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散记的散文

2024-04-27

养花散记的散文(共8篇)

篇1:养花散记的散文

养花散记的散文

三年前的年初,朋友送我两株牡丹,我如获至宝,兴奋不已。细细端详,两株牡丹的顶端业已吐露新芽,如同衔含着几颗晶润绯红的宝石。

我喜欢花儿,四季之中皆有所好。如霞似火的杜鹃,亭亭玉立的荷花,芳香四溢的桂花,香飘四野的梅花,全在我的喜爱之列,当然,也包括牡丹。但是喜欢总是归于喜欢,此前,我却未曾养过花。

过了两天,我漂向工作地点,一座南方小城。伴随我的,还有那两株原本生于北方的产物。我将两株牡丹悉心栽植于两个花盆中,一盆置于室内,一盆放在室外的阳台。我开始认真地浇水、施肥,期待着春暖花开,期待着一份惊喜。

其实,我对牡丹的了解,多半是从古诗中而来。唐代诗人刘禹锡深爱牡丹,他在《赏牡丹》中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写了花开之美,唐朝时,从王室到寻常百姓,大多深爱此花,因为她象征着富贵与荣耀。诗人邵雍喜爱牡丹,称赞其“牡丹花品冠群芳”,唐文宗时中书舍人李正封一句“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写出了牡丹的韵味与品味。诗人白居易爱花养花,是牡丹的超级粉丝,他的诗“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更是把牡丹写到极致。

过了几日,牡丹的芽苞相继打开,簇拥着几团新绿,我兴高采烈,望着一团团新绿,那是希望在萌芽。日子一天天如行云流水般逝去,牡丹的枝叶开始舒展,长势喜人。甚至,我动情地用相机为她定格每段时间的长势和情形,过了一段时间,每棵枝桠的的顶端都点缀着一颗玛瑙碧玉般的花蕾。

一般地,牡丹花的.自然开放时间在暮春,晚唐诗人皮日休有诗“残红落尽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芳菲落尽,牡丹始开,在诗中,不仅写出了牡丹花开的时令,而且肯定了牡丹在百花之中的地位。

从视听媒体中常常听到蒋大为老师的那首《牡丹之歌》,“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壮观,……”,歌声优美,余音绕梁,成为一代经典为人们争相传唱。

就这样,我对牡丹的意象和热爱,从文字和歌曲中拼接入怀,渐渐形成一个完美的片段。后来,我去过牡丹种植园,身临其境,深感自然的美好与壮观。“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姿百态破朝霞”,置身其中,宛如在欣赏一幅美化美奂的绝美画卷。

我贴心地呵护着两棵牡丹,深爱并钟情于她们,朝朝夕夕,甚至搬动时都都小心翼翼。“烂漫欣看谷雨辰”,于是,我盼望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的到来,谷雨到,我期待已久的牡丹就会迎来花开。

时令刚到清明之际,沐浴着三春烟雨,我一如往常去观赏牡丹的长势,隐约感觉的长势似不如前,细细观察,室内窗边的牡丹花蕾的花托边居然出现一些黑色的斑点,阳台的那棵虽未发现,但也不是以前的那种茁壮墨绿,于是,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我的心头。

居然,牡丹的植株一天天变得凄然黯淡,我心急如焚,着实生怜,面对现实,眼睁睁地看着斑点向外扩展,却无能为力,一种剜心般的疼痛与怜惜。不远处,杜鹃花开满山,血一般红艳。

谷雨到了,我期待已久的牡丹终究没能开出梦寐以求的娇美,反而,花蕾相继凋落了。那滋味,绝不亚于一段折戟沉沙凄美的初恋,我的心情失落到了极点。

一位爱好养花的行家里手告诉我,牡丹之所以不开花,可能是“水土不服”的结果,我竭力捞拾着岁月记忆的残片,印象中不知在哪本书中读过“种植牡丹,取洛阳土”之类的字句。

爱花却不解花性,我所取之土为南方胶粘性泥土,而牡丹却喜好碱性沙质土壤,大相径庭,完全与其生长规律背道而驰,有心栽花花未发,一腔热情反倒桎梏了她的生命与性情,终成遗憾之事。

朋友从千里之外的老家打来电话,说家乡的牡丹开得好美啊,千姿百态,争奇斗妍,参观者熙熙攘攘,趋之若鹜。我自惭形秽,心中如被打翻的调料瓶,五味杂陈。另一方面,我惊奇于家乡的黄土地,竟能孕育出如此瑰丽的绝世之花。

夜入梦来,梦到翌年之春,我又重新从家中移栽了两棵牡丹,还特意取了两盆家乡土,满怀一腔虔诚之心,经过我精心的呵护与关怀,在异乡异地,终于开放出一丛娇艳瑰丽的富贵之花。

我喜爱牡丹,恋的是一种乡情,爱的是一种文化。在似水流年的清浅时光里,这段养花的短暂经历成为一种不敢轻易触碰的痛。自那之后,我再没养过花,喜欢,却不敢再轻易把她伤害。

篇2:养花散记的散文

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了千山街的蜀徽大酒店,按理说,简阳德阳都是“阳”字辈,到了地头才晓得,此“阳”已非彼“阳”。

坐在八楼之上,细品一杯红白茶,听悠悠道琴,远处青衣江水缓缓东去,近处的银杏叶,一片炫目的金黄,古道塔影,旌阳如卷,落日下的德阳,朦胧中多了几分氤氲的书香之气。

有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地方没有历史就没有个性。

踩在德阳这片沃土之上,我感受到了德阳人“德”的魅力,从汽车站到蜀徽酒店,二十几里的路程,我竟然迷路了,一位不相识的德阳女孩,热情地为我指路,帮我提笨重行李,甚至还抢着替我投了两元钱的币,从陌生到熟悉,内心流淌的,是宾至如归的温暖与感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看暮色四合的旌城景致,也许德阳就是一座美德与阳光熠熠生辉的城市吧。

青衣江,江水如练,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卷徐徐展开。

“德”一直被尊崇,“阳”一直被膜拜,“德”和“阳”这两个被顶礼膜拜的文化符号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人杰地灵的一方山水――四川德阳

从中国地图上望去,德阳地处成都平原东北,距省会城市成都47公里。辖旌阳,广汉、什邡、绵竹、中江和罗江六县(市、区),幅员面积5911平方公里,人口390万,是成渝经济区重要区域中心城市和成都重要增长级。

1929年的某一天,德阳注定要被写进史册。

广汉月亮湾附近的燕家院子,农民燕道诚不经意的一锄,挖出了大量埋藏的玉石器,经过多次考古发掘,众多的珍贵文物重见天日、震撼了世界!

