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24-05-15

富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通用5篇)

篇1:富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富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是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为加快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优势产业,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工业的理念推动都市效益农业发展,按照省农业厅的部署,结合我市农产品布局现状研究编制了《富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4-2008年)》(以下简称规划)。

本规划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产品的效益为目标,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依据我市近年来农业结构和农产品布局调整的现状,选择在省内外市场具有竞争优势或潜在优势的农产品,确定优势产区,明确主攻方向、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实施扶优扶强战略,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优势产品集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从整体上提升全市农业的竞争力。

一、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有利条件与主要制约因素

特色优势农产品就是指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产品质量较优,商品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生产地域相对集中,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经重点培育,能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且获得良好效益的农产品。经过近年来农业结构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我市已具备了加速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条件。

一是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我市地处浙江省西北部,接壤省会城市杭州市,地理位置优越。特别是萧山、余杭撤县设区后,我市已成为杭州地区经济强市。发展城郊型、都市型农业,服务大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上海、杭州等大都市国际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更为我市农产品接轨大都市,面向世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是具有较好的政策环境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先发优势。近几年,我市紧紧围绕发展城郊型、都市型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民增收这一中心,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出台一系列扶持“三农”政策。2002年,市委市政府为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出建设农业三大产业带的总体构想,农业部门为建设农业三大产业带,按照《杭州市发展都市农业实施意见》,全力实施“八个一工程”,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4年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决定从2004年起免征农业税。各地也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中心环节,抓龙头,建基地,拓市场,创名牌,努力促进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发展,构筑区域优势农业,使我市农业走上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和名优水产发展势头强劲,畜牧业稳步增长,农产品花色品种更加丰富,质量提高,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化布局进程加快。初步形成了蔬菜、水果、茶叶、蚕桑、生猪、水产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带,为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奠定了基础。

三是具有相对领先的科技优势。我市农业素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民开拓创新精神较强,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较强。特别是近年来,根据效益农业发展的需要,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市镇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为技术源头,以农业龙头企业、科技型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以农业园区、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场等为平台的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发展新路子,形成了以产业为载体,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示范基地与农户相联结的推广模式,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市、乡镇街道、村和农业龙头组织的三级农业信息网络的初步形成,农技110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为农业科技和市场信息的发布提供了更加快捷的通道,为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四是具有较好外部条件和经济基础。我市对外开放早,民营经济发达,经营机制灵活,具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近年来一批工商企业凭借其资本实力和灵活的经营机制涉足农业,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机制引入农业,以工业理念推动了效益农业的大发展。全市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1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0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杭州市级7家,出口创汇3.5亿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2家,市级农业产业性行业协会4家。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联系带动5万多户农户。产业化经营覆盖面的不断扩大,为推进我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加快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虽然,我市发展区域优势农产品布局优势比较明显,但也存在不足。表现为农业产业发展雷同,主导产业规模偏小;优势农产品布局分散,技术含量低,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总体质量不高,市场占有率小;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名优品牌建设较差,信息滞后等问题。面对我市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劣势和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扬长避短,从新形势下我市农业发展的紧迫要求出发,加快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施扶优扶强发展战略,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强化宏观引导和调控,实行政策倾斜,重点培育特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做大做强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分工,力争在较短时期显著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构建富阳发展效益农业、精品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的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市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基础上,适应人们对农产品消费多样化、优质化、安全化的要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市场前景广阔、有富阳特色的优势农产品。

二是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突出重点,相对集中,优先发展竞争优势显著、并具有一定基础的产品和产区。

三是坚持产业化开发的原则。面向特色优势农产品整体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实行专业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构建优势产业群体,打造名牌产品,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四是坚持突出质量和效益的原则。优化品质和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加工水平,完善检测检验和监督体系,加强质量卫生安全建设。

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实施清洁化生产,推进生态市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三)发展目标

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优先培育10种在省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建立7个具有品牌效应、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的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带;形成一批市场相对稳定、规模较大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做大特色,做强优势,造就一批知名品牌,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市场份额;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提高优势产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力争到2008年科技在农业中的贡献份额达到60%以上,特色优势农产品重点产区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优势产业带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素质和综合效益进一步增强,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重点

(一)确定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势产区的主要依据和条件

这次选定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主要依据是:产品有特色,在国内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和发展势头良好,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或增长潜力;在农业经济结构中比重较大,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并从自然生态适宜、环境质量佳、生产规模大、产业化基础强、能够集中连片生产等条件,确定优势产区。根据我市实际,由于我市在区位条件、产业集中度、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生产经营机制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优势,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优势较大。如蔬菜、水果、茶叶、猪禽、水产品等已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花卉、中药材等虽然目前产业基础较小,但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一些产品具有特定的品种、资源或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存在一定的市场潜力和生产上的不可替代性,如优质稻米,但由于我市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稻米等粮食产品总体上已缺乏竞争优势。本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近期选择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先实施规划布局。

(二)优先发展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和区域布局重点

经过比较分析,今后五年我市着重对蔬菜、水果、茶叶、双低油菜、蚕茧、花卉、食用菌、中药材、畜产品、水产品等10种特色优势农产品,实行重点扶持建设。

1、蔬菜 蔬菜是我市一大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富阳市地处亚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带,十分适宜蔬菜生长,长期来,已形成了保障市场供应的鲜活蔬菜、高山蔬菜、专供加工出口用的蕗菜、大葱等出口蔬菜和芦笋等特色蔬菜格局。2003 年全市蔬菜 4.63万亩、播种 10.725 亩次,总产量 14.78 万吨,总产值 2.45 亿元。其中芦笋 1.3 万亩,供应市场的城郊型常年鲜菜 0.83万亩,高山蔬菜 0.13 万亩,菜和大葱等出口蔬菜 0.24 万亩,农民自留地和季节性蔬菜 2.1万亩。我市的芦笋、鲜活蔬菜、出口蔬菜、高山蔬菜等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是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基础好。我市的芦笋占全省的 70% 强,富阳已被认定为中国绿芦笋之乡,鹳山牌绿芦笋是 1999、2001 年连续两届的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并多次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银奖,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具有市场竞争优势;我市从解放以前就开始种植商品蔬菜,具有了较高的蔬菜种植水平。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及产业化建设的步伐较快,建成了常安镇横溪的芦笋示范园区(杭州市产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东洲江岭大棚芦笋示范园区(杭州市都市农业园区),富春街道春华村和春江街道中沙村无公害蔬菜基地等一批产业化示范基地。拥有“鹳山”牌绿芦笋、“欣洁”牌、“富华”牌蔬菜等蔬菜品牌,其中“鹳山”牌绿芦笋已通过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和认定。二是自然条件优势。富阳市毗邻杭州市区,320 国道、“杭千高速”等穿越富阳,发达便利的交通为我市蔬菜销售创造了便利条件,我市芦笋 80% 销往杭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同时杭州市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为富阳蔬菜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加上富春江水系得天独厚,富春江流域平原的大片壤土、砂壤土十分适宜种植蔬菜,山区高海拔地区还能发展高山蔬菜,为蔬菜的优质丰产创造了有利的水土条件。三是良好的技术基础。我市在全国率先解决了芦笋茎枯病的防治难题,实现了芦笋的稳产高产;通过芦笋周年供应栽培技术的研究应用,使芦笋高产高效,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制订出了无公害芦笋及其栽培技术规程标准,标准化生产开始步入正轨。四是产业化经营初显雏形。通过多年来的努力,造就了一支强有力的芦笋营销队伍,蔬菜的加工企业也已走上发展道路。因此,我市蔬菜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但是,我市蔬菜种植规模普遍过小,主导产业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业化水平还不高,蔬菜流通方面还薄弱,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无公害蔬菜比重低,出口比率低,产后加工能力弱,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主攻方向:

在大力发展芦笋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城郊型常年鲜菜、出口蔬菜和高山蔬菜。加快蔬菜良种推广速度,推进良种化进程,加大芦笋杂交一代良种的推广力度,积极开发推广适销对路的出口蔬菜良种;全面推广蔬菜标准化和绿色(无公害)生产,工厂化育苗,塑料大棚、微灌、新型覆盖材料等现代设施栽培技术,发展蔬菜规模化生产,提高蔬菜质量和安全度;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建设一批蔬菜品牌和品牌蔬菜基地;根据杭州市大都市建设的需要,发展好常年鲜菜基地,为杭州蔬菜西进作准备;加快蔬菜批发市场建设,扶持发展蔬菜加工企业和流通组织,增强蔬菜采后保鲜(分级预冷)以及速冻、脱水、腌渍等加工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蔬菜产业化进程。

优势区域:

芦笋: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和效益。主要布局在常安镇、东洲街道、场口镇、新桐乡、湖源乡、胥口镇、新登镇、龙门镇等 8 个乡镇(街道)。

常年鲜菜和出口蔬菜。接轨杭州大都市,扩大面积和规模,建设专业化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春江街道、富春街道、东洲街道、场口镇、新桐乡、新登镇等 6 个乡镇(街道)。

高山蔬菜:巩固现有基础,发展新区域,主要布局在万市镇、洞桥镇、常安镇、里山镇、湖源乡等 5 个乡镇。

发展目标:到 2008 年,芦笋面积发展到 1.8 万亩,常年鲜菜基地和出口蔬菜 1.6 万亩,高山蔬菜基地 0.2 万亩,实现全市蔬菜总面积5.6 万亩播种 13 万亩次,总产量 20 万吨,总产值 3.0 亿元。蔬菜标准化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蔬菜质量明显提高,内销蔬菜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出口蔬菜符合进口国要求,努力把富阳建成浙江省区域性特色蔬菜重点产区和杭州市的蔬菜基地。

2、水果 水果是富阳市传统的特色优势产业,栽培历史悠久。富阳地处亚热带果树混交带,适宜多种水果生长,主栽有桃、梨、柑桔、草莓、杨梅等。2003年全市水果面积44562.5亩(包括西瓜10000亩),其中桃9978亩、梨8764亩、柑桔5215亩、草莓3500亩,产量29026.1吨,总产值5769.1万元。从长远看,我市桃、早熟梨、杨梅、草莓等水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一是生产基础较好。我市的桃、草莓生产,在杭州市分别名列桃第一、草莓第二,在浙江省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我省南方早熟梨生产独具优势;杨梅在我市表现适应性广、适栽地多。通过实施水果良种化、标准化栽培及产业化建设,引进推广了燕红桃、翠冠梨、东魁杨梅等一批名优水果品种,建设了新登的鲜桃示范园区(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千禧园艺场、渌渚利民果园等产业化示范基地,初步打响了“鹳山”牌富阳草莓、“葛溪”牌蜜梨等水果品牌,其中“鹳山”牌富春鲜桃已通过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基地认定。二是生态条件优越。我市是水果适产区之一,地处杭州近郊美丽的富春江畔,生态条件十分优越,低丘缓坡资源丰富,果农又有较高的栽培技术水平,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强,如新品种的引进推广、疏果套袋、高接换种等均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三是产品出口潜力大。我市是南方早熟梨、黄桃的适栽区,南方早熟梨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市场销路看好,黄桃罐头十分畅销于美国、日本等国家,产品供不应求。

但我市水果品种结构不尽合理,水果种类存在“小而全”现象,拳头产品不够凸现,品牌建设有待加强,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能力弱,产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主攻方向:调整品种结构,在稳定柑桔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桃(包括鲜桃与黄桃)、早熟梨、杨梅等特色水果。加强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提高良种供应能力,推进良种化进程;加大水果优化改造力度,推广高接换种技术,扩大优势品种种植面积;全面推广合理留果、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病虫综合防治等水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确保果品“优质、安全”,以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绿色壁垒”;加强品牌建设,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品牌原料基地;按照杭州市旅游西进战略,积极发展观光水果业,加强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加快建设区域性批发市场和果品分级包装中心等,以提高鲜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和罐头加工能力;建立和完善行业合作组织,推进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优势区域:

柑桔:主要目标是稳定面积,提高品质。主要分布于富春江边的新桐乡、场口镇、东洲街道、渌渚镇等4个乡镇(街道)。

桃:以鲜桃为主,适当发展一批加工黄桃。主要分布在富春街道、鹿山街道、新登镇、常安镇、胥口镇、渌渚镇等几个乡镇(街道)。

梨:主要布局在高桥镇、富春街道、鹿山街道、新登镇、常安镇、场口镇、胥口镇、渌渚镇等几个乡镇(街道)。

杨梅:主要布局在新桐、春建、渌渚、新登、洞桥、万市等乡镇。枇杷:龙门镇及新桐乡可适当发展。

草莓:在现有富春街道、春建乡发展的基础上,可在富春江两岸的东洲街道、场口镇推广种植。西瓜:除大田轮作及果园套种外,宜在里山镇、常安镇、胥口镇、万市镇、洞桥镇、渌渚镇等乡镇山区推广种植。

发展目标:到2008年,优势产区新建与改造桃1.2万亩、梨1.3万亩、杨梅0.5万亩、柑桔0.6万亩、草莓0.4万亩,实现我市水果总面积5.5万亩,总产量5万吨,总产值1亿元。水果质量有明显提高,果园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优质果率达60%以上。“鹳山牌”春江蜜梨、富阳草莓等系列水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3、茶叶 富阳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优势产业。以生产扁茶(龙井、旗枪)和炒青茶为主,主要集中在江南、江北、新登(包括龙羊)三个茶区。2003年全市茶园面积5.2万亩,茶叶产量2222.8吨,产值8021.1万元。其中扁茶生产已占我市茶叶产值的92.5%。我市的龙井茶生产毗邻西湖龙井茶产地,其产品质量具有明显的品质优势和地域优势,市场竞争力强,在国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是高山龙井茶在近几年,随着质量保证体系的逐步完善、茶文化的弘扬、以及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大促进了我市茶叶生产的发展。

我市是茶叶生产的最适产区之一,生态条件优越,茶农素质与栽培技术水平相对较高。扁茶生产历史悠久,采制工艺及相关技术逐年提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无性系良种的推广和茶园管理的加强,以及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全市已拥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集中成片的扁茶生产基地,无论是茶园管理、采摘、加工已初步形成体系。同时,我市又是出口茶的生产基地之一,拥有5000吨以上生产能力的扁茶精制加工企业两家,拥有1000吨以上生产能力的蒸青茶生产企业一家。但是我市扁茶加工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茶园良种化率还不够高,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名茶生产的需要,产品品牌少,存在低价竞销和无序竞争的现象;部分茶叶的质量和卫生状况还难以适应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茶叶出口受“技术壁垒”影响严重。

主攻方向:提高扁茶生产的质量,巩固我市扁茶生产、加工的优势地位。主攻扁茶炒制机械化,加大扁茶炒制技术培训力度,全面提高扁茶生产质量;加强茶树品种的无性系改良,加大茶园换种改植力度,稳步推进良种化进程;全面推广茶叶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确保茶叶优质、安全,积极应对国际市场“绿色壁垒”;加强品牌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品牌原料生产基地,促进产业升级;建立和完善行业合作组织,推进组织化生产和规模化生产。

优势区域:重点建设江南、江北、新登(包括龙羊)三个优势产区。江南产区以安顶山为中心,利用其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重点发展高品质的龙井茶,主要分布在里山、渔山、灵桥三个乡镇。江北茶区利用其传统扁茶的生产优势和销售优势,重点扶持和发展龙井茶生产,主要分布在富春街道、高桥、春建、受降四个乡镇(街道)。新登产区利用其现有资源,重点扶持机制龙井茶和大宗茶原料,主要分布在新登、胥口、洞桥、万市四个乡镇。

发展目标:到2008年,三大优势产区茶园总面积稳定在4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55%,高于全市平均10个百分点,茶叶产量2300吨,产值8500万元,其中扁茶产量1300吨,产值8000万元;通过优势产区带动全市茶园面积达1.2亩,茶叶产量600吨,产值2500

万元;茶叶加工质量和加工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90%以上,鹳山龙井品牌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4、双低油菜 油菜是我市冬种的主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左右,具有单产水平高、品种和栽培技术好的优势。近年来,积极发展双低油菜,油菜品质改良取得成效,双低油菜的种植比例达50%以上。同时,我市油脂加工能力较强,其中富春江油脂化工厂年加工量就在1.5万吨以上。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油脂加工企业迫切希望建立稳固的双低油菜生产基地,以增强发展后劲。但我市油菜品质较差,双低油菜品种普及率较低。根据国家建设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带的要求,我市要充分利用油脂加工能力强的优势,加快发展双低油菜,加大产业化开发力度,提高油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主攻方向:优化油菜品质,提高含油率;研究油菜省工节本技术,重点是油菜机播、机收技术;推广引进选育菜、油兼用型双低油菜品种,提高双低油菜附加值;进行订单生产,发展精深加工,提高油脂精炼度。

优势区域:重点发展洞桥、万市、胥口、场口、新桐、常安、新登、渌渚、春建、高桥、受降、东洲街道、富春街道等13个乡镇、街道。

发展目标:到2008年,优势区域实现油菜品种双低化,引进推广含油率比现有品种提高2—3个百分点的品种;双低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7万亩。

5、蚕桑 我市现有桑园面积10718亩,2003年全市饲养蚕种15775.5张,生产蚕茧690.3吨,蚕桑产值1626.6万元。种桑养蚕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洞桥、胥口、万市等3乡镇为我市蚕桑生产重要基地,其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分别占全市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的77.9%和85.3%,其中洞桥镇桑园面积和蚕种饲养量均占全市总量的1/2左右。由于西部地区低丘缓坡等土地资源丰富、农村劳力充沛、群众有丰富的养蚕经验和蚕桑生产在当地有较高的比较经济效益,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高涨,特别是发展新桑园势头迅猛,蚕茧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市农业龙头企业杭州金富春丝绸化纤有限公司年消化加工蚕茧1500吨,目前全市蚕茧生产量还只能满足企业所需原料的1/2,蚕茧销售渠道畅通、稳定,蚕桑生产发展具有较开阔的市场空间。

主攻方向:以“提高茧质、省工节本、增进规模效益”为核心,加大老桑园改造、新桑园发展力度,推广优良桑、蚕品种,建立一大批高标准桑园,普及省力化养蚕技术、优质茧生产技术和以大棚养蚕为主的规模养蚕技术,发展集中连片的优质蚕桑生产基地,较大幅度地提高蚕茧质量。

优势区域: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形成以洞桥、万市、胥口等3乡镇为核心的生产优势区域。

发展目标:从2004年起每年新发展桑园1000—1400亩(详见附表),到2008年全市桑园面积达15000亩,年蚕种饲养量达3万张,蚕茧产量1200吨,亩桑产茧从现在的64公斤提高到80公斤,优质茧率从38%提高到75%以上,种桑养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发展一批规模养蚕户,其中年饲养蚕种20张以上10户,年饲养蚕种15张以上100户,年饲养蚕种10张以上500户。

6、食用菌 食用菌是我市的特色优势产业。现主栽品种为双孢白蘑菇。2003年全市秋菇栽培面积300万尺2,全年总产2403吨,总产值1111.05万元。我市的蘑菇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是栽培历史悠久,生产基础好。我市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展蘑菇种植。1989年高峰期曾位列浙江省第一,菇农的种植水平较高,鹳山牌鲜蘑菇多次获得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银奖,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建成了新登镇沈家村大棚蘑菇示范园区(杭州市产业化基地),拥有鹳山牌鲜蘑菇这一蘑菇品牌,其产品和基地已通过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和认定。二是自然条件优势。我市毗邻杭州市区,320国道贯穿富阳,发达便利的交通为我市蘑菇销售创造了便利条件,我市蘑菇畅销于上海、江苏及杭州市场。同时我市还有大量的稻草资源,为蘑菇栽培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基础。三是良好的技术基础。我市在全国率先研究推广了无粪合成料、合成碎土覆盖栽培蘑菇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有粪料栽培需大量牛粪而制约生产发展瓶颈,制订出了无公害蘑菇及其栽培技术规程标准,标准化生产开始走上轨道。四是蘑菇产业化进程已经起步。我市拥有一支华东地区最大的蘑菇营销队伍,蘑菇加工企业也有一定基础。

但是,我市蘑菇栽培规模小,大户少,规模效益难以体现,整个产业优势未能充足发挥,标准化生产水平还不高,菇农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主攻方向:稳定蘑菇面积,提高蘑菇产量和效益,提高蘑菇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蘑菇协会建设,提高菇农的组织化程度,加速蘑菇产业化进程。

优势区域:蘑菇主要布局在新登镇、胥口镇、东洲街道等3个镇、街道。

发展目标:到2008年,蘑菇面积稳定在300万尺2,蘑菇总产3000吨,总产值1320万元。蘑菇标准化普及率进一步提高,蘑菇质量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为富阳蘑菇产业的二次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7、花卉盆景 花卉是我市的新兴优势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花卉需求日盛,我市花卉种植从无到有,面积逐年递增,2003年花卉种植面积达4400亩。目前影响我市花卉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花卉业是我市新兴产业,其发展受市场影响较大;二是生产技术落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三是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尚处起步阶段。

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品种,重点开发盆花,花坛花促进产业化发展;加快引进和推广容器育苗和介质栽培技术,发展中高档鲜切花和盆栽花卉;大力弘扬花文化,扩大花卉消费量和应用范围,促进规模化生产;引进、推广花卉标准化生产体系。

