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控规全覆盖

2024-05-21

城市规划控规全覆盖(共3篇)

篇1:城市规划控规全覆盖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第二十四条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

(-)控制性详细规划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附件,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收入附件。规划文本中应当包括规划范围内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图纸比例为 1/l 000~1/2000。

第二十五条对于当前要进行建设的地区,应当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第二十六条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二)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三)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四)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五)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六)竖向规划设计;

(七)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第二十七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

(-)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图纸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反映规划设计意图的透视图。图纸比例为1/500~l/2000。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第六章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三十一条修建性详细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外,还应增加: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要求;

(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

(三)各类建设工程造价等资料。

第三十二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

(-)规划说明书

1.现状条件分析;

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3.用地布局;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

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

7.竖向规划;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

l)总用地面积;

2)总建筑面积;

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

4)容积率、建筑密度;

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

6)绿地率。

9.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二)图纸

1.规划地段位置图。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

2.规划地段现状图。图纸比例为l/500~l/2000,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工程管线及各类用地和建筑的范围、性质、层数、质量等;

篇2:城市规划控规全覆盖

近年来,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严峻, 低碳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的风潮也随之在全球兴起, 并已广泛进入我国城市发展与研究实践的视野。关于低碳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我国作为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代表也正在积极进行与低碳城市相关的科学研究与实践探索。就目前的研究进展而言,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包括低碳城市空间模式研究 (交通组织模式、用地组织模式等) 、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低碳城市规划政策研究、低碳城市产业研究、低碳城市能源规划、 低碳城市生活方式研究、绿色建筑研究等, 不同角度的研究和探索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即以低碳理念来指导城市的规划与建设, 努力使城市走上资源节约、低碳排放、生态宜居、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上述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不同角度的研究最终要依靠现有的城乡规划体系来落实, 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差别很大, 不同类型的城市也有着不同侧重的低碳需求和各自的低碳践行环境, 因此, 针对特定规划类型和城市类型的研究探索对落实低碳城市的理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此, 笔者以小城市为例, 对低碳城市理念在控规编制层面的落实进行探索。

2. 适用于控规的低碳城市相关理论梳理

2.1紧凑城市

紧凑城市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73年出版的《紧凑城市一一适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计划》一书中, 作者为Dantzig.G和Satty.t。 但当时并未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直至1990年, 欧共体委员会 (CEC) 在其发布的《城市环境绿皮书》中, 再次提出紧凑的城市形态理念, 并将其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 认为紧凑的城市形态可以有效遏制城市蔓延, 保护郊区开敞空间, 减少能源消耗, 并为人们创造多样化、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 2000年后, 该理论逐渐受到国内业界的关注, 并有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整理总结, 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 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即采用高密度的城市土地利用开发模式, 一方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城市蔓延, 从而保护郊区的开敞空间 ( 农村、绿地等) 免遭开发,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缩短交通距离, 降低人们对小汽车的依赖。第二, 混合的土地利用。 即提倡适度混合的城市土地利用, 认为将居住用地与工作地、休闲娱乐、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等混合布局, 可以在更短的通勤距离内提供更多的工作, 有利于减少交通能耗, 增强城市活力。第三,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强调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创建一个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从而降低对小汽车的依赖, 减少尾气排放, 改善城市环境[1]。

2.2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发源于北美, 萌芽于上世纪80年代, 在90年代中期该理论的研究和讨论达到高潮。新城市主义是促进邻里和地区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运动, 提供了消除郊区蔓延、防止城市衰落的发展方式[2]。新城市主义的理论有两种代表性的开发模式, 即传统邻里开发 (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简称TND) 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 (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简称TOD) 。

TND开发模式下的邻里住区有以下特征:半径约400米 (5分钟步行距离) ;街道间距为70-100米;邻里内有多样住宅和居民;土地使用多样化;公建布置在人流集散地;住房的后巷作为邻里间社交活动的场所。

TOD开发模式意在形成高效土地使用和交通基础设施, 意味着相对较高的开发密度和土地混合使用, 公交站点位于适合步行到达的范围之内 。其主要特征为:紧凑布局、 混合使用的用地形态;临近提供良好公共交通务的设施:有利于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的土地开发;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提供良好的环境;公共设施及公共空间临近公交站点; 公交站点成为本地区的枢纽[3]。

