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报道

2024-04-09

采写报道(通用6篇)

篇1:采写报道

大家采写报道时请注意:

一、准确判断新闻价值

新闻报道稿件一定要有新闻价值。对本网投递的稿件中所报道的内容,至少应该对全省范围有某方面的新闻价值。作者在选择报道“点子”时,应根据新闻价值构成要素,仔细判断所选题材或材料有无新闻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某些只适合在本单位、本部门、本地区小范围传播而对全省范围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请不要向本网投递。

构成新闻价值的要素很多,下面择要简述。

1.内容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价值的第一要素。只有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新闻才具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稿件中报道的事实要真实、准确。要反映事物的本质真实,不要满足于表象真实,很多情况下“眼见”未必为“实”。因此,请在采写过程中认真核实材料,谨防上当受骗;不可凭道听途说的材料写报道,更不可虚构。

如果发现报道内容严重失实,将取消作者向本网投稿的资格,并根据情节轻重和后果严重程度,对其严肃查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商业信息或广告,在本网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向本网投递商业信息或广告,其内容一定要真实、准确。严禁投递虚假广告,违者将对其严肃查处,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2.导向正确。

新闻报道要以有利于国家、社会和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稿件发布以后应该对社会有积极正面影响,不应该产生负面消极影响。请大家和我们一起对社会负责。

商业信息或广告,要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严禁投递非法违法广告,违者将受到严肃查处,直至追究其法律责任。

3.时效性强。

实效性是新闻价值的核心要素之一。网络新闻的更新频率大大高于传统媒体,对时效性的要求更高。

近一年来,本网未能采用的稿件中,绝大多数是因为时效性差。部分来稿的投递时间比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晚了好几天,其新闻价值被大打折扣,贻误了发布时机。因此,请大家最好多发当日新闻,尽量不要等新闻事实发生过后几天才写出“马后炮”式的报道。“马后炮”稿件一般很难被采用。

对于突发性事件,请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的原则,尽可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同步向本网发稿,最迟在事发后不超过3个小时发稿,争取使您的报道通过本网在省内外媒体中首发。作者发现突发性事件时,可先发一条简短报道,接着发后续报道,随着事件的进展步步跟进,即时报道,不要等整个事件结束后再发“总成”式的报道。突发性事件的首篇报道,一般不发隔日新闻。

还有部分来稿的内容是长时间段(甚至多年)的工作总结,而且没有以发稿当日发生的事情为新闻由头,缺乏时效性,因而无法采用。采写此类报道时,请作者尽可能以发稿当天发生的具体事实为新闻由头,然后再“回顾”较长时间段内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如此可以增强报道的时效性,有利于提高采用率。

4.受众关心。

媒体发布的报道,受众关心面越广,其新闻价值越大。某些事情或情况,对全省范围而言基本上没有受众关心,也就没有在省级媒体上发布的必要。例如“某经委主任出席某单位会议”、“四乡镇代表座谈广电工作”、“我校召开2009年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会议”、“某小学举办学生运动会”、“某乡强化核桃种植后期管理”之类,广大受众对这类信息并不感兴趣,因而不具备新闻价值,此类稿件请勿向本网投递。

二.完整表述新闻要素

新闻要素就是新闻事实的主要构成因素,在19世纪80年代由美联社首先提出,一般包括: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后来增加了一个要素,即如何(HOW),被人们称为新闻六要素。因为这六个要素的英文单词中都有W,简称“六个W”。

新闻报道稿件中必须具备新闻要素,包括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人物、事实、背景、原因、结果等等,不可缺少。

对新闻要素的表述一定要真实、完整、准确、令人可信,不可使用模糊概念,更不可故意“打马虎眼”。如果这六个要素交代不清楚、不完整、不准确、甚至不真实,含糊其词,模糊不清,必然影响整篇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有损于媒体公信力,同样有损于作者公信力。

1.何时(即时间):“时间”等于“时效”。新闻稿件中一定要写明新闻事实发生的准确日期(例如8月1日),不能以“最近”、“近日”、“近期”、“连日来”、“某月以来”、“几个月来”、“几年来”、“一直以来”等等模糊的时间概念来表述。我们发现,很多来稿中都以“最近”、“近日”、“连日来”等模糊概念表述时间,少数稿件甚至从头到尾都没有时间要素的表述。这种缺乏时间要素的稿件,绝大多数缺乏新闻价值,无法采用。对其中极少数确有新闻价值的稿件,我们只好请作者写明时间(某月某日)后再编发,这样既耽误了稿件的及时编发,又影响了报道的时效性。

时间概念模糊,甚至没有时间要素,是来稿中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许多来稿无法被采用的主要原因,请大家千万注意。今后,本网对时间要素表述模糊或者完全没有时间要素的稿件,一般不予采用。

2.何地(即地点):网络无疆界。新闻报道稿件中,一定要有准确的“地点”要素。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和荆楚网,是面向全国和全球传播的省级主流媒体,所发布的报道一定要完整表述行政区划名称。因此,来稿中首次出现地名时,请准确表述报道对象所在的行政区划(即地点)的全称,如“湖北省宜昌市„„”、“湖北省宜城县”、“武汉市江夏区„„”等等,不能省略“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组(居委会)”等等行政区划称谓,不能略写为“宜昌”、“宜城”、“江夏”之类,更不能称“我省”、“我县”、“我市”、“我校”、“本县”等等。

市辖县(市)的名称前面不要写上级市的名称,例如荆门市辖下的京山县,不能表述为“荆门市京山县”,应该表述为“京山县”。市辖区的名称前面要写明上级市的名称,例如随州市辖下的曾都区,应该表述为“随州市曾都区”,不能表述为“曾都区”。

少数稿件从头到尾只有乡镇、街道、学校、部门、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等名称,没有其上级行政区划或管辖部门的表述,编者不知道该稿件报道的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因而无法采用。

3.何人(即人物,包括单位):

人物:对稿件中出现的人物的姓名、所在单位(部门、机关、企业、乡镇村组、街道、社区、学校等等)、职务、政治面貌、身份、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的表述要完整、准确,不可使用“汉口的张先生”、“武昌的王小姐”、“某学校的刘教授”、“某医院的李医生”、“陈某”、“吴爹爹”、“熊婆婆”、“朱小姐”之类模糊表述,此类模糊表述可信度差,甚至有虚构之嫌,导致报道的新闻价值大打折扣而无法采用。

对稿件中出现的主要负责人,用“职务 + 姓名”表述,不可用“某某书记”、“某某县长”、“某某协会张会长”之类表述。

单位:稿件中首次出现单位名称时,一定要写全称,然后在下文中才可使用简称。使用简称要规范,不可使用令人摸不着头脑或容易产生歧义的不规范简称。

对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及其下属部门机构名称,要规范化表述,如“中共宜昌市委”不能简称为“宜昌市委”(因为还有共青团和部分民主党派的“宜昌市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不能简称为“湖北省人大”、“省人大”等等;其余类推。

4.何事(即核心事实):事实是新闻报道稿件中的核心和躯干。对事实材料的叙述,要遵循“新闻客观性原则”,表述事实要客观、公正、准确、完整,不能断章取义、掐头去尾,扭曲事实。要紧扣主题选择材料,不要叙述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紧密的材料。要抓住骨干事实,不要写 “枝枝丫丫”的材料。在消息报道中要只讲事实,不要夹杂评论。要集中篇幅写最新的事实,少写过去的事情。

前述四个要素,反映的是新闻事实的浅层内容,属于事态性要素,只是浅层次因素。后面两个要素,涉及到事物的因果关系和内在联系,属于深层次因素。

5.为何(即原因):

部分新闻报道中,涉及到事情(或事件)的起因,即“为何”。要客观交代“原因”,不要人为扭曲“原因”。

背景:某些“原因”中包括必要的背景材料,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背景。对于必须引用的背景材料,要简明扼要,不能用过多的背景材料淹没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

6.如何(即结果):“如何”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浅层次的“结果”,就是要在报道中讲清“发生的事情最后结果怎么样”,大量的消息报道只需要表述这种直接结果。第二是深层次的“结果”。新闻事实的发生总有原因,新闻事实的发展会有过程,它们是新闻事实中的各种关系互相作用的结果。公众在获知新闻事态的同时,还希望了解事实的来龙去脉,认识新闻事件的意义和价值,并能评估事件发展的趋向。这就需要挖掘“为何”和“如何”两个要素的信息蕴涵,构成新闻事实的深层内容。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深层次报道或深度报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严格规范文本写作

1.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如果报道的事件比较复杂,牵涉到的人物较多,可以采用分解报道的办法,化长为短,化繁为简。

2.要直接写事实,不要穿靴戴帽。要精选事实,让事实说话,把事情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干净利落。

3.消息报道要直接叙述事实本身,不要作过多的解释,更不需要夹杂作者的议论或评论。

4.文本要规范。语法要正确,句子要规范、简练、通俗;标题文字要简短,要扣住报道的实质性核心内容,不要用抽象的概括或议论语句做标题;文稿字、词要准确贴切;标点符号要正确,中文稿件要使用规范的中文标点,不可使用英文标点或半角状态的标点。

