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课文

2024-05-01

自读课文(共8篇)

篇1:自读课文

浅谈新课标的自读课文的教学

王十万乡中学

胡爱花

【摘要】:初中语文自读课文,它与讲读课文一样,是初中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要有目的地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朗读、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关键词】:自读课文教学的弊端 更新观念 自主合作探究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都在每单元选配两到三篇略读课文(即自读课文)。通过学生自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近几年来,随着语文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语文教材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目前语文单元教学中尤其是自读课文教学却存在着三种弊端,严重阻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

1.“置之度外”式。现在中考、高考出题皆围绕基本面目,而未把非基本篇目(绝大部分是自读课文)列入考试范围。于是,许多学校、老师无视教材编排体系,急功近利,认为基本篇目(绝大部分为讲读课文)才是教学之本,自读课文为“闲文”,教之多此一举,置自读课文于课堂教学之外。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只注意了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只做了一半。”“置之度外”式教学方式未能正确认识自读课文的地位与作用,到头来学生只能是“死”读书本者,更谈不上“知”向“行”的转化,能力的形成、习惯的养成成为了一句空活。以这种态度教学,充其量只完成了教学任务的一半。

2.“一刀切”式。有些教师不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对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辩正关系认识含混,认为只要是教材中出现的课文,不管它讲读还是自读课文,应该一视同仁,不应偏颇,于是出现两类课文每篇必讲,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教学方式一样“一刀切”。由于两类课文并驾齐驱,主次不分,结果造成教时不够,篇篇详教,篇篇教不好,从表面看,学生的“知”似乎得到强化,但根本点“行”却未得培养,大纲中提出的教学目的未得实现。

3.“若即若离”式。有些教师认为:教材中既然编排了自读课文,就得教;但中考、高考中又未把自读课文列于其中,故不应重点教,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若即若离”式教学。这种教学对自读课文只作简单、草率的处理:有的要求学生只背字词、文学常识;有的让学生抄下练习答案及所谓的重点并背熟;有的干脆让学生读读了事,不作任何教学要求。这种教法从表面看是教了,实际上是一种应付式教学,“知”未得强化,“行”未得培养。

以上几种弊端主要是对自读课文的地位、作用认识不清,没有理解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受应试思想影响的结果。显然,这三种方法皆有悖于教学原理,没有遵循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如不认识这些问题,语文学习质量的提高便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的自读课文,有必要端正思考,提高认识。

一是更新观念,明确教学目标,用好教材,新编语文教材在课文编排上,搜出同年级要求,以单元教学为单元,编排教读课文、自读课文和课外的自读课文,组成了培养学生自读能力的三部曲,目的是要学生“课内打基础,课外连功夫”“得法于课外,得力于课外”,即让学生在“教读课文中得到认识,又在自读课文中训练能力,养成习惯”,因此认识如教材编排的目的和意义,正确使用好教材,是提高语文教学能量,实现语文教学的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为主要战略目标准备途径。

二是释放思想,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叶圣陶先生论述过评议教学最终目的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本身包含了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意义。对教师来说教学中就要尊敬学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着想,以导演、教练的身份启发引导学生自求自得,让学生在如学演戏学游戏这样的实践中,自己动手动脑筋,变被动为主动,并配角为主角,变依附为独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过分地强调讲解的作用,有意无意地将自读课文变成教读课,简讲课,既是忽视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更是不相信学生,把学生当容器,硬塞硬填。

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遵循自读课文的教学原则,落实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使自读课文教学真正为语文教育教学服务。下面,我就初中语文中的自读课文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愿与各位老师“合作,探究”。

第一是朗读。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每个学年份段都应该重视朗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六个单元中每个单元提示都提出了不同的朗读要求叶圣陶先生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也说:“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因此,我认为,在进行自读课文的教学时,朗读教学也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但在教学时,不能让学生泛读,滥读,教师要适时的引导,每个教学环节都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和要求。这样,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夏感》这篇自读课文时,把朗读作为贯穿整堂课的主线,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朗读:

1是听读。先播放录音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梁衡散文语言的刚性气质,男性风格,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激起学生朗读的热情。

2是自读。在听读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出作品中蕴含的那种“磅礴之势”,感受作者对夏季独有的钟情。

3是精读。朗读前给学生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带问题去读,必免朗读的盲目性。比如,(1)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夏天景致的?(2)首段和末段在文章中各起什么作用?(3)文章以“夏”为题,为什么只写自然之夏和农人之夏?(4)细读品味优美句子:⑴“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长墙。”句式有什么特点?你能发挥想象再仿写一两句吗?⑵“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认真读这句子,究竟什么像舰船?⑶“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这是第二段末尾的句子,应该怎样朗读?„„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语言,用情去读,用心去悟,使文中景物、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扎根。

