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开头引用法

2024-04-25

议论文开头引用法(精选8篇)

篇1:议论文开头引用法

引用谜语。

引用谜语,可以使文章显得新奇、有趣。如《蜘蛛》一文引用诗谜“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诗谜不仅富有趣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且形象地概括了蜘蛛织网捕虫的生态特征,还同下文紧密相连,领起下文。

又如关于蝴蝶的谜语“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关于老鼠的谜语“两撇小胡子,尖嘴尖牙齿,贼头又贼脑,夜晚干坏事”,关于羊的谜语“年纪不大,胡子一把,喜吃青草,爱叫妈妈”,这些谜语都紧扣动物的特征,拟人生动,鲜活形象。

引用成语。

成语言简意丰,引用贴切,可使行文准确、生动。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成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说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积极作用,引用成语“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来阐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根本原则。这些成语在毛泽东的笔下似乎信手拈来,但又恰到好处,既给人一种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的感受,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又如说奉献精神可用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说高风亮节可用成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诚实信用可用成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说内容空乏“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引用诗句。

引用诗句作文题,鲜明、醒目。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引用李商隐《无题》中诗句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作文题,既切合说明的内容,又有助于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引用格言。

格言言简意明,引用得当,可使行文活泼、明快。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中引用格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来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有的态度。这些格言排列有序,通俗警策,明白晓畅,朗朗上口,精辟生动。

又如说到勤奋可引用格言“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有涯苦作舟”,说到惜时可引用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到谦虚时可引用格言“谦受益,满招损”,说到意志时可引用格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到团结时可引用格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礼貌时可引用格言“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

引用俗语。

俗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定型语句,它简练形象,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如《抢财神》一文引用俗语“吃得开”“窝囊废”“没能耐”“囫囵年”等,读来明白如话,十分亲切;还有“财神爷”“财神婆”“活财神”“小财神”“宝贝”等对农业技术员及其家属的种种传神的俗呼,所有这些,都增强了这篇通讯的艺术魅力。

又如用到不识抬举时可用俗语“敬酒不吃吃罚酒”,用到见异思迁时可用俗语“这山望着那山高”,用到自作自受时可用俗语“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用到临阵磨枪时可用俗语“现上桥现扎耳朵眼”,用到老马识途时可用俗语“老马脚下不迷路”,这些俗语的引用,可使文章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引用日记。

日记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真情流露。引用日记,可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如《人民的勤务员》一文开头摘引雷锋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展现了雷锋的内心世界;文末又以“我觉得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是大公无私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人民有益的,他的责任是没有边的”的雷锋日记内容收尾,再次显示了雷锋故事的意思。

引用谚语。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稳定语句,它形象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背诵。如《看云识天气》一文引用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分别说明了云的光彩的变化同天气变化的关系。

引用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会让你找回了那份遥远的生活回忆,给你此时纷乱的感情体验一个定型,给你痛苦而枯涩的构思一种启发,,给你茫然不定的选择一些灵感的润色,使你笔下的文字亲切而又有灵动感。

引用名人名句。

名人名句语言典范,往往在读者中留下的印象,深刻、鲜明,如能“妙手偶得之”,便能一下子让文章长出明亮的眉目,给人亲切感,增强感染力。如《俭以养德》一文中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名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点了题,又提出了中心论点。

又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引用张嘉贞在《安济桥铭》中的赞语“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来说明赵州桥构造的奇特和高超的技艺;引用张在《朝野佥载》中的名句“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来说明赵州桥的形式优美;读着这些优美的赞语,能一下子勾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入一种幽美的境界。

引用故事。

神话、传说、寓言,富有情趣,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人入胜。如《死海不死》一文中引用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处决的俘虏奴隶的传说,既形象地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表面特征,为下文科学的揭示死海的本质特征作映衬,又增添了死海的神奇色彩,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引用远古时候上帝为惩罚拒绝悔改恶习的男子们而将大陆变为汪洋大海的传说,既表明自古以来人们就在用各种方式探究死海的成因,又增添了死海的神话色彩,引发读者去追究死海的真正成因。

又如《从三到万》一文中引用出现在明清笔记里的“从三到万”的故事,从故事中引出论点,结合故事讲道理,使论据具体、形象、通俗、精辟,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篇2:议论文开头引用法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困难与阻挠才能够成功。自从经历了那件事后,我一下子懂得了这个道理。(下面就是写那件事)

2、“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这首歌家喻户晓,可是有多少人真正体会过呢?在母亲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为母亲过一个节日吧!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间,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所成就啊。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我们的生活中,做每一件事,都只有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够取得成功。

5、“友情是我们生活的照明灯。”自从看过了《夏洛的网》这本书后,我真的觉得友情无价,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啊!追问

那分别是什么作文题目呢?

