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少林的散文

2024-04-20

禅意少林的散文(精选11篇)

篇1:禅意少林的散文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满山飘……

一曲《牧羊曲》,一首禅意悠悠的诗情韵律,一幅妙美空灵的桃源景致……

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

满心虔诚,喊醒静谧的少室山吧,撞响清亮悠扬的晨钟。“咚……咚……咚……”这是神秘的钟声、经久不息的钟声、法力无边的钟声、波浪般回荡的钟声。世上所有的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世界。钟身上梵文随着声声叩击,向四周散去。这是回荡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籁,是来自圣地的世外之音,即使是那微微的余音也能颤醒人们的心。声声梵音向红尘,又惊起,多少回头人?

是佛本来要归于尘,还是佛尘挡不住这个世界咄咄逼人的喧嚣?山门开了,再也不能关上,佛与尘原来只隔着一个心门。轻轻一迈,佛的理想,还是尘世的渴望,都豁然开朗……

古老的山门,刻着“少林”。少林,出家人的家,有缘人的家。凡心净土,门里门外。门里,青灯梵音,门外,万丈红尘。佛走出来了,欢欢喜喜;众生跨进来了,熙熙攘攘……天意使然,情缘使然,禅意使然……

香客,双掌合十,武僧,抱拳相迎。禅武同源,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十八般武艺,悟得佛法清心。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紧贴在庙宇的大门;古老的松柏像忠诚的少林武僧,威严神圣而不可冒进。“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苦海无边,学海无涯。塔下众僧成佛否?站桩踏陷的青砖最了然。悟性、悟觉、悟空,心甘情愿。历史记录的是匡扶正义,络绎不绝是禅意悠然,冬练寒九,夏练三伏,意念顿生,神功自成,豪气在胸,风雨一肩挑,阿弥陀佛缭绕于心……

立雪亭,仰望乾隆爷御笔“雪印心珠”,想起了断臂的神光。“心气浮躁,怎能入佛。要我真传,除非天降红雪”,达摩话音未落。一心拜师的神光,或许要表示虔诚与决心,或许是顿悟了祖师的`暗示,挥起了戒刀。只听“咔嚓”一声,神光左臂落地,鲜血飞溅,虔诚的刀声穿云拨雾,飞报西天,惊动佛祖如来,挥舞袈裟,漫天飞雪披上红装,整个世界白里透红!诚心可鉴!心如止水、无间有道。神光真的放下了,放下了尘世,放下了云烟,放下了空欲色,放下了生命的载体……故事也许残忍,但唯有心无挂碍,方能成就大愿。勿生恨,勿生怨,达摩点化了神光浮躁的心,自此便有少林二祖“慧可”的法号……汉字“僧”,人与曾的合体,“佛”,人与弗的组合,活人至多当个僧人,人死了,没有了,自然也就成佛了。

拜访达摩去,那是一条寂寞的路,散散淡淡地,撒在山野的寂寥中。达摩洞。石洞幽邃,苔痕蒙茸。正是在这里,达摩面壁十年图破壁。三千六百个日夜过去,时间物化了影像,清晰地留在石壁上。那是身影,也是心影。人入定,即心入定。心入定,外界的纷繁和喧嚣,统统化为空寂虚无,人就实现了大自在,没了空间感,没了时间感,只有默默的绵绵的永恒感。红尘何存?声色何存?这是我等无法想象的高妙境界,要达到,需要智慧,需要毅力,还需要什么?我不得而知。达摩去了,曾有人见他遗失的一只草鞋。达摩洞还在,禅境犹在。

造一座七级浮屠,不如救人一命。塔林,千年沉默不语。也许建造塔林,并非那些得道高僧的本意。托体同山阿,早已是灵魂的天堂。到塔林转转,安慰那些圆寂的灵魂。这些塔,是少林寺僧的灵魂居所,每一座塔下,有一个故事,有一个名字,有一个僧人。僧人的生前身后名,在这里与青砖与岁月一起寂寞地风化着。一峰一景、一石一屑,一草一木,一僧一塔,皆是坐卧起行的风度和魅力,是藏巧敛锋的朴拙浑厚,是生命之舟的风生水起和高山仰止。古刹的钟声依然不老,尘心若土慕名而来,多少兴衰事,只求俗欲人伦。

禅是寂寞的,热闹处无禅。禅,自达摩祖师的腋下,如一粒种子,在嵩洛扎根。迎佛到家或送佛到西,是嵩门待月的虚妄。在菩提树下,捻燃一柱清香,敲几声木鱼,袅袅梵音,寥寥青烟,氤氲迷离的眼眸:禅啊!难言!难懂!岂是我等凡尘俗子能够洞明分毫?遗忘了自己,甚至迷失了来时的路……

 

篇2:禅意少林的散文

莲,在雨色朦朦时节,让那圆圆满满的叶,沾满晶莹的雨珠,如珍珠般,映射出莲清淡干净的容颜,在月色银辉如水的夜色间,悄然打动世人的眼。在岁月的递增间,越发喜爱那一池碧波里剔透干净的玉颜,在莲的神韵间,发觉生活的`简单和满足。就让繁琐淡去,让岁月静好,一世安然。“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佛曰:淡定即从容,世间风月,不忘初心,赏花的心情,总能心静即安。

就让我们一起在清风拂过面颊,蛙鸣蝉叫的夏日,在六月的暖阳间听鱼戏青莲的声音。能一起等待花开,凝视花落的人儿,都是缘深。请在珍惜里原谅,请在原谅里珍惜。在莲瞬间的娟秀间,读懂岁月匆匆的碾转、聚与散。让如烟的往事,在轮回间,沉淀,在莲的一朵禅意间,浮生花开,月静日长,最终,岁月沉香。

我不愿在岁月的门楣间,感叹人生的苦涩,让丝丝怨意蔓延开来。莲,在瞬间的完美中,定格一世的安宁。在盛开的季节里,让人忘却凋零的悲切。就在这繁华喧闹的夏日里,莲轻浮在圆润的叶间,听涛涛水流的轻吟。仿佛一世静好的期盼,在微风拂面的月色间,在心底荡漾开来。

