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练习

2024-05-11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练习(通用12篇)

篇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练习

1、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这三部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文献,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B)A.分别是英、法、美三国的历史文献 B.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 C.都使本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是在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颁布的 2、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A)

A.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D)A.建立了共和国 B.国王被送上断头台 C.打败了外来势力 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15~18世纪是欧美主要国家出现社会巨变的时代。这里的“社会巨变”主要是指(B)

A.人文主义取代专制主义 B.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 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土义

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法律文献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愿望和政治要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颁布的重要文献是(B)A.《人民宪章》

C.《独立宣言》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共同点是(D)A.最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C.打败了外国的武装干涉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人权宣言》 D.《1787年宪法》

7、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D)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8、在资产阶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的封建君主是()A.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 B.詹姆士二世、查理二世 C.路易

十六、查理二世 D.查理一世、路易十六

9.比较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科能力要求之一。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A.赢得了民族独立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10.十七、十八世纪,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意义有()①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③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1、拿破仑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A.法国封建王党势力十分强大

B.对外战争损害了许多国家人民的利益 C.军事独裁统治始终没有得到资产阶级的支持 D.拿破仑军队数量过少、装备落后

12、法国大革命又是怎样“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的? 13、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仅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还产生了欧洲社会的新的政活制度。请回答:

(1)揭开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序幕的事件是什么?(2)1640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3)材料中“旧政治制度”和“新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1)议会的重新召开;攻占巴士底狱。(2)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3)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14、阅读下列材料:

法国大革命是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它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力的打击„„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高喊“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达到欧洲各地„„革命的领袖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编撰了《法典》,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推广到欧洲其它国家„„ 请回答:

(1)掀起法国大革命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把这次革命推向高潮的领导人是谁?

(2)据材料概括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并指出拿破仑《法典》颁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制定法律文献《人权宣言》,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拿破仑帝国: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制定《法典》。(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

材料一:《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材料二: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请回答:

(1)材料一提出的要求反映了哪些人的利益?(2)材料二是什么历史事件的内容?(3)材料一、二都把斗争矛头指向了什么?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共同社会根源是什么.(1)资产阶级。(2)新文化运动。(3)封建专制制度(或封建制度、封建统治);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7—18世纪,英、美、法的资产阶级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建立了自己的政治统治。从此,自由与平等、民主与法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说出为17—18世纪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准备理论武器的历史事件。(2)归纳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成果,并逐一说明其作用。(3)列举受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影响,发生在欧美和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各一例。

(4)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2)革命成果及作用:

英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美国: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推动作用。法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有很多影响。思想理论及作用: 英国:《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美国:《独立宣言》。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原则,宣告人人生而平等。标志着美国的诞生,反映了殖民地人民摆脱民族压迫的要求。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是世界上第一步成文的资产阶级共和宪法。法国:《人权宣言》。体现了自由和平等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人权和公民权,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拿破仑法典》。用法律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否定封建特权,确立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原则,是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评分说明:①革命成果及对应作用2分,或理论及对应作用2分、只写成果得1分,作用不对应不得分;②成果及作用需涉及三个国家,一个国家只给2分,共6分。

(3)欧美:俄国1861年改革或美国南北战争、中国:戊戌变法或辛亥革命 评分说明:欧美和中国各答出一个得1分,共2分。欧美答出德意志或意大利的统一也可得分。

(4)①思想解放能推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②新制度战胜旧制度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③民主与法制的确立,来之不易,要不断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切实保障公民应有的权利等。

评分说明:得出上述三点钟的任意两点,得2分。得出一点得1分。考生表述与答案相近,即可得分。

四:热点链接:

18.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依法治国,健全法制,特别要重视那些规范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建设。创新政府立法工作的方法和机制,扩大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

近代以来重视法制建设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请结合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分析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确立情况,回答问题: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都颁布了法律性文件,各是什么?由此建立了什么政治体制的国家?这些法律文件在当时的共同作用是什么?对此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加强哪一方面?

