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到》教学设计

2024-04-24

1《秋天到》教学设计(精选7篇)

篇1:1《秋天到》教学设计

《秋天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天气、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知识要求:学会7个生字及新词,认识13个字。

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二、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难点:“转”“黄”的写法。

三、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秋天景象的图片、音乐磁带。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些季节吗?现在是什么季节呢?(板书课题)你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吗?

2、展示:师生展示收集的关于秋天的资料,学生说说秋天的特点,教师总结。

(二)、进行新课

1、抽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正音,自主学习课文生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的预习情况。(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读错,如:平翘舌、鼻边音、前后鼻音、是否是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写错;可以组什么词;什么结构;什么偏旁)

(2)、课堂内交流生字学习情况,抽学生教读、教学生书空,教师指导,板书重点。

易错音的字:多音字:“转”zhuan(转凉转换转化)zhuan(转动转圈)翘舌音字:爽收霜边音字:凉 三拼音字:转凉爽霜降香黄后鼻音字:丰

v去掉两点的规律:菊

易错形的字:转排(注意笔顺)

课堂组词(开火车形式进行),说结构、偏旁教师简要板书。

(3)、学生自由书空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巩固。

3、再读课文思考: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

(2)、给课文生字组词

(3)、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1、抽认课文生字,听写部分生词。

2、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秋天有哪些特点?

板书:八月——秋天到九月——秋收忙十月——寒霜降

(二)、学习新课

1、抽生读课文第一节★读懂了些什么?重点了解:天气变化(天转凉、风变爽);有关蟋蟀秋天活动的只是。

★你还知道秋天的天气有什么特点吗?还有其他的一些动物他们在秋天干什么呢?

★你喜欢秋天这样的天气吗?谁来读出喜爱的感情来。教师通过让学生体会重读部分表现特点的词语的方法读出感情。

2、秋天到了,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看书上插图,学生回答。齐读课文第二节,思考:

★ “秋收”什么意思?农民伯伯秋天都收了些什么呢?

★ “田野翻金浪”指的是什么?

★农民伯伯丰收了,他们心情怎样?谁来读出这种心情?指导朗读,着重从快慢、轻重上进行指导。

3、在秋天,同学们喜欢什么景物呢?同桌交流收集的关于秋天景物的资料,说说为什么喜欢他。自由读课文第三节,这一节为我们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大雁排成行,去干什么呢?喜欢吗?读一读。

(三)、拓展升华

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后,知道了些什么?你喜欢上秋天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如:画一画秋天的景物;写一些关于秋天的句子;读一读描写秋天的文章。

(四)、指导诵读

1、总结课文,理清这首诗歌的顺序,感知文章写法。

写了些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按照板书总结回答)

2、按节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课文

2、画一幅秋天的画或者抄一段描写秋天的文章,用来办教室墙报。

(纸张大小教师统一,对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板书设计:

八月——秋天到 九月——秋收忙

十月——寒霜降

风变爽瓜果香 菊花黄 蟋蟀把歌唱)

(天转凉

(鱼虾肥田野翻金浪)(枫叶红大雁排成行)

篇2:1《秋天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观察秋天的特点,探究秋天自然界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充分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秋天到来的愉快; 能力目标:创造性地表达对秋天的认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秋天的特点,探究秋天自然界的变化。难点:创造性地表达对秋天的认识和情感。

教学过程:

活动

(一)——传递秋天的信息。

1、赏秋天。

小朋友,瞧,今天有一位小客人来到了我们中间,他就是——爱爱鸽(课件演示),他带来的见面礼是什么呢?

原来,他是来向我们传递一个新的信息——秋天到了。

秋天已悄悄来到我们身边,欣赏了五彩斑斓的秋景图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2、吟秋歌。

秋天到了,秋天到了,我们高兴,我们惊奇,我们欢呼,有一首儿歌正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让我们一起来吟诵吧!

