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导游词

2024-05-09

少林寺导游词(共7篇)

篇1:少林寺导游词

少林寺导游词

沿途讲解

当您踏上我们河南的这块土地时,心里一定对它充满好奇,那么现在由我为您介绍一下河南:

河南省位于祖国中东部的中原腹地,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简称“豫”,又有“中原”、“中州”之称。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自然条件的河南,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品种繁多的矿藏物产、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

河南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以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而著称。对于广大海内外旅游者,特别是对那些醉心探寻东方文化和华夏文明源流的旅游者来说,河南就如同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蕴藏在这里的东方文化内涵丰富精深,风貌珍贵独特。中国七大古都中的洛阳、开封、安阳三大古都都在河南,还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郑州、南阳、商丘、浚县等。

河南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百家姓》的姓氏中,至少有一百多个姓氏源于河南。其中,包括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 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随着寻根旅游的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友人络绎不绝。河南还堪称是中国功夫的故乡,嵩山少林寺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是中华太极拳之根--陈氏太极拳的故乡。

河南不仅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近年来开辟的“大黄河游”和“黄河漂流”,被游客誉为“充满野趣和史诗般的辉煌。”郑州嵩

山、洛阳龙门、信阳鸡公山、焦作云台山等都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加之近几年陆续开辟、推出的新乡八里沟、焦作青龙峡等名山秀水,更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

以上就是我们河南的基本情况。而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少林寺。我们走郑少洛高速公路,到登封下高速。途径新密,大约一个小时就到达少林寺。现在我们就在新密市境内。新密市的煤炭产量和储量都相当丰富,因此有“乌金之乡”的美称,另外,新密的密玉也相当有名。

现在我们的车已经到达登封市,那么我就把我们今天所要参观的少林寺大致情况介绍一下: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座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现在的少林寺不仅因其古老神密的佛教文化名扬天下,更因其精湛的少林功夫而驰名中外,“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武功出少林”。这里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武术也是举世公认的中国武术正宗流派。

我们的车已经进入少林寺景区之内,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下车一同进入景区参观。

景区讲解

少林寺常住院是少林寺的核心,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佛事活动的地方,总面积三万多平方米,为七进建筑。现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

山门 山门就是少林寺的大门,这是清代建筑,门额上的“少林寺”三字是清康熙皇帝亲书,上有“康熙御笔之宝”方印一枚。

山门殿台阶下两侧的石狮是明代刻立的,即显示了佛门的气派,又象征着镇邪与吉祥,山门外两侧还有明代嘉靖年间建造的东西石坊各一座。

山门殿佛龛中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笑迎你们的到来。山门殿佛龛后面供奉的是韦驮菩萨,人称护法金刚,它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佛、法、僧三宝的安全。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第二进建筑天王殿,天王殿的原建筑于1928年被石友三烧毁。这是1982年重修的,殿门外的两大金刚,传为“哼”、“哈”二将,职责是守护佛法。大殿内侧塑的是四大天王,又称四大金刚,它们的职责是视察众生的善恶行为,扶危济困、降福人间。人们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

参观完天王殿我们就来到了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全寺的中心建筑,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该殿和天王殿一样在1928年被军阀石友三烧毁。这是1985年重建的。殿内正中供奉的为现世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为过去佛----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殿内东西山墙悬塑的是十八罗汉,屏墙后壁悬塑的是观世音。少林寺大雄宝殿与其它寺院大雄宝殿的不同之处在于这里的三世佛左右各塑有站像达摩祖师和被称为少林寺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另外,在该殿中间有两根大柱下还有麒麟雕像,预示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现在经过的是藏经阁。藏经阁又名法堂,它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

接下就是方丈室。方丈室是少林寺住持僧起居、生活、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九月二十九日,乾隆游历嵩山时曾在此住宿。方丈室门口东侧的钟为元代铸造,此钟只能在遇到紧急情况下方可击之,起报警作用。

现在到达的地方是达摩亭。达摩亭又称立雪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字乃乾隆皇帝御题。说起达摩亭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据佛教经典记载:达摩来到少林寺后,有一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虚心向达摩求教,被达摩拒绝,神光并不灰心。达摩到石洞面壁坐禅,神光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对达摩精心照料,形影不离。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口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日天降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一动也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说:“求师傅传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隆红雪。”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已的左臂,鲜血顿时柒红了白雪,达摩心动,遂把衣钵法器传给了神光,作为传法的凭证,并为其取名为“慧可”。我们现在所说的“衣钵真传”的成语故事即源于此。“断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为禅家所传诵。同时,为纪念二祖慧可立雪断臂求得佛法,人们又称“达摩亭”为“立雪亭”。由此可知,禅就是心中有佛。

西方圣人殿的四周壁画为五百罗汉朝田比卢。

朋友们,我们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给大家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四点半我们在山门口与弥勒佛说再见。

篇2:少林寺导游词

少林寺始建于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孝文帝拓跋焘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罗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由于嵩山为北魏时期北方坐禅修道中心,加上跋陀与孝文帝的特殊关系,所以跋陀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们,皆成为当时禅学的重要精英群体,对后世佛教发展影响巨大。北魏正始五年(508),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来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共同翻译印度世亲菩萨《十地经论》,历经三年,完成行世,有力地推动了北方禅学的发展,少林寺成为当时佛学重镇。其间,又有南印度高僧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召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

