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a卷

2024-05-24

管理学原理a卷(通用6篇)

篇1:管理学原理a卷

管理学原理和方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择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经济人”假设下的激励理论认为(B)A.职工受到尊敬后会被激励 B.职工得到足够报酬则会努力工作 C.被激励的职工会感到满意 D.精神上的激励比物质报

2.下列关于计划描述正确的是(D)

A企业目标是追逐利润,因此,计划工作只要考虑经济效益 B计划工作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面面俱到 C计划与决策没有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 D计划工作在各级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 3.法约尔认为(C)

A管理就是明确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 B管理就是决策

C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管理就是制定科学工作程序

4.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有效地指挥下属成员的数目,经研究发现: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通常以(A)较合适

A4——8人 B10------15人 C15---------20人 D20------30人

5.责任,权利,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和统一的。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A)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 B分工协作 C目标任务 D相互依存

6.某家进出口公司设有:一名总经理、一名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一名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和一名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则该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按(B)A.区域划分部门 B.职能划分部门 C.顾客划分部门 D.生产工艺划分部门

7某公司销售经理被批评为“控制的太多,而领导的太少”。据此,你认为该经理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有可能是(C)

A.对下属销售人员的疾苦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 B.对销售目标任务的完成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 C.事无巨细,过分亲力亲为,没有做好授权工作 D.没有为下属销售人员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 8.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C)A.人和物的因素 B.信息与环境的因素 C.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D.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说明在进行人员配备时(D)

A.不能对员工的工作要求过于苛刻,宽松的环境更能使员工有超常的发挥 B.应该允许员工犯错误,特别是高层职员 C.学历高的人适合所有的岗位

D.就具体工作职位来说,应安排最擅长该工作的人

1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变得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是(A)A.125台 B.150台 C.25台 D.100台

11.弗鲁姆提出的激励理论认为(A)A.激励力=期望值×效价

B.人是社会人

C.对一主管人员来说,最重要的需求是成就需求

D.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

12.一般说来,组织越稳定,管理宽度应该(B)A.越小 B.越大

C.无法判断 D.无影响

13.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A)A.科学管理理论 B.管理科学理论

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理论

14..选拔主管人员的方式,既可以考虑从内部提升,也可以考虑从外部招聘,但无论从内部提升,还是从外部招聘,都要鼓励(D)A.首先搞好群众关系 B.毛遂自荐

C.尽展所能 D.公开竞争 15现场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A)

A.基层主管人员 B.中层主管人员 C.高层主管人员 D.非主管人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中有2个至5个是正确的,请将相应字母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属于运用预先控制的是(BCD)A.企业根据现有产品销售不畅的情况,决定改变产品结构 B.猎人把瞄准点定在飞奔的野兔的前方 C.根据虫情预报,农业公司做好农药储备

D.汽车驾驶员在上坡时,为了保持一定的车速,提前踩加速器 E.瞄准靶心射击

2.PDCA管理循环是指(ABCE)A计划 B执行 C检查 D反馈 E处理

3.下列竞争力量中,哪些是五力分析法中提及的(BCDE)A政府部门 B行业潜入者 C替代品 D购买者 E供应者 4..(AD)是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A.职工是社会人

B.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导向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 C.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D.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程度

E必须有科学的组织体系

5.在布莱克管理方格理论中,确定管理风格的因素是(CD)

A.正式结构 B.体谅 C.对工作的关心 D.对人的关心 E对事的关心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论亚当斯公平理论的内容

2、谈谈如何正确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一基本原理?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20分)、在一个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有二个厂的厂长分别论述了他们各自对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看法。

A厂长认为,企业首要的资产是员工,只有员工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服务。因此,管理者有什么问题,都应该与员工们商量解决;平时要十分注重对员工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员工提供学习、娱乐的机会和条件;每月的黑板报上应公布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的姓名,并祝他们生日快乐;如果哪位员工生儿育女了,厂里应派车接送,厂长应亲自送上贺礼。在A厂长厂里,员工们都普遍地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工厂日益兴旺发达。

B厂长则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开展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严格的控制体系;注重上岗培训;实行计件工资制等。在B厂长厂里,员工们都非常注意遵守规章制度,努力工作以完成任务,工厂发展迅速。问:这两个厂长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

标准答案

(一)1.B 2D 3.C 4.A 5.A 6B 7.C 8.C 9.D 10.A 11.A 12.B 13.A 14.D 15.A(二)