采用多种方式读儿歌。

(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激情,在朗读中抒情,读出对秋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活动

(二)——寻找秋天的足迹

3、找秋天。

秋天来到了池塘里,瞧,池塘里的荷花怎么样了? 秋天来到了田野里,瞧,田野里的水稻怎么样了? 秋天还到了哪儿去了呢? 它又给哪些景物穿上了新装呢? 让我们一起来找秋天吧!四人小组合作,互相讨论: 秋天来到了我们身边,说说自己看到了秋天的哪些景色,并共同完成一幅“秋色图”。

4、说秋天。

各组派代表交流找到的秋天,并将图画贴在黑板上,教师给找得好、说得好、画得好的几个组送上红五星。

5、师总结:

篇3:1《秋天到》教学设计

一、朗读入文,在“悄悄”中读出真情

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的人生经历有限,对情感的体悟有限,对生活的理解更是缺乏,唯有朗读,才能让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把文本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

在《秋天的怀念》一文教学中,教授者分三步朗读:

(一)读外引资料,奠定对全文情感基调的理解。朗读《合欢树》中关于母亲的资料,谈感受。学生很容易就读到了母亲对儿子的浓浓的爱,同时也读出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

(二)读全文,读出理解。以自由朗读形式,读出自己的理解。新课标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悟。每位同学的个性不同,理解不同,自由朗读更有利于学生个体沉浸到文本中去感作者所感。全班朗读声音不大,但是同学脸上的表情很丰富。

(三)读片段,读出韵味。读最能打动自己的句子或段落,在前两种形式的朗读造势下,学生能够把自己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想史铁生所想、感史铁生所感,或怒或悲,或悔或痛。在读到母亲让儿子“好好活”时,有的同学甚至用到了颤音,带着哭腔,已经进入到了当年的那一幕中了。在一步步朗读中,开启了心扉,生与师、与文本、作者之间有了情感上的和谐共振,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境。朗读,在潜移默化中把真情滋润于心田,润情于无声中。

二、品读探文,在“悄悄”中品出真味

朗读能大体把握情感基调,而品读才能悟其真味。品读是对语言的推敲、揣摩、分析、理解,对语境的体味。酒不品不知其味,文章不品不知其意之美。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文学,就是教会学生通过品读语言,品出情感,品出文化,提高自身素养。一个看似无味、平淡的语句,如果能够低下头来咬文嚼字,斟酌把玩,就可以愉悦身心,从文字中获得生活的顿悟。

(一)品读文字,还原心情。《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在心底想让儿子“好好活”,可是儿子是如何没有“好好活”?品读第一段脾气暴躁的相关文字,边读边想象当时“我”的动作神态,感受“我”的心情。学生说,当时“我”因失去双腿内心极度痛苦,见不得所有美好的事物,恨不得把所有美的东西都毁灭掉。由此,授课者顺势而导,在此情此景下,“我”坐在窗前,看窗外唰唰啦啦飘下的落叶,“我”心里会怎么想?

生1:我为什么会那么悲催?老天待我不公平啊!

生2:我的腿失去了,我就像失去翅膀的小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啊?

生3:我的生命就像那凋零的落叶一样,终有一天会回归尘土,这就是命运!

生4:我在感慨自身命运的同时,也许正是看到了落叶的凋零时纷飞的绚丽,想到了哪怕是生命消亡,也会有瞬间的美丽。应该答应母亲去看看北海的花。

通过还原当时情景,还原人物内心情感,品读出了人物面对巨大打击时的痛苦自闭、矛盾悲哀的复杂情绪,为进一步品味伟大的母爱奠基。

(二)品读文字,演绎情景。“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好好活”这是一句很有震撼力的一句话,然而学生的初读品味,只能品出母亲对儿子的爱,至于到底爱到了怎样的地步,学生无法理解。通过情景再现,让一生朗读,两生表演(一生演母亲,一生演“我”),儿子“狠命捶打”双腿,恨不得去死的狂暴演得淋漓尽致,母亲的深深担忧、无奈,那种强忍痛苦只求儿子“好好活”的情景再现了出来。由此,授课者出示《合欢树》中的话:“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你能理解母亲的苦吗?