在凡尘烟雨深处,总是在乎一些人,在我的岁月间暖了心田,让我的生命瞬时绽放霞的光芒。可却敌不过光阴似箭,碾转流长。总有很多在乎的,需要用一生的时光来离别。却痛了自己的心扉。

就让莲的清幽感染我的思绪,在流年似水的岁月间,低眉凝眸,凝视一花的风雅,在静好的岁月间,让我读懂一花一草的世界,在别样的心情里,盛开一份别致的温柔。

就让我在自己的世界里,浅浅遇,淡淡忘。在流年里,读懂烟火,流年,红尘,沧桑。

谁说,读懂过莲的傲骨?在一波荡漾间,发现那孤独傲然的心灵。从一片莲叶间,挺立出一朵青里泛白的花苞,在一抹温柔里,孕育出满满的深情。莲如人的心情,也寂寞,也淡薄,也黯然。却在时光流转间,甘愿化为佛前的宝座,在孤独中,听尽一片梵音佛语。

篇3:禅意少林的散文

——题记:老子《道德经》序言

著名学者蒋勋在《给青年艺术家的信》里发出疑问:“艺术创作的美, 是否更多来自遗憾, 来自生命里不能长久存在, 却在心灵记忆里永不消失的一种坚持?”关于美的来源这个问题, 古今中外的贤人们作了很多珍贵的探讨, 从柏拉图的“灵感”到亚里士多德的“模仿”, 从笛卡尔的“理性”到黑格尔的“辩证”, 从老子的“道”、孔子的“仁”到近代王国维的“解脱”, 前人们呕心沥血地反复探索, 但还是没能绕过那句古话——“美是难的”。蒋勋在这里对艺术美的来源提出了一种猜想, 在直觉上认为“美是一种消失”, 可他却并没有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但在唐象阳的文学创作里, 这个问题却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唐象阳不做纯理论研究, 可他懂得顺应自然的呼唤, 以自然之心, 观自然之景, 在物我两适的禅境中, 捕捉美的瞬间, 用优美的笔触追寻“心灵记忆里永不消失的一种遗憾”, 将其感受到的“理性”之美融入中国古代“仁义道德”的传统理念艺术地表现出来。他写诗、写散文、写毛笔字, 每一样皆有其独特造诣, 视觉的和文笔的艺术在他身上完美地融合为一体, 并通过他朴实真情的文字呈现给读者, 使读者很自然就走进他的文字板屋里, 身临其境, 与之共鸣。而他丰富细腻的生活积累和感受, 也就成为了他艺术道路上取之不尽、日益醇厚的财富与源泉。

梦中的家园

唐象阳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 成长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南方小镇, 青砖青瓦青石板路, 典型明清风格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从小就在他心里埋下了爱读书爱写字的嗜好。古镇那条小巷里的清幽和那间小阁楼上, 父亲要他一个人无休止地练的两个字“永”和“忠”, 以及无休止地教他背认唐诗的无奈情景深深地印在了他童年的记忆里。那时他还是一个没上学的孩子, 那一间小阁楼上深沉的幽静和父亲最习惯用小米录尺打手板的岁月也为他的人生道路奠定了静静思考生命与尘世的底色。在今天的他看来, 诗意的生活、文学的抒怀不在于登高望远, 不在于背唐诗, 也不是临海赋歌, 装腔作势, 而是“江南的细雨绵绵, 打在青石板上叮咚作响, 有的清脆, 有的沉闷, 像弹奏一首优美的江南小曲”。细雨中, 他灵魂深处的古镇是清逸悠远的, 因了这氤氲的灵气, 时光似乎要在那长长的小巷里长久停伫, 这里的生活也将会一直是此时此地那般鲜活的模样。唐象阳实在舍不得淡忘哪怕是一点点关于这古镇、这家园的美好回忆, 因而他常在梦中重游故地, 在那小巷里静静地徘徊。他曾坦言:“怀念是因为爱, 爱之弥深, 念之弥久。”古镇对他而言, 早已不单单是一个生他养他的地方, 而是成为了他情感家园里理想的寄托与归宿。古镇是平凡生活的一种表示, 这里有年轻女子在古井里打水, 有卖“油炸粑”的吆喝声, 有忙碌但悠然的生活气息, 大家习惯吃完晚饭在巷子里“吹牛皮”, 邻里之间相熟相知、相亲相爱。岁月静好、怡然自得, 这不正是现代都市人所理想的世外桃源么!唐象阳通过古镇的人和事诠释了这种朴实的, 但又存有遗憾的美。

唐象阳极其热爱传统文化, 热衷于古典诗词, 他常笑称自己是一个观念落后而传统的人。他对传统的坚持, 不是被大众所误解的刻板守旧, 而是在深刻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坚守传统文化的本味, 以生活原本该有的风貌来对照考量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一切事情。比如《戏说端午》一文中, 作者敏锐地透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表面的喧喧嚷嚷, 看到这些花样翻新的纪念活动大部分实质上是假借祭奠屈原的名义进行某种人为的炒作, 而使端午节本身所带有的深沉的民族文化精神反倒被玷污了, 被铜臭熏染了。他感慨道:“在我们重复文化、重复自己的虚弱和虚伪时, 我们其实已经遗忘了过去, 抛弃了文化的很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是抛弃和背叛了我们自己。”

现实的生活总会有许多伪善和荒谬的地方, 但我们并没有世外桃源可去, 也没地方可供逃避。唐象阳无法抛弃自己的梦想, 也无法回避现实生活, 于是他为自己找到了合适的方式, 将现实与理想这对矛盾体统一在了一起:他将远志封存起来, 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在文学的世界里、在山水闲情间、于杯盏中自在把玩;看一场烟雨, 从开始下到结束;看一只蝴蝶, 从蚕蛹到破茧;看一树的蓓蕾, 从绽放到落英缤纷;不为诗意, 不为风雅, 不为禅定, 只为将日子, 过成一杯白开水的平淡、一碗清粥的简单。

