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阶级的共性及其相关问题

2024-04-23

刍论阶级的共性及其相关问题(通用7篇)

篇1:刍论阶级的共性及其相关问题

刍论阶级的共性及其相关问题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阶级性应该是个性(特殊性)与共性(普遍性)的`对立统一.阶级性的共性是私有性,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所有阶级的成员都是生活资料或生产要素的私有者;都具有私人利益;都具有私有精神.人的自私性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无论是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讲,人性自私论在总体上都是错误的;承认阶级的共性是私有性,并不否认无产阶级大公无私的阶级品格.

作 者:贺生群 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法政系,西安,710065刊 名:理论导刊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年,卷(期):“”(6)分类号:B024关键词:私有性 人性自私论 大公无私

篇2:刍论阶级的共性及其相关问题

一、成果汇报准备不充分

研究性学习课程涉及范围之大,内容之深,牵涉之广,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在研究成果展示时,需要在有限的十分钟内将课题的确定、过程的推进、问题的解决、结论的呈现等都清晰完整地展示在听众和评委面前,并且还要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研究成员一方面必须十分熟悉自己研究的内容、过程;另一方面必须对自己展示的研究成果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准备除了反映研究过程和体现研究成果的文字要简洁直观、图片形象生动外,还要对评委、观众有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预测,设计好相应的回答内容,制定出应对的处理提纲或方案。因此我们一定要及早动手、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好评。否则,势必会影响到汇报的质量,哪怕前期研究得再好,一旦因为汇报不到位,也会使研究成果付诸东流。事实上,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研究成果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出现资料不全,缺乏说服力,理解不够,生搬硬套,或者仓促上台,表现拘谨木讷,面对评委提问不知所措等现象,这都充分说明成果展示、汇报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比如有这样一个课题 《科学处理垃圾共建绿色地球》,从研究课题着眼,它主要是要突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汇报时,研究成员先出示准备好的3个垃圾桶,分别是:可回收垃圾、不可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其实这已经体现出了解知识不全面、准备不充分。按照国家标准,分类应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接下来学生就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垃圾实物来演示怎样分类投放垃圾。只见一个学生把莴苣的叶子丢进了不可回收垃圾桶内,由于学生先前准备得不充分,出现了垃圾的投放错误,其实莴苣叶属于餐厨垃圾,像这种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 吨有机肥料。汇报结束后我们评委问及有害垃圾到底指什么?一般包括哪些?能否举例说明?可是学生的回答显得比较含糊。这就充分说明他们没有做好汇报的充分准备,或者说研究时不深入、不具体,浮于表面,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没有真正开展好研究活动。

二、成果展示形式倾向成人化

有些研究课题在成果展示汇报时以成人的喜好为出发点,大量使用了成人化的语言,举止行为带有成人化的倾向,极力迎合成人口味,从而失去了小学生自己的个性特点,也不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特别要指出的是,研究性学习虽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与参与,但毕竟学生才是其中研究的真正主体,必须体现和突出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就像齐白石老人所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们指导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规范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否则会使学生在盲目模仿中迷失自我。既然课题是由学生研究操作实施的,那么就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研究情况,指导老师主要看看语句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就行了,无须多考虑。如果一定要追求什么完美,甚至从文学的角度来表现内容,突出语文功底,斟词酌句,这样反而本末倒置了,更有甚至还为学生设计了讲话的语态、肢体的配合、表情的衬托,让他们一字一句背出来,这些都违背了小学生的成长规律,给汇报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这样做,一方面增加学生的负担,反而显得汇报比较生硬,另一方面也会给观众和评委带来一种压抑感。其实我们好多汇报材料,也就是学生制作的汇报PPT中都有学生的话语,我们只要对照着PPT一步一步地说,按部就班地汇报,在汇报中再穿插一些过渡语和衔接语就行了,这样显得比较自然、亲切,何乐而不为呢!

三、展示资料收集多分析少

对于资料的收集,老师和学生都有较高的认识,只要有了第一手资料,研究就开了一个好头。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愿意在资料收集上下功夫,如查阅书刊、专著;走访专家、群众;开展调查、实验;甚至实地考察,照相、录像等。可是学生在处理这些材料时却显得欠妥当,以至于在成果展示中出现了堆砌原始材料,资料展示目的不明确,分析、解说不准确等现象,导致辛苦收集来的资料难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比如我们有个研究课题《味道的江湖》,看到这个课题名称就觉得很有“味道”,非常霸气,学生研究也很投入,花了很多心思,做了大量的走访和实地拍摄,用视频介绍了当地的多种名菜、小吃等。可是这只是像放电影似地放了一遍,一来没有抓住某个名菜进行重点研究,展开实践活动;二来缺少分析说明,没有揭示其本质,突出“味道”这个主题,凸显其与研究的内在联系,这样就使得观众难以抓住重点,汇报结束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只是记住了几个菜名。以个人愚见,既然当地有这么多的名菜,我们可以开展长线研究,把这些特色小吃菜肴穿在一根主线上,逐个研究,逐个击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味道带来的盛宴,体现菜的江湖,从而凸显当地的特色,使研究为实践服务。这样才能突出我们研究的价值,体现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无尽知识。

四、课题背景与研究过程不相称

我们有些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也很容易围绕它来展开研究活动,可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地偏离研究的中心,出现研究课题与研究过程脱节、不相称的现象。比如有这样一个课题《我爱生活之牙膏篇》,这里学生提出问题:平时刷牙时发现牙膏壳的尾部都有一些黑色或浅灰色的条状,那这些条状标在牙膏壳的尾部有什么作用呢?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值得作为课题来研究,而且对这个课题展开研究活动也比较容易操作、实践,我们只要围绕它展开研究工作,最后解决这个问题,那这个课题的研究成果马上就凸显出来了。可是,学生在汇报时却转换了话题,转移到牙膏的作用上了,虽然说得头头是道,可是到汇报结束也没有解决提出的问题。那等于说我们在做无用功,完全违背了研究的初衷。还有这样一个课题《脚的“保护者”———鞋》,那这个课题应该在鞋子对脚的保护性上做文章,可是我们在汇报时听到的却是有关鞋的历史及种类,没有重点突出鞋对脚的保护作用。这就要求作为研究指导者的老师们给学生把好关,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做好指导工作,及时提醒学生,修正研究方向。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改动,抓住鞋的历史演变,研究人们怎样改变鞋的形状及制作工艺及选材,使鞋适合我们的脚,从而体现舒适性、保护性,这样的研究才能体现鞋的历史演变,人类文明的发展。

总之,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个新型课程,研究性学习方式是一种新型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这对学校创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要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突破性的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朝斌.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中的常见问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05).

