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的图画3

2024-04-10

1秋天的图画3(精选10篇)

篇1:1秋天的图画3

秋天的图画作文3篇

秋天的图画作文

(一)走进秋天,就像走进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

秋天,硕果累累,果实成熟了,树上有梨子、苹果、桃子„„好多的水果,美味可口,可好吃了。

秋天,景色宜人,空气清新,菊花开得芬芳迷人,真美丽,而且开得一朵比一朵艳,一朵比一朵漂亮。

秋天,大家欢歌笑语,小鸟在枝头“喳喳”歌唱,好像在说:“冬姑娘就要来了,大家要注意保暖哦”!

啊!秋天,你的枫叶是那么的红,你的秋雨是那么的润,你的果实也是那么甜„„

秋天的图画作文

(二)夏姑娘悄悄地走了,秋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

秋姑娘来到了树林里,她轻描淡抹,一片片树林、草地顿时有了变化:落叶从树上飘了下来,好像一封封黄色的信笺飘落下来,信上写着:“秋天来啦!秋天来啦!”

清凉的溪水哗啦啦地流着,好像在说:“秋天来了,小心着凉!”

树林中的小鸟开始准备粮食了,它们边飞边说:“小动物快快准备粮食啊,要不冬天到了就挨饿了!”

秋姑娘来到了田野上,她把黄色给了稻谷,顿时随风摇动的稻谷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她把红色给了高梁,顿时挺拔的高梁变成了一片片火红火红的火海;她把白色给了棉花,顿时还在睡觉的棉花都醒过来了,好像刚下完了雪一样;她把紫色给了葡萄,顿时青色的葡萄变成了一片紫色的海洋。农民伯伯看了,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

秋姑娘来到了小河里,她把绿色留给了河水,看起来像一幅流动的翡翠。

秋姑娘,用她五彩的画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五颜六色的图画让让人们在这个丰收的季节,享受着丰收与喜悦。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季节!

秋天的图画作文

(三)夏天渐渐离去,秋天渐渐来临。每个地方变化了,我就写秋天的变化吧!

秋天到了,花园里的菊花欣然怒放,五彩缤纷的菊花在展示自己的风采。离开花园,走到公园,我刚走进去就看到许许多多红红的枫叶,黄黄的银杏叶。我捡起了两三片叶子做标本,许多树光秃秃的,只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服。离开公园,走进田野,我走进去,哇!眼前的景色令我陶醉。

田野像金色的海洋,高粱像喝醉了酒的大汉。离开田野,走进果园。哇!高高的苹果树上有着灯笼似的苹果,架子上挂着像珠宝似的葡萄、黄澄澄的梨、橙色的柿子、红红的山楂。离开果园,走到湖边。柳树的叶子变黄了,像一位姑娘把头发染成了金黄色的。一阵微风吹过。湖面上泛起了波纹。

我喜欢这个秋天,它带给了我们美丽的景象,还给了我们丰收的果实,秋天,我爱你!

篇2:1秋天的图画3

我们来到楼下,往河边的方向看。咦?那是什么?颜色那么艳丽?哦,原来是一个丝瓜的架子上爬满了丝瓜花,浅黄浅黄的花正在怒放。据说秋天还是一个树木落叶的季节,我再看看柳树,只见柳树一片片细长的叶子,在夏天里可是绿得让人喜欢,这会儿是有一些躺在地上了,颜色变黄了,像涂了什么颜料一样,真神奇!在河的围栏边,还长着一束束紫色的喇叭花,它们从柱子后面探出头来好像在对我打招呼:“快来看看我,我是不是秋天最美的花儿?”一阵凉爽的秋风吹过,花儿在风中摇摆不定,真的很美!

我们沿着河边继续往前走。在路边,看到一种叶子很大很大的树,它的叶子可以做大蒲扇,我好奇地问赵妍:“这是什么树?”赵妍告诉我,这是棕榈树。我上前仔细观察这棵棕榈树:呦,苍劲的枝干中间还长着一些黄色的小果子呢!这些果子能吃吗?会是什么味道呢?我很想尝试一下味道,但是又被同伴拉开了。

快看!我的好伙伴赵妍摘了一朵粉色的花,插在头发上,可漂亮了呢!地上的小草好像看到了也被这朵花逗着笑弯了腰,纷纷在秋风中摇摆起来。

篇3:1秋天的图画3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结构框架”凸显教学要素之间的内在功能, “活动程序”意在突出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一种“模式”的构建和推进, 涉及到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各个要素, 它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准备, 而决不是随心所欲的空穴来风, 也不是心血来潮的信手拈来。我们已具备了实施“1·3·3·4”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

其一, 我们已具备了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学的良好氛围。从2006年的九月份开始我校利用五年时间开展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课题研究, 并取得了可喜成果《黑龙江教育》多期连载, 还出版了专著, 被评为哈市科研成果一等奖。“1·3·3·4”课堂教学模式做为一项科学研究, 这使其有了高度和品味, 在原有课题的基础上, 开拓视野, 发展创新, 从理论和实践上教师们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就成为“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引领。

其二, 六年来, 我们围绕着教师专业化的“十大能力”开展了, “知识体系能力素质”、“训练体系能力素质”、“成绩统计分析和试题编制能力素质”、“有效课堂教学能力素质”、“中考试题回归教材的能力素质”的五项训练, 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学技能, 科研水平诸方面都有长足进步, 这就成为了“教学模式”研究的重要团队支撑。

