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与城市规划

2022-08-05

第一篇:城市社会与城市规划

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调查研究

课程论文设计 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调查研究

潘利社工092班3091201239指导老师:黄海燕

摘要: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国的贫困问题一直都被视为一种农村现象,因为当时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发展较快,城市贫困人口相较于农村是微不足道的。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等的影响,城市经济有所发展,城市居民收入增加。但收入差距也随之加大,也就是说城市贫困人口从以前的下降趋势逐渐转变为上升的趋势。并且 随着时间推移,城市贫困问题逐渐显现,城市贫困状态更加严重,失业和下岗职工数量急速增加,而社会保障体系并不完善。本文主要对城市贫困状况进行了基本的调查,并分析现在针对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没有发挥一定的作用,对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是否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贫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

上学期,我与班上同学在金老师带领下,在南瑞社区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是进入到该社区中低保户家中进行入户访谈,了解申请低保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申请的程序、标准等。通过与低保户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让我对“低保”有了更多的认识。“低保”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的贫困人口,实行差额补助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的背景下,对传统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改革的产物。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制定的一项为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制度,属于社会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也是最基本的或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通过这项制度的出台,可以看出,城市中不禁存在着贫困人口,并且数量不小。贫困一直是当今中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但以往的研究注重于农村的贫困,即“老贫困人口”。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新贫困”,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据统计,截至2003年6月,北京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家庭有66967户、149498人。而与此同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则为中国艰难曲折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城市给人的印象应该没有太多贫困人口,不应该会出现贫困的问题,但当代社会中庞大数量的贫困人口是如何产生的呢?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格局非常明显,农村和城市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中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了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绝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归属于特定的单位,单位保障制度给他们提供了就业、收入、医疗、住房、子女上学等方方面面的保障。城市中存在少数游离于单位之外的人口也能够通过社会救助的方式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再加上当时在分配制度方面

实行的平均主义做法,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不大,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所以没有太大的心理落差。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主要关注的农村贫困问题,1978到2000年经过改革推动扶贫阶段,大规模开发式扶贫阶段和扶贫攻坚阶段,我国农村扶贫取得重大成效,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30002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城市中出现一大批下岗工人,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中很多人未能重返工作岗位,他们及他们的家人因此而陷入生活困境之中。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年报,1998年和1999年,城镇下岗职工人数分别为892万人和937万人。2000年下半年,下岗人数高达677万人,加上失业人员其总数超过1600万人。这还未计城镇企业中停产、半停产或破产企业和待岗职工,及进城农民工中的失业人员。有专家认为,下岗、待岗和失业人口为200万人,实际失业率为11%左右。

在城市贫困初期,中国政府并没有考虑到创建一种制度性社会政策作为长久的措施。而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

1、救济范围极其有限。在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前的1992年,中国得到国家定期定量的城镇困难户人数只有192万人,占城镇人口比重为0.06%。

2、救济标准难以为生。中国社会救济标准一贯偏低。1992年,用于城镇困难户的定期定量救济经费是8740万元,救济对象人均月救济金额为38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的25%。

3、救

济经费严重不足。救济标准过低的直接原因是救济经费不足。1992年,全国城镇社会救济费用(包括临时救济)总共只有1.2亿元,仅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0.05%,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0.03%。所以,要使社会救助制度真正成为与市场经济配套的最后的安全网,还必须动大手术进行制度改革与创新。

这项制度改革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阶段。从1993年在上海初创迄今,大致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3年6月—1995年5月,试点阶段。1993年6月1日,上海市率先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拉开了城市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序幕。第二阶段,1995年5月—1997年8月,推广阶段。到1997年5月, 全国有206个城市建立了这项制度。第三阶段,1997年8月—1999年底,普及阶段。1997年9月,国务院召开会议,要求到1999年年底,全国所有城市和县政府所在的镇都要建立这项制度。1999年9月底,全国668个城市和1638个县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已经全部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到10月底,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增加到281万人。

通过进到低保户家庭中进行入户访谈,我们了解到现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现在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特点等。这些申请低保的家庭都有着一下相似的特点,这些人绝大部分文化素质偏低,大部分是小学中学的学历,还有一小部分是文盲;其次技术能力不高,缺乏优势,大部分都是下岗职工和无业人员。还有的是家庭成员普遍较多,家庭成员中有突发状况,如工伤致残致伤,以及突患重

病,这些因素使家庭开支过多,而收入甚少甚至无收入来源,负担过重,不得不申请低保。他们普遍反映低保制度仍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

1、申请低保的程序繁琐、复杂。低保户申请低保须先向所在的居委会送交申请表,居委会还要入户调查,走访申请者的邻居等,防止出现骗保行为,最后还要将调查情况和申请表递交到民政部门,民政部分再审核、批准等一系列成。所以在申请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麻烦等,且等待时间太长。

