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观特性

2024-05-24

教育生态观特性(精选8篇)

篇1:教育生态观特性

教育生态观下的数学教育改革,比较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且除了丰富数学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外,也在不断加强学生的情感、自主教育,能够进一步拓展教育视野,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学习、应用能力,推动高职数学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

1全面反思高职数学教学

基于教育生态观的高职数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丰富数学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当前自主生活状态、个体发展给予综合考虑,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探究的空间,以此来全面挖掘、发挥学生各方面学习潜能,也只有这样,高职数学学习才能够真正成为学生日常生活自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够充分体现出生态观强调的自然生态教育路线,才真正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数学教育要想真正获得理想改革成果,其教师就必须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对数学教育做出全面反思,真正构建拥有生命力且高效的数学课堂,全面满足学生全面发展与数学教育革新发展的各种需求,促进教学效果与效率的大幅度提升[1]。

2注重师生共同发展,坚持以生为本

基于教育生态观的高职数学教育改革不仅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还要重视教师的`自我成长、发展,将教学智慧充分展现出来,真正实现师生共同发展。从生态学层面来讲,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探究行为都应该是自发的,且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其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是师生能力、知识与情感,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动态变化过程,所以说知识是展示教学智慧的重要基础。而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智慧要想将立体知识充分展示出来,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要注重师生良好的相互影响,并通过教学智慧的全面展现来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2]。从教育生态观层面来讲,教师教学智慧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成长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应始终围绕学生来创设对话交流情境,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教学智慧。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师生知识、情感与能力之间的积极影响,采用更恰当的方式来促进其健康动态发展,始终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也通过教学智慧的科学运用来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3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

首先,基于教育生态观来讲,高职数学教育的目的并非只是将传统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数学好活动的开展来锻炼、拓展学生综合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其审美意识,真正懂得怎样更好地生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数学价值理念的传递,将数学思想、方法视为中心,将数学知识、方法传授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科学整合,在进一步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使其能够准确、灵活的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对其生活方式、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高职数学教育为学生提供的力量并非只是数学知识应用这方面,还有数学那种独特的美给学生带来的感染,以及数学家在研究数学科学理论过程中那种坚毅、永不放弃的精神给学生精神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科学整合数学知识传授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培养,不仅能够将高职数学知识中蕴含的处理问题的多样方式全面挖掘出来,也能够在讲解数学知识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更适合、科学的数学方法与思想,以此来推动高职数学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基于教育生态观开展的高职数学教学活动,也有助于学生生活责任感、自信心,以及学习积极主动性的培养与提升,使其在数学学习探究中能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全面适应素质教育理念的教育要求[3]。此外,在现代科学发展中,数学一直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不论是数学公理、建模思想,还是数学原则与精神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在,而怎样在数学知识传授中,将其数学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对人文、自然有更深入的认识,使其能够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要求,更高效地思考交流,对生活信息作出科学筛选与处理,也是高职数学教育改革应着重思考探究的重要内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除了丰富文化知识的传授外,还要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生态观为其革新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指明了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其教师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探究的机会,以此来促进高职生数学学习效果、效率地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瑜,温红蕾.教育生态观下的高职数学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8):116-117.

[2]吴海燕.生态观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3):87-89.

[3]郭志林.“绿色生态观”下的高职数学教学[J].职教论坛,,(7x):44-45.

篇2:教育生态观特性

[摘要]文章指出,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需要高校进行系统的引导。高校应从世界观、伦理观、思维方式、消费观、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帮助大学生澄清认识,端正思想,提升道德,树立终极关怀,使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得以强化,生态情感得以培养,生态理念得以树立。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思想教育

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从世界范围看,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早已进行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中国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落伍了。要把中央的伟大目标落到实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必须大力强化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陶冶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这些目标的实现应该从高校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这个主渠道上下手。为此,高校各部门必须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建立和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从世界观、伦理观、思维方式、消费观、成才观及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实施系统有效的引导。

