成员之间所形成的一种科学文化环境, 包括对孩子进行的教育与辅导、对孩子智力进行的熏陶与启迪。主要表现为家长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家庭的藏书情况以及家庭的学习环境, 等等。

教育既是一种影响, 同时也是一种熏陶。荀子在《劝学》中讲“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这句话充分说明, 外在环境对个人成长担负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那么家庭就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既早且深。在中学阶段, 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虽说父母已然无法对其产生直接影响, 但是仍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去影响孩子,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让其乐学、会学。对于家庭文化氛围对学生学业影响这一问题, 我国学者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结果无不表明孩子的学业发展深受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由此可见, 家长必须创设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 虽然我国已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但是追求学生的学业发展仍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教养方式、家庭教育知识储备等直接对中学生的学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父母则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控制自身的情绪等改善家庭教育因此, 从而促进孩子学业水平的提高, 实现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汇泽.中学生学业发展中家庭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 .

[2]畅浩.中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教育关系研究[J].新课程, , (3) .

[3]王贺.浅议家庭教育对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J].教育, , (08) .

篇7:略论历史剧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影响

[摘 要]历史剧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不失为一种教学的好方式。历史剧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但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历史剧也会对历史教学产生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其学会选择和判断,做历史剧的主人。

[关键词]历史剧 中学历史教学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90085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历史教育将对中学生三观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思考和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一系列问题,是每个历史教师以及历史学工作者的时代使命,因此,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如何呢?笔者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多年,对此有所了解。首先,师资力量薄弱。在高校里,历史学并不是热门学科,师范类学校亦是如此,导致中学历史专业教师奇缺,甚至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其历史教学能力、水平可想而知。其次,很多历史教师拿不出“料”来,教学方法单

一、古板,学生对照本宣科的教法根本就不买账。最后,历史学科在中高考中属于小科目,占分有限,很多学校都由教学能力差的教师担任,这更加剧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尴尬程度。

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尴尬地位相比,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却大受欢迎。很多学生(包括普通民众)对历史知识的获取往往是通过历史剧,这让我们历史学工作者心中不免产生苦涩的味道。既然存在着这么多的历史剧,学生又那么喜欢,教师是否可以在中学课堂上引入呢?笔者认为,这不失为教学的一个好办法。

一是学生通过历史剧能了解基本的史实。很多历史剧都是根据历史事实通过影视的方式再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优秀的影视作品对人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有些人看了历史剧,为了了解更多的常识而去翻阅相关资料,有些人甚至是通过历史剧喜欢上历史学科的。

二是将直观、感性的历史影视剧植入历史课堂可以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剧植入课堂改变了照本宣科以及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学生一听说有历史剧看都兴奋不已,课后还津津有味地谈论剧中的事件和人物。因此,直观感性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是学生观看爱国题材的历史剧,能增强自身对祖国、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自豪感,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热情。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植入历史剧,使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国家和家乡的历史发展历程,了解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逐步树立起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品质。

四是学生观看历史剧,能提高运用唯物史观审视历史和现实社会的能力,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还原和学习历史,实现历史学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功能。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逐步教会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看问题,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历史剧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许多积极的意义。那么,历史剧对中学历史教学只有积极意义吗?当然不是,消极影响也不少。

一是目前粗制滥造的历史剧仍比比皆是,这些作品往往错漏百出、违背历史事实,误导学生和普通百姓。比如在新《三国演义》中吕布的台词“我家貂蝉可是四大美女之首”,古装剧中的房子不小心就被看出有空调,清宫戏中种种不可能的事到处可见。这些不严肃的历史剧往往会让观众误以为是历史事实。

二是部分无良的历史剧制作者和片商为了收视率和博眼球,不惜违背历史事实,在剧中采用粗俗、暴力、色情和血淋淋的场面。这些作品的危害很大,特别是对未成年的中学生来说,他们年纪小,辨别能力比较差,过多接触这类影视剧,对他们往往有害无益。

三是各种历史“神剧”不顾历史事实,哗众取宠,严重影响中学生对历史事实的了解,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现在的历史“神剧”泛滥成灾。最典型的是最近几年的抗日神剧,学生看到的是我国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上天能揽月、下海能捉鳖,以一杀十,甚至以一顶百,甚至有“手撕鬼子”等神技,而事实上抗战初期日军的战斗素养、武器装备等都远远优于我军。以上所述对年纪小、辨别能力欠缺的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作为历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客观、正确地了解基本史实。

总之,历史剧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结合不失为一种教学的好方式,但是一些不负责任的历史剧也会对历史教学产生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学会选择和判断,做观看历史剧的主人。

篇8:远程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启发诱导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一)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由此可知,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儒家的重要教育思想。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引导学生们认真思考。多运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独自探索,重视学生们对文章的个人感悟;多运用讨论、交流、问答的教学形式,不能教师一言堂;采取不断追问的指导原则上,提倡学生敢于质疑,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反对学生们对课本、教师等权威的盲从。

(二)循序渐进。儒家从孔子时代就形成了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孟子也主张循序渐进的原则,他把学习过程比作流水,水在流动的过程中,是先注满一个坑洼再注下一个,学习也是这样,要一环扣一环的进行。因此,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知识体系和学生们认知的先后顺序循序渐进地教学,按照拼音、字、词、句、句群、篇章的结构体系来逐步学习语文,不能跨越任何一步,因为学生不可能刚学会拼音和字,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还需按照结构顺序按部就班地学习。

二、因材施教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孔子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智力、兴趣等都是不同的,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由于语文具有人文性特点和学生们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

(一)“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儒家教育思想认为,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才能教好学生。因此,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敏感性,把握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握学生情感的触发点,根据学生们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二)“教亦多术”。儒家提出要在了解学生差异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方法进行有针对性地教学。因此,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下,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工作。例如,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能力设置不同梯度的问题,把难度较大的问题留给那些程度好的同学;而难度较小的问题留给那些程度较低的同学。另外,还可以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进行分组,小组内的成员可以互帮互助,尤其是提倡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主动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三)“长善救失”。儒家在长期的教育中发现学生存在“四失”的现象,即在学习中出现贪多反而学得不扎实,片面专精,浮躁怠慢和畏难不前的情况,学生的心理是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们的心理以及需求、兴趣等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创设巧妙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引起学生们的情感和心理共鸣,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扬长避短。

三、教学相长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教学相长是指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互相切磋、启发,进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状况。儒家思想认为学生具有超过老师的可能性,老师在和学生们一起讨论学习,或答疑解惑时,相互切磋、相互启发。鉴于教学相长的重要作用,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

(一)“学而不厌”。儒家教育早就涉及到了终身教育这一观念,孔子进入老年以后仍然学习、写作。语文教师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充、更新自己的知识。另外,还要善于在师生互动中学习。

上一篇:养殖业与环保下一篇:2022五月你好六月再见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