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写年度工作总结

2024-05-10

新闻采写年度工作总结(共8篇)

篇1:新闻采写年度工作总结

新闻采写年度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所经手的工作可分为《xx》手机报与民生新闻采写两个方面:

在《xx》手机报这项工作上,实行的是“隔周轮班制”,也就是说一个月当中有半个月都需要值班,日常工作中,主要负责手机报的编辑排版和把关工作,从xx年10月份起,也开始同时兼顾编审工作。由于分工流程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每日的下班时间一般是当晚7点半。

从xx年3月份起,本人在“每个月在手机报值班半个月”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手机报值班当天的`民生新闻采编任务,每个月发稿量在20到26条之间。在xx年本人经手的民生新闻中,给自己带来感触最深、触动最大的还要数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其中,在6月份里,本人跟海峰合作完成的关于先心病男婴的新闻在播出之后,共计为小男婴筹集到爱心款将近10万元,顺利帮助孩子完成了对于复杂性先心病的治疗,术后小男婴恢复得也很理想,目前已经跟正常的小孩儿没什么两样儿。在9月份里,本人跟慧光合作完成的关于“养父舌癌、养女救父”的新闻在播出之后,也为当事人筹集到了第一笔治疗费令其立即前往广州进行手术治疗,事后,中央台《道德观察》栏目的在观看了我们的报道之后,采用了我们的新闻素材再次对当事人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在11月份里,本人跟天聪合作完成的 “喜得三胞胎、愁坏一家人“的报道也为三胞胎兄弟筹集到了其住院所需的近3万元的全部住院费用,在元旦之前,三胞胎兄弟也已全部出院并健康成长。

现在想来,我还是很认同这样一句话:“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所以,我个人觉得对于一些把媒体作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典型弱势群体,我们如果要报的话,就该有足够的慈悲心和责任心,对经手的生命充分负责。或许会有人笑我的说法太算太文艺,但我依旧认为“让无力者有力、让悲哀者前行、让绝望着看到希望”这句话并非一句口号儿,而应该作为一种报道原则;至少,我并不觉得这句话有多矫情。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可能是由于《xx》手机报跟民生新闻采写同时兼顾的缘故,自我感觉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充实,也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当在每个季度评出的好新闻上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名字时,终于可以确定“自己确实是有进步的”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带着自身的不足继续努力,多向老同事们学习,期待在本年度的工作总结中能够发现“因为不断蜕变而变得更加完美的自己”。

自评合格!

篇2:新闻采写年度工作总结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新闻采写年度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所经手的工作可分为《xx》手机报与民生新闻采写两个方面:

在《xx》手机报这项工作上,实行的是“隔周轮班制”,也就是说一个月当中有半个月都需要值班,日常工作中,主要负责手机报的编辑排版和把关工作,从2012年10月份起,也开始同时兼顾编审工作。由于分工流程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所以每日的下班时间一般是当晚7点半。

从2012年3月份起,本人在“每个月在手机报值班半个月”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手机报值班当天的民生新闻采编任务,每个月发稿量在20到26条之间。在2012年本人经手的民生新闻中,给自己带来感触最深、触动最大的还要数关于弱势群体的报道:其中,在6月份里,本人跟海峰合作完成的关于先心病男婴的新闻在播出之后,共计为小男婴筹集到爱心款将近10万元,顺利帮助孩子完成了对于复杂性先心病的治疗,术后小男婴恢复得也很理想,目前已经跟正常的小孩儿没什么两样儿。在9月份里,本人跟慧光合作完成的关于“养父舌癌、养女救父”的新闻在播出之后,也为当事人筹集到了第一笔治疗费令其立即前往广州进行手术治疗,事后,中央台《道德观察》栏目的记者在观看了我们的报道之后,采用了我们的新闻素材再次对当事人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在11月份里,本人跟天聪合作完成的 “喜得三胞胎、愁坏一家人“的报道也为三胞胎兄弟筹集到了其住院所需的近3万元的全部住院费用,在元旦之前,三胞胎兄弟也已全部出院并健康成长。

现在想来,我还是很认同这样一句话:“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所以,我个人觉得对于一些把媒体作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典型弱势群体,我们如果要报的话,就该有足够的慈悲心和责任心,对经手的生命充分负责。或许会有人笑我的说法太算太文艺,但我依旧认为“让无力者有力、让悲哀者前行、让绝望着看到希望”这句话并非一句口号儿,而应该作为一种报道原则;至少,我并不觉得这句话有多矫情。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可能是由于《xx》手机报跟民生新闻采写同时兼顾的缘故,自我感觉每一天都过得特别充实,也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吧,当在每个季度评出的好新闻上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名字时,终于可以确定“自己确实是有进步的”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带着自身的不足继续努力,多向老同事们学习,期待在本年度的工作总结中能够发现“因为不断蜕变而变得更加完美的自己”。

自评合格!文 章来源

篇3:互联网时代对新闻采写工作的思考

一、互联网时代新闻信息的新特征

(一)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信息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与多元化的形式。例如,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往往能够有效地包含视频、音频、图片以及文字等多元化的形式, 能够更为真实、形象地反映新闻事实, 以便于受众更好地了解信息内容。与此同时, 因为互联网的高度普及, 时间段对网络新闻的制约也极为有限, 广大受众群体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与爱好来进行阅读, 有效摆脱了传统媒体受到的时间段制约。

