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散文的禅意美-月迹

2024-04-16

贾平凹散文的禅意美-月迹(精选7篇)

篇1:贾平凹散文的禅意美-月迹

贾平凹散文的禅意美-月迹

贾平凹的散文随心适性,自然从容,从内容到形式到境界上都自成一格。读者细心看来,不难发现,他是那么的纯真坦率、那么的情深意重。你不得不承认,他身上的确有着不同凡响的东西,尤其是他的作品中渗透的禅学意味。

禅学不仅是一门高深的佛学,更由于后世诸多文人骚客,古圣先贤的参禅悟道而发展为一种人生的哲学。禅门以不着语言、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宗旨。禅宗对中国文学的渗透和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贾平凹就是深受禅宗影响的当代作家。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使贾平凹的散文清丽脱俗,秀美难言,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灵异的奇光。读他的散文,与其说是艺术欣赏,不如说是在书卷中做美的参禅。他对传统文化的涉猎很广,自己曾多次谈到学禅之事:“我跟一位禅师学禅,回来手书在书房的条幅:‘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星期日……去寺院里拜访参禅的老僧和高古的道长……与历史对话,调整我的时空存在,圆满我的生命状态。”在这样的自道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感悟人生、体悟世界、探求艺术的一些思想轨迹。

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就给我们展示了一种静虚空灵的禅境,这是贾平凹对禅意的妙悟。这种妙悟的禅意主要表现在作者给我们描写的一系列意象——月、水、山之中。也正因为这些颇具象征意味的意象,使他的作品意蕴深远,情味深长。

《月迹》中直接以月为题的散文就有《月迹》、《月鉴》、《对月》,其意韵之深远,恰似“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令人“欲辩已忘言”。这主要得益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他对禅意的妙悟。他曾在传统文化中寻根,并在禅道文化中寻找自己的体悟。他说:“对于佛道,看的.东西不多,看了也不全懂,但学会了 ‘悟’,他们的一些玄理常常为我所悟,悟得与人家原义相差甚远,但我却满足了,反正只是悟出了对我有用的东西,便不管它原本是什么。”贾平凹曾经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静虚村”,他追求乡村的静美,并以“静虚”作为自己审美内蕴的核心,这一点恰与禅宗的“亲自然,远尘世”之风相契合,使他能深悟禅意之精蕴,同时也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幽柔纤巧的审美风格。

月下谈禅,月下参禅, “它(月亮)是佛性的圆满,是了悟的透彻”,“月亮的皎洁便暗喻着佛性的高洁,月亮的普照便意味着佛法的广大。尤其是在禅宗那里,月乃万世禅灯,是‘指月’之实体,‘证心’之对象,有着无可比拟的妙用。”贾平凹不是僧,我们却可以从他作品中感受到他对于那一轮明月,却是同样的百般钟爱。他一方面“指月证心”,借“月”释怀,消解心中的世俗烦恼,解脱现实人生的悲喜恩怨和情感纠缠,使疲惫的心灵不再“执迷不悟”,而猛然破执,“坐看云起”。另一方面,作者更多的则是依“月”参禅,表现自己对自然的“觉悟”。贾平凹以静谧的自然为禅堂,以清幽的明月为禅灯,以淡泊的心境接近禅界,真正做到心系一处,了悟体验禅的妙趣,欣赏、感受自然月色的“当下之美”。

作者写《月迹》的时候,已经历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单纯入世”阶段,逐渐地了解了生活的某些阴暗面。 “在这种痛苦惶惑的时刻,古代失意文人才子那种厌弃世俗,投向大自然去寻找美和心境和谐的共同举措,通过古代诗文向他呈现了巨大的诱惑力。”但贾平凹将他们出世的消极,妙悟为入世的超然达观。通过妙悟,他认为“人应该超脱、达观,应当站在宇宙中俯瞰时空,对世界、人生、历史作冷静的观照,而不应加入其中,汲汲于得失,与世风时观相俯仰。”所谓超脱、达观,“并不是彻头彻尾的遗世独立”,而是对生活的加倍热爱,一种更深沉的执著。因而,在《月迹》中,作者虽然有时也表现出抑郁忧伤,但旋即能解,旋即能悟,从主体上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而这些又都被溶化并沉积在了《月迹》所展示的空灵静寂的禅宗式的意境中。

贾平凹以他特有的气质、个性和感受力,妙悟了禅意,并在《月迹》中通过象征式的意象构筑了一种禅宗式的静寂空灵的意境,使他的作品读来意蕴深远,韵味深长。毫无疑问,这种审美取向,对当前的散文创作仍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篇2:贾平凹散文的禅意美-月迹

