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

2024-05-14

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精选10篇)

篇1: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

第二十九条

领取供养直系亲属、配偶生活补助费的亲属必须符合国家关于供养直系亲属规定的条件。配偶有劳动能力或有相对稳定的工资收入或其他足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固定收入并达到当地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的,不发给配偶生活补助费。

第三十条

领取残疾退休金或长期生活补助费的被保险人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由单位或居住地户籍管理部门在每年的6月份和12月份出具的生存证明;逾期不能提供生存证明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从下一个月起暂停支付其有关待遇,待其补报生存证明或本人前来时予以补发,补发部分按同期城乡居民储蓄活期利率计息。

长期生活补助费按单位所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全额调整,但负增长时不调整。

第三十一条领取残疾退休金的被保险人因病死亡时,按旧伤复发死亡办理,遗属抚恤金按规定标准的50%计发。

领取残疾退休金的被保险人因病死亡后,仍有供养直系亲属的,可参照条例第三十条规定的标准,按月支付遗属生活补助费直至其失去供养条件为止。

第三十二条

条例实施前发生的工伤事故,已由单位办理了长期支付待遇的职工,仍按原办法管理;由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负担的供养直系亲属生活补助费,从11月1日起,改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条例规定的标准和支付渠道发放。

第三十三条

同一工伤事故兼有民事赔偿和商业性人身、人寿保险赔偿的,被保险人因未能及时获得民事赔偿和商业性人身、人寿保险赔偿而危及生命或对其康复有严重影响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垫付工伤医疗费用,以保证被保险人得到及时抢救、治疗。在被保险人获得民事赔偿和商业性人身、人寿保险赔偿时,应偿还工伤保险基金垫付的费用。

第三十四条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10月31日前发生的工伤事故,仍按原规定执行。年11月1日起发生的工伤事故,按条例和本细则执行。

篇2: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

发文单位: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文

号:鲁劳社函[2005]135号 发布日期:2005-4-14 执行日期:2005-4-14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转发给你们,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的通知(鲁政发[2003]107号)的有关规定,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其职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标准向工伤职工支付费用。

(一)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的职工发生工伤的;

(二)用人单位少报职工人数,未给部分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其少报职工发生工伤的;

(三)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欠缴期间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补缴后由工伤保险基金予以补支。

二、当事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由于其无法提供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致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难以进行工伤认定的,当事人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进行确定。依照法定程序处理劳动争议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时限内。

三、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并在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内提交证据。

四、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或六级伤残,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在按月领取伤残津贴期间,如用人单位在职职工增加工资,其伤残津贴应按本单位在职职工人均月增加工资额的70%或60%相应增加。

五、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

六、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不能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其国内工伤保险关系不中止。职工在国外发生的工伤医疗费用比照用人单位所在统筹地区的同类病种费用支付,超出的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

七、领取一至四级伤残津贴的职工和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如到境外定居且本人自愿一次性领取待遇的,可以一次性计发有关待遇,并终止工伤保险关系。

领取一至四级伤残津贴的职工待遇标准,按本人申请时享受的标准,一次性计发到本人法定退休年龄,但最低不少于10年。

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工亡职工供养亲属待遇标准,按本人申请时享受的标准,不满18周岁的,一次性计算到18周岁;其他供养亲属一次性计发至当地平均期望寿命,但最低不少于5年。

用人单位未参加当地工伤保险的,如本人自愿,可参照上述规定从本单位一次性领取有关待遇。

八、从事职业病诊断以及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须经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未经批准的,其诊断结果无效。

附件: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

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章)

二○○五年四月十四日

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二OO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现就条例实施中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职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其工作的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二、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里“上下班途中”既包括职工正常工作的上下班途中,也包括职工加班加点的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既可以是职工驾驶或乘坐的机动车发生事故造成的,也可以是职工因其他机动车事故造成的。

三、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这里“突发疾病”包括各类疾病。“48小时”的起算时间,以医疗机构的初次诊断时间作为突发疾病的起算时间。

四、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有权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会组织”包括职工所在用人单位的工会组织以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规定的各级工会组织。

五、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为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职工所在单位是否同意(签字、盖章),不是必经程序。

六、条例第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这里用人单位承担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的期间是指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止。

七、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工伤职工旧伤复发,是否需要治疗应由治疗工伤职工的协议医疗机构提出意见,有争议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八、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待遇的资格,按职工因工死亡时的条件核定。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篇3:新《工伤保险条例》开始实施

一是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将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了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各类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

二是调整扩大了工伤认定范围。将认定范围从原来的上下班途中机动车事故伤害调整扩大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和火车事故伤害, 惠及了更多的职工群众。

三是简化了工伤认定程序。取消了工伤认定争议处理中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设置了工伤认定的简易处理程序, 对于事实清楚、双方无争议的工伤认定申请的认定时限, 由原来规定的60天缩短为15天。

四是大幅度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 从原来的48~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提高至按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发放;同时, 对伤残职工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做了调整。