[2]黄正厚.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12).

篇3:刍论阶级的共性及其相关问题

【关键词】供热系统;控制阀;类型;共性

一、控制调节阀在供热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在循环水管网系统中,由于各个环路之间不同的阻力和耦合的关联关系,导致流量的输配难以均衡,调控困难,由此造成系统运行品质差,流量调控不准确不稳定,用户端冷热不均,被迫采用大流量运行,能源浪费严重等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使用了质量差不可靠、使用方法简便、造价低廉的控制调节设备。在我国供热系统的能效目前只有百分之三十。人们往往只留意热的损失,而忽略了用户散热损失。用户散热损失约为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主要是由于冷热不均造成的。由此可见,这部分热损失是相当可观的。将供热系统进行计量收费,从节能的角度考虑主要目的是为了挖掘其潜力。供热计量收费的节能措施目前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完成。第一种是通过控制阀的作用,利用了太阳能、家电、照明等设备的自由热;第二种是装设控制调节阀实现流量平衡,进而克服了冷热不均现象;第三是提高居民的节能意识,减少了开窗通风等的无谓散热。在这三种途径中,其中有二条都是通过控制调节阀来实现的。由此可以看出,控制调节阀在计量收费的供热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控制阀的分类及特点

控制阀主要分为球阀、蝶阀和逆止阀等等。以下以球阀和蝶阀为例,对其原理和类型进行分析。

(一)球阀的原理及其类型

球阀是一种新型且逐渐被广泛应用的阀。它是一个有通腔的球体,通过阀杆控制阀芯作九十度旋转,使阀畅通或闭塞,在管路中起关断作用。除具有流体阻力小,全开时密封面不受冲蚀,没有方向性且结实耐用,它可以在介质双向流动的情况下使用。具有体积小密封性很好,简单容易操作的特点。目前在石化、电力、核能、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球阀可以任意角度安装。水平安装焊接球阀时,阀必须打开,避免焊接时的电火花伤及球体表面。

球阀分为固定球式和浮动球式。在供热工程中的一些关键位置,常采用进口球阀。它与国产球阀的结构不同。国产球阀的阀体普遍都是二块式、三块式或法兰连接;而进口球阀的阀体是一体式焊接连接,故障点比较少。进口球阀的产地多数是在北欧供热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由于其具有极佳的密封性和可靠的操作性等特点,一直以来都备受青睐和广泛使用。

(二)蝶阀原理及类型

目前,在供热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种类也最多的一种就是蝶阀。它是由一个圆盘通过阀杆旋转,阀瓣在阀座范围内作九十度转动,实现阀的开关。它在管路中起关断作用,也可调节流量。蝶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体积轻巧,密封性好。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当它全开时,阀板即密封圈受介质冲蚀。在供热工程中,常用的蝶阀有橡胶软密封蝶阀和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两种。

1.橡胶软密封蝶阀。由电镀球墨铸铁和密封圈由橡胶材料做成的阀门通常称之为橡胶软密封蝶阀。因其所用密封材料不同,故其性能亦有所不同。常用的橡胶材料有乙丙橡胶、丁青胶和耐热乙丙橡胶。乙丙橡胶适用温度零下四十五度到一百二十五度;丁青橡胶适用温度零下十二度到八十度;耐热乙丙橡胶适用温度是零下二十度到一百五十度。供热工程中常用的有法兰式蝶阀和对夹式蝶阀。对夹式蝶阀具有操作方便,容易安装和维修,密封和调节性能较好的特点,且性价比高,因此得到广泛应用。软密封蝶阀具有没有方向性,可任意安装的特点。有一点应该值得注意的是蝶阀在仓储时,阀板应开启四度到五度,以免密封圈由于长期受到压力而变形,影响密封。

2.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原理及其特点。阀轴、阀板在阀内相对位置的偏移构成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普通的蝶阀都是阀轴中心线与阀板中心线偏离,即一个偏心;高性能的是阀轴中心线与管道中心线偏离,即再加一个偏心器,目的在于使阀板开至二十度之后,密封副之间相互脱离,这样可以减少其摩擦。所谓三偏心就是在两个偏心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斜锥,它是阀板的偏移。这样使得阀板在九十度行程范围内,密封副之间完全脱离,既加强了凸轮效应,又完全消除了摩擦。当密封副逐渐闭合,以最小的扭矩实现最严密的关断。密封是由阀座、密封圈采用高度耐高温、腐蚀和摩擦的优质合金制成。为了避免密封圈与阀座之间产生碰撞,密封副之间设计成柔性接触,即形成"弹性金属密封",以保证密封副之间严密无摩擦。有了严密的结构,再辅以弹性金属密封,这样的阀操作轻便、经久耐用且密封性较好。

进口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特点是没有方向性,但一般不宜反装,通常都有建议安装方向;国产蝶阀有方向性,一般反向比正向差一个泄漏等级或差一至二个压力等级,不可反装。

三、阀门在使用中的共性问题

无论是什么阀,在使用的过程中都要保持阀内的清洁。起吊时,绳子不要系在手轮或阀杆上;安装前要确认阀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在焊接时,焊机地线必须搭在同侧焊口的钢管,避免电流将阀门击伤;在阀门焊接过程中应该对中、小口径的阀门采取冷却措施;管路中不经常启闭的阀要定期转动。另外,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环境防护问题、介质对阀内部的腐蚀及防护问题、温度压力问题以及密封与泄漏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应该注意的,只有注意他们之间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才能更快速的安裝、更安全的使用。

参 考 文 献

篇4:刍论阶级的共性及其相关问题

研发人员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力量, 其工作直接影响企业及其产品竞争力, 科学的绩效管理能有效激发集研发人员的潜力, 提高研发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但由于研发活动具有影响因素多、计划性弱、工作较难量化等特点, 如何对研发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一直是困扰较多企业的一个难题。因此, 对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制度及制度执行过程中广泛存在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具有普遍现实意义。

2 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评价

表现为:1) 重“评价”, 轻“管理”, 重视评价环节, 没有实现绩效全过程管理;2) 重“结果”, 轻“效果”, 重视评价形式, 缺少对评价结果与其与绩效提升关系的科学分析。

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对绩效管理目标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绩效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合理设定员工绩效目标, 激发员工潜力, 最终持续提升员工、部门和企业的绩效, 绩效评价或绩效评价结果并不包含在内, 它只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手段之一, 将其作为绩效管理工作的目标, 有舍本求末之嫌, 与绩效管理的目标背道而驰。