禅学不仅是一门高深的佛学,更由于后世诸多文人骚客,古圣先贤的参禅悟道而发展为一种人生的哲学。禅门以不着语言、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为宗旨。即心即佛,一切现成。禅宗对中国文学的渗透和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而在当代散文家中,没有谁的散文会像贾平凹散文那般浓重地浸染着道禅味了。醍醐灌顶,大彻大悟,使贾平凹的散文清丽脱俗,秀美难言,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灵异的奇光。读他的散文,与其说是艺术欣赏,不如说是在书卷中作美的参禅,你获得的十二分快感,三分是艺术品味,七分是人生顿悟,还有两分是嗒然失身的灵的徜徉。这种浓浓的道禅意识,不仅表面在贾平凹的文艺观上,更表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

《月迹》收入了贾平凹早期的34篇散文。其意韵之深远,恰似“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令人“欲辩已忘言”。这主要得益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尤其得益于他对禅意的妙悟。贾平凹是深受禅宗影响的当代作家。他曾在传统文化中寻根,并在禅道文化中寻找自己的体悟。他说:“对于佛道,看的东西不多,看了也不全懂,但学会了‘悟’,他们的一些玄理常常为我所悟,悟得与人家原义相差甚远,但我却满足了,反正只是悟出了对我有用的东西,便不管它原本是什么。” 他追求乡村的静美,并以“静虚”作为自己审美内蕴的核心,这一点恰与禅宗的“亲自然,远尘世”之风相契合,使他能深悟禅意之精蕴,同时也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幽柔纤巧的审美风格。

《月迹》收入的是作者1980年前后的作品。此时,作者在经历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单纯入世”阶段后,由于读的书多了,接触的人越来越多,思想越来越驳杂,逐渐地了解了生活的某些阴暗面,“发现了民性的愚昧麻木,世态的反复多变,人情的冷暖无常等等,以前对人生的光洁单纯的眼光,适足以加剧他此时的悲观、失望,甚至使他涌动着浩茫的痛苦”。“在这种痛苦惶惑的时刻,古代失意文人才子那种厌弃世俗,投向大自然去寻找美和心境和谐的共同举措,通过古代诗文向他呈现了巨大的诱惑力。”由于对庄子、陶潜、苏轼的喜欢,这些作家的追求自然,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庄禅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所不同的是贾平凹将他们出世的消极,妙悟为入世的超然达观。通过妙悟,他认为“人应该超脱、达观,应当站在宇宙中俯瞰时空,对世界、人生、历史作冷静的观照,而不应加入其中,汲汲于得失,与世风时观相俯仰。”所谓超脱、达观,“并不是彻头彻尾的遗世独立”,而是对生活的加倍热爱,一种更深沉的执著。因而,在《月迹》中,作者虽然有时也表现出抑郁忧伤,但旋即能解,旋即能悟,从主体上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而这些又都被溶化并沉积在《月迹》所展示的空灵静寂的禅宗式的意境中,这种意境首先表现在作者给我们营构的一些禅意充盈的意象营中。

月是其中主要的意象,散文集《月迹》中直接以月为题的散文就有《月迹》、《月鉴》、《对月》,而另有《静虚村记》中的“月下树影”,《夜籁》中“显得很小的月亮”,《空谷箫人》中的溶溶的月,《夜在云观台》中的新月等等,作者给我们勾画了一群月的意象。

佛教中常以月来喻世界与本性清净,是心“无念”的具体体现。贾平凹以月来构筑他的空灵静谧的意境,来表现他对“静虚”的审美追求。在他的笔下,总是月下的空明,是“花开月下,竹临清风,水绕窗外,没有一点儿俗韵”的空灵之境。有真实的“水中月”之境:“月亮又上来了,月在水里,看得见那黑脊梁的在星群中间游行。”也有似真非真的水月之境:“果然,石崖走过,看见前面一色白茫,上接月空,漠漠不见源头,下注深谷,蒙蒙亦不辨终底。月下看不见那水气的五光十色„„满世界只有一个乳白色的谜!”④还有直接取自禅宗的月境,比如《月迹》中的一段:“我们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噢,月亮竟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哩。”“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我们再看《住持禅宗语录?圆瑛江法》之云:“一月在天,影合众水,月无临水之心,水无现月之意,感应道交,法尔如是。试问此月,是一是多?为同为异?若言是一,千江有水千江月;若言是多,千江月只一月摄。若言为同,则天涯相隔;若言为异,则一相圆明。”又有:“人人自心月,无古亦无今,灵光常无味,体性本晶莹。辉映天地,迥脱根尘,不离当处,岂假外寻。”贾平凹正是妙悟了此中禅意,并将他的参悟,通过形象的描绘,传达给读者。这种参悟,少了禅的神秘,少了玄奥,在对月的追寻中,展示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空明,“人人自心月”的禅理。我国古代文人也多喜欢写月。李白的诗文中,月的形象明丽、亲切,情意深长。有美丽得令李白欲挂于东溪松的月:“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有秋天明丽清冷的峨眉山月:“峨眉山月半轮秋”,有给诗人美好的回忆的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有可寄愁心的解意的明月:“我寄愁心与明月”;还有一往情深的山月:“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而王维的笔下,月的形象皆明净清冷。“草白霭繁霜,木衰澄清月”,这月是发着清辉的清冷的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月是空静的月;而《白石滩》中的月如浣洗的轻纱,有些虚无缥渺。

