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

2024-04-15

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精选6篇)

篇1: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之际,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仪式于12月18日上午在美丽的富春江畔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为开发区授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坤明致贺信。副市长佟桂莉以及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

黄坤明在贺信中说,经过20个春夏秋冬的鼎力前行、艰苦创业,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跻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行列,站上了新的发展起点,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希望富阳市以此为契机,坚持高端高新高效、集群集聚集约、绿色循环低碳的导向,更加注重改善投资服务,更加注重集聚先进要素,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发展,更加注重节约集约用地,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打造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益良好、生态环境优越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使之成为富阳乃至杭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建设的重要平台,学习创新的重要阵地。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年来,作为富阳工业兴市主平台、招商引资主阵地、转型升级主战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方针,着力改善投资环境,不断提高服务水准,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33亿元,税收收入40亿元,在全省57家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中,连续两年位列第二。今年10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富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牢产业基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功升级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标志着开发区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开启了新的奋斗征程。富阳将以此为契机,加大转型升级力度,以新机制、新优势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新平台、新空间招大商,招好商;加大环境建设力度,以新举措、新服务推动工作效率的优化、提升,使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真正发挥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有的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成为富阳产业发展大平台,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城乡融合新天地。

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负责人表示,开发区将以晋级“国家队”为契机,通过空间产业挖潜力、基础配套高标准、项目引进上档次、服务形象再提升、体制机制求创新等发展路径,按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并重,利用境外投资与境内投资并重,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并重,致力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致力于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促进开发区向以产业为主导的多功能综合性区域转变”的发展方针,在富阳“工业兴市”大旗帜的指引下,努力把开发区建成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示范区、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的引领区、招才引智和高端人才的集聚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融合发展的和谐区。浙江 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

篇2: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

11月16日,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隆重开幕。会上,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对今年新认定的第19批共94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进行授牌,辽宁忠旺集团榜上有名,成为辽宁省铝合金加工行业唯一一家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

多年来,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组织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以“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例,这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技术创新平台,凡获认定的企业将获得各级政府给予的一定金额的政府资助,并有资格享受用于科学研究、试验的国外进口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对于企业而言,如此大力度的优惠无疑有助于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盈利能力。

为了保证评比的质量,认定标准相当严苛,诸如年销售额在3亿元以上,在主要行业中具有显着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等都是该认定的硬性门槛。在今年的认定过程中,辽宁忠旺集团过五关斩六将,经历辽宁省推荐、国家初评、专家答辩、综合评优等环节,在全国众多企业中表现突出,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层层审核,最终被确认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据了解,辽宁忠旺集团于1998年组建技术中心,该中心于2006年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拥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基地,国家级实验室等资质,配有总值达 11208 万元的国际先进科研设备和仪器,建立熔铸、挤压、热处理、焊接、表面处理5 条中试线和新材料、工程化技术、深加工技术、腐蚀与防护、节能环保技术、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等6 个专业研究室、22 个分析实验室。

公司技术中心已培育出 5 个紧扣产业技术的创新团队,即新材料研究开发创新团队、铝合金产品深加工创新团队、挤压工艺技术攻关创新团队、微合金化研发创新团队、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创新团队。截至2012年6月30日,辽宁忠旺集团研发团队人数达597人,占总员工数的12.7%。

研发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成绩突出,共取得授权专利225件,其中发明专利 8 件,实用新型14件;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技术标准 1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 6 项。“十一五”以来,完成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近百项,完成工业型材产品开发120个系列,2000个断面产品,并先后承担了国家工信部科技重大专项--2万吨难变形挤压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断面和复杂断面铝合金挤压型材、国家火炬计划--交通装备用大断面和复杂断面铝合金挤压型材产业化建设、城轨及高速轨道客车铝合金车体及部件产业化研究、国家863项目--高品质宽幅铝合金构件等国家级项目的研发任务,所取得的多个重大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在行业内具有领先技术水平和独特的示范带动作用。