(1)英国:《权利法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2)法国: 《法典》,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国家。(3)美国:1787年宪法,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4)共同作用:用法律形式来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的胜利果实。(5)我国应加强法制建设。

五:探究题:

篇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练习

1、揭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D、法国大革命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A、1640年B、1642年C、1645年D、1649年

3、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是()

A、费城枪声B、制定宪法C、波士顿倾茶事件D、来克星顿的枪声 4、1787年美国制定的宪法,确立了()

A、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B、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C、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D、民族独立和人民的基本权利

5、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依据于下列哪个文献()

A、英国《权利法案》B、法国《人权宣言》

C、美国《独立宣言》D、1787年美国宪法

6、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B、《人权宣言》的颁布

C、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7、宣称人生来而且始终是平等的,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的是()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马赛曲》

8、下列历史事件前后有直接联系的是①《权利法案》的颁布→共和制的确立;②新航路的开辟→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③《独立宣言》的发表→北美各殖民地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④斯大林勒战役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9、17~1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时期,在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形成,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文献有①《独立宣言》②《权利法案》③《人权宣言》④《共产党宣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17~18世纪,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意义是①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②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③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④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欧美三次资产阶级革命有何不同?请列表进行比较。

(提示从爆发时间、重要人物、重要文件、建立的政体四方面作答)

12、请列表比较《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不同点。

篇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练习

一、中法两国在反复辟斗争中的相同和相似之处

(一) 从反复辟斗争的性质来看。

列宁说:“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 就是扫除、摒弃、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任何资产阶革命完成了这一个任务, 也就是完成它所应做的一切。”①中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辟斗争都是对被革命打倒后又复活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 两国的反复辟斗争实际上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前一阶段资产阶级革命的继续, 斗争的目的都是完成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彻底摧毁封建制度。

(二) 从反复辟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来看。

旧的社会制度的消亡是一个历史过程, 在消亡前必然要对新制度发动种种攻势顽固地维护旧制度。正如列宁所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一种革命, 在取得胜利后就可万事大吉, 高枕无忧。”②这就决定了反复辟斗争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而是一个极其曲折复杂的艰辛历程。中法资产阶级革命都经历了两次王朝的复辟, 以及多次封建势力的反扑。在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中都充满着革命与反革命势力, 共和派与保皇派, 前进与倒退的激烈斗争, 使得这一斗争过程异常的艰巨和曲折。

(三) 从反复辟斗争的重大历史意义来看。

中法两国的反复辟斗争, 不仅直接推翻了两国复辟的封建君主专制政权, 沉重打击了封建旧势力, 而且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观念, 将封建王朝观念彻底丢进历史的垃圾桶中。中法两国的反复辟斗争表现出的赤诚的爱国主义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不管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如何, 每一次反复辟斗争都是对封建反动势力的一次打击, 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都将本国和本地区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向前推进一步。

二、中法两国反复辟斗争中的差异

(一) 从反复辟斗争的起因看。

中国封建王朝能复辟的主要是因为革命的不彻底性。资产阶级革命更倾向推翻封建帝制, 而非封建制度本身。中华民国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但实质上, 封建剥削制度仍旧根深蒂固, 封建制度的根基还远没有被破坏。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下层人民没有被唤醒, 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小农经济在全国占优势。许多地方政权仍掌握在改头换面的封建官僚手中, 新旧反动势力也加紧篡夺革命果实, 以各种形式控制政权。在这种情况下, “袁世凯代替孙中山, 北京临时政府代替南京临时政府, 旧势力代替在斗争中兴起的新势力, 就成为毫不足怪的事情”。③

法国封建复辟更多的是因为法国大革命的激进和彻底。他们更注重的是封建制度在社会中的去留情况, 而非他们的被统治形式。按托克维尔说法:“大革命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在第一阶段, 法国人似乎要摧毁过去的一切;在第二阶段, 他们要恢复一部分已被遗弃的东西。旧制度有大量的法律和政治习惯在1789年突然消失, 在几年后重又出现。”④资产阶级与广大人民一开始就将斗争矛头指向一切旧的制度, 疾风暴雨般的革命打碎了旧的制度, 但新的制度不能很快就建立起来, 而一个社会是不能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的, 于是人们便开始向已被打倒的旧制度求救, 这就使得旧制度有复活的可能。

(二) 从反复辟斗争与国外势力联系来看。

辛亥革命爆发之时, 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将中国看作他们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因此不愿看到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出现。他们更多地采取暗中支持封建反动势力, 在中国扶植代理人的办法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但这种支持也具有不稳定性, 是随着自身利益的需要而转变的。如日本对袁世凯就采取两面手法:一方面支持“袁”称帝, 另一方面又与反袁势力保持联系。此外, 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型和妥协性, 对帝国主义抱有很大幻想, 甚至寄希望于帝国主义的帮助, 因此中国的反复辟斗争主要是针对本国封建复辟势力进行的, 对外国列强的斗争相对较少。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壁垒, 引起了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惶恐。他们认为直接用武力来干涉革命才能拯救自己。因此, 他们的干涉在法国封建专制的两次复辟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这种赤裸裸的干涉不但没有吓倒法国人民, 反而激起法国人民的民族热情, 将单纯的反封建复辟斗争变为既反复辟又保家卫国的民族战争, 正是这种两重性使得法国人民反复辟斗争变得前所未有的艰巨和激烈。