贾平凹笔下的月则是淡淡的:“月亮已经淡淡地上来,那竹在淡淡地融,山在淡淡地融,我也在月和竹的银里、绿里淡淡地融了„„”,这样的月是可以融入一切的。而静虚村中的月下之景更是一种自然的、质朴的虚静之境:“看着村人忘归,我一时忘乎所以,月下树影,盘腿而坐,取清茶淡酒,饮而醉之。一醉半天不醒,村人已沉醉入梦,风止月暝,露星闲闲,一片蛐蛐鸣叫。我称我们村为静虚村。”而《夜在云观台》中的月更有一种脱俗的禅味:“我独坐在禅房里品茶。新月初上,院里的竹影投射在窗纸上,斑斑驳驳,一时错乱,但竿的扶疏,叶的迷离,有深,有浅,有明,有暗,逼真一幅天然竹图。我推开窗便见窗外青竹将月摇得破碎,隔竹远远看见那潭渊,一片空明。心中就有几分庆幸,觉得这山水不负盛名,活该这里没有人家,才是这般花开月下,竹临清风,水绕窗外,没有一点俗韵了。”在禅房里赏月,品茶,观竹,使我们想起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那份宁静,那份超然。

贾平凹吸取了李白的达观,王维的超然。李白的月达观,而贾平凹于在达观中更多了一种虚静和进取。王维是用晶莹明净的月亮来喻自性清净,一尘不染的,但他的月多了一层出世的清冷。贾平凹的月是他主体精神的象征,是他追求、探索的美学象征:“月亮是亲爱的,月亮有时也是不可摸透的;使我为渴望着探索到它的秘密而被折磨着,悲哀着。”

贾平凹的月与李白、王维的月之所以有这种不同,是由于他们的时代和思想境界不同。李白、王维是封建士大夫文人,他们不满现实却又无法改变现实、超越现实,在矛盾的痛苦中或无可奈何地漂泊,流连山水,或厌弃世俗,离群索居,隐匿山林。他们追求的是“达则兼及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追求心境的平和虚静。贾平凹作为一位当代作家,进取的时代决定了他必然会追求不息。在“复杂处世”中虽也偶有抑郁忧伤,但作者能在自己的创作中发现美,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与他于禅道中所妙悟的“静虚”思想相结合,因而他的月是超然达观的“溶溶”的“静静”的月。

《月迹》中的意象还有水、清泉、小溪、飞鸟、白云等等,这些意象都具有象征意义,都能给人以神韵超然的感受。

水在佛教,尤其在禅宗被认为是清净无瑕,湛然恒静的最高境界。清冽的泉水,淙淙的清溪,是自性清净、任运自然的象征。《月迹》中多处讲到水、溪、山泉:《清涧的石板》中石缝里的水是清极亮极的;《溪》中的小溪是缓缓地悄悄地流淌着的;《紫阳城记》中的水亦禅意悠悠,深远而有韵致。

山,在贾平凹的作品中,也有一种超乎自身的象征意义。他曾说自己是山地之子,对山有着特殊的感情。《读山》,表现了他对山的内蕴的追求。山的神秘,山的莹透以及山的拙朴,都是作者对山的力量的一种解悟。最后作者说:“几次不知了这山中的石头是我呢,还是我就是山中的一块石头?”正是物我两忘,身世皆忘,超越了一切时空的禅意。

另外,作者还用飞鸟、白云等来表现自己对自然的向往:“漫天的鸟在如撕碎纸片的自由,一朵淡淡的云飘在山尖上空了,数它安祥。”白云、飞鸟在佛禅中是无所挂碍的禅悟象征。贾平凹正是用这些意象,构成了自己的空灵静谧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美学的特定范畴。王国维创“境界说”,谓“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中国的各种艺术无不联系着这一审美范畴。禅境所追求的是空寂闲静、一尘不染的境界。《月迹》给我们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静寂空灵。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习应品》中有一段:“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世界既无生灭和垢净增减的变化,也无过去、现在、未来,整个世界一片空静。佛禅从心性观念出发,否认客观世界,也否认物质运动。他们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动的,人们感到动,是因为心动。《坛经》中有则著名的公案——关于风吹幡动之议的:“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只要能凝然守心,不执着于外境,就能达到成佛的最高境界。我国古代有许多文人孜孜追求着这种心的绝对的静。王维即是典型,他的名诗“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即表达这种绝对的内心寂静。苏轼有云:“欲令诗语妙,无如空且静,静能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贾平凹于《月迹》中所要传达的,亦为一种静虚的静境。

贾平凹的这种静境,“不是表现主体对客体的矛盾、冲突、征服,激发起奋发的豪情和斗争动荡的愉快,而是表现实践和实现统一引起的一种闲适、平静、超然、愉悦的感情。”贾平凹执着地追求这种静境,他将自己的书斋取名“静虚村”,并在作品中一再表现。在《静虚村记》的开头,他写道:“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净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附近,就更其为难了。”在城市,他感到扭曲、压抑,感到有一种不能舒展的苦闷。只有回返乡村,他才能感到境与人和,人与境谐,适心宜性。

