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网

2024-05-06

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网(精选10篇)

篇1: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网

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网

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网站www.gdsi.gov.cn,可以进行全省个人养老保险查询。可以用身份证号查询社保的养老保险,不包括医疗保险等其他社保,养老保险的数据没有广州劳动保障网查的全。

所以,还是建议使用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来查询社保明细。

广州社保个人查询电话

广州社保电话查询为12333,根据语音提示可以查询到个人参保信息。

篇2: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网

关于印发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鲁政办发〔2011〕60号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一月四日

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保护救助基金相关方合法权益,根据《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财政部、中国保监会、公安部、卫生部、农业部令第56号)、财政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财务管理暂行规定》(财金〔2009〕175号)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山东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救助基金,是指依法筹集用于垫付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社会专项基金。

第三条 救助基金实行省市两级筹集管理,统一政策,专户管理,单独核算。第四条 财政部门负责救助基金的分配,对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

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监督检查保险公司是否按照规定及时足额向省级救助基金专户缴纳救助基金,监督保险公司是否按照《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及时垫付抢救费用。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机构负责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抢救费用,协助追偿垫付费用。

农机管理机构负责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向涉及农业机械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垫付费用。

卫生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医疗机构按照卫生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及时抢救道路交通事故中的受害人及依法申请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用。

第二章 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

第五条 建立救助基金管理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有关部门和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省、市财政部门为同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省、市公安部门为同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并对救助基金财务进行统一管理。

第六条 省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职责:(一)负责制定全省救助基金管理办法;

(二)制定基金筹集相关规定,依法监督检查救助基金的筹集、垫付、追偿情况;

(三)指导监督市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开展工作;

(四)对省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资金筹集、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五)协调解决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因基金垫付抢救费用引发的争议问题;

(六)每年3月1日前,将全省上一救助基金的筹集、垫付、追偿等情况报送财政部和中国保监会;

(七)定期召集有关单位召开例会,研究分析工作情况,协调解决救助基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 市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职责:

(一)对市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筹集、垫付、追偿和管理救助基金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定期予以公告;

(二)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救助基金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并予以公告;

(三)协调解决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因基金垫付抢救费用引发的争议问题;

(四)定期召集有关单位召开例会,研究分析工作情况,协调解决救助基金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条 省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职责:(一)依法筹集本级救助基金;

(二)负责制定全省救助基金工作规范;

(三)负责对全省救助基金的筹集、垫付、追偿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和监督;(四)负责对救助基金的分配提出建议;

(五)季度终了20个工作日内,将各市上季度救助基金的筹集、垫付、追偿等情况审核汇总后,报送省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

(六)每年2月10日前,将各市上一救助基金的筹集、垫付、追偿等情况审核汇总后,报送省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

(七)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分析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工作报告报送省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重大问题可随时上报;

(八)救助基金管理的其他职责。第九条 市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职责:(一)依法筹集本级救助基金;

(二)受理、审核垫付申请,并依法垫付、追偿垫付款;(三)向社会公布其电话、地址、联系人等信息;

(四)按照国家有关银行账户管理规定,开立救助基金专户,实行单独核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将基金用于投资,年终结余转入下一继续使用;

(五)对救助基金的各项资金来源及时入账,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并定期向同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报告救助基金筹集、使用、管理情况;

(六)季度终了10个工作日内,将上季度救助基金的筹集、垫付、追偿情况报送市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和省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七)每年1月20日前,将上一救助基金的筹集、垫付、追偿情况报送市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和省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八)机构变更或终止时,应当依法进行审计、清算;

(九)依法为道路交通事故无主或者无法确认身份的未知名死者(以下简称“未知名死者”)或明确无损害赔偿权利人的道路交通事故死者主张权利;

(十)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分析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工作报告报送市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和省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遇重大问题可以随时上报;

(十一)救助基金管理的其他职责。第十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费用支出:

(一)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费用支出,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在救助基金中列支;

(二)救助基金管理机构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员费用、办公费用、追偿费用、委托代理费用等,具体支出标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人员费用是指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人员的工资、津贴、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等。

办公费用是指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正常运转发生的办公、水电、邮电、交通、会议、物业管理等费用。追偿费用是指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垫付抢救费用、丧葬费用以后,向道路交通事故相关责任人追偿垫付款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追偿过程中发生的差旅、交通、查证等费用。

委托代理费用是指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在筹集、垫付、追偿和管理救助基金过程中,在必要情形下发生的委托代理费用。

第三章 救助基金的筹集

第十一条 救助基金的来源主要包括:

(一)按照机动车交强险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

(二)政府按照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确定给予的财政补助;(三)对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的罚款;(四)救助基金孳息;

(五)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六)社会捐款;(七)其他资金。

第十二条 省、市两级分别设立救助基金财政专户,用于归集、分配和拨付救助基金。救助基金实行分级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十三条 办理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当按照省政府依据财政部、中国保监会规定确定的比例,从交强险费中提取资金,经省级保险公司汇总后,于每季度终了10个工作日内,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全额转入省级救助基金财政专户。

第十四条 省、市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当年预算于每季度终了10个工作日内,按照上一个季度保险公司缴纳的交强险营业税数额分成的确定部分,向省、市级救助基金特设专户拨付财政补助。

县级分成的交强险营业税数额对救助基金的财政补助办法由市级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五条 对未投保交强险机动车的所有人和管理人的罚款,按规定分别缴入省、市级国库,其中县级的罚款缴入市级国库。省、市级财政部门应为公安机关设立“交强险罚没收入”执收项目及编码,并于每季度终了10个工作日内,将全省未按照规定投保交强险的罚款全额划拨至同级救助基金财政专户。

第十六条 道路交通事故未知名死者或者明确无损害赔偿权利人的道路交通事故死者赔偿费用,由赔付人依法缴付市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并由市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上缴市级救助基金特设专户,纳入救助基金管理。对道路交通事故未知名死者的赔偿费用应登记备案,待明确损害赔偿权利人后依法处理。

第四章 救助基金的分配

第十七条 救助基金的分配工作由省、市财政部门负责。省级财政部门分配的救助基金包括:全省保险公司按照机动车交强险保险费的一定比例提取的资金、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额省级财政补助、未按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罚款缴入省级国库部分、社会捐款及其他资金等。

市级财政部门分配的救助基金包括: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缴纳营业税数额市级财政补助、未按规定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所有人和管理人罚款缴入市级国库部分、救助基金孳息、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的资金、社会捐款及其他资金等。