回答

1、《顽强创造成功》

2、《母爱纯真》

3、《努力在少时》

4、《毅力是成功的必需品》

5、《友情无价——读<夏洛的网>有感》篇二:作文如何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

作文如何引用古诗词名人名言

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仪式上,当时的国家主席江泽民表达了对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的祝贺,同时也表示对台湾仍然没有回归祖国怀抱而感到遗憾。他没有发表形式化的祝词,而是巧妙地引用了王维的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使得国人思念亲人的情感得到了认同,意境大增。产生了动人的表达效果,是引用了名句的缘故。在写作中指导学生引用名句不仅能丰富文章的语言,增加表达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晋代文学批评家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说明了名句引用之作用。

让文章显得华丽,这与中考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说的是一样的道理。诗词名句具有表达精美、含义深刻、脍炙人口等特点,在作文中若运用得好,那一定会使文章大为增色,给人一种神采飞扬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是在考试的作文中,那一定会得到改卷老师的青睐,高分何愁不到手呢?如《雨中登泰山》就引用了很多的内容,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齐鲁青未了”。对于中学生来说,仅仅背名句名篇是不够的,还应该学着会用,让名句在自己的谈吐和写作中熠熠闪光。

所谓名句就是广为人知的句子,如古诗词、名人名言。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呢?

一、引用名句,搭建文章框架。

江苏高考范文在《人生三部曲》中,借用了“滕王高阁临江渚”、“也无风雨也无晴”、“满目青山夕照明”三个诗句,分别隐喻人生的三个阶段,也分别引出了王勃、斯宾诺莎、殷雪梅三个典型人物与他们的感人事迹,形成了文章的整体框架。这样的归类分叙显现了作者宽阔的视野,说理自然而有厚实凝重之感,立意脱俗又显气度不凡,文章更富有形象性。

二、为引出观点,引出故事,作出结论而引用。

例如2002年中考中浙江一位考生写的《读懂母亲》一文,开头直接引用丰子恺文中的妙句:“母亲啊,您是苍天耸立的大树,我是树下一朵弱不禁风的小花,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绿阴?”作者引用名句,其目的是为全文定下抒情的基调,同时开门见山,给文章镶嵌了一个美丽的“凤头”。巧用名句,考生的才气和睿智可见一斑,也给读者美好的第一印象,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三、引用名句,蕴涵诗意之美。

《圆润锋芒》(福建高考范文)的第二段,“‘一事能狂便少年’,少年的锋芒是调色盘中最耀眼的亮色。少年的杜甫面对壮丽的山河朗声宣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目光清澈而炽热,而在他前后,有李白的‘兴酣落笔摇五岳,涛成无傲凌沧州’,有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有李商隐的‘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些年轻的心脏,有力地搏动,从而翻卷出大唐的万千气象,使大唐绽放成一朵傲视群芳的牡丹,使后人远远仰望、远远怀想。”古典诗句的引用,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质与审美趣味,蕴涵着一股浓浓的诗意美,让读者回味无穷。作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位考生引用了《说苑》里的一句话:“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这段话确实使文章增添了生机,增强了论据的力度,使阅卷老师觉得考生积累丰富,写作功底扎实。

四、引用名句即时抒情。

在记叙文中,引文的作用之一就是抒情。看上海考生写的《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中的一段是如何引用诗词、佳句来抒情的:有人向往于“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恬静淡然;有人憧憬于“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遁世逸趣,可是我们不要,我们更欣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那份潇洒与自信,我们要的是轰轰烈烈、永不后悔的青春。从中读者不难领略同学们的积极乐观的情怀。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谈谈引用在作文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将古诗名句与作文两大基础工程合源并流,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2.古诗作文化,让学生在诗境演绎作文的练习中真正感受到写作的独特乐趣,领略语言的美感.3.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挖掘运用古典诗词表情达意的积极作用.[教学设备]:多媒体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高考回顾,情景创设

【作文真题】2010全国ⅱ卷(蒙、黔、甘、滇、新、青等省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讨论.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嘛.浅阅读很时髦的.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喜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阅卷精神】

