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城市

2024-04-24

信阳市城市(共6篇)

篇1:信阳市城市

信阳市城市规划区规划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第三章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区改建

第四章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

第五章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六章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

第七章 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管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科学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加强信阳市城市规划区规划管理工作,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结合信阳市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信阳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市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市区、近郊区和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其具体范围在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信阳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乡、镇,属城市规划管理区,不再另行划定市规划区。

本规定所称各项建设,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市政公用设施、架空杆线、铁路、道路、桥涵、人防、防洪、公园、城市绿化、地下管线、大型广告设施等。

第三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必须符合国家有关保护风景名胜的法律、法规。在风景名胜区内进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遵守国家有关保护风景名胜区的法律、法规。

第四条 城市规划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和空间资源,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二)统一规划,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先行,提高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保护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风貌,创造优美、协调的城市景观。

(四)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相结合,并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五)健全城市功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第五条 城市规划经批准后具备法律效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改变,不得妨碍城市规划的实施。

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包括各类开发区建设、农村居民住宅建设、乡镇企业建设、乡村公路建设和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都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城市建设计划,按计划分步实施。

第六条 城市规划工作实行集中领导,统一管理。

信阳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第七条 城市规划实行公示制度。

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重要的详细规划、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大型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公共绿地规划、广场规划、旧城改造的详细规划、居住小区规划、风景名胜区和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建设规划在编制前、审批后以及重要建设项目的选址、用地、建设在审批前及审批后应向社会公示。

第二章 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第八条 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应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九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河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河南省〈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和本规定的原则、内容和要求。

第十条 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类规划,按照下列规定实行分级编制和审批:

(一)城市总体规划由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二)城市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街景规划和重要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

(三)其它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建设单位负责编制,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四)规划区内各风景名胜区的各类详细规划,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组织编制,按国家规定程序报批;

(五)各项专业规划由有关部门编制,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协调,按程序报批后,统一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十一条 市区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主干道应编制详细规划。旧城区改建和新城区开发应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或在控制性详细规划指导下编制出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区内的乡、村应编制出乡、村规划,乡、村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管理。第十二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具备勘察、测量、地质、环境评价及其它必备的基础资料。有关单位应向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提供编制规划所需的基础资料,并配合编制各项专业规划。

第十三条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经河南省城市规划技术鉴定委员会组织技术鉴定。

第十四条 编制城市规划应当由具有相应城市规划设计资格的单位承担,必须采用城市勘测部门或者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勘测资料。

委托外地或境外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承担信阳市城市规划设计任务的,被委托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第三章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区改建第十五条 城市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统筹兼顾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综合开发的规模、程序,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综合开发应当按照规划的要求和先地下、后地上的建设顺序配套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化等工程,努力做到按规划建设一片,使用一片,严格限制零星分散建设。

第十六条 各项建设工程选址、布局、定点,不得妨碍城市的发展,危害城市的安全,污染和破坏城市环境、城市风貌,影响城市各项功能的协调。

城市各项建设必须按照下列规定合理布局:

(一)城市开发建设和各项建设的选址、定点,应保证有可靠的水源、能源、交通、防灾等建设条件,并避开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有保护价值的地下文物古迹以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宜修建的地段。

(二)居住区应优先安排在自然环境良好的地段,相邻地段土地利用不得妨碍居住区的安全、卫生和安宁。

(三)工业项目应考虑专业协作的要求,合理组织、统筹安排。

对产生有毒有害废弃物和放射性污染的项目,不得安排在市区主导风向的上风、水源地及水源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剧毒物的工厂和仓库以及严重影响环境卫生的建设项目不得在市区安排建设。

建设有放射性危害的工业设施,必须避开城市市区及其它居民密集的地区,同时设置保护工程、事故和放射性废弃物处理设施。

(四)城市沿河(湖)的建设必须综合考虑岸线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保证留有足够的生活岸线。

(五)城市人防工程的规划、建设必须和城市建设密切结合,符合城市规划。要坚持平战结合的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六)城市集贸市场和重要的商场应根据其功能合理定位,并避开城市交通干道。

第十七条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应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和环境容量,并处理好给水、照明、通风等邻界关系。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新建、扩建、改建大型公共设施,应按照规定设置人流疏散场地、停车场地和绿地。

第十八条 城市旧区改建应遵循加强维护、合理利用、调整布局、逐步改善的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改善生活居住及运输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重点对危房棚户和设施简陋、污染严重、生活环境恶劣的地区优先安排改建。

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综合开发、连片改造区域,实施改造前只能进行旧房维修、危房加固修缮,禁止翻建、扩建。城市旧区内应严格控制现有工矿企业的规模,已确定搬迁的企业不得扩建、改建。

第四章 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第十九条 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布局必须符合城市规划。

第二十条 城市规划区内需要批准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项目,必须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选址意见书,方可向计划部门报请立项。

第二十一条 选址意见书的办理程序是:

(一)建设单位或个人持项目建议书批准文件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核发选址意见书。

(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文件齐全后,根据项目的性质、规模,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在二十日内作出批复,核定建设项目的具体位置和界限,并提供规划设计条件。需报上级部门审查批准的建设项目,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上级部门审批意见之日起三日内核发选址意见书并提供规划设计条件。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在取得选址意见书和规划设计条件后,应及时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送规划设计方案及有关文件、资料。送审的设计方案图纸,应符合规范化要求。

第五章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二十三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在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向市土地管理部门申请用地。

第二十四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必须按以下程序办理建设用地规划审批手续:

(一)建设单位和个人持项目批准的有关文件、选址意见书、用地平面布置图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用地定点。

(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建设单位或个人提供的文件资料齐全后,根据建设项目性质、规模等,按照规划设计条件审查总平面布置图并在二十日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加盖公章的用地平面布置图、用地红线图;需报上级部门批准的项目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上级部门审批意见之日起三日内核发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平面布置图和用地红线图。

分期建设的项目,应分期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得先征待用。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应当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土地使用性质和界线使用土地;确需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或调整界限的,必须征得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变更手续。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城市道路用地、广场用地、城市绿地、河(渠)湖水面、高压供电走廊、人防工程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占压地下管线、重要历史文化遗址进行与该用地性质不符合的建设。

必须严格保护微波通道、水域岸线、防洪排涝设施、机场净空,保护城市出入口的畅通。

第二十七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挖砂、取土、围填水面、堆置废渣和垃圾、开山采矿等,不得破坏城市环境,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有关部门在批准前,应征求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第二十八条 严格控制城市规划区内临时用地。