1.BCD 2.ABCE 3.BCDE 4.AD 5.CD(三)1.答:

1、进行动作研究,确定操作规程和动作规范,确定劳动时间定额,完善科学的操作方法,以提高工效。

2、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工人使用标准的操作方法,使工人在岗位上成长。

3、制定科学的工艺流程,使机器、设备、工艺、工具、材料、工作环境尽量标准化。

4、实行计件工资,超额劳动,超额报酬。

5、管理和劳动分离。

2.答:彼得·圣吉博士的《第五项修炼》有五项主要的内容:分别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理想、开展团队学习、全局思考。

(四)1.答: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得的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的工作的积极性。一般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形式。

2.答:1.管理是科学因为它符合严格的科学程式,并有大量的标准、程序、规范、工具和方法。管理的艺术性,是因为他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因情势不一样而变化,他需要人类的智慧、创造和灵感。

2.在实践中既要注重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也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五)答两位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只是各有侧重。前者注重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以实现企业目标,后者注重制度建设和生产的科学控制以达到目标。按照管理方格理论若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理想的双高模式

篇2:管理学原理a卷

2011年(秋季)学期

科目:社会学原理 考试形式:闭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帕森斯的学生 K ·默顿创立了()

A.交换理论 B.冲突理论 C.中程理论 D.宏观理论

2.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3.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4.阶级产生的根源是()

A.社会经济 B.剥削压迫 C.私有制 D.社会不平等

5.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6.在孔德之前,()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圣西门 D.卢梭

7.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A.功能主义 B.社会唯实论 C.冲突理论 D.社会唯名论

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断代家庭

9.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A.2 — 10 人 B.2 — 20 人 C.2 — 30 人 D.2 — 40 人

1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1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13.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1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

1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A.内群体 B.成员群体 C.首属群体 D.大群体

16.()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1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 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 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1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20.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A.孔德 B.斯宾塞 C.韦伯 D.马克思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有()A.孔德B.斯宾塞 C.涂尔干 D.韦伯 E.帕森斯

2.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B.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C.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 D.文化是社会遗产 E.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3.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A.环境 B.人口 C.文化 D.劳动 E.生产方式

4.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A.人们的社会地位是根据种族、性别、家庭背景等一些特征决定的

B.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 C.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了

D.消除了一切人身依附关系和社会流动中的制度性障碍

E、地位的获得是以个人的才能与成就为条件的5.个人社会化的结果包括()

A.获得人格和自我 B.培养社会角色 C.满足情感需求 D.实现文化转移 E 完成世代交替

6.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A.规范性行为功能 B.经济生活功能 C.精神生活功能

D.教育功能 E.抚养、赡养功能

7.社会互动的理论包括()

A.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B.符号互动论 C.拟剧论 D.本土方法论 E.社会交换论、社会角色扮演中的问题包括()

A.角色混淆 B.角色紧张 C.角色冲突 D.角色失败 E.角色丛

9.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A.血缘群体 B.地缘群体 C.业缘群体 D.趣缘群体 E.正式群体

10.马克斯.韦伯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有()

A.财富 B.权力 C.声望 D.职业 E.社会经济生产方式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分)1.社会化

2.社会流动

3.角色集

4.初级群体

5.社会现代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5 分,共 20 分)

1.简述初级社会关系的一般特点。

2.简要分析竞争与冲突的区别。

3.简要分析集体行为的形成条件。

4.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五、论述题(共 20 分)

1.你认为成功的角色扮演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为什么?

《社会学原理》A卷答案

一、单选题

1.C

2.B

3.B

4.C

5.D 6.C

7.D

8.B

9.C 10.C 11.B 12.C 13.D 14.C 15.C 16.C 17.D 18.B 19.A 20.A

二、多选题

1.ABCD 2.BCDE 3.ABCDE 4.BCDE 5.ABCDE 6.ABCDE 7.ABCDE 8.ABCD 9.ABCD 10.ABC

三、名词解释

1.社会化:人接受社会文化和对社会的适应过程。即人作为“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全部过程。经过这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它包括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标准的统一过程。

2.社会流动: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向另一种社会地位,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社会流动的程度与社会分层体系封闭或开放的程度密切相关。社会流动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多数人流动的方向和频率反映着社会变迁的方向。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3.角色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包括两种情况:多种角色集于一身,强调个人内在的角色关系;相互依存的一组角色,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初级群体: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以感情为基础形成亲密关系。家庭是典型形式。