净美的禅意

“不取于相, 不滞于物, 悠然无我”, 方能进入禅境。

一切科学艺术的发展, 基本上都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 又回到简单的过程。最初的简单发展、积累到一定程度, 就有了纷繁的局面, 而面对这般景象的人们因距离原初的遥远, 反倒失去了对事物的准确把握, 于是, 我们又需要重回简单, 去找寻最初的感动。

多年来, 唐象阳一直担负基层领导工作, 虽居于都市、毗邻浮华, 但世事纠葛丝毫没能改变他那颗禅意之心。唐朝刘长卿曾言:“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禅, 是一种心境, 嵌入山水, 融入自然, 觅一份超脱都市的逍遥任性。无论身处何方, 唐象阳都渴望与自然相亲近, 渴求返璞归真。无论是他的创作, 还是他的为人处世, 都始终透露着他那颗清空安宁的禅心。他的这颗禅心, 不在隐居深山、远离烟火, 而是一种对人生自始不渝的关怀和善良。唐象阳总是抱着深深的同情, 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 无论是对劳动者的理解, 对宁静家园消逝的喟叹, 抑或对社会不公的揭露与批驳, 他都将自己放在同自然、同真实生活平等的位置, 感同身受地去思考与表达。

老子曾以杯子作喻:一个杯子最有用的, 是那个空的部分。在唐象阳看来, “不管是‘乐山’还是‘乐水’, 也不管是仁者还是智者, 从本质上来说, 都是在对山光水色的缱绻中, 用心追寻生命的静美, 探究生命的本源……” (《乐水》) 晚上, 我们仰望苍穹, 黑暗的静谧中有星光闪烁, 很美;白天, 云朵飘动, 柳絮纷飞, 很美;鲜花盛开, 大河流淌, 小溪淙淙, 高山耸立, 很美。纯朴是人最珍贵的品质, 因而, 简单很美。在利来利往的现代都市生活中, 人们的灵魂渐渐被异化成了物欲的潘多拉, 失去了纯真, 有些人甚至丧失了品德。身为作家, 唐象阳用一颗禅意之心拿起他的笔杆呼唤人们洗礼灵魂。于是, 他用他的文字引领读者的心灵回归大自然, 让心灵在淳朴的乡村, 看看青山绿水、牛羊闲散, 和乡情真诚地拥抱, 让人们找回些许对美的感受, 对善良的珍惜。人通常在孩童时代感受到的美最多, 因为那时一切简单、一切纯朴。故而, 在文学的纯美中, 总是少不了对童年记忆的追溯, 因为那段时光实在是一个美的宝库。人类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化、庸俗化、势利化, 似乎已偏离了大道。偏离了大道, 失去的不仅仅是美, 更是生命中的善良和纯朴。唐象阳有感于世风的堕落, 慨然说道:“古代, 人们追寻的是诗歌、心气、自我的完善。而今, 人们追求的是浮躁、炒作、私心熏黄的嘴脸和有意无意的忘却!”

在唐象阳的文学创作中, 我们也常会见到他毫无保留地抨击人性的扭曲、揭露名利场的腐化。如《饮酒的境界》中, 有对“酒品”即“人品”的深刻探讨;《与平民聊天》中作者回忆起外婆当年讲的“老农夫与金佛”的故事, 借古讽今, 表达自己对清明盛世的期望;《也说黄段子》中作者感觉到“黄段子”的流行正是当下社会人们精神生活匮乏的表现;《阅读沧桑》里, 作者沉痛地感叹“三陪小姐超短裙下的潮湿, 却淹灭了城市庞大的躯体”。现代人在商业文明中弄丢了那颗简单的心, 心灵陷入了无边的荒芜, 于是, 他们纷纷放下了对高雅性灵的追求, 转而沉醉于肉体感官的快感, 试图以此来填补日益扩大的心灵空虚。对于这些问题, 唐象阳的笔触总是非常善意地用文学的形式试图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 于是, 那字里行间表现出的忧思与心痛, 时时提醒我们, 这是一位以其禅意之心在进行创作的性情中人。

时间的味道

王家卫拍过很多家喻户晓的电影, 如《重庆森林》《花样年华》以及最近的《一代宗师》。王家卫的电影风格独树一帜, 华丽而忧伤。细细看过来, 其实无论这些电影分别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 他们实际上说的都只是一段流动的岁月——“时间”。似水年华、如花美眷, 从时间中来, 又旋即消弭于时间之海。关于时间的故事总是欲说还休、让人感慨万千, 再提起时已是泪流满面。在唐象阳的作品里, “时间”, 即岁月的概念始终贯穿其中。从他出版的文集取名《就这样走过》《边走边想》《时光的碎片》就不难看出一个阅尽沧桑的中年男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岁月的长河里边走边思考、边想边回忆的情形, 他在时间的长河里寻找自己、寻找失去的过往, 也寻找人生的况味和人类的静美。

“时间”构成了唐象阳独特的艺术创作气质。他笔下的时光总是那样淡淡的——淡淡的喜悦与忧伤、淡淡的哀愁与感慨, 让人极容易随着他的文字坠入时光之海, 从此时此地的纷扰中脱离出来。最让人感动的是, 唐象阳在如此嘈杂的俗世凡尘中行走多年, 但仍能保持一个禅意心境, 对美有永不疲倦的敏感与追求, 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心境啊, 这也是他的散文最能打动人的所在。

“时间是一面斑驳的墙, 爬满苍绿的青苔。”

“时光的夹缝里, 那些流离失所的悲伤终于止息。”

“我们曾经年少过。爱过。伤过。现在也幸福着。”

“此刻, 池塘的睡莲正微微合上花瓣, 树上的栀子正静静吐露芬芳, 而时光也正呼啸而过, 仿佛看到了新的一天正悄悄走来。”

(以上皆引自唐象阳散文集《就这样走过》)

有人说, 回忆就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但还有人说,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时光是残酷的, 又是温柔的。在唐象阳这里, 岁月无情冲刷去的是年少时的青涩, 沉淀的是一颗日趋淡定的心。他在与天地自然的交流之中, 逐渐触及并把握生命的本质, “爱, 因为荒凉而成为图腾” (《生命的散章》) 。世事因果转换, 不能不执着, 亦不能太执着, 这样才能获得一种自我与环境的平衡, 生活才能朝着善的方向继续前进。

