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案

2024-05-04

旧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案(精选6篇)

篇1:旧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案

八年级语文周练(1)

一、基础知识 1.注音。

逶迤()磅礴()压黔境()雪皑皑()千锤百炼()草毯泥毡()

2.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的句子是:。

3.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

4.将下列诗句断句:

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钱索寒。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逶迤: 磅礴:

⑵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开颜:

6.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请用简洁的话加以概括。⑴ ⑵ ⑶ ⑷ ⑸

7.就你所了解的知识,举两例长征期间的大事。⑴ ⑵

8.《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

《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

二、课文阅读

(一)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8.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全诗的诗眼是:。

9.诗的中间四句承上句分别从哪两个方面写红军战胜困难?你认为诗句中哪些字用得精炼形象?请任选两个加以赏析。

10.“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哪两个事件?请各用一个短语概括。

⑴ ⑵

11.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过雪山草地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1.你估计这首歌在唱的时候,高潮应出现在哪里?请说说理由。

2.红军在过雪山时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各用两个字概括。他们又是靠什么克服了这些困难?

3.歌词中说“雪山低头迎远客”,你是怎么理解的?

4.如果需要建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纪念碑,请你在纪念碑上写一段话。

篇2:旧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案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记住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公车上书”的时间、内容和戊戌变法的时间,知道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建立的政治团体和戊戌六君子,理解戊戌变法的内容、历史意义。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思想与维新变法活动的分析,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通过对维新变法背景、内容、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原因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探究,学会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公车上书”、“谭嗣同从容就义”等史实的学习,激发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对比袁世凯出卖维新派的卑鄙行径,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教育,并作出正确的人生价值选择,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与追求。

通过对维新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培养学生的挫折意识,使学生学会总结失败教训,努力开创成功之路。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二、难点: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课型:新课。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袁世凯等头像图片,收集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成立的学会、建立的学堂的资料和“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多媒体影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绘制维新变法运动板书设计图表。

学生预习课本,课外阅读并收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历史人物的资料简介。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图表法、谈话法、材料分析法、讨论法。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图片、图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谭嗣同像,请一位同学介绍图片人物)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谭嗣同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为挽救民族危亡、为维新变法运动而喋血北京菜市口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谭嗣同为之英勇献身的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学习新课: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维新变法兴起的背景

(指导学生阅读)思考: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进一步提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怎样的局面?进而启发学生认识维新变法的根本原因、阶级基础(或社会条件)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展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请同学来介绍收集到的康有为、梁启超的人物资料。)2.维新派开展的变法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维新派开展了哪些活动为变法作准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发起的什么事件?从而认识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1)公车上书

(放映“公车上书”影像资料片断,让学生感知“公车上书”这一历史事件)。教师指出“公车上书”名称的由来。汉代地方上举荐人才,由公家备车送往京城。后来,人们就用“公车”来称呼进京应试的举人。由于这次签名上书的都是举人,故称“公车上书”。“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由于封建顽固派的阻挠,上书没有成功。但“公车上书”是清朝史无前例的一次士人联合大请愿,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它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为了组织力量,为了给变法作舆论准备,维新派创办了报刊,成立了政治团体。(2)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展示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和建立的政治团体,让学生感知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发展。)引导学生思考:维新派的组织宣传活动起了什么作用?

总结点评学生回答指出:维新派的变法活动,扩大了维新派的影响,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促使人们觉醒,激发人们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为戊戌变法作了有力的铺垫。

二、百日维新

1.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康有为又一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内忧外患,指出如不变法,中国就有亡国的危险。屏幕展示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的材料内容: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材料中“瓜分豆剖”、“揭竿斩木”各指什么?体现了清政府统治面临怎样的危机?材料中哪些词句表现出变法迫在眉睫?

在变法呼声日益高涨的形势下,顽固派极力阻挠、破坏变法(指导学生阅读史海拾贝),由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更因为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妥协特点,选择了依靠皇帝推行自上而下的变法。康有为激烈的言词使光绪帝十分震惊,他表示决不作亡国之君。为挽救清王朝统治的严重危机和加强自己的权力地位,无实权的光绪帝接受了维新派的变法请求,于1898年发布诏书,任用维新人士,采取措施实施变法。(展示光绪帝照片。)2.百日维新

(组织学生观看“戊戌变法”多媒体影像资料片断,让学生感知“戊戌变法”的过程,了解“百日维新”名称的由来。)3.百日维新的内容

师生互动逐条分析戊戌变法的内容。

(1)经济上:“提倡办实业”指建立经济实体,发展近代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奖励发明创造”是要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民”指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地主。)其目的是要让什么人参与政权?“裁撤冗官,精简机构”。(“冗官”指多余的官。)就是要改革封建官僚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目标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但戊戌变法的政治改革措施并没有涉及这一内容,表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这给戊戌变法的失败埋下了祸根。(3)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鼓励倡导近代教育,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其作用是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传播。(4)军事上:学习和利用近代军事技术,“训练新式海、陆军”,加强国防,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维新派通过四方面的变法措施要达到什么目的?由此可看出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后总结:戊戌变法要学西方、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拥护和支持,但它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破坏,在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下,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4.戊戌政变

放映“戊戌政变”影像资料片断,让学生了解,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原因、过程,知道“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然后展示谭嗣同像及临刑前的豪言壮语: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这些豪言壮语反映了谭嗣同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