2.3绿道 (Green Way)

绿道的概念较早由查理斯· 莱托 (Charles Little) 在《 美国绿道 (Greenways for America, 1990) 》中提出:“一个线性的开放空间, 该开放空间通常沿着自然廊道如河边、溪谷、山脊线建设;或是沿着陆地上的用于长途跋涉的线路建设, 如转化成娱乐用途的铁路线、运河、风景道或是其他线路;任何用于徒步行走或是自行车行走的自然或美化过的景观线路;一个将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资源、历史场所及其他居住区域连接的连接体;在局部看来, 可能是设计成公园路或是绿带的一个带状的绿地或是线性的公园[4]。”目前受到业界广泛认可的是后来杰克·埃亨 (Ahern) 对greenway定义: 绿道是经规划、设计、管理的线状网络用地系统, 具有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多种功能, 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方式。其含义主要为, 具有线状的外形轮廓;具有连通性;拥有多功能性;满足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尤为重要的是绿道规划是其他非线状风景园林规划的重要补充, 通过连接其他非线状重要风景园林系统形成综合性整体, 达到保护的目的, 而不是取代其他规划[5]。

近年来国内也展开了关于绿道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并结合地方特征, 对绿道进行了概念界定: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 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 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 连接主要的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等 。

3、基于低碳城市理念的规划探索

3.1案例概况

本文以陕西省澄城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进行低碳城市理念的规划探索。澄城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 南与大荔县毗邻, 北与黄龙县接壤, 东隔大浴河与合阳县相望, 西接洛河与蒲城县、白水县为邻。西延铁路、西韩铁路、西禹高速、108国道、 省道202、省道106穿过境内, 距离西安175公里, 距离渭南108公里。根据《澄城城市总体规划 (2012-2030) 》, 到2030年规划人口22万, 城市建设用地24.8平方公里。此次控规规划对象为县城北部综合生活区, 由老城区核心区共同构成, 规划用地积约12.6平方公里, 建成区面积约7.6平方公里。

3.2总体技术框架

规划中以紧凑城市、新城市主义、绿道为主要理论支撑, 结合规划对象特征提出紧凑型空间和绿色环境的规划理念以及相应的规划对策, 旨在促进城市的紧凑集约建设, 鼓励步行交通, 加强用地功能的混合度, 将基本生活需求解决在适合步行的距离范围内, 减少比必要的交通出行, 同时以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来引导城市用地布局, 并配合慢行空间规划, 以增加城市的碳汇功能, 提升城市休闲环境品质。

3.3规划探索

3.3.1紧凑型空间规划

紧凑城市理论和新城市主义理论主要针对大城市的空间发展特征而言, 本次研究的案例为小城市, 其在城市规模、空间结构、 建设密度、出行方式、生态环境等方面均有着明显区别于大城市的特征, 为真正体现和落实紧凑城市的核心思想和目标, 笔者结合小城市的特征提出了步行导向 (POD) 和混合布局 (MIX) 的规划策略。

(1) 步行导向 (POD)

目前TOD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受到普遍的重视, 然而基于北美经验提出的TOD模式如何适应我国的发展依然有待探讨。城市交通的系统性决定了任何一种模式都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多模式交通是我们的一个必然选择 (潘海啸, 2010) 。从低碳城市的角度考虑, 城市建设要首先有利于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 多种交通方式的排序应POD>BOD>TOD>XOD>COD, 以良好步行环境为导向的开发建设要优先于以方便自行车适用为导向的开发建设, 在此基础上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建设, 再其次考虑小汽车的发展[6]。

TOD模式的实现是以足够密集的公交线路网和公交站点为前提, 将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公共交通枢纽或公交站点布置。然而, 小城市规模有限, 支撑不起足够密集的公交网络, 因此规划中结合小城市的规模、路网结构采用POD模式进行用地布局。

“POD” (Pedestrian Oriented Development) 包含两层意思, 一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为目标, 提供当下以及后代可以享受的健康城市生活环境, 使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以及行动不便者都能从中受益;另一方面城市开发和交通建设要以方便人们步行出行为导向, 以适宜的步行距离来确定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设施布局。

