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2024-04-29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复习教案(精选8篇)

篇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第1课 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2、了解两则新闻的历史背景。

3、把握新闻的内容及结构特点。

4、培养学生阅读新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5、体会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及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学习重难点】

1、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2、理解新闻主体部分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读

1、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给加点字注音

荻港( ) 溃退( ) 锐不可当( ) 歼灭 ( ) 绥靖( ) 阻遏 ( ) 阌乡( )

解释词语

锐不可当:

业已:

2、根据课后一题的提示了解新闻的结构特点。

3、朗读2-3遍课文,试着找出每则新闻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研读.赏析

(一)、导入

(二)、检查预习

(三)、整体感知:

1、重点检查预习2、3

2、回顾历史,引导学生把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

(四)、问题探析

1、依据预习5,理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结构,并探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划分本则新闻的结构

(2)、标题中的“十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3)、导语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

2、研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结构

3、引导学生品析两则新闻的特点

(1)、要求学生评析文中富有感情的词句,用“从……我听出了……”的句式说话。

如:从“1000余华里”,我听出了战线的广大。

(2)、完成课后二题,把握新闻语言准确、精炼的特点。

二、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问题。

辽宁省委领导捐助希望工程

①本报沈阳3月30日电(记者迟洪江)②3月29日,辽宁省委办公厅将5万多元捐款送到市希望工程办公室。③这是省领导和办公厅近900名同志对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的一片深情厚谊。

④辽宁省委书记顾金池提出,省委机关要带好头重视和支持“希望工程”建设,从整个民族的未来、民族的素质提高的战略高度认识和解决贫困地区辍学儿童读书问题。⑤他带头向希望工程捐款300元,省委其他领导和老同志也带头捐了款。

⑥朝阳市委决定,将以这笔捐款为基垫,在东北抗联英雄赵尚志烈士的家乡——朝阳县王伦沟乡尚志村建一所希望小学。

1、这则新闻的导语是第( )句,主体是第( )句,结语是第( )句。

2如果把这则新闻的内容看作一件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事情,那么:

⑴、事情发生的原因是:———————————————————————————

⑵、事情的经过是:—————————————————————————————

⑶、事情的结果是:—————————————————————————————

3.第④句中加点的词“认识”和“解决”位置能否互换?请阐述理由。

篇2: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教师寄语: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学习目标

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

教学重点

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追求和平的人民的深厚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拂( )晓 瓦砾( ) 地窖( )

鞠( )躬 颤( )巍巍 更( )夫

2.解释词语

拂晓:

精疲力竭:

名副其实:

颤巍巍:

肃穆:

二、自主探究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三、讨论交流,合作释疑。

(一)找出精彩描写,品析人物形象美。

1.文中的老妇人始终未说一句话,作者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开想像,推想文中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2. 谈谈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品味语句,体味文章意蕴美

1.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

(把这句话改成“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好不好?为什么?)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时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3.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4.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段文字如果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么?)

(三)探究思考艺术美

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如何产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3、

四、拓展延伸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蜡烛》)

红军战士们“小声地谈论着”。请展开想像,写一段他们的对话,不少于150字。

五、课堂小结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六、达标检测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①德国人的炮还在轰击,但是,和先前一样,炮弹落下的地方都离老妇人很远。

②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

③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大围巾。

④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但是有好几次,炮弹落得相当近,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老妇人就取出火柴来,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

1、(1)第一段中的“还”字是否多余?

(2)第二段中的“揣”字妙在何处?

2、作者为什么要对那支大蜡烛的来历进行补充?

3、第2段和第3段中作者两次写到老妇人育乞西的黑色围巾,有什么用意?