一、实施生态自然观教育

世界观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包含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等基本内容。长期以来,受西方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的影响,大学偏重主客二分的自然观教育,以社会与自然相对立为基调,人为地将有机的自然系统分为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而且过多地强调它们的分离与对立,漠视了二者的统一。这种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模式教育,致使人们将自然置于被改造、被征服的地位,使自然与人严重对立,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与冲突,也演化出人类大肆掠夺自然的不义行为,换来了大自然残酷的报复。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就要打破机械自然观的束缚,赋予自然与人有机统一的本原意义。以生态自然观教育大学生,就是要让他们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人、社会和自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是不可分割的,把世界区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只有相对的意义,而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比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更为重要。人类生活不仅要追求人伦和谐,而且要讲究天人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共生共荣,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才是和谐的最高层次。单纯的人类社会领域经济增长、科技发达的和谐是狭隘的、片面的和谐,没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前提,社会的和谐只能是暂时的,不能长期得以实现。

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过程中,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者专业课教师,应该批判机械自然观,宣传生态自然观。特别要提醒学生明确自身乃至人类在自然中的身份,不要妄自尊大,不要逞强逞能,不能以征服者、统治者的身份去对待自然,而应该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亲近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心声,与自然共生共荣,俱同进化,世界才能真正和谐,社会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资源与财富。

二、培养生态平等意识

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现代意义上的平等理念,必须打破大学生眼下片面化的唯主体意识,树立起科学的平等观。大学教育是最注重现代理念培养的教育,平等、自由、民主等现代理念在大学阶段得到空前强化。工业文明时代的平等观主要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认为自然界是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是客体,故而拼命地开发自然资源,不关注生态平衡。这种极端物质主义最终导致生态环境的极端污染和破坏。用生态文明教育大学生就要把平等的外延扩充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形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普遍的平等观,深刻认识到不仅人与人之间在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上要平等,而且人与其他生命物质都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还要保护好后代人在生存与发展上的平等权利。

高校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人对自然界公正的情怀,不能让他们认为其他生命没有意识,由此就认为它们没有价值,没有权利可言。而要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人只是地球生物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与其他生物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和其他物种一样,都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系统的有机构成要素。每一个有机体都是生命的目的中心,都具有主体性、价值性和能动性,人并非天生就比其他生物优越。对人的优越性观念的抛弃,就是对物种平等观念的接受。因此,所有的物种都是平等的,都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而一个有机体一旦被视为拥有天赋价值,那么,人们对它所采取的唯一合适的态度就只能是尊重。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和相同的道德地位的实体,它们都有权获得同等的关心和照顾。

因此,从普遍平等、公平出发,我们要求大学生应该严于律己,不能无端扼杀生命,不能剥夺其他生命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不再破坏环境,不再侵占野生生物的栖息地,不再滥伐森林。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与督促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养成关爱生命、不折花木、不乱踩草坪、爱护小动物等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反对*待动物、吃野生动物的不道德行为。

三、树立生态责任意识

高校的教育理念中应该关注大学生正确的责任意识培养。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使命感,扩充开来应该涵盖全球责任意识、普世责任意识。所以,大学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改变大学生认为上大学仅仅是对自己的前途、利益负责的狭隘责任意识,应使他们知道上大学不仅仅是为国家、民族作贡献,也应该将这种责任意识扩充到适应生态文明需要的范围。引导大学生建立起对世界、对自然、对子孙后代全面系统的责任意识,引导大学生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民族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利益、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等统一起来,并在学校的办学环节中得到体现,制订一系列的责任、义务及行为准则。

虽然我们在前面承认了其他生命都有内在价值,都有主体性,都不容人为地剥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那么是否就等于我们要求其他生命与我们一道来保护地球呢?不是的,因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唯有人具有最高的目的性、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人类应该为维护生态平衡负起最高责任。大学教育应该让学生明确,破坏、危害自然的主要是人类这个具有最高目的性与主体性的类,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也主要是人。目前有些大学生认为,错误是人们犯的,人类再把过失追补回来就无愧于自然了。但是,对于人们是否有能力完全补救破坏了的生态,则是他们考虑之外的问题。实际上,只有自然本身才有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人类力量再强大也无法解决破坏了的生态等全球问题。问题的关键则在于人们应改变自己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以对生态平衡负责任的姿态约束自身的每一个行为举止,从源头上切断破坏生态的行为。因此,每个人都要养成谨慎行事的习惯,时刻审视自身的行为,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