第三, “教学模式”不是从个别的偶然的教学现象能够产生的, “教学模式”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造、发展延伸而逐步形成的, 反过来又指导和提升教学实践。六年来我们一直贯彻的课堂教学的“三步走”, 即“训练—探究—测试”的实践活动, 可以说这是“1·3·3·4”教学模式产生的实践来源。而“1·3·3·4”又是“三步走”的丰富补充和升华, 这就成为“教学模式”研究的实践源泉。

理论引领—实践源泉—团队支撑, 是“1·3·3·4教学模式”研究启动的最佳契机。

二、准确定位教学模式的内容及步骤是教学模式操控的前提和条件

“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内在结构, “教学模式”的结构都是由教学的诸要素有规律的构成系统。它包含:主题 (教学思想和理论) —目标—条件 (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工具、教学时间和空间) —程序 (教学的逻辑步骤, 各步骤完成的任务) —评价五个因素。“教学模式”的语义是可供人参考模仿的样子, 便于理解、把握和利用, 人模仿、出传播、发展、完善和应用。这就是它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准确定位“1·3·3·4”教学模式, 构建易于模仿和操作的方案和框架, 以便于教师去应用。所谓“1·3·3·4”教学模式从教学模式的“五个因素”来构造结构。

“1·3·3·4”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图

在构造结构的同时, 对“1·3·3·4”教学模式进行由复杂到简单, 由文本到操作, 由宏观到微观方面的解读, 深刻解读“1·3·3·4”教学模式它的实施内容和操作步骤, 解决好教学模式是做什么的, 怎样做的, 尤为重要。

“1334”的教学模式的整体构架为:一个理念、三个环节、三个层面、四个保障。“一个理念”是以人为本, 以学生生存发展为本, 使课堂成为一种有效的和高效的教学;“三个环节”包含的内容是:开篇训练———师生对话———新课检测。这是教学的主要步骤和环节, 体现了“1334”教学模式的主体。其中“开篇训练”和“新知检测”是强化层次, 强化训练, “师生对话”体现教师是设计者、点拨者。学生是参与者、实践者。这就弥补了“三多三少”的空白, 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设计时要体现训练的层次点、循环覆盖点、精选知识点、情境创设点、点拨探究点、合作交流点、媒体信息点和知识的整合点。“三个层面”是分别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三个层面。从教学对象方面, 主要考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可接受的学生、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这三个层面, 围绕着这三个层面的教学对象, 无论在师生对话还是习题训练方面均要设计出基础性、中等性、综合性三个层面的问题。“四个保障”是指思想保障、队伍保障、平价保障和实施保障。这是总课题的基本理念和思想。

“1·3·3·4”具体解读为九个“3”

第一个三:由常规教学中存在的三个弊端:教师讲授知识多, 习题训练少;教师传授多, 学生探究少;教师关注好学生多, 关注其他学生少。

第二个三: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步骤, 开篇训练—师生对话—课后检测。

第三个三:习题训练的三个层次, 基础性题—过度性题—提升性题。

第四个三:习题知识的三个覆盖面, 本课前一节课知识—前一节课所在单元知识—本单元之前知识, 具体覆盖比例为6:3:1。

第五个三:推进的三项调控, 个案引领—典型示范—全面推进。

第六个三:评估的三项内容, 教案检查—随堂抽查—公开展示。

第七个三:第一阶段的三件事, 一次公开课—一次经验交流—一次成果展示。

第八个三:教师的三项任务, 完成一份设计预案及课堂汇报—课堂实录—课后反思。

第九个三:“1·3·3·4”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要在三年内完成。第一年:学习引领阶段 (树立典型) —第二年全面开展阶段 (每位教师都行动起来) —第三年总结升华阶段 (阶段性成果) 。

前面的解读就是对“1·3·3·4”课堂教学模式内容的深入剖析和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 也是对课题实施的具体谋划和布局, 调控和指导, 唱好开篇。

三、不断强化和调整教学模式的内涵是课题实施的强大动力

事物总是发展的, 实践总是在扩充的, 理论总是在积累的。《1·3·3·4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一个不断深化、逐层递进的过程, 在总课题的指导下, 《1·3·3·4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子课题一《初中习题优质化系列训练》, 也可以说是在“练训功” (习题训练功) .本课题是“1.3.3.4”课堂教学模式的子课题, 它是“1.3.3.4”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深化, 它进一步强化有关习题优质化训练方面的内容, 并力求实现新的突破, 体现层次化的习题设计与循环性的知识点的覆盖相结合;及时性的检验与多元化的评价相结合;科学化的统计分析与实效性的反馈补救相结合。做到知识无盲点, 题型无盲区, 步骤无盲分。最终达到规范高效的优质化习题训练的目的。课题模式的程序和步骤:“设计———检测———评价———补救”八字教学模式。由”书山题海“到“精题范例”充分挖掘课本例题的闪光点, 课外训练题目的示范点, 编制如下习题训练的“题目群”: (1) 聚合型; (2) 离散型; (3) 串联型; (4) 多元型; (5) 变式型。

通过两年多的实验, 我们觉得“师生对话”部分是“软肋”和“短板”, 即存在着满堂讲又存在满堂问, 一问一答式的简单“对话”, 缺乏质量和品位, 忽视了基础知识 (定义、性质、定理、词语、语法) 的深透讲解和全面剖析, 同时又忽视了知识的拓展、联想和延伸。子课题之二《精心设计对话题目、扎实深化对话细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主要是“练讲功”。本课题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师生对话题目的精心设计问题。这是提高师生对话质量最为基础重要的问题。题目的设计要体现以下几点:1.题目设计的针对性;2.题目设计的层次性;3.题目设计的深刻性.第二个问题是突出师生对话的关键环节, 教师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突出对知识的讲授主要做到:1.知识的准确性;2.知识的辨析性;3.知识的贯通性;4.知识的趣味性;5.知识的梳理性;6.知识的应用性。