篇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说:“教育的基本任务是找到这样的策略:既考虑到个别差异,但又能促进个体的最充分的发展。”“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可以达到教学规定的要求,其差异仅在于掌握的快慢,而不在于能否学会。”依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及不同基础,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目标】

一、听读课文,感受文章的结构美。

1.分析文章在结够上的特点(C组同学讨论完成)。

2.本文在写景顺序、动静及详略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B组同学独立思考完成)。

3.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A组同学合作完成)。

4.本文在构思上的特点?(学生合作讨论,教师点拨,感受本文的意境美)

二、悉心体味作品的志趣美。

三、概述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体会文章的结构美、志趣美。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制作flash课件。

2.深入了解学生,按2:5:3的比例进行分层分组。

【教学流程】

一、导语设计。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全文仅114个字,就把富春江从富阳至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仿佛使人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

二、检查预习。

1.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富春江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人文背景及写富春江的诗文。

2.结合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三、展示地图。

设计说明:让学生明确浙江省杭州市富春江富阳至桐庐的地段。明确这篇课文描写的就是作者乘船从富阳至桐庐这一段旅途中所见到的奇山异水。

四、展示分层学习目标。

五、解决翻译课文时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强调重点字词。

六、分层、分组合作解决问题。

1.分析文章在结构上的特点。(C组同学回答)

明确: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二、三段分写异水和奇山两个方面,并且环绕“独绝”展开描摹,结构脉络分明。

2.本文在写景顺序、动静及详略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B组同学独立思考完成)

明确:本文先写水,后写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在写景的重点上,全文详写山、略写水。

3.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A组同学合作完成)

明确:

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突出水之清。

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突出水之急。

⑶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作者在这里写树之寒,实际上是反衬山之奇。

⑷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突出山之势

⑸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突出山之音。

(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返,突出山之力。

⑺横柯疏条,突出林之密。这几句是补笔,补写群峰中的林深叶茂,突出了作者那种喜不自胜,流连往返的观赏之情。

4.分析本文在构思上的特点?(学生合作讨论,教师点拨,感受本文的意境美)

明确:本文的题目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但信中没有出现人物,可文章又字字不离人物。

展示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根据内容分析,逐一展现。

七、悉心体味作品的志趣美。

设计说明:让学生尽快找出文中流露作者情感和志趣的句子。分层讨论得出答案。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组)

明确: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表达出作者旷达的情怀。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邈。(B组)

明确:表达出水在争相向前,山在竞相向上,可以看出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颂。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往返。(A组)

明确:这一句主要写人在奇景中的感受。触景生情,烘托了山水巨大的魅力,从而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意欲归隐之意。

八、概述文章语言上的特点。

设计说明:各组同学合作讨论,推选代表进行发言,教师点拨总结。

九、回顾小结,总结主题。(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明确:这篇文章通过对富春江至桐庐这一段山光水色的描绘,创造出一种清新自然而又幽深的意境,抒发了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十、展示课堂练习。(分层练习)

A组:有人根据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异水”的特点,拟写了一幅对联的上联:水清现游鱼,请你根据“奇山”的特点,对出下联。

B组: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水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C组:本文是一篇山水名作,请开动脑筋,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各写出一句写“山”和写“水”的诗句。

写“山”的:

写“水”的:

十一、展示拓展练习。(分层练习)

A组:解说你曾经游览过的一处风景之地;

B组:改写《与朱元思书》;

C组:用自己的话叙述富春江的美景。

十二、布置作业。(分层布置)

A组:写一篇游记,文体不限。

B组:仿照本文的结构特点,写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

篇4:人教版八年级《奇妙的克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晓“克隆”的相关知识。2、学会快速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说明方法和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学习快速筛选有效信息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克隆”的有关知识。

教学理念: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各采众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同学们喜欢的艺术形象。他神通广大,有一绝招,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和它一样的猴子来妖魔作战。这一精彩描述,是我国明代作家吴承恩独特的设想。他想像的依据是什么呢?(克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国际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了解课文每一部分所写内容,把相关内容画出来。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全文分四部分:(四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什么是克隆;第二部分:怎样克隆;第三部分:克隆的意义;第四部分:克隆的作用。