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建设单位或个人,必须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领取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临时用地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期满应当及时腾迁,恢复生产条件或原状;因特殊情况需要延期使用的,应提前两个月办理延期使用手续。

临时用地不得出租、转让;严禁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它设施。

第二十九条 因城市发展需要,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城市规划提出用地调整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条 城市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公共活动用地、体育运动和学校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擅自改变用途。

第三十一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六个月未申请办理用地手续的,应在期满前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延期。

第三十二条 下列情况下,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无效:

(一)非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发放或委托发放的,建设单位及个人采用欺骗手段骗取发放的;

(二)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超过6个月未申请办理土地出让、转让手续,又未办理延期使用手续的;

(三)领取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使用土地超过两年,未办理延期使用手续的;

(四)未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的;

(五)通过买卖、转让手续取得的;

第六章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第三十三条 在市区内的各项建设,必须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没有规划部门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部门不予办理开工手续。

第三十四条 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程序是:

(一)建设单位或个人持项目批准文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证件,向市规划局提出申请,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要求提出规划设计要求。

(二)建设单位或个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编制设计方案,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定后,进行初步设计或施工图设计。

(三)建设单位或个人报送施工图纸和有关文件,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在三十日内完成审查,确认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五条 建设单位或个人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向有关部门申请开工,批准后,将规划审批内容进行公示并在现场放好灰线,经市规划局现场检验,符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要求的方可破土动工。建设单位或个人必须申请对基槽或桩孔进行验线,对基础进行复验。符合条件的,方可继续进行建设。

第三十六条 建设项目竣工后市规划部门应参加城市规划区内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对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进行检验。

第三十七条 在市城市规划区内,居民新建、扩建、改建、翻建私有住房,应向城市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申请,由城市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征求四邻意见,并签署意见后,持土地使用证件(在市区的,还应持房产证件)、户籍证件报,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审查,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无效:

(一)非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发放或委托发放的或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发放的;

(二)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六个月未进行施工建设又未办理延期手续的;

(三)获得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超过规定的使用期限的;

(四)通过买卖、转让的方式取得的。

第三十九条 建设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资格证书的规定承接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工程,并按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施工图进行施工。需要变更施工图的,凡涉及到建设工程的平面图、立面、层数、高度、外形、色彩、室外装修材质、结构类别等重大变更的,必须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办理变更手续。

第四十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用地和建设工程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进行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和服从监督检查。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以及相关的设计、施工单位,应当如实提供情况和必要的资料,不得隐瞒和阻挠。检查人员有责任为被检查的单位和个人保守技术和业务秘密。

城市规划管理检查人员执行任务时,必须持省政府颁发的《河南省行政执法证》方可进行检查。

第四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合格后六个月内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竣工资料。

第七章 市政公用设施的规划管理第四十二条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做到合理布局,配套建设。

住宅小区按照规划确定的道路、管线等配套工程,必须与房屋建设同步进行,建筑工程交付使用时,道路、管线等配套工程应当同时完成。

第四十三条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未经批准不得新建架空高压线、架空通信线和架空管道,已有的,应当逐步埋入地下。

新建、改建管线需要穿越河道、桥梁、交通隧道和铁路的,应当征得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同意。新建桥梁、隧道应根据管线综合安排,预留一定位置。

第四十四条 市区内沿街设置的书报亭、邮筒、消防栓、电话亭、阅报栏、画廊、候车亭、存车处等设施,须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城市规划审查同意后,方可设置。

第四十五条 各种管道应当尽量布置在人行步道下面;同种管线在道路同侧敷设不得超过二条;敷设新管时,旧管应当拆除。

第四十六条 市区内新敷设的煤气、通信管线原则上布置在路东、路南,给水、电力管线一般应布置在路西、路北。各种管线要和道路中心线的走向平行。横穿道路的管线应当与道路中心线垂直。

第八章 法律责任第四十七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利用涂改、失效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取得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占用土地或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批准文件或土地转让文件无效,占用的土地由市人民政府责令退回,并追究违法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四十八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内容进行建设,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它设施;

(一)占压道路红线的;

(二)在临时用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其它设施的;

(三)占压广场、公共绿地、高压供电走廊、地下管线、防洪排水设施的;

(四)危害城市安全,污染和破坏城市环境和城市风貌的;

(五)破坏具有历史意义、革命纪念意义、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

(六)其它妨碍城市发展、影响城市功能协调的。

在城市规划区内,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擅自改变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内容进行建设,影响城市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土建工程造价3%-10%的罚款。罚没款收入上交同级财政。

第四十九条 临时建筑逾期不拆除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或者强行拆除。

第五十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未经批准或超越批准范围进行挖取砂石、土方等活动,破坏城市环境和风貌、影响城市规划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停止上述活动,限期整治或者恢复原有地形、地貌。

第五十一条 被责令停止建设的单位或个人,必须立即停止施工。继续施工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查封继续施工的施工设备、建筑材料,拆除继续施工部分。拒绝或阻碍城市规划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当事人也可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三条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未按规定的时限验线,给建设单位或个人造成误工损失的,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赔偿误工损失。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收受索取贿赂者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则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自本规定发布之日起,信政文〔2000〕8号文《信阳市城市规划区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2004年10月21日

篇2:信阳市城市

摘要:文章通过了对信阳市的实地调查和对有关交通部门的走访分析了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和特征以及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科学地进行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具体对策.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交通;城市化;问题

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

1二十一世纪,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城市的人口规模和空间规模将不断扩大,居民出行次数和机动车拥有量将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保证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的畅通、便捷和安全以满足现代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笔者通过对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和特征进行分析,对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提出具体的对策.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存在的问题与我国大多数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相类似:

