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政治知识点

2024-04-29

人教版八上政治知识点(通用7篇)

篇1:人教版八上政治知识点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知识点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1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知识点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

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尽管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然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篇2:人教版八上政治知识点

知识点1 五四运动的爆发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爆发:19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

口号: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知识点2 五四运动的扩大

扩大: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篇3:人教版八上政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芦花荡》较为标准的出处注释应为:孙犁著.孙犁文集第一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课本的出处注释一向不标明卷次, 给学生的感觉就是某某的文章出自《某某文集》, 如此简单的逻辑已成了编者们的定势。课文删除了原文的小标题“——白洋淀纪事之二”, 只是在出处注释里加了条不伦不类的说明。

原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

课文: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 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窠”被编者们巧笔一挥, 便删去了, 连让它与孩子们打个照面的机会都没有。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编者们对“窠”存在如此偏见, 竟到了“闻”之不爽, 见之“动手”的地步?《芦花荡》虽写于1945年的延安, 但孙犁的叙述和描写语言却不是当时延安有些作家所追求的口语化, 而是较为精练的个性化书面语, 是“五四”后所形成的白话文语言。显然, “窠”字更贴切实际些。

第三篇课文《蜡烛》出处, 课文原注为:“选自《阅读和欣赏》 (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 ”《阅读和欣赏》是北京出版社出的一个系列图书, 1985年就出了十多种, 诸如《阅读和欣赏外国文学部分五》《阅读和欣赏现代文学部分四》《阅读和欣赏古典文学九》……仔细查阅北京出版社八十年代出版的全套《阅读和欣赏外国文学部分》 (一七) , 居然没有发现茅盾翻译的这篇《蜡烛》! (我们能收集到的《蜡烛》一文最初的出处为:宋云彬朱文叔蒋仲仁等编。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0) 专家学者做学问“严谨”到这种程度, 人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第四篇课文《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第11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年版。文集上标注的是“程曾厚选编”, 课本的注释为“程曾厚译”。

当我们把《亲爱的爸爸妈妈》 (原题为“亲爱的爸爸妈妈——三百个孩子最后的呼唤”) 一文校对完, 我们出离愤怒了!可敬的编者们, 竟然将南京大屠杀的史实删除了!

原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也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一个生锈的铁皮水桶, 日军用来在尸体上浇汽油。年老的母亲没找到儿子尸体, 却找到这个水桶。日军在一个月内强奸两万多妇女, 有十几岁的女孩, 也有老妇人——她们在照片上全是赤裸裸的。一个叫季秀英的年轻女子, 练过气功;日军威胁强奸未成, 刺了37刀, 以为她死了。有人发现她鼻孔冒血泡, 才把她救活。两个日本兵比赛杀人, 谁先杀死100人谁就是赢家。两人分头杀、杀、杀, 都杀了100人。但是没人知道谁先达到100人的目标。再杀150吧!日军在南京杀死24万人。

课文:我不由想起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馆外一大片石子, 每颗石子象征一位牺牲者。馆内陈列着日军屠杀的证据、文件、照片、报纸。

此刻, 我终于明白, 当我向学生展示日本鬼子凌虐、残杀中国人民的痛苦、血腥图片时, 为何学生的表情是冷漠的, 是木然的, 是不屑的。没有同情、没有愤慨、没有奋起, 甚至, 面对中国老百姓遇到鬼子时惊慌失措、惶恐万分的扭曲表情, 不少中国的新生代, 笑了……原来, 这一切让人痛心疾首、可恨可悲的事不得不说是我们可敬的编者们的功劳———多少年来, 多少这样的史实在他们的大笔一挥之下, 被抹杀?!多少年来, 正由于他们对这些残酷事实的讳莫如深、避而不谈造就了多少道德底线被淹没的青少年?!国足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事件、赵薇“军旗裙事件”……这些依旧还在上演的事实, 难道不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悲哀?

怪不得作者聂华苓说:“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 没有感情, 没有未来的信息。”也正因为聂华苓说出了编者们内心的恐慌, 他们把这句话也从文中删掉了。

原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 多少中国人记得呢?多少世界上的人知道呢?中国人所展现的只是一座冰冷的纪念馆, 没有感情, 没有未来的信息。人, 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 不能忘记。

“华苓!”莫马指着山路边两座墓碑, “你看这两个孩子!”纪念会已散。我们正顺着人潮淋着雨往回走。“男孩、女孩, 一对小情人, 就在这儿被纳粹杀死了。”

墓前两把血红的鲜花, 在雨中闪闪发光。

课文:这是历史事实。但是, 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 是健忘的。不记仇, 很对。但是, 不能忘记。

其中, 特指——“中国人”被改成了“人”, 是的, 很对——这是一个要忘记自己也是忘记历史的中国人的人的所做所为。同时, 与那对“小情人”有关的描述也被删了。是的, 也很对——对于这么“有伤风化”的史实, 怎么可能写进中学教科书呢?建议这些专家、学者们去观礼一下英国八岁男孩的临终婚礼吧:

英国8岁男孩里斯·弗莱明从2004年起不幸患上白血病, 在与病魔斗争4年后, 7月初他的生命终于走到尽头。令人意外的是, 里斯在弥留之际的最后心愿竟然是——与他最要好的女同学艾琳娜·普斯格罗夫“结婚”。

……

在婚礼上, 艾琳娜的母亲汉娜充当主持婚礼的“牧师”, 在她的指引下, 艾琳娜与躺在病床上的“新郎”里斯共同宣读结婚誓词, 并互相交换婚戒。在婚礼的最后, 这对“新人”甚至领到了一张“结婚证书”!婚礼结束后, 里斯显得快乐极了, 并对母亲罗莱妮说:“现在我可以安心地走了。”7月5日——就在“婚礼”第二天, 小里斯含笑离开了人世。

——《重庆晚报》2008.07.23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朝花夕拾》集子里面的一篇, 我们在山区的初中, 尚能找到鲁迅著作的原始版本, 不知编者们为何要注个“选自《鲁迅全集》”, 典型的简单思维定势, 给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就是某某大家的文章出自《某某全集》, 甚为荒谬可笑!

比照初始版本:鲁迅著.朝花夕拾.北新书局, 1927, 全文仅做了两处删改。

依照编者们的出处, 《背影》应选自:朱自清著朱乔森编朱自清散文全集上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课本的注释不仅省略了编者, 连“上集”都省略了。编者们长期辛苦劳作, 眼睛不好使, 连出版年份也看错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背影》原载1925年11月22日出版的《文学周报》第200期。1928年10月, 作者将其与另外14篇散文结集由开明书店出版时, 就以“背影”命名, 《背影》一文位居首篇。

综观现代教材, 《背影》删改22处, 其中标点13处, 字词9处。都不过无足轻重, 删改后亦不能见之更胜一筹。

《台阶》选自1988年第6期的《上海文学》, 作者李森祥, 名不见经传, 在编者们看来, 他的文章自然可以随意删改。以下是被删除的一个大段:

“父亲光着很宽大的背脊, 一个夏天就这样光着背脊。太阳把他的皮肤烧磨得如牛皮般厚实, 油腻腻的, 仿佛是涂了一层蜡。然而, 却并不光滑, 上面结满了芝麻般的痱子。痒起来时父亲就把光背靠在门框上擦, 啵、啵、啵, 父亲一下下擦得很有力很响。结果把那些痱子都擦破了, 痱子便淌着黄水, 也流着汗。黄水与汗流到他那块洗白了的围腰上, 围腰很宽很长, 手摸着, 竟能触摸到一粒粒的汗斑。那汗斑仿佛是用油漆刷上去的, 很硬实。父亲说是菜油汗, 菜油吃多了的缘故。可我们家为了造屋, 经常空锅子烧菜, 哪有多少菜油好吃。”

课题组老师把这一段念给学生听的时候, 不少人发出了“啧啧啧”的声音, 有人说“这让人感到变态”, 又有人说“这有点恶心”……课题组的老师在讨论原稿的时候, 大都感慨万千:《台阶》的辛酸, 是90后的学生们所无法感知的!有的老师潸然泪下:“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我们开始难过, 不明白编者们为何会把这一段精致入微的刻画荼毒在笔下?!怪不得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乏社会的体验了。

《老王》写于1984年3月, 作者杨绛, 原载于《随笔》1985年第1期, 编者们摆脱不了他们的定式思维, 出处注释按惯例为“选自《杨绛散文》”。

在研读《老王》这篇课文的时候, 我们不由而然的想到了鲁迅的《一件小事》, “矫情”二字涌上心头, 再联想到某对夫妇在文革中惬意地苟活——清楚地知道什么话可以长说, 什么话可以短说, 什么话根本不能说;也知道什么事能光明正大做, 什么事只能遮遮掩掩做, 什么事绝对不能做;更知道什么人可以成为“密友”, 什么人只能“君子之交淡如水”, 什么人只能“避之唯恐不及”。真是彻底地心寒!

《信客》原载于《散文世界》1989年第8期, 课文注释为:选自《秋雨散文》 (浙江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 有删节。

本文篇幅长, 所以, 惜墨如金的编者们删掉了对“信客”这项职业的详细描述, 不知道余秋雨先生会做何感想?