省级分配的救助基金,由省财政分配到各市财政部门。其中:70%按照全省统收基金来源的比例分配给各市,每季度分配一次;其余30%用于全省调剂,省财政将根据各市救助基金垫付情况等给予调剂补助。

市级分配的救助基金,由市级财政部门定期拨付市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

第五章 救助基金的垫付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按属地原则,由事故发生地所在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及时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

(一)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垫付差额部分抢救费用;(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垫付全部抢救费用;

(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垫付全部抢救费用。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一般垫付受害人自接受抢救之时起72小时内的抢救费用;特殊情况下如需垫付超过72小时的抢救费用,应由医疗机构提出书面理由,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予以审核后,按照规定的程序予以拨付。

第十九条 省管高速公路上发生的符合救助情形的道路交通事故,由事故发生路段所属市级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相关程序垫付丧葬费用、部分或全部抢救费用。所需道路交通事故垫付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根据各市所辖路段里程、事故发生起数等因素,用救助基金省调剂补助部分统筹安排。

第二十条 救助基金垫付抢救费用:

(一)对属于救助基金救助情形且需要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的,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应当告知医疗机构提交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审核的抢救费用证明材料。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在收到抢救费用证明材料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抢救费用。

医疗机构在抢救受害人结束后,对尚未结算并需要救助基金垫付的抢救费用,须经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审核后,由医疗机构向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出垫付申请,并提供经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审核的抢救费用证明材料。(二)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收到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垫付通知和医疗机构垫付尚未结算抢救费用的申请及相关材料后,应于5个工作日内,按照本办法有关规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和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书面告知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构、相关卫生主管部门以及医疗机构:

1.是否属于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救助基金垫付情形; 2.抢救费用是否真实、合理;

3.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认为需要审核的其他内容。

对符合垫付要求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将相关费用划入医疗机构账户。对不符合垫付要求的,不予垫付,并向医疗机构和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构说明理由。

(三)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因垫付抢救费用问题发生争议,由同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会同卫生主管部门聘请专家组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告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和相关医疗机构。

第二十一条 救助基金垫付丧葬费用:

(一)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符合救助基金救助情形的,由受害人法定继承人或委托代理人凭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尸体处理通知书》和本人身份证明向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提出书面垫付申请。

(二)对未知名死者,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在向殡葬服务机构送达《尸体处理通知书》的同时,应当告知殡葬服务机构书面申请当地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垫付丧葬费用。

(三)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收到丧葬费用垫付申请和有关证明材料后,对符合垫付要求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按照有关标准垫付丧葬费用,并书面告知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对不符合垫付要求的,不予垫付,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对抢救费用或者丧葬费用进行审核时,可以向公安机关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机构、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等有关单位核实情况,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

第六章 垫付费用的追偿

第二十三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根据本办法垫付抢救费用和丧葬费用后,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发送《偿还道路交通事故垫付费用通知书》依法进行追偿,并明确偿还的方式、金额及期限。

对不偿还垫付费用的或者交通事故未知名死者人身损害赔偿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进行追偿。有关单位、受害人或者其继承人有义务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进行追偿。

第二十四条 对属于救助基金救助情形并且已经垫付抢救费用的,处理该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生效后,及时通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追偿垫付费用。

第二十五条 保险公司在办理保险赔付业务时,应及时与救助基金管理机构联系,对需要偿还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协助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依法向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进行追偿。

第二十六条 相关责任人未偿还救助基金垫付费用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机构、农机管理机构可将责任人在该道路交通事故中涉及的车辆标注为未偿还救助基金垫付费用,在其办理年审、过户等相关业务时,督促相关责任人及时偿还救助基金垫付费用。

第二十七条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偿还救助基金垫付费用,应当缴入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指定的账户,并注明偿还项目。

第二十八条 赔付人赔付交通事故未知名死者的人身损害赔偿,应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转入当地救助基金账户,并注明赔付具体事故受害人,并保留银行转账凭证作为已支付证明。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收到赔偿后,应书面告知承办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机构。

第二十九条 对垫付时间超过两年而未追回的垫付费用,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提出处理意见,报同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研究同意后予以核销,并保留垫付费用追偿权。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垫付费用核销后侦破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按规定追偿垫付费用,追回的垫付费用纳入当地救助基金账户管理。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应当依法接受救助基金主管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一条 财政部门应对同级救助基金的筹集、使用和财务管理进行监督和指导,如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并定期向上级财政部门报告。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办理交强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未依法从交强险保费中提取资金并及时足额转入省级救助基金财政专户的,由山东保监局进行催缴;超过3个工作日仍未足额上缴的,给予警告,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三条 卫生主管部门对推诿、拖延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抢救治疗,提供虚假医疗证明和医疗费用等的医疗机构,给予警告,并对直接责任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民政主管部门对出具虚假殡葬证明和违反规定收取殡葬费用的殡葬机构和人员,根据有关法律进行处理。

第三十四条 救助基金管理机构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救助基金主管部门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进行处理,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一)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受理、审核救助基金垫付申请并进行垫付的;(二)提供虚假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三)违反本办法规定使用救助基金的;

(四)拒绝、妨碍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第三十五条 救助基金机构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受害人,是指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除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抢救费用,是指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人员受伤时,医疗机构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临床诊疗指南》,对生命体征不平稳和虽然生命体征平稳但如果不采取处理措施会产生生命危险,或者导致残疾、器官功能障碍,或者导致病程明显延长的受伤人员,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所发生的各种医疗费用。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丧葬费用,是指丧葬所必需的遗体运送、停放、冷藏、火化的服务费用。具体费用应当按照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确定。

第三十九条 机动车在道路以外的地方通行时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条 青岛市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青岛市救助基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由青岛市自行确定。省管高速公路在青岛市辖区路段发生的符合救助情形的道路交通事故,由青岛市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按照本办法相关程序负责垫付并追偿,省级财政部门不再调剂补助。

按照本规定需上报的救助基金报表和执行情况,由青岛市单独上报财政部。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级救助基金主管部门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主题词:交通 事故 基金 办法 通知