(二)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具有更强的互动性与时效性特点。在互联网时代, 制作网络新闻已经成为各个媒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多元化的网络新闻途径使得新闻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有效传播, 能够进行快速、便捷的大范围推送, 具有良好的时效性。与此同时, 广大受众在看新闻的过程中能够在讨论区进行留言, 与其他受众共同探讨新闻信息当中的某个话题, 而新闻编辑则能够通过留言区了解受众的真实想法, 通过受众群体的反馈来针对后期报道进行优化。而这种多方面的互动性显然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

二、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新闻采写新思路

(一) 加强责任感, 引导网络舆论

挖掘事实真相, 保障传播信息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是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作为新闻记者, 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职业责任, 避免随心所欲地进行评论与意见发表, 必须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这就需要新闻记者科学合理地利用自身在新闻媒体当中的优势, 基于职业道德范畴来引导网络舆论。处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交错越来越密切的当今社会, 新闻采写工作应当朝着多视野、多角度的层面转变, 应当充分依赖新媒体效应有的放矢地开展新闻采写工作, 不但需要积极迎合广大受众群体的兴趣, 同时还应当改革创新新闻采写的形式。除此之外, 记者还应当重视持续关注新闻受众群体的维护工作, 针对受众的评论与留言及时、积极地回复, 对于受众群体的反馈深入地思考, 以此来针对新闻采写工作进行不断地优化, 有效引导网络舆论的导向。

(二) 标新立异, 注重个性化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记者的采访工具已经从传统的笔转变为网站、微博以及微信等多元化的工具。采编工具方面的变化使得新闻采写工作面临的受众群体开始趋于年轻化, 新闻媒体传播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 这就需要广大新闻记者深入掌控媒体发展动态, 具备灵敏的新闻洞察能力, 能够及时、准确地挖掘具有价值的信息, 并且为避免新闻信息的同质化, 相应的新闻采写理念也应当坚持标新立异, 重视个性化的原则, 进一步提升受众群体的趣味性。与此同时, 新形势下的新闻采写记者还应当朝着网络达人的目标发展, 可以站在广大受众的层面来发布受众所需要的各种新闻, 相应的内容应当具有良好的贴近性, 更为注重生活化、本地化、身边事以及身边人。

例如, 《新京报》在新浪微博当中创建的“微信大义”栏目, 其本身具有极为个性、独特的拆卸风格, 新闻信息的转载量与阅读量获得了巨大的突破。根据相关统计可知, “微信大义”在近三个月的刊载内容共计300多条, 博文内容有时事评论、社会观察、生活趣闻等, 曾发表过的“雾霾天气”“春运一票难求”“房姐事件”“闯黄灯现象”等社会热点话题获得了广大受众群体的高度赞扬。[2]各个新闻记者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所具有的传播优势与互动优势, 使得新闻采写工作能够充分彰显自身的特色, 能够更好地迎合广大受众群体的需求, 进一步提升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黏合度。

(三) 言简意赅, 提升新闻时效性

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信息正在从传统媒体的“每日新闻”朝着“每秒新闻”进行转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竞争逐渐趋于白热化的发展趋势, 而时效性就成为各个媒体制胜的重要手段。要想保障新闻采写工作的时效性, 新闻信息当中的字符必须要进行精简, 当中只需要保存新闻信息的核心要素, 言简意赅。一种被称作“微新闻”的新闻文体越来越受到各个媒体的青睐, 微新闻并不是指新闻文章的文字少, 而是采用高度浓缩的语言来针对新闻进行编辑, 使得广大受众能够从中了解整个新闻事件, 掌握整个新闻事件的始末。

例如, 新媒体当中的微博新闻传播模式, 其在字符数方面的要求是通常不能够超过140字符, 这就需要在新闻采写过程中尽可能选择简洁、精练的语言针对内容提炼, 然后选取当中具有重要价值的内容, 针对最为精彩的内容进行描述, 使得受众群体能够在140字内了解事件, 进一步提升受众的阅读欲, 调动广大受众的互动热情, 以此来有效提升新闻的时效性。[3]

三、结语

对广大新闻记者来说, 当前这个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不仅是挑战, 同时也意味着无数机遇。这就需要我们正视网络对媒体产生的巨大影响, 进一步认识互联网时代广大受众对新闻采写工作的需求, 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精神来面对新闻采写工作, 有效推动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

摘要:对传统媒体来说, 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挑战, 同时也是机遇。网络媒体作为互联网时代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 其在彻底改变传统层面的信息传递模式的同时, 也对广大记者的新闻采写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鉴于此, 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新闻的特点进行详尽的探讨, 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新闻采写的措施, 仅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闻采写,记者

参考文献

[1]姜群.基于工作过程的新闻采写课程整体设计思路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2) :60-62.

[2]华辛明.消息类电视新闻采写需要注意的问题之我见[J].新媒体研究, 2015 (13) :76+92.