五是增加了基金支出项目。将原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工伤职工“住院伙食补助费”、“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以及“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改由工伤保险基金统一支付。

篇4: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

关键词:浅议;工伤;条例;矛盾;问题

中途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码:1674-3520(2014)-02-00214-01

2003年4月16日国务院第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工伤保险条例》,《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实施。2010年12月20日,国务院对《条例》进行了重新修订,颁布了第586号令,即《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 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新时期,对于切实维护工伤人员合法权益,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规范工伤保险业务,更加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条例》的几个突出特点

(一)扩展了工伤保险制度的适用范围。原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由于其适用范围过窄,仅限于“企业及其职工”,并且是部门规章,所以,此办法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落实,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伤保险的扩面工作,使各地、各用人单位在处理工伤问题上,尤其是工伤保险待遇,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新《条例》在适用范围上做了重大调整和改进,极大的扩大了适用范围。

(二)工伤保险基金更加安全、有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这是区别于其他社会保险的重要特征,它不仅充分考虑了不同行业的风险程度,还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不同企业负担,从根本上保证了劳动者权益,解决了工伤保险基金的来源和安全性问题。

(三)注重实际,无过失责任赔偿。无过失责任是指劳动者在各种伤害事故中,只要不是受害者本人故意行为所致,就应该按照规定标准对其进行伤害补偿。所以,《条例》从实际角度出发,将“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以及“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纳入了工伤认定范围。工伤劳动者为生产单位和社会创造了财富,但也付出了鲜血乃至生命,他们的后顾之忧得不到适当解决,必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情绪和社会安定。因此,《工伤保险条例》在“工伤保险待遇”方面,只要是因工负伤、残废或患职业病,则无论年龄和工龄长短,只要伤残残情或等级相同就可享受同等的工伤保险待遇。

(四)以人文本,由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举证责任。过去发生工伤,劳动者及其家属要么自认倒霉,要么就一趟趟奔波在取证、申诉之路上。而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劳动者往往举证非常困难。《条例》规定:“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还规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这些规定,对于受伤的劳动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由用人单位收集各种相关证明,来证明不认为是工伤的主张,以此来明确企业的举证责任,不仅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也极大的提高了工伤争议处理的效率。

二、《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应协调和处理好4个矛盾

(一)工伤保险基金原始积累不足与应对重特大群死、群伤工伤事故的矛盾。《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推动工伤保险改革,特别是给工伤保险扩面工作提供了绝好契机和法律保障,但由于我国的工伤保险起步较晚,没有形成一定的基金积累,所以,工伤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还很薄弱,尤其是在应对重特大群死、群伤工伤事故时,显得“力不从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求解决途径(仅供参考):(1)参保初期采取较大费率征收工伤保险费,以便迅速完成工伤保险基金的原始积累;(2)工伤保险扩面不要急于求成,要逐步纳入,稳步推进。前以述及,工伤保险本身起步就晚,如果一股脑的将大大小小企业全部纳入参保范围,势必给基金造成很大压力;(3)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建立双重保障机制。

(二)工伤保险统筹层次与工伤保险待遇及工伤保险调剂能力的矛盾。《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也就是说,工伤保险实行市级统筹。而各地由于受自然、地理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其社会平均工资及其增长率都有所不同,这就造成了同一省份或区域内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标准不一致,很容易引发新的矛盾和不平衡。另外,由于工伤保险实行的是市级统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工伤保险基金调剂能力的发挥,因此,我们在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和办法时,应对此加以考虑和完善。

(三)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用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的矛盾。实行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如何更加有效的预防工伤事故发生,减少安全隐患,加强用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意识,我认为仅仅用调整工伤保险缴费费率的形式是不够的,因为这种方式不直接、不具体,往往对用工单位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为了把实施工伤保险与改善用工单位劳动条件、预防伤亡事故发生等工作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根据各用人单位工伤发生频率和工伤费用使用情况,按照一定的比例返还“安全预防基金”,用于用工单位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奖励等支出意义重大。

三、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认真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篇5: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

【发布文号】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17号 【发布日期】2007-07-04 【生效日期】2007-07-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

(2007年6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第9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07年7月4日天津市人民政

府令第117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市人民政府决定对《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2002年市人民政府令第49号)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三条修改为:“企业按照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可以根据本企业经济效益情况,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职工可以自愿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企业年金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办法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二、将第四条、第七条、第八条删除。

三、将第十二条修改为:“2005年12月31日前已经离休的人员,仍按国家原来的规定发给基本养老金,同时执行基本养老金调整办法。

1995年12月31日前获得劳动模范称号,离退休时仍保持荣誉的职工,在基本养老金以外,再按照一定的标准发给补贴。具体的补贴标准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1996年1月1日后职工获得劳动模范等称号,由奖励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或由用人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为其办理企业年金,离退休时不另外提高基本养老金计发标准。”

