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世界多美呀》的案例设计

2024-05-20

课文《世界多美呀》的案例设计(精选14篇)

篇1:课文《世界多美呀》的案例设计

有关课文世界多美呀的教案设计

《世界多美呀》是一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小鸡在孵化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通过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名字叫《世界多美呀》。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便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故事情境,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配乐朗读,边听边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把拼音多读几遍)。

3.指名读文,师生评议。

4.同桌轮读,相互正音。

5.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

[注]经过一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此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自读活动,但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我通过听配乐朗读、自读、指读、轮读、跟读等方法,让学生熟读课文,又不感到枯燥乏味。另外,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书姿势,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1、朋友已把故事读了好几遍,现在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鸡被美丽的世界吸引住了,现在我们就和小鸡一起把这美丽的世界看个够,好吗?(学生戴上小鸡头饰扮演小鸡)。

师:蛋壳里的小鸡在妈妈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长大。它先是睡着的,(配上动作)渐渐地,渐渐地,小鸡醒了,它揉揉小眼睛,向四周看了看,发现周围一片黄乎乎的.,于是,它就觉得——

(出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指导朗读,体会小鸡的内心活动,读出小鸡的可爱。

3.老是呆在蛋壳中多没意思啊!这时你们想干些什么?

(1)出示:它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指名朗读,(评价:你们才出生不久,力气是那么小,啄起来可费劲了,谁再来试试?)再次指名读。

(2)师述:小鸡啄呀啄呀,终于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让我们赶紧伸出小脑袋,这一看可不得了,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美!

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①轻声自由读,想象画面。

②指名朗读,其余同学在静听中努力想象画面。

③带着脑海中的画面朗读给大家听。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再读,你们脑海中的画,会更鲜艳,还会有好听的声音,试试看!)

④再次指名试读。

⑤师: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用“我看到了”的句式说。

⑥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让我们张大眼睛,放眼望去,还能看到什么景色?

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说出“——是的。”如:花朵是红的,稻子是金灿灿的……

4.世界真精彩呀,小鸡可高兴了,急着想干嘛?

出示: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

(1)指名学生读。

(2)学生上台表演。

(3)指导朗读。

5、鸡慢慢从蛋壳里走出来,看着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红艳艳的花儿……小鸡情不自禁地想说——世界多美呀!(学生齐说)

[注]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在这里,我让学生戴上头饰当“小鸡”,带他们进入认识世界的情境中,感悟到语言文字之美,并通过体会小鸡的内心活动,认识到世界的五彩缤纷,并由衷地热爱这个世界。

6、伙伴们,世界那么美,我们用笔把它画下来,好吗?(学生分组绘画)

7.谁愿意把这美好的景色介绍给大家听呢?

指名学生上台演说。

[注]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美好的生活画面需要用五彩斑斓的笔和诗一般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想象,学习用文中的语言来说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内化课文的语言。

四、熟读成诵,积累内化

1.利用插图指导背诵。

2.闭眼想象背诵。

五、总结深化,指导说话

在大自然中,美无处不在,请你在平时留心观察,然后把看到的美丽世界向同学说一说。

[注]总结时抓住课文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描述。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学写生字,培养习惯

1.出示本课的生字,指名认读。

2.学生在书上描红。

3.交流书写笔画,在《习字册》上认真书写,注意书写姿势。

篇2:课文《世界多美呀》的案例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文中 13 个生字:“呀、鸡、卧、蛋、壳、周、乎、整、嘴、洞、丽、极、破”;会写 8 个生字:“乎、他、说、鸡、呀、河、空、高”,学习两个新偏 旁:“言字旁”“穴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界的美好。2.过程与方法:

(1)以读为主,读中感受;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启发想象,理解文本。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小鸡出壳后见到世界的喜悦与兴奋之情;(2)激发学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热爱。重点、难点分析

1.了解文中小鸡的表现,从而感受世界的美好; 2.识字、写字,积累词汇。

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2.多媒体课件。3.投影仪。4.小黑板。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一)(展示课件第八屏)展示图片,学生仔细看图,教师提问: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汇报)

(二)教师小结:我们在图片上看见了蓝蓝的天空、绿绿的树木和小草、清清的小河、五彩缤纷的鲜花„„世界多美呀!

(三)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读题。

二、初读全文

(一)学生自由朗读全文,给不认识的字做标记,并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这些字的字音。

(二)(展示课件第九屏)课件出示全文文本,同时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边注意不认识的字如何发音,检查自己的拼读是否准确。

(三)教师带读,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和感情,读出小鸡天真、欣喜的特点和感情。

(四)数一数,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

(五)指名分段读课文,全班评议朗读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主要从正面评价。

三、认识偏旁、学习生字

(一)弄清各个生字的结构及笔画笔顺: 1.独体字结构:乎(与“手”字区分)。2.左右结构:他,鸡,说,呀,河。

3.上下结构:空(穴宝盖)笔顺是“点、点、横钩、撇、点、横、竖、横”;高(点横头)。

(二)学生逐字书空,教师强调关键笔画: 1.“乎”:第一笔为短平撇,第四笔的横要写长。

2.“他”:“也”第一笔横折钩的起笔离左边“单人旁”的竖近一些。3.“说”:左边窄,右边宽。

4.“鸡”:右边第一笔是长点,最后一笔横要写长,半托住左边的又字旁。

5.“呀”:左边“口”字略靠上,右边“牙”字最后一画撇伸展一些,穿插到“口”字的下方。

6.“河”:左边三点水略高,右边“可”字略低。

7.“空”:穴宝盖中的“撇、点”应该写在宝盖的下面中间位置,注意间隔开来,不要靠在一起。

8.“高”:上下两个“口”稍扁,而且差不多一样大。

(三)指名认读并组词。

(四)教师在小黑板上逐字范写,学生仿写。

(五)随机选择几份作业用投影仪展示,教师评价。

(六)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第二课时

一、结合图片,品读课文

(一)还没啄破蛋壳前,小鸡在壳中是怎么做的?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指名反馈、评议。

3.指导朗读:要用惊奇而且天真的语气,读出小鸡的可爱。

(二)接着小鸡怎么做?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指名反馈、评议。

3.(展示课件第十一屏)出示图片,学生认识小鸡所看到的世界,理解文中三个“ABB”式叠词:

天空那么广阔,蓝得那么纯净;树木、小草水灵灵的,绿得那么鲜嫩;小河清得透亮,能看见水里游动的鱼儿。

感受世界的美丽!

4.学生练习说“ABB”式叠词,教师评价。5.指导朗读:要读出小鸡的惊喜、高兴。

6.趁着高兴劲儿,小鸡接着又怎么做?(出示句子)小鸡出壳,对柔弱的小鸡来说,容易吗?指名反馈

理解文中表示动作的几个词语:“用力一撑”“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是什么给了小鸡力量?