篇4:浅析电视新闻采写艺术

关键词 电视新闻 采写 艺术 研究

一、图文并茂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稿件要“为看而写”

同广播和报纸不同,电视新闻含盖了声音和画面两种形式,所以,他们的文字内容也有一定的区别。电视新闻的稿件在制作时要考虑画面内容,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新闻要表现的主题,做到主题突出。在制作时,要将画面、声音和文字内容有机巧妙地结合起来,而且中间要有现场采访的画面内容,突出现场感,总之,这三部分内容要做到同步和谐,不可或缺。电视新闻通过直观的画面可以还原现场,让观众亲切地感受到新闻的现场情况,使新闻更具有可信性。但是只有画面会显得单调,没有对新闻事件的分析和评论。如果电视新闻只有画面和声音,没有文字进行对照性的解读介绍的话新闻内容就容易让观众误解,人们会习惯性的根据常识去理解看到的新闻内容,这对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文字新闻部分可以充分展现文字的优势,对所报道的新闻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分析、总结、甚至评论,这会让观众更加清晰明了的明白整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会让新闻的宣传效果得到彰显。文字和画面的巧妙结合,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视觉享受,还从听觉上让观众清晰明了的了解了新闻内容。比如,当电视中出现一个新闻现场的画面时,接着就是文字对这个场景的详细介绍,出现一些人物时,要用文字进行相应的介绍,让观众对这个人物在整个新闻事件中能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电视新闻是转瞬即逝的,所以在节目制作时要尽量显得不要太复杂,越具体、简单明了、越容易让观众接受。

二、视听兼备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稿件要“为听而写”

电视新闻是通过声音和画面进行新闻信息的传递,文字稿件也是通过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播报传达到观众的耳朵里,所以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在制作时要注重文字稿件的独特性,要适合观众收听,只有让观众听着舒服,才会有很好的传播效果,要注意文字不要太过书面化,让人感觉很复杂高深,要尽可能介绍的简单详细一点,而且用词要大众化,语言要口语化,这样才更适合受众接受,观众也就愿意听。口语化是指贴近人民群众日常交流用语,符合人们的说话习惯。通俗化是指语言尽可能的简单易懂。电视新闻所传递的新闻内容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与广大受众联系较为紧密,所以尽可能的掌握普通大众的日常用语和日常行为习惯,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是很有帮助的,这会让观众更乐意接受新闻内容,也会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让电视新闻能够更好地实现新闻传播,达到新型媒体所具有的传播效果。

比如,毛泽东主席所作的经典的新闻稿《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内容主要是介绍渡江战役,其中他将整个渡江过程巧妙地用八个字来进行了概括“万船齐发,直取对岸”,这被后人称为经典而广为传颂。尽管这篇文字新闻更多的见于报纸这类平面媒体,但是这对电视新闻的制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新闻强调准确,要把发生的新闻事实真实的传递给受众。尽管媒体在对新闻事件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增加一定的主观成分,表达作者和媒体的观点立场,但是一定要尽可能的将事实还原给受众,而且新闻稿件语言要规范,措辞要准确,避免产生歧义,影响受众理解。比如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往往都是记者在镜头前进行深入详细的采访,将整个新闻事件准确的从被采访者身上挖掘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会主动跟着镜头,跟着记者去了解新闻事实。电视新闻要努力追求生动,这主要是在新闻的语言上下功夫,要尽可能的把语言做到形象化,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准确地呈现给观众的同时要注意事件报道中细节的刻画和人物的镜头捕捉。让整个新闻节目看起来更有活力,更能吸引受众的眼球。比如在报道香港回归时,当香港总督彭定康降下英国国旗离开港督府时,记者说:“彭定康走了,在我身后紫荆花開得更艳了。”这句话就显得特别生动,给受众很舒服的感觉。电视新闻导语是新闻事件开头的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话。这个位置的内容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要对接下来的整个新闻事件进行简单全面的概括,要把一些新闻亮点展现出来,一下子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这会激发受众对新闻节目的收视欲望。在心理学上,所谓的“首因效应”,就是要抓住第一印象,这个印象是最深刻的,人们往往记得牢。正如人们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篇好的新闻稿应该在一开头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能够把整篇文章看完,接收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和立场。例如《第三十三条医规》的导语一开篇就抓住了观众的心,“咱们的医院有个规定,病人做重大的手术和检查之前要由本人或家属的签字,否则医院就不能单方面决定手术。”“咱们的医院”这么一句话让人听着很是亲切,感觉新闻报道是贴近人民群众的,这不仅有利于受众接受下面的新闻信息,而且也可以更好地为医院做宣传,拉进医院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减少医患矛盾。此外,里边的众多的问题让观众跟随记者的脚步越来越接近事实的真相。

参考文献:

[1]曲磊.电视新闻稿件常见的十个问题[J].青年记者,2009(07).

[2]王婷婷.齐齐哈尔电视事业发展史初探[J].北方文学,2013(6).

篇5:采写新闻就是“采写故事”

姜圣瑜

“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这是美国新闻学者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新闻理念。他们认为,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如果回答不出“故事在哪里”,那么他就写不出新闻来。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当然是事实,但“故事”比“事实”又进了一步,故事更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

读者需要故事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组织了一次调查,将来自美国18家报社的76位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了“年轻人想读什么样的报纸以及为什么读报纸”的话题,并且描述了他们心目中的理想报纸。①

每日新闻网站的财经记者米特拉说:“叙述性新闻学把读者带入到故事中去。我们应该把关于中东的报道写得身临其境,就像小说一样,让你读起来欲罢不能。”

《城市之页报》的编辑玛丽莎说:“我们小组最喜欢的文章都详尽地描述一个地方或场景。作者与一个乐队、一位政治家、一名警察混得越熟,他对他们的描写就越真切;他的经历越是刻骨铭心,记录下来就越是令人难忘。”一些小组建议,篇幅较长的、叙述性的文章可以连载。

来自美国的这项调查很有意思,它告诉我们,年轻人的阅读口味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电视普及、网络无处不在的情况下,读者更希望报纸的记者把他们带到故事中去。

打开报纸,我们欣喜地发现,故事已经无处不在。

《中国青年报》有一篇题为《保护权力制约权力》的报道,说的是呼唤《行政许可法》出台。然而,这篇新闻的冲击力不在于记者或法律专家关于这部法律意义的介绍和描述,而是一个农民白白盖了270多个公章这个令人生气的故事。

