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广东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

2024-04-08

对广东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共8篇)

篇1:对广东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

我对当今美术教育发展状况的认识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高中一直没有开设美术课程。1990年起,部分地区才开始开设美术教育选修课程,并编制了相关的教科书。随着近年来“科教兴国”的提出和逐步实施,素质教育慢慢步入人们的视野,随之美术教育事业也开始慢慢的发展起来。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越来越对人们的未来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

美术教育蓬勃发展

在我简单的划分中,美术教育包括社会群体性美术普及教育和学院派美术专业教育。1.社会群众性美术普及教育

在物质文化生活日趋丰富的今天,社会群众性的美术普及教育愈加受到各个阶层的重视。中国美术家协会及所属各基层组织、各地方群众艺术馆等单位开展群众性的美术活动培养美术人才,通过各个渠道各个方面,广地普及美术知识,提高全体社会的文化素养。2.美术院校专业美术教育

美术院校的美术教育,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对学生加强了多种能力培养,使学生走向社会后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美术教育发展中的缺陷

一.基础教育中的美术教育 1.小学美术教育

小学美术教育是基础的美术教育阶段。这个时间段最易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喜爱。不仅仅是大脑的形象思维的开发,还包括了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健康心态和审美能力。更加引申开来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就懂得如何自我恢复精神的愉悦。

但当代小学美术教学可以说与我们想象的教化育人相差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美术专业师资缺乏。(非专业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2)环境氛围与认识不足。(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缺乏正确教育指导;学生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课程规定量不能保证)

(3)专业师资浪费严重。(美术师范毕业高校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从事本职工作而转行。)(4)教师考评不公平。(美术与其他如语文数学等教师待遇不同)2.初高中美术教育

中学美术教育是美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受教育者在接受美的教育时,体验来自艺术作品和艺术家真实情感的美的意味,从而导入纯洁、高尚、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因此,中学美术教育侧重于审美教育,即以美术欣赏为主要的教育手段。

初高中美术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1)只注重升学率而轻视美术的鉴赏性:

大多数人对美术存在着这样的误解:美术就是画画。学校开的美术教学课堂课程不足以教授孩子艺术。因此,中学美术教育几乎没有完全贯彻实施过。它应有的地位总是被语文数学英语所压制。而且,学校在教学上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忽视非智力因素或形象思维的开发和培养,从某种程度上约制学生求知的视野。如今的孩子总被说想象力逐渐削弱,大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2)高中美术课程注重于美术欣赏教学,但并非所有学生都有兴趣进行书面的或者理论性的美术鉴赏活动。而美术高考却以不断对现实事物机械的描摹为指导,以至于高中美术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作业能力 1 的培养:

近几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虽然制定了美术欣赏课教材,但少有学校开设,只有为了考美术专业的学生开始考前美术培训。但学校没有给这些学生分配合理的训练时间,很多学校整个高中阶段的专业课和文化课不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高中美术教育的一种畸形发展,给高中美术教育带来负面的影响。

(3)具备美术理论素质又善于口头表达,并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初高中老师少之又少。

(4)由于大部分高中在美术欣赏教学资金投入甚少,因此缺乏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所需的设备设施教材等物质资源。3.农村美术教育

与城市美术教育相比,农村美术教育存在着长期落后的状况,难以适应当今新课标美术的要求。美术师资不足,教师素质偏低,教学模式、内容、方法依然陈旧,课程数目与质量难以保证。一些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农村甚至出现了老师兼任美术,体育,自然等科目教师的这种现象。因此农村美术教育在当今美术教育发展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二.特殊的美术高校招生考试

近年来,高校追求经济效益与名声,不约而同地扩大了招生的规模。由此引发的:招生标准逐年降低,不合格生源拥进学校,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了一定影响,更加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现在美术专业高考重技术、轻文化,不利于全面综合艺术素质的考查和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也不利于美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误导了中小学美育教育。事实上,由于大学的扩招,以美术为敲门砖上大学的学生增多了,他们普遍对美术对学习不感兴趣,走出大学步入社会很快就成为了高离职率的一份子,为社会的发展增加了负担同事的自己也对今后的发展增加了迷惘与困惑。

三.高等美术教学 1.技法至上的误区

美术教育是审美文化教育。而审美教育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审美形态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对自然中的和人造物的(包括艺术作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美的形态和结构的鉴赏、识别和把握表现能力;其二是美感教育,主要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最终落实为某种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与创造能力;其三是情操教育,即通过艺术的创造或鉴赏,陶养人们的性情,培养高尚情操,完善人格,并使“发展的个性与其所属的社会团体有机统一协调”。从而使社会和谐发展。如果说这三个层面呈现出一种由低至高的递进关系,并概括出整个美育功效的话,那么高等美术教育就更应该将三个层面通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整合起来,建构系统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反观如今的高等美术教育,以林眠风为代表的写意主义阵营中国美术学院与以徐悲鸿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阵营中央美术学院统领着中国美术教育的方向,色彩以国美写意为标准,素描则以央美写实主义为标准。尤其是写实主义则在美术高考中被提上了无比的高度。刻画技法过度被强调,美术的审美教育意义却被忽视。中国的高等美术教育界已经形成起了一个技法至上,有美术优劣标准而没有创造没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的绘画制造工厂,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正在一个又一个输出画画的工匠而不是艺术品从事者。2.美术学成冷门