原文:说到几个城市里的路线时十分艰难, 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

课文:说到城里几条路线时十分艰难, 不断在纸上画出图样。

稍微有点语文头脑的人都知道, 以上两句话, 意思是有差别的。原句的定语是“几个城市里的”, 课文是“城里几条”。而我在被删的段落里, 找到了编辑删改错误的证据——“他们又不集中在一个城市, 因此信客的生意不大, 却很费脚力”。

《中国石拱桥》原载1962年3月4日《人民日报》第5版, 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后, 茅老先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好好补充、修改了一番;编者们居然还是不满意, “也有改动”。反响到底如何呢?据了解, 自《中国石拱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以来, 就有不少老师, 甚至学生给茅以升先生写信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其中的质疑不再一一阐述, 但是通过茅以升先生的回信, 我明白了质疑不断的原因。“关于‘中国石拱桥’, ……由于几次再版, 提法不同, 以致引起解释上的不同理解。……几次版本不同, 于是产生了疑问。……” (引自《江苏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课文亦注解:“……后经作者补充、修改, 编者也有改动。”

确实, 对照原文, 从课文中我已经看不出原貌了。结构的变化是天翻地覆的, 段落、字句的删减更是不在话下。结果, 很多原文本来详尽的资料, 在修改过程中, 失了真, 甚至成了不解之谜。

而其中最失败的修改, 莫过于最后一段了。

原文:为什么我国石拱桥会有这样长远的光辉历史呢?首先, 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 往往离桥不远就有石山, 从就地取材说, 用石造桥是非常自然的。其次, 我国对石料制作的各种工艺, 有极其丰富的经验, ……再其次, 我国对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长期的优良传统, 不但式样多、强度高, 而且用料省, 结构巧, 暗合科学理论;尽管当时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像这样积累来的经验, 在世界上无疑是先进的, 上述的赵州桥就是一例。又如福州万寿桥的大桥附近, 有一小桥, 也是石拱造成, 其拱圈极薄, 而且拱顶离路面也很近, 但已行车几百年之久, 并且近年还走载重大汽车和坦克车, 竟然丝毫无损, 这难道不是高度造诣的科学产物吗?

课文: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 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课文中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然而, 埃及的金字塔,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印度的泰姬陵……不都显示着那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吗?恐怕, 只要稍微不大迷信权威的人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别国人民同样勤劳智慧, 但他们国家的石拱桥为何却不同样地辉煌?无疑, 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首要原因是牵强附会、贻笑大方的。茅以升无愧是桥梁建筑方面的专家, 哪怕原文存在着语句不够通顺, 连接不够紧密的缺点, 但其叙述却是贴切而实际的。

《桥之美》原载《旅游天地》1984年第2期, 编者们沿袭××的作品出自××文集的思维定势, 给它加了一条注释:“选自《吴冠中人生小品》 (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一方面, 他们垄断了优越的工作、研究资源, 另一方面, 他们的表现相当的不专业, 让我们这群山区的教师“汗颜”。

原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 它美!

课文: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 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 多么美!

“它美”是如此强烈真挚的赞叹。“多么美”又是多么俗气得呛人心脾的感叹!

《苏州园林》刊载于《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 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 由于简单思维的惯性, 编者直接将文题删改为“苏州园林”。

原句:或者是重峦叠嶂,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观赏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 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课文:或者是重峦叠嶂,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删去“宋元工笔云山”, “倪云林的小品”, 也许编者们是过于担心国民素质偏低无法理解吧。

《故宫博物院》原载《地理知识》1979年第11期, 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早已被编者删改得面目全非。我们认为, 能够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 必须具备一定的经典性, 被删改得体无完肤的东西, 是不适合入选教材的。

课文的第二段非常突兀, 一下子就冒出了“紫禁城”, 翻阅了原文, 才知道是编者把第二段、第三段调换了位置。原文的结构还是不错的, 很像一篇导游的解说词, 来到了故宫门前才开始正式的解说。编者们习惯了总分的八股模式, 先总说, 再分说, 破坏了整篇行文的自然和谐。

原文: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白玉石龙头。龙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 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下大雨的时候, 水从龙头溜出来, 就像是千百条龙在喷水, 这是我国古典建筑中科学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课文: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 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白玉石龙头”变成了“圆雕鳌头”, 饶有趣味的排水描写也被删除, 果真适应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这种裹脚布似的课文, 实属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行列。

故宫之所以能称得上“博物院”, 一定离不开它的珍藏吧。编者们彻底地删掉了原文的后半部分——有关“文物宝库”的介绍, 按他们的逻辑, 这篇课文的题目应该进一步精简为“故宫”——“博物院”已经被删除啦!

《说“屏”》的课文出处为:“《陈从周散文》 (花城出版社1999) ”, 我们能找到的较早版本是:陈从周著帝青集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01。

《陈从周散文》中除了《说“屏”》, 还有《说“帘”》《说“影”》, 细细品读发现, 多引用古诗词是这三篇散文的共同特征。

《说“帘”》中有“碧楼帘影不透愁, 还是去年今日意”“重帘不卷留香住”“垂帘无个事, 抱膝看屏山”“百尺虾须上玉钩”……《说“影”》中有“花落鸟啼春寂寂, 树如人立影亭亭”“花影压重帘”“云破月来花弄影”……文章不仅散发着浓浓的诗意, 更增添了无尽的韵味。相比第四单元另几篇枯燥无味, 缺乏情趣的文章, 《说“屏”》实属精品之作。然而, 作者却在《说“屏”》中做了如下删改。

