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写成败案例的理论学分析

2022-11-18

媒体在新闻采写过程中, 如果忽视理论切入点, 单凭经验直觉往往导致最终作品的失败;而成功的新闻作品往往是优秀理论的获益者。

1 失败案例

一位记者初次采访, 选题“寒假雪灾中的留校大学生”。当时正值南方雪灾, 大学生们滞留在学校, 都在做什么?这理所当然是一个绝佳且急需的新闻题材。可最后这个记者采制的新闻没能在电视台播出。反而在全国其它媒体, 却涌现了大量相同题材的新闻。

那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题材再好, 没有好的新闻采写理论功底, 精彩事实也会被浪费。

首先, 记者的稿件中, “料”不够丰富。整个新闻除了采访, 就只剩下校园风景。我们应该清晰地记得这样一条理论:采访, 构不成新闻。而在同一时间, 中央电视台采制了同题材新闻, 人物场景动态丰富, 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运用理论的重要性。

其次, 中心不明。南方雪灾, 理应以“学生回家受阻”为主, 而记者却写成了“大学生们在干什么”。我们说处于时代背景下的新闻作品, 一切都烙着时代的印记。这个印记不是需要, 而是必须。雪灾中人们最关心的自然是灾情, 而不是大学生的私生活。一条规律性理论:新闻永远是发生在某个时代的大背景之下的。脱离关注热点的新闻, 很难成功。

再者, 采写片面。记者在采写中忽略了一个问题:场景镜头与新闻本身无关, 可以吗?——我们的回答是:绝对不行。描写“留校大学生”最好拍摄大学生们在一起的场景, 而不是“校园风景”。这时才让我们注意到这又一条理论:场景与采访的主题高度合一才是新闻的中心所在, 而采访只是从场景中延伸出来的。

记者“拼凑“的这条新闻很遗憾地导致了一个可贵题材的流失。我们回到理论上看, 这些没有实际意义的镜头, 是肯定缺少一定的新闻色彩的[1]。新闻中描述性的色彩需要记者去观察事实, 不是拍摄无关场面;而报道性色彩, 则需要精确的细节描述, 人们在看新闻时, 最希望看到的不是空洞的议论, 而是真实的新闻现场。同时如果记者能像一个参与者一样亲身去体验留校学生们的生活[2], 拍摄他们日常生活的画面, 相信同样会是一条很温馨精彩的新闻。

2 成功案例

2005年2月3日, 时值武汉市烟花爆竹“禁燃改限燃”第二年, 武汉邮科院举办了一次消防演练。在这个活动前, 我们拿到活动安排文件, 应该如何去策划采写?消防演习再普通不过, 怎样使它受到关注?

“不管你是个记者, 还是个作家, 你首先要考虑的是, 这个新闻故事对受众是否有意义。”[3]

新闻的深刻在于社会意义。这又是媒体新闻采写中最富实际意义的一条理论。[4]

首先, 任何一件小事, 给予它一定深刻的社会意义, 那么它就值得关注, 就有理由成为让市民去关心的新闻。这条新闻最后用了这样一个标题:“燃放烟花爆竹要提高安全意识”。我们不妨对比先前记者拟定的标题:“武汉邮科院举行消防演练”。前者关系到全社会安全, 在当时的环境下 (春节临近) , 是迫切需求的;而后者, 只是单纯地报道了一个单位的日常工作, 难以引起共鸣和一定的社会效应。这就是在理论上所讲的社会意义对于新闻的重要之处。

其次, 新闻背景的重要性对于好新闻是可遇不可求的。一条有爆炸性意义的新闻, 它的背景往往具有轰动效应。特定的时代背景产生特定的新闻。记者在这条新闻中重点介绍了“演练”的背景:武汉市烟花爆竹“禁改限”刚刚第二年, 政府大力投资配备消防设备。这样, “演练”的社会意义就不仅仅停留在武汉一个小单位的“防火防盗”之上, 更是关乎全社会安全的大事了。

之后, 延伸采访。观众看到场面, 自然会想了解更多, 由事实场面所进行的深入采访非常自然。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闻结束时, 编辑让被采访者祝福新年的话代替了导播的结束语。这就给了新闻很好的节奏、完美的开头和结尾、增加了观众的接近感、提升了新闻的社会意义, 在现代新闻制作中, 这是非常可贵的。

对比这样两个案例:

失败:镜头少、场景与主题无关、脱离时代背景、光凭经验不用理论、有了好题材却没有做出好新闻;

成功:赋予社会意义、场景采访联接自然、深刻的理论修养加上实际的经验、大众化的题材却拍出了关乎全社会意义的新闻。

我们可以看到, 失败的案例中, 只要我们稍稍留心拍摄细节, 多增加和积累自己的理论素养, 一定可以拍出成功的新闻作品;而成功作品的出现, 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重大和普遍的社会意义——而这恰恰是媒体采写过程中, 记者最容易忽视的一点, 却是受众最需要的一点。熟知新闻理论的用处由此可见一斑[5]。

摘要:忽视新闻实践的理论性, 作品往往空洞;而真正优秀的新闻作品, 是有其深刻的理论内涵和社会意义的。

关键词:新闻采写,理论素养,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希光, 孙静惟.下一代媒体[M].南方日报出版社, 2002.

[2] 杰克富勒.信息时代的新闻价值观[M].新华出版社, 1999.

[3] 肖锋.新闻人才论[M].远方出版社, 1996.

[4] 朱学诗, 叶同春, 郑虹, 闻治坤.失实报道批判[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

[5] 徐选.新闻价值发现[M].黄河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试论计算机基础知识内容及教学方法下一篇:浅谈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