三星堆的发现,石破天惊,一举将波澜壮阔的长江文明,推到了48前。

昭示着长江流域与S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摇篮,德阳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长江文明之源”。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八楼之上坐看灯火璀璨的德阳,车水马龙间,今人已经体会不到古人的出行之苦了。

李白没有想到,无意间的妙手偶得,竟成了人们千年的感慨。

李白更没有想到,千百年后的德阳,已经可以直抵出海口。

遥想金牛古道,这条三国时遗留下的车辙印迹,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风霜,一条一条的辙沟,默默地讲述着四川人们期待蜀地通达四方,走出盆地的千年愿望。

大江终归东去,昔日的广袤平原,演绎成了靓丽的现代化大都市,山水间,飘荡着悠悠的三国旧事。当年蜀国的荣华,早已灰飞烟灭,白马关听不到白马的嘶鸣之声,历经沧海桑田,白马关成了保存最为完好的三国蜀汉遗迹,从头至尾见证了蜀国的兴衰,记录着一段金戈铁马,纵M山水的纷争岁月。

厌倦了城市的喧嚣,在山野里感触久远的历史,看三国,听三国,有着另外的一份优雅。

风吹一帘幽云,隐隐中似有金戈铁马之声,德阳的八楼,距历史原来如此之近,记得《三国演义》曾有云: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也。

时运不济,老天弄人,凤雏先生追随刘备,战死落凤坡,刘备深为惋惜,亲自在德阳为庞统建祠墓,古朴敦厚的风格,雄浑的气势,是全国唯一一家为庞统修建的专祠。

庞统的殊荣,为德阳历史又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落云纷纷,雁归去,品茶如酒,八楼之上的德阳,如一本厚重的史诗,读不尽,看不倦。

在绵竹市区,矗立着一座诸葛双忠祠,在蜀汉最后的刀光剑影里,诸葛瞻父子视死如归,战死绵竹关,一身忠气长留,名垂青史,成为了今人凭吊忠魂的好去处。

有人说,奔流不息的青衣江,就是忠魂的一腔碧血丹青。

俯瞰夜幕中的德阳两字,大德之阳灿然夺目,不仅有忠勇之德,还有孝义之德,仁义之德。

德阳人自豪,始建于南宋开禧二年的德阳文庙,位居全国三大文庙之一,旌城大地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已沐风栉雨近千年。

德阳人自豪,百善孝为先,德阳的孝泉古镇,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的圣地。

东汉年间一门三孝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德孝典范《安安送米》,宋朝时又被写入《二十四史》,成为了人们传颂千古的美谈。

如今再次走进德阳,一定要到孝泉古镇,一睹清澈如镜的.孝泉,感受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洗礼。

从八楼下来,行走在德阳街头,“十里闻香绵竹酒”,即使陌生的人,也会因为一瓶剑南春,熟络起来。

当年李白解貂赎酒,留下了“士解金貂,价重洛阳”的千古佳句,如今霜冻之夜,一杯剑南春,又唤起了人性的温暖。

一路走,一路看,在以“山”和“江”命名的街道上,你随处可见窈窕的德阳女子,一手执潮扇,一边用软侬的方言,跟熟人打招呼,步子不急不缓,若杨春风一般,偶尔回头一瞥,别有一番景致。

据当地人讲,德阳潮扇实为天下一绝,早在清代就成为了皇家贡品,勤劳聪明的德阳人,把外来的潮扇,在制作工艺上大加改进,变成了德阳自己最具特色的东西,化腐朽为神奇,不能不让人们叹服。

有人说,上看天堂,下看德阳。

这话一点不假。

一到德阳,就闻到了大街小巷飘着红百茶,赵坡茶滚烫的茶香。

一口简单的锅,一把中江挂面,随便一煮,就煮出了宋代的味道。

赛龙舟,看灯会,唱汉剧,赶庞统祠的迎春庙会。

游百病,拉保保,听道琴,鼓仓山大乐。

吃连山回锅肉,品什板鸭,清幽时,体验马祖农禅文化。

德阳的美,德阳的妙,德阳人的好,都写在了笑脸之上。

午夜,品味德阳,听得到青衣江与时俱进的滚滚浪潮。

午夜,品味德阳,听到390万德阳人走向未来的铿锵步伐

篇3:“90后”的青春散记

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出神地望着窗外的天空,心里弥漫起淡淡的忧伤。那忧伤来自何处,确实不得而知。一个人喜欢发呆,喜欢听歌,喜欢雨中漫步。雨淋落下,融合了汹涌的眼泪,至于自己为什么哭,只能摇头。因为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心里有一种很难过的情绪蔓延。

是不是“90后”的我们骨子里就带有一种忧伤?这种忧伤细碎且疼痛,让我们逃离不掉。到最后,也只能笑着对自己说,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

不足倾城,倾我一生

喜欢一个男生,喜欢他安静的笑容,喜欢他干净的眉眼。后来,那份喜欢如纠结的滕蔓植物,在心里缠绕,却是没有结果。

面对这样一份无措的感情,“90后”的我却失去了所有的勇气。最后只能任由这份感情埋藏在心里,埋葬在那相遇的季节里,却是心甘情愿倾己一生。

北师大,你等我

高中刚开始的时候,我就为自己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北京师范大学。

妈妈说,你现在的成绩上本二线都有一定危险,又何必奢求重本呢?爸爸也说让我从自身实际出发。作为“90后”的那股倔劲又涌上心头,不是说成功的第一步是敢想吗?是,身为“90后”的我,不仅敢想,而且敢去做。没有什么不可能,我不怕被嘲笑,即使最后的结果不如意,我也会笑着为自己鼓掌。

北师大,你等着我!

我们出发了

忧伤的青春,疼痛的爱恋,刻骨的友情,梦想的追逐,这就是我们“90后”的生活经历。

我是“90后”,是和你们一样为了梦想不懈奋斗的人。

我是“90后”,是敢爱敢恨敢追敢闯的“90后”。

我不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们“90后”,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用实力消除你们的误解。在成功的巅峰,我们“90后”以王的姿态俯视一切。

篇4:论《湘行散记》的“俗气”

关键词:俗气  沈从文  自然融合  出路

人们谈起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总是赞不绝口,称其和《边城》《从文自传》共同“标志着沈从文创作的完全成熟”[1](P193),和《从文自传》《湘西》共同“构成了沈从文散文艺术殿堂的支柱”[1](P196),并且《湘行散记》研究的视域往往被限定在其对湘西这一特定地域自然生命和历史文化景观的建构上,目的在于彰显湘西的地域性、文化性。[11]但事实上并不仅仅如此,《湘行散记》创作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前夕——1934至1935年,体现了沈从文对彼时“当下中国”的现实关切,“湘行”其实是一组系列镜头,如实地记录并反映了中国底层社会的真实生活情景,这是一个开放的地理空间,并非是为了对应都市社会而重塑的想象空间,与“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追求也相去甚远。1935年3月沈从文在《水星》杂志上发表《风雅与俗气》一文,明确表示反对那些“与当前实际社会拖开一点”的“风雅”的幽默小品文,赞同“在卫道致用方面”有所建树的“与实际问题接近”的“俗气”的文章。[1](P35-36)我们认为沈从文创作《湘行散记》实践了“俗气”的散文理念,并有意识地与当时流行的“雅致”的小品文以及带有战斗性质的杂文分道扬镳,从而确立一种新的散文范式,在1930年代独树一帜。为此,本文将重点讨论《湘行散记》的“俗气”是如何体现的,何以形成“俗气”局面,这样的“俗气”出路在何方?