优势区域:布局在富春街道、东洲街道、受降、龙门、洞桥、万市,建成3-5个规模较大的花卉盆景培育基地。

发展目标:到2008年,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左右,平均亩产值达到1.5万元。

8、中药材 中药材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无论从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看,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对中药材的需求都在逐年增加。我市中药材也属于新兴产业,虽种植面积不多,至去年种植778.5亩,但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品种以丹参、党参、红豆杉、辛夷、瓜娄等为主。目前我市中药材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入少、企业生产规模小、缺乏标准和生产规程、组织化程度低。

主攻方向:以提升地道中药材、开发珍稀中药材为目标,引进或制订质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扶持一批较大规模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开展订单生产。

优势区域:主要布局在春建、胥口、新登、洞桥、东洲等镇乡。

发展目标:到2008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建立春建乡徐家坞村、胥口镇、新登镇等3—5个较大规模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企业订单率达50%以上。

9、水产品 富阳市渔业资源丰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富春江横贯境内11个乡镇(街道),境内水域众多,江河溪渠纵横交错,山塘水库星罗棋布,水源充足,水质肥沃,水产资源丰富,有着发展渔业生产的良好条件和广阔前景。至2003年底,全市渔业增养殖水域面积7280公顷。其中大江增殖捕捞水面4800公顷,养殖水面2480公顷。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680吨,渔业总产值7468万元。近年来,富阳市的渔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产量、产值持续增长,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目前全市有杭州市水产示范园区2个,富阳市级水产龙头企业2家,建立百亩以上基地43个。养殖品种多达30多只,水产品品牌2只,全市珍珠蚌养殖面积达1000余公顷,虾类养殖达300多公顷。

主攻方向:按照现有水产发展情况及自然资源状况,重点发展珍珠、虾类、常规鱼类等优势品种,适当扶持发展甲鱼、河蟹等潜在优势品种。主攻优质地方品种的开发和利用;大力推广无公害、健康养殖模式;加大优势品种的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建设;积极开发扶持淡水产品的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养殖基地和休闲垂钓基地,提高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优势区域:按照三大类优势养殖品种的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建设沿江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养殖产业区。主要布局在渔山、灵桥、场口、渌渚、鹿山、富春和东洲等七个乡镇(街道);大水面增养殖保护产业区,主要包括7.2万亩富春江水域的开发保护,2200亩岩石岭水库以及北江、瓜江、春江等外荡水域;山区山塘水库养殖产业区,主要包括新登、胥口、洞桥、万市、高桥、大源、常安等乡镇。

发展目标:经过五年的扶持,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区域布局合理的优势水产品产业带或产区,形成几个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的生产基地,提高整个养殖业的质量安全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到2008年,实现水产品产量6000吨,水产品产值1.2亿,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2700公顷。虾类养殖面积达到500公顷,产量1000吨,珍珠养殖面积稳定在1.5万亩,产量20吨,产值1000万元。

10、畜产品近几年来,我市畜牧业在市扶持政策引导推动以及畜牧业自身发展下,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传统家庭副业形态发展成大农业中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一个重要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3年,我市肉类总产量达 3.82万吨,畜牧业产值这5.2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33 %。特别是优质猪、优质禽、山羊及奶牛生产,市场需求潜力大,发展势头好。

我市毗邻杭州,畜禽养殖规模化、产品优质化程度较高,其中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有6 个,年出栏生猪占全市近1/10;“鹳山牌”富阳本鸡已取得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标志使用许可证以及杭州市名牌产品称号。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优质安全畜产品消费量日趋增长,市场需求容量越来越大。我市优质猪、禽、牛奶有很大一部分销往杭州,结合杭州市区禁养、限养政策,有大量的规模养殖场要求“移地养殖”,这为我市加快发展优质猪、禽、奶牛、山羊生产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当前阻碍市场开拓的主要问题是养殖环境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畜产品加工滞后。

主攻方向:按照“饲养上规模、管理上水平、质量上档次、产品保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实施畜禽种苗工程,加大优质猪、优质家禽、波尔山羊、良种奶牛的繁育和推广力度;加快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推广畜禽清洁养殖模式,加快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和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富阳本鸡的标准化养殖;推广牧草栽培、青贮技术和疾病综合防治技术;推进生猪、山羊及富阳本鸡的产业化经营、培育名牌产品,大幅增加市场份额。

优势区域:优质猪:重点建设江北优质猪生产带和湖源优质猪生产区,主要布局在东洲、富春、新登、胥口、洞桥、湖源、常安7乡镇街道。

优质禽:重点建设沿江本鸡标准化生产区、西部养殖区。本鸡标准化生产区,主要布局在新桐、鹿山、环山、场口、湖源5个乡镇、街道;西部养殖区主要布局在渌渚、新登、洞桥、胥口、永昌、万市6个乡镇。

山羊:重点建设沿江养殖区和西部养殖区,主要布局在东洲、高桥、富春、新桐、渌渚、新登、胥口、洞桥、万市9个乡镇、街道。

奶牛:重点建设东洲养殖基地和新登养殖基地,主要布局在东洲、新登2个乡镇、街道。发展目标:到2008年,优势产区年提供优质猪、富阳本鸡、山羊、奶牛分别达到40万头、200万羽、6万头、2500头,分别比2003年增长60%、300%、55%、180%。建成5个以上标准化生态化畜牧小区或集约化畜牧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5%;鲜活畜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要求,培育1-2个畜产品知名品牌。

四、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主要政策措施

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要实行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提高优势产区的生产和管理水平,以增强优势农产品的竞争力为核心,以良种建设和重大实用技术推广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实行标准化生产的规模化基地,加强全程质量监控,推行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辐射带动形成一批质量高、规模大、品牌强、效益高的优势产业带。

(一)大力加强良种化建设,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良种率。进一步深化实施种子种苗工程,要以优化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种,提高种子种苗质量和集约化供种水平为目标,健全良种引进和推广体系,加强优势产品的品种改良。重点在优势产区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引繁中心以及畜禽等良种繁育场,培育、引进和推广一批适宜优势区域发展的优质新品种,运用现代高新技术,选育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较大幅度提高优势产区的良种覆盖率。

(二)大力研究和推广成套农业技术,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生产管理水平。适应各优势区域重点产业和产品发展的需要,调整科技研究与技术推广方向,优化和整合科技力量布局,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主导产业,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在优势产区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场和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的农技推广组织,扶持发展适应专业化生产需要的各种民营科研推广企业,使科研与生产、推广紧密结合,为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根据不同产品和产区,有针对性地组装配套和推广成套农业实用技术。面向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扶持建设一批集中示范、引导性项目,大力推广蔬菜设施栽培、果树“三疏一改”、畜禽集约化综合配套、奶牛和羊胚胎移植、水产精养和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新型绿色肥料、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病虫害综防技术和新型农业机械;重视产后商品化处理,推广应用保鲜储藏设施、先进仪器设备配套及有关成套实用技术,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效果,促进优势产业的提质增效。同时以培育专业农户为重点,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通过政府资助的办法,优先支持现有的农广校、农函大、农业科教中心以及各种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机构,加强对优势产区规模农户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率。

(三)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围绕城市农业、加工农业、出口农业的发展要求,在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优势产区,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实行集中扶持建设一批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配套完善基地生产性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无公害和绿色生产,发展“订单农业”,使之成为名牌农产品的生产基地、优势农产品的出口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促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块状经济的发展。

(四)扶持壮大优势产区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专业大户和农产品市场。加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植具有较强竞争力、带动力的加工型和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推进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支持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建设一批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专用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加工、出口基地。积极培育有一定组织规模、对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优势农产品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农业行业协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产销联合体,加强规范化运作,发挥其连接市场、企业和农户的桥梁作用,形成“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新机制。同时,加大优势农产品产区的专业市场建设力度。

(五)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建设,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建设。随着农产品质量论证体系的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日趋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是提高农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前提。加快制订和完善优势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构建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并着力推进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主要优势农产品和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基地和绿色农产品论证的比例。建立完善优势产区动植物疫病虫害防治体系和重大疫情快速应急机制,建设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疫病诊断、防制等设施,有计划、分区域控制动植物疫病,提高对危险疫病虫害的防范和控制能力。加强优势产区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结合生态市建设,积极开展耕地地力调查和质量评价,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实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改善产地生产环境。特别是在畜禽产区重点实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一批规模生态养殖小区,实行无害化、标准化清洁生产。要以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为依托,加大对名牌产品的培育和推介力度,支持优势产区的种养殖大户、销售大户注册农产品品牌。同时要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完善市农产品质量管理检测中心,提高检测水平和服务能力;支持优势产区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内部检测机构,逐步形成覆盖主要产区、市场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确保农业生产健康有序发展。

(六)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提高优势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整合现有富阳农网、杭州农网、富阳工作站、农技110等信息资源,构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延伸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和规模场户的信息网络。加快建立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销和进出口预警系统,提高有关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信息采集、处理、发布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对科技、市场购销、价格等方面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提高准确性和权威性,及时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品种结构。

(七)加强对特色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政策扶持,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整合现有支农资金,集中必要的资金,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的良种繁育、质量检测、市场信息和农田基本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套农业技术推广示范性项目等扶持力度,促进农业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集聚。继续大力加强优势产区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中低产品的改造,实施农业“三新技术”配套。农业部门现有的各项农业投资,如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建设资金、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资金、畜牧扶持资金、专业村建设资金等也要加强整合,调整资金投向,集中扶持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的重点项目建设。二是完善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等产业化经营组织的政策措施。对从事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龙头企业等经济主体,实行平等支持政策,在税收、贷款、用地、出口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对从事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销售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参加各种展览、展销会和宣传推介活动,政府应提供信息、资金支持,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三是坚持农业税免征政策,进一步清理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等收费规定,简化各种审批手续和程序,减免优势农产品在流通、储运和交易等中间环节的收费。在优势产区、大型和专业批发市场、农产品出口环节,对特色优势农产品逐步实施检疫和质量检验优惠制度,对国家实行强制性免疫的重大疫病防治实行免费防疫。

(八)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合力推进我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把推进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作为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战略重点,切实加强领导,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强化部门协调,形成合力。要发挥规划的宏观导向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在特色优势产品规模总量、发展方向、产业动态、研究重点和开发领域等方面,加强宏观调控管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及时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经验,了解和掌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相应的措施,在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同时,切实搞好科技、信息和流通服务,搞好典型示范、规划布局、政策法规引导,促进特色优势农产品的持续、健康发展。

篇2:富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三、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重点

(一)确定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势产区的主要依据和条件

从整体看,由于我省在区位条件、产业集中度、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生产经营机制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优势,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优势较大。如水产品、蔬菜瓜类、笋竹、茶叶、花卉苗木、猪禽羊肉、蜂产品等已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具有市场发展潜力。一些产品具有特定的品种、资源或技术上的比较优势,存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如双低油菜、席草、山核桃、专用早稻等;但由于我省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专用早稻等粮食产品总体上已缺乏竞争优势。本规划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整体布局,重点建设”的思路,近期选择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优先实施规划布局。

根据浙江实际,此次选定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主要依据是:产品有特色,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和发展势头良好,有稳定的市场需求或增长潜力;在农业经济结构中比重较大,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密切。并从自然生态适宜、环境质量佳、生产规模大、产业化基础强,能够集中连片生产等条件,确定优势产区。同时,依据不同农产品的市场流向和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区别不同层次,确定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发展规模和支持重点。

一是生产基础条件较好,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较大,通过扶持和发展,能够拓展国内市场,并具有扩大出口潜力的优势农产品。主要有水产品、蔬菜瓜类、笋竹、茶叶、柑桔、花卉苗木、蚕茧、食用菌、蜂产品等。这类农产品要实施外向发展战略,在国内外市场一体化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主动参与产业的区域化分工,加快培植竞争优势,主攻产品质量,大力提高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交易成本,加强产销衔接,在稳定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实现提质增效。

二是产品特色明显,与国内或周边省份比较,近期具有地域性竞争优势的特色农产品。主要有猪禽羊肉、牛奶、双低油菜、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农产品。这类农产品要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按照不同层次消费的需要,调整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挖掘生产潜力,增进生产效益。

(二)优先发展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和区域布局重点

经过比较分析,今后五年我省着重对水产品、蔬菜瓜类、笋竹、茶叶、干鲜果、蚕茧、花卉苗木、双低油菜、食用菌、畜产品、中药材等11种特色优势农产品,实行重点扶持建设。

1.水产品

我省是渔业大省,年国内捕捞产量、远洋渔业产量、水产品市场交易额、一般性贸易出口额和深水网箱养殖等,均位居全国首位。2002年全省水产品产量480.7万吨,出口24.7万吨,创汇7.9亿美元,名列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一。我省渔业在自然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基础以及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增长空间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潜力。特别是我省水产品加工业较为发达,现有水产加工企业1763家、水产冷库1076座,加工能力达160万吨,并有100多家水产加工企业获得国外质量认证,构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雏形。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新的国际经贸格局和游戏规则的逐步确立,我省渔业仍面临新的挑战: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养殖品种尚未发展成区域性的强势产业;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成为影响竞争力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养殖基础设施普遍老化、水域环境恶化;渔业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不高,渔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我省渔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主攻方向:按照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大黄鱼、珍珠、龟鳖、海水蟹(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对虾和泥蚶等优势品种,适当扶持发展羊栖菜、文蛤、贻贝、石斑鱼等潜在优势品种。主攻优质种苗选育、提纯复壮和人工繁育技术;大力推行无公害、健康养殖模式;加大优势养殖品种的病害防治、配合饵料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开发优势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整合区位优势,扶持一批规模化的养殖基地以及相关的加工、销售型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优势区域:按照六大优势养殖品种的产业发展基础,重点建设浙东南沿海海水产品优势产区,以及杭嘉湖和宁绍、金衢淡水产品优势产区。浙东南沿海海水产品优势产区,以大黄鱼、海水蟹(锯缘青蟹、三疣梭子蟹)、对虾、泥蚶等品种为重点,主要布局在嵊泗、岱山、定海、普陀、慈溪、北仑、奉化、宁海、象山、三门、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乐清、龙湾、瑞安、洞头、平阳、苍南等21个县、(市、区)。杭嘉湖和宁绍、金衢淡水产品优势产区,以发展珍珠、龟鳖和部分南美白对虾为重点,主要布局在长兴、湖州市区、德清、余杭、萧山、西湖、江干、桐庐、嘉善、平湖、海宁、桐乡、建德、海盐、秀城、秀洲、诸暨、越城、绍兴、上虞、余姚、兰溪、义乌、金东、武义、龙游、柯城、江山等28个县、(市、区)。

(1)大黄鱼:结合本省深水网箱四大养殖基地的建设,发展舟山—象山港海区养殖产业带和浙中南海区养殖产业带;

(2)海水蟹:发展甬台沿海青蟹养殖产业带、温州鳌江口两翼青蟹养殖产业区和梭子蟹浙北、浙南两条主副产业带;

(3)对虾:建设具有明显产业优势的二带一区,即杭州湾产业带、大陆海岸产业带和舟山产业区;

(4)泥蚶:建设甬台沿海泥蚶养殖产业带和温州泥蚶养殖产业区。

(5)珍珠:建设宁绍、金衢、杭嘉湖三个优势明显的珍珠产业带;

(6)龟鳖:建设具有明显产业优势的一带一区,即杭嘉湖产业带、绍金宁产业区。

发展目标:经过五年的重点扶持,形成一批生产规模大、区域布局合理的优势水产品产业带或产区,成为我省优势水产品出口、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和名牌产品的生产基地,极大地提高整个养殖业的质量安全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到2007年,实现新增养殖产值80~100亿,新增出口创汇3~4亿美元。浙东南沿海海水产品优势产区,大黄鱼养殖规模达到产量3.3万吨、产值12亿元;海水蟹类养殖总面积达到50万亩、产量10万吨、产值45亿元;对虾养殖面积达到55万亩、产量8万吨、产值25-30亿元;商品蚶产量达到15万吨、产值25亿元。杭嘉湖和宁绍、金衢淡水产品优势产区,珍珠养殖面积达到40万亩、产量1200吨、产值40-50亿元;龟鳖养殖规模达到8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25亿元。

2.蔬菜瓜类

蔬菜是我省的大宗优势农产品,1998年以来,蔬菜播种面积以年均12.9%的速度递增,2002年播种面积达到1045.5万亩,总产量1765.3万吨,产值158亿元,生产总量和生产总值居全省种植业首位,年出口创汇超过2亿美元。浙江的榨菜、花菜、西兰花等在国内有重要影响,是全国的重点产区。我省自然条件优越,蔬菜品种资源丰富,常年种植蔬菜种类50余种,夏季能利用山区气候等自然条件发展高山蔬菜生产,成为辐射上海、江苏和省内市场的最佳高山蔬菜产区。秋冬春季露地蔬菜与长江以北地区生产的同类蔬菜相比,有明显的季节差,具有时空互补性。我省位于我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区,区域人口占全国的1/10,是国内蔬菜的主要消费市场之一。据调查,上海日消费新鲜蔬菜2万吨左右,60%来自外省市,目前我省只占其外购量的16%,市场拓展空间较大。而且,我国蔬菜成本较发达国家低,只有日本等蔬菜市场价格的1/10左右,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近几年,出口市场除日本有所下降外,多数呈增长趋势,特别是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同比大幅增长。因此我省的蔬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仍有较大的市场扩张空间。

但是我省蔬菜生产规模偏小,生产成本与山东、江苏、福建和海南等省比较相对较高;优质无公害蔬菜比重较低,卫生安全质量有待提高,蔬菜销售易受国际市场绿色壁垒和国内大中城市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限制;同时,营销方式传统,缺乏有规模、有实力的蔬菜流通企业,也给我省的蔬菜销售带来较大影响。因此,我省应积极应对国内外市场的挑战,适应人们追求蔬菜安全、营养的现代消费需求变化,充分发挥我省生产多宜性、与上海等目标市场接近、交通便捷的优势,改变数量型增长方式,实施差别竞争,提高市场占有率。

主攻方向:以“提高质量,发展加工,扩大出口”为重点,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高山蔬菜、水生蔬菜和蔬菜保鲜加工业,加快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基地。积极开发推广耐贮运加工出口的优良品种,蔬菜标准化和绿色生产、工厂化育苗技术,塑料大棚、微灌、新型覆盖材料等现代设施栽培技术,发展蔬菜集约化生产,提高蔬菜质量和安全水平。扶持发展蔬菜加工企业和流通组织,增强蔬菜采后保鲜(分级、预冷)以及速冻、脱水、腌渍等加工能力。

优势区域:重点发展浙北--浙东南沿海鲜菜和加工、出口蔬菜产业带,主要布局在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市市郊以及长兴、吴兴、秀城区、嘉善、平湖、桐乡、海宁、余杭、萧山、上虞、余姚、慈溪、三门、临海、黄岩、路桥、温岭、瑞安、乐清、平阳、苍南等21个县(市、区);西部和中南部高山蔬菜、特色蔬菜产区,重点布局在临安、富阳、建德、诸暨、义乌、婺城、浦江、磐安、武义、嵊州、新昌、天台、仙居、莲都、缙云、遂昌、松阳、文成、泰顺、永嘉、江山等21个县(市、区)。

发展目标:到2007年,全省形成主要大中城市城郊50万亩的集约化常年鲜菜生产基地,浙北--浙东南沿海250万亩的加工、出口蔬菜基地;西部、中南部45万亩的高山蔬菜和100万亩的特色蔬菜基地。优势产区标准化生产普及率进一步提高,内销蔬菜质量安全达到无公害标准,培育10个以上省级知名品牌,蔬菜超市化率和加工率均达到20%以上,在省内和毗邻省市的蔬菜市场占有率提高5-10个百分点;出口蔬菜质量安全水平达到进口国要求,年出口创汇达到3亿美元,努力把浙江建成长三角区域性蔬菜重点产区和加工出口专业化生产基地。

3.笋竹

竹产业是我省最具特色、最具发展前景的优势产业之一。竹子以其生长快、生产周期短,既具有广泛用途,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经营的特点而深具发展潜力。我省竹子栽培加工利用历史悠久,经营水平居全国领先,素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之美誉。全省有竹林面积1100多万亩,笋竹加工企业2500多家,竹业年产值115亿元。竹材产量近1亿根,年加工竹材1.5亿支,其中原竹销往省外1800万支,外省购入原竹6000万支。竹笋年产量142万吨,水煮笋加工的原料近40%来自省外。笋竹产品加工原料自给不足。笋竹产品以其独特的品质,符合现代人追求绿色保健的消费趋势,“以竹代木”方兴未艾。竹笋、竹胶板、竹装饰板、竹家具、竹纤维纺织品、竹炭、竹化工产品等无论出口或内销都拥有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

主攻方向:以低产毛竹林改造为重点,以菜竹笋无公害栽培为突破口,根据立地条件适当扩大栽培面积,推广“一竹三笋”、设施栽培、定向栽培等技术,提高集约经营水平,提高竹笋的品质和竹林单位面积的效益。