四、培养科学的成才观

如今的高等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推崇专业教育和专才教育,视知识为个人谋生的手段,把科技看作社会发展的唯一催化剂。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大学教育助长了人们对科技的无比崇拜,滋长了人们无限制地追求经济增长的欲望,相信经济发展与科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把人类引向了欲望、贪婪的低级趣味之中,也把人类推到人地相倾的深渊之中。出现这样严重对立的局面,核心的原因是近代以来的唯科学主义、唯经济主义错误思想作祟。

高等教育应该善于总结历史,汲取教训,引领未来。那么,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大学教育必须要让大学生认清:科技仅仅是工具,人与自然的持久和谐才是最终的目的。大自然是奥妙无穷的,科技只能认识它的一部分,科技永远都无法征服自然,而只能去理解它。大学生应该运用所拥有的知识去维护大自然的和谐,承担起人作为唯一能够维护自然的群体的神圣责任,而不能一味地去索取自然,满足自己当前的需要。学习科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去驾驭自然、征服自然。大学教育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不是只要掌握了科技,世界就捏在自己手心,科技是有用的,但不是万能的。作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不仅仅是掌握了科技的人,真正高尚的人还必须具有公正之德、平等之德、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协调意识,更主要的是具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德。人的自我发展完善应该以生态完美为旨归,在追求经济价值、精神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过程获得自由。

所以,大学教育有责任与义务教育学生完成科学技术观的转向,即实施由把握自然的科学转向理解自然的科学和由征服自然的技术转向保护地球的技术。让大学生用所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理解自然,保护地球,维护生态平衡,也让他们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在生态平衡化的过程中会得到展现与升华。

五、厉行节约,倡导生态消费观

大学教育应该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与人类贪欲的膨胀密切相关。目前还有许多国家或地方的人们忍饥挨饿,并不表明整个人类的生产不足,而只表明社会制度的分配不公。对物质的占有并不是人生的根本意义,相反,物欲的无止境必然推动人们无止境地追求经济增长,而无止境的经济增长要求无止境地榨取地球,从而会使人类在生态危机中越陷越深。因此,我们在大学生中应强调适当的节俭,倡导生态消费。

对大学生实施生态消费观教育就是要培养他们形成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和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这种消费方式以满足生态需要为基本准则,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宗旨,以有利于人的健康与环境保护为标准。换言之,要求消费方式受制于自然界的承受能力,经济发展的水平与消费水平必须保持平衡,实现经济建设与人类生活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构筑健康生活方式,倡导消费公平,抑制贪欲,厉行节俭。要践行合理消费,就必须在源头上摒弃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提倡物质生活的简朴,追求道德进步与精神升华。

落实到大学生具体的日常行为,就要求他们不追求奢侈豪华,远离奇珍异味,不铺张、不浪费,珍惜每一点资源,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持之以恒。

六、加强生态宣传。增强忧患意识

目前,许多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究其根源,还在于他们没有清醒地认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性,不知道世界及国家、地方的生态恶化现状。面对这种无知的过度消费,无意的破坏,责任更多的应该在教育者身上。为此,高校宣传部门、校园文化阵地要发挥舆论造势的主渠道作用,用更多的版面,更多的活动来宣传、推广生态环境。学校校报要经常刊登或生态环境方面的文章,学报也应该经常刊载生态文明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让大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已经满目疮痍,许多物种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资源对我们来说已经非常稀缺,生态环境濒临崩溃,等等。由此,让大学生带着对自己及人类未来生活的长远考虑,在自觉中警惕自己的行为,审察自己的思维,约束自己的欲望。