原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 屏就用的更普遍了。“屏山几曲篆烟微, 闲庭柳絮飞”、“曲曲屏山, 夜凉独自甚愁绪”、“画屏闲展湖山翠”, 这些皆在屏上做文章, 描绘出了建筑美。

课文:在古代皇家的宫廷中, 屏就用的更普遍了。

作者精当地引用古代诗文介绍屏风的有关知识, 开阔了学生视野不说, 还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这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

原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

课文: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明显地, 这是两句意思截然不同的话。再仔细分析该段, 作者先描述了“院子或天井中”的屏, 再描述了“厅上”的屏, 一出一里, 一外一内, 与该段起始句“‘屏’有室内室外之分”是相吻合的。无疑, 改句是编者们随意篡改, 并没有真正用心领会作者意图的证据所在。

《大自然的语言》是编者们不辞劳苦, 依照竺可桢发表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一文进行改写的。

对照原文, 编者进行了大量的删减。结果, 不少重要的说明没有保留尚且不谈, 更让人难过的是导致了前后意思的不连贯。“老师我看不懂!”是不少学生对该课的评价, 而此种消极评价又是学生对该课文不甚感兴趣的根源。

原文:物主要是指生物 (动物和植物) , 候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所称的气和候。在二千多年以前, 我国古代人民就把一年四季寒暑的变换分成所谓二十四节气, 把在寒暑的影响下所出现的自然现象分为七十二候。

以上是对“物”和“候”下的定义, 编者删除了。在我看来, 给初中学生所陌生的知识下定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明白、晓畅地了解该事物, 更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奇妙的克隆》原载《中学科技》1997年第4期, 很长一段时间, 人教版的教材都注释为《中学科技》1996年第11期 (人民教育出版社网上的电子教材依然这么挂着) , 害得我们浪费了8块钱的科研经费, 从孔夫子旧书网买来了1996年第11期的《中学科技》, 怎么翻也找不着谈老的《奇妙的克隆》。事后, 很是怀疑编者们知错能改的态度, 便毅然致函《中学科技》上海编辑部。意料之外, 在这个杂志商业化的年代, 我们很快收到了编辑部的回函, 确定了该文首发《中学科技》1997年第4期, 编辑部还一并邮来了原文的复印件, 让我们好是感动。

原文:今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 他们在去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课文: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的研究成果:经过247次失败之后, 他们在1996年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既然知道是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公布的克隆羊, 还特地注明此文发表于1996年, 至今仍将错误挂诸于网站, 怕是想娱乐大众吧。

《阿莫西夫短文两篇》选自《新疆域关于生命、地球、空间和宇宙的更多的新发现》, 作者为艾萨克·阿莫西夫。这本书还出了续集, 有些文章是艾萨克·阿莫西夫和珍妮特·阿莫西夫合作撰写的。课本先是将书名删略为《新疆域》, 然后很不负责任地截取作者们的姓作为作者。

《恐龙无处不在》的原题为“恐龙无处不有”, 从其中的两处修改, 我发现了我们编者们科学知识的贫乏以及严谨学术态度的缺失。

原文: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两栖动物化石的遗骸。

课文: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

在编者们看来, 化石就是指保存在各地质历史时期岩层中的生物的遗骸, 所以原文中“遗骸”不过是画蛇添足的一笔, 删除理所当然。然而, 殊不知,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 化石不仅包括了生物的遗骸, 也包括了生物的遗迹。原文中的“遗骸”无疑是特殊强调, 将遗迹排除在外。谁是真正的画蛇添足者, 便一目了然。

原文:30年前,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课文:几十年前, 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

随着年限的增加, 原文中的数字是要不断地叠加的。然而, 编者们却巧妙地用“几十”替换。真是妙!

《生物入侵者》原载《环球》杂志1998年第12期, 原题为“生物入侵者——生态环境中的‘非法移民’”, 署名“梅涛”。课文没有注明出处与作者, 无法想象编者们从哪里搞来了这篇文章。

原文: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威胁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理由是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课文: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咎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课文还特地给“归咎”加了条注解:归罪。原文是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威胁”归罪, 课文是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罪。最注重“常识”的编者们这次没有了常识:增多, 不一定有罪;威胁, 那可是一定有罪。“事实上”来了个转折, 好像不支持专家们的观点, 而这个“事实”, 恰恰是专家们的“理由”。

《落日的幻觉》原载《科学与生活》1982年第6期, 略有改动。有位老师习惯了编者们的常识思维, 特地著文一篇跟编者们较真, 读来饶有趣味:

究竟是“幻觉”还是“错觉”?只需弄清这两个词的含义就非常明白了。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

【幻觉】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 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感觉。

【错觉】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篇4:人教版八上政治知识点

在百花凋零之时,唯有蜡梅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三尺,这迎雪绽放的蜡梅,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的确,“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风和雨的锤炼、雪与霜的磨砺,蜡梅变得更加幽香。人何尝不是呢?一路走来,事事顺利未经风雨的人,往往经不起风寒挫折;反之,一路走来,磕磕绊绊的人,却能经得起大风大雨,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与香、光和热……