优势区域:建立以浙北的安吉、浙西的龙游和衢江、浙南的龙泉及浙东的四明山区为区域中心的各具优势的毛竹重点产区;以临安、德清为重点的早竹笋产区;以平阳、苍南为中心的浙南绿竹(马蹄笋)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新造竹林30万亩,低改300万亩,丰产竹林亩均收益达到800元以上,竹业一产产值由36亿元增加到50亿元。

4.茶叶

浙江是茶树最适生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的优势产业。本省茶叶生产以绿茶为主,主要集中在浙西北、浙东、浙南三个茶区。2002年全省茶园面积202.3万亩,茶叶产量13.9万吨,产值33.7亿元。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产值分列全国第三、第二和第一位。茶叶是我省的重要出口产品,珠茶、眉茶、蒸青茶、名优茶等在国际贸易中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出口量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量60%左右,占全球绿茶贸易量的近50%。特别是以龙井茶为龙头的名优茶,以蒸青茶和有机茶为主的新产品,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加入WTO后,世界市场对我国茶叶,特别是绿茶出口全面开放,关税减让,有利于我省进一步扩大绿茶出口。在国内市场,随着名优茶质量保证体系的逐步完善,茶文化的弘扬,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国内名优茶消费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我省茶叶生产生态条件优越,茶农素质高,栽培技术高超,茶文化底蕴深厚,采制工艺精湛,名优茶品种丰富。近年来,通过无性系良种推广,加强茶园管理,产品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全省已经拥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集中成片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年精制拼配能力上万吨的茶叶加工基地,从茶园管理、采摘、初制、精制到拼配已初成体系。但我省茶园良种化率还不高,产品品牌多、名牌少,存在低价竞销和无序竞争的现象;部分茶叶的质量卫生状况还难以适应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茶叶出口受“技术壁垒”影响严重。

主攻方向:加强名优茶开发,进一步优化品种、品质和品牌,推进茶叶产业升级,巩固我省茶叶生产、加工、出口在国内的领先地位。主攻茶树品种无性系改良,加大茶园换种改植力度,稳步推进良种化进程;积极应对国际“绿色壁垒”,改善茶叶生产环境,全面推广茶叶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初制茶厂改造与加工环境整治,确保茶叶优质、安全;加强机采机制、茶树病虫害监控、茶叶精深加工等实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外向型加工企业发展,建立设施完善的出口茶加工区域,推进企业的联合,做大规模,做强品牌。

优势区域:重点建设浙西、浙东、浙南三个优势产区。浙西产区利用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重点发展名优茶、有机茶和出口眉茶,主要分布在开化、淳安、桐庐、临安、建德、余杭、西湖、安吉等8个县(市、区)。浙东产区利用规模大、产业化程度高的优势,重点扶持和发展名优茶、珠茶和外向型出口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新昌、嵊州、绍兴、诸暨、武义、余姚、宁海、天台、等8个县(市)。浙南产区利用气候回暖早和自然环境污染少的优势,重点扶持特早名优茶、有机茶和高山优质绿茶,主要分布在泰顺、遂昌、松阳、景宁、龙泉、庆元等6个县(市)。

发展目标:到2007年,三大优势产区茶园总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50%,高于全省平均5个百分点,茶叶产量9万吨,产值3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5万吨,产值29亿元;茶叶加工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95%以上,有机茶生产面积从目前的6万亩扩大到10万亩,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茶叶品牌。

5.干鲜果

浙江省适宜多种干鲜果生长,主栽有柑桔、杨梅、梨、桃、葡萄、枇杷、香榧、山核桃、板栗等。2002年全省水果产量252万吨,其中柑桔产量占65%,果品产值47.6亿元;干果年产量8万吨,年产值7亿元。从长远看,我省柑桔、杨梅、早熟梨、香榧、山核桃等干鲜果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一是生产基础较好。我省的柑桔生产在全国名列前茅,杨梅生产一直处于全国首位,南方早熟梨生产独具优势。拥有玉环柚、常山胡柚、东魁杨梅等一批名优水果品种。通过实施水果优质工程和产业化建设,干鲜果单位面积产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已拥有一批如黄岩罐头集团、浙江天子果业有限公司等有相当实力的水果生产、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二是产品出口优势明显。我省宽皮柑桔生产成本大约为美国的1/2,日本的1/20,具有价格竞争优势。柑桔罐头加工和出口占全国的2/3以上,占国际贸易量的50%左右,具有绝对竞争优势。近5年国际宽皮柑桔消费增长较快,浙江作为宽皮柑桔适生区,只要优化品种结构,延长采摘期,提高果品质量,提升加工包装层次,有望增加鲜果出口。香榧、山核桃等我省特有的珍稀干果品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栽培地域性强,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市场空间大。

但我省水果品种结构不尽合理,小水果占水果的比例偏低,柑桔中品质一般的中熟温州蜜柑比例较高,标准化生产水平低,采摘期和上市期集中,果品外观质量和专用性与国内外市场需求有差距,产后商品化处理和加工能力弱,产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主攻方向:调整品种结构,巩固柑桔,积极发展杨梅、早熟梨、山核桃、香榧等特色干鲜果。柑桔中重点发展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等宽皮柑桔,玉环柚、苍南四季柚等柚类品种和胡柚、象山红等杂柑类品种,压缩中熟温州蜜柑,促进均衡上市。加快无病毒良种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提高柑桔良种供应能力,加大水果优化改造力度,推广高接换种技术,扩大优势品种种植面积;建设一批标准化、无公害、规模化的出口加工基地;研发山核桃、香榧等特色品种及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扩大栽培面积,促进提前挂果投产。推广合理留果、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病虫综合防治等绿色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快建设区域性大型批发市场和以有实力的营销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大型果品分级包装中心,提高罐头加工能力和鲜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促进对外贸易。

优势区域:柑桔:建设浙东南温州蜜柑产区,重点在临海、黄岩、温岭、三门、象山、宁海、乐清、瓯海等8个县(市、区);浙西南椪柑产区,重点在柯城、衢江、龙游、莲都等4个县(区)。柚类和杂柑生产基地,主要在玉环、苍南、常山等3个县;

杨梅:主要布局在黄岩、临海、仙居、青田、余姚、慈溪、瓯海、永嘉、瑞安、定海等10个县(市、区);

梨:主要布局在慈溪、余姚、仙居、桐庐、义乌、东阳、松阳等7个县(市);

山核桃:重点建立以临安市昌化为中心,辐射淳安、安吉、桐庐等地的天目山脉山核桃主产区;

香榧:重点建立诸暨、东阳、嵊州等地的会嵇山脉香榧主产区。

发展目标:到2007年,优势产区新建与改造柑桔10万亩、杨梅3万亩、梨7万亩、山核桃和香榧5万亩;柑桔平均亩产由90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以上;优质果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60—70%。

6.蚕茧

我国丝绸以出口为主,茧丝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0%,蚕丝产品75%用于出口,丝类和丝织品出口量分别占国际市场贸易量的80%和45%,居世界第一位,是我国能主导国际市场的极少数优势产品。世界上蚕茧和生丝的主要生产国除中国外,还有印度、巴西、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国家在生产成本和质量上无法与我国相比。浙江气候、地理条件优越,历来重视种桑养蚕,素称“丝绸之府”。全省桑园面积基本稳定在120万亩,蚕茧产量1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桑蚕茧产区集中,嘉湖、杭绍四市桑园面积和产茧分别占全省的88%和92%;桑园产出率较高,亩桑产茧量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以上。近年来,积极调整养蚕布局和蚕品种结构,抗性强、茧质优的蚕品种饲养量已占全年饲养量的60%以上,解舒率达70%以上,茧级6级左右,居全国前茅。我省又是全国最大的丝绸加工出口基地,蚕茧深加工能力强,白厂丝年加工能力1.6万吨,占全国的30%,需原料茧15万吨。目前影响我省蚕桑生产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成本高,受国际丝绸行情变化和国内丝绸行业无序竞争等影响,生丝价格低位波动,蚕茧生产效益下降。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加快发展,我省嘉湖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我省原料茧生产比较效益下降和竞争能力逐步削弱的趋势难以避免。但从近期看,蚕茧仍是我省一大特色产品,为与我省发达的丝绸工业相配套,应进一步挖掘生产潜力,逐步发展浙西新区,提高生产水平。

主攻方向: 以“提高茧质,省工节本,增进规模效益”为核心,加大蚕桑优化改造力度,推广优良桑、蚕新品种,建立规模较大、辐射全国的桑树新品种繁育基地,建设具有引、育种能力的优质蚕种规模化生产企业;普及省力化养蚕技术、优质茧生产技术、以大棚养蚕为主的规模养蚕技术,发展集中连片的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着力改善蚕茧质量。

优势区域:以嘉湖为核心、杭绍为辅的生产区域,包括桐乡、秀州、秀城、海宁、海盐、南浔、吴兴、德清等8个主产县(市、区),以及淳安、临安、嵊州、新昌等4个重点县(市)。发展目标:到2007年,优势产区桑园面积稳定在80万亩,蚕茧产量7.5万吨,亩桑产茧量由目前的82公斤提高到100公斤,优质茧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60%以上,养蚕效益明显提高。

7.花卉苗木

花卉苗木是我省的新兴优势产业,我省自1998年农业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以来,花卉苗木生产面积和销售额以年均近50%的速度递增。目前,全省花卉苗木种植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年产值5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其中观赏苗木年产值和花卉出口额名列全国前茅,已成为我国花卉苗木的主要产区。我省花卉苗木消费市场主要是省内各主要城市和上海市、江苏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苗木的消费仍将不断增长。目前上海年需从外地调入鲜切花3亿支,盆花1500万盆,苗木2400万株,且仍有很大的消费潜力。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临近,以及全国各城镇绿化的蓬勃发展,为我省今后花卉苗木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浙江地处亚热带,是花卉苗木资源大省,已发现可利用的花木1000多种,开发利用潜力大。地方特色的乡土花木在全国具有很大比重,如绍兴的兰花,金华的茶花、佛手,杭州的桂花,宁波的五针松、红枫,普陀的水仙等。同时浙江又是我国南北花卉苗木的过渡地带,产自浙江的花木南移北种容易成活,在盆花、花坛花和园林绿化苗木等方面生产优势明显。目前,浙江花卉苗木的产业门类日益拓展,专业化、规模化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花卉、苗木基地和专业市场,部分地方已经形成了集中的优势产区。影响我省花卉苗木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产量和质量不够稳定。

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品种,驯化开发野生花卉苗木资源,选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重点开发和推广园林绿化苗木、盆花、花坛花和我省的传统名花、乡土树种,促进其产业化发展;加快引进和推广容器育苗和介质栽培技术,发展中高档木本切花、鲜切花和盆栽花卉,提高鲜花保鲜水平;大力弘扬花文化,扩大花卉消费量和应用范围;建立和完善花卉苗木标准化生产体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出口。

优势区域:重点扶持发展萧山、绍兴、上虞、嵊州、新昌、奉化、北仑、慈溪、余姚、婺城、金东等县(市、区)为主的观赏和绿化苗木优势产区;杭州市区、海宁、海盐等县(市)为主的盆栽植物、鲜切花优势产区。

发展目标:到2007年,观赏和绿化苗木优势产区平均亩产值由目前0.5万元提高到0.8万元,盆栽植物、鲜切花优势产区平均亩产值由目前1万元提高到2万元,全省花卉苗木年出口额由目前的2000多万美元提高到6000多万美元,全省花卉苗木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8.双低油菜

我省属长江流域冬油菜区,是我国油菜主产区之一。由于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植物油和饲用饼粕的消费量大幅度增长,产需矛盾突出,市场需求潜力大。全国植物油每年产销缺口400万吨,饲用饼粕消费量每年增加16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7%,且今后一段时期,植物油消费量还将以年均50万吨左右的速度增长。我省植物油年消费量36万吨,产消缺口20万吨左右,植物蛋白饲料常年调入量300万吨。

油菜是我省冬种的主要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0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于浙北平原和金衢盆地,具有产区集中、单产水平高、品种和栽培技术好的优势。近年来,积极发展双低油菜,油菜品质改良取得成效,双低油菜的种植比例达75%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我省油脂加工能力较强,全省油菜籽年加工量达200多万吨,其中浙江新市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年加工量就在60万吨以上。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油脂加工企业迫切希望建立稳固的双低油菜生产基地,以增强发展后劲。但我省油菜品质、含油率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且生产成本偏高,产后油脂深加工和菜饼综合利用程度也不高。根据国家建设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产业带的要求,我省要充分利用油脂加工能力强的优势,加快发展双低油菜,加大产业化开发力度,提高油脂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主攻方向:优化油菜品质,提高含油率;研究油菜省工节本技术,重点是油菜机播、机收技术;推广引进选育菜、油兼用型双低油菜品种,提高双低油菜附加值;扩大订单生产,发展精深加工,提高油脂精炼度;研究推广高蛋白低硫苷菜饼在畜禽、水产饲料中的技术应用。

优势区域:重点发展长兴、南浔、吴兴、德清、平湖、海宁、秀洲、海盐和兰溪、龙游、江山等11个县(市、区)。

发展目标:到2007年,嘉湖平原、金衢盆地实现油菜双低化,芥酸、硫苷分别低于1%(油)和 30微摩尔/克(饼)以下,含油率比现有品种提高2—3个百分点;双低油菜种植面积250万亩,其中订单生产比例占80%以上;开发低芥酸保健色拉油、高蛋白低硫苷菜饼,提高产品档次和饼粕利用率。

9.食用菌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食用菌生产国,是世界香菇的发源地,香菇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加入WTO后,我国可享受各成员国稳定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这将给我国食用菌尤其是香菇出口创汇带来新的契机。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具有药用保健功效的食用菌将保持较高的消费增长速度,市场潜力较大。

我省是食用菌生产、出口大省,食用菌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列全国前二位,其中香菇生产量约占全国的35%,鲜香菇出口量约占全国出口量的80%。2002年虽受市场影响栽培量虽有所减少,但仍达60万吨左右。经过近十几年来的发展,我省食用菌产业已初步形成以市场、加工企业为龙头,内外销相结合、区域相对集中的香菇、蘑菇、金针菇、黑木耳、灵芝、猴头菇生产区。食用菌已经成为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大,地位突出。但我省食用菌生产存在产业化程度低、专业化生产滞后,科技和生产发展后劲不足,木材资源消耗型菇类比例较高,草腐菌生产发展不快,对森林资源和生态破坏比较严重等问题,影响产业的持续发展。

主攻方向:稳定木腐菌,发展草腐菌,开发珍稀菇;建设省级和区域性香菇、蘑菇和金针菇菌种繁育基地,研发新型菌种培育技术,推广节木型生产,促进食用菌生产从数量耗能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加快发展菇木林,培育配合培养料专业化生产,加强产后保鲜加工和珍稀菇生产基地建设。

优势区域:建设浙西南庆元、龙泉、景宁、松阳、云和、缙云、磐安、武义等8个县(市)的香菇、黑木耳产区;浙西江山、常山、开化等县(市)的金针菇产区;浙南(苍南、平阳等)和浙北(嘉善、平湖等)两大蘑菇产区。

发展目标:到2007年,优势产区成为全国的中心产区,总产量达到55万吨,以蘑菇、金针菇为主的节木型食用菌逐步达到食用菌总产量35%左右,珍稀菇类达到10%,优质菌种的占有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70%;食用菌初级加工率提高到40%,食用菌无公害率达到100%。

10.中药材

中药材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从国际市场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化学药品毒副作用、抗药性的不断认识,人类疾病谱和医疗模式的改变,回归自然,重视天然药物的热潮正在形成,全球中药需求增长较快。目前,世界中成药和中药制剂市场销售额达300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从国内市场看,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对天然植物中药、中成药的需求将逐年增加。我国已将中药产业列入“十五”重点支柱产业,支持中药材研究和加工,促进中成药出口,提高我国在国际植物药中的市场份额。

浙江省是我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也是中药材资源大省,生产总量、资源总量均列全国前三位。2002年,种植面积33.8万亩,比1998年增长87%。“浙八味”和薏苡、山茱萸等道地药材由于其独特的疗效,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我省重要的地方特色产品。近几年,我省特别重视扶持壮大中药材加工企业,全省已拥有康恩贝、天目药业、青春宝、胡庆馀堂、仙居制药等一大批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医药骨干企业,部分中药制药企业已建立了自身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和研究所。但我省中药材产业存在投入少,企业生产规模小,资源开发不够,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品种纯度不高,缺乏标准和生产规程,质量检测技术落后,组织化程度低,采收加工技术更新慢等问题。

主攻方向:以提升道地中药材、开发珍稀中药材为目标,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培育有效成分高的中药种质资源,开发有市场前景的珍稀药材,制订和实施质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加强业主型GAP生产基地建设,扶持一批较大规模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建设中药材市场交易平台,形成产、加、销产业链。在优势区域内建设以“浙八味”为主的道地中药和珍稀中药原料专业化产区。

优势区域:按照GAP要求,重点建立磐安浙贝母和白术、东阳元胡、桐乡杭白菊、仙居黄姜以及浙西南山茱萸、杜仲、厚朴等道地药材专业化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

发展目标:到规划期末,优势产区“浙八味”和珍稀中药材播种面积达到25万亩,产值10亿元。良种覆盖率由20%提高到50%,建立5个符合GAP要求的 “浙八味”和珍稀中药材现代化生产基地,企业订单率逐步达到30%以上。

11.畜产品

近年来,我省畜牧业发展速度加快,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2002年,全省肉类总产量147.8万吨,蜂产品产量和出口量继续保持全国首位,畜牧大产业的总产值达859亿元。但目前全省肉、蛋、奶的人均占有量偏低,只有全国人均占有量的64%、51%和55%,以目前全国人均肉类消费年增长10%、奶类增长30%左右计算,省内畜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大。

我省活猪及肉食制品、动物肠衣、羽绒制品、蜂产品、兔毛及制品等五大类畜产品出口、外销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出口贸易额分别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10.9%、15.8%、45.6%、20%和30.9%,出口遍及东南亚、欧洲、美国等世界五大洲8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蜂王浆出口贸易量约占全国出口总量的60%以上。瘦肉型猪在香港和上海等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金华火腿”誉满东南亚,年加工量达400万只,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鸭蛋及其制品多数由我省鸭农生产供应,优质鸡、湖羊肉及其制品也是销沪、销粤等大中城市的重要产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优质安全畜产品出口和国内消费量日趋增长,市场需求容量愈来愈大。且我省最大的销售市场上海,自产生猪、家禽数量将减少50%左右,奶牛限制发展,年外购生猪将达到750万头以上、肉禽近亿只,奶牛需“移地养殖”1.5万头,这为我省加快发展优质猪禽、奶牛、肉羊、蜂产品、鸭蛋及制品生产提供了极好机遇。

我省畜产品中优质猪禽羊肉、牛奶、鸭蛋、蜂产品具有比较优势:一是畜禽品种资源丰富,湖羊、绍鸭、金华猪等优质高产品种世界独一无二;二是我省畜禽养殖规模化、产品优质化程度居全国前茅,其中万头猪场达到97个,年出栏生猪占全省的近1/10,奶牛生产水平居各省区的第三位;三是我国主要活畜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主要肉类生产价格(除禽肉外)均低于国际市场,其中猪、牛、羊肉价格分别低57%、84%和54%。随着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我省的饲料成本将可能下降10%—15%,畜产品的成本劣势与江苏、山东、河南等畜产品大省相干比将逐步缩小,而我省畜牧业在科技、区位、市场开发和工商资本等方面的优势会进一步凸现。当前阻碍市场开拓的主要问题是养殖环境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卫生还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畜产品加工业滞后,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尚有较大差距。

主攻方向:按照“饲养上规模、管理上水平、质量上档次、产品保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实施畜禽种苗工程,加大优质猪、优质家禽、湖羊、良种奶牛的育种繁育和推广力度;加快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发展规模化、标准化饲养,推广畜禽清洁养殖模式,加快大型牧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发展“桔园、竹园、桑园、茶园”等园地鸡,全面提高单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大力推广牧草栽培、青贮技术和疾病综合防制技术;主攻生猪屠宰及肉制品的加工外销,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名牌产品,大幅度增加在本省及上海等国内市场占有份额,积极开拓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市场,进一步扩大出口。

优势区域:优质猪:重点建设沪—杭—甬、杭—金—衢铁路沿线和东南沿海地区优质猪生产带。主要布局在秀城、平湖、海盐、德清、萧山、诸暨、上虞、鄞州、义乌、永康、东阳、磐安、浦江、衢江、龙游、临海、天台、永嘉等18个县(市、区)。

优质禽:重点建设浙东、浙西南的肉鹅带和“桔园、竹园、桑园、茶园”放养鸡标准化生产基地,肉鹅主要布局在江山、定海、象山、余姚、永康等5个县(市、区);放养鸡标准化生产基地主要要布局在仙居、温岭、宁海、余杭、临安、衢江、安吉、德清、常山、开化等10个县(市、区)。