《月迹》中,作者写了许多村庄、村巷,无一不是静静的。静虚村中的村民,“厚诚”得几乎近于“傻昧”,生命形态呈现出一种原生的质朴。再看渭北瓷城陈炉吧,作者远远看到“青烟就端端地冒出来,而且有了鸡啼。这便是一个村了;屋舍看不见,人家都住在塄下。”这不禁令我们想起“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那种闲静来。还有《白夜》中的村子:“静悄悄的,没有一点人影,也没有一只狗咬。从巷道里过去,雪落得很深,一脚踩下去,没了小腿,却没有一点声息。走进一家,院子里静悄悄的,一直走近门口,门被雪封了半边,只看见那黑色的门环,一动未动,象画上的一般。”这样的一个村庄,被雪封住了也不知道,人们正在甜睡中,一切都正处于安谧的原初状态。

在作者的笔下,还有幽静的空谷,静谧得雄壮伟大的池塘,伟大静默的山,还有小小的文静的文竹,静若处子的兰,他们共同构成了贾平凹的静境。

贾平凹笔下的动境,“也不是表现主体和客体激烈冲突,抗争,唤起的不是斗争的激情,而是主客观世界谐调的愉悦,闲静,所以本质上也是静的。”即使是热闹的街市,在他笔下,也少喧嚣,烦扰。且看《延安街市》:“最红火的是那些卖菜者„„买卖起来,价钱是不必多议。称都翘得高高的,末了再添上一点,要么三个辣子,要么两根青葱,临走,不是买者感激,偏是卖主道声‘谢谢’”。“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在这里全没有。这里的人与人之间是那样和谐,一对老亲家,在街市上相遇了,便寻着块空地,投机地谈起儿女的亲事。拴在堤栏杆上的毛驴,便偷空在地上打滚儿,叫了一声,整个街市差不多就麻酥酥地颤了。”真是“境与人和,人与境谐”呀。虽曰闹市,却仿似“静虚村”,仿似陶渊明笔下的桃源仙境。

禅被彻底理解时,就得到心的绝对的平和。人人从事其正当的生活。无论是静虚村中的村民,还是渭北瓷城陈炉的人们,或者是《白夜》村巷里的人家,他们都是那样平和而悠然地生活着,“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得剩下,喝酒总要喝得昏醉,才觉得惬意。衣着朴素,都是农民打扮,眉眼却极清楚。”他们在自己平凡的位置安居乐业,没有喧嚣,没有世故,没有庸俗,有的只是一种自然的质朴,一种心地无杂的清朗。他们身居苦境而不知其苦。静虚村的人们乐于他们的土院,《陈炉》中的人们,“吃饭极少吃菜,一顿饭,两个馒头,一碟辣子也便算了;洗脸水总是刚刚盖住盘底,依墙靠着,一家人老的洗了少的洗,脸洗湿了,水也便完了。”《夜籁》中的老汉喝着又苦又涩的汁汤,却哈哈大笑着说:“土命人也不象你说的可怜,苦是苦,苦中仍有甜呢。”这样一种身居苦境而不知其苦,能够于苦中见甜的达观超然的胸襟,正是作者于禅中妙悟到的,是作者审美内蕴的核心——禅宗的“静”、“虚”。禅宗要求人们从变幻的外界去认识动中所藏的静的本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说:“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不离动。”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也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贾平凹深谙此中真义,他常用动来表现极静。在幽谷中响起箫声,使幽谷更幽更静。在《夜游龙潭记》中写万籁俱寂:“桨起舟动,奇无声响,一时万籁俱寂,月在水中走呢。”再用满湖的啸嚣来衬托:“听满湖啸嚣,如千军万马厮杀战场,我身骨儿都吓得软了。”写出了静得可怕的绝对的静。

另外,作者既酿造出月下的空灵,也有迷迷蒙蒙的如水中月镜中花式的空灵。在雨中:“石板路是潮潮的了,落叶浮不起来,一时深、浅、明、暗,层次分明,远峰愈高愈淡,末了,融化入天之云雾。”是一种如飘渺虚幻的云雾似的空灵。在月下渡口:“夜里,船到山湾间,月显得很小,两岸黝黝的山影憧憧沉在水里,使人觉得山在水上有顶,水下有根,但河面却铺了银,平静静的似乎不流„„”这是一种“水中月”式的空灵。云雾漫山时:“滚着滚着,满世界都白茫茫一片了。偶尔就露在山顶,树木蒙蒙地细腻了,温柔了,脉脉地有着情味。接着山根也出来了。但山腰,还是白的,白得空空的”。质言之,这些意境空灵而迷蒙,使景与意无隔,现实和幻象相融,使幽者更幽,静者更静,空者更空。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意无穷。”