时光里, 我们有过欢喜、有过痛苦、有过相遇, 也有过别离, 走过之后, 时光变成记忆, 蒙上了淡淡尘灰。时光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重生于我们每一个举手投足之间。唐象阳的散文就是能让我们随同他在这样的时光通道里穿行和感悟生活的过往。生活是琐碎而具体的, 正因其具体, 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才能如此真切。我们曾经偶遇过的空气中漂浮的味道、阳光照在皮肤上的感觉、跳入视野的那一抹绿、擦身而过的那个人等等这一切感官的记忆, 最终都会在心里整合, 还原为生活的全貌。唐象阳的散文, 恰恰就是在遵循这种生命规律的基础上营造美好的情感家园。文革期间, 作为知识分子家庭的唐象阳一家都被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那段全家被歧视的日子他们过得很辛苦, 可在这段艰辛的日子里, 有父亲从水库工地带回的他那份“打牙祭”省下来的米粉肉的味道, 有母亲亲手缝制的布鞋的触觉, 还有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面对难关时的那种振奋与踏实, 于是, 这段时光就变得难以忘怀。在尘世折腾中, 惟有温暖与这些生活的细节不可辜负, 它们告诉我们的, 是安慰和爱的力量。人类至爱, 这是唐象阳整个散文集的骨架和追求。

诗化的散文

在现有的文学体裁中, 散文相对而言是最易入门的。就是说, 散文并不难写, 难写的是散文的真情与实感, 散文的精致与流畅。读唐象阳的散文集《就这样走过》, 其中许多篇什是会让你泪流满面的。除了创作大量的散文, 唐象阳还写过很多诗, 诗中写的基本上都是他从自己的生活中得来的感悟, 写得优雅而真诚。他的诗歌创作与散文创作几乎是同时进行的, 于是诗里有了散文的真实情感, 散文又如诗般静美而淡雅。读唐象阳的散文, 常恍惚是在读诗, 每一个场景构图都非常凝练而充满了形象感;他擅长用诗的句法来写作散文, 让散文获得了诗歌的清新隽永, 如“把季节藏于手纹, 看岁月葱绿, 在一杯又一杯的绿茶里, 听一花一世界的禅意。” (《淡淡绿茶品清欢》) 这样优美的句子在他的散文中比比皆是。

诗是要有意境的, 使散文有了诗的味道, 首先必须有意境。意境从哪里来?来源只能是生活和对生活感悟与提升。唐象阳非常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出动人的诗意, 并匠心独运地再将这份感动幻化成文时, 着意在每一个字眼上都追求诗般的韵律、诗的意境, 因而, 他的散文就有了如诗一般的雅致和优美。这也正是他一贯温厚纤细、婉约含情的个人风格的表现。唐象阳的散文正是以其鲜活灵动的意象和韵味无穷的意境, 使散文获得了诗的灵气。“风, 吹着缠绵的雨丝。梦里, 是你手中油纸伞映现的桃红。” (《红尘浅梦》) 雨巷里那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姑娘似乎马上就要从纸上跳脱出来, 她还撑着那把桃红的油纸伞, 要向你诉说无尽的柔情与相思。“风是季节的羽毛, 总是最先把换秋的消息, 告诉在忙碌里穿行的人们。”“结庐水边, 看野鸭轻浮睡眠, 一圈圈涟漪清澈透明地在平静中荡开。” (《秋之韵》) 类似这样的散文句子, 每一句都是一个完整的意境空间, 他剥离掉日常生活中层层的俗务遮蔽、多余的细枝末节, 只选取当时场景中最让人感动的意象, 然后用文字重构出一个诗一般的画面, 这个画面的境界既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捕捉, 但又远远高于了现实生活的毛坯。所以唐象阳在散文创作中把现代诗歌的意境和意象巧妙地融会其中, 使其散文有了“意”的深刻“象”的优美, 形成了唐象阳散文艺术诗一般的意境。如, “季节是金色的, 大地却烟雨蒙蒙。你的光华, 远在金色之上。稻香溢满田野, 荷花高洁热情, 日子五谷丰登, 人间却聚散依然。” (《月在中秋》) 借中秋月夜之景, 写人间悲欢离合。作家在这里并不局限于吟咏某个单一事物, 而是以“季节是金色的”开篇, 以乐观的场景融入聚散依依的中国传统节日, 给人以秋高气爽之意象而不至于低沉在相聚又分手的情感纠结之中。于是笔峰一转, “你的光华, 远在金色之上。”表现出一种意象上的反差;接下来咏月、咏稻香、咏荷花, 让人仿佛置身到了荷溢清远, 稻谷飘香的田园风光之中, 在秋风中惬意地舒怀。结尾又荡开来, 感叹人生聚少离多, 将全句的意境提升到了宇宙人生的高度, 表现出了作者对人生的参悟。

唐象阳的文学作品总是充满了生活的味道。生活是他创作的题材, 也是他所有创作的归宿;他从生活中获取感悟, 也在文学的世界中悠游自得;他以其文心去体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生活便报之以感动和美。这样久了, 唐象阳的生活就被他过出了诗般的意境, 仅仅就这一点, 在这浮躁的商业社会里, 他的人和他的创作都是非常难得与可贵的。

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 我们常常容易迷失了自己, 也常苦恼没有闲暇去亲近自然、没有富余精力去感受美。其实, 美何须走远?生活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关键就在于一个人自身的修炼与素养。同样的道理, 现代人即使住在所谓的豪宅之内, 也不过是暂住在一座漂亮的监狱里罢了, 因为他与天地自然是相隔的。与自然贯通, 方能拥有丰富的灵魂!