请同学们说说你找到这些信息的依据是什么?第一和第四个信息是小标题直接告知的,第二个信息是要根据课文内容来提炼,第三个信息是要根据总结段落,即第三部分最后一段来提炼。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1、根据小标题筛选;2、根据文章的总结段落来筛选;3、根据文段内容筛选。)

三、研读探究

1、克隆是什么

(1)读课文第一部分,画出文中直接告诉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找到后,大声念出。

①都是生物靠自己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英文名“Clone”(克隆)。② 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③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④(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⑤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我们把这种说明的方法叫做下定义或作诠释。

学生说出如何找到什么是克隆这一表概念性句子的。(根据判断性词语:是、就是、叫做、叫等找到的。)

(板书:根据判断性词语来筛选。)

(2)如何区别下定义和作诠释?

下定义是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揭示事物本质属性。作诠释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事物进行阐释。

说明:正说反说都成立的一般是下定义,否则是作诠释。下定义:甲是乙等于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不等于乙是甲。此外,下定义不加任何描写修饰。

(3)作者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找出。

本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下定义、作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下定义:对克隆一词进行科学的阐述。作解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作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2、怎样克隆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克隆后,更想知道怎样克隆。快速读第二、三两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

(1)作者在文中列举科学家对哪些动物做过克隆实验的?(请用说明对象来简单表述)并为它们分类列出:鲫鱼、鲤鲫鱼——蟾蜍(非洲爪蟾)、黑斑蛙——鼠、绵羊。

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动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2)说说科学家们对这些动物如何克隆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①鲫鱼的克隆步骤方法是:用鲫鱼……经过……与此同时②蟾蜍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用……然后……经过……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奔乱跳的爪蜍。③黑斑蛙的克隆步骤方法是:……④绵羊“多利”的克隆步骤方法是:先给……与此同时……手术完成后……然后终于产下了小绵羊“多利”。

这些表示步骤过程的信息是如何提取的?(板书:根据表示前后顺序的词语提取信息。)

(3)“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和影响?

“克隆羊”的诞生,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它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换进去的是体细胞的核,而不是胚胎细胞核。这个结果证明……请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是什么?(板书:根据总结性段落提取。)

3、克隆技术的作用

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1)有效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2)挽救珍奇动物。(3)防治疾病、延长寿命。说说这一信息提取的方法。(板书:根据总起句、总结句、段落意提取)

四、拓展提升

展开想象:假如你也被克隆,你最不愿意看到的是什么?站在科技发展的尖端,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命?

克隆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命何其宝贵,它绝不只是一个生物个体那么简单。生命因其唯一而宝贵!要想让人类在这个地球上生活得更好的唯一办法不是克隆,而是:珍爱生命。

五、总结学法

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知晓了什么是克隆、克隆的方法步骤及克隆对人类的好处等相关知识,还进一步明确了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更主要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学会了如何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板书:筛选提炼有效信息的方法:

篇5: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第1、2课时 现代文字词

一、带领学生复习字词,对重点字词的读音进行强调,并要求学生随手勾画并在练习本上写一至两遍,然后每个字词亮度两遍,要求学生慢读,做到“手、眼、口、心”四到。

落第 不逊 诘责 托辞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翳 责罚 广漠 宽恕 文绉绉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搓捻

企盼 繁衍 迁徙 觅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繁花似锦 风云突变 不可名状

落英缤纷 冥思苦想 期期艾艾 博识 美艳 消释 裉尽 凛冽 脂粉奁 睥睨 迸射 拖泥带水

播弄 虐待 踌躇 鞭挞 祈祷 罪孽 雷霆 旸谷 姮娥 苍茫 翡翠 精灵 蜿蜒 执拗 海誓山盟

憔悴 馈赠 真谛 镶嵌 酷肖 长吁短叹 千山万壑 盛气凌人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怵 抠