篇3:贾平凹散文的禅意美-月迹

一.主要辞格运用

修辞手法, 指的是通过修饰语句或者调整句法结构的一种手段, 通过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技巧来为文本语言的表情达意而服务的。贾平凹先生在自己的散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提高散文语言的表达效果, 主要有:比喻、比拟、排比和反复。分述如下。

1. 比喻

比喻, 指的是思想上的某个事物与见到的某些事物具有相似性, 因此, 作者创作时, 在文章里就用另外一些事物来描写思想中的对象的修辞手法。贾平凹先生在进行散文创作时,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提高了散文语言的形象性。例如:

(1) 那路是窄窄的, 从山根一直往山顶上绕, 不时就凌乱了, 像一团细绳, 分分合合, 合合分分。 (《弦》)

(2)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 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 一下子像一条死蛇, 哗哗啦啦脱落下来, 软成一堆。 (《风雨》)

例 (1) 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路”比作“细绳”, 使原本抽象模糊的“那路是窄窄的”语言描述更加形象具体, 路是窄窄的, 到底有多窄, 作者用细绳来比喻那窄窄的路,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例 (2) 中用“死蛇”来比喻“葡萄蔓”, 葡萄蔓和死蛇有相似性, 用死蛇比喻从槐树上滑落下来的葡萄蔓, 形象生动, 吸引读者, 耐人寻味。

2. 比拟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和说明。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将人比作物的是拟物;将物比作人的是拟人。例如:

(3) 我早早晚晚是要看一阵山上的云雾的:陡然间, 那雾就起身了, 一团一团, 先是那么翻滚, 似乎是在滚着雪球。 (《读山》)

(4) 犹如一片树叶, 我该生的时候, 我生气勃勃地来, 长我的绿, 现我的形, 到该落得时候了, 我痛痛快快地去, 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 (《对月》)

例 (3) 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例 (4) 中“那雾就起身了, 一团一团, 先是那么翻滚, 似乎是在滚着雪球”, 作者赋予“雾”以人的动作, 能够充分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因此, 为了表达的需要, 贾平凹将人的这些本质特点转移到其他事物上, 让它们具有人的某些特点, 可以将某些“物”的状态描写的生动、形象, 使人感到非常亲切。例 (4) 中把“我”当做“树叶”来写, 赋予人以植物的某些特征, 把人拟为植物来写, 显得新颖别致, 活泼生动。“我生气勃勃地长, 长我的绿, 现我的形, 到我该落得时候, 我痛痛快快地去, 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此句把人当作物来写, 使人具有了植物的某些动作和情态。拟物通常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 往往能够给人以形象、新奇之感, 提升文本的修辞效果。

3.排比

用三个以上字数大体相等、结构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小句, 表达相关意义, 以获得形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等表达效果, 这种辞格叫排比。[2]贾平凹散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使其散文在行文上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读起来让人感觉琅琅上口, 能够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5) 白天里, 行不停, 看不停, 听不停, 闻不停, 吃不停, 到夜里则是没完没了的梦。梦全是在飞动, 树飞动, 山飞动, 水飞动, 虫鱼人身在飞动, 黎明醒来, 我也不知道我已做了仙呢, 还是仙做了我呢? (《在桂林》)

例 (5) 中连续运用多个排比句式, 将景物的情状描写地细致入微, 形象生动, 节奏和谐, 表达出了强烈奔放的思想情感。贾平凹从散文内容表达的需要出发, 运用一些排比句式, 节奏铿锵有力, 感情洋溢, 耐人寻味。

4.反复

用同一的语句, 一再表现强烈情思的, 名叫反复辞。人们对于事物有热烈深切的感触时, 往往不免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申说;而所有一而再、再而三显现的形式, 如街上的列树, 庆节的提灯, 也往往能够给予观者以一种简朴纯粹的快感, 修辞上的反复就是基于人类这种心理作用而成。[3]贾平凹散文中叶运用了大量反复的修辞手法。例如:

(6) “让你去厂里开电梯?那是好工作啊!”

“好, 好, 上去下来上上去下下来上上上去下下下来”。 (《风景》)

例 (6) 中“好, 好, 上去下来上上去下下来上上上去下下下来”是词语的反复使用, 凸显了当事人厌烦而无奈的思想感情, 连续使用这样的词语, 达到强调的目的。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 突出某种情感, 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强调和增强语气, 能够起到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的效果。同时, 贾平凹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使散文的格式整齐有序, 而又回环起伏, 充满结构美和韵律美。

二.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是指作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表现手法, 不同的作家具有不同的语言写作风格。贾平凹散文的语言风格主要体现为:平实质朴、含蓄隽永和幽默讽刺等三个方面。分述如下。

1.质朴自然

著名作家徐迟曾说:“散文作家不仅要掌握华丽的文采, 而且要善于控制它, 不仅要掌握朴素的文章, 还要善于发扬它。写得华丽并不容易, 写得朴素更难, ……越是大作家, 越到成熟之时, 越是写得朴素。”[4]贾平凹选用恰当的方法技巧直接陈述, 甚至时常运用白描的手法, 质朴自然, 却显得情真意切。例如:

(7) 院再小也要栽柳, 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 月升中天, 又是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 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而憾。能明灭萤火, 能欢风行。三月生绒花, 数朵过墙头, 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之美。 (《生活一种———答友人书》)

例 (7) 语言朴素自然, “能明灭萤火, 能欢风行。三月生绒花, 数朵过墙头, 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之美”, 娓娓道来, 集中体现了贾平凹要求语言平淡, 不追求华丽辞藻的创作个性。

2.幽默讽刺

贾平凹的散文作品主要体现了其豁达透彻的人生态度, 与此同时, 又具有非常丰富的智慧与幽默讽刺艺术。

(8)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社会上有了闲人。闲人总是笑笑的。“喂, 哥们!”他一跳一跃地迈雀步过来了, 还趿着鞋, 光身子穿一件褂子, 也不扣, 或者是正儿八经的西服领带———总之, 他们在着装上走极端, 但却要表现一种风度。 (《闲人》)

例 (8) 中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讽刺了社会上那些不务正业的闲人, 此句突出地表现了“闲人”的特点, 向读者揭示了闲人的缺点, 具有讽刺意味, 笔调辛辣。

三.风格的形成手段

散文, 是一种自由的文体, 不讲究平仄音韵, 没有过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和限制, 因此, 散文的表达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所谓表达方式, 是由“表达”和“方式”两个词合成。“表达”是动词, 意为“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方式”是名词, 意即指“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5]就贾平凹散文的写作方法来看, 主要有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分述如下。

1.记叙

记叙, 顾名思义, 就是利用“文字”进行叙述。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 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是作者对故事的整个发展过程所作的叙说和交待, 主要是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9) 今天的黄昏, 雨下得这般儿大, 使我叶有些吃惊了。早晨起来, 就淅淅沥沥的, 我还高兴地说:“春雨贵如油, 今年来得这么早”。 (《一棵小桃树》)

例 (9) 中先说“今天的黄昏, 雨下得这般儿大”, 然后才说“早晨起来, 就淅淅沥沥的”, 作者有意运用倒叙的表达方式, 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 同时也可以避免平铺直叙造成的单调乏味。

2. 描写

“描写”指的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描绘出来, 这是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贾平凹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描绘人物的情态和内心世界,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例如:

(10) 心里在说:在商州的丹江, 一个有月亮的渡口, 一个年轻人真正懂得了渡口———它是人在艰难困苦的旅途上的一次短暂的停歇, 但短暂的停歇是为了更快的进行新的远征。 (《一个有月亮的渡口》)

例 (10) 是心理描写, 写出了在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心理感受。作家在描写景物时并不是纯客观地描绘自然景物, 而是写景抒情, 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 渗透人物的情感, 正如例句中所述说的那般。

3. 议论

议论是一种主要的行文方式, 它要求论点明确, 和“记叙”一样, 议论也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基本的表达方式。贾平凹在散文写作中, 通常会通过对一系列现象的描写之后而进行议论, 阐明自己的一些观点。

(11) 天下最劳心者, 文人;最劳力者, 农夫。劳力者给了劳心者以粮食, 劳心者却不能于劳力者有所作为, 不觉喟然长叹! (《夜籁》)

例 (11) 中作者陈述了“劳心者与劳力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发出议论:劳力者给了劳心者以粮食, 劳心者却不能于劳力者有所作为。鲜明地表达了作者赞扬了农夫的辛勤和贡献的思想感情, 内涵深刻, 发人深省。

四.结语

贾平凹先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当代作家, 他的创作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升华。贾平凹的散文内容丰富, 幽默诙谐。“世事洞明皆学问”, 生活处处皆学问, 从生活中一些司空见惯的人事中能够分析出深刻的道理, 例如, 《丑石》、《月迹》等, 或赞扬, 或沉思, 或批判, 或讽刺, 或幽默, 都体现了贾平凹先生对文字娴熟地驾驭与处理能力。

摘要: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坛中多产的作家, 他的散文是他创作能力的重要象征。贾平凹散文内容丰富, 诙谐幽默, 内容非常广泛。文章从辞格运用及其表现风格、风格形成的手段方面来探讨贾平凹散文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贾平凹,散文,辞格运用,表现风格

参考文献

[1]门开美.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之散文阅读[J].新语文学习 (高中版) , 2009 (12) :33.

[2]池昌海.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教程[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229.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61.

[4]田萍.朴素自然蕴含哲理——贾平凹散文语言审美特征赏析[J].科技信息, 2013 (18) :189.

[5]周立军.浅析散文中情感的表达技巧[J].中学语文, 2014 (21) :84.

篇4:贾平凹《月迹》原文及赏析

《月迹》是现代作家贾平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贾平凹《月迹》原文及赏析,快来看看吧!