(1)信阳市是一个历史老城,城区沿东西方向和浉河带状发展,南北地形高差大,且受浉河的天然阻隔影响,原有城市道路网络系统不完善,主干路东西方向只有东大路、工业路、宝庆路、路和北京路在火车南站前一段,南北方向只有西湖路、双坡路和建设中路一段,主干路大的框架还远未形成,而与之配套的城市次干路、支路系统的规划建设则更不完善,导致我市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不尽合理,其中支路网密度指标同国标差异很大,远小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3~4 km/km2的要求.路网级配不合理,就会导致城市道路交通功能的紊乱.交通生成点与干路系统缺乏过渡性连接设施,城市交通集中在几条贯通性干路,不仅不利于机非 分流系统的形成,也不利于不同出行距离交通的分离,更不利于不同类别道路系统交通功能的发挥.具体表现为城市交通该快不快、该畅不畅、该通不通、该达不达;长距离交通与短距离交通重叠,机动车交通流与非机动车交通流、步行交通流重叠,快速交通流与普通交通流重叠.(2)信阳市公交系统建设缓慢,公交配套站场不足,人均车辆拥有率较低,公共交通线路设置不尽合理,大片居住区成为公交盲区,行人出行不方便.(3)信阳市对外过境交通大多要穿过信阳市市区,如G312国道从东西方向穿过市中心区,G107国道从南北方向穿过市中心区,对信阳市市区的道路交通干扰较大,严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同时对外道路交通系统还不完善、便捷,对外高速公路现在只有两条国道和几条省道.(4)信阳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不足,道路广场与停车场数量非常之少,仅有两个过境车辆停车场,双坡岭和信运停车场.市内尚无专用社会专用停车场,只有一些宾馆和酒楼的小型停车场,供食宿的车辆使用,进入城区的车辆大都停放在城市道路上,车辆乱停乱摆严重影响了市内交通,是造成市内交通堵塞的主要原因.同时加油站场的规划建设布点未完全按规划控制,以至部分加油站场紧密相连,城内加油站场紧挨其它建筑,存在不安全因素;布点建设散乱不均衡,不利于车辆加油.(5)信阳市城市交通管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和交通管理执法不严,造成城市交通组织混乱,特别是在城市道路平交口处,普遍都没有设置红绿灯,交通有时完全阻塞;市民交通素质较低,摊担侵占人行道,行人侵占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道,严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6)机动车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城市道路和设施建设的速度,致使城市道路和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2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2.1 城市化的挑战

信阳市地处河南省南地区,城市化水平近十年来逐年增加,据预测,信阳市城市人口将由2002年的32.9万人增至2020年的60万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信阳市市区将面临更为复杂的交通

问题,迫切需要建立高效、新型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2.2 机动化的挑战

1998年信阳市拥有各类机动车11.6万辆,近几年来,机动车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9%.随着《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逐步实施,在信阳市,汽车进入家庭的速度将逐步加快,机动化水平将迅速发展,这将必然对城市道路交通产生深远的影响.2.3 市场化的挑战

市场经济模式下,出行者对交通工具、出行线路的选择除考虑时间性、舒适性、方便性和灵活性外,还会将出行的成本作为选择的重要依据.政府部门必须利用市场经济机制,通过价格杠杆对城市道路交通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和利用.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

3.1 必须满足实现城市现代化目标的要求

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总目标来进行.3.2 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人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的发展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建设也不能例外.在交通政策的制定、交通工具的选择、交通线路的布设、交通设施的建设、交通管理的措施等方面都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3.3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就是要求在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建设与发展的同时,重视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交通设施供给在满足近期需求的同时,又能符合城市社会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的需要.3.4 必须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方针

为实现城市规划目标,信阳市必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坚持将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同时必须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方针,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的系统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信阳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的对策

4.1 通过城市规划来控制交通需求的总量

机动化和小汽车的发展意味着交通量的迅速上升,一方面要提供更完善的道路网络和交通服务设施以适应这种变化,另一方面则应从根本上控制交通需求总量的增加.城市规划应该使信阳市用地规划布局和整个交通系统规划相结合,通过城市规划合理的布局,使得整个城市的交通需求总量最小,减少无效和不必要的交通需求.比如根据服务半径合理规划公共设施(如学校、农贸市场和医院)等的布点,将大大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需求.4.2 通过几个层次的科学规划来完善城市道路网网络及等级级配

首先在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这个层次,从宏观角度研究确定城市对外道路交通,包括对外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等的大致走向和大致位置;同时确定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道路的性质、走向和大致位置,确定城市主次干道道路网密度以及城市道路等级的划分,确定城市道路广场、公共停车场和加油站场的布点;其次在道路交通规划中,重点根据现状交通流量调查及分析,确定城市对外道路及主次干道的具体走向、位置、竖向、红线宽度及道路横段面形式等;最后在城市道路网详细规划中确定城市支路具体走向、位置、竖向、红线宽度及道路横段面形式.4.3 通过城市对外道路规划建设把过境交通引出城市市区

加强信阳市对外交通路网规划,使对外交通网成环形放射状,其中高速公路外环由沪陕、大广和京港澳三条高速公路构成,快速外环由G312、G107、北环路和南京大道构成,放射干线由G107、G312、工业路和北京路构成.把城市的过境交通引到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

上去,大大缓解城市市区内道路交通的压力.4.4 规划建设快速便捷的信阳市城市道路网络系统

信阳市应建设便捷、网络性强的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系统和支路系统.城市快速路、主次干路与对外交通系统应有便捷的联系,组成完善的交通系统,使得进出城交通顺畅,且不干扰城市内部交通,以保证城市的活力.支路系统主要保证城市交通的可达性.汽车、自行车和行人应尽可能地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离,各行其道.规划邵阳市路网结构成环形方

格网主干路网布局,外环路由北环、新G4、新

G312和北京路路构成;内环路由中山路、建设路、宝庆路和雪峰路构成信阳市城市道路等级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级别;快速路红线宽40~60 m,包括财神路、新G107、新G312和东方红大道四条;主干路间距800~1 200 m,红线宽36~60m,由黄桑路-古塘路、中山路-建设路、魏源路-塔北路、雪峰路、宝庆路等道路承担组团间的交通联系;次干路间距400~600 m,红线宽24~40m,支路间距200~300 m、红线宽15~30 m.干路网密度应达到2.5~3.0 km/km2,城市道路网密度应达到6~7.5 km/km2;同时要根据规划有计划的加快建设城市道路、停车场和红绿灯等交通设施,尽快使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网的框架形成,逐步使信阳市的城市道路形成网络系统,既能满足城市动态交通又能满足城市静态交通发展的需要.4.5 城市道路网络建设中的桥梁建设

在信阳市城市道路网网络建设中有一个瓶颈需要解决,由于信阳市市区内有浉河从城区穿过,形成一种天然阻隔,江河两岸的联系必须依靠桥梁来实现,现在信阳市已有六座桥,还有一座桥在建;主干路要完全形成网络,则还必须修建雪峰桥、桂花桥、桔城桥和田江桥四座大桥,这样城市路网才能形成网络系统,更好的为城市交通服务.4.6 拓宽信阳市城市道路建设资金来源