5.社会现代化: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化、城市化和理性化而实现。

四、简答题

1.简述初级社会关系的一般特点。

答:① 成员有限。

② 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

③ 成员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全部个性。

④ 交往富于感情。

⑤ 成员难以替代。

⑥ 群体整合程度高。

⑦ 群体控制常常是依靠非正式手段。2.简要分析竞争与冲突的区别。

答:首先,冲突的更为直接的目的是打败对方,它是直接以对方为攻击目标的一种互动行为。其次,冲突的双方或各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因此,它是一种直接的反对关系。第三,冲突各方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也有不同性。由于冲突各方往往在价值观念上有很大差距,因而,他们虽然在同一领域争夺,但所要实现的目标各不相同。最后,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

3.简要分析集体行为的形成条件。

答:集体行为就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相对来说是自发的、无组织的群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发生条件包括:环境、结构性压力、诱发因素、行为动员、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社会控制能力。

4.简述文化的一般特征。

答:①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后天习得,不能通过生理遗传。

② 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

③ 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超过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范围,具有更为广泛的意义。

④ 传递性。会被他人模仿和利用,发生纵向和横向的传递过程。

⑤ 变迁性。文化总是处于不断的变迁之中。

五、论述题

.你认为成功的角色扮演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为什么?

答:① 社会角色的确定:

A . 角色的确定,认同,证明一个人的实际身份地位、能力以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

B . 实际生活中,通过社会交往,确定自己的角色。社会关系发生变动,重新确定角色。

C . 角色确定不当包括:不能胜任、未能承担合适的,选择了不适当的。

D . 角色的有效性,及某种角色确定是否得到了工人。其获得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

② 社会角色的表现:通过利用环境因素和个人的表演,反映所扮演角色的权利义务及其行为规范和形象。

A . 布景和道具:需要的是真正的实物。

B . 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C . 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

③ 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A . 承担角色时,遇到他人或社会对角色的期望。

B . 在角色承担者对角色有所认识、了解,也就是角色领悟后,才能开始表演。

C . 角色实践。常常与角色领悟相一致。收到其他因素影响,偶尔会不一致。人们常常作

篇3:管理学原理a卷

一、延续新的高考方案考点分布比例

1. 选择题, 特别是单项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内容, 试题基本都是容易和中等难度的, 和去年是差不多的。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去年略多一点。有些题目是一样的, 如:有机常识、离子共存、阿伏伽德罗常数NA、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元素周期表、电化学。选择题不一样的地方表现在:实验方面, 在去年多考了一个有关化学反应热H计算盖斯定律的题目 (这个部分今年放在了大题31题里去了) , 在选择题这边除了考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实验分析之外, 又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镁及其化合物性质) ;又考核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所以今年的选择题考了2道跟实验有关的题目, 所以选择题稍微有点这样的变化, 所以说难度和去年相差不大, 稍微有点增加。

2. 非选择题与去年一样包括四道题, 按内容来划分可分为有机题、信息题、实验题、探究题四种类型, 有机化学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的有机反应、有机物结构及有机物的相互转化的掌握情况, 同时考查考生对信息的迁移与分析能力。化学反应原理题要求考生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

第30题还是有机, 在去年的高考中, 其有机主要考察信息方程式及有机官能团的性质, 比如水解、酯化等信息方程式的书写, 而今年的有机更注重于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变化, 主要考了醇、醛、酸、酯的一些转化, 也考察了酯化反应、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31题是关于化学反应原理的题目, 考察的内容跟去年也差不多, 去年主要是看图考了转化率的计算, 而今年主要是画图及标注, 画一个能量过程的图像, 主要是有关加入催化剂之后能量图像图的变化。

32题是化工原理的题目, 题目中都利用实际生产问题情境, 通过文字或图形来提供相关信息, 进而再进行考查物质性质、反应原理、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设问。

33题的探究题相对去年而言, 有相对大一点的变化, 去年主要考察了离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离子的检验, 有次氯酸跟、亚硫酸根等离子的检验, 而今年离子检验的部分有所减弱, 更加注重于计算这一方面。

