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

2024-04-14

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通用5篇)

篇1: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

人物采访写作概要

采写介绍

1、定义

人物通讯是以新闻人物为报道对象的通讯类型。它着重报道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思想、言行和事迹。要求:把人物放在突出的地位,从人物的一个侧面或某些片段入手,比较详细地描述人物的事迹,揭示人物的思想,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个性。

二、采写过程

1、格式:(1)标题

要求:生动、鲜明。如:事迹/思想精神(主标题)——记/访XXX(副标题)(2)引文(正文前部分的文字)

人物简介。此为必写部分,本次写作的人物通讯要求“人物简介”写在正文前。人物思想的概括(要求凝练)

人物的言行精炼记录(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语言)(B.C不要求必写,可穿插于人物简介中出现)(3)正文

A、开头。最好是感性的,让受众对人物的相貌、身份、经历或生活工作环境或人物的 性格有个感性的认识。

B、正文。根据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从不同侧面、以不同事例来表现人物,每部分独立成章,有独立的小标题。C、正文采写的几个侧重点

a.典型人物现在的状态(工作、生活等),挖掘典型人物所取得的成就。b.典型人物在特殊时期的历程和感受。c、典型人物寄语。

2、采写技巧:

(1)抓住人物身上的“亮点”,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特色。(2)最能体现人物思想风貌的事实。写人物通讯要绘写人物的精神世界,揭示人格的力量,通过有说服力的事实再现人物的思想风貌。事实要为展现人物思想风貌服务,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经历和时间发展过程上,忽略对人物思想、信念等方面的挖掘,不能停留在好人好事记录的表层现象上。

(3)选择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节。通过富有人情味的人物语言和行动来描述,如人物的一句朴质的语言或者一个细小的动作。

(4)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文章既体现作者的感情色彩,又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必须遵循“真实”的原则。

3、几个要点:

(1)写出人物“做了什么”。这是人物报道的第一个层次,所涉及的是人物的业绩。其 内容是整个人物报道立足的基础。

(2)写出人物是“怎么做”的。这是人物报道的第二层次,所涉及的是人物的行为方式(它与性格、个性等因素有关)。其内容是报道对象个性特点的表现。(3)尤其写出“为什么这么做”。这是人物报道的第三层次,所涉及的是人物思想行为内在驱动力,将深入其精神层面。其内容是人物通讯说服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三、注意事项:

1、通讯字数2000—5000。在采访中搜集典型人物、场景等照片2—4张。

2、在采访中应遵守交通规则,增强防盗、防骗意识,避免与他人发生纠纷,有疑惑的工作向带队老师报告。

3、注意形象,注重着装,举止文明,讲究礼貌,向采访对象展示个人良好素养和学院、学校的良好形象。

四、范文

服务,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记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西里社区共产党员叶如陵 【人物简介】

叶如陵,30年党龄,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委员。

他清瘦的脸上,有一双温和的眼睛,嘴角总带着安详的笑意。花白的头发,浓密,闪烁着光泽。他今年71岁,身体清健,走起路来,如小伙一般敏捷。

是什么,使这位30年前西藏人民眼里的贴心人,30年后又成为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叶如陵的案头,有他书写的座右铭:“做一辈子的志愿者,把我的爱心和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直到永远。”

高原服务他留下最无私的“名片”

“像我们这样的人,北京有很多,而西藏太少,西藏需要我们。”当年,叶如陵这样对妻子说。

197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年轻的医生叶如陵,响应祖国“支边”号召,带着新婚护士妻子,参加医疗队,来到了西藏。初入海拔5200米的煤矿,因为缺氧,血色素骤高,眼睛充血,嘴唇青紫,心脏扩大„„这里,放眼亘古荒原,百里渺无人烟,严酷的自然条件,考验着叶如陵。然而,这里有藏族第一代煤矿工人,400多位藏胞对北京医生的无限信赖与祈盼,深深打动了他,也给了他无穷的动力。三年后,援藏的同伴陆续返京,他却选择了留在西藏,志愿服务边疆:西藏太需要他这样的大学生了!

叶如陵所学专业是整形外科,为了更好地服务西藏人民,他学藏语,开始研究高原医学。30多年间,他由一个普通医师,成长为一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一位深受藏胞信赖的主任医师。他为西藏建立了脑外科医疗小组,开创了西藏脑外科事业;与同事一起在拉萨建起了雪域高原地方上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并出任业务副院长;西藏几十个县的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巡回医疗的足迹;他任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教授,为高原培养不走的医疗队„„ 高原服务31年,叶如陵为雪域高原留下了一个共产党人最无私的“名片”。社区服务他送出最温馨的“名片”

“像我这样的人,医院里太多,社区太少,社区更需要我。”2000年10月,退休回京的叶如陵,这样对家人说。

西坝河西里社区位于三环内的黄金地段,建于上世纪80年代,老人比例逐年提高,他们渴盼有水平高、态度好的社区医生,缓解“就医难”。带着主任医师的职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荣誉,老叶一进社区,就热闹起来了,一边是一些医院的高薪聘请,一边是社区群众的上门咨询。金钱与义务,叶如陵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用医学知识为社区百姓服务,他心甘情愿。上医院之前,先找叶老问一问;看病之后,带上化验单、病历,找上叶老讲一讲;随时过来,血压高低测一测„„对大伙的要求,叶如陵总是带着微笑,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他非常耐心地倾听老人们的“唠叨”,细心地倾听他们的症状,从不轻易打断,然后在“唠家常”中给他们提出治疗建议。为了当好“全科顾问”,他利用首都的便利条件,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

渐渐地,叶老成了大家离不开的人,他干脆把自己家里电话公布,开设起医疗咨询热线。后来,在朝阳区红十字会的支持下,叶老在社区开设“爱心小屋”,当起了坐堂顾问。如今,在叶如陵的带动下,更多医疗志愿者的身影忙碌在“爱心小屋”里,他们组成了“叶如陵团队工作室”,义务为居民量血压、看病咨询、心理抚慰。说起叶老,社区群众不约而同用两个字:“特好。”当年放弃整形专业,研究高原医学,而今放弃“教授”精专,当起“全科大夫”。身边的群众渴盼什么、需要什么,他就学习什么、服务什么,全心全意,无怨无悔,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定位。

10年服务,爱心、耐心、诚心如一,叶如陵为社区邻里送出了一个共产党人最温馨的“名片”。

志愿服务他送出最快乐的“名片”

服务祖国,奉献大众,收获快乐!志愿者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在叶老的书房里,他自豪地陈列着一系列志愿者的胸牌和服装。

北京奥运会上,志愿者的笑脸成为世界最美的印象。他们中间,一位谦谦长者,服务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独到,风度翩翩,不知疲倦,一如生机勃发的古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北京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叶如陵。

叶老作为一名老党员,志愿者生涯源于红十字会的培训。2006年,为迎接奥运,他受聘为朝阳区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首席讲师,成为一名社会志愿者。仅第一年,他就走进28个单位,义务讲课282节,有4000多名受训救护员听过他的课。他的课件生动有趣,还把急救知识与防病治病结合起来讲,有讲解有交流,很受欢迎。叶如陵经常这样结束讲课:“我是一个党员志愿者,是一个退休医生,我愿意为大家服务,提供咨询,下课后或是其他时间都可以找我。”然后,把自己的电话留给学员。

服务群众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几十年间,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喝饮料,日行超过7000步,清水加醋代酒饮,“规律的生活,简单的饮食”,使他身体轻健,精力充沛。2010年,70岁的叶老出现在上海世博会上,从早上6点半,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叶老活跃在青年志愿者中间。他在北京馆负责为游客世博护照盖戳,参观者纷纷把他“一秒一下”的敏捷动作和璀璨的笑容,收进镜头。

谦谦叶老,还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同是共产党员的妻子,一起献身西藏31年,暮年携手回京。两口子和和美美,相伴到老。

篇2:人物专访稿采写技巧及

一、采访

1、没有遗漏的准备工作是一次成功采访的基石——《纽约时报》 收集采访者的背景材料的方法: ⑴上网站搜;

⑵外围采访,采访被采访者的老师、院系、家长、同事、同学; ⑶直接向院里要材料;

2、《华尔街日报》记者的观点;

⑴研究采访主题和你将要采访的人,保证知己知彼,深入主题,尊重对象,避免尴尬; ⑵为你的报道设计一个暂时性(并非主题先行)的主题,理出粗线条准备采访提纲,有利于采访时抓住主题;

⑶事先列出你能想到的所有提问,如果在采访时遇到新的主题、亮点,要追问;

⑷对敏感问题采访时,要推测被采访者对事件抱有的态度和立场,以便冲破防守(好事多磨);

3、与采访对象预约时,尽量让被采访者确定时间,客气地说明采访目的;

4、采访过程中,创造良好的采访气氛,学会与采访对象搭腔,主动了解采访可能需要的时间来确定自己的采访进度,与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5、采访问题的设置:

⑴不问封闭式问题,避免气氛尴尬;