美术学成为冷门专业主要表现在美术学开设比例在全国范围的高校仅仅占有8%,美术学专业的学生对自身专业感兴趣的婆少,较为关心的是成绩的好坏,同时美术学的就业前景不被人们所看好。这些都由于人们的统一认识:美术学是附属于美术这个门类可有可无存在的。

然而,从美国现代着名美术教育家艾斯纳(E.W.Eisner)和格瑞(W.D.Greer)的“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iscipline-BassedartEducation简称DBAE)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得出另一个看法。他们认为现代美术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审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造四个方面相互渗透,形成完整统一的教 2 学内容,并以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扩展艺术的知识面,了解与美术相关的特定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他们创造视觉艺术形式以有效地表达思想的能力。尽管这种教育理念主要是针对广义的美术教育而提出的,但是,对高等专业美术教育,同样有借鉴价值。其实,美术学有其存在的意义。它恰恰符合了高中美术教学的审美作用的要求。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美术所含有的审美意义将被越来愈多人所重视,而以此为依托的美术学发展可能将不可限量。3.设计专业成热门,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由于美术设计类迎合了日趋发展的社会经济的需要,填报美术院校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设计的道路。然而,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初就是由纯艺术展开的,使用性设计领域积累的经验十分少。目前设计专业教学中理论探讨落后,设计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课程结构缺乏有序性和科学性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并且设计专业设计领域非常广泛,部分高校模式忽视一些领域课程的培养,致使学生操作能力,解决能力,思考能力等不足,在学校只会纸上谈兵。步入职场则幡然回想到一切要再学习。学校的教育意义就被冲淡了。所以,调整、完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最紧迫最重要的课题。

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现代教育正处在一个发展与变革的好时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与加强,美术教育的地位在小初高中中不断加强。而作为先导的高等美术教育则在各大高校美院的研讨会上不断被提起,被研究被实验被改善。发展中的躁动总比停滞中的平衡好,欣慰中有所忧思总比盲目自乐强。大批的教育工作者正在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科学的美术教育体系。大家敬请期待吧。

参考文献

1《浅谈我国美术教育现状与发展》牛玖荣 2《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3《浅谈我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兴庆区景岳小学 赵晓瑞 4《中国美术教育现状》

5《浅谈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陈小雅

6《通过艺术的教育》赫伯特·里德 吕延和译 1996年湖南美术出版社 7《中国美术教育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的展望》 8《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现状透视》

篇2:对广东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

中国房地产问题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而主要是结构问题。——李伟

房地产调控问题虽然如媒体所说的那样“八年七调”,但自去年“两会”以来,房地产调控仍是当前最为集中的热点问题。我认为,中国房地产问题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而主要是结构问题。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需要重点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问题,二是地方财权和事权的问题。这是解决中国房地产问题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走过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所走过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那么在住宅建设方面,如果要求中国用几年的时间就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二百多年还未走完的历程,这是很不现实的。这就是我要讲的住房结构问题。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其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把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作为住宅建设的重要内容,并规定所占比例。新加坡在二十世纪60年代建国时就规定,90%的建设住房为政府廉租住房。上世纪90年代我陪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同志到新加坡考察时发现,尽管当时新加坡的廉租住房需求已下降,但他们仍在执行这项规定,直到上世纪末,这一规定才被取消,因为那时绝大部分新加坡公民都已得到政府租屋。英国在二十世纪40年代到1959年保持了70%的社会保障房、廉租房建设比例,1960—1979年期间保持了60%的建设比例,直到目前还保持着约20%的建设比例。香港现在则保持着50%的廉租房建设比例。美国现在每年建设350万套保障性住房,并规定只有收入低于17万美元的家庭才有资格购买社会保障性用房。奥巴马有一个很得力的非洲裔议员朋友,去年下台了,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购买了不该买的两套社会保障性用房。

而中国则过早地把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的比例要求取消了。前几年,我们的社会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占建设住宅的实际比例约为3%—5%,这个比例太低了。1998年党中央提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点,要建设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体的中国房地产体系,比例是70%—80%;但后来发了一个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文件,使情况发生变化,地方上当年就出现土地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情况,2002年全国土地财政收入约为2400亿元,2003年涨到5400亿元,涨幅高达125%,到2009年为16000亿元,去年为27000亿元。因此,这就出现了一方面地方政府出让土地热情高涨,但另一方面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比例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极不相适应的局面。举例说明,比如现在的高档奢侈品,一个包可以卖到十几万元,一件衬衫可以卖到3000—4000元,还有高档天价皮鞋、服装等等,老百姓对此没有多少意见,正是因为有几十元的包、一二十元的衬衫、不到100元的皮鞋、几十元的外衣……,他们的基本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衣食住行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其中,衣食住更重要、更迫切。如果按照其收入水平,老百姓能够买得起经济适用房或租得起廉租房,那作为高档的商品化住宅卖到天价也无妨,老百姓还会有现在这种程度的不满吗?但是现在解决住房结构问题确实很难,最大的难点就是,上面提到2010年的土地批租收入达27000亿元,如果房价降到与我国人均GDP4000美元相适应的水平,将会使土地批租收入大幅度下降,地方政府建保障性用房和廉租房的资金缺口将大增,这对我国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关于地方事权和财权的划分问题。现在许多项目都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这使本就不宽裕的地方财政不堪重负。我认为,房地产调控问题将在比较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短期内很难解决。它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所以应该对这个问题做更深入更长久的研究。我国的房地产价格确实已经形成泡沫了,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一致。据美国房地产协会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中价房平均是177900美元,按美国每套住房约180到200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约为5700元人民币,由此对比,我们目前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是显而易见的。是泡沫早晚会破,美国房地产2008年的溃市和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香港房地产近50%的暴跌都很值得我们反思和借鉴。房地产的基本功能也可以说是首要功能,应是住房功能,而不是投资功能。尤其是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尽快扭转从房地产产业获取巨额利润的市场扭曲状况。第二个方面:中国城市化问题