结合澄城县城的路网特征和发展实际, 并考虑的POD模式的操作性, 规划中打破传统的“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 的三级组织结构, 规划为“社区——邻里—— 街坊”三级组织结构。其中, 社区基本以城市主干道为界, 人口控制在1-1.5万;邻里基本以城市次干道为界, 人口控制在4000- 7000人;街坊基本以城市支路为界, 人口控制在1500-3000人。每个社区设置社区级公共中心, 基本生活服务需求均在社区内部 (5-8分钟步行距离, 400-600米) 解决。

(2) 混合开发 (MIX)

“MIX”开发模式指在步行尺度内包含城市各功能社区, 区域内解决就业、居住、 消费、教育、医疗等功能, 增强城市活力。 用地混合方式分为大混合和小混合两种, 其中大混合是指片区功能混合, 即在片区内混合布局各功能, 以实现片区的商住就业平衡; 小混合即指社区内部功能混合, 及在社区范围内解决人们的基本生活服务需求, 如基本生活购物、文化娱乐、绿地休闲等需求, 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社区外交通出行, 增强社区活力, 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就控规而言, 主要体现小混合模式。

结合POD模式, 在社区中心集中布置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绿地等公共产品。设施的配置采取“适度分解和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即将传统方式中居住小区级的服务设施, 除幼儿园以外 (因幼儿园的配置有特定的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 , 均分别分解到邻里级和街坊级。

表1居住配套设施建议

3.3.2绿色环境规划

(1) 生态导向 (EOD)

“ E O D ” ( E c o l o g y - O r i e n t e d Development) 即以生态为导向的开发。将区域生态价值和服务功能与土地开发利用政策相结合, 利用生态来引导区域开发。即优先保护规划地段内的自然水系、沟渠等生态敏感区域, 并将其作为划分城市用地的天然界限, 在此原生态格局既定的前提下, 引导城市用地的布局, 是一种避免城市生态的破坏, 增强城市碳汇功能, 提升土地价值、活跃城市布局的开发模式。

对城市而言, 原生的河流、湖泊、山地、 林地等自然要素都是重要的生态资源, 在规划用地范围西侧为西河, 规划将考虑将其纳入到城市绿化结构的大框架, 保持本区的原生态格局, 保留现有沟壑景观, 清理现状沟壑内部城市建设垃圾, 在此基础上将自然的沟壑景观通过绿化廊道和绿化景观节点的方式引入到城市内部。同时以生态安全为前提的建设行为容量为准则, 合理选择开发建设区域, 结合土地的功能置换合理进行居住、 商业等用地的开发, 并严格控制建设容量, 以实现生态、景观、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此外, 规划引入“绿道”概念, 在主要道路两侧控制绿带宽度, 使新建地区与旧城区绿化紧密联系, 为城市居民提供连续的休闲游憩空间, 通过绿道组织实现城市内部的绿化环境与外围自然环境的有机联系。同时, 为增强绿道的功能丰富性、建设的可操作性, 并充分发挥小城市尺度小、各功能联系紧密的优势, 绿道线路的组织与各级公共中心紧密结合, 避免绿道因功能单一而形同虚设。 最终达到绿化休闲活动与公共服务生活的空间统一, 大大提高绿地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效率。规划的绿道在城市中形成环状结构, 沿东新街——宝塔路——西环路——秦202线——主城区和工业园区间的绿化带而展开。在绿带宽度的设置上, 充分考虑生物保护的功能, 根据国内学者研究整理, 12米是区别线状和带状廊道的标准, 12米以上的廊道中, 草本植物多样性平均为狭窄地带的2倍以上, 12-30米的廊道能够包含草本植物和鸟类多数的边缘种。[7]