篇4:不对称的禅意

韩心羽就读的是服装设计专业,刚毕业的那几年因为对社会的好奇做过很多职业,平面设计、导游、会计,顺便还做一些室内设计。后来厌倦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她背上背包带上相机出去旅行,去不同的地方感受风土人情,去不同的国家领略异国风貌。她的爱好充斥着她的生活,旅行、摄影、音乐、做皮、做银,家里简直就像一个小型的综合工厂,播放着从世界各地买回来的CD,墙上贴满了各地拍回来的照片,屋里到处是从各个地方带回来的纪念品,做皮、做银的工具堆得到处都是。

因为出生于医学世家,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家里很反对她去学服装设计,但最后她还是倔强地坚持了自己的选择。虽然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没有真正做过本行,但她也从未放弃过,2008年她还是回归了设计这条路,开始在淘宝尝试做一些设计,并用了4年时间热身,2013年年初正式创立“MIA HAN”品牌。“MIA”是她的英文名字,“HAN”是中文的姓,对于品牌的名字她并没有太多的想法,不需要一个有意境超凡脱俗的名字,也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只需要能代表她的意愿和想法,那么就是独特的、个性的、唯一的。MIA HAN的每一次设计仿佛都是一场回忆,也许是经过的古罗马石柱精美的纹理,也许是匆匆而过的僧侣飘扬的衣角,清真寺的穹顶,吴哥的廊柱,波斯的黑袍,印度的纱丽,人生就是一场不停歇的旅行,而她在用她的设计去回忆一场最绵长的盛宴。有人说MIA HAN的设计略带禅意,其实她并没有刻意去捕捉禅的影子,只是内心隐约认为宗教是人类最精华的集现,从容入世,清淡出尘,也许是她对自己的设计最好的解释。简洁的大色块运用,以黑、白、灰为主线,运用不对称堆叠的手法与一块布进行对话,独特的剪裁使每一件衣服都有与众不同的穿法,也许你要稍作研究才会明白应该怎样穿进去,在人与衣的互动中每个人都会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穿着方式。

MIA HAN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时尚品牌,而是在极力探究人与服装之间关系的多样性。让每一件衣服都能读懂衣者的心情,让每一个人都能探寻出与服装最有灵犀的一面。

小众、个性、特立独行, 从来就不是弱势群体,以低调的姿态展露高一线的品位,厚积薄发用诚意的设计来俘获人心,略带禅意又不失时尚,这是设计师的魅力所在,亦是穿衣者对于时装的深刻理解。

送给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心中留有一片桃花源,并特立独行的人们。

篇5:复圣园的禅意抒情散文

园子里,垂柳树边,杨柏岸边,湖水绿了整个夏天。我聆听关关雎鸠的啼鸣,沁闻了濯濯青莲的高洁,还有人们对颜回的浮名低唱。浅吟年华,复圣公园,你承载了千年来人们对颜回的惋惜和遗憾,还有千年来数不尽的叹息。晓月残风,却也爱上了岁月。

清风徐徐,带来阵阵芬芳。我抚过碑文的字迹,彩色尽数褪去。我观到那个少年熹微晨光,披衣而坐,双目中尽是对书的渴望与追求。纵使粗衣麻布,贫居陋巷,却也自得其乐。他不爱高耸的墓碑,亦不喜虚渺的谥号,挥洒笔墨,轻抚素琴,与儒家经典结为一体。天光云影,雅俗共赏;梅妻鹤子,物我相欢。

欣然,踩上那一段湿滑柔软的泥土,空气中还粘着这种清甜的气息,隽永而悠长。露水被阳光折射出七色光芒,像印在宣纸上的胭脂,两三点而已,像篆刻了千年的印记。我入迷的看着园中的`芳草成荫,流连湖畔,风吻过我的脸颊,湖面波澜不惊,偶有几点涟漪,晕开在心底。

我远离世俗喧嚣,独享静默在这平和之中,回想颜回春秋那一段铭心刻骨的记忆。

独坐雅亭之上,以欣赏的姿态,览过复圣公园的全景,以静默的心追随精神的洗礼。追溯那每一块石头似乎都有生命的痕迹,似乎每一滴湖水都有灵魂在低吟。这是一蓑烟雨湿润的画,流水潺潺。颜回,你是否也像这般如闲云野鹤,恬淡自由,挣脱尘世的羁绊,身梭居于湖畔之上,不被外界的浮华蒙蔽双眼,不对沉浮莫测的人生悲己忧天,你笑看流云清风,把酒对月,快哉矣。

篇6:贾平凹散文的禅意美-月迹

贾平凹的散文随心适性,自然从容,从内容到形式到境界上都自成一格。读者细心看来,不难发现,他是那么的纯真坦率、那么的情深意重。你不得不承认,他身上的确有着不同凡响的东西,尤其是他的作品中渗透的禅学意味。

禅学不仅是一门高深的佛学,更由于后世诸多文人骚客,古圣先贤的参禅悟道而发展为一种人生的哲学。禅门以不着语言、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宗旨。禅宗对中国文学的渗透和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贾平凹就是深受禅宗影响的当代作家。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使贾平凹的散文清丽脱俗,秀美难言,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灵异的奇光。读他的散文,与其说是艺术欣赏,不如说是在书卷中做美的参禅。他对传统文化的涉猎很广,自己曾多次谈到学禅之事:“我跟一位禅师学禅,回来手书在书房的条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星期日……去寺院里拜访参禅的老僧和高古的道长……与历史对话,调整我的时空存在,圆满我的生命状态。”在这样的自道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感悟人生、体悟世界、探求艺术的一些思想轨迹。

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就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空灵的禅境,这是贾平凹对禅意的妙悟。这种妙悟的禅意主要表现在作者给我们描写的一系列意象——月、水、山之中。也正因为这些颇具象征意味的意象,使他的作品意蕴深远,情味深长。

《月迹》中直接以月为题的散文就有《月迹》、《月鉴》、《对月》,其意韵之深远,恰似“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令人“欲辩已忘言”。这主要得益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他对禅意的妙悟。他曾在传统文化中寻根,并在禅道文化中寻找自己的体悟。他说:“对于佛道,看的.东西不多,看了也不全懂,但学会了 ‘悟’,他们的一些玄理常常为我所悟,悟得与人家原义相差甚远,但我却满足了,反正只是悟出了对我有用的东西,便不管它原本是什么。”贾平凹曾经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静虚村”,他追求乡村的静美,并以“静虚”作为自己审美内蕴的核心,这一点恰与禅宗的“亲自然,远尘世”之风相契合,使他能深悟禅意之精蕴,同时也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幽柔纤巧的审美风格。