湖羊:主要布局在嘉湖地区的桐乡、海宁、秀洲、吴兴、南浔等5个县(市、区)。

蛋鸭:主要布局在镇海、宁海、奉化、鄞洲、乐清、绍兴、诸暨、嘉善、桐乡等水网地带和浙中西部的缙云、兰溪等11个县(市、区)。

奶牛:重点建设杭、宁、温城郊型现代化奶源基地,高速公路沿线的婺城、金东、椒江、黄岩等4个经济发达县(市、区)的奶业产区,新建杭州湾海涂和长兴等浙西北奶业生产带。

蜂:主要建设江山、慈溪、兰溪、桐庐等县(市、区)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

发展目标:到2007年,优势产区年提供优质猪、优质鸡及肉鹅、湖羊、蛋鸭、奶牛分别达到1000万头、4000万羽、110万只、2000万羽和11万头,分别比2002年增长54%、50%、57%、100%和90%。建成标准化、生态化畜牧小区或集约化畜禽养殖场300个,畜禽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率达到85%;鲜活畜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要求,供应超市的小包装冷鲜肉比例提高到50%左右;培育畜产品知名品牌,牧业组织化程度由目前的30%提高到80%,保持和扩大我省蜂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份额。

浙江茶叶发展概况

【产业现状】浙江是茶树最适生产区之一,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传统的优势产业。本省茶叶生产以绿茶为主,主要集中在浙西北、浙东、浙南三个茶区。2002年全省茶园面积202.3万亩,茶叶产量13.9万吨,产值33.7亿元。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和产值分列全国第三、第二和第一位。茶叶是我省的重要出口产品,珠茶、眉茶、蒸青茶、名优茶等在国际贸易中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出口量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量60%左右,占全球绿茶贸易量的近50%。特别是以龙井茶为龙头的名优茶,以蒸青茶和有机茶为主的新产品,优势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加入WTO后,世界市场对我国茶叶,特别是绿茶出口全面开放,关税减让,有利于我省进一步扩大绿茶出口。在国内市场,随着名优茶质量保证体系的逐步完善,茶文化的弘扬,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国内名优茶消费水平也将不断提高。

我省茶叶生产生态条件优越,茶农素质高,栽培技术高超,茶文化底蕴深厚,采制工艺精湛,名优茶品种丰富。近年来,通过无性系良种推广,加强茶园管理,产品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全省已经拥有一批基础条件较好,集中成片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年精制拼配能力上万吨的茶叶加工基地,从茶园管理、采摘、初制、精制到拼配已初成体系。但我省茶园良种化率还不高,产品品牌多、名牌少,存在低价竞销和无序竞争的现象;部分茶叶的质量卫生状况还难以适应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茶叶出口受“技术壁垒”影响严重。

【发展目标】到2007年,三大优势产区茶园总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50%,高于全省平均5个百分点,茶叶产量9万吨,产值35亿元,其中名优茶产量4.5万吨,产值29亿元;茶叶加工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无公害茶园面积达到95%以上,有机茶生产面积从目前的6万亩扩大到10万亩,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茶叶品牌。

【区域布局】重点建设浙西、浙东、浙南三个优势产区。浙西产区利用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重点发展名优茶、有机茶和出口眉茶,主要分布在开化、淳安、桐庐、临安、建德、余杭、西湖、安吉等8个县(市、区)。浙东产区利用规模大、产业化程度高的优势,重点扶持和发展名优茶、珠茶和外向型出口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新昌、嵊州、绍兴、诸暨、武义、余姚、宁海、天台、等8个县(市)。浙南产区利用气候回暖早和自然环境污染少的优势,重点扶持特早名优茶、有机茶和高山优质绿茶,主要分布在泰顺、遂昌、松阳、景宁、龙泉、庆元等6个县(市)。

关于浙江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和协会工作

一、关于浙江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浙江是产茶大省,茶叶是浙江传统优势农产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我省茶叶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到2003年底,全省茶园面积214.2万亩(占全国的12%),产茶13.27万吨(占全国的17%),产值36.5亿元(占全国的32%),出口茶叶13.56万吨(占全国的52.17%)。在全国名列前茅。

浙江省茶叶产业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实施茶叶“四大工程”进展顺利,收效显著。全省茶树良种化率已由1999年的8%提高到28.5%;名优茶产量大4.02万吨,占总产量的30%,名优茶销售收入29.7亿元,占总收入的81.3%,为农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有机茶开发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茶叶深加工取得新成绩,茶多酚开发和茶多糖临床试验有新的进展。

二是茶叶出口走出低谷。我省是茶叶出口大省,前几年在茶叶产大于销的形势下,出口企业为眼前利益,无序竞争,竞相压价,少数企业甚至搀假使杂,严重影响了我国茶叶声誉。近两年,有关部门与省茶协互相配合、共同努力,我省茶叶出口开始走出低谷,出口数量增加,质量明显提高,部分茶类价格有所回升。2003年,全省出口茶叶13.56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52.17%,创汇1.78亿美元。特别是去年春季,我们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茶叶生产和出口保持了发展的势头。

三是茶叶生产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四位一体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模式正在形成和壮大,有力地推进了我省茶叶产业化经营。到2003年底,我省茶叶行业已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市县级的则更多。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全省茶叶专业合作社近100家,其中新昌县已有乡村茶叶专业合作社32家。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浙江茶叶要进一步做强做大,建成“茶叶强省”,任务还十分艰巨。

首先,要加强品牌建设。我省是名茶大省,仅农业厅评比的名茶就有百来个,其他各类博览会、展销会、研究会评出的名茶或金银奖项更是名目繁多,数量难以统计。但是,真正知名的品牌却很少。除了西湖龙井,我是省还没有一个在国内外市场著名的茶叶品牌。出口茶叶也是一样,我省是绿茶出口大省,出口量占全国的60%左右,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40%,但出口绿茶多为外商定牌加工,用的是人家的品牌。最近,由省农业厅和省茶协主办的浙江省十大名茶评选活动,就是为了打造浙江茶叶品牌的一次尝试。

其次,要加快质量与安全卫生体系建设。茶叶作为食品,其质量与安全卫生状况越来越引起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和重视。近几年,围绕茶叶质量和安全卫生方面的**不断,如假冒龙井茶事件,有机茶检出农残事件,龙井茶铅含量超标事件等。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浙江茶叶的声誉和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其后果不能低估。在出口方面,欧盟、日本等国纷纷提高农残标准,构筑“绿色壁垒”,给我省茶叶出口增加了许多困难。

第三,要大力开拓市场,特别是在传统饮用花茶的华北、西北、东北地区开拓绿茶市场。这几年,我国南方各产茶省已纷纷加快茶叶生产和名茶开发。由于地理位置和社会劳动力成本等原因,对浙江茶叶构成一定威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当务之急,是要把浙江企业组织起来开拓北方市场。去年十月,我会组织全省30多家有机茶生产企业到北京举办“浙江有机茶推介周”活动,受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要做好上述工作,必须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全省214万亩茶园有100万户茶农经营,平均每户2亩左右,生产规模小、布局散。栽培技术落后,茶园改造资金缺乏。在加工方面,据农业厅统计,全省茶叶初制厂8146家,大多规模很小,平均每个初制厂加工茶叶11.8吨,加工产值10万元以下的占70.4%;厂房多为村里的老房子、祠堂、大会堂等,机器设备陈旧,卫生状况堪忧,管理严重缺位,产业化程度很低。

二、关于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工作

浙江省茶叶茶叶产业协会是在省委领导同志倡议下于2000年5月8日成立的,至今已经整整四年了。不久前刚召开了第二届会员大会,回顾工作,总结经验,明确目标,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领导班子。

省茶协成立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有关部门支持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初步摸索了一些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行业协会的经验。我会通过调研,最早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强农业行业协会的建议,提出行业协会四大职能(行业代表、服务、协调、自律)。目前,省茶协在行业内已有一定地位,影响力不断扩大,凝聚力不断提高。四年来,省茶协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行使行业代表职能,反映行业状况和会员要求,维护会员权益,较好地发挥了桥梁与纽带作用。

协会对关系行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组织调研,已先后完成珠茶产销问题、有机茶开发、茶叶市场建设和管理、蒸青茶市场前景与发展对策以及茶叶加工厂改造等调研课题,并写出调研报告,向省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去年春季我省突发非典疫情后,茶叶产销受到较大的冲击,我会及时深入产地调研,写出有关茶叶产销形势和非典影响分析的报告,得到省领导的重视。

在维护会员权益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如对龙井茶铅含量超标问题、北京马连道市场浙江省有机茶质量问题的处理,我会都发挥了行业代表的作用,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维护了企业权益。受到产区政府、有关企业和职能部门的肯定和欢迎。

(二)以服务为宗旨,在开拓市场、提供信息、帮助会员排忧解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领导的肯定和会员的好评。

浙江是产茶大省,如何把生产出来的茶叶卖出去,卖个好价钱,不仅是加工经营企业、广大茶农关心的问题,也是各级领导关心的问题。省茶协把组织企业开拓市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四年来,协会先后组织企业参加济南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农业博览会和名特优新农产品上海展销会,在北京举办浙江有机茶推介周活动,对拓展浙茶市场、建立产销渠道和提高浙江茶叶知名度均起了积极作用。

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是协会行业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茶叶信息》(半月刊)“浙江省茶协动态”专栏,《茶协简报》和《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工作通讯》,向会员提供产供销信息。

目前,即将开通的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网站,将为企业搭建功能齐全的服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促进茶叶行业整体提升。

(三)做好行业协调和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行为,推进我省茶叶产业化经营健康有序的发展。

珠茶是我省传统大宗出口茶类,前几年在产大于销的形势下,出口企业竞相压价,导致产品质量下降,甚至掺假使杂,严重影响了顽固茶叶的声誉。2000年9月,我会支持珠茶加工企业成立珠茶商会,共同协商出口价格,制止压价竞争,进行加强行业自律的积极尝试。2003年,我会配合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举办质量培训班,向会员单位宣传提高质量的意义,倡导行业自律,加上省商检局采取相应措施,使生产企业的质量卫生意识明显提高,珠茶质量下滑的局面得到有效制止。2003年,我省出口珠茶全部合格,珠茶出口形势趋好。

蒸青茶是我省又一主要出口茶类,近几年发展迅猛,生产线已达百条左右。由于产大于销,出口形势严峻,如处置不当,将重蹈珠茶的复辙。我会通过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生产出口企业意见,支持企业要求成立蒸青茶行业组织的要求。经过酝酿筹备,省茶叶产业协会蒸青茶分会已于2003年9月成立,并制订了工作规则和自律公约,以期通过行业自律,促使我省蒸青茶稳定健康发展。目前,协会以蒸青茶分会作为行业自律的试点。

我会还积极参与龙井茶原产地域保护管理工作,总结推广绍兴县以会稽龙井专业合作社为载体落实原产地域保护的做法。教育会员加强自律,落实管理措施。这项工作,得到了来浙江调研原产地域保护工作的全国人大农委调研组的肯定。

(四)认真完成省政府交办和授权的工作,龙井茶原产地保护工作和有机茶开发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茶协成立不久即受省政府委托,完成龙井茶原产地域划分方案的专家论证工作。在我会组织的论证会上,专家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最后在“尊重科学,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原则上达成共识,并在划分产区、照顾西湖龙井等方面为我国产品原产地域保护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做法,受到国家质检总局的好评。省政府根据专家论证意见和协会建议确定的划分方案,得到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的认同,如期获得批准公布,使拖延已久的龙井茶原产地域申报工作得以圆满解决。这对我省龙井茶的发展和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实践证明,这个方案对保护龙井茶和促进茶农增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协调管理全省有机茶产业开发是省政府授权协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几年,协会一直把这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专门成立了有机茶专业委员会和认证委员会,制订了有机茶认证规则和管理办法。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中心等单位的支持配合丁,工作进展顺利,保证了我省有机茶健康有序发展。我省有机茶面积和产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五)适应新形势,不断改革协会工作,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业协会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缺乏现成的经验,主要靠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发展。四年来我会在改革协会工作、加强自身建设方面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实践和探索。

一是重视发展会员,扩大协会的行业代表性和工作覆盖面,打好协会工作的基础。目前协会会员已从成立时134家(团体67家,个人67个)发展到212家(团体142家,个人70个)。我们特别注意吸收企业入会,像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娃哈哈集团公司、绍兴御茶村茶业公司、浙江三明茶业公司、华发出口茶厂、诸暨绿剑茶业合作社、绍兴会稽龙井专业合作社等龙头骨干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都被吸收到协会,进一步扩大了协会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二是逐步增加企业家在协会理事会里的比重,为把协会办成行业性民办组织打好基础。在刚刚结束的二届一次理事会上,省茶叶公司总经理施建强当选会长,有4个企业家当选副会长。在理事会中,企业家占50%以上。

三是加强秘书处建设。秘书处是协会的工作班子,协会的各项职能主要通过秘书处去实施和落实。四年来,秘书处克服了人手少、任务重的困难,保证了协会工作正常开展。力戒“衙门”作风,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办事效率,受到会员的欢迎。同时,坚持“勤俭办会”的方针,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管好用好协会经费,并每年向理事会报告经费收支情况,接受监督。

四是加强与有关部门和社团的合作与交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协会十分注意向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及时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同时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兄弟省市区茶叶协会等社团建立联系和合作,共同为弘扬茶文化、振兴茶产业而努力。今年4月底我会承办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宁波召开的全国省级茶协工作交流会,进一步加强了浙江与各兄弟省区茶协的联系与合作。与此同时,省茶协还十分重视与市、县茶协加强联系与交流。目前,全省已成立市级茶协6个、县级茶协25个,主要产茶区已基本成立了茶协,初步构建起省、市、县茶协工作网络。

回顾过去的四年,我们清醒地看到,我们所做的工作仅仅开了一个头,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与领导的要求,建立茶叶强省的目标和会员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

1、发挥协会作用、健全完善协会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2、协会自身存在着协调能力不强,功能不健全,为会员服务面窄力弱,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后工作中引起重视,加以克服,更好地做好协会工作。

今后打算,分三个方面:一是继续探索、实践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的改革与建设,重点是探索行业协会在“四位一体”体制中的作用和行业自律问题,拟在蒸青茶分会中试点;二是组织会员打造浙江茶叶品牌,与省农业厅合作举办十大名茶评比拓展浙茶市场;三是积极参与茶叶质量与卫生安全体系的建设,如有机茶、龙井茶等。

三、关于加强农口行业协会建设的几点建议 由于省领导重视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以及协会自身的努力,我省农口行业协会建设和工作均走在全国前列。根据省茶协四年的实践,对加强我省农口行业协会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供领导参考。

1、根据形势发展,有必要尽早制定行业协会管理办法或条例,以法律或行政规章的形式明确行业协会的地位和职能,界定协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分工,以拓展协会工作空间,协调职能部门与协会的关系,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如一时实施有困难,可以借鉴福建的做法,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农口行业协会的地位和职能。

2、健全和完善现行的农口行业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联席会议秘书处建设,赋予秘书处更多的协调职能,以更好地为各行业协会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实施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和组织比较符合目前农口行业协会实际,对促进农口行业协会建设,开展合作交流和提供服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应该巩固和加强。

3、建立和规范行业协会的劳动人事制度和工资福利制度,走市场化招聘人员的路子,为实现协会工作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和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创造条件。通过引进年轻人员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政企合并的协会,要求尤为迫切。

4、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经费筹措办法。经费不足是困扰行业协会的难题之一。由于省领导的重视,浙江省近几年对农口行业协会在经费上给予较大的支持,很好地体现了“民办、官助”的原则,希望能继续坚持下去。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协会经费筹措办法进行探索和实践。例如,改革协会会费收取办法,逐步增加会费在协会经费里的比例;政府扶持协会增强服务功能,通过服务性收费增加协会经费;建立政府委托工作收费制度等。

浙江概况

地理位置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介于北纬27°12′—31°31′和东经118°00′—123°00′之间,东濒东海,南界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以及江苏相邻,背依内陆广阔的腹地。

浙江有雁荡山、雪窦山、天目山、天台山、仙都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海盐南北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杭州千岛湖,有钱塘江、瓯江、楠溪江等名江。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气候条件

这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旅游之地、文物之邦”之称。年平均气温15.3-17.9℃,无霜期达230—270天,年平均降水量1000—1900毫米。河流水源充足,地表水平均年流总量900多亿立方米。面积人口

全省陆地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岛屿面积1670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3061个, 是中国岛屿最多的一个省份,其中舟山群岛是全国最大的群岛。海洋面积2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6486公里。港湾众多,共有大小天然港口60余处,形成了以宁波、温州、舟山、嘉兴和台州五大港为主的港口群。200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4719.57万人,比上年增长0.86%。行政区划

分为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 11 个省辖市,下设 36 个县、22 个县级市和 30 个市辖区。省会城市杭州,宁波市为国家计划单列市。

自然资源

浙江省平均水资源总量为 937 亿立方米,按单位面积计算的水资源量居全国第四位。森林覆盖率达 59.4%,经济林、竹林资源丰富,名优特产多。茶、桑、柑橘等中外著名,山核桃、香榧等干果占全国产量的 70% 以上,乌桕、厚朴、山茱萸等为全国重点产区,毛竹产量居全国前列。树种资源丰富,素有中国“东南植物宝库”之称,“活化石”银杏等 50 多种野生植物列入国家珍稀保护名录。已知野生动物 1900 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 120 多种,占全国野生保护动物的 1 / 3。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有 12 种矿产储量位于全国前三位,其中,在探明储量的矿产中,石煤、明矾石、叶蜡石、水泥用凝灰岩、建筑用凝灰岩居全国第一位,萤石居全国第二位。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

人文历史

7000 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同时,河姆渡还是世界水稻栽培的发祥地。距今约 5300 ~ 4200 年,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和钱塘江两岸的良渚文化,则是继河姆渡文化以后在浙江出现的又一远古文明高潮,丝的发明和玉器雕刻是良渚先民对人类的最主要贡献。传说中上古时期的治水英雄大禹,死后葬在绍兴。大禹陵、禹王庙,成为人们的景仰之地。在佛教史上 , 浙江也享有盛名。公元四世纪,新昌大佛寺、宁波阿育王寺和天童寺、天台国清寺、杭州灵隐寺都是当时的名刹。其中国清寺是日本天台宗的发祥地,天童寺是日本曹洞宗的发祥地。1000 多年后的今天,它们依然是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是瓷器的国度 , 浙江更是青瓷的故乡。公元 11、12 世纪,中国有五大名窑 , 浙江就占了两窑 ,--龙泉窑和杭州官窑。浙江的丝绸、茶叶和造纸业也很发达,其中所蕴藏的文化气息和独特的东方美学意蕴丰富而神秘。浙江山川秀丽,人文荟萃 , 英杰辈出,教育、科技、文化艺术等事业一直颇为发达,文学、戏剧、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全省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5 个:杭州、宁波、绍兴、衢州、临海,其中省会杭州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浙江无愧于自古以来最美丽的词汇与赞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物之邦、旅游胜地„„ 文化艺术

越剧是中国的主要剧种之一,20 世纪初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市)。曲调优美婉转,细腻抒情。较有影响的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西厢记》、《五女拜寿》等优秀剧目。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除越剧外,浙江还是中国古老南戏的诞生地,并拥有婺、绍、瓯、甬、姚、湖等多种剧种。

浙江的书画艺术流派纷呈,在中国书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2 世纪,浙江曾是全国美术活动中心之一。19 世纪以来,浙江书画更是独放异彩,对中国画坛产生重大影响。历史上浙江曾出现王羲之、俞世南、楮遂良、吴镇、赵孟頫、赵之谦、任博年、吴昌硕等书画大家,现当代有出现了黄宾虹、潘天寿、马一浮、张宗祥、陆维钊、沙孟海、诸乐三等知名书画家。

浙江浓郁的乡土风情孕育了绚丽多姿的民间艺术。龙舞、狮舞、竹马、高跷、灯会遍及城乡,山歌、田歌、渔歌、民间器乐种类繁多。“三雕一塑”—东阳木雕、青田石雕、温州黄杨木雕和“瓯塑”蜚声中外。东阳木雕兴盛于明(1368-1644 年)、清(1644-1911 年)两代,在雕刻技法上以高浮雕、多层次、构图饱满、繁而不乱、富有立体感而著称。温州乐清一带的黄杨木雕是一种圆雕艺术,因取材于黄杨木而得名。青田石雕以当地得天独厚的石材—叶蜡石为材质,石色五彩缤纷。石雕艺人根据石料的天然色彩、质地、纹理、形态进行精心设计,使作品的物象与石料天然妙合。温州“瓯塑”又称“油泥塑”,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民间艺人用油泥在平板、墙壁等物体上堆塑人物,再现景物,形式酷似浮雕、油画。此外,浙江的剪纸、刺绣、染织、编织和灯彩享有盛誉。以嘉兴秀洲、宁波慈溪和舟山代表的农民画和渔民画更具影响。浙江民间的舞蹈、音乐、器乐、戏曲、曲艺独具特色,群众文化的众多领域在全国颇有影响。全省涌现了一批“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化模范地区”、“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浙江4815种农副产品有了品牌

东方网10月9日消息:普通早桃两毛一斤尚难“贱卖”,可注册了“源东”商标的金华白桃在上海的超市每公斤5元还供不应求;一般西瓜时下的零售价只有六七毛,而贴有“凯宇”标签的平湖西瓜,还在秧上时,就以4元1公斤的批发价被预购一空„„据统计,目前浙江全省己经注册的农产品商标达4815个。