2、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生活依然困难。即使申请到了低保,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低保户的生活依然困难,就对芜湖的居民调查,他们的低保金每人每月只有一百多块钱,一家三四口人也只有五百多元。在现在物价水平较高的时代,这些低保金只够糊口,并不能改善低保户家庭中贫困的状况。更无法根本解决这下低保户的贫困问题。通过他们的反映可以看出,我国城市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依然有待完善。

除了低保制度以外,解决城市贫困问题,还要依靠其他更加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法律保障,建立社会救助制度。我国针对城市贫困的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灾害救助制度等。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城市救助制度的核心,在解决当前贫困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解决了我国大量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同时这项制度在实践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以此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更好地解决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李彦昌.城市贫困与社会救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祝建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评估与重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贾楠,郭强.中国社会救助报告NO.1[R].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第二篇:城市公园设计应注重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覃永晖, 张铁蕾, 何志鹃

(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系,

湖南常德 415000)

摘 要:从A市城市公园的现状使用情况出发,对公园设计与公众的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与思考,探讨了公园设计的方法、过程和评价问题,特别分析强调了在公园设计中应加强与公众的交流、充分考虑人的行为习惯,做到“设计为人而做”1

关键词:城市公园; 公园设计; 公众活动需要; 行为心理需要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743(2006)02-0080-03

收稿日期:2005-12-05

作者简介:覃永晖(1978-),男,湖南怀化人,湖南文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城市规划;

张铁蕾(1978-),男,湖南新化人,湖南文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城市规划;何志鹃(1867-),女,湖南汉寿人,湖南文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城市环境规划1

1 从城市公园的使用现状评析、思考公园设

A市作为全国卫生文明城市之一,亦是“国家园

林城市”及湖南西北部主要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城市

园林绿地的规划情况对该市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具有极大的影响与作用1而城市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亦是当前我国城市生活中经常为人们所使用的一类城市园林绿地1城市公园利用公共的园林环境,为公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文化等各类活动的场所,满足人们放松身心的需求1随着城市急速膨胀,城市环境日趋恶劣,“绿色”资源越来越宝贵,越来越为城市中的人们所渴望和追求1公园里优美的环境和自由的活动空间和场所是为所有城市居民而设的,因此,在公园设计、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争议就会很多而且又难以面面俱到,而这些问题和争议正是我们需要面对、需要讨论、需要解决的1111 A市城市公园的使用现状

A市的城市公园现状在符合使用公众的意愿、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上做得怎样,表现和效果究竟如何呢?公众究竟期望什么样的公园环境来进行各种活动?在考察了解A市城市公园目前的使用情况时,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1

(1)场地设施不够完善:活动广场、水景区、动物园、植物园等场地是主要人流交汇处,常吸引了不少玩耍的孩子,但一旁守候的家长却显得焦虑不安1因为这里安全措施比较少,或根本没有专门为儿童安全考虑采取的措施1今年A市某公园内动物园老虎咬

死小孩的事故,令人一想起就胆膻心惊,这就是公园方太缺乏安全意识的后果1而另一公园虽然有一些专设的儿童游戏场地,即使公园方一再宣称设施齐全,安全系数高,但陈旧的设备摆在眼前,让家长们依然感觉很不放心1再者,即便是安全保证了,但游戏项目多年如一,没有增加新的项目,如今好奇活泼的孩子们早就对此不再感兴趣了1节假日期间应该是公园内儿童游戏场地十分火爆的时期,但A市的情况并非如此,很多游戏项目门庭冷落,孩子们宁愿选择不用花钱的跷跷板和秋千1公园内为青年人考虑的活动设施更是凤毛麟角,园内只是些花花草草是很难满足现代年轻人的需求的,现代化的、高品味的、富有冒险趣味的游戏设施才能更好地吸引他们的眼球1

(2)公园使用空间局限:公园的道路和广场上站了许多有意停留的人们,正在四下张望寻找一处合适的休憩1然而,不远处就有面朝水体的自然缓坡,坡上覆盖着如茵的绿草,里面有维护管理良好的乔灌花木组成的植物景观,可惜没有考虑让人们进入休憩而令人望坡止步1由于缺少人气,这些绿地显得“死板、生硬”,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1若在绿化当中适当地设计出一些小径将游人引入其中,效果必定会大相径庭1