月下谈禅,月下参禅, “它(月亮)是佛性的圆满,是了悟的透彻”,“月亮的皎洁便暗喻着佛性的高洁,月亮的普照便意味着佛法的广大。尤其是在禅宗那里,月乃万世禅灯,是‘指月’之实体,‘证心’之对象,有着无可比拟的妙用。”贾平凹不是僧,我们却可以从他作品中感受到他对于那一轮明月,却是同样的百般钟爱。他一方面“指月证心”,借“月”释怀,消解心中的世俗烦恼,解脱现实人生的悲喜恩怨和情感纠缠,使疲惫的心灵不再“执迷不悟”,而猛然破执,“坐看云起”。另一方面,作者更多的则是依“月”参禅,表现自己对自然的“觉悟”。贾平凹以静谧的自然为禅堂,以清幽的明月为禅灯,以淡泊的心境接近禅界,真正做到心系一处,了悟体验禅的妙趣,欣赏、感受自然月色的“当下之美”。

作者写《月迹》的时候,已经历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单纯入世”阶段,逐渐地了解了生活的某些阴暗面。 “在这种痛苦惶惑的时刻,古代失意文人才子那种厌弃世俗,投向大自然去寻找美和心境和谐的共同举措,通过古代诗文向他呈现了巨大的诱惑力。”但贾平凹将他们出世的消极,妙悟为入世的超然达观。通过妙悟,他认为“人应该超脱、达观,应当站在宇宙中俯瞰时空,对世界、人生、历史作冷静的观照,而不应加入其中,汲汲于得失,与世风时观相俯仰。”所谓超脱、达观,“并不是彻头彻尾的遗世独立”,而是对生活的加倍热爱,一种更深沉的执著。因而,在《月迹》中,作者虽然有时也表现出抑郁忧伤,但旋即能解,旋即能悟,从主体上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而这些又都被溶化并沉积在了《月迹》所展示的空灵静寂的禅宗式的意境中。

篇7:禅意美文散文

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猎人带着他的狗到一遥远的深山老林里去打猎。

因为酷暑难当,山林中毒蛇出没。

虽然猎人很侥幸地被躲避,但一次偶然的麻痹,猎人还是被一条毒蛇咬了。

中毒后的猎人当即昏死过去,全身浮肿,生命危在旦夕。

猎人的狗见状,急得一边上蹿下跳地围着猎人直打兜转,一边不停地嗥叫,向空谷深山发出呼救声。

忽然,它仿佛惊醒般地呼啸着离猎人而去。

生命垂危的猎人望着自己的狗,自己在这绝处中最后朋友的离去,很是伤心,只是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过了不多久,狗又呼啸而至,猎人发现狗的嘴里衔着一株草,并且令猎人惊喜的是:那是一株蛇药草狗把草含在嘴里细细地咀嚼着,形成很细软的一小撮,然后小心地用舌头敷在猎人的伤口上。

不大一会儿,猎人终于停止了剧痛并能重新站了起来。

猎人怀着感激之情一把将狗抱在自己的怀里,抚摸着它被荆棘丛林划得伤痕累累的身体,并为自己拥有这么一条灵性的狗而暗自庆幸。

但是,由于被毒蛇咬过后的猎人身体还比较虚弱,一连好些天,猎人没有也不能捕获到任何野兽,他只有吃着自己进山时所带的那些干粮维持生命。

当布袋里只剩下最后一口干粮时,猎人再次陷入绝望。

因为他知道,自己没有被蛇咬死,但这样下去,终将也会在这深山野谷中饿死。

强烈的求生欲望使猎人终于把目标对准了自己身边的狗。

尽管他从良心上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这是条与他朝夕相处多年,并对他曾有救命之恩的狗啊!可趁狗不注意的当儿,猎人还是朝它开了一枪。

惊醒过来的狗回头望着猎人,望着猎人手中黑洞洞的枪口,似乎立刻明白了什么。

它悲鸣着,眼眶中流下大颗的眼泪,然后挣扎起,拖着被猎人打伤的一条腿钻进了深林,最终没有成为猎人的果腹之物。

然而,猎人最后也并没有饿死,两天后,他被另一个猎人救回了村。

一个多月后的某个狂风暴雨的晚上,躺在床上的.猎人忽然听到了有什么东西在敲打着他家破旧的木门。

猎人打开门一看,原来是离开他已有一个多月的老朋友——他的狗,狗在门外被雨淋得湿透,打着寒颤,借着闪电,猎人甚至可以看到那条当初被他伤害过的现已结痂愈合的腿。

这时,猎人再也不能控制自己,一把抱过他的狗痛哭不已。

从此,猎人和狗相依为命,便再也没有分开过。

是的,在活着的过程中,我们的良心常常会走许多弯路,会愧对许多生命。

篇8:品味《清塘荷韵》中的禅意

本文选自其同名散文集 《清塘荷韵》。文章表面 上是写景 状物的散 文,以荷的生长过程为线索,描写荷花从无到有,从弱小到繁茂的生长过程,实际上作者融入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并在文章字句间渗透出淡淡的禅意。这正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而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对生命的感悟不深刻。如何让学生能体味到文中的禅意,提升对生命的认识?

一、抓古典意象,明佛学渊源

首先从荷的佛学渊源说起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荷花又名莲花,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 ”的象征。可以找到多种印证。如: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大雄宝殿的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或手执莲花,或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几乎有佛的地方都有荷花相伴。 正因为荷与佛教的特殊渊源,佛教还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

通过对荷这个意象的理解,让学生初步了解荷与佛的关系,在品读文章时就能有意识地感悟 《清塘荷韵》 里富有禅意的生命启示。

二、抓文中语句,悟句中禅意

《清塘荷韵》 中“池花对影落” 的寓意深刻又很难理解。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该诗句“池花对影落”的品读,从残荷之姿感受 《清塘荷韵》 一文中渗透的禅意。池花,是指水中凋零的莲花。落花轻轻接触水面,镜中月、水中花,想象中的画面宁静而优美。而凋零向来给人残败、衰颓的感觉。中国古代诗词有很多描写落花的词句:“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古代文人大多见落花而伤怀,大多因情移所致,从落花想到自己,从而发出“人世苦短”的慨叹。

可为什么季老笔下的荷花的凋零之姿,没有残败、衰颓的影子?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同样面对逝去, 荷显现出怎样的姿态?它的凋零之姿是平静、从容而洒脱的。荷花凋零也符合自然规律,但“莲”是生命的强者,又是生命的智者,它的平静、从容而洒脱的凋零之姿启迪我们参悟生命———面对生命的凋零,我们该用淡泊的态度面对。如果对生命的消逝尚能看透,还有什么能使我们烦恼呢?