一、“俗气”如何体现:“我认识他们的哀乐”

沈从文在《湘行散记》里关注的中国社会现实最直接地体现为底层人民的生存境况。这沉默的大多数,皆在自己的有限生命里为“求生”这一最自然不过的需求努力挣扎。这些人的生活轨迹是一个封闭的圆,百年前或百年后乃至四五千年前,如此一成不变,却又如此剑拔弩张,永远处在不停地为生存而战斗的环形跑道中,始终走在生老病死的路上。《桃源与沅州》记载了桃源县的“后江”住着不计其数的妓女,这些妇女不囿于年龄长幼的伦理道德秩序,为生存认真经营这份工作。她们竞相学习烧鸦片烟、唱流行小曲、唱军歌党歌来服务军政各界、烟贩、木商、船主、出差的过路人等。她们不把病放在心上,一旦严重了,就打针勉强维持;实在病入膏肓了,便叫人将其隔离直至生命终结。水手更是处于赤贫的尴尬局面。《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和《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有着一连串触目心惊的数字:一位七十七岁的老人,仅仅为了多得一分钱便与其他水手展开对骂,条件谈判好后便赶忙弓着腰拉绳,然后坐在石头上神气地一五一十地数钱。沈从文乘坐的辰河上的小船,其中舵手每年二百四十吊钱,一个月有两块三角钱;拦头的上行一次两块六角钱,下行免费;小水手十个铜子一天。为了这份微薄的收入,水手必须得“从天明起始到天黑为止,做他应分做的事情。遇应当下水时,便即刻跳下水中去。遇应当到滩石上爬行时,也毫不推辞即刻前去。在能用气力时,这些人就毫不吝惜气力打发了每个日子,人老了,或大六月发痧下痢,躺在空船里或太阳下死掉 了,一生也就算完事了。这条河中至少有十万个这样过日子的人。”(《辰河小船上的水手》)这些人占据了中国的大部分空间,并不思索“这人为什么而活下去”[2](P99)的抽象问题,但对于寒暑和四时的交替,都本能地严肃处置,绝不推脱。

《湘行散记》里洞察的不仅是生活的艰辛,还有一部分人随着生活处境的每况愈下,纷纷陷入精神的迷惘和困顿之中。人们生活的处境以浦市为例,这个至少供养了当地人三十多年的昔日繁盛的地方如今“早已破败不堪”,经济陷入枯竭中,“除了有一只船载运了方柱形毛铁,一只船载辰溪烟煤,正在那里发签起货外,其它船只似乎已停泊了多日,无货可载。”(《辰河小船上的水手》)面对如此不景气的地方经济,人们便试图改善自己的处境,于是“跛脚青年人们”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回到家乡,以“什长”“伤兵”的名义做生意———“有人可以赚钱,有人可以犯法,政府也设局收税,也制定法律禁止,又可以杀头,又可以发财那种从各方面说来都似乎极有出息的生意。”毫无疑问,这个生意便是贩卖鸦片毒品。滕回生堂这个沈从文曾经很满意的桥头,是“一个社会的雏形”,如今“这桥上一共有十家烟馆,十家烟馆里还有三家可以买黄吗啡。此外又还有五家卖烟具的杂货铺。”(《滕回生堂的今昔》)沈从文后来回忆此次“湘行”目睹的现状时如是说:“一九三四年我初次回去时,看到的地方变化,是烟土外运已改成吗啡输出,就在桃源县上边一点某地设厂,大量生产这种毒化中国的东西。这种生财有道的经营,本地军阀不能独占,因此股东中还有提倡八德的省主席何键,远在南京的孔祥熙,和上海坐码头的流氓头子。这个毒化组织,正是旧中国统治阶级的象征。”[3](P211)由此可见,湘西虽只是中国的狭小一隅,但它的处境是整个中国“合谋”的结果,而其实“人是被处境规定的存在者,因为任何东西一经他们接触,就立刻变成了他们下一步存在的处境。”[4](P3)在经济瓦解、政治堕落,有些人通过官商勾结、僭越法律的途径横征暴敛时,必然会看到更多的人为此行为买单,受其迫害。我们看到了沈从文的“老伴”赵开明和女儿在店铺里度量带子,安于现状,靠鸦片烟打发日子;那个爱洗鼻子的朋友印瞎子想从事他先前否定的文学职业,写点小说,可事实是他“六年来除了举起烟枪对准火口,小楷字也不写一张了”。(《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更有一些人心灵受到腐蚀,陷入“精神上的营养不良”,在长沙有五个青年皆想做“诗人”,“一面正被‘杀人屠户提倡的读经打拳政策所困惑,不知如何是好。一面且受几年来国内各种大报小报文坛消息所欺骗,都成了颓废不振猥琐庸俗的人物。”(《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二、“俗气”的形成:“固执的单调,单调的延长”

和《湘行书简》这个属于私人空间的有直接抒情对象(即张兆和)的“底稿”相比,《湘行散记》中直白的情绪隐匿了,取而代之的是经验化的面向公共社会领域的冷静客观的抒写。无论是湘西社会千年不变的“常”,还是一直“下沉”的“变”,沈从文并没有以“常”为价值判断来审视“变”。他能够“使自己灵魂在人事中有种‘调和,把哀乐爱憎看得清楚一些,能分析它,也能节制它”,就“中国人目前大多数人的挣扎”,能够“客观一点开看看。”[5](P45)所以其实沈从文在体认中国当前状况时,立足于“人”自身,探究造成此局面的形而上层面的因素。

以湘西为例,当时中国“真正的多数人”的生存现状与人们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密切关联。人们虽然生活在这用文字写成的官方直线型历史之外,健康和财富皆得不到保障,然而他们秉持着与“自然融合”的朴素人生观,自给自足,乐天知命地存在于既有人伦秩序中,趋向于对传统价值的肯定。皮匠街的水手被问“家里有的你让别人用,用别人的你还得花钱,这上算吗?”时,给出的洒脱回答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本人正在沅州”“离桃源远过六七里,桃源那一个他管不着”(《桃源与沅州》)的潜在回答,认同了以平等、独立的行为方式维系男女双方的关系,这样“并不引起人对于生命的痛苦与悦乐,也不表现出人生的绝望和希望,它有的只是一种境界。”[6](P88)这实际上“同‘自然融合,很从容地各在那里尽其性命之理,与其他无生命物质一样,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箱子岩》)小水手刚到船上时除了学习划船本领外,还要“学习挨打挨骂,尽各种古怪稀奇字眼儿成天在耳边反复响着,好好地保留在记忆里,将来长大时再用它来辱骂旁人。”(《桃源与沅州》)这种水手之间即便父子弄船也不例外的互骂,长大后不做思考就将这一处置方式施与旁人,实际上是对从祖先以来的一种惯例的传承与接受,并将其视为典范。“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在叙述和代表着我们的认同,并借助公共习语和我们掌握的手段来再生这些代表。”[7](P29)水手之间的粗犷的语言正代表了他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理念,并将之传承给后辈。