抄送:财政部。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

篇3: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网

一、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网银支付背景

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为员工所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养老经办机构支付业务的增大,而传统的支票支付方式已经显得非常繁重、低效,严重影响着养老基金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而且还给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同时也会使办事人员经常出现长时间等待现象。为了更好地改变这种现象,促进企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业务更好地进行,由人社部[2011]3号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规定“我国各地区县级以上单位,在给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时,都不得再使用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而是选择使用银行存折、银行卡或社会保障卡等形式。”从此我国企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业务进入了新的支付时代。

二、网银支付的优势

1. 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网银支付只需要有一台已经联网的电脑就可以实现支付,所以它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比营业网点灵活,财务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养老保险基金账户的支出状况和账户余额的动态,方便财务人员对资金的管理。

2. 操作方便快捷

网银支付是通过电脑转账实现的支付,有效的避免了繁锁的纸质程序,并且避免了填写支票时容易出错而产生废票的现象。网银支付时只需对方提供单位帐号或个人卡号等信息录入电脑输入口令就可以完成,如果有错误还可以修改,在业务量大的情况下还可把它们制成表格后批量导入进行批量支付,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能。

3. 支付流程规范

网银操作的财务人员都有各自的网银客户号、用户名和密码,在进行操作时只有通过自已的客户号、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录,并且各个操作人员都有各自的权限。进行网银支付时,由一人制单,另一人复核,大额支出需主管授权,缺少一人基金无法付出。有效的保障了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

三、网银支付的管理

1. 对人员、岗位、业务科室流程的要求

(1)亟需复合型人员的高素质人才。网银支付对操作人员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专业会计技能;二是,对养老保险业务政策非常熟悉;三是具有掌握信息化的技能,信息化技能主要有计算机方面、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因此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不断加强对网银支付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的力度,从而使财务人员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使网银支付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确保网银支付真正实现高效、快捷、安全。

(2)不断健全财会部门岗位分工。网银支付对工作人员在支付过程中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不断完善财务部门的岗位分工制度,对网银支付过程中各个工作人员的角色要有明确的定位,在现有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岗位制度,对员工进行科学的分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财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各种要求。

(3)完善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网银支付一方面是财务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业务部门做好辅助工作,而且业务部门的部分工作会有很大的工作量,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其工作量不是很大,所以为了更好地确保网银支付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不断完善业务部门的工作流程,从而在到最大程度上提高网银支付工作的经办效率。

2. 不断健全网银支付流程的规章制度

网银支付工作流程是非常严谨的,所以必须具有完善的支付流程制度,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

(1)维护操作员信息及权限。对网银支付工作人员的信息按照岗位职责的不同输入维护系统中,详细规定好每个人的操作内容,而且还要将每一个U盾交付给以其相对应的人手中。另外,还要根据不同人员的分工情况,进行相应的授权工作,从而确保每一个人都能明确自己能够操作的账户以及制单类型等。

(2)规划设定各种支付流程。工作人员要对日常业务进行归类,设定大批量支付业务、批量支付业务和转账支付业务这三种流程。其中大批量支付业务指5000-50000笔的大批量文件上传(如离退休人员代发工资),批量业务指5000笔以下的批量文件上传(如异地转出人员养老金),转账支付业务指单笔的少量的支付业务。支付流程的设定要求制单人员根据不同的支付业务选择不同的支付方式,同时还要设置一级或多级的复核员进行复核工作对于超过一定金额的还要主管授权。

3. 出纳会计记账凭的要求

在网银支付模式下出纳会计在制作记账凭前一定要确保网银支付已经成功,并且准确无误后才可进行,这主要是由于经常会出现账户信息不正确而出现付款不成功的现象,所以要求会计出纳人员在第二天上班后一定要对前一天的网银支付业务进行核查在确保都已经支付成功的前提下才能够对记账凭证进行相应的制作。总之,出纳会计一定要自己核对账户信息,在确保账户信息都正确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网银支付,进而在支付成功后及时做好记账凭。

四、养老保险基金网银支付的展望

网银制度具有快捷、便利、高效率、安全等优点,但是也不是都一直使用养老保险事业的快速发展,网银支付中还有一部分支付金额需要由手工录入,而且很多时候需要手工支付哪些大批量支付的一些文件,并且将这些文件进行上传。随着近几年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业务量的快速增大,大量的手工操作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失误,而且上传文件还会受到手工制作的影响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制约着网银支付的快速发展,因此,很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开始实施建设业务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然后再通过支付接口的方式跟银行之间发生联系,在由业务部门产生相应的结算数据后,这些结算数据被财务部门进行审核后,才能够发出申请银行支付的指令,然后银行会根据指令的内容做出相应的支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使支付效率得到提高,而且还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对支付的影响,使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不断得到提高。

银行对接口支付方式具有非常高的要求,要求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而且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对系统进行建设和完善。因此,在完成这些之前,选择网银支付是目前最为合适的支付方式,而且就算是将来选择银行接口支付方式后,网银支付方式还是可以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工作来完成支付工作。

五、结论

当前我国网银支付还处于不断健全和发展阶段,所以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健全网银支付流程,进而使网银支付成为推动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业务量不断增大,传统的支付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网银支付成为目前最好的支付方式之一。本文就对网银支付在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支出中的重要应用和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便使网银支付能够成为推动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

关键词:网银支付,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参考文献

[1]徐华龙.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支付业务发展的SWOT分析.西部金融,2013(5)

篇4: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管理探析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企业和政府机构,以及相关的产业结构,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城镇职工和农民的医疗以及养老等各种保险得到落实,同时对下岗职工的生活保障工作以及再就业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使得人民生活获得保障,也逐渐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保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正日趋完善,规模也得到扩大并不断发展。所以加强社保基金的会计管理工作变得至关重要,成为社保制度的核心内容,就此问题,在本文做初步探讨。

二、关于社保基金收支管理的若干问题

在当前的环境下,社保基金被挪用以及被挤占的事情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管理体制不完善,各方面认识不统一,有关的政策不健全等原因。这种现象对社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带来一定的威胁,因此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体系的完善,有着特殊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当前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部分地区相关的缴费流程欠缺合理,不仅仅使会计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更阻礙了使用效益的提高

首先是在流转环节造成大量资金滞留,主要是因为缴费环节过多,资金流转太慢。国内某市,其社保基金的缴纳需要经过四个环节,先从市地税局征收户,再到市级财政专户,然后到各州级的财政专户,最后到各级经办机构的财政支出。每一笔收入都要经过这么繁琐的程序,才能到达指定账户,一般需要一周多的时间,因此导致每个月在20号以后的基金需要在下个月才能显示出来,造成本月收不抵支的情形出现,并且使得向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账户的及时划拨受到阻碍。与此相反,济南市社保费征收相对简单,每月中下旬社保局即将一票征缴的五大保险费分户划拨到位。因此应当简化不必要的流程,去除不利于基金管理的工作,有效地做好管理与监督工作。