(展示课件第十二屏)出示图片(世界多美呀.gif),学生观察小鸡的动作,感受小鸡的兴奋:它想大声叫好,想站得更高些,想望得更远些。7.朗读提示:本段 6、7 最后两句,要读出小鸡的惊喜。

(三)小鸡叽叽叽地在叫什么?

指名反馈、评议。(引导体会小鸡当时的心情)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小鸡的惊喜与兴奋之情。2.组织谈话:看着小鸡出壳后这么高兴,你想对它说什么呢?

如:“快长大,走得更远些,还有更多的美景!”引导学生广泛说身边的美好事物。3.指名读,读出感情。4.分小组比赛读,教师评价。

二、拓展练习(展示课件第十三、十四屏)

(一)学生思考 “你想对小鸡说什么?请你说一说。”学生思考后口头回答。

(二)读一读: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更”字的作用:“更好”比原来的好还要好;“更欢”比先前的欢乐还要乐。读好句中的叠词。

(三)出示词语卡片:“四周”“绿茵茵”“美丽”,学生开火车认读。

篇3:课文《世界多美呀》的案例设计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7课——《世界多美呀》,这是谁说的呀?(小鸡)小鸡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呢?(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的时候)小鸡是怎样从蛋壳里孵化出来的吗?根据这些提示说一说吗?

2.出示填空:蛋壳里的小鸡先是_______,后来它_______,看见四周_______。接着,小鸡用小尖嘴,把蛋壳 ,它看见天空,树木是_______,小河是_______……然后,它用翅膀 ,就把蛋壳_______。最后小鸡慢慢_______。

【点评】这样的开头,不光巧妙地引出了对生字词的复习,更让孩子对文章的整体有了一个明确的感知。从低年级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对养成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很有帮助的。

二、 情境体验

1.(播放课件并引读)瞧,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

2.如果你是小鸡,当你一睁开眼睛看到四周都是黄乎乎的,你会想些什么呢?(相机出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呀?(指导读好句子,把自己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

3.把描写小鸡的这段话连起来读一读。(出示、齐读)

4.小鸡们,你们想一直待在黄乎乎的蛋壳里吗?(不想)这只小鸡也不愿意,听,小鸡已经开始啄蛋壳了。课文里是怎样写的呢?请你读读第2自然段。

5.(出示)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出一个洞眼。

6.请大家读读这些句子,再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交流(相机点红):上面的句子用上“啄呀啄呀,啄了很久”说明小鸡啄了很久时间,(指导读)还能读出什么?(啄得很辛苦)“才、小小的”这些词语说明小鸡啄蛋壳啄得很辛苦,时间很长。(相机指导读好词语)

(2) 刚醒来的小鸡力气多小啊,啄蛋壳啄得多辛苦,怎样读好上面这些话呢?

【点评】引导一年级的孩子体会,比较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孩子们在读读、比比、再读读中感受课文语言的具体生动,提高了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7.小鸡们,从这个小小的洞眼里你们看见了怎样的景色呀?

(1) 交流并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2) 找一找,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3) 如果把这三个词语换掉,读读这两句话,比较一下,你喜欢读哪一句?为什么呢?(出示两句话)

▲ 它看见天空是蓝的,树木是绿的,小河是碧的。

▲ 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4) 你们看看这树木是什么颜色的?这种绿中还有点黄,绿得很清新,就是——绿茵茵,谁来读好这个词?

(5) 快看这两条小河,哪一条是碧澄澄的?(课件:清澈见底的小河、浑浊的小河)为什么?河水不但绿而且很清澈就是——碧澄澄,清清的河水倒映着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好一条碧澄澄的小河呀!

8.让我们把小鸡看到的美景读出来吧!

【点评】学习词语的形式多样:比较单字词和ABB型的词,感受词语的节奏美和情感美;看图理解,进一步加深从词语中体会到的世界的美丽;联系生活,把作者的词汇内化为自己的词汇,实现向积极词汇的过渡;教师描述,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把词语内蕴的画面描述出来,既为孩子的语言学习提供了示范,又突出了世界的美丽。

9.其实,蛋壳外的美景还有很多,只是没有一一写出来,课文就用了一个省略号来表示。小鸡还会看到什么样的美景呢?

10.(课件放映图片)出示句式:是_______的_______。谁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11.自己读读第3自然段,可以加上动作,感受一下小鸡高兴的心情。

12.小鸡们,你们终于出壳啦!一个美丽的世界就展现在你们眼前,请你们尽情地看吧。(欣赏一组美景图,师介绍名称)

13.小鸡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呀!(引读最后一段)

14.所有语言都可以汇成一句话:世界多美呀!(回到课题)

三、 拓展训练

1.这只小鸡经过努力终于从蛋壳里出来了,它迫不及待地想看看美丽的世界,小朋友,你想带它去哪些地方看看呀?(出示图片:田野、果园、花园……)可以选择一个地方来说说,指名说(相机点出,指导用上恰当的ABB词说好句子)。

2.是呀!田野、果园、动物园……自然界的每一处都是那么多姿多彩呀!小朋友,世界这么美丽,让我们再来深情地赞一赞——世界多美呀!其实这课题也是一句话,我们可以为它加上一个什么标点呢?(加上!再读)

3.小鸡眼里看到的世界是美丽的,作者的语言也很美,让我们用美妙的声音把第2~4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4.(出示教师赠语)世界多美呀!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美好的语言来描绘世界。

【评析】从整堂课的设计来看,让学生掌握ABB型词语是教师作为语言训练的重要内容。在理解了这些词语之后,课堂巧妙地安排了三次说话训练,要求逐步提高,训练扎实有效。

四、 指导写字

1.世界多么美丽呀!生字宝宝你们能写得美美的吗?

2.出示:美、丽。认读,记忆字形(上下结构),认识羊字头,看笔顺,指名书空,按笔顺描红。师范写,提示要注意的地方,生练写。

3.生练习写字,师巡视,反馈。

篇4:《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2、学会本课堂7个生字,7个二会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生字词。

3、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了解课文的两条线索,一条是小鸡孵化的过程,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变化,3、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一个偏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呀,板书课题。

(1)读准世的音,是翘舌不是平舌音。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们问题答案就在书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5、播发多媒体课件,再加配音朗读。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括号画出来。

要求:把生字的读音读准,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2)正音。

翘舌音:站、湛、澄。前鼻音:站、湛、茵

后鼻音:澄边音:丽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师生共同评议。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再指名朗读课文,边听边想:世界多美好呀是哪只小动物的说的?

2、它是什么情况下说的?