(2) 慢行空间

慢行空间不仅为居民休息、购物、锻炼提供重要场所和路径, 也是居民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 是中、长距离出行中与公共交通接驳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根据澄城城市特点, 将慢行空间分为主要慢行节点、次要慢行节点、慢行廊道。其中, 主要慢行节点主要为城市级公共中心或重要城市公共场所处的绿地、广场;次要慢行节点主要为布置于社区级公共中心的绿地、广场;慢行廊道主要体现为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化及道路附属绿地形成的连续的线性绿化空间。通过慢行廊道的设置, 尽可能串接最多的慢行节点, 并实现城市内部慢行空间与城市外围自然环境的贯通。此外, 前文所述的绿道也作为重要的慢行廊道纳入慢行空间系统。

4、结语

国内关于低碳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尚未形成系统、完善、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和成熟案例, 且已有成果多集中于大城市, 对于小城市的低碳建设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以小城市为对象, 选取规划体系中的中观层次——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探索式研究, 侧重对空间布局策略和土地使用规划的思考。对于控规而言, 开发强度控制及指标体系的构建无疑是重要内容, 因此, 在后续研究中, 笔者将针对该方面内容做进一步的规划实践探索, 将低碳城市理念通过指标控制纳入法定规划成果, 以更好的将低碳理念落到实处。

摘要:“低碳城市”是一个公众热议的话题, 更是一项规划界急待推进与落实的工作。本文以低碳城市为核心理念, 在对紧凑城市、新城市主义及绿道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 以小城市为研究对象, 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初步的规划探索。提出了紧凑型空间规划和绿色环境规划的理念, 并通过步行导向 (POD) 、混合开发 (MIX) 、生态导向 (EOD) 、慢行空间的规划对策作进一步落实, 以期为小城市的控规编制提供些许低碳城市角度的思路参鉴。

关键词:低碳城市,小城市,控规

参考文献

[1]吕斌, 祁磊.紧凑城市理论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城市规划学刊, 2008 (4)

[2]桂丹, 毛其智.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计的借鉴.世界建筑, 2000 (10)

[3]马强.近年来北美关于“TOD”的研究进展.国际城市规划, 2009 (增刊)

[4]秦小萍.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比较研究.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2

[5]谭少华.赵万民.绿道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中国园林, 2006

[6]潘海啸.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

篇3:城市规划控规全覆盖

【关键词】养老设施及产业;居家养老;养老产业;设施配套

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养老“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议题。作为一项涉及政府、民生、产业、社会制度等诸多层面的多元化工程,需要系统性设计和建设。城市规划作为各项社会事业、产业和城市建设的龙头,应当通过对用地、产业等适当的引导,成为未来在城市“养老事业”建设中纲领性的文件之一。

1.加强养老设施及产业建设的重要意义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1]。按照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止2010年,全市常驻人口669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105.7万人,占总人口的15.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4个百分点。城市老龄化的速度在日益加快,至2015年,大连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是60岁以上老年人,但按照城市既有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传统养老院、敬老院等机构因服务水平和档次,出现空置和供不应求两大极端,城市社区对老人人性化关怀缺失,城市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纲领,在规划编制阶段,加强养老问题的考虑和引导,对于改善城市日趋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水平,带动城市整体养老产业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2.养老需求与地区适宜性分析

2.1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

老年人群养老需求可概括为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2]”,按规划需求分解即为:(1)健康需求;(2)工作需求;(3)依存需求;(4)和睦需求;(5)安静需求;(6)支配需求;(7)尊敬需求;(8)求偶需求[3]。这些需求涉及城市规划中包含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商业服务、公园绿化等系统的规划设计,同时,还需要通过对社区级服务配套进行必要引导,通过影响居住区发展模式来对养老事业起到一定的支撑和服务作用。

2.2夏家河地区开展养老产业的适宜性

夏家河地区位于大连市中心城区中北部,北邻渤海,南邻鞍子山,是典型的背山面海地势,鞍子山山麓延绵入海,区内沟谷地形变化多样,植被绿化丰富,景色宜人,北岸沙滩海岸平直漫长,有大连市著名的夏家河海滨浴场,是一个适宜养老、休疗养的地区,目前,该地区已经自发形成多个以小型个体养老院为主的小产业集群。

3.夏家河养老设施及产业规划研究

3.1规划区人口构成研究

夏家河地区位于近郊地区,未来迁移人口主要包括村屯就地回迁安置人群、城区改善型人群外迁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新居安置。在养老设施及产业规划中,需要重点考虑两类人群的养老问题:

(1)村屯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对集体养老和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2)改善人群对 “三世同堂”、配套设施、社区品质和氛围较为关注。

3.2规划及实施策略

3.2.1设计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的邻里中心体系

规划按照《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所规定,建立“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是中国传统“孝义”思想的延伸,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根基,既相互照顾,又充满人性化的交流。从规划层面看,需要加强几个方面引导和建设:

(1)完善区域中心设置。按照1M2/人配置医院、体育场、娱乐设施、银行、邮政、超市、百货、餐饮等大型公共职能。

(2)强化邻里中心的设计。按照6000户~8000户人口规模,以15分钟步行为衡量尺度设置邻里中心,预留小型公园,菜市场、商业、餐饮等用地,并按高比例配置医疗门诊、卫生站、护理院、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

(3)新增社区中心。按照1000户~2000户设置小型商业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提高商业用房比例,为商业化的医疗门诊、药房、休闲设施建设提供场所,增设健身设施和社区中心,借助社区中心布局棋牌室、阅览室、救护站等,为居家养老提供上门服务、社区互助或日间照料。

3.2.2 积极发展养老地产和休疗养产业

养老产业,即房地产企业参与投资建设以养老为主体的特殊地产项目,是根据老人的需求设计居住环境、配套,将疾病预防、康体保健等纳入日常生活设施范畴并参与运营、管理养老设施,为老年人服务的产业类型。其利润来源于房屋出租、出售,以及后续物业和养老服务。养老地产存在几种方式:(1)高档公寓式养老地产。服务高收入家庭,也提供高质量服务;(2)休闲养生式养老地产。选择景观环境较好区域针对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文化程度的退休老人,提供居住、生活、娱乐、保健等服务;(3)候鸟式养老。异地老人随季节选择度假式的休闲养老模式[4]。

夏家河地区拥有良好的山海景观资源,适宜“养老+休疗养+休闲娱乐”的产業发展磨石,规划提出“山海两端养老、中部服务”功能构成,其中:

北部滨海地区以商业、餐饮业、康体娱乐业、居住功能为主,并在靠近夏家河浴场位置集中设置以休疗养为主的功能组团。该区域以吸引商业、娱乐、酒店、度假村、酒店式公寓等开发建设为主,侧面满足高端和候鸟型养老人群。

南部滨山地区具有优越的山林和植被环境,以“弹性控制,混合发展”为出发点,整体布局康体娱乐用地,建设 “社区型综合养老地产”。通过混合型的产业开发,避免单一职能开发的局限性,推动老人再就业,为休闲娱乐产业提供服务,同时满足老人心理需求和城市就业需求。

3.2.3 生态化社区建设

(1)低密度开发,建设总量控制

规划以打造适宜养老的生态低密度城市组团为出发点,综合考虑动迁及开发建设成本,对整个区域开发建设量进行“总量控制,两级分化”对待,针对不同的社会职能,引导容量向两极化发展。沿城市主要交通轴的核心开发区域,给予1.8~2.0的高容量控制,并利用商业混合用地的布局,加强商业的弹性。对于滨海、滨山以及以家庭式养老为主的居住地区,容积率控制在0.6~1.0、1.0~1.2、1.2~1.4三个区段,降低住宅类建筑的开发规模,提高住区品质。

(2)体系化公园绿地建设

以10分钟可达广场、20分钟可达公园“为基本理念,布局片区级、组团级点状绿地公园。沿生活性干道,打造带状绿化公园,串联各级绿地公园、广场,布局自行车道、漫步道、休憩、便民亭等设施,扩大老年人活动路径。利用自然冲沟,打造多条山海间的指状绿地公园,环绕各个组团,结合鞍子山森林公园、海滨浴场公园,成为夏家河地区独特的自然基底。点、线、面的绿化系统相结合,构建了夏家河地区生态化的养老环境。

4.小结

本文是对规划编制工作中涉及养老问题的一些思考和努力,养老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化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补充以养老为出发点的城市规划编制理念和策略,通过合理调控对养老事业进行支撑和引导,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城市规划编制中需加以重视的问题。

上一篇:酒吧营业中的服务程序下一篇:罗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