然而,在时代和战争的侵袭下,人们所受的物质折磨和精神麻木又不得不让沈从文质疑这些人坚守的价值立场。在《湘行散记》中到处回旋着回忆的音调:“十三年前我同他在一只装军服的船上”“原来我离开这地方已十六年。十六年的日子实在过得太快了点”“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一只小篷船,沿辰河上行,停船在箱子岩脚下”“十七年前的七月里,我带着‘投笔从戎的味儿”“民国二十二年旧历十二月十九,我同那座大桥分别时将近十八年”。作者采取了今昔对比的模式,旨在体会这些人“现在”的生存状况。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如今开着杰云旅馆,爱玩字画,实际上也是个不懂艺术鉴赏的准绅士;浦市地方的胖子屠户如今骨瘦如柴,就货物的轻重分量与买家争持不下;“老伴”如今成了鳏夫,已认不出我的模样,印瞎子和许多其他青年如今选择“投戎从笔”。还有一批人趁着国家危难之时,大发横财,如跛脚青年从事非法生意,做“什长”;保林二哥成了王村禁烟局长,在乡下又买了七十亩田,做了员外。总之这些与自然协调的人,对“这个民族,在这一堆长长日子里,为内战,毒物,饥馑,水灾,如何向堕落与灭亡大路走去”(《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便也没有担负,责任和担当意识。那些见利忘义的商人群体,自己眼前找到了出路,但却没有思考国家的明天和希望。他们没有对国家的“明天”产生惶恐,没有意识到国内还有其他一些人,与他们不一样,自觉承担着“救国”的使命,试图改变历史,创造历史,对自然决不妥协。“有一类回忆过程,人们大多将它们同个人,即同了断自己个人历史的自我联系起来,这类回忆过程也在文化层面上发生。”[7](P28)因此沈从文发出长长叹息的回忆其实是在重新考量这些人的文化观念和价值确立,他们只是将自己的生存本能地消融在自然的秩序中,而不自省这种与自然共生的观念在当时是否正确,是否要暂且抛却了断这种既定秩序。

因此,沈从文在此次“湘行”中,理性地剖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的文化价值因素,对其客观对待,充分呈现了其利弊兼有的复杂性。他并不是文化复古主义者,更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他刻画了这种文化价值认同在普通人面对国家、社会、战争、自我这些层面时显示的具体成效是重叠交叉的。大多数人在它的召唤下将每一个日子“也无风雨也无晴”地打发下去的同时,却也无意识中给整个民族带来了更大的潜在破坏与创伤。

三、“俗气”的出路:“对于那个明日必需如何安排?”

与当时贴近现实的“俗气”的杂文创作相比,《湘行散记》作为一种散文范式,它的“俗气”不仅体现在对国家现存状况的描摹与追溯上,更有对国家明天的焦虑。“一切人生活习惯,又如何在巨大压力下失去了它原来的纯朴型范,形成一种难于设想的模式!”(《辰河小船上的水手》)那些在现实笼罩下的身体健康的青年们毫不掩饰自己的苦闷,对于明天覆灭的忧虑,会迫使他们在无路可走时在灭亡和生存之间做出选择,乃至愿意接受一个幻想的指导,可是另一方面“这些人平时也看报看杂志,因此到时他们也会自杀,以为一切毫无希望,用颓废身心的狂嫖滥赌而自杀!”(《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意识到明天的危险,那么如何建构那个明天,“为后来者设想,使他们活在这片土地上更好一点,更像人一点!”[8](P81)沈从文思索了两个可能的方式:一是像虎雏:这样血气方刚的少年,或许可以成为民族生命力强劲的支柱,但虎雏的表现却让这一念想有所动摇。作者劝告虎雏:“应把生命押在将来对外战争上,不宜于仅为小小事情轻生决斗。”“想要他明白私斗一则不算脚色,二则妨碍事业。”(《虎雏再遇记》)然而虎雏在认真聆听了教诲后,却仍然按捺不住性子趁天黑时把与他有过节的军人狠狠打了一顿,把军人的嘴巴打歪,并差点把他胳膊弄断。这样过早把自己强劲的生命力用在对待身边的事情上是不是太冲动?在这样的“小事”上消耗太多精力,万一失手,民族未来的大事如何去效力?二是自然恢复。国家目前的状况如同生了一场大病,可以按照治疗疾病的方法来拯救。“生硬性痈疽的人,照旧式治疗方法,可用一星一点毒药敷上,尽它溃烂,到溃烂净尽时,再用药物使新的肌肉生长,人也就恢复健康了。”(《箱子岩》)如此一来,让民族继续往堕落糜烂深处下陷,直至衰败到承受的最高点后再来治理,这种“以毒攻毒”的办法也许行得通,但风险太大。难度就在于只能实验一次,成功则令人欣慰,一旦失败则国家直接灭亡,后果不堪设想,这种念想终究只是“一种幻想”。因此沈从文并没有给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希望到这个地面上,还有一群精悍结实的青年,来驾驭钢铁征服自然,这责任应当归谁?一时自然不会得到任何结论。”“有什么方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我关心的是一株杏花还是几个人?是几个在过去生命中发生影响的人,还是另外更多数未来的生存方式?等待回答,没有回答。”[9](P298)对于国家明日的出路,无论是具体可行的方案规划,还是抽象的理念设想,沈从文都没有给出合理的构想,但这其实恰恰体现了沈从文在面对中国社会现实时的严肃性,对国家、政治、战争、社会、民族这类宏大的语词的尊重与责任意识。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是诚实而细心,且奇特的能辨别人生理解人心,更知道庄严和粗俗的细微分量界限,不至于错用或滥用。” [10](P286)

注释:

[1]糜华菱:《沈从文年表简编》,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3期,第193-196页。

[2]沈从文:《风雅与俗气》,《沈从文选集》(第五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5-36页。

[3]沈从文:《一点回忆一点感想》,《沈从文文集》(第十卷·散文、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1页。

[4]王寅丽译,[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5]沈从文:《给某作家》,《沈从文选集》(第五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6]沈从文:《绿魇》,《沈从文文集》(第十卷·散文、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88页。

[7]季斌,王立君,白锡堃译,[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8页。

[8][10]沈从文:《云南看云》,《沈从文文集》(第十卷·散文、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81-286页。

[9]沈从文:《水云——我怎么创造故事,故事怎么创造我》,《沈从文文集》(第十卷·散文、诗),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98页。

[11]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有凌云岚:《“去乡”与“返乡”——沈从文地域文化观的建构》,湘潭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赵顺宏:《<湘行散记>的审美意蕴》,求索,2003年,第4期;张军:《爱与美的人生——沈从文<湘行散记>散论》,社会科学家,2002年,第1期;姚喆:《论<湘行散记>中的风景描写》,文学评论丛刊,2011年,第2期等。

篇5:西行散记生命的摇篮散文

在将要进入额济纳旗的时候,前面出现了一条宽阔的河流,这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看到那浑浊的水流,你就会想到,那是从黄土高原上流过来的。黑河,在过去,由于水流比较浅,不能承载舟楫,所以,又被人们称作弱水——这当然不会是《红楼梦》里面贾宝玉的“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耳”的那个“弱水”了。黑河,在进入额济纳旗以后,又被叫做额济纳河。她的长度是250公里,平均宽度150米。她是一条季节性很强的河流。到了冬天,她就会因干涸而被封冻;到了春暖花开的春天,当祁连山上的冰雪消融的时候,那条僵死的“黑龙”就会恢复生命的活力,又浩浩汤汤地翻腾起来。

我们可以想到,在年平均降水量只有37毫米的戈壁荒原上,对于生命,这一条河流将意味着什么。所以,凡是有河流经过的地方,两岸草丰林茂,郁郁葱葱;各种植物在这里聚集,生命的活力在这里尽情地演绎!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黑河,也仿佛疲倦了,她蜿蜒着穿过了额济纳旗,在北部距离额旗(额济纳旗的简称)40多公里的地方,走完了她艰难的旅途,完成了她神圣的使命,注入了居延海。

居延海,因过去匈奴族的居延部落曾经在这里居住和生活而得名。她有着27平方公里的水域,周围是密密麻麻的芦苇。如果说居延海是莽莽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那么,那密密麻麻的芦苇,就是为这颗明珠镶嵌了一条充满活力的花边!居延海,那明镜般的水面,那粼粼的波光,让人沉醉;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的开阔,让人向往;这海里,不仅有鱼,而且有大量的螃蟹。我们在额旗住了三天,就有三顿饭是在吃着那鲜美而肥大的螃蟹。在戈壁滩上吃螃蟹,乍一听,似乎不可思议,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这居延海,似乎是专为胡杨而存在的。在她的南面,就是黑河入海的方向,各种植物郁郁葱葱,连绵不断;可在她的北面,超出100米以外,就是不毛之地,寸草不生,这似乎又是一个不可思议!在炎热的夏天,到了傍晚,会更加美丽;唐代王勃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美,更是给这辽阔而粗犷的茫茫戈壁平添了许多柔美和绮丽!