四、将第十三条修改为:“按照《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发给的过渡性养老金,以职工本人在1997年12月31日前经保值的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1997年12月31日前的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按1%计发。”

五、将第十四条修改为:“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后退休且缴费不满15年的人员,在按照规定发给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基础上,再根据其在1997年12月31日前的缴费年限给予一次性养老补偿金,一次性养老补偿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

六、将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删除。

七、将本细则中的“劳动行政部门”修改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八、细则条款序号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2年1月18日公布的《天津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公布。

篇6:广东省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全文)

第一条 为保障劳动者大哥退休后的根基糊口,维护社会安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令、礼貌,团结我省现实,拟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合用于我省行政地区内下列单元和职员(以下统称被保险人):

(一)全部企业、城镇个别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相关的劳动者;

(二)国度构造、奇迹单元、社会集体和与之成立劳动条约相关的劳动者。

国度构造、财务拨款的奇迹单元、社会集体事恋职员的养老保险基金计征和发放步伐由省人民当局另行拟定。

第三条 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法定根基养老保险、处所增补保险和单元增补保险等多条理的保险。当局勉励有前提的处所、单元为被保险人成立增补保险。

第四条 社会保险部分主管社会养老保险事变,实施体系打点。

第五条 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社会统筹和小我私人帐户相团结方法,养老保险用度由国度、单元和小我私人三方公道承担。养老保险报酬同被保险人的缴费人为和缴费年限挂钩,并成立公道调理机制,使之与百姓经济成长和人民糊口程度相顺应。

第六条 人民当局必需担保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和报酬的给付。

养老保险基金及其收益、各项养老保险报酬按国度划定免征税费。

第二章 养老保险基金的征集

第七条 社会养老保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民身份证号作为被保险人独一和终身的社会保障号。

第八条 养老保险基金的来历:

(一)单元和被保险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

(二)养老保险基金的银行存款利钱;

(三)基金收益;

(四)滞纳金;

(五)处所财务拨款;

(六)社会捐赠;

(七)其他收入。

第九条 单元和被保险人必需按划定的尺度逐月缴纳养老保险费。被保险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所有计入小我私人帐户;单元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一部门计入小我私人帐户,别的计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属于介入社会养老保险的全体被保险人配合全部。

第十条 被保险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均匀人为的必然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由省人民当局按照职工人为收入程度和小我私人帐户蕴蓄的环境抉择。单元按所属被保险人上年度月均匀人为总额的必然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详细比例由社会保险部分会同财务部分测定,经上缴社会保险部分考核后报同级人民当局核准执行。

被保险人月人为收入高出地址市上年度职工月均匀人为百分之三百部门,不计征养老保险费,低于地址市职工月均匀人为百分之六十的,按地址市上年度职工月均匀人为百分之六十计征。

第十一条 单元缴纳养老保险费按财税礼貌划定列支。小我私人缴纳养老保险费在征收小我私人所得税前扣缴。

第十二条 单元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开户银行凭社会保险部分隔具的托收单向单元扣缴,任何单元不得拒付。被保险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由单元在人为中代扣缴。

第十三条 欠缴养老保险费、又没有手段补缴的单元,可用牢靠资产或实物变现抵缴。

第十四条 单元休业、终止或因其他缘故起因中止策划清产核资时,清理人、单元必需别离关照单元地址地的社会保险部分,养老保险费应按人为平等次序清偿。

分立、归并(吞并)单元要包袱原单元的养老保险责任。

第三章 养老保险报酬

第十五条 被保险人经社会保险部分资格检察,切合下列前提之一的,按月领取养老金,直到衰亡:

(一)1998年7月1日后介入事变,到达法定退休年数,缴费年限累计满十五年;

(二)1998年7月1日前(不含今日)介入事变,到达法定退休年数,缴费年限累计满十年。

按月领取养老金的被保险人(含出境定居职员),必需每年提供保留证明。

第十六条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指单元和被保险人都按划定尺度缴费的年限。缴费年限按现实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月份累计计较。

1998年7月1日前(不含今日),被保险人己介入社会养老保险的年限计较为缴费年限。国有和县以上集团全部制单元的原干部和牢靠职工,在内地实验《广东省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划定》前,凭证国度原划定计较的持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第十七条 切合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划定的被保险人,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和小我私人帐户养老金两部门构成,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月尺度为地址市上年度职工月均匀人为的百分之二十,小我私人帐户养老金月尺度为小我私人帐户储存额(含利钱,下同)除以120.