校园文化阵地要充分发挥文化感染作用,组织学生社团,研究思考生态问题,以真实的资料、鲜明的画面、实际的行动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融入到了解生态、学习生态、言论生态、服务生态的活动中去,使生态问题进入学生的头脑、思想,产生对生态强烈的终极关怀。目前,已有许多高校每年定期举行各种生态纪念日活动,如“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等。有些高校还组建了专门的生态网站,开辟专门的生态专栏,在进行着生态强化教育,都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

篇3: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及对策研究

1.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 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 关系到人民的健康福祉, 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1]。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是新时期我党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们明确生态思维方法和生态意识理念, 并且还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当下重中之重, 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容同样是重中之重。

3.1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以人为本,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将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的发展协同, 这是一种新的环境价值观, 人的全面发展要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 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人才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协调。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 将环境保护意识、生态发展意识融入到自我发展当中。以人为本, 不断形成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3.2倡导可持续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当今社会是一种高消费、高生产的生产方式, 促使资源浪费严重,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 生态文明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崇尚节俭, 追求绿色环保, 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今的生态文化更是一种新的文化选择, 赋予人类社会发展领域的每一种文化现象以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独立的文明形态是以生态文化为思想和理论基础的[2]。

3.3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创造意识教育。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创造意识不仅是一国的事情, 而是全球的事情, 现在已经得到全球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对全民生态保护意识问题, 应该认为抓住机遇, 大力宣传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并且使这种生态意识成全全社会的一股强大的环保力量, 最终成为全民的一种自觉意识。如今的世界要求我们我们不仅要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而且还要增强创造美好环境的意识, 在不断发展中形成生态观念和生态思维, 竭尽全力去创造一种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和生态创造意识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3.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教育不仅在内容上需要重视, 具体教育方法和途径也至关重要。

3.1 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是大学生生态文明培养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提升, 能够使大学生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生态的重要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百利而无一害。高校思政课是当前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课堂生动授课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恶化及污染等重大问题, 产生生态忧患意识, 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意识[3]。但是只有使大学生了解了我国目前生态状况, 认识到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的严重性, 认识到生态环境迫切拯救, 只有人类居住的环境改善了、优化了, 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 发展社会, 发展自己的国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3.2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体验。

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过程中, 大学生只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让他们进行生态文明情感体验, 让大学生走出校园, 多去参加野外活动, 从而接触自然, 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雄壮, 不断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的敬畏感。另外可以人工营造自然的生态场景, 可以通过开展“世界环境日”等活动, 促进大学生感受自然, 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大学生对大自然的亲切感, 而且还能培养大学生的自然审美感。总之,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长期的教育目标。

3.3 锻炼大学生生态文明意志。

生态文明观的教育的是一个长期、系统的练习、学习、模仿与实践的过程。要最终使大学生具有生态文明意识, 必须要有坚持的意志才能最终拥有生态文明价值观。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长期而系统的生态榜样模仿和意识训练, 在现实生活中以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坚持每天对生态文明意识的应用与纠正, 只有这样才能养成生态文明习惯。拥有了意识, 在习惯的作用下才会真正为生态环保, 生态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4 监督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

在大学生具有生态文明意识, 并且也具有了这样的习惯之后, 我们还要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进行不断的监督, 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一直保持下去, 才能真正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因此, 高校不仅要积极创造各种机会让大学生锻炼自己, 例如美化校园活动、生态维护活动等, 都应该呼吁大学生积极参与起来, 同时还要派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不断监督, 对大学生生态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执行能力, 而且能够让大学生感受到主人翁的感觉, 提高大学生保护自己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最终使大学生成为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

摘要:众所周知, 目前生态日渐遭到破坏,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首先解决教育问题, 而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所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

参考文献

[1]石明, 方章东.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路径研究.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 (25) :136—138.

[2]邓研华, 薛凤英.生态文明的意识形态体系初探.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1 (22) :115—117.