新闻报道中如何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请大家查看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发布的《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差错认定细则》,其规定完全适用于网络新闻写作。

5.请用符合新闻报道规范要求的体裁和格式写报道,不要用总结材料格式、公文格式或条文格式(如“一、二、三、四”或“一是、二是、三是、四是”等)写报道。

6.引用或转述材料要有准确根据,要明确交代出处,不能为了文字简练或图省事而省略必需的依据交代。要写明“据什么单位或者个人介绍”,“向什么单位或者个人了解”等等,不能用“据介绍”、“据了解”、“据悉”之类抽象模糊的语句来表述所引用的材料,因为这种抽象模糊的“据”,实不足“据”,严重影响报道的可信度和新闻价值。

7.引用数据要权威、准确。引用重要数据应该以同级或上级统计部门公布的法定数据为准,所有数据都要准确无误。使用“填补国内(省内、行业内等)空白”、“国内(省内)首创”、“全国(全省)第一”、“名列前茅”等等词语或排名位次,要有权威根据,要写明作出上述认定的权威部门或机构的准确名称(全称)。如果没有找到准确的权威根据,就不要写“填补空白”、“首创”、“第一”之类语句。

8.要使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和符号,例如“公斤、千克、kg”、“公里、千米、km”、“米、m”等,不能使用我国的习惯计量单位或谓如“斤”、“里”、“尺”等表述,其余类推。

篇2:采写报道

查型报道是一种既很受受众欢迎又很难做的报道。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就是由于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记者的深入调查将真相挖掘出来告诉受众,给人以震聋发聩之感。如何搞好调查型报道,越来越成为新时期记者的基本功之一。2000年3月至9月,我在中国妇女报社各级领导的指导下,抵制各种压力,冒着生命危险,采写了20篇有关“命案发生在法院出租屋”的追踪报道。有关报道刊登后,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重视,不仅为杀人弱女讨回公道,还揭露出一个犯罪团伙,将其绳之以法。这组连续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国内数十家有影响的媒体继我报道后纷纷发出声援,有的媒体还专门对报社和我的报道过程进行报道。

通过这一次报道的探索,我深深体会到调查型报道的魅力,同时也充分认识到要搞好调查型报道,必须抓住三大关键。

一、介入:胆与识的结合“命案发生在法院出租屋”系列调查报告,起因于这样一个事件:2000年2月24日晚,住在洋浦法院海口办事处出租屋的一位不满17岁的湖南少女刘艳华,用菜刀将同住在一起的唐细娥砍伤,然后跑出来用公用电话拨通110报警自首。她说砍唐细娥的理由是,她先受到唐细娥的欺骗来到海南,之后受到她的胁迫而卖淫,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奋起抗争。而唐细娥在最初接受警方调查时却坚决否认了刘艳华的说法,并处处处以受害者的姿态四下活动,督促司法机关要严惩凶手刘艳华。声称:“我要让她再坐上十几年牢,看她们以后还敢不敢反抗我。”

3月15日,中国妇女报总编室接到一封刘艳华父亲寄来的控拆信,立即引起时任常务副总编、现为总编辑的卢小飞的高度重视。总编室主任褚保忠很快给我打电话,要求我进行调查。第二天我即到案发现场及报警地点采访,向有关知情人了解情况。其后,与海南省妇联领导数人,到承办该案的海口市新华区了解案情进展,警方称找不到证据证明唐细娥拐骗少女、逼良为娼,无法抓她,没有证据即使抓了也动不了她,到时还得放入。故要求媒体不要报道。

但我已初步断定:刘艳华案的背后还有一起非常严重的侵害妇女权益案。自己绝对不能袖手旁观。为此,针对警方的“找不到证据”,我不仅直接采访当事人,到案发现场采访知情者,还给刘艳华的亲属打电话,要求他们取得当地政府和妇联的支持,从4名受害少女或家长处找唐细娥涉嫌犯罪的证据。

3月24日,我采写的首篇记者调查《命案发生在法院出租屋》发回报社,27日报社以大半个版的篇幅配刘开生的信在头版头条刊发。同日记者及时收到了刘艳华家属应约寄来的3份盖有当地派出所和政府公章的证人证词,指控唐细娥犯罪。28日,《数名知情人投书本报控诉——唐细娥诱骗、逼良为娼是真》刊发。其后,不断追踪,挖出几个重要涉案人物,并使有关部门对他们绳之以法。

应该说,这组追踪报道的成功,首先在于胆与识得到了好的结合。没有胆,就不可能在面对恶势力和各种压力情况下,敢于碰硬;没有识,就会失去对新闻事件价值的判断,很可能漏掉一个重大题材。

二、拓进:毅力与智力的考验

这一组报道做得善始善终。从介入开始,关键的一些问题都没有放过。直到唐细娥等人被判刑,刘艳华被放出回到湖南老家,记者都一直紧追不放。甚至在她回家之后一段时间,本报总编卢小飞还指示记者专门从海南赴湖南,前去采访,看她新生的状况。不少读者夸奖说:“很少看到一个事件,能够得到如此不懈的追踪和挖掘。”

其实,要保证这样善始善终十分不易。这种披露“黑幕”的大型调查报道,一上手就得不断向前拓进。而要拓进,就需要经得起毅力和智力的双重考验。

这组报道持续调查长达4个多月,期间,我所体会到的压力和危险鲜为人知。我多次接到匿名恐吓电话,他们让我“小心点”。更让人气愤的是:有个别涉嫌嫖娼的人物,竟搬动其在公安系统的亲戚,一伙人带着枪到我家来,为其“说情”。而为这一说情“牵线”的人,竟是一个与我比较熟悉的记者。该记者原来也是在海南写批评报道有名的人物,连她竟然也违背良知和道义,使我在十分气愤的同时,也深深感到自己所触及的某些人物的“能量”。我先生不在海南,孩子还小,说真的我无法不为此担惊受怕。不仅如此,海南有些部门,竟然以“维护海南形象”名义向上面反映“记者又当公安,又当检察官,又当法官”,给我罗列了诸如“违反新闻纪律、违背职业道德”的莫须有罪名,并要中国妇女报社对此事件停止报道,对记者的正当采访报道行为,进行压制和干涉。

这些阻力和压力,的确使我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一想:自己无愧于天理良心,无愧于记者的职责,就没有什么可胆怯的。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报社自始至终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原任总编王秀琳、新任总编卢小飞一直在替这组报道作宏观把握,并多次打电话指导和鼓励我。总编室主任褚保忠、副主任刘晓玲多次对我进行具体指导,亲自为我改稿。在我受到来自多方的压力和犯罪分子的恐吓时,记者部吴洁玲主任为我的安全问题,义正词严地把电话打到了海南有关单位,使某些人不敢再轻举妄动。这一切都是我勇往直前的根本保证。

与此同时,我觉得要搞好这种报道,纯粹靠硬拼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运用智慧。具体而言,包括三点:

(一)直接掌握第一手证据

这是新闻能否立住脚的基础。为此,我的确像侦探一样开展调查,并不断地将收集到的新证据曝光。除了揭露5名犯罪嫌疑人摧残少女黑幕,我还及时了解到刘艳华案发后,犯罪嫌疑人气急败坏之际恐吓威胁知情人的种种丑恶表现,报道出来后更加引起读者愤恨。

(二)充分利用各种支持力量

在不断挖掘出新的证据的同时,我还不断采写社会各界的反应,这样一方面使得报道浑厚而不单薄,更重要的是为问题的最后解决赢得了广泛的支持。3月28日记者采访了态度坚决的海南省妇联主席黄玉梅,并电话采访4位被害少女家乡的永兴县妇联,请她们站出来说话。其后,我还穷追不舍地采访了公安、检察院、高级法院院长,让他们发表看法。我还找到海南正凯律师事务所李武平,帮助解决了刘艳华的法律援助问题,并报道了他对该案的看法:刘艳华的行为最多属于防卫过当。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其他新闻单位的力量。现在,勇于进行舆论监督的新闻单位越来越多,在要解决某一阻力大的问题时,发挥大家的力量,往往有更好的作用。抱着解决问题的价值高于做独家新闻的理念,无论是大媒体还是地方报,只要他们对这一事件感兴趣,我就毫无保留地将我所掌握的全部材料奉上,尽自己的可能给他们提供帮助。事实上,《法制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等几十家新闻单位,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压力,也使刘艳华事件迅速推向更广大的读者群,更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当然,问题要解决,最终还需要得到有关领导的支持。由于这套报道主题鲜明、事实详尽,引起了国家领导人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云、中央政法委领导对此进行严肃批示。公安部有关领导两次指示海南省公安厅认真办好此案„„

(三)化抵制为助力

应该说,做这套报道之初,不仅遇到诸多方面的阻力,也遇到一些主办案件单位情感上的抵触。但我非常注意与他们沟通,在坚持自己态度的同时,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他们的工作一有新的突破,立即给予正面报道,这样抵触就越来越少,最后在共同的目标下化为解决问题的“助力”。同时以我扎实过硬的工作作风赢得他们的认同。如4月3日我将自己调查搜集到的4份证据材料,交给了刚刚接手刘艳华案的海口市新华区公安分局预审大队队长洒杰。看到《中国妇女报》的系统报道和我交来的证据材料,洒杰感慨地表示:“你们记者走在了我们公安的前面,了解了许多我们还没有掌握的材料和证据,我们应向你们学习!”