一套科学的绩效管理制度, 应包含完整的绩效目标设定、绩效沟通与辅导、绩效评价、绩效诊断与提高等过程。绩效评

员的责任和权力所限, 并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规划。4.2技能复核准则

施工管理人员, 应事前研讨拟定出各分部分项间、各工序间、各工种间合作联接的最合理技术流程;装置工程各工种应与土建施工亲近配合, 应设专人随土建工程进度进行预留、预埋;加强工种间合作与联接。

4.3质量事端陈述和处置准则

树立和履行质量事端陈述和处置准则, 是指在质量事端发作后由有关人员进行质量事端的辨认和评定, 剖析发生质量事端的缘由, 并拟定处置质量事端的办法, 经相应职责部分审阅同意后进行处置, 并经关联部门复核检验。

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 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安全性。在施工前, 施工人员就必须检验好相应的施工设备, 技术人员需要严格把关, 确认好各项工序的完善性和严整性;在施工过程中, 务必保证施工人员和各项程序的配合——这是保障工程施工建设质量体系的必要条件。由于现浇板很容易出现部分非结构性价只是其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承上启下, 对前期目标设定结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并为后期绩效诊断与绩效提高提供数据依据。没有合理的设定目标, 绩效评价将无法公平、全面、真实地反映员工绩效;没有及时地沟通与辅导, 员工将无法及时充分认识工作过程中的不足, 了解上级对自己工作的要求, 并找到提升绩效的方向和方法;没有深刻的绩效诊断, 员工将无法对绩效结果进行深入剖析, 找到绩效不理想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因此单独的绩效评价, 不能代替绩效管理其他环节, 更称不上完整的绩效过程管理。

另外, 在绩效评价与绩效的关系上, 企业期望通过绩效评价结果促进绩效提升。但由于绩效管理制度和过程的不完整, 绩效评价往往同时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和终点, 其对员工当年绩效提升的杠杆激励作用不够, 对次年绩效提升的启发作用也极其有限。现实情况是绩效评价结果更多是作为公司员工考评或薪酬分配的工具, 而不是采纳分析后作为次年绩效提升的依据。

2.2 绩效指标等同于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的直接分解:

表现为将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简单分解或罗列为员工的绩效指标。为保证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的完成, 在向员工下达绩效指标时, 上级通常会参考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并对其进行分解。但若分解粒度不够或不加转化, 就会出现员工绩效指标与其职责、能力不匹配的情况, 直接影响员工对其理解及执行。

绩效指标与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比较, 还是有一些差异。第一, 更具备可执行性, 企业或部门目标, 一般较为宏观, 但作为绩效指标而言, 是由个体来执行, 这就要求绩效指标尽可

的裂缝, 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细心地观察, 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保证质量, 合理科学的防御措施预防裂缝现象。只有如此, 才能使整个房屋建筑的质量, 安全也才会得到保障。与此同时, 还必须结合好建筑工程项目自身的项目管理特征, 在施工前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施工中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 另施工落成后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 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2]陈柳强.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J].四川建材, 2006, (2) :44~45

[3]任建平.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D].北京

[4]张欣天.房屋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初探[J].河南科技, 2010

能具体、清晰, 便于操作、执行。第二, 种类更多, 企业或部门目标的完成需要建立在员工绩效指标达成的基础上, 但即使目标一致, 由于员工职责分工的不同, 其在完成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不一样, 因此仅用这套指标不能满足要求, 需要根据每个员工的职责分工及企业或部门对其期望, 准备更多种类的绩效指标;第三, 指标“值”更大, 为了充分发挥员工潜力, 也为了降低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完成的风险, 员工绩效指标值的和通常大于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值。第四, 范围更广。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更有现实性, 与公司当年运营情况关系更紧密, 但公司为了保证长远发展, 还有规划、能力建设、企业文化等重要工作, 这些需要在员工绩效指标中体现;第五, 个体差异。考虑到员工个体专业、水平、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 绩效指标也需要差异化, 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难以满足。

2.3 绩效指标等同于工作任务

表现为绩效指标成为工作任务的罗列, 如此简化以后, 员工的年度工作内容非常清晰, 且由于工作任务大多简洁明了, 可执行性看似很强。

但这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这种形式不能清晰表达绩效期望。绩效指标设定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突出重点, 通过有限的指标项及权重, 清晰传达绩效经理对员工的期望, 让员工了解年度工作重点, 若绩效指标成为工作任务的简单罗列, 势必造成重点不突出, 弱化绩效指标的导向功能;此外, 研发任务一个本身特性就是包含一定不确定因素, 也不合适大量作为绩效考核指标。不可能罗列穷尽。另外, 这种形式不能全面反映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及其综合影响。同样是一件任务, 若直接罗列进绩效指标, 一般仅是从任务进度、质量这些流程面角度进行考核, 但完整的绩效指标除此以外一般还考虑学习成长面、财务面、客户面等角度, 兼顾任务完成与个人能力提升、兼顾项目进度和质量与项目成本、兼顾个人业绩与客户感受, 即将个人全面发展与企业长远发展紧密结合, 使员工认识到工作任务的完成, 应建立在对企业价值、利益尊重和认同的基础上, 通过绩效考核, 使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更紧密。

2.4 纳入过多过程绩效指标

为加强对研发活动的过程管理, 设置较多过程绩效指标。如将员工成长或能力提升指标设定成培训课时指标, 将研发调研的要求设定成调研工作次数指标。

但通常这些过程并不是达成期望结果的充分必要条件, 如果直接拿来作为绩效考核指标, 难免有误导甚至负面作用, 如员工可能会为了完成指标多参加培训, 不关心培训后的效果, 为了完成调研次数指标走马观花, 不关心调研效果。另外, 这些过程要求跟其他工作任务指标紧密联系, 是其他工作任务的基础或前提条件, 两者有所重复, 如为达成“研发进度和质量”指标, 本身就需要进行相关调研, 单独将其拿出来作为绩效指标没有太大意义, 对调研的相关要求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管理措施轻松实现。

2.5 纳入较多嘉奖

为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与工作积极性, 树立创新文化, 企业通常会对获得荣誉、成果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嘉奖, 同时将这些奖励计入绩效, 给予加分。

但由于大部分奖励的本身特性, 并不适合作为绩效目标。第一, 偶然性。绩效指标要具备普适性, 即大部分员工通过努力都有可能达成, 但大部分奖励无法预期, 不具备普遍意义, 不适合以绩效指标形式对员工进行期望;第二, 滞后性, 奖励常常反映的是过往考核年度的工作成绩, 并不能反映当年度的工作情况;第三, 重复性, 嘉奖的工作内容一般与其他绩效指标内容相重合, 是在现工作内容上的升华, 因此有重复计算的嫌疑。此外, 如何设置加分的额度和权重也是一个难题, 因为绩效指标要求少而精练, 引入嘉奖以后必将减少其他重点工作的权重, 影响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与公平。