我们以主课题为总纲, 以“三个步骤、三个层次”为骨架, 两个子课题既强化了总课题, 又细化了总课题的相关领域, 丰富了总课题的内容, 这样就实现了主次相辅, 总体和局部相应、实施与运作相连的目标, 使课题研究步步为营, 层层深化。

四、保持稳定持续的课题操作过程, 才能不断为高效课堂增加正能量。

在理念更新、内容递进的前提下, 如何能够把一个课题长期、稳定的坚持实施下去, 重要的在于夯实环节、全程操控。具体做法是:制定方案———课题培训———名师启动———骨干示范———全员参与———评估表彰的一揽子实施操作过程。

1.制定方案:一个好的课题, 要确定一个完整可行的方案, 方案的内容要具体, 行动计划要明确, 课题的三个方案都体现了这一点。制定方案后, 每个课题都设计出“教学设计”的样本, 还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供大家学习掌握。

2.课题培训:方案出台后, 我们采取了专家解读、教师研讨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平时分散学习与假期集中学习相结合;个人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使每位教师都能明确课题的内容, 实施步骤及方法, 并在假期完成一份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3.名师启动:每个课题启动前都由学校优秀教师首先做示范课, 包括教案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诸方面, 为全面实施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4.骨干示范:在名师的启动下, 每个学期都组织一次“1334课堂教学模式”公开课, 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参加。对课题的实施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5.全员参与:课题的实施, 是全员的, 全学科的, 全过程的, 没有死角, 人人参与, 每个人都要完成一份教案, 上一节组内公开课, 写一份教学反思。

6.评估表彰:每个学期教师要做三件事:写一份“1334”课题教案, 上一次展示课, 写一篇教学反思。学校实现三步管理流程:即教学展示活动、课题总结活动、资料汇编活动。对课题实施进行评估, 表扬奖励课题实施的骨干教师。

有了这样一个操控过程, 就使课题稳定的、持续的、高效的实施下去, 发挥课题在教学引领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五、提高品位, 升华结果, 设计未来的新的课题走向

形成具有新颖性、持续性、操控性、示范性、实效性的新的课题。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找到定位和出口, 形成提高提高教学质量的强大支柱和推力, 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石和桥梁, 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和风帆。我们要对课题的实施进行深刻的反思, 不断挖掘新课题实施的内涵, 丰富新课题实施的实践, 强化新课题实施的理论引领。为此我们认为:

1.全面把握新数学课程标准的内涵及其实质。

新课程标准具体包含着“三维目标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 、四个基本素养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个能力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价值 (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这些课实现了“三维目标”和“四个素养”、“四个能力”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感悟思想、积累经验的目标。

2.准确定位、构建整体教学内容。

知识的教学, 一定要注重知识的理解, 体会知识间的关联, 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间的关系, 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这些课体现以知识技能为核心和载体, 整体考虑知识间的关联, 揭示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 恰到好处的习题配备, 找准知识点, 连接知识链, 构成知识网, 构造整体知识结构, 局部的知识结构与全局知识结构的有机结合。

3.科学设计互动开放的教学过程。

教学不是教师单纯的知识介绍, 也不是学生的单纯模仿、练习和记忆。而应在设计科学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感悟知识的形成和运用。新知识学习要展现“知识背景———知识形成——内部关联”活动的过程;知识应用要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概括起来应为:

确定合理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教学内容———创设启发性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精辟的教师归纳概括。

在这里, 着重点是问题设计。问题设计包括:

关于获取信息能力———设计阅读分析的问题;

关于探究能力———设计探索规律的问题;

关于解决问题能力———设计具有实际背景的问题;

关于创造能力———设计开放性问题

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要抓好:定位知识点———选择切入点———点拨引领点———训练层次点———落实检测点———师生亲和点——整合知识点。过程也要体现两种推理, 相辅相成。

4.精彩彰显教学风格和特色。

教学风格体现在多渠道和多元化的特点

关于多渠道展示:1、民主性教学环境;

2、整体性教学内容;

3、多渠道探究过程;

4、多样性教学手段;

5、层次性思维训练。

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全体与个体的统一;“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性推理的统一;知识技能与方法应用的统一;课程内容和信息技术的统一;教学过程与教学反思的统一。

篇4:图画书里的123……

数数:1~10真好玩

首先有一个苹果,两条虫子从里面钻出来,三只鸟想吃虫,四个猎人要打鸟,五只狗去追鸟,六只熊追猎人,七条船在岸边,八只乌龟撞上了船,九条鱼救了猎人,猎人扔出十个蜂窝,数不清的蜜蜂飞出来,结果呢?全乱了,还要重新数一数……故事讲完,1到10,小朋友就全会了。孩子在追逐、发现的快乐里不知不觉认识了基本的数字。

《首先有一个苹果》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好玩的数字游戏。一位妈妈在与两岁半的女儿一起读完后,从此就爱不释手了。每次讲到混乱的场面时,女孩儿都会痛快地大笑。妈妈说:“这本书把数字的意思真正表达出来了,孩子看到1,想到的是一个,而不是单纯的1。当与女儿在笑声里走入数学世界时,数学像朋友一样被女儿认识和接纳。”