在2000年国庆期间海口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安局的数位局长副局长为我欢呼鼓掌,我受到了比当时在场的任何记者都要热烈得多的欢迎。我想,这掌声和欢呼是来得何等不易!

三、升华:感性与理性的结缘

通常来说,这类与个人命运有关的稿子,充分地借用感性来处理是成功的关键之一,感性包括曲折离奇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和催人泪下的细节等。在这组报道中,本人本着抓第一手资料的精神,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所以从第一篇稿子出来到最后一篇访问她回到家乡的稿子,都对读者产生了足够的吸引力。

然而调查型报道要搞好,仅仅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还不够,还必须进行理性的挖掘。刘艳华事件并非个别现象,而是转型期间一部分弱势女性命运的写照,牵涉到各种社会问题,因此必须进行深入挖掘。为了增强这组报道的思想性,本报评论部主任雷收麦先后以《以暴抗暴罪当几何?》、《妇女权益谁来维护?》为题,亲自撰写了两篇重量级的评论;之后,报社

还组织了全国著名的法学专家就刘艳华案及案外座谈,以《我们的立场是明确的》为题作了大篇幅的报道。中央电视台还对这些讨论和评论及时给予了报道。

而作为记者除了在报道中体现理性升华的原则外,还分别于3月和5月,在海南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开展了“净化社会大环境”和“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两场大讨论,就刘艳华这样的弱势群体基本权利被无视的现状以及保护他们基本权利的必要、某些权力机关的缺位甚至堕落、保护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对策等等,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再将这些讨论予以刊登,这样一来,在以事实和情感打动读者的同时,也向有关部门、社会及女性本身,提出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促进大家更多地思考,避免同样的悲剧产生。

此案已划上令人欣慰的句号:当初的“故意杀人凶手”刘艳华回家,而当初的“无辜者”“被害人”唐细娥及其同伙被重判入狱。一些深资记者评价说:“《中国妇女报》刘艳华事件追踪报道完全称得上是最好最成功最圆满的调查性报道之一。”

篇3:谈谈重点报道采写

重点报道在新闻宣传中占据主导地位, 采写重点报道是党报记者的责任, 是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最好体现。驻站记者应该有别于通讯员, 如果成天搞一些一般性的报道, 也失去了派驻记者的意义。

抓好重点报道, 也能起到事半功倍、以少胜多的效果。我在湖北日报驻鄂州记者站、黄冈记者站工作期间, 报道工作既受到了编辑部的表扬, 又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我有一个体会, 报道不在数量多少, 关键是要有一定分量, 要着力抓亮点, 抓问题, 抓典型。

紧扣大局反映地方亮点

反映好地方工作成绩、发展成就, 是驻地记者的一大任务。地方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有什么亮点,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成效, 记者站应该予以及时报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 都有自己的得意之作。地方党委、政府着力抓的、并且抓出了成效、形成特色的工作, 应是驻站记者关注、报道的重点。对这类重大的题材, 我们不能一般化地进行报道, 而要力求写出深度, 写出特点, 并提请编辑部在版面安排上能够“浓墨重彩”。对这些紧扣大局、配合中心工作的重点报道, 在采写中要把握好几点。

一是选用适当的报道形式。

重头报道视内容丰富与否, 适宜写消息的写成消息, 适宜写通讯的写成通讯。题材特别重大的, 采取系列报道的形式反映。重头报道不一定非要长篇大作、连篇累牍。新闻贵精短, 该长则长, 能短则短。消息简洁明快, 一样可以反映重点报道。如黄冈“抓市区带县市、抓本级带下级、抓机关带基层”, 开创出市区经济与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 这属于地方经济工作的大事, 我采用消息形式, 以题《“三抓三带”激活市县两级经济发展为黄冈城添活力》进行报道, 在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一样达到了宣传效果。

二是寻求工作性与新闻性的统一。

在写作上, 要淡化工作味, 力求事件性, 故事化, 可读性。鄂州市委、市政府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 突出抓了优化经济发展工作。对该事件的报道当然属于工作性报道, 初一看也是很枯燥的内容。但我在切入点上, 抓住万人评议部门活动展开, 使报道具有了事件性与动感。通讯《硬措施改善软环境———鄂州万人评议部门前后》在湖北日报刊发后, 鄂州市委书记在报上批示, 向记者站表示感谢。又如工作通讯《沉重的话题变轻松了———黄冈工业发展解析》, 我力求把枯燥的工作性内容, 写得流畅, 写得有动感, 写得有起伏。从文中小标题“黄冈桥头, 一道特别的风景”、“此语一出, 会场一片平静”等可以看出, 报道在写作上注意了表现场景与故事。《黄冈工业发展解析》见报后, 反响较好, 黄冈市主要领导把报道看了两遍, 认为写得既生动, 又实事求是。

三是把握报道时机。

一项工作的实施, 一项改革的完成, 一项大工程的建设, 会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什么时候进行重点报道, 就有个时机的问题。一般来说, 为了使报道材料丰富, 立得住, 应在事情推进的中后期出台报道。如对鄂钢、武钢两家企业联合重组促进发展的题材, 早有关注, 但选择一周年为契机报道, 就很适宜。两钢重组, 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 广泛关注。重组后情况如何?一年的变化情况比较有说服力。太早了、太晚了, 都难以起到应有的宣传效果。

四是注意积累素材。

把工作性的重点报道, 写成通讯或系列报道, 需要占有丰富的材料。尽管报道的采写刊发要等待时机, 但对素材的获取要早介入。特别是一些细节, 如果平时不多留心, 就会稍纵即逝, 就是回头补充采访也难以弥补。所以, 平时要多观察, 多留心, 掌握到生动的细节, 为后期报道所用。在《黄冈工业发展解析》报道中, 很多素材都是来源于平时的积累。如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关于“大企业没有市长副市长多、企业家没有局长多”的一段精彩话语, 就属于平时的积累。

深入基层发掘重大题材

报道好地方工作只是记者站的着力点之一。驻站记者还要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发现带倾向性的问题, 挖掘重大题材, 写出一些新闻性强、主题重大的鲜活报道。深入基层了, 是不是就一定能捕捉到好的新闻呢?也不一定。还离不开平常多学习、多思考。必须带着感情下基层, 带着“积累”下基层, 加上耳聪目明多留心, 就一定会捕捉到重大题材。

鄂州一城里职工在乡下办农场, 我前去采访, 本打算做一个城里人乡下创业的新闻, 后来在采访中, 主人感叹现在请工难。我敏锐地感到这是个折射当前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重要主题, 当即变换了采访角度, 接着又到周边几个村调查, 回来后很快写成了消息《请工种田成本攀升——鄂州一些农业大户调整结构》, 并配“解读”《田野发出的信号》。该组合报道见报后引起较大反响。我在大别山腹地的罗田县大河岸镇采访, 发现一家招商引进的台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问原因得知是招工难。我以此为切入点探访劳动力供求情况及“80后”农民工择业观念变化, 写出了《山沟里为何招工难》的新闻调查, 获得中南省级党报好新闻奖。

前年10月, 我在鄂州沙窝乡一个路边店用早餐, 与几位老农民的闲聊中, 发现了农村存在的套棺问题, 感到这是个好的报道题材, 值得重点关注。我便围绕套棺问题在鄂州多个乡镇进行了采访, 写成组合报道《火化形式看好, 坟头不见减少———鄂州农村骨灰套棺重葬成风》、《套棺重葬浪费巨大》 (记者手记) , 见报后在鄂州乃至全省引起强烈反响, 鄂州市政府出台了整治套棺举措, 省民政厅也专门向全省民政系统发出了整治套棺通知。

贴近实际做好典型报道

抓典型报道, 是主流媒体新闻宣传的常态。指导工作, 弘扬正气, 离不开新闻典型。驻站记者同编辑部记者比, 应该说更接地气, 更有条件发现新闻典型。驻站记者一年应有意识抓几个较重要的典型人物及典型经验的报道。

典型报道要贴近实际, 紧跟时代。只有那些新闻性、时代性、群众性强的典型, 才能引人共鸣, 产生好的社会效果。例如, 鄂州交警姜延安这个8年如一日护卫小学生安全过马路的典型人物, 就是我发现并率先报道的。见报后, 鄂州市主要领导批示, 认为姜延安是新时期雷锋式的好民警。全省公安系统学习姜延安, 启动让孩子们安全回家工程, 要求每个城区中小学校都要进驻一名交警。姜延安后来被评为第四届中国优秀青年卫士、湖北省劳动模范。这个典型人物之所以能够打响, 是因为小学生交通安全, 牵挂着千千万万家长的心。这个先进人物, 契合了时代的需求。又如我采写的人物报道《麻城好人朱伯儒》, 所报道的人物也有时代性、新闻性。朱伯儒是名公安局干部, 他自费建个搜人网, 把死亡、失踪等不知下落者的信息公布出来, 让更多人知道。利用互联网做好人好事, 新闻性强, 给人启示。