一个情景表演不仅演绎了母子当时的情境,更是调动了学生对整篇文本把握的文字信息,加以整合思考、理解、感悟。语文课堂需要的不是教师的讲析,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入到文字中,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体验中。至此,课堂越来越活,学生纷纷从文字中寻找母亲的苦,又从母亲的苦中感受到了母亲源于内心的磅礴的大爱。母亲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了,课堂上剩下的是无尽的唏嘘。爱不是一句空话,是一种沉甸甸的感受,行走在品读中,正如这位母亲一样悄悄地感受着。

(三)品读语言,体悟真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品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互动的过程,读者从己身已有的情感体验出发,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触摸作者的灵魂并产生思想的触动、情感的共鸣,我们正需要这种富有营养的文字来提升对亲情的感悟。

在品读文字的积累下,授课者问:当这么一位母亲,小心翼翼地“忽然不说了”“悄悄地”永远地离开了,留下的只是“我那个有病儿子还有未成年的女儿……”以及震撼人心的“好好活”,“我”理解了吗?

生1:我从不理解到理解了,春天花儿那么美,我也不想去看,无法走出阴影,到后来勉强同意去看花,到最后和妹妹俩主动去看花,这是一个变化。

生2:我最后看到了烂漫的花儿,颜色不一,绚丽美好,这就像人的心情。

生3:花儿有花儿的烂漫绚丽,人生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彩多样。

三、拓展阅读,抒写真情

篇4:秋天,到绵阳捕“青蛙”

金秋,听取蛙鸣一片

到绵阳采访时,赵克强刚从南宁参加艾菲奖的终审评选回来。他说,能做艾菲奖的评委,不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三线城市广告公司的荣誉。通过参加艾菲奖的评审,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广告的未来趋势。今年秋天,也是莱德广告的收获季:有八件作品分别入围中国艾菲奖、黄河奖、广州日报杯、广告人实战案例奖,其中还有银奖、铜奖。最让赵克强感到兴奋的是,在这些获奖作品中,开始有了房地产、金融等商业广告作品,这是莱德的突破。

在莱德会议室,记者看到一大堆的奖杯和荣誉证书,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摆不下,更多的都锁在柜子里了。”赵克强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让记者感受到“因为莱德,绵阳在中国广告大奖的领奖台上不再缺席”的含义所在。像莱德这样身处三线城市的广告公司,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全国大奖,着实十分少见。

莱德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多的大奖,在于赵克强一直坚持将创意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根。离开这些深深扎进泥土的根,企业想要长成大树,绝对是不可能的。赵克强说:“以前,莱德的企业理念是‘智慧印证生命,广告实现价值’,现在我们把它改成‘智慧印证生命,创意实现价值’,尽管只有两个字不同,却有天壤之别。因为从广告到创意,代表了更宽更广的发展方向,彰显了莱德的企业价值所在。其实,几年前,我们就已经这样做了,只不过现在才将这句话改过来而已。”

与创意结缘,同赵克强个人经历不无关系。他曾经写过诗,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在中国诗坛闯出了一些名气,在《星星》、《诗神》、《诗林》、《诗选刊》等重要的诗歌刊物以及海外的一些专业诗歌刊物上发表过诗作,得到谢冕等名家的赞扬。虽然现在他不再写诗了,但从一天多的访谈中,记者还能依稀感受到他身上那种诗人特有的灵性和率真。

因为诗人的悟性,在广告创意上,他总能捕捉到灵感。比如去年得过黄河奖的《灾难已经过去,生活还将继续》,今年入围广州日报的《中保财险》,这两组广告的素材,就是从他在北川捐款凭吊时拍的照片中整理出来的。

赵克强说:“我喜欢创意。因为创意不仅能给我带来成就感,更能让我感觉到自己还很年轻,脑袋还行。每当一个好的创意蹦出来后,总是很兴奋,比签了一单大业务还激动……”从他的言语中,记者看到了一个广告人的激情,明白为什么黑马大叔称他“广告智者”了。

莱德的“蛙跳”战术

赵克强将莱德,或者他的事业发展形象比作“青蛙一样生存”。作为一只青蛙,他的生存本领一是两栖动物,陆地或水面都能生存。另一点拥有青蛙一样的弹跳能力。科学家把青蛙的这种能力称为“蛙跳”。