(3)公园设施与社会公众心理的矛盾:在写有爱护花草内容的宣传牌下面,露着被踩踏得斑斑驳驳的绿地,不只是草坪,甚至有的植被、绿篱,以及乔灌木的周围,现在也都成为了人们活动场地的一部分1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宽敞的活动广场,铺有精心设计的石材和地砖,干净、耐久且美观,却因为暴露于空旷的场地上而少人涉足,很是可惜1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社会公德和公众自身素质的问题,但

第25卷第2期

怀化学院学报Vol1251No122006年2月

JOURNALOFHUAIHUAUNIVERSITYFeb1,2006

究其根源,实际上主要是公园设计与公众心理之间的矛盾所致1人的本质是害怕孤单的,人不仅需要人来陪,还需要物来“陪”,需要环境来陪1举个例子来说,很少看到有人围在一个广场或是空地上下棋,人们往往会在一棵大树下或是一个屋檐下围成一圈1这个例子说明人除了需要人来陪,还需要树或建筑来“陪”1因此,在公园设施的设计上,应当仔细地考虑公众的活动心理,掌握公众到底真正需要什么,这样才能达到城市公园在城市中、在社会公众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1

(4)场地、设施设计存在问题:公园中不单场地、场所的设计与使用会发生错位,就算一把休息用的座椅,一个绿化的种植池也不例外1细心留意就会发现:A市某公园的主入口广场缺乏特色,没有达到广场应有的效果,而是成了单纯的出入口和社会停车场1在园内,一些路旁地座四边,或者是靠近它的花坛的边缘,有时会被砌成休息凳面,设计原想在这游人集散的中心地段提供更多的休息坐凳,可是,如此多的休憩位置上总是少人安坐,仍然有许多人,正在那儿向邻近的周边搜寻另外的休憩位置1这是因为,一是标志性环境小品较大的尺度,需要一定的空间距离才能让人从视觉心理上可以感到舒服地休息;二就是由于汇集了人流的活动,便很容易干扰个人的休憩,如果不是特别累,人们是不太愿意在人流较汇集的地方休息的1所以,那些邻近的,有树荫的休憩设施最受人欢迎,因为在能方便地观看人流汇集处的公众活动并随时准备参与其中的同时,还可以舒适、安心地休憩1112 公园设计中应注重个体与公众的关系

个体与公众的关系处理在公园设计中是常遇到的问题1公众实际就是个体群:他们表现的行为习惯或者意愿所影响决定的活动在内容、特点上有共同之处,因而区别于没有这种共同之处的其它个体成为一个群体1在实际的设计中间,常常需要做到细致地考虑不同个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考虑个体群在具体情况、条件下可能的意愿活动和行为习惯1

在公园里游人汇集、流动频繁的交通主路和集散广场等类似的地方,如果休憩设施的位置过于临近人流的活动,或者布设那些适合于较长时间,悠闲地休憩所使用的靠椅或一些低矮的坐凳,都会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1因为,临近人流活动地段休息时,人很自然会被来自其中高于自己的视线和更为切近的脚步踢踏声弄得心烦意乱1这时候,大多数的人都会本能的使自己与邻近公众进行活动的高度尽可能的相接近,以避免由此种活动带来的干扰而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1所以身处这些地方的时候,人们更习惯,或者更喜欢或踏或站的使用这些低矮的休息设施1甚至有时看到一些人宁可蹲在上面也不情愿坐下去1这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如果在这里设计可倚靠的栏杆或当作坐凳的矮墙,可能会更受欢迎一些1

虽然只通过设计一条途径并不能完全解决公园中个体与公众的矛盾和冲突,但在设计中至少

应该,而且也能够一定程度地预见人的行为习惯,从而将人们意愿活动中互相不利的影响和干扰减到尽可能低,或者通过设计将人们的行为引导到好的方向上发展,实现以人为本、为人而做的设计意义1113 公园中活动场地设计应利用自然环境

活动行为与活动场地在公园设计中关系密切,体现了人对环境的需求1场地是公园利用自然的现状环境,通过人工的改造修建,提供给公众进行各类活动1首先要了解当地自然资源及人们对特定活动的环境心理的需求和行为习惯的表现,然后才可能在设计中尽可能的做到各尽其用1

例如:某些公园里人工修建的土石山上有一个小亭子,因为占据了高高的位置和平缓的地形,常常人满为患,很容易就吸引许多人停留在此1而山上其它大部分陡峭且局促的地形,园路和休息平台的设计,则较少考虑人们休憩时往低处观看的开阔舒缓的环境心理需求1由于忽视了休憩活动所需要的环境和场所的内容特点,教条性设置的一些休息坐凳就很难达到好的使用效果1所以设计建造的场所和设施应该更好地利用现状的自然环境部分,进而改善、提升它的品质,而不是表现出与现状的条件关系不大,浪费甚至于损害了它原本有利于人们进行某项活动的使用价值1114 公园设计中应当全面考虑人的心理需求