人口盲目急剧膨胀将带来很大、很长远的问题,怎么解决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李伟

我非常赞同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提法:中国城市化速度与质量严重不平衡。截止到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47.5%,但实际上城市户籍人口的比重则相对较低。我这里有两个数据,一个是27%,一个是36%,均与城市化率相差10%还多。“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化率相较之前提高了4个百分点,“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城市化率目标是51.5%,又提高了4个百分点,我的观点是可能发展太快了。数量叠加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人口1000万基础上增加500万和在人口2000万基础上增加500万,给社会管理、城市承受及产业所带来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城市化有不平衡性,最突出的是城市出现量化结构问题和城市贫困群体多元化问题,包括农民工、流动人口、退休职工、农二代等,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跟不上人口发展的速度。教育部近期的一个报告说,幼儿园的入学率50%都不到。

北京的人口规模按2000年的规划到2020年是1800万,但2009年就已达到1972万,加上流动人口1000万,已达3000万。据报道,上海常住人口达到2300多万,一年增加300多万,再加上流动人口至少还有1000万。这些世界级的超大都市,无不产生出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比如北京一年产生的生活垃圾达672万吨,日均1.84万吨,但北京的日处理能力只有1.27万吨。大批的垃圾都是送到郊区去填埋,按照现在这个填埋速度,四到五年,北京大部分填埋场将填满,所以到2020年,北京至少需要3200亩的垃圾填埋场,相当于6个晋祠这么大的土地庄园,这还是仅仅用于生活垃圾填埋,据报道每年还产生1000多万吨的建筑垃圾,处理它们占用土地更多。其它还有水资源,中国是个最缺水的国家,现在北京每年可利用水资源只有26亿立方米,但水资源每年消耗36亿立方米。仅2000—2007年,地下水超采达56亿立方米。

所以,人口盲目急剧膨胀将带来很大、很长远的问题,怎么解决需要我们很好地研究。比如如何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如果一个城市既要建经济中心,又要建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等五六个中心,什么人都要到这儿来,当然人口不好控制。我的基本观点是,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应与我们现阶段的管理能力、资源水平相适应,不能太快。特别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个很大问题,大拆大建现象严重,对社会资源浪费极大,欧洲国家的建筑使用寿命是70年到80年,我们的使用寿命只有25年到30年,这在我国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有报道甚至将这种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发展称为“灾难”。

第三个方面:控制通货膨胀问题

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加,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李伟

控制通胀是仅次于房地产调控的热点问题,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加,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大家知道,现在通胀有三种,输入性通胀、成本推动性通胀和流动性通胀。

我认为,随着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中国对通胀的控制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甚至不是一年、两年能见效的。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形成通胀的内在要素也很难有大的变化。比如目前输入性通胀的成因,一方面是资源类大宗产品的输入价格

高,另一方面是美国所采取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我认为后者的直接影响不是太大,主要影响是前一个因素。我对输入性通胀问题的认识是,与其说是输入性不如说最终根源是吸入性;表面上是输入性,实际上是吸入性。中国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能源需求。大量的需求,必然要推高国际市场的价格,以至于买什么涨什么。去年一年我们花了1万多亿元的代价进口石油2.39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5%左右;铁矿石进口了6.18亿吨,对外依存度2009年达到了62%。这几天,中东、北非问题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三天时间石油价格从103美元涨到114.23美元,而我们之前刚刚调高了成品油价格,现在涨了这么多,又面临是否调价的问题,可马上调价会进一步增加我们的通胀预期,不调又不符合经济规律。所以,大家认识到,中国的通胀问题源自于极大的高速发展需求,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成本因素的通胀,主要是工资成本上涨。对此我的观点是,人工成本的上涨是必然的、必需的,而且是迫切的。拿2005年和2009年举例,两年最低工资和平均工资的比值,国际上有个相对标准,即40%—60%;我们2005年社会最低工资的高档占平均工资的31.6%,最低档占平均工资的29%;2009年高档占26%,最低档占20%。这充分说明不论从企业的角度还是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分配收入差距的拉大已经十分严重了,因此人工成本的上涨是个必然趋势。流动性方面,这么多年这么大的流动性投入,说到底通胀问题就是货币现象。综上所述,我认为近两三年通胀问题将是我国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政策咨询研究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四个方面:社会管理创新问题