浙江省金华市有一个农民,向有关部门申办一个养鸡场,前前后后盖了270多个章。为了盖这些章,连新买的汽车轮胎都磨破了。几年后,申请终于被批准,但这个农民对办养鸡场已经没有兴趣了,因为市场行情发生了变化。

这是行政法专家、全国政协委员杨海坤给记者讲的一个故事。他说:“这个听起来十分荒唐的案例表明,现在行政机关手里掌握的审批权过滥,有的甚至就是扰民。需要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此加以规范,这部法律应该是行政许可法。”

这篇新闻从说故事写起,引人入胜,读来让人深思。

质感形象冲撞

作家余秋雨曾提出一个观点,“用形象来提升新闻”。他说,有人说的时候很好,但一要他写下来,就很枯燥了。为什么?因为说的时候是用世俗的平常语言,听世俗的平常语言具有形象感,特别接近文化。而当他一提炼,他就会产生艺术的误会,概括以后的抽象的概念,他以为是最重要的,其实那恰恰是不重要的。所以这里面的差异是什么呢?是有质感的“细节”。记者要培养对形象细节的敏感,对质感的传播方式的把握。而这个质感的传播方式,经过人类几千年文化的实验,是最能打动人的灵魂的。所以有的作品虽然不太抒情,也能让人感动,主要是质感形象冲撞产生的效果。

余秋雨的这段精彩论述告诉我们,写故事一定要用描写的手法。余先生的话与美国一位学者的话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JamesW.Carey给新闻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新闻学是一门经过严格训练的叙事艺术”,要求“描写!描写!再描写!”

描写,是新闻故事在写作中的基本要求,与我们所说的“说故事”是一致的,它要求语言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可感。描写的对立面是叙述、概括,叙述、概括通常用抽象的语言,空话、套话较多。

描写离不开细节,因为细节撞击读者的心灵,能使读者与记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孔繁森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推出的全党学习的楷模,介绍孔繁森事迹的通讯曾获得中国新闻奖特等奖,整篇通讯写了许多感人的细节。如写孔繁森去世后人们怀念他,用了这样两个感人至深的细节:

“孔书记,我的好书记,让我替你去死吧!”孔繁森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双膝跪地,两手深深插进墓穴的黄土,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阿里的一个画家虔诚地跪在孔繁森的遗像前,一边落泪,一边为他画像。画了一夜,也哭了一夜,当画稿完成后,他将画笔折成两截……

这两个细节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读到这些细节,人们可能想到很多很多。

著名作家杜鹏程说得好,好的细节“如同钉子钉在木板上一样结实……”记者笔下的人物为什么今天会成为典型,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有其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这些根源不交待清楚,典型人物就站不起来,而历史细节的穿插会让读者在了解他过去的同时,能解读其现在,细节能让典型人物站起来。

江苏常熟市一个农村老支书叫常德胜,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六大代表,他之所以把这个村子搞得这样好,有一个细节讲述了其历史原因———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刚当村支书时,本村一个农民家庭有个老人即将去世,躺在铺上。在老人弥留之际,常德胜来到这户人家慰问,老人的儿女们在老人的床前痛哭不停,说老人此生有一个遗憾:因为家里穷,老人一辈子没有拍过一张照片。常德胜听说以后,立即派人到镇里的照相馆请来了一个拍照片的,想给老人拍张照片,来弥补这个遗憾。可是这个照相的来了以后,一看老人虽然心脏还在跳动,但是眼睛已经闭上了。如果拍出来的照片是老人闭上眼睛的,那不是同样的遗憾么?常德胜想了一个办法,叫家里人烧了一盆温水,用毛巾蘸着温水在老人的眼睛上轻轻地擦,老人的眼睛微微地睁开了,拍照片的抢下了一张老人睁开眼睛的镜头,给这家人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这个细节,十分感人,一方面说明了常德胜作为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想老百姓所想,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另一方面,这一件事也对常德胜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作用,为了让全村的人不再出现这样的遗憾,必须挖掉穷根,带领大家勤劳致富。

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需要指出的是,新闻中讲述的故事与“侃爷”们所讲的故事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一,新闻故事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符合报道要求,要有一定的品位。

第二,新闻故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

第三,新闻故事要有内涵,故事是一个载体,它要载着意义。写新闻故事,要让读者思考蕴含在故事中的深刻意义。所以,记者只有弄清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才能有效地安排文章结构,做引人入胜的叙述。

记者写新闻不仅要问“故事在哪里”,还要问“故事的意义在哪里”,通过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与事之间关系的叙述与描写,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故事是“长腿的”

故事是“长腿的”,是说故事在不断发展、变化着。

唯物论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动的,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动之中。新闻中的故事也是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记者要用发展的眼光来采访故事,用变动的观念来“说”故事。

摄影大师卡蒂埃.布雷松曾经说过:“我们是恒变世界中的被动观者,惟有的创造就在于把握那按快门的一百二十五分之一秒。”的确,摄影的魅力就在于把握那难以预知的瞬间。新闻记者手中的相机担负着记录生活的使命,要求在短短的一瞬间能拍出真实且富有创造力的形象。