(二)没有充分发挥社保基金的会计信息功能

制定良好的政策,向有关方面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是会计的重要职责所在。由于当前的现状,各级经办机构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缴费事务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对相关收支工作进行认真分析及预测,因此不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会计信息,致使会计工作的整体被动。

(三)有关的会计监督职能不到位

当前,我们所知道的会计工作主要是对收支情况进行核算,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职能。主要是对资金收入的监管不够,致使出现单位隐瞒工资以及虚报的情况,致使缴费基数不足;对于支出环节,也会出现审核不严及监管不够导致出现冒领养老金以及骗取医保基金的情况。

(四)没有充分发挥有关的会计保值及增值职能

目前,有关的会计工作把精力都放在了资金的收付管理,而对于基金的增值和保值没有足够的重视,致使社保基金的投资回报率不高。

上述问题,影响了会计职能的整体发挥,不利于社保基金的管理以及保值增值,损害了参保人的利益,应及时改善。

三、不断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研究的现实意义

在资金的征缴、支付以及运营中,社保基金的会计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会计管理以及相关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可以促使其如实的反映基金的收缴以及支付的相关信息,有利于对基金运行情况的分析;有利于社保基金规模的扩大。第二,有利于基金的征缴,消除欠费现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经济秩序以及社会稳定。第三,有助于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的监督职能作用,防止贪污、浪费现象。第四,有助于提高资金的运营效益,促进资金的保值及增值。

因此,应当从实际出发,加强社保基金会计管理的研究工作,按照《会计法》及《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完善会计管理体系,更好的发挥会计工作的职能,更好的为广大人民服务。

四.关于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相关会计管理体系的若干建议

(一)深化制度改革,完善缴费程序

保险制度的改革,有助于会计管理制度的发展与进步,简化缴费的复杂程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加快社会保险基金会计管理体系的改革,有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不仅要加强责任的落实,还要完善监管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全过程的监管分析以及研究。

(二)建立人员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只有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才会促进会计管理工作中各项职能的实现,因此就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对人员岗位进行分解,明确其职责,还要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实施奖惩制度,给予工作表现优秀的给予适当奖励。

(三)建立会计信息管理网络系统

加快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完善,有助于会计管理以及强化监督,提高服务质量,更有效的监管各部门的工作是否到位.。提高效率的同时,促进基金管理的透明度提升以及安全运行。促进信息的分析预测,为制定政策以及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社字[1999]60号.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1999.

[2]财政部.财会[1999]20号.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1999.

篇5: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网

为了加强省社科基金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省社科规划办公室、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及项目负责人的责任和义务,确保省社科基金项目按时高质量的完成,依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协议。

一、省社科规划办公室自本协议签署后,按时将项目启动经费拨至负责人所在单位财务管理部门,预留经费在项目结项后,视项目完成的等级予以拨付;并对项目研究进展、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检查,以及对项目最终研究成果进行鉴定结项工作。

二、单位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下达项目管理计划,对项目研究、经费使用等情况进行管理;督促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设计内容进行研究,按时办理结项手续;做好项目延期、增减课题组成员、调整研究内容等变更申请的审批,并报送省社科规划办备案。

三、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设计内容开展研究,及时报送项目研究进展情况报告,按时完成研究任务,并严格按照《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结项手续。

如同意以上条款,请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即刻生效。各方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严格执行各项规定要求。

本协议一式三份,分别由省社科规划办公室、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及项目负责人保存。

省社科规划办公室:同意

(签署意见并盖章)

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签署意见并盖章)

项 目 负 责 签 字:

篇6: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网

第一条 为加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的管理,有效和合理地使用资助经费,进一步稳定我省研究队伍,多出成果,多出人才,根据国家财政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科学基金的特点,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的申报、使用,应本着勤俭办事的方针,精打细算,力求节约,充分利用现有仪器设备等工作条件和可以利用的协作条件。

第三条 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经费管理采取以下办法:

1.按项目一次核定经费,并一次拨至项目承担单位。

2.项目承担单位按项目研究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期拨至各项目负责人,年终结转。

3.项目结束后按批复后的决算核销经费。

4.资助经费拨至项目承担单位,在本单位领导和财务、审计、科研管理业务部门的管理监督下,由项目组按计划支配使用。财务部门应设置独立账户进行核算,年终按规定报送决算。

第四条 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任意截留、挪用或挤占。

第五条 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开支范围,限于资助项目研究工作直接需要的费用,主要包括:

1.科研业务费:实验用动植物的购置、种植和养殖费,计算、测试、分析费(使用本单位设备的只收消耗费),本项目所必需的国内调研和学术会议费,业务资料、报告、论文印刷费,经单位有关部门批准的临时用工劳务费。

2.实验材料费: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性物品购置费,标本、样品采集加工费,运杂包装费。

3.仪器设备费:专用仪器设备的购置费,运杂包装费和安装费,自制专用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和外协加工费。但交通运输设备、声像录放设备、复制打印设备、空调冷藏设备、办公设备等费用不得列入。如特殊需要,应说明情况,报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科学基金委)审批。

4.实验室改装费:根据资助项目研究工作需要,改善实验室条件所进行的简单装修费用。土建、房屋维修、实验室扩建费用不得列入。

5.协作费:指外单位的协作者承担资助项目研究工作所需的经费。

6.管理费:资助项目承担单位,应为资助项目的研究工作提供良好服务。项目承担单位对每个项目提取的管理费不得超过资助金额(协作单位不得重复提取)的5%,最高金额不得超过一万元,用于充抵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应分摊的水、电、暖、气等费用和其它费用,不得层层重复提取或提高限额。有合作单位的项目按各自的研究经费提取管理费。