3 改进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工作的几个措施

3.1 完善绩效管理过程

以持续提升员工、部门和企业绩效为目标, 完善绩效管理制度, 打造包含“绩效目标设定、绩效沟通与辅导、绩效评价、绩效诊断与提高”的绩效管理持续循环过程。通过绩效目标设定, 在员工、部门和企业的绩效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合理分解目标, 并使员工清晰认识和理解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通过绩效沟通与辅导, 上级及时发现员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和资源支持, 下属通过工作态度以及工作方法的改进, 保证绩效目标的实现;通过绩效评价, 对员工年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激励与约束的依据;通过绩效诊断与提高, 上级与员工对照绩效目标, 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发现绩效管理制度如目标不合理等方面的客观问题, 及绩效达成过程中如工作效率不高等方面的主观问题, 应针对问题制定相关改进措施。

3.2 平衡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和员工工作任务

绩效指标既不能简单套用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 也不能直接罗列工作任务, 设定过程中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 并坚持以下原则:第一, 目标一致性原则, 通过绩效指标体现员工、部门和企业绩效的一致;第二、可执行性原则, 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分解为绩效指标时, 既要考虑企业或部门年度目标的完成, 又要考虑员工个体岗位、职责的特殊性, 绩效指标要适当转化, 尽量以工作任务形式下达, 便于实现;三, 差异性原则, 通过绩效指标体现员工岗位、能力的差异;第四, 重点突出原则, 减少绩效指标数量, 并通过权重体现员工工作重点, 体现企业和部门对员工的期望。

3.3 结果考核为主, 过程考核为辅

尽量减少过程绩效考核指标的采用。一方面, 修改部分过程绩效指标值, 使之真实反映结果, 反映企业和部门期望;另一方面, 对研发项目管理流程及其节点要求进行标准化, 实现这些过程节点管理的日常化、例行化。

3.4 减少嘉奖类绩效指标

尽量减少嘉奖类指标, 并在公司薪酬体系中配套相关奖励制度, 使绩效与嘉奖分离, 不重复、不冲突。

摘要:介绍了企业研发人员绩效管理制度及制度执行过程中广泛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 对其后果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研发,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朱翠翠, 李成标.企业研发人员绩效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9

[2]企业研发项目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及应用[J].重型机械, 2011, 3

篇5:刍论阶级的共性及其相关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实践; 共性问题; 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许多大学生改变了“等毕业实习”的传统做法,纷纷在暑期里自发进行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便尽早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但是,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凸显了一些实践成效不佳、劳动权益缺乏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将使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甚至使它失去了原有的意义。本文就这些共性问题及其对策展开探讨,期待能够给有关各方予以参考和借鉴。

一、当前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形式,是大学生投身改革发展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思想觉悟、增强大学生服务社会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自愿参加为主。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通过父母、亲戚或朋友介绍到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见习。

二是由所在院校统一组织,学生自愿参加,到一些企业、乡镇进行考察,到敬老院和孤儿院等社会福利机构担任短期的自愿者。

三是由所在院校推荐,学生自愿参加,到学校实训基地和其他一些大企业顶岗实习。

四是学生通过阅读各种媒体上的招工信息,前往应聘工作。

五是学生在家族企业实习或在家分担一些生产和家务劳动。

六是參加Q群组织的旅游活动或自愿者活动。

七是留在学校参加一些暑期校园建设工作。

统计显示,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许多学生受益匪浅。大部分学生充分地体会到父母担当社会工作和家庭责任的不易,对自身的不足也有了一定的客观认识。这些实践活动使他们在职业素养和个人品格意志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培养。不少学生还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修正了自己未来职业发展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的就业做了一些前期心理准备。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凸显的共性问题

大量事实表明,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受到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肯定。但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凸显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集中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实习、见习机会不均等。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学生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实习的机会很少,尤其是行政管理、法律、文学、艺术等文史类专业的学生,基本找不到对口的实习单位。

2.学生的暑假实践活动主要以顶岗实习为主。许多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的关系,参与社会服务和旅行等实践活动的机会不多。大部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企业顶岗实习,他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几乎等同于暑期打工。

3.学生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我国存在着的国营、集体、个体、中外合资、外资等企业,各种企业的内部管理体制各异,导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条件良莠不齐。其中,在私营和外资企业顶岗实习,普遍存在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节假日安排加班的现象,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学生在实习劳动中,普遍感到身心疲惫,体质下降。有的企业还延迟一个月发工资,致使学生假期结束还没拿到的报酬。这类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使他们对就业产生了畏惧,身心的过度疲劳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投入新学期的学习生活。

4.实习专业不对口,劳动报酬低。在校大学生还未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无法独立担当相关专业的技术工作,致使许多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与所学专业不对口,致使他们的专业理论实践基本流于形式。尤其是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在企业基本没有选择实践内容、方法的机会,他们多数从事简单、机械的体力劳动,如在工厂流水线上组装零件、在餐馆打扫卫生、上菜,在酒店前台收银等,这些工作不但劳动报酬低,而且工作的技术含量也不高,没能使大学生发挥知识与技术上的优势,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5.假期实践活动时间过长,学生没有条件学习和进行自我提升。许多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时间不少于一个半月,以致顶岗实习的学生大部分假期都在企业里劳动,基本没有时间进行系统的文化学习,学生失去了认真思考、沉淀知识和提升自我的机会,更没有坚持增长知识、开拓思路、创新能力的初衷。

6.盲目择业,过于看重报酬,忽略实践活动的意义。一些大学生急于摆脱学校和家长的束缚,尝试独立自主地生活,将社会实践活动视为暑假打工。在选择实践活动单位时,他们只看报酬,不关注工作内容和环境,盲目择业,被一些不良企业雇佣,人身安全和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有的甚至误入歧途。还有一些学生在不正当的娱乐场所就职,总日耳濡目染一些社会不良习气,心灵受到严重的污染,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丧失了大学生应有的浩然正气。

三、解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性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多年培养而逐渐成长起来的社会接班人,是我国各行各业的新鲜血液。在大学毕业后,他们将很快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能力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兴衰。因此,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齐抓共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活动条件。