学生回答此问后,可能会以现代人的观点看待谭嗣同,由此提出相关联的延伸问题:“谭嗣同在戊戌政变发生时本可以脱身,但他拒绝出走宁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是不是很傻?”针对这一延伸问题,此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一类学生可能认为谭嗣同很傻。理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维新派保存了实力,将来还有机会东山再起。另一类学生可能认为他不傻。原因是他以牺牲小“我”换取了“大我”,即他以个人的流血牺牲一定程度上警醒了世人。

点评学生讨论、探究的基础上指出:大家的回答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有一定的道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定不能脱离他所处的时代。谭嗣同的英勇就义唤起了人们忧国忧民、救亡图存的意识,激励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谭嗣同为救亡图存,为维新变法,面对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从容不迫,慷慨就义。他的英雄气慨和为唤醒民众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为什么一场经历多年酝酿、准备,看上去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在顽固派的镇压下很快失败了?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可一步一步设问启发学生探究:(1)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参加和领导维新变法的是些什么人?他们属于哪个阶级?这个阶级的力量如何?它具有什么特点?(这是此次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3)从变法的内容看有没有触动封建制度?会不会得到群众支持?

通过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的探究,引导学生得出历史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挽救民族危亡,不触动封建根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进而启发学生认识;资产阶级唯有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请王朝,才能救中国。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这次进步的改革尝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篇3:旧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芦花荡》较为标准的出处注释应为:孙犁著.孙犁文集第一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课本的出处注释一向不标明卷次, 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某某的文章出自《某某文集》, 如此简单的逻辑已成了编者们的定势。课文删除了原文的小标题“——白洋淀纪事之二”, 只是在出处注释里加了条不伦不类的说明。

原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

课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窠”被编者们巧笔一挥, 便删去了, 连让它与孩子们打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编者们对“窠”存在如此偏见, 竟到了“闻”之不爽, 见之“动手”的地步?《芦花荡》虽写于1945年的延安, 但孙犁的叙述和描写语言却不是当时延安有些作家所追求的口语化, 而是较为精练的个性化书面语, 是“五四”后所形成的白话文语言。显然, “窠”字更贴切实际些。

第三篇课文《蜡烛》出处, 课文原注为:“选自《阅读和欣赏》 (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阅读和欣赏》是北京出版社出的一个系列图书, 1985年就出了十多种, 诸如《阅读和欣赏外国文学部分五》《阅读和欣赏现代文学部分四》《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九》……仔细查阅北京出版社八十年代出版的全套《阅读和欣赏外国文学部分》 (一七) , 居然没有发现茅盾翻译的这篇《蜡烛》! (我们能收集到的《蜡烛》一文最初的出处为:宋云彬朱文叔蒋仲仁等编。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0) 专家学者做学问“严谨”到这种程度, 人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第四篇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第1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文集上标注的是“程曾厚选编”, 课本的注释为“程曾厚译”。

当我们把《亲爱的爸爸妈妈》 (原题为“亲爱的爸爸妈妈——三百个孩子最后的呼唤”) 一文校对完, 我们出离愤怒了!可敬的编者们, 竟然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删除了!

原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一个生锈的铁皮水桶, 日军用来在尸体上浇汽油。年老的母亲没找到儿子尸体, 却找到这个水桶。日军在一个月内强奸两万多妇女, 有十几岁的女孩, 也有老妇人——她们在照片上全是赤裸裸的。一个叫季秀英的年轻女子, 练过气功;日军威胁强奸未成, 刺了37刀, 以为她死了。有人发现她鼻孔冒血泡, 才把她救活。两个日本兵比赛杀人, 谁先杀死100人谁就是赢家。两人分头杀、杀、杀, 都杀了100人。但是没人知道谁先达到100人的目标。再杀150吧!日军在南京杀死24万人。

课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 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

此刻, 我终于明白, 当我向学生展示日本鬼子凌虐、残杀中国人民的痛苦、血腥图片时, 为何学生的表情是冷漠的, 是木然的, 是不屑的。没有同情、没有愤慨、没有奋起, 甚至, 面对中国老百姓遇到鬼子时惊慌失措、惶恐万分的扭曲表情, 不少中国的新生代, 笑了……原来, 这一切让人痛心疾首、可恨可悲的事不得不说是我们可敬的编者们的功劳———多少年来, 多少这样的史实在他们的大笔一挥之下, 被抹杀?!多少年来, 正由于他们对这些残酷事实的讳莫如深、避而不谈造就了多少道德底线被淹没的青少年?!国足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事件、赵薇“军旗裙事件”……这些依旧还在上演的事实, 难道不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悲哀?