基本养老金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中付出,小我私人帐户养老金从小我私人帐户中付出。养老金每年7月调解,地址市上年度职工均匀人为负增添时不调解。

第十八条 切合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划定的被保险人,养老金由基本养老金、小我私人帐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退休时每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和小我私人帐户养老金的尺度、养老金的调解以及来历按前条划定执行。过渡性养老金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付出,详细计发步伐由实验细则划定。

第十九条 1998年7月1日后介入事变的被保险人,到达法定退休年数,缴费年限不满十五年的,不得领取基本养老金,只能一次领取其小我私人帐户储存额,同时终结养老保险相关。

1998年7月1日前(不含今日)介入事变的被保险人,到达法定退休年数,缴费年限不满十年的,不得领取基本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只能一次领取小我私人帐户储存额和一次性晚年补助,同时,终结养老保险相关。一次性晚年补助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付出,其尺度由实验细则划定。

第二十条 1998年7月1日前(不含今日)已经离退休的被保险人,保持原养老金程度,同一按基本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调解。

第二十一条 被保险人退休前出境定居,小我私人帐户储存额退还给被保险人,同时终结养老保险相关。被保险人退休后出境定居,由社会保险部分继承付出养老金。

被保险人衰亡,小我私人帐户储存额退还给其法定担任人,无法定担任人的,转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

第二十二条 被保险人退休后衰亡的丧葬费、扶养直系支属接济费、糊口坚苦补贴费由社会保险部分按国度和省有关划定发给。

第四章 养老保险打点

第二十三条 养老保险基金打点按国度划定执行。

养老保险基金凭证国度划定的城乡住民储备存款同期利率计息,利钱所有转入养老保险基金。

第二十四条 单元在取得业务执照或获准创立后的三十日内,必需向社会保险部分担理养老保险申报手续;单元改观、终止某职员增减、变换时,必需在十五日内向社会保险部分担理改观、终结养老保险相关手续。

第二十五条 社会保险部分必需为单元和被保险人成立社会养老保险档案。被保险人跨统筹范畴调动事变单元时,必需治理养老保险相关和基金转移手续。

第二十六条 养老保险基金必需实施全额征收、全额拨付,任何单元不得调用、截留。

养老金实施社会化发放。

第二十七条 养老保险基金实施全省同一核算。

在养老保险基金实施全省同一核算前,各市(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市、下同)、县(含县级市、区,下同)按养老保险基金征收总额的必然比例向省、市社会保险部分上缴调度金,用于对养老金发放坚苦地域和企业举办调度。各地应上缴的调度金,由省或市社会保险部分隔具缴款关照书关照开户银行扣缴,各地不得拒付。

第五章 监视搜查

第二十八条 社会保险监视委员会是养老保险基金的监视组织,由人民当局代表、单元代表、被保险人代表三方等额构成,依法对养老保险行政法律与基金打点、行使举办社会监视。社会保险监视委员会的勾当方法由章程划定,其章程须报同级人民当局核准。

第二十九条 国度审计构造依法对养老保险基金出入和单元缴纳养老保险费环境举办审计监视。各级社会保险部分该当成立健全养老保险基金预、决算和管帐、统计及内部审计制度。

第三十条 社会保险部分实施果真服务制度,向单元和被保险人发布养老金发放环境,提供小我私人帐户有关信息和社会养老保险的咨询、查询处事。

第三十一条 单元必需向被保险人如实发布养老保险缴费环境。被保险人和工会组织有权监视单元按划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监视社会保险部分按划定发放养老金。

第三十二条 社会保险部分有权对单元和被保险人介入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及养老金发放等有关环境举办稽察。

第六章 法令责任

第三十三条 社会保险部分及其事恋职员违背本条例划定,有下列举动之一的,由同级人民当局或上级构造责令其纠正,情节严峻的,对主管职员和直接责任职员给以行政处分;组成犯法的,由司法构造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背养老保险基金的打点划定,未将养老保险基金及利钱所有存入养老保险基金帐户或未按划定向被保险人计发养老金的;

(二)私自变动被保险人养老保险档案,操作权柄损人利己的;

(三)调用、贪污养老保险基金的;

(四)违背基金打点划定,造成基金丧失的;

(五)私自增进或减免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和滞纳金的。

拖欠被保险人养老金的,应将拖欠时代的利钱连同本金一路补发。

第三十四条 人民当局及其部分、单元调用、截留养老保险基金的,应责令其纠正,并由其上缴构造对主管职员和直接责任职员别离追究行政责任,对单元法定代表人,可由社会保险部分处以二千元至五千元的罚款;组成犯法的,由司法构造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单元违背本条例划定,欠缴养老保险费,瞒报人数和人为总额的,由社会保险部分责令其期限缴纳,并按日加收应缴额千分之一的滞纳金。过时仍未如数缴纳者,社会保险部分可申请人民法院逼迫执行,并可对单元法定代表人处以二千元至五千元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单元拒不介入社会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部分责令其期限介入,并追缴其应介入社会养老保险之日起的社会养老保险费及按日加收应缴额千分之一的滞纳金。过时仍不执行者,可由工商行政打点部分暂扣单元业务执照,可能由社会保险部分申请人民法院逼迫执行,并可对单元法定代表人处以二千元至五千元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被保险人或其扶养直系支属在享受养老保险报酬前提改观可能失去领取前提时,该当即向社会保险部分陈诉。被保险人或其支属以犯科本领获取养老保险报酬的,应追回其所有犯科所得,并可处以犯科所得三倍罚款;组成犯法的,由司法构造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争议处理赏罚