全国卷二是一道现实性很强而又不乏深度的新题.既可单纯赞美浅阅读,也可单纯赞美深阅读,还可对两者辩证分析.【满分作文?高分作文】

犹忆书香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淡淡的树影,隔着轻帘,若隐若现;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花杂衣香,江南水乡,采莲歌女,绕过长桥,浅笑顾盼;杯酒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一袭长袍,一树萧秋,残阳余晖,孑然一人!犹记得晦涩难懂的《诗经》,在臂弯里浅唱低吟;犹记得翔实的《史记》,千百年独成一家之言;犹记得浪漫抒情的《离骚》,在氤氲书香中,传唱千年!读书当如此,在深阅读中,永远都能感知文化的魅力,永远忘不了古人隔着千年时空,传来的阵阵书香.惟有深阅读,才能带来心灵的涤荡.总能看到江畔那个人: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披发行吟,时而悲叹,时而沉吟.他亦如他的文,散发出点点馨香,遍染层林.他是感时伤怀,他亦忧国忧民,司马迁称赞他: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浩,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他就这样徜徉于汨罗江,国家的灭亡,百姓的哭声,都化作他眼角的泪滴,流入江底.他是千古传唱的歌者,留给后世一片震惊.如果不是深入地了解,谁又能知道他的内心,谁又能知道他的凄苦,谁又能去学习他的节操? 捧读《红楼梦》,新仇旧恨知多少,想起大观园,就会想起她的泪!她自命清高,其实是因为孤苦无依,将自己紧紧地掩起.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或许她悲,或许她倔,只肯环着一池灵动的池水,幽然飘落.她也爱,爱那粉饰的百花洲;她也伤,伤那香残的燕子楼;她也恨,恨那有时似傻如狂的贾宝玉.她没有好风凭借力的气魄,有的只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轻柔!她悲叹落莫,啼洒血痕,她只道她的命运也如落花,错过了花期.她会咏叹,如今已葬花,他人笑痴;待到他年,又会有谁将己轻葬?沁芳闸的水,总是在流,那样柔缓,那样清澈,正如她的生命.她的一生都在还泪,却经不住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她走了,留给大观园一个故事,留给宝玉一段伤悲,留给才子一声惊叹!总喜欢想像莫道故园春色好,疆场碧血艳如花,或许伤感的背后,还有战士模糊的泪眼.因为文化的深度,不会选择所谓的时髦;因为阵阵书香,才会选择细细品味!就像清茶,入口苦涩,回味却甘甜,因为那是跨越了时空留下的记忆.捧着书香,看着窗外嫩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给分理由】

犹忆书香,题旨在题目中就显露出来,它统领全篇,表达了考生对深阅读的理解和喜爱.文章用大量篇幅阐发自己对阅读的体悟和感动,有一定的意蕴.其诗文积累比较丰厚,在短短的800余字的文章里多处引用,熔铸成自己的文章.虽然也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牵强和不足,但仍然获得阅卷教师的首肯,给了一个较高的分数.由刚才上文来看,考生们已把古典诗词与现代文学艺术巧妙融合,因此将古典诗词恰当地运用到写作中,能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茫茫诗海,魅力无穷,这节作文课就让我们走进古典诗词名句,借古诗名句之石攻作文之玉!

二、理论归纳:

1、什么叫引用? 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的的语言材料,比如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引号的作用就是引用.作用:名句巧融入,文采自飞扬,引用的作用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权威性,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使论据确凿充分,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2、引用的方式: 根据所引出处是否明示而言,有明引与暗引之别;按照所引文字与原文有无差异来说,有直引与意引之分;①明引例子(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满分作文?高分作文】

浅阅读与深阅读

茫茫书海之中,如果深阅读是大海,那么浅阅读只能是小溪;如果深阅读是蓝天,那么浅阅读只能是浮云;如果深阅读是草原,那么浅阅读只能是绿坪.深阅读中,你可以品味李后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愁;可以体会杜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壮志未酬.你可以感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慕名利.深阅读如大海般稳健,如蓝天般深邃,如草原般辽阔.浅阅读只能与鸣咽的小溪,嘶叫的青蛙,居无定所的浮云相比.【给分理由】

本文论述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利弊优略.亮点其三,语言运用娴熟,句法整齐,善用修辞,对偶、排比、比喻、引用等运用贴切,极富表现力,令人钦佩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满分作文?高分作文】

背上悦读的行囊

悦读是什么?其实就是快乐轻松地阅读.背上悦读的行囊,体会阅读所带来的幸福滋味.采撷(xie)一本唐诗宋词,寻觅一处安静的地方,轻轻地诵读着,笑容绽放于脸上.我体会到了陶潜采菊东篱下的悠然;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旷达;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铮铮铁骨.在一次次的沉吟中,我陶醉着„„

【给分理由】

本文亮点有三:再者,考生的语言功底扎实,文采飞扬.陶潜、李白、范仲淹、文天祥的人物运用恰切,诗词名句的引用顺手拈来,排比修辞鲜明突出,也使文章上升了一个档次.②暗引例子(2): 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例子(3): 薄粥稀稀碗底沉,鼻风吹动浪千层,有时一粒浮汤面,野渡无人舟自横.(沈石田《薄粥诗》)(「野渡无人舟自横」引自韦应物《滁州西涧》)例子(4): 例一,《教师法》的诞生很不容易,经过几年的修改、讨论、再修改,最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议通过.它在教师待遇、住房、医疗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例二,《教师法》历时几年,千呼万唤始出来.它对教师待遇、住房、医疗等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显而易见,例一语交直率,但文字不甚简洁.例二由于运用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一句名句,不仅增加文采,而且语意蕴含丰富,《教师法》诞生的艰难过程,都凝聚在千呼万唤始出来之中,颇有可读性,值得品赏,显得雅致.深阅读之美篇三:引用经典诗词名句,铸就文采飞扬作文

引用经典诗词名句,铸就文采飞扬作文

引用经典诗词名句,铸就文采飞扬作文

作者/方英霞 古诗文名句是一座丰厚多彩的>作文素材库,聪明的你若能将它们巧妙移植到自己的文章中,定能使文章文采斐然,并营造出浓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如何巧妙的移植古诗名句入文呢?