少林寺建寺以来,经历了数废数兴的曲折历史: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大象年间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远、洪遵等120人住寺内,名“菩萨僧”。隋代大兴佛教,敕令复少林之名,赐柏谷坞良田百顷,成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灭王世充割据势力时,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闻遐迩。高宗及武则天亦常驾临该寺,封赏优厚。唐中宗弘道元年(683),禅宗教派重要领袖法如禅师入少林寺传教,六年后圆寂于少林寺。当时著名禅师如慧安、灵运、同光等,皆驻锡少林寺。一代名僧玄奘法师(600—664年)曾先后两次上表,请求入少林寺习禅译经,却未获准。新罗国僧慧昭于元和五年(810)入少林寺习禅多年,公元830年回国建玉泉寺,圆寂后谥号“真鉴国师”。唐会昌年间,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毁,迄唐末五代,寺渐衰颓。宋代略有修葺。元代少林寺更是名僧辈出,是少林寺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元皇庆元年(1312),元仁宗命曹洞宗领袖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封赠为大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统领嵩山所有寺院。一时中外僧众云集,演武礼佛,僧众常有两千人左右。由此开启了一百多年少林寺禅学历史最辉煌时代,为该时期中国禅宗教派之轴心。元代中期,以邵元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僧人到少林寺求法,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至少林,僧众散逃。明代先後有八位皇子到寺内出家,屡次诏令大修,寺院规模有所发展。明朝近三百年间,是少林功夫武术水平大发展的时期。少林寺僧人至少有六次受朝廷征调,参与官方的作战活动,屡建功勋,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并在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据明万历九年(158年)王士性《嵩游记》载,此时少林寺僧人达到“八百余僧”的规模。清朝入关之初,受战乱影响,此时的少林寺僧人规模逐渐缩小。清康熙5年第28代方丈海宽去世,少林寺便进入群僧无首的状态,此后320多年没有方丈。雍正以后,对少林寺逐渐重视:雍正十三年(1735),胤禛亲览寺院规划图,审定方案,重建了山门,并重修了千佛殿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亲临少林寺,夜宿方丈室,并亲笔题诗立碑。民国时期,1928年因遭兵燹,天王殿、大雄殿等许多建筑、佛像、法器被毁。1942年,河南大旱,饿殍遍野,僧人纷纷弃寺而逃,只剩下几名行动不便、无力逃走的老僧,以及被土匪炸瞎了双眼的小沙弥行正。寺里的生计,全靠盲僧行正行拽着驴尾巴,每天往返100多里山路,从山南驮煤贩到北山府店一带,赚钱糊口。“”,100多名红卫兵冲进少林寺“扫四旧”,当时已是少林寺住持的行正和尚,抱住佛像誓“与佛同归于尽”,拼力制止了这场毁寺灭佛的闹剧。后来据说周恩来过问,派军队保护寺院才免遭浩劫。据当时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回忆:““”后期,寺里只有行正、素喜、素来、永镇、永福、德禅等12个僧人。那时候寺院砖缝里的野草长了有尺把深,和尚吃的咸菜里面都生了蛆。改革开放后,1982年因香港导演张鑫炎在此拍摄武打片《少林寺》,该寺为世人普遍知晓,少林寺又一次掀起少林中兴的序幕。国庆小长假,少林寺接待游客16.7万人次。1986年12月,行正法师升座为方丈,结束少林寺百年无方丈历史。现在住持为释智永,此人颇富商业头脑,善于经营和对外宣传,如派少林武僧去美国表演,要举办“少林寺电影节”之类等,因而成为颇富争议性人物。

篇3:MBA治下的少林寺

1月24日下午4时30分, 原盛大文学CEO侯小强在微博宣布:“我皈依少林寺方丈释永信, 永信大和尚为我起法名延舍, 特意举办仪式, 异常庄严。茶叙近五小时。”该微博同时还配发了三张图片:侯小强与释永信并排站立合影;侯小强面对释永信跪拜;侯小强双手合十站立, 周围多位僧人正在举行法事活动。

面对数万网友的关切, 当晚10时04分, 侯小强通过微博解释了自己皈依佛门的缘由:“1、是皈依, 不是出家。2、舍得的舍。3、和释永信投缘。21年前接触佛法, 阅人无数。永信大和尚通达智慧。我不管他人, 只追随自己的内心。”

商界名流皈依少林, 再次让人们把目光聚焦于这所千年古刹。

少林寺, 世界著名佛教寺院, 少林武术发源地。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 (公元495年) , 地处中原腹地, 交通发达, 与都城洛阳隔山相望。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 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少林寺。之后, 少林寺就像圣地一样, 成为参禅礼佛的最佳去处。

传承千年之后, 尤其是商业化大潮异军突起后, 少林寺也拥有了多重功能, 既可以参禅, 也可以赚钱;少林住持既是法师, 也是CEO。

少林的经商史虽然短暂, 然而也像它传承的千年的经书一样异彩纷呈。商业化、世俗化是这本书的基调:少林寺不仅可以参禅习武, 还可以作为休闲度假区;少林和尚在皈依三宝后不仅斩不断红尘, 不仅忙碌的穿梭在世俗纷扰之中, 还可以做投资者, 比如重建飞机场;经书成了有少林商标的商品, 一本秘籍9999元就可以拿到, 甚至一柱香都需要6000元, 俨然的“高香”。

少林经商史的背面是弘扬少林文化, 护卫少林品牌, 是“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传播方法, 推广传统中国文化”, 信誓旦旦。