就是这样,由黑河——居延海形成了一个生命之源的水系,就像一个辛勤的乳母一样,为了这一片神奇的胡杨,为了这一片沙漠绿洲,在悄悄地灌溉着,在默默地奉献着!如果说,这一片胡杨,这一片绿洲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的话,那么,这居延海就是一个神奇的摇篮;如果说,这居延海是一个神奇的摇篮的话,那么,这黑河,就是那栓系着这个摇篮的飘带!正是有了这个摇篮的呵护,这一片胡杨更加神奇,这一块绿洲更加葱茏!

以前,黑河曾几次断流,随之而来的是居延海的干涸;一时间,胡杨的生存告急!绿洲的生命告急!人们的心头,被沉重的阴霾笼罩着!消息很快传到了最高决策层!具有一亿三千万年历史的胡杨,这古老的树种,这个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的濒危物种,面临着“生,还是死”的巨大威胁!国务院做出了重要决定:拯救胡杨!拯救绿洲!拯救生态环境!于是,黑河又翻起了欢快的浪花;居延海又荡起了笑靥一样的涟漪;胡杨,在微风中轻轻歌唱;绿洲在阳光下翩翩起舞;人们的脸上,又漾开了灿烂的笑容!

篇6:关于剧团戏子的散文:戏爷散记

我七岁那年,村里来了从省城来了被下放回来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与我们同族同姓,父亲叫他叔,我便自然叫他爷。

他回村前在城里剧团当教练,村里人知道他会唱戏,我们这些毛孩子都叫他戏爷!戏爷长的白净、清瘦,大个儿。他的女人像年画上画的美人,脸黑黑的、明目皓齿。村子里大姑娘小媳妇羡慕的要掉眼珠子!初来,格外受人注目。

那是深秋的一个傍晚,队上饲养室门前的空地上搭起台子,亮起两个500瓦的电灯泡照得亮堂堂的。空地上聚集着抽着旱烟的男人和纳鞋底的女人,还有跑来窜去嬉戏打闹的我们这些穿开裆裤的孩子。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随着台子一侧带着红袖章三十多岁男人一声口号,两名同样带着红袖章的年轻后生,将戏爷扭着胳膊压上主席台。戏斧低下头,腰弯成九十度,紧接着一副大牌子用细麻绳子勒紧脖子挂在他的胸前,我从人缝里钻到台子下边。这不是城里来的戏爷吗!

孩子的我也不清楚这是批斗大会,带红袖章的男人们一个接一个训斥他!批斗会正在进行!突然一个长得虎头虎脑七、八岁的男孩手里捧着用手帕包着啥东西箭一样冲到台子上,对着戏爷说:“爸,我妈蒸的热包子,我给你拿来了。爸快吃。”戏爷没伸手,两个红袖章冲上来把小孩拉下台,带到后面去。

戏爷一动不动,依然九十度。只是脸色纸一样苍白,像秋风里一株孤单的洋槐树。批斗会还在进行,不知啥时候我钻进母亲怀里睡着了,一觉醒来,太阳已几竿子高了,鸡儿院子里啄食,小花猫眯着眼在墙角晒暖暖......

第二年开春,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妈给我穿上合了裆的黑粗布裤子,肩上斜挎用不同颜色布缝的书包。婆牵着去学校报名,我成了名小学生,迎来让我新奇的学校生活。

第二天上课前,老师从教室外引进一个男孩。他穿着不同于我们这群野孩子,背着印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军用挎包。叫我们好生羡慕的书包啊!想摸不好意思靠近,只是紧紧盯着。

惊奇的是他成了我的同桌。他向我友好地笑笑,说:“我叫小伟,跟爸妈刚从城里来,咱俩是好朋友!”我傻笑着,点点头,鼻子流出一条黄虫,猛一吸,他笑了。说:“看你,多不卫生!”我用袖子一抹,嘿嘿又笑。这就是孩子,像猫娃呀狗娃一样喜欢一起闹腾。不到 半天就疯玩在一起,纯净得像一汪清水。

放学了,一回到家我就给父亲说:“我同桌是刚来那家小伟,他爸为什么站会,那么多人凶他”。父亲说:“孩子家不要管大人的事!好好跟小伟耍,一快上学!”

我俩很快成了好朋友。星期天我常到他家玩、写作业。他家的房子虽然破旧,可收拾得干干净净。一面墙上挂着他爸妈的黑白照片,放一尺多大,好漂亮!另一面墙上贴了两三幅年画,一幅牡丹图,一幅金鸡报晓图。以后才听父亲说那年画是他远在内蒙古出版社当美编的外甥杨耿寄来的。

戏爷好热闹,随和勤快,很快和村里人打成一片,自然也免受政治上那一次次折磨和打击。戏爷和村里人一起上工,干最苦最累的活,可丝毫看不出一点委屈、埋怨。他虽然没干过农活,可置的农具比谁家的都讲究、好用。他家的铁锨用砂轮、瓦片磨得明光闪亮,不用的时候抹上菜油插在麦囤里,保证不会受潮生锈。

地里干活歇息时,大伙都围拢在一起,让他唱戏,他一会儿一个人三个角唱《二进宫》,最让大家欣赏的唱段是他和妻子表演的眉户《十二把镰刀》。不时博得阵阵喝彩!这时的戏爷真成了快乐王子,生活的艰辛和精神的压抑顿时飞到天边边山洼洼里去了……

有一年镇上举行百面老鼓擂台赛,戏爷看得心热,立马要学敲老鼓,把家里一个新箥箕敲烂了都没学会,为这老婆骂了他好几天,直到他买来新箥箕才算平息,两人重新和好。

那年大队成立了个文艺宣传队,戏爷挑大梁,他上富平跑西安购置锣鼓乐器、自制导具。不到一个冬天排秦腔现代戏《血泪仇》,连演十几场,上县参加汇演!干部群众无不交口称赞!