不自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萧瑟 和煦 干涸 吞噬 裸露 戈壁滩 沧海桑田

媲美 挑衅 鼠目寸光 相辅相成 缄默 窥探 狩猎 顾忌 凋零 滑翔 目空一切 哂笑 拍板

牟取 颤颤巍巍 莫衷一是 胸有成竹 不容置疑 慷慨大方 一视同仁 任劳任怨 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 淳朴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门楣 苋菜 籍贯

城隍庙 招徕

肃然起敬 囊萤映雪 铁铉 饽饽 秫秸秆 随机应变 合辙押韵 油嘴滑舌 家醅 一马当先

顾名思义 逢场作戏 八面玲珑 看风使舵 左右逢源 孤陋寡闻 人情练达 第3课时

第一、二单元课文理解 第5课时

第五、六单元课文理解 第6、7课时

文言文之重点句子翻译 第8、9课时

文言文之古诗文默写: 第10课时

五、文体知识(包括古代)第11课时 现代文阅读技巧 复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再次把握各讲读课文的文章脉络,理清思路。

二、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1、教师让明确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或更具深刻的含义。

2、指导学生如何去理解在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深刻含义。A、上下文的联系。B、词语句子的言外之意。C、作品的写作背景。

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第12课时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篇 《海底两万里》

1、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2、《海底底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3、书中的主人翁是自然科学家阿龙纳斯

4、《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虚构的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5、《海底两万里》那些想象事物已成为现实,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的推理和预言。《名人传》

1、作者是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小说叙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3、你欣赏《名人传》中哪一位名人,为什么?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第九交响曲》等传世之作。贝多芬,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困难却几乎无人问津,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

4、你欣赏《名人传》中哪一位名人,为什么?米开朗琪罗,每从事一项工程,都必然遭到一批小人的嫉妒和怨恨,他同贝多芬一样终身未婚,没有能享受到真正的爱情。他直到临终前几天还整天站着塑像,终于留下传世杰作。

5、你欣赏《名人传》中哪一位名人,为什么?托尔斯泰,要面对整个贵族上

流社会,以至被教会开除。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6、《名人传》阅读感受: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了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第13课时 综合性学习第15、16课时 作文创新 教 学 目 的

1、拓展学生的视野,让每个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

2、教给学生一些写作小技巧。

教学重点

1、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标题。

2、选用“异样”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吸引人的作文内容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一、引入:

一篇优秀的作文,你认为要具备哪些标准?下边就此问题说说我的认识。

篇6: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学科:英语 班级:八()教师:第 周星期第 节 第二阶段总第 节 2011年 月日 课题:期中复习教案。

(二)教学目标:复习基础知识

教材分析:

(一)重点:复习短语和词汇

(二)难点:复习句型和句子。

教学设想:对学过的知识点复习

教学过程 :

一、词组

1.how often 多久一次2.as for sth/ sth 至于,关于

3.of course=certainly=sure 当然4.look after=take care of=care5.hardly ever 很少6.surf the Internet 网上冲浪

7.the results of the student activity survey 学生活动调查结果

8.be good 对我的健康有益9.herhabits 她的饮食习惯10.want us to eat junk food 想让我吃垃圾食品11.exercise twiceweek 一周锻炼两次12.go skateboarding 去滑板13.come home 放学回家14.try to eat a lot of vegetables 尽量多吃蔬菜15.healthy lifestyle 健康的生活方式16.keep in good health=keep healthy=be in good health 保持身体健康17.improve your English 提高你的英语水平18.shop three or four times a month 一个月购物三次或者四次

19.have a cold 感冒20.have a stomachache 胃疼21.have a toothache牙疼22.have a fever 发烧 21.have a toothache牙疼23.have a sore throat喉咙疼24.have a sore back 背疼23.have a sore throat喉咙疼25.lie down and rest躺下休息26.see a dentist 看牙

27.hot tea with honey带蜂蜜的热茶 28.be stessed out 有压力的,紧张的29.at the moment 此时,现在30.not…until直到……才