郑钫方|浙江省乐清市虹桥

一中龙山文学社

由此我想到,梅花真是一位智慧老者。自古以来,人们无不赞美梅花的气节,凌寒独自盛开。若细看梅花的姿态,并不比春天的各类缤纷强上多少,但梅花在世人口口相传中,却往往要高洁上不少。为什么?因为她走上了一条与别人不同的道路,不在春天争芳斗艳,而在冬天一枝独秀。在这条偏僻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但是凭借着坚强的毅志,为梅花戴上了别样的王冠。

连敏华|浙江省乐清市虹桥

一中龙山文学社

诸老师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是一种美好的意象,往往象征着孤高绝俗、凌寒不屈、贞洁自爱等美德,文人常借梅怡情、抒怀、表节。早在魏晋时期,梅花就被写入诗歌中,有关梅的诗文佳作更是浩如烟海,数不胜数。如何写好这个结尾,写出新意确实比较难。连敏华同学另辟路径,换个角度,赞美梅花是一位“智慧老者”“并不比春天的各类缤纷强上多少”,她不在“春天争芳斗艳”,而走上了一条“与别人不同”“偏僻”“充满艰辛”的道路,在“冬天一枝独秀”, 凭借着“坚强的毅志”,从而给自己“戴上了别样的王冠”。小作者能有如此独特的感悟,实属不易。郑钫方同学紧扣文题中“迎雪绽放的蜡梅,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自然地引出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由梅花经过风霜雨雪的锤炼更加幽香,从而联想到人,只有经得起大风大雨的人,才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与香、光和热”。行文流畅,联想自然,没有牵强附会之感,所阐释的人生哲理与梅花精神契合。

二 关于灯的作文

路 灯

◎施秋清|浙江省乐清市虹桥一中龙山文学社

茶杯里夜色倾覆,水声噤默,像年少时的我,写下的一节节温柔的诗,现在都趁夜色水声,一页页地模糊…… ——题记

你站在远方,闪闪烁烁,像鲸鱼的眼睛,像海鸥的翅膀,像穿透我心中迷茫的一根针。你站在远方,橘黄色的裙摆,摇摇曳曳,我像是看见春天的一层浪,把你慵懒的妆容融化在金黄色的月光里。

凌晨,到了火车站。

风比起晨时凉了许多,我仿佛可以看见它冻僵的身体,在树枝间来回穿梭,偶尔贴着地面,卷起几张废弃的旧纸,又扔下。等风停下来不再吹的时候,世界又静了下来,仿佛一下子,就只有我这么一个活物了。我哆嗦着身体,快步走着,路过一盏又一盏黄色的路灯。记得在很小的时候,也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夜里,母亲穿着单薄的衬衫,拉着我,走过没有人的街道,走过一盏又一盏黄色的路灯……

我不知为什么会突然驻足,停在一盏路灯下。昏黄的灯光照着我的头顶,感觉有一股暖流从头顶开始充斥着我的全身,渐渐蔓延至每个细胞的角落。我举目望着黄色的路灯,几只飞蛾忽上忽下地胡乱飞着。隐隐约约,我仿佛看见母亲的面容,苍白但温暖。我努力睁大眼,死命地看着,尽管灯光已刺得眼睛生疼,但我怕一闭眼,这让人心疼的面容就不见了。

我累了,靠着路灯,蹲坐下来,空气中有一股城市的气息,渐渐抚平了我不安分的情绪。我红了眼眶,默默地闭眼。

清晨,我就听见了鸟鸣声。

睁开眼,火车站已人潮拥挤,有西装革履的,有衣着休闲的;有行色匆匆如我一般的,亦有优哉游哉的……我逆着人流前行,每一个与我擦肩而过的人,都像一阵风,吹过后,便没有了……

在这明亮的早晨,路灯已经熄灭,此刻,我也要赶上我的火车,去往属于我自己的目的地。

我懂,我不能永远拉着你的手走路,我需要独自去面对新的征程,但你关爱的目光会一直伴着我,那颗牵挂的心永远不会变,如同寒冷夜色中的路灯给我温暖。

我知道,当夜幕降临,你一定又穿上橘黄色的裙摆,满怀爱意,静候亲人,一如路灯,独自明亮,静守岁月。

(指导老师 诸爱英)

【诸老师评】

灯我们每天都可见,确实是最普通最常见的东西了。在古典诗词中就有烛灯的意象,有柔美朦胧之意境,亦常光明、希望和力量的象征。在小作者的笔下,路灯如同给“我”温暖、伴“我”前行、一直关爱着“我”的母亲,引发“我”的许多联想和感悟。文章感情真挚、自然,文笔略带忧伤,又不乏积极向上的亮点。