城市道路建设要发展就需要资金,必须建立稳定的城市道路建设投资渠道,从政策上予以长期的、稳定的支持,保证信阳市城市道路建设的健康发展.(1)建立信阳市城市道路建设投资基金

一是在车辆税费改革中,将车辆的购置税、燃油税等拿出一定的比例作为城市道路建设基金;二是将城市建设维护税费拿出一定的比例作为城市道路建设基金;三是将城市土地的出让金、交通建设的附加税费等拿出一定的比例作为城市道路建设基金.(2)鼓励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开辟多种渠道筹集城市道路建设资金根据近年来在城市道路建设资金筹集中积累的经验,尽快制定信阳市城市道路建设利用外资、发行债券、集资或利用其它方式筹集资金的管理条例.(3)鼓励银行、私人财团和其它金融机构参与信阳市城市道路建设的投资

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银行、私人财团和其它金融机构投资信阳市城市道路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护投资方的合法权益.参考文献:

篇3:浅析信阳市城市风貌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秦岭的余脉桐柏山以南,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左扼两淮,右控江汉,承东启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信阳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山川和平原相间,呈形态多样的阶梯状地貌,正是这种过渡气候和阶梯状地貌,造成了淮河南北自然景观天际线的差异:淮南山清水秀,鱼跃稻香;淮北平原舒展,杂粮绵延。全境东西长约205km,南北宽约142km,总面积1.8万多km2,总人口780万人,辖8县2区。信阳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山峦和水域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风景线。

信阳的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为15.1~15.3℃,日照时数为年均1 900~2 100h,年降水量为900~1 400mm。信阳河流众多,长江和淮河两大水系贯穿其中,加之丰富多样的地形条件,非常适合把自然风光引入繁华都市,打造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城市中心区。弯曲多变的河道水系、形态多样的地形地貌,共同形成了多个景观区域,也形成了步移景异的城市景观。

2 信阳城市风貌

信阳市地处河南省南部,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和“豫南小苏州”之美誉。信阳既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信阳地势南高北低,豫南地区由西部的桐柏山和南部的大别山两山首尾相接构成一体,蜿蜒于豫鄂边界,是境内长江和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绵延起伏的山体、蜿蜒曲折的河流和阶梯状的梯田共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图1)。

2.1 城市格局

在城市总体布局上,信阳坚持的原则是“依托老城、发展新城”,在空间格局上,将中心城区大致规划为中心片区、老城片区、平桥片区、科普宣教区和度假休闲区“一核四片”。从地域分布上,主城区又划分为9个组团区,分别是老城区、湖东组团、南湾组团、行政中心组团、金融商务组团,平桥组团、工业仓储组团,教育科研组团、科技产业组团[2]。这样,使得城市各区域之间分区更合理,动静结合。在城市路网布局结构上,规划注重了城市与外界之间的联系,依托老城区道路网,建构老城与新城之间的主要路网、道路与河流两岸各组团之间的道路系统,确定了“一轴两环”交通性干道和“混合式支路”的网状干道系统。在绿化和景观景点建设上,加大对现有广场、游园、绿地及城市道路的绿化改造力度,丰富绿化层次,提升绿化内涵,营造城市森林氛围,形成“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的城市新貌。为更好地利用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自然地理优势,按照“宜园则园,宜林则林,因地制宜”的原则,将信阳市建成生态宜居城市、休闲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呈现“山、水、林”浑然一体的城市空间生态格局。

2.2 城市道路交通

信阳是中原和豫南重镇,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信枢纽,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又是中原和河南的“南大门”、湖北的“北大门”,华东、华西进出河南的重要通道。信阳北距郑州300km,南距武汉200km,东距合肥346km,西距西安534km,处在几个城市之间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良好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是城市发展的前提。

2.3 历史文物古迹

信阳是历史较悠久的古城。距今8 000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从东到西分布有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址多处。商周之际,这里就建立了申、息、弦、黄、蒋、蓼等诸侯国。春秋战国时期,楚灭申、息等诸侯国,设置申、息、期思等县。北宋改义阳为信阳,一直延用至今。信阳又是革命圣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仅次于中央苏区的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信阳也是一座文化名城。一代名相孙叔敖设计并主持修建的期思陂,是中国最早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固始人)、“闽王”王审知(固始人),把中原文明传播到福建、台湾等地。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一代文豪何景明(今浉河区人),是明代“前七子”的领袖,名博全国文坛。植物学家吴其浚著《植物名实图考》,成为当时的学术泰斗。

信阳还是一座绿色茶城。这里的阳光、空气、水非常适合茶树生长,信阳产茶历史悠久,品质好。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的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 300多年。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把全国划分为8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北宋时苏东坡称“淮南茶信阳第一”。信阳毛尖香高味爽,气味香醇,凝聚了信阳极其出色的一个茶文化历史。

信阳境内革命遗址、古迹和文物众多。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及省以下级别文物保护单位400多处,有重要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旧址400多处,为全省各市之冠。

2.4 城市色彩以及城市的轮廓线

信阳市以“绿”作为基调色彩,绿色代表生命,这一色彩给其增添了几分生机,再加上水在城市中的布局,不仅为信阳带来了几分灵气,同时为其勾勒出一道层次丰富、色彩鲜明的景观(图2)。

2.5 各类景观

根据地形地貌以及地域环境条件的差异,信阳主要分为广袤平原景观和垂直梯田景观,各类景观特色鲜明,层次丰富。在城市整体规划布局上,各类城市规划用地通过城市建筑景观节点(广场、公园、雕塑)形成统一;在植物配置上,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构建复合的绿色网络系统。广袤平原植物种植通过不同配置方式将树木、花草、地被、藤蔓等组成森林、绿地、街头小游园等。山体风景林的构成中突出复层混交手法,形成点线面圈、乔灌花草合理布局的复合生态群落,在充分发挥城市生态功能的同时,又使市民欣赏到四季变化带来的享受。

2.6 民风民俗

2.6.1 民间艺术

信阳的民间艺术表演历史悠久,深受群众的喜爱,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主要有信阳民歌、潢川锣鼓、商城丝弦、罗山皮影戏、信阳灶戏、豫南花鼓戏、信阳剪纸、淮滨彩色泥塑、根艺、手工艺品、烙画和橄榄石雕刻等。其中舞蹈、戏曲和雕刻在信阳作为民间艺术广为流传,而根艺作为自然造型艺术的表达形式运用最为广泛。根艺其特点是在创作手法上把自然美与艺术美有力地结合起来,集实用、装饰、宗教等为一体。”借自然之灵气,赋朽木以灵魂”是根艺作品的精华所在。用简明的方式,表达深邃的内涵。近年来,根艺作品得到了质的飞跃,尤以李冰的代表作《生活》、《家》、《中华精神》享誉海内外。而今这种新的根艺表达形式被命名为自然造型艺术。像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现在仍存在于一些民间艺术家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中。