首先,社会各界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当前,不少人认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就应该自己去面对一个真实地社会,去亲身体会社会优胜略汰的自然法则。他们应该象其他就业者一样,依靠自身努力,学会立足于社会。然而,这些将在读大学生等同与普通就业者的想法,忽略了在读大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即1.大学生刚刚迈入成年人的行列,无论在身体和心理上,可塑性很大。因此,大学时代是他们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关键时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思想道德、学习、工作等方面予以他们正面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抵制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保持身心健康,避免走弯路,错失成才的机会。2.在读大学生基本没有兼职工作,是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成年人。他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技术,为未来的工作做好知识和技术储备。他们的暑期生活还需要家庭供给。人们不能要求他们象其他的就业者一样,就业赚钱。他们选择实践活动的方式不应以劳动报酬的多少为依据,而是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为的机遇为依据。

其次,国家相关机构,应将保障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纳入工作内容,采取相关措施,使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制度化、正常化、正规化,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问题。

实行实习单位资格审批制度,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管理体制和安全措施符合规定的单位进行考核,要求接受单位在大学生见习、实习的岗位、技术专业培训、实习内容和待遇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并给予合格的单位予以注册,由劳动就业部门向社会公布,供大学生自主选择。由此解决学生实习、见习机会不均,专业不对口、人身和劳动安全无保障的问题。

鼓励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积极协助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适当安排一些部门,接待学生参观、见习。如,法院有计划地开放申述厅,安排前来见习的法律专业的学生参与上访人员的接待工作。医院可以安排护士学校的学生或医学院的学生在前台服务区工作,为病人测量血压、填写病历等。汽车制造厂安排汽车设计专业的学生到生产流水线去观摩。使管理、设计、法律、文学、艺术等专业的学生也有机会实地考察和接触未来的工作,激发他们担当社会责任的热情。

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资源,有计划地对大学生免费开放公园、著名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红色旅游区、风景名胜区和体育场馆,使经济能力有限的大学生群体也有机会领略祖国的大好山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他们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在人生观、道德观、文化修养等方面得到正确的指导,从而培养他们报国之志。

第三、高等院校担负着培養大学生的主要责任,应全面支持大学生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高等学校要将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将它并入就业指导课程。学校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在实践单位、实践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如,开设实践活动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做好实践活动的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准备,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有能力去探索、去创新。

学校辅导员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做好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检查和监督工作,及时协助学生解决难题。监督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引导他们在思想上锤炼自己,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行为的影响。

学校要设法减轻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在假期里适当开放食堂、图书馆和部分学生宿舍,让学生有机会留校工作、学习和研究,有机会在本地参加短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考察本地的风土人情、到科技馆和博物馆调研,到本地企业、事业单位见习等。

第四、学生家长要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做好后勤保障和思想教育工作。家长要关心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在经济上予以大学生必要的支持,不能简单地让学生打工挣钱,自己解决生计问题。要避免学生盲目顶岗劳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和学业进步。家长要鼓励大学生,因地制宜,就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家乡服务,回馈父老乡亲的抚育之恩。在暑假时间的安排上,家长要引导学生纵览全局,做到工作、学习、生活都兼顾,既要进行有效的实践活动,又要预留时间与家人团聚,增进与家人、家乡的情感,还要注意锻炼身体,坚持文化学习,积极进取,培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雅恬, 陈媛 .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的创新[J].知识窗;教师版,2014.

篇6:刍论阶级的共性及其相关问题

卢卡奇给出了阶级意识的定义,即“被赋予的阶级意识”是“变成为意识的对阶级历史地位的感觉”,或“人们在特定生活状况中,如果对这种状况以及从中产生的各种利益能够联系到它们对直接行动以及整个社会结构的影响予以完全把握,就可能具有的那些思想、感情等等。”[1]可见,不同的阶级都会产生相应的阶级意识。阶级意识的产生是基于阶级的特定生存状况的,那种状况与人们的利益直接相关。他还强调,这种阶级意识“既不是组成阶级的单个个人所思想、所感觉的东西的总和,也不是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总体的阶级在历史上的重要行动归根到底就是由这一意识,而不是由个别人的思想所决定的,而且只有把握这种意识才能加以辨认。”[2]阶级意识是基于某个阶级全体成员的实践而产生的,只有阶级全体成员形成的统一意识才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作用。阶级意识是客观产生的,是人们阶级利益的理性表达。在卢卡奇看来,历史和阶级意识在过程上是同一个进程。

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条件

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历史过程。阶级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时,就为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当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法调解时,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才在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得以形成。

(一)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过程

1、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立阶级的出现是前提

在卢卡奇看来,纯粹阶级的出现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出现了明确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才可能产生阶级意识。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等级意识不但没有促进阶级意识的产生,它反而掩盖了阶级意识,并从根本上防止阶级意识的出现。阶级意识与历史的关系在前资本主义时期是完全不同于资本主义时期的。因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存在中的纯粹抽象的消极性,从客观上来讲,不仅是物化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不仅是资本主义社会化的结构模式,而且——正因此——从主观上来看,它又是一个转折点,通过它可以意识到这一结构,并因而实际上打碎这一结构。”[3]在卢卡奇看来,尽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可以认识到社会现实,但是,资产阶级的统治却是无意识地进行着的,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虚假”意识。工人的消极性意识既表明其物化程度,这一意识又潜藏着工人突破物化的可能性。

2、持续的经济危机是催化剂

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产生是资本主义持续经济危机的结果。持续的经济危机给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产生起了加速作用。无产阶级在经济危机中认识到自己的现实生存状况,这就使无产阶级明确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无产阶级生存境地的每况愈下,迫使无产阶级去思考自己所充当的社会角色,进而去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因而,资本主义持续严重的经济危机就成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形成的催化剂。

3、无产阶级的自我觉悟

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能否意识到自己存在的辩证本质对于无产阶级至关重要。无产阶级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辩证本质——自己创造物质世界时,也是在创造他自身——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只有当工人意识到他自己是商品时,他才能意识到他的社会存在。“并不是所有有能力统治的阶级的阶级意识的内在结构都是一样的。关键在于它们对于自己为了实现和组织统治而必须采取的和实际采取的行动能意识到什么程度。”[4]对于一个阶级而言,重要的是,它是否能认识到历史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和其阶级自身是否能够加以解决。那个阶级对自身的觉醒程度决定它行动时所达到的对历史作用的程度。如果那个阶级不能把自己的利益归因于社会总体,它就只能在社会中处于被动统治的地位。相应的,它也就只能服从历史的发展,对历史进程起不到推动作用。

4、无产阶级政党是领导力量

卢卡奇寄予无产阶级政党很高的希望,他认为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离开党的领导是不可想象的,无产阶级同历史发生实际的作用需要党的领导。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是由无产阶级对社会的失望和遭受的苦难产生的,无产阶级通过与资产阶级的社会斗争逐渐达到“形成阶级”的地步。党是无产阶级“潜在理论”的现实表现,党可以现实能动的领导无产阶级进而影响历史的总体过程。党还是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支柱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良知。