红尘中修行

佛家一直有四大皆空的说法, 修行者应该去除贪嗔痴, 才能得大自在。金庸笔下的历代少林方丈无一不是这样的人, 不看得失, 不执因果, 不惹红尘。

直到十年前, 释永信法师升座成为少林寺方丈, 开始了一段全新修行的历程。只不过, 这历程与自在无缘, 与红尘有染。

争夺少林商标, 使其在纷纷扰扰的商业竞争中独占鳌头;拆掉少林周围建筑, 让少林寺的古色古香更具魅力;申请世界遗产, 让古朴的少林多了一丝国际范儿;进行“功夫之星”海选, 让神秘的少林武术一次次在聚光灯下展示在世人面前。此外, 这位披着鲜红袈裟的大和尚还时不时与国外政要谈禅论道, 与世界小姐讨论佛学, 甚至评论世界杯, 极具创造性的把武术和运动有机的联合到一起。如若不是那一身行头, 你甚至会觉得他不是一位法师而是一名顶级的营销大师, 他成功的把带有少林二字的企业文化拓广到了世界各地, 少林CEO所到之处恰好佛光普照。

少林寺俨然成公司了吧?要不怎么会在地球的另一面有分寺呢?怎么会有CEO忙着四处旅行, 周游世界, 参与策划商业活动?没错, 在路上, 成为了少林公司CEO的常态, 一年之中多在飞机上度过, 而且还配有专职司机;与他交往多是媒体上最常见的人, 每次合影都仿佛一次别有格调的混搭, 惊艳而诡异。

很多人都固执的认为, 如果大法师不出家而从事真正意义的商业, 或许能成为柳传志、马云第二;从政的话, 想必也是紫绶金章, 炙手可热。

终于, 这位披着袈裟在红尘中修行的CEO成了非议的对象。

一炷香6000元, 最高甚至10万元, 什么样的香什么样的宏愿可以达到这样的价格?究竟是礼佛还是借礼佛之名敛财?身处极乐世界的佛陀们要世俗的钱何用?

少林用来练功参禅的禅台、护具、禅香成为了带有少林制造的商品, 不仅在市场中流通, 甚至还出现了具有中国特色高仿替代品, 风头之盛, 一时无两。

曾经在武侠小说、武侠电影电视中出现的72绝技、秘笈等开始大量印刷, 武侠爱好者很早很早那个江湖梦开始看见曙光, 飞檐走壁徒手碎石不再是奢望。不仅如此, 少林公司还紧跟时代节奏, 把这些独有的商品放到了网上去销售。泛黄的古籍一点点开始变色, 直至面目全非, 是发扬还是糟蹋?

新出的大众途锐成为了少林住持的专用座驾, 内饰豪华, 价格不菲;大和尚的手机是时下的流行机型, 手机尾号是6688, 时尚而威武。佛家的苦行被演绎成乐行, 清净的佛在红尘中无处安身, 春风得意, 养尊处优, 这也算修行吗?

商业治寺成为正反两极, 出世还是避世一次次成为争论的焦点, 是中兴还是堕落, 人们各执一词。

其实, 所谓红尘中修行是由万嗔到一嗔, 由微嗔到无嗔, 是见惯了灯红酒绿、珠光宝气而依旧不动如山的过程, 比之只在庙里参禅礼佛要艰难得多。置身红尘, 是一种磨练, 是对信仰的坚持。

避世还是出世?

释永信在《禅露集》中有这样的观点:“佛教不避世, 佛教如果避世, 早就自取灭亡了。”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理念来治理少林寺,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 寺院既然是一个有机生命体, 那么就可以在管理中引入企业机制。他认为, 全球化的浪潮不仅是商业上的, 还是文化上的, 少林寺想要继续保持影响力, 就必须有所革新。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 无愧于民族。

所以, 在出世和避世之间, 他选择了出世。

佛教是避世还是出世用时代眼光来看仿佛是一个难题, 选择避世, 无法发扬光大;选择出世, 有违佛门清净无为的精神, 咋一看, 无论怎样选择都很尴尬, 其实不然。

达摩大师生于印度, 为了传道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与梁武帝面谈不契, 继而一苇渡江, 再度背上, 定居于洛阳继续传道。当时佛门俊才如林, 有光统律师和流支三藏二人妒忌达摩祖师的学问进而百般加害, 前后下毒共六次, 大师在觅得传人之后不在自救毅然圆寂。此后, 禅宗成为了影响中国佛教深的教派, 达摩大师也被尊为禅宗第一人。

弘一法师, 原名李叔同, 年少时期风流倜傥, 鲜衣怒马。39岁时在虎跑寺拜了悟和尚为师, 此后苦心修炼, 终成一代大师。他苦心向佛, 过午不食, 精研律学, 弘扬佛法, 普渡众生出苦海, 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 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佛教所谓的出世, 不是游走与灯红酒绿, 不是陶醉于纸醉金迷, 而是发善心, 行善事。笔者认为, 社会无论发展到何种阶段, 信仰和追求终究会如同真理的一样不会泯灭, 比如行善积德, 比如普度众生。

多种善因, 必得善果, 无论何时何地。千年古刹少林寺走到今天, 传承下来的不是红砖白瓦上岁月痕迹, 更非武功秘籍, 而是一种精神, 只要这种精神在, 何论出世与避世?