阅读链接

《还有一只羊》,巧妙地把人们睡不着时数羊的习惯变成了一个惊险又滑稽的故事,数不清羊的山姆差点就把狼放进家门了,最后还是点数帮了忙,原来数学对生活如此重要,原来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么多问题。

《1只小猪和100只狼》,呆呆憨憨的100只狼,能让孩子乐此不疲地数很久很久,而大小数字的对比,也伴随着狼的等待和小猪的成功脱险深入孩子的心中。

《蓝色小考拉会数数》,可爱的佩佩在数数、配对中,还体会了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实际使用。

加加减减:原来可以这么玩

一对老人因为没有孩子,做了一个姜饼小人。当姜饼人做好后,伸个懒腰,动弹了。于是,姜饼人在前面跑,老爷爷老奶奶在后边追,路上遇到了猫、狗、狮子一起和老爷爷老奶奶追那个前面跑的姜饼人。只见姜饼人一直跑,老爷爷跑不动了,老奶奶也跑不动了,一会儿小猫跑不动了,小狗也跑不动了……最后,姜饼人遇到了一条河,“扑通”跳进了河里。这个时候故事里还有几个人物呀?

在美国的一所幼儿园里,老师用《姜饼人》这本图画书演示数字的加、减法。组织孩子们分别扮演故事里的角色在教室里表演书中的情节,当狮子也来追姜饼人的时候,老师会让表演者们停下来,让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数数一共有多少人在追姜饼人;从老爷爷累了停下来,一直到姜饼人跳进河里时,老师都会让小朋友数数现在还有多少人。孩子们在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时,一起感知了数字的加加减减,数学一下子变得那么可爱了。

阅读链接

《幸福的大桌子》是一个温暖的亲情故事,大家庭的聚聚散散,每一个页面的故事都有细微的变化,读故事的孩子不是仅仅数到几把椅子,几个盘子,还会在数字的加减变化中感受到生活状态的变化和亲情的永恒。

“14只老鼠”系列里的《吃早餐》,形态各异的14只老鼠为准备一天的早餐忙碌着,老鼠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也分别做着不同的事情。孩子在熟悉每一只老鼠的不知不觉中开始数数,同时也收获了大家庭的温暖和热闹。

更多数学概念:分数、归类、丈量

童书大师们会把数学更深地融入故事和图画里,他们向孩子展示的不仅仅是1+1=2,也不单单是算术题,而是用数学语言来思考,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孩子们在阅读中还能享受更多发现和想象的乐趣。

在《首先有一个苹果》的故事里,猎人和小狗分乘7条小船,被9条鱼救起的过程中,又包含了分类、数字拆分、总数不变的情况。而故事最后的一个画面,6只熊追回了苹果,在树下分吃时,每人一瓣快乐地样子,正是分割、分数的最初认知。

阅读链接

《猜猜我有多爱你》在栗色的小兔子和栗色的大兔子每一次的比划中,不仅仅表达了爱的温暖,也把大小、长短、高矮、远近说了个明白。

《张开嘴巴——牙齿学校在里头》,32颗牙齿排排坐,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捣蛋,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性格,他们又能分成几个组,各司其职,各归其类,谁能说这本搞怪的《牙科知识手册》里没有数学呢?

小蛇《克里克塔》和孩子一起成长,在几次丈量中,孩子们已经感受到了数字所代表的长大,在克里克塔勇斗歹徒后,孩子们又会了解长大的力量和责任。

《上面和下面》对空间的了解,《好饿的小蛇》对形状的感受,《公主和月亮》中大月亮与小小金月亮的对比。

图画书+数学=数学诗

天马行空的想象,丰富的感知,一直是图画书大师们的强项,他们不仅能用数学讲故事,也会把数学写成诗。

谢尔·希尔弗斯坦画过《一只加长十分之五的长颈鹿》,书中这样写道:

“如果你有一只长颈鹿/又抻长十分之五……/那么,你就有只加长十分之五的长颈鹿……”这是一首数学的诗吗?

贝琦·佛朗哥与画家斯蒂文·沙莱诺合作用文字、数学、季节和缤纷的色彩做了一道加法,得出了一首这样的《数学诗》。

苹果+虫子=许多甜甜的隧道

南瓜-籽+脸=万圣节的南瓜灯

秋天÷风-颜色=落叶-颜色=冬天

脚-鞋袜+草地=光脚丫子的快乐

延伸阅读:时间转啊转

“宝贝,该起床了,再不起就赶不上幼儿园的早点了。”

“妈妈,现在是又一天了,我不是已经睡过觉了吗?怎么又到睡觉时间了?”