(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发挥作用的条件

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在无产阶级意识中的客观表现。与它的形成过程相似,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在历史中作用的发挥也是受客观条件制约的。

1、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应转化为实际行动

无产阶级对历史发挥作用,依靠的是在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指导下的实际行动。“工人认识到自己是商品,已经是一种实践的认识。就是说,这种认识使它所认识的客体发生了一种对象的、结构的变化。”[5]工人认识到自己是商品时,就会对客观世界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客体与自身是异在的,它能意识到自己是经济过程的客体。这种认识促使工人进行行动,意识的潜在性向现实的转化才能影响历史进程。

2、无产阶级的行动要顺应历史需要

卢卡奇指出:“只有当历史的过程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发生作用,严重的经济危机使这种阶级意识上升为行动时,这种阶级意识的实践的、积极的方面,它的真正本质才能显示出它的真正形态。在其他情况下,与资本主义潜在持续的危机相适应,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始终是理论的和潜在的。”[6]可见,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历史作用的发挥也是有条件的,它是基于历史的需要——严重的经济危机,显示出它在历史中的真正形态。资本主义严重的经济危机不但加速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产生,而且给无产阶级的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而,无产阶级要顺应历史的需要去行动。

三、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优越性

在卢卡奇看来,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较之资产阶级意识具有优越性。无产阶级在经济生活中的不利生存境遇,使其具有彻底的对现实的把握能力,进而具有彻底的革命精神。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优越性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基于整体性扬弃历史

无产阶级不是为了替代资本主义而去斗争的,而是在于扬弃现存的社会,为了超越现实社会,进而实现无阶级的社会。卢卡奇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就不像以前的阶级那样是阶级的社会既定存在的直接实现,而是像青年马克思早已认识到的并已强调指出的那样是它的自我扬弃。”[7]无产阶级被历史赋予了改造社会的任务,“因此在它的阶级意识中,就必然会出现直接利益和最终目标,个别因素和整体的辩证矛盾。”[8]对无产阶级来说就意味着,直接利益和对整个社会的客观影响的辩证关系就在无产阶级意识本身之中,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是对社会整体矛盾的把握,它是着眼于全局利益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之所以具有这种优越性是因为,无产阶级的生存状况使其能够认识历史过程的整体。这就使无产阶级区别于资产阶级,能构成对历史的推动力量,能对社会发展过程的核心起决定性的影响。它不是仅仅把握个别历史事件,促使它觉醒的恰恰是整个历史过程。

(二)基于总体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特殊功能:一方面必须要和揭示社会本质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必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越来越内在的统一。”[9]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只不过是无产阶级的社会历史地位的另一面。在它看来,自我认识和对总体的认识是一致的,因此无产阶级同时既是自己认识的主体,也是自己认识的客体。”[10]无产阶级是历史进程中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历史是实体,无产阶级是主体。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是立足于对历史总体的把握,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的。这才使得“面对在思想、组织等等方面都占有优势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优势仅仅在于,它有能力从核心出发来观察社会,并把它看做是互相联系着的整体,并因而能从核心上,从改变现实上来采取行动;就在于对它的阶级意识来说,理论与实践是互相吻合的;就在于它因此能自觉地把它自己的行动作为决定性的因素投放到历史发展的天平上去。”[11]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是理论通达实践的桥梁,只有通过它才可以对历史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在卢卡奇看来,阶级意识是处于特定经济地位的人在实践活动中出于对与自身相关的直接利益的认识而产生的。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了纯粹的阶级意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产生和发展较之资产阶级具有优越性,后者形成的是“虚假的”意识,只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才是与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步的,因而也才能成为历史发展的推动力量。

摘要:阶级意识问题在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地位重大。在这部由八篇论文组成的论文集中,卢卡奇在第三、四章都花大量笔墨阐释阶级意识问题。他分析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形成和发挥作用的条件,并阐明其优越性。

篇7:刍论阶级的共性及其相关问题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中产阶级;阶级地位;阶级意识

[中图分类号] D6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007(2014)03009109

[收稿日期] 2014-03-22

[作者简介] 金玉,女,朝鲜族,韩国延世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社会学。(首尔120-749)

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16届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此后,社会各界开始纷纷关注中产阶级的诸多问题,关于中产阶级的学术研究也逐渐热络起来。中产阶级的生存状况之所以备受关注,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产阶级的日渐发展与壮大,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产阶级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个新兴阶层,是一个具有积极进取精神与优良道德品质的群体,可称之为当代社会的中流砥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中产阶级的价值诉求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代社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社会仍然没有确立一个衡量中产阶级的普适标准,即便是中产阶级自身也极度缺乏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这种现状,一方面不利于中产阶级自身健康有序地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中产阶级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笔者认为,确定中产阶级的存在意识,就必须首先明确中产阶级的划定标准;而要确立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就必须首先对中产阶级的构成及其阶级意识进行深入了解。

中产阶级的壮大和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其阶级意识的确立上。从本质上说,只有主观的阶级意识和客观的阶级地位相一致才能形成真正的阶级。本文将通过对中产阶级的规模及其构成的研究,挖掘出其应有的阶级意识,以便强化中国中产阶级自我身份的认同,进而有效地发挥其积极的社会作用,展现其社会价值。

一、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构成

探求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构成要素,首先需要确定如何区分中国社会中的不同阶层。但是,国内外现在还没有一个用于区分阶级的普适标准。因此,划分阶级的标准会因研究者的理论背景与学术立场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将生产关系、劳动分工、权力等级、分配制度作为区分阶级的四个变数。详见表1:

根据上述四项变数,参照《2008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简称CGSS)》1的资料分析,我们可以将阶级做如下分类,如表2所示。如果把阶级分为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与下层五个等级,上层阶级包括高级干部、高层经理人员和大企业家等社会角色;中上层阶级包括中级干部、中级管理人员和中小企业家等社会角色;中中层阶级包括专业技术者和个体工商户等社会角色;中下层阶级包括一般公务员和一般办事人员;而服务业和产业劳动者则属于下层阶级。将专业技术者归属在中中层阶级的原因在于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权力阶层的地位远高于技术人员。

各阶层的规模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表3)。上层阶级所占比重为7.5%,中上层阶级为16.9%,中中层阶级为22.7%,中下层阶级为24.9%,下层阶级为28.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现在的阶级构造呈现金字塔形状。我们认为,中上层阶级和中中层阶级就属于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范畴,这两个阶层的比例合起来约占整个社会的40%。因此,中国的中产阶级结构,距离中产阶级占极高比重的钻石形阶级结构的标准还很遥远。