电影《少林寺》中主持因卫道而身死, 所有房舍被付之一炬, 千名僧侣无家可归, 蹒跚在逶迤的山路上, 其中一人道:少林寺没了, 一位年长者回答他:少林还在, 在我们心里。此言得之, 世俗的佛像可以被摧毁, 但心中的信仰却是不死不灭的, 而且终将流传。

MBA和永信大师

如古代高僧讲经一般, 拥有MBA身份的永信大师自然要著书立说, 把辩才无碍, 诵读无双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禅露集》承担了这个任务。

释永信在《禅露集》开题里这样说道:佛说了些什么?容易理解吗?我告诉大家, 佛所发现的人生真理, 非常的简单, 甚至简单到我说出来大家都不敢相信。书上说, 佛悟道后, 不想也不愿把自己悟到的真理传授给别人, 怕被别人耻笑。佛所悟的真理, 以及49年说法传道的内容, 其核心就是五个字:别胡思乱想。佛经上说, 人身难得。世俗人生尽管没有意义, 但一个人一辈子几十年时间, 却是很珍贵的, 我们通过学佛, 通过努力修行, 可以过上与世俗生活方式有别的另一种有意义的人生, 那就是成佛。

如此辩诵, 实在不敢苟同。“别胡思乱想”, 就是当年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悟出的道吗?

修行要出家, 隔断红尘, 在庙里打坐、诵经去除心魔, 忘掉七情六欲, 解除烦恼, 达到内心的圆满境界是所谓的解脱道,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别胡思乱想, 以清净无为而乐。然而一直以来, 佛教就有大乘和小乘之分, 修行也有解脱道和菩提道之分, 隐隐相对儒家思想中的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少林作为禅宗祖庭, 奉行的一直是菩提道, 发宏源, 以大慈悲心修道, 济世行善, 乐善好施, 行在言之外, 所以才有顿悟一说。别胡思乱想的解释, 可谓南辕北辙。

此外, 释永信在书中强化“佛教一定要信”的观点。他在《信佛与懂佛》一文中说:在寺院里或出门在外, 经常会有居士或朋友带人见我, 说:永信师, 这是谁谁, 很信佛, 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我听了就满心喜欢。但也经常会遇到另一种情形:永信师, 这是谁谁, 他对佛教很有研究。这时候, 我一般都要问对方:你信佛么?我认为, 佛教最根本的一条, 就是要起信。要一心一意信, 不能三心二意信, 想起来才信一下, 那是不行的。

看完这段文字, 第一感觉事信佛很难。信佛难吗?众生皆佛, 立地成佛, 其实不难, 一心向善就是佛, 好人好事就是佛。佛和众生的区别在于悟, 佛是觉悟了的终生, 而终生是未觉悟的佛。一个坚持真理对宇宙人生的有透彻觉悟的人, 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自然心中有佛, 莫非此佛非彼佛?

真正的信佛不是把佛奉为神明, 不是为信而信, 否则难免有叶公好龙的嫌疑, 始终把信与不信作为出发点, 岂不是执迷不悟?

古时, 禅宗五祖弘忍集合门人, 要大家作一首偈, 察看各人的见地, 以便付法。神秀写偈曰: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六祖的偈语为: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高下立判。

所谓礼佛应该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 应该是把佛说的道理用来修身, 用来处事, 如此, 佛自然在心中。

读完一本《禅露集》, 总感觉通而不透, 学问首先讲逻辑, 逻辑贯通自然让人掩卷沉思, 之后才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所谓的大德高僧, 流芳百世的都不会是赚钱本领, 而是高山仰止的道德风范。《天龙八部》中的鸠摩智聪明绝顶, 前半生执着于名利, 纵横捭阖, 无人能当, 但是作为一代高僧被人铭记的却是枯井悟到之后的所作所为。以身作则, 积德行善, 净化终生的心灵其实比赚钱的功德要高的多。佛教的传承最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 而不是一味彰显少林品牌。花大力去推广品牌而不践行佛理, 不仅顾此失彼, 反而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毕竟, 很多东西是无价的。

MBA治寺之后, 少林开始走样, 随着一系列现代企业理念的实施, 少林寺成为了贩卖宗教贩卖信仰的企业集团, 青灯古佛只是这家企业的一个装饰。我们充分认可释永信的商业才华, 品牌建设及推广能力, 杰出的公关能力、营销能力, 虽然这些能力都与礼佛无关。

少林寺想要生存想在新时代宗教发展中独树一帜无可厚非, 采取的方式却值得商榷。从烧高价香到免费赠送陷阱, 俨然一副黑心企业的样子, 游客被动地变成弱势的消费者, 跟佛光普照下的僧侣讨价还价。一串串醒目的价格单都在提示着世人, 这里跟市场没有分别, 一切物品都明码标价, 施舍、善缘之类的东西只存在于电影和远古的记忆里。

此外, 冷静下来的游客往往会从醒目的价格中看到名不副实, 进而看到两个字:贪欲, 虽然这个词跟神圣、虔诚无关而跟世俗有关。

选秀也好, 申遗也罢, 甚至巡演, 无一不是企业行为, 人们总能看到光鲜亮丽的少林寺, 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企业, 而不是功德, 更不是慈悲。

假如少林寺是一家文化公司, 这样堂而皇之的去盈利自然无可非议, 甚至人们会把这家企业的老总当成马云第二去膜拜。然而事实上少林寺是佛教圣地, 千年以来这里一直被经声佛号所萦绕, 是混沌尘世中的一片净土, 置身于此, 可以获得精神的愉悦, 心灵深处的安静。这个地方曾有达摩祖师的足迹, 出过慧能这样的高僧, 时刻伴随的应该是声声梵唱, 是直指内心的顿悟, 是拈花一笑般的自在。