3、你也能像刚才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老师也为你配上音乐

4、自读,指读,赛读。

5、全班齐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书读得好,字能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教学羊字头。

3、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4、反馈检查世、美的笔顺。

5、指导写字。

在学生自己仔细观察的字形,并说出生字书写时关键笔画的基础上,重点指导手、世、鸡、美

6、师范写以上四个字,学生描红,临写。

7、生写剩余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好谁说的?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细读第1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水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4、它怎么会认为世界是黄色的呢?它认为世界美丽吗?

(播放多媒体课件: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5、滲透小鸡在鸡蛋里怎样孵化的小知识。指导有感情朗读。

6、你现在能不看书,为我们的电视配音吗?

指导背诵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鸡啄壳很吃力呢?(啄呀啄呀,啄了很久)

你能读出这种吃力的语气吗?

4、小鸡看到了什么?

(1)(出世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2)句种哪些词是表示颜色的?

(3)蓝湛湛和哪种颜色相同?

a、(多媒体映示:上面是蓝湛湛的天空,下面是淡蓝、蓝、深蓝)

b、蓝湛湛表示什么颜色?

(4)同学们,你们看看这绿茵茵的树木看上去怎么样?

边说边放多媒体课件

a、和老师发给你们的绒布有什么相同之处?

b、哪些景物又是绿荫茵的呢?

(5)多媒体映示:上面是一条清澈的小河,下面是一条绿而浑浊的小河)a、你认为哪条小河是绿澄澄的?为什么? b、学生交流、讨论

c、还能说说abb的词吗?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现在是蛋壳中的小鸡,你会怎样说?怎样做?

6、那么让我们把美丽的景色记下来,看多媒体课件联系背诵。

7、指导有感情得背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蛋壳中的小鸡跟你们一样,迫不及待地钻出来了!老师范读第三自然段。

2、听完后,你感受了小鸡非常想出来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你还体会动了什么?

4、你们能把小鸡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吗?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现在,我们也来做只小鸡,做做出壳的动作。指导边做动作边背诵课文。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后,会说些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水愿意当当这只小鸡来赞赞这美丽的世界?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指导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六、总结

1、学完课文后,你收获了些什么?

2、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5: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辨析能力,感受“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的色彩。

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

4、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两条线索:一条是小鸡孵化的过程;一条是小鸡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变化。

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本课内容生动、文字优美,非常适合他们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不但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而且能积累一些描写色彩的词语。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本课件采用Microsoft FrontPage制作。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屏显小鸡图)瞧,这只小鸡多么可爱呀,它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它看到了什么?小朋友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找找答案吧!

2、(播放课文配套动画)教师根据情节范读课文。

3、刚才小鸡是怎样赞美这个世界的?(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教学新课:

1、那一开始小鸡是怎么想的呢?大家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就知道了。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屏显课文动画)师述: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醒来后,小鸡看见了什么?它是怎么想的?(多媒体出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指导朗读:A、小鸡见过蛋壳外面的世界吗?(没有)

B、是啊,它以为蛋壳里就是整个世界呢,所以,它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学生着重体会“都是”的朗读)C、齐读。

3、小鸡这样想对吗?那你怎么告诉小鸡它的想法是错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4、小鸡知道自己想的不对,小朋友们快邀请小鸡从蛋壳里出来吧!(引导学生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表情。)

5、小朋友们真热情呀!小鸡早就呆不住了。(屏显动画)快看,它在干什么呀?

6、书上哪句话告诉了小朋友?

(多媒体出示: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

A、指导朗读:小鸡啄蛋壳容易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啄呀啄呀”、“啄了很久”、“小小”等词语的读法。)B、下面请小朋友们为动画配音,比一比谁配的最好。C、学生自由练习,指名为动画配音。D、全班一起为动画配音。

7、透过小小的洞眼,小鸡看见„„(学生读)

(多媒体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A、小鸡只看到这些吗?它还看见了什么? B、这就是“„„”要告诉我们的。(指导省略号的朗读)C、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吗?(点击变色)D、全班齐读。

E、今天老师还要送几个这样的词给大家。

(屏显:学一学:红艳艳、绿油油、黄澄澄、金灿灿、白茫茫、黑乎乎)学生自由读词。

F、小朋友们认识了这些词,老师还有请大家来用一用。

(屏显:用一用:麦苗是_____的,花儿是_____的,山洞是____的,油菜花是_______的,稻子是_______的,雪地是______的。)

8、过渡:小鸡在蛋壳里的时候以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从小洞眼里一看,才明白,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要干什么呀?

(多媒体出示: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A、同桌配合表演。

B、指名上台表演,学生点评。C、全班边读边演。

9、引读:世界多美呀!小鸡多快乐呀!它走呀看呀,看见天空是„„的,树木是„„的,小河是„„的,还看见麦苗是„„的,花儿是„„的,油菜花是„„的。

三、说话练习:

小朋友们看到的世界一定比小鸡看到的世界更美,赶紧向小鸡介绍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四、教学生字“美”。

1、(出示“美”字)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怎样才能把“美”字写漂亮?

2、(出示另一个“美”字)学生进行比较。

3、请小朋友们照着写一个。

4、指名学生展示写的字,其余学生点评。

五、作业:

1、将“美”字写一行。

篇6: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刘杨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乎、母、鸡、地、站、空、高”7个字;认识“鸟字旁、提土旁、立字旁、穴宝盖、点横头”5个部首。学习积累ABB式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感受“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等词的意思。学习积累ABB式的词语。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能用“世界”这个词说一句话吗?(生:世界真奇妙!我们的世界很美丽!世界多美呀!)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呀”。板书课题:世界多美呀。齐读课题。(“世”是翘舌音。)

3、谁在赞美世界呢?他为什么会这样赞美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

二、朗读课文,扫除障碍。

1、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课文,遇到不会的生字词就把它圈出来。

2、听老师来读读课文,边听边标出本文的自然段。

3、出示生字词。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小鸡图)今天,它想要和我们做朋友,你们能读准它带来的词语吗?(认字,用熟字加减偏旁的方法)4、读生字词,正字音。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 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世界真的那么美吗?就让我们和小鸡一起去欣赏一下吧!

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知道鸡妈妈孵小鸡需要多久吗?21天。鸡妈妈孵小鸡那么辛苦,你们知道这2个字是怎么写的吗?

随堂学习生字“母鸡”。(“母”观察这个字,它在田字格当中有什么特别的),“鸡”(鸟字边)。

让这两个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

2、过渡 咦,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蛋壳里又是那么小,那么闷,小鸡可是呆不住了,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调皮的小鸡是怎么做呢?