⑵不问长而复杂的问题(会让北采访者抓不住重点)

⑶不要向被采访者暗示答案;

⑷不要拘泥于采访提纲,以采访对象的回答为基础,设置连环问; 例:以时机为契点,调整采访问题;

记者记笔记的方法:沙滩拾贝

记者打断采访对象的艺术:肯定、赞扬法 ⑸一次只问一个问题,不要问多种问题; ⑹要培养时间观念,避免罗唆,切勿打断;

二、写作

1、细节描写

⑴精彩的细节是顺应读者心理需求的重要步骤; ⑵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2、观察对于人物描写很重要;

3、人物形象描写要鲜明独特、突出个性,有血有肉; ⑴通过矛盾冲突来突出人物形象,例如心灵的抉择; ⑵通过他人之口侧面表现人物形象; ⑶通过环境、场景描写突出人物形象;

4、使文章感人的方式: ⑴立意感人;

⑵气势感人;

⑶精神底蕴感人,使读者被其人格魅力所折服;

⑷对话很重要,避免见事不见人;

5、写人物通讯一般有两条线:时间线(表面)和思想线(中心),无论走哪条线都要避免罗列材料,不要都是概括性语言,一定要精而具体。走进人物的心灵——浅谈人物通讯的采访艺术

牧内节男在谈到人物专访的成败时这样说:“访问是通过提问,得到对方的回答。高质量的提问,会得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回答。大钟之所以能发出美的声音,因为敲击得法,访问的成败,与此同理。”只有访出心声,才能写出心声,为此必须要经过关心、谈心、耐心、交心四个阶段,才能打开人物的心扉。

一、关心

采访人物的第一步,首先要对采访对象有一些初步了解和认识,以便在采访中做到心中有数,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非常重视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访问邓小平之前,她看了好几公斤的材料,所发表的《邓小平答意大利记者问》一文,法拉奇提出的问题,涉及到中苏关系、中越关系、中柬关系,其中还包括对毛泽东、邓小平的了解,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

熟悉工具书和资料在此是必不可少的。除书面材料外,还有活材料可以用,就是那些了解采访对象的人,例如以前评论过他的评论家,他的朋友和同行,都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著名剧作家曹禺谈到过一次难忘的被访经历。曹禺到美国时,每天要接待新闻记者来访,最多一天五六批记者,给他印象最深的是《纽约时报》一个记者的来访。记者只是很有目的地提了几个问题,过后,在报纸上先后发表了三篇文章。文章里谈了许多曹禺意想不到的事,而且事实没有出入,材料准确无误。曹禺认为,这正体现了一个记者的基本功。

二、谈心

关于采访艺术,简单地说,是记者想方设法使采访对象讲出可以写成一篇有价值的新闻报道的内容来。在采访过程中,谈话是采访的关键性环节。记者代读者发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他是怎样想的?央视《面对面》就是一档非常不错的谈话节目,如在采访深圳爱心大使丛飞时,丛飞说到在他自己得病后,也还坚持给山区的孩子汇款,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而自己孩子上学的钱却没了着落,主持人王志问他,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丛飞说,只因当初答应人家,如果自己半途而废,害得那个孩子读不成书,自己心里过不去。几句话,把一个善良、处处为人着想的好人形象,体现了出来。

控制谈话方向,也是采访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在谈话中,记者应紧紧围绕事先设想好的主题或接触过程中新发现的主题而进行,这时,记者应时时考虑:对方所谈及的内容与主题的关系如何;能体现什么观念;所述材料是否已构成一篇专访;事先准备的主要问题是否都已谈过;假如谈得不顺畅、不理想,是否有必要换个角度;当对方谈话离题时,怎么不动声色将其引导过来,等等。

三、耐心

一个人最美的地方,莫过于他的先进思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悉心捕捉人物的不同之处,需要记者以“沉到海底去,捧出珍珠来”的精神,深入细致地进行采访。

肖思科的报告文学《邓小平亲情世界里的巾帼群》,让人们走近了一代伟人的生活。作者做了大量的采访,与邓小平身边的工作人员谈心,与他的家人耐心地交流,这才有了三个妻子与一个革命丈夫的动人故事,有了三个女儿同一个伟大父亲的感人篇章,有了三个母亲与一个大孝子的血肉亲情,从侧面反映出了他的精神面貌。浅尝辄止,不深入采访,是不能获得生动感人的细节的。

四、交心

“交人以诚,为文以诚”,记者要用人品取信于人,一个很灵的钥匙就是“诚恳”,即诚心诚意地尊重对方,诚心诚意地向对方请教,诚心诚意地与对方交朋友,唤起对方倾吐心曲的热情。

1979年,著名华裔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来我国讲学,一来就声明不见记者,其谢绝采访的重要原因是对我们某些科学报道不讲科学,净用些高级形容词有意见。当新华社记者顾迈南要采访他时,他坦率地讲了自己的看法。记者很理解他有这样的看法,并对他的批评表示感谢。记者的诚意打动了李教授。李教授说:“你要是写报道我不反对,但千万不要用高级形容词。”这样,记者终于争取到采访机会,写成了《李政道教授在中国讲台上》的通讯。(作者单位:张延胜鹤矿集团公司有限电视台 杨柳 鹤矿集团公司矿工报社)第二节 校园人物的采访

访问对象选好之后,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采访。采访质量的高低,是人物报道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为新闻报道而进行的了解客观情况的活动,它实质上是一种调查研究工作。

既然采访是记者了解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那么,就必须划清“认为采访是新闻工作者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和“认为采访是借助客观表现主观的活动”这两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采访理论的界限。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就要尊重客观事实,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找出客观规律性。而从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做法就截然相反,作者在未采访之前就毫无依据地为采访制定一个框框,然后拿这个框框向采访对象身上套。明明这个人能言善辩、品行恶劣,作者却偏偏仅从一面之交对其产生的好印象出发去搜集能够证明采访对象行为高尚的虚假材料。这种只从印象出发,不顾事实本身的采访态度,是新闻工作者之大忌,这不仅会有损党报的形象,也会助长某些人弄虚作假、浮夸轻率的不良之风。当然,这里所说的“从客观事实出发”并不是说让记者毫无准备地去打无把握之仗,到了一个地方盲无目的地四下乱闯。明晰的思路要有,但一定要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若在采访中发觉自己的想法与事实本身有出入,一定要取消原来的思路,服从于客观事实。例如,有一名记者在某高校教职工表彰大会上了解到一名市级先进个人的事迹很感人,便做了采访计划,下决心对这位同志的事迹进行大篇幅的报道。经过采访,发觉这个人在他们的研究室并不是最突出、最有成就的。全室十个人中,有三名博士生导师;三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两名被命名为市青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两名获市级劳动模范或巾帼标兵称号。更何况,这位同志的许多科研成就又都是研究室全体同志集体智慧的结晶。基于这种客观事实,作者立即打消了单独采访写一个人物的计划,准备从反映整个研究室面貌的角度,重新进行采写。

采写校园新闻人物与采写社会新闻不同。社会新闻人物对于大多数采写者来说并不熟悉,不容易带框框。而在校园人物报道中,采写者与被采写者往往是师生或同事关系。这里就存在一个“熟人”是否还需要深入采访的问题。我们认为,熟悉的不等于了解,印象不等于事实。虽然作者与被采写者同处一个单位打过许多的交道,但是对于“人物”的内心世界未必全部了解,更何况复杂的人际关系还会使许多人“同事了几十年竟剪接不出一次倾心的长谈”。新闻报道来不得半点的虚伪,仅仅是凭印象“这个人大概快五十岁了吧”、“他大概是70年执教的吧”、“他大概有五项科研成果吧”是不行的。即使是听到别人说过的一些事,也有必要向本人作详细的调查、核实。仅凭印象出发,还容易使人带上浓厚的感情色彩。你喜欢这个人,往往容易看到他身上的长处,对于缺点则视而不见,反之则会厌恶或敬而远之,这些都不利于科学地、公正地去进行校园新闻人物的采写与报道。只有抛弃个人成见,站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去深入调查了解“人物”的内幕,才会使我们搜集到的材料(包括采访记录)真实、可信、经得起考验。

从客观事实出发,还要弄清材料与事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新闻事实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我们要采访一个人物,一般都要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有关这个人物的材料,如工作总结、日记、上级部门的鉴定,对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人士,还要收集以往曾经报道过的材料。对于我们经过千辛万苦搜集到的材料,也有一个“提纯”的过程,这就是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并通过有效途径进行证实,挤出材料中的“水分”,选取确凿的事实。