在公园设计中要全面的考虑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公园以后的使用才会有预期的满意结果1有时我们会在公园里发现:一些本身造型优雅,构造精巧,使用也舒适的休息廊,却少人光顾,原来是因为人们在舒适的休息廊里时,少了能很好观看其他人活动的乐趣1设计者原想为人们提供一处清静、不受打扰的环境空间,但只是单纯地从身心的休息需求这一点上去着眼,而忽略了人的其他心理需求,因此并没有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1

再如:公园里园路的使用,园路不仅仅是被当作铺地,它更多是用来引导、提示人的活动行为和心理1什么地方应该铺上平整宽阔的硬质路面,什么地方只需要垫上几块踏脚石就可以了,哪些小路上只要有走出来的痕迹就足够1当我们的设计能够全面的考虑人的心理需求,预见这些问题,那么在我们的公园中就会减少许多浪费而又能更好地为人们所使用1

2 对城市公园设计方法、过程和评价问题的

探讨

公园设计建造完成以后,人们在使用当中会对它有一个评价,为此,我们仍然需要提出什么是“好”的概念来评价公园环境设计的使用1什么样的公园设计是好的?这又该交由谁去评判呢?是园林专家、开发建设员、投资者,还是进入公园的每一个人,或者

18・第25卷第2期覃永晖,张铁蕾,等:城市公园设计应注重与社会公众的关系

只是经常光顾它的那部分城市居民1我们不妨先从对

公园设计的方法和过程的理解入手,也就是从“怎样去做的方法”上来进行思考1211 对公园设计方法、过程的理解

公园从设计、建造完成,常常是每个个体从自身的立场观点出发去完成各项活动的1这些不同个体具有各自的固有观念、处事立场、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就必然会在设计中呈现出不相合,甚至是背道而驰的情况1前面分析的实例中设计与使用的错位就是这方面问题的表现之一1

虽然设计者和使用者都认为理所当然应该这样,可又时常会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现实与想法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差距呢?一些好的设计初衷与事实又为什么成了南辕北辙的做法?原来设

计和使用的双方都只从自身单方面的立场出发,而没有能够从了解对方的感受中去实现相互之间的理解和沟通1只从一方面想去理解、解决本来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当然容易碰钉子1就好比一个思想家在一堵墙前,拼命猜想墙的背面到底有什么而不愿动一步,最后只是徒劳1而另一个人,只简单地绕到这堵墙的另一面就找到了想要的答案1

“绕到墙的另一面去”就是我们要采用的设计方法1对于公园设计而言,就是更好地预见社会公众的意愿活动和行为习惯来满足公园的使用功能,并且通过积极的引导,“绕过”设计者与公众之间的“那堵墙”,沟通人们之间的情感1公园设计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用实际的使用情况来检验设计预见的内容与实际的使用结果是否相符,从而让设计的可预见性更有效地指导设计工作1212 依据认识观点来解决公园评价问题

很早就有许多设计师提出“设计为人而做”的观点,而这个观点已经成为今天设计工作中不可忽视至是被奉为宗旨的精神1结合对公园设计方法和过程的理解使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认识观点———设计和使用的个体双方是能够而且出应该相互理解的1我们可以依据这一观点,将设计和使用放在同一个思维结构体系中比较分析并加以整体性思考,提出设计的可预见性

再用实际的使用情况来检验设计预见的内容与实际的使用结果是否相符,来作为设计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对它评价的依据1

有了可依据的认识观点,在实际情况中从整体上去理解公园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对其中问题的产生、分析和解决才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思考1只有在一定认识论观点的支持下,在理解分析其方法的过程中逐步寻求答案并证实答案,才能得出合理全面的评价1

3 对A市城市公园和公园设计的展望

城市公园使城市居民可以平等地享受优美的环境和自由的活动空间,在积极的休息活动中真正放松身心1公园里的环境空间和活动场所的品质,在促进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尊重、关怀、爱护和情感交流上将会起着积极的作用1当我们的公园成为开展这种情感教育的场所,我们的公园设计成为参与这种情感教育的过程,那时,城市公园的设计和使用将会在相互沟通、交流中间,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1笔者相信,随着A市对城市建设的重视以及城市规划工作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园必定会在新的时期、新的城市面貌、新的公众需求下有新的改善1参考文献:

[1][美]阿尔伯特・拉特利奇1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M]1王求是,高峰译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

[2]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1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式[M]1黄兰谷等译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3]李微1潜谈现代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几点新原则[J]1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版,1999,(6)1

[4]同济大学建筑与园林教研室1公园规划与建筑图集[M]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