指导读好词语“啄呀啄呀”、“啄了很久”。从中感受小鸡的辛苦以及想看世界的急切心情。(指导再读)

3、小鸡啄呀啄呀,啄了很久,它多想马上看到外面的世界呀,终于,小鸡在蛋壳上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现在,你就是这只小鸡,让我们从这个小小的洞眼往外看看,哇,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了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看到这样的景色,你的心情高兴吗?那你能高兴地读一读吗?老师这儿也有一句话,你们来读一读,你们觉得哪句话写的比较好。(课件出示)

它看见天是蓝的,树木是绿的,小河是碧的。

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4、欣赏感悟:多媒体放映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草坪,碧澄澄的河水。

师:小朋友真会学习,经你们一说,老师也明白了课文里为什么要用这三个美丽的词语了。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师:多美的句子呀!你也能从“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这三个词语中挑一个来说句话吗?

小鸡从小洞眼里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它还急切地想看到外面的整个世界,于是撑破蛋壳站了起来,他又看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钻出蛋壳的小鸡高兴地走出蛋壳,走到屋外,来到小河边,它叽叽、叽叽地叫着,它是在说——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出示句子,学生跟读)。

5、想象说话:

A、除了这三种颜色,小鸡还看到了很多美丽的东西呢?瞧瞧看,小鸡还看到了什么?(红艳艳的花朵、红通通的苹果、绿茵茵的草地、黄乎乎的小鸟)

B、是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还有红艳艳的、红通通的、世界还有很多很多美丽的颜色呢!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话。

五颜六色的世界多美呀,小鸡还走了很多地方,看到了更美的世界,瞧,看到这么美的世界,小鸡一定会高兴地说——(美读课题),我们小朋友也会说——(读课题),老师也真想说——(读课题),让我们和小鸡一起高高兴兴地说——(读课题)

四、齐读全文

世界多美呀!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课文,感受小鸡眼中美好的世界吧(齐读全文)。

五、总结,布置作业

篇7:世界多美呀

世界多美啊,无穷无尽的色彩包围着我们,我们的眼睛陶醉了,我们的心也陶醉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美丽的颜色吧。

光线是一种肉眼可以看见的电磁波,不同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因而会在人脑引起不同的感觉。人眼可见光线的波长是390~780毫微米,一般可辨出包括紫、蓝、青、绿、黄、橙、红7种主要颜色在内的120~180种不同的颜色。

我们给不同种类的颜色分别起了名字:赤、橙、黄、绿、青、蓝、紫……可是,给同一种颜色进行区分,就会有更准确的表达。比如黄色,就可以细分为土黄、梨黄、橘黄、橙黄、柠檬黄、金黄、米黄、嫩黄、淡黄、鹅黄等等。那么,请你动动脑筋,想一想红色,你可以说出多少种不同的红色呢?

“ABB”式的词: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它们有相同的结构,这种结构就叫“ABB”式。相信你一定读到过不少,我们来说说看吧:

红艳艳、绿油油、黄澄澄、金灿灿、白花花、白茫茫……

还有一类词很有意思,你瞧:鱼肚白、西瓜红、茄子紫、橄榄绿、孔雀蓝……你发现这类词有什么特点吗?这些词都是用一种事物来给一种颜色起名字哦,这类词语的结构就是“事物+颜色”。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

当然,这类词语不一定是三个字的,也有两个字的,比如:火红、雪白……

比如: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翠色欲流、姹紫嫣红……你还能再说出几个来吗?

这些描写颜色的词语,常常在文章中起到大作用呢!

还记得课文中的这些句子吗?请你读一读,要特别留意加点的词语哦。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北大荒的秋天》)

“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田园诗情》)

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描绘颜色的,想想看,它们能去掉吗?当然不能,它们帮助作者描绘出美丽的世界:日落,清晨,草原,动物……它们帮助读者放飞无尽的想象,去领略世间万物的美好。

还有这些句子中表现颜色的词,描绘出的是神奇的世界啊!

“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石榴》)

原来石榴是这么长大的,颜色一直在变啊,神奇吧?

“一天,大神醒来,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开天辟地》)

人们觉得很久很久以前,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世界是“黑乎乎”的。到底是不是呢?感觉很遥远,很神秘呢!

“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解暑消热。”(《李时珍夜宿古寺》)

四年级的课文里也有关于植物生长变化的内容,颜色变化讲得好详细。那当然啦,这可是在写《本草纲目》,治病救人,马虎不得的。

在这些句子里,颜色的描写中还藏着无穷的韵味。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北大荒的秋天》)

榛树的叶子红了,怎么能把人们的心给燃烧起来呢?其实这是在表达人们丰收时的喜悦之情。颜色里有丰富的情感表达,你读出来了吗?

“孩子们记住,别落在表面上金光闪闪的地方,那是沙漠。也不要被银花朵朵所迷惑,那是湖泊。只有黑黝黝的泥土,才是你们生根长叶的地方。”(《蒲公英》)

“黑黝黝”似乎不是美丽的颜色,但“黑黝黝的泥土”却是生命的摇篮。任何事物不能光看表面,否则可能会被欺骗的。

请在诗句中填写表示颜色的词。

1. 两个( )鹂鸣( )柳,一行( )鹭上( )天。

2. 接天莲叶无穷( ),映日荷花别样( )。

3. ( )毛浮( )水,( )掌拨清波。

篇8:小学《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了解小鸡孵化过程,热爱大自然。

2、学会本课生字鸡、美,认识新偏旁:羊字头。

二、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识字。

三、教学具准备:

课件,板贴字卡:睡醒说啄看撑叫站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听音游戏。

听到什么,就做一做,说一说。(课件声音:打呼噜、敲门、电话铃声、牛叫、狗叫、掌声)听到了掌声,你想到了什么?

(二)声音导入,课文复习。

竖起小耳朵,你听到了什么?(小鸡叫声)(板贴:小鸡)它在说什么呀?(板贴:说)啊,世界多美呀!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世界多美呀》。板书:世界多美呀

1、齐读课题。指导读题。还能读得更美吗?

2、复习词语,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领读:蹲着、孵小鸡、站了起来、叽叽、黄乎乎、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世界、美丽、蛋壳儿、很久。

(2)打乱秩序去音节读词,做小弹簧。

3、师述,板贴。

小朋友,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小鸡在哪儿呢?(蛋壳里)(板画:)看!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板贴:睡醒)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那怎么又会说世界多美呀?世界到底怎么美呢?