有一所高校的院报刊登了一名市级三好学生的人物通讯。文章发表之后,不仅一位知情的院领导有意见,一位了解情况的学生干部也跑到编辑部谈了自己的看法。编辑很奇怪,因为这个人物的推出,是院学生办公室负责同志亲自推荐并送来上报市里的事迹材料。按道理讲,市级三好学生的事迹材料是由系里整理上报到学校,再由学校上报市里的。经过层层推荐、把关的材料还有假吗?经过深入了解,编辑才知道,原来这个同学善于走“上层路线”,他和周围同学的关系处得不那么融洽,而偏偏主管学生工作的那位老师又对这位同学印象极好。因此,上报材料中难免有片面不实之处。而我们的记者在采访这个人物时又只听被访问者的一面之词,没有听一听不同意见,这就导致了这篇文章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通过这个实例也不难看出,即使经过记者亲自采访的材料,也有掺杂“水分”的可能。因此,在采访过程中一定不要怕麻烦,要进行正面的、反面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了解,力求我们所报道的每一个人物都真实、可信,真正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采访好校园人物,是校报记者和通讯员的基本功,对于新闻采访的原理和方法一定要弄清楚,要知道怎样在实践中应用。一般说来,采访主要有口头采访、直接观察、采集资料、体验感受几种方法。采集资料部分已在前述部分作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直接观察是一种极易被初学采访者所忽视却又不能忽视的采访方式。因为在所有的被采访者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言谈并乐于接受采访的。出于各种原因,有的人不愿让自己成为新闻人物,对自己过去所作出的成绩闭口不谈,或者难于用语言来表述。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检验校报记者眼睛的“功力”了。会观察的人会从被采访者的一举一动中捕捉“人物”最细微、最生动的情节,从而使笔下的人物丰富、鲜活起来。在采访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采访一个教授或校办企业的厂长,谈了半天也没谈出什么东西。也许突然间的一个电话,或有人告知说有紧急情况需要被采访者去处理。这时,你就会发觉被采访者一扫拘谨、无奈的神情,立即表现出一个行家里手的老练与成熟。如果记者有幸看到被采访者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一定会从中发现许多珍贵的第一手材料。观察力的培养,与采访者本身思想素质的提高有关,在平时多注意思维训练也是很重要的。所谓“新闻眼”,是一个能否捕捉客观事物本质的能力问题。

体验和感受,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体验是亲身去经历,到被采访者工作、生活的环境中去身临其境地呆上一段时间(可长可短);感受是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由于记者大多是学生通讯员,有自己的学习任务,难于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被采访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故采用这种方法的不多。但作为一名校报记者,应对这种方式有所了解。

口头采访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记者问,被采访者答。会问不会问,是记者的采访技巧问题;能答不能答,也是由记者的采访技巧所决定的。有经验的记者,不仅问得自然、得体、恰到好处,也会设法让不愿回答、不善回答的被采访者按照自己意愿答出个满意的结果。

口头采访可以通过几个渠道完成,一是找被采访者的上级领导了解基本情况,每个被采访者所在部门的领导对自己的部下总有一定的了解和评价。先与“人物”单位的领导接上“火”,可以大致了解“人物”本身的主要事迹和特点。这样,可为下一步直接采访了解“人物”作好铺垫。二是采访“人物”本人。三是开小型调查会,由“人物”单位领导召集几位“知情人”聚在一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自己所了解的有关“人物”的事情。许多“人物”故事,往往就是在大家杂乱无章的七言八语中重现在记者面前的。四是采访“人物”身边最知情、最接近的人。这里主要指“人物”的亲属,如爱人、父母、孩子或者是朋友。无论利用上述那个渠道,记者都有一个掌握“火候”的问题。记者的目的是让被采访者讲话,还要讲真话,讲感人肺腑的话,这里就有一个摆位的问题。记者首先应该意识到自己不是到一个地方发号施令来了,人家不会买你的帐,即使勉强回答了你提出的问题,也全属应付差事。如果你在与被采访者交谈的时候,让对方感到你很真诚、很实在,且谈吐不俗,那么彼此的距离就会拉近,谈起话来就轻松、自然得多了。被采访者不但消除了戒备心理,而且会千方百计地讲明白你要了解的问题。朋友式的交谈,已成为采访中很重要的一个技巧,这种交谈方式尤其适用于那些行为谨慎、不善言谈或者不愿出头露面的人。在高校,有许多知识分子默默无闻地做了许多事,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人就是不愿谈自己的事迹。他们认为自己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地做事就可以了,不必称为“新闻人物”让人家去指指点点。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就有必要以朋友的身份去开导对方,解除他们的抵触心理。记者可以诚恳地告诉对方,经过报纸宣传,让大家了解被采访对象所作出的贡献,就等于让领导和群众承认了自己的价值。实际上,每一个知识分子不论付出多少心血,还是希望得到社会和单位认可的。

朋友式的交谈,免不了要拉一点家常。对一些善谈、肯谈的人,可以很快进入正题。但对那些不善谈切不肯谈的人,拉家常就成了“非它莫属”的敲门砖了。拉家常更可使彼此放松,事关重要的“正剧”,也往往在一些看来无关紧要的家常话中拉开帷幕。

有一名校报记者奉命去采访一位校办企业的厂长。这位厂长是全校有名的“倔老头”。当记者很有礼貌地说明来意之后,“倔老头”果然名不虚传:“我没嘛,你走吧。”尔后,他又打他的电话,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把记者晾在了一边。记者面对意料之中的场面,没有惊慌,而是顺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一块巧克力模板询问销路情况。不想,倔老头立刻来了精神,转过身来迫不及待地让这位记者帮他们推销产品。记者从这里打开突破口,和他交谈了如何扩大产品知名度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搞清这位倔老头厂长没白没黑为企业命运操劳的具体事例,这位记者便开始了看似轻松实则“设套”的“拉家常”。从“倔老头”老伴的不易,说到了他儿子的年龄、工作,从而挖掘出这位公而忘私的厂长在儿子患胸膜炎发高烧的情况下,也没有离开工作岗位一步,以及其爱人“坐月子”也没吃上一口丈夫做的饭这样两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

在前述口头采访中曾提到采访者要会问,实际上这里包含一个如何发问的问题。采访者向被采访者提问题,一是要简单、明了。如“您的某项科研成果是哪一年完成的,中间遇到什么问题?”、“别人都想办法跳槽挣大钱,您为什么执教三十年无悔无怨?”等等。二是要发现疑点紧追不放,直到把细节搞清楚为止,尤其高校新闻人物,大多从事教学和高科技研究工作,专业性很强。一个对被采访者所从事的专业很外行的记者,一定会在对方的谈话中听到许多专业性技术名词。如果你不懂,又不好意思去问,那么写作起来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若被采访者的谈话出现前后矛盾,与客观事实不符的疑点当时不去追问,文章写出来后也会引起不良反响。三是对采访对象应提哪些相关的问题,也就是说该问甲的,不要去问乙,有关“人物”工作中的表现,不能去问他的妻子、儿女;同样,“人物”在家里的情况,你也不会从他的同事口中得知。四是要学会巧妙地给被采访者“刹车”、“转舵”。这是因为有的采访者说不到要害总是跑题,如果任其说下去势必影响采访效果。采访者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不能带出不耐烦的表情,要礼貌地换一个话题来为对方“转舵”。尤其几个人的调查会,更不能信马由缰,要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挖掘出更多有价值的材料。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还要注意的是搜集素材要“以适当一”。尽管校报记者与被采访对象同在一个单位,依然需要采访者尽可能多问一些情况,多掌握一些素材。也许写作时只选用一个素材,但如果能采访到几个相同的素材一定要都记下来,以便在写作时从中挑选,增强“人物”的说服力。

关于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解有关政策、情况、搜集有关资料等),这里就不再详述,但必须说明的是校报记者采访的基础准备工作一定要做好。这里包括理论的积累、政策的积累、知识的积累、语言的积累等等。平时多学一些东西,扩大一下知识面,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上,俗话说“艺多不压身”,不无道理。

另外,采访校园新闻人物还应因人而异,因写作体裁不同而异,即:写人物新闻只需了解其主要事迹;人物特写着重现场采访、现场观察;写人物专访只要注意准备采访的专题;写人物通讯和报告文学则要做深入、细致的采访。总之,采访是校报记者主观去认识客观的实践活动,来不得半点的草率和虚假,每一位校报记者都应该按新闻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真正做到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客观地认识每一位校园新闻人物。

第三节 校园人物通讯的写作

通过采访掌握了足够的素材之后,就可以进行写作了。校园人物的写作有各种体裁,如图片新闻、人物特写、专访、消息、人物通讯和报告文学等,这里主要对人物通讯的写作加以说明。

在介绍人物通讯写作之前,首先了解一下通讯这种体裁。

通讯,是一种可用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方法,详细和形象地报道典型人物、事件或问题的新闻体裁。具体说来又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事迹介绍、小故事等。

事件通讯

是指报道新闻事件发展过程的通讯,是一种以写实为主的通讯。它可以详尽而形象地报道一桩重大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给读者提供关于这个事件的具体情节,点明它的典型意义,并以富有激情的细节描绘感染读者;它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中截取一个或若干断面,反映若干场景;它还可以综述若干事件。写事件通讯,一是要突出事件的新闻特色,二是要写好几个典型情节,三是形式要新颖,四是语言要准确、精炼,描写要生动活泼。