碧叶连天的池塘里,青蛙灵活地在荷叶上跳跃前进,捕食最心仪的猎物;层层设防的敌阵中,攻击部队超越前线直入腹地,夺占一个个中心要点。两者的“ 作战机理”如出一辙。人们形象地把后者这种跳出了线性思维束缚的作战理论称为“蛙跳”战术。

赵克强将莱德广告从一个人,一间办公室,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广告事务所,发展成拥有员工30余人,资产逾千万元的广告公司,并成为绵阳广告行业的标杆企业,就是因为这只“青蛙”懂得“蛙跳”战术。他知道自己只是一只“青蛙”,没有别人块头大,凭关系拿几个好口岸的广告位,或者靠几个大的广告主,就能坐享其成。但是他又不甘“替媒体拉广告自己贴创意设计挣点代理费”的平俗模式。于是,他直入“腹地”,凭借自己在媒体获得的信誉及运作能力,先“买断某个行业的独家广告代理权,而后再竞标该报的全部广告经营的独家代理,再利用手中掌握的媒体资源平台开展广告策划及营售代理等业务”,从而赢得了发展契机。

当然,仅懂“蛙跳”还不行。如果二战而闻名的“蛙跳”战术,需要以海军为“助跳器”一样,赵克强能够实施“蛙跳”战术,在于懂创意策划,又熟悉媒体的运作规律,而且身后还有一大帮信任他的铁杆“客户”。更重要的是他头脑清醒,知道什么经营模式与公司的特点吻合。

赵克强说:“在绵阳,莱德有点特别,广告圈里我们比较懂房地产,房地产行业里我们比较懂广告;传媒圈里我们比较懂营销策划,经营管理方面我们比较熟悉媒体运作……因此,不少第一次与我们接触的客户,一时搞不清楚我们是报社还是广告公司,抑或咨询策划公司。而莱德之所以能发展,靠的就是这种以己之长补己之短的复合能力吧。”

“现在,媒体的代理费年年在涨,单靠媒体已毫无利润可谈,挣的那点钱交了代理费和税费后,就仅够给员工发工资了。幸好,我们每年总能拿到几单营销策划业务。靠营销策划,公司获得了发展的支撑,渐渐有了底气……”面对当下的市场环境,赵克强不无感慨。他告诉记者,今后,在媒体运作方面公司将拓展视野,跳出传统模式的束缚,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青蛙”的几颗心

赵克强毫无忌讳地说:“当初写诗,我争名;做广告,我争利。人生就是江湖,争名争利蹉跎过来,岁月的流淌,渐渐对人生的感悟更深更真。追名逐利最后发现没有太大意义,心开始变得平和。”与赵克强交谈,记者能够明显感受到他所说的那种平和。然而,“平和心”只是他的一颗心。在这只“青蛙”的胸口,还装着几颗心:责任心、耐心、感恩的心……

责任心。莱德生存了16年了,在民营企业中算长“寿”的了。赵克强说,他时常感到累,想歇下来。但是他歇了,公司怎么办?还有30多号人要工作。其中,不少人都是老员工,跟他打拼了很多年,总不能放下他们不管吧。无论是从对员工负责,还是对社会负责的角度,他都必须撑下去。对此,赵克强打了一个比喻:“对于我来说,莱德就是一辆不断加速的汽车。但是这辆汽车没有刹车,只能一路开下去。我的责任就让它不撞车,不落下悬崖……直到汽车坏了那一天为止。”

耐心。十六年来,每个星期六,他总是和全体员工坐在一起,说是学习,其实就是想耐心地向他们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谈一下自己的心得,对某些事物的感悟,目的就是端正他们的心态。他认为,佛教讲渡人渡己,所以,讲不讲是我的事,听不听是你的事;不讲是我不对,听不进去是你不对,我不能因为你不对,而我自己也不对。

感恩的心。莱德的企业宗旨是“以德为本天地宽”。一个人如果德行不好,品德不好,怎么能做好事。因此,“德”字被赵克强放在首位,成为他本人及公司员工的基本准则。为此,赵克强以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他参与公益事业,创意公益广告,同时,还与朋友一起组织了“一元爱心协会”,每天往“一元爱心储蓄袋”中放一元钱,用以支助那些急需援助的人。同时,这种每天捐一元钱的行为也是培养自己成为一名爱的毅行者的自我修炼。