篇4:深度报道采写三原则

深度报道在当今纸媒体中,再也不是只在重要时刻才会偶尔一露的新闻大餐,而是时常要见诸于报端、成为吸引读者眼球、提高媒体知名度的扣:鼎之作。对此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展江教授说:“今天,电视夺走了日报的时效优势,面对电子传媒高速传播的挑战,报纸的新闻报道已从时效竞争转向了深度报道,从而在公众中形成了‘在电视上得消息,在报纸上得解释’的视听习惯。从抢第一落点转向打第二落点,追求报道的深度、广度和逻辑性。报纸新闻报道的这种战略转移正是今天高质量报纸新闻版的生命力所在。”

近年来,《中国新闻周刊》一直以深度报道作为自己的主打作品和办刊的立足之路。它的总编辑彭伟祥鲜明的提出:“作为新闻杂志而言,深度报道是立刊之本。”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主编庄永志也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只是报道新闻,而是让公众读新闻、看新闻,还应该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因而就需要新闻报道在深度上拓展。对新闻事实的报道不能仅停留在第一层面——事件的表象上,而要深入到第二层面——事件的内在因素与整体模本的报道,以及第三层而——事件背后的社会发展体系,即构成这种事件模本的深层原因的研究。”

年轻又极具活力的《华夏时报》副总编辑刘珲以“人生三步曲”的形象比喻,显示了他们对深度报道的由衷偏爱:“都市报在‘童年’时,应以‘重磅炸弹’一鸣惊人,冲击市场、吸引眼球,使读者渐生阅读期待;‘青年’时,应该新招迭出、屡有大手笔,不断刺激读者购买;‘中年’时,锐意进取、常变常新,抓住目标读者,使其形成阅读依赖。”

从以上这些专家和新锐的嘴里已经不难看出,当前,深度报道在各类新闻媒体中的地位是何其重要。那么,什么是深度报道?这个问题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细究起来,恐怕也是奠衷一是。特别是随着深度报道模式的不断发展,其定义、理念、规则也有了新的内容。

1、深度报道的起因

如何给深度报道下一个定义,恐怕与当初给新闻下定义一样难。直到现在,新闻界仍然在深度报道究竟是一种新闻体裁,还是一种新闻理念上,纠缠不清。但好在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操作深度报道。

按照西方专家最直白又略带戏谑的说法,就是:比一般的消息有深度,因此被称为“深度报道”。其延伸意为:消息只告诉读者“今天发生了什么事”,而深度报道则回答“为什么会发生这一件事”,“此事会产生什么影响,导致什么结果”。

在新闻要素5个“w”和1个“H”上,“消息”落脚点在“何事”与“何人”上,即使交待“为何”与“如何”,一般也处于从属地位。而深度报道落脚点则在“为何”与“如何”上,侧重揭示和说明新闻事实的原因和结果,着眼于“新闻背后的新闻”,向读者解释事件的来龙去脉、事件的含义与社会影响,对事件发展趋势作出分析。美国报人罗斯科曾形象地说,深度报道就是“把今天的事件置于昨天的背景之下,从而揭示它对明天的含义。”

目前既定的深度报道包括两种体裁形式:一为调查性报道,二为解释性报道。

深度报道最早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的突然降临,促进了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这类深度报道的发展。到上世纪60年代,由于电子媒体的迅猛发展,促使深度报道成为美国报刊类主流媒体的主流报道技术。接着“水门事件”的报道奠定了现代深度报道的历史地位和技术模式。随后,到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新设两个奖项:解释性新闻奖和调查性新闻奖。这被新闻学界认为是深度报道学术地位的最终确定。

我国现代深度报道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1987年,全国第八届好新闻奖第一次设立了深度报道奖。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报纸的纷纷扩版,深度报道获得了更多的表现空间。

沿着这条历史沿革到今天,我们发现有两点已经使深度报道不得不走上前台。一是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大潮,人们不是缺乏信息,而是缺乏经过归纳和梳理的信息,由此需要深度报道为读者将孤立、分散、表面的信息集中起来,加以整理和分析,给读者以清晰的整体印象,提示事件所隐含的真正意义。日本《读卖新闻》在决定增加解释性报道版面时,给了如下定位:“即使在信息时代,读者需要的也不是信息的‘洪水’,而是以正确的方式接收有用的信息。因此,对泛滥的信息加以‘交通疏导’,将新闻背后、新闻事件深处的东西反映出来,便是报纸的任务。”二是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社会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有知识的受众不再满足于了解发生了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和“怎么样”。由此,今天的媒体就进入了“解说的时代”。美国著名记者李普曼说:“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这个时期‘为什么(why)’变得同‘什么(what)’一样重要。如果一个华盛顿的记者只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没有告诉原因并指出意义,那么他只干了他工作的一半。”

2、深度报道的标识

讲深度报道的标识,亦即什么样的新闻应该去做深度报道,衡量的标准是什么。

高级财经类新闻性出版物《财经》杂志的创办者和主编胡舒立认定选题标准有如下4项:1、重大性,2、有用性,3、深刻性,4、有趣性。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主编庄永志则认为选题标准是如下5个方面:1、影響力,2、信息量,3、故事性,4、非评论。

这些深度报道的标准虽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却是一致的。即重大性、深刻性、事件性和独家性。

胡舒立说,讲求公众利益的大小是深度报道的价值基础。只要是与公众利益有重大关系(相关性和贴近性),能引起公众的十分关注,并具有一定时效性的事件和现象,才符合重大性的原则。当然,这三点缺一不可。深度报道的命脉只在于一个“深”字。新闻专家和学者大多认为,这个“深”字必须要在两个层面上淋漓尽致地表现:一是事实之深,二是思想之深。要使受众或翻然大悟,或怵然警醒,或深刻反思。为此,就要大胆质疑一切、核实一切,力图逼近事实真相。从而体现出深度报道事实的力量和思想的力量。

独家性,不仅是指独家新闻一个层面,如果总有那么多独家新闻那当然太好了,但现状是独家买卖不常见。因而大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是已成热点新闻的重大事件。如果要关注,就必须要以独家的调查角度和独家的发现,或是对核心人物的专访,或是对过程的展示,或是对结果的分析,或是对发展趋势的预测,或是对原因和背景的挖掘,或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或是对意味深长的“插曲”关注。总之,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独家的观点来体现出独家性。

深度报道采写三原则

归纳相关的观点,笔者认为,深度报道的采写应遵循这么三个原则:一为平衡原则,二是纯事实原则,三

为理性原则。

我们先从纯事实原则说起。谈新闻必须尊重客观,尊重事实,这一点我们都懂,但操作起来,恐怕就会走样。姑且不论因为我们在采写过程中会对新闻事实有取舍,已经剥夺了读者想知欲知的部分权利,如果再夹杂个人情感和判断标准,使新闻事实走样就更为不该。专家们为什么会对深度报道必须逼近事实真相会如此推重,关键是深度报道关乎事件太大,特别是调查性报道,事实的出入也许会把记者送上法庭。因而,在纯事实原则中,如此规范它的内涵: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对真相、事实负责,采访时可以和弱者一起感伤,但写稿时,必须客观公正,不能有任何偏。

因为,深度报道时常会遇到揭露问题的时候,对此,严守纯事实原则就显得格外重要。

曾经因采写山西繁峙矿难事件报道,而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的中青报记者部副主任刘畅说了这样一段精彩的话:身处现场,也要有一颗平常心,不能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因为这样的心态容易让记者采访不扎实,出现片面、夸大等偏差。也就是说,要有忠实记录历史的“操守”、“底线”意识。记者不是诗人,可以肆意宣泄情绪;记者不是小说家,靠想象填充未知的报道内容。记者应该像历史学家,客观、负责、严谨、去伪、存真。

理性原则强调,记者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和转述者,因而就不能随便下结论、做评判,搞媒体审判。

《中国新闻周刊》的总编辑彭伟祥要求他的记者在做深度报道时,一定要把自己隐藏起来,不要乱发议论。即使“记者看到”、“这意味着”等词汇都不能反映在稿件中。强调每一个事实都要有出处,即使直接引语也要引全。

中青报记者部副主任刘畅和《华夏时报》副总编辑刘珲都认为:记者忍不住跳出来指点江山,既危险,又缺少说服力。即使伪装一下,用没有具体人名的“业内人士”、“有关专家”、“权威人士”指出的话也不可以说。受众并非无知,你再伪装也知道是你一家之言。因此,记者坐在“第三者”的位置上更稳当。

《华夏时报》副总编辑刘珲举例说,他们曾有一篇见报稿的标题为:加美口香错拔患者好牙成被告。真实事实是,患者刚起诉,法庭还未受理。记者就擅自进行了媒体审判,宣布加美为被告。于是加美口香一怒反把《华夏时报》告上法庭。如果把题做成“患者诉加美口香错拔好牙”,又怎么会犯事儿?