工作通讯

是指以通讯、特写的形式来反映某一单位工作情况的经验报道。写工作通讯,一是要注意问题抓得准;二是要把问题分析透,使文章有特色,有深度;三是写作风格上要生动活泼。

小故事

是校报上经常使用的一种体裁。它人物少,情节简单,写起来和读下去都占不了多少时间,很受大家的欢迎。写小故事要把握的一是人物要先进,通过人物所做的事,反映教职工、大学生们崭新的精神面貌。二是情节要生动。三是文字语言要活泼。

写出一篇好的校园通讯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要领。

首先要选择提炼好主题。一个人在一生中可能做了许多好事,其优秀的品质也可能在各方面都有体现。例如一名女教师,不仅是学术带头人,也是育人工作中优秀的班主任,在家里更是一位得到家人称道的贤妻良母。像这么一位处处出色的人物应该怎样去描述?就有一个选择主题和深化主题的问题。

选择一个好的主题,必须紧扣时代的脉搏,符合党中央的精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与呼声,能够涉及当时当地所存在的重大问题。实际上,主题的提出,就是记者在作品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中心思想。主题选得好,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天津科大一位外语教师,她在二十六年执教生涯中兢兢业业,不仅在教学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而且在育人和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也表现得极为突出。若按常规写法,势必把中心安排在她的工作表现上,写一个中年女教师如何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这样写,不能说主题选择不好,同样也可以起到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但是,作者通过深入、细致地调查了解,发现尽管这位教师为教好经贸系和九二级大学英语掉了七、八斤肉的事迹很感人,但与她身为一名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在阔别家乡三十五年,为了不耽误教学仅用十一天时间探亲的故事比起来,就显得和一般化了。作者考虑到,当时正值党中央发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之际,当时学校内还存在着“出国热”现象,从这位教师放弃优厚待遇立志报国的角度去写,就可以使主题更深刻、更鲜明,对年轻教师就更具教育意义。于是作者把主题放在“报国”上,文章围绕主题选择了她离家、探亲、归国这几幕重头戏。其中,尤其探亲一段用了很多的篇幅。从她接到在马来西亚的外甥婚礼邀请信开始,到她为教学推迟探亲日期,最后终于踏上回家之路,而后又强忍与亲人别离之痛提前返校,文章始终贯穿了身为归侨热爱祖国、一心报国的主题。由于这篇人物通讯立意深刻,市总工会的《天津教工》进行了转载。

选择主题,是从纷繁、杂乱的素材中理出明确的思路,从而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文章的灵魂。要想使主题深刻、新颖,就需反复提炼主题。作者根据手中掌握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精加工,从中找出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性的东西。作者提炼主题的过程,实际就是作者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材料的本身会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如何去挖掘,这要看作者的眼力。这种眼力的强弱程度,取决于作者自身知识的积累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及思想水平的高低。对客观事物要有敏感的捕捉能力,能够在别人尚未察觉的情况下,标新立异地推出具有强烈时代感的主题,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要靠作者平时的“修炼”。每一个校报记者、通讯员都应该下些笔外的功夫,力求使自己的文章有鲜明的特色,有深刻的立意。一篇文章有了主题,就有了剪裁材料的标尺,所有材料的取舍,都要紧紧围绕主题这个中心。要选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典型、最生动的材料。凡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务必舍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好像一位艺术家雕塑一尊石像,全部材料是石头,如果要调出一个人物的肖像,必须把多余的部分凿去,让人屋面部改凸的凸出来,该凹的凹下去,不如此,石头永远是石头,不会升华为一件艺术品。

我们许多初学写作的同志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堆砌材料。辛辛苦苦采集来的材料,看看这个不错,看看那个也不错,都不舍得扔,恨不得全部写进文章。好比一个笨拙的裁缝,拿起一块花布,舍不得下剪子,那没办法,只有把布裹在身上当衣穿了。事实上,分不清主次的材料越多,人物的思想精髓就越容易被淹没,能够用一个例子说明问题的,绝不用两个去说明。正如前述,搜集材料要以十当一,多多易善;选择材料却要以一当十,力求精炼。

写人物,重在挖掘思想。我们说要学会取舍材料,无非是为了写出支配人物行动的思想内涵,写出一个人之所以高尚的思想动机,丹青难写是精神。一个画家画竹子,不仅要画竹的外形,有枝、有叶,更要让作品具有神韵。一篇人物通讯,不是仅罗列他的事迹,更重要的是让读者从他的事迹中看到他的精神,从中受到一种心灵的震颤。基于这种需要,就必须具备一双慧眼,能够在庞杂的事件中索取最有价值、最具典型意义、最能反映客观规律本质的“瑰宝”。

材料有了,主题有了,如何去完美的表现它,如何组成一篇文章,这里就涉及到第二点:写作技巧的问题。写文章首先要考虑文章的结构,这就是通常所谓的构思。结构好比人的骨架,骨架搭配得均匀、和谐、完整,人的体形就健美;骨架搭得松散、凌乱,则血肉无法依托,灵魂无法寄附。好的文章结构,一定要严谨、自然、统一、完整,做到有首有尾,有骨有肉,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前后照应,过渡自然。一篇文章如果架子搭得不好,前后矛盾,“气血不畅”,就会使人感到雕琢生硬、云绕雾罩般的不舒服。这样的结构,即使你堆砌上再感人的材料,也不会使读者有耐心看下去。所以说,机构很重要。不管是从时间顺序上去组织文章,还是从空间变换以及材料性质分类上去安排内容,都要注意层次的分明。一般说来,人物通讯常采用按时间顺序和按材料性质分类划分章节的写法。

另外,文章的开头、结尾也很重要,万事开头难。动笔之前思潮滚滚,不知从何处下笔,一旦选准突破口,文章便会像积蓄的洪水破堤而出。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文章的开头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设问,可以用一件小事引出全文,也可以把事件的高潮一下子推出来。但千万不能与别人雷同,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有独具匠心的创造。“这就是你么,龙老师?一双曾汪着两潭秋水、闪烁着智慧波光的大眼睛,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雾气;那曾爆出无数次爽朗笑声和宏亮讲课声的双唇,干裂得像涂上一层风干的胶水;那曾丰腴、潇洒、富于东方女性美的肢体,竟松软、干瘪得像被火炉烘烤着的黄蜡……看着你那从鼻腔插进的胃管和用索穿方法吊着的输液瓶,我的心在颤抖。上帝呦,你为什么让万恶的病魔这么残酷地折磨一位刚强的女性?她善良的天性和不屈的意志是不应该受到这种惩罚的呀!‛(摘自《生命的强音》)。这篇校园人物通讯的开头,作者是用素描的方法介绍了一个弥留之际的癌症病人的状况。为了使读者达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作者在简洁地为主人公画了一幅肖像之后,笔锋一转,情感喷薄而出,以强烈的抒情引出了全文,即文章主人公在身患绝症情况下坚持教学的动人事迹。这种开头,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产生将文章读下去的欲望。另一篇校园人物通讯《这里有颗无名的星》,虽同出一位作者之手,但开头并不雷同。“他是一颗星,一颗极小的星,小到除了他的家人和同事以外不会有更多的人谈及他。然而,他确实是一颗星,每天都在默默地发光、发热。‛这种开头,很适合文章的主题:一个平凡的汽车司机默默地做着平凡的事情,但在这些平凡的文字后面却蕴含着一个普通党员的奉献精神。开头的文字并不多,也没有一种恢宏的气势,宛若山涧流水,娓娓道来,就如同给人讲故事。而这种看似轻松的开头,确有一种吸引人读下去的内蕴,从写作技巧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人物通讯的结尾与开头一样不容忽视。做事情都讲究善始善终,一篇文章更不能有头没尾、头重脚轻。一般说来,结尾既是全文的总结,又是对主题的升华。结尾的形式多种多样,作者可以对主人公进行高度概括,也可以对主人公进行祝福,还可以用别人的评价去强调主题。但无论如何,都要紧扣主题,并要注意首尾照应。

在校园人物通讯《红蜡烛在唱歌》中,作者把主人公比喻成一支燃烧中的红蜡烛。文章的开头写到:‚一支血红的蜡烛,在茫茫的秋夜中摇曳着闪亮的光,生命与情感随着跳跃的火花化为无数的光子弥漫于天宇人寰。我的同事郭俊梅就好像这支燃烧着的红蜡烛,时刻用她炙热的情感、无声的语言吟唱着自己雄浑、奔放的生命之歌。‛文章的结尾,作者依然诉说着这支唱歌的红烛:‚面对党和人民给的荣誉,她没有陶醉,觉得自己要做的事还很多,正如那支红烛,用自己的生命做燃料,为人民贡献着光和热,不到‘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境界,她是绝不会停止唱歌的。啊,我们的女代表,你肝胆相照地为父老乡亲们办事,人们会拥护你、记住你的。如果你觉得这样充实,无悔无怨,就朝着自己的目标走下去吧。你那已燃烧了近一半的生命之躯,必然会在以后的岁月里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你的生命之歌也一定会被更多的人传唱!‛