第二是重视自读课的自主、探究的语文学习新方式。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地遵循课程标准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最终目标。自读课文教学尤应如此,如教学《散步》这篇自读课文时,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设计:第一步,理解文意。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根据课前导读和课后练习要求,完成课文的初步阅读;第二步,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并能提出疑问。比如,“分歧”是如何解决的?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第三步,运用实际。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调动生活积累和经验,从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帮助自己成长。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新闻报导,而你喜欢看动画片,而摇控器在你的手里,你该怎样做?运用这样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谅,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家庭幸福,同时也使学生更加珍爱亲情,珍爱生命,起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是重视自读课的合作、互动,让课本剧走上自读课的讲台。课堂改革的一个核心亮点是推崇“整合”。在教育理念上,强调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继承传统和面向未来的整合;在教育结构体系上,强调“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感”的整合;在教育方法上,强调个体差异与整体协调的整合;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上,则强调读、写、听、说、活动的整合。而演课本剧正是对这些整合要求的再整合。在这一独特的动态中,使语文剧陶冶灵性的人文性功能与社会交往的工具性功能得到完美而和谐的体现,使学生获得心灵智力的启迪。正如大诗人哲学家尼采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表演。”我在教学实践中,也意识到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运用演课本剧这一教学形式,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比如,教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这一篇课文,有人物,有故事,有场景,有情节,基至于还有对话,比较适于学生表演,采用“演”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恰当的。分配角色,讨论台词,计议细节,揣摩人物心理,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几天后,学生有了充分的准备后演出。结果,学生在表演中把盲孩子的心理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而且学生在准备和演出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盲孩子失明的痛苦、对光明的渴望、对生活的热爱,从而激发了学生关爱弱者的感情,也深深感受到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能得到幸福,收到了好的效果。同样的手法,我在教学《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时,也让学生当演员,分别扮演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学生先读课文,分小组讨论课文,对赫耳墨斯的爱慕虚荣、自命不凡有了一定的认识,再让学生讨论如何演,如何表现人物的性格。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后,再分小组合作编写剧本,进行演出。这时,学生异常的活跃,一系列带有夸张性的戏剧动作,居然演得活灵活现,十分动人。凡此种种,不能不说是凝聚着自觉、合作、探究、创造、智慧的结晶,不能不说是一种“乐学”与“乐教”和谐共振的结果。

总之,在自读课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抛弃过去教师把繁琐的分析和现成的结论硬塞给学生的做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同教师和同学的互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参考文献:《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略读指导举隅》z

篇2:自读课文

[作者] 马召臣/潘述红

[内容]

第一步,通读全文。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第二步,辩清体裁。记叙文在标题中常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也有带外部标志的,如“记、忆、事”等,例如《羚羊木雕》、《刘胡兰慷慨就义》、《挖荠菜》等。题目中有“谈、议、说、论”字样的,就是议论文,如《谈骨气》《“友邦惊诧”论》。题目是一具体事物,且事物无比喻、象征意义,或介绍什么“方法、用途”的`,就是说明文。

第三步,理 篇章结构。在辨清体裁的基础上抓题眼,然后辨析题目的语法结构。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题目中“白雪歌”即为绘雪景,“送武判官归京”即为送别,本诗据此分两部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个介词短语按空间顺序描述了两个地点。按处所可分两部分。至于过渡段,看其结构作用即可确定算上算下。

第四步,作分析。分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思想内容、写作方法。

文体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记叙文,可从记叙六要素等入手分析思想内容;写法上看如何叙事,怎样组材,包括人称、顺序、线索、详略等。研读小说可着眼于三要素,看人物塑造、故事情节发展和典型环境描写。分析说明文,重点研究:说明对象、抓住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点五大块。学习议论文,内容上找出论点、论据,写法上看如何论证即可。

篇3:自读课文可以这样学

自读课的教学中有两种不好的做法:一种是完全放任式, 不给学生任何必要的指导, 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一种是等同讲读式, 违背了自读课文的编排者意图, 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如何在一堂自读课文的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阅读、写作、听说的训练呢?我在自读课文的教学实践中, 尝试了让学生先跳读, 再积累, 最后训练表达的学习方法。这里跳读课文是基础, 积累好句是关键, 写作表达是目标。这样, 学生在我的指导下, 整节课都在自主地读书, 自动地摘录, 自由地发言, 充分体现了“自读”的特征。

一、跳读

课标要求,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让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从而提高学习课文的效率。跳读是跳跃式的阅读, 是以寻找某一特定信息为目的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 为获取有用信息以意群为单位快速浏览, 可以略掉一些东西不读, “跳”过去。跳读是训练学生阅读的有效的方法。我把它用在自读课文中,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 在《孤独之旅》教学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的成功之处是对杜小康的成长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 刻画了小康的心理变化的轨迹, 请找出有关语句加以分析。”这就把本来看似冗长的故事情节简洁明朗化了, 而小康通过磨练不断成长的心路历程也鲜明地体现出来, 这也让学生学到了阅读类似文章的解读方法。又如说明文《旅鼠之谜》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课文很长, 但可以抓住标题来跳读课文, 我设计的问题是:“从文中找出‘旅鼠之谜’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这谜解开了吗?”学生跳读课文, 很快从中勾画出了答案:1.繁衍速度惊人, 是第一大奥秘;2.想方设法去自杀, 是第二个难解之谜;3.旅鼠死亡大迁移, 是第三大奥秘。这样阅读既节省了时间, 又激发了学生对旅鼠秘密的兴趣。经过这样的训练以后, 学生掌握了跳读的方法。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自读课的时候, 自己看着文章的题目, 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去跳读。这样, 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 积极性特别高。在此基础上, 我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普遍地感觉到有话可说, 气氛特别热烈, 不知不觉一节课的时间就过去了, 学生还意犹未尽。