[5]同济大学建筑与园林教研室1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1

[6]

彭一刚1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1

TheDesignofUrbanParkShouldLayStressontheRelationswiththePublic

QINYong-hui, ZHANGTie-lei, HEZhi-juan

(DepartmentofCivilandArchitectureEngineering,Hunan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Changde,Hunan415000)

Abstract:Accordingtotheconditionofthecurrentusageofurbanparkinacity,theproblemsofparkdesignandthepublic

relationsexistedinarecommentedanalyzed1Fromthat,weseekaftermethods,proceduresandcomments

ofurbanpark,inpar2ticular,itstressesthaturbanparkshouldstrengthencommunicationwiththepublicandshouldconsiderhumanπsconducthabit,andurbanparkmust“designforhuman”1

Keywords:urbanpark; parkdesign; thepublicactivitiesneeding; behaviorconductneeding

第三篇:让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5:00

来源:《求是》期号:2005.6作者:宁越敏 李健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对我们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一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以大都市区为特色的美国城市化。美国是一个在不断移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脉络清晰完整,带有一定“原型”特征,同时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区也成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城市居住,已进入城市时代。第二阶段,20世纪20-70年代。其中50-70年代是美国城市化进程最为迅猛的阶段。该时期城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出现。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促使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化。二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在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第三阶段,20世纪70

年代至今。美国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伴随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美国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国家。

美国的郊区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出现了制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的中心区。中心城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城市的有力挑战,人口不断减少,而产业的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骚乱、贫困等问题持续恶化,衰落的中心城市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许多振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或“中产阶级化”。不过,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的牺牲品。

由政府引导的日本城市化。日本城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直到1940年,城市化水平仍落后于当时欧美工业化国家。1956—1973年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量年均达到42.9万城市化也进入加速期,并于1975年达到75.9%,实现了人口城市化。在日本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样出现了大都市区(日本称之为大都市圈)超前发展的现象。按日本政府的定义,日本共有7个中心城市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京圈”、“名古屋圈”、“京(京都)阪(大阪)神(神户)圈”三个大都市圈。此外,日本还有4个中心城市人口达50万以上的都市圈。

在日本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工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为工业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基金,在工业建设用地、工业区的准备、工业用水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帮助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另外,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出口行业,外向化的经济战略使产业向沿海城市高度集中。1980年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和社会各项职能开始向东京集中,形成

了“东京圈”控制其他区域的局面。日本最大的10个城市也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工业带,而且有7个位居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本先后制定和实施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形成了包括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

“过度城市化”的拉丁美洲。拉美的现代城市化进程始于19世纪末期。1900年,整个拉美地区城市化水平为25%。到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194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9%。20世纪5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伴随着工业以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但自60年代后,由于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不重视农业,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该地区城市人口由5400万迅速增加到1990年的3.1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71.4%,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80%。

虽然从人口城市化水平来看,拉美地区同西方发达国家相差不大,但拉美的经济发展水平却远远低于后者。总体而言,拉美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农村经济持续恶化、普通农民大量破产基础之上的。这里的农村大庄园制度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大量农民在破产并丧失发展空间后,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找新的生存机会。但由于拉美主要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缓慢,甚至不时爆发经济危机,城市就业机会严重不足;而农民缺乏工业技能,加上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导致大多数新进城市者为了生计只能从事一些属于第三产业的非正规就业行业,如饮食、家政服务、沿街销售等。这种没有经济同步发展作为基础的城市化,必然导致城市“病态”发展,人口拥挤、住房短缺、贫富悬殊、毒品及暴力犯罪、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因此,拉美的城市化被称为“过度城市化”。化解矛盾,稳妥推进城市化进程

总体而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伴生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如农村发展滞后、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供应短缺等。为使城市化进程得以稳妥进行,一些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来化解矛盾。

协调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关系。从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拉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来看,政府往往更加重视城市的发展,而忽略了作为社会另一部分的农

村的发展。发展政策的倾斜,使得大部分农村地区相对来说处于贫困状态,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不足。当农民在农村没有出路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进城。但由于城市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贫困、失业、犯罪、环境恶化等问题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日本在处理城市与农村发展关系方面较为成功。日本政府比较注意农村、农业的发展问题,制定了大量法律促进农村发展,如为扶持山区农村及人口稀疏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了《过疏地区活跃法特别措施法》、《山区振兴法》等;为促进农村工商业的发展,制定《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关于促进地方中心小都市地区建设及产业业务设施重新布局的法律》等。同时,日本政府也比较重视对农村、农业的投资,投资方式多样化。中央政府主要对建设项目进行财政拨款及贷款,地方政府除财政拨款外还可发行地方债券进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了城市间、城乡间的联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可能,而农村发展也为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扩散开辟了道路。由此,日本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不再是农村的支配产业,到1980年农村从事第三产业的比率高达42%,小城市得到了较快发展。