此刻, 少林公司更加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 沿着商业化的方向呼啸而去, 车上装满了名利, 诱惑。

产业化经营没有错, 但是不能背离初衷, 比如医院, 救死扶伤才是第一要务, 佛教在产业化之时更不要忘记修行, 种善因才能得善果。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扎根于中华大地的佛教早已跟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 成为中国人的精神食粮, 不是用来大肆圈钱。

星云法师创办的佛光大学, 远离台北闹市隐于山林之间, 被誉为“台湾最美的大学”。校园内蜿蜒曲折的景象, 颇似星云法师故乡扬州的园林。校园内非常安静, 醒目的标语牌上是星云法师倡导的校园三好运动: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佛教信仰在台湾的盛行, 使得整个台湾差不多都变成了“人间佛教”的大道场。“人间佛教”改造了台湾, 升华了台湾人。

台湾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信奉“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不仅从不接受信众的供养, 还将劳动所得捐赠给慈济的事业。2008年底, 证严法师特别提出年终感言与建议, 呼吁台湾社会以“清平致富”精神对抗不景气, 在不景气年代回归平平淡淡、克勤克俭、少欲知足、务实顾本, 生活自然变得富裕, 台湾社会自然能够渡过难关。“为了消费而消费, 只会让心灵越来越空虚, 少欲知足, 生活自然变得富裕。真正的幸福, 就在人人彼此的感恩之中。”

“道心之中有衣食, 衣食之中无道心。”只要有菩提心、有愿心, 有为众生奉献的心, 而后以身作则, 现身说法, 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净化人心, 去影响别人的言行, 用爱去感化人, 拯救人, 传递正能量, 才是真正的弘法。

少林经商史的背面是弘扬少林文化, 护卫少林品牌, 是“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传播方法, 推广传统中国文化”, 信誓旦旦

篇4:少林寺史话

太和十九年(495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太和二十年(496年),孝文帝为安置北天竺高僧跋驮赦建少林寺,公给衣供。跋驮于寺西台建舍利塔,塔后建译经堂。

熙平二年(517年),洛阳永宁寺建成,17年后毁于火。其间南天竺僧菩提达摩曾见此寺,后入少林寺后五乳峰山洞坐禅。

正光初(520年),跋驮弟子僧稠任少林寺主。

【东魏】

天平初(534—536年),菩提达摩行化于洛河地区,圆寂后立塔于熊耳山空相寺。

【北齐】

乾明元年(560年),僧稠圆寂,有《止观法》行世。

【北周】

承光元年(577年),周武帝下诏毁佛法,少林寺被废。

大象二年(580年),周静帝下诏重兴佛道二教,少林寺复立,更名陟岵寺。

【隋】

开皇元年(580年),恢复少林寺名。

开皇中(581—600年),隋文帝诏赐少林寺柏谷坞地一百顷。

大业十四年(618年),天下大乱。少林寺被山贼所劫,僧徒拒之,塔院被焚,灵塔尚存。

【唐】

武德四年(621年)四月二十七日,少林寺上座善护等十三僧,联合伪?摇州司马赵孝宰等翻轘州城,执王世充侄王仁则归唐有功。3日后,秦王李世民派员至寺颁赏。

武德五年(622年),少林寺因居伪郑之地被废省。

武德七年(624年),寺僧不服减省上诉。七月,敕少林寺依旧置立。

武德八年(625年)二月,重赐少林寺柏谷坞地四十顷、水碾一具。

咸亨中(670—674年),高宗巡幸少林寺,御題《金字般若碑》,留幡像及施物。

弘道元年(683年),禅宗大师法如入少林寺。九月二十五日,武则天遣武三思送金、绢等物至少林寺,立《大唐天后御制愿文》,为亡母杨氏造功德。

嗣圣元年(684年),高宗薨,武则天至少林寺为高宗造功德。

永昌元年(689年),法如圆寂,立塔寺东。

开元十一年(723年)十一月,玄宗御书碑额七字及“太宗教书”,遣一行送赐少林寺。

开元十六年(728年)七月十五日,少林寺立裴漼撰“皇唐嵩岳少林寺碑”。

【金】

金初,住持祖端立“妙色那罗延金刚神像碑”。

兴定四年(1220年),住持志隆创设“药局”。

【元】

称制元年(1242年),曹洞宗宗师万松派遣大弟子福裕住持少林寺。

称制四年(1245年),福裕受忽必烈之命,在少林寺作资戒大会。

定宗三年(1218年),福裕为都僧省总统,收回佛寺237处。

宪宗八年(1258年),忽必烈在哈喇和林主持举行佛、道大辩论,福裕为首僧代表佛教界参与辩论,道教败。

中统元年(1260年),福裕荣膺“光宗正法大禅师”,任大都大万寿寺住持,计14年。其间分建和林、燕蓟、长安、太原、洛阳五少林。

至元十二年(1275年),福裕圆寂,刊有《雪庭和尚语录》行世。

皇庆元年(1312年),谥福裕为晋国公。

泰定四年(1327年),日本国山阴道但州正法禅寺僧邵元入华,两年后至少林寺,住21年,任书记、首座等职。

至正十一年(1361年)三月二十六日,颍州红巾军至少林寺,紧那罗僧以神异阻之。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天下动乱,少林寺僧仅存20多人。

【明】

洪武二年(1369年),子严始住持少林,前后计13年。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来复撰“淳拙禅师道行之碑”,日本国沙门德始书丹。