(二)朗读感悟,拓展练习。

1、翻书P99自读课文。

2、世界到底怎么美呢?你是从课文哪儿知道的呀?(小鸡出壳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3、交流,学习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你读懂了什么?(板贴:啄)

(2)出示第二句,小鸡啄壳怎么读呢?指读。红字标出:啄呀啄呀、很久、才、小小的洞眼谁能猜出老师为什么要大家特别注意这些词?说明小鸡啄壳怎么样呢?指读。师范读。为什么要这么读?(小鸡力气小,啄起来很吃力,啄蛋壳的时间很长,不容易。)自练读,齐读。

(3)出示第三句句子。指读。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是表示颜色的?(蓝、绿、碧)(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出示两句话,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呢?{它看见天空是蓝的,树木是绿的,小河是碧的。{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很好听,对呀,就像嘣嚓嚓!这么好听的词语应该怎么读呢?喜欢的站起来读。好的句子要读得好听。

①大家仔细看一看,哪一个是蓝湛湛的天空课件:淡蓝、深蓝(深蓝)说话训练:还有什么景物也是蓝湛湛的?(海水)

②小朋友,你们看看这绿茵茵的草地,和绿茵茵的树木有什么相同吗?再摸摸看,有什么感觉?(毛绒绒的,绿中还有点黄)

③快看这两条小河,哪一条是碧澄澄的?为什么?(绿而清澈见底)(课件:清澈见底的小河、绿而浑浊的小河)口语训练:小鸡在洞眼里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色?怎么想,怎么做呢?(板贴:看)我在看见。

(4)拓展练习。小朋友,大自然的美,不是只有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其实它无处不在,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还能找到更多的美吗?

①补充句子练习:()是红的。()是金的。()是黄的。()是嫩的。()是白的。()是亮的。

②小组讨论交流。谁能说得更美?

4、学习第三自然段。啊,这么美丽的世界,小鸡想(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它真想快点出来,好好瞧一瞧!多么快乐的小鸡呀!想不想分享小鸡出壳的快乐?那我们来读一读,演一演。

①找小伙伴或老师,合作表演。

②齐做小鸡。准备好了吗?(板贴:撑叫站)

③说话训练:小鸡们终于出壳啦!(板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吗?摸到了什么吗?想说什么?小鸡可真会观察。

5、师引读第四自然段。

叽叽,叽叽,小鸡们,你们是在说:(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这么美的世界怎么读呀,小鸡们再读一遍。)

(三)指导背诵,整体感知。

1、师述:

小鸡由睡到醒,看到世界是黄色的,又在蛋壳上啄了一个洞后看到了美丽的世界到用翅膀一撑,叽叽叽地叫着站了起来。小朋友发现了没有,这其实是小鸡(孵化的经过)。谁能按着小鸡出壳的顺序把课文说出来?

2、课文动画播放,师生齐背。

好,我们来试一试,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比赛。背不出的可以看看下面的字,如果想配上动作就更好了。看看哪一只小鸡呀,最可爱!

(四)学习生字,布置作业。

1、学习生字鸡、美。小鸡看到的世界这么美。今天呀,它还想来看看我们小朋友是写字美不美,漂不漂亮。出示两个字。怎么来记?

(1)美羊大为美。

①先仔细看电脑老师写,看清每个笔画的位置和笔顺。学生书空。

②上下结构,羊字头。师范写,生书空。谁想教大家写?老师也跟你写。

(2)鸡。

①电脑示范,书空。

②师范写,学生书空。鸡,左右结构,左边右边,现在变为好朋友了,很谦让,又的捺缩为了点。左窄右宽。第6笔竖折折钩,转折处顿笔,竖钩向左斜。

2、拿笔写,书上描红。田字格本。课件播放(配乐风景)小鸡也来看小朋友的写字姿势了,它还托老师给姿势端正、写字漂亮的小朋友礼物呢!

篇9:《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与评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羊”字头。

(3)了解小鸡在鸡蛋里发育直到破壳而出的常识,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从生活经验入手,精读感悟;培养观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朗读、小鸡对周围世界认识的变化。

(二)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讲授、讨论、随文识字、启发引导、多媒体辅助。

2、学法引导:一边读一边想、观察、分析、体验。

3、课堂组织形式:师生互动,集体合作,个别辅导相结合。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鸡蛋;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生字、词卡片。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向家长了解小鸡小鸭的孵化常识。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鸡蛋,把它放在鸡***怀里,过了些日子会发生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要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鸡蛋都会变成小鸡。)

[这是以问题引发兴趣的。鸡蛋能孵化出小鸡,学生有这样的生活常识,但有的鸡蛋不能孵化出小鸡,学生不一定知道,如何让学生明白,看来是有难度的。如果学生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显然影响下面的教学进程。]

二、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小鸡的孵化过程和配音朗读,观察了解小鸡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

2、小鸡来到这个世界后说了句什么?

[鸡蛋是怎么孵化出小鸡的,道理明白但过程是不知道的,通过直观的课件演示,学生体验了生命的过程,同时创设了情境,产生了好奇。

借助小鸡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话,这是生命对生命的体验,是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

三、品读课题

1、课件出示课题:“16 世界多美呀”

2、认读“世界”、“美”。

3、试读课题。提示:读这个课题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要读好这个课题那些词是关键?为什么?

4、对这个课题你是怎么体会的,读出来让大家听一听。

5、讨论:什么叫世界?

(过渡:世界就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小鸡一来到这个世界它看到了什么?我们读读课文吧!)

[因势利导,自然的揭示了课题。随文识字,认读“世界”、“美”,初步感知音、形、义。试读课题“世界多美呀”,是以体验为前提,再练习读出感情色彩的。抓住关键词“世界”讨论,从而准确的明确的世界的含义,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的基础,]

四、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朋友用“

”划出,再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同桌合作再读,讨论:小鸡眼里的世界先是„„再是„„?

3、汇报展示句子:

①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②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学习生字不仅要读准字音,而且还要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所以,这一环节应给足时间,相互交流、相互检测,教师也要注意效果的评价,加强反馈,打牢基础。

问题尽量让学生提出来,小组解决不了的再拿出来讨论,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宽泛,最好能牵动全篇。]

五、品读句子,读中感悟

1、课件出示句①:

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1)认读:“小鸡”、“黄乎乎”。

(2)品读感悟。如果你是小鸡看见四周黄乎乎的,会有什么感觉?把你的体会读出来让大家听听,还可以配上动作。

(3)齐读句①。

(设问过渡:这是小鸡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世界?蛋壳外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抓住关键的句子,让学生朗读感悟,这是很适用的方式。朗读的同时要注意积累,特别是新出现的词语,要读熟,且要理解。读有所感、读有所思、读有体验、读有语感,这是阅读的根本。教师让学生以假想的方式体验小鸡的内心,这是生命的交流与沟通,展示了孩子的心灵。配上动作表演读,符合儿童的心理,学生一定能读得有声有色有情。]

2、课件出示句②:

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1)识字:你会读这个句子中的那些生字、词,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吗?学生自主认读“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2)品读感悟。你想用什么语气读这个句子?为什么?读读看,让我们也感受这蛋壳外世界的美。

过渡:多美的画面呀!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吧!