多种方式消除城市贫民区。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必然导致住宅和基础设施供应短缺,而财富分配不均使得问题更加严重。早在19世纪,欧洲国家的城市中就普遍存在贫民区现象。为解决城市贫民问题,西方国家曾采取多种措施。比如,早期解决住房的措施主要是兴建工人居住区,其后欧美各国开始制定更为完善的针对城市贫困者的住房政策。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注重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其中由联邦政府发起的“新政”和“城市更新”两项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解决城市下层居民住房问题进而治理中心城市。从“新政”来看,涉及城市的政策除进行以工代赈的大型社会工程建设外,还推出两项直接影响城市生活的重大举措。一是拟定“绿带建镇计划”,在郊区选择廉价土地,建造新社区供城市贫民区居民迁居,再将原贫民区清除,改建为公园等公用设施和绿带。二是创建两个新的政府机构,即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署。前者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住房贷款,消除住户因付不起分期贷款而被取消住房抵押权的现象;后者是联邦政府干预乃至管理城市住房的常设机构。这两项运动对解决美国城市住房紧张以及增加就业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城市贫民区问题更为严重,而韩国解决该问题的经验较为成功。1960至1990年是韩国城市化高速增长期,城市化水平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但同时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导致出现城市贫民区。韩国政府先后采取清理工程、有选择合法化以及自我发展工程等措施,来处理城市低收入者居住区、非法聚集居住区的问题。1983年引入了联合重建计划,制定最低住房标准,承认居民在社区及社区发展中的民主权利,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同时还鼓励非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商参与社区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组织各方参与社区建设,实施有效的市政管理,使国家、社区以及社区居民、企业等多方受益。

倡导城市的集约型增长。西方各国在对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中,城市规划始终是重要的工具。现代城市规划兴起于19世纪末,早期的城市规划理论偏重于疏解大都市的人口和功能,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汽车社会出现后,城市随之迅速向外蔓延。但低密度、盲目蔓延的对外扩展,造成城市土地低效利用并产生其他问题。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开始关注由此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及其经济社会后果,认为“以小汽车为导向的交通方式、低密度的城市扩张,这种城市蔓延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美国学者因此提出了“紧凑型城市”和“精明增长”的概念,提出城市发展应该采取TOD模式,即以大运输量的轨道交通系统为导向,以站点为中心建设半径合理的居住区,并提供办公、商业服务业等多项功能。1998年,美国波特兰开始实行一种新的城市发展计划——LUTRAQ计划,目的是在城市开发中尽量减少土地的消耗、机动车交通和空气污染;强调街道的相互联系,使公共交通更加便利和舒适;强调混合功能以及符合人性尺度的设计和宽敞空间。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主流应该是“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以实现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缔造城市的未来。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均产生许多复杂的问题,而政府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为此需要建立新的机制。联合国人居中心针对城市建设提出“赋予能力框架”,鼓励个人、家庭、社区、商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赋予能力”的观念已广泛应用于一些国家的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如,印度尼西亚的泗水大规模房屋改善计划让市民和社区组织参加优先事项的决策

过程。当城市面临的问题超越城市行政区的范围时,则需要从区域角度进行统一协调。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建立区域内城市间的协调机制,如美国旧金山湾区的9个县政府组成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负责湾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是由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区域规划,如日本国土厅先后数次制定了比大都市圈范围更大的首都圈、中京圈、近畿圈的发展规划,以协调都市圈内部的发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涉及的问题更为宏观。为使地方与全球生态可持续性联系起来,还需要各国政府乃至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总而言之,为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个人、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缔造城市的美好未来。

(作者:宁越敏,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健,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

第四篇:城市学院社会实践作业

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大学生贫困生

节约型大学

1. “三农”问题 2. 基层选举 3. 环境保护与发展 4. 教育消费与教育公平 5. 基层法律服务 6. 社区医疗服务 7. 食品安全 8. 玉树地震 9. 世博会

一、哲学类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 13. 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14. 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 15. 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16.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17. 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经验和做法的调查研究 18.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19. 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

二、经济类 20. 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典型调查 21. 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查研究 22. 国有企业“三改一加强”案例分析 23. 国企股份制改革典型调查

24. 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 25. 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26.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27. 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 2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 29. 有关收入分配及家庭收支状况(不同阶层、地位、职业)的调研 30.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完善研究 31. 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 3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查 3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 34. 农业产业化研究 35. 农村税费改革调研 36.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查研究 37. 假日经济发展调查 38. 城乡就业形势和扩大就业门路问题调查研究 39. 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经营发展研究 40. 名牌战略案例分析 41. 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42. 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43. 物价上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情况调查分析