一、用题记,揭示主旨。

题记是指位于文章标题下和正文前揭示文章主旨的独立段。借用古诗名句作为题记,不仅能提携全文,凸显主旨,还能增添文采。如:“一个名人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2009年山东潍坊中考一满分作文《伸出自己的手》片段)小作者巧妙借用这一名句作为文章的题记,贯穿全篇,在文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给全文定下了一个诗意美的基调。

二、开头引名句,起点高远。

文章开头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妙引诗词名句,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加文章的文采。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伴着时间的流逝,一代代先哲,一群群贤达在激流中沉淀,定格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2009年湖北武汉中考一满分作文《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片段)作者开篇不凡,引用孔子名言,在审视先哲贤达的历史地位的至高点上切入题目,令人赞叹。

三、穿插文中,诗意盎然。

写作文时,如果在文中精心穿插几个名句,定能使文章诗意盎然。如:“隆冬时节,雪花纷飞。到处粉妆玉砌,银装素裹。‘厚冰无裂纹,短日有冷光’,冬天是寒冷的;‘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冬天是肃杀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天是>孤独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但冬天的脚步无论如何也无法束缚人的情致。因为冬藏的万物也许正酝酿着春天的梦想,它们心中有个不变的信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2009年江苏徐州中考一满分作文《走进>四季》片段)巧妙引用大量的诗词名句,突出了冬景的特征,表现自然对人的影响,抒发对四季的热爱,更为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四、充当论据,支撑观点。

在议论文中,如果引用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诗名句充当事理论据,来支撑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翻开那绵长的历史卷轴,映入眼帘的一位位名人志士,几乎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才取得了令人仰止的卓越功绩。诗仙李白面对自己的人生

曾有过迷茫与困惑,但其能重新树立对自己前途的希望,才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绝唱,这不禁使人感到无限的振奋。继续向前追溯,回到越王勾践的身旁,我体会到了他那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正是这种希望鼓励着他卧薪尝胆,肯于寄人篱下,最终凭国人的力量,‘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强信念,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2009年黑龙江中考一满分作文《希望是力量之源》片段)文段所引用的两个名句,都能充分论证“希望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富有文采和说服力。

五、置于结尾,升华主题。

在作文中,以诗文名句来结尾,可以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升华文章的主题,获得自然贴切,水乳交融的效果。如:“‘胜人者劲,胜己者强’,失败的英雄,坚强的人。阿赫瓦里,太棒了!”(2009年山西中考一满分作文《阿赫瓦里,太棒了》片段)引用老子的名言进一步揭示出失败英雄的可贵精神,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题。总之,经典诗词名句,内涵丰富,意旨深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时洋洋洒洒一大篇,却不如一句名言来得简洁,来得有力。而巧妙引用经典诗词名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警策,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中考作文中若能巧妙引用,定会使你的文章文采飞扬,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例文: 听雨

徐州一考生

夏日的雨说来就来,刚考试时,太阳的脸还红红的,半小时后,那雨点砸的地面劈啪作响,裹挟着雨点的风从门缝里吹进来,不由得感到丝丝凉意。

这不留情面的雨呀,你为何蹂躏大地,摧残树木,让我们这些学子不能安下心来静静地答题?“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无情的雨啊,你让蒋捷留下“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叹;“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你让刘禹锡写下“杨柳青青江水平”的诗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你让王禹偁留恋“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的秀美?? 雨啊,听,声音小了许多,莫非你累了,也想歇一歇?你知道黄河故道发生了严重干旱,禾苗需要你的恩赐,需要你的爱抚,更需要你的细水长流?好了,停下吧,他们还很弱小,承受不住你的狂劲,听不了你的怒斥。我知道,滂沱激流,方显出你的雄浑,但只点片雨,更能显出无言的美妙。“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数得清的雨滴包含着多少惊喜与希冀!“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那声声细雨传递出多少诗意与情谊!

雨声中我听到了大地的期盼,雨声中我听到了古今英雄的呐喊,雨声中我不由得想到了那些文人骚客的千古诗篇。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曾梦雨中,遥想着故国的失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迷惘雨中,肝肠寸断??雨打芭蕉,那是一种情趣;雨浇人愁,那是一种惆怅。晓来雨过,你不忍心看那“一池萍碎”;漫步雨中,偶遇佳境,当怜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那细小的雨声让人想到春天的美好。看吧,雨后春草绿,清新的绿色让人目睹大自然的本色,让人遐想造物主的恩情,雨打柳枝声,让人聆听天籁。

雨声没有了,哨声响起来,还有最后15分钟。雨要停了,可我的思绪仍在延伸,我仿佛变成了一滴雨,和许多雨珠一起,慢慢地汇成一条小溪,流成一条小河,奔向那浩瀚的海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前行的途中也许遇到很多坎坷,可我要??还有两分钟交卷,那下一句是什么?这个填空题可不能失分!窗外明亮起来,天晴了,“已是晴天万丈光,犹有鸟儿叫!”

简评

篇3:议论文开头引用法

那么, 我们怎样才能把阅读材料有效地转化为适合议论文使用的材料呢?