2.6.2 风俗

在信阳人的概念里,非常典型的习俗是喝绿茶,喝水其实说的就是喝茶,特别是当有人来家里串门时,第一个反应就是泡茶给客人喝,这是一种礼俗,并且对待尊贵的客人,他们会拿出自己收藏的最好的信阳茶叶泡茶给客人喝,以示热情[1]。

信阳饮食习惯为一日三餐。吃饭时的主食类型分为两种:淮河以南以米为主;淮河以北面食占一半。面食除馍外,不仅有面饼、油条、麻花等,还有本地独特的高桩馍、油酥火烧、潢川贡面、三股酥油条等。面饼的品种有锅饼、蒸饼等,多是贴锅烙制;油条和麻花家常炸食者不多[1]。吃米饭时,还会配上信阳特色菜。信阳菜,包括信阳茶、信阳水、信阳菜(烹饪原料),这是构成信阳菜的基础与前提。做菜时,蒸、煎、炸、爆、熘、拌、卤样样皆有,油、盐、酱、醋、味精、五香粉、麻辣粉、辣椒粉是制菜的基本调料。

3 结语

山水作为城市的符号,山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一种积淀,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山因水而活,城市因水运而兴盛,长江、淮河穿城给信阳的城市景观带来了无限生机。此外,蜿蜒起伏的地形地貌、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给城市的天际线增添了不少靓点。按照城市规划,信阳的城市开发将遵循依托老城、发展新城区规划的原则展开,城市建设将围绕路网、城市景观节点、景观轴线以及滨水地区做文章。未来信阳将以发展工业作为发展方向。工业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凸显出城市发展的脊梁。

参考文献

[1]信阳市志编纂委员会.信阳市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2]殷莺,彭玲玲.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魅力信阳[J].科技咨询,2011(4):67~68.

[3]周茂丽.城市美学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6):216~217.

[4]蔡晓丰.城市风貌解析与控制[J].同济大学学报,2006(11):39~42.

篇4:信阳: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

“我们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要让老百姓在发展中收获更多幸福感”。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市长乔新江说,拥有一个天蓝地绿水净气爽的美丽家园,是我们的最大追求和梦想,也是老百姓最大的财富和幸福。去年信阳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连续六届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连续四届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没有雾霾的天气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有滋有味。

这种幸福感来自于美。美是信阳的最大优势,外界对信阳最深的印象就是生态美和绿色。信阳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和南北气候过渡带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5.34%,是一个天然的氧吧、养生的天堂,被誉为“江南北国、北国江南”。大自然赋予信阳的美丽环境和宝贵资源,也是当地最有底气的绿色资本和家底。

建设美创造美首先要保护美。信阳坚持“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的理念,严格保护现有的山体、水系、绿带和植被。仅在中心城区与周边就有六个山体公园、三个大中型水库和多条河流,市民不出门就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美丽的生态是财富更是竞争力。到信阳“赚钱多、身体好、麻烦少”,这是很多企业选择到信阳投资创业的最大感受。为了让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信阳在河南省率先出台了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对全市产业发展和区域开发做出约束性规定,凡是列入负面清单的项目,投资再大、税收再高,也不允许进入信阳。招商引资的门槛抬高了,不但没有制约发展,反而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无中生有”了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电商物流等高成长性产业,并给未来发展留下了充足的环境容量和广阔的空间。

“绿水青山就是最好的金山银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鼓起老百姓的腰包,更要让老百姓生活的环境美起来,让群众享有更多的幸福感。”乔新江说。

篇5:信阳市城市

为了加强和规范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宜居的城市环境,维护浉河区良好的市容市貌提升主次干道、窗口地区和重点区域的市容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九大会议精神实现城市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要求,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制,提高工作标准,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二、职责分工

(一)背街小巷环境卫生。(责任单位:各乡镇办、金牛产业集聚区)

(二)临街建筑物建、设及用途的规划设计;各类市场建设的选址、布局工作。(责任单位:区规划分局)

(三)负责车辆停放场地的规划、设置、管理、保洁工作以及围栏管护工作,并要配合做好责任制实施过程中的治安保障工作。(责任单位:老城公安分局、浉河公安分局)

(四)负责各类露天食品摊点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责任单位:区卫计委)

(五)负责临街各类市场的日常管理、清扫保洁和规范经营工作。(责任单位:区工商局分局)

(六)负责禁用烟煤、饭店乱排油烟、噪声和乱焚烧垃圾、枯枝树叶所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查处和取缔工作。(责任单位:区环保分局)

(七)负责临街房屋的出租管理工作。(责任单位:区房管中心)

(八)负责对各类客货运车辆市场的监督管理和治理整顿工作。(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

(九)负责畜禽养殖、种畜禽、兽医、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监督管理。(责任单位:区畜牧局)

(十)负责全区河流的综合治理。(责任单位:区水利局)

(十一)负责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日常监督管理职责;负责零售药店、医药器械零售门店日常监督管理职责;负责区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含民营医院、门诊部、诊所等,不含医疗制剂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督管理职责;承担受理辖区内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举报投诉和稽查打假责任。(责任单位:区食药监局)

(十二)负责本辖区园林绿化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负责本辖区内河的管理;配合做好本辖区管理范围的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秩序等的执法监察管理。(责任单位:区城市管理局)

(十三)负责市场物业经营管理和设施维修,改造规范市场管理。(责任单位:区市场发展中心)

(十四)贯彻和执行国家社会保障资金的财务管理制度,管理区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组织实施对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财政监督。(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十五)负责办理中心城区零星建筑工程和私人建房的施工许可证发放。(责任单位:区建设分局)

(十六)负责辖区的国土地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和执法监察工作。(责任单位:区国土一分局、区国土二分局)(十七)负责安排市容和环境卫生方面的公益性宣传。(责任单位:区新闻中心)