“九五”期间,我国出现部分农副产品相对过剩、农民增产不增收现象。而浙江农民依托“品牌”战略,杀出“卖难”重围,走上追求效益农业、发展现代化农业之路。长期在市场经济氛围中耳濡目染的浙江农民十分清楚,农产品没有牌子就等于没有市场的“入场券”。于是,在一种农产品推向市场之前,首先取个好听、好看、好记的“名字”并到省里甚至国家工商局登记注册,成为浙江各地政府、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效益农业的一大共识。

一次次“卖果难”、“卖菜难”、“卖粮难”的惨痛教训也使浙江的干部认识到:农副产品要出高效,在一片“卖难”声中杀出一条市场“血路”,只有同工业品一样走优质创名牌的路子。许多地方党委、政府把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摆上一事日程,明确提出要以名牌产品为导向,发挥名牌效应,培育一批竞争力强、潜力大的农产品著名商标。长在浙江田间山头、原先并不起眼的柑桔、草莓、茶叶等农副产品,如今竞相亮出各具特色的“名片”:天子、一品红、绿牡丹„„在市场竞争中占尽风头。浙江农民用一个个多姿多彩的“名字”,把他们的农副产品从田野、山林、滩涂送到都市和境外。农产品有牌子并能打响牌子,背后必须要有拿得出手、上得了台面的“绝活”。因此,浙江各地在争创农业名牌时纷纷采取各种办法赋予农字号商标“名、优、特、新”的内涵。

浙江气候、地理、土壤等自然条件丰富多样,全省不少地方在历史上形成了一批具有区位优势的农产品,如西湖龙井、黄岩蜜橘、楚门文旦、新昌小京生花生等等。给这些传统名产注册商标,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作,使之发扬光大,是浙江省农业品牌建设的一条捷径。据了解,浙江省这些传统农产品字号近年来几乎全部都被正式注册,有的还出现了几个相邻地区竞相抢注的局面。

在创品牌过程中,浙江省依靠科技走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之路,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制订了细致而科学的品牌生产、栽培、饲养加工标准和质量标准。一县一名品、一镇一优品处处涌现,这些农副产品品牌天地在浙江被逐渐撑起。衢县30万亩的柑橘基地、临安万吨山核桃生产能力、江山300多万羽白鹅、全国最大的庆元香菇市场、慈溪30多万亩蔬菜种植面积、沿海数百万亩滩涂养殖„„一片片名牌农产品基地所展示的是浙江农业未来的希望。

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好作用。新昌县为解决传统农业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积极引导生产经营者注册农副产品商标。近几年来,这个县依托长毛兔、茶叶等一批特色产品,投资兴建市场,组建行业协会,申请注册了“白雪公主”、大佛龙井”等兔毛茶叶商标,坚持“科技先导、股份合作、系列服务、利益共享”等原则,为农民提供产前、产后等一系列服务,带动全县效益农业的发展。全县3.8万户兔农饲养70多万只兔子,兔毛年销售额超过14亿元。

品牌战略使浙江广大农民尝到了甜头。衢县“一品红”柑橘的一级果率平均已达80%以上,每公斤售价比普通的要高出3至4倍;往年开化龙顶茶叶的“卖茶难”现象再也没有出现,今年各地客商云集开化名茶市场,95%的“春龙顶”当季销售完毕;江山白鹅的饲养量已达370万羽,产值可达1亿多元,鹅农可获利1920万元。嘉兴的干窑大米在一次6天的展销会期间销出了46吨,这在多省大米云集的浙江市场实属罕见。

效益杨梅的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梁森苗 教授

农业部中国杨梅科研生产协作组 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效益林业,是新世纪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是山区经济繁荣、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需要。杨梅是我国南方良好的经济林、生态林树种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不仅树姿优美,四季常绿,栽培容易,是绿化山地、治理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而且果实初夏成熟,色泽艳丽,风味特佳,因而,杨梅林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效益杨梅的生产现状 1.1地理分布

杨梅原产我国温带、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与柑桔、枇杷、茶树、毛竹等分布相仿。目前分布的省份有云南、贵州、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南、广西、江西、四川、安徽、台湾等,其中以浙江的栽培面积最大,共有70万亩左右,品种质量最优,产量也最高;其次是江苏、福建与广东。国外,如日本与韩国有少量栽培;东南亚各国也有分布,但其果形小、味酸,多种植在庭院供作观赏。1.2主要用途

杨梅营养价值高,其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0.5%-1.1%,富含维生素C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胶与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杨梅可制作糖水罐头、果酱、蜜饯、果汁、果干和果酒等食品;杨梅具有消食、除湿、解暑、御寒、止泻、利尿、防治霍乱等多种功能。1.3生产现状

浙江省1959年的杨梅栽培面积为6.6万亩,年总产量为2.65万吨;1985年迅速发展,面积达26万亩,年总产量为4.62万吨;到1999年底,面积达到49.5万亩,年总产量为15.6万吨,其面积是1959年的7.5倍和1985年的1.9倍,年总产量是1959年的5.89倍和1985年的3.38倍,增长势头非常明显,杨梅现已成为浙江省的第二大水果。目前,全国杨梅栽培总面积约270万亩,品种305个,单系120个,共425个。其中熟期配套的优良推广品种有11个,特别是适应性广泛,果形特大,品质优异的东魁杨梅的选出,是杨梅发展史上的奇迹,东魁杨梅已成为全国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品种。云南、贵州、广东、江西、湖南、福建、四川等省,80年代开始相继从浙江引进荸荠种与东魁等优良品种,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云南与贵州,由于当地春季雨量偏少,而夏季雨量较多的自然条件,更加适应杨梅的生长和结果,表现在熟期提早、品质变优。云南的富民县和石屏县,最近引进种植的10万亩杨梅,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优质杨梅果实的销售大部分仍以鲜销为主。通过杨梅保鲜技术,不但延长了本地销售期,还远销到我国北方以及出口到俄罗斯等地。少部分用于加工,如杨梅干、杨梅果汁、杨梅蜜饯、杨梅果酒等。

2、杨梅的适宜生态条件

杨梅要求年平均温度为15-21℃,极端最低气温-12--13℃,年降雨量不少于10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5月份的干燥度小于1.0,海拔高度500米以下,PH值5.5-6.0,山地坡度在30度以下,排水良好,处于“半野生”栽培状态。一般以杜鹃、橡子等阔叶树与蕨类植物生长占优势的土壤,种植的杨梅开始结果早,产量也高。杨梅是雌雄异株的果树,通过授粉才能结实,因此在新区建立杨梅园,应考虑种植1-2%的雄树,才能确保丰产稳产。

3、杨梅栽培关键技术措施 3.1选择优良品种

不管是经济栽培,还是绿化荒山或水土保持,都应选择优良品种种植。全国杨梅科研生产协作组通过统一评比,发掘出14个最具开发价值的优良品种与代表品种,它们是早荠蜜梅、早色、二都白杨梅、丁岙梅、西山乌梅、光叶杨梅、荸荠种、细蒂、松山大早梅、乌酥核、大炭梅、晚荠蜜梅、东魁与晚稻杨梅。荸荠种杨梅是全国发展面积最大的品种,东魁杨梅是目前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品种。在一地区栽培,应选择一个能创名牌、高效益品种作为主栽品种,再选1至2个品种配合,以延长供应期。3.2栽培关键技术

首先,应选择好园地,并适时定植。如浙江省应在春季的2-3月份,冰冻期过后,杨梅开始萌芽前种植。再选择壮苗并打泥浆远运,起苗至定植时间最长不要超过10天。其次,挖好定植穴。在等高线上挖成鱼鳞坑。大小1米见方,深0.8米。施足基肥,每穴施厩肥25千克(或菜饼3千克)和焦泥灰10-15千克,再加过磷酸钙1千克,于种植时和土拌匀施入。鱼鳞坑周围的杂草和树木不宜立即去掉,待苗成活后再把高大的树砍去。第三,及时种植。为提高成活率,种植时宜深不宜浅,特别是秋旱比较重的地方。应把砧木上的老接穗全部埋入地下,接穗上新长出的枝叶也至少有3-5片叶埋入土中,以使接穗部分发根。种植前,应剪去全部叶子,留下叶柄,并去掉接穗上的尼龙薄膜。3.3管理关键措施

定植后的第一年的7-8月份,应进行防旱抗旱,以后每年至少施肥2次,定植后3-4年逐年扩穴,并加强夏季修剪,促使杨梅在1-3年形成树冠,4-5年即可少量挂果。一年二次施肥:第一次是10月份结合扩穴施基肥,每树用菜饼2千克或硫酸钾1千克或厩肥20千克;第二次是6-7月份,每树施草木灰5千克、尿素0.5千克和过磷酸钙少量。

幼龄树的整形修剪,应在疏散分层形的基础上,5~8月份进行夏季修剪,即拉大主枝与辅养枝的角度,在树冠内部阴蔽部位剪去1/3强枝,留中等强度或较弱的枝条;第4年,在粗度为4百米以上的直立领导干上进行倒贴皮处理,抑制春梢生长,促进开花、坐果。

4、效益杨梅的发展前景

杨梅栽培容易,管理粗放,因而成本低。一般杨梅的平均经济寿命30年以上,大树株产高的达300公斤,最高达到900公斤。连片种植平均亩产1000公斤,高的可达2000公斤。东魁杨梅在浙江黄岩连续5年售价均稳定在每公斤20元,在云南石屏售价高达每公斤40元,在美国超级市场上每只售价为1美元,商品价值很高。

此外,杨梅生长在远离城市的山区,病虫为害较少,污染少,具有“绿色无公害水果”之美誉;杨梅树姿优美,枝叶繁茂常绿,适应于山地生长,是山区旅游风景、绿化造林的良好树种;杨梅幼苗定植不需要全垦荒山,其生长旺盛,善于覆盖地面,是治理山地水土流失的先锋树种;如福建省南安市用杨梅代替马尾松大面积绿化荒山,从种植后第6年开始,使本来水土流失严重到1900-2000吨/平方公里·年,下降到约50-60吨/平方公里·年,远远低于水土流失的允许界线500吨/平方公里·年;同时,绿化区农民杨梅收入年户均达2000多元。杨梅的新鲜枝叶不易燃烧,可作为森林防火带种植,防止森林火灾。

效益杨梅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浙江葡萄发展策略从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浙江葡萄在20多年中得到快速发展,1978年仅400亩,到2003年种植面积达13万多亩,亩产量1400多公斤,年总产量18万多吨。葡萄亩产量已连续10年保持全国首位。浙江葡萄已形成了一个产业。

 与此同时,浙江省葡萄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不少隐忧。在近日召开的优质高效葡萄研讨会上,专家们提出了浙江葡萄发展策略:从产量型向质量型战略转变。

一、调整品种布局,逐步发展早熟、高糖、优质品质

 据统计,我省藤稔、巨峰面积9万多亩,约占75%,2004年产量1.5亿多公斤,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40天销售,导致上市集中价格下跌,使不少果农增产增收。

 因此在稳定藤稔、巨峰当家品种的同时,要尽快增加早熟品种比例,改变品种单一的局面。新品种先引种,认为综合性状好,经市场检验后方可逐步推广,不能轻信广告,不能盲目求新求奇,不能盲目推广。

二、调整栽培思路,从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 丰产型栽培已不适应市场对质量的需求。要提高果品质量,实行优质栽培,从浙江实际出发,栽培上要进行四大调整:一是控产栽培,丰产型品种及高产地区亩产量调整至1500公斤左右;二是控氮栽培,肥料上在增施有机肥的同时,减氮稳磷增钾,氮磷钾比例要努力达到1:1:1.2-1.4,三是保叶栽培,改变重果轻叶的观念。要种出优质果,首先要培养好叶片,只有光合产物积累多,才能提高果品质量;四是因种栽培,根据各品种特性,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充分发挥其优良性状,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调整防病理念,全面实行无公害化栽培

 在浙江实行无公害化栽培,要加大设施栽培推广力度。全省葡萄设施栽培近几年发展较快,已占全省葡萄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要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推广设施栽培,采用保健栽培、套袋栽培,结合使用无公害栽培允许使用的农药,力减用药次数,生产出符合无公害质量标准的优质果。

浙江柑橘业发展前景

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柑橘产地,年产柑橘200万吨左右,柑橘是浙江省种植业的一个优势产业,年直接销售产值达20亿多元,为150多万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带动了加工、市场、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柑橘作为我国的大宗农产品,竞争势必变得更为激烈。以品种多样、栽培精细著称的浙江省柑橘业原先所拥有的一些优势已经弱化或正在逐步丧失之中,正面临国际、国内市场的严峻挑战,而产业发展对策的探讨更显得意义重要。本文兹就浙江柑橘业的现状、特点入手进行分析,探讨我省柑橘产业发展对策,以求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实现我省柑橘产业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柑橘发展现状及浙江柑橘产业的现状与特点

1.1 我国柑橘发展现状

从国内柑橘业的总体情况看,柑橘栽培面积和产量数十年来持续增长,其中1980年代以后增长最为迅速。1980年代世界柑橘年增长率为2.2%,我国则以16.1%的年增长率迅速发展,到1990年,全国柑橘栽培达到114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1999年生产量首次超过1000万吨,仅次于巴西、美国而居第三位,2002年生产量达到1199万吨。柑橘是我国水果消费的主要品种,鲜柑橘消费的迅速增长与产量增长相一致。人均柑橘果品占有量也由1952年、1978年和1985年的0.36千克、0.40千克和1.71千克增长到2002年的10.29千克。

1.2 浙江柑橘产业的现状与特点

浙江省柑橘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类型多样,栽培技术精细。2002年,全省橘园面积为12.3万公顷(约占全国比重9%,居各省第五位),总产量165万吨(占全国比重13%,居各省第二位)(图1)。目前,我省的柑橘生产处于果品质量的全面提升阶段,栽培技术的集成度有了明显提高,优质高效新技术推广步伐加快,水果的外观与内在质量提高明显,柑橘贮藏保鲜及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提高,开始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此外,我省柑橘业还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经营规模小,兼业农家为主。根据个点调查和有关资料推算,我省柑橘栽培农家户均0.2公顷以下的占到70%,专业橘农(农产品总收入中柑橘的销售收入占到80%以上的农户)比例不高,仅在20%~30%左右。虽然我省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结构变化已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但还不足以转移足够多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使柑橘产区形成规模经营。因此,这种以兼业农家为主的格局还将延续下去,但其比例会随着橘果生产商品化、高附加值化水平的提高而有所下降。

(2)以宽皮柑橘为主栽品种类型,品种选择的宽容度低。柑橘类果树虽然是种类多样,类型丰富的最大宗水果,但作为柑橘北缘栽培的浙江产区,其所能选择的品种宽容度仅限于那些较耐寒的种类。宽皮柑橘历来是我省最重要的栽培种类,目前主栽的早熟温州蜜柑、椪柑、本地早蜜橘等均为全国性的柑橘良种。在全省柑橘栽培总面积中,宽皮柑橘类仍占到83%。浙江省生产的一些橙类品种如脐橙、普通甜橙等,在品质上不如浙江以南省份暖地所产,以及存在着因气候原因所引起的裂果、溃疡病、冻害等生产制约因子,作为世界上主要汁用品种的甜橙在浙江适应区域窄小,在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未能得到根本转移的情况下尚不具备规模经营,生产成本难以下降。因此,今后仍将以宽皮柑橘及其近缘的橘橙、橘柚类为主要的栽培更新品种。

(3)先进、适用栽培技术的集成度较高。栽培技术精细一直是我省柑橘栽培的特点之一,全省柑橘结果园的每公顷产量达到11.6吨,为全国平均单产7.7吨的1.6倍,为世界平均单产14.5吨的80%,美国平均单产达到36.9吨,单位面积产量低是我省柑橘提高竞争力的制约因素之一(图2)。我省是国内柑橘高品质化栽培起步较早,采用先进、实用技术较全面,推广应用较快的区域之一。随着优质高效新技术的采用,橘果的外观与内在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柑橘贮藏保鲜及采后商品化处理程度改善明显,追求高附加值橘果生产高收入的农家也有增加,出现了一批注册商标品牌,其中黄岩的“九峰”牌本地早蜜橘,临海的“圆梦”牌蜜橘,玉环的“楚门文旦”牌玉环柚,衢江的“一品红”牌椪柑,常山的“天子”、“天宝”牌胡柚,均在全国农博会上获得农业名牌产品称号,在全国的消费市场上崭露头角。

(4)鲜食为主,加工比例低。橘果除供应本省消费外,还运销到上海、江苏、山东、河北、黑龙江诸省市,外销出口国有加拿大、俄罗斯等,是日本糖水橘片罐头的主要进口产地。我省以柑橘、笋、蘑菇等为主的罐头生产占全国生产总量的17.50%,其中出口的柑橘罐头占全国的80%,2002年出口橘片罐头23.5万吨。90年代下半叶以来,特别是连续低温杀菌机的引进,产品品质明显提高。现有出口橘罐工厂55家,其中30%为中外合资企业。除温州蜜柑每年有30余万吨用于加工橘片罐头,其中2/3用于出口外销,比全国平均的橘果加工比例6%增加了14个百分点,加工产值约9亿多元,比鲜销增值3倍。除了更新设备,积极的引入iso、haccp的认证。近年来,用于柑橘罐头加工的品种类型有了拓展。槾橘、胡柚加工橘片罐头的产品,略带苦味在欧美市场受到欢迎,其中槾橘的年加工量已达到1万吨。

浙江柑橘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入wto就意味着要融入全球化的经济浪潮,挑战与机遇并存。入世使我省柑橘产业面临国际化竞争,进口增加,影响橘农收入的增加,卖难问题更趋突出,小规模经营与产业化滞后的问题将更为明显,对市场竞争力弱的产地产区冲击较大。

除了果树农业本身是一个弱质产业,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繁忙季节长时间劳动强度大等原因外,我省柑橘业和其他种植业一样,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同时并进,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换阶段,同时柑橘生产的产业体制仍然带有不少计划经济时期的痕迹,无论从生产方式、社会服务形式到技术支撑体系,存在着不少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不适应柑橘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我省柑橘生产出现效益滑坡,经营困难的原因,从市场流通角度来说,主要是市场竞争力弱,分散种植模式,规模经济不足,经营分散性大;加工业缺乏自有品牌,国外的“绿色壁垒”趋严和反倾销障碍;社会化服务程度低,流通领域尚不完善,产业化起步迟,不利于开拓市场,产品在国内市场无比较优势。

浙江柑橘产业的发展对策探讨

鉴于我省柑橘业的特点,入世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针对当前果品质量差、优质果率少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省水果生产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主要矛盾,目前,我省橘果生产已转入巩固提高的新阶段,应当以加强宏观研究与预测、优化调整品种结构、改进高品质化农艺技术、延长产业链、完善社会化服务等对策,以增强我省柑橘业的体质,加速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3.1 加强宏观研究与预测

随着我省及主产区各级柑橘产业协会的成立,应当加强对柑橘生产的宏观研究与预测,不但要掌握全省和国内的柑橘生产、流通信息,还要及时了解国际市场的准入条件和市场的动态变化,借助互联网等途径向生产者发布产销信息,提高生产的预见性与科学性。加快实施省农业厅出台的包括柑橘的《浙江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以增强我省柑橘业体质,实施柑橘健康栽培技术。

3.2优化调整品种结构

良种是世界农产品质量竞争的核心。国内橘果市场优质果供不应求,低质果渐受冷落的态势已经形成。而我省目前优质柑橘大约只占总产量1/4,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可以通过高接换种增加优良品种面积,对密植园进行间伐,对不适宜的橘园以及低产园,劣质品种栽培园进行淘汰改植。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在充分考虑适地适作的前提下,继续以温州蜜柑和椪柑为主栽品种,增加优质早熟温州蜜柑比例,适当发展特早熟温州蜜柑,积极发展具个性化的地域性特色品种,生产具有竞争力的适销对路产品,产地良种化率和产品优质果率只有提高到70%以上,才能形成优势。

3.3改进高品质化农艺技术和健康栽培 按照高标准、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原则,推广应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大力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施,实施柑橘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标准,为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出口创造条件。要将良种苗木、高接换种、整形修剪、疏花疏果、配方施肥、果园覆盖(生草栽培)、综合防治等提高果品质量的技术措施组装配套。建立整套的病虫测报防治指导体系,实行病虫害优化综合防治、配方施肥,严格按照柑橘无公害生产标准,积极开展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柑橘的生产试验与推广,科学施肥用药,增加生物农药、有机肥、生物肥的使用比例,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针对我省面临的一些严重危害病虫害的传入,应当正确评估,应当做好我省柑橘业与黄龙病长期共存的防治对策,对确诊为柑橘黄龙病侵染的发病单株,要坚决挖除,对株发病率较低的柑橘园,挖除病株后,可以在当年或次年再植。加强对农民及农技推广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之成为其自觉行动。各级政府在提供财政支持挖除发病株的同时,也要鼓励在集中优势产区的发展,加强对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工作的支持,加快建立柑橘黄龙病的快速检测体系的建设。