3. 从各题的难度设置来看,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难度、区分度相对其他内容要大一些, 其比重同样也较大, 化学物质鉴定的实验题在应用学科基本方法与技能方面略加大了力度, 考查了中学最基本的离子检验、溶液的配制以及中和滴定等, 不仅能区别做过实验与没有做过实验的考生, 还能区别有思考地做实验与没思考地做实验的考生;其次是化学反应原理内容的考查是通过曲线图形的方式呈现, 知识考查和提取、处理信息能力相结合, 这种类型的试题也有一定难度;其他考查内容相应的试题难度则相对较小, 比较容易做答正确。

二、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所占分值最多

新课程考试大纲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主要考查考生下面三方面的能力。

1. 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

关于获取和加工应用信息能力的具体要求为:能准确理解、提取文字、符号、图像 (图表) 、公式、模型等相关的信息;能鉴别和筛选试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 正确建立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联系, 用于解答问题;能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或科学实验中获取有效信息, 并进行初步加工、储存或应用。

2.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关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 一般将问题设计为要求考生能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 能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能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假说、建立模型、系统分析等方法对一些简单的科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能够理解实验原理与方法, 理解实验操作技能原理, 学会实验条件控制的方法, 分析或预测实验现象, 归纳或理解实验数据, 分析综合或解释评价得出的有关结论。

3. 灵活应用知识, 分析解决问题。

对知识与技能的记忆、提取与应用能力的考查, 则是基于化学主干知识, 将学科内知识从多角度加以整合, 考查考生知识与技能记忆的准确清晰程度、基础知识掌握的广阔性和全面性、对知识应用的思维灵活程度。

三、知识考查以基础知识、常见物质性质为主

篇4:“匀变速直线运动”练习卷A

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几个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的路程也相同

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

2.一个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末的速度为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9 m/s

B.9.6 m/s

C.10 m/s

D.10.2m/s

3.汽车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刹车后2s与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A.1:1

B.3:1

C.4:3

D.3:4

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1所示,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1,则时间t1内的平均速度为()

5.一小球从4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6.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 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1.5 m/s2

B.3 m/s

C.4m/s

D.无法确定

7.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白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2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估算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的距离约为 ()

A.45 m

B.20 m

C.10 m

D.6.5 m

二、多选题

8.关于加速度的定义式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

成正比,与时间

成反比

B.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

都无关

C.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大小

D.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9.一个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着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t2-3t+1(m),式中t单位为s.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

B.质点一直向x轴的负方向运动

C.在最初的1s内,质点位移是-4m,“-”表示位移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D.在最初的1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是5m,位移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相反

10.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3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这两段时间内的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C.位移大小之比为1:2

D.位移大小之比为1:3

1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同时经过公路旁的同一个路标.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中(如图4),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0 s内两车逐渐靠近

B.在10-20 s内两车逐渐远离

C.在5-15 s内两车的位移相等

D.在t=20 s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

12.一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S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D.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

三、填空题

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5所示的纸带,按时间顺序取0、1、2、3、4、5、6共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打印点未画出,测得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依次为

(1)求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2)在打点1、2时,小车速度分别为

(3)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

四、计算题

14.从离地面h=500 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白开始下落计时,小球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15.假设飞机着陆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10s速度减为一半,滑行了450m,求:

(1)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多大?

(2)飞机着陆后30s内滑行的距离是多大?

16.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 m/s,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 =10m/s2

17.汽车前方s= 120 m有一白行车正以v1=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v0=18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

(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

(2)若汽车追上白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n=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参考答案

1.C 2.C3.D4.B5.C6.B7. B 8. BD 9. BD 10. AC11. CD 12. ACD13. (1) 0. 50

(2) 0. 17

篇5:管理学原理a卷

2007级《数据库系统原理》考试题(A)

考试时间:2010年6月

班级:学号:姓名:

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不必抄题,字迹工整、清晰;

 请在答题纸和试题纸上都写上你的班级,学号和姓名,交卷时请将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纸

一并交上来。

一、[20分]用英文解释下列名词:

1.Instance

2.Relationship

3.Weak entity set

4.Transactions

5.Foreign key

6.RAID

7.Dense

8.Query Optimization

9.Schedule

10.Conflict equivalent

二、[20分]以下是某健身俱乐部的会员管理数据库,其保存的信息有:

·顾客会员档案(members),包括会员编号Cid,姓名Cname,性别Csex,年龄Cage,联系电话Phone,入会时间Cdate

·根据会员的缴费情况,可分成初级会员、中级会员、高级会员、VIP会员等不同的等级type,享受不同的折扣discount;由于俱乐部不定期举办优惠活动,因此相同级别的会员可能享有不同的折扣;