怪不得作者聂华苓说:“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 没有感情, 没有未来的信息。”也正因为聂华苓说出了编者们内心的恐慌, 他们把这句话也从文中删掉了。

原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 多少中国人记得呢?多少世界上的人知道呢?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 没有感情, 没有未来的信息。人, 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 不能忘记。

“华苓!”莫马指着山路边两座墓碑, “你看这两个孩子!”纪念会已散。我们正顺着人潮淋着雨往回走。“男孩、女孩, 一对小情人, 就在这儿被纳粹杀死了。”

墓前两把血红的鲜花, 在雨中闪闪发光。

课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 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 是健忘的。不记仇, 很对。但是, 不能忘记。

其中, 特指——“中国人”被改成了“人”, 是的, 很对——这是一个要忘记自己也是忘记历史的中国人的人的所做所为。同时, 与那对“小情人”有关的描述也被删了。是的, 也很对——对于这么“有伤风化”的史实, 怎么可能写进中学教科书呢?建议这些专家、学者们去观礼一下英国八岁男孩的临终婚礼吧:

英国8岁男孩里斯·弗莱明从2004年起不幸患上白血病, 在与病魔斗争4年后, 7月初他的生命终于走到尽头。令人意外的是, 里斯在弥留之际的最后心愿竟然是——与他最要好的女同学艾琳娜·普斯格罗夫“结婚”。

……

在婚礼上, 艾琳娜的母亲汉娜充当主持婚礼的“牧师”, 在她的指引下, 艾琳娜与躺在病床上的“新郎”里斯共同宣读结婚誓词, 并互相交换婚戒。在婚礼的最后, 这对“新人”甚至领到了一张“结婚证书”!婚礼结束后, 里斯显得快乐极了, 并对母亲罗莱妮说:“现在我可以安心地走了。”7月5日——就在“婚礼”第二天, 小里斯含笑离开了人世。

——《重庆晚报》2008.07.23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朝花夕拾》集子里面的一篇, 我们在山区的初中, 尚能找到鲁迅著作的原始版本, 不知编者们为何要注个“选自《鲁迅全集》”, 典型的简单思维定势, 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某某大家的文章出自《某某全集》, 甚为荒谬可笑!

比照初始版本:鲁迅著.朝花夕拾.北新书局, 1927, 全文仅做了两处删改。

依照编者们的出处, 《背影》应选自:朱自清著朱乔森编朱自清散文全集上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课本的注释不仅省略了编者, 连“上集”都省略了。编者们长期辛苦劳作, 眼睛不好使, 连出版年份也看错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背影》原载1925年11月22日出版的《文学周报》第200期。1928年10月, 作者将其与另外14篇散文结集由开明书店出版时, 就以“背影”命名, 《背影》一文位居首篇。

综观现代教材, 《背影》删改22处, 其中标点13处, 字词9处。都不过无足轻重, 删改后亦不能见之更胜一筹。

《台阶》选自1988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 作者李森祥, 名不见经传, 在编者们看来, 他的文章自然可以随意删改。以下是被删除的一个大段:

“父亲光着很宽大的背脊, 一个夏天就这样光着背脊。太阳把他的皮肤烧磨得如牛皮般厚实, 油腻腻的, 仿佛是涂了一层蜡。然而, 却并不光滑, 上面结满了芝麻般的痱子。痒起来时父亲就把光背靠在门框上擦, 啵、啵、啵, 父亲一下下擦得很有力很响。结果把那些痱子都擦破了, 痱子便淌着黄水, 也流着汗。黄水与汗流到他那块洗白了的围腰上, 围腰很宽很长, 手摸着, 竟能触摸到一粒粒的汗斑。那汗斑仿佛是用油漆刷上去的, 很硬实。父亲说是菜油汗, 菜油吃多了的缘故。可我们家为了造屋, 经常空锅子烧菜, 哪有多少菜油好吃。”

课题组老师把这一段念给学生听的时候, 不少人发出了“啧啧啧”的声音, 有人说“这让人感到变态”, 又有人说“这有点恶心”……课题组的老师在讨论原稿的时候, 大都感慨万千:《台阶》的辛酸, 是90后的学生们所无法感知的!有的老师潸然泪下:“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们开始难过, 不明白编者们为何会把这一段精致入微的刻画荼毒在笔下?!怪不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乏社会的体验了。

《老王》写于1984年3月, 作者杨绛, 原载于《随笔》1985年第1期, 编者们摆脱不了他们的定式思维, 出处注释按惯例为“选自《杨绛散文》”。

在研读《老王》这篇课文的时候, 我们不由而然的想到了鲁迅的《一件小事》, “矫情”二字涌上心头, 再联想到某对夫妇在文革中惬意地苟活——清楚地知道什么话可以长说, 什么话可以短说, 什么话根本不能说;也知道什么事能光明正大做, 什么事只能遮遮掩掩做, 什么事绝对不能做;更知道什么人可以成为“密友”, 什么人只能“君子之交淡如水”, 什么人只能“避之唯恐不及”。真是彻底地心寒!

《信客》原载于《散文世界》1989年第8期, 课文注释为:选自《秋雨散文》 (浙江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 有删节。

本文篇幅长, 所以, 惜墨如金的编者们删掉了对“信客”这项职业的详细描述, 不知道余秋雨先生会做何感想?