3.4 延长产业链、完善社会化服务

篇3: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上)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 特色农产品新品种、新产品、新品牌大量涌现, 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水平越来越高, 特色农产品的品种品质、技术条件、空间布局、市场竞争力均发生较大变化, 迫切需要对《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6-2015年) 》进行修编, 进一步充实调整特色农产品品种范围和优势区布局, 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推进产业化进程,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修编后的规划重点发展10类144种特色农产品, 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要求, 规划了一批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 并细化到县。规划为期2013-2020年。

一、《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6-2015年) 》实施的基本情况

(一) 主要成效

自《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6-2015年) 》发布以来, 各级各地农业部门加强规划实施力度, 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快速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 农业科技成果应用开发加快, 重大农业项目支持加大, 重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形成, 专业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建成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 特色农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进一步优化, 优势产业带 (区) 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 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

1、区域农业发展格局有新突破。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一批新的优势产业区稳步发展壮大, 区域资源得到合理高效利用, 比较优势进一步巩固, 各区域农业主体功能不断强化, 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正在形成。四川省已初步形成川西“稻菜”、“稻菇”轮作产业带、川西南茶叶产业带、龙门山脉优质红心猕猴桃集中发展区。浙江省基本形成了沿杭州湾加工蔬菜产业区, 沿海钜缘青蟹等特色水产养殖带, 会稽山脉和天目山脉的香榧、山核桃等特色干果产业区, 丘陵山地的杨梅、枇杷、名优茶、食用笋、山茶油等特色农产品产业区, 并形成了珍珠、中药材、食用菌、花卉、龟鳖、蛋鸭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集聚区。云南省初步形成了以滇中、滇东北为主的花卉、中药材产业区, 以滇南、滇西南为主的茶叶、咖啡等特色饮料产业区, 以滇西、滇西北为主的畜牧、药材产业区, 以滇南、滇东南为主的热带水果、中药材产业区。重庆市初步形成了以涪陵、黔江为主的蚕桑产业区, 以永川、荣昌为主的笋竹产业带, 以九龙坡、北碚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区。安徽省形成以皖南和皖西为主的蚕茧产业区。陕西省强力实施果业提质增效工程, 建成秦岭北麓、渭河以南百万亩猕猴桃优势产业带, 面积、产量居世界第一。

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有新发展。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围绕特色农产品发展, 部分高校、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种质资源收集、整理、培育, 推广优良品种和优质高效标准化种养技术, 加大现代设施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了生产的集约化水平, 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了提升。尤其是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使特色农产品的增值效益十分显著。江苏省的河蟹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产值最大的水产品之一, 年产值超过200亿元, 占全国河蟹产值的60%以上。浙江省的铁皮石斛产业已发展成为全国产销量最大的保健食品之一, 产品产值达到20多亿元, 占全国铁皮石斛产品产值的80%以上。部分发展良好的特色农产品产业现代经营理念深入人心, 现代农业服务业快速发展, 农产品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

3、产业化水平有新提高。通过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带动, 在优势主产区一批龙头企业快速成长, 极大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和市场拓展, 推动了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同时, 围绕特色农产品开发, 形式多样的农民合作组织或协会纷纷建立, 形成了基地农户+合作社 (协会) +龙头企业的基本组织格局。云南的红葡萄酒、啤酒、花卉、茧丝绸、制药、果品等一批龙头企业或名牌产品快速成长。山东省各类果、菜、茶加工企业发展到2215家,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3家、省级龙头企业180家、较大规模的批发市场567个、农业部鲜活农产品定点批发市场60个。内蒙古油料加工企业104家、加工油料97万吨、加工率达76%。

4、农产品品质提升有新保障。随着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壮大, 各地越来越重视质量监管体系建设。部分地区已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管、执法、检测、追溯“五大体系”, 着手组织制定修订省级农业地方标准, 成立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原料基地的认证。截至2012年底, 四川省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面积4315万亩, 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基地1577万亩和411万亩;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010个, 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737个、绿色食品1005个、有机农产品187个。甘肃省通过制定蔬菜质量标准体系, 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 建成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420个、面积287万亩、总产量565万吨、总产值71.54亿元, 创建了10个国家级、37个省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县, 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5、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有新进展。地理标志是产品质量和信誉的重要象征。近年来, 随着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打造一个品牌, 带活一个产业, 富裕一方农民”作用得到有效彰显, 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截至2012年, 云南省已有52种产品成功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浙江省获地理标志商标的农产品有142个, 内蒙古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36个, 四川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原产地) 81个。

(二) 主要问题

1、产业化水平不高。目前, 多数特色农产品生产还处在粗放、分散经营阶段, 产品质量不稳。农民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覆盖面小、带动力不强、内部管理不规范、人才短缺, 特别是带头人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等问题依然突出。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 主要以原料生产和初级加工为主, 深加工、精加工等高附加值产品少, 产业链条短, 带动能力弱, 公司加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 带动农户增收能力有限, 品牌小而散的状况依然未有较大改观, 缺乏整合优势, 影响市场竞争力。

2、产品科技含量低。支撑特色农产品发展的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储备不足, 应用落后, 良种工程及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完善, 一些名特优产品因品种混杂、品质退化、质量下降而面临优势产品失去优势的危险。生产规模小而粗的现象仍然存在, 整体上仍以原料出售为主, 精深加工技术等后续技术研发落后、能力不足, 影响着经济效益的提高。

3、市场发育滞后。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国内外市场信息不灵, 不能按市场需求生产。特色农产品资源多在边远山区, 交通不便, 生产资料供应、优良品种繁育、产品销售互相脱节, 一些鲜活产品受道路和运输时间的限制, 经常出现蔬菜、特色水果因外销滞阻, 价格下跌, 市场风险明显, 挫伤农民积极性。部分特色农产品优质优价难以充分实现, 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市场机遇的抢占。

4、发展资金缺乏。近年来, 国家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但是, 国家已有的农业投资主要目标是保供增收, 依据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来安排项目, 丰富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 而投向特色农产品的资金总量偏小, 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5、部分产品发展过度。随着人们对特色农业产业增收作用认识程度的不断加深, 受到部分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刺激, 有些地方对于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性空前高涨, 对国内外消费市场的理性分析不足, 导致部分产业开发过度, 比如受茶叶价格不断提高的影响, 部分西南山区的地方政府都在大力鼓励发展茶产业。目前我国茶叶消费以内销为主, 产量过快上升引起效益下降的可能性增大, 一旦市场波动, 将对农民收入造成巨大影响。

二、深入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战略意义

(一) 有利于全面优化农业生产力空间布局

两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颁布实施, 对我国各地调整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优化我国大宗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选择地域性强、品质优和市场前景好的特色农产品, 制定和实施《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13-2020年) 》, 对指导各地充分利用资源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 加快培育优势产区, 深化全国农业区域专业分工, 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具有重大意义。

(二) 有利于形成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目前我国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和集约化开发程度不高, 多处于原料型和初加工型生产阶段, 附加值低, 未能很好地形成“一村一品”优势, 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化布局, 引导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区集聚, 发展适度规模生产, 有利于吸引加工企业进入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关联产业发展, 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产业。特别是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大都为劳动密集型农业, 产品的商品价值较高, 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挖掘农业内部潜力, 扩大农村就业, 开拓农民增收渠道, 形成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实现产业富村, 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三) 有利于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当前,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 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食用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旺盛, 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倍受市场青睐。优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加速现代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定向聚集, 有利于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特色农业, 加快优势区现代农业建设, 充分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 尽快形成新的特色农产品生产能力, 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 满足日益细分的市场需求,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四) 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市场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农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从总体上看, 我国特色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 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 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加快推动优势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提高产品品质, 做强做大优势区特色品牌产品, 可以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 扩大出口, 优化出口结构, 这对于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广泛参与国际农业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五) 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 而且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 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复杂多样的气候环境, 为不同类型的植物提供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尊重自然规律, 应用现代高新技术, 因地制宜地开发和保护地方特色种质资源, 有序推进特色农业, 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特色农产品发展总体思路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落实“四化同步”的战略部署,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完善布局、突破制约、升级产业”为主线, 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 在产前和产后环节引入工商资本, 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 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 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 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 拓展国内外市场, 做精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 实现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稳步增长,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

(二) 基本原则

资源依托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要紧扣区域独特资源与生态条件, 突出区域特色和地方特色, 将特色农产品生产集中布局在最适宜区内。

市场导向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必须坚持市场导向, 既要瞄准现实需要, 也要着眼潜在需求, 既要占领国内市场, 又要开发国外市场。在品种选择上突出品质特色、功能特色、季节特色, 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动态化要求。产业开发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着眼于特色农产品产业整体开发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 通过延伸产业链和产业化经营, 建立完整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 提高特色农产品整体竞争力。

规模适度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必须充分考虑资源与市场的特殊性, 组织适度规模生产, 以提高生产效率, 保持产品自然特性和经济价值。

科技支撑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要以科技进步来保障特色农产品特有的品质, 加强种质资源驯化, 改造传统生产经营方式, 稳定和增强特色产品的品质优势, 培育核心竞争力。

生态文明原则。发展特色农产品要防止过度开发, 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特色产业村, 促进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 产品及其优势区选择

1、产品选择

规划期内, 选择一批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培育。产品选择的主要标准:

(1) 品质特色:产品品质独特, 功能特殊, 有一定认知度。

(2) 规模优势:产品具有一定的规模, 产业可延伸性强, 有进行市场开发的价值。

(3) 市场前景:目标市场相对明确, 现实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或具有潜在市场需求。

2、优势区确定

规划期内, 规划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进行重点扶持。确定优势区的主要依据:

(1) 生产条件:原产地或区域具备最适宜的自然生态条件, 能生产品质优良、风味独特的特色产品。

(2) 产业基础:有生产传统, 技术成熟, 相对集中连片, 市场半径和市场份额大, 具备形成知名品牌、组建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体系的基础。

(3) 区域分工:特色产品发展符合区域分工, 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 形成优势互补的农业区域格局。

(四) 发展目标

规划期内, 重点发展10类144个特色农产品, 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启动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 开发驯化一批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种, 推广一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适用技术, 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构建特色农产品质检体系、营销体系和信息平台, 培育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 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公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四、10类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规划期内, 确定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道地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类特色农产品, 重点予以扶持建设, 尽快提高这些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培植区域特色支柱产业。

(一) 特色蔬菜

目前我国蔬菜生产整体上供大于求, 存在结构性、季节性、地域性过剩现象, 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然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强, 对蔬菜中的特色菜的需求逐步增加。特色蔬菜因其特有的品质、营养价值及功效, 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但特色蔬菜发展中存在品种混乱、种植分散粗放、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差等问题,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4种特色蔬菜。

主攻方向:

(1) 加强特色蔬菜良种繁育和推广, 发展优质特色蔬菜; (2) 强化特色蔬菜产后处理, 积极发展深加工, 突出特色蔬菜的功能性开发, 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 (3) 加快特色蔬菜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规范行业标准, 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培育名牌产品。

优势区域:

(1) 莲藕:江苏北部、浙江区、山东微山、江汉平原、广西中部

(2) 魔芋:秦巴武陵区、云贵川区

(3) 莼菜:江苏太湖区、浙江杭州、湖北武陵山区、重庆石柱、四川雷波

(4) 藠头:鄂湘赣区、云南区

(5) 芋头:浙闽区、山东、桂东北区、云南弥渡

(6) 竹笋:东南区、湖北区、西南区、陕南区

(7) 黄花菜:湘黔区、甘陕区

(8) 荸荠:浙江区、鄂中区、桂东北区、滇西区

(9) 山药:黄淮海区、云贵区、湖北区

(10) 黑木耳:东北区、浙闽区、秦巴伏牛山区、长江中上游地区、桂北区

(11) 银耳:福建区、秦巴山区、黔西北区

(12) 辣椒:东北区、黄淮海区、西南区、湖南区、西北区、海南区

(13) 花椒:西南区、藏东南、陕甘青区

(14) 大料:桂西南区、桂东南区、滇东南区

发展目标:

篇4: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2008—2015年)

引 言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党中央做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我省在实施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的基础上,把农业现代化提到了战略层面,实现“三化”协调推进。根据农业部编制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方案的安排和我省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发展现代农业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基础工程,是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我省优势农产品经过多年的布局优化和产业开发,总体上已经进入规模扩张阶段。为了适应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变化,构建山西优势农产品产业群体,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和效益,提高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按照一种产品规划一片优势区域,建设一项重点工程,推出一套发展模式,制定一套扶持政策的发展思路,选择一批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进行重点开发,对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章 发展现状

一、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省农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产品供给从短缺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民收入成倍增长,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省农业的进步是在结构和布局不断调整优化中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被动性调整。表现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和农产品购销体制的改革,赋予了农民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农业生产结束了“以粮为纲”的历史,逐步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变,经济作物和养殖业迅速发展。1984年与1978年相比,林牧渔各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17.4%上升到24.4%;在种植业内部,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比重上升了4个百分点。

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的适应性调整。表现为随着城乡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明显增加,农业结构内部调整继续加快步伐。种植业生产由单一的追求高产转向高产优质并重,内部结构趋向合理,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比重继续上升。林牧副渔各业并举发展,优质农产品和高附加值农产品比重上升。1997年与1990年相比,水果总产增长近3倍;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增长99.5%和89.5%。畜牧业连续几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比1990年增长77%、120%、2 76.5%。林牧渔各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28.7%上升到33.4%。

第三次是90年代后期以来的全面战略性调整。随着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全面接轨给我省农业带来的影响,农业结构进入了全面战略性调整阶段。表现为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开始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农业产业结构与各业内部结构同步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框架初步构建,优质专用品种比例大幅提高。这一时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二、主要农产品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在三次大的结构调整中我省优势农产品逐步显现出来,但是“多的不好,好的不多”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具有“走出去”能力的产品还很少。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省农产品出口额为6233万美元,只占全国出口份额0.2%。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的立足点出发,综合分析我省主要农产品发展现状与潜力,对推进优势区域布局和实施优势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主要粮食作物现状与潜力分析

我省粮食作物种类繁多,品种多样。主要有玉米、小麦、谷子、马铃薯、大豆、高粱、红薯、莜麦、荞麦、糜黍、杂豆、水稻等十几种。全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300万亩左右,总产100亿公斤左右。从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潜力分析,具有比较优势的是玉米、专用小麦、马铃薯和以谷子、燕麦、荞麦为主的小杂粮。

玉米:我省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生产带,生产条件十分优越,是全国玉米主产省之一,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8位,单产水平居第5位。玉米在我省广泛种植,播种面积占到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39%,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60%;玉米加工产品多,产业链条长,增值空间大,在我省发展玉米生产很容易形成规模优势。

小麦:小麦是我省传统的主要粮食作物,中部和南部麦区分别被划定为华北北部强筋麦区和黄淮北部强筋麦区,专用小麦生产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随着我省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小麦生产逐步向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专用化方向发展。2006年全省小麦面积为1100万亩,总产量253万吨。运城、临汾、晋城三市总面积达到926万亩,占到全省小麦面积的87%。全省优质专用小麦达到539万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专用小麦的市场需求逐年加大,我国每年仍需进口200万吨小麦专用粉以满足需求。因此,充分挖掘我省的资源优势和品种优势,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型小麦生产具有较大的潜力。

马铃薯:我省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所产马铃薯商品性好,干物质积累含量高,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近年来我省马铃薯种植在全国面积位居第七,产量位居第十。马铃薯具有粮食、蔬菜的双重用途,既是高产粮食作物,又是开发潜力很大的增收作物。马铃薯可开发出2000多种产品,产业链条长,市场需求旺,增值潜力大,种植效益好。以脱毒种薯为依托,调整我省马铃薯品种结构,发展专用马铃薯生产前景十分可观。

小杂粮:我省自然气候条件适宜于谷物类、豆类等杂粮栽培,其产品污染少、无公害、品质优良,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目前,全省小杂粮种植面积1500万亩,总产量185万吨。其中,谷子、莜麦在全国面积位居第一,产量位居第二;荞麦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四位。全省现有大中型小杂粮加工企业90多个,年加工转化能力60多万吨,占小杂粮产量的近1/3。一些名优产品开始在国际国内市场立足发展。如:沁州黄、汾州香、东方亮等小米,山阴的燕麦片,大同新荣区的燕麦粉,平鲁、灵丘、寿阳的荞麦不仅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还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农博会金奖。因此,谷子、莜麦、荞麦三种小杂粮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二)主要经济作物现状与潜力分析

我省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品种多样,主要有蔬菜、瓜类、水果、棉花、油料、红枣、核桃、麻类、甜菜、药材、烟草等,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综合考虑我省的优势和潜力,优先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红枣、核桃等几类农产品。

蔬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我省蔬菜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生产区域优势明显,已列入国家的七大优势产业带——黄土高原夏秋蔬菜优势产业带中。全省初步形成中南部设施冬春蔬菜生产和中北部越夏延秋茄果类、根茎类蔬菜生产的格局。南部在冬季完全不加温的情况下,日光温室可生产茄果类的喜温蔬菜;中部和东南部由于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适于越夏延秋茄果类和根茎类蔬菜生产;北部气候冷凉,适合夏秋季露地蔬菜生产;沿黄河滩涂地,适于芦笋生产。全省已认证的无公害蔬菜 5 生产基地已达300万亩,榆次、寿阳、新绛被确定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以永济市为主的南部黄河滩涂是我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全省已建各类蔬菜常年批发交易市场264个,蔬菜加工厂133个。我省发展蔬菜产业基础较好,特别是设施蔬菜、茄果类、根茎类蔬菜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水果:我省是水果栽培最适宜的区域之一,主要品种有苹果、梨、葡萄、桃、杏等。晋中、临汾和运城属于全国苹果优势区西北黄土高原苹果产业带。截止2006年底,全省苹果园面积502万亩,产量467万吨,分别占全国的30.1%和19.5%。梨园面积132万亩,产量47万吨,位居北方梨区第三位。目前,国内水果市场需求旺盛,同时,我国水果价格仅为国际市场价格的1/4—1/8,2006年全省出口水果8.2万吨,出口潜力巨大。果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因此,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我省资源、市场、科技、产业整体优势,开发以苹果、梨为主的水果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中药材:我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同时也给中药材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其中尤以黄芪、黄芩、党参、生地、柴胡等道地中药材量大质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陵川的党参,浑源的黄芪,屯留的黄芩、柴胡,襄汾的生地,新绛的远志等品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远远大于国家药典规定标准。2006年,全省中药材栽培面积120万亩,产量15万吨,产值9亿元。其中,生地年产量1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连翘年产量5000吨,占全国总 6 产量的67%。中药材产业链条基本形成。我省境内制药企业141家,其中,中成药生产企业20余家,年生产规模2万吨。因此,我省发展中药材生产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和产业基础。

(三)畜牧业现状与潜力分析

畜牧业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项支柱产业。我省饲草饲料资源丰富,兼有农区和牧区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大力发展猪鸡食粮型和牛羊草食型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猪:我省发展养猪业具备良好的隔离条件和生态环境,是生产无公害、绿色肉猪产品的最佳区域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省就加大了对养猪业的投入,建立了14个省级瘦肉型商品猪基地县,逐步形成了区域性集中分布的产业化生产格局。2006年全省肉猪出栏821万头,猪肉产量占全省肉类总产量的67%。随着猪肉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沿海城市和内陆大中城市逐步退出肉猪养殖,我省发展肉猪养殖大有潜力。

鸡:我省养鸡业起步较早,产业基础较好,基本实现了集约化饲养和产业化经营。由于养鸡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集约化程度高的特点,再加上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对保健、营养、绿色食品的家禽消费食品需求呈上升趋势,我省发展优质家禽产品前景广阔。

奶牛:奶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奶牛养殖是实现农牧结合的最佳途径。2002年我省被列入全国奶牛优势区,随着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开发,全省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我省有国内知名企业古城乳业 7 集团,蒙牛、夏进等知名企业也落户我省,全省年加工鲜奶能力在100万吨以上,生产乳制品100多种。发挥我省的资源优势、加工优势、市场优势,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奶牛养殖具有较大的潜力。

肉牛:我省肉牛养殖有一定的基础,晋南牛等地方特色品种养殖历史悠久,西门塔尔改良牛也有三十多年的养殖历史。90年代,太行山中段西门塔尔改良牛和晋南牛养殖区已被国家划入中原肉牛带。目前,国际市场牛肉价格坚挺,需求旺盛,国内市场需求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我省有6800万亩的草地和每年1200万吨的秸秆饲草资源,发展肉牛养殖具有较大的潜力。

羊:我省肉羊养殖历史悠久,培育了晋中绵羊、黎城大青羊等一些地方特色品种。我省的饲草、饲料资源和环境条件适合养羊,与内蒙、陕西、河北共同形成肉羊产业优势区,是生产绿色优质羊肉产品的理想区域。2006年全省羊存栏1141万只,羊出栏683万只,羊肉产量10万吨,羊绒产量785吨。全省现有年加工能力在300吨以上的肉羊加工企业50多个,年加工能力30多万吨,产品主要供应北京市场。岢岚县已成为鄂尔多斯集团的原料基地之一。养羊属于节粮型草地畜牧业,依托我省的产业基础优势,大力发展肉羊、绒山羊养殖前景广阔。

第二章 发展思路与目标

当前,推进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必 8 须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加快发展步伐。