再次, 从反复辟斗争的主力来看。

虽然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下进行的, 但是在随后的反复辟斗争中, 起主要作用的是资产阶级及新军阀, 他们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 加之缺乏广大中下层人民参加, 使得反复辟斗争具有军阀间争权夺利的因素。这样反复辟斗争在其反封建的深刻性、彻底性上就大大地打了折扣。

法国资产阶级从一开始就与人民结成了同盟。正是由于广大中下层人民的广泛参加, 法国的反复辟斗争才不仅仅局限于对上层封建君主专制的反对, 而是一场自下而上对整个封建旧制度进行斗争社会革命。也正是由于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了联盟, 才保证了革命一直沿着上升路线发展。

最后, 从反复辟斗争的客观结果来看。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复辟斗争在反封建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是远远不够的, 虽然经过两次反复辟斗争, 中国虽然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得到了传播, 但社会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封建剥削制度在农村依旧牢固, 大地主的代表封建军阀控制全国的绝大多数地方, 中国人民仍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根本改变。要想取得中国革命的真正胜利必须有一场更迅猛彻底的全社会范围的革命。

法国在经历两次反复辟斗争后, 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建立起了大资产阶级君主国。虽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资产阶级的统治更为巩固, 资本主义制度更加适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需要, 但是法国人民很快就发现,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使人们摆脱贫困的状况, 广大中下层人民尤其是工人受到资本家更残酷的压榨。因此, 不屈的法国人民又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独立地登上历史舞台, 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

通过以上的对比, 我们发现, 如果我们仅仅关注政治、经济层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反封建, 不仅封建旧制度会复辟, 而且各种旧思想意识也会复辟。这一点不仅对于资产阶级革命, 而且对随后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样有借鉴意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封建旧制度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但封建残余在思想意识领域仍然没有被彻底肃清, 从而制约着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这表明, 在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对封建落后残余思想的清除仍然任重而道远。

摘要:反封建复辟斗争是中法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 两国的反复辟斗争也有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研究这些异同对于我们研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 以及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反封建复辟斗争,异同

参考文献

[1]崔连仲等主编.世界通史.人民出版社, 1997.

[2]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中国革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篇4:正确认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的一些先进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16世纪后期的尼德兰革命应视为其先声,而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的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则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这些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取得的胜利也至多是推翻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解决资产阶级掌权的问题。它只能是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而不可能建立完整、健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部分内容是世界近代史非常重要的内容,以往高考常考查考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包括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的理解;跟新的课程标准相联系后,同学们还要注意对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的掌握。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特点

1.从范围上看:革命仅爆发在少数资本主义发展比较充分的国家,本阶段接近终结时,世界上仅有四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英国、美国、法国),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仍处于封建制度甚至更落后的社会形态中,资本主义远未形成世界体系。这归根结底是由工场手工业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2.从根本原因上看:工场手工业时期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腐朽的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的严重阻碍。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要求突破陈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

3.从主要任务上看:推翻封建王朝(或殖民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可以说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斗争。

4.从领导上看:新兴的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的是金融或商业资产阶级)与共同利益者联合领导,如英国的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美国的资产阶级与种植园主、法国的资产阶级与自由派贵族等。

5.从主力上看:由农民和城市平民为主体的人民大众担当主力。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力量和主力是由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的。因为资产阶级具备了经济和政治思想方面的力量,能够制定反封建纲领,提出明确的斗争口号。他们的反封建斗争既体现了自身利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此时的人民群众自觉不自觉地服从了资产阶级的领导,还没有明确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意识。

6.从经过上看:①进行较为充分的舆论准备。发生较早的资产阶级革命,与宗教改革相联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清教为旗帜。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则以启蒙思想为理论武器。②由于封建统治者(或殖民统治者)实力强大,采用暴力压制资产阶级的要求,镇压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因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无一例外采取起义、革命战争的暴力方式来夺取政权,然后利用政权运用法律形式奠定治国原则。③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都发生了封建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