·俱乐部有若干健身教练为会员提供服务,健身教练(adviser)的信息包括:编号Ano,姓名Aname,性别Asex,电话Atel;健身教练是分等级的,健身教练的等级Alevel随着其指导的会员人数和工作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每个会员每次健身都配有一个专职的健身教练,但不一定每次都是同一个人; ·健身教练的工资按日薪发放,包括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根据其级别发放的基本工资salary,相同级别的教练工资相同;另一部分是根据每天为顾客服务的次数确定的奖金,不同级别的教练,其每人次的奖金额度awards也不同。

1.画出上述关系的E-R模型[15分]

2.将E-R模型转换为符合3NF规范的关系模型[5分]

三、1.2.3.4.5.[15分]根据第二题的中定义的关系模式,用关系代数表达式完成下列查询。查询年龄大于30岁的女会员的姓名和入会时间

查询2010年5月1日来俱乐部健身的会员及其指导教练的姓名 查询所有1号教练指导过,但是2号教练没有指导过的会员的姓名 查询被所有男教练都指导过的会员的姓名 查询享受最大折扣的会员的名字和用户等级

四、[20分]根据第二题的中定义的关系模式,用SQL完成下列操作。

1.查询俱乐部所有的教练的名字和级别,并按照教练级别进行降序排列,级别

相同的按姓名的升序排列

2.查询陈宇教练指导过的年龄大于40岁的会员的名字 3.查询所有1级教练指导过的会员的名字

4.查询2010年5月1日指导会员次数超过5人次的教练的名字 5.创建一个包含陈宇教练每天的日工资的视图v_chenyu 6.妇女节到了,给所有VIP的女会员增加3%的折扣

五、[15分] 设有属于1NF的关系模式R={A, B, C, D, E},R上的函数依赖集 F =

{ A→D,ED→B,BC→D,DC→A }。1.计算(DC)+、(BC)+,(CE)+。2.写出R的所有候选码。3.R是否属于3NF?为什么?

六、[10分]设有如下调度S,判别S是否为冲突可串行化调度。如果是,给出等

篇6:管理学原理a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类别:闭卷

使用学生: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教05级

考试时间:120分钟

出卷时间:2008年1月

说明:要求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漏选一律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作为一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具有一些与其他社会科学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综合性

D.时代性

2、系统论述灌输理论的是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由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的运动过程。它的基本要素是()

A.教育主体

B教育客体

C教育内容和方法

D教育环境

4、中国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主要有

()

A.强调育人中心,德育为上

B.重视立志教育,注重“修身为本” C.强调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D.倡导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相结合

5、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经历的主要阶段有

()A.初创和形成时期 B.成熟和发展时期

C.曲折发展和严重挫折时期 D.拨乱反正和发展新阶段

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点是由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决定的,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A.阶级性

B.实践性和社会性 C.同时性和多端性 D.长期性与反复性

7、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8、正确的人格动力结构模式是

()

A.“人格需要”与“人格判断”相结合产生动机和行为的结构模式 B.“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动力结构模式

C.“本我、实我、理想我”的人格动力结构模式

D.“动机理论”的人格动力结构模式

9、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的依据主要有

()A.社会依据 B.文化依据 C.时代依据 D.身心依据

10、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主要是指

()

A.家庭环境 B.学校环境

C.社交环境

D.社会环境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思想政治教育

2、思想品德结构

3、理论教育法

4、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有哪些影响因素?

2、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运用榜样教育法?

3、如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4、简述层次原则及其运用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如何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五、案例分析题(16分)

聪明的惩罚

有一位警察是自行车运动的爱好者.一大早,他在大街上巡逻,发现一辆自行车飞驶而来,他下意识地打开测速仪,看自行车是不是超速了.骑车人没有发现警察.警察一看测速仪打了个楞:不对呀!这是汽车的速度——这人把自行车骑得和汽车一样快!骑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他出于职业本能,立即上前拦截。这时才发现原来骑车人是个十五、六岁的学生。警察告诉他:违反交通规则了,要罚款!那学生说出了学校和地址,还说了超速骑车原因:怕迟到。警察笑着对他说:你先去上学吧。

不久,那个学生所在的学校收到了著名的哥本哈根自行车俱乐部寄来的一封信,这个俱乐部培养过很多优秀的自行车运动员。信中说:欢迎贵校学生斯卡斯代尔参加本俱乐部,我们将为他提供一切训练条件,信中还夹着警察测定的那学生的车速。4年后,斯卡斯代尔成为丹麦自行车赛冠军,而后又在奥运会上获得自行车运动项目的金牌。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B卷)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类别:闭卷