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问题。——李伟

对这个问题我的认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现阶段把广义的社会管理提高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层面是非常必要的,其重大意义不亚于“十五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难度也不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小。我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也很明确:我们发展的目标不会变,在发展中解决问题的原则也不会变。经济发展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长治久安问题。伊朗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白色革命”值得研究,尤其是东欧剧变,那时它们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差,人均GDP都达到1万美元以上,我们所讲的政治、体制优势他们也存在,但这种优势可以转化。这次中东所发生的变化有很多方面原因,但共同点就是贫富差距拉大、政府腐败严重。这些社会问题在我们的发展阶段内也存在,所以我们要高度关注这些问题。

第一是法制建设问题。要以依法治国的理念强化社会管理,依据中央文件的提法,我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管理内涵和最终追求的目标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但我认为在管理的基础目标上是相通的。一个管理好的国家必然是法治有序的国家,任何一个国家公民都必须遵纪守法。法治建设是第一位的,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不一样,主要问题不是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而是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执法不严。

第二是政策设计问题。我们以政策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特点十分突出,这点我国和西方国家不一样。我们许多社会群体的很多利益问题,比如知识分子、退伍军人、退休人员、下岗职工等都是由政策来协调的。如果政策设计出现问题就会引发许多连锁效应,如政策“打架”引起的群访等。因此,制定合理、可行、有效的政策是我国强化社会管理的重要环节。第三是党和政府及其各级领导的公信力问题。一个国家机器的管理效能,公信力是第一位的。现在不少地方党组织、政府机构负责人说话在社会上缺乏公信力,似乎只有党中央是可信的。老百姓逆反心理严重,尤其是当社会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讲的话打折扣,以讹传讹却很有市场。

第四是管理事情的能力和效果问题,这是个突出问题。

第五是社会的思想教育、社会的公德水平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提出要转变“信仰危机”的状况,现在看来,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但近年来,更令人担忧的是出现了社会的诚

信危机。

第六是国家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应该思考社会管理的观念如何适应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并随之转变。

第七是对特殊群体的管理问题。特别是对城市和农村空巢家庭、流浪儿、鳏寡孤独等的管理,如对鳏寡孤独的救助问题在我国明朝时就列入了法律,如果不予救助则以监守自盗论处。对于特殊群体,我们必须要关注。与其用财政资金去做那些有GDP、无效率的投资,还不如用来解决此类社会问题。

第八是对国外各种敌对势力的防范和应对问题。

国研中心与各地政策研究机构的关系问题

大家讨论中提到的最突出问题,也是这几年老生常谈的问题,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各地政策研究机构的关系问题。大家提得比较多的是明确一个指导关系并加强指导合作,作为地方机构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与中央机构建立起能够被认可的关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其他部委不同,我们认为,不必拘泥于“指导”这个词,一是“三定”方案中没有依据;二是如果定为指导关系则会产生很多相伴而来的问题,诸如双方责任、权利、义务如何确定等,且定为指导关系也并非各地的一致意见。但是我认为即使不用“指导”这个词,在我们多年工作交流的基础上,只要在六个字上做文章,也完全可以达到大家所期望的效果,这六个字就是交流、沟通、合作。

交流包括工作交流、各种情况的通报和经验交流等,可通过会议或互访等形式实现;沟通就是针对当前政策研究中的突出问题、重点问题进行沟通和探讨;合作的范围就更大,目前我们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如课题合作、调研报告共享等。

篇3:对广东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

早在远古时期, 大约从五万年前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简单的乐器和乐舞, 但当时的乐器大都是从生产工具演化而来, 并且出现了以骨、土、石、革、竹等一些材料。但这个时期乐器的制作工艺较为粗糙、简陋, 比如磬是石庖丁 (一种耕田用的犁铧兼作切肉的工具) 演变而来。

在夏商时期, 由于统治者力求纵情享乐, 因而这个时期在音乐上出现了大大超越原始社会时期的质量和规模。在乐器的制作工艺方面,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相应提高, 商代由于冶炼等工艺技术的发展, 使乐器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并由此而出现了青铜铸造技术, 这使得铜制材料乐器数量增多, 如铜铃、编钟相继出现, 这是音乐进步的一种表现。

到了西周时期, 随着生产得到发展, 音乐文化水平空前提高, 音乐活动空前繁荣。宫廷利用音乐作为统治工具, 对以前和当时的音乐文化, 做了一些综合、集中地完善整理工作, 规定了音乐在应用上的等级制度, 建立了音乐机构, 举办了音乐教育;在中国历史上头一次相当完备地创造出宫廷“雅乐”的体系。在这一时期, 乐器逐渐增多, 表达性能更加提高。并随着乐器的增多, 出现了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音”分类法。

西周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度到封建制度的转变, 社会思想活跃,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新思潮的影响下, 旧的礼乐制度受到冲击而濒于崩溃, 民间俗乐得到较大的发展, 并受到一些倾向于政治革新的诸侯和士大夫们的重视。

秦汉时开始出现“乐府”。它继承了周代的采风制度, 搜集、整理改编民间音乐, 运用于宴享、祭祀、朝贺等场合进行演奏。

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随着佛教的传入, 佛教音乐也随之传入我国。渐渐的这一宗教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而且与民间音乐相结合, 对青岛地区的音乐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弹拨乐器箜篌、琵琶、古琴的发展比较重要。