篇4:外语教育课堂生态观探索

一、课堂生态的概念、功能与机制

从古至今,课堂一直是师生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是人类文化、人类文明传承的舞台。课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堂,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也就是凡发生教学活动的地方,都存在课堂。狭义的课堂是学校教育中最主要的育人场所,具体地说,就是指在学校中被用来进行教育活动,以传承、转化和建构教育知识为基本手段,旨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品德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场所。

在文化生态中,生态是指文化类型的生存状态,即一定时代各种文化类型和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冲突、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系统有序的文化结构和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发展环境。课堂生态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双重属性。在课堂生态中,生态一词可以从两方面解读:“生”既是生命(生命教育),又是“学生”;“态”是指形态、样子。概而言之,生态即课堂生命(学生及教师)及其生存空间环境的状态。课堂生态是教育生态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态,是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在特定的空间——课堂中的组合体。这个系统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部分组成,其中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生态主体。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是课堂生态的两大基本要素。课堂生态存在多维复杂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与课堂环境之间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体现了课堂生态系统特有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生态系统。课堂生态的优劣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课堂生态是以生态思维的方式重构教育理念

建构新型的课堂,它关注课堂的生存空间,关注每一个生态因子及其关联,包括课堂环境、师生关系、教学事件、实践范式等方面,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等基本特征。整体性是课堂生态最基本的性质、最重要的特征。课堂是由各种活动和步骤按照教学规律和模式组织起来的整体形态,也是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诸方面的整体关联。

首先,教师、学生和文本作为课程主体和有机整体,在课堂教学活动和交互过程中,各主体之间相互适应、相互调适,使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由以前各自分散的状态到按照一定规律组织起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发生相应的变化。

其次,课堂上讲台、课桌、黑板以及各种装饰的位置和搭配等形成的空间文化,教学组织形式构成的活动文化、师生的服饰构成的服饰文化以及师生之间交往构成的言语行为文化等,这些类型共同构成了课堂文化生态的整体。协变性是指课堂生态的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某一方的变化会导致另一方在心理和生理活動方面会发生协同变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相互交织,教师情绪的变化对学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为了适应教师情绪的变化必须调整自己,以建立新的心理平衡。教师饱满的精神和高涨的情绪常常会感染并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当老师有激情的时候,学生就开始喜欢老师、喜欢课堂,学习效率也自然提高;相反,如果教师精神萎靡或者带着满肚子的怨气走到课堂,或把个人不满情绪迁移于学生,必然会使学生的精神状态陷入低谷,甚至产生抵触和逆反情绪,其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课堂环境也会引发课堂生态的变化。共生性是指教师和学生双方生活在同一个特定的课堂空间,一方的存在状态以另一方的存在状态为条件和依托,一方存在状态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对另一方的存在状况产生影响。师生之间是一种共生互补的生态关系,即在课堂状态中师生之间的发展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意味着教师价值的提升,换言之,学生发展的程度与教师生命活动价值的实现程度是正相关的;反过来,教师课堂活动价值的实现部分地依赖于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生命活动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三、外语教育生态系统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外语课堂生态又是外语教育生态的子系统。课堂生态系统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部分组成,课堂生态的自身功能是通过各成分之间的交换和交流来实现的。课堂生态有四种功能。一是中介与传递功能。课程是指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实践、学习行为和完善人格的文本,是引发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的媒介;文本是传递信息的载体,教师是传递文本信息的使者,学生是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者。二是加工与建构功能。在课堂生态中教师和学生既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加工者、还是知识的生产者。教师在课堂上消费知识的同时对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然后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学生主动地消费(输入)文本知识和经过教师加工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重新建构知识,实现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的同化与顺应,进而达到发展和成熟的目的。三是调整与适应功能。在课堂生态中,师生关系是流动的、互为依存的。教师加工信息和建构知识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知识结构等方面变化所反馈的信息,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心态等方面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知识传授、信息流动、技能养成、道德影响的效果。四是促进与驱动功能。课堂环境是传授知识、培养情趣、启迪智慧、提高觉悟的催化剂,是促进课堂主体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驱动器;学生为了追求学习目标、满足道德需求,会主动采取与目标和需求相适应的态度,从而成为自我发展的内驱力。