摄影记者是这样,文字记者也是如此,我们要努力寻求变动中的故事,用变动的眼光寻找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展。一次,我们收到盐城一位通讯员发来的一篇稿件,题目是《盐城大纵湖乡成立蟹业协会》,初看标题,肯定不能用。因为现在这个“会”那个“会”太多了,而且不少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华而不实,徒有虚名。再看内容,我觉得里面有意义。其新闻不在于成立什么协会,而在于大纵湖乡蟹业协会负责人陈中华这位农民,养蟹致富成了“蟹百万”。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大纵湖畔有个“蟹百万”》,要求作者重写,突出陈中华养蟹致富后,带领乡亲走出大纵湖,承包三省五市万余亩水面的故事。

这样修改,稿件可能就救活了,特别是把新闻点做在人的身上,“蟹百万”的新闻价值要比“蟹协会”大多了。但我们又一次分析原稿,分析陈中华这个人和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觉得把故事做在“大纵湖畔有个„蟹百万‟”,太一般了。“蟹百万”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满足,从大纵湖走出去了,跨省市承包湖面。我们要求作者根据故事的发展,写成通讯《“蟹百万”走出大纵湖》,说盐城农民陈中华在大纵湖围网养蟹收入百万之后,又跨省承包万余亩水面。这个故事把新闻的切入点选在“走出大纵湖”上,反映了水乡农民致富之后不断进取的精神。

第二年秋天,蟹市突变,蟹价大幅度下降,许多蟹农遭受重大损失,由此我想到了“蟹百万”,他的情况如何?我们来到盐城,找到了“蟹百万”。谁知一见面,我们发现他却是满面春风。他说,自从报道以后,他就开始研究市场的变化,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市场变动中,又一次赢得了主动权。我们认为,这是故事的发展,也是“蟹百万”这个人物的进步。我们写了一篇稿件《“蟹百万”笑对市场风云》。这篇报道见报以后,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被评为报社年终好稿。

故事的发展变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依据一定的条件而变化、而发展,特别在历史的转型期,各种文化的冲撞必然产生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我们要善于捕捉历史转型中的冲突,写出大时代变动中的故事,故事要为时而“说”。

多问一句笔下宽

发掘故事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方法问题,是作风问题,故事在基层,故事在群众中。只要你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就能抓到故事。

写故事从采访始。采访最难的又是提问。因为新闻故事的情节是不能编造的,这就要在采访中问出来,问不出故事,稿件就写不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问故我在”。

2001年,江苏省丹徒县招商引资搞得比较好,一个新区半年就引资50个亿。有记者去开发区采访,管委会办公室的同志准备了许多材料,又介绍了这里的优惠政策、区位优势……根据这些材料写出来的稿件就是一般性的工作新闻。过了一段时间,另一位记者再来采访同一件事,请他们谈故事,他们说:“这50个亿,我还要感谢你们报纸呢!”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一组报道与50亿投资的故事”:正当他们为招不到商犯愁的时候,一位副县长在《新华日报》上看到了一组报道,详细介绍了在南京的5万温州商人的情况,他眼睛一亮,立即来了灵感,组织新区管委会研究这组报道,立即派出招商“大使”来到浙江台州招商,结果引来了50亿投资。

美国著名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原主任贝蒂.迈斯格教授在一次演讲中告诉他的学生,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学院培养的仍然应该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不同的记者采访同一个对象,有的满载而归,有的却一无所获,这里关键在于一个“问”字,要“问”得有学问、有技巧。

一次,我们到昆山去采访,听说昆山长出了哈密瓜。哈密瓜是长在新疆的,江苏昆山怎么会长出哈密瓜来?周围的人说是引进的品种。为了探个究竟,我们赶了几十里的路来到了石浦镇新勤村,这时已经快到傍晚了,村干部带我们来到了田头,看看哈密瓜到底是什么样子?在大棚里,我们一边看哈密瓜一边问农民:“新疆的哈密瓜怎么种到这里来的?”大家七嘴八舌讲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

冬天的一个深夜,一辆轿车在昆山通往上海的机场路上出了车祸,撞坏了新勤村路边的水管,翻到了沟里。

车主,上海一家公司的老总爬出车门后,奇迹般地发现自己一点也没有受伤。可是车子怎么也起不来了。闻讯赶来的朱凤英连夜组织村民救助,事后车主非常感谢,提出要给他们报酬。朱凤英坚持不要,从此交上了朋友。

一来二往,上海那家公司来新勤村投资农业,引来了哈密瓜栽培专家,夏去秋来,种子发芽、生藤、开花,结出了甜蜜的瓜。瓜销何处?朱凤英他们在瓜棚里合计的结果是,主攻上海。为了“讨好”上海人,他们给昆山的哈密瓜取名为“阿拉密”。国庆节过后,“阿拉密”走进了大上海的超市、水果店,“阿拉吃„阿拉密‟”在上海传为美谈。

这个事实很有故事性,当天晚上,我们在村里吃了便饭以后,就立刻写出了一篇现场新闻《一场车祸引出一项甜蜜的事业———“阿拉密”的传奇故事》,《新华日报》很快就在显著位置刊登了,并被评为当年的江苏省现场好新闻二等奖。(作者是新华日报经济一部主任、高级记者)

注释:

篇6:新闻采写技巧

在暑假里读了韩景洪、张岳石的《新闻采写技巧》,对新闻的采访和写作有了新的一些认识,得到了一些新的技巧。

这本书有三篇,分别是新闻写作入门,新闻采写技巧,新闻作品赏析。我重点看了第一篇里的新闻标题的制作,新闻采访的艺术和第二篇新闻采写技巧。

书中强调新闻标题是新闻的门面和眼睛,好标题与好通讯、好消息是紧密相连的,这正与学长学姐们平时强调的一样。作者说:制作标题的过程,实际上是深化主题思想的过程,认真思考出一个好标题,写起来也就主题明确,得心应手。在大一写新闻的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写新闻的时候力求提出一个好的标题,但因为经验和认识不足,标题的拟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本书提出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并列举了很多标题制作的方式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我更要把制作标题作为一项基本功,经常练习。