展江教授更是引经据典地指出:在美国新闻界,最大的职业特色就是奉行陈述事实与发表意见分离的原则。为此,他们实行新闻报道部门和评论部门分立,互不相扰。甚至把新闻和评论的文体和版面都进行分离。对此,他们对新闻报道做出如下客观要求:(1)以第三人称报道;(2)引述当事人的话;(3)强调可以验证的事实;(4)不采取立场;(5)至少表述新闻故事的两面,平衡处理信息。无论哪种报道样式,都避免在报道中做出价值判断,以免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中误导公众和散布偏见。

有关这第(5)点,正是我们下面所要谈的深度报道采写必须遵循的三原则中最重要的原则:平衡原则。

展江教授翻译的当今很热门的新闻论著、由梅尔文·门彻撰写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中,给出这样一个定义:“平衡就是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经过多次实践锤炼的刘畅似乎对平衡原则理解得更深,因而给予的空间也更大。他说:“对于介入事件中的多元主体,应当给予他们同等的话语权。”

深度报道是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做不到平衡,就有可能让事实失真。

曾经轰动一时的广东国企侨房公司诉《中国改革》杂志社,索赔500万元事件,起因就是执行平衡原则中的失衡。《中国改革》对侨房公司改制的报道之所以被诉,对方最重要的依据是记者没有正式采访公司。对方说:“不能说没有经过调查,就报道一件事情。”“只听了一方言论,没有另一方言论,那怎么可能是一个公正的判断呢?”当然,侨房的确存在很大问题,但媒体要报道这件事,就不能不给人家说话的机会。

新近走红的央视《新闻调查》记者柴静曾说:“平衡不是天平的正中央,因为黑与白不是等同的份量。但平衡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它的出发点不是激于义愤而指责和控诉,是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记者最大的失衡危险可能来自于他的感情。因而,时刻要把平衡当成我们的一种道德责任。”

怎么才能把握好平衡原则,以下两个关键必须牢记:一是多信息源采访。所谓多信息源采访,不是指采访多人,而是指事件双方都要采访。事关一方,即使采访数十人,也是单向信息源。二是留有余地。《中国新闻周刊》的彭伟祥形象地说:瞄10环,打8环。策划选题时立意要准,就是瞄10环。到写和发时,要留有余地,打8环,意即弓不可拉得太满,从而断了退路。

深度报道的策划与指挥

有关深度报道的策划,内容庞杂。下面只谈一下策划源和识别标准。

对此,《焦点访谈》的庄永志提出7个方面的策划源:(1)受众来信来电;(2)专家和干部眼中的问题;(3)学术机构的调查;f4)调查公司的调查;(5)政府机构的统计;(6)国外调查公司的警告;(7)同行的关注。

识别标准为8项,这是梅尔文·门彻所提:(1)时效性;(2)冲击性或重要性;(3)所涉及名人或组织的显赫性;(4)与受众的接近性;(5)冲突性;(6)异常性;(7)当下性;(8)必要性。

深度报道的组织与指挥,十分重要的环节是领导位置必须前移,时刻跟踪记者、掌控记者采写的全过程,替记者把好三关。

一是判断时机关:衡量新闻是否成熟,适时下达是果断出击,还是保持持续关注的指令;

二是控制取舍关:面对繁杂的线索和新闻素材,要帮记者确立重点和中心,避免走弯路;

三是把握修改计划关:要把握新闻事件发展趋势,了望事件拐点,及时修改采访计划。

深度报道的写作

深度报道也要实现可读性,这无疑是不容忽视的。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有很多,其中有两个方面是必须掌握的,一是还原,二是细节。

还原,即还原事实真相,再现当时情景。对于读者而言,事实本身是最重要的,事实的原貌是最重要的。记者的主观感受和舞文弄墨都不是他们在索取新闻信息时需要的东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高岗说:新闻写作必须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将读者带入新闻的发生环境,引导读者经历新闻的发生过程,让读者身临其境。

但往往是,有些人总喜欢让自己站出来,陈述一切,而不是再现一切。让读者总有一种雾里看花,不过瘾的感觉。

托尔斯泰说:“我不讲述,我不解释,我只展现,让我的角色替我说话。”大师提出的寫作方法就是让读者直接走进故事中的人物和环境,与他们交流。

《纽约时报》记者里克·布拉格初入新闻界时,他的主编告诉他:“优秀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是:要展现,不要讲述。给我看你所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描绘一幅画,然后我就可以跟随你的脚步。”于是,在报道俄克拉荷马联邦政府大楼的爆炸事件中,里克·布拉格这样写道:“俄克拉荷马城电灰尘和愤怒还没有平息,一场寒冷的雨开始落在炸毁的办公大楼废墟上,落在警察、消防员、医生的肩膀上。换作别的随便哪天,他们可能会接到厨房失火、家庭纠纷、甚至小猫上了树下不来的报警电话。‘俄克拉荷马就是这样一个平静的小城’,住在这里的人们说。

今天早晨,巨大的爆炸震动几英里外的早餐咖啡,俄克拉荷马城的平静世界被打碎了。

‘我刚刚做了一例手术,一个小男孩的半边大脑被炸出了颅腔。’特里·琼斯大夫说。在他的身后,消防员正仔细地在大楼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和遇难者。

请你告诉我,他说,‘怎么可能有人如此漠视生命。”’

被评为“中国风云记者”的新华社资深主任记者朱玉说:“新闻是用眼睛写出来的。”由此,她着重讲了深度报道写作中,运用细节的注意事项。

她说,想写一个东西好时,千万不要在文中出现“好”这样的字眼,让读者自己看了说好。否则,那就是骂题。

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就是会用、用好细节。《中国新闻周刊》的总编辑彭伟祥提出,要使深度报道好看,就要多设计一些矛盾冲突。这需要有细节,既见物又见人。

篇5:采写报道

2.1 如何写一篇好的调查报道

西方新闻界往往从操作的角度去理解深度报道,最广为人知的是美国专栏作家朱蒙得的观点:“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因此,在做调查性报道时,记者首先应有一个制造产品的思维模式。在这个思维模式下再细化每一部分的工作,去分析调查新闻事件,然后再整理出整个报道的逻辑,在一个合适的报道视角下组织有用的材料并最终写出一篇完整的报道。对调查性报道来说,事件的背景是至关重要的。要对一个事件有完整的了解和把握,就要把它放在所处的社会背景和制度背景下来看。

篇6:人物通讯采写技巧

一、采访

1、没有遗漏的准备工作是一次成功采访的基石——《纽约时报》 收集采访者的背景材料的方法: ⑴上网站搜;

⑵外围采访,采访被采访者的老师、院系、家长、同事、同学; ⑶直接向院里要材料;

2、《华尔街日报》记者的观点;

⑴研究采访主题和你将要采访的人,保证知己知彼,深入主题,尊重对象,避免尴尬; ⑵为你的报道设计一个暂时性(并非主题先行)的主题,理出粗线条准备采访提纲,有利于采访时抓住主题;

⑶事先列出你能想到的所有提问,如果在采访时遇到新的主题、亮点,要追问;

⑷对敏感问题采访时,要推测被采访者对事件抱有的态度和立场,以便冲破防守(好事多磨);

3、与采访对象预约时,尽量让被采访者确定时间,客气地说明采访目的;

4、采访过程中,创造良好的采访气氛,学会与采访对象搭腔,主动了解采访可能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自己的采访进度,与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5、采访问题的设置:

⑴不问封闭式问题,避免气氛尴尬;

⑵不问长而复杂的问题(会让北采访者抓不住重点)

⑶不要向被采访者暗示答案;

⑷不要拘泥于采访提纲,以采访对象的回答为基础,设置连环问; 例:以时机为契点,调整采访问题;

记者记笔记的方法:沙滩拾贝

记者打断采访对象的艺术:肯定、赞扬法 ⑸一次只问一个问题,不要问多种问题; ⑹要培养时间观念,避免罗唆,切勿打断;

二、写作

1、细节描写

⑴精彩的细节是顺应读者心理需求的重要步骤; ⑵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2、观察对于人物描写很重要;

3、人物形象描写要鲜明独特、突出个性,有血有肉; ⑴通过矛盾冲突来突出人物形象,例如心灵的抉择; ⑵通过他人之口侧面表现人物形象; ⑶通过环境、场景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4、使文章感人的方式: ⑴立意感人;

⑵气势感人;

⑶精神底蕴感人,使读者被其人格魅力所折服;

⑷对话很重要,避免见事不见人;

5、写人物通讯一般有两条线:时间线(表面)和思想线(中心),无论走哪条线都要避免罗列材料,不要都是概括性语言,一定要精而具体。走进人物的心灵——浅谈人物通讯的采访艺术

牧内节男在谈到人物专访的成败时这样说:“访问是通过提问,得到对方的回答。高质量的提问,会得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回答。大钟之所以能发出美的声音,因为敲击得法,访问的成败,与此同理。”只有访出心声,才能写出心声,为此必须要经过关心、谈心、耐心、交心四个阶段,才能打开人物的心扉。