第三十八条 单元与被保险人之间因社会养老保险事项产生争议,依照劳动争议的划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单元可能被保险人对社会保险部分的行政举动有贰言的,可在知道或该当知道该举动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请上级社会保险部分复议。对复议抉择不平的,可在复议抉择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告状讼。单元可能被保险人过时不申请复议,不提告状讼,又不推行任务的,社会保险部分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逼迫执行。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社会养老保险由单元地址地社会保险部分同一打点。中央、省属和部队驻穗单元由省社会保险部分直接打点;驻其他市、县的,可委托地址市的社会保险部分打点。

第四十一条 省、市、县增补养老保险步伐由省、市、县人民当局制订。单元增补养老保险步伐由单元按照有关划定制订。本条例除特指增补保险的条款外均为法定根基养老保险条款。

第四十二条 省人民当局按照本条例拟定实验细则。

第四十三条 本条例自1998年11月1日起施行。

篇7: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缴费相同

在《条例》修订前,农民合同制工人失业后只能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金。新《条例》统一了城镇职工和农民工的失业保险待遇标准,在制度上消除了两个群体的差异,实现同等缴费、同等待遇,还可以同等享受就业服务、医疗保障、促进就业等政策,在失业保险政策上实现均等化。

女性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可加发失业保险金

新《条例》增加了生育保障,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的,可以向失业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一次性加发失业保险金,标准为生育当月本人失业保险金的三倍。

此外,新《条例》第四十七条还规定了失业人员在住院治疗期间、女性失业人员在怀孕期间、女性失业人员子女未满一周岁等特殊情形,可以不接受指定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不必每月办理领取手续。

增加求职补贴

新《条例》在失业保险金的基础上增加求职补贴,标准为本人失业前十二个月平均缴费工资15%,领取期限最长不超过六个月。

完善了医疗保障

将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应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个人缴费部分原由个人支付改由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个人不用缴费。

失业人员技能鉴定可申领补贴

新《条例》增加了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在本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申领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以鼓励其提高技能,尽快就业。

增强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

新《条例》第二十二条新增了就业鼓励措施,失业人员在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未满前重新就业,就业后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失业保险满三个月的,可以向原失业保险金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一次性领取已经核定而尚未领取期限一半的失业保险金;剩余的尚未领取期限与再次失业时的领取期限合并计算。

增加了创业鼓励措施

失业人员在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未满前开办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从事个体经营的,凭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及纳税证明,可以向原失业保险金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一次性领取已经核定而尚未领取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并相应计算为领取期限。

外省户籍人员可一次性申领失业保险金

为了便于外省户籍异地务工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新《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对不选择在参保地按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且不转移失业保险关系的,可以向失业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一次性失业保险金。

篇8: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

此外,新《条例》增加了多项待遇,突出了就业激励,通过新增求职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待遇,允许重新就业或创业人员提前一次性领取剩余部分或全部失业保险金,更全面地保障广大参保员工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充分发挥了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创业的作用。

新《条例》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市社保局社保基金中心副主任麦瑞玲介绍,从2014年7月1日起,东莞非本市户籍失业保险参保人由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调整为个人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以本人工资为失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上限为本市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下限为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费率统一为个人缴费工资的 0.5%,单位费率为1.5%。

麦瑞玲透露,截至2013年底,东莞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322.44万人。2013年全年按月领取失业金为4.44万人次,领取失业一次性生活补助为22.8万人次。2013年失业保险金征缴收入为3.99亿元,总支出为2.12亿元。

新增求职补贴等多项待遇

市社保局失业保险科科长熊素冰表示,根据新《条例》,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累计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失业人员可以按规定申请享受多项失业保险待遇。除了可以按月领取失业保险金、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之外,还增加了求职补贴、生育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允许重新就业或创业人员提前一次性领取剩余部分或全部失业保险金等新的待遇。

其中,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失业人员缴费时间1至4年的,每满一年,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为1个月;4年以上的,超过4年的部分,每满半年,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增加1个月。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最长为24个月。

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本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失业人员应当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求职补贴的标准为本人失业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5%,不足12个月的,按照实际月数的平均缴费工资计算。求职补贴随失业保险金按月发放,领取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从次月开始,不再发放求职补贴。

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生育的,可以申请一次性加发失业保险金,标准为生育当月本人失业保险金的3倍,即多发了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失业人员申领失业保险金的手续(不区分市内外户籍):

失业人员在每月25号前向社保部门申领失业保险金

社保机构审核资料,为符合条件的核付待遇并发给《失业保险待遇支付决定书》

失业人员人凭社保卡(或存折)等证件于次月的15日后,到当地所在银行的任一网点领取失业保险待遇

★ 农民工工伤能否享受保险待遇

篇9: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

第148号

《山东省实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办法》已经2002年10月16日省政府第2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张高丽

二○○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山东省实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的结社自由,维护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团体,是指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可以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