使用学生:法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教05级

考试时间:120分钟

出卷时间:2008年1月

说明:要求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不定项选择题(多选、错选、漏选一律不给分,每题2分,共20分)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领域

B.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C.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D.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特殊矛盾

2、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问题,在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

A.美国马斯洛的“人类需要层次论”

B.美国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 C.美国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 D.美国尾内的“Z理论”

3、资本主义国家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表现为

()A.强调个性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B.注重修身与教化的统一

C.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D.坚持人道主义为基础

4、对人的本质正确的理解是

()

A.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B.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

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简单相加 D.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5、思想政治品德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立体结构。它具有以下子系统

()A.心理

B认知

C思想

D行为

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

()

A.适应超越规律

B.内化外化规律 C.协调控制规律 D.双向互动规律

7、青年学生的思想特征表现在()

A.思想活跃开放

B.竞争意识强烈

C.崇尚务实的行为方式 D.思想差异明显

8、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内容必须遵循的原则有

()A.目的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层次性原则

9、教育对象的人格特征有

()

A.主体选择性

B客体可塑性 C.异气相求性

D挫折防御性

10、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

()A.世界观教育 B.人生观教育 C.道德观教育 D.政治观教育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2、实践教育法

3、个别谈心艺术

4、主体原则

三、简答题

(每题6分,共24分)

1、简述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具体特征

2、简述人格形成的条件

3、如何优化家庭文化环境?

4、简述渗透原则及其运用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对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如何进行批判借鉴

2、试述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16分)

某机械公司在本单位广泛开展树典型、学先进、争上游活动,用典型引导职工前进。他们带着问题抓典型,根据特点选典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所谓“发家致富采购员有门路”。针对这种倾向,他们总结宣传了“坚持共产党人本色不变,执行政策的原则性不变,严格把住嘴巴关、实惠关、人情关,做到手经万贯一尘不染”的供应员赵瑞生这个典型。根据职工中存在的平均主义思想,树立了青年女工丁惠勤这个“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优质高产”的车工典型。由于她保质保量地超额完成任务,不仅为企业和国家做出了贡献,个人收入也得到了较大的实惠。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科技进步的要求,树立了模具车工梁思林这个“技术高超”的典型。这个技术骨干不仅技术水平高超,而且以企业为家,不为其他单位的高薪聘请所动,对企业充满高度的责任感。三位典型事迹的宣传,形成了全厂学先进的强大优势,震撼了职工的心灵,激发了职工奋发向上、振兴中华的热情。全公司上下出现了讲理想、讲风格、比贡献的生动局面。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ABC

2、C

3、ABCD

4、ABC

5、ABCD

6、ABCD

7、D

8、A

9、ABCD

10、ABC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2、思想品德结构是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理论教育法又称灌输教育法,是由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帮助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其特点是以理服人,使人心悦诚服。

4、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融入到各种教育因素及方式中,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答: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指个体思想品德在演化过程中不断获得新品质的过程。个体自身的因素及其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外部因素,都参与了这个过程,对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各自不同和影响。个体自身的因素包括人的自身状态如人生观、价值观和身心其他方面的情况是影响思想品德的最重要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第一,社会的经济制度及其经济生活条件、政治制度及其社会的政治生活状况、社会文化及其文化活动。第二,受教育者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第三,受教育者出生和成长的家庭。第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学校。第五,受教育者从事工作的社会组织。第六,各种非交往环境。第七,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2、答:榜样教育法是指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又称典型教育法或示范教育法。运用榜样教育法的基本要求是:(1)要注意榜样的真实性。(2)要注意榜样的层次性和代表性。(3)学习榜样要注意创新性。(4)要尽可能让榜样现身说法。(5)要注意培养、关心和爱护榜样。(6)要积极组织受教育者开展“学英模,见行动”的系列活动。

3、答:优化校园环境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领导(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3)搞好学校社团组织建设(4)培训校园文化活动的骨干(5)形成民主的气氛(6)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7)搞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8)制订必要的政策和制度(9)注意兼顾和结合(10)加强校园文化理论研究