二、积累

在大体掌握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要想有进一步的提高, 还要在积累上下功夫。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学生如果每一节课都能积累一些词句, 不断充实自己的“仓库”, 长期坚持下去, 语文成绩必能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得到好的发展, 写作时不知不觉就会用上这些词句。

例如, 我在教学《孤独之旅》时, 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学生在跳读的基础上基本理清课文后, 我就要求学生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我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寻找有关“细节描写”的, 一组寻找有关“环境描写”的, 描写细节的好词佳句。如:“当杜小康一眼望去, 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 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苇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 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此处的细节刻画了小康当时害怕、胆怯的心理活动, 又如:“他才从悲慌中安静下来。”此处刻画了小康心头驱赶不走的恐惧。描写环境的好词佳句, 如:“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 且又是在夏季请森森一片时, 空气里满是清香。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 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此处从嗅觉的角度写芦苇丛的清香也不能完全驱赶走小康心中的恐慌, 孤独无处不在。找好这两组词句后, 我便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词句, 并背诵至少两句, 先在组内互查, 然后自我推荐或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在班级交流。背得最多的学生, 全班掌声鼓励, 是本节课的“记忆之王”。学生积极参与, 四分之一的人背得既多又好, 最少的也背了一句。这些词句的积累和表达, 使教学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此外, 我在《论求知》的教学中, 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跳读两遍课文后, 首先让学生从文中积累十五个词语, 了解它们的含义, 并当堂听写;然后让学生积累三至四句名言, 由各组推荐人当堂背诵。

郭沫若先生曾言:“胸藏万汇凭吞吐, 笔有千均任歙张。”好词佳句甚至是名段的积累, 帮助了学生的写作和演讲能力的提高。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有多人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在演讲比赛中斩获大奖, 在积累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表达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它主要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两个方面。课标要求:“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 语言生动。复述转述, 完整准确, 突出要点。”语言表达能力在人的一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是人们发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如果我们在每节课都设计书面或口头表达的训练内容, 语文课堂定会变得有效、高效。因此, 我在教学自读课文时, 就常常把这种训练方法贯穿其中。

例如, 我在教学《论求知》时, 就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然后仿写, 班级交流时, 那些仿写出色的学生受到大家的赞许。教学《孤独之旅》时, 在积累好词佳句的基础上, 我要求学生仿写一个片段, 可以突出“细节描写”, 可以突出“环境描写”, 但定要从中能窥视到“心理活动”, 可写你在某件事中所感受到的烦恼、苦闷、喜悦、忧愁等。二十分钟过后, 那些写作优秀的学生急于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同学听, 最受大家欢迎的复印后张贴于墙上, 供大家观摩。这样坚持下去, 学生写作时的语言表达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学生仿写句子和片段的基础上, 我让学生连句成段, 连段成篇。这样循序渐进, 学生感觉到学写作文不再用搜肠刮肚, 写出的文章也不再是枯燥干巴了。

以上三个步骤, 在自读课中, 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自读”,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而且能在一系列的训练过程中, 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 充分发挥自读课文的作用, 无形之中也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自读课是相对于讲读课而言的, 它是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像抓好讲读课一样重视自读课的教学, 充分发挥自读课的作用。自读课与讲读课相比, 有自身的教学特点, 本文尝试对自读课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篇4:自读课文教学刍议

一、让学生自读,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学生学得知识的同时更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而传统教育则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它强调的是教师的知识拥有量、教师授课的水平,所以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讲解、分析、钻研教材,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读的同时,我们应该在方法和策略上训练学生。

1.以本单元讲读课文为例,教学生掌握本单元体裁的阅读方法,培育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学习小说单元,我先让学生了解有关小说的知识及学习小说的方法,我常说:“我把打开本单元的大门的钥匙交给同学们。”学习《空城计》一文,先是让学生圈点批注,互相交流,然后整体感知,抓小说的“三要素”,引导学生弄清情节,分析人物,最后谈收获启示。在后面的自读课,如《美猴王》一文,就让学生按此方法自己去学习,还要学会运用。学生兴趣很高,学习效果不错。

2.循序渐进,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

针对不同的阅读对象,仅掌握各种体裁的阅读方法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根据阅读对象的特征掌握一些阅读的策略。学会运用工具书、知识网络、有关资料等解决文章中的疑难问题,学会根据自己的观点来评价文章,还要学会比较阅读等等,这就是策略。根据学生发现的问题,抓住机会向学生传授策略,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逐渐认识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风格,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相应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二、让学生自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

