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古文明散记

2024-05-01

绵阳古文明散记(共3篇)

篇1:绵阳古文明散记

清江古河床游览散记杂文随笔

清江古河床位于利川市都亭,东城,团堡镇境内,这里是清江的源头,全长约八九公里,是亟待开发的旅游胜地。古河床面是一条无水干枯的千年原始峡谷,古河床下面是一条一条地下的暗河,岩壁阿娜多姿,风光俊奇秀美。这里是微缩的喀斯特地貌,海拔1200多米,既有原始丛林、高山草坡,千丈悬崖、秀丽河谷,干枯河床,又有碎石坡、巨石阵,还有溯溪、攀爬路段。目前这还保持着原始的风貌。

?古河道凝聚着绝壁、石缝、洞穴、瀑布、草甸、奇石于一体的景致。其间主要景点主要有清江源头、黑洞、独家寨、一龙门、二龙门、三龙门、大草坪、张家峡、悬崖狭道、竹林、一线天、腾龙洞的后洞、毛家峡等等。在这里穿越游览,很是其乐无穷,不仅仅是在观赏那奇异的景色,享受峡谷风光,而是在读一步地理和历史的大书,在体验沧海桑田的巨大鸿变。

?我们选择的是一条游览的最佳线路。我们一行十数人从团堡镇出发,到黄泥坡村后开始下行,到穿洞村寻到古河床道后,就开始顺着清江源头探索而进。中间经过黑洞、毛家峡、三龙门、二龙门、远古洞穴民居、一龙门、大草坪、交椅台(农家客栈)、垭口、竹林、好汉坡、腾龙洞后洞、一线天等主要景点,到达东城的笔架山村。这条路线是一般旅游者比较经典的户外徒步路线。因为这条路线好走,景点多、费力的强度不大,行走的难度也不大,但风景却很绝美而且多样化。

?毛家峡村公路不远处有一岔口,向右行走,翻过山梁就可到地缝木梯入口。(腾龙洞后洞)进入峡谷。从这里就通往大龙门了。绿竹掩映,草绿花红,犹如桃源世界。领队的老秦亮起嗓子唱开了《龙的传人》,歌声在峡谷里回荡,真是太美妙啦!

接着,我们穿越一龙门、二龙门、三龙门和大草坪,古河道两边的岩洞,每一个都充满传奇,给人壮观和震撼,引人无限遐想和唏嘘。那洞群、那暗河、那地缝、那独峰、象鼻山和清江河画廊叫你倾倒。在这其中,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伏流密布、石缝众多,钟乳林立,的风貌,让人感受远离尘嚣的清静,脱离人工雕琢的.洞穴风光的优美。我们一个个开动相机,使用手机拍摄不止,一片“咔咔”声中,留下无数的精彩瞬间。

??在古河床的石头上行走,要时刻注意安全,防止滑倒。过一线天时,要爬一个4米多高的梯子,我们互相照应而上,感受到攀登的愉悦。过大草坪后,要翻一个垂直高度180米左右垭口,有点强度,但是我们一个个都有勇气,都很细心,像猿猴小心的而灵活的上去了进入天坑后,除了有一条在石壁上修出来的小路外,其余全是悬崖峭壁了。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这里人烟绝稀,风光独秀。可以欣赏到百里绝壁、十丈瀑布、傲啸独峰、原始森林、远古村寨等景点,真是美不胜收。

??古河床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多样,在它的遗址上,我们看到溶洞陡崖坍蹋的巨石比比皆是。这里既有原始丛林、高山草坡,千丈悬崖、秀丽河谷,干枯河床,还有碎石坡、巨石阵等,姿态各异,目不暇给。还有溯溪、攀爬的路段,叫你享受无边的乐趣,反正,我们经过的每一寸地方,都有我们的爽朗的笑声留下。

逛银河洞后,我们再经独家寨、爱情谷,越过好汉坡,到达三龙门、二龙门、一龙门和大草坪,返回公路上的龙门客栈。歇息一会后,步行来到腾龙洞风景区,就乘车回市区了。

游览完毕,回味无穷。这古河床清江故道,不仅一路可以观赏怪石峥嵘,溶洞相连,山形奇特,绝壁耸立,峡谷幽深,玉瀑飞溅,天坑密布,植被茂密的绝妙景色,给你人生奇异的享受。而且还可以锻炼你的意志,强健你的筋骨,是你变得顽强勇敢,让你的老年生活更加富有魄力!