7.项目承担者生活补贴费:项目承担者可根据实际参与工作天数和工作量提取生活补贴,不直接参加项目研究的人员不得提取补贴,生活补贴总额最多只能占项目总经费的20%。

第六条 购买大型仪器设备,须详细说明理由,报省科学基金委审批,仪器设备购置费不得超过项目资助经费的1/3。

第七条 本办法规定的开支范围,不包括国际合作交流经费。

第八条 资助项目的拨款,省基金委以《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合同书》为凭一次拨给承担单位;拨款由项目承担单位待收到资助项目研究工作进展报告,经审查后,工作进展正常的,按《经费开支计划》中相应的用款额拨款;工作进展不正常或经费使用不当的,将减少或暂停拨款,以至撤消资助。不按时提交研究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的,暂不拨款。

第九条 资助项目协作者所需经费,由受资助项目负责人提出意见,由其所在单位将协作者所需经费划拨至协作者所在单位进行监督、管理,由协作者支配使用。

第十条 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的使用、管理,要方便科研,有利于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计划内的支出,均由项目负责人审签,并可根据研究工作进展和器材供应情况调整用款计划。调整用款计划,须经所在单位领导审批。如改变用途,须报请省科学基金委审批。

第十一条 资助项目所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科学基金财务工作。对财务管理混乱的单位,省科学基金委将视情况给予必要的处理。协作者所在单位,应按规定向资助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提供财务报表。

第十二条 资助项目一经批准,不得无故中止。资助项目负责人如调动工作,需把资助项目带到新单位继续开展研究的,应写出书面报告,商得调出、调入单位同意并签署意见,经省科学基金委同意后,可将结余经费划拨到新单位继续使用。

第十三条 资助项目因故中止或撤销,申请者所在单位必须向省科学基金委提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止报告》,并及时清理帐目,将余款和已购器材处理收入,悉数交回省科学基金委。经省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审查后核销。

第十四条 资助项目计划实施结束后,应抓紧清理历年收支帐目,在两个月内编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决算表》,连同其它总结材料,一式两份报省科学基金委办公室,经审查签署意见后,批复所在单位核销。已拨经费结余,仍用于受资助者的研究工作。

第十五条 资助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应接受省科学基金委和所在单位审计部门的定期审计或专项审计。编报的《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决算表》,应经审计部门签署审计意见。

第十六条 资助项目的项目组成员、协作者及所在单位,均应严格遵守国家财务制度和本办法规定。对于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或挤占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所在单位财务部门有权抵制和越级反映。科学基金委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撤销资助、不受理当事人或所在单位再次申报科学基金项目等措施,以至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 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所在单位,应加强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省科学基金委办公室将进行抽查,受资助者和所在单位应积极配合,如实反映情况。

篇7: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网

发布时间: 2006-11-9 10:21:19

来源: 山东省公安民警优抚基金会

山东省公安民警优抚基金会基金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山东省公安民警优抚基金会的资金管理,不断扩大基金,规范基金运作,保证基金安全,切实做好对因公牺牲、伤残和因伤、病、亡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公安民警家庭的优抚工作,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山东省公安民警优抚基金会章程》,制定本办法。

一、基金筹集

(一)筹集原则:依靠政府支持与多方筹措相结合;民警自愿捐赠与社会各界捐助相结合。

(二)筹集对象:财政部门;省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和团体;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及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现役官兵。

(三)筹集项目:各种货币、有价证券、固定资产、权益及委托奖励。

(四)筹集办法:

1、民警每人每年自愿捐赠善款30元,由各市公安机关政工部门于每年3月底前收交。对于自愿另行捐助的,基金会予以支持和鼓励。各单位于每年年底前编报捐赠人员名册一份。

2、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

3、大力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的捐助。

4、对捐款达到一定数额的单位和个人,由公安厅颁发荣誉证书;对合法收入来源捐赠者,可授予名誉职务。具体如下:

对捐赠1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5万元以上的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对捐款5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20万元以上的个人,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名誉理事;对捐款10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50万元的个人,颁发荣誉证书,授予名誉常务理事;对捐款30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100万元的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匾,授予名誉副理事长。

5、筹集基金部门:基金管理办公室。

二、基金运作

(一)运作原则:遵纪守法、确保安全、最大增值。

(二)基金运作配置比例和增值途径:

1、基金的50%左右存入银行或购买国债,获取利息。

2、购买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获取利息,用于投资有价证券的资金不超过基金总额的30%。

定向捐赠或与捐赠方事先另有约定的,不进行有价证券投资。

3、根据需要,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设立企业法人或非法人经营机构,或设立民办非企业单位,按一定比例收取税后利润。

4、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参与经济活动,获取利益。

(三)运作方法:

1、基金会所有资金存入银行,开设独立基本帐户。

2、在确保基金安全增值的前提下,购买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设立企业或非企业单位、参与其他经济活动时,须按以下权限审批:

对单项100万元(含)以下的投资由理事长审批;

对单项100万元(不含)以上的投资由理事会审批。

所有投资须由基金会业务部门充分考察论证提出意见,经秘书长、副理事长审核后,并按批准权限审批。运作中要依法完善合同、协议等文书。基金会每末进行一次认真核查。

3、运作部门:基金管理办公室。

三、基金使用

(一)使用原则:专款专用、专人管理、单独核算、监督审计。

(二)补助的范围和标准:

1、抚恤补助金

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处置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等工作中牺牲的公安民警家属,发给抚恤补助金5000元。其中,有下列情况者对民警家属加发抚恤补助金:

一 等 功 5000元

英模或相当于英模 15000元

革 命 烈 士 25000元

同时具备两个上述补助条件的,按最高标准发给,不累计发放。以上标准只享受一次。

2、因公伤残补助金

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处置突发事件和抢险救灾等工作中负伤致残的民警,根据民政部门确定的伤残等级,按以下标准发给伤残补助金:

十级 800元

九级 1000元

八级 2000元

七级 3000元

六级 4000元

五级 6000元

四级 7000元

三级 8000元

二级 9000元

一级 10000元

以上标准只享受一次。

3、特困补助金

因公牺牲、伤残和因伤、病、亡造成民警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酌情发给1000元至10000元的补助金。其中,因器官移植、癌症等重大疾病住院有特殊困难的民警,可发至20000元的补助金。情况非常特殊的,进行专项研究补助。

4、慰问金

省公安厅统一组织的慰问英烈、牺牲民警的家属等活动的慰问金。

5、助学金

考入大专以上学校的烈士、英模或相当于英模、因公牺牲及伤残(六级以上)民警的子女,按以下标准发给助学金:

大专生 3000元

本科生 5000元

硕士生 6000元

博士生 8000元

考入大专以上院校的家庭生活困难民警子女,按以下标准发给助学金:

大专生 1500元

本科生 2000元

硕士生 2500元

博士生 3000元

以上标准只享受一次。

6、符合基金会宗旨的重大活动的支出。

7、基金会将根据基金的运作和发展情况,经理事会研究同意,适时调整抚恤补助金的发放标准。

(三)抚恤补助金的发放程序

1、有父母(或抚养人)无配偶的,发给父母(或抚养人);

2、有配偶无父母(或抚养人)的,发给配偶;

3、既有父母(或抚养人)又有配偶的,由其父母和配偶商定,意见不一致的,各发半数;

4、无父母(或抚养人)、配偶的,发给子女;

5、无父母(或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不满18周岁的弟妹;

6、无父母(或抚养人)、配偶、子女、不满18周岁的弟妹的,有岳父母或公婆的,发全数;

7、无上述亲属的,由基金管理办公室与牺牲民警所在单位研究处理。

(四)优抚基金发放审批程序

1、由各级公安机关政工部门根据以上条件和标准,核实材料,提出意见,填报《山东省公安民警优抚基金会补助金审批表》,和有关证明材料一起逐级上报至基金管理办公室,按批准权限审批。

2、优抚基金发放中,属于特困补助金、慰问金、助学金和符合基金会宗旨的重大活动的支出,由秘书长提交厅政治部或厅领导作出批示和意见后,再由基金会按程序办理。

(五)优抚基金发放审批权限

各项补助金的审批工作,由基金管理办公室根据章程和本办法提出意见,报秘书长审核,按批准权限审批。

1、抚恤补助金和因公伤残补助金属于按标准例行发放的,由基金办公室审核,秘书长审批。

2、符合范围标准的特困补助金、慰问金、助学金的发放和符合基金会宗旨的重大活动的支出,按以下权限审批:

(1)1万元(含)以下的,由办公室主任审核,秘书长审批;

(2)1万元(不含)以上5万元(含)以下的,由秘书长审核,副理事长审批;

(3)5万元(不含)以上10万元(含)以下的,由副理事长审核,理事长审批;

(4)10万元以上(不含)的提交理事会审批。

3、按照省公安厅或政治部领导批示,由基金会按程序办理。

(六)工作中发现对不符合优抚条件的人员,因弄虚作假等而申领优抚金的,一经发现核实,全额收回已发放的优抚金,并予通报批评。构成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按有关规定追究处理。

(七)基金会日常工作所需费用支付

由基金会办公室编报预算,征求政治部领导意见后,经秘书长审核报理事长批准。计划内开支按审批权限,分别由秘书长、副理事长和理事长审批。

四、基金监督

1、基金会每年向省公安厅报告一次基金会收支情况。

2、基金会每年向省公安厅和省民政厅报送工作报告。

3、接受民政部门指定的会计事务所的审计和监事的监督审查,并在理事会上公布审计结果。

4、审计部门和监事通过监督,发现基金会工作人员违反基金审批程序的权限的,有权提出意见和建议,对玩忽职守造成基金会资金流失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及领导的责任。

五、本办法由基金会理事会负责解释。

篇8: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初探

一、严格规范财务行为

财务管理人员要依法筹集资金和使用资金,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搞好基金的计划、分析、核算、控制和考核, 如实地反映基金收支状况, 加强对基金的监督检查, 确保其安全。为保证社会保险按时、足额收缴和支付, 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缴费单位如实提供单位的用工情况、职工工资表、财务报表等与社会保险有关的原始资料。社会保险基金按险种分别建账、核算, 设立单独基金专户,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专款专用。社保经办机构在做好财务分析的基础上, 认真做好基金的预算工作, 并严格按上级批准的预算执行, 及时分析收支情况, 定期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纠正存在问题, 对基金实行实时动态监控, 努力实现合理使用社会保险基金。

1、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规定, 按时、足额地筹集, 坚决杜绝擅自减免和截留应缴的社会保险缴费。要细化各个险种的收入, 对其产生的利息、财政补贴、转移、其他等收入按照项目规定进入各个险种的专户。缴存时,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凭证进行记账。对所管辖的单位和个人所提供的资料要整理存档, 并定期对参保单位进行缴费稽查。

2、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

按照规定的项目、标准支出, 不得以各种借口增加支出项目和提高支出标准。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包括养老金支出、失业保险金支出、基本医疗支出、工伤待遇支出、生育费支出等。设立保险基金支出专户, 明确用途。

3、严格收与支的管理。

加强对各个险种的基金收入、支出帐户的监管力度, 认真审核原始凭证, 并据此进行入帐、收款和付款。做好各项基金决算的编制, 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执行力。

二、强化财务监督管理

1、要加强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政策业务学习。

重视和加强经办机构相关人员的政策和业务的学习, 切实提升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转变管理理念, 不断提高创新意识, 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方面管理监督的工作水平。

2、要强化社保机构内部控制制度。

搞好内部管理与监督, 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断地改进工作作风, 形成对社会保险基金全面、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审计制度, 研究有效并且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和办法, 控制社会保险基金的风险。

三、加强非现场管理及监督

社会保险基金非现场管理监督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对手工报送或者网络传输的数据资料进行检查和分析, 掌握被监督单位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制度运行的状况, 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一种远程监督。有效地开展非现场管理监督, 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 促使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监督转变, 对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管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非现场监督工作。

确定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指标体系和数据库结构, 制定数据标准和工作的流程, 专门开发了社会保险管理软件。基金监管应用系统, 要从数据的采集起步, 实现对银行、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基金管理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监控和分析。进一步规范数据指标、宏观决策和业务管理等工作, 实现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运行情况的网络化监督, 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完整。在实施非现场监督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 本着实施的范围是由点到面, 数据信息是由简到繁的原则, 及时总结经验, 不断补充和完善。

2、增加社会保险监督内容, 扩展所需监管数据的指标。

实施符合非现场监督技术要求统一的、规范的数据库, 在数据中心生产区集中建立社会保险业务和基金财务数据库, 为基金监督提供准确、完整和及时的数据信息, 以此为依托, 按照全国统一的基金监管指标体系的要求, 从生产区采集基金征收、管理、支付等环节的业务, 在交换区建立统一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数据库。借助金保工程网络, 通过金保工程业务专网, 进行基金监督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逐步地实现与财政、税务、公安、银行、统计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的联网, 并通过网络获取相关的监督数据。建设满足需求的应用系统, 不断升级财务管理服务软件, 实现业务管理软件与财务管理软件的无缝对接。设计统一规范的非现场监督工作流程, 确定指标需求, 建立基金监管应用系统, 完善宏观决策和业务管理等应用系统, 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制度的运行状况实施有效的监控、评估和分析。