学生自读,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这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把学习的“探索权”还给学生,使他们能够经常地运用创新思维方式进行探索式的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模拟问题的发展过程,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探索,使其成为“准发现者”。围绕着问题的发生、知识的形成及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自读,使学生在概括、想象、类比、归纳、猜想等思维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路和见解。对于学生的探索和积极性,要给予热情的鼓励,鼓励他们“异想天开”和“独出心裁”,为学生的探索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使其在探索发现的实践过程中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常常得益于各种信息的“积累”和“碰撞”,而这种“积累”和“碰撞”又较大程度上源于阅读。如在自读《范进中举》时,学生看到范进因听到中举的消息而发疯时生产疑问:范进怎么会在听到这么好的消息时突然发疯?有没有这种可能呢?如果学生能带着疑问去查阅一下有关书籍,或同别人讨论一下,了解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再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就会明白:当事人的神经突然受到某种巨大刺激时,会一时难以承受而发生错乱,因而范进中举后发疯是可信的。教鲁迅的《故乡》,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都分析完后,学生基本上都懂了,这时如果教师让学生把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形象加以比较,学生就会发现,除了两人的性格不同之外,作者塑造两个形象的方法也各有侧重,于是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呢?如果能经常这样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质疑,教师适时点拨一下,引导学生探究深层含义,学生就能掌握创造阅读的方法,就变得会读书了,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也就能得以发展。

三、让学生自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生在自读中处处有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时机,学生独特的思维火花时时撞击迸发,教学中须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潜能与智慧。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因为灵活的思维方式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只会按一种固定方式或方法处理问题,也就无法创新。受定势思维影响,人们往往因循一种可成为模式的常规思路去考虑问题,表面上看这似乎是轻车熟路,但这常常会使他们的思维僵化。因此,为了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就要要求学生摆脱常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灵活变换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敢于超越教学现实的精神。引导学生分析句子时进行多句比较、多问比较;造句时要求别出心裁;分析问题时运用多维分析法;课堂学习时敢于对教材、对教师的讲解提出异议;议论时大胆说出独特见解;阅读时能对读物进行比较评论,善于设计训练题等等。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能得以充分发挥。

四、让学生自读,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

教科书长期以来成为教师用以传授知识的工具,把一篇篇文质兼美、倾注了作者心血和人生体验的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变成毫无生气的死教材。教师只按教学参考书上的分析去讲解,没有投入自己的感情,不给学生自读的时间,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是做理性的分析,所以课堂就不感染人,学生也悟不出文章中的美。

以前,我在上课前备课很细致,生怕遗漏某个知识点,课堂上更是面面俱到,本来两节可以上完的课文我有时三节课还上不完。比如上《小巷深处》一文,我觉得文章很感人,上课时也特别地投入,担心学生不懂,什么都想告诉学生,讲了两节课,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毫无表情,无动于衷,连连喊累,后来我想,可能是学生没认真读过,一问,学生回答:“我们还没看完。”难怪无论我用怎样的激情都感染不了学生。后来,我改变了方法:让学生先自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把自己认为最感人之处读出来,并说明理由,最后谈谈自己的收获,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就来劲了,有些同学读得声情并茂,有的联系实际讲得绘声绘色,有的把问题提出来,大家辩论得面红耳赤。不知不觉下课了,大家意犹未尽,下课了还争论不休。确实,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自读就能读出作品的美,才能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又起劲,何乐而不为?

五、让学生自读,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一个个思想上、情感上有差异性的个体,我们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自读,就是给了他们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去进行再创造的机会,就是给了他们充分体验、得到美的享受的机会,就是给了他们展示自己丰富个性的机会。我们许多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而剥夺了学生自读的权利,学生的笔记大部分记的都是老师从教科书上搬来的翻版,长期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阅读教学已经使学生养成了做听众和书记员的习惯,忘记了要自己去体验和感受文章的美。

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只有老师仔细分析讲解,学生才会懂。这显然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的作用,剥夺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的权利。“在课堂上,相当多的时间是被不合理地浪费了。”这是赞可夫的话,这里所谓的“不合理地浪费”也有老师不必要的滔滔不绝的讲解,而让学生处于被动、旁观的位置,这样的课堂教学只会一点一点磨蚀掉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读,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得以充分地训练和培养。放手让学生自读,这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挑战,我们教师如何改变教学理念,才是最关键的。当然,让学生自读并非给学生无目标、无中心的自由的读;也不是让学生在课堂内胡思乱想,在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辩论的同时,教师不是没事干,而是与学生一起感悟、探讨,还根据学生的需要,给学生指导、点拨,在教学的目标、方法、策略上给予引导,自读指导的过程可以是:读法指导—学生自读—研读讨论—总结收获。教师的角色由“主演”变成了“导演”。

自读课文让学生真正自读,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对他们来说将是终身受益。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完善自我,尤其应改变教学理念,这已刻不容缓。让学生真正学会自读,广大语文教师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华编著.《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2]潘高晓主编.《研究型教与学》