八五年,戏爷得到平反。回到久别的省城,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去年,离开家乡几十年,他常常思念魂牵梦绕的家乡和父老乡亲,牵挂着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戏爷一生当过兵,教过书,导过 戏、逃过难,经受过坎坷屈折,少小金贵,中年贫穷,老年安享清福。真乃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2017年7月2日于西安城北

★ 剧团个人总结

★ 刘欢来了散文

★ 亲爱的,我来了散文

★ 春天就这样来了散文

★ 春天来了幼儿园散文

★ 真爱回来了的散文

★ 描写春天来了的散文

★ 我回来了你却走了散文

★ 爸在病中迎来了春天散文

篇7:厦门散记散文

总会有一个城市,心生迷恋。比如厦门。

为看厦门的花,我毫不犹豫背起行囊飞向它。二月的厦门,未见花,却见郁郁葱葱的绿。不鲜亮,懒散地绿。高大的桥墩,与爬山虎的茎,纠缠在一起。零星的叶,孤零零贴在上面,秋天的暗红,被太阳的光一打,叶脉间渗透柔嫩的黄。厦门是春城么?不。无花不春。我骑着单车在厦门街道间穿梭,街边到处是加拿大海枣,大王椰子树,留着胡须的大榕树,我知道我是在南方了。二月的南方。厦门。没有花的厦门。

一个小巧的城市。

街道不宽阔。公路两边高楼林立。不粉妆玉砌。民宅坐落街边,上了年纪的颓败。最烟火的地方,要数步行街,在中山路。吃的,穿的,用的,公交,方便得很。两边高层建筑,散发老旧的味道。夹着不宽的街道,如行走在深谷。水果店,服装小店,厦门特色小吃店,银行,花店……也有菜市场,在一条窄得不能再窄的老巷里。路面湿漉漉的。临海的城市,海产品也多。菜市场昏暗,一眼望不到头。我在中山路的步行街随便走,恍惚觉得我是在香港。十五年前,我去的香港。它的模样和香港大同小异,不同的是,少了繁华旖旎,多了尘世烟火。

水果店,南方的水果最多。青檬。椰子。百花果。去厦门,我的舌尖和青檬时不时纠缠在一起。一个青檬至少一斤多。水果店的老板心思细腻。买青檬,削皮,一片片削好,放在塑料盒子里。不忘递给你两个牙签。百花果,和猕猴桃一般大小。紫红的壳,十元六个。老板切掉顶端,把吸管伸进去,在里面转着圈地搅拌,说,吸里面的水。还说,喝它好,不容易感冒。小心吸着,酸甜,像柠檬的酸,比柠檬甜。

也去吃厦门特色小吃沙茶面和锅边糊。以为沙茶面是北京的面糊。看沙茶面的图片,恍然大悟。不是的。小吃店是两个年轻男孩子经营。着灰黑色衬衫的瘦高,穿白衬衫的不高但清瘦。一个负责做,一个负责端。瘦高的男孩子问,添加什么?我愣了。他说,看下面东西,可以任意添加。添了鹌鹑蛋。他问,吃花生酱,习惯么?我答,可以。不大的功夫,沙茶面和锅边糊端上来。沙茶面是北方的面条,不同的是里面的酱,还有任意添加的作料。一大碗,适合北方人口味。锅边糊像北京的片汤。汤汤水水。和沙茶面一样,想添加什么作料都可以,一切随心。

临走,向他道谢,他笑了,说,再见。

胡里山炮台,厦门的一张名片,克虏伯大炮,是世界现存原址,最古老,最大,十九世纪海岸炮。它是厦门的功臣,保护神,在抗日保卫战中击沉日军战舰。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白发苍颜的老者,必须拜访他。

榕树,厦门市树,炮台景区很多。上百年历史的古树。粗壮。树干纠缠一起,树冠极大,如巨大的遮阳伞。沿石阶而上,遇见巨大的一棵古树,写有独树成林四字。根须一束一束,落地可生根,独树可成林。

炮台紧邻大海。海极美。细软的沙滩,海风吹来,丝丝凉意。海绿如翡翠,没有咸湿腥气。海滩人少,在海边散步,风吹乱长发。厦门的海干净,适宜休息散步。远处有军舰,安静伫立海上,宛若一幅静美风景画。

也去厦大。厦大是全国最美丽的大学。

的确是。一排排高大的加拿大海枣,屹立在路的两边。一所典型南方大学。干净,古典。虽然没有北大古色古香,却不失高贵典雅。在厦大游走,每一个角落,堪称经典,美得心动。厦大适合读书,优美的校园,依山傍水,更适合谈一场恋爱。爱情胜地说,要恋爱,去厦大。优美的环境,不谈一场恋爱,还真有些遗憾。

鼓浪屿是镶嵌在厦市的明珠。去厦门,必须,一定,要去,鼓浪屿。不去鼓浪屿,厦门没有来。

我倾心鼓浪屿“钢琴之都”、“音乐之乡”这两个名字。很艺术。小岛的动人,即使不去,听到这两个名字,也见到小岛一半的美了。

小岛的时光是懒散的。最适合漫步。最适合一个人无所目的地走一走,看一看。

看建筑。被殖民过的岛屿,建筑别有风情。罗马式圆柱、哥特式尖顶、伊斯兰圆顶、巴洛克式浮雕。还有铁艺狭窄大门。从门里向院内看去,一个个院落,是一座座岛上花园。墙壁砖红嵌深灰。所有的建筑是历史,是风景。哪怕一面颓败的墙,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妇人。风韵犹存。

我喜欢有风情的建筑。这里满足我眼睛的欲望。

看花。

终于见到花。密密麻麻的绿叶间,蓬着一簇簇橘黄色花。长长的花瓣,像一个个小棒槌。每一簇,像天上散落下来的烟花。岛上遇见最多的是它。搭在墙头上,木制长廊上。很美,不香。

年轻女孩儿问身边的男友,什么花。

他说,鞭炮花,也叫炮仗花。

再看那花,别说,真像鞭炮。红色,挂在自家门前,等待点燃的鞭炮。我想说,再起个名字吧,叫它烟花。你瞧,多像天空昙花一现的烟花。敲打这篇文字的时候,正是除夕。楼外烟花璀璨,我抬头看花,我看见鞭炮花挂在天上。我的故乡也有鞭炮花。你瞧,夜空里,除夕夜一簇簇散落下来的,不正是鼓浪屿的它么?

我在小岛纵横交错的小道行走。道道相通,绝没有死路。路路惊喜。

有艺人在岛上。

我坐在阳光下,听他们吹萨克斯,拉小提琴,唱歌,弹吉他。小岛的风情一下子又跑到音乐里了。

小岛的确是美。美得像一坛陈年老酒,一旦喝下去,要醉人的。

我住在岛上,离旅馆很近。走累了,不想回去休息,我任性地要把我在岛上的时间全部浪费掉。我走啊走,看啊看。不感觉累。我买了一个白色花环戴在头上,佩我的袍子。我没觉得不好意思。这样的着装,服饰,适合小岛风情。否则,为什么有那么多卖花环的.呢?