三、工作内容

(一)加强城区乱扔生活垃圾的管理。按照先主街道再次街道,先主要路段后次要路段,先公共场地后村居、社区的秩序,一条街一条街的抓好整改。

(二)规范城区流动摊点。设立流动摊点集中经营点,按照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卫生、统一外观样式,着力解决流动摊点的经营问题。规范摊点设立后,由城市管理局牵头,相关街道办事处、工商局、区食药监局、公安等部门联合对城区其余非规范流动摊贩进行集中强制清理。

(三)加强对洗车行业的规范整治。对乱排放污水,占道洗车、影响行人及车辆正常通行的洗车业主进行教育、处罚、规范。

(四)加强对户外广告的设置管理。建立、健全、户外广告的登记、审批制度、严格查处违法、未批、乱设的广告、灯箱。

(五)加强对市政、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监管,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养绿、护绿常识,从严查处恶意毁坏市政、园林绿化的违法行为,教育市民养成良好的绿化及环境保护意识。

(六)加强沿街业主规范管理。督促沿街住户、经营业主及已批临时摊贩主搞好门前三包,进行规范经营。

(七)加强城区停车规范管理。交通、交警、城市管理局等部门联系协调,规范停车管理。

(八)加强城区环卫保洁力度。各街道办事处及相关责任单位制定切实有效的检查、督查、清扫机制、增强清扫效果、确保城区路面整洁。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宣传。一是制作宣传横幅,利用LED显示屏,印制《条例》白皮本1万份,并组织沿街进行发放。二是组织对沿街商户进行培训;二是各职能部门分别组织本部门、本系统工作人员进行开展学习;三是浉河电视、浉河时报、文明浉河官方微信、短信平台等各级媒体及时报道城区市容环境专项治理成效。

(二)密切配合。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又要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加强相互间的支持、配合和协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三)强化督导。区创建办将对各部门落实《条例》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对落实不力的单位进行通报直至媒体曝光。

篇6:德阳市创建法治城市1

文件资料选编

德阳市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印

二〇〇九年五月

目 录

德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法制城市创建活动的意见1 德阳市成立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8 德阳市创建法治城市实施办法12 德阳市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43 德阳市创建法治城市考核办法56 德阳市政府加快推进市县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方案95 德阳市政府重大决策程序暂行规定107 德阳市政府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117 旌阳区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意见(送审稿)126 旌阳区成立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133 广汉市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意见136 广汉市创建法治城市实施办法143 广汉市成立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146 广汉市确立创建法治城市工作试点单位的通知175 什邡市转发《德阳市开展法制城市创建活动的意见》的通知

177 什邡市成立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185 什邡市创建法治城市实施办法187 绵竹市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213 中江县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220 中江县创建法治县考核办法227 罗江县开展法治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256 罗江县创建法治县实施办法265 陈新有同志在创建法治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92 左正同志在创建法治城市动员大会上的讲话301 中共德阳市委文件

德委发〔2008〕14 号

中共德阳市委

德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意见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市属及其以上

企事业单位: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根据《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

(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的通知》(普法办〔2008〕7 号)

精神,现就我市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德阳”

这一主题,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坚持服务中

心,强化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和保障灾后重建;坚持以人为本,平安惠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

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为实现“三年全面恢复,五年提

定和实施行政许可,以”590“工程为标准,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

设,切实做到”两集中,两到位“;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

制、责任追究制,提高行政效能;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强化行

政执法责任制,逗硬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切实做到行政权力授

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进一步加强惠民帮扶中心和信

访接待中心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

成本低廉的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机制。

(三)强化司法公正,着力维护公平正义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

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规范司法行为,维护司法权威,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依法及时纠正司法过错行为。完善审判

公开、检务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及时研究解决涉灾法律问题,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司法保障在

司法机关人员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四)强化法制教育,着力增强法治意识

加强以宪法为核心,以灾后恢复重建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 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弘扬法治精神,重点抓

好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的法

制宣传教育以”一学三讲“(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

和”法律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金融市场风险、金融职务犯罪,进一

步改善投融资环境,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金融生态环

境最佳区域。

(七)强化平安建设,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严格执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健全

责任体系,实行责任查究,增强维稳治安工作实效完善社会治

安防控体系,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防范治安突出

问题,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治安突出问题和不稳定隐患,依法妥善处置突

发群体性事件。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

调解、行政调解的作用,畅通各种利益诉求渠道。完善法律援

助和司法救助机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推进和谐文

化建设,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表达诉求,防

止非正常越级上访。加强对敌斗争,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

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

破坏活动,维护国家安全。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从严惩处

趁灾犯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八)强化监督机制,着力抓好权力制约

加强监督体系建设,构建以权力机关监督为重点,综合运

用法律监督、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

论监督等各种监督手段的监督网络,强化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

合的原则,每年进行检查考核,每两年市委、市政府将命名表

彰一批创建法治城市先进单位,确保创建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强典论宣传

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创建法治城市 的宣传力度,拓宽宣传领域,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宣传效果,在全社会营造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激

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营造全社

会关心支持创建法治城市工作的浓厚氛围。

主题词:司法

创建活动

法治城市△

意见

中共德阳市委办公室

2008 年 11 月 3 日印发

(共印 50 份)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正权

马俊东

员:许正钢

沈华伦

李茂刚

陈显文

胡宗林

高隆峰

刘述明

单广平

邹 立

雷小平

巫建平

谭晓波

刘洪庆

陈敦源

周晋安

蒲 正

毛君甫

符立均

杨 光 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市政协副主席

市中级法院院长

市检察院检察长

德阳军分区参谋长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市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市委副秘书长、群工部部长

市政府副秘书长

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

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维稳办主任

市直机关工委书记

德阳日报社总编辑

市经委主任

市教育局局长

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

市民政局局长

何荃麟 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

主题词:临时机构

法治城市创建活动△

领导小组

通知

中共德阳市委办公室

2008 年 11 月 3 日印发

(共印 50 份)

德阳市创建法治城市实施办法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法治城市创建活动的意见》

(德委发〔2008〕14 号)的要求,为推进平安德阳、法治德阳、和谐德阳建设,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法治城市创建要求,进一步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以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目

标,以普法依法治理为抓手,以强化责任制为龙头,以落实创

建措施为重点,深化法制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完善民主法制,维护公平正义,为加快灾后重建美好新家园,推进德阳经济社

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权威的

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创建法治城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现”三