隋唐两代, 政权统一。特别是唐代, 政治稳定, 经济兴旺, 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 勇于吸收外城文化, 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 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 称作“燕乐”。隋、唐时期的七部乐、九部乐就属于燕乐, 它们分别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国的民间音乐, 主要有清商乐、西凉乐、高昌乐、龟兹乐、康国乐、安国乐、天竺乐、高丽乐等。其中龟兹乐、西凉乐更为重要。在唐代乐队中, 琵琶是主要乐器之一。在青岛市博物馆内展出的“彩绘琵琶俑”可以看出它已经与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无几。

宋元时期音乐文化的发展以市民音乐的勃兴为重要标志, 较隋唐音乐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游艺场“瓦舍”、“勾栏”应运而生。南宋姜夔是既会作词, 又能依词度曲的著名词家、音乐家。宋代的古琴音乐以郭沔的代表作《潇湘水云》开古琴流派之先河。

元代时期, 道教文化鼎盛的崂山, 为青岛文化艺术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本土宗教, 战国时期的老子为其创始人, “道”和“德”是道教的核心思想。崂山道家源远流长, 汉代张廉夫最早在崂山建庵修行, 后经唐朝道长李哲玄、宋代“华盖真人”刘若拙相继修建, 基本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建筑规模, 崂山成为道教圣地。此后南宋王重阳创立道教全真派, 其弟子丘处机等“北宗七真人”在崂山各创宗派。崂山道教属于北“全真”派, 故其道乐以全真正韵为主体, 但它又与山东一带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联系紧密,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崂山道乐以“十方南韵”、“崂山韵”、应风乐和古琴乐为特色, 分为经韵音乐与器乐音乐两大类。经韵音乐包括殿坛经韵和应风经韵, 器乐音乐以应风音乐和古琴乐为代表。崂山道教乐器是古琴和云锣。

由于明清社会已经具有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萌芽, 市民阶层日益壮大, 音乐文化的发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点。明朝时期, 虽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的政策, 但伴随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港口贸易仍不断发展。自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末, 青岛口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北方的贸易口岸和经济重镇。多民族的团结统一和频繁的中外交流, 使明清两代的民间音乐得到极大的发展。民间戏曲有茂腔、柳腔; 民间曲艺有胶东大鼓、胶州八角鼓;民间器乐有莱西吹鼓乐等。茂腔源于清乾隆年间, 由“肘鼓子”、“本肘鼓”、“冒肘鼓”发展而来, 流传于青岛胶州胶南等地, 《秦香莲》。柳腔起源于“本肘鼓”, 形成于即墨、平度交界处, 流行于青岛即墨等地, 被誉为“胶东之花”, 如《铡美案》。胶东大鼓是胶东大鼓因产生于胶东半岛而得名。共有三路流派, 青岛地区以艺人梁前光为代表, 属北路流派。胶州八角鼓是一种曲艺说唱形式, 由北京“旗人八角鼓”演变而成, 清朝雍正年间传入胶州。莱西吹鼓乐源自山西洪洞金鼓乐, 是莱西民间喜庆家宴、祭祀典礼、迎送礼宾和婚嫁丧葬场合的一种实用音乐。

清朝末年, 列强入侵, 中国海疆危机加深, 清政府在胶州湾驻兵设防, 青岛正式建置。其后, 德国日本先后强占青岛二十余年进行殖民掠夺。随着德国殖民统治在青岛的建立和西方侨民进入青岛, 西方文化和教育也随之传入。德国殖民当局设教堂, 办学校, 成为传播音乐的场所, 并培养殖民开发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使青岛成为中国早期受西方文化影响最大的城市之一。在这个时期以基督教音乐为主的西洋音乐的初步传入, 为传统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 逐渐出现了“学堂乐歌”这种新的歌曲形式。“五四运动”震惊中外,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从此展开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20 年代末, 青岛汇入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潮。在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 青岛地区出现了音乐教育、音乐理论, 音乐创作等多方面的新音乐建设。

以上是我结合青岛地区音乐的发展, 所阐述的一些对于中国音乐史学的看法及观点。通过一段时期的研习, 使我对这座美丽的岛城与它所富有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资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从一个侧面我了解到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简单到复杂的漫长过程, 至今已发展成一门相当完善和成熟的学科体系。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这是属于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要研究中国音乐, 走出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历史, 创造出中华民族自己的音乐发展方向。

摘要: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这是属于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文结合青岛地区音乐的发展, 阐述了一些对于中国音乐史学的看法及观点。

关键词:青岛,音乐史学,音乐学,发展

参考文献

[1]俞人豪.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3.

[2]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1.2.

[3]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4.4.

[4]孙继楠, 周柱铨.中国音乐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5.

[5]吴钊, 吴东升.中国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12.

[6]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5.