原文:说到几个城市里的路线时十分艰难, 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

课文:说到城里几条路线时十分艰难, 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

稍微有点语文头脑的人都知道, 以上两句话, 意思是有差别的。原句的定语是“几个城市里的”, 课文是“城里几条”。而我在被删的段落里, 找到了编辑删改错误的证据——“他们又不集中在一个城市, 因此信客的生意不大, 却很费脚力”。

《中国石拱桥》原载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第5版,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 茅老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好好补充、修改了一番;编者们居然还是不满意, “也有改动”。反响到底如何呢?据了解, 自《中国石拱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以来, 就有不少老师, 甚至学生给茅以升先生写信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其中的质疑不再一一阐述, 但是通过茅以升先生的回信, 我明白了质疑不断的原因。“关于‘中国石拱桥’, ……由于几次再版, 提法不同, 以致引起解释上的不同理解。……几次版本不同, 于是产生了疑问。……” (引自《江苏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课文亦注解:“……后经作者补充、修改, 编者也有改动。”

确实, 对照原文, 从课文中我已经看不出原貌了。结构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 段落、字句的删减更是不在话下。结果, 很多原文本来详尽的资料, 在修改过程中, 失了真, 甚至成了不解之谜。

而其中最失败的修改, 莫过于最后一段了。

原文:为什么我国石拱桥会有这样长远的光辉历史呢?首先, 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 往往离桥不远就有石山, 从就地取材说, 用石造桥是非常自然的。其次, 我国对石料制作的各种工艺, 有极其丰富的经验, ……再其次, 我国对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长期的优良传统, 不但式样多、强度高, 而且用料省, 结构巧, 暗合科学理论;尽管当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像这样积累来的经验, 在世界上无疑是先进的, 上述的赵州桥就是一例。又如福州万寿桥的大桥附近, 有一小桥, 也是石拱造成, 其拱圈极薄, 而且拱顶离路面也很近, 但已行车几百年之久, 并且近年还走载重大汽车和坦克车, 竟然丝毫无损, 这难道不是高度造诣的科学产物吗?

课文: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 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课文中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然而, 埃及的金字塔,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印度的泰姬陵……不都显示着那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吗?恐怕, 只要稍微不大迷信权威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别国人民同样勤劳智慧, 但他们国家的石拱桥为何却不同样地辉煌?无疑, 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是牵强附会、贻笑大方的。茅以升无愧是桥梁建筑方面的专家, 哪怕原文存在着语句不够通顺, 连接不够紧密的缺点, 但其叙述却是贴切而实际的。

《桥之美》原载《旅游天地》1984年第2期, 编者们沿袭××的作品出自××文集的思维定势, 给它加了一条注释:“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一方面, 他们垄断了优越的工作、研究资源, 另一方面, 他们的表现相当的不专业, 让我们这群山区的教师“汗颜”。

原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 它美!

课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 多么美!

“它美”是如此强烈真挚的赞叹。“多么美”又是多么俗气得呛人心脾的感叹!

《苏州园林》刊载于《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 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由于简单思维的惯性, 编者直接将文题删改为“苏州园林”。

原句:或者是重峦叠嶂,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 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课文:或者是重峦叠嶂,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删去“宋元工笔云山”, “倪云林的小品”, 也许编者们是过于担心国民素质偏低无法理解吧。

《故宫博物院》原载《地理知识》1979年第11期, 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早已被编者删改得面目全非。我们认为, 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 必须具备一定的经典性, 被删改得体无完肤的东西, 是不适合入选教材的。

课文的第二段非常突兀, 一下子就冒出了“紫禁城”, 翻阅了原文, 才知道是编者把第二段、第三段调换了位置。原文的结构还是不错的, 很像一篇导游的解说词, 来到了故宫门前才开始正式的解说。编者们习惯了总分的八股模式, 先总说, 再分说, 破坏了整篇行文的自然和谐。

原文: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白玉石龙头。龙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 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下大雨的时候, 水从龙头溜出来, 就像是千百条龙在喷水, 这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课文: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 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白玉石龙头”变成了“圆雕鳌头”, 饶有趣味的排水描写也被删除, 果真适应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种裹脚布似的课文, 实属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行列。

故宫之所以能称得上“博物院”, 一定离不开它的珍藏吧。编者们彻底地删掉了原文的后半部分——有关“文物宝库”的介绍, 按他们的逻辑, 这篇课文的题目应该进一步精简为“故宫”——“博物院”已经被删除啦!

《说“屏”》的课文出处为:“《陈从周散文》 (花城出版社1999) ”, 我们能找到的较早版本是:陈从周著帝青集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01。

《陈从周散文》中除了《说“屏”》, 还有《说“帘”》《说“影”》, 细细品读发现, 多引用古诗词是这三篇散文的共同特征。

《说“帘”》中有“碧楼帘影不透愁, 还是去年今日意”“重帘不卷留香住”“垂帘无个事, 抱膝看屏山”“百尺虾须上玉钩”……《说“影”》中有“花落鸟啼春寂寂, 树如人立影亭亭”“花影压重帘”“云破月来花弄影”……文章不仅散发着浓浓的诗意, 更增添了无尽的韵味。相比第四单元另几篇枯燥无味, 缺乏情趣的文章, 《说“屏”》实属精品之作。然而, 作者却在《说“屏”》中做了如下删改。

原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 屏就用的更普遍了。“屏山几曲篆烟微, 闲庭柳絮飞”、“曲曲屏山, 夜凉独自甚愁绪”、“画屏闲展湖山翠”, 这些皆在屏上做文章, 描绘出了建筑美。

课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 屏就用的更普遍了。

作者精当地引用古代诗文介绍屏风的有关知识, 开阔了学生视野不说, 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原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

课文: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明显地, 这是两句意思截然不同的话。再仔细分析该段, 作者先描述了“院子或天井中”的屏, 再描述了“厅上”的屏, 一出一里, 一外一内, 与该段起始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是相吻合的。无疑, 改句是编者们随意篡改, 并没有真正用心领会作者意图的证据所在。