篇3: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

2011年12月16日,国家级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仪式在湘潭隆重举行。该开发区于2011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九华工业园升级为国家级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名誉主席、院士徐匡迪向时任湘潭市市长史耀斌授予“国家级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金字牌匾。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陈肇雄发表讲话,国家商务部副部长王超发来贺信,湖南省领导陈叔红、武吉海、王晓琴出席授牌仪式。

创业8年,湘潭九华工业园由一片荒芜的土地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湘潭经济增长的奇迹。2011年上半年,该区经济发展速度列全省园区第一。目前全区总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已入园企业230家,已投产企业104家。佛吉亚、三星、中国五矿、吉利等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外知名企业看好“九华”的发展,相继落户,成就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3大工业产业集群。陈肇雄在讲话中要求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以这次升级为动力,不断做大做强经济总量,早日跨入“千亿园区”行列,更好地发挥国家级开发区的窗口、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中共湘潭市委书记陈三新表示,湘潭将举全市之力支持该区到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财税收入60亿元的目标。

中共湘潭市委常委、副市长、国家级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亲鹏表示,在国家“十二五”期间,所有的人都必须争当发展先锋、改革先锋、服务先锋,为打好园区管理提升示范战,打造“实力园区、魅力园区”,实现国家级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又好又快的发展而奋斗。

篇4: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

关键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分类

自1984年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级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开发区已达200家,其中东部89家,中部46家,西部46家,东北19家,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布局,而且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开发区管理体制是“政府、管委会、企业等管理主体在对国家级开发区进行管理、建设时所采取的管理方法与模式,是机构设置、职能范围、运行机制等方面相互关系的总称”。开发区发展范围的扩大、功能的多元化使开发区的管理性质也由服务经济为主转向经济与社会并重,加之开发区政策优势逐渐弱化,管理体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国家级开发区概述

1984年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成立以来,开发区经历了“第一次创业”阶段、“第二次创业”阶段后,普遍进入“内涵提高”阶段,“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吸引外资最多、投资环境最优、技术水平最高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园区,是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这是国家对开发区近30年发展的肯定与高度评价。

(一)国家级开发区已成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

国家级开发区依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优势,促进产业聚集,推动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已参加开发区统计培训的131个国家级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357亿元、财政收入8593亿元,分别占全国的8.8%和8.3%,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2%和23.9%,增长率均为两位数,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区域上以秦皇岛开发区为例,2012年秦皇岛开发区以约占全市2%的土地面积,实现占全市21.1%的地区生产总值,成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成为地区发展的骨干。

(二)国家级开发区已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国家级开发区在加快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2011年,已参加开发区统计培训的全国131个国家级开发区的进出口总额为6594亿美元,约占全国的18.1%,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29亿美元,占全国的37%,比上年同期增长15.2%。

(三)国家级开发区已成为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国家在设立开发区时所希望达到的目标之一是“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试点,探索精简高效的政府管理模式”,经过近30年的有益探索,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开发区管理体制。在职能部门设置上综合化、高度精简,不与政府机构一一对应,机构人员实行“几块牌子、一套人马”、“一人多岗”,而且为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在国内首创“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社会服务模式。

二、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分类的理论综述

因国情和开发区实际状况的差异,世界其他国家开发区(园区)的管理体制呈现多元化,可谓是百家争鸣、各具特色。依据开发区(园区)产生和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不同,分为由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规划,管理和服务的政府部门管理体制,如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由大学设立专门的机构与人员进行管理的大学管理体制,如英国剑桥科学园;由非盈利性公司对园区进行开发和管理的公司管理体制,如阿斯顿大学科技园;由政府、大学、企业及其他机构来承担管理职能的民间组织管理体制,如美国北卡罗纳三角研究园的基金会管理体制。