篇4:对广东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二)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形成的主要原因

(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2)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对诸侯割据局面无力控制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3)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韩非子创造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政治理论,为秦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

2.变化过程

3.客观评价

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③统一的环境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消极作用: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阻碍历史发展。②独尊一家,束缚了思想。③封建社会末期,中国发展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

二、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和民主政治建设

(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

2.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二)近代中国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1.民族资产阶级的探索

(1)政治变革由思想到实践

①早期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没有付诸实践。②康梁改良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实践中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开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但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而失败。

(2)近代民主建设的里程碑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主张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发动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2.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

四、新中国成立后民主法制建设的历程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框架: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出现曲折:“文革”时期,中国的民主法制被破坏殆尽,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中国共产党经过艰难探索与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是实行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的重大成果之一。宪法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五、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

(一)新中国外交的阶段性变化及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新中国外交的奠基时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的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逐渐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会议:1954年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29个国家与会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主要外交成就:一是1971年联合国第26届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二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趋于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三是1972年9月日本与中国签订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外交进一步完善时期。这一时期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我国对外政策和国际战略作出重大调整,一是反对霸权主义,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奉行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加强睦邻友好政策,同周边国家交流合作推向新水平;二是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采取一系列促进裁军的行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三是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包括东南亚国家联盟、欧洲联盟、上海合作组织等。

(二)建国后中美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原因

六、古代西方的民主与法制

古代西方的民主与法制主要讲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古代希腊形成较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罗马形成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它们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古希腊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雅典的民主政治经由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经历了民主政治从确立到繁荣及最后走向衰落的过程。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因素有:地理环境:临海、山多地少、矿藏丰富;经济因素:奴隶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人文条件:公民共同的价值观,仁人志士的探索。

评价雅典民主政治:

意义:增强了雅典人民的公民意识以及责任感;培养了雅典人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希腊在各领域都出现了巨大成就;保障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雅典民主政治所体现的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等原则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局限:雅典民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雅典民主过分强调个人,容易导致人民私欲膨胀,使社会道德沦丧;是男性公民的民主,少数人的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存在着不小的弊端。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形成: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7世纪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制度,被称为罗马法。罗马法的形成过程包括:起源:国家形成初期,只有习惯法。局限: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工具。发展:《十二铜表法》颁布——公元前5世纪,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公民法——公元前3世纪中期之前,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万民法——公元3世纪初,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完善:《民法大全》——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皇帝颁布,集罗马法大全,标志罗马法的系统化、法典化。

评价:(1)积极作用:①维系帝国: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奴隶制,保护奴隶主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其统治基础;顺应经济的发展,进一

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②影响深远:罗马法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宣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公平、公正、正义等自然法则,提出保护私有财产,倡导如陪审团制度等法治机制,这些规定都适应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受到欧亚许多近代国家的借鉴。(2)消极影响:罗马法是维护罗马奴隶主阶级的法律,对奴隶是一种残酷的压榨。

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史实、基本特征及历史作用

1.重要史实

2.基本特征

以法律为标志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取代以王权为核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①普选制。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②人权自由的原则。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③政党政治。它将竞争机制引进了政治生活。④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资产阶级通过设立议会,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来制约君主或总统滥用行政权力,从而通过立法保障资产阶级的利益。

3.历史作用

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它是对封建君主专制体制的否定和取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大厦的顶梁之柱。它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的形成;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节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广泛影响。政治民主化是近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西方政治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八、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由空想到科学:18世纪末19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社会提出了一些天才的设想。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世纪三四十年代,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科学理论的创立提供必要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革命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吸收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部分创立了科学理论。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论述了阶级斗争学说、暴力革命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和政党学说,指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则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2)由理想到实践:《共产党宣言》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统治,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第一国际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1871年3月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活动和所采取的革命措施,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3)由理论到现实:1917年,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

(4)由一国到多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联)。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逐渐形成社会主义体系。

九、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到多极发展演变趋势及影响

趋势:二战结束后60多年,国际形势动荡复杂。美苏两国从战时同盟变为对手,形成“冷战”态势。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崩溃,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和战后和平问题,达成若干协议。这些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雅尔塔体制,奠定了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世界,把苏联看作称霸的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即多极化趋势,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新中国发展壮大,第三世界崛起。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篇5: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自x年x月份,我开始了自己的农村工作,工作几年来对农村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在仅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和认识。

一、基本情况

我所服务的村是xx县xx镇xx村,全村共有农户x户,总人口x人,劳动力x人,总耕地面积x亩。年人均收入x元。农民收入主要为粮食、经济果林、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苹果。

二、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方面:l、农业投入偏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

2、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发展滞后。

3、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占有耕地少,传统的种植业长年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水平。

(二)产业结构方面:

1、主导产业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对相关产业拉动力小。

2、产业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民的增收带动力不强。

(三)农民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弱,观念落后,重农轻商意识严重;小富则安,小成则满,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与市场风险意识。

三、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针对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今后的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

(一)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先导就是观念引导、典型促动、政策引导,其中首要是观念,而关键是要转变村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外在市场压力+内在发展动力=团体活力。在这两种力双重作用下,村干部和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因此,首要转变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的观念,强化责任心,树立公仆意识,通过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邻里帮带等方式,克服群众依赖思想,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开拓精神与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二)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解决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的问题。一切要以规划为先,建设一步到位,减少的不必要的重复投资。在公共设施,住宅规划上要坚持科学、超前、实用的原则。从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三方面入手.要“外塑形象”,“内聚精神”。(三)要依托县乡经济发展,统筹解决怎样建设新农村的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物质基础新农村建设就好像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本。所以要依托县乡经济,发挥本村优势产业,转化经济发展的劣势项目,招商引资,整合资源,壮大集煞经济,解决经济基础的问题。具体做法可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经验,重新整合本村的矿产、土地、人力资源,采取集中创立的方式,达到扩大规模和集约经营的目的,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村民的自主创造能力。