一、抽取梗概

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对议论文中叙述部分的字数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一般不应超过篇幅的1/3, 否则判为文体不清) , 因此对于篇幅较长的阅读材料, 我们首先要将其压缩, 只保留故事的梗概。但在压缩的时候既不能失去原作的韵味, 又必须传递出足够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原作的主旨和内涵, 用简练而传神的笔墨将原作的精彩之处抽取出来。

有一篇题为“爱之恋”的翻译作品, 感动了许多人, 被许多报刊转载, 全文约1500字。有一位同学在一篇话题为“付出与回报”的议论文中引用了这个故事:

一位年轻人在风雪之夜驱车赶路, 发现一位老太太的车抛锚在路上。年轻人丢开自己没找到工作的烦恼, 竭尽全力帮老太太排除了故障。老太太要付钱, 年轻人拒绝了, 他说自己付出了爱, 并不要求得到什么回报, 只希望老太太能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老太太来到一家饭店, 看见一位怀孕近八个月的服务员还在辛苦工作, 便留给她100美元和一张纸条悄悄地走了。纸条上写着:如果你想回报我, 就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也许你已经猜到了, 这位孕妇和那位为老太太修车的年轻人正是一家人, 他们正为孩子即将出生却没有费用而烦恼呢!

这段话略去了原文的枝叶部分, 只保留了主干, 但是人物形象仍很鲜明, “爱之恋”的主旨也并没有被弱化, 应该算是比较成功的概括。

二、指向话题

同学们会注意到, 上面的那段话并不完全是梗概, 还保留了一些细节, 比如年轻人对老太太说的话, 老太太留给服务员的纸条。读过这个故事原文的同学还会发现, 年轻人的话、老太太纸条上的内容和原文都有一些出入。这样做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这是为了使这段材料能够更好地支撑论点而做的一些处理, 正是这两个细节使这个故事与话题“付出与回报”产生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同时, 这两个细节也是小作者议论的出发点。请看小作者在引用完材料之后的一段议论:

年轻人付出了爱, 却不愿得到即时的物质的回报, 虽然他是那么需要, 但是这会让他的付出蒙上一层世俗功利的尘埃。老太太没有再坚持给年轻人美元, 她也怕玷污了那份纯真的感情。她把关爱给了另一位需要帮助的人, 这是付出, 其实也是一种回报。这个故事的结局很温暖, 想必大家都很欣慰。但是我觉得这条“爱之恋”还是太短, 如果它能不断地延伸下去, 直至无穷远, 那时候, 就能真的如歌中所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了!

三、联结论点

就是紧扣论点, 结合提供的材料, 按照写作要求的规定, 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联想过程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 思想实际, 选择典型论据进行论述。这就是说议论文是就事论理, 而不是就事论事。这样文章才会显得丰满, 针对性强, 从而更具说服力。比如《“滥竽充数”的启示》, 分析了南郭先生不懂装懂, 也点明了自己的正确观点, 接着我们便可由此展开联想, 我们当今社会上有没有南郭先生那样无真才实学, 弄虚作假, 欺骗党和人民的人呢?在我们的同学中有没有不懂装懂, 考试作弊, 以欺骗老师和家长的学生呢?这样结合生活, 文章才具社会意义。

如:鲁迅———牛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好像一只牛, 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牛奶、血。”他又在一首诗中写道:“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诺贝尔的永恒奉献

诺贝尔是安全炸药和无烟火药的发明人。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药上。研制成功后, 他赢得了大量专利权, 积累了许多财富。1896年, 诺贝尔逝世前决定把3300万克朗作为基金, 用每年的利息, 奖给世界上杰出人物, 以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他在遗嘱中说:“这奖金不论国籍、人种和语言, 只发给确实对人类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人。”诺贝尔为科学奉献了一生, 诺贝尔奖则永远地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为文之道, 本无定法。把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占有丰富的典型论据, 动用简明、准确、生动的语言, 就一定能写出一篇论点鲜明, 结构完整, 逻辑严密, 条理清楚, 详略有致, 文通字顺的好文章。

篇4:浅谈议论文中材料的引用方式

关键词:议论文写作;材料;引用方式

在议论文的三要素中,论据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没有这些材料,所有的观点都将成为空洞无力的说辞。所以,要写好一篇议论文,就必须恰当地引用一些能够证明论点的材料。

可作论据的材料很多,包括概括性事实、典型的事例、数据文献、客观规律、科学原理、格言警句等。而如何引用材料,是很有讲究的。如果材料引用不当,就可能无法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也可能使文章显得杂乱而啰嗦,或者会淹没了主题,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学生平时练习以及应试时所写的议论文中用到的材料,从来源上讲,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作者自主选择的材料,二是题目中给出的材料。自主选择的材料取材范围广泛,自由性较强;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具有很大的限制性。无论哪种材料,在文中引用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一、完整引用