一、指导思想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为目标,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的要求,以工业理念谋划发展农业,重组和优化生产要素,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提升优势产业集中度,培育和扩大优势农产品产业规模,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优势原则。既考虑省内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需求,更要考虑市场多样化、优质化、动态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及潜在需求,重点发展市场占有率高、前景广阔的优势农产品,特别是要瞄准国际市场,开发我省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

坚持比较优势原则。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资源的禀赋条件、现有生产水平和产业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生产因素,扬长避短,优先发展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的产品和产区,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坚持产业开发原则。着眼于提高产业竞争力,立足开发整个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名牌产品,构建优势产业群体。重点解决龙头企业和优势农产品基地脱节的问题,通过产业开发,形成我省的优势产业带。

坚持适度规模原则。充分考虑优势农产品区域生产条件的独特性和市场需求特点,同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组织适度规模生产,防止过度开发,以保持特色产品的自然特性和经济价值,促进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原则。首先是突出重点产品。即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当前生产力不足的产品,能够抵御进口农产品冲击、替代进口、出口潜力大的产品。其次是突出重点区域。优势产区相对集中,优中选优,不全面开花。特别是对列入国家规划的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的产品和区域,要优先规划,重点发展。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原则。始终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切实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凡是与农民利益有关的问题,都要和农民商量,不强迫命令,不强制推进统一种植和统一经营。

三、发展目标

依据我省资源优势和主要农产品发展潜力, 规划发展的重点确定为玉米、专用小麦、马铃薯、蔬菜、油料、苹果、梨、生猪、奶业、肉牛、肉羊、鸡等12种优势农产品和杂粮(谷子、莜麦、荞麦)、棉花、中药材、蚕桑、绒山羊、蜜蜂、红枣、核桃等8种特色农产品。按照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的要求,到2010年,建成一 10 批规模较大、有市场、有特色的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产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提高我省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建成一批规模大、市场稳定、结构科学合理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产业区,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符合山西资源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农业生产力布局,优势区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以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在保持总面积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更加适应我省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全省粮食单产、总产稳定提高,自给率稳中有升,商品率、优质率和加工转化率显著提高;玉米、小麦、小杂粮、马铃薯四种粮食作物优势区总产量目前占全省的比重为73%,到2010年和2015年,占全省比重将分别提高到74%和78%。主要经济作物蔬菜、水果中优势品种面积和设施生产面积大幅度增加,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基本得到普及推广,产品优质率达到95%、产后处理与加工率达到75%以上,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大幅度增加;区域性优势经济作物棉花、油料、红枣、核桃、中药材、蚕桑等,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形成一批有稳定的市场、有稳定的商品生产基地、有区域特色的名牌产品;粮菜兼用的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率达到40%以上,种薯、商品薯、加工薯三大基地初步形成。

以肉、奶、蛋生产为主的畜牧业生产,优势区总量在目前占全省62%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占全省比重将分别提高到70%和79%。到 2010 年人畜分离的小区型规模养殖率达到 50% 以上,猪、鸡良种优质率 11 达到 90% 以上;牛、羊良种优质率达到 30% 以上;到 2015 年人畜分离的小区型规模养殖率达到 80% 以上,猪、鸡良种优质率达到 100%,牛、羊良种优质率达到 50% 以上;基本实现无害化健康养殖的生产格局,保障市场有效供给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第三章 区域布局和建设重点

以《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区域布局为基础,根据加快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逐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对优势产区和优势产品按照粮食、园艺、畜牧三大产业进一步科学布局。

——粮食产业:太行山一带河谷地带及晋北、忻定、晋中盆地重点发展优质玉米生产,晋南盆地重点发展优质强筋专用小麦和复播玉米生产;东西两山及北部高寒区的丘陵区重点发展优质马铃薯和杂粮生产。

——园艺产业:在临汾、运城、上党、晋中、忻定、大同盆地城郊区及交通、水利、生态环境好的重点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在太原以南各盆地丘陵区重点发展优质苹果生产,在雁门关以南各盆地边山丘陵区发展优质梨生产。

——畜牧产业:依据自然地理的分布特征、农民养殖的习惯和畜禽养殖具有规模效应的县为基础,重点规划发展肉、奶、蛋三大产业带,即大同、忻定、晋中、晋南、上党五大盆地为肉猪、奶牛、蛋鸡产业带,12 东山为肉牛产业带。晋北、晋西为肉羊、绒山羊产业带。

本规划提出的优势农产品分两大类,一类是大宗优势农产品,是指在全省农产品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市场前景广阔,与周边省或全国相比有规模发展的相对优势,而且对全省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影响较大的农产品;另一类是特色农产品,是指在我省局部区域有一定规模,特色明显,市场前景好,产业开发有一定基础和条件,对局部地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影响较大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

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

(一)玉米

1、区域布局(共43个县):结合“十一五”规划,全省玉米生产优势区域重点规划发展 “一条带四大区”,共涉及43个县。一条带即太行山玉米生产带,包括:晋城市的陵川县和高平市,长治市的屯留县、长子县、襄垣县、长治县、沁县、壶关县、潞城市和武乡县,晋中市的寿阳县和昔阳县,阳泉市的盂县和平定县,临汾市的安泽县和忻州市的五台县(16个)。四大区分别为:晋北盆地区,包括大同市的阳高县、天镇县、浑源县和大同县,朔州市的朔城区、山阴县、怀仁县和应县(8个);忻定盆地区,包括忻州市的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和代县(4个);晋中盆地区,包括晋中市的榆次区、太谷县、祁县和平遥县,太原市的清徐县和阳曲县,吕梁市的文水县和汾阳市(8个);晋南盆地区,包括运城市的盐湖区、闻喜县、夏县和永济市,临汾市的尧都区、13 襄汾县和洪洞县(7个)。43个县玉米种植面积均在20万亩以上。在发展方向上,太行山玉米带及晋中、忻定、晋南盆地重点发展加工专用、粮饲兼用和特种玉米,晋北盆地重点发展粮饲兼用、青贮玉米及特用玉米。

优势区43个县2006年玉米种植总面积1345万亩,总产量495万吨,分别占全省73%和76%。到2010年,优势区面积计划达到1550万亩,总产量达到58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73%和77%;到2015年,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600万亩,总产达到72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78%和80%。

2、建设重点:以标准化玉米新品种展示区和玉米丰产方建设为重点,建设100万亩以上玉米高产稳产示范田,把优势区43个县建成生产规模大、市场竞争力明显的优质玉米生产基地。

玉米新品种展示区建设。优势区每县建立优质玉米新品种展示田100亩。引进、示范和推广耐密型新品种,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加强展示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农田水利排灌设施、渠道防渗、农机具、田间道路等。

标准化玉米丰产方。每个县建设一个面积1万亩以上和10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玉米丰产方。通过加强农田水利和地力建设,推广优质品种和配套技术,大幅度提高丰产方生产水平。

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组装配套。在总结当前我省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地膜、秸秆覆盖、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生产等 14 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引进试验新技术,加强各种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研究和示范推广,大力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水平。

(二)小麦

以发展优质小麦为重点,规划建设南部中熟冬麦区和中部晚熟冬麦区。南部冬麦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在全国属黄淮北部优质强筋冬麦区,是山西省小麦主要产区。

1、区域布局(共33个县):南部中熟冬麦区主要包括运城市的13个县,临汾市的洪洞、襄汾、尧都、翼城、曲沃、侯马、浮山、霍州等8个县,晋城市的泽州、阳城、高平、沁水等4个县,共计25个县;中部晚熟冬麦区主要包括黎城、襄垣、祁县、太谷、平遥、介休、文水、孝义共8个县。

到2015年,优势区33个县和现在相比,小麦种植面积基本稳定,但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将由87%提高到91%;小麦优质率达到85%以上,商品率达到50%以上,订单率达到20%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

2、建设重点:以推广优势专用品种为基础,以推广综合配套技术为重点,在优势区33个基地县引进、培育和推广不同用途的专用小麦品种,争取在优势区每个重点县建设1个万亩小麦繁育基地和1个百亩新品种展示田,力争到2015年优势区内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统供率达到95%左右。

(三)马铃薯

1、区域布局(包括优势生产区域27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12个县):重点规划建设北部加工专用型马铃薯、中南部早熟菜用型马铃薯两大优势生产区域及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共29个县(不重复计算)。北部加工专用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包括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4市的天镇、阳高、左云、浑源、灵丘、平鲁、右玉、朔城区、神池、岢岚、静乐、五寨、保德、偏关、河曲、五台、临县、岚县、兴县、方山等20个县。中南部早熟菜用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包括寿阳、和顺、武乡、沁源、平顺、隰县、蒲县等7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包括阳高、天镇、平鲁、右玉、临县、岚县、五寨、五台、古交、娄烦、沁源、平顺等12个县。

两个优势区27个县2006年马铃薯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比重为46%和42%;到2010年,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提高到50%和48%,脱毒种薯推广率由目前的12%达到25%,加工转化率达到30%;到2015年,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提高到55%和54%;脱毒种薯推广率将达到40%,加工转化率达到45%以上。

2、建设重点:一是改、扩建省级及繁育基地县的马铃薯脱毒苗快繁实验室、微型种薯繁育日光温室、原种生产网棚、种薯贮藏窖等设施。在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县建设原种繁育基地和种薯贮藏窖,形成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供应体系;二是在北部加工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建设高淀粉型、油炸薯条、油炸薯片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中南部早熟菜用 16 型马铃薯生产优势区,建设鲜食菜用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四)生猪

1、区域布局(共26个县):依据生猪重点县地域分布的集中度,生产水平的先进性,充分考虑以集中连片形成产业优势等因素。从南往北规划为三个优势发展区26个基地县。

南部发展区,包括高平、泽州、长治县、长治郊区、长子、屯留、襄垣、洪洞、襄汾、翼城、尧都区、临猗、芮城13县。主要利用原种场、种猪扩繁场的基础配臵优势,生产三元、四元、五元杂交高档优质瘦肉型猪和为中南部地区提供优质能繁母猪更新,推进规模化优质肉猪生产发展;

中部发展区,包括太谷、榆次区、平遥、介休、汾阳、孝义、清徐、阳曲、平定9个县。主要利用原种场、种猪扩繁场的基础配臵,发展大型规模化养猪场、户,提高规模养殖份额;

北部发展区,包括天镇、阳高、浑源、原平4个县。利用马身猪、山西黑猪等品种资源,开发特色风味肉猪生产,发展多元化肉猪产业。

三大发展区猪肉产量2006年34万吨,占全省比重54%,到2010年计划达到52万吨,占全省比重达到55%,区域内规模养殖比例达到 72%;到2015年产量达到12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提高到75%左右。

2、建设重点:以清洁化健康养殖工程为重点,新建 3000 个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标准化小区和规模场。力抓好良种繁育体系、新建省级良种猪繁育中心 1 个,新建一批原种猪场、种猪扩繁场、地方猪种资 17 源保护场和输精站点,每年平均更新能繁母猪 16 万头。在北部发展区推广山西省瘦肉型猪 SD-I 系、SD-II 系、SD-III 系及 SS-I 系品种。建设大型沼气设施 26 个,户用沼气设施 5000 个。在 70 个规模场内进行 “三改两分离”粪污处理建设。建设有机肥厂 26 个。制订生猪生产标准 4 个。推广 15 项标准化生产技术。组织成立规模不等的养猪经济合作社 100 个。

(五)奶业

1、区域布局(共22个县):依据龙头加工企业的购销点布局和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居民消费水平因素。重点规划北、中南部两大发展区22个基地县。北部发展区,包括大同南郊、大同县、天镇、浑源,朔城、山阴、应县、怀仁,忻府、定襄10个县;中南部发展区,包括小店、晋源、清徐、阳曲、榆次、太谷、祁县、平遥、洪洞、翼城,长治郊区、盐湖区12个县。

两大发展区牛奶产量2006年67.6万吨,占全省83%;到2010年,牛奶产量达到112万吨,占全省比重达到93%;到2015年,牛奶产量达到175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提高到98%左右。发展重点是提高奶牛质量,奶牛单产由现在的 4.15 吨提高到 6 吨。

2、建设重点:改造(扩建)500 头以上规模的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场)50 处,改造(扩建)300 头以上规模的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场)150 处,新建 200 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小区(场)550 处。完善 22 个改良配种站点。在省级和重点市分别建设DHI测定系统 6 个。建设机械 18 化挤奶站 300 处。在 500 头以上养殖小区或养殖场配臵全日粮混合加工机械 50 台。种植青贮玉米或优质人工牧草,确保每头成母牛至少有 2 亩饲料地。按每头奶牛10立方米,建设青贮窖(池)120 万立方米;购臵青贮揉切碎机2200台;购臵青贮收获机械 220 台。奶牛全部配臵耳标,全面实施良种登记,生产性能评价检测。

(六)肉牛

1、区域布局(共26个县):依据改良肉牛和地方良种分布的特点,重点规划发展雁门关、东山、晋南三个优势区26个基地县。

雁门关黄牛区。包括五台、繁峙、五寨、应县、灵丘、交口6个县。主要利用黄牛存栏规模优势,引进优良种精,加大改良力度,发展肉用母牛繁殖基地;

太行山西门塔尔改良牛区。包括盂县、清徐、和顺、祁县、榆社、沁县、沁源、武乡、襄垣、屯留、交城、文水、阳城13个县。

晋南牛培育区。包括新绛、垣曲、夏县、芮城、安泽、乡宁、襄汾7个县。此区域为晋南牛的主产区,可借助“晋南牛保种选育工程”培育发展晋南黄牛优质肉牛产业。

三大区的牛肉产量在2006年6万吨、占全省38%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12万吨和16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提高到60%和70%左右。肉牛带规模县的存栏量、出栏量比重保持在 60% 以上。

2、建设重点:以能繁母牛可持续发展和育肥牛增产为重点,建设规模母牛繁殖 养殖小区600个,发展能繁母牛60万头以上;建设规模育肥牛养殖小区100个,发展优质肉牛 20 万头以上。为养殖户新建塑 膜圈舍设施1000万平方米;建设沼气粪便处理设施6000处;改良牧坡,种植优质牧草80万亩;新建青贮池 200 万立方米;配备饲料加工设备 3000 台(套);引进优质种精200万粒;修建小区道路、绿化隔离带,通水、通电设施,发展肉牛健康养殖。在运城、临汾2市的主产县,建设晋南牛保种选育扩群小区10个,发展晋南牛10万头,作为开发优质高档改良肉牛的基础。

(七)肉羊

1、区域布局(共20个县):重点发展晋北肉羊区和中南部东山的20个基地县。优势区域包括:大同、浑源、左云、广灵、灵丘、右玉、平鲁区、朔城区、宁武、神池、五寨、代县、偏关、寿阳、左权、浮山、大宁、沁水、陵川、黎城。20个基地县羊肉产量在2006年3.8万吨占全省38%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9万吨和19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提高到56%和73%左右。

2、建设重点:建设年存栏肉羊 1000 只以上的规模养羊小区(场)700 个,建设优种羊制种中心1个,扩建肉用绵羊原种场2个、改扩建肉用绵羊扩繁场5个,并配套饲草饲料用地。新建或扩建年加工能力在50万吨的羊专用配合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5个。养殖小区配套大型饲草揉搓机700 台(套),规模养殖户配备小型饲草揉搓机15万台。以畜禽耳标为载体,建立动物标识溯源系统。

(八)鸡

1、鸡区域布局(不重复计算共25个县,其中重复的县有平遥、文 20 水、尧都、夏县、稷山5个县。):重点规划发展中南部为主的盆地鸡优势生产区25个基地县,包括小店、榆次、太谷、平遥、祁县、榆社、介休、文水、汾阳、孝义、原平、忻府、长子、洪洞、尧都、曲沃、襄汾、夏县、稷山、临猗、盐湖、永济、新绛、朔城、大同南郊。

其中,蛋鸡优势县20个,包括榆次、太谷、平遥、祁县、榆社、文水、汾阳、孝义、原平、忻府、长子、洪洞、尧都、曲沃、襄汾、夏县、稷山、临猗、朔城、大同南郊区。禽蛋产量在2006年26.4万吨占全省50%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41万吨和70万吨,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提高到55%和58%左右。

肉鸡优势县10个,包括盐湖、永济、夏县、稷山、新绛、尧都、文水、平遥、介休、小店。特色肉鸡区以运城市的基地县为主,重点发展三黄鸡、穗麻鸡、广西黄鸡生产。优势区10个县在2006年肉鸡出栏量2200万只占全省37.5%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肉鸡出栏量分别达到4000万只和1亿只,分别占到全省比重的44%和50%左右。

2、建设重点:建设存栏50000只以上的标准化蛋鸡小区25个。建设出栏50000只以上的标准化肉鸡小区10个。扩建存栏万只以上的规模户45个。以文水、永济、太谷、长子、平遥等5县(市)的禽产品加工企业为基础,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扩建。完善25个基地县中心(站)的疫苗冷链、贮藏运输、抗体监测配套仪器设备系统建设,力争免疫率达到100%,最大程度地消灭重大传染性疾病,搞好清洁、净化生 21 产,改扩建持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鸡场,使其生产能力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0%。

(九)蔬菜

1、区域布局(共44个县):重点在六大盆地规划发展四大特色蔬菜产业区:一是以临汾、运城、上党盆地为主体的南部冬春蔬菜生产区。包括运城市的新绛、闻喜、夏县和盐湖,临汾市的洪洞、尧都、襄汾、曲沃、翼城和侯马,长治市的长子、屯留、黎城、潞城和长治县,晋城市的沁水、高平和泽州等,共18个基地县(市、区)。针对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西北市场以及省会太原市场,以冬春设施蔬菜生产为发展目标,主要生产冬春茄果类喜温蔬菜;二是以晋中盆地为主的中部夏秋蔬菜生产区。包括太原市的清徐、小店和晋源,晋中市的寿阳、榆次、太谷、祁县和平遥,吕梁市的文水、离石和交城,阳泉郊区,共12个基地县(区)。针对以广东为首的华南市场,发展夏秋露地菜生产,主要生产茄果类、甘蓝等;三是以忻定、大同盆地为主的北部恋秋蔬菜生产区。包括忻州市的忻府、定襄、河曲和原平,朔州市的应县和朔城,大同市的阳高、天镇、大同南郊和大同县,共10个基地县(区)。主要针对京津、华南市场,重点发展胡萝卜、萝卜、洋葱、甘蓝等根茎类蔬菜生产;四是运城沿黄芦笋生产区。包括运城市的永济、芮城、万荣和河津,共4个基地县(市)。主要针对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盟等国外市场,重点发展芦笋出口加工品。

优势区44个基地县将逐步引进名优特蔬菜品种,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种植,稳步增加种植面积,积极扩大设施栽培面积,增加总量供给。到2010年,优势区蔬菜面积要达到470万亩,其中设施面积要达到100万亩,总产量达到1300万吨;到2015年,优势区蔬菜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达到72%和75%;设施面积达到120万亩。在优势区生产基地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食用蔬菜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全省基本实现蔬菜无公害生产 , 无公害蔬菜产品合格率达到 95% 以上。全省蔬菜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 40%,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蔬菜产业贡献额超过 800 元。

2、建设重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优质无公害和反季节蔬菜生产为目标,以设施蔬菜为重点,加强生产设施、示范和生产基地、市场流通和服务体系建设。

生产设施建设。在四大蔬菜区44个基地县,加强节能日光温室和大中拱棚建设,大幅度提高冬春蔬菜生产能力。坚持基础设施实用化,配套设施科学化,因地制宜建设经济实用的日光温室和大中型拱棚的基础设施,降低投入产出比。根据生产需要,配套滴灌、CO2气肥及水肥一体化和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黄蓝诱虫板等技术装备,为提高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无公害示范基地建设。在蔬菜万亩乡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布点,开展环境与产品的监测、评估、申报、认证等工作。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生产,通过示范,带动区域内400余万亩优势蔬 23 菜生产的实施。在示范基地县各建立示范园区1个,示范村10个,重点承担区域内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在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且规模化程度较高的县内,选择部分县建立工厂化育苗基地,为区域内和社会提供优良种苗,提高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水平。

市场流通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在44个县建设净菜配送中心和冷库,提高蔬菜产后处理能力和预冷、贮藏能力。在省、市、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站)配备技术服务、培训设备;在区域内万亩蔬菜乡(镇)建立技术服务站。为蔬菜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开展各种技术服务。

(十)油料

1、区域布局(共40个县):重点规划建设向日葵、胡麻、大豆、油菜四个品种的两大优势产业区40个基地县:一是东南部复播向日葵、大豆和冬油菜生产区,包括运城市的永济、临猗、万荣、盐湖、闻喜和绛县,临汾市的襄汾、曲沃和翼城,晋城市的沁水、高平、泽州和阳城,长治市的长治县、平顺共15个县(市、区);二是中北部春播向日葵、胡麻、大豆生产区,包括晋中市的平遥、祁县、太谷和榆次,太原市的清徐和小店,吕梁市的兴县、临县、柳林和岚县,忻州市的河曲、原平、代县、神池、静乐、五寨、偏关、岢岚和宁武,朔州市的平鲁、山阴、朔城和右玉,大同市的新荣、左云共25个县(市、区)。优势区40个县2004年四种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48.8万亩、总产量28.6万吨,分别占全省的49.4 %和48.8%。到2010年,规划发展到350万亩,总产达到29.3 24 万吨。到2015年,规划发展到360万亩,总产达到31.1万吨。