篇5:《秋天到》教学设计

本文是“秋天”单元中的一首小诗歌。共有三节,三节的句子结构基本相同,小节与小节、句子与句子之间基本对称,格律整齐,朗读起来,琅琅上口,简短的句子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把秋天的景色、特点等描写了出来,很适合儿童朗读、背诵和理解。

课标目标及要求:

1、认识生字13个,会写生字7个。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整齐的格律,并能熟练背诵。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诗歌和生活中的观察,认识秋天的`特点。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走进大自然和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诵读。

教学方法

1、教法:言语激励法、启发引导法

2、学法:观察法、讨论法、朗读体会法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猜,梁老师在一年四季中最喜欢哪个季节?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当说出是秋季时,让学生猜一猜老师为什么喜欢。)

2、教师提供古诗《秋夕》,教学生诵读。

3、谈话揭题: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关于秋天的小诗《秋天到》。(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观察图画,你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练读,要求学生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

2、全班交流不认识的字和识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体会课文严整的格律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课文严整的格律。

2、学生练习有节奏地朗读(方式:同桌互帮互学)。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句式的对仗工整:

(1)请学生观察第一小节中的句子有什么特点。

(2)师生练习对对子:天对 ,凉对 。

(3)依次做第二、三小节。

对对子:鱼虾对 ,肥对 ,枫叶对 ,红对 。

4、同桌交流:看谁读得有节奏,谁读得流利。

5、指名学生诵读课文。

四、三读课文,教师指导理解朗读。

1、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理解:

(1)从诗中,你知道秋季有几个月吗?

(2)秋天天气有什么特点?

(3)秋收都能收获什么?谁收获鱼虾?谁收获瓜果?都有哪些瓜果在秋天成熟?

(4)“金浪”指的是什么?

(5)大雁要到哪里去?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回来?

2、学生在理解地基础上继续朗读,同桌一起试着先朗读再背诵。

五、课后延伸

秋天到了,你观察你周围的变化,然后完成:(两个题目任选一题)

1、收集有关秋天的好词好句。

2、用“秋天到,”开头,写一首儿歌,或一段话,并配上合适的插图。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

2、学生自愿合作朗读全文。

3、小组比赛朗读全文。

4、学生自愿背诵全文,其他同学帮助纠正或提示。

二、交流作业情况

三、认识生字

1、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转凉 凉爽 蟋蟀 秋收 鱼虾肥 翻金浪

寒霜降 枫叶 菊花 大雁 排成行

2、学生当小老师教读上面词语。

3、出示单字,学生认读。

转 凉 爽 收 肥 翻 寒 霜 降 枫 菊 雁 排

4、学生做“一字开花”的练习。

用上面的生字组词,并用所组词语说一句话。

四、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7个生字,指名读。

2、学生观察7个生字的笔画、笔顺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全班交流生字的写法。

3、教师强调“转”和“黄”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黄”字别少了中间的“横”,“由”字要出头。

4、学生练习写生字两遍,注意写字姿势,教师相机指导。

5、写字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指出优点和不足。(用投影仪)

五、学生自由完成“语文天地”中的第三题和第四题,全班交流。

六、拓展

1、把你学了本文的收获,告诉爸爸妈妈,也可以自己记下来,写在日记本上。

篇6:秋天到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

2、引导学生从天气、物候几方面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秋天是天气转凉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是美丽的季节。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哪些季节吗?现在是什么季节呢?(板书课题)你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吗?

2、展示:师生展示收集的关于秋天的资料,学生说说秋天的特点,教师总结。

(二)进行新课。

1、抽学生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2、正音,自主学习课文生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的预习情况。

(2)课堂内交流生字学习情况,抽学生教读、教学生书空,教师指导,板书重点。

易错音的字:多音字:“转”zhuan(转凉转换转化)zhuan(转动转圈)。

翘舌音字:爽收霜边音字:凉

三拼音字:转凉爽霜降

课堂组词(开火车形式进行),说结构、偏旁教师简要板书。

(3)学生自由学习生字,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巩固。

3、再读课文思考: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认课文生字,听写部分生词。

2、秋天什么时候到?哪几个月是秋天?秋天有哪些特点?