三、法律类 44.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研究 45. 公民权利与人权研究 46. 中国公民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调查 47. 司法改革研究 48. 国家赔偿制度的完善问题 49. 新婚姻法实施后问题研究 50. 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保护 51. 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 52. 公司法有关问题研究 53. 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54. 律师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55. 中国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践

四、社会学类 56. 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 57.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58. 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 59. 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60. 城市农民工的身份认同、改变及其社会意义 61. 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62. 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63. 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64.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 65. 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66. 农村社会的权威及其变迁研究 67. 养老方式变化趋势及原因调查分析 68. 社会公益捐赠行为调查分析 69. 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 70. 农村生育观的变化趋向及原因分析 71. 汶川地震的思考(可从某一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如捐赠、义务献血、志愿者等等) 72. 奥运与中国

五、教育类 73. 现代科技发展与教育发展和改革研究 7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75. 高等教育执行经济、科技、教育三结合方针的调查

76. 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 77.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78. 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调查研究 79. 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研究 80. 我国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 81. 新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模式与经验调查 82.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83. 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 84. 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85. 大学生的就业实践与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 86. 高校后勤社会化调查分析 87.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与青少

年教育 88. 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 89. 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 90. 对中、小学校园安全性的调查与分析评价 91. 大学生使用电脑情况的调查分析

六、管理类 92. 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分析 93. 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组织设计 94. 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 95. 高新技术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96. 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 97.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98. 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调查与分析 99. 企业、组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调查 100.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101.企业在创新中发展典型调查 102.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转变的研究 103.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作用调查研究 104.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105.政府绩效评估研究 106.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与分析 107.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研究

具体要求:

1、每组同学(人数可以在7-12人)在上述题目中任选一个,文章内容要紧扣题目,内容不得跑题和偏题。

2、A4纸打印,正文字体为宋体五号。第一页写明题目,班级,学号,姓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能低于2000字。

3、严禁网上抄袭,严禁互相抄袭。

4、提交时间:教学周第16周,以班级为单位,统一提交。

第五篇: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名词解释

1、环境承载力:指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包括资源,技术,污染

2、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

3、水污染综合整治:是综合运用各种方法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4、环境效应:指在人类活动或自然力作用于环境后所产生的正、负效果在环境系统中的响应。

5、环境容量:是指某一环境在自然生态的结构和正常功能不受损害,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不下降的前提下,能容纳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6、生物圈: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的交接的界面所组成的。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里有生命在其中积极活动,所以称之为生物圈。

7、人类生态系统:是指居民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加工、改造二建造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

8、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

9、城市污染源:指城市内产生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的设备、装置、场所和单位。

10、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指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11、信息传递(信息流):指生态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及生命成分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形式。

12、城市生产功能:是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利用域内外环境所提供的自然资源及其他资源,生产出各类“产品”(包括各类物质性及精神性产品)的能力。

13、环境区划:是根据特定区域环境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条件,按照一定的准则和指标体系把该区域的环境空间划分为若干不同的地域单元的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分类活动。

14、环境污染:是指由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15、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按照一定的目的在对一个区域的各种单要素评价的基础上,对环境质量进行总体的定性和定量的评定。

16、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17、能量流动(能量流):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能量传递与转化过程。

18、城市污染综合整治:是从整体出发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在环境质量评价、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拟定环境规划的基础上,采取防治结合、人工处理和自然净化结合等措施,以技术、经济和法制等手段,实施防止污染的最佳方案,以控制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

19、水体自净作用: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后,经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作用使污染浓度逐渐下降,水体理化性质及生物特征恢复至污染物进入前的状态的过程。 问答

1、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及类型?

特征:1)生态系统是动态功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3)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自持系统”4)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

类型:1)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分 :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2)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分: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2、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

1)拮抗作用 2)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 3)净化作用

3、简述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及调节方式。

因素: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物种改变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生态平衡破坏、信息系统的破坏引起生态平衡失调 调节方式:反馈机制、抵抗力、恢复力

4、简述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2)微观与宏观协调发展规律3)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4)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5)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6)环境资源的有限规律

5、简述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

1)城市生态位原理;2)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3)食物链原理;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5)最小因子原理;6)环境承载力原理

6、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1)城市生态系统区别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根本特征;2)城市生态系统的人为性;3)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完整性;4)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性;5)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性;6)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性;7)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7、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点

1城市生态系统需物质对外界有依赖性2城市生态系统物质既有输入又有输出3生产性物质远远大于生活性物质4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流缺乏循环5物质循环在人为状态下进行6物质循环过程中产生大量废物