《大自然的语言》是编者们不辞劳苦, 依照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进行改写的。

对照原文, 编者进行了大量的删减。结果, 不少重要的说明没有保留尚且不谈, 更让人难过的是导致了前后意思的不连贯。“老师我看不懂!”是不少学生对该课的评价, 而此种消极评价又是学生对该课文不甚感兴趣的根源。

原文:物主要是指生物 (动物和植物) , 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在二千多年以前, 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成所谓二十四节气, 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

以上是对“物”和“候”下的定义, 编者删除了。在我看来, 给初中学生所陌生的知识下定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明白、晓畅地了解该事物, 更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奇妙的克隆》原载《中学科技》1997年第4期, 很长一段时间, 人教版的教材都注释为《中学科技》1996年第11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上的电子教材依然这么挂着) , 害得我们浪费了8块钱的科研经费, 从孔夫子旧书网买来了1996年第11期的《中学科技》, 怎么翻也找不着谈老的《奇妙的克隆》。事后, 很是怀疑编者们知错能改的态度, 便毅然致函《中学科技》上海编辑部。意料之外, 在这个杂志商业化的年代, 我们很快收到了编辑部的回函, 确定了该文首发《中学科技》1997年第4期, 编辑部还一并邮来了原文的复印件, 让我们好是感动。

原文:今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 他们在去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课文: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 他们在1996年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既然知道是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的克隆羊, 还特地注明此文发表于1996年, 至今仍将错误挂诸于网站, 怕是想娱乐大众吧。

《阿莫西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关于生命、地球、空间和宇宙的更多的新发现》, 作者为艾萨克·阿莫西夫。这本书还出了续集, 有些文章是艾萨克·阿莫西夫和珍妮特·阿莫西夫合作撰写的。课本先是将书名删略为《新疆域》, 然后很不负责任地截取作者们的姓作为作者。

《恐龙无处不在》的原题为“恐龙无处不有”, 从其中的两处修改, 我发现了我们编者们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严谨学术态度的缺失。

原文: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两栖动物化石的遗骸。

课文: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在编者们看来, 化石就是指保存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的遗骸, 所以原文中“遗骸”不过是画蛇添足的一笔, 删除理所当然。然而, 殊不知,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 化石不仅包括了生物的遗骸, 也包括了生物的遗迹。原文中的“遗骸”无疑是特殊强调, 将遗迹排除在外。谁是真正的画蛇添足者, 便一目了然。

原文:30年前,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课文:几十年前,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随着年限的增加, 原文中的数字是要不断地叠加的。然而, 编者们却巧妙地用“几十”替换。真是妙!

《生物入侵者》原载《环球》杂志1998年第12期, 原题为“生物入侵者——生态环境中的‘非法移民’”, 署名“梅涛”。课文没有注明出处与作者, 无法想象编者们从哪里搞来了这篇文章。

原文: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威胁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理由是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课文: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课文还特地给“归咎”加了条注解:归罪。原文是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威胁”归罪, 课文是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罪。最注重“常识”的编者们这次没有了常识:增多, 不一定有罪;威胁, 那可是一定有罪。“事实上”来了个转折, 好像不支持专家们的观点, 而这个“事实”, 恰恰是专家们的“理由”。

《落日的幻觉》原载《科学与生活》1982年第6期, 略有改动。有位老师习惯了编者们的常识思维, 特地著文一篇跟编者们较真, 读来饶有趣味:

究竟是“幻觉”还是“错觉”?只需弄清这两个词的含义就非常明白了。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

【幻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 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感觉。

【错觉】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篇4:浙教版八上几何教学策略

摘 要: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几何部分的教学又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八年级。其实,在学习几何时,只要学生掌握好的方法踏踏实实完成,也可以学得轻松有趣。

关键词:几何教学;基础知识;应用;归纳总结

几何难学、难教是一个老话题了。现在我们老师都可以看到这样两个现象:一是近几年宁波中考数学卷上几何得分率较低,二是新浙教版教材对几何的要求有所提高。新浙教版教材七年级的几何学习中以实验几何偏多,对演绎推理的要求较低,而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是“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其中第三节就是“证明”)、第二章是“特殊三角形”。这样的安排显然对八年级学生的几何学习和教师的几何教学都是一种挑战。如何克服这个困难?八上一册一学期教学下来有以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抓好基础知识很重要

几何这块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概念和定理。讲清几何概念和定理,使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条件。

1.关于几何概念教学的几点看法

(1)利用教輔工具直观呈现几何概念方便学生理解

波利亚说过:“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情境中亲自去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从感知开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利用各种教辅工具直观呈现几何概念的形成过程就能使学生容易接受。

例如,八上1.4在讲“全等图形”这个概念时,多呈现一些图片(有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有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有形状大小都不同的),然后请学生拿两张叠合试试,就能轻松地发现: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能重合。这时提出“全等图形”的概念,学生就会感觉直观、自然,很容易接受这个新知。

(2)通过比较突出概念间的差异加深学生理解

比较,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它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所以在介绍完新概念后可以举同类概念的例子要求学生比较差异,这样有助于加深理解。