三 记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心是一棵

会开花的树

◎连敏华|浙江省乐清市虹桥镇一中龙山文学社

入夜,月痕清明,风很瘦,门前的桂花已经开了很多,风一涓涓从纱窗里流进来的时候,还夹带着桂花香,丝丝正扣心弦。

桂花一定是秋天最深刻的相知,一年只开一次,一开整个秋天。孩提时代,每每到了桂花开的时候,桂花做的糕点是必不可少的美食,睡前泡上一杯桂花茶,因为喝了太多水,晚上不得不起来去洗手间,月光照落在瓷砖上都是桂花味。初中之后,每每躺在房间里,暗香萦绕,睡得也深了。

我于是没有一天不盼望着回家的。

可是后来,我回家了,树却没了。

那天周五,刚回到家的我从后院走到前院来想去看看门前的两棵桂花树,浓郁的花香一下子就带我找回了家的感觉,可看到的却是满目狼藉。

桂花落在地上,像是院子里起了一层鹅黄色的轻烟,香气在院子里游走,香味的浓烈,像是用尽了余生的力气在开花。也的的确确用尽余生在开花——桂树被拦腰折断,倒落在地上,罪恶的斧头就躺在一旁。

nlc202309030156

“树太大了,再长房子里都照不到光了。”

刚放下斧头的爷爷坐在树的主干上,一边吐出一个烟圈一边说着。树的生命像是他手中的烟丝,正在被消耗殆尽。

我失落地回到房间里,趴在窗台上,一低头就正好能看见底下的桂树在呻吟,我像是在同情一位被家长训诫的小友,又像是在送一头战象入冢。

我不知道要用什么方式去送一位陪伴我一整个童年的老朋友的离去,只是贪婪地多吸吮了几股花香,满是离别的芬芳。想来下一次就闻不到了吧。

一周后我再回来家里,几天来的疲倦使得我精神不振。刚一进家门,浓郁的桂花香就扑鼻而来,我的精神为之一振。信步走到后花园,树还倒在哪里,树叶有些干瘪了,但是香气在这个逼仄的空间里却更为浓烈而热情,已经不是桂花香了,而是香气经过时间的酿造,微微发酵,像是酒香。

我可以想象桂花树在生命逝去的最后时刻,它拼尽全力散发出浓郁的香气,希望留给这世界以最后的馨香和别样的美丽。

生命终究要终结,但桂花树给生命以美丽的终结,那一缕缕桂花的精魂萦绕在我的心头,像一棵树在我心中扎根发芽开花……

我们的生命正年轻,正处于朝气蓬勃的花季时期,难道不该为这多情的世界绽放更多的美丽吗?

(指导老师 诸爱英)

【诸老师评】

小作者是个恬静的初三女生,她善于观察生活,也善于思考生活,情感细腻真挚。陪伴“我”多年的桂花树因长得太高了,“再长房子里都照不到光了”,被爷爷拦腰砍断,却在生命终结的最后时刻释放出更加浓郁的馨香来。这是一件很轻易被人忽略掉的事,却引发了小作者诸多的思考和感慨。小作者两次提到了桂花树是用尽余生力气开花,给自己的生命以美丽的终结。也许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桂花树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能留下馨香,留下那别样的美丽,让她联想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留给世界以美丽。读罢令人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小作者在最后点题:“那一缕缕桂花的精魂萦绕在我的心头,像一棵树在我心中扎根发芽开花……”

本文是典型的“一事一议”作文:先叙述一件事,再就“这件事”进行议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明一个道理。写这类作文,切口一定要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小见大”,通过小事情来阐发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

行文上把握以下几点:1.叙事典型,紧扣文中的“事”定好“论点”,即事说理,有感而发。2.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反的事例,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是非分明;也可以联想与叙事内容相似的事例,使论据更加充分;还可以联想自己的思想与做法,使论述更加真实、亲切。3.最后深化或强化中心论点,亦可以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

篇5:人教版八上语文诗词知识点

感受文字魅力。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开启古诗大门的金钥匙。对于音韵和谐、形神兼美的古诗来说,要想把握它们的节奏、韵律、意境、内涵之美,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要加强的读诗训练,通过读顺句子、读准字音、反复吟诵来体会古诗的语言魅力和情感真谛。

篇6:人教版八上《老王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惶恐、荒僻、滞笨、愧怍”等词语,熟读课文,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

2、整体把握课文,体察人物思想感情。

3、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难点

1、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材料安排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2.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听着这样的歌曲,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内心发出呼唤的“让世界充满爱”。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生活艰难但心灵美好的人,他们平凡、普通,不引人注意也不被人注意,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杨绛女士的一篇散文《老王》。看看其中讲了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怎样的情?

