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探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的德育

摘要:兴盛于19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传统教育的近代转型之路,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德育的变动萌新。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主要包括洋务学堂、出洋留学生教育、教会学校这三种形式。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的德育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及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德育状况的研究对于厘清晚清新式学校中的德育状况,丰富中国近代思想道德教育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方法及跨学科分析的方法,基于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德育开展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探讨了洋务运动时期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变动及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德育观,归纳概括了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的德育目标、内容及方法。对于德育目标,洋务学堂中德育教化的目的在于涵养学生的传统儒家伦理道德,使学生明义知礼,避免因学西学而沾染外洋风气;出洋留学生德育教化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传统儒家伦理所倡导的道德品质从而成为大清顺民,避免学生在外洋学习数典忘祖;教会学校中的道德教育以宣传宗教要道为目的,注重学生宗教美德的养成。对于德育内容,洋务学堂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的敦促、对学生敦厚品行的要求、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引导、对学生健康起居作息养成的引导;针对出洋留学生的德育内容更加注重忠孝爱国、尊君亲上的教育和牢记本国规矩的教育;教会学校的德育内容主要围绕宗教教义进行,注重涵养学生的宗教美德;注重文体教育,引导学生德育智育协调发展。对于德育方法,洋务学堂的德育方法包括发挥学堂监督及教习的德育引导作用、以功过册及学行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通过学堂学规条例及祭祀仪式的形式进行德育引导这三种形式;针对出洋留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出洋留学生监督的德育引导和美国教师及住宿家庭的德育引导这两种方法来实现;教会学校的德育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宗教教规及学校规制来进行德育、通过教会学校教师发挥德育引导的作用,通过宗教仪式来进行德育引导这三种方法。

关键词:洋务运动;德育;新式教育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中德育开展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基础:“制内御夷”,洋务派出东方

1.1.1 政策支持:“借师助剿”、“师夷长技”政策的制定

1.1.2 政治保证:‘洋务新政’政治势力登上晚清舞台

第二节 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新社会阶层出现

1.2.1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2.2 中国社会新阶级的产生

第三节 文化变迁:西风东渐,浸染古老帝国

1.3.1 西方传教士来华及教会学校的创办

1.3.2 洋务新式学堂的创立

1.3.3 报刊、西书的传播与出版业的发展

1.3.4 洋务官员及出洋留学生海外见闻的广泛传播促进传统观念的松动

第二章 洋务运动时期道德价值观念变动及中体西用德育观

第一节 洋务运动时期“夷夏之辩”“德上艺下”价值观念的松动

2.1.1 从“夷夏之辩”到“师夷长技”

2.1.2 从“德上艺下”到“德艺并重”

第二节 洋务派“中体西用”的德育观

2.2.1 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起源及影响

2.2.2 中体西用德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劝学篇》

第三章 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的德育内容

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德育内容

3.1.1 洋务学堂的德育目标及教材

3.1.2 洋务学堂中道德教育的变与不变

第二节 针对出洋留学生的德育内容

3.2.1 针对出洋留学生德育的目标及特色

3.2.2 针对出洋留学生德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3.2.3 洋务学堂及出洋留学生教育中德育“变”与“不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中的教育目标及德育内容

3.3.1 教会学校教育目标的宗教色彩

3.3.2 教会学校德育的宗教内容灌输

第四章 洋务运动时期新式教育的德育方法

第一节 洋务学堂的德育方法

4.1.1 学堂监督及教习的德育引导

4.1.2 通过功过册、学行记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

4.1.3 学堂学规条例及祭祀仪式的德育引导作用

第二节 针对出洋留学生的德育方法

4.2.1 留学生监督的德育引导

4.2.2 美国教师及住宿家庭的德育引导

第三节 教会学校中的德育方法

4.3.1 宗教教规及学校规制的德育引导

4.3.2 教会学校教师的德育引导

4.3.3 宗教仪式及课余组织活动的德育引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海峡两岸体育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中职电子商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