弘治十四年(1501年),西天梵僧受古梅住持之请,任少林寺劝缘僧。

正德五年(1510年),文载住持少林寺,奉行《禅苑清规》,计12年。

正德七年(1512年),霸州农民刘氏起事,少林寺武僧奉命征伐。此年,建立雪亭。

嘉靖元年(1522年)十一月,山东清州矿丁王堂起事,少林寺武僧奉命征伐。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为武僧三奇周友立塔,敕名“天下对手,教会武僧”。

嘉靖三十一至三十三年(1552—1554年),少林寺武僧30多人奉命赴沿海抗击倭寇,英勇壮烈。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柘城盐徒师尚诏起义,少林寺武僧竺方、周参等奉命征讨。十月师尚诏伏诛。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徽王府为少林寺修建牌坊,徽王朱载(土仑)书丹。次年,朱载(土仑)因罪自杀。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小山住持少林寺,计8年。

嘉靖四十年(1561年),抗倭名将俞大猷至少林寺观武,认为“真诀皆失”,选寺僧宗擎、普从随其学习棍法。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西天梵僧弟子扁囤和尚圆寂。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郑王之子朱载堉立“混元三教九流图”于少林寺。

隆庆间(1567—1572年),程宗猷入少林寺习武,近10年,晚年刊《少林棍法阐宗》等行世。

万历二年(1574年),常润主持少林寺。

万历五年(1625年),河南巡抚程绍在少林寺观武,作《少林观武》诗。

万历十六年(1588年),创建千佛殿,贮神宗母李太后所颁续刻藏经。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无言住持少林,计17年。袁宏道游少林观武。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杭州人陈元赟入少林寺习武,1683年东渡日本,传少林拳棍于日本。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都提举、征战有功万安同顺、授教师本乐宗武立塔。

崇祯十一年(1638年),登封农民李际遇起义。

崇祯十四年(1641年)冬,李自成军入豫,李际遇与之合军,攻克登封县城。

【清】

顺治十三年(1656年),海宽入京师,刊《五家宗派世谱定祖图》,次年领礼部劄子,为清代第一位住持。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圣祖御书“宝树芳莲”及“少林寺”匾额,赐少林寺。

雍正十三年(1735年),世宗御批重修少林寺,整顿少林寺门头。乾隆初年,由河东总督、河南巡抚王士俊主持重修少林寺,费银九千两。

乾隆五年(1740年),河南巡抚雅尔图上奏:“少林寺僧徒,向以教习拳棒为名。”

乾隆十二年(1747年),施奕簪、焦如衡编定《少林寺志》四卷5万余字,次年刊梓。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九月三十日,高宗巡幸少林寺,题诗书匾,夜宿少林寺方丈室。

道光八年(1828年),河南道员麟庆代巡抚杨海梁祭祀嵩山时,至少林寺观看武僧校拳。

道光三十年(1850年),鸦片战争结束,政府军队普遍配备火器,武术普遍民间化,上层社会武术功能转向健身。

咸丰四年(1854年),王祖源入少林寺习“易筋经”,晚年刊《内功图说》行世。

同治元年(1862年),捻军西征,三月至九月两次过登封县境。是年蝗灾。

【民国】

民国初年(1911—1920年),世局动乱,土匪蜂起,少林寺购置火器成立保卫团,当家和尚恒林任团长。

民国四年(1915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通令武术进入西方模式新式学校课程。

民国五年(1916年),王云华修葺紧那罗神殿。

民国十二年(1923年),恒林圆寂,弟子妙兴继任。吴佩孚部收编少林寺保卫团为第一团,妙兴任团长。

民国十六年(1927年),妙兴率团赴舞阳,与任应岐部交战阵亡,保卫团武僧四散。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三月十五日,国民军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天王殿、大雄殿、客堂、钟鼓楼、藏经楼及所藏之《大藏经》、《少林寺志》木版、北朝石刻造像碑等皆毁。

民国十七年(1928年),民国政府成立中央国术馆,省、市、县通设国术馆(社),大批民间拳师进城任教,以“增进全民健康为宗旨”,“仿旧时武科考试和近代体育竞赛”,举行全国国术考试,武术走向竞赛标准化。

篇5:少林寺导游词

游客朋友,大家好:(致欢迎辞)

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游览在我国佛教禅宗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的著名寺院:少林寺。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登封市和少林寺的概况。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总人口61万。登封市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登封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最早在阳城(今告成镇)建都禹都阳城,西汉武帝刘彻游嵩山,正式设立崇高县,隋代改为嵩阳县。公元696年,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大功告成,改嵩阳县为登封县,改阳城县为告成县,金代将两县合并为登封县。1983年起隶属郑州,1994年撤县设市。

登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如周公测景台、中岳庙、嵩阳书院、中岳嵩山等。其中嵩山分太室山和少室山两部分,传说为禹王的两个妻子。少室山山势险峻,不易攀登,闻名海内外的少林寺就是因建于少室山的密林之中而得名的。

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安顿印度高僧沙门跋陀而建。是我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它创自北魏,兴于隋唐,唐初,秦王李世民在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少林寺和尚13人因助战有功,受到李世民的封赏。由于朝廷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很快,成为驰名中外的大佛寺,获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元代少林寺众常两千,明代是少林寺鼎盛时期。从清朝末年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特别是1928年军阀混战,石友三放火烧毁了少林寺,主要建筑和寺内珍藏的经黄、文物全部被付诸一炬。新中国成立后,少林寺经过整修,焕然一新。上个世纪80年代,影星李连杰在这里拍摄了著名的电影《少林寺》,再加上现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近几年来的推广,使少林寺又逐渐恢复了过往的盛名。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少林寺的山门,请大家关好车窗,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跟我下车,游览少林寺常住院。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寺门即为少林寺的山门,因佛寺多位于深山之中,所以称山门,又因他们象征着佛教的三解脱,又称三门、三解脱门山墙上的禅武两字是对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注解,禅为魂,武为衣,习武修禅、以禅入武,禅武双修,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退则参禅习武修道行。