妈妈和宝宝总会遇到这些关于时间的问题,当孩子已经对时间产生好奇,当妈妈需要孩子对时间有些概念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图画书可以很好地帮助妈妈们给孩子更多更形象的解释。

《米米熊的一天——认时间》是《米米熊快乐认知丛书》中较为精彩的一本。米米熊是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熊,他的一天非常忙碌,看“早晨7时,米米熊准时起床”,“下午4时,米米熊开心地从幼儿园回家”,“米米熊在傍晚5时30分享受美味的晚餐”。小朋友,你想知道米米熊其他的时间都在做什么吗?快去找找米米熊吧,希望你能和他成为朋友。

《登登的一天》在他起床、刷牙、吃早饭的时候开始了。“清晨的胡同里,有阳光,有树木的清香。”登登去幼儿园,爸爸去上班,小狗旺喜送他们到胡同口。“开午饭啦!”“放学喽!终于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在院子里踢皮球喽!”小主人公登登在自己家胡同里的小店帮妈妈买盐做晚饭,最后在月亮出来、星星出来的夜晚听着妈妈讲的故事入睡了。所有的画面让父母看了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生活情景,同时也巧妙地在有作息时间的那一页放了一个小小的钟表,孩子在感受书中温馨的故事时,还可以对钟表上的时间和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联系在一起。这样认时间,再感性不过啦。

卡洛塔自己找来笔和纸,开始画起了一个洞穴的草图。“这会是什么呢?它是看不到的,但它能够流动、爬行和飞翔。可是,有些人却拥有不了它。对于有些人来说,它是静止不动的。它能把孩子变成爷爷、奶奶。”几乎所有成年人都一直在谈论着这个话题!

这是一个寻找时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为孩子们直接形象地展示了时间这个概念,这就是《卡洛塔和时间谜语》。

更多关于时间的书

《第一次发现——时间》:时间无影又无形,在没有发明钟表以前人们怎样确定时间?世界各地的时间都不相同,为什么有的快有的慢?时间,神秘莫测的时间啊!

《小兔子的一天》:什么是小兔子的早餐最爱?班上新来的同学会不会是个“帅哥”?午后有阳光的阳台最合适干什么呢?当一个个疑问揭开的时候,你对时间也了解了更多。

篇5:1.秋天的图画

教材概述:

《秋天的图画》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第1课。本组课文以写景为主。这篇课文安排在识字一之后,课文由四个优美的句子组成,展现了秋天丰收的美景。课文文质兼美、内涵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学习者特征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和理解能力,他们能够按着自学要求独立阅读,自主思考,通过自己的阅读,感受秋天的丰收美景,从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学习目标:

(一)通过自主学习,能够认读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二)创设情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丰收的美好景象,体验劳动的伟大。

难点:朗读课文时,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教学策略:

(一)“读中悟”的教学策略,课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品读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渐渐进入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感悟理解,在读中触发情感,在读中培养学习能力,提升思维。

(二)自主学习策略:第一课时,安排学生自主、个性化识记生字,读通读顺课文。同时,通过阅读拓展资料,巩固本课所学生字,扩大识字量,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二课时,安排学生按着自学要求独立阅读,自主思考,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出文中描写丰收的景象的句子,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劳动的伟大。

(三)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学环境和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非网络教学环境

资源准备:拓展资源,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秋天的图画 波 浪 灯 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通过自主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丰收的美好景象,体验劳动的伟大。

(二)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丰收的美好景象。

难点:朗读课文时,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课件情境导入(2分)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你们还知道秋天那些美好的景色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学生回答,师点击课件,出示有关秋天的图片展示,出示板书。)【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结合实际,学生联系生活,激起学习兴趣。】

二、读悟结合,体验情感(14分)

(一)图文结合,自读课文

1、秋天的图画都画了些什么?

2、这些图画是由谁画出来?(PPT出示自学要求)

(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

1、引导观察课文插图

大家来一起观察一下课文插图中都画了些什么?(学生看图,汇报。)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自由朗读。

2、朗读句子练习。① 教师范读。② 学生自己试读。

③ 指名读(如果读得不到位,师随机范度)

问题导入:同学这些果实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引导)这些可口的果实,美丽的景色都是由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教学方法,秋天的事物为线索,有效地组织学生朗读自学。】

篇6:1课文 秋天的图画

秋 天 来 啦,秋 天 来 啦,山 野 就是 美 丽 的 图 画。梨 树 挂 起 金 黄 的灯 笼,苹 果 露 出 红 红 的 脸颊,蹈 海 翻 起 金 黄 的 波 浪,高 粱 举起 燃 烧 的 火把。谁 使 秋 天 这 样 美丽看,蓝 天 上 的 大 雁 作 出 了 回答,它 们 排 成 一个 大 大 的 “人” 字,好 像 在 说 ——勤 劳 的 人 们 画 出秋 天 的 图 画。

2.生字。

宜 层 尽 染 叠 翠 爽 壮 谷 登 华

图 梨 笼 颊 浪 梁 燃 勤

3.词语 今 秋 时 节 景 色 宜 人 层 林 尽 染 叠 翠 流 今 天 高 云 淡 大 雁 南飞 秋 高 气 爽 山 河 壮 美 五 谷 丰 登 瓜 果 飘 香 春 华 秋 实 秋 收 冬 藏

4.我会读

梨 树 挂 起 金 黄 的苹 果 露 出

红 红 的蹈 海 翻 起 金 黄 的高 粱 举 起

篇7:1、秋天的图画教学案

第1-2课时(总3-4课时)

教学内容:秋天的图画阅读、识字与写字教学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感受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是本文的难点,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前文的基

础上反复体味。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读的途径,进行朗读训练。

学习方法:

1、集中认字与在阅读中识字相结合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秋天,找秋天的符号。

2、课件、生字卡片、录音带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看课文苹果上的字,哪几个你认识,哪几个你不认识,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认识,然后读熟。

2、自己读课文,读通句子,看看课文有几句话。

3、观察秋天景色,捡几片落叶,想一想秋天与春天、夏天有什么不同。

4、看拼音写词语:

shān yětú huàdēnɡ lónɡlù chūbō lànɡrán shāohuǒ bǎ()()()()()()()lán tiāndà yànhuí dáhǎo xiànɡqín láo