第三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促进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均应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申请登记。社会团体经核准登记后方可进行活动。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工会(含产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青联、侨联、台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由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核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团体,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本单位批准成立,并在本单位内部活动的团体不属于登记范围。

第四条 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不得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不得危害国家的统一、安全和民族的团结,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

社会团体不得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

第五条 社会团体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

第二章 管 辖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本级人民政府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

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以下简称业务主管单位)。行业、学科或者业务范围涉及2个以上部门或者组织的,主要业务部门或者组织为业务主管单位。活动范围在乡(镇)或者城市街道地域内的社会团体,其相应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城市街道办事处为业务主管单位。

第八条 省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全省性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市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全市性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县(市、区)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全县(市、区)性及以下区域性社会团体的登记管理。

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由所跨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管理。

第九条 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与其管辖的社会团体的住所不在一地的,可以委托社会团体住所地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一定范围内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十条 公安、工商行政管理、财政、物价、税务、新闻出版、人民银行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做好对社会团体的管理工作。

第三章 成立登记

第十一条 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发起人或者组织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

第十二条 成立社会团体,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团体的会长(理事长)、副会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在业务上应当具有代表性。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应当由会长(理事长)担任,并不得同时担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三)有50个以上个人会员或者30个以上的单位会员;个人会员、单位会员混合组成的,会员总数不得少于50个;会员在本行政区域的分布应当具有广泛性。

(四)有规范的名称。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非全省性社会团体不得冠以“山东”、“山东省”、“鲁”、“齐鲁”等字样。

(五)有相应的组织机构。

(六)有固定的住所。

(七)有与其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工作人员。基金会必须有专职财务人员。

(八)有合法的资产和经费来源,并有3万元以上活动资金。

(九)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第十三条 禁止成立以某一姓氏或者以某一姓氏为主体组成的宗族性社会团体。

乡(镇)和城市街道及其以下区域不得设立宗教性社会团体。

第十四条 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发起人或者组织应当向登记管理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由发起人或者筹备组织负责人签署的筹备申请书。

(二)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

(三)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

(四)住所产权或者使用权证明。

(五)发起人和拟任负责人的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职业、简历和住址等身份情况证明。

(六)参照国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制发的《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拟定的章程草案。

申请筹备成立宗教性社会团体除提交前款规定文件外,还必须提交有可考证的、符合我国现存宗教历史沿革的、不违背本团体章程的经典、教义和教规。

第十五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筹备成立社会团体的有关文件之日起6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筹备的决定;不批准的,应当向发起人或者组织说明理由。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记管理机关不予批准筹备:

(一)有根据证明申请筹备的社会团体的宗旨、业务范围不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

(二)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已有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社会团体,没有必要成立的。

(三)会员分布缺乏广泛性和代表性的。

(四)发起人、拟任负责人曾经或者正在受到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或者在业务上不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

(五)在申请筹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六)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第十六条 经批准筹备成立的社会团体,应当自登记管理机关批准筹备之日起6个月内召开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章程,产生执行机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并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成立登记。筹备期间不得开展筹备工作以外的活动。逾期不召开成立大会并申请成立登记的,其筹备批准效力自行失效。

第十七条 登记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社会团体的登记申请书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核工作。对社会团体筹备符合规定要求的,准予登记,发给民政部统一制发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对不予登记的,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将不予登记的决定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社会团体应当凭《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和登记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申请刻制印章、开设银行帐户。

社会团体应当将经公安机关办理准刻手续后刻制的印章和依法开设的银行帐户,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后方可启用。

第十九条 社会团体拟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

第二十条 社会团体经批准设立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是社会团体的组成部分,不具有法人资格,应当按照其隶属的社会团体的章程,在该社会团体授权的范围内发展会员和开展活动。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不得再设立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社会团体不得设立地域性分支机构。

第四章 变更登记与注销登记

第二十一条 社会团体的登记事项需要变更的,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3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社会团体申请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变更登记申请书。

(二)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或者理事会的变更决议。

(三)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文件。

(四)变更办公住所的,提交新办公住所产权或者使用权证明;变更业务主管单位的,提交交接双方的协议文件;变更注册资金的,提交验资报告。

社会团体修改章程,应当自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之日起30日内,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二十二条 登记管理机关自收到社会团体申请变更登记申请书之日起10日内,作出准予变更登记或者不予变更登记的决定。准予变更登记的,颁发登记证书;不予变更登记的,应当说明理由。

社会团体变更负责人的,社会团体的原负责人或者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在变更登记后5日内,向接任的负责人或者有关工作人员移交社会团体证书、印章和资料。不得拒绝移交或者非法占有。

第二十三条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注销登记、注销备案(以下统称注销登记):

(一)完成了章程规定任务,没有必要存在的。

(二)自行解散的。

(三)分立、合并的。

(四)由于其他原因需要终止的。

第二十四条 社会团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应当在业务主管单位及其他有关机关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开展清算工作。在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二十五条 社会团体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15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逾期不办理注销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销。