[3]文萍主编.《创新型课堂教学》

篇5:自读课文

主讲老师:舒利平

教材分析:

《心声》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文章无论从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地塑造、以及内容的现实性都极容易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但九年级学生快已经接触过小说,学生对小说的特点已有一定的认识,能自己独立的读小说,并理解小说了,基于以上考虑,我将本课安排一课时完成。学生在在自学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情节;再在课堂上从自主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把握文章的主题,明确“心声”的含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概述小说的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小组讨论和全班集体交流来分析文章人物形象,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文题“心声”的含义,多角度把握文章的主题。

情感与价值观:在理解文题“心声”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心声”的含义,培养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谈话法,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想听听同学们月考后的感受,抽签决定本次口头作文开始,计时三分钟。老师小结这位同学的月考后的感受,用一个词概括他的“心声”,并启示同学们适当的在自己相信的同学面前倾吐自己的心声这未尝不是一种释放紧张内心、缓解压力的一种好办法。今天我就来作一回听众,用心去倾听一下黄蓓佳笔下的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吧!有兴趣吗?

二、师生共同确定本课的目标:

读教材导语,及课后一个练习题,结合自读课文特点,给本次课我们确定几个目标,学生畅所欲言,并集体规纳三个目标,并请几个学生上台来写下这几个目标。规纳后参考目标: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概括本文故事?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理解文题“心声”的含义,把握本文的主题。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限时八分钟,每分钟五百个字,并在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边打个记号。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希望你能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3、学生来集体评议朗读的学生读得怎样?李京京为什么会读得这样好,那怎样才能读好文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小结:李京京读得好是因为李京京与“万卡”经历相似,在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李京京理

解“万卡”的内心感受,“万卡”想念爷爷,他也想念爷爷。李京京觉得文中的“万卡”就是自己。(课文第19—24段)

要想读好文章,就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要从小说中走出来,(联系生活),又要走到小说中去(思考小说人物内心)。

四、学生自主学习,再交流对课文的理解。交流读后感:

1、读完课文后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建议同学们从字词理解,从内容概括,人物评价,主题思考,也可从刚才三个学习目标中去谈你得到的感受,也可以质疑,问几个为什么?

建议用以下这几句式回答:我知道

、我发

、我认为

、我对 有疑问。

2、学生小组交流,每人讲一个方面,组内为每一个组员打ABCD等级。

3、全班再交流同学们的发现与理解。老师作适当点拔,并适当引导、启发、规纳,尤其是要引导同学们对人物的认识,对“心声”的理解。(这是本课实现目标的关键,老师要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来处理应对课堂上任何问题)

教学进程中注意迁引以下问题:

1、在概述文章事件时要及时补充大家容易丢掉的插叙内容,2、在认识文章人物时要抓住文章具体内容,重点认识李京京和程老师;

3、理解心声含义时首先是结人文中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再联系作者的心声迁出本文的主题;

4、适当地引导同学从写作手法上探究一点技巧。

五、集体整理学习后的成果:

建议从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几个方面来理解课文,用“我来概括 我来评 我来理解 ”这个句子来回答。

六、课外拓展:建议从以下两个题目中拓展。作短暂时间的准备。参考题:

1、从李京京的身上你得到哪些启示?特别是做人方面的。

2、学生向大家自主倾吐一下自己对老师、对同学、对家长埋藏在自己内心的话。

七、总结:这篇小说用真诚、纯朴、善良感动了各位同学,各位同学也用你们的真诚纯朴感动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我相信教育的前景是美好的,未来也是美好的,相信我也会不断地改进我自己,完善我自己,因为我也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不足,我们都有许多不足,但是我相信只要有信心,没有办不到的事。

八、板书设计:

心 声 黄蓓佳

情节:

人物:李京京 真诚 勇敢 追求美好生活

程老师 认真 好强 自信

弄虚作假

主题:希望老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篇6:自读课文

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自读课文已成为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落实自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自读课文真正服务于语文教育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进行了一系列教、研、练活动,并有了一定收获。

一、树立正确的自读课文教学观

在许多和语文教师眼里,自读课文不是“责任田”,而是“自留地”。长期发来存在着两种不当的做法:一是把自读课等同于讲读课,从字词篇章到写作特点,一一剖析,点滴不漏;另一种则是把自读课当作自流课,置之不理,干脆不上,或两三课并成一课来上,总是认为反正中考都不考。前一种做法忽略了自读课的应有特点,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学习的主人;而第二种做法则明显体现了应试教育的功利观,认为不考则不学;教与不教,则以考与不考为取舍标准。针对以上两利偏颇的做法,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教学内容的取舍应以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的继续学习”为标准,“要避免单纯以应试为目的,把‘只学不考’理解为不教不学。”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要树立正确的自读课文教学观:自读课文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讲读课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构成了语文单元教学的整体。它不仅是对讲读课的重要补充,也是巩固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阵地。自读课文的教学,是进行知识迁移、提高语文应用能力的重要渠道。自读课文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自读为主要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自能阅读”或“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只有基于这种认识来谈自读课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