国内学者从微观角度对区域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分类,如浙江宁波大榭开发区的企业主导型管理体制、湖南长沙经济开发区的政企分离型管理体制及江西小蓝经济开发区的政企合一型管理体制等。宏观方面,学者依据管理主体参与开发区管理的范畴、程度及侧重内容的不同对全国范围内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进行了系统的定性分类,虽然称谓有所差异,但本质相同,如朱永新和刘伯高等的“行政主导型管理体制、公司制管理体制和混合型管理体制”分类;雷霞和杨玉杰的“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政企混合型”分类。

三、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分类的实证研究

(一)基本分类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与演变,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在经历了1984~1992年的确立形成期、1992~2003年的分化期、2004~2011年的转型期后,现已趋于稳定。学术界对开发区管理体制类型的划分莫衷一是,本文选用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政企混合型的分类依据,实证分析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为所在城市人民政府或开发区所在地的区政府授权组织设置的专门的派出机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它被赋予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和部分行政管理权限,依据区内需要灵活设置职能部门,对土地、招商、基础设施等事务进行管理。

企业主导型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是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企业(开发总公司),它具有营利性质,采用商业化的手段,负责区内的土地开发、企业管理、项目招商等经济事务,也会承担基础设施、环保管理等公共事务,但工商税务、社会保障等职能仍由政府承担。

政企混合型管理体制的管理主体既有管委会又有开发总公司,根据二者关系的不同,又细分为政企合一型和政企分离型。政企合一型的管委会职责重在决策、统筹规划,下设开发总公司来承担诸如基础设施建设等微观事务;政企分离型的管委会职责重在协调和监督,由开发总公司独立对企业进行自我管理。

(二)实证分析

本文以200个国家级开发区为例,依据选用的分类标准,对国家级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进行系统分类(见表1)。其中,政府主导型169家,企业主导型6家,政企混合型25家,分别占总数的84.5%、3%和12.5%。

依据我国经济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划分标准,东部的89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政府主导型、企业主导型和政企混合型各为68家、6家和15家,所占比重分别为76.4%、6.7%和16.9%,最多的为政府主导型;中部的46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政府主导型40家、企业主导型0家和政企混合型6家,所占比重最大的仍为政府主导型,比例达到87%;西部的46家国家级开发区中,含政府主导型44家、企业主导型0家、政企混合型2家,政府主导型所占比重高达96%;东北的19家国家级开发区中,有政府主导型17家、企业主导型0家、政企混合型2家,政府主导型所占比重最大,高达90%。

综合而言,当前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管理体制呈现“以政府主导型为主,政企混合型为辅”的特点,其中84.5%的国家级开发区都选用政府主导型,尤以西部和东北最为明显;企业主导型管理体制100%集中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其中50%集中在上海。

参考文献:

[1]赵晓冬,王伟伟,吕爱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类型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3(12).

[2]郭小碚,张伯旭.对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思考和建议[J].宏观经济研究,2007(10).

[3]周宇.省级经济开发区管理模式的发展沿革与创新路径[J].商业时代,2012(15).

[4]朱永新,刘伯高.中国开发区组织管理体制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5]雷霞.我国开发区管理体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

篇5: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

非凡的历程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邓小平亲自倡导和积极推动下设立的。

1984年~1991年创建与探索这一时期,国务院先后批准在沿海12个城市建立了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努力开拓、大胆探索,逐步形成了“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针。1991年底,实现工业产值146亿元,税收8亿元,出口11亿美元。累计吸引外资14亿美元。小平同志1984年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时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是对这一阶段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坚定了搞好开发区的信心。

1992年~1998年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南方谈话的鼓舞下,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国务院又先后批准18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3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首批14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迅猛发展,1998年实现工业产值1869亿元,年均增幅约30%;税收131亿元,实际吸引外资32.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5%。不仅吸引外资数量大幅增加,项目档次也明显提升,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和所在城市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江泽民同志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十周年时题词:“努力把经济技术开发区办得更好”,对开发区寄予厚望。

1999年以来稳定发展期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中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战略目标,经国家批准,中西部地区再次设立了1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至此,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到49个,加上5个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工业园区,目前已有54个。2004年前3季,实现工业增加值3566亿元,高于全国增幅26个百分点,实际吸收外资99亿美元,高于全国增幅20个百分点。