街边有装修洋气别致的小店。和北京的烟袋斜街,南锣鼓巷没有差别。

小岛建筑像天津意大利风情街。不过,意大利风情街,与鼓浪屿比起来,太袖珍了。更何况,十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风格各异。鼓浪屿不愧是一个建筑的博览馆。

鼓浪屿的美,在建筑,花朵,沙滩,小店,岛上的山,音乐,文化。综合艺术在鼓浪屿完美呈现。

鼓浪屿的猫随处可见。我住在山上,一家名叫外婆的澎湖湾的私人旅馆。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上去就是。落地窗,窗外长满植物。一棵低矮的树,开着白色花朵,不知那是什么花。南方植物多,很多花初初见。炮仗花挂在墙上。黑猫眼睛金亮,蹲在窗前懒洋洋地晒太阳。一只白猫悠闲,高傲走过。

旅馆楼前有秋千,木制桌椅,夕阳下,我跑去荡秋千,累了喝茶,晒太阳,享受夕阳美景。

夜来临。鼓浪屿是一个晶莹剔透的明珠,镶嵌在海上。我庆幸选择在这里留宿。这么美的岛屿,不住下怎么可以?穿行在老巷子里,路过豪华西洋建筑,像上海外滩,繁华旖旎。也像极了着锦绣旗袍的女子,干净,纯粹。更像价格连城的青花瓷瓶,摆在那,任你静静地赏。

夜深沉。岛静谧得宛若无人居住的荒岛。我枕着海浪入眠,偶尔听到猫咪一两声叫声,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声响。凌晨,星星明亮,安静悬在天上,一夜无梦。

天亮,鸟儿狂欢,各种调子交织。白猫、黄猫、黑猫,迈着轻缓的步子,在我的窗前走过来,走过去。无视我的存在。汽笛声浑厚,岛上一日生活开始。货轮装满货物,从市内运到岛上,大大小小的箱子,摆放码头。

我用了很多文字,写“钢琴之岛”。我的笔太笨拙,哎,我无论如何也写不好它。太美的东西,写出来,也碎了。

时间最公正。然,落在厦门,真的不一样了,慢得像走路迟缓的老人。

厦大教授易中天说,厦门是一个温馨的城市。不,温馨还不足以概括它。厦门干净,灵秀,文明。再俗气的人,走进厦门,沿海城市,变得温文尔雅了。

一个适合养心的城市。像一个帅气,懂你疼你的男人,你会不由自主爱上他,和他缠绵在一起。或者,一个人泡泡茶,读读书,散散步,发发呆。无论你做什么,都是好时光。

篇8:教旅散记——我的成长之路

我读师范似乎是必然。

我生在教师之家, 长在校园之内。父亲是一所高校的中文系老师, 母亲是小学语文老师。小时候, 我的世界里似乎全是老师, 楼道里, 家属大院里, 瞧去, 到处是老师。历史老师的儒雅, 英语老师的洒脱, 数学老师的缜密, 音乐老师的浪漫, 政治老师的沉稳, 体育老师的矫健, 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子里。当然了, 最亲切的还是父母这样的语文老师———那么温暖的目光, 那样柔和的音调。

我爱阅读, 痴迷于袁阔成的评书和丁建华的配音, 对很能写历史故事的林汉达想入非非。

父亲的整面书墙是我的精神超市, 回想起来, 整个中学乃至师范期间, 我都处于一种沉浸阅读的昏昏然的状态。我翻找, 阅读, 勾画, 抄录, 剪辑, 朗诵, 甚至默写, 那些妙不可言的文章辞赋让我感觉奇异极了。

我冥想过柳永, 叹息过李煜, 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拍案叫绝, 有一段时间, 还是戴望舒和徐志摩的铁杆粉丝。记得一夜, 志摩竟来入梦, 他望着我幽幽地说,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晕倒!真个绝美好梦。

我有六本手抄诗集, 本本都是我的命根。碳素墨水的字里行间, 用铅笔密密地抄着注释和批注, 而每日的欣赏和吟诵则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缕好滋味。

在和父亲的聊天中, 我知道了莫泊桑的《项链》、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以及柯南道尔和王尔德, 知道了季羡林、李泽厚、赵朴初、米芾、丰子恺、弗洛伊德……我对父亲膜拜得五体投地。

写作文是我的最爱, 从小到大, 我的作文在班级里没有得过第二。这一点, 我很有把握。有一次, 师范里一个同学作文分数和我并列第一, 其他人欢欣雀跃, 庆祝陈海燕终于不是唯一。

语言课也是我的强项, 朗诵, 演讲, 我都很有兴趣, 我曾是当年全省师范生朗诵和演讲比赛的双料冠军。我在美工课上也是风云人物, 作品多次获奖。

哈哈, 比较光彩的一面说完了。接下来……

我其他功课很差, 尤其是数学、舞蹈, 上钢琴课时也比较痛苦, 不过这不影响我标榜自己爱好音乐。

我主持过学校的各种活动, 也有小诗和“豆腐块”发表在刊物上。师范最后一学期的模拟试教课, 我发挥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我觉得自己真是块当教师的料。

心里说, 快点毕业吧, 我会是个出色的教师, 这肯定。

开始追星, 第一个人是……

出校门, 再进校门。一出一进之间, 我完成了从“生”到“师”的穿越。我在与语文教学携手同行, 相知相惜中, 一走就是二十几个年头。

初教语文, 还是有些手忙脚乱。我苦恼地问自己:你的一身本事都到哪儿去了?混沌惶惑之际, 我仰望到了一盏航灯———他, 就是魏书生。

第一次听到如此震撼的报告, 第一次惊叹于教育的魔力, 第一次知道语文老师可以这样迷人, 第一次被这个职业重重地“电”到。

好了, 就是他了。我成为了一个着了火的“魏迷”。

读他的随笔, 读他的论文, 读他的教学设计, 读他的各类发言, 观摩他的所有课例。细细地读, 慢慢地品, 默默地试, 暗暗地想……

魏书生的文化积淀令我汗颜, 对我刺激很大。对, 我也要“深挖洞, 广积粮”!先从《古文观止》开始吧———“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星分翼轸, 地接衡庐……”“是以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初淅沥以萧飒, 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 风雨骤至……”

日日读, 天天读, 月月读。我为书狂。我渴望着快点接近那样美好、那样令人心旌摇曳的一种生命形态。我对自己说, 这就叫“见贤思齐”, 你好样的, 加油!

心慕手追之际, 我感到自己也沾了不少“仙气”, 进步很快。同时, 也惊讶于自己是个井底之蛙, 仰起头, 我看到了那么多闪亮的名字———于永正、支玉恒、于漪、李吉林、贾志敏……灿若星辰啊!

从此眼界大开, 心也豁然明朗。

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去, 观察学生, 融入学生, 帮助学生。清晨, 我早早到校;晚上, 我忙着家访;周末, 我组织假日小队的社会实践……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给了我的班级, 我的孩子们。

我忙得步履如飞, 我忙得不亦乐乎, 我忙得像陀螺一样停不下来。我高兴地看到, 我的孩子们越来越依恋我, 就像我越来越依恋他们。

我一边“广积粮”, 一边“快产出”———留意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 学着写些《魏书生文集》里那样鲜活的教学随笔。感谢鲜活的教育生活, 亮点纷呈, 使我再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 后来的日子里, 我陆续撰写了百余篇文章, 大都发表或获奖, 很多还被报刊和网站转载。一步步行来, 我不停记录着自己的教学故事和故事里的悲喜, 使我如今回眸, 有着那么多清晰的印记可寻可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追“星”, 我进入了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并深深受益。

啊, 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当

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 我一边继续埋头经营班级, 一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赛事和交流研讨活动, 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主讲了省市级公开课三十余节, 两项省级课题结题并获奖, 每学期教学成绩也一路领先, 并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省级骨干教师, 省优秀小学语文教师, 省优秀课题实验教师, 杭州市教育改革先进个人, 市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市级学科带头人, 并成为省教育厅教师培训专家组成员, 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成员。我还终于圆了梦, 在市级大型演讲比赛中两度夺冠。学校、社会都认可我是个不错的教师, 很多家长都想尽办法让孩子进我教的班级。