季老能做到不以荷花凋零为悲, 与他的人生境界分不开。他的“三辞桂冠”就是很好的明证。季羡林在大陆被许多人尊重,并被一些人奉为中国大陆 的 “ 国学大师 ”、 “ 学界泰斗”、“国宝”。对此,季羡林在他的 《病榻杂记》 中力辞这 三顶桂冠 : “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正如燃灯法师说:“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著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一生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停下来追寻生命意义的人心最苦最累。季老常拿陶 渊明的四 句诗当做 座右铭 :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他说,“我早就认识到,永远变动,永不停息,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要求不变是荒唐的 。 万物方生 方死 , 是至理名 言 ……”经历十年浩劫的季老,历经世事沧桑,并没有被生活打倒,反参透了陶渊明诗的境界,耄耋之年的季老终参透生命的真谛:人不是为欲望而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不能就此放弃,要有淡然之心追寻生命的意义。

本文开出了一剂富有禅意的良 方,可教学生以此应对生活的种种烦扰。

三、从荷花情结,品禅意人生

学生很容易找出荷与季老的联 系,周一良先生赐名的“季荷”就体现季老的荷花情结。学生从文本中读透“池花对影落”一句,对“季荷” 的理解是有益的。赐名“季荷”寓意丰富,荷实际是季老生命的表征。荷生长的历程是季老人生历程的写照, 从荷花开放之姿看到生命的热烈,由 “凋零之姿”想到生命的消逝。天地万物都有其生存的空间和惊人顽强的内力,万物顽强而美丽的风姿装点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生得热烈,逝得淡然。荷花的生长历程,对照佛家理论,就代表了生死轮回。佛教主张: 从生到死,构成生命存在的一个过程,谁也逃不脱;没有什么可以恒久。一切世界念念相续,循环往复, 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既然交相更迭是自然界的法则,那么人生就要清静淡泊、超然豁达。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

篇9:竹心的禅意

竹心是空的,竹篮也是空的,童心更是空的。这首小诗可爱,一派稚语童趣,心中不着一物,遍地长满芳菲。有一年浙江高考作文题出的是“童心早泯”,很多物质化的考生看不懂。其实,一个人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活着,应保持最初的心,听风涌起,待雨来过,这个时候他还是这个世界小小的婴孩。

记得一位上海女作家说过,竹心是童心可鉴的爱,那是一种没有条件的爱。江浙农家喜将顶天立地的青皮竹栽在自家门前屋后,不仅有阴凉可乘,更有收益可享。因青皮竹高达三丈,剖开成竹,篾丝光洁柔软,可编箩筐、织凉席等竹制品。

竹子不会生锈,不会断裂,只要不生蛀,善待呵护它,竹制品都是越旧越好用。竹心虽是空的,竹的筋骨却柔韧而实在。那些用细竹篾编成的小台面、小座位,冬暖夏凉,比皮革透气且手感亲切、温馨。竹童车推起来“咯吱咯吱”作响,成了儿童牙牙学语的伴奏,更是自然童心的有声启蒙读物。

竹叶茶虽是竹的副产品,但其深味不变,奉献不改。一位江苏朋友回忆,每年夏天,祖母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烧一大锅的开水。然后领孩子们到屋后竹林里采竹叶。孩子们飞进竹林,选那些最绿的竹叶采。祖母的大桶小盆备好,开水装进桶盆里,再把竹叶丢进开水中。眼见一层一层的翠绿,在水里洇开来。泡好的竹叶茶,最后被孩子们送到田间地头。歇晌时,干活的劳力们笑哈哈走上地头,找树荫坐下。从桶盆里,操起一只只水瓢来,满满舀上竹叶茶,灌下去,那叫一个心爽!

没经历过一点小小沧桑,是不能全部体会竹心的林林总总。譬如,在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翠竹丛里,躲藏着零零落落的畸形小竹:矮小、干瘪、弯曲、羸弱。但这些草竹或野竹何时气馁过?劈不成坚韧的竹篾,那就用自己的身体做一根竹杖。再譬如,音乐爱好者抚摸着的竹笛、管箫,虽被音乐照亮了情思,但它历经了怎样漫长的等待和精心的挑选……

竹心,最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那是有来由的。远古时候,有一根竹子怀才不遇,试图阻止匠人在它身上凿洞。匠人手里拿着锋利的刀子,不停地削刻,并不听竹子的诉苦。他要用竹子做一支箫。他对竹子说:“你这竹子啊,身上若没有这些洞,你就不过是一根普通的竹子。这些洞好像是使你受伤,但它们会使你成为一支箫,从你身体里发出来的声音,将使许多人的心灵得到温暖。我此时削、刻你,正是为了成就你,使你成为有价值的乐器啊!”

竹心顿悟了,心曲犹在,此后几千年塑成了不怕历练的坚忍竹心。躺在竹林下看着高耸入云的竹梢——伸入星光闪闪的夜空,我突然懂了,收束自己心的欲望,臂膀才有力量,灵魂才会更高贵!

竹心的禅意,正是人心的无限禅意!