二、注意把握四个层次,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1.以“读”为突破口

自读课文的教学,应该以“读”为突破点。这里的读应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读,而不是教师的讲读。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足的自读时间,要把握好两个环节:

首先,确定自读目标。确定自读目标是进行自读的第一步。目标明确了,读起来才有指向性、效率性。从初一年开始,我们便逐步教给学生确定自读目标的方法。注意把握自读目标的“三个来源”,即从单元提示中来,从自读提示中来,从课后练习中来。确定自读目标,一般应放在预习时进行,要求写在“预习笔记”中,通常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课题体裁、作家作品;二是生字词;三是写作特色(训练重点);四是思想意义。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后,学生大都能够根据具体课文自行确定自读目标,为自读活动的顺利开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其次,围绕目标自读。在确定自读目标后,接下来就要组织学生装围绕目标自读。在自读中,提倡的主要阅读方法是“批注法”。先个别自读,然后在学习小组里交流自读情况,确定疑难点,对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交由全班集体共同讨论解决或由教师适当点拨解决。当然,在学生自读过程中,教师要巡查,及时给予必要的辅导。

2.以“练”为巩固点。

检验学生自读效果的主要方法是练习、测评。通过练习检测达到巩固的目的。练习大多以课后习题为主,对要求过高或与本文训练重点无多大关系的则给删换。这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的自读课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互相测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同样要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参加练习与测评,及时了解学习掌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适时给予点拨指导。

3.以“写”为主为迁移点

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文知识之后,就要进行实际运用,而写作是实际运用的主要渠道,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教学常规检查中,往往被学校领导发现,学生的写作练习次数非常少。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要落实“八大八小”,有的教师没有落实一个单元完成一篇作文训练,有的教师平时没有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小作文,学生练笔的机会是小之又少,这样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我个人认为,如果能充分利用自读课文这块“自留地”勤加耕耘,加强作文训练,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因此,在自读过程中,要提倡“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当然,写作训练的设置,既要根据单元训练重点、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加以确定,又要体现训练的序列化和科学性,避免随意性、无序性。不过,我这里所说的“写”,既可以是特指大作文,也可以是小作文(如片段作文)。

4.以“评”为提高点

在感性的读、练、写之后,应进一步升华到理性认识的角度加以提高。所以,在自读课教学中,还要注重形成性评价。评价可分目标评价和学习评价两种。目标评价即是对本文的学习目标、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学习评价则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课堂表现等进行评价。评价可由教师总评,也可以由学生自评,还可以由同学互评。开始先由教师的总评,然后逐渐过渡到由学生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让学生所学的知识逐步内化。

以上四个层次在一般情况下是循序渐进的,但往往又是互相渗透的。在具体教学法中可根据实际灵活处理,有时可以以评代读,也可以先写后读。这里还应该指出的是,对课外自读课文,要记得提倡写“读书笔记”,或进行摘录,或进行评析,或自定题目进行写作训练,然后在课外阅读交流课上进行交流。

篇7:自读课文

把栏杆拍遍

二、字形辨识

金ɡē戈1.

游yì弋信jiān笺3.

qiǎn浅近

驰chěnɡ骋

2. pìn聘请

lǐn凛然4. 仓lǐn廪

干liàn练n炼5.锻lià挑jiǎn拣

cuì淬火

碎6.粉suì醉酒zuì

三、词语辨析 1.整饬·整顿

整顿: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析辨整饬:使有条理,整顿;整齐,有条理

能促发人们深重的反思:杜绝“血铅超标”,必须先要整饬权力的滥用!例句②昨天,记者得到消息称,广电总局确实专门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整顿娱乐节目新政已在制定中。①“自证血铅超标”,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含泪的“笑”里,2.心酸·辛酸 辨心酸:心里悲痛。析辛酸:比喻痛苦、悲伤。

①相较于教育资源均衡的愿望,“抓阄读重点初中” 所能换来的公平,只能是令人心酸的公平。例句②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条件下,我省象棋队征战联赛“逆风飞扬”的背后充满着诸多辛酸与无奈。3.赋闲·安闲

析安闲:心中无所牵挂。

辨赋闲:没有职业在家闲住。

①2011年共计有115天假期,这就意味着,在一年中有接近1/3的时间,这些公共停车资源处于“赋闲”状态。例句②那些错落有致的小山丘,就像一个个蒙古人的牧帐,透出村落的安闲和温暖。

四、熟语释义

1.掉书袋:比喻说话、写文章爱引用古书词句,以显示有学问。2.血气方刚:形容年轻气盛,感情易于冲动。

3.笔走龙蛇:形容书法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4.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战死沙场。5.五内俱焚:五脏即内心全都被烧坏、烧毁了。

6.浅斟低唱:微微地喝酒,小声地吟唱。

7.浅尝辄止:微微品味一下就停止。比喻只有表面的兴趣或喜好而不往深处研究。8.振聋发聩: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9.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10.变生肘腋:事变发生在切近之处。肘腋,比喻很近的地方。

一、走近作者

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在基层当记者。历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