提高“、”三加强“、”四进步“、”八防止“目标,促进德阳平安、稳定、和谐,率先在全国达到法治城市创建标准。

(一)”三提高“

1、党委依法执政能力提高。

8、坚决防止发生社会管理不作为、乱作为、严重伤害群

众感情的事件。

三、工作措施

(一)推进依法执政体系建设

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人大、政府、政协及司法机关职

能作用,进一步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推行重大决策法律咨询制度。对关系德阳经济社会发

展重大问题、涉及灾后恢复重建重大事项,在决策前进行法律

咨询和论证,增强决策的合法性、科学性和民主性。

3、坚持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核制度。领导干部任职前进

行法律知识考查和测试,开展领导干部定期法制培训。领导干

部带头学法用法,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在宪法和法

律范围内活动。

4、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

映等制度,党务工作应当公开的内容固定公开、定期公开和即

时公开。

5、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价、决策失误

责任追究和纠错改正机制,完善责任追究的程序、健全处罚体

系,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6、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

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

应当公开的内容,采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政务信息,经

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

开,政务公开率达 100%。

7、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

制度。行政执法必须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定期清理、确

认,并向社会公告行政执法主体;依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持

证上岗、亮证执法,行政执法持证上岗率达 100%。

8、加强对各类收费的管理监督。收费项目合法、标准公

开、行为规范。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收费登记制度、收缴

分离制度和收费许可证年审制度。

9、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行

为内部核审率达 100%,执法案件复议维持率应达 80%以上,诉讼胜诉率应达 80%以上。

10、政府及其部门行政诉讼胜诉率、行政复议维持率高于

全省平均水平。行政机关履行行政诉讼判决、行政复议决定率

100%。实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行政首长首次

出庭应诉率达 100%。

11、提高行政效能。以”590“工程为标准,加强政务服务中

心建设,切实做到两集中、两到位;进一步加强惠民帮扶中心

和信访接待中心建设,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积极探索高效、便

捷和成本低廉的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机制,落实首问责任制、限

7、不断提高政法队伍整体素质。建立与政法工作相适应 的保障机制,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及其执法工作满意度达 90%

以上。

(四)推进全民学法体系建设

1、全面贯彻”五五“普法规划。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

监督、政府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普法教育机制。深入

开展以宪法为核心,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和灾后重建为重

点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

2、加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制教育。坚持和完善党委

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法制讲座、定期法制培训、自学等学

法制度,强化考核制度,增强领导干部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带头模范遵守法律法规。

3、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机制,深化”警校共育“,推进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规范化,保证法制教育的教材、师资、计划、课时”四落实“,促进依法

治校。建立和完善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4、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建立健全企业经

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考试考核制度,积极推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引导企业依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增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和防

范风险的能力。

法治实践的现场变成普法教育的课堂,在服务群众中教育和引

导群众。

10、深入开展”心系千村、法律惠民“行动,实现”六个 100

%“。全市各行政村实现调解组织健全,健全率 100%;纠纷化

解及时,调解率 100%;普法教育达标,覆盖率 100%;安置帮

教落实,安帮率 100%;法律援助尽援,应援率 100%;法律服

务到位,满足率 100%的目标。

(五)推进基层自治体系建设

1、基层组织健全有力。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健全,党

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村(居)委员会、村(居)民小组有效发挥作用,依法保障村(居)民自治工作

正常开展。

2、民主选举规范有序。依法选举村(居)委会成员、村

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按时换届,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3、民主决策切实落实。村(居)民会议或者村(居)民

代表会议制度健全,与村(居)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

项实行民主决策,落实”一事一议“制度。

4、民主监督管理规范。村(居)民自治章程、村(居)

规民约依法制定,村(居)务管理规范有序。村(居)委干部

依法接受村(居)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群众满意率达 90%

4、加强税收宣传和监管。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纳税意

识普遍提高,涉税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

5、加强对垄断性部门和行业的监管。依法查处市场经济

活动中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6、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生

态监督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环境安全监控和紧急处置机制健全,违法行为受到严肃查处。

7、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

任主体地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防止和预防重大安

全生产事故发生。

8、完善社会保障和就业制度。健全和完善覆盖全市的养

老、失业、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社会保障机制。规范用

工制度,依法协调劳动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七)推进平安德阳体系建设

1、进一步加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形成覆盖

面广、反应灵敏、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

机制,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加

大源头防范力度。依法妥善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大

局持续稳定。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极端宗教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破坏活动,维护国家安

全。

矫正,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刑释解教人员重

新犯罪率低于近三年平均水平;加强和改进交通、消防、枪支

弹药、危化物品、食品药品等公共安全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

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灾区社会治安管理,确保灾区群众安居

乐业。

(八)推进监督网络体系建设

1、加强监督网络建设。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综合

运用法律监督、党内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真正做到有

权必有责、用权必监督、违法必追究。

2、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职能作用。强化地方人大及其常

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力度,确保国家机关依法履行职能。充

分发挥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确保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建议、批评、意见办理率达

100%,回复率达 100%,满意率达 98%以上。

3、强化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

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重点突出对各级领导干

部、执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确保履职

尽责。

4、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

报告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谈话诫勉制度和经

实现全市民主政治、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权益保障”四个法治

化“。

五、保障机制

(一)强化领导责任机制

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党委、政府把法治城市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

管领导具体抓,列入任期目标,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

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制定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的

实施细则,整体推进法治城市创建工作有效开展。

(二)完善齐抓共建机制

各地、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结合工作职能,认真抓好本

系统、本行业、本单位的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宣传推广。新闻媒体加大创建法治城市的宣传力度,激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齐抓共

建整体合力。

(三)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建立健全法治城市创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按照

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将所需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款专

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将创建经费列入部门预算,确保工作

顺利开展。

(四)严格考核奖惩机制

附件1:

法治县(市、区)创建标准

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法治城市的决

定》,法治城市创建纳入党委、人大、政府的重要工作内容,构

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各行业、各部门、各

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法治城市创建工作规范,办事机构制度健全,结合实

际制定法治城市创建具体方案,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工作经费

列入财政预算,组织、领导、协调、监督职能有效发挥。

三、全县(市、区)社会事务各项管理纳入规范化、法治

化轨道,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政府机关、各

职能部门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监督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四、各项监管职能到位,市场经济秩序规范有序。安全生

产、环境保护、食品卫生、劳动保障、金融市场等监管机制完

善,金融、投资和社会诚信环境良好。

五、司法机关维护公平正义,推进司法过错和错案责任追

究制、执法督察制,坚持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加强司法队伍建

设,提高司法人员整体素质。

附件2:

