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2024-04-28

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精选6篇)

篇1: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答:(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怎样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 答:(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方面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总是要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方面关系得到实现,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这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的性质与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和瓦解的作用。

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答:(1)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2)认识经济规律。认识经济规律就是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做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

(3)利用经济规律。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篇2: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必须坚持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者历来十分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基础不动摇,同时也强调党的群众基础的极端重要性,他们坚持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辩证统一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必须与时俱进地坚持二者的统一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的.客观要求,是我们党实现“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也是根本区别于世界其他政党的客观要求.

作 者:曾柏苓  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昆明,650111 刊 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CCP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SCHOOL 年,卷(期): 3(1) 分类号:B038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阶级基础   群众基础   关系   意义  

篇3: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1 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的内涵

1.1 管理是一门科学, 它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 在各种组织当中是纷纭复杂, 别具特色的, 但其中仍存在共通之处, 存在着规律性。大量学者和实业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 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检测数据, 提出假设, 验证假设, 从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 好让其他人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 有矩可循, 有据可依, 提高成功率和可行性, 不至于盲目和被动。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 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 是否行之有效, 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说, 管理学是科学的, 具备科学的特征。

科学性是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 管理者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相关知识, 就象哈罗德·孔茨认为的那样:“医生不掌握科学, 几乎跟巫医一样了。高级管理人员不掌握管理科学, 则只能是碰运气, 凭直觉, 或用老经验。”;而有了系统化的科学的管理知识, 他们就有可能在严谨、量化、合乎逻辑的科学归纳基础上, 对组织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因为科学的管理注重自然规律、客观数据、分析结论、程序化、规范、规则、惯例、理性体验、同一性和经验运用。科学性是一种行为的严谨, 为组织带来平衡和稳定, 犹如骨架和躯干的作用。管理者学好管理学, 能减少因违背管理的基本科学规律而造成的低效率和失误。

但是在现实中, 我们又时常看到一些饱读管理经书的学者, 在管理实践中却屡遭败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片面强调了科学性, 盲目照搬国外的管理理论;将书本上的管理原理当作教条;而管理的科学性对现实的要求过分理想化和理性化, 它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 它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 结合实际,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 管理又具有艺术性。

1.2 管理是一门艺术, 它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

艺术, 就其本义而言, 是指用形象反映现实并比现实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般意义上的艺术, 是指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管理艺术, 则是表现为灵活高超的管理才能和艺术化的管理方法, 是打开管理活动奥妙的钥匙。

由于管理对象分别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的产出要求、不同的资源供给条件等状况下, 这就导致了对每一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一种惟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 特别对那些非程序性的、全新的管理对象, 则更是如此, 从而造成了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者对管理技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事实上管理者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 体现了管理者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与责任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手段多种多样, 因此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 这也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

管理属于软科学, 没有最优解, 只有满意解。如何更好地管理, 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 更受管理者本身的价值观、风格和偏好的影响。如果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 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 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艺术的管理注重的是灵活多变、逆向思维、创新创造、情感认知和审美感悟。艺术性是一种思维的升华, 带来活跃与发展, 如同流动的思想、气质和血液。艺术性是管理变化创新的灵魂,

2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 而是相互补充, 相辅相成的。所以, 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1 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内涵可知, 卓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管理活动必须接受管理理论的指导, 以管理的基本规律为行动指南。对一个管理者而言, 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十分重要的, 管理的专业训练不可能培训出“成品”的管理者, 但却是为通过实践进一步培训管理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为培养出色的管理者在理论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

管理的理论价值, 有别于其他学科, 比如工程技术。在工程技术应用上, 只要遵循它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通常都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例如用同样的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飞机, 一般都能飞得起来, 一般无需对每一架飞机作个别的特殊处理。但在管理上则并非如此。由于每一个被管理者的性格、心理不同, 不同的阶段情绪也不一样, 以及每一种管理情景也有所差别, 导致了同一种管理手段和技术, 在管理效果上必然存在差异性。所以, 仅靠“背诵原理”来进行管理活动, 必然是脱离或忽视现实情况的无效活动。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在变化着的管理实践中对管理理论加以灵活运用;懂得针对现实及管理与被管理对象的特点对科学规律进行巧妙运用, 不断求新求变, 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正是管理者艺术水平高低的体现。

2.3 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以相互转化。

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就是艺术化管理知识与科学化管理知识不断互相转化的过程。艺术化的管理知识要不断地转化为科学化的管理知识, 作为管理知识体系中规范的一部分, 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反过来, 也只有对科学化的管理知识进行艺术化的运用, 边运作边探讨, 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我们必须重视一线管理者的直觉、悟性或经验, 从中感悟和提炼科学化的管理规律。没有他们的直觉、悟性或经验, 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创新的源泉。

2.4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各有自己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