例如,八上1.2定义与命题这节中,“命义”“真命题”“假命题”“定理”这几个概念很容易混淆,特别是“真命题”与“定理”。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比较发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定理都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都作为定理。

(3)发现概念中的重点字词使学生的思维更上一层楼

数学概念都简洁精悍,通过找关键字词及对其的分析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七年级在讲“平行线”概念时,可以请学生分析概念中的重点字词,如果没有这些词会出现什么现象?提示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两支笔代表直线来演示。通过摆弄学生会发现异面直线(当然学生只能感知这样的线存在却说不出它的名字),从而知道了“同一平面内”这些字的重要性。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上一个层次。

2.关于几何定理教学的几点看法

定理是解决几何问题的依据。能根据已知条件和相应的定理正确书写证明过程的前提是学会对几何定理的书写,因为几何定理的符号语言是证明过程中的基本单位。为了做好几何定理的教学,我采用“一找、二画、三写”三步骤。下面以八上2.3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互相重合“为例说明。

一找:就是要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有两个问题:一是只找到“等腰三角形“这一个条件,二是认为“等腰三角形”“其顶角平分线”“其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线”都是条件,这样的认识在实际应用中是有问题的。我认为条件是:“等腰三角形”“三线中的其中之一”,结论是:“另两条线”,所以严格来讲这个命题可以分为三个命题来分析。

二画:在一找的基础上,画出相应的图形。这个步骤中考虑问题要全面、周到。比如等腰三角形你要画哪类三角形?不同类型的等腰三角形中三线的位置会不会不同?在这里因为钝角和直角只能作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所以底边上高线的位置只能在三角形内部,所以不会有不同结果,那么只需画一个类型的等腰三角形

即可。

三写:有了一找和二画的基础,这个过程就相对简单了。只要将文字语言翻译成数学语言,将条件放在“∵”后,将结论放在“∴”后。如:∵在△ABC中,AB=AC,AD平分∠BAC,∴BD=DC,AD⊥BC。

二、及时应用新知很必要

概念、性质的运用是必须的。同时初中生的心理也有好应用、好体验成功的快乐的特点。所以在概念、性质教学后,通过典型的例题教学是很必要的。八上2.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个性质定理教学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范例: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D=CE。由于刚接受了新知,学生容易发现∠ABC=∠ACB,又结合角平分线的条件得到∠DBC=∠ECB,从而得到△EBC≌△DBC。这样一个分析过程对学生来讲相对简单,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尝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在具体书写时规范一下书写就可以了。在实际课堂中我并没有局限于这步,而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做了挖掘:(1)你有没有其他的证明方法?(2)你还能发现哪些其他结论?(3)条件中的两条底角平分线改成腰上的高线或腰上的中线结论还成立吗?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请学生说说思路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对几何性质进行了实际应用,也训练了学生的几何思维模式,使学生又一次获得了成功。最后我也鼓励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勤思考、多发问的好习惯。

三、做好归纳总结很关键

几何难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问题、图形变化性强,其中的一个条件、图形甚至只是图形中的某个点变换一下就可以成为一个新的问题。那么只单单解题是没有用的,经常做些归纳总结是很关键的。课标指出: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内化、整合知识点。关于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几何知识(主要以八上内容为例)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的:

1.归纳总结常见着眼点

一个几何问题经常由若干个条件、图形和结论组成。一个条件或结论往往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着眼点。以证明相等两条线段为例,有下列几种情况:(1)若这两条线段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可以考虑等角对等边来证;(2)若这两条线段在两个看似全等的三角形中就可以考虑全等三角形来证;(3)若是上述情况以外的可以考虑通过“第三者”等量代换来证。

2.归纳总结常见特征图形

熟悉典型的特征图形能帮助学生快速解题。比如:(1)如图:A、B、C三点共线,在AC的同侧分别以AB、BC为边作等边△ABD与等边△BCE,AE与BD交于点M,CD交BE于N。可以得到:△ABM≌△DBN、△MBE≌△NBC、△MBN是等边三角形、MN∥AC等主要结论。在此基础上遇到下面的问题就会比较容易:以直角△ABC的两直角边AB、BC为一边,分别向外作等边△ABE和等边△BCF,连接EF、EC。试说明:(1)EF=EC;(2)EB⊥CF。

(2)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D是斜边BC的中点,E、F分别是AB、AC边上的点,且DE⊥DF。通过添加辅助线AD,可以得到:DE=DF;BE 2+CF 2=EF 2;四边形AEDF的面积总是△ABC面积的二分之一等主要结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后续的函数、四边形等知识解决一些动态的、综合性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3.归纳总结常见辅助线

根据条件不能直接解决时要考虑添加辅助线,收集了八上学习中一些辅助线的添法口诀: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另外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出现斜边上的中点可以考虑连斜边上的中线,在等腰三角形中若出现点边上的中点可以考虑连底边上的中线。

综上所述,学好几何必须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多做归纳总结工作。这当然要有一定数量的练习积累,虽然我们不提倡搞题海战术,但做适量的练习还是必要的,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篇5:旧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案