一、关心

采访人物的第一步,首先要对采访对象有一些初步了解和认识,以便在采访中做到心中有数,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非常重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访问邓小平之前,她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所发表的《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问》一文,法拉奇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中苏关系、中越关系、中柬关系,其中还包括对毛泽东、邓小平的了解,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熟悉工具书和资料在此是必不可少的。除书面材料外,还有活材料可以用,就是那些了解采访对象的人,例如以前评论过他的评论家,他的朋友和同行,都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著名剧作家曹禺谈到过一次难忘的被访经历。曹禺到美国时,每天要接待新闻记者来访,最多一天五六批记者,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纽约时报》一个记者的来访。记者只是很有目的地提了几个问题,过后,在报纸上先后发表了三篇文章。文章里谈了许多曹禺意想不到的事,而且事实没有出入,材料准确无误。曹禺认为,这正体现了一个记者的基本功。

二、谈心

关于采访艺术,简单地说,是记者想方设法使采访对象讲出可以写成一篇有价值的新闻报道的内容来。在采访过程中,谈话是采访的关键性环节。记者代读者发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他是怎样想的?央视《面对面》就是一档非常不错的谈话节目,如在采访深圳爱心大使丛飞时,丛飞说到在他自己得病后,也还坚持给山区的孩子汇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而自己孩子上学的钱却没了着落,主持人王志问他,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丛飞说,只因当初答应人家,如果自己半途而废,害得那个孩子读不成书,自己心里过不去。几句话,把一个善良、处处为人着想的好人形象,体现了出来。

控制谈话方向,也是采访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在谈话中,记者应紧紧围绕事先设想好的主题或接触过程中新发现的主题而进行,这时,记者应时时考虑:对方所谈及的内容与主题的关系如何;能体现什么观念;所述材料是否已构成一篇专访;事先准备的主要问题是否都已谈过;假如谈得不顺畅、不理想,是否有必要换个角度;当对方谈话离题时,怎么不动声色将其引导过来,等等。

三、耐心

一个人最美的地方,莫过于他的先进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悉心捕捉人物的不同之处,需要记者以“沉到海底去,捧出珍珠来”的精神,深入细致地进行采访。

肖思科的报告文学《邓小平亲情世界里的巾帼群》,让人们走近了一代伟人的生活。作者做了大量的采访,与邓小平身边的工作人员谈心,与他的家人耐心地交流,这才有了三个妻子与一个革命丈夫的动人故事,有了三个女儿同一个伟大父亲的感人篇章,有了三个母亲与一个大孝子的血肉亲情,从侧面反映出了他的精神面貌。浅尝辄止,不深入采访,是不能获得生动感人的细节的。

四、交心

“交人以诚,为文以诚”,记者要用人品取信于人,一个很灵的钥匙就是“诚恳”,即诚心诚意地尊重对方,诚心诚意地向对方请教,诚心诚意地与对方交朋友,唤起对方倾吐心曲的热情。

1979年,著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来我国讲学,一来就声明不见记者,其谢绝采访的重要原因是对我们某些科学报道不讲科学,净用些高级形容词有意见。当新华社记者顾迈南要采访他时,他坦率地讲了自己的看法。记者很理解他有这样的看法,并对他的批评表示感谢。记者的诚意打动了李教授。李教授说:“你要是写报道我不反对,但千万不要用高级形容词。”这样,记者终于争取到采访机会,写成了《李政道教授在中国讲台上》的通讯。(作者单位:张延胜鹤矿集团公司有限电视台 杨柳 鹤矿集团公司矿工报社)第二节 校园人物的采访

访问对象选好之后,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采访。采访质量的高低,是人物报道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它实质上是一种调查研究工作。

既然采访是记者了解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那么,就必须划清“认为采访是新闻工作者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和“认为采访是借助客观表现主观的活动”这两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采访理论的界限。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就要尊重客观事实,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找出客观规律性。而从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做法就截然相反,作者在未采访之前就毫无依据地为采访制定一个框框,然后拿这个框框向采访对象身上套。明明这个人能言善辩、品行恶劣,作者却偏偏仅从一面之交对其产生的好印象出发去搜集能够证明采访对象行为高尚的虚假材料。这种只从印象出发,不顾事实本身的采访态度,是新闻工作者之大忌,这不仅会有损党报的形象,也会助长某些人弄虚作假、浮夸轻率的不良之风。当然,这里所说的“从客观事实出发”并不是说让记者毫无准备地去打无把握之仗,到了一个地方盲无目的地四下乱闯。明晰的思路要有,但一定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若在采访中发觉自己的想法与事实本身有出入,一定要取消原来的思路,服从于客观事实。例如,有一名记者在某高校教职工表彰大会上了解到一名市级先进个人的事迹很感人,便做了采访计划,下决心对这位同志的事迹进行大篇幅的报道。经过采访,发觉这个人在他们的研究室并不是最突出、最有成就的。全室十个人中,有三名博士生导师;三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两名被命名为市青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两名获市级劳动模范或巾帼标兵称号。更何况,这位同志的许多科研成就又都是研究室全体同志集体智慧的结晶。基于这种客观事实,作者立即打消了单独采访写一个人物的计划,准备从反映整个研究室面貌的角度,重新进行采写。

采写校园新闻人物与采写社会新闻不同。社会新闻人物对于大多数采写者来说并不熟悉,不容易带框框。而在校园人物报道中,采写者与被采写者往往是师生或同事关系。这里就存在一个“熟人”是否还需要深入采访的问题。我们认为,熟悉的不等于了解,印象不等于事实。虽然作者与被采写者同处一个单位打过许多的交道,但是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未必全部了解,更何况复杂的人际关系还会使许多人“同事了几十年竟剪接不出一次倾心的长谈”。新闻报道来不得半点的虚伪,仅仅是凭印象“这个人大概快五十岁了吧”、“他大概是70年执教的吧”、“他大概有五项科研成果吧”是不行的。即使是听到别人说过的一些事,也有必要向本人作详细的调查、核实。仅凭印象出发,还容易使人带上浓厚的感情色彩。你喜欢这个人,往往容易看到他身上的长处,对于缺点则视而不见,反之则会厌恶或敬而远之,这些都不利于科学地、公正地去进行校园新闻人物的采写与报道。只有抛弃个人成见,站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去深入调查了解“人物”的内幕,才会使我们搜集到的材料(包括采访记录)真实、可信、经得起考验。

从客观事实出发,还要弄清材料与事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新闻事实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们要采访一个人物,一般都要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有关这个人物的材料,如工作总结、日记、上级部门的鉴定,对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人士,还要收集以往曾经报道过的材料。对于我们经过千辛万苦搜集到的材料,也有一个“提纯”的过程,这就是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并通过有效途径进行证实,挤出材料中的“水分”,选取确凿的事实。

有一所高校的院报刊登了一名市级三好学生的人物通讯。文章发表之后,不仅一位知情的院领导有意见,一位了解情况的学生干部也跑到编辑部谈了自己的看法。编辑很奇怪,因为这个人物的推出,是院学生办公室负责同志亲自推荐并送来上报市里的事迹材料。按道理讲,市级三好学生的事迹材料是由系里整理上报到学校,再由学校上报市里的。经过层层推荐、把关的材料还有假吗?经过深入了解,编辑才知道,原来这个同学善于走“上层路线”,他和周围同学的关系处得不那么融洽,而偏偏主管学生工作的那位老师又对这位同学印象极好。因此,上报材料中难免有片面不实之处。而我们的记者在采访这个人物时又只听被访问者的一面之词,没有听一听不同意见,这就导致了这篇文章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通过这个实例也不难看出,即使经过记者亲自采访的材料,也有掺杂“水分”的可能。因此,在采访过程中一定不要怕麻烦,要进行正面的、反面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了解,力求我们所报道的每一个人物都真实、可信,真正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采访好校园人物,是校报记者和通讯员的基本功,对于新闻采访的原理和方法一定要弄清楚,要知道怎样在实践中应用。一般说来,采访主要有口头采访、直接观察、采集资料、体验感受几种方法。采集资料部分已在前述部分作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直接观察是一种极易被初学采访者所忽视却又不能忽视的采访方式。因为在所有的被采访者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言谈并乐于接受采访的。出于各种原因,有的人不愿让自己成为新闻人物,对自己过去所作出的成绩闭口不谈,或者难于用语言来表述。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检验校报记者眼睛的“功力”了。会观察的人会从被采访者的一举一动中捕捉“人物”最细微、最生动的情节,从而使笔下的人物丰富、鲜活起来。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采访一个教授或校办企业的厂长,谈了半天也没谈出什么东西。也许突然间的一个电话,或有人告知说有紧急情况需要被采访者去处理。这时,你就会发觉被采访者一扫拘谨、无奈的神情,立即表现出一个行家里手的老练与成熟。如果记者有幸看到被采访者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一定会从中发现许多珍贵的第一手材料。观察力的培养,与采访者本身思想素质的提高有关,在平时多注意思维训练也是很重要的。所谓“新闻眼”,是一个能否捕捉客观事物本质的能力问题。

体验和感受,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体验是亲身去经历,到被采访者工作、生活的环境中去身临其境地呆上一段时间(可长可短);感受是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由于记者大多是学生通讯员,有自己的学习任务,难于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被采访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故采用这种方法的不多。但作为一名校报记者,应对这种方式有所了解。