3、规范核算管理的方式, 满足非现场监督需求。

社保险办机构要按照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政策规定和全国统一的基金监管指标的要求, 规范核算管理的方式, 细化核算的有关内容, 以满足非现场监督的需求。掌握实情, 提高质量, 使监控从生产区数据库转入交换区基金监管数据库的数据信息确保准确、及时和完整, 及时审核和分析各项数据指标及其变化, 对结构不合理、波动异常以及相关数据不匹配等情况, 应进一步访问宏观决策和业务管理等应用系统, 并运用传输、查询等功能查明数据指标影响因素、形成过程, 与业务、财务的原始数据进行核对, 及时发现问题和疑点。必要时可通过函件、询问和咨询以及进行现场监督等方式进一步地了解情况, 查清问题。对于非现场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与被监督的单位进行沟通, 反馈监督的结果, 提出整改的要求。发现重大问题的, 要及时向上级监督机构报告。监督机构要按月、季度、年度编写非现场监督报告。非现场监督报告应以事实为依据, 突出进行量化分析, 做到依据详实, 问题清楚, 观点明确, 情况完整、无误。社保部门应当配备必要的设备, 为非现场监督提供较好的物质条件。同时要加大培训的力度, 不断丰富计算机、审计、财务、金融、法律等相关知识, 提高基金管理监督人员的业务素质, 胜任非现场基金管理监督工作。

摘要: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完整性, 关系到广大参保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是保证基金的安全和社会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行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篇9:完善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经过二十年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险现已基本构筑起了包括企业事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框架体系。而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基金是政策性比较强的专项基金,它与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随着社保基金的不断改革发展,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也在逐步的规范。

一、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机关事业社保基金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其存在的问题还是显而易见的。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管理监管不给力

尽管近几年来加大了基金检查、监管力度,法律法规也正逐步地完善,但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的机关事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和营运等各个环节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很难用相应的法律机制来解决,事后又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比如在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方面,逃避参保缴费现象比较普遍,社会保险基金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征缴的征收率比较低,长期欠费难以清理;财政、地税、劳动保障和社保经办机构各自要承担怎样的监管责任,如何实施监管职责都不是很明确。因此,社会保障基金被挪用、挤占和贪污现象是没法杜绝的。

(二)基金规模庞大,但其运作效益低下

目前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基金以县(市)为单位实施基金统筹,积累的社保基金都分散在县(市)管理。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性为主,投资模式单一,除保证正常开支外,其结余部分仅限于存人专业银行或购买国债,基金运转不够灵活。有的基金结余只能存入财政专户,利息收入尚不能保证全部划入,积累的社保基金不仅不会保值增值,反而在贬值。另外,庞大的社保基金对各大银行也有强大的吸引力,银行之间也会争相存储社保基金,造成了基金存储分散,存款期限较短,基金难以有效增值。

(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缺乏专业的基金经营管理能力

目前的制度规定,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征缴以及管理运营全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金事务与日常事务的冲突逐渐加大,大量的工作使其根本无暇顾及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问题,再加上基金的管理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具备非常专业的知识与相关的从业经验,因而,社保经办机构在基金理财能力上的缺陷就暴露了出来。高,特别是实地稽核,需要花销一定的差旅费,没有经费保障是导致实地稽核工作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

二、多种方式拓展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

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在方法与途径上加强监督与管理,保证机关事业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性。

(一)完善法规,将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着力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上下功夫。强化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作保障。国家要尽快确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建立社保基金投资运作机构和方式,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同时,还要明确社保经办机构、地税、劳动保障和财政等部门的职责,强化相关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力度。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法制不健全。所以,及时修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迫在眉睫。

(二)强化监管,确保机关事业社保基金安全增值

目前有的社保基金存在贬值现象,确保基金的安全增值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首先要抓紧完善基金运营管理办法,对各项社会保险基金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内部操作实行制度化管理,要互相监督,形成严格的制约机制。其次要提高基金管理透明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筹集、管理、使用和运作情况,接受监督。另外,还要进一步研究基金保值增值的政策措施,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支持力度,提高基金回报水平。

(三)求实创新,实现微机化工作方式,提高基金管理服务水平

由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缺乏专业的基金经营管理能力,在现有的条件下,有的地区求实创新,实现了微机化的工作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比如,山东的一些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处根据近几年的工作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均已开发出自动化管理程度很高的管理软件,实现了微机联网办公,使保险基金管理日趋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基金管理的服务水平。

(四)积极探索,健全基金稽核内控制度

要切实做好稽核工作,机关事业单位须制定好稽核内控制度,坚持在征收、拨付的每个环节中人人都要签字,层层把关。同时,采取实地稽核与书面稽核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应收尽收,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以权谋私等现象。

(四)内部稽核力量薄弱,稽核不到位

机关事业社会保险参保人员、参保基数等基本情况均由单位申报、经办机构审核确认,然后再进行抽样稽核。因为各社保经办机构人员编制比较少,有的地区没有专门的稽核工作部门和稽核人员,稽核工作一直不到位,有的是由其他科室临时代管代办,有的甚至由业务人员和财务人员兼任,最后变成自己稽核自己,稽核效果根本不明显。另外因稽核工作成本

篇10:广东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网

粤财综[2009]53号

各地级以上市财政局、建设局(委),各县(市、区)财政局、建设局,省直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和改进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77号)和《广东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95号)的有关规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建设厅

二〇〇九年四月十四日

广东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加快推广新型墙体材料,促进节约能源和保护耕地,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综[2007]77号)以及省政府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以下简称专项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按工程隶属关系,分别由省、市、县(县级市,下同)分级征收,全额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年终结余结转下年安排使用。第三条 专项基金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以下简称墙革办)负责征收和使用管理,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委托其他单位代为征收。

第四条 专项基金征收、使用和管理应当接受财政、审计和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征 收

第五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前,按照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或规划审批确定的建筑面积一次足额预缴专项基金,标准为每平方米10元。

建设单位持已预缴专项基金的财政票据,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六条 国家、外省、外资及部队在广东投资的建筑工程项目,在省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施工手续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负责征收;在市、县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施工手续的,分别由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负责征收。