一、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水在哪里》是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在七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水的三态转化,现在再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水”。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于水的体验十分丰富,对于“水在哪里?”,“哪里有水?”“所有动植物都离不开水。”等都有丰富的感性认识。而且在七年级时学习过水的三态转化,水与地球上生命的密切关系等知识。学生经验体系中的这些关于水的知识片段是本节内容的学习基础。3.教学重难点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初中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以经验为基础,而对于抽象的知识点则难以理解掌握。所以本节课通过水循环的Flash动画,使学生较直观形象的去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水循环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知道水的存在状态。(2)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交流探讨,体验水无处不在。

(2)通过读图分析等活动,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一系列的交流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

(1)

通过一系列挑战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中养成对知识“乐学、乐用”的积极心向。

(2)

通过对淡水资源分布、储量和水的重要性的学习,认识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性,树立节约用水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四、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承载了很多信息,有些信息离学生的生活很近,如水无处不在,水很重要,任何动植物都离不开水等等;也有的信息离学生很远,如水体的分布和储量,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和动力等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大量PowerPoint图文和Flash动画,使学生在丰富的情景中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并采用能力大挑战、知识大挑战、思维大挑战等

活动丰富课堂学习行为,激发学生产生学知识、用知识的欲望和乐趣。

四、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开始让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水,然后老师提问水存在哪些地方,步步引领学生走进课堂内容--水在哪里,再以播放课件上与水有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设计意图:初中生对于一些漂亮的图片较感兴趣,看了课件中的图片,学生联想生活中的水,存在哪几种状态的水,它们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学生可以通过教材及生活实践,一步一步慢慢自己解决。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2.展开新知

Ⅰ、无处不在的水

(1)出示各类水体的分布图,指出各类水体所占的比例。[来源:学.科.网] (2)提出能力大挑战之一:计算整个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读图,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可以使学生自己了解到水资源的缺乏,产生要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3)提出能力大挑战之二:你能证明空气中存在水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运用水的三态转化和生活经历来设计实验方案,提高其交流和思维能力。Ⅱ、水和生命

(1)播放一组水与动植物的图片,设置“水与生命的关系”的情景。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同时,体验水与生命的关系,并从图中看到可爱的动植物,感受到快乐,放松的学习氛围。

(2)进入知识大挑战:有的动植物生长在干旱的环境,它们有什么法宝对抗干旱,赢得所需的水分?

学生根据书本中相关的知识会得出答案,但这里可能会出现一个误区:骆驼通过驼峰来储存大量的水分。Ⅲ、水循环

(1)使用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源头为什么源源不断地有水送来,它来自哪里?是什么力量将它送来的? (2)用Flash动画展示地球上的水循环。

(3)让学生假设自己是一个水分子,讲一讲自己可能会参加怎样的旅行?

设计意图:

1)水的循环过程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用学生感兴趣的Flash动画,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2)让学生作为水分子进行旅行,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水循环中水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巩固水循环的具体过程。

(4)进入思维大挑战:水循环的意义及其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会对人类改变水循环的行为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南水北调工程”。学生会将书本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而产生深入了解学习的兴趣。3.巩固新知

(1)通过黑板上的板书,跟学生一起回忆本节课学习到得内容。

(2)跟学生一起完成几道简单的课内习题,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

⑴.水存在的三种状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各举一例写出存在对应状态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A.无机盐

B.水

C.蛋白质

D.纤维素 (3)布置课后作业

1、写一篇300字的短文,描述你作为一个水分子的旅行过程。

2、完成课后练习。板书设计

水在哪里

1.无处不在的水 2.水与生命 3.水循环

四、教学总结

篇6:旧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记住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知道八七会议的内容;复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理解南昌起义和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对南昌起义背景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通过讨论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畏艰险、前仆后继、坚持斗争的光辉事迹,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和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面对困难所保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培养学生面对挫折、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二、难点: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课型

新课。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收集有关朱德、贺龙的革命故事。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法。教学时间

1课时。教具

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27年,正当北伐形势一片大好、中国人民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却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疯狂镇压。在血雨腥风中,生气蓬勃的国民革命戛然而止,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破裂。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屠杀。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中共中央的一名领导,面对敌人的屠刀,你会建议党怎么办?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A:敌人力量太强大,共产党应该先诈降,等敌人放松警惕之后,再伺机而动;B:共产党应该避开敌人的锋芒,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去发展;C:共产党应该坚决还击等。)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鼓励和适当点评,然后指出,在国民党右派的残酷屠杀面前,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毅然从地下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用革命的暴力对抗反革命的暴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人民军队的建立》。(投影)讲述新课:

首先用革命的暴力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是什么事件呢?(生):南昌起义。

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学习南昌起义的有关情况。

一、南昌起义

播放资料片《南昌起义》。要求学生根据影片找出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者、结果。(投影):《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要求学生记住他们的姓名;同时特别指出周恩来担任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贺龙任总指挥。

(投影):油画《南昌起义》

图中的演讲者是谁?他在干什么?(周恩来。他在宣告起义的胜利。)

(投影):《南昌、秋收、广州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形势图》,找到南昌的地理位置。请学生阅读教材第63页第一段到64页第二段小字及69页《史海拾贝:朱德宴请敌团长》,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其中。

学生充分讨论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发言,并简要归纳:为了挽救革命,起义势在必行。之所以在南昌发动起义,因为共产党在南昌进行了大量的细致工作,争取到了贺龙及广大将士的支持,使在南昌受共产党领导或影响的部队有两万余人;而当时南昌城内敌人兵力空虚,仅有7000余人,客观上形势对起义十分有利。中国共产党打的是有准备之战。正如共产党所预料的,经过短暂的激战之后,占领南昌。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说说,根据刚才阅读的几段文字,结合大家课前收集的有关朱德和贺龙的革命故事,你最敬佩他们的是哪些方面?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敬佩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大无畏精神;贺龙放弃权势、为了理想而甘愿献身于艰苦的革命工作的献身精神;贺龙为了革命事业,绝对服从党的领导;朱德深入虎穴、不怕牺牲的冒险精神;朱德沉着冷静、灵活应变的能力;朱德与士兵们同甘共苦的模范表率精神等。

教师及时引导:我们中学生应该继承他们艰苦奋斗、为理想而献身的优秀品质,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下去!