这样的结尾,不仅照应了开头,紧扣了主题,而且从“你的生命之歌一定会被更多的人传唱”一点睛之句升华了主题,暗示了“我们的时代是新人辈出的时代”这一而深刻的含义。

情节与细节的描写,是人物通讯区别于评论、消息的一个显著特点。论说文与消息,都无需对事件的具体情节与细节进行描写,而通讯则不然,往往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体现作品的主题。人物情节与细节之描写的先决条件是采访要细,观察要透,要不放过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如“天正下着蒙蒙小雨”,“他放下碗就回厂里去了”等等。

提起描写,往往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只要大体上符合事实,作者可以任意想象、夸张,实则不然。人物通讯与文学作品不同,不仅事实要真实,人物故事的情节也一定要真实。本来主人公没有胃病,却偏要写成“他捂着胃口坚持给学生上课”,这不仅会使人物形象失色,而且会影响校报的威信。

心理活动的描写,属于细节描写的范畴。写人物心理活动,作者必须详细了解主人公性格、爱好、特征,要使你的描写符合这个人的实际,切忌凭主观想象,强加于人。

下面,就语言和文字的问题加以讨论。文章是由文字组成的,掌握一定数量的文字并不难,常用的汉字不过三千左右。但是语言则不同了,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民族,前人传下来许多优美的语言,人民大众中也蕴含着丰富多彩、富于活力的语言。收集、掌握和运用千变万化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见地,是每个写作者的基本功。我们在育人目标上常说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谓写作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掌握的语言和词汇越多,写起文章来就越有文采。知识浅薄,语言匮乏,写出来的文章总让人感到单薄、苍白;而仅掌握一些词汇却不善于运用语言的人,写出的文章同样浮夸、呆板、不生动。学生通讯员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注重华丽辞藻的堆砌,忽视能反映人物性格、能使人物“活”起来的生动语言。写一个受到别人帮助的学生所说的感激话,往往就是:“感谢学校领导,感谢老师和同学们。”这样俗话、套话。有些词藻华丽的文章,乍看起来似乎有点文采,但经不起推敲与琢磨,他所表现的人物不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而是只穿着华丽的外衣,带着昂贵的皇冠,像一个没有生命的衣架支在那里。这样的文章连作者自己都未必被感动,更何况打动读者呢?

要掌握驾驭语言的本领,一是向书本学习,二是向群众学习。专业学习闲暇之余,多看点中外名著,也可在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多注意搜集有特色的语言。一位知识分子说的话,决不可能与一位没文化的老大娘说的话相同;一位有丰富经验的校长的举止,也绝不会与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一样。就是同一个年龄段的教师,每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会因个性、素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我们就是要从这些差异中找出“这一个有别于那一个”的细微之处,从而使笔下的人物绘声绘色,有血有肉,让他们在校报上立起来,活起来。

最后,谈一谈“情”的问题。报纸是用来教育人的。平常做思想工作总是提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样,写人物通讯更离不开“情”。

篇3:人物专访的采写技巧

那么,怎样才能采写成功的人物专访呢?本文从采访对象的选择、专访前的准备、专访的访问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1 选好采访对象是节目成功的前提

采访对象的选择,要从是否有新闻价值着手,所采访的人物应是最近对社会、对群众有影响的人。如何选准人物专访对象,直接关系到一篇人物专访的成败,选准采访对象,写成的报道才具有吸引力,才能有更多的受众群。人物专访需要精心选择。一般来说,人物专访对象大致可以选择以下几种人物:受众非常关注的新闻人物;某一方面的权威人物;做出不凡之事的“平凡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很大的先进人物。可以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也可以是商界精英和农民杰出代表等。如在西安开餐馆的广东清远人何卓远,为了照顾当地一位老人,象征性地每餐只收取该老人一元钱餐费,此事经西安《华商报》等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西安的多个行业掀起了“一元关爱行动”,这股爱心之风也吹到了何卓远的家乡——广东清远,清远的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一元关爱”的爱心善举也延伸到餐饮之外的各个行业。2012年4月1日,何卓远回到家乡广东清远,这对媒体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人物专访的机会,清远电视台报道了《何卓远:让“一元爱心行动”在家乡继续传递》,清远日报也做了《何卓远回乡与同行交流慈善心得》的专访报道。

2 采访的前期准备是关键

采访前,记者要做好准备工作,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人物专访对象的相关资料,尽快找到双方思想感情沟通的桥梁,设计访谈提纲和谈话要点,预测在采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深入挖掘别人没有写过、受众并不知道的东西。

尽可能拟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采访计划首先要明确专访主题;其次要确定适当的访问场所与时间;第三是访问方法:既可以是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旁敲侧击的探问;第四,设计访谈提纲和谈话要点;第五,对在采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预想好应付各种复杂场面的对策等。

广东清远监狱为了帮助即将刑释人员谋出路,专门举行了一场招聘会,让企业负责人进监狱招聘即将刑满释放人员。记者接到采访任务后,觉得这样的题材很有新闻价值,事先制定了周密的采访计划。由于采访监狱有较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不能乱拍照,不能向服刑人员提一些敏感的问题,而且要让服刑人员敞开心胸接受采访并非易事,因此,在前往监狱采访前,记者先向相关方面了解即将刑满释放人员的情况,然后找服刑人员谈心,让他们放下戒心,相信记者。其中一位来自东北的小陈早些年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入狱,服刑期间因表现良好获得减刑,他的老母亲还在东北等他,如今即将回归社会,小陈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找工作。采访刚开始时小陈有点不自在,面对记者的采访不免紧张,谈不了几句,于是记者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从谈他的母亲的情况入手,然后问他出狱后的打算。记者用心和小陈沟通,之后访问就容易得多了,小陈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转为对记者无话不谈,感谢监狱为他们安排的招聘会,表示回归社会后要珍惜这份工作,好好干,把东北的老母亲接过来照顾,洗心革面,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采访既反映清远监狱举行招聘会为相关人员解决了后顾之忧,又可以提升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新闻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3 讲究技巧是采访成功的保障

3.1 在提问时要多方兼顾:

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想,问受众最想知道的问题。同样,也要站在被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向受众传达什么,他的哪些东西会对受众有教益与启迪。要多用探讨、商量的语句,提问方式可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设问、反问等,提问在有针对性的同时,要多用怎么样、为什么等开放式的语言,给被采访者广阔的思维空间。如采访一位资助山区贫困学生的企业家,既要采访他此举的目的,又要通过他的行动唤起社会各界更多人对山区贫困学生的帮助,但是不能过多赞扬企业家,否则容易使受众认为是企业家通过媒体在炒作,所以既要多方兼顾,又要避重就轻,从被访者和受众双方的(上接第109页)角度多考虑问题。

3.2 采访时要始终围绕新闻亮点:

为了完成一篇缜密的专访,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要尽可能控制谈话的方向,访谈时要考虑构成专访的关键性问题是否都已提及?需要补充什么内容?根据他所说的这些内容,是否已构成一篇专访所必需的材料了?有没有必要再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等等,当采访对象的话题脱离报道主题的时候,还要设法不露声色地慢慢引导回来,提有分量的问题和善于控制采访局面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

3.3 采访时要让采访对象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要尽量避免打断别人的谈话,要给采访对象充分的时间去阐述他自己的观点和解释。某一次两会召开期间,众多记者一起采访某政协委员,一个记者让他谈如何建设幸福城市,那位委员在阐述这方面观点的时候不时被另外的记者打断了谈话,之前的问题还没有回答清楚,就要去谈另外的问题,结果这位委员接受采访都被记者搞得头晕了,所以随便打断采访对象谈话的记者不够职业。

3.4 注意现场观察:

一是观察专访对象,记者要把专访对象写活,就要勾划出他们的外貌、表情、神采,再插入传神的细节描写,从视觉、感觉、听觉上给受众生动的现场感。2008年笔者到当地农村采访一个叫小桐的留守儿童,稿子是这样描写他和家里的情况“今年9岁的小桐在石潭中心小学读2年级,父亲两年前因病去世,母亲改嫁,家里就剩下他和年迈的爷爷。笔者见到小桐时只见他刚刚放学,天气转了仍然打着赤脚,见到家里来了陌生人,小桐有点腼腆,很快转到厨房烧火准备煮饭。他家里除了一台破旧的电视机外就没有其它电器,不过客厅墙壁上挂满了很多小桐获得的奖状,显得格外醒目。小桐的爷爷对记者来采访非常感谢,他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有人送一双鞋子给小桐。”就这样,稿子对一个留守儿童和家里的描写,以点带面,让受众如临现场,虽然这样的人物专访穿插较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却起到了让受众更加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宣传作用。二是观察周围环境。在专访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观察、比较,这样才能发现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2]

4 总结

总之,专访时访问技巧虽然多种多样、变幻无穷,但不变的是它要成为一把打开采访对象心锁的万能钥匙,让他向你敞开心扉,为采访提供丰富充实的材料,采写出精彩的专访。

人物专访是通过被采访者与作者的对话来打动受众,通过典型人物的事迹和言论来体现媒体的指导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专访一要专二要访,要专中有访,访出现场感来。既有环境描写,又有肖像的简练勾勒,还要有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对话。正如美国著名记者杰克·海顿所说:“要注意访问对象的外表、衣着、语调和举止风貌,这些方面的观察能使访问记增色。”[3]