8、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问题

1)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土地占用和土壤变化;3)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4)用水短缺和水污染;5)人口密集与绿地奇缺;6)乡镇生态问题严重

9、城镇生态空间研究的一般假设和基本原理

一般假设:1)结构性假设;2)耦合性假设;3)量子化假设

基本原理:1)结构和功能原理;2)空间多样性原理;3)空间流动原理;4)空间变化原理;5)空间稳定原理

10、试述城市生态规划内涵

强调规划的能动性、协调性、整体性和层次性,倡导社会的开放性、经济的高效性和生态环境的和谐性

11、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

1)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 2)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

3)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12、试述城市生态规划内容以及城市生态规划原则

内容:1)人口适宜容量规划;2)土地利用适宜度规划;3)环境污染防治规划;4)生物保护与绿化规划;5)资源利用保护规划等 原则:自然原则(自然生态原则)、经济原则、社会原则、系统原则

13、简述城市生态规划步骤

1)制定规划研究的目标;2)区域资料的生态细目与生态分析;3)区域的适宜度分析;4)方案选择;5)方案实施;6)执行规划;7)评价规划的结果并做出必要的调整

14、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1)臭氧层耗损2)温室效应及全球变暖3)酸沉降危害加剧4)生态系统简化5)森林锐减6)土壤退化7)淡水资源危机8)海洋环境污染9)固体废物污染10)有毒化学品污染 产生根源:

16、简述土壤污染种类

1)重金属污染;2)有机物和无机盐;3)病原微生物;4)放射性污染;5)农药和化肥污染

17、简述城市环境特点

1)城市环境的界限相对明确;2)城市环境受自然规律的制约;3)城市环境的构成独特、结构复杂、功能多样;4)城市环境的限制众多,矛盾集中;5)城市环境系统相对脆弱;6)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对经济发展的的影响大

18、简述影响水体环境的因素

水体自净作用、水体稀释作用、水中氧的消耗与溶解、水中的微生物

19、简述影响土壤环境的因素

土壤环境背景值、土壤自净作用、土壤酸碱度 20、简述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措施

1)合理利用大气环境容量;2)以集中控制为主,降低污染物排放量;3)强化污染源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量;4)发展植物净化

21、简述城市水污染综合整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2)节约用水,计划用水,提倡和加强废水回用;3)强化水污染治理;4)排水系统的体制规划;5)水污染综合防治工程;6)饮用水的污染去除;7)综合整治,整体优化

22、简述区域环境噪声控制措施

1)制定噪声控制小区建设计划,逐步扩大噪声小区覆盖率

2)规定工厂和建筑工地与其它区域的边界噪声值,超标的要限期治理

24、城市中生物系统与人工物质系统的特点、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分别有哪些

25、城市中环境资源系统与能源系统的特点、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分别有哪些(P67)

26、城市生态系统的开放具有哪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城市生态系统内部各子系统间的开放

第二层次为城市社会经济系统与城市自然环境系统间的开放 第三层次为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自然环境系统间的开放

27、简述现代环境问题特征及中国现存环境问题,结合熟悉区域,论述该区域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环境问题特征:1)环境问题的全球化;2) 环境问题的综合化;3)环境问题的高智能化;

4)环境问题的社会化;5)环境问题的政治化

中国环境问题:

1全球范围环境问题:1)先天脆弱,易于失衡;2)长期生态失调,灾害频繁;3)生态环境失调,资源相对贫乏;4)生态支持系统恶化;5)各类污染严重

2沿海地区环境问题:1)酸雨加剧;2)赤潮猛增;3)乡镇企业污染加重;4)人地矛盾尖锐;5)面临海平面上升威胁

28、简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加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谈谈看法

问题:

① 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②土地占用和土壤变化、③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④用水短缺和水污染、⑤人口密集和绿地奇缺、⑥乡镇问题严重

策略:通过集中供热、燃气花、型煤化、地面绿化、道路硬化和创建烟尘控制区等措施防治大气污染;

采取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水截流、回用、引水净化等措施综合治理水污染;

实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等措施综合治理水污染; 通过建设噪声达标区促进了噪声污染控制。

29、论述城市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如何进行总体分析(304)

①大气降水对城市地面水的污染、 ② 气污染治理工程队水体的污染、

③ 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对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 ④ 体废物的堆存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⑤ 污染的处置造成的固体废物污染、 ⑥ 气、水、渣处理对城市噪声的影响。

30、城市生态系统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有哪些基本内容?列举2个生态破坏的例子。

城市生态系统问题的实质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不平衡。

基本内容:①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评价、②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评价

上一篇:彩色世界真奇妙图谱下一篇:村社区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