(3)齐读句②。

[紧紧抓住识字和积累词语展开学习活动,不仅是重视了语文的基础性,而且也是在渗透生学习方法。由词到句到读,这是一个训练的过程。怎么读,教师没有盲目的指导,而是让学生自己体会、讨论,体现的学生的主体性。]

3、小结学法:刚才我们一边识字、一边读句子,知道了小鸡眼里的世界是怎样的。你们还有不认识的生字朋友吗?

4、认读:“很久”、“站”。

(过渡:生字朋友我们记住了,现在大家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这次要读得通顺、流利、还要有感情,有信心吗?)[由渗透学法,到总结学法,体现了由教会到会学的过程。学法的总结应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尽管说的不全面,但是学生自己发现的,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能力。尽量避免齐读,齐读不利于读出个性]

五、朗读全文

1、齐读课文。

2、指读,评议。

3、小结:小鸡看到得只是世界得一小部分,更多得美景等着它去发现。

[谁想读谁就读,谁愿意读,就站起来跟着读。没有参与的,老师再提议他大胆的读。这样面向的是全体。]

六、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美”。

(1)分析“美”的结构、字形和“羊”字做偏旁的变形。

(2)练写“美”字。

(3)展示作品。

2、出示生字“世界”。

(1)读笔顺表,自主练写“世界”二字。

(2)展示评议。

[写字指导要扎实,体现过程性。应先让学生看书,自己观察字的结构及规律,特别注意生字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学生先说说,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有重点的边讲边范写。一定注意让学生看老师的操作,让学生临摹。]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操作题(以下任选一题)。

(1)画一画小鸡的孵化过程和小鸡眼里的世界。

(2)请家长帮忙收集有关小鸡孵化的图片或资料。

[作业有选择性,实践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与视野,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关注了小鸡的未来生活。]

综述:教者建立了“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关注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教学过程体现了以问题为情境,以品读为手段,以合作为促进,以体验为归宿,重自主、重朗读、重积累、重感悟、重实践。主张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以生命来体验生命,放飞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激励了学生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篇10:《世界多美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网友投稿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62

设计理念:

在本堂设计时,我努力尝试着把“享受语文,快乐语文”的理念融入到堂教学中,让学生的情感伴随着他们的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伴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情感的王子”。

教学目标:【感谢您浏览网!请在站内输入题关键字搜索更多资料!本站网址是】

1、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3、学会三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4、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小鸡眼中的世界,并通过读感受世界的美。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理解文内容。

教法设计:快乐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设计: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上前一周开展小画家找四季的活动;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认识一些颜色;掌握一些色彩词。教学过程: 第二时

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1、谈话导入

2、背诵第一自然段(边引背边看动画)

二、品味童话

(一)1、咦,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蛋壳里又是那么小,那么闷,小鸡可是呆不住了,猜猜看,调皮的小鸡会怎么做呢?

2、边看动画边引读

瞧:——“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了一个小小的洞眼。”

3、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一读这句话,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把你读懂的在小小组里交流一下。(汇报)

是啊,小鸡啄蛋壳辛苦极了,能把小鸡的辛苦读出来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让他给你指点一下。

4、通过洞眼小鸡会看到些什么呢?

(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情地说)、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看动画)

6、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指名读

7、出示,帮助理解“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

8、找找美:(出示填空)

三、品味童话

(二)1、小鸡看到这么美丽的世界,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2、自读第三自然段。(汇报)

(1)“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相机出示)

(2)那小鸡又是怎么做的呢?(看动画,相机出示相关段落)

(3)指导美导

3、现在就让我们都来做一回快乐的小鸡吧,我们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撑破了,我们叽叽叽地叫着,慢慢从蛋壳里站了起来。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美丽的大自然吧。瞧,(出示图片)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现在,你最想说什么,做什么呢?(引领生各抒己见)

四、品味童话

(三)1、这美丽的景色把一个小动物朋友也被吸引过来了,看看是谁呀?

2、是啊,刚从蛋壳里站出来的小鸡也来了,(贴出小鸡图片)它正瞪着好奇的大眼睛看着这个世界呢,仔细听——(录音:小鸡叫)

3、你们都听到了什么?(小鸡在说:世界多美呀!)

4、是啊,世界多美呀,那究竟美在哪儿呢?、难怪小鸡会说:“世界多美呀!”(多媒体飘出题)

五、指导书写

1、想写写这个题吗?老师也想写写这个题,请仔细看(1)师范写、生评价(2)写字方法指导:(3)自学“世、界、美”

2、重点指导“界、美”,认识新偏旁“羊”字头

3、写题

六、作业超市

七、板书设计: 蓝湛湛 世界多美呀

绿茵茵 碧澄澄

篇11:课文《世界多美呀》的案例设计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认识1个偏旁。

教具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有一只小动物也说“世界多美好呀”,板书课题。

⑴读准“也”的音,是翘舌音不是平舌音。

⑵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你们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号画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

⑴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⑵正音。

⑶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再指名朗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世界多美呀”是哪只小动物说的?

2.它是什么情况下说的?

3.你也能像刚才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1). 自读,指读,赛读。

2). 全班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书读得好,字也能写得好。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教学“羊字头“。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3.反馈检查“世、美”的笔顺。

1). 指导写字。

2). 师范写四个字,生描红、临写。

3). 生写剩余的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

3.了解小鸡孵化的过程,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具:挂图、生字卡片、绿茵茵的绒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世界多美呀”是谁说的?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

2.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谁能用“先„„后„„”说说小鸡在蛋壳里的活动?

4.它怎会夜大为世界是黄色的呢?它认为世界美丽吗?

5.渗透小鸡在鸡蛋里怎样孵化的小知识。指导有感情朗读。

6.你现在能不看书,为我们的电视配音吗?指导背诵。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小鸡啄壳很吃力的?能读出这种吃力的语气吗?

4.小鸡看见了什么?

⑴(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⑵句中哪些词是表示颜色的?

⑶“蓝湛湛”表示什么颜色?同学们,你们看看这绿茵的树木看上去怎么样?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假如你现在是蛋壳中的小鸡,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6.那么让我们把美丽的景色记下来。

7.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蛋壳中的小鸡跟你们一们,迫不及待地钻出来!

2.听完后,你感受到小鸡非常想出来吗?

3.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4.你们能把小鸡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读出来吗?

5.现在,我们也来做只小鸡,做做出壳的动作。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是呀,小鸡看到如此美丽的世界后,会说些什么?

2.齐读第四自然段。

3.谁愿意当当这只小鸡来赞一赞这美丽的世界?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5.指导有感情背诵课文。

六、总结

1.学完课文后,你收获了什么?