(四)坚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以创新精神,为农村经济发展打造坚强后盾。新农村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党委、政府,主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民,社会各界的资金、技术、人才、经验的支持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全面提升经济发展的水平。

四、如何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经济发展的标准。具体思路与对策如下:

(一)、扩大规模,招商引资,培育农村龙头企业。针对本村实际,招商引资,扩大农村企业规模,培育出适合农村发展的龙头企业。

(二)、就地取材,做农产品深加工文章,打造“拳头”产品。充分利用本地农产品优势,大做农产品深加工文章。具体做法可以多方筹资,引进技术、设备,建加工厂;也可采取与知名企业联营在本村设立分厂的办法。总之,要积极探索与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打造“拳头”产品,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要立足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规划,集中发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1、要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具有特色的高效农业;大力推广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推广“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充分开发荒山、荒坡,大力发展优势经济林,同时还要加强对现有经济林的管理。

(四)、规划先行,改旧建新,建设文明新村。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管理民主”为目标.围绕“四化、三包、两专管、一引导’’的思路搞好村容整治工程。“四化”即搞好村民各小组的硬化,净化,美化与绿化工程。“三包”即每户村民要负责各自门前的净化,美化,绿化。“两专管”即公共场所卫生专人负责和定点堆放的垃圾由专人清运。“一导’’即规划引导,有条件的情况下,改旧建新。规划建设一个集办公楼、小学、幼儿园、文化广场、老人之家、卫生所、绿化带、住宅区、农家乐连锁超市等功能设施于一体的新农村。(五)、集思广益,建立农村特色民主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1、创新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管理制度:

2、建立“两委”班子议事会,确保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与村民自治的统一。

3、畅通意见反馈渠道,规范村务公开,征求意见,民主决策制度。

4、建立完善监督制的机制,成立村民监督组,由群众进行行业考核和评议,有效的凝聚民心,调动民智。(六)、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工业富村”和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工作思路,实施工业带动,首先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并努力创造条件,面向市场对劳动力进行“定单”式的培训,“菜单”式培养,提高劳动力的自身素质与就业能力。另外一方面要加大劳力输出的组织化管理,切实保护村民的正当合法权益。

(七)、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打造村民“求变、求富、求强” 的团体精神,要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设立教育基金,奖励拔尖生,资助贫困生,同时要建立技术培训基地,聘请农业专家与技术员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培育农村科技能人。

篇6:对广东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伟大重任有必要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经济体制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的。这是十五大在所有制结构问题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首先,坚持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的基础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 ”。“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国情,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的状况短期内很难根本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当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同时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私营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等,才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再次,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根据邓小平理论,我们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判断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时,需要发挥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作用,而不能以公有制为惟一的经济形式,不能片面地追求统一的、单纯的所有制形式。

篇7:对广东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

一、审计本质是什么?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指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免疫系统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与各种致病因子的不断斗争中逐渐形成的功能整体。

审计“免疫系统论”是新时期从战略高度,对审计本质所作的精辟、简洁、鲜明的表述。审计的本质是审计的根本性质,是由审计的特殊矛盾构成。审计“免疫系统论”揭示了中国审计的根本性质,就是保护与防御;审计的特殊矛盾,就是审计根据其在国家政治制度设计中的定位与职责,预防、揭示、抵御和化解经济运行中影响国家利益的各种矛盾、风险和危害。

审计“免疫系统论”用唯物辩证法系统论的观点,明确了国家审计在整个经济社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犹如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样,是保证整个经济社会正常运行、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把国家审计融入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

二、从“免疫系统”的功能看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审计“免疫系统论”运用科学发展观,借鉴了医学免疫系统概念,形象生动地喻义了审计的功能。人体免疫系统具有的功能:一是保护,也叫免疫防御功能,是人体的第一道保护屏障,它能够有效地防御外来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感染侵入人的机体,或将它们消灭或中和,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质及疾病的攻击;二是清除,也叫免疫稳定功能,是人体的第二道屏障,免疫细胞可以将人体新陈代谢后的衰老和破坏的细胞及细胞成分等废物及免疫细胞与“敌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病毒死伤尸体清除出体外,从而保证了体内细胞均一性,维护人体内各种机能的稳定;三是修补,也叫免疫监督识别功能,是指免疫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我认为,审计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也应该有保护、清除、修补三大功能。这三大功能,转换一个角度来看,可以理解为审计的批评性和建设性作用。

首先,国家审计机关具有“保护”和“监督”国民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又好又快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是一种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监督与服务并重。因此国家审计的服务监督作用和人体免疫系统的“保护功能”具有相同的内涵。其次,审计机关主要是对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揭露财经工作中的不真实、不合法以及弄虚作假、损失浪费、舞弊腐败等问题。审计“反映问题、揭露腐败、探究绩效”等与人体免疫系统的“清除功能”内容具有相同的内涵,“清除”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不合理成分,使审计服务和监督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体系的完善。最后,审计机关通过依法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制度性缺陷和问题进行反馈,提出建议,督促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对相关制度进行创新与重构,从而促进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更高层面上实现财经制度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这恰恰是“免疫系统论”中的“修补”功能。