7.从结果和影响上看:①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确立了资本主义的所有制。②一些激进的革命措施最终被取消,保留的一般是大资产阶级掌权时的成果,最终在成熟的基础上稳定下来,法国革命比较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③革命基本成功后,掌握政权的是大资产阶级。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大成果在于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⑤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虽从时空观念上讲相去甚远,但相互间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且都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确立君主立宪制为核心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巨大,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对美法、对欧洲和世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而美法两国革命的联系则更为紧密,美国独立战争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并基本取得胜利表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三、站在新课标的角度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Ⅰ专题七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跟现行教材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相联系的内容包括“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还提到了法国的共和制。下面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阶级关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着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640年英国新议会召开,资产阶级革命开始。英国的革命经历了议会斗争、内战、成立共和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权利法案》通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君主立宪制的根本属性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基本政权形式之一,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君主立宪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归宿。实践表明,它是适合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18世纪工业革命的发生和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法国革命与英国相似,法国波旁王朝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大革命的开始。法国相继出现了1791年的君主立宪制国家、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的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最终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共和制确立。

美国独立战争与英法革命有别: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导火线;莱克星顿枪声是开始标志;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美国独立;萨拉托加大捷是转折;约克镇英军投降,独立战争胜利。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率先建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制。联邦制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度对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政制度,美国的总统制确立。这些都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篇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练习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2)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1638年)

2、革命开始的标志:新议会的召开(1640年)

3、革命经历的几个阶段:议会斗争时期(1640年-1642年)——内战时期(1642年-1649

年)——共和国时期(1649年-1660年)护国政治时期(克伦威尔

独裁统治时期1653年-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1660

年-1688年)——光荣革命

4、英国历史上有一场被称为“羊吃人”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试思考这一运动的实质。

5、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的母的是什么?产生了深么影响?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最大意义在于

A、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以法律权力取代君主权力

C、国王不能随意征税D、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了长期、曲折的历程,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反扑

B、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C、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取得了革命领导权

D、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矛盾激化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君主立宪”的含义是

A、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B、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D、君主向议会负责

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整个世界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指

A、资产阶级革命已在世界范围内兴起B、启蒙运动呼唤着社会的巨大变革

C、资本主义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D、殖民扩张急需国家政权的强有力的支持5、1660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接受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目的是

A、结束军事独裁体制B、重建封建王朝

C、向封建势力妥协D、维护革命成果6、1688年,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那场“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与

A、封建贵族斗争的原因

C、封建贵族斗争的标志

7、英国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在革命中与新贵族结成联盟共同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8、试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多次反复的原因。

篇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练习

培优练习

1.1641年12月英国资产阶级在给国王的抗议书中写道:“许多其他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有些甚至不合理到这种程度,纳税的总数竟然超过货物本身的价值。”这封倡议书所反映问题的实质是()

A. 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英国资产阶级认为捐税沉重不合理 C. 英国资产阶级以捐税违法为借口反对国王征税 D. 英国资产阶级还未掌握政权 2.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英国议会召开,外交大臣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271票对262票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宜战。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英国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 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宜战的权力 C. 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体 D. 英国是国家元首,议会服从英王 3.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致于引起旧瓶子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做一种惊人的技艺。”他评价的是()

A. 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美国独立战争后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C.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D. 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 4.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原因为()A. 改变了社会性质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 处死了封建君主 D. 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5.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和制实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关系比较和谐,……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的问题。

材料三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利……但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些权利,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的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

——以上材料均引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7世纪“共和制”在英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哪两者的妥协导致了复辟?这两者回避不了的冲突根源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光荣革命”取得巨大成功的表现是什么? “国家主权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表明英国建立了什么新的政治制度?

(4)综合上述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英国资产阶级的不满,最终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题干材料反映的问题的实质是英国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符合题意;B、C、D三项是材料反映的表面问题,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答案】D 【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题干中的信息“议会271票对262票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宜战。”反映了英国的君主得到保留,但权力受到了限制。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国王“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没有实权,议会权力至上。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BC三项的表述正确不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选择答案D。3.【答案】A 【解析】依据题文“旧瓶子里装进新酒”,理解其意采用旧的模式,添了新的内容。结合课本所学,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封建统治者发动了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保留封建的特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这是新添的内容。A符合题意;美国独立战争是建立了新国家,B不合题意;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后被推翻,C不合题意;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BCD不符合题意,所以选A。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是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社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性质,A项符合题意;君主立宪制度是英国通过革命确立的政体;处死封建君主是革命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议会民主制在革命前就有,只不过因为专制而形同虚设;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答案】(1)原因: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不成熟;