除上述标准之外,个人的收入水平也是划分阶级的重要依据。收入水平能够提供一个最直观、最客观的标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要是以收入的多少作为判定阶级的依据。对于如何设定收入标准这一问题,学界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以平均收入为基准,将整体收入水平分为五个等级。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2008年全国的平均年收入约为1.5万元。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处于“中间”程度,而这里所谓的“中间”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此,我们将年收入在1.5万元到3万元之间界定为“中等”收入水平。如果将收入水平作为参照系数,那么中国的阶级分布则如表4所示。

综合起来看,同时符合收入和职业这两个要素的阶级所占的比率,要低于上文所分析的只符合职业要素的阶级所占的比率。在此,我们所关注的是,下层阶级所占的比率要高于同时符合两个要素的阶级所占的比率。其原因在于,在中国与职业相对应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并不一致。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教师、医生、律师等职业拥有较高的社会威望和社会评价,经济收入也相应较高。但是在中国,这些职业的经济收入非常低。而在下层阶级中,职业威信高低与经济收入多少成正比。因此,如果将经济收入列为参照值,那么很多人都将被排除在中产阶级范围之外,而同时符合两个要件的中产阶级只约占整个中国社会阶层的29%。

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在各领域的分布如表5所示:中产阶级在国家行政部门中分布最广,其次是个体职业者。特别是国家行政部门中的中产阶级几乎占据了中国社会所有中产阶级的一半左右。这与中国当下的经济体制密切相关。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国家行政机关在资源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国家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自然拥有更多获得物质资源的机会。但颇为讽刺的是,集体部门与国家行政部门虽都属于公有制,但是集体部门的地位却日渐弱化,甚至面临着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也逐渐深化。但是集体企业的改革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经济收益欠佳的集体企业纷纷转轨,甚至被转卖为个人所有。因此,城市中的集体企业大多已变成了私营企业,以至于在当前的中国城市中几乎已经看不到集体企业的身影。而我们统计材料中的集体企业大部分是乡村企业。在中国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本来属于农村的区域被归入城市,乡村企业也进而被归入城市的企业。因此,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比率在集体部门中的比率最低。

nlc202309042151

从个体领域中的中产阶级分布来看,同时符合职业要素和收入要素的中产阶级的比重远远低于只符合职业要素的中产阶级。个体领域的中产阶级即私营企业主阶层,主要都是个体工商业者。根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所载资料来看,这些个体工商户几乎占据了整个社会私营企业的91%,其中不雇佣员工的私营企业占71%。他们虽然被划为中产阶级阶层,但是其收入水平与下层阶级差距不大。目前,中国正在逐步推进以个体工商业者为主要对象的医疗保险与减税等政策,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跻身于中产阶级的可能性非常大。

二、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阶级或阶层的划分主要基于其阶级成员对其所属阶层的强烈认同感,并将自己所处阶级与其他阶级之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相对的关系,同时,这种身份认同只有借助其行动表现出来,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换言之,阶级主体首先要意识到自己阶级的存在,并认为其他阶级的利益追求是不正当的,为了反对其他阶级的利益诉求,并且实现自身利益而试图运用政治手段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形成了阶级意识。[1](324~327)吉登斯区分了“阶级认知(class awareness)”和“阶级意识(class consciousness)”两个概念,阶级认知意味着阶级成员之间保持相似或相近的态度和信念,并由此形成了大致相同的生活方式。而当认识到与自己持有不同态度、信念以及生活方式的阶级存在时,阶级意识就形成了。[2](107~117)即使处于同一客观位置的社会成员,也可能会根据心理上等同视之的阶级范畴,体现出不同的社会态度和取向。因此,我们会根据客观基准去认识和把握阶级的内涵,同时也将阶级意识因素考虑在内。

通常来说,阶级意识是通过阶级归属意识而进行判断的。阶级归属意识是通过罗列各种阶级要素,并在其中选择与自己相一致的阶层的方法来判断和把握的。被调查者的阶级归属意识分布如表6所示。《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结果显示,将阶级分为下层阶级、劳动阶级、中下层阶级、中产阶级、中上层阶级、上层阶级六个级别,其中选择“中产阶级”的被调查者所占比率最高,将近30%,其次为“下层阶级”。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的被调查者把自己归属于除上层阶级和中上层阶级之外的其它四个层级,这和韩国或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体现出的阶级归属意识集中到“中产阶级”的现象不同。通常,中产阶级归属意识被看作是社会稳定化的指标,中产阶级的归属意识越强,社会的稳定系数就越高。虽然在现有的阶级范畴内,选择中产阶级的人数比重确实比较高,但是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仍然很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的归属意识就已经超过了80%;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中产阶级的认同感甚至超过了90%。[3](241~268)由此可见,中国的中产阶级只有30%的阶级归属意识离“安定社会”的距离还很遥远。

中国社会中产阶级归属意识较弱的原因,与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尚未形成较大规模的现状息息相关。特别是我们在进行实践调查的过程中,大部分的被调查者甚至根本没有关于中产阶级的任何认知。这一现状说明,“中产阶级”这一词汇在中国还没能成为一个大众化的用语。接触过“中产阶级”这一词汇的社会成员,大多是通过商品广告获知的。但是,多数销售者将中产阶级的形象做了夸大宣传,并使得大众对中产阶级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因此,将自己判定为中产阶级的被调查者,绝大多数是消费水平非常高的私营企业主和外资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而这些将自己看成是中产阶级的人究竟是真正具有中产阶级的身份认同意识,还是单纯地表现出了一种“中间”的意识,对此,我们很难做出判断。

同时,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客观阶级和主观阶级之间是相互背离的。相对而言,上层阶级和中上层阶级范畴内的社会成员有将自己判断为更低阶层的倾向,即本来应归属于上层阶级和中上层阶级的社会成员却认为自己属于下层阶级;而大多中中层阶级和中下层阶级则能够将自己的阶级归属和自己的客观地位统一起来,认为自己是中产阶级;与此相反,下层阶级通常会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客观地位,甚至认为自己属于上层或中上层阶级。下层阶级所具有的这种阶级身份认同特点,是因为他们拥有更为接近中产阶级的经济收入,而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社会客观地位。另外,上层阶级故意将自己看低的倾向与中国人“不显富,不露财”的隐秘心理有关(表7)。