2.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3.让我们把这么美的课文用脑记下来吧!

黑乎乎 板书:

16世界多美呀!蓝湛湛

绿茵茵

爱大自然

篇12:课文《世界多美呀》的案例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7

信息技术整合《世界多美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背诵文

2学会生字,学写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和方法:

通过辅助,激发学生乐于合作,乐于探究的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文,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文

教学准备:(友情提醒:查找本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文题目。)

电脑;若干张自行制作的大自然风景邮票

前准备:

上前一周开展小画家找四季的活动;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网络或接触实物,认识一些颜色;掌握一些色彩词

情境体验,美读文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世界多美呀故事是从蛋壳里的小鸡说起的瞧,它们正在母鸡怀里睡觉呢!

蛋壳里的世界是黄乎乎的,小鸡又会怎么想

设计理念:用美丽的动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认知特点

板块二,情境体验,美读文

第二自然段

随机出示: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

仔细看

师述并出示: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

请小朋友自己轻轻把这段话读上两遍,看谁能用朗读来告诉大家小鸡啄洞的样子

谁来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小鸡的确是用了很多力气,很多时间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鸡从这个小小的洞眼里看到了什么呢

谁来说说

出示句子: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我们和小鸡一起看到了这么美的景色愿意读这句话的小朋友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但要想想你这样读的理由]

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再一起读上一遍

小鸡看到这么美的景色,既高兴又惊奇,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一起美美地来读一读

师:小鸡在蛋壳里的时候以为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从小洞眼里一看,才明白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这时小鸡又会怎么想呢

小鸡和大家想的一样,急着要出来啦!快看——

出示句子:它用翅膀一撑,就把蛋壳儿撑破了它叽叽叽地叫着,慢慢站了起来

现在你就是那只急着要出壳的小鸡了,跟你的好朋友们一起演演看,是怎么钻出壳的 指名一人上台演生演,老师念

小朋友边演边念

过渡:钻出了壳,小鸡还会怎么想

3第四自然段

师:看,小鸡多快乐呀!它走呀,看呀,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

世界多美呀——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碧澄澄的 设计理念:用美丽的动画,好听的音乐,让学生小小的脑袋活跃起来,乐于思考,乐于发言,说自己想要说的,演自己想要演的,从而让堂生动活泼,学生敢于探究,不正是新程标准所倡导的吗

板块三,小组合作,拓展说话

,小鸡往前一看,田野里更美了!

太阳-----------油菜花-------------山坡----------------

师:叽叽,叽叽,小鸡是在说——

生:世界多美呀——红艳艳的,黄灿灿的,绿油油的 2小鸡还想环游世界呢!它会到什么地方看见些什么呢小组讨论一下

交流

小鸡来不及看,我们来不及帮它说呀!因为小鸡看到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红彤彤的,黄灿灿的,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紫微微的,红艳艳的……让我们和小鸡一起从心底里说——世界多美呀!

设计理念:新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本项练习的意图正在于此

板块四,指导书写,把字写美

过渡:文读美了,我们还要把字写美

2看笔顺表,自学世界两字的笔顺

3电脑显示笔顺,再说一说

4教学新笔顺羊,电脑显示美的笔顺

范写美字,并仔细看四横的变化

6按正确笔顺在书上描红

7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

设计理念:周德藩主任提出要让学生工工整整写字,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语文要时刻注重对学生进行写字方面的指导,而且是正确的指导

情境体验,美读文

复习导入,质疑激趣

小组合作,拓展说话

篇13:课文《世界多美呀》的案例设计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17世界多美呀 2 这句话是谁说的呀? 3 你想变成一只小鸡跟着它一起去领略这个美丽的世界吗?那好,小鸡们赶快打开书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小节。

二、品味童话一 1 学生自读。

师:母鸡蹲着孵小鸡,小鸡你现在在哪里在干什么呀?(我在蛋壳里睡觉)3 睡着的小鸡,你有没有看见什么呀?

母鸡一蹲蹲了许多天,一天,两天,三天,十天过去了,二十天过去了,小鸡你现在怎么样了啊?(我醒了)

出示:“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

(1)

蛋壳里的世界是一个黄色的世界,谁来读好这个词?(老师-还没感受到蛋壳里的四周都是黄乎乎的样子,谁再来读读?)

(2)

谁能把这句话读好?自己练练,指读。(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已经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了,你把睡和醒这两个字读得特别好,谁也想来表现表现?)

师:可爱的小鸡们,当你第一次睁开双眼看到的世界是黄乎乎的,你有什么感觉啊?(惊奇

奇怪)你是怎么想的啊?

出示:“小鸡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

(1)能把你的体会读出来让大家听听吗?

(2)练读

(3)指读评价,齐读。(谁能再读得惊奇些高兴些吗?)8指导朗读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

(2)自己练读—指读-齐读

三 品味童话二

黄乎乎的世界亮堂堂的,多美呀!小鸡迫不及待地想出去看一看,玩一玩。

2谁来读读这句话,小鸡现在在做什么呀?

交流:(我在用小尖嘴啄蛋壳)

3出示“小鸡用小尖嘴啄蛋壳儿。它啄呀啄呀,啄了很久,才啄了一个小小的 洞眼。”

(1)(出示)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一读这句话,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2)交流(指导读好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4)你们读得真认真,老师觉得要读好这两句话还真不简单呢,谁来试一试?

(评价:听出来了,你啄蛋壳啄得真辛苦啊!)

(你啄了很长时间才啄出一个小小的洞眼,真不容易!)

(5)有谁再来试一试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6)小鸡们加上动作再来读读这句话,把你们啄洞的样子来表演给老师看看。3小鸡好不容易啄出了这么个小小的洞眼,通过洞眼望了出去,看见了什么呀?

出示:“它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

(1)谁来读读这句话?

(我们看到 图上的这个天空的颜色是深蓝深蓝的,又显得很高远,这就叫作 是蓝湛湛的天空)

(3)

指导读词:这蓝蓝的天空美吗?觉得这颜色很美的小朋友举举手!谁能把这种蓝读出来?(老师听起来还不够蓝!你能再试一下吗?够蓝了)

(绿了吗?(有点绿了;啊,真绿)

(听了你的朗读,让人觉得很绿,很舒服。)

4、(1)师:小鸡还看见了碧澄澄的小河。碧澄澄的小河是什么样的?这条小河里的水是清澈见底,很透明,我们把这样的小河叫作是—

(2)指导读词:谁也能把小河的美读出来?

指名读(啊,真是碧澄澄的!)

(3)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看看你能不能把美丽的景象读出来?