由于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其理论体系相对严密, 而管理的艺术性决定了其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相对灵活, 所以两种属性在作用的发挥上各有侧重点。科学性侧重喻管理理论的学习、研究方面, 艺术性侧重于管理实践的应用方面;科学性借以提高管理效率, 艺术性借以提高准确性、管理适应能力;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程序化和逻辑化, 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非程序化和非逻辑化。管理劳动密集型企业会较注重科学性, 借鉴一些成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而管理知识密集型企业则可能较注重艺术性, 要靠管理者更高层次的技巧去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 管理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比例也可能是变化的。在企业创业阶段, 艺术管理可能更为需要;在发展阶段, 科学管理可能更为重要, 而到成熟阶段, 艺术性可能又上升到较重要的位置。管理的科学规律为企业实现目标指明了一条最短路径, 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危机或使危机最小化讲究的就是管理艺术。

综上所述, 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既有规律又不拘泥于成法, 它为管理者指明了一个行动方向, 又给他们留下了想象和发挥的广大空间。认识管理的两重属性, 对组织和管理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 管理者才能运筹帷幄, 组织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摘要:管理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它具有科学性;管理也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 它同时具有艺术性。在理解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内涵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有机统一体, 有着各自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既有科学又有艺术的管理才是成功的管理。

关键词:管理,科学性,艺术性,基础,创新,转化

参考文献

[1]杨杜.我眼中的管理.中外管理研究, 2001, 11.

[2]熊鹭.论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清华管理评论, 2001, 10.

[3]汪洋.管理与用人.特区企业文化, 1996, 2.

[4]陈月华, 林韦.知识、经验与直觉概述.中国营销咨询网, 2003, 11.

篇4:语文教学中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科学性人文性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思维、逻辑、心理等科学品质以及提升学生品位的人文品质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教学思想的理性化和教材文本的人文性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体现语文教学是科学与人文高度统一的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地更新观念,建立起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育观,体现出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发挥出语文教学的巨大作用。

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学。因此,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提到突出的地位。从近年来语文教学界提倡人文性的一些做法看,多是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诸多“非工具性能力”的培养目标,还有“灵感、顿悟、直觉”等“非逻辑认识能力”的培养。但我们也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在“幡然醒悟”之后,又走人了另外一个误区,那就是把语文课完全当作文学欣赏课来上,而忽略了语文科的知识性,忽略了教学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

因此,在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忽略其“科学性”。因为“人文性”相应于“科学性t,只是认识的一个方面,科学不仅是原理、概念、知识,还有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毋庸置疑,任何一个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指导,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语文教学同样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进展,学习科学的表达方式,从而树立科学态度,培养创新精神。语文知识系统的科学化是培养发展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的基础。此外,我们还应该提倡培养学生质疑、批判、研究、求实创造等现代社会必须的基本素质。强调语文学科的科学性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作为语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应该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事实上,语文教材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在人文性较强的作品中,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随处可寻:在科学性较强的作品中,种种文学手段能帮助我们化抽象为形象,化间接体验为直接体验。

如在教材的小说单元中,人物命运的逻辑是明显存在的。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项链》中的玛蒂尔德。《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等,我们在分析他们的形象时通过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种种描写手段如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环境等来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是小说的“人文性”的体现。同时也要根据其言行、心理描写等来推理他们命运发展的逻辑,从而揭示他们最终命运的J必然性。这是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设计的“科学性”的体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性格的发展,被“逼上梁山”的命运就是文学作品“人文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一个典型。林冲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不可能一下子走上叛逆造反的道路。作者用大量的文学手段如环境描写、行动刻画、细节点染等来表现林冲性格发展的轨迹;通过一系列情节的设计一步步揭示了林冲的命运,从而揭示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人物的描写体现了文学手段的大量运用,有很浓的文学意味;情节的设计则体现了科学的逻辑推理,使人物命运的发展合乎情理,水到渠成。而其中得到鲁迅赞誉“极富神韵”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不仅在环境渲染上给人以直观感受,还表现出情节设计上的理性思考。其他文学作品如散文,其感情变化的逻辑及所描写的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是明显存在着的:即使是写景言情、寓理的诗歌,其言语内容之间的联系、诗句之间的顺序、节次之间的组合等也是有着很强的逻辑性的,有些甚至可以抽象出来加以分析。

又如,教材中的议论文、说明文等文章有很强的科学性,但是不是它们就没有或者说缺乏人文性了呢?不然!如《拿来主义》就是一篇逻辑性强、论述生动的集强大的逻辑推理与形象生动的文学手段于一身的议论文的典范。作者鲁迅先列举大量生动详实的事例来批驳错误观点“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抛来主义”“抛给主义”等,由此揭露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然后提出对待文化遗产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主动去“拿”,而非被动地等。文章的总体思路就体现了强大的逻辑推理。但到底要“拿”什么、怎么去“拿”,作者并不是列举一二三来硬逼读者接受,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比喻来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感受作者的观点,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又如科技论文《宇宙的未来》,文章引述了一些历史故事来衬托议题,用一些生活事例来说明问题,使讲述的道理通俗化,语言诙谐幽默。高中语文教材几经修改,更突出了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工作和活动中,我们应该把这种统一提高到贯穿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高度上来认识,大力提倡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