一般来说,如果所引用的材料是作者自己积累的,或者是比较新鲜的,而且是大家不太熟悉的,就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法。否则,别人看不到完整的材料,不了解完整的理解材料的内容,材料的论据意义也就会大打折扣。有时候,有些材料虽然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但篇幅比较短,这样的材料,也可以完整引用。如,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就完整地引用了《列子·汤问》中“愚公移山”的故事。故事虽然不算太短(占全文总字数的16%),但完整引用,有利于大家听明白,了解情节,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下文所说的内容。

有些材料,一旦割裂开来引用,就可能会引起读者的误解,那么就应该完整地引用。

在驳论中,为了反驳对方用以支撑观点的材料,对方的相关材料也可以完整地引用,以避免被对方说成是断章取义。

要特别强调的是,完整引用的材料,相对于全篇来说,一定不能太长,否则,会造成整篇文章在结构上的不协调。

二、概括引用

如果需要引用的材料比较常见,是大家所比较熟悉的内容,就可以采用概述大意的方式来引用。比如,引用人们比较熟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事迹等材料时,就可以采用概括引用的方式。在需要引用的材料篇幅比较长,重复、啰嗦的内容比较多时,可以采用概括交代的方法来引用。如,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引用许仙、白娘子、法海的故事,就是采用了概括引用的方式。一个可以演绎成上万字的故事,鲁迅只用一百五六十个字就概括出来了。但要注意,概括引用一定要忠于原文,不能改变原文的意思,更不能对原文进行断章取义。

三、逐次引用

对同一份材料,如果其内容较多,或者层次较多,或者涉及两个甚至多个层面,就可以将其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几个部分,一次引用其中的一部分。这种引用方法,一般在驳论中比较常用。比如,对方提出几个理由,我们可以针对他的几个理由,一条一条地去分析、驳斥他;在分别驳斥对方的论据、论证过程的时候,也会采用这种逐次引用的方法。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就分三次引用了艾奇逊的话。

在写材料作文时,如果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比较多,也往往采用这种引用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把材料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引用,并不是把材料随意地割裂,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引用材料要注意层次、类别。

四、摘录引用

有些材料作文题中,所给的材料比较多,但其中最关键的一两句话概括了所给材料的中心或主旨,用这一两句话就可以代表所给材料,那么,在引用时,就不必原文照抄,直接引用这一两句话就可以了。如:“不为五斗米折腰”七个字,就可以概括陶渊明宁可舍弃那卑微的官职也不愿卑躬屈膝逢迎阿臾的故事,也就没有必要再去详细叙述故事过程了。

五、解释引用

有些材料,如果直接引用,别人也许不容易理解,或者一下子难以接受,那么,在引用时,就可以加以简明的解释。这种解释性引用,可以是先引用原文,然后进行适当解释;也可以是在引用时就用括号将解释的内容附加在所引用的材料后面,以方便读者的理解。这种引用方式,主要适用于引用方言、俗语、外来语、文言文、黑话、专业术语、行业缩略语等。如,在《谈骨气》一文中,作者吴晗先引用了《孟子》中的几句话:“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考虑到有些读者对孟子的原话不一定能准确理解,作者接着就进行简要的解释:“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六、词句引用

对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诗句、文章,为了行文的简洁,或是为了结构上的整饬等,可以摘引其中的一个词或一个句子,以概括整首诗词或整篇文章内容,如“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就是用陶渊明诗歌中家喻户晓的一句诗来做陶渊明的定语,简明而又形象地表述出具有平淡自然的诗歌风格的诗人形象。有时候,在引用那种大家都熟悉的事件作为论据时,可以用事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来代替整件事情。如用“拍案而起的闻一多”来概括当年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怒起抗争的闻一多形象,寥寥八个字,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涵。

当然,议论文引用材料的方法不仅仅以上所述的这几种,在具体的写作中,往往是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的。至于具体使用哪些方法,主要是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不必刻意选择。

篇5:引用式开头作文5

“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海风吹那个海浪涌„„”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正如这宽阔而博大的大海,面向大海,想起母亲,自然会有种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温暖而亲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用大自然的规律告诉了我们他的情感。春华秋实,夏雨冬雪,斗转星移,四季交替,潮起潮落,生死相依,到最后终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曾有作家这样写道:文化是生命的表达形式,它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和社会兴衰的尺度。而高尔基说:生活就是主人要权力和奴隶要摆脱权力的压迫而进行的斗争,它的美妙在于丰富多彩,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要不断地充实它。然而我们的文化生活,不正是这二者的结合体吗?即要表达又要丰富多彩。

“一样的日月,一样的山川,一样的星光,一样的天,让我们为了这一天尽情呐喊,姐妹兄弟从此相依相伴„„”又一次唱响孙悦的《为了这一天》是为了纪念56年前的这一天,是56年前的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是56年前的这一天,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是56年前的这一天,我们中国人站起来了!

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高尔基曾说:“一个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的人,就是不幸的。”是啊,如果万事都留给明天,又有多少个明天呢?岂不会“万事成蹉跎”吗?