新闻采访的艺术也是我重点看的内容,因为我很少进行采访,需要重点学习。都说采访前的准备很重要,采访前准备的充分等于完成采访的一半,但我很多时候不知道要准备些什么。书中介绍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弄清报道意图,确定采访对象,搜集有关资料,制定采访计划。它从通过有关媒介寻找共同语言,学会巧妙灵活地提问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些采访的方法,虽然这方面的内容并不是很详细,但还是有所启发的。当然,提高采访水平是不能只靠一本书的,还需要阅读其他书籍和进行实践联系。

这本书的重点是新闻采写的一些技巧。由于我们写校园新闻,所以我挑选着看了一些有用的技巧。就采写新闻来说,采就是发现新闻,写就是表现新闻。发现新闻:可以从群众生活中发现新闻,从身边门口发现新闻,从冷地方发现新闻,从新闻中发现新闻,从“会海里”发现新闻。我觉得从新闻中发现新闻是很值得学习的,我们学校有很多新闻媒体,校报和其他学院的新闻团体,他们报导过的一些新闻我们也可以写出新味道。“你写的浅,我写的比你深;你写的是什么,我写的是问什么;你写的‘面面俱到’,我是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这样我们能在新闻中发现新闻,写出更深刻或更全面的新闻。再说表现新闻:作者给了五句话,20个字:换换思维,巧当厨师,我就是我,比逼逼自己,学点艺术。写新闻熟能生巧,但也容易落入俗套,新闻报道提倡多样化,多品种。要让读者爱读,就得有新的东西,要有特色。而人的脑筋容易避生就熟,避熟就生不容易,总是轻车熟路地走,而不思考是不会有进步的,必须逼逼自己,多思考,写稿要求新。

篇7:新闻稿采写规范

(试用)

为确保更加及时、更加高效地采写和上传校园网“校园快讯”新闻稿件,现结合学院实际,特制订校园新闻网“校园快讯”新闻稿件采写规范,请各单位、各部门遵照执行。

一、校园网“校园快讯”新闻稿题材范围和采用原则

(一)题材范围

1.重大的全校性会议、活动。

2.党建、教学、科研、人事、后勤、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重要工作动态。

3.广大师生思想、学习、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活动。

4.各部门、各单位、师生参加重大赛事活动,获得有社会影响力的荣誉或奖励(一般为市级以上)。5.上级领导来校检查指导工作。6.重要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活动。7.重要或典型人物。

8.二级单位开展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创新性活动,对全院其他单位工作具有示范作用或启示、借鉴意义。

9.通过鉴定的重要科研成果或科技推广成果。

(二)采用原则

1.新闻题材在上述1~9项范围内;新闻题材不在1~9项内的各单位、各部门的日常性新闻稿件,在本单位、本部门网页发布,不上 传到“校园快讯”。

2.符合新闻文体,且重点、亮点突出,语言规范,长度合适(消息不超过800字,通讯不超过2000字,深度报道不超过5000字)。

3.稿件上报及时。稿件上报应在新闻事件发生后一天以内,一般不超过2天。新闻事件发生3天后报送的稿件原则上不予编审发布。

4.学校统一组织或各单位开展的同一类活动,一般选择最先投稿的1—2个单位,其余均不采用或通过综合稿件的形式采用。

二、校园网“校园快讯”新闻稿采写分工

1.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编辑)负责“校园快讯”新闻稿件的编校和发布,新闻中心工作人员(编辑)与新闻中心记者团采编部学生记者主要负责采写学校层面及各单位、各部门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的新闻稿件。

2.各单位、各部门开展的对学校工作有创新意义和借鉴意义的活动,或以学校名义承担的重要会议(活动),若各单位、各部门通讯员确实无力完成采写任务,则由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统一派记者采写。反映各单位、各部门一般性活动、常规工作的新闻稿件,由各单位、各部门自行采写。

3.各单位、各部门在自行采写重大活动(会议)新闻稿件时,应明确一名负责同志对报送稿件进行审查,严格把关,杜绝发生虚假失实报道。

4.各单位、各部门主办或以学校名义承担,并邀请社会媒体参加的重大会议(活动),各单位、各部门应提前准备新闻通稿和相关背 景资料。

三、校园网“校园快讯”新闻稿写作规范

1.新闻稿件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充分关注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涉及学校的新闻要突出体现学校的形象和发展,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实力。

2.符合新闻文体要求,格式规范;文字准确、严谨、简练,语言鲜明生动、通俗易懂。

3.新闻稿件要突出新闻性,内容要真实、准确、客观。构成新闻要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必须真实;新闻中引用的资料、史实、引语、数字,新闻中涉及的人物姓名及其职务、职称,以及有关单位部门的名称(一般要求全称)等均应准确无误。避免出现同一篇新闻内前后矛盾,或者最新发布的新闻与近几日的新闻自相矛盾。时间要素一般只写几月几日上午、几月几日下午、几月几日晚,一般情况下不写年、几点几分,除非特别需要。活动地点只写到办公楼会议室、某系(院)会议室或教学楼即可。