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他读得怎么样?(指名读)

评一评:(大家听到的这景色美吗?怪不得小鸡要说世界真美呀!)

还有谁想试试?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送给他一个大拇指,谢谢他带给我们美的享受。)

(评价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们好象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再来读读,你们脑海中的画面一定会更鲜艳!)

(4)师:小鸡看见——树木——小河——。我们来把这美丽的景象留在脑海里,看看谁先记住它?

5 师:蛋壳里的小鸡看到天空是--蓝湛湛的,树木是--绿茵茵的,小河是--碧澄澄的。瞧,这里有个省略号,小鸡还看到了其他美丽的景物,你能把你看到的景物美美地描述出来吗?

(出示图片:.小鸡还看到了——)小鸡看到的景色的还不止这些。

四 品味童话三

1小鸡以前认为世界是——黄乎乎的,现在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色心里可高兴了,它“恍然大悟”,谁来读读这句话?

a(引读出示——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

b这里有个感叹号呢。谁想把自己的快乐表达出来?谁来高兴地读好这句话?

(评价:你恍然大悟了!你真高兴啊)

2 师: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接读(出示)“它用翅膀一 „„起来。”

(1)谁来读读这句话?

(1)哪只小鸡来表演一下你是怎么钻出壳的?

(不好:小鸡你觉得他能钻出壳吗?谁来教一教它做做一撑的动作?像它这样撑肯定能出壳,你再来试试。)(你对他的表演还有什么建议吗?)

(3)看看谁能把小鸡出壳的这句话读好了?(2)和你的同桌读一读,演一演。(先蹲着)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演一演。

五 品味童话四

1 现在,出壳的小鸡多高兴啊!(播放小鸡声音)听—叽叽叽,小鸡你们在说些什么呀?

(世界多美呀——你看见了什么呀?你还看见了什么呀?)5

、师我们的世界蓝湛湛的、绿茵茵的、红彤彤的、黄灿灿的,紫微微的、红艳艳的„„真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一读课题——

同学们捧起书本,让我们再来走进课本美美地把课文读一读。

六、学习生字

师:小鸡今天真开心,看到了这么美丽的世界,还认识了这么多的聪明的小朋友,现在,小鸡要看小朋友是学写字了。

“鸡”:“美”

1、你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个字?你能给它找个朋友吗?

篇14:《世界多美呀》教案

雨布宜小学:李晓娇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共有三个自然段,写的是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四周黄乎乎的。它想:整个世界都是黄色的呀!最后它终于破壳而出,看到了美丽的世界。

【设计理念】

创设情景,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探究,自主想象;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诵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乎、母、鸡、地、站、空、高”7个字;认识“鸟字旁、提土旁、立字旁、穴宝盖、点横头”5个部首。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学会使用ABB式的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1 感受“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等词的意思。

学会使用ABB式的词语。

难点:了解小鸡的孵化过程,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

学生:课本,铅笔,汉语拼音。

教师:课件,田字格。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小朋友们,上节课咱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今天,它又来找咱们了。(课件:小鸡)

它呀,想考一考大家生字会不会读了?小朋友们敢接受小鸡的挑战吗?

(一)复习生字。(课件)请小朋友们拼着拼音自己读一读这些生词。

现在来考考大家会不会读了?小小火车谁来开? 小朋友们真不错,那没了拼音还会读吗?(课件;不带拼音的生词),我们来分组读一读,看哪个组读得最好。

(二)学习课文。小朋友们生字掌握的非常好,现在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大声地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标一标有几段?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件),蛋壳里的小鸡先是睡着的,后来它醒了。看见世界是黄乎乎的。

二 情景体验,美读课文。

(一)第二段。小鸡可不甘心每天对着黄乎乎的世界,于是它怎么做的呢?(用小尖嘴啄蛋壳)2 它是怎样啄的呢?只啄一下就啄开了吗?

没出壳的小鸡力气很小很小,蛋壳又很硬很硬,小鸡啄起来容易吗? 3 对,小鸡啄得很辛苦,很费力,谁来给我们读一读它是怎么啄的吗?(课件)——范读,指导朗读。(课件)——哪位小朋友再来读一读,读出小鸡的辛苦。4 小鸡啄得这样辛苦,它想干什么呀?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鸡终于啄出了一个小小的洞眼。(课件:洞眼)小鸡从这个洞眼里看见了什么东西呢?老师读课文,小朋友们听了以后举手告诉我们,小鸡看几了哪三样东西?(结合回答板书;天空,树木,小河)小鸡看见的天空是什么样的呢?(板书;蓝湛湛)树木和小河分别是什么样的呢?(板书;绿茵茵,碧澄澄)

我们来看一看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课件)6 多美呀,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课件)老师也忍不住写了句子,哪个同学来读一读老师写的句子。(课件)怎么样老师写的好还是书上写的好?

对,课本上用了一些描写颜色的ABB叠词,那几个呢?(看板书读)用了这些叠词读起来就比老师写的美,那我们以后也应该学会用ABB叠词。ABB叠词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别的吗?(结合回答板书)8 小鸡从洞眼里就只会看见天空,树木,小河吗?

你从哪里知道还会看见别的?(省略号)

谁来说说他还会看见什么?(句式训练)小鸡经过努力,终于啄开了蛋壳,它的心情怎么样呢?让我们带着高兴得心情来读一读第二段。

(二)第三段 小鸡在蛋壳里还以为世界是黄乎乎的,从洞眼了看了才明白(课件:原来世界这么美丽呀)。小鸡可高兴了。这么美丽的世界,我们也来比赛夸一夸,男生先来。小鸡再也不想呆在蛋壳里了,它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小朋友们读的很认真,相信演的也很好,我们女生来读,男生表演。比一比哪一边表演的好。

(二)第四段 小鸡高兴的走出蛋壳,走到屋外,来到河边,它叽叽叽的叫着(小鸡叫声),它是在说(课件)。

咦!又是省略号,谁会接着说下去? 小鸡越说越高兴,继续往前走,它又看见很多的美景。(课件)

三 美读课题,总结升华。

1看了这么美的世界,小鸡一定会高兴的说(板书:世界多美呀),小朋友们也会说(世界多美呀),老师也真想说(世界多美呀),让我们和小鸡一起高兴的地说(世界多美呀)。这么美的世界,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小朋友们喜欢这美丽的世界吗?

喜欢,我们就应该保护(板书:保护世界)我们生活的世界,让(结合板书)天空永远是蓝湛湛的,树木永远是绿茵茵的,小河永远是碧澄澄的。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四 示范书写,学生写字。

接下来,我们该写字了,我们先来猜个字谜,“羊字不出头,大字在下面”是这课的哪个生字呢?(美)

上一篇:2018年严重精神障碍方案下一篇:后勤部康总2011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