巨大成就

带动经济发展 经济实力迅速增长。1995~200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GDP增长89%。2003年,达到4985亿元,增长34.6%,比全国高25.5个百分点。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发展项目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越来越显示出带动当地经济迅速发展和提升的作用。2003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天津全市的19%,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大连的18%,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广州的12%,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外向型程度日益提高。200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489亿美元,占全国的11.2%;进口520亿美元,占全国的12.6%;实际吸引外资103亿美元,占全国的18.5%。外商投资企业1.4万家,世界经济500强公司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办的项目570个,投资总额361亿美元。

优化了产业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居于领先地位。2003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达1332亿元,占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37%,机电产品出口317亿美元,占全国的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75亿美元,占全国的25%。财政投入科技创新扶持资金58亿元,完成科技成果8630项,其中产业化6130项。截止到2003年底,共引进高新技术项目超过4000个,设立研发中心630个。

高科技产业积聚效应日益明显。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及器材、生物医药、化学原料及制品和食品饮料等行业是高科技产业聚集行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以高科技为支撑的新兴制造产业同样具有重要地位。2003年,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内生产的轿车达92万辆,占全国的46%,移动电话产量6953万部,占41%,汽车玻璃占60%,程控交换机占21%,复印机占30%,录像机占30%,彩色显示器占14%。

以高科技为技术核心支持的产业集群发展各具特色。北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成立了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化工产业集群;长春、武汉、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沈阳的装备产业集群、福州的显示器产业集群也各具特色。

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以高科技产业带动发展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现代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进程,改变了荒郊野村的旧面貌,一批新兴城市和新城区迅速崛起。

以高新科技产业进入经济开发区的企业,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对外开放的大学校、实验室和人才加工厂,各类培训中心、技术交流中心、留学生创业园不断涌现,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同时也推动了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转变。有的开发区内聚集了所在城市1/3~1/2的海外留学人员,10%以上人员具有中高级专业职称。

加快了体制创新驾驭在高科技水平之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科学的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作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各开发区在推进体制改革创新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许多做法已扩展到区外,有的在全国推广应用,甚至在国际上也备受瞩目。“一个窗口”、“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都是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上发展出来的。

新形势新发展

当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处在全面提升水平的关键时期。2004年12月11日,温家宝总理对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做出了重要批示,12月14日,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会议上要求,努力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水平。

目前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要立足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继续提高发展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要迅速解决约束自身发展水平提升的瓶颈。国家提出,到2010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要力争在2003年基础上翻两番,达到2万亿元,提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水平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加大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及研发中心的力度。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积极培育自主品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努力营造吸引外资和鼓励创新的良好投资创业环境。从单纯发展制造业为主向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并举转变,从注重规模效益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偏重引进向注重创新转变,从依靠政策优势向依靠体制优势转变。

自觉服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和宏观调控沿海城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继续充分发挥在对外开放中的区位优势,率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和服务承包基地,提升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中西部地区要发挥当地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充分发挥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优化结构。

篇6:国家级富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授牌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先后受到国务院质量工作考核组、自治区质量和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自治区质监局、林芝市质监局相关领导的高度评价。2014年11月20日,该项目以94.5的高分顺利通过评审组验收,成为西藏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景区”。

评审考核组副组长西藏自治区质监局副局长刘红春表示:“雅鲁藏布大峡谷作为西藏旅游的一张名片,率先开展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的试点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所能发挥的示范效益和引领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随着西藏旅游脚步的加快,它的影响力是与日俱增的。希望通过大峡谷标准化试点项目的成功开展,带动其它景点也开展相应的工作,进而促进全自治区旅游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总监郭沂锟表示: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视客户责任为已任,创建质量管理部也是以提升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此次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为契机,公司标准化工作全面展开,将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力争成为全区乃至全国旅游服务行业的典范。

上一篇:父子骑驴教案下一篇:吃,吃的笑经典语录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