(2)妥协:议会与王权; 根源:国家王权的所属问题。

(3)原因: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没有割断历史、传统; 变化:国家主权的重心从国王一边转到议会一边; 制度:君主立宪制

(4)认识: 一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政治制度的确立要与各国的传统相结合;政治制度的确立要与具体国情相结合。(任答二点)。

【解析】(1)依据材料一“共和制实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由此得出共和制失败的原因: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依据材料一“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得出共和制失败的原因另外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2)依据材料二“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关系比较和谐,……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反映了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还比较和谐,但是因为复辟是他们的妥协的产物,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可知议会与王权两者的妥协导致了复辟;依据材料二“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的问题。”得出议会与王权两者冲突的根源是国家主权所属的问题。

篇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革命前夕的经济状况

2.社会等级对立严重

3.启蒙思想的影响

4.财政危机的加剧

二、大革命的经过

1.三级会议的召开――导火线

2.攻占巴士底狱――革命开始的标志

3.《人权宣言》

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和处死路易十六

5.雅各宾派专政

三、拿破仑帝国

1.雾月政变

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3.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4.第一帝国的覆亡

--

篇8: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练习

我们知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时间长,革命过程曲折反复,先后经历了共和国,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最后经过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在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思想上尚未成熟,从整个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来看,封建势力也远远大于资产阶级的势力,这就决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较为曲折。在经历了议会斗争、革命战争和光荣革命等多个阶段、多种形式的较量与妥协,甚至一度出现复辟后,资产阶级才最终取得胜利,夺取了统治权,资本主义制度也得以确立。从过程和结果来看,无不体现了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的妥协。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相妥协的产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像法国的那样激进,1688年光荣革命没有流血实现了宫廷政变,它在革命后仍保留了资产阶级贵族。资产阶级体现出妥协性,出现了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资产阶级与新贵族阶级并存的局面,但这种局面也实现了英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体现了妥协也是一种和谐。

众所周知,美国最初是由13个州建立而成。当时他们内忧外患,矛盾重重,而且面前没有一条现成的国家道路可循,制宪会议再三陷入相持僵局。采用何种政体,民主制、共和制,还是有限的君主政体?会议期间往复论辩,关键问题相持不下,有人发出威胁言论,有人离会抗议,连当中意志最坚定的人都心生绝望。在这种失败几率远大于成功几率的情况下,他们竟然创造了奇迹。华盛顿高屋建瓴,博采众长,选择了最大限度的妥协,顾及到了各方利益,最终制宪会议颁布了1787年宪法。可以说1787年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推翻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1875年宪法就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妥协的结果。第三共和国宪法最大的优势就是包容。这种包容令这部宪法成为法国寿命最长的宪法,共和主义在实施这部宪法的过程中深入法国人心。虽然第三共和国宪法没有逻辑严密的理论叙述和制度上的设计,但是它所彰显的协商民主和求同存异的精神为第三共和国历届政府的施政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法国宪政制度也是在这个时期逐步发展成熟。尽管第三共和国最终还是在无休止的政治斗争中衰落,但是1875年宪法的历史作用是目前任何一部法国宪法所无法取代的,它吸收了托克维尔的民主精神和政治理念,在宪政实践的每个环节都能从法国的民情出发,真正将因“革命”而“分裂”的法国重新统一了起来。

篇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案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是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教师可首先布置学生看书,并思考“为什么会爆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目重点要讲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概念,他们分别是由哪些人组成的。

教师可先挂出《新航路开辟》的地图(或多媒体展示),指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已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处在了国际贸易航道的要冲,新兴的资产阶级借此有利条件积极推进海外贸易,并进行野蛮的殖民掠夺,迅速聚敛了大量资本并获得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的深入、广泛的发展,由工场主、银行家和大商人组成的资产阶级队伍日益成长壮大。一部分封建贵族受巨额利润所吸引开始转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或投资手工工场,称之为资产阶级化了的“新贵族”。他们有着共同的迫切要求,那就是自由发展资本主义。而此时,英国的专制王朝在詹姆士及其子查理一世统治期间,大肆鼓吹“君权神授”,巧立名目,任意征税,搜刮钱财。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请学生朗读资产阶级给国王抗议书的摘录部分,加深理解。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

教师可首先提问:“英国建立共和国后,谁掌握了国家的政权?”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指出:克伦威尔作为资产阶级的功臣,成为共和国的最高执政者,就任“护国主”。他死后,各种矛盾恶化,统治集团陷于混乱,政局动荡不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惶恐不安,把旧王朝的复辟看成是摆脱危机的出路,与斯图亚特王朝勾结,达成妥协。