篇2:礼,文明古流不可弃

我们先来看经典中的两段名句。

一是《孝经》所说:“礼者,敬而已矣。”意思是说,所谓“礼”,不过是一个“敬”字罢了。二是《礼记》开篇的“毋不敬”,唐代著名学者孔颖达解释说:“行五礼,皆须敬也。”古人将社会上所有的礼仪归结为吉、凶、宾、军、嘉五类,习称“五礼”。孔颖达说,行五礼,必须怀有敬意。朱熹认为,“毋不敬”三字可以看作是全篇的总纲。由此可见,礼的核心思想是敬,对人、对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要有一种恭敬心,这是立身的根基。

古人为何要把“敬”特别提出来?从原始社会起,人们就懂得只有依靠集体力量才能战胜恶劣环境的道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从部落走向部落联盟,从社群走向国家,彼此分工合作,不断推动文明进步。而既然人注定要与他人一起生活,就有一个彼此如何相处的问题。是恃强凌弱、以多欺寡,还是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孔子把“仁”作为最高境界的道德,认为内心有仁爱,举止必然恭敬。《论语》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内心的敬不丢失,待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这是君子境界。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认为君子与普通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内心秉持的理念不同:“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君子内心念念不忘的是仁与礼,所以他能爱人、敬人。

中国自古以道德立国,道德与礼不可分离,甚至可以通过礼来观察德性。《左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晋国的下军佐臼季出使,经过冀邑时,看到一位叫冀缺的人在田间耕耨,妻子正给他送食,荒郊野田之中,两人相待如宾。臼季非常感动,把冀缺带到宫里,希望晋文公任用他。文公问理由,臼季答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意思是说,敬是诸种美德的萃聚。能恭敬待人者,必是有德之人。治民,要有德性,所以请您任用他!

人是情感的动物,而情感需要交流。内心对他人的尊敬,只有藉由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才能让对方清晰地感受到,例如拜揖、礼让等肢体动作,敬称、致敬、答谢等文字语言,仪式、席位、次第等场景安排。礼的功能一是便于大众学习与践行,在总体上将中华民族的道德与文明水准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孔子说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正是这个意思;二是可以整齐风俗,提高全社会在文化上的认同,并在深层次上形成民族凝聚的向心力,这对于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民族而言,意义不可低估。

中华文明历来高扬人类的普遍之爱,强调以礼待人,引领社会向上。《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礼,是把自己放在谦卑的位置,而把对方放在受尊敬的位置。即使是背负肩挑的小贩,也一定有做人的尊严,同样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可见,中国人所说的爱,是排除身份等级的普遍之爱。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遵行于此,从而成为最善良、最文明的民族之一。

篇3:古文明的探析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宗教;文化价值;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K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064-02

一、青铜器的起源及发展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我们有享誉中外的陶瓷、丝织,更有历来被世人所称道的青铜器。青铜器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1975年在甘肃出土的马家窑类型铜制刀具,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青铜器。青铜器从商代开始出现,商周时期达到鼎盛,周以后逐渐退出人们生活的舞台,在整个发展过程的各个时期有不同风格特征。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大多仿制陶器的制作,体壁比较薄,多为平底和锥状足部。装饰多用饕餮纹,龙虎纹等。商后期至西周前期,造型变得厚重,开始采用各种动物纹饰,并开始出现简单的铭文。而之后的封建社会各时期,纹饰变得简洁大方,风格也趋于简朴,铭文的应用越来越多,基本以反映王室贵族的活动内容为主。奴隶社会的青铜器,是奴隶主阶级满足其豪华奢侈生活的见证,同时也是劳动人民辛勤智慧的结晶。解放前,这些文物被大量掠夺,很多精美的物品至今都陈列在欧美国家的博物馆,成为国际上备受关注的文化遗产之一。

二、商周青铜器的种类及演进

谈到青铜器,最先占据我们头脑的应该是那神秘威严的青铜纹饰以及种类繁多的器皿样式。商代青铜器主要以食器,酒器为主,还有水器,乐器,兵器等。商代前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初步发展时期,青铜器也渐趋繁盛;商代时期,随着制作技术的进步,青铜器的品种更加丰富。商人尊崇神灵,因此祭祀活动非常频繁并且隆重。因此商代的大量青铜器都是为祭祀准备的,如食器,酒器,乐器和兵器。食器中包括鼎、鬲等。著名的司母戊方鼎,如图1所示。规整严谨的造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和制作技术。为了制作简便,当时的青铜器大多为左右对称的形式。纹饰简洁大方与形体风格吻合,表现出雄伟大气之美,从而成为最高统治者的“政权”与“神权”合一的象征。到了西周,周王为了加强统治,在对祭祀和各种典礼上使用的礼器做了数量和规格上的严格规定,使它有了等级贵贱之分。一方面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另一方面展示了当时工匠成熟的技艺和智慧。