在自然环境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基础。课堂环境同样存在一种动力机制。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交换是推动和维系课堂生态系统运动的力量。首先,课堂环境与外部环境的交流。课堂生态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二者通过信息的输入和输出产生相互联系,教学软硬件设施进入课堂、课程改革理念注入课堂会改变教的行为和学的行为,引起课堂生态系统内部发生积极的变化。其次,师生之间在课堂内部进行着信息传递。教师和学生在相同或不同的信息源下,他们接受的信息会彼此产生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就表现为反馈;教师的反馈对学生会产生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反馈作用也对教师产生了影响,通过反馈环,师生双方维持正常的自动调节功能,完成各自的行为调节、认知调节和情感调节。再次,生态主导因子的转换。所谓主导因子是指环境因子中有一个对生物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子,它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发生变化,但主导因子是不确定的,可以交替变化的。课堂生态中教师和学生都有可能交替成为教学中的主导因子,在教学过程中融知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于一体,师生双方共同承担着知识传递、分解、加工和建构的任务。

生态整体性的核心思想是“整体不等于各个部分之和”,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同构成一个内部联系密切、具有相对一致性,外部具有独特性的整体。整体的价值存在于完整的体系中,而不是存在于每一个个体中,个体是作为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存在的,只有它们投身整个的复杂的关系网中才有价值。在社会学领域,课堂被看作一个微观的社会,课堂微观生态是教学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知识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也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课堂生态的整体观应着力体现知识技能的综合性、语篇教学的整体性、语言文化的融合性以及课堂设计的系统性等原则。

教育生态学的营养主要源自生态学和生态哲学母体,教育生态观更注重生态因子和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环境,强调用生态环境去规范、控制和优化教育,关注未来,注重综合平衡,注重调动和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营造整体的、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教育生态观的思维模式和生态哲学的思维方法对指导外语教育改革,实现外语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浩波.教育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周军.教学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周培植.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4] 周兴龙.小学生阅读策略发展及教学研究报告,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

篇5:教育生态观特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是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和普及.当代大学生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中,作为大学生自己的组织--高校环保社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为承担起这一历史责任,高校环保社团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作 者:李春光 权玉平Li Chunguang Quan Yuping 作者单位:李春光,Li Chunguang(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权玉平,Quan Yuping(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焦作,454001)

篇6:生态资源的特性

生态旅游资源,以生态美吸引游客,为旅游业所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资源。以原生态动植物或水源、地貌为主要景观的旅游资源。

在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野生动物资源使非洲成为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尤其是南部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已成为当今国际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

篇7:童眼观生态作文

冬天来了,美丽的海鸥也来青岛度假了。周末,妈妈带着我来到栈桥,只见成群的海鸥在空中盘旋飞翔,发出此起彼伏的鸣叫声,还有的静静地趴在海面上。我赶紧拿出小馒头抛向它们,海鸥看见后立即用嘴接住,我禁不住惊呼起来,海鸥们动作太快了、太可爱了。

妈妈告诉我说,以前青岛海边的海鸥可少了,为了挽留它们,1994年,青岛发起了“挽留海鸥”的活动。二十年来,海鸥越来越多,已经有几十万只了。海鸥不仅让青岛冬日的海边变得更加漂亮,而且,海鸥还是一种生态鸟,它们会清理环境,可以吃掉海水里的垃圾,原来要腐烂的东西就会被清理了,变得更干净清洁了。

为了留住这些可爱的海鸥,我不仅仅要经常来看望它们喂它们好吃的东西,而且,我今后也坚决不再乱扔垃圾,保护美丽的`大海,让大海远离各种油污和海藻的污染,保护海鸥的生命和健康,让海鸥喜欢这儿,永远留在美丽的青岛!