(责编:高雨薇)

篇10:禅意人生散文

禅意,人生。看似很简单的字眼却蕴藏着很多东西,喜欢禅字,喜欢禅理,喜欢禅说,可是却不解其意,反正感觉自己心中想达到那种境界。

有时心里很烦,就想静静的坐着,或者呼朋喊友徜徉在山水间,有时很想享受孤独,想静静的一个人独自去独坐,去静思,去遐想。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着,呆呆的,或者什么都不想,或者什么都想,想的脑子是一片茫茫然。想的是什么,自己也哑然失笑,不知道,能傻傻的盯着一个地方出神,看的什么,自己却不知道。

喜欢独处的静逸,喜欢群居的喧闹。自己真的好矛盾,亦静亦动,反复无常。主要在于自己的心情。

想静静的独坐,不想听红尘的纷纷争争。美美和人相处时喜欢听那和善的语言,看那友善的笑容。不喜欢那么多面子活,那么多官场语,还有那虚情假意的亲热,何必那样虚伪,那样做作。看见这些脑子就热烘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想方设法逃避,远离,让自己的心处于原始状态。

人世间啥是真的?当你付出真诚的`时候,却被虚伪和奸诈所代替的时候,只有从中悟出一番道理——江湖险恶呀。虽然自己被愚弄,被欺骗,可是细细想来,人家那也是生活的一种手段,没听过那孙子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吗?哪种方法都是一种策略,一种手段,只怨你自己不会应对,不会去化解,留下来的只能感觉是别人在耍心眼,在玩能处。其实是自己错了,自己的反应能力太差,有因皆有果,自己防患于未然的能力太差,自己太为别人所动。

是别人的悟性高,事情把握的角度掌握的好。身边经常有信佛的朋友,天天把佛挂在嘴上,可是在做事上却是唯我独尊。口口声声的把一切看淡,把佛字高挂在嘴上。可是却唯利是图,说是金钱为粪土,钱都是身外之物,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把钱看得这样紧。钱真的好像命一样。我喜欢的佛理便是真正的从心里看淡,从心里感受佛家的思想,佛家的博大精深。还要做出来真正的让别人对你说你真的开悟了。而不是从嘴上说无所谓,都看淡了,这样只能让那放下一切成为你的包袱。放下了吗?其实还重重的在你的心头。

努力赚钱本是为自己服务,可是却可怜巴巴的让它成为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建筑物,而自己的肠胃却忍饥挨饿。真的天下人都可怜你了。再口口声声的念佛,连佛祖也不会垂青你,应该是厌恶了。

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留。看淡一切看空一切其实是一种对生活的感悟,这其中还需要亲情,而不是全盘否定的说世上一切都没有了,可是对自己的小家咋还有那么多眷顾和关心呢?自私人性的自私,只有在佛理的基础上慢慢感悟,再把那看开一切的思想变成宽容,谅解,关爱。则才能被世人所接受,要不一切的论谈皆被众人反感,自己也到了众亲叛离的地步。

我喜欢禅字,却对禅意一窍不通。可是却喜欢看那禅字时,心中发出淡淡的那种味道。是一种雅静,一种沉思,一种看开一切的自然的感觉。我心中在慢慢品味着禅,感知着禅。我不喜欢去形式上去大加渲染。只感觉那禅的味道慢慢流进了我的心田,有种甜甜的滋味,并且陶醉在里面。

一切看淡,一切看开,一切放下,有一种回归山林的宁静感,一种放下心灵沉重负荷的轻松。在放下的过程中,自己变得柔和了,也变得智慧了,好像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心里包含了无限的激情,而不是历经世事万念俱灰的感觉。感悟着生活的美,身边亲情的温暖。也从生活中找寻着美。积极创造着美。其实仔细发现身边的美无处不在。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对禅意的另一番理解。

篇11:禅意在心中精美散文

我越来越喜欢佛学经纶,当初,我还劝阻我的朋友,不要过分地沉迷于禅学,这样会失去生活的情趣,人生的情感!我曾错误地以为,信佛的人,是那些无聊的老大爷,老大妈所为,再或是心坎太深,不能自控的人,还有对生活没了信心,没了希望的人所为!

一天,深夜里,一些事情让我很窒息,辗转反侧,披衣下床,无心用蜡笔小新,只得打开网上佛学经纶,慢慢地品味,想从中寻觅那份难以想通的迷乱,渐寻渐深入,终于我从或浅或深的禅音中得到些许的安慰!从此,我爱上了禅学,就像爱恋中的男女那样,深陷不能自拔!修行在尘世,修行在心中!

且行且修,红尘路上,所有的幸与不幸都可以成为明天的一抹云烟。人世间,一切都有因果,若解禅之本,定悟生命意义!修行在心中!

修行在尘间,让生活在粗茶淡菜中诗意,透过指尖的光阴,淡看烟火,细品岁月静好!

修行在生活中。 放纵欲望,有所为,有所不为。因而常不被情绪左右,淡看名利得失,宁静做自我,从容过生活。

面对生命里那些难以舍弃的东西,就收藏,收藏不起来的,试着淡化, 得失如云烟,转眼风吹散。人生百年,转眼成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邂逅,悲欢得舍皆由心定!人 经过一次,就长一次智慧;有些苦痛和烦恼需要默默地去承受;历炼一次;丰富一次。

修行,对生命而言,接纳是最好的温柔,当我平静地接纳一个等待多年,朝思暮想,刻骨铭心的重逢,没有痛彻心扉的哭泣,没有默默无语的抽泣,更没有伤心流泪!只有,清心,淡然微笑着凝视,无限深情地凝望,明知道一生一次,生命中的一次相逢,以后一别,不知何时再缘相见,或许成了永远的`一刻! 终身难忘的一刻,此时,灵魂深处的思念,牵挂,痛苦全部释然了,心田间涌上了无比的欣慰和无限的欣喜!

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多么的坚强,多么的沉稳! 我为自己的生命升华,感到骄傲,一个遇事情绪化,多愁善感,难以自控的女人,蜕变成一个遇事从容,淡定,简单,素心的善良女人。这不得不归根于修行的因果。一个漫漫岁月里的,望穿秋水的等待,相聚时,没有轰轰烈烈,悲天悯人的气氛,一切是那么的平和,安详淡笑中,更珍惜这一刻的相见!

我只想做一个莲一样美好的女子,就像心轻草亦香,心静花亦美那般女子。在流淌的岁月里,把心中的火焰交给一朵莲,把世俗的喧哗交给河流,没有盲目的期待,没有失望后的孤独,没有虚度的恐惧,只有满心的感恩和眷恋!

上一篇:2023年高级护理专业毕业论文下一篇:如何开展营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