三、“免疫系统论”对审计自身建设的影响

“免疫”是主动的、积极的,其发挥作用的方式有三种,即预防、提示和抵御,其中预防是第一位的。国家审计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就必须突出发挥好预防性作用。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指出的,审计作为国家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调动国家资源和能力去解决问题、抵御“病害”的建议,有责任在永不停息地抵御一时、一事单个“病害”的同时,促使其健全机能,改善机制。审计机关要发挥预防和警示作用,审计的重点是切断产生问题的“火源”,而不是只顾“救火”。

篇8:对广东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

一、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

为了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几百年来, 中国各阶层都进行了不懈探索。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宣告失败, 有力证明由于自身局限性, 单靠农民阶级必然无法走向光明;清朝的洋务运动, 西学东渐, 虽然具有进步意义, 但封建开明地主阶级的垂死努力也无法改变封建社会归于灭亡的命运;晚清戊戌变法, 如昙花一现, 用血的事实证明走资本主义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最终也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资产阶级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成功。历史证明, 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最终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终选择, 也是百年历史的必然选择。

1. 苏联的解体。

苏联的解体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深刻的教训促进我们不断反思与不懈探索。我们明白了老大哥所走的道路并不一定是正确的, 所有苏联实行的政策未必同样有效于中国。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要想实现富国富民的愿望, 坚持自己的特色十分重要且十分必要。

2.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

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形成的鲜明对比, 让我们认识到若想要发展, 就要先富国。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教训, 即不加快经济发展, 一味搞阶级斗争, 最终只能在内耗中丧失发展机遇, 造成社会的全面倒退。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 让我们也意识到中国要想发展, 必须正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必须在事实求是的基础上, 解放思想, 实行改革开放, 走民主法治之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 中国基本国情的特殊性。

中国五千年来的发展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是无法改变的。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在思想上有着自己独特的模式。社会、文化所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并不是简单地照搬制度, 思想开放就能进行转变的。中国有自己固有的特色。因此如果不遵照这个特色,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那么中国还是无法良好健康地进行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历程

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薄一波同志曾指出, 中国的发展“始于毛, 成于邓”。对中国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刻的总结。他的意思是, 毛泽东同志把四万万同胞从水深火热之中解救出来,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便确定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这个道路是在继承了国际共产主义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应该说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雏形, 而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了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后, 深思熟虑, 反复论证, 开创性总结出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论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 我们既要铭记伟大领袖毛主席丰功伟绩, 也应铭记邓小平同志这位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1.20世纪下半叶的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 经历了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残酷的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实现了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奠定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基础和根本前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 是当代中国的屈辱史和辛酸史, 虽经历曲折, 但成果显著, 这种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为新中国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反思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给中国造成的深重灾难, 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深刻总结, 及时拨乱反正, 及时转移党和国家工作中心, 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重点抓经济建设, 全面实行改革开放, 创造性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等理论, 在实践中, 不断探索, 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推进改革开放过程中, 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变化, 认真总结苏联解体的残酷教训, 在严峻的考验面前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基础上,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

2.21世纪的科学实践。十六大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继承中实现了新发展、新突破、新跨越。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原有思想理论指导下, 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和金融危机等浪潮的袭击, 沉着应对, 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并在此指导下,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 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战胜了一系列挑战, 克服了诸多发展难题,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向前进。

十七大以来, 党领导人民克服困难, 经受考验, 努力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全新局面。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指引下, 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农村改革发展, 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民生极大改善, 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愈加彰显。

党的十八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 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规律的深化和拓展。“五位一体”是科学的统一体, 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指导。

从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提出的“走自己的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到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党始终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定不移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并为此不懈探索, 从未动摇。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核心内涵

1.“两个重要前提”。

中国要实现现代化,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领导是根本前提和保证。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 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也曾强调:“中国由共产党领导,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 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 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快速席卷全国的“非典”风暴, 措手不及的汶川地震, 都充分证明了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载人航天、载人深潜、高铁、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 无不证明了党的强大执政能力。历史和事实无数次证明,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社会才能和谐稳定, 国家才会长治久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不断前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2.“一条基本路线”。

这条基本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代表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生命线”。它不是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和做法, 而是适合于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道路的, 也是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相互衔接、有机结合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

3.“两项根本任务”。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是中国的“两项根本任务”。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时提出:“不管黑猫还是白猫, 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从实质上指出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要打破吃大锅饭的思想束缚, 实行改革开放,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从而带动大多数人的共同富裕。在长期实践中, 我们党充分认识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在实事求是基础上, 不断解放思想, 创新思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勇于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 适度调整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失去了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等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合乎国情顺应民心, 应不断巩固和完善。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就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4.“一个总体布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四位一体”总布局, 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对于实现中化民族的永续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资源环境状况与我们息息相关, 我们应该认识到, 生态环境与国家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已经全面显现, 无论建设多么发达的国家, 无论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 都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通过不断的实践而总结出来一个总思路,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更为深远、更为宏观的战略意义, 也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趋于完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更为系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坚固, 我们的国家会从胜利走向辉煌。

上一篇:安全培训个人小结11.4.1下一篇:《征税和纳税》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