4、答:所谓层次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思想情况和觉悟水平,区别对待,分层次进行。层次原则是一种工作准则,它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教育体系为前提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较好地贯彻层次原则,必须做到:第一,要深入调查研究,正确区分受教育者的思想类别与层次,科学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第二,要依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层次特点,同时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正确选择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第三,要正确理解层次原则,不能将层次片面地理解为划分等级,尤其不能使层次绝对化。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答: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政治教育应针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的特点来进行:

(1)青年学生关心祖国繁荣昌盛,立志振兴中华。绝大多数青年学生能够根据祖国和人民的需要确定个人奋斗目标,并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但也有少数青年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成才和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的关系,把个人利益置于社会利益之上,不能把爱国热情落实到自己的学习和实际行动中,因此对青年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摆正个人、社会、国家利益的关系,把爱国热情落到实处。(3分)

(2)青年学生关心和支持改革,积极要求参与改革。但由于对国情认识不足,对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旦改革出现困难和挫折,就会出现急躁和偏激情绪。再加上青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因而参与热情和参与能力不平衡。因此对青年学生必须加强改革开放教育,同时,应创造条件,给他们更多的参与改革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的锻炼中逐步提高参与能力。(3分)

(3)青年学生有较强的民主意识,但他们的民主素质有待提高。有些青年学生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容易产生急躁和偏激的情绪,有的学生对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不懂得必须在法制范围内推进民主。因此,必须对青年学生进行深入的社会主义民主教育,在保护他们民主热情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民主素质。(3分)

(4)青年学生努力学习,立志成长。大多数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刻苦,渴望成才。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的,怕吃苦,心情浮躁,眼高手低等等。因此,就对青年学生加强成才教育,使他们具有远大志向,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真正成为栋梁之才。(3分)

(或根据当代青年的四个时代特征:思想活跃开放、竞争意识强烈、崇尚务实的行为方式、思想差异明显来分析也可)

2、答:社会主义理想人格就是:首先要具有协调性,即具有协调的品格。其次要具有进取性,即进取的精神。再次,要具有创造性,即创造的素质能力。第四,要具有超越性,即具有超越的精神品质。总之,协调性精神、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超越精神是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一般模式。(共2分)

除了上述精神要素外,还应具有以下十个具体特征:(1)具有远大理想(2)具有高尚的品德(3)关心社会生活(4)具有法纪观念(5)具有科学观念(6)具有自强意识(7)具有竞争意识(8)具有民主意识(9)具有创新意识(10)具有创业的冲动(每小点1分,共10分,应适当展开论述)

五、案例分析题(16分)

该案例的教育具有人性化色彩,以人为本,面对违规的小青年,警察不是板着冰冷的面孔,而是对学生“笑着说”,平等,尊重人,“先上学去吧”,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案例的教育具有人的能量开发功能,把人的最佳成长、潜能最佳发挥放在第一位。同时教育还具有服务性本质,自觉地为自己的教育对象、管理对象服务,当我(警察)的“交规”与对方(学生)之学纪发生矛盾时,为对方着想,体现了管理即服务。从职业伦理上看,表面上警察的职责只是制止违规,但他却把发现与开发学生的运动才能作为自己的天职。从违规行为来看,学生超速骑车以至汽车的速度,表象是学生的“违规”行为,违反交通规则,实质是他守纪行为,这样做是为了避免违反学校纪律。是守纪(校纪)之因,导致违纪(交规)之果。因怕迟到导致超高速,这违规不是小青年的难驯的野性与顽劣。

浙江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卷B卷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C

2、AB

3、ACD

4、ABD

5、ACD

6、A

7、ABCD

8、ABCD

9、ABD

10、ABCD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施加影响,使其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形成符合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其实质是将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的过程。

2、实践教育法又称实践锻炼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在实践中训练、培养受教育者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3、个别谈心艺术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遵循人的思想活动规律,恰当地选择谈话的时机、场合、方式和人选,准确地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与受教育者通过同志式、朋友式地相互交流思想、交换意见,做好个别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

4、所谓主体原则,是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者,将受教育者视为教育主体,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答:社会主义理想人格的具体特征是:(1)具有远大理想(2)具有高尚的品德(3)关心社会生活(4)具有法纪观念(5)具有科学观念(6)具有自强意识(7)具有竞争意识(8)具有民主意识(9)具有创新意识(10)具有创业的冲动