提倡科学、入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不仅体现了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其目标就是培养语言素养与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科学的语言,也要让学生掌握“适用”的文学的语言;既要让学生学会“经世济用…‘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让学生学会“修身养性”“改造主观世界”。为此,就必须既注重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理论的吸取,又注重人文科学、文学艺术的学习;既注重科学素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审美趣味、超越精神、健康人格的培养:既注重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又注重语感、审美趣味、文化品味的养成;把语文教学活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各种似乎对立的精神,文化的对话、交流中生发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这样的语文教育。才会充满生机、充满情趣,才真正具有了科学人文精神。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态度,以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及人文素养为己任。把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真正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篇5: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关键字: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互补、统一

一、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具体表现为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

二、人文精神

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人文是关于人的文化生命的学问(关于自然生命的学问是科学),所以叫“人文”。所谓人文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中心,关心人,爱护人。用现在大家比较普遍说的一句话,就叫人类关怀、生命关怀,这应该说是人文观念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般认为,人文兴起于文艺复兴(以文学和艺术的形式,张扬人的价值,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运动,所以称之为“人文”。在某种意义上,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人性的一次解放运动。从此以后,承认人、关心人、尊重人、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就成为一种新的观念。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其实,作为先进文化的共同组成部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不仅表现为相互差异和区别,而且也体现为相互间的沟通和补偿。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设若只有科学精神,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失去诗意,将变得毫无趣味可言。诗歌、绘画等艺术都将消失,我们平时的一些客气话、问候语也会变得没有意义,我们将丧失幻想的乐趣。可以想象,生活在一个绝对真实的世界里,必定是枯燥乏味的。

事实上,科学所允诺的真实、精确、客观、理性、普遍、定量化等,是很难完全实现的。首先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难以实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我们无法真实,相当多的情况下说的都是无实际意义的话或谎话,当我们见到一个人对他很反感时,我们能够对他说“我讨厌你”吗?同样,当我们在大街上见到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女人时,我们能够立刻就说“我爱你”吗?如果你这样说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要么被认为是疯子,要么会被打一顿或送往派出所。道德领域的事情是不能用科学来衡量的,它们只是一种习惯,是没有什么道理好讲的,无法符合科学。

布劳德和韦德说的好:“科学家获得新知识,并不单纯靠逻辑性和客观性,巧辩、宣传、个人成见之类的非理性因素也起了作用。科学家并不全靠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也不是他们所垄断的。科学不应被视为社会中理性的卫士,而只是其文化表达的一种重要方式。”只要我们看一看科学发现的具体过程,就可以知道科学家们之所以能作出科学发现并非完全依赖理性,他们同样需要激情和想象,一个没有激情和想象的科学家是不可能有什么成就的。许多科学家从事某种研究,并不是因为它真实,而是因为它美。

如果只有人文精神或人文学科,也是同样有害的,而且也不现实。一方面,人类不能仅仅生活在诗意和想象之中,人类毕竟是一种动物,他不仅要吃喝,还有尊严的需要,还要追求更高级的生活,他还有好奇心和控制欲,有无限扩张的欲望──这是不能被去除的,因而他不可能摆脱物质生活,这就需要科学这种实用理性或工具理性;另一方面,科学既然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就不可能再退回到原始的物我不分或科学不发达的状态,不可能将现有的科学消灭掉。

所以说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孪生姐妹。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重要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始终离不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合力的推动。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不可能只靠自然科学,也不能只靠社会科学。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就需要愈来愈多的文理兼备的人才。今日的青年,必须具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然后可以求学问、成事业。《大学》、《中庸》的大道,重视人文精神,但亦包含科学精神。西洋文化的发展,提倡科学精神,但亦不能忽视人文精神。西洋的哲学,本包括伦理学及美学,而求善求美乃是人文精神的基础;西洋的科学,包括求真与求实,故有理论科学、实验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以至工、医、农、商各学科的发展。西洋的科学发展,轻视了人文精神,故今日的西方,陷于彷徨无主的**状态。中国的人文发展--尤其是理学、道学--偏重于伦理观念、道德规范,而忽略了科学精神;且于文学、音乐、艺术,亦不加重视,故求善胜于求美,求善重于求真。实在真、善、美为人类世界鼎足而立的重要因素,缺一而不可的。

而且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加速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需要宣传和普及科学精神,而且也要高扬和激发人文精神。

五、总结

科学技术是一把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同时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组成了人类的现代文化。科学思想从理性的角度创立了人文观念,文学和艺术则从情感的方面把人文观念渗透到人们的灵魂之中。科学与人文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只有并驾齐驱、比翼双飞人类才能够永远向着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人类社会;而人文精神像一颗明星指引人类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严春友

燕山大学报万长松

《中央月刊》第4卷第12期顾毓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台湾成功大学六十学毕业典礼)

百度文库

篇6:论科学传播内容与机制的辩证统一

科学传播的研究日益活跃,但科学传播的内容与机制的关系仍缺乏明晰的阐释.本文试图对科学传播的.内容与机制关系做出一种解答,并探究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作 者:杨清明 赵东伟 YANG Qing-ming ZHAO Dong-wei 作者单位:杨清明,YANG Qing-ming(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重庆,400030)

赵东伟,ZHAO Dong-wei(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重庆,400030)

上一篇:冬、雨季施工措施下一篇:田径运动会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