人们常说:“红花需要绿叶的衬托,才会更骄人。”那我说:“祖国昌盛与否,要与过去对比,才会知道。”土路、石路、柏油路这是鲜明的例子与对比,用土路、石路衬托了柏油路的好与滑,社会总是这样的。

有关母爱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有关友情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有关春天的诗句《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朱熹《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有关奉献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岳飞《满江红》

隐形的翅膀

隐形的翅膀 让梦恒久比天长 留一个愿望 让自己想像 每一次 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 每一次 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飞过绝望

不去想 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 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给我希望

我终于 看到 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 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 翱翔 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 就飞多远吧 不去想 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 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 我知道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给我希望

我终于 看到 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 歌声多嘹亮

篇6:作文精彩开头技巧之四:引用入题

作文精彩开头技巧之四:引用入题统领全篇

1、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旋转这只万花筒》)

美学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今天,受这位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启发,我想说:“答案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的脑袋,不是缺少思考,而是缺少角度。”许多时候,我们都迷惑于问题的不解或徘徊于多解的选择路口,怎样走便成了心中的疑团,往往举棋不定,左右乱倾,这时,就有换个角度考虑的必要,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例

2、(2005四川高考:以“纪念或铭记”为话题写作文)契诃夫曾经说过:“有小狗,有大狗,但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小狗,比喻那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大狗则比喻那些有名望的老前辈。青年人应该尊重老前辈,虚心向他们学习,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正像契诃夫所说的“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有些青年人把老前辈历年言语作为金科玉律,哪怕是错误的言论,也不敢加以评论。这种做法只能使他们的思想凝滞,缺乏创造性活力。„„因此,劝君不要妄自菲薄,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例

3、(《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例4:2005福建卷作文题:(看图作文)(《张扬与内敛》)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或许,张扬属于年轻人,内敛属于老人。苏轼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清照低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或许,张扬属于男子,内敛属于女子。

张扬,让阳光灿烂普照大地,让万物复苏;内敛,让月光撒下的清辉伴着失眠的人入睡;张扬,让滚滚长江水无休无止;内敛,让漫漫撒哈拉沙漠中的驼铃悦耳动听。

张扬与内敛,孰是孰非呢?

小结: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名言、成语、谚语、诗句,可以起到统领全篇,提纲挈领的作用。引用的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名言警句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示性。在高考作文中选择与主题有关的名言警句作为切入点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一种哲理气氛,从而使文章中心更发人深思。

课堂练习

用引用的方式写开头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儿穿大衣的老头了吗?我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

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把大衣裹得愈紧。

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拮走出来,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后脱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还是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课后作业

用引用的方式写开头 16.珍 珠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的含义及给你的启示,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篇7:议论文开头引用法

对小朋友来说,春节的重头戏就是收红包了,对我来说,写对联比收压岁钱更有趣。对联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有关于学业的,读书常戒自欺处,勤者不可有闲时;有关于健康的,人寿年丰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春;有关于事业的,摇钱树金银满挂,聚宝盆昼夜生财等等,数不胜数。今年我家的对联可不一般,因为我家的对联都是我写的。看着自己亲手写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我感到十分自豪。

春节不但有趣,而且好玩。每年过年,我们在老家都会放爆竹,我们有很多玩的方法,有一种玩法和“烧”字有关,可以把一盒爆竹拿出来,多一点也可以,把里面的火药粉捏到盒子里,再把盒子盖上,拿香点着粉,听见“嗞嗞”声后,盒子可能会烧着,还有可能冒出火花,烧完了,打开一看,粉成了灰,摸一下盒子,热热的。年三十的晚上,大人们还会放大烟花,“嘭嘭嘭”的几声巨响,烟花飞上了天,爆开后形成了五光十色、璀璨夺目的烟花,十分好看。

篇8:议论文开头引用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甘肃省医学情报研究所的科技论文查收、查引登记表、委托单及查收、查引检索证明等档案材料和中国医院知识仓库 (CHKD) 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CBM) 、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文献数据库 (CMCI) 、科学引文索引 (SCI) 等数据库检索出的2010—2012年甘肃省发表医药卫生科技论文以及论文收录和被引用的情况为研究资料。

1.2 方法

将1 252篇收录论文及其被引用情况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 (医药卫生) 统计, 利用Excel软件对相关科技论文的收录和被引用情况、机构分布、学科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论文收录及被引用情况

共有185项科研成果进行了论文收录和引用检索, 提供检索的论文1 313篇, 英文189篇, 占14.39%;平均每项科研成果7.10篇;有1 267篇被数据库收录, 占96.50%, 具体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国内论文发文量大致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1、2012年发文量受论文发表时滞影响, 数量减少;英文论文2011年发文量最多;2002—2007年发文量较稳定, 但数量较少。2000—2012年共有572篇论文被引用, 被引率45.15%, 其中有192篇文献为自引, 占总被引的33.57%;被引次数共2 403次, 平均被引4.20次。

注:本文研究对象为2010—2012年所有登记在案的科技论文, 这些论文最早发表时间为2000年

2.2 论文被引频次分布 (见表2)

表2显示, 引用频次最高的是47次, 最低1次;被引10次及以上的 (高频被引) 论文51篇, 占8.92%, 被引用4~9次的论文占25.70%, 被引用3次及以下的占65.38%。高频被引论文的作者主要是各学科领头人。