二、指导自读,把握文意

1、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杨绛女士,(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2、下面我们来检查字词,哪位同学来认读?(出示第三张幻灯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学生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这篇散文以平淡似水的笔调,记叙了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人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尤其是与作者一家的交往。(出示第四张幻灯片)

(1)“感受老王”:归纳,文中的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出示第五张幻灯片)

(2)合作研讨:老王的“苦”与“善”具体体现在哪里。(出示第六张幻灯片)

(3)“走近老王”:教师归结(出示第七张幻灯片)

(4)“心灵碰撞”:表演课本片段(出示第八张幻灯片)

(5)合作研讨:作者一家的善良表现在哪里?(出示第九张幻灯片)

(6)“怀念老王”: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怎样理解她的感受的?(出示第十张幻灯片)

(7)思考: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出示第十一张幻灯片)

三、畅谈感受,真情感悟

阅读文章,其实就是与作者交流,与文本对话。读文章重在读出自己的心得。请畅谈你读本文后的心得体会。(出示第十二、十三张幻灯片)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小结:爱是人间的春风,是生命的源泉,缺乏爱心的社会将会是一片沙漠,一片荒原。读杨绛的老王,从文中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我们能体察出作者对不幸者关爱的呼吁。的确,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愿我们的真爱能够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那样社会将是阳光灿烂,春意荡漾。让我们伴着《爱的奉献》思索下面的一系列图片,结束本文的学习吧(出示第十四张至二十六张幻灯片)

老王

【教学目标】

1.把握文意,品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2.品味关键语句,体会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3.学会用善良体察善良、平等对待并关爱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老王的“不幸”和善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愧怍”的内涵。

【教学设想】

教学这样的文章,能否唤起学生的真情体验是教学成败的要害。所以教学中要设法引导学生透过文字去体察不幸,感受善良,理解他人,关爱弱者,培养爱心,并理解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好人一生平安》渲染情境。

课前,我们做一个小调查:

假如你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拦住了你。他衣衫褴褛,向你哀求一些施舍,这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老师给你三个选择项,请你根据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做出选择。

A:你觉得他很可怜,会扔给他一点钱。

B:你觉得这样的人不值得可怜,他可能是在骗取别人的钱财。

C:你觉得他很可怜,会主动把一些钱物递给他。

选择A的同学请举手,你们非常富有同情心。选择B的同学请举手,你们非常理智,社会成熟度很高;选择C的同学,不仅具有同情心而且还有爱心。

现实生活中,我们究竟该对待面对弱者和不幸者呢?让我们共同阅读杨绛的散文《老王》,也许你会有新的启发。

二、自主性学习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注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或语句,并且思考:

1.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王,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

2.对于老王,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下面我们全班交流一下:

1有不会读的词语吗?老师来考考同学。请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

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愧怍:语出自一句古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

2.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老王?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你的印象。

总:英雄所见略同。老王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的不幸与他的善良。

3.对于这样一个老王,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从哪句读出的?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愧怍”,是什么意思?惭愧。

4.读到这句话,我产生了深深的疑惑:

(1)“不幸者”指谁?(老王)“幸运者”指谁?(“我”)

(2)作者为什么对老王愧怍呢?愧怍,是什么意思?我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这个词?(因有缺点、做错事或没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下面,让我们循着杨绛的笔墨,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疑惑。

三、互助性学习

1.读课文,说老王。

谈到老王,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不幸和善良。他的不幸体现在哪些方面?默读课文1-4自然段,边读边圈点勾画,思考:老王有哪些“不幸”?

①“不幸”

阅读相应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总:穷。老王住的是“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住的条件很差,生活很苦。“那里是不是他的家”。细细品味答非所问地回答,我们可以读出,老王虽然有这么一个栖身的窝,他没有“家”的感觉。“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靠着活命”说明他收入低。病。“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告诉我们老王身体有缺陷。

孤。“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这说明老王无依无靠;(仅仅是没有亲人吗?周围的人是如何对待他的?)

第二段“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这就说明因为老王是单干户,人家都排挤他,他遭到了同行的冷落;

“乘客都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人们都不信任他。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可以看出别人对他的嘲讽。总:俗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有句话说:在所有苦难中,孤独是最大的不幸。穷、病、孤、老,老王都占了,让人同情、叹息!

②但就这样一个不幸、令人同情的老王,却让杨绛念念不忘、甚至耿耿于怀!有感情朗读5-16自然段,说说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这里的细节,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是一个微小的物件。同时,还要关注描绘细节的字词,哪些词语让你怦然心动、回味良久?