()()()()()

(答案:山野图画灯笼露出波浪燃烧火把蓝天大雁回答好像勤劳)

5、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用新字组词。如:粱——梁

波——()浪——()灯——()字——()作——()劳——()

二、学习研讨:

初读感悟。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开火车,一人读一句,注意正音。

3、各人画出自己最喜爱的句子反复朗读,再读给小组的伙伴听,请小组成员评价。

4、朗读展示:选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可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

5、师引读课文,感知全篇: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梁„„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6、用多种形式朗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句话,要读出感情。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挑战读,看谁读得美。可个人读,也可集体读,不断挑战已读者,最后胜利者为朗读冠军。

三、识字教学

①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②用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③拿出字卡,小组自学下列生字:笼、浪、粱、燃、勤、劳。重点是读准音,记住形。指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如“燃、勤”与“笼、浪、粱”。“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④采用自由问答方式交流识字经验。

⑤总结识字方法,用自编的儿歌帮学生记字形: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是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四、检查预习作业,并指导重点。

五、课后活动:

1、刚才我们看的、读的都是别人的作品,课后我们自己动手,创作一幅秋天的图画,再给图画配上一句优美的话或一首优美的小诗,准备搞一个歌颂秋天的诗画展。

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

画画组:画秋天;写作组:写秋天;表演组:演秋天;歌唱组:唱秋天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预习导学:

下面的句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看文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子,抄下来。

例:妹妹的脸像个红苹果。(这里把妹妹的脸比方成红苹果。)

二、学习研讨:

(一)、激情导入,再读课文

1、同学们,我们随着乐曲再读一读课文,让秋天的图画再次展现在我们眼前!(师引读(可配乐):教师领——“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学生跟——“山野就是„„”教师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学生跟——“看.蓝天上的大雁„„”)

2、,全班齐读(可配乐)。课件分别演示出下列画面:梨树、苹果、稻海、高粱、大雁。生看图找句练朗读,师借图指导,直到背诵。

3、看课件“秋天风光图”自由轻声背诵。

4、开火车,一人背一句,熟练者奖一个秋天的礼物(梨、苹果、稻子、高梁、大雁等图片)。

(二)复习词语

1、看画面(课件演示)找相应词卡,并让小老师带大家读:图画、梨树、灯笼、波浪、高粱、燃烧、勤劳。

2、将词卡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分组赛读;开火车读;计时抢读。

3、和同桌一起,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并将词语卡片准确地摆在相应的地方。

(三)指导写字

①字形分析、范写。

波、浪:都有三点水,都是左窄右宽的字。

灯、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灯”字的火字旁“撩”变为“点”;“作”字右边注意上面一横长,下面两横稍短。

字、苹:上下结构,上短下长。

丽:上面是一长横,不是两个短横。

劳:要与“旁”区分字形。可这样记: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边看热闹。

②学生先书空,再描一个,写一个。

③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写字展示、评价。

(四)检查预习作业,进行重点指导。

1、认识比喻句。

2、认识拟人句。

(五)“我会读”指导

1、请同学试读、同学评读。

2、教师范读。

3、四人小组练读

4、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

三、学习总结:

1、抓事物的特点写句子。

2、学习用打比方的方法,把句子写美。

3、要读出感情。

四、扩展课文,歌颂秋天

1、合作交流:学生拿出各自创作的秋天的图画,小组交流、欣赏。

2、各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3、推荐有关秋天的读物课后阅

4、练习:导学导练

五、品尝秋天的果实

勤劳的人们获得了丰收的果实,我们小朋友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也有了收获,也将得到甜美的果实。让我们品尝一下劳动的果实吧!

(学生品尝水果),这些果实甜不甜?用劳动换来的果实是最甜的。

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1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梁举起燃烧的火把

主备人;马水兰 审稿人:

篇8:1秋天的图画3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ICR雄性小鼠,体重16~18 g,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京)2011-0012,使用许可证号:SYXK(京)2011-0039。在恒温(21~23℃)、恒湿(45%~65%)、12 h明暗周期交替的动物饲养室,实验前小鼠先适应3 d,自由进食和饮水。

1.2 试剂

DPPD(批号:S26175 005),购自MERCK-Schuchardt,用1%(V/V)吐温-80水溶液配置成混悬液;环磷酰胺(批号:09121721),江苏恒瑞医院股份有限公司,用生理盐水溶解;甲醇(分析纯,批号:20100607),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小牛血清,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仪器

AR2130/C型电子天平(210 g/0.001 g,美国OHAUS公司);OLYMPUS显微镜。

1.4 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DPPD低、中、高剂量组(62.5、250、1000 mg/kg),DPPD低、中、高剂量组(62.5、250、1000mg/kg),每组各5只。环磷酰胺+DPPD剂量组和DPPD剂量组经口给予DPPD 30 d,每天1次,给药体积0.2 mL/10g。阴性对照组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的1%(V/V)吐温-80水溶液。环磷酰胺采用30 h两次经口给药法,给药剂量40 mg/kg,给药体积0.1 mL/10g,小鼠给药第29天,环磷酰胺阳性组和环磷酰胺+DPPD剂量组经口给予环磷酰胺,间隔24 h后,第2次经口给予环磷酰胺,第2次给药6 h后,小鼠麻醉后颈椎脱臼处死。立即取股骨制备骨髓涂片,涂片自然干燥后用甲醇固定,经Giemsa染色,蒸馏水冲洗、晾干。采用双盲法阅片,每只小鼠计数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观察含有微核数的嗜多染红细胞数,以千分率表示微核数,并计算抑制率,抑制率计算方法:抑制率(%)=(致突变物对照组微核率-受试样品组微核率)/(致突变物对照组微核率-空白对照组微核率)×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PPD对骨髓微核形成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DPPD组小鼠经口给予DPPD 30 d,DPPD各剂量组微核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DPPD本身不具有遗传毒性,见表1。