2、建设重点:依靠科技进步,突出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推广,不断发展油料品种的区域化、规模化,提高产品的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推进油料的加工和产业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一是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制定10个油料品种的生产技术规程,建设10个标准化技术示范园,每个面积5000亩,总面积5万亩;建设31个优质油料生产示范区,每个面积1万亩,总面积31万亩。到2015年,生产基地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率达到 90%。项目区各县至少有1个品种获得无公害、绿色或有机农产品认证,获得认证的产品集中连片种植规模达到5000亩以上。二是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引导生产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油脂加工企业,在生产区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产销订单,积极支持“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继续扶持各种形式的产销衔接活动,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努力提高油料生产组织化程度。三是质量安全建设。由省级牵头制定符合项目区生产特点的油料质量标准10个,生产技术规范10个。四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项目区重点推广高油大豆、优质向日葵、“双低”油菜、优质胡麻新品种和新技术;做好优质油料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工作,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加强技术培训。

(十一)苹果

1、区域布局(共30个县):根据资源和生态优势,重点在太原市 25 以南规划建设5个优质苹果生产区共30个县。一是运城优质苹果区,包括临猗、万荣、平陆、芮城、盐湖、闻喜、夏县、河津、稷山、新绛、永济等11个县;二是临汾优质苹果区,包括曲沃、翼城、吉县、襄汾、隰县、尧都、乡宁、霍州、大宁等9个县;三是晋中优质苹果区,包括太谷、榆次、祁县、平遥、介休、榆社等6个县;四是晋城优质苹果区,包括高平、陵川两个县;五是长治优质苹果区,包括沁县、武乡2个县。优势区30个县目前苹果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72.2%和88.6%。到2010年,优势区30个县苹果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78%和90%,平均亩产达1300公斤,比2006年增长14%;到2015年,面积和总产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85%和90%,单产水平将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2、建设重点:包括五大优质苹果优势生产区和出口基地建设。在优质苹果生产区重点加强科技示范、优质苗木供应、生产技术服务和产后处理能力。在5大区分别建设2万亩规模的高科技示范园区、1600亩规模的苗圃和2000吨气调保鲜库各1个。选择条件较好的县建设一批无公害苹果出口基地,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基地300万亩,制定、推广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规程,加强水利设施及配套技术建设。

(十二)梨

1、区域布局(共20个县):重点规划建设4个优质梨生产区。一是忻定盆地优质梨生产区,包括原平、代县、忻府、定襄等4个县;二是晋中优质梨生产区,包括祁县、平遥、榆次、太谷、文水、临县等6 26 个县;三是晋南优质梨生产区,包括隰县、蒲县、盐湖、临猗、芮城、万荣等6个县;四是晋东南优质梨生产区,包括高平、泽州、长子、屯留4个县。优势区20个基地县梨面积和总产分别占全省的70%和80%。到2010年,面积和总产占全省比重达到80%和85%;到2015年,面积和总产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达到92%和93%。

2、建设重点:在优质梨优势生产区重点加强科技示范、优质苗木供给、生产技术服务和市场建设。在优质梨重点县各建设万亩规模的高科技示范园区、500亩规模的优质梨苗木繁育基地各1个。在4个优质梨优势生产区建设无公害梨出口基地50万亩,分别建设产地果品批发市场1个。

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建设重点

(一)杂粮。优质杂粮重点开发谷子、荞麦、莜麦3个优势品种。

1、区域布局(不重复计算共48个县):

①谷子(共30个县)。规划为“三带五区”:一是太行山优势谷子生产带,又分为三大优势区域。太行山北部优势区,包括大同市的广灵、浑源,忻州市的繁峙、五台、定襄共5个县;太行山中部优势区,包括太原市的阳曲,阳泉市的盂县、平定,晋中市的榆次、榆社共5个县;太行山南部优势区,包括长治市的武乡、沁县、襄垣、屯留、黎城、平顺、壶关,晋城市的陵川、泽州、阳城共10个县。二是吕梁山优势谷子生产带,分一个区。包括兴县、临县、柳林、离石、汾阳、石楼共6个县。三是太岳山优势谷子生产带,分一个区。包括临汾市的古县、安泽、27 浮山、翼城共4个县。

②荞麦(共9个县)。规划晋北、晋中两大优势生产区域。晋北荞麦优势生产区,以生产苦荞为主,包括灵丘、左云、广灵,朔州市的右玉、平鲁共5个县;晋中荞麦优势生产区,以生产甜荞为主,包括寿阳、和顺、左权、昔阳共4个县。

③莜麦(共13个县)。优势生产区域包括大同市的新荣、左云,朔州市的右玉、平鲁、山阴,忻州市的神池、河曲、五寨、保德、岢岚、宁武、静乐、偏关共13个县。

以上优势区48个县(不重复计)近三年三种杂粮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60%和63%,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分别为50%、30%和30%;到2015年,优势区播种面积、总产量占全省比重分别达到70%和75%、优质率、商品率和加工转化率分别达到80%、50%和60%。

2、建设重点:一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根据优势区域布局,在重点县建立良种繁育圃,每圃面积不少于100亩。二是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设标准化技术示范园和优质小杂粮生产示范区。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要求,制定并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项目区各县至少要有1个品种获得无公害或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认证产品集中连片种植规模要达到5000亩以上。三是围绕谷子、莜麦、荞麦三种作物的生产基地,择优扶持建设杂粮加工龙头企业。到2015年,全省小杂粮系列产品加工率达到 60%以上。

(二)棉花

1、区域布局(共7个县):重点规划建设运城中熟优质棉区、临汾中早熟中短绒棉区两大优势区域。运城中熟优质棉区包括永济、临猗、盐湖、夏县、芮城等5个县,临汾中早熟中短绒棉区包括襄汾、曲沃等2个县。优势区7县2006年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85%和95%;到2010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87%和96%;到2015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占全省的比重分别达到92%和98%。

2、建设重点:重点建设5个优质棉花基地县,规模达到115万亩;建设2个专用棉生产基地县,规模达到15万亩。通过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努力降低“三丝”含量,使优势区棉花优质率达到90%以上,商品率达到95%以上,订单率达到40%左右。一是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原种和良种繁育基地,初步形成原种和良种配套的棉花种子繁育体系,保障优势区内全部实施统一供种,每个县统供品种不超过3个,优种统供率达到90%以上。二是在优势产区每个县建立1个5000亩高标准示范棉田,示范面积3.5万亩,辐射带动130万亩棉田的生产水平提高。推进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加强棉花播种、管理、采摘、晾晒、运输、包装行为规范。实现棉花从“生产环境、存放环境到加工运输环境”全过程的纤维品质跟踪检验检测。三是棉种加工设备配套建设。对现有棉种加工设备进行更换、改造和完善,提高脱绒包衣棉种的年加工能力。

(三)中药材

1、区域布局(不重复计算共20个县,其中重复的县有平顺、榆社、29 陵川、闻喜4个县。):重点规划发展黄芪、党参、柴胡、生地、远志连翘、黄芩7个品种。

①黄芪(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浑源、应县、繁峙、五寨等4个县的恒山、管涔山区,到2010年发展到24万亩,2015年发展到26万亩。

②党参(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陵川、平顺、壶关、武乡等4个县的太行山区,到2010年发展到7万亩,2015年发展到9万亩。

③柴胡(共6个县):优势区域为平顺、屯留、陵川、万荣、闻喜、垣曲等6个县的太行山、中条山山地丘陵区。到2010年发展到10万亩,2015年发展到12万亩。

④生地(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太岳山、中条山一带的尧都、襄汾、曲沃、侯马等4个县。到2010年发展到10万亩,2015年发展到15万亩。

⑤远志(共2个县):优势区域为中条山地区的新绛、闻喜等2个县,到2010年发展到12万亩,2015年发展到14万亩。

⑥连翘(共3个县):优势区域为太行、太岳山区的安泽、陵川、榆社等3县,到2010年发展到6万亩,2015年发展到8万亩。

⑦黄芩(共4个县):优势区域为陵川、平顺、榆社、和顺等4个县的太行、太岳山麓地区,到2010年发展到14万亩,2015年发展到17万亩。

以上不重复计算共20个县,其中重复的县有平顺、榆社、陵川、闻喜4个县。

2、建设重点:以提升山西道地中药材质量,创造一批在国内外公认 的知名品牌,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中药材品种为目标,开展野生半野生药材抚育,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制订和实施质量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加强GAP生产基地建设,扶持一批较大规模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建设中药材市场交易平台,形成产、加、销产业链。一是在全省建立10个苗木繁育基地,开展我省大宗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二是制定我省地方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依托全省农技推广体系,重点抓好种子繁育技术、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轮作倒茬、合理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商品储存养护等项技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三是对野生药材尤其是濒危的野生药材品种进行野生、半野生抚育技术的研究。四是在大宗药材主产区,建立符合GAP要求的大型中药材生产基地。同时系统整理山西省中药材具有传统道地特色的栽培技术,建立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体系。

(四)蚕桑

1、区域布局(共15个县):重点规划发展东南部和南部蚕桑优势区域,包括晋城市的阳城、沁水、高平、陵川、泽州,长治市的屯留、沁县、武乡、襄垣,运城市的垣曲、闻喜、夏县,临汾市的隰县、翼城,吕梁市的柳林共15个县。目前,全省桑园面积共17万亩,分布在27个县。规划前三年,每年发展新桑园6000亩,到2010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18万亩;后五年每年发展新桑园5000亩,到2015年全省桑园面积达到20万亩。

2、建设重点:开发优质桑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适当扩大生产规模。一是新建桑园5万亩,其中2010年以前新建2万亩;淘汰老桑园和 31 低产桑园5万亩。二是建设优种桑树苗木基地1000亩,2010年以前建成;三是引进和选育优质蚕种,配臵蚕种质检仪器;四是推广养蚕新技术,包括大棚养蚕技术,2015年以前建设永久钢筋塑料养蚕大棚4300栋,其中2010年前建成1800栋;五是推广方格蔟上蔟新技术,优良蔟具使用率2010年前达到70%,2015年达到90%以上;六是烘茧设施配套,到2015年,年产茧达50万公斤以上乡镇配套相应的全自动烘茧机。

(五)绒山羊

1、区域布局(共11个县):重点发展晋西年存栏规模在6万只以上的11个基地县,包括岢岚、神池、静乐、偏关、河曲、保德、永和、隰县、兴县、岚县、临县。11个基地县在2006年羊绒总量293吨、占全省37%的基础上,到2010年和2015年分别达到600吨和1230吨,占全省的比重将分别达到55%和74%左右。

2、建设重点:建设年存栏绒山羊 1000 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场)500 个。改扩建绒山羊原种场 1 个;改扩建绒山羊扩繁场 3 个,并配套饲草饲料用地。建设年加工能力 10 万只以上的大型精梳绒生产场 1 个。为养殖小区配套大型饲草揉搓机,规模养殖户配备小型饲草揉搓机设备。以畜禽耳标为载体,建立动物标识溯源系统。

(六)蜜蜂

1、区域布局(共12个县):规划重点在榆次、阳泉郊区、盐湖、临猗、沁水、泽州、吉县、临县、忻府、平定、灵石、沁县等12个蜜源条件好和有养蜂基础的县建立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2006年,全省养蜂11.5万箱,蜂蜜产量为2600吨。到2010年,全省养蜂达到13万箱,32 蜂蜜产量达到3000吨;到2015年,全省养蜂达到16万箱,蜂蜜产量达到3500吨,优势区占全省的比重达到40%和45%以上。

2、建设重点: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开展蜜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养蜂生产。一是抗螨蜜蜂品系培育推广,依托省晋中种蜂场 在沁水、临猗、榆次区、忻府区、阳泉郊区 5 县区推广“抗螨蜜蜂品系” 2 万群,控制蜂螨危害,提高蜜蜂质量,推进专业化、标准化养蜂生产。

在上述5县区建立5个蜂王扩繁场和15个蜜蜂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形成我省优质蜂产品示范基地;三是推动蜂产品生产多元化发展,大力推广蜂王浆、蜂胶、蜂花粉等系列产品优质高产技术;四是大力发展授粉专用蜂群,探索建立蜜蜂授粉示范园区,提高种植业授粉专业化水平,提高养蜂生产效益;五是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推进养蜂业及产品开发的产业化经营。

(七)红枣。

1、区域布局(共27个县):重点规划建设三大优势区27个基地县:晋中汾河中游区,包括晋中市的榆次、太谷、祁县、平遥,吕梁市的交城、文水,太原市的清徐共7个县;西部沿黄区,包括忻州市的保德,吕梁市的兴县、临县、柳林、石楼,临汾市的永和共6个县;晋南盆地丘陵区,包括临汾市的洪洞、尧都、襄汾、翼城、曲沃,运城市的稷山、临猗、河津、闻喜、夏县、盐湖、永济、芮城、平陆共14个县。三大优势区现有枣树面积385万亩,总产45万吨,到2010年,优势区面积发展到400万亩以上;到2015年,在面积稳定的基础上,总产达到200万吨以上,占到全省比重分别为70%和80%以上。

2、建设重点:以地方名枣开发为重点,配合建立名枣栽培管理技术规范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申请国家产地地理标志产品和品牌商标。一是优势高产枣园建设。在优势区建设纯正优质名枣高产示范园;整治改造结果枣园,高接换优。二是优质种苗采穗园建设。在每个优势县建设1个标准化采穗园,在优势区基地县选建标准化优质苗木生产基地,以满足枣园扩建与更新改造所需。

(八)核桃。

1、区域布局(共12个县):在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的低山丘陵区三个核桃优生区重点规划建设汾阳、孝义、交口、左权、榆社、黎城、陵川、灵丘、平定、盂县、古县、安泽等12个优势核桃生产重点县。品种以适合我省生长的酥核桃为主,同时发展晋龙1号、晋龙2号以及其他优良品种,逐步高接换优,改造低产林,使我省核桃的品种得到进一步优化。优势区面积在2006年200万亩占全省44.7%的基础上,2010年达到550万亩,占全省比重达到50%;2015年达到600万亩,占全省比重达到55%以上。

2、建设重点:以优质高产核桃园建设为重点。一是在核桃生产重点县建设高产示范园区和优质核桃苗木繁育基地。扶持产地批发市场和加工、营销龙头企业;二是在重点县建设无公害核桃生产基地。

第四章 保障措施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面力量,34 采取综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我省优势农产品生产总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我省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强,加快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职责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作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现代化的切入点和主要抓手,进一步转变职能,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切实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提供指导和服务上来,认真做好规划制定、政策宣传、信息引导、示范建设、科技推广、产销衔接等服务,充分发挥规划的导向作用,要以规划为指导,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整合相关政策,引导资金投向。要形成全省一盘棋,分步实施,分级负责,有序推进的格局。到2010年,要通过实施“四项计划”即玉米丰产增粮计划、规模健康养殖计划、高效园艺建设计划、龙头企业培育计划,优先发展玉米、水果、蔬菜、猪、鸡、牛、羊、红枣等优势农产品,尽快形成我省的优势区域带和一批产业龙头企业,提高我省农业整体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

省里将成立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领导组,组织指导规划编制、实施和工程项目建设等工作。各市、县(市、区)也要以政府牵头,农业部门为主体,吸收计划、财政、林业、水利、农机、国土、金融、保险等相关部门参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本地区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和实施方案。各地要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目标管理,层层落实任务分工,按照工程化管理办法实施优势农产品项目开发。农村基层单位、农民群 35 众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实施规划的主要力量,要加强宣传引导,把实施政府规划与自身生产经营行为结合起来,把获取局部短期收益与追求全局长期利益结合起来,提高主动参与规划实施的自觉性。

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

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决定了优势农产品的质量和规模。我省受自然条件限制,农业生产设施比较脆弱,物质技术装备落后,防灾减灾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要做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必须始终把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淤地坝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实施力度,每年完成建设200万亩的高标准旱作田、节水灌溉高产田和盐碱化治理田,提升耕地质量和等级。大力扶持农技推广、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综合执法、新型农民培训等六大支撑服务体系建设。充实优势区域基层农技推广力量,完善试验示范基础设施,配备必需的技术服务装备,建立农技推广区域中心站。扶持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启动“金农”工程,推进电视、电脑、电话“三电合一”建设。加快市、县级农产品质检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畜牧兽医机构和病虫害预警应急功能。解决基层执法人员办公场所和必要装备。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健全农民培训网络。全省农业六大支撑服务体系基本达到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运转协调、服务到位的目标。

围绕20种优势农产品,全面启动基地县建设项目。在深入推进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小杂粮产区和中南部无公害水果蔬菜产业区的同时,重点在不同区域,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县,每个县建设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个示范村和1000个科技示范户,要把种子工程和畜禽良种工程放在优先位臵。在粮、棉、菜优势产区,建设完善一批新品种研发和种子繁育、质检、加工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优质专用品种开发和应用步伐;在水果优势产区,建设完善一批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逐步实现优势产区果园无病毒化;在畜牧优势产区,建立完善一批种畜(禽)繁育站(场),发展能繁母畜,加快品种改良。使全省每一个基地县都成为我省的名优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基地县规模2008年拟建33个,到2010年发展到40个,2015年达到50个。

三、提升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

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必须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推广应用水平,把科技创新、推广应用与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按照市场化、标准化、安全化的思路,提升我省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加强品种创新和技术集成。要把良种作为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先导产业来抓,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和产品优质率。扶持农业科研机构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完善科研设施,改善科研手段,开展科研创新,解决优势农产品开发的技术“瓶颈”。建 37 立完善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和机制,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课题攻关。近3-5年,要围绕20种优势农产品,在旱作节水、农机化、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储藏、动植物疫病防控等重点领域,加强协作攻关,尽快形成适宜不同优势品种、不同优势区域的技术应用体系。发挥农科教综合的优势,大力推广应用节本增效、节能减排、提质增量型的农业现代实用技术。

二是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生产体系。要加强农业技术标准试验研究,逐步形成科学、统一、规范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跟踪、研究和转化国际标准,在优势区域率先实施农业标准国际化战略,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养殖)示范基地。坚持农业标准制定与实施相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呼应、示范与带动相配套的农业标准化全程实施体系,建立政府推动、市场拉动、企业带动、农民主动的农业标准化实施运行机制。要建立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优势农产品从“生产环境、投入品到批发市场”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整治力度,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建立优势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商标。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农民技术培训。要整合省市县技术力量,开展专业化技术服务。20种优势农产品都要成立专家顾问组,建立首席专家负责制。每个基地县都要成立技术指导组。继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加大“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培训项目实施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提高农民的知识素养和务农技能,38 不断增强农民接受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培育一支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现代农民队伍。

四、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的重要举措。每一种优势产品都要围绕产业规划和区域布局,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思路,整合生产、加工、经营资源,健全公司+基地+农户的机制,培育一批规模较大、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范围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叫响全国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

立足产业整体开发,加大对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基地建设、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加工程度深、产业链条长、增值水平高、出口能力强、符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要求的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促进优势农产品转化增值。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向优势产业带区内聚集,通过“公司+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在优势产区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形成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2012年之前,着力打造玉米、肉类、奶业、果品、蔬菜、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等产业链条。以目前确定的龙头企业方阵为重点,不断优化和整合资源,分别发展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5亿元以上及1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个、10个、100个。销售总收入由316亿元增加到500亿元,农产品加工率由36%提高到40%以上。

五、加强市场和信息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提升我省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建立产地市场、批发市场和终端消费市场相衔接,农资供应、产品销售相配套的市场网络,提高优势产区产品集散速度。要在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一批现代化的产地批发市场,完善市场交易、检测检验和信息服务等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扩大辐射范围,发展现代流通。

加强省、市、县和优势区域信息网络建设,形成科学、完备、高效、权威的农产品信息体系,提高农产品信息化服务水平。2008年要建设省级信息数据中心,2010年要覆盖市县两级。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及时做好市场信息的预测预报,为农民和企业提供有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积极引导和支持优势区域内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鼓励农民围绕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合作,提高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2010年,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发展到1万个。

六、积极争取各项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

要充分利用国家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取向,立足省情,积极探索“以煤补农”、“以企帮村”的新途径,加大对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要集中用于优势区域。要认真贯彻落实粮食直补、农机补贴、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以及 40 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措施,加大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规模,提高补贴标准。建立完善20种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补贴机制,启动和扩大先进实用物化农业技术补贴。二是建立完善产粮和养殖大县奖励政策,对规模养殖实行“以奖代补”,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鼓励利用荒山、荒坡、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三是完善我省优势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继续减免有关收费。鼓励扶持我省名优农产品参加国内外的展览展示和评选活动。四是完善农业相关政策性保险与优惠税率政策。逐步将优势农产品纳入农业政策性保险范畴,不断提高保费补助标准。支持对生猪、奶牛、种畜禽、设施栽培等风险较大的产品,率先在优势产区进行试点。对优势区域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实行优惠税率。

篇5:富阳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就《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答记者问

经国务院审批,<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正式由农业部发布.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农民科技培训英文刊名:NONGMIN KEJI PEIXUN年,卷(期):2009“”(2)分类号:关键词:

上一篇:电力电缆施工安全控制下一篇:医学检验技术资格考试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