省属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市、县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施工手续的,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委托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代征收。

第七条 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基础完工回填土前和主体工程完工后抹灰(批荡)前,应分别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书面提出项目现场验收申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收到验收申请后,应及时完成现场验收,并做好现场验收记录。经验收的项目,建设单位应于主体工程竣工后30日内申请办理专项基金返退结算,并提交专项基金返退申请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出具的使用墙体材料验收记录、专项基金预收款票据、购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全部原始凭证和主体工程验收备案报告等资料。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应按以下规定及时办理专项基金的清算手续,多退少补。

建筑工程全部(含基础部分)按规定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10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占墙体材料总使用量实际比例达到60%的,专项基金按以下比例返退:

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90%小于100%(含90%不含100%,下同)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9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80%小于90%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8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70%小于80%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70%;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大于60%小于70%的,专项基金预收款返退60%。

专项基金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予返退: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比例未达到60%的;逾期未申请返退专项基金的;建筑工程基础完工已回填土或主体工程完工已抹灰(批荡)而难以查验其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情况的;使用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确认的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国家和省明令禁止的墙体材料的;违反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或未通过建筑节能工程分部验收的。

本文下发前预缴的专项基金,返退标准按原规定执行。

专项基金不得重复收取,也不得在墙体材料销售环节征收,严禁在专项基金外加收任何名目的保证金或押金。

第八条 除国务院、财政部规定外,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扩大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或减、免、缓征专项基金。

第九条 征收(预收、退费、结算)专项基金时,应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广东省政府性基金(预收、退费、结算)通用票据》。票据的使用和管理按照省财政部门的统一规定执行。

第十条 建设单位缴纳的专项基金(不予返退部分),计入建安工程成本。第十一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征收的专项基金预收款应先全额缴入经本级财政部门同意设立的“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结算专户”(以下简称“结算专户”)。准予返退的预收款,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会同财政部门审批后办理资金的返退;不予返退的预收款,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会同财政部门于清算的当天或次日上午(节假日顺延)从结算专户划转缴入同级国库。

已实行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的地区,按改革后的程序办理专项基金的预收、返退和缴库手续。

结算专户应设置“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预收款”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缴库款”两个明细科目核算。

第十二条 专项基金收入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列第103类“非税收入”01款“政府性基金收入”19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

第十三条 专项基金代征手续费按实际代征缴入国库的2‰比例,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专项基金支出预算安排和拨付。

第三章 使 用

第十四条 专项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使用范围包括:

(一)新型墙体材料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贴息和补助;

(二)新型墙体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以及相关标准、规范和图集的制定;

(三)新型墙体材料示范项目和农村新型墙体材料示范房建设及试点工程的补贴;

(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宣传、培训;

(五)代征手续费;

(六)经地方同级财政部门批准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有关的其他开支。第十五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履行职能所必需的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通过部门预算予以核拨,不得从专项基金中列支。

第十六条 专项基金收支预算编制、预决算管理和资金财务管理,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应将专项基金收支情况报同级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

第十七条 专项基金用于新型墙体材料基本建设工程或技术改造项目的,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使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及项目可行性报告;

(二)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组织专家对项目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查;

(三)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科研开发项目,应按国家规定的审批程序和管理权限办理;

(四)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纳入专项基金预算;

(五)财政部门根据专项基金预算拨付项目资金。

第十八条 专项基金用于科研开发项目的,应组织调研,符合墙改科研开发项目立项要求的,由项目承建单位提出科研开发项目计划任务书,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组织专家论证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应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墙材革新科研开发项目合同书》,项目完成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会同有关部门验收。

第十九条 专项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和更新改造的,作为增加国家资本金处理。

第二十条 专项基金支出在“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列第215类“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03款“建筑业”04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不及时足额缴纳专项基金的,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督促补缴应缴的专项基金,并自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应缴未缴专项基金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第二十二条 建设单位虚报建筑面积以及新型墙体材料购进数量的,由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责令改正,并限期补缴应缴的专项基金。第二十三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墙革办)及其委托单位不按本实施办法规定征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不按规定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财政票据,或者截留、挤占、挪用专项基金的,由同级财政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建设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执行,省财政厅、省建设厅《关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粤财综[2005]164号)同时废止。

附 件

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一、砖类

(一)非粘土烧结多孔砖(符合GB13544—2000技术要求)和非粘土烧结空心砖(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二)混凝土多孔砖(符合JC943—2004技术要求)。

(三)蒸压粉煤灰砖(符合JC239—2001技术要求)和蒸压灰砂空心砖(符合JC/T637—1996技术要求)。

(四)烧结多孔砖(仅限西部地区,符合GB13544—2000技术要求)和烧结空心砖(仅限西部地区,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二、砌块类

(一)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GB8239--1997技术要求)。

(二)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符合GB15229—2002技术要求)。

(三)烧结空心砌块(以煤矸石、江河湖淤泥、建筑垃圾、页岩为原料,符合GB13545—2003技术要求)。

(四)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符合GB/T11968—2006技术要求)。

(五)石膏砌块(符合JC/T698—1998技术要求)。

(六)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符合JC862—2000技术要求)。

三、板材类

(一)蒸压加气混凝土板(符合GB15762—1995技术要求)。

(二)建筑隔墙用轻质条板(符合JG/T169—2005技术要求)。

(三)钢丝网架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JC623—1996技术要求)。

(四)石膏空心条板(符合JC/T829—1998技术要求)。

(五)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简称GRC板,符合GB/T19631—2005技术要求)。

(六)金属面夹芯板。其中:金属面聚苯乙烯夹芯板(符合JC689—1998技术要求);金属面硬质聚氨酯夹芯板(符合JC/T868—2000技术要求);金属面岩棉、矿渣棉夹芯板(符合JC/T869—2000技术要求)。

(七)建筑平板。其中:纸面石膏板(符合GB/T9775—1999技术要求);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符合JC/T564—2000技术要求);纤维增强低碱度水泥建筑平板(符合JC/T626—1996技术要求);维纶纤维增强水泥平板(符合JC/T671—1997技术要求);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符合JC/T1996技术要求)。

四、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工业废渣、农作物秸杆、建筑垃圾、江河(湖、海)淤泥的墙体材料产品(烧结实心砖除外)。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班主任下学期工作计划下一篇:与客户之间的沟通礼仪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