4.新闻报道要让客观事实来说话,避免对新闻事件进行主观判断和评价。通过一定的技巧,把真实的事实表达清楚,让读者明白你要传达什么信息。信息的传达过程,本身就是表达作者立场的过程。除非必要,一般尽量避免在新闻末尾增加阐述和总结性质的语言,例如“通过这次活动,如何如何„„”“该活动具有„„作用或意义”。会议、活动是否取得好的效果,应该让新闻事实说话、让新闻人物说话。应避免在导语中用 “为了„„为了„„”句式,罗列会议、活 动的宗旨或目的。不要使用“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等文件式的用语。在交代新闻来源或介绍其他信息时,不要使用“据悉”、“据透露”、“据介绍”这类模糊来源的用语,而应使用“据××单位××老师介绍”、“记者从××处获悉”、“据××透露”等。

5.新闻报道要客观,一般使用第三人称。新闻标题中的部门和单位名称应使用全称,如“××系举行××活动”;单位名称第一次在稿件正文中出现,应使用准确的全称,之后可以使用规范的简称。不要在稿件中使用“我系”、“我部”如何如何,需特别使用时除外。学校名称规范用法为衡阳师范学院或衡阳师院。正文中首次提到学校应使用“衡阳师范学院”,之后可用“衡阳师院”。不用学校名称时,可表述为“学院”“我院”。制作标题时,“衡阳师院”可简化为“我院”“学院”。系(院)部(处)名称在新闻中首次出现应写正确的全称,如“新闻与传播系”“人文社会科学系”“数学与计算科学系”。如无歧义,此后可以使用“新闻系”“人文社科系”“数学系”简称。

6.报道学校各级领导(主要领导除外)讲话的,一般应避免使用“重要讲话”“指示”“指出”“强调”等词汇。主要使用“表示”“说”“阐述”等中性词汇。在对外交流或就某一事项表达意见,也可用“表示”。

7.报道学校各级领导活动的,不要使用“亲自”、“亲临”“莅临”等词汇;报道学校领导与来访客人的见面,避免使用“接见”,而应为“接待”或“会见”。8.除全校性大型会议、活动外,一般会议、活动要避免使用“隆重”、“热烈”之类的词汇。

9.报道群众(学生)活动或其他新闻事实,不得使用“普遍”、“一致”、“最佳”、“最好”、“最著名”、“极大”等带有强烈、主观评价色彩的词汇,如“同学们一致表示„„”“大家一致认为„„”等,此类语句应删除。如稿件确需评价性质的文字,可具体采访某同学,如“某某专业2010级某某同学表示„„”。学生姓名应真实完整。尊重受访者的个人意愿,如受访者不希望出现全名,只出现姓氏也可。

10.报道某一新闻事实,一般不要使用“首次”、“第一次”、“首例”等评价和判断性质的词汇,除非经过权威部门、权威专家认定。写作稿件时,要保持客观立场,通过权威部门和专家来说出“首次”如何如何,而不是编辑、记者自己认为的“首次”。

11.全校性重要活动和重要工作的新闻,人物姓名一般只写到校级领导。专项工作新闻可酌情出现相关部门负责人正职或关系重要的人物姓名。如无必要,部门负责人一般只提“××系(院)、部(处)负责人”(所谓部门一般只到学校二级部门)即可。特殊情况除外,如校外来宾出席的会议,可根据需要介绍人物姓名。

12.新闻中涉及两个以上校领导排序时,以校园网站中衡阳师范学院现任领导排序为准。新闻中涉及院外人物姓名,应在征求院内有关部门意见基础上酌情处理。涉及中央、省、市两个以上部门排序时,应以中央、省、市有关政府网站的排序为准。新闻中涉及学院内两个 以上部门排序时,应根据新闻事件性质并参照学院机构设置和调整的有关文件处理。

13.在做会议、活动报道时,如涉及参加会议的人物,一定要区分清楚“出席”和“参加”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身份、地位、级别比较高的人员出现在会议、活动现场用“出席”;普通人员出现在会议、活动现场用“参加”。

14.参加会议、活动的人员,要注意分清各个身份层次,不要造成误解。全体学生还是部分学生,全体教师还是教研室主任及学科负责人,要表达清楚。

15.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一般不要全写到导语中,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调整,或可以在行文中写明,或在文末写明,或放到文中作为背景。

16.新闻的行文顺序不一定完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要考虑何为重点内容和主要内容。如某会议先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后面多位领导讲话提要求,应抓住重点,按重要程度排列先后顺序。

17.关于人物称谓,一般只在新闻前面首次出现时介绍职务(或职称)、姓名,后面再出现时只写姓名即可。需提及职务的一般应在文稿前部提一次,其后再出现时只写姓名;一般应采取“职务称谓 + 姓名”的方式,如“党委书记××、院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党总支书记××、××处长××、中科院院士××、××学院教授××”等,尽量避免“姓名 + 职务称谓”和“姓 + 职务称谓”的方式;特定事件需涉及某人物两个职务称谓时,一般可酌情使用“主职务称谓 + 兼职务称谓 + 姓名”的方式;社会知名人士、文教界人士等,在文稿中出现时可适当在姓名后加“先生”、“院士”、“教授”等;如无必要,新闻稿中一般不在姓名后加“同志”称呼。多个校领导参与的活动,除主要领导外,可采用“院领导×××、×××等”的简略形式。

18.制作新闻标题时,要简明扼要,突出新闻要素,字数一般12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0字。