人物专访往往是处在社会变革的前沿和中心,如何采写好人物专访值得探索。另外,因为记者的自身修养、经验、认识的不同,对相同的新闻人物采写出的专访也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不断提高记者素养、增加采访经验,不断探索、实践、研讨和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新闻业务水平,使人物专访的采写更上一层楼,写出令受众满意的人物专访,写出无愧于时代和新闻工作者称号的人物专访。

参考文献

[1]周胜林主编,张晨、卢冰著:《新闻采访艺术》,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2]刘海贵、尹德刚著:《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

篇4:浅谈报纸人物专访的采写

关键词:人物专访 采访对象 访前准备 访问技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在业余时间里看报纸也成为人们的习惯。各家报纸怎样才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呢?怎样才能抓住人们的新闻欲来作为自己最大的卖点呢?于是,人物专访这种纪实性报道体裁成为各家报社老总们重点安排采写的体裁之一。

纵览关于人物专访定义、分类的各种说法,尽管各家概括不同,但也有其一致之处:选准人物专访对象,进行专题采访;人物专访的真实性原则不容忽视;人物专访要有现场感,等等。除此之外,我认为人物专访是记者带有明确的目的,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题采访写就的稿子,不能和本报专访划等号。但人物专访与通迅却有共同之处,即与消息相比可以较为详细和生动地报道新闻人物,惟独不同的是人物专访却有自己的特点——专。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采写成功的人物专访呢?本文从采访对象的选择、专访前的准备、专访的访问技巧和采写人物专访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人物专访的采访对象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是以记者同新闻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人物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选择人物专访的对象要从是否有新闻价值着手,所采访的人物应是最近对社会、对群众有影响有关系的人,如历史变动时期涌现出的风云人物,某一新闻事件中有举足轻重的人物,从外国或外地来访的政治家、艺术家和其他知名人士,获得荣誉称号的先进人物,一举成名的新秀等。

如何选准人物专访的对象,直接关系到一篇人物专访的成败,人物专访的对象选准了,写成的报道才具有吸引力,才能有更多的读者群。但是,人物专访不是随便地采访一个人,而是需要经过精心的选择。怎样选择人物专访的对象,可以说是一门学问。一般来说,选择人物专访对象大致有以下几种人物:

1、读者非常关注的新闻人物。

众所周知,刘翔是2004年的十大新闻人物之一。为什么读者关注刘翔呢?因为他打破了欧美选手对110米跨栏金牌长达108年的垄断。108年的历史是很漫长的,110米跨栏这块金牌,中国人或者说亚洲人梦想得太久太久了,要知道那是对瞬间人类肌肉爆发力极限的最强有力的挑战。正是由于这种极限挑战,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

新闻人物像时代激流中跳起的浪花,记者要善于捕捉住,让新闻人物在自己的笔下,在“本报”上闪烁出光彩。如:八十年代《北京晚报》的专访《钱学森为什么没来领奖?》就及时抓住了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在荣誉面前往后退,把中青年科学家推上去的高尚情操。这篇专访发表后,很多全国性报纸纷纷转载,社会效果很好。

报纸刊登人物专访就是要抓住读者的兴趣所向,关注读者所关注的人物,以此来吸引读者阅读,这样才能达到好的宣传效果,产生深厚的社会影响。

2、某一方面的权威人物。

“社会之大,皆人物之能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权威人物,权威人物顾名思义就是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最高的知名人士。他们在自己的行业里面发表的看法具有权威性,这是读者们非常关注的。我们专访权威人物,是记者针对读者提出某方面的疑问有目的地请权威人士对某个重大事件进行解释或发表看法。

信息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市场换技术”是我们国家的策略,但如今渴望“中国制造”声音也越来越高,在中国这个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上,就信息通讯这块儿,中国企业表现究竟如何?这就需要这方面的权威人物予以解释。经济时报记者因此采访了中国移动通信制造业的权威人物、学者出身的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副职司长谢麟振。谢就中国移动通信制造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等发表了看法,回答了读者想知道的问题。

3、做出不凡之事的“凡人”。

当今社会名人众多,但有的人虽并不是知名人士,他们却在本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或由于所从事的职业,所做之事引起读者兴趣,或由于特定的行动引起读者的注目,使他们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名人”。

《北京晚报》报道了一位在北京宣武区卖卤煮火烧的“小肠陈”。有读者特地去品尝了“小肠陈”价廉物美的小吃,十分赞赏,致信晚报编辑部,希望《北京晚报》多发这些“小人物”的专访。老舍笔下的“人力车夫”骆驼祥子在旧社会生活凄惨,今天的“人力车夫”的社会境遇如何?《北京晚报》的专访《“骆驼祥子”的今天——随舞台上的祥子访当年的祥子》,报道了“祥子们”老有所养的情况,体现了其生活在当今社会的幸福感。还有在北京市中山公园养菊快50年的老园工杨明生,为首都人民带来了赏菊的愉悦。《北京晚报》以《秋菊有佳色——访中山公园老花匠“菊花杨”》为题,发了这篇专访,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以上这些人物并不具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但对新闻记者来说,仍是重要的人物。因为新闻人物并不是知名人士的同义语,相对于更多的读者来说,接近性因素更易使这些“小人物”为读者注目。

4、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很大的先进人物。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人民作出贡献的先进人物常常是读者们关注的焦点。荣获2004年“世界粮食奖”的我国“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他试验出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使中国大部分地区摆脱了缺吃的窘境。北京军区总医院药械科主任药师孙定人,他制取高纯度的医疗用水(纯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成功,为病人带来了福音。他的成果荣获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北京军区后勤部党委还给他记了二等功,授予他“先进科技工作者”的称号。孙定人对药学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的先进事迹,当然是读者们关注的焦点。

总之,对先进人物进行专访,一方面可以提高其公众知名度,让公众了解其在某些领域的特殊贡献和先进事迹;另一方面也对先进人物自身提供一些外在动力,促使其不断进行理论和科技创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贡献更多。通过“人物专访”的手段,提升了新闻的舆论导向功能。

二、人物专访前的准备

1、尽可能了解并研究同采访对象有关的情况。

采访前,记者尽可能地掌握人物专访对象的有关资料,熟悉专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可以尽快找到沟通双方思想感情的桥梁,在谈话一开始就要造成这样一种气氛,要使对方感到你是一个朋友,一个可以信赖的人,对你可以无话不谈,这样专访才有成功的把握。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莉亚娜·法拉奇,她以特有的采访能力,以采访世界领袖人物和风云人物而闻名。她在采访邓小平同志时,光材料就看了好几公斤。据资料显示,她采访前每次都像一次“高考”,举凡有关的资料都找来研究,直至烂熟于胸,然后准备几十个问题备用,只有在采访前,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采访中才能从容不迫,在预定的时间内采访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新闻。

如果预先没有研究采访对象,你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就会令采访对象感到你与他的隔膜,就会影响谈话气氛。美国新闻学家麦克道格尔曾经说过:“音乐家、科学家、作家、政治家以及其他有名望的人,往往鄙视那些表现出对他们的活动和声望不甚了解的记者。此外,[2][1]任何学有专长的人都感到,同一个对他的专业领域一无所知的人交谈,是件索然寡味的事。”[3]有一位记者在采访作家伯纳德·德·弗托时,问他究竟是干什么的?伯纳德·德·弗托是

[4]这样回答的:“年轻人,如果你没有时间查一查《名人录》或翻一翻你自己的藏书把情况搞清楚,我也没有时间与你交谈。”

还需要指出的是,采访前熟悉有关资料,只是为了有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但它不能取代采访本身。向人物专访对象采访,目的是要挖掘别人没有写过、读者并不知道的东西。现在有些记者把访问人物仅仅作为一个由头,而把他搜集的资料加以拼凑,便信手写成一篇人物专访,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2、尽可能拟订一个切实可行的采访计划。

采访计划首先要明确此次专访的主题;其次要确定适当的访问场所与时间;第三是访问方法:既可以是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也可以旁敲侧击探问。第四,设计访谈提纲和谈话要点;第五,对在采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预想好应付各种复杂场面的对策等,这些预先都要有所准备。浙江财经学院中国外交人物研究所所长宗道一,在采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时所设计的几个问题,就是在采访前拟订好了的,他所提的几个问题正好解答了当时中国股市低迷的现状问题。

另外,在准备问题时宜有次序,你最想了解的几个问题不妨放在前面,因为采访中常常有人打扰,临时缩短采访时间的事是难以避免的。《湖南日报》记者蔡栋在采访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时,刚提了两个问题,长沙市委因有事派车来接刘开渠,由于蔡栋准备的问题是按“倒金字塔”式排列,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已问答完毕,所以那次刘先生中途告退,他并没有空手而归。