【原文】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觉得不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缺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

“它走了,它是多多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赏析】

《月迹》一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阅读时不可忽略文题——“月迹”这一关键词语的意义和作用。文中,作者借助竹帘、镜子、桂树、酒杯、葡萄叶、瓷花瓶、爷爷的锨刃儿、小河、孩子的眼睛、沙滩等事物,清晰地描绘出月亮移动的踪迹。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认真研读“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等主要语段,去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童心——奇妙的想象、深切的感悟、敏锐的发现,体验作者奇特而美妙、纯真而快乐的童趣。

“月迹”巧妙跑反映出孩童对美的追寻过程,又真切地再现了孩子“盼望——惊喜——惬意——兴奋——惊奇——欢快——感悟”的心路历程;“月迹”是行文的线索,也是童趣的展示;“月迹”是灵心慧眼的天真稚嫩,更是美好纯真的渴望、追求;还是奶奶“引导——鼓赢——激发”孩子寻月的高明机智的思想轨迹,可以说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这才是作者行文的本意。如果脱离“月迹”这一关键词语,恐怕很难体验出作者虚实相生,借助童趣所表达的美好愿望。更难体会作者所展现的“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孩子可贵的心灵世界”。

【创作背景】

篇5:贾平凹散文的禅意美-月迹

贾平凹(1952—),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他从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目前已出版的作品版本达300余种。著有长篇小说《商州》、《妊娠》、《逛山》、《油月亮》、《浮躁》、《废都》、《白夜》、《土门》、《病相报告》、《怀念狼》、《秦腔》、《高兴》等;中短篇小说集《山地笔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黒氏》、《美穴地》、《饺子馆》、《艺术家韩起祥》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走山东》、《商州三录》、《说话》、《坐佛》等;诗集《空白》以及《平凹文论集》等。

贾平凹的作品主要以独特的视角准确而深刻地表现了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在三十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痛苦而悲壮的社会转型,不仅完整地复原和再现了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的生存本相,而且在一种原生态叙事中,深入当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突现了中华民族在现代化的全球语境中所遭遇的空前尴尬。他以中国传统美的表现方式,真实地表达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与情绪,为中国文学的民族化和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贾平凹的文学作品极富想象力,通俗中有真情,平淡中见悲悯,寄托深远,笔力丰富,不仅在我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而且还超越了国界,得到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广泛认同。特别是在文学语言的民族化方面,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创了新的传统,在新汉语写作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贾平凹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播。国际上获得的大奖主要有,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浮躁》1987)、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废都》1997)、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2003)等;国内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满月儿》1978)、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1984)、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爱的踪迹》1989)、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2005)以及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5)、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秦腔》2006)、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秦腔》2008)等。《月迹》主要内容 作者贾平凹通过山村儿童追月迹的故事,体现了中秋月夜月亮的淡雅,最后说明了童心创造力的高超。《月迹》原文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磁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

“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 “月亮在这儿!”

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篇6:贾平凹散文的禅意美-月迹

心田花开学校官网: 贾平凹《月迹》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广西贵港市中考)

六、现代文阅读(18~22小题,共15分)

①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②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很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③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④“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⑤“是树,孩子。”奶奶说。⑥“什么树呢?” ⑦“桂树。”

⑧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乎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⑨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⑩“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⑪“谁?”我们都吃惊了。⑫“嫦娥。”奶奶说。⑬“嫦娥是谁?” ⑭“一个女子。”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⑮“有三妹漂亮吗?” ⑯“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⑰三妹就乐了: ⑱“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⑲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学语文,到心田花开!

心田花开学校官网: 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⑳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㉑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㉒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柔柔和和地像水面了。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㉓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㉔我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起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㉕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㉖“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㉗“月亮是个女子。”妹妹说。

㉘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㉙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18.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9.赏析第②段的画线句子。(3分)

20.文章写月亮里有桂树、嫦娥,这一内容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21.文章里,月亮蕴含了深刻的含义,你认为有哪些?(3分)

22.文章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3分)

答案:

六、18.这篇文章写的是几个山村孩子在中秋夜寻找月亮活动,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事物的美好追求。

19.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渐升渐圆的过程,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20.增添文章的奇幻色彩,使文章更有情致;是美好事物神秘事物的象征,是引起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缘由。

21.月亮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希望、幸福、安宁、梦想等。

22.示例一:人生要不断地“寻月”,寻月就是寻找美好和希望,找到了月亮,学语文,到心田花开!