南昌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呢?(投影):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大事纪要:

1924年1月,国共第一次合作,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6年,国共两党组建北伐军进行北伐战争;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开展“清党”运动,屠杀共产党人。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占领南昌时,周恩来庄严宣告:“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请同学们思考:从这段文字中,大家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如学生感觉有较大难度,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共产党革命的方式、在革命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进行思考。)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南昌起义之前,中共没有独立领导过武装斗争;大革命失败后,面对敌人“斩尽杀绝”的恐怖政策,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起义之前,中共既没有掌握对军队的领导权,也没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经过南昌起义,掌握了一支军队,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设问):为什么说这支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测评第2题,认识到起义军代表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

8月1日,成为人民军队诞生的纪念日。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教材64页注解中关于建军节来历的简要说明。

南昌起义爆发后,为统一认识,进一步指明革命的出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二、八七会议

(投影):《八七会议会址》图。请学生阅读教材65页第一段大字,找出八七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

(生: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投影展示出相关知识并指出:

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紧急关头,八七会议及时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及时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向,使革命进入了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的新阶段。

会后,毛泽东按照会议精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三、秋收起义

(投影):《南昌、秋收、广州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形势图》

教师边指图边讲解:毛泽东指挥武装力量5000多人分兵三路进攻,准备会攻长沙。但是,起义部队路线却是南下到文家市、到井冈山。这是为什么?请观看影片《秋收起义》片段。

(投影):阅读下列材料:

秋收起义原计划要去打长沙,大家也都想进长沙,„„可是长沙打不下来,目前长沙那样的城市,还不是我们蹲的地方,那就不要去了。我们要到敌人管不着或难得管的地方去,到乡下去,在乡下站稳脚跟,养精蓄锐,发展我们的武装力量。

——摘自《毛泽东在文家市对起义军的讲话》

思考:起义部队为什么放弃攻打长沙,南下转移到井冈山?(学生的看法可能有:A、在城市敌人数量上占绝对优势,武器装备齐全,力量强大,起义不容易获得胜利;B、敌人在农村的力量却比较薄弱; C、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远在农村,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当补充,然后指出:由于敌强我弱,为保存革命力量和更好地开展革命活动,毛泽东高瞻远瞩、以退为进,率领部队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继续开展革命斗争。从此,中国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己施展拳脚的广阔舞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辛,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终于到达井冈山。通过长达半年的艰苦工作,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1928年初,建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投影:《南昌、秋收、广州起义和井冈山会师形势图》,强调井冈山的地理位置。)

1928年4月,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在砻市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五、井冈山会师

(投影:欣赏油画《井冈山会师》。)

请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正中正在紧紧握手的两人是谁?(学生回答。)左边是毛泽东,右边是朱德。整个画面红旗迎风招展,到处流露出一派喜悦之情。谁渴望成为名人、伟人?现在我们到梦想剧场,来一段超级模仿秀,让我们穿越历史时空,再现当年毛泽东与朱德井冈山会师这个经典的历史瞬间,同时为他们设想几句精辟台词。各组推选一对搭档参加比赛,每组的同学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打造“黄金搭档”。要求: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允许创造发挥。准备时间2分钟,表演不超过2分钟。

(学生积极设计、参与,其他同学充当评委。对上台表演的同学都给予肯定与奖励,对优秀者给予特别奖励。)

1928年5月,井冈山会师的两支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投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军长 朱德

党代表 毛泽东

红军在井冈山的日子是不是风景无限好、生活比蜜甜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红军战士的这首歌谣吧:

(投影):“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学生齐声朗读歌谣。

同学们,你们从这里感受到什么呢?

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教师指出:当时井冈山处在敌人的包围之中,战斗频繁,生活异常艰苦。红军战士们以苦为乐,革命热情很高。再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67页第二段小字,同时看一看当年毛泽东、朱德同战士一起挑粮上山的箩筐和扁担。

(投影):毛泽东、朱德用过的箩筐和扁担 从这些文字和文物中,你又会感受到什么呢?

教师将学生的感受归纳为:红军将士不怕困难、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的崇高品质;井冈山上官兵一致、团结战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等。

那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了困难,该怎么办?(学生回答。)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很快就形成了燎原之势。共产党人先后创建了15个革命根据地。请同学们自学《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红军的发展》,了解革命的发展情况。

(投影):《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图》,指导学生了解中央根据地的所在位置及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概况。

小结:

1927——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通过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召开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人民军队,从实践和理论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革命道路,即走农村包围城市,用枪

上一篇:妇儿工委办公室工作总结和工作要点下一篇: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