2、答:人格形成的条件,有以下几种解释:(1)“遗传说”解释:认为人格的形成由遗传决定,遗传的差异决定人格的差异。(1分)(2)“社会文化说”解释:认为人格是人们扮演的各种角色的综合,人的身上担负着非常多的社会角色,人格是这些社会角色铸造的。(2分)(3)“学习经验说”解释:认为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别人对我们生存行为奖赏的结果,受到奖赏的行为容易成为行为习惯,而受到忽视的行为就会消失。一切人格特征就是这样形成的。(2分)(4)“人本主义说”解释: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愿望,也有造就自己人格的能力,主张让人们在追求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中,完成自己的人格。(1分)(5)“潜意识说”解释:认为人格的根据不在意识,而在潜意识。人格及人格行为的起因是由潜意识决定的。(1分)(6)“综合形成说”解释:认为人格是教育、自我教育和环境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1分)

3、答:优化家庭文化环境,应从以下途径着手:(1)确立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尽管各个家庭成员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但总会有一种价值观占据主流地位。这种占据主流志位的价值观,就是家庭价值观。家庭价值观一般包括家庭政治价值观、社会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婚恋价值观、教育价值观等。家庭价值观是家庭文化的核心。(2)搞好家庭管理。家庭管理就是对家庭生活的规划、安排、监督和治理。家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管好家庭的人、财、物和闲暇时间。(3)搞好家庭协调。构成家庭起码要有两个人,多则可能几人,甚至十几人,每个人的年龄、经历、社会地位、家庭角色和兴趣爱好不同,要想融洽、和谐、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必须做好家庭的协调。(4)搞好家庭教育。(5)搞好家庭活动。(6)搞好家庭文化社会研究。

4、答: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融入到各种教育因素及方式中,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实施渗透原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

(2)潜移默化,寓教于无形。

(3)循循善诱,倚重人格塑造。

(4)循序渐进,促进受教育者思想目标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论述题(每题12分,共24分)

1、答: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批判借鉴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要点如下)(1)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6分)

①在道德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②在教育内容上,重视立志教育、注重“修身为本”,其理想人格是“圣贤”、“君子”。③在道德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如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多种途径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④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2)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局限性:(3分)①单纯采用灌输式教育方法 ②公私德不分的倾向

③“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

(3)对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借鉴(3分)

①突出“德育首位”是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保证。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③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答: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内在转化过程与外部制约过程的辩证统一。(2分)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思想品德认识如何转化为相应的思想品德行为的问题。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他们的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均衡发展的过程。(2分)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知、情、信、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知是情、信、意的基础,也是行的先导;情是知、信、意的催化剂,也是行的推动力;信是知、情、意的合金,也是行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意是知、情、信的体现,也是行的杠杆;行是知、情、信、意辩证运动的外在表现和最终结果,又是强化和巩固知、情、信、意的基础。人的思想品德的内在转化是人的主体性的表现。它对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3分)然而,人的人的思想品德就其本质而言是其社会性。离开了社会环境,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也是不可能的。(2分)社会环境包括国际社会环境和国内社会环境两大部分。国际社会环境如国际的经济形势、国际的政治斗争、世界大战或局部战争、科学技术的重大发明和文化艺术的交流等。国内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包括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制度三个方面。精神环境包括政治生活状况、文化生活氛围、政治思想规范、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社会意识形态因素。它们都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通过人际交往、群体活动等社会形式逐步渗透到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形成人的思想品德。(3分)

五、案例分析题(16分)

答:此案例说明了榜样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2分)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榜样教育法应注意:(结合案例分析,每点2分)

(1)要注意榜样的真实性。榜样的力量首先在于真实。榜样必须是真正过硬的,不是虚(2)(3)(4)

(5)

(6)假的。要实事求是地树立和宣传榜样,不能弄虚作假,任意拔高,一好遮百丑。使榜样真实可信,让人乐于接受。

要注意榜样的层次性和代表性。要善于发现和选择几种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有代表性的先进典型,激励不同层次的人们奋发向上。

学习榜样要注意创新性。在学习榜样时,要注意学习其精神与思想,不能机械照搬。注意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并注重创新。

要尽可能让榜样现身说法。也就是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有道德的人讲道德、守纪律的人讲纪律、作奉献的人讲奉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打动人心,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要注意培养、关心和爱护榜样。既要帮助榜样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使其不断创新业绩,同时解决他们面的实际困难,要支持和爱护榜样,引导人们向榜样学习。

上一篇:教育生态观特性下一篇:浅析模数结合的城市安防监控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