3、在准备专访前,要提前预约。

四川一家报社的记者去采访老作家萧军,由于没有提前预约,萧老已经去北师大讲课去了,萧老的老伴说:“如果你有诚心就等他回来。”这位记者见萧老不在马上掉头就走了,以至于自己一无所获。而《卫生与生活》报的一位记者郑廉清因为提前预约完成了采访任务,萧老还专门为《卫生与生活》报写了两首诗。郑廉清临走时,萧老还舞剑让郑廉清拍了一张照片„„

由此可见,进行访前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是与采访对象约定专访时间、地点,以及把你的采访意图、范围大致地告诉对方,让他思想上有所准备。采访前不提前预约,你会失去专访的机会,让别人捷足先登。

三、人物专访的访问技巧 [7][6]

[5]

1、谈话的原则。

当我们会见专访对象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谈话。如果对方与你较熟悉或预先打招呼、有专门准备,那不妨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方式。然而对于大多数专访对象来说,在开始的时候可以先寒暄一会儿,找机会融洽一下气氛,然后转入正题,效果会好一些。采访经验丰富的记者往往在走进采访对象房间时,首先打量一番,有时可以发现采访对象的爱好所在,再以此打开话题。提问语要用开放式的,多用怎么样、什么、如何等字眼,给对方以广阔的回答空间。不要像法官审判一样问:“是,还是不是。”提问语要注意具体,可把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其次,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要尽可能控制谈话的方向,使谈话围绕着你事先设想好的主题,或者在谈话过程中突然被你抓住的更好的主题来进行。因此,当对方说话时,我们就要考虑:他的这些话能不能用在报道里面?根据他所说的这些内容,是否已构成一篇专访所必需的材料了?还需要补充什么内容?构成专访的几个关键性问题是否都已提到了?有没有必要再换一个角度提出问题?当采访对象的话题脱离我们的报道主题的时候,要设法不露声色地把它慢慢转回来,提有分量问题和善于控制采访局面是记者水平的一个体现。

第三,前一个问题与后一个问题之间要有逻辑上的联系,也就是说要符合采访对象思路的逻辑发展,不然东一锤子西一棒,易把采访对象思路打乱,引起烦躁情绪。在专访过程中,不要怕提尖锐的问题,名记者法拉奇就是以提问尖锐近乎挑衅而闻名的。但在提这类问题前应有所铺垫,在自然而然的谈话中顺势提出,使对方不致感到突兀,怀疑你别有用心。我认为在提尖锐问题后,应适当改换一个话题,提个轻松活泼的问题,然后再转入严肃的提问,这样有利于调节气氛,也可打开思路,发现自己原来没有预料到的有价值的内容。

2、倾听的原则。

当我们进行专访时,不要一股脑儿地提问题。问过之后,我们就要敞开思想,去倾听和接受各种不同的、崭新的思想观点,甚至包括你所反对的那些思想观点。一般而言,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总有某些排他成分,当自己对某件事或某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后,常常非常顽固地拒斥不同意见,作为普通人,这没有什么,但作为一个记者就不能这样,否则你就不能如实报道。

其次,要尽量避免频繁地、不得要领地打断别人的谈话,要给采访对象以充分的时间阐述他自己的见解或他人对某个问题的解释。另外,我们最好把注意力放在采访对象身上,千万不要光顾了埋头记录,在人家谈得起劲的时候,也不要东张西望,免得人家以为你心不在焉,兴趣索然。

3、观察的原则。在专访时,现场观察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专访对象。记者要把专访对象写活,就要勾划出他们的外貌、表情、神采,再插入传神的细节描写,给读者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另一个是周围环境。要记住“在观察的领域里,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巴斯德语)。有一次,《人民日报》记者陈有为去访问韩素音,发现她房间里中文书籍很多,于是记者就打算以此作为专访的开头。有了这个想法,他马上把桌上的书名记下来。后来他真的以此为专访的开头,写得很别致。如果当时没有这个想法,只是马马虎虎看一眼,不记下书名,不作仔细观察,回去想写这个开头时,再专程为了一本书名跑一趟,那就势必平添麻烦。所以,在专访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观察、比较,这样才能发现别人熟视无睹的东西。这两者的区别:前者是活动的,是专访的中心,后者是相对的,因此我们就应区别对待,合理安排观察时间。

其次,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一般而言,在专访中观察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为了从眼前的事物中寻找出双方有兴趣的话题;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在报道中对眼前的人或事作一番描绘。凡是与此无关的东西,我们就不必去分心注意它。就是与这两个目的有关的事物,也可以有所区别。对于单纯是作为话题的事物,只需粗略看一个,而对于那些将在报道中加以描绘的东西,则要仔细观察,非得找出其特点不可。

总之,访问的技巧虽然因采访对象的各自不同而变幻无穷,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它要成为一把万能的钥匙打开采访对象的心锁,让他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使采访获得丰富充实的材料,采写出精彩的专访来。

四、人物专访采写中的几个问题

1、要富有吸引力的“新闻由头”。

专访所要选择的对象应为重要新闻事件中的新闻人物、非新闻人物却具有新闻因素(根据)的知情人,以及与问题有关的专家、学者、领导、权威人士。这些特定的采访对象都具有富有吸引力的“新闻由头”。

所谓“由头”也就是采访的时机问题。很多情况下,时机错过,报道也就失去了价值;即使是著名人物,时机不对,没有好的“由头”,报道也不会成功。中国也有一个中学教师发明了中国的魔方“伤脑筋十二块”,这时去采访这位发明者方不圆老师,读者很感兴趣;而在魔方热消退之后去访问他,影响就不会大,这就是时机问题。而“由头”,除了要抓住时机之外,有时要在新闻背后挖,有时要把几件事情联系起来找。

另外,有许多事情,可以说时过事过境未迁。当事人与知情人置身于特定的环境,可以因境而忆事,触景而生情。记者在这种场合,可以更好地观察、感受,培养和激发感情。在球场上访问运动员,在书房访问作家,在机床旁访问工人,都会取得好的效果。

2、写好现场和人物,注意环境的选择、观察和再现。

[8]谈话要有好的气氛。名记者斯诺的前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在谈到采访艺术时,介绍过“斯诺法”: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聪明睿智,就是表现在特定的环境里,选择合适的话题,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同采访对象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似地谈起来,无拘无束„„。这种气氛也应该反映到作品中,使作品更有感染力。

专访在什么环境进行,有时会对记者和被访问者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而专访稿中如果能有机地穿插一些采访现场的描述,要给读者宛如“置身现场”之感,这样才能使专访顿生光辉,或产生撼人的力量。《羊城晚报》记者吴其琅有一次去采访秦怡,在她家中见到:“油漆脱落的小方桌上放着一只煤油炉,锅里煮着清水晃荡的青菜汤;床头,一只半新半旧的皮箱;床上,一件织了一半的毛衣。秦怡边吃着籼米饭,就着酱菜与那锅青菜汤,边与记者交谈,谈她多灾多难的家庭:重病在身的丈夫,精神失常的儿子,繁重不堪的家务„„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她顶住生活的重负,从未停止在电影事业上的不懈追求。”于是,围绕艺术与生活这对矛盾,吴其琅写出了《衣带渐宽终不悔》这篇很有特色,非常撼人心魄的人物专访。[9]

所以,记者要善于带领读者进入现场,进入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典型环境。专访的记者,是受广大读者委托的调查人员、代言人,也是新闻事件中的见证人。记者要把访问的环境烘托出来,让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活动。当记者用“我”的眼睛、耳朵、鼻子等等把读者带进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之中时,读者顿生一种亲切感,并把谈话和环境联系起来思考和理解,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和可读性。

3、注重谈话纪实,突出被访者的真知灼见和有个性特色的语言。

专访,主要写访问的情况与谈话的过程,写现场活动,其中心是一个“访”字。不要注重写事迹,也不要注重写历史背景。访问的主要内容就是谈话,主要表现方法就是纪实。过多的叙述、描写、议论、抒情都是不得体的。

对于采访对象的见解、看法、观点。由于专访针对性很强,被访者也大都是某一方面的权威人物,他们的意见往往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人民日报》发表的对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的专访,就发表了谈老一个重要见解:“要改变对学者的一种传统看法,似乎专家教授都是一些书生,不问窗外事的人。学者应该在沟通信息渠道方面发挥其特长,政府支持、学者参与、企业结合。这样的多行业结合体是使经济起飞和科技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 有性格的人,表现在他们的谈吐上,也是很有特色的。

4、了解对象、尊重对象,与采访对象产生情感共鸣。

好记者+好的采访=成功的采访。

[11]

[10]

十多年前提出的这个观点,对后来科技体制的改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专访的对象往往还是很

如《人民日报》女记者柏生和《文汇报》记者郑重,都以其大量脍炙人口的专访名篇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虽然风格各异,但他们风格形成的基础,都在于对采访对象的透彻了解,充分尊重和有情感共鸣,这是成功采访的奠基石。如果没有这种情感基础,就难以把握人物的精髓,塑造出一个充实的,毫不雷同的人物形象,就难以造出一种意境,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五、结语