注:“-”表示无数据;DPPD:1,3-二苯-1,3-丙二酮

2.2 环磷酰胺对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30 h经口给药后,环磷酰胺阳性组小鼠微核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环磷酰胺造模成功。见表2。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P<0.01

2.3 DPPD对环磷酰胺诱导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

结果所示,与环磷酰胺阳性组相比,环磷酰胺+DPPD低剂组小鼠微核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DPPD中、高剂量组小鼠微核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微核抑制率分别为35.58%和61.54%。随着DPPD剂量的升高,微核率逐渐下降,并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见表3。

注:与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比较,bP<0.01;“-”表示无数据;DPPD:1,3-二苯-1,3-丙二酮

3 讨论

目前,微核试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遗传毒性检测方法之一,是反映染色体损伤的一种简易、快速的方法。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微核实验规定为评价新药和食品添加剂等化合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必做试验之一[8]。它主要是通过微核率的变化情况反映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因此微核率是检测细胞遗传毒性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

有文献报道,长期喂养DPPD(1%饲料含量)未观察到实验动物的毒性体征[9]。本实验室通过DPPD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发现DPPD小鼠经口灌胃的LD50>17.5 g/kg,可以认为是低毒或无毒物质。

篇9:秋天,美丽的图画

听,“沙沙,沙沙……”那是树叶们在进行狂欢派对。(一段一个中心句,总领全文,使得后面的描述不跑题,点赞!)银杏树的叶娃娃们穿着漂亮的黄色蓬蓬裙,在空中一边跳着优美的舞蹈,一边“哗哗,哗哗”地唱着歌。而枫树的叶宝宝呢,在畅快地喝酒呢,喝得脸红扑扑的,还一边跳着扭腰舞,一边拉着小提琴。(不同的树叶,不同的姿态,相同的美,用拟人手法描写出来,一边听秋天,一边想画面,点赞!)

看,小动物们正忙着准备过冬呢!(总起句又出现了,这样的写法,紧扣中心)褐色羽毛的大雁,排成“人”字,正忙着挥动翅膀,跟我们说了几声“再见”,就匆匆向南方飞去。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背着粮食,向蚂蚁洞爬去……(看大雁,看蚂蚁,看秋天,点赞!)

瞧,果园里长出了丰盛的果子。苹果树上的苹果娃娃,掀开了“小被子”,露出了红彤彤的小脸,正冲着我们笑呢。柿子树穿着绿色的连衣裙,上面还镶着一颗颗橘色的珍珠呢!(“小被子、绿色的连衣裙”,看见了吗?这就是拟人的魔力,点赞!)

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结尾呼应题目,一赞到底!)

篇10:1《秋天的图画》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优美的小短文,写出了秋天收获的美丽景象和人们喜悦的心情。全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要能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插图,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让学生感悟到秋天的美好,表达出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教学课件。(教师)2.搜集有关秋天的儿歌、诗歌。(教师)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4.查找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画画、摘录诗歌、制作树叶书签„„)(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喜欢秋天呢?用上学过的词语来说一说。注意语言要简单明了。

预设:

生1: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生2: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瓜果飘香。

生3: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层林尽染、叠翠流金,非常漂亮。„„

2.过渡:是啊,秋姑娘一路欢歌,笑着向我们走来了。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这秋天的图画。

3.板书课文题目:秋天的图画。

4.生齐读课文题目。认读生字“图”,并用“图”组词。

设计意图:《识字1》的内容和本课的内容息息相关。在引导学生讲话的时候,注意和前文的衔接,通过简单明了的交流,了解秋天的特点,同时教会低年级小朋友懂得前后课文的联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同时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会的可以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

2.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后鼻音:笼 浪 粱 灯 苹 前鼻音:燃 勤 翘舌音:燃

平舌音:作 字 3.摘苹果游戏。

(课件出示一棵长满果实的果树,果实上写着本课生字。)看,果园的苹果成熟了,赶快去摘吧!只要能把苹果上的字读准确,这个苹果就属于你。4.学生自主认读。先读字,再读词语“梨树”“脸颊”“波浪”“图画”“燃烧”“勤劳”“灯笼”。相机正音:“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5.开火车读生字。

6.出示课文第二句话,引导认读:注意看,这句话把这里的很多生字都装进去了,赶快读一读。

7.学生认读,注意读准、读通。

8.生字放到课文里读准确,课文读流利。指名分句读课文,根据情况正音。9.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富有童趣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生字词。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时的语速、语调,并且一边听一边想:这秋天的图画里都画了些什么?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横线画出图画中的景物。4.生交流,教师板书:梨树 苹果 稻海 高粱 5.生简单说说自己喜欢哪个景物。6.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准确。7.小结:秋天到了,带给我们美丽的图画。那么,这幅画美在哪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为学生创造读书的机会,做到以读为主。这样,不但在文中再次巩固识字,而且熟读课文也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波、浪、灯、作”,让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特点。2.生交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3.教师着重指导带“三点水”的字。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观察边说。