法治乡镇(街道)创建标准

一、党委政府把法治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

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法治创建领导小组,保障人员、组织、经费、制度四落实,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组织实施,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创建工作规划,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信息报送及时,资料齐全、归档存

放,管理规范。

三、坚持党委依法执政,建立健全依法决策制度,对涉及

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开征

求意见,决策前进行科学性、合法性论证,由集体讨论决定。

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全面落实政务公开,严

格执法责任制,实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规范执法行为和程

序。依法接受村(居)民代表监督,定期报告工作,接受群众

评议,群众满意率达 90%以上。

五、普法依法治理有序开展。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组

织学习宪法和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普法

对象参学率达 100%,考试合格率达 95%以上。深入开展”法律

附件3:

法治机关创建标准

一、普法依法治理组织健全,措施到位,保障有力。成立

由主要领导负责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有具体

部门和人员负责法治机关创建工作,创建经费列入部门预算,专款专用。

二、工作制度完善。制定普法依法治理五年工作规划,年

初有安排、年终有总结,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健全并汇编成册,普法依法治理各种文件、资料管理规范并建档存放。

三、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民

主决策,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决策前进行科学性、合法性论证,集体

讨论决定。

四、深化政务公开。政务公开制度化、经常化,群众获知

公开的政务事项和信息途径方便、准确、快捷。规范行政许可

行为,行政许可相关事项和依据、程序、条件、结果依法公开,提高办事效率和透明度。

五、机关行政效能全面提高。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

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认真履行

附件4:

法治村创建标准

一、领导组织机构健全。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设有专人负责,职责明确。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充分发挥作用。

二、普法制度措施完善。普法依法治理和法制宣传教育有

计划、有部署、有总结,相关资料收集齐全,存档规范。

三、民主选举规范有序。选举制度健全,选举程序规范,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选

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结果群众满意,选举程序档案完备。

四、民主决策切实落实。村级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村内事

务由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凡涉及到村民切身利

益和公益事业,遵循“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定”的原则,实行“一事一议”。

五、民主管理全面落实。村民自治组织民主管理制度落实,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

规定,实现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六、民主监督及时有效。村务公开制度健全,设立村务公

开栏,做到“立档上墙、支出公开、费用透明”。实行村委会向

附件5:

法治社区创建标准

一、领导组织机构健全。社区建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

机构,设有专人负责,职责明确,制度上墙。

二、普法制度措施完善。社区制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信息上报及时,资料归档存放,管

理规范。

三、民主选举规范有序。社区居民自治组织遵循公开、公

平、公正的原则依法选举,选举程序合法。社区自治组织健全,充分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

四、民主决策健全完善。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代表大会组织

健全,凡涉及社区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须经社区居民代表大

会讨论通过,实行“一事一议”,社区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完善。

五、民主管理全面落实。社区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公约、议事规则、居务公开等制度,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充分保

障居民的民主权利。

六、民主监督及时有效。建立社区居民监督小组,设立居

务公开栏,对社区重大事务、居民普遍关心的事项等及时公开,内容准确全面。

附件6:

法治学校创建标准

一、领导组织机构健全。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依法

治校领导小组,做到人员到位、职责明确、经费落实。

二、普法工作制度完善。制定普法教育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总结,相关文件资料收集齐

全、存档规范。

三、办学活动依法规范。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做到依

法办校、依法执教、依法治校。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健全完善

学校管理制度。坚持校长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确保校长依法

履职、教代会依法监督、教师岗位职责明确,考评体系完善。

四、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健全。健全完善教代会制度,充分

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作用,切实保障教职工

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

开校务,健全家长联系制度。

五、切实保障教师和学生合法权益。积极推行教职员工聘

任制,做到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合法,分配制度公正。建立健全

校内学生申诉制度,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人身财产安全。

六、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健全落实学校领导学

附件7:

法治企业创建标准

一、建立健全普法依法治理机构,落实责任,配备专(兼)

职工作人员。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并纳入企业发展总体规划。

各类法治企业创建资料齐全,管理规范。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有序。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

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积极开展企业职工法制宣传教育,定期开

展法律知识培训,有专(兼)职法制宣传员,有固定法制宣传

栏。

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劳动用

工备案制度、工资分配支付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工会制

度等,职工养老、医疗、卫生、失业保险等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大法律顾问介入企业重大

决策的范围和力度,重大决策和主要活动有严格的工作程序和

工作制度,经营活动重合同、守信用、信誉好。

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安

全考核及奖惩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和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安全

管理制度等,严格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

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共印 50 份)德阳市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文件

德法创领〔2009〕1 号

德阳市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德阳市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成员

单位工作职责》的通知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市属及其以上

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德阳市委、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法

治城市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德阳市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关于印发〈德阳市创建法治城市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要

求,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抓好落实,特制定《德阳市法治城

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现印发给你们,请

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门的创建法治城市工作;了解、掌握全市工作开展情况,及时

总结推广经验,向全国普法办、四川省法制建设领导小组和市

委、市政府、市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时报送全市创建

法治城市工作情况;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成员单位基本职责

(一)按照《德阳市创建法治城市实施办法》要求,全面

落实创建法治城市规划、计划,制定本系统、本行业、本

部门法治建设规划、实施意见,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按时参加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召开 的会议,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本系统(部门、单位)法治工作进展情况。

(三)加强组织领导,把法治城市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

日程,指导、协调、督促本系统、本行业、本部门法治建设工

作。

(四)认真开展本系统、本行业、本部门依法治理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把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五)定期开展检查活动,督促本系统、本部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六)认真研究本系统、本部门法治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制定相应对策推进或改进。

(七)及时做好本系统、本部门法治建设经验和典型的总

关考核内容。

3、市人大办

承办市人大常委会有关创建法治城市工作的决议和意见;

协调、安排市人大代表对创建法治城市工作进行视察、检查和

调研;负责对司法机关错案追究制和检务、审判公开的法律监

督工作;组织协调实施对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任前法律知

识考试。

4、市政协办

负责法治城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提请政协讨论

研究的重大事项和重要活动的协调、联系工作。组织协调政协

委员对创建法治城市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和视察,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创建法治城市工作开展情况,并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

议。

5、市纪委、监察局

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作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

争,加大对违纪案件的查处;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

法》的贯彻实施;纠正行政执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6、市中级人民法院

狠抓法院队伍建设,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立案、审判、申诉、信访工作,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措施,切实维护

上一篇:声乐舞台表演教案下一篇:2015乡镇公务员面试热点:古籍借阅与保护应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