2.3 被引论文学科分布 (见表3)

表3显示, 论文被引篇数列前5位的学科依次为流行病学、医学影像学、肿瘤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内科学其他学科。被引次数列前5位的学科依次为医学细胞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影像学、普通外科学、肿瘤学。平均被引次数列前5位的学科依次为泌尿外科学、医学细胞生物学、普通外科学、耳鼻喉科学、胃肠病学。

3 讨论

3.1 论文收录和引用情况可反映科研水平

论文收录和引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研成果的水平, 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影响力及公认度能反映论文的质量和水平[2]。一般来讲, 发表在外文期刊, 尤其是SCI中的论文, 研究水平和学术水平均比较高。与185项科研成果相关的论文中, 检索到公开发表的占95.35%, 平均每项成果有相关论文7.10篇, 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4.20次;英文论文占整个收录论文的14.39%, 除2012年外, 英文论文的数量处于上升趋势。

论文引用情况表明研究的延续性和影响力, 引用率反映研究的热点和价值, 引用频次表明研究的焦点和关注度[3,4]。调查中, 有45.15%的论文被引用, 4.20次/篇, 超过40%的研究被多位其他研究者关注;自引篇数占总被引篇数的33.57%, 提示这些研究呈长期延续性, 或者研究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比较独特。英文, 尤其是国际公认的SCI论文的影响力最大, 其被引频次最高达到47次, 说明该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水平在国际专业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然而, 近8%的论文没检索到被收录, 主要原因在于: (1) 时差, 在近2~3个月发表的论文数据库还没有收录; (2) 作者缺乏对期刊的甄别能力, 在不合法期刊发表论文挫伤了其积极性; (3) 内部交流刊物、专刊、增刊、特刊影响了论文的规范应用。而论文的引用次数较低, 也可能与成果水平和论文质量、外语应用能力、文章创新性、时差有关系。

3.2 学科和机构分布能反映科研的主力与实力

从学科分布上来看, 流行病学、医学影像学、肿瘤学、医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发表的高影响力论文较多, 这一方面与国家和地方对危害较大的常见病、慢性病的预防及控制支持力度加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这些学科是多种疾病预防和诊疗研究中的交叉学科, 尤其在关注危害大的慢性病、恶性肿瘤诊治的同时, 注重病因、环境、遗传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研究与提高早诊早治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有关。

成果奖励申报来自31个医疗和研究机构, 5个机构的被引论文在10篇以上, 其中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和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被引篇数超过100篇。中英文论文产出数量和被引用次数较多的主要分布在省级三级甲等医疗机构, 说明这些机构在人才、知识、研究条件等方面均具有优势, 体现了其在科研方面的带头作用。

3.3 论文收录和引用可支持科研评审

通过论文的收录和引用情况能够较清晰地了解科研成果的影响力以及公认程度, 使评审专家在科研课题评审过程中更好地对该项科研成果作出客观评价[5]。自2010年起, 甘肃医学科技奖申报均要求提供与本科研成果相关的科技论文查收查引证明, 以此作为评价该项科研成果先进性的指标之一, 说明科研成果奖励评审工作正逐步走向科学、客观、规范化的道路。

3.4 论文收录和引用在评奖中存在的缺陷

时滞性影响了论文在评奖中更科学地应用。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周期大约为一年, 新发表论文的引文在数据库中无法体现, 从而影响了引用率和引用频次;SCI新入选期刊体现不出影响因子或者影响因子相对较低。而论文与评奖成果的相关度及研究人员的界定、论文的数量与成果的实际价值等方面都会影响论文在实际评奖中的公正应用。

总之, 科技论文收录和引用检索证明从文献鉴证角度表明了论文发表与他人引用的真实性,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平以及相关成果的研究价值, 但论文只是科研成果从文字语言角度的体现, 并且论文在评奖中还受期刊时滞性、入选时间、论文与成果的相关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 在以科技论文收录和引用作为奖励评审的一项评价指标时, 为了保证评审的公正性, 在遵从客观性的同时, 还要注意其主观性和不足, 从而对成果的先进性作出科学、合理的判定。

摘要:对2010—2012年甘肃医学科技奖评奖论文的收录和引用检索情况进行分析, 从申报奖励相关论文的收录和被引用情况, 了解这些论文的学术水平及其对科研成果评奖的影响, 为科研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甘肃医学科技奖,论文,引用

参考文献

[1]麦少贞, 高明, 包品红, 等.我医院4年间论文发表及其被引用情况[J].医学信息, 2008, 21 (7) :1045-1049.

[2]姚莉.柳州市三甲医院近9年科技论文发表状况与学科领域分布研究[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0, 31 (7) :61-65.

[3]张兵.2005—2011年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论文被引用状况分析[J].医药前沿, 2012 (30) :101-102.

[4]吴鹭萍.2000—2009年厦门市医药卫生科技论文被引统计分析[J].医学信息, 2011, 24 (1) :43-46.

上一篇:某校八班学生去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下一篇:城市路灯开闭时间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