在阅读过程中,你一定遇到了让你感动的细节或语句。先小组交流,读一读你最感动的细节,说一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谁愿意第一个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读一读,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同一段有不同感受可以及时补充。

①老王送冰与别人送冰有什么不一样?这冰表现出老王的?对,人间有真情,细节见真心。

②送默存:“坚决不肯拿钱”“你还有钱吗?”“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对,一颗好心比黄金更珍贵。

这里老师还要提醒同学注意一个语言细节:你还有钱吗?他为何这样问?联系写作背景谈谈杨绛一家当时的处境。

杨绛,是现代文学家、翻译家。主要代表作品有《堂吉诃德》、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等。他的丈夫就是著名学者《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尽管两人都是知名学者,但在文化大革命其间,两人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不仅被下放干校劳动,而且房子被没收,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写检讨书,让群众批斗。曾有与杨绛先生住在一个院中的小姑娘,因为买了一捆葱拖不动,杨绛好心地想帮她,结果那小姑娘却怒目相对,断然拒绝,就因为小姑娘从父母那儿被告知杨绛是一个被批斗的“坏人”。

很多人对杨绛都是避之不及的,但老王却认定杨绛是好人,这还是投桃报李的行为吗?不是的,这声钱先生,这声不要钱,尤其是那“你还有钱吗”的悄声低语,可谓语轻情意重。

③“镶嵌”——合适吗?(词的移用,强调了老王的步履艰难,身体的僵直瘦弱,如死物一般,没有生气)

“死灰”——突出老王脸色之难看,没有生气。“僵尸、白骨、棺材”,这都是极端冷酷的词汇,从这些词中,你读出了什么?老王病入膏肓,行将朽木。

除了外貌描写,还有动作描写吗?语言描写?

B鸡蛋香油:他送的是香油和鸡蛋?(是感谢)为什么把惟一值钱的“家当”送给杨绛一家?(因为他视他们为亲人)老王已经生命垂危,行将朽木,为何还亲自来送东西?他要的不是钱,那么老王要的是什么?或者说老王渴望得到什么?

练笔: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以第一人称说说:老王最后送香油鸡蛋的心情。

我躺在病床之上,心想:

是什么力量让老王举步维艰地走到杨绛家?是感恩,是挂念,是关怀,是不舍。这一送,意义不同于以往,是与亲人的告别,是临终的心愿,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温暖,是善良淳朴的心田里绽放的花朵。老王是一个贫贱不幸,然而他却以他的善良给予了作者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作者曾经动情地说:投影:

按西方成语:“每一朵乌云都有一道银边”。丙午丁未年同遭大劫的人,如果经过不同程度的摧残和折磨,彼此间加深了一点了解,孳生了一点同情和友情,就该算是那一片乌云的银边或竟是金边吧?——因为乌云愈是厚密,银色会变为金色。常言“彩云易散”,乌云也何尝能永远占领天空。乌云蔽天的岁月是不堪回首的,可是停留在我记忆里不易磨灭的,倒是那一道含蕴着光和热的金边。------杨绛《丙午丁未年纪事》

师:文革岁月当属“厚密的乌云”,在乌云蔽空的日子里,老王和作者之间孳生的“一点同情和友情”就应该是那道“含蓄着光和热的金边”了。

③孤独的老王走了,有着金子般心的老王走了,留给周围人的是一笔谈资而已,可留给作者的却是什么?齐读:“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对老王好不好?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回答:文章第一句话就说“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常”与其他人的“不愿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三段又说作者的女儿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这说明作者一家不仅常常照顾老王生意,还关心他的身体。载客三轮都取缔后,“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这也说明了作者对老王生活的关心。

既然作者对老王很关心,为何却还感到愧作?

面对这个木讷而老实的人,杨绛做的够吗?假如时光能够倒流,你觉得杨绛哪些地方还能做得更好?在反省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逐渐清晰起来,一点一点照亮我们的内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我”的力所能及的同情和帮助,得到的却是老王倾尽全力的感激和报答。老王的死,这这座天平彻底倾斜了,也让我深深愧怍了。我愧怍:没有读懂老王的最后相送,为自己没有付出同等情感而愧怍,为自己没有把老王当作亲人。

四、反思性学习

1对于本文,你还有哪些疑问,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

2杨绛的愧怍,是良心的自责和精神的反省,又何尝不让我们沉思呢?生活中有没有像老王这样的人?你关注过他们了吗?你应该如何对待他们?读过老王的故事,读过作者的愧怍,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总结: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人善之,他人必善之。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杨绛的这声深沉的愧怍,其实在向我们宣扬一种超越亲情、友情、爱情的伟大情感:人道主义。投影:

凡是人,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性良心。贫贱的人,道德品质绝不输高贵的人,愚笨的人也不输聪明的人。他们同样识得是非,懂得好歹。

-----杨绛 《走到人生边上》

请永远记着:“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五、练习性学习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

假如我是,就要。

请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生:假如我是一泓泉,就要给别人送去清凉。假如我是一片云,就要给别人送去甘霖。

六、补偿性练习

篇7:人教版八上物理复习资料

l 回声定位:蝙蝠发出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声呐(探知海洋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

l “B超”

l 根据超声波的反射情况,可以检测钢管等物体内部是否有裂缝。

l 超声波探测仪

2. 声能传递能量的重要应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超声波治疗人体结石等。

3. 回声:声音的反射现象。

l 计算公式:s=vt/2(由速度公式推导出来)

l 应用:回声定位、圜丘等。

l 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 s(在15℃空气中的距离为17 m)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 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上一篇:写滑旱冰的作文300字下一篇:苔藓的爱恋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