进入山门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肚弥勒佛,又称迎宾佛,他慈眉善目欢迎大家的到来端庄庄重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永无穷,一幅对联代表了只有平常心,用满面笑容来接待一切大众,才有资格入佛门。来到背后是韦陀菩萨手持金刚宝杵,保护寺院的佛法僧三宝。

走到甬道上,在东侧是碑廊,少林寺自建寺以来有1511年的历史,在其中的108通石碑中既记载了南北朝、隋、唐、元、明、清的盛世,也有隋末、元末、明末、清末、民国、文革的焚毁与劫难,其中在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寺院40余天,烧毁的是地面的建筑,而少林的禅武精神扎根于嵩山,扎根于全国人民的心目中。

请大家随我进入山门。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栋建筑是天王殿,面前这两尊是警卫佛,传说佛出行有500随从,而主要就是这两位密迹金刚和那罗延金刚,不过人们根据《封神演义》中的戏言和他们的口型,称两位金刚为哼哈二将,少林武僧练功时发出的哼哈的声音就源于此。里面供奉的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光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职责是扶危济困,降福人间。手中的法器代表了风调雨顺,这也代表了封建农业经济下人们最朴实的愿望。

锤谱堂里五分钟,出来一身少林功,现在我们来到了锤谱堂。这里共有4组216个锤谱象,用泥塑木雕形象地展示了少林武术的缘起,发展、练功,精华套路、国防功能、僧兵战绩等内容,有坐禅、跑经绕佛、八段锦、小红拳、大红拳、六和拳、通臂拳、罗汉拳、昭阳拳,瞧大家伙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妨趁热打铁学俩手正宗的少林功夫吧。

现在我们来到了寺院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他是僧人进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前方东南角是钟楼,西南角是鼓楼,是寺院的固定建筑。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僧人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

在钟楼旁边有三通重要的石碑,这一通石碑《皇唐嵩岳少林寺碑》,是李世民为表彰僧人协助唐朝平定乱党王世充的战绩,背面是《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说的是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当年少林寺僧人救出的就是那时的秦王李世民,帮助平定了王世充、王仁则叔侄的叛乱,最后昙宗被任命为大将军,并且还允许少林寺自建兵营筹备五百武僧,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拍摄的依据。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小山禅师行实碑》,说的是他挂帅出征、重振少林禅宗的公德,背面是《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从不同方面分别可以看到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的塑像,巧合的是这三人生活在同一时代。孔子曾到周国向任柱下史(相当于国家档案馆馆长)的老子学习礼乐,现在周朝都城洛阳有孔子入周问礼处的石碑。而释迦牟尼又比孔子大12岁。此碑反映了嵩山是佛、道、儒三教荟萃之地,也体现了三教合流的思想。

请大家跟我进大雄宝殿参观,大家看,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现实佛——释迦牟尼如来佛,左边为过去佛——东方静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方为未来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与其他寺院不同的是在两边还有菩提达摩祖师和被称作少林棍术创始人的紧那罗王的站像,为什么呢?答案就在接下来的参观中。好奇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在大殿的柱子下有麒麟的雕像,这代表了禅宗佛教是完全汉化的中国式的佛教。

走进紧那罗殿,在这里展示了紧那罗王持法、护法和应身三种不同的形象。紧那罗王是少林寺特有的护法神。紧那罗在梵文中的意思是佛教天神中的飞天。传说,在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3月26日(在元朝时有一天),红巾军突袭少林,众多的武僧纷纷被打退,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从厨房中跑出一个蓬头垢面的烧火和尚,拿着一根烧火棍,声如吼、动如闪,退敌于一瞬间。之后,自称紧那罗飞仙而去。寺僧尊称他为棍仙和山门显武第一人。

听完了紧那罗王的故事下面来看一下达摩祖师的历史,随我走进六祖堂,供奉的是六祖拜观音,是初祖达摩、二组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当到五祖弘忍时,时间到了盛唐,禅宗分为南北两派,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免使惹尘埃。是北派代表神秀的主张,认为禅宗需要长期不断的修行。而南派的慧能则主张顿悟,认为只要心诚,谁都可以立地成佛,所谓心外无佛,我既是佛佛不在尘世,而是在人们的心里。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奠定了他六祖的地位。在西面的山墙上画的是达摩只履西归图。魏宣武帝时南天竺僧人、释迦牟尼的第28代传人菩提达摩渡海三年来到了南梁金陵与梁武帝话不投机,后用一支芦苇渡过长江,北上洛阳后入少林寺面壁九年,首传禅宗。当他去世后有人在旅途中发现了穿一只鞋子的达摩,打开墓室里面只有达摩的一只鞋子。