口头采访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记者问,被采访者答。会问不会问,是记者的采访技巧问题;能答不能答,也是由记者的采访技巧所决定的。有经验的记者,不仅问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也会设法让不愿回答、不善回答的被采访者按照自己意愿答出个满意的结果。

口头采访可以通过几个渠道完成,一是找被采访者的上级领导了解基本情况,每个被采访者所在部门的领导对自己的部下总有一定的了解和评价。先与“人物”单位的领导接上“火”,可以大致了解“人物”本身的主要事迹和特点。这样,可为下一步直接采访了解“人物”作好铺垫。二是采访“人物”本人。三是开小型调查会,由“人物”单位领导召集几位“知情人”聚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人物”的事情。许多“人物”故事,往往就是在大家杂乱无章的七言八语中重现在记者面前的。四是采访“人物”身边最知情、最接近的人。这里主要指“人物”的亲属,如爱人、父母、孩子或者是朋友。无论利用上述那个渠道,记者都有一个掌握“火候”的问题。记者的目的是让被采访者讲话,还要讲真话,讲感人肺腑的话,这里就有一个摆位的问题。记者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己不是到一个地方发号施令来了,人家不会买你的帐,即使勉强回答了你提出的问题,也全属应付差事。如果你在与被采访者交谈的时候,让对方感到你很真诚、很实在,且谈吐不俗,那么彼此的距离就会拉近,谈起话来就轻松、自然得多了。被采访者不但消除了戒备心理,而且会千方百计地讲明白你要了解的问题。朋友式的交谈,已成为采访中很重要的一个技巧,这种交谈方式尤其适用于那些行为谨慎、不善言谈或者不愿出头露面的人。在高校,有许多知识分子默默无闻地做了许多事,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就是不愿谈自己的事迹。他们认为自己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就可以了,不必称为“新闻人物”让人家去指指点点。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就有必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开导对方,解除他们的抵触心理。记者可以诚恳地告诉对方,经过报纸宣传,让大家了解被采访对象所作出的贡献,就等于让领导和群众承认了自己的价值。实际上,每一个知识分子不论付出多少心血,还是希望得到社会和单位认可的。

朋友式的交谈,免不了要拉一点家常。对一些善谈、肯谈的人,可以很快进入正题。但对那些不善谈切不肯谈的人,拉家常就成了“非它莫属”的敲门砖了。拉家常更可使彼此放松,事关重要的“正剧”,也往往在一些看来无关紧要的家常话中拉开帷幕。

有一名校报记者奉命去采访一位校办企业的厂长。这位厂长是全校有名的“倔老头”。当记者很有礼貌地说明来意之后,“倔老头”果然名不虚传:“我没嘛,你走吧。”尔后,他又打他的电话,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把记者晾在了一边。记者面对意料之中的场面,没有惊慌,而是顺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一块巧克力模板询问销路情况。不想,倔老头立刻来了精神,转过身来迫不及待地让这位记者帮他们推销产品。记者从这里打开突破口,和他交谈了如何扩大产品知名度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位倔老头厂长没白没黑为企业命运操劳的具体事例,这位记者便开始了看似轻松实则“设套”的“拉家常”。从“倔老头”老伴的不易,说到了他儿子的年龄、工作,从而挖掘出这位公而忘私的厂长在儿子患胸膜炎发高烧的情况下,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一步,以及其爱人“坐月子”也没吃上一口丈夫做的饭这样两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

在前述口头采访中曾提到采访者要会问,实际上这里包含一个如何发问的问题。采访者向被采访者提问题,一是要简单、明了。如“您的某项科研成果是哪一年完成的,中间遇到什么问题?”、“别人都想办法跳槽挣大钱,您为什么执教三十年无悔无怨?”等等。二是要发现疑点紧追不放,直到把细节搞清楚为止,尤其高校新闻人物,大多从事教学和高科技研究工作,专业性很强。一个对被采访者所从事的专业很外行的记者,一定会在对方的谈话中听到许多专业性技术名词。如果你不懂,又不好意思去问,那么写作起来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若被采访者的谈话出现前后矛盾,与客观事实不符的疑点当时不去追问,文章写出来后也会引起不良反响。三是对采访对象应提哪些相关的问题,也就是说该问甲的,不要去问乙,有关“人物”工作中的表现,不能去问他的妻子、儿女;同样,“人物”在家里的情况,你也不会从他的同事口中得知。四是要学会巧妙地给被采访者“刹车”、“转舵”。这是因为有的采访者说不到要害总是跑题,如果任其说下去势必影响采访效果。采访者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不能带出不耐烦的表情,要礼貌地换一个话题来为对方“转舵”。尤其几个人的调查会,更不能信马由缰,要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材料。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是搜集素材要“以适当一”。尽管校报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同在一个单位,依然需要采访者尽可能多问一些情况,多掌握一些素材。也许写作时只选用一个素材,但如果能采访到几个相同的素材一定要都记下来,以便在写作时从中挑选,增强“人物”的说服力。

关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有关政策、情况、搜集有关资料等),这里就不再详述,但必须说明的是校报记者采访的基础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这里包括理论的积累、政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积累等等。平时多学一些东西,扩大一下知识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上,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不无道理。

另外,采访校园新闻人物还应因人而异,因写作体裁不同而异,即:写人物新闻只需了解其主要事迹;人物特写着重现场采访、现场观察;写人物专访只要注意准备采访的专题;写人物通讯和报告文学则要做深入、细致的采访。总之,采访是校报记者主观去认识客观的实践活动,来不得半点的草率和虚假,每一位校报记者都应该按新闻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真正做到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客观地认识每一位校园新闻人物。

第三节 校园人物通讯的写作

通过采访掌握了足够的素材之后,就可以进行写作了。校园人物的写作有各种体裁,如图片新闻、人物特写、专访、消息、人物通讯和报告文学等,这里主要对人物通讯的写作加以说明。

在介绍人物通讯写作之前,首先了解一下通讯这种体裁。

通讯,是一种可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方法,详细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具体说来又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事迹介绍、小故事等。

事件通讯

是指报道新闻事件发展过程的通讯,是一种以写实为主的通讯。它可以详尽而形象地报道一桩重大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给读者提供关于这个事件的具体情节,点明它的典型意义,并以富有激情的细节描绘感染读者;它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中截取一个或若干断面,反映若干场景;它还可以综述若干事件。写事件通讯,一是要突出事件的新闻特色,二是要写好几个典型情节,三是形式要新颖,四是语言要准确、精炼,描写要生动活泼。

工作通讯

是指以通讯、特写的形式来反映某一单位工作情况的经验报道。写工作通讯,一是要注意问题抓得准;二是要把问题分析透,使文章有特色,有深度;三是写作风格上要生动活泼。

小故事

是校报上经常使用的一种体裁。它人物少,情节简单,写起来和读下去都占不了多少时间,很受大家的欢迎。写小故事要把握的一是人物要先进,通过人物所做的事,反映教职工、大学生们崭新的精神面貌。二是情节要生动。三是文字语言要活泼。

写出一篇好的校园通讯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要领。

首先要选择提炼好主题。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做了许多好事,其优秀的品质也可能在各方面都有体现。例如一名女教师,不仅是学术带头人,也是育人工作中优秀的班主任,在家里更是一位得到家人称道的贤妻良母。像这么一位处处出色的人物应该怎样去描述?就有一个选择主题和深化主题的问题。

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符合党中央的精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与呼声,能够涉及当时当地所存在的重大问题。实际上,主题的提出,就是记者在作品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心思想。主题选得好,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天津科大一位外语教师,她在二十六年执教生涯中兢兢业业,不仅在教学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而且在育人和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也表现得极为突出。若按常规写法,势必把中心安排在她的工作表现上,写一个中年女教师如何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这样写,不能说主题选择不好,同样也可以起到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但是,作者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发现尽管这位教师为教好经贸系和九二级大学英语掉了七、八斤肉的事迹很感人,但与她身为一名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在阔别家乡三十五年,为了不耽误教学仅用十一天时间探亲的故事比起来,就显得和一般化了。作者考虑到,当时正值党中央发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之际,当时学校内还存在着“出国热”现象,从这位教师放弃优厚待遇立志报国的角度去写,就可以使主题更深刻、更鲜明,对年轻教师就更具教育意义。于是作者把主题放在“报国”上,文章围绕主题选择了她离家、探亲、归国这几幕重头戏。其中,尤其探亲一段用了很多的篇幅。从她接到在马来西亚的外甥婚礼邀请信开始,到她为教学推迟探亲日期,最后终于踏上回家之路,而后又强忍与亲人别离之痛提前返校,文章始终贯穿了身为归侨热爱祖国、一心报国的主题。由于这篇人物通讯立意深刻,市总工会的《天津教工》进行了转载。