社会团体办理注销登记,应当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注销登记申请书、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文件和清算报告书。

登记管理机关准予注销登记的,发给注销证明文件,收缴该社会团体的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社会团体经注销或者撤销后,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同时注销或者撤销。

第二十六条 社会团体撤销其所属分支机构或者代表机构,应当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后30日内,向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逾期不办理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销。

第二十七条 社会团体经注销或者撤销后,其遗留的财产、人事问题由其业务主管单位负责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处理,登记管理机关予以监督。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登记管理机关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社会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的登记。

(二)对社会团体实施检查。

(三)对社会团体进行监督检查。

(四)对社会团体违反《条例》和本办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九条 业务主管单位履行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社会团体筹备申请、成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前的审查。

(二)监督、指导社会团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

(三)负责社会团体检查的初审。

(四)协助登记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查处社会团体的违法行为。

(五)负责社会团体的人事管理工作。

(六)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社会团体的清算事宜。

第三十条 社会团体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可以通过下列途径筹集开展活动的必需经费:

(一)会员缴纳的会费。

(二)有关部门的资助。

(三)国内外组织或者个人的捐赠。

(四)技术资料或者科研成果的有偿转让费。

(五)举办展览、培训和技术服务等有偿服务的收入。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一条 社会团体取得的各级政府的资助,按照省级以上民政部门、财政部门规定收取的会费,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三十二条 社会团体的资产来源必须合法,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会团体的合法资产。社会团体的经费和依照章程开展活动所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须用于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社会团体接受捐赠、资助,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必须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社会团体应当向业务主管单位报告接受、使用捐赠、资助的有关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三条 社会团体应当建立健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律机制,实现章程规定的宗旨。

社会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是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社会团体开展日常活动,对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必须经到会会员或者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理事会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必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以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三十四条 社会团体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拨款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

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当在社会团体换届或者法定代表人变更前,组织对其进行财务审计。

第三十五条 社会团体专职工作人员使用社会团体编制,其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和省关于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社会团体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向业务主管单位报送上一的工作报告。内容包括:

(一)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情况。

(二)依照本办法履行登记手续的情况。

(三)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情况。

(四)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

(五)财务管理情况。

(六)应当报送的其他情况。

社会团体的工作报告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同意后,应当于5月31日前报送登记管理机关,接受检查。

第三十七条 社会团体的重大事项必须向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报告。

社会团体应当将经批准编辑出版的图书报刊在发行之日起30日内报送登记管理机关。

第三十八条 新闻单位对社会团体进行宣传报道时,应当查验社会团体的登记证书。对不提供社会团体有效登记证书的,不得宣传报道。

第三十九条 社会团体成立、变更或者注销,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公告。社会团体的登记证书或者印章遗失的,应当及时在报刊上声明遗失,并按规定申请补发登记证书或者按规定制作印章。

第四十条 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团体履行法定职责,不得收取费用。

登记管理机关对社会团体进行检查,不得收取费用。

第六章 罚 则

第四十一条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撤销登记:

(一)在申请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的。

(二)连续1年以上未开展活动的。

(三)连续2年不参加检查或者连续2年检查不合格的。

第四十二条 社会团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给予警告,责令改正,限期停止活动,并可以责令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情节严重的,予以撤销登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或者出租、出借社会团体印章的。

(二)超出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进行活动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检查的。

(四)不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的。

(五)擅自设立分支机构、代表机构,或者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从事营利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

(七)侵占、私分或者挪用社会团体资产或者所接受的捐赠、资助的。

(八)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筹集资金或者接受捐赠、资助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有违法经营或者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经营额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违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 未经批准开展社会团体筹备活动,或者未经登记以社会团体或者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名义进行活动,以及被撤销(注销)的社会团体或者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继续以社会团体或者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名义进行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予以取缔,没收非法财产,并上缴财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四条 社会团体被责令限期停止活动的,由登记管理机关封存《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社会团体被撤销登记,由登记管理机关收缴《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印章、标识和财务凭证。

第四十五条 社会团体变更负责人,社会团体原负责人或者有关工作人员拒不办理移交手续,非法持有社会团体证书、印章或者资料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限期移交,并可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擅自使用非法持有的证书、印章的,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第四十六条 社会团体的活动违反其他法律、法规,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处理;有关国家机关认为应当撤销登记的,由登记管理机关撤销登记。

第四十七条 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七章 附 则

篇10: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

━━━━━━━━━━━━━━━━━━━━━━━━━━━

印发广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日

广东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

为加快建立我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通过分类试点、典型示范、分步推进,积极探索建立与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制度,使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

(二)任务目标。

探索建立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基本制度模式,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并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相配套,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切实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按照国家的统一安排,2009年在我省10%的县(市、区)开展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以前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主要内容

(一)参保范围。

年满16周岁,具有广东省户籍且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含渔民、牧民等,不含在校学生),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二)基金筹集。