我觉得我尝到了做教师的好滋味。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接触到一本奇异的书《欢乐课堂》。这本并不太厚的小册子, 颠覆了我之前对于教育者的所有形象定位, 引发了我对于师生关系的全新叩问和考量。

在罗曼斯和科尔伯格的笔下, 善于变化、热情幽默、快乐爽朗是教师的最大特质。他们认为, 教师应该在课堂, 这个“你拥有绝对影响力和权威的时段, 发掘自身幽默潜能, 建立一个充满欢笑和游戏的课堂”。

能想象吗?口哨、铃铛、面具、头盔、木偶、幻灯、小组互动, 都是教师课堂上营造欢乐的元素。“尽管学习需要勤奋, 但是我们发现, 一旦融入了幽默, 学习就不再充满恐惧、挣扎或者自卑。”说得太对了!回想着我们长期以来的“庄重沉稳”的教师形象, 我觉得孩子们的课堂真的需要一股更新鲜、更动感的空气了。

这绝对是本实用手册, 里面有无数绝妙的小游戏, 个个都令我着迷, 我跃跃欲试。

试验的结果非常火爆。当幽默和游戏成为我教学的常态, 当我在课堂上带着手偶出现, 当我越来越喜欢说笑话, 越来越多地拥抱和亲吻孩子, 我的课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的话越来越有号召力, 我的班级越来越有凝聚力, 我们的成绩越来越有说服力。

是这本书让我有了一次脱胎换骨的感觉, 我开始更多地享受到这妙不可言的滋味了。

再后来,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加拿大课程故事》等书都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教益。更有趣的是, 我从日本儿童文学大师古田足日的很多书里, 找到了另一些奇妙体验, 关于孩子, 关于父母, 关于教师, 关于这个不可思议的世界……我常常在冥想中飘荡, 让心绪随风摇曳, 享受来自文字、来自灵魂的灌溉和抚慰。

我似乎越来越明白教师的意义所在。

我也常常为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彻夜难眠, 我冤枉过谁, 我苛责过谁, 我刺激过谁, 我冷落过谁, 是的, 为了将来不后悔, 我真的要更仔细、更小心地做老师呀!

我把自己奉若宝典的几本书郑重摆在了书架的正中位置, 疲惫时, 焦躁时, 忙乱时, 沮丧时, 只要瞥见了书脊上的题目和那清新的封面色彩, 我就像注了一针强心剂:加油啊, 像他们那样做老师, 做一个连自己都喜欢的好老师!

走过路过体验过

2005年, 我33岁, 迎来了一个富有挑战的机会———省特级教师评选。那时候市里规定, 只有参加过全市“教师全能比赛”并获得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的选手, 才有资格参评特级教师。我虽已历尽比拼, 获得了小学组第一名的成绩, 但想到山外有山, 我仍感到胜算不大, 因此把这次参评定位为“热身”, 评不上, 见识一下也好。也许是降低了期望值, 准备工作才显得比较从容。程序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很多, 填表格, 盖公章, 报材料, 初选, 复选, 决选, 校级选, 区级选, 市级选, 省级选, 普查, 筛查, 抽查……一次次遴选, 一层层淘汰, 一道道门槛, 这种置身“风口浪尖”的特殊氛围, 令我既紧张又兴奋。我看到了太多的高手, 在无数次气馁之际鼓励自己顶上去, 冲上去。好也罢, 坏也罢, 成也罢, 败也罢, 豁出去了。上课, 答辩, 展示, 抽签, 排队, 上场……等到评比进入到冲刺阶段时, 人已经是累得外焦里嫩, 骨头也散了架。

幸运的是, 我竟然评上了。我成为了省第七批特级教师中的一员。看着公示出来的名单中, 有那么多是业界很有成就的名师, 我既惭愧又不安, 感觉自己好像是侥幸撞进来的一个。看着“特级教师证书”上省人民政府的大红章, 我对自己说, 你要加油, 不要辱没“特级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啊!

评上特级教师, 对于自己的专业发展, 可以说又上了一个台阶。外出交流展示的机会多了, 认识名家的机会多了, 关于教学、关于生活的想法就更多了。

我有幸接触到了于永正、高万祥、沈大安、汪潮、黄亢美、徐鹄、高林生这样的教育大家, 也认识了很多年轻的特级教师和新生代名师, 并和他们成了好朋友。视野更开了, 圈子更大了。我先后应邀在杭州、宁波、武汉、温州、台州等地讲学六十余场, 指导教师数万人次, 在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教学峰会、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教研活动中, 我执教了一系列公开课, 如《夏洛的网》《轻叩诗歌的大门》《威尼斯的小艇》《学弈》《人人都叫我捣蛋鬼》《庐山的云雾》《清明上河图》等等。多年来, 我还承担了培养青年教师的帮带任务。由于在教师培训方面的突出成绩, 我被评为杭州市“领雁工程”优秀导师, 同时还被中国教师研修网评为“中小学班主任跨区域远程研修”优秀指导教师。

忙碌的工作间隙, 我依然是个寻梦、追梦的人。

2009年10月, 在杭嘉湖地区“喜迎 六十华诞 , 激情2009———‘寻找最美丽的声音’大型朗诵比赛”中, 经过层层选拔, 我晋级十强, 最终获得“最美丽的声音”荣誉称号。媒体云集的颁奖盛典上, 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电影《佐罗》的配音大师童自荣老师, 并有幸与他同台。我的配乐朗诵作品《祖国啊, 我为你自豪》在杭州电视台全程播出。站在舞台上, 站在来自各行各业的选手们中间, 我是那么自信, 因为, 我是一名教师。

2011年4月, 《永不停歇的脚步———特级教师陈海燕专访》被收入由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汪潮教授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名师之魂———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访谈录》。2011年7月, 在庆祝建党90周年前夕, 我被评为杭州市余杭区“优秀共产党员”, 同时被评为杭州市余杭区“十大美丽洲先锋”人物, 成为教育系统唯一的获奖代表。多家媒体报道了我的教育教学事迹, 我也成为了同年7月的《余杭教育》封面人物, 并在2011年教师节前夕接受了杭州丽人广播电台的专访。同年12月, 我当选为杭州市余杭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 还被推选为主席团成员。由此, 我接触到了其他行业的很多精英人物, 结交了不少新朋友, 从他们的事迹中很受启发和鼓舞。2012年6月, 经过组织推荐和网络投票, 我当选为杭州市余杭区“十佳文教卫标兵”, 再一次光荣地登上政府礼堂的主席台, 身披绶带, 接受政府颁发的奖章。

2014年初春, 我的专著《右手粉笔左手书———陈海燕教育漫笔》由教育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并成为教育科学出版社年度重点推荐书目。这本32万字的著作, 汇聚了我多年来对于语文、对于教育、对于生活的思考, 可以说, 是我精神生活的一个呈现。

2014年6月, 我荣获“《小学语文教学》签约作者”证书, 并被授予“网络教研先锋”称号, 成为全国小语专业交流QQ群的“优秀主持人”。

荣誉和成绩, 就像攀登路上的甘泉, 带给人继续前行的动力。问问自己的内心, 我感到最幸运的是, 我能在寻常的工作中找到乐趣, 即使在无比劳碌奔忙的日子里, 我也时时能拾取灵感的浪花, 每每在自己和孩子们的世界里心动不已。

上一篇:《到期归还》教案下一篇: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验收权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