在《佛山文艺》发表的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文》《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3卷)、《数理化通俗演义》(2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等。

二、相关背景

本文是一篇带有人物评论性质的文章,写的是辛弃疾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及原因。

在散文创作中,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把栏杆拍遍》正是实践其创作主张的一篇代表作。

辛弃疾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出生于金人统治下的山东历城。南渡前他是叱咤沙场的英雄,南渡后屡遭排挤,投闲置散,他报国无门,改而作词,终成名垂千古的一代词宗。辛词现存六百多首(据元大德年间刊印的《稼轩长短句》统计),影响极为深远。梁衡并不是古典文学史学者,亦非治诗词美学的专家,却能围绕辛弃疾其人其词写出如此大气磅礴之作,实在难得。

三、主旨把握

本文通过探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由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以及他的生平经历,联想到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写出了辛弃疾的一生之志及愤慨,抒发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及对辛弃疾空有壮志却无用武之地的悲惜叹惋,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表达了一种人生的追求与信仰。

四、结构图示

1.“把栏杆拍遍”出自辛弃疾词《水龙吟》的最后一句,它传神地表现了词人登高远眺时的动作,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作者说“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

明确:(1)“把栏杆拍遍”往往表示借拍打栏杆来发泄心中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

(2)通过“把栏杆拍遍”这一动作,作品传神地描述了词人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英雄形象,并传达了他被迫脱离政治,只许旁观,不得插手,更不得插嘴,空有一身力,空有一腔

志,空有一颗爱国心,而无处可使的悲愤之心。在词人把栏杆拍遍的振聋发聩的声响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真实的复杂的心情:不满、愤懑、焦虑、懊恼、无耐、等待、企盼„„

2.辛弃疾的词与其他文人的词相比,其独特性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有这样的独特性? 明确:(1)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

(2)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3.在散文创作中,梁衡提倡“写大事、大情、大理”。大事多指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性事物;大情一般指忧国忧民的情感;大理则多与民族气节、伦理道德等相关。本文正是实践这一精神的代表作。结合课文,谈谈本文所表现的“大事、大情、大理”是什么?作者又是如何来表现这些“大事、大情、大理”的?

明确:在文中,“大事”指南宋光复故土的伟业。“大情”则指词人一腔忧国忧民、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大理”,则指词人一腔爱国正气和不屈不挠为民请命的精神。

结合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在叙述辛弃疾如何浴血沙场、为国战斗的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所说的大事。而辛弃疾被朝廷废弃不用,一腔忧愤在身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词人的大情大理。

1.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

本文揭示的是古代文学大家的心路历程,仅靠占有史料和作家本人的作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大胆的联想和想象。本文作者就是这样,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事迹和内心世界,等等。

2.传形写神,构思奇特

本文是一篇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散文,作者以酣畅的笔墨为词人辛弃疾传形写神,将其豪迈绝伦的个性抒写得淋漓尽致。但是作者并没有按照传统人物传记的写作手法,通过生平事件与时间顺序一一写来,而是抓住词人最为动人心魄的闪光点进行勾勒,并始终将词人的诗词创作的特色、形成过程与其生平交融起来叙写。作品分别从爱国、忧民、郁郁不得志以及在历史激荡、个体遭遇间所形成的词风等诸方面来突出词人的个性风采。

阅读《把栏杆拍遍》选段,完成1~4题。

①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老实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永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八百多年,当今天我们重读他的作品时,仍感到一种凛然之气和磅礴之势。比如这首著名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③我敢大胆说一句,这首词除了武圣岳飞的《满江红》可与之媲美外,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人堆里,再难找出第二首这样有金戈之声的力作。„„哪一个诗人曾有他这样亲身在刀刃剑尖上滚过来的经历?“列舰层楼”、“投鞭飞渡”、“剑指三秦”、“西风塞马”,他的诗词简直是一部军事辞典。他本来是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的。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山,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④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⑤辛弃疾南归后为什么这样不为朝廷喜欢呢?他在《戒酒》的戏作中说:“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成灾。”这首小品正好刻画出他的政治苦闷。他因爱国而生怨,因尽职而招灾。他太爱国家,爱百姓,爱朝廷了。但是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5年,倒有近20年的时间被闲臵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他这个书生,这个工作狂,实在太过了,“过则成灾”,终于惹来了许多的诽谤,甚至说他独裁、犯上。皇帝对他也就时用时弃。国有危难时招来用几天;朝有谤言,又弃而闲臵几年,这就是他的基本生活节奏,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悲剧。别看他饱读诗书,但他至死,也没有弄懂南宋小朝廷为什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⑥辛弃疾名弃疾,但他那从小使枪舞剑,壮如铁塔的五尺身躯,何尝有什么疾病?他只有一块心病,金瓯缺,月未圆,山河碎,心不安。„„

⑦说到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做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忧心如焚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可能飞翔,才能燃烧,才能炸响,才能振聋发聩。„„

⑧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其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