流亡法国的查理二世被迎立为英国国王,封建王朝复辟了。在讲述这个问题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小字部分,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复辟”、“反攻倒算”的含义,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

教师在讲1688年政变时,应对学生指出:面对着复辟王朝的高压政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不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也受到损害,他们发动了宫廷政变,欢迎詹姆士二世的女婿,当时的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子玛丽作英国的国王。1688年政变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得以在英国确立。

在讲《权利法案》的制订时,可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权利法案》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何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定了议会的大权,这就使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在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之前,先请同学们回顾:“为什么英国会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出这场革命的国内意义。讲述马克思在评价这场革命时指出“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篇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反思

相信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惯用传统的方式,以老师讲授为主,虽然学生当时成绩很好,但到期中期末考试就忘掉大半,更不用说中考了。所以我就想尝试进行教学改革,想方设法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想方设法让他们对重大事件产生很深刻的印象。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胆尝试情境体验式教学:也就是引导学生处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亲身经历、体验当时的事,开展模拟表演、讨论、辩论等一系列历史活动。这样,课本枯燥的文字知识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生动的体验,学生自然喜欢上历史课,也加深了对重大事件的印象。

相信学生:一开始老担心开展历史活动,学生会不配合,或者他们无话可说,那样会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实践证明,只要老师能正确引导、启发,学生深入情境,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再加上他们固有的敏锐的思想,善辩的言辞,往往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现。

篇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教学反思

二,是自己本身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在讲英国为什么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时说不清楚,显得匆忙、草率,没有很好完成历史溯源的任务。特别是举丘吉尔例子,很不恰当,因为丘吉尔例子说明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影响。

三,是在“光荣革命”部分,由于时间紧,提供的历史资料较少,学生的分析显得有点空,缺乏有效的生成;在讲制度创新方面,教师直接点拨,德育方式显得机械,留下明显的灌输印记。

篇12: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9年)。

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长期关闭的议会重新召开。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革命领袖:克伦威尔。

革命任务: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重要战役:纳西比战役。

高潮: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

结束:1688年宫廷政变。

建立政体: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权利法案》内容: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不经过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在英国确立起来。

历史意义: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2.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

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导火线: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标志: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革命领袖:华盛顿。

革命任务:摆脱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建军:1775年举行大陆会议,组建军队,华盛顿任总司令。

建国: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1781年,约克镇战役,英军投降。

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历史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胜利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法国的支持。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实行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814年)。

原因: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为革命作了思想动员;18世纪末,法国的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法国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第三等级要求变革;法王路易十六时期,出现了财政危机。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颁布文献:《人权宣言》。

过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92年第二次起义,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1793年巴黎人民发动第三次起义,雅各宾派上台,法国革命进入高潮。1794年反对罗伯斯庇尔的人发动热月政变,雅各宾派统治结束,法国革命高潮结束。巩固: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期间,拿破仑颁布了《法典》。

复辟:1814年第一帝国覆亡,封建王朝复辟。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推动了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美国内战(1861—1865年)。

根本原因:南北矛盾不断激化。南北矛盾表现为:劳动力、关税、西部领土的开发和使用等问题。其中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导火线:1861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林肯就任美国总统。

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转折: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结果:1865年北方胜利。

历史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俄国1861年改革。

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特点:改革是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领导人: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法律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日本的明治维新。

(1)倒幕运动。

背景:国内: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将军手中,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国外: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加紧侵略日本,首先打开日本门户的是美国。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斗争的矛头指向幕府。

时间:1867—1868年。

领导者:部分中下级武士。

结果: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2)明治维新。

背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幕府统治危机引发倒幕运动,扫除了明治维新的障碍。

开始时间:1868年。

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形成,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了较大的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倒幕派建立新政权以后,大刀阔斧地实行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评价: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三、几个重要历史事件的比较

1.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

(1)相同点:①起因相同:都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②革命过程相同:都颁布了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的纲领性文件,都出现了一位重要的领导人物,都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③性质相同: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④结果相同: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不同点:①起因有所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国内战是南北矛盾激化的结果。②性质有所不同:内战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奴隶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为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又是为发展资本主义,具有民族解放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双重性质。③结果有所不同: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殖民统治,对欧美革命起了推动作用;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

(1)相同点:背景相同:都是发生在国内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时期。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结果相同: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局限性相同:两国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上一篇:爸爸妈妈的爱杂文随笔下一篇:管理经济学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