板书:八月--秋天到九月--秋收忙十月--寒霜降

(二)学习新课。

1、抽生读课文第一节:读懂了些什么?重点了解:天气变化(天转凉、风变爽);有关蟋蟀秋天活动的知识。

你还知道秋天的天气有什么特点吗?还有其他的一些动物他们在秋天干什么呢?

2、秋天到了,农民伯伯在干什么呢?看书上插图,学生回答。齐读课文第二节,思考:“秋收”什么意思?农民伯伯秋天都收了些什么呢?“田野翻金浪”指的是什么?农民伯伯丰收了,他们心情怎样?谁来读出这种心情?指导朗读,着重从快慢、轻重上进行指导。

3、在秋天,同学们喜欢什么景物呢?同桌交流收集的关于秋天景物的资料,说说为什么喜欢他。自由读课文第三节,这一节为我们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大雁排成行,去干什么呢?喜欢吗?读一读。

(三)拓展升华。

同学们,学习了课文后,知道了些什么?你喜欢上秋天吗?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如:画一画秋天的景物;写一些关于秋天的句子;读一读描写秋天的文章。

(四)指导诵读。

1、总结课文,理清这首诗歌的顺序,感知文章写法。(按照板书总结回答)

2、按节通过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背诵。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背诵课文。

2、画一幅秋天的画或者抄一段描写秋天的文章,用来办教室墙报。(纸张大小教师统一,对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附:板书设计:

八月--秋天到(天转凉风变爽蟋蟀把歌唱)

九月--秋收忙(鱼虾肥瓜果香田野翻金浪)

十月--寒霜降(枫叶红菊花黄大雁排成行)

篇7:《秋天到了》教学设计

1、认识本课中的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2个生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和生活中的观察,了解秋天的特点。

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还记得这首儿歌吗?

(蜻蜓低空飞,鱼儿水上跳,蚂蚁忙搬家,长蛇溜过道,乌云布满天,大雨要来到。)

当鱼儿水上跳,乌云布满天时,我们知道天要――下雨了。当天气凉,树叶黄,大地穿上金衣裳,你知道谁来到了?――秋天到了。

你能说一说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小朋友们听教师范读

2、请小朋友们拼音汉字对照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我们再把本课要认识的对照认字表圈画出来,边画边借助拼音读一读,这样我们就能把课文读的更通顺,更流利。

4、识字游戏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齐读一遍。

观察生字,你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怎样才能写好?

2、教师范写,按照同学们的提示在黑板上写一个。我相信同学们肯定能克服老师的缺点,在作业本上写2个。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师: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课文中,自由读一读,看谁能把课文读的更通顺,更流利。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那么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呢?(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田野)板书

2、我们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秋天到了,天气凉了。”(课件)“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感受树叶落下时缓慢。

师:金黄的树叶转着圈儿,从树上一片片地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指导朗读:读的时候语速慢些。叶子是慢慢从树上“落”下来,读的时候也的慢点。

3、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抬头看看外面的蓝天,没有那么多云,看起来真的是又蓝又高。指导读:那么……那么……“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秋天,大雁要飞到南方去--过冬,大雁是怎么飞的呢?观看视频,雁阵的变化。带着动作读一读,语速要快点。

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也说一句话吗?师生合作读。

4、虽然大雁飞走了,我们的心里有些舍不得,可是在这个时候,农民伯伯却非常高兴,这是为什么呢?

(1)、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2)、丰收的田野是怎样的,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欣赏图片。

(4)、你能不能通过读这一段来表现出农民的心情呢?

5、我们再到果园里看一看。

练习:果园里,,(),(),收获的季节到了。

五、引导背诵,升华情感

1、秋天是这么美丽,充满了收获的喜悦,让我们把课文完整地读一读,试着背一背。(看图背诵是一种好方法,借助板书背诵也是一种好方法)引导背诵课文。

2、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上一篇:溪郭一小教代会工会年度工作报告下一篇: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