19.关于稿件署名:作者一般不超过三人,如果为两人以上,姓名之间空半格;如图片和文字作者不同,应采用“图/姓名

文/姓名”的格式;来源指提供新闻的单位和部门,一般使用规范的简称,如物电系、学工处,后面不加科室名称。

20.新闻稿件可以配发相关图片,一般在2—3张,重要新闻稿最多不超过6张。图片内容要紧扣新闻主题,突出主要新闻人物,突出新闻事件的重点和亮点。图片要求清晰,色彩、亮度适中;图片以jpg格式通过附件发送,不要插入到word文档中;对图片进行简短说明;图片大小设置为400×267像素。

21.避免出现下列差错:时间点与时间段混淆,如9:00表示时间点,可以表示会议、活动的起始时间,但不表示会议、活动的持续时间,所以不能说“上午9点,××单位在××地方举行会议”;以“„„”为题用书名号,如不能说“××教授以《××××》为题做了学术报告”;消息副标题加破折号;背景材料喧宾夺主,在新闻写作中大段大段介绍背景材料或会议、活动程序,从分量上与主要新闻事实相当,或超过主要新闻事实;出于尊重或客气,人为地抬高参加会议、活动人员 的级别、头衔,副院长变成院长,副教授变成教授,副书记变成书记,副主任变成主任,普通老师、辅导员变成领导,等等。

四、几点说明

1.党委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有权对新闻稿件进行修改及取舍图片,并决定新闻稿件是否发布。

2.新闻涉及的单位、部门和个人对新闻内容提出异议需要修改的,需经新闻中心主任同意并组织实施。

3.各单位、各部门在“校园快讯”刊登长篇工作通讯稿件,需经党委宣传统战部(新闻中心)审核同意并自行组织、提供稿件。

4.学院从2013开始将对全院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进行综合评比,对在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与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5.“校园快讯”投稿地址:hysybao@163.com,联系电话:0734—3456043.宣传统战部

新闻中心

篇8:如何采写社会新闻

一、要求真务实

随着互联网、手机短信、博客、微博等新兴传播形式迅速发展, 特别是微博, 人人都成为“自媒体”, 这些新兴媒介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 也带来大量的新闻源, 如何利用好这些新兴传播媒介为电视媒体服务, 迫切地摆在传统媒体的面前。是不是转播或者照抄这些消息, 不加甄别地拷贝, 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这些网络、微博传播的消息很多不仅是片面的、夸大的, 甚至是谣言, 这就要求传统媒体利用其权威性, 及时深人采访、刊发事实真相, 以正视听。

二、要注意把握尺度

由于社会新闻贴近人民群众日常实际生活, 来自基层, 具有广泛性、时效性、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人性化等特点, 因此备受观众关注。在当前经济社会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贫富分化加剧, 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 社会问题逐渐增多, 人们的利益关系、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心理预期和情绪也在发生动荡和失衡, 因此对社会新闻也就更加关注, 同时也期望能从社会新闻中获得共鸣和有益的指导, 乃至于疏导等, 于是对社会新闻的伦理导向和人文价值的依赖也愈加突出, 在新闻采写中如何把握尺度就显得尤其重要。

把握尺度首先要讲求原则, 讲求原则的基本点就是要说真话, 如此才能体现媒体的权威性。在视频处理中, 如何把握尺度报道, 是门艺术, 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如何拿捏分寸地报道。其中尤其是对批评报道的处理, 例如采访一起纠纷, 一定要注意平衡双方, 张三李四的话都要给以相同的篇幅。再如写一个单位不作为, 一定要用事实去说话, 不必加上我们自己直接观点的表述。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帮忙而不添乱, 尤其是对群众反映强烈而一时又难以解决的敏感问题更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一般来说社会新闻特别是舆论监督, 关键是促进问题的解决, 所以要多做解疑释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防止对抗的工作。因此, 掌握好“度”, 把握好“分寸”, 群众欢迎, 政府满意, 有利于问题解决、工作的改进, 电视因此也更有威信, 何乐而不为?

三、要注重人文关怀

由于新闻媒体间的激烈竞争, 以及某些新闻从业者人文精神的缺失, 致使社会新闻中屡见不鲜的是人文关怀的缺位。报道中对人的尊严的极端漠视, 字里行间对弱势群体的无端轻视, 对他人隐私的不断侵犯, 对事故和灾难的非理性态度和置身事外的冷漠, 无不表现出媒体的无情无义与惟利是图, 同时也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心灵和道德底线, 长此以往此类新闻势必会造成人心的极度麻木不仁和冷漠自私, 从而漠视社会上真、善、美的主流价值观, 阻碍人与人之间的真心交往和社会的和谐进步, 而这一悲情结果的造成, 归根结底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社会新闻中人文关怀意识的缺失。例如常常会遇到重大车祸及灾难事件的发生, 此时, 作为记者就要努力在灾难报道中, 挖掘现场感人故事, 淡化血腥及惨烈场面, 凸显现场及救援中彰显出的人文情怀及感人事迹, 更能深深打动观众的心灵。

四、要增强责任意识

社会新闻不仅“卖点”很多, 可视很强, 且引导舆论的方式也很简单, 更符合广大观众的需要, 也更易于为大众所认同。因此, 报道社会新闻更应增强责任意识, 从消极的事件里面, 引出积极的效果来, 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新闻采写年度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党建新闻采写05-24

新闻采写范文05-18

文艺新闻采写05-07

文艺新闻采写范文06-02

新闻采写模板范文06-03

新闻采写技巧范文06-03

新闻采写步骤范文06-03

新闻采写全部范文06-03

新闻采写提问范文06-03

新闻采写方案范文06-03

上一篇:药品化妆品流通环节专项整治工作计划下一篇:优秀作文夏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