篇8: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研究

一、生态观的内涵

生态观是在生态学的基础上, 对其所在的价值、内涵进行延伸得出的广泛的哲学含义。经过长期的发展, 生态观已经扩展到人文科学领域, 在生态观的视野下的音乐教育, 是指将教育主体、教育的整体环境和生态文化结合起来, 进行系统性的音乐教育。

二、我国音乐教育现状

(一) 对音乐的认识程度不够。我国的音乐教育开展较早, 小学课程中就已经涉及到音乐教育课程, 但是音乐教育的地位远不及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 音乐课程经常被其他科目占用或者被取消, 音乐教师的专业程度不够, 其他科目的教师代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真正接触音乐的时间有限, 对音乐的了解程度不够。此外, 虽然教育改革的实行使得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但是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音乐成绩依然是音乐教育中的主要目标, 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 音乐教师主要针对课本知识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 学生对于太过专业的知识理解程度不低, 无法发现音乐背后的深层含义, 并没有真正认识音乐[1]。

(二) 师生关系不和谐。音乐自身具有娱乐性、生动性等特点, 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较大, 但是对于音乐课堂的积极性却不高, 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僵硬。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音乐教学方式不合理, 在音乐课堂上, 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 或者进行简单重复的技能训练, 枯燥无味, 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在教学中缺少交流, 教师没有及时捕捉到学生的情感变化, 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得到采纳, 课堂参与力度较低;教师对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的了解不全面, 无法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多种原因导致学生对于音乐教学课堂的抵触, 进而对音乐教师也产生抵触心理。

三、在生态观视野下进行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 采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局限性较大, 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生态化音乐教育要注意教育内容的开放性, 以课本为基础, 联系生活实际, 拓展教学内容。

第一, 音乐教师需要详细了解课本知识, 明确生态化音乐教育的基本要求, 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促进其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 有针对性、有目的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2]。

第二, 音乐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选取的教育内容应该以生活实际为基础。音乐教师根据自身的教育经验, 结合课本的内容, 确定好教学案例, 赋予教学内容新的生命, 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例如, 在学习“梁祝”时, 可以通过家喻户晓的“化蝶”的故事, 来引导学生体会这首曲子的深层含义。

第三, 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 时代在进步, 但是课本上的知识没有较大的变革, 因此, 要根据不同的时代, 利用身边最先进、最具实效性的资源和工具来进行音乐教育。例如, 将学校广播、热播的电视节目、网络上的流行音乐等先进的信息资源引进到课堂中来。

(二) 打造生态化的教学课堂。在生态观的视野下进行音乐教育, 必须有别于数学、语文等主要学科的教育方式, 尊重过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

第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 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建立民主、和谐的音乐课堂, 鼓励学生勇敢提出问题,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态化学习环境。

第二, 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的情感变化是学习效果的直接体现, 因此, 在进行音乐教育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问。

第三, 生态观指导下的音乐教育要求重视体验的过程, 这就要求音乐教师提高对教育过程的重视程度, 开展聆听音乐的活动来欣赏音乐的美, 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人文情怀;适时、适当地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教育, 引导学生融入到音乐中去;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拍, 对音调进行想象和创新, 提高学生对节奏的敏感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3]。

(三) 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育计划都有重要意义, 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音乐教师的教育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在生态观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评价, 要求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作为评价的主体, 以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为辅。例如, 学生在完成一首音乐作品时, 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点评, 通过自我评价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再听取其他同学的评价, 最后进行总结。此外, 评价的主要方式要改变单纯的笔试形式, 转变为以笔试为主, 以才艺表演等考察方式为辅的形式。通过此方式锻炼学生的音乐技能, 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 在生态观下进行音乐教育要对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和内容以及评价方式进行创新, 加强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 注重音乐教育的过程, 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姬晨.生态音乐教育——一种新型音乐教育观的研究[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4, (3) :162-168.

[2]董云.生态观视野下的音乐教育[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2, (1) :160-165.

上一篇:公司人事助理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管理学原理a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