海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诗,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写的吗?„„诗人,能在历史上留下名的诗人,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一员武将的故事,还要多少持刀舞剑者的鲜血才能写成。那么,有思想光芒而又有艺术魅力的诗人呢?他的成名,要有时代的运动,像地球大板块的冲撞那样,他时而被夹其间感受折磨,时而又被甩在一旁被迫冷静思考。所以集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了一个辛弃疾。

1.文章第③段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比或衬托。此段对比、衬托有两处:一是《破阵子》可与岳飞的《满江红》相媲美;二是用屈原和共工衬托辛弃疾的悲愤之情。

2.文章以形象的语言写出了辛词哪两大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二是蘸着血和泪抹成的。

3.第⑤段中说“朝廷怕他,烦他,忌用他”,你认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只图苟安而不愿去收复失地。

4.文章第⑦段中“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意?

篇8:语文自读课文教法初探

一、夯实基础, 扩充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再三强调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加强感悟。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中, 通过学案交流的方式,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如:生字注音、拼音填汉字、词语解释、作家作品、写作背景等。再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 夯实基础, 辨别易错点、易混点, 查漏补缺。学生在扩大知识积累的同时, 也能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 为课文的有感情朗读、为理解课文内容都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个性阅读, 感知内容

我们要让学生多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阅读, 并重视对阅读的评价。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读的训练, 无论是朗读, 还是理解性阅读, 都应体现个性化。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在教学中, 我努力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朗读。我深知朗读、交流是感悟的基础。所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 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有创意地进行个性朗读, 如《孙权劝学》分角色朗读;《黄河颂》配乐朗读;《寓言四则》配动画朗读, 也可以同时选择多种形式读一篇文章。让学生选择适合文本的最佳的朗读方式, 在朗读中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情感, 在这一过程中, 还培养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精神和合作意识, 最终也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了升华。

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 通常采用默读、速读的方式来学习。要求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时获取主要信息。抓住文章的标题、每个段落的中心句、揭示主题的议论抒情的句子, 快速了解文章全貌, 如主要事件、人物、作者的观点等, 学生就能快速而准确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三、自主感悟, 归纳方法

在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后, 让学生通过细读课文, 领会文章主旨, 体会作者情感, 品析写作特色。在这里, 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展开想象, 进行讨论。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体验、感悟而获得语文素养的过程, 这个过程教师是无法代替的, 也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就能达到的。所以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强调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等语文实践活动中, 依据文本并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经验, 通过自读自悟, 去发现、探索、感受、体验文本的内涵, 实现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自主感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 能够“悟”出精髓, 因“文”悟“道”。如《丑小鸭》这篇童话记录了一只丑小鸭的成长历程。它原来处处受嘲讽, 处处受排挤, 但是它不自卑, 不气馁, 经过他不懈的努力、奋斗, 最终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认识到:丑小鸭是一个勇敢、坚定的奋斗者的形象。他有着坚定的信念, 执着追求的精神。虽自卑, 但不自贱;虽屡遭厄运, 但仍坚忍不拔;虽身处逆境, 但从未放弃理想。崇尚自由, 向往美丽。丑小鸭成为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他启示我们, 命运其实没有轨道, 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只要保持心中那份恒久的梦想, 并为之努力、奋斗, 终究会有成功的那一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了理解和体验, 获得思想启迪, 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实在的语文教学就应该通过自主感悟和交流对话, 来展示学生的见解和才情, 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 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会有一些疑难问题, 教师要及时点拨, 并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各种问题的思考角度、答题方法。如指导学生归纳叙事散文中线索的种类: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为线索;以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在文章中如何寻找叙事线索:文章的标题;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词语;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作者的思想感情;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还引导学生归纳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方法, 如阅读小说的四步法:理清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品析艺术特色等。

四、适度拓展, 强化读写

自读课文都安排在讲读课文之后, 所以在自读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把两者进行比较, 或选择课外与本文写作内容、写法相似的类文进行比较阅读或写作训练, 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比较的内容可以是课文内容和写作方法, 写作训练着眼于对文本最突出的写法进行仿写。如学习《马说》时, 类文链接选择的是《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 既与文章内容联系紧密, 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讲《音乐巨人贝多芬》时, 学习文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让学生进行人物肖像描写片段训练。还可以写读后感, 读书评论或仿写课文、段落等。通过比较阅读和仿写训练, 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会鉴别, 在鉴别的基础上, 发展思维能力, 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在自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悟出感情, 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同, 思维情感活动各异, 知识经验深浅不一, 对同一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就会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 对于这些, 教师都要适当地给予肯定, 语文学习的过程才能成为学生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自读课文自主阅读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倾听不同的声音, 见识各种各样的观念。让学生开启思维的窗口, 展开想象的翅膀,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真正走进作者, 走进文本。

摘要:在自读课的教学中, 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自己去阅读, 自己去思考, 自己去探究, 自己去创新, 品尝阅读的快乐, 同时教师又要给予积极的引导, 把握和选取有效的自读课文的教学方法, 对于促进讲读课文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十分重要也是必要的。

上一篇:1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稿下一篇:初三作文素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