选择主题,是从纷繁、杂乱的素材中理出明确的思路,从而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的灵魂。要想使主题深刻、新颖,就需反复提炼主题。作者根据手中掌握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精加工,从中找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性的东西。作者提炼主题的过程,实际就是作者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材料的本身会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如何去挖掘,这要看作者的眼力。这种眼力的强弱程度,取决于作者自身知识的积累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及思想水平的高低。对客观事物要有敏感的捕捉能力,能够在别人尚未察觉的情况下,标新立异地推出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主题,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靠作者平时的“修炼”。每一个校报记者、通讯员都应该下些笔外的功夫,力求使自己的文章有鲜明的特色,有深刻的立意。一篇文章有了主题,就有了剪裁材料的标尺,所有材料的取舍,都要紧紧围绕主题这个中心。要选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典型、最生动的材料。凡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务必舍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好像一位艺术家雕塑一尊石像,全部材料是石头,如果要调出一个人物的肖像,必须把多余的部分凿去,让人屋面部改凸的凸出来,该凹的凹下去,不如此,石头永远是石头,不会升华为一件艺术品。

我们许多初学写作的同志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堆砌材料。辛辛苦苦采集来的材料,看看这个不错,看看那个也不错,都不舍得扔,恨不得全部写进文章。好比一个笨拙的裁缝,拿起一块花布,舍不得下剪子,那没办法,只有把布裹在身上当衣穿了。事实上,分不清主次的材料越多,人物的思想精髓就越容易被淹没,能够用一个例子说明问题的,绝不用两个去说明。正如前述,搜集材料要以十当一,多多易善;选择材料却要以一当十,力求精炼。

写人物,重在挖掘思想。我们说要学会取舍材料,无非是为了写出支配人物行动的思想内涵,写出一个人之所以高尚的思想动机,丹青难写是精神。一个画家画竹子,不仅要画竹的外形,有枝、有叶,更要让作品具有神韵。一篇人物通讯,不是仅罗列他的事迹,更重要的是让读者从他的事迹中看到他的精神,从中受到一种心灵的震颤。基于这种需要,就必须具备一双慧眼,能够在庞杂的事件中索取最有价值、最具典型意义、最能反映客观规律本质的“瑰宝”。

材料有了,主题有了,如何去完美的表现它,如何组成一篇文章,这里就涉及到第二点:写作技巧的问题。写文章首先要考虑文章的结构,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构思。结构好比人的骨架,骨架搭配得均匀、和谐、完整,人的体形就健美;骨架搭得松散、凌乱,则血肉无法依托,灵魂无法寄附。好的文章结构,一定要严谨、自然、统一、完整,做到有首有尾,有骨有肉,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前后照应,过渡自然。一篇文章如果架子搭得不好,前后矛盾,“气血不畅”,就会使人感到雕琢生硬、云绕雾罩般的不舒服。这样的结构,即使你堆砌上再感人的材料,也不会使读者有耐心看下去。所以说,机构很重要。不管是从时间顺序上去组织文章,还是从空间变换以及材料性质分类上去安排内容,都要注意层次的分明。一般说来,人物通讯常采用按时间顺序和按材料性质分类划分章节的写法。

另外,文章的开头、结尾也很重要,万事开头难。动笔之前思潮滚滚,不知从何处下笔,一旦选准突破口,文章便会像积蓄的洪水破堤而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章的开头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设问,可以用一件小事引出全文,也可以把事件的高潮一下子推出来。但千万不能与别人雷同,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有独具匠心的创造。“这就是你么,龙老师?一双曾汪着两潭秋水、闪烁着智慧波光的大眼睛,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那曾爆出无数次爽朗笑声和宏亮讲课声的双唇,干裂得像涂上一层风干的胶水;那曾丰腴、潇洒、富于东方女性美的肢体,竟松软、干瘪得像被火炉烘烤着的黄蜡……看着你那从鼻腔插进的胃管和用索穿方法吊着的输液瓶,我的心在颤抖。上帝呦,你为什么让万恶的病魔这么残酷地折磨一位刚强的女性?她善良的天性和不屈的意志是不应该受到这种惩罚的呀!‛(摘自《生命的强音》)。这篇校园人物通讯的开头,作者是用素描的方法介绍了一个弥留之际的癌症病人的状况。为了使读者达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作者在简洁地为主人公画了一幅肖像之后,笔锋一转,情感喷薄而出,以强烈的抒情引出了全文,即文章主人公在身患绝症情况下坚持教学的动人事迹。这种开头,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产生将文章读下去的欲望。另一篇校园人物通讯《这里有颗无名的星》,虽同出一位作者之手,但开头并不雷同。“他是一颗星,一颗极小的星,小到除了他的家人和同事以外不会有更多的人谈及他。然而,他确实是一颗星,每天都在默默地发光、发热。‛这种开头,很适合文章的主题:一个平凡的汽车司机默默地做着平凡的事情,但在这些平凡的文字后面却蕴含着一个普通党员的奉献精神。开头的文字并不多,也没有一种恢宏的气势,宛若山涧流水,娓娓道来,就如同给人讲故事。而这种看似轻松的开头,确有一种吸引人读下去的内蕴,从写作技巧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人物通讯的结尾与开头一样不容忽视。做事情都讲究善始善终,一篇文章更不能有头没尾、头重脚轻。一般说来,结尾既是全文的总结,又是对主题的升华。结尾的形式多种多样,作者可以对主人公进行高度概括,也可以对主人公进行祝福,还可以用别人的评价去强调主题。但无论如何,都要紧扣主题,并要注意首尾照应。

在校园人物通讯《红蜡烛在唱歌》中,作者把主人公比喻成一支燃烧中的红蜡烛。文章的开头写到:‚一支血红的蜡烛,在茫茫的秋夜中摇曳着闪亮的光,生命与情感随着跳跃的火花化为无数的光子弥漫于天宇人寰。我的同事郭俊梅就好像这支燃烧着的红蜡烛,时刻用她炙热的情感、无声的语言吟唱着自己雄浑、奔放的生命之歌。‛文章的结尾,作者依然诉说着这支唱歌的红烛:‚面对党和人民给的荣誉,她没有陶醉,觉得自己要做的事还很多,正如那支红烛,用自己的生命做燃料,为人民贡献着光和热,不到‘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境界,她是绝不会停止唱歌的。啊,我们的女代表,你肝胆相照地为父老乡亲们办事,人们会拥护你、记住你的。如果你觉得这样充实,无悔无怨,就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吧。你那已燃烧了近一半的生命之躯,必然会在以后的岁月里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你的生命之歌也一定会被更多的人传唱!‛

这样的结尾,不仅照应了开头,紧扣了主题,而且从“你的生命之歌一定会被更多的人传唱”一点睛之句升华了主题,暗示了“我们的时代是新人辈出的时代”这一而深刻的含义。

情节与细节的描写,是人物通讯区别于评论、消息的一个显著特点。论说文与消息,都无需对事件的具体情节与细节进行描写,而通讯则不然,往往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体现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与细节之描写的先决条件是采访要细,观察要透,要不放过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如“天正下着蒙蒙小雨”,“他放下碗就回厂里去了”等等。

提起描写,往往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只要大体上符合事实,作者可以任意想象、夸张,实则不然。人物通讯与文学作品不同,不仅事实要真实,人物故事的情节也一定要真实。本来主人公没有胃病,却偏要写成“他捂着胃口坚持给学生上课”,这不仅会使人物形象失色,而且会影响校报的威信。

心理活动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的范畴。写人物心理活动,作者必须详细了解主人公性格、爱好、特征,要使你的描写符合这个人的实际,切忌凭主观想象,强加于人。

下面,就语言和文字的问题加以讨论。文章是由文字组成的,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并不难,常用的汉字不过三千左右。但是语言则不同了,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前人传下来许多优美的语言,人民大众中也蕴含着丰富多彩、富于活力的语言。收集、掌握和运用千变万化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见地,是每个写作者的基本功。我们在育人目标上常说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谓写作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掌握的语言和词汇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有文采。知识浅薄,语言匮乏,写出来的文章总让人感到单薄、苍白;而仅掌握一些词汇却不善于运用语言的人,写出的文章同样浮夸、呆板、不生动。学生通讯员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注重华丽辞藻的堆砌,忽视能反映人物性格、能使人物“活”起来的生动语言。写一个受到别人帮助的学生所说的感激话,往往就是:“感谢学校领导,感谢老师和同学们。”这样俗话、套话。有些词藻华丽的文章,乍看起来似乎有点文采,但经不起推敲与琢磨,他所表现的人物不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而是只穿着华丽的外衣,带着昂贵的皇冠,像一个没有生命的衣架支在那里。这样的文章连作者自己都未必被感动,更何况打动读者呢?

要掌握驾驭语言的本领,一是向书本学习,二是向群众学习。专业学习闲暇之余,多看点中外名著,也可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多注意搜集有特色的语言。一位知识分子说的话,决不可能与一位没文化的老大娘说的话相同;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校长的举止,也绝不会与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一样。就是同一个年龄段的教师,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会因个性、素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我们就是要从这些差异中找出“这一个有别于那一个”的细微之处,从而使笔下的人物绘声绘色,有血有肉,让他们在校报上立起来,活起来。

最后,谈一谈“情”的问题。报纸是用来教育人的。平常做思想工作总是提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样,写人物通讯更离不开“情”。

上一篇:原厂保修服务承诺书下一篇:成长需要陪伴的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