下面我们来到了寺院的图书馆——藏经阁,在后面是方丈室,当年乾隆皇帝游少林时曾下榻于此。

禅宗到南宋时与儒学结合,在嵩阳书院形成了理学,程门立雪的典故被广为传颂。而在佛教中也有断臂求法的故事。话说当年我们的达摩祖师在少林首传禅宗,学徒众多,其中一个叫神光的洛阳僧人,学法心诚。在下着大雪的一天,神光在方丈室前说:请大和尚传授佛法,普渡众生。当时下着鹅毛般的大雪,没多久神光就成了雪人,达摩说:传法可以,等到什么时候天降红雪,才可以。说时迟那时快,神光抽出随身携带的戒刀,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左臂砍去顿时染红了身下的雪,达摩说:慧——可,成了他的法号,也成就了他禅宗二祖的地位。也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主张的体现。从此少林僧人右手行礼、斜披袈裟的由来,建造立雪亭来纪念他学法的诚心。

来到右侧的文殊殿,里面除了供奉有文殊菩萨外,还有少林寺的镇寺之宝,达摩面壁影石。我们的达摩祖师面壁九年,入定后小鸟在他的身上搭建鸟窝,他都浑然不知,眉毛脱落形成了一种银眉茶。水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而我们的达摩祖师的影子也可以在上面留下影子。实际上是他的身体透过紫外线的反射和深山中放射性镭光,天长日久影子就刻在了岩石上。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寺院最大的一栋建筑——千佛殿,面阔七间,高20米,神龛上的法印高提为乾隆题写。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毗卢佛。在他的背后是大型彩绘五百罗汉朝毗卢,神奇的是这些罗汉面部的颜色随时都会变化,每12年就会有一个罗汉的面貌发生变化。

篇6:登封少林寺导游词

少林寺塔林保存了唐、五代、宋、金、元、明、清7个朝代( 公元689一18)的古塔241座和现代塔2座,是中国现存古塔数 量*多、历史延续时间*长的古塔群,被誉为“中国古塔 艺术博物馆”,是综合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雕刻艺术发 展史和宗教发展史的实物资料宝库。

三皇寨是嵩山地区自然景观*集中、地貌*险峻、*壮观的 地方,嵩山群石英岩形成的奇异山体,在华夏众多名山中独具一 格。自三皇寨南门进入,游莲花寺、清微宫、玉皇庙、三皇禅院 等人文景观,览好汉坡、一线天、吊桥、悬空栈道等自然景观; 再搭索道至少林寺、塔林,自少林景区北门而出。路线经过之处 ,步步有景,无处不奇。

篇7:河南少林寺导游词介绍

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少林寺,因其座落在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隋唐时期,已具盛名;宋代,少林武术已自成体系,风格独绝,史称“少林派”。成为中国武术派别中的佼佼者。

元明时期,少林寺已拥有憎众二千余人,成为弛名中外的大佛寺;清代中期以后,少林寺逐渐衰落。少林寺虽历经沧桑,但是留存下来的文物仍然相当丰富。如:自北齐以后的历代石刻四百余品;唐至清代的砖石墓塔二百五十余座;北宋的初祖庵大殿;明代的五百罗汉巨幅彩色壁画;清代的少林拳谱和十三和尚救秦王等彩色壁画等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少林寺僧练习武艺形成的拳术派别,世称少林派,声震海内外。无奈清末以降,屡被战火。尤以1928年之祸为剧,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致使主要建筑天王殿、大雄殿、藏经阁、钟鼓二楼等和诸多珍贵文物如少林寺志、少林拳谱木刻版、北京铜版藏经、达摩面壁石等俱为灰烬。不过解放后数次修缮,又使寺院得大改观。

少林寺规模很大,现在人们通称的少林寺是此寺的中心部分,总占地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它沿山坡而建,中轴线建筑自山门至千佛殿共七进院落。山门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奉敕创建,1974年翻修。门额上的“少林寺”横匾为清圣祖康熙皇帝亲笔字。碑林中多唐、宋、元、明四朝名人的作品,在书法、绘画、雕刻艺术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如王知敬书写的《大唐天后御制讨书碑》、宋代米芾的《第一山》等碑及诸禅师的传记、少林拳法等。天王殿前悬挂清干隆皇帝御书“天下第一祖庭”匾一块。天王殿东北角的碑楼内有大唐碑一通,正面是李世民为表彰少林寺僧助唐战功而写给少林寺主持的赐文,俗称“李世民碑”,是寺内最重要的碑刻,还有明《达摩一苇渡江画像碑》等。

天王殿东西分别有钟楼、鼓楼。在钟楼上放有金代大铁种和明代的地藏王铁像两件铸铁文物。当年大火吞没钟楼时,大铁钟正好落在地藏王铁像上,钟碎像毁,后修复如初。大雄殿为正殿,金代建筑,明清时重修。再后为藏经阁,乃是法堂,阁后是方丈院。方丈室之后,为达摩亭,也称立雪亭。是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得受达摩衣钵法器处。

相传慧可前来拜谒达摩之时,说:我心不安。达摩师让其交付本心,方可安心。二祖遍寻不得,于是乃悟。后慨然断臂以示决心,终得达摩认可,遂传衣钵。亭内有达摩铜像,上面有清高宗干隆皇帝御书“雪印心珠”横匾一块。

千佛殿是少林寺内最大的殿宇,地面有48个坑,是少林僧人练拳站位所留脚步遗迹。千佛殿东侧是白衣殿,有白衣大士铜像,现为白玉佛像并置面壁石等。少林寺西南约300米处的山脚下,是我国现存古塔数量最多的塔墓群,为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墓地外还有初祖庵,内有古柏一株,相传为唐初禅宗六祖慧能所植。

上一篇:书我的良师益友小学优秀作文下一篇:企业财政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