心田花开学校官网: 就是拥有了美好和希望,内心就踏实满足了;

示例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保持憧憬就是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

篇7:贾平凹散文的禅意美-月迹

贾平凹曾就历史传统文化和当代世界潮流的发展谈论到, 迄今为止, 散文界发生重大变革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而文体形式的变革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散文的改革方向应该顺应时代的、世界的标准。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理念中, 他时刻践行着对五四以来开创的中国文学新时代散文、杂文、美文的继承, 而且在鼓励传统散文思想的同时, 紧跟时代的步伐, 在创作中求新求变, 汲取现代思想, 使其散文在横向的时间和纵向的空间方面不断地扩充。

一、儒道文化的忧患意识

从贾平凹新时期的散文来看, “栖心释梵, 浪迹老庄”是其进行禅思散文创作的理念规范。而“上遵周孔训, 旁鉴老庄言”更是作者在创作中遵循传统道德礼数和借鉴老子庄子习文的经验。这样的创作理念是儒家和道家的糅合与互补, 体现在《坐佛》、《三目石》、《树佛》等篇章, 不仅使其艺术眼光更加开阔, 而且显示了他对禅思散文的一种内容拓展。关于贾平凹的儒道文化的理解, 从另一个侧面足以看出, 就是他把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静虚村”, 一种静谧、闲适、超然的人生境界的体现。贾平凹的散文总是能散发出古老的气息, 让人感受到是一个教书师傅在给自己的弟子吟诗颂词。谢有顺曾对于贾平凹新时期的散文创作中史学眼光的发展这一点说过 , 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总是能够把现代感的思想意识, 装进他所能把握到的传统文化的逻辑里, 透过语言的物质外壳, 创作出传统系列的当代意识的散文, 体现着一种超越自身文体的力量。

对于儒道文化的忧患意识, 一般而言, 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文化, 侧重于研究形而上的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 则偏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的思考。贾平凹的散文正是在追求这种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 他生于丹江之畔, 青山绿水养成性格, 且处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之交, 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于楚风, 他又喜欢沈从文, 对自然天地常怀赤子之心, 善于吸取传统文化和古典散文营养, 散文自然别有洞天。贾平凹对秦地文化的题材能够做到信手拈来成作品的还要得益于他对经典古籍的学习和研究, 其中古代小品散文对他影响颇大。其散文中偶然体现出的大局观和全局景象就是借鉴了《山海经》和《水经注》。他清新隽永的语言, 生动的描写, 精炼的叙述基本是从《世说新语》中吸取了养料, 此外贾平凹散文所体现的流畅性基本是从明清小品中领悟到的。

贾平凹在谈到史学传统时强调到, 在现代社会, 人们把我们在民族最强盛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丢失了。时代所赋予的品格, 在同时代会被潜移默化的形成, 但之后才会让人们所熟识。贾平凹的史学传统与他继承民族传统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 受先秦诸子散文家、魏晋小品散文、《史记》的写法、明清小说特别是蒲松龄、曹雪芹等小说家的影响。也许是小时候父亲的教导, 对贾平凹的教育也是传统的一面, 他从儒家、佛家、道家中去了解中国的传统意识根源, 看清中国的国民性。

二、“现代”思想的践行

贾平凹在新时期的创作, 显示了他是一位极具现代眼光的批判者和思想者。贾平凹在散文的现代意识方面下了很大工夫。现代意识, 在人们看来就是人类所想表达的意识, 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怀的是大部分人类基本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原始愿望。而作为一种自由文体形式的散文, 更要具有责任感。因其表达方式不受束缚, 所传达的内容也是千差万别的, 这些类似于其他文学艺术, 是在承担许多无可复加的社会意义。

散文创作的成功标准不在于其数量, 而在于质量。这种质量的重心是放在读者的心灵冲击程度上的, 以至于对读者产生影响。然而, 作家与所处的社会环境总是呈现出一种摩擦的状态, 这种摩擦越厉害, 说明作家创作出了人们期望的优秀作品。作品作为作家的思想承载物, 体现了社会的思想变化, 以作家独有的社会地位, 从人类的角度出发, 它不以歌功颂德、顶礼膜拜为创作目的, 其创作初衷是以怀疑批判的眼光去挖掘人性的深处和揭露世间百态, 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去给读者呈现自己所处的世界。

在中国当代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中, 散文形成了一股热潮。贾平凹在文坛的二十多年, 作为新时期文学的亲历者和参与者, 是西方文学的思想、思潮极具融合与文化发展时期, 贾平凹在新时期的散文正是受这种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 显示着他对中西文学借鉴、互相发展、相互传播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西学东渐”的过程中,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 美国“新闻体”小说创始人海明威简洁的写作手法, 美国推理小说家福克纳等作家, 使贾平凹散文显示出了现代风格。谢有顺就贾平凹散文的现代行做出过评价, 在近二十年贾平凹所创作出来的散文, 他总是追寻着一种融合, 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时融入当今文坛相互矛盾的看法和理论, 但他出色地完成了这些现象的统一。他就是这样一个这种信仰传统却又时刻追求着现代品格的脚步。

摘要: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是鲜有的积极将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集于一身的作家, 他对文学的思考是自觉的, 具备了比较系统的体系。

关键词:贾平凹,散文,创作理念

参考文献

[1]贾平凹, 《贾平凹文集全20卷》, 惠西平, 王新民主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10月。

[2]贾平凹, 《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 朱玉主编,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3年9月。

[3]韩鲁华, 《精神的映像——贾平凹文学创作论》,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上一篇:2023教师入党申请书下一篇:开口营销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