“专访”这一名词,在《辞海》中,目前尚无与之相对应的条目。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报纸设立了人物专访专栏,有的报社还组织了专门的采写班子。目的就是为了增强报纸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读者。“最佳的新闻写作包括一整套技巧,它们使事实、概念、思想、感情的发布变得平易流畅、水到渠成”。

[12]

人物专访是通过被采访人物与作者的对话来打动读者,通过典型人物的事迹和言论来体现报纸的指导性,在一定程度上巧妙地起到了舆论导向的作用。专访专访一要专二要访,要专中有访,访出现场感来。既有环境描写,又有肖像的简练勾勒,还要有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人物对话。正如美国著名新闻记者杰克·海顿所说:“要注意访问对象的外表、衣着、语调和举止风貌,这些方面的观察能使访问记增色。”

[13]

如何采写好人物专访是一个值得永远探索的问题,因为采写人物专访往往是处在社会变革的前沿和中心。另外不同的记者,由于自身修养、经验、认识的不同,采写出的人物专访也会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只有不断探索、实践、研讨和总结,才能使新闻业务水平不断提高,使人物专访的采写更上一层楼,写出令读者满意的人物专访,写出无愧于时代和新闻工作者称号的人物专访。

注释:

[1] 林永年 著:《新闻报道形式大全》,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 [2] 林永年 著:《新闻报道形式大全》,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 [3] 刘海贵、尹德刚 著:《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7页 [4](美)约翰·布雷迪著:《采访技巧》,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5]《新闻爱好者》,2005年3月(上半月),第233期,第10页

[6] 蔡栋:《人物专访“问”当先》,选自《写作辅导》,1988年第3期,第8页 [7] 白天祥、刘乃仲、郑保章 编著:《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案例教程》,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8] 刘海贵、尹德刚 著:《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 [9] 刘海贵、尹德刚 著:《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85页 [10]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华社好稿选》,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第170页 [11] 周胜林 主编,张晨、卢冰 著:《新闻采访艺术》,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篇5:法制新闻采写的实战技巧

一、动笔以前做些什么?

1.现在编辑部收到的四不像的文章和让人没法改的文章多,记叙、议论、抒情

一大堆,消息没有导语,通讯没有情节。(以维权促维稳 ——施世庆泾县维权记)(泾县昌桥司法所拟定20条践行核心价值观)(金寨:双河司法所积极帮扶

助社区矫正人员再就业)(我镇社区矫正机构执行首例“禁止令”)(广德公安局:虚假资料骗贷款,银行系统请当心)。新闻五要素即新闻5W,指一则新闻报道必须具备的五个基本因素,分别为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因(why)、何人(who)。这是新闻中不可缺少的五个方面,是对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2.如果确定动笔前写消息,要符合消息的所有特征,迅速而简洁地叙述最近发

生的事情,时间性强。要写好消息,注意3点:A所掌握的素材是新近发生的;B把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材料放在最前面;(老人试用医疗器械晕厥

调解员巧用法理平纠纷)C寓己见于叙述之中,禁绝议论,文字洗练,篇幅短小,600~800字即可。这3点做到了,就可以说就像一条消息了。(巧用公证为残疾人解忧)

确定写通讯也要做到3点:A所掌握的素材能挖掘出某种体现时代特征的主题;《捍卫安宁甚于生命》)B手中有构成具体画面的的材料,(省律协妇女维权个人《我为四起惊世大案做鉴证》,特别是工作通讯,(开拓调解新领域

释放“大调解”新活力),工作味太浓,没有生动细节;C在坚持真实性的前提下,借鉴文学表现手法。通讯的基本特征是准确再现特定人物、事物、景物形象以反映当前社会生活,时间性不强,但所描述的人物,事物必须能反映当今时代特征。

二、怎样写好稿件? 讲标题

*标题制作,成为编辑的最主要的工作,好的标题不仅令编辑眼前一亮,更是引起读者兴趣的“药引子”;标题存在的通常问题,太长、苍白、不够准确、工作味太浓。(巢湖监狱开展执法执纪暨“约束自我、守住底线、清正廉洁”主题教育承诺签名活动)33个字,“马鞍山交警一大队„„”31个字,“凤阳县在新《刑诉法》实施后为首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28个字,“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化解交通事故纠纷——和县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作用日益明显”,“宿松县复兴派出所:加强农村警务建设 增强综合实战能力”(工作味太浓、老套)。“社区服刑也能收监 ——记我市新年首例社区矫正人员被收监执行”(消息通讯混淆)。

*标题要抓人、要形象生动、要高度凝练、要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狱警送刑释罪犯回家》、《姜大妈捧回政府建议奖》、《申请法援也可货比三家》。《蜀山监狱一刑释人员出狱后自办企业回馈社会》(刑释解教人员过渡性安置基地在芜湖成立),《狱中苦学技术 刑释回馈社会》。《酒后捅死好心村友 潜逃11年回乡自首》《亡命天涯十一年》。当然也不能哗众取宠,以偏概全。讲开头

*来稿的开头普遍不抓人,还是工作味太浓,大话套话多,让人没有兴趣读下去,总喜欢为了什么,为了什么„„开头。(开拓调解新领域

释放“大调解”新活力)。好的开头就像穿着一件时装,引人注目。

*把最重要、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内容放到导语里面,找准“主要矛盾”。《姜大妈捧回政府建议奖》。《和谐号两小时飞到武汉》(合肥至武汉动车开通)。消息导语的散文化。讲内容

*有华丽的外表,还要有实质性的内瓤,不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消息体裁内容要详实,但也要删繁就简,找准“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讯体裁,要选取最生动感人的细节和素材打动读者。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孙厅长的的3次落泪,抗击非典。《5000罪犯大转移》、《捍卫安宁 甚于生命》曹发贵事迹,被害场面、壮观送葬场面,获全省重大典型宣传2等奖;吴其详《先锋警察 热血铸魂》,刑满释放人员去苏州看望;赵玉中《传递法律温情的使者》(一位妇女带着坐船老母鸡感谢赵玉中,残疾人做布鞋送他,出租车司机送她女儿高考)。具体实例:《合肥公证员将走进社区化解纠纷》

三、采写中的素质磨练

1.要学会发现,从司空见惯的日常工作中发现新闻,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找到 新闻眼、找到新闻点”。(我们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视角独特,吹尽黄沙始见金,发现他在所在行业和领域里的重大意义。监狱局服刑人员减刑听证会,服刑人员选举;我省律师组团服务中博会;2005年11月,参加全省新闻媒体现场短新闻大赛,《绿色大圩诠释都市农业新感念》获第二名。法援中心需要援助;芜湖大清监狱。《合肥勇士血洒四川雅安》推出了一个英雄,登上了2009年安徽省见义勇为个人。

2.要带着激情去写作才有好作品。工作要有激情才能做好,文章要有激情才能

写好,李白斗酒诗百篇,不能无病呻吟,不能坐家空想,不要堆砌辞藻。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5000罪犯大转移》采访司法厅厅长孙建新、武警总队长夏鹤,安徽省委副书记张平,《亲历毒贩大押解》,《绿色家园保卫战》。曹发贵事迹,被害场面、壮观送葬场面,感动之下写出《捍卫安宁 甚于生命》获全省重大典型宣传2等奖;吴其详《先锋警察 热血铸魂》,刑满释放人员去苏州看望;赵玉中《传递法律温情的使者》。要选取最生动感人的细节和素材打动读者。

四、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写会议新闻应该注意什么。不要就会议报道写会议报道,要从中找出亮点,会议内容简要表述,甚至一笔带过。选取角度,不怕以偏概全。商报外商在皖难觅会英语律师。英国一家金融集团到安徽找律师,结果找不到能直接用英语交流、对话的律师。安徽省第四届律师论坛上,安徽省司法厅厅长孙建新告诫安徽律师,我省律师行业虽发展迅速,但已面临“狼来了”的局面。“领导很生气,问题很严重”。

2、写工作简讯需要注意什么。不要把举措一二三四五六七全部罗列出来,可以

简单例举,或者说:这些措施包括„„好的经验介绍,要有个新近的由头。(泾县昌桥司法所拟定20条践行核心价值观)、(黟县红星乡,律师考核)

3、发图片新闻需要注意什么。不要拍领导讲话,不要拍会议场景,要有生动画

面。文字不要太多,要以图说明。(图片旌德)

4、活动稿件注意什么。不要把领导名字罗列出来。活动简单的可写个简讯,活

动生动感人的,可写成特写。或拍成照片更有冲击力。《大墙涌动母爱潮》。

5、一定要注意时效(杜集区司法局坚持“法律六进”

促社会和谐);要注意送审保密。肖作新狱中情况,安庆监狱抓逃犯细节涉密等。

6、注意法治报道中的常见错误。把劳教人员当成服刑人员,把法律服务工作者 当成律师。五、本报简介

上一篇:青县重镇西街小学今年毕业班工作总结下一篇:监控维护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