31.host family寄宿家庭32.eat a balanced diet膳食平衡

33.stay keep healthy 保持健康34.traditional Chinese doctor传统中医

35.need some conversation practice 需要一些对话练习

二、句子 划线提问)

________ ________ _____ she __________ with her friends? 划线提问)

_____ ____ they _____ on weekends? 划线提问)(划线提问)_____the _____with her ?

_________ ________ your father want you _________ _________?

5.你的生活方式和我的不同。Your lifestyle____ ______ _____ ____.6.做眼操对我们的眼睛有好处。

_______ eye exercises _______ good _______ our eyes.7.Peter has a cold.(一般疑问句)_____ Peter _____ a cold ?

8.They are looking after a baby now.(同义句)

They are ____ ____ ___ a baby ___ ___ ______.9.他们背部疼痛。They _____ a ______ back.10.现在他的歌曲很受青少年的欢迎。

Now his songs ____ very ____ ____ teenagers.11.每天晚饭后,她最喜欢躺着休息。She enjoys_____ ____and _____.12.如果你的膳食平衡,就能很容易得保持健康。

It’s easy_______stay________, if you eat a______ ________.13.直到她妈妈到家,她才睡觉。

She didn’t _____ _____ bed ________ her mother ________ home.布置作业;

作业收交及完成情况;

缺课学生及原因;

篇7: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掌握主要的技法。授课时间: 月 日 第一单元 【新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结构的三要素 中路军:纷纷溃退 毫无斗志 新闻的三个特点 西路军:与中路军一样

记叙的六要素 东路军:较为顽强 但一举击溃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导语

第二层:背景 我军主动 第三层:回顾 敌军必败 第四层:预言

怎样阅读叙事性作品

1、了解梗概:搞清主要人物、主要事件以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2、划分层次,理出线索。

3、概括段意,画出重点语句。

4、归纳中心:弄清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为什么写。

5、分析写法:可从语言特点、结构安排、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方面去分析。范例1 怎样把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

1、这是一篇新闻稿。要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看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从渡江兵力可以感知战役的壮阔。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可以想象,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冒着炮火,奋勇挺进,直取对岸的景象。可以想象,日日夜夜盼解放的江南人民该是多么激动振奋!

2、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导语。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渡江区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长达一千余华里。从导语还可以知道战役的全局,敌阵业已冲破,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3、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是看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报道了三路大军渡江的进展,列表如下:

时间 兵力 渡过兵力 中路军

安庆—芜湖 20日夜—21日夜 30 万 30万 西路军

九江—安庆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三分之二 东路军

南京—江阴 21日17时—22日22时 35万 大部

主体部分还分析了中西两路敌军毫无斗志的原因,我军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敌军则被自己玩弄的和谈阴谋瓦解了斗志。解答:

这篇新闻真实地报道了我军渡江战况,宣告了解放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党反动政府已面临彻底崩溃的局面。相关知识链接:什么叫新闻?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范例2 如何整体把握《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一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

这一则新闻没有分段,要把握全文内容,需要划分层次。

第一层,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第二层,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这一层又 分三点具体报道取得的主要成绩。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读这一则新闻,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以后,我军完全掌握了全国战场的主动权,经过一年多英勇奋战,蒋介石全军崩溃之势已成,败局已无可挽回。解答: 这则新闻,重点报道了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情况,并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解题方法链接

1、看标题:标题大都能揭示新闻的主要内容。

2、看导语:导语是正文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3、看主体:这是导语之后对内容作进一步叙述说明的部分,也是表现主题、深化主题的决定性部分。

4、看背景: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它有时隐含在主体之中。

5、看结语:它一般是对新闻主体的总结,有时也隐含在主体之中。2 芦花荡

情节 传奇色彩 芦花荡——美

人物 立体美真实美 环境 诗情画意

老头子性格特点:老头子是一个抗日英雄的形象,他爱憎分明、智勇双全、自信自尊、老当益壮。他是千千万万普通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代表,这一形象表明: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3 蜡 烛