中国社会各领域中产阶级的阶级归属意识如表8所示。客观上属于中产阶级的被调查者中没有一个将自己视为上层阶级的。而认为自己是中上层阶级的被调查者中,在国家行政部门从业的人数最多。从中产阶级在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分布情况来看,国家行政部门和(包括私营和个体在内的)私营企业主的比率分别为46.4%和49.2%,相对而言,私营企业主的比率略显高些。而在国家行政部门从业的政府职员中具有更多中上层阶级归属意识的现象说明,在当下的中国,与经济资本相比,组织资本的潜力更大。

那么,中国人究竟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自己所属的阶级地位呢?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没有相应的问题设置,在此我们对被调查者的现场采访记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表9所示。根据可重复选择的结果显示,40人中有35人选择了收入水平,其次选择了生活方式。从中可以看出,判断阶级归属的主要依据就是经济生活水平的高低,而职业和学历的重要性往往被消解了。

由上表可见,在所有选项中,家庭背景所占比重最小,这表明由于中产阶级是靠自己个人的能力维持生活的,所以世袭性因素对他们阶级地位的确立不具备决定性意义。对于采访中“你认为自己到达现在所处地位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自己的努力”。但是家庭背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个人努力”居首位,其次是“个人性格”,第三位即是“家庭背景”(图1)。在阶级边界不明确的中国,讨论阶级的封闭性还为时过早,但是“家庭背景”作为重要因素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在中国,和中产阶级同样备受大众瞩目的就是“富二代”和“官二代”现象,这两个新词语甚至已经被载入《百科辞典》。同时,与“富二代”对应的“穷二代”一词也新近登场。在这种现状下,未来中国社会能否实现“中产阶级化”,或者中产阶级是否会最终消失,从而出现社会的两极分化,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nlc202309042151

在上述获得阶级地位的判断因素中,“家庭背景”占据第三位,这表明在中国社会阶层的建构中,政治权力和特权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政治权力持续对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极大的影响,传统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政治权力精英仍然是最大的受益群体。引入市场机制后,虽然所有制结构和利益分配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由于市场是在既有的权力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享有政治权力的社会阶层仍然能够优先获得经济利益。

总而言之,在中国社会,我们无法否认政治权力的重要性。但出身于劳动者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中国中产阶级敢于直视自己无权的社会现状,并因此更加依靠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这是当今中国的一种良好的社会现象。

在发达的西欧社会,职业和学历被看成是区分社会阶层的核心指标,这是因为市场成为分配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劳动力资源的分配也同样依赖于市场。劳动力资源的价值在市场上所获得的认可和肯定与职业和学历密切相关,人们的大部分经济利益都是通过职业获得的。除此之外,职业与社会名誉、权力等也紧密关联。因此,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形成了以职业为基础的阶级评价体系。而在中国,职业和学历虽被用作区分阶级地位的客观性指标,但在中产阶级的意识中,它们绝不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在当下的中国,现代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正处于形成阶段。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使政治性因素对构建阶级结构产生的影响不断被弱化,以职业为基础的新型阶级结构正逐渐替代过去依靠政治身份、户籍等为参照系数的结构。虽然职业在中产阶级的认知中还不是决定阶级地位的主要因素,但是对于职业成为区分阶级的客观因素这一点应是毋庸置疑的。

接受我们调查的一位外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对自己现有的职业并不满意。外资企业是中国国内企业中年薪最高且工作环境相对优越的工作岗位,但是到45岁就必须退休,而且不能升职至高层,这样的情况,是个人无法改变的。他说自己小时候曾经听过一句话,“只是职业种类不一样而已,地位上并无差异”,当时社会贫富差异较小,生活水平也相当,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也较高。但是现如今,职业的选择十分重要,特别是如果能够进入公务员系统,生活就能够有保障,社会地位也会相应提高。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从事公务员工作。在“单位福利”已经被逐渐消减的现今中国社会中,职业的优劣取决于是否能够获得稳定的生活保障。现在人们希望从事的职业中,居首位的是公务员,其次是事业单位,即进入到国家体制内部就业仍是大多数择业者的优先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并稳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在经历中国社会体制转变后,中国社会也在重新进行职业认知。职业对生存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同时人们对学历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中产阶级对子女教育的期待如图2所示。

由上图可见,约60%的被调查者都主张子女必须拥有本科学历,而期望子女拥有硕士学位的被调查者约占30%,希望子女拥有博士学位的被调查者约占13%。从被调查者本人的学历来看,四年制大学本科毕业者占45%,硕士学位获得者占26%,博士学位获得者占13%。被调查者学历偏高的现象说明,职业的地位和学历高低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大。因此,在中产阶级的主观认识中,即使学历不是判断阶级地位的重要标准,也无法漠视学历因素对提高阶级地位的积极影响。在中国社会中,学历因素无法在评定阶级层级中占有较高地位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同阶级间的学历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如图3所示:

通过考察中国社会各阶级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可以发现,阶层越低,受教育时间越短。上层阶级的受教育程度最高,平均时间为14年。全部被调查者的平均受教育时间为9年,这相当于初中毕业。换言之,现在中国社会的个人平均学历非常低,即使被划为上层阶级,受教育程度也不过是专科毕业水平而已。从整体上看,在教育水平低下的情况下难以将学历作为区分阶级的基准。不仅如此,很多人的大学学历是在成为干部或管理人员之后,通过在职教育获得的,因此难以在统计中进行明确区分。这无疑造成了一种假象,好像他们在成为社会精英之前就已经获得了社会精英的资格。

三、结论

综上分析,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人们的主观阶级归属意识和他们的实际阶级地位往往相互背离。所属的层级越高,人们越倾向于将自己的客观阶级地位看低;越是处于下层阶级的社会成员,却反而倾向于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层级。根据我们的研究显示,中国社会的中产阶级约占整个中国社会的29%,且主要集中于国家行政部门。这说明以私营企业为代表的体制外中产阶级的发展比体制内中产阶级的发展要受到更多的限制。笔者认为,为了促进体制外中产阶级的发展,体制内人员享有的社会保障也应该分一部分供体制外人员享有,以促进整个社会资源分配的公正与公平。

实际的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国社会中产阶级的形成过程中,社会必须积极帮助不同层级的社会成员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大多社会成员常常主要以收入多少为依据来判断中产阶级的归属,这种认识将误导对中产阶级的科学认知,甚至导致中产阶级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更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与发展。因为,中产阶级并不仅仅是经济上富有的代表,而应该是在“先富起来”之后积极回报社会、并担负社会责任和义务的阶级,应该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Mills, C. Wright(1951), 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Giddens, Anthony(1973), 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 New York: Harper&Row.

[3][韩]金柄助(2000):《韩国人主观阶级意识的特征和决定性因素》,《韩国社会学第》,34辑夏季版。

[责任编辑 郭玉玲]

上一篇: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下一篇:电业局职工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