青铜器的造型也反应了社会背景的变化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演进。如图2所示,鼎的造型的演进,反映着时代的变化。商代早期的鼎,腹部较深,足部成三足鼎立的锥形。再到后期,鼎的足部开始变宽成马蹄形,为了使用的稳定,腹部变浅,还出现了带盖子的形式。可见是充分考虑了实用性。商代的鼎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如天子用九鼎,卿用七鼎等,普通人则不能使用。因此在商代青铜器的使用是有权限的。到了周代建立了完善的礼乐制度,鼎的使用开始以礼乐为主。周代的青铜器进入了一个尚质的阶段。由于各大诸侯国都有自己的作坊,因此总的来说虽种类减少数量却大大超过了前代。食器增多,酒器减少。因此考古学家认为,商代是重酒器的组合,周代则是重食器的组合。再到后来的春秋战国,越来越追求“钟鸣鼎食”的生活,青铜器中的生活用器逐渐增多,逐渐削弱了它的宗教意义。

三、商周青铜器的纹饰特征及社会意义

商周青铜器的纹饰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也具有不同的社会意义。商代的宗教意义大于审美,而周代更体现出生活气息。纹饰是一个社会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它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的变化,反映着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而作为礼器的青铜器,在商周社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青铜器的装饰,殷代前期多是直接雕刻在模具的壁上,或者在模壁上再加泥片,进行雕刻,因而产生浅浮雕的效果。商代主要的纹饰是兽面纹,如图3、图4所示为兽面纹中的典型纹饰饕餮纹和夔纹。饕餮纹多为中心对称形式,表现庄重的严肃,夔纹则多为二方连续。细看这些纹饰,似动物形象,具分析应该是猪、牛、羊等作为祭祀用品的形象的表现。这种表现是进行了夸张、抽象等综合性处理。既有祭祀意义又有宗教意义。虽然很多制品,在装饰的艺术处理上极为精巧卓越。但这种审美要求,必须服从宗教意义的要求,只有今天的我们,才能彻底摆脱社会思想桎梏,将其纯粹当成欣赏的传统工艺。从而获得更高的精神享受。周代青铜器的装饰有了显著变化,特色是不用地纹,因此总的艺术风格是质朴,富于韵律感和节奏美。与商代的对称装饰手法相比较,运用了二方连续的带状纹样。这种秩序和周代的礼制有很大关系。主要以窃曲纹为主。具有方圆结合的优点。如图4所示。从根本上讲,商周青铜器的变化与发展反应了由神性向人性的回归。

商代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在这种社会中,支配人的除了自然之外还有阶级统治的社会力量。因此商代的宗教观念已经由原始社会的多神教转化为一神教。残酷的奴隶制度,使商代青铜器呈现威严,神秘和慑服的力量。饮酒之风的盛行使酒器风靡,祭祀的需要使各种器皿不断诞生,并各有所用。周代则提出了德的观念,同时也比较看重现实生活。注重“礼治”,因此等级和秩序反应在周代的各个方面。纹饰从早期以兽面纹等动物纹样为主发展到后来,以环带纹、窃曲纹等占据了主要地位,商代青铜纹饰神秘色彩减退,理性色彩增强。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神秘、独特的艺术特征延续了十多个世纪并创造了中国早期文明浓厚的神秘氛围。对后来的中国文化及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青铜器与现代设计

青铜器风靡的历史已成为过去,但是它的庄严的风格特征,神秘的纹饰始终给我们今天的生活和艺术带来一定的启发和灵感,如很多环境雕塑,大型博物馆的壁画等,都会采用青铜风格的装饰,以彰显其古典的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图6所示以饕餮纹为主要纹饰。另外在包装设计中,主体性的广告招贴设计上也屡被采用。现代的包装和设计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上的美感,也会注重其内涵。青铜器的装饰作为我国传统区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其中的龙凤纹装饰应用的更加广泛。如图7所示很多标志设计,礼盒包装上都会用其来表达吉祥的寓意。青铜器文化博大精深,它的点点滴滴都呈现出不同凡响的气质。形式美的运用,恰到好处的抽象变形、摄人心魄的神秘威严,所以这一切都是青铜器得以流传并广受备注的原因。

五、结束语

岁月的长河埋葬了多少壮士英杰、兵戈铁马……然而却阻挡不了一个优秀古老文明的传承。青铜器的演化及发展过程反映了商周社会生产、生活的变迁。商朝时的纹饰是奴隶主贵族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在当时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文化水平都相对低下的社会背景下,它的审美意义大于宗教意义;西周以后理性色彩的加强是推行礼乐制度的结果。商周青铜器是我们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参考,也为我们今天的艺术与设计带来思索和启发。当青铜艺术的辉煌期渐渐远去,我们却仍能不断的从身边发现它的影踪,那种若即若离,似与不似,可见它神秘独特,璀璨无比的魅力已深深的扎根于我们的艺术与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薄松年,陈少丰,张同霞,林通雁.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彭德.中国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高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4〕崔建林.中国青铜艺术鉴赏[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5〕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2.

上一篇:考研复试口语自我介绍下一篇:弱者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