母亲的眼泪 戴黑色的围巾 老妇人 红军战士 儿子的英勇 用结婚的喜烛 体现血肉情深 中心思想:通过写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和苏联红军烈士的故事,赞美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世界奇迹

“赞誉” 破烂

惊人杰作

讽刺、谴责 人道、正直、公正、是非分明 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同情、尊重中国人民 中心思想:雨果以人类的良知严厉谴责本国强盗政府,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极大尊重和同情,表达了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珍视。第二单元【散文】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掌握主要的技法。授课时间: 月 日 5 亲爱的爸爸妈妈 记忆沉重

看纪念演出 美丽

来到纪念地 回顾历史 参加座谈会 参观纪念馆 呼唤和平面向现实 中心思想:本文记述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残酷的历史,表达了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呼声:永远不要有战争了!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的由来 地位低下 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 “大”字睡相 不拘小节 过年吃橘 淳朴善良 长毛故事 无知愚昧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情思隽永、蕴涵深刻的佳作。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作者在安排材料时,是以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其变化过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烦的形象在先抑后扬、对比映衬中得到充分的展示。背 影 朱自清

第一次――点题的背影 1.黑色的背影

背影 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 2.蹒跚的背影 线索 背影 第三次――离别的背影

3.艰难努力的背影 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第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第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第三层(第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深情。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背影》是传统课文,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8 台 阶 李森祥

造 新 屋

非常要强 老实厚道 不甘人后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9 老 王

伛(yǔ):弯(腰)曲背。攥(zuàn):握。惶恐:惊慌害怕。荒僻(pì):荒凉偏僻。

塌败(tā):塌陷破败。取缔(dì):明令取消或禁止。骷髅(kū lóu):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滞笨(zhì):呆滞笨拙。愧怍(kuì zuò):惭愧。1.“常坐”、“说着闲话”(总说)2.“失群落伍”、“单干户”、“破旧三轮车”(境况)3.一只眼是“瞎的”、另一只眼也有病(外貌)4.“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居住环境)5.“送的冰比前任大一倍,冰价相等”、“最老实”(老实)6.“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却还不放心”(善良)7.“凑合”着“维持生活”、“病了”“总不见好”(生活困难)8—21.送香油、鸡蛋(详写)22.“总觉得心上不安”、“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的善良是基于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各人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不同,所以造成生存状况的悬殊,但是人是生而平等的,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这样才能平等对话,互相尊重。作者的善良带有很强的理性色彩。老王在那个动荡年代,照样尊重作者夫妇俩,是因为认准他们是好人,知恩必报,他虽然出身低微,但是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坚持做人的道德良心,是极其纯朴的善良。本文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平淡中蕴含深刻,意味深长。有点琐碎的小事,闪烁着善良的性格美,即劳动人民的难能可贵的老实厚道。读杨绛的散文,就好像在看生活录像,一切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既不贬损,也不夸张。相反,如果本文写到杨绛经常到老王家去献爱心,那么老王感受到的仅仅是施舍,就不会从内心深处产生真切的感激之情,而且文章也毫无韵味了。这并不是说献爱心不好,而是写散文应该追求真实,是两码事。因为“善”与“美”,如果脱离了“真”,就会大打折扣。10 信 客

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 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 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

信客身上有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善良厚道等优秀品质。表达方式 功能特点 方法分类

记叙 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议论 针对事例或现象发表见解,常用以点明主旨。摆事实、讲道理

说明 对事物或事理解说,使人有所知。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列数字等

描写 细致刻画,使对象具体化、生动化。环境描写、人物描写 抒情 表达内心感受、情感。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第三单元【说明文】

学习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掌握主要的技法。授课时间: 月 日

说明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篇8:人教版八年级语文复习教案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 (教师投影,学生欣赏) 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 (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 (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 (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刘伟)

三、作业:

上一篇:关于给交警的精选表扬信下一篇:赤壁之战课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