(2)教师范写,学生按笔画顺序书空。强调“波”字的第四笔是“乛”,指导学生注意三点水在写的时候,第二个点在横中线上,三笔略微呈弧状。“波”字的第六画竖要写在竖中线的右侧。“浪”字的第八笔竖提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画捺要舒展。“作”字右边上面第一横较长,二、三横较短。

(3)学生描红、临写一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4)展示有代表性的字,一起评议。4.学生再练习写一遍。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重点内容。通过教师的示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如何把字写规范、写正确,使他们初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巩固生字

1.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和秋姑娘交了朋友,今天,你们还想见她吗?只要你们把昨天学过的生字词认好、写好,秋姑娘就会出现。

2.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先读生字词,再跟着老师书空写“波”字和“浪”字。3.过渡:小朋友们把昨天学过的知识记得真牢固。看,秋姑娘来了!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认识秋姑娘的基础上,创设富于童趣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阅读期待,还能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生字词。

二、创设情境,丰富积累 1.欣赏秋天风光的图片。

2.同桌合作,学生用学过的描写秋天的词语,向对方介绍秋天的美好风光。3.班内交流。4.过渡:有这么多描写秋天的好词语,秋天实在是太美了,就像一幅多彩的画。请小朋友们打开第1课:《秋天的图画》,你们能把课文美美地读读吗?

设计意图:把美景搬进课堂,并让学生用上学过的词语来介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感悟秋天的美奠定了基础。

三、朗读感悟,激发情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3.生交流自己“看”到的景象。

4.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思考:秋天的景物美在哪儿?把让自己觉得美的词语圈出来。

5.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美在哪里。相机出示并品读理解重点句。(1)课件出示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美在颜色:“金黄”。美在样子:“灯笼”。①出示灯笼图片,认识灯笼。

②出示挂满梨的梨树,对比感受作者的比喻,了解这里的灯笼就是指梨。美在动作:“挂”。

指名学生边做挂的动作边读句子。(2)课件出示句子: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①指导体会“红红的脸颊”:

看到这红红的脸颊,你还想到了什么?(小妹妹嫩嫩的脸蛋。)②指导体会“露”:

这个小妹妹在干什么呢?(在笑、开心得脸都红了、有点害羞„„)③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这句话。

(3)课件出示句子: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①指名学生做动作表示“波浪”。

②理解“翻”。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到风吹稻田,稻穗随风摇摆。)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课件出示句子: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①图片出示“燃烧的火把”,对比体会这个比喻的妙处。②指名学生做动作“举”。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6.小结:秋天的田野真的像一幅图画。颜色艳丽,有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子、火红的高粱。“挂”“露”“翻”“举”更让我们看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话。(1)学生自由练读。(2)指名读并评议。

(3)四人一小组配上动作合作读(每个小朋友读一种景物)。(4)四个大组配上动作合作读(每组读一种景物)。

(5)过渡: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秋天的图画里看到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和火红的高粱。现在,请你们睁大眼睛再仔细看看,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屏幕出示秋天的其他景物)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上景物的样子和颜色,也像课文那样说一说。(出示文字)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辣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赏词、品句,用心体会秋天的美,尽情抒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表达,从而使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四、深入体会,情感升华

1.导思:是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 预设:一群大雁迫不及待地赶来了(板书大雁并画简笔画)。2.读资料袋资料,认识大雁。3.屏幕出示最后一句话,学生齐读。

4.导思: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农民伯伯都做了些什么? 5.预设:

生1:农民伯伯在田里播种、除草、施肥。生2:农民伯伯在忙碌地收割庄稼、摘果子。

6.小结:是呀,正是有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才换来了秋天丰收的景象,才有了这幅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只有农民伯伯吗?还会有谁?(工人、解放军、医生„„)7.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身边许许多多正在努力工作着的人,他们都是勤劳的人。你最想对勤劳的人们说些什么?

8.下面,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读最后两句话,衷心感谢勤劳的人们!生自由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到勤劳的人们不仅有农民,还有更多洒下辛勤汗水的人们,从而激发学生对劳动者们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五、诵读体会,抒发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图画,你们想把它永远留在脑海里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把这篇课文背下来吧。先请大家自由背背。(学生自由背诵。)2.出示填空,尝试背诵。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______________。梨树挂起____________,苹果露出________________,稻海翻起__________________,高粱举起______________。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指着板书背,全班站起来配上动作背。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及时回忆学过的内容,逐渐达到自主背诵,形成对优秀诗文的积累要求。

六、拓展延伸,自由表达

过渡:勤劳的人们画出的秋天实在太美了,请小朋友们在四人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心中的秋天,也可以唱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还可以背诵赞美秋天的古诗或儿歌。

1.学生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2.全班交流。

3.小结:刚才,小朋友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了一幅秋天的美丽图画。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更是个收获的季节,希望你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都有所收获,用自己的努力画出最美的图画。

4.指导写字,写好“字”“苹”“丽”“劳”这四个字。5.教师范写,着重指导两个带“草字头”的字。6.生描红、临写。7.交流反馈。8.生再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能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布置作业

做一做:给秋天画一幅画、拣落叶做书签、制作卡片。把自己画的画,做的书签,采集的野果,写的日记、诗歌收集起来,在班级举办“我爱秋天”的展览活动。板书设计

秋天的图画

真美啊!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每个环节都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听音乐欣赏图片、游戏识字等,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1.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领读、开火车读、摘苹果游戏等趣味性很强的活动,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认识了汉字,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上一篇:记叙文阅读技巧指导一下一篇:静之悟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