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和社会捐助等构成。

1.个人缴费。

(1)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本标准设为一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由参保人自行选择其中一个档次缴费。各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增设缴费档次。

(2)参保人原则上应按月缴费,也可以按季度或按年缴费,但一个自然内只能选择同一种缴费方式和缴费标准。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年满45周岁的参保人,可趸缴若干年的养老保险费,但最长不超过15年。

2.集体补助。

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对所属成员参保给予补助,补助数额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研究决定。

3.政府补贴。

(1)各级财政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所需资金,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市县财政负担,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含江门的恩平市、开平市和台山市,其中省财政对开平市和台山市按省财政对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补助标准的70%给予补助,下同)由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负担,其中省财政负担部分按各级财政对参保人缴费补助最低标准(每人每年30元)的1/3安排,其余部分由市、县(市、区)财政各负担一半。

(2)各级财政共同出资建立基础养老金。根据国发〔2009〕32号文规定,中央财政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55元)的50%对我省给予补助(即补助每人每月275元)。其余部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市县财政负担;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由省财政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的25%给予补助(即补助每人每月1375元),中央和省补助以外部分,由市、县(市、区)财政各负担一半。

对参保人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鼓励办法,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制订。

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等特困群体,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为其代缴部分或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具体办法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制订。

4.社会捐助。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通过政府褒奖、税费优惠等措施,鼓励社会各界捐款资助农村居民参保。

(三)待遇领取。

1.养老金领取条件。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必须参保缴费;距领取待遇的年龄不足15年的,应按年缴费,也允许补缴,累计缴费不超过15年;距领取待遇的年龄超过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各地要引导中青年农民积极参保、长期缴费,长缴多得,具体办法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制订。

2.养老金计发办法。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

基础养老金基本标准为每月55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发系数相同)。

(四)缴费和待遇调整机制。

参保人缴费基本标准和基础养老金基本标准,由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

地级以上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高对参保人缴费的补贴标准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所增加的支出由市县政府负责。

三、管理与服务

(一)统筹层次。

新农保试点期间实行县(市、区)级统筹,以后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有条件的地方可直接实行市级统筹。

(二)个人账户管理。

1.以参保人的公民身份证号码作为其社会保障号码,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社会保障号码为参保人建立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缴费补贴等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2.个人账户储存额每年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同期存款利率计息。

3.参保人不得退保或提前支取个人账户储存额。参保人跨统筹区域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的,其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额全部转移。参保人出国(境)定居或死亡的,除政府补贴资金外,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或由其继承人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三)基金征收、管理与监督。

1.基金征收。

新农保养老保险费征缴参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广东省社会保险费征缴办法》等规定执行,征收机构由试点地区人民政府确定。

2.基金管理。

新农保基金全额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或从中提取费用。

在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出台前,新农保基金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暂按照财政部、原劳动保障部颁布的《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执行。

3.基金监督。

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制订新农保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建立健全内控和基金稽查制度,对基金筹集、上解、预算、划拨、发放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检查,定期披露新农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加强内控管理和基金稽核,每年在行政村范围内对参保人缴费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各级财政、监察、审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新农保基金进行管理监督。

(四)经办管理与服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记录参保人缴费和领取待遇情况,建立参保档案并长期妥善保存。充分利用社会保障信息大集中管理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大力推行社会保障卡,方便参保人持卡缴费、领取待遇和查询本人参保信息。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运用现代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在乡镇普遍设有网点的国有银行或国有控股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作用,方便农民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

四、相关制度衔接

在国家出台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办法之前,我省新农保与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暂按以下办法执行。

(一)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

参保人在不同时段分别按本办法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参保的,其养老保险关系及待遇按如下办法处理:

1.参保人达到按月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条件的,可将其新农保个人账户储存额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新农保缴费年限折算后,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计发养老金。具体折算办法由省另行制订。

2.参保人未达到按月领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条件的,可将其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转入新农保个人账户,缴费年限合并计算,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计发养老金。

(二)与农村现行各种养老保障办法的衔接。

按照全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制度和政策相对统一的原则,各地应从本地实际出发,逐步将原来实行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等其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入新农保制度,将参加原制度的参保人的个人账户、缴费年限合并计算。未达到待遇领取条件的,按照本办法继续缴费;达到待遇领取条件的,按本办法计发待遇,原有的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继续享受。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要求。

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各地工作的分类指导和监督检查,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各地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并将新农保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二)制订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周密组织试点工作。

各地要全面调查本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对新农保基金收支情况和本级财政补贴情况进行精细测算,及时研究制订试点实施意见和具体工作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加强宣传动员,及时总结经验。

各地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深入地宣传新农保工作的重大意义、基本政策和参保办法,动员农民积极参保,引导农民子女为父母缴费和社会各界资助困难老人参保。要认真分析和研究解决试点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为试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四)落实工作条件,提供安全便利服务。

上一篇:南开大学16春学期《企业文化》在线作业下一篇:参观西山风筝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