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家风

2024-05-07

新时代新家风(精选8篇)

篇1:新时代新家风

《家风传承》观后感:新时代更需传承

好家风

“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近日,央视网发布公益微视频《家风传承》,通过三个平凡而又感人故事,还原了总书记所倡导的“家风传承”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听到“家”这个字,总会让人产生一丝悸动,好似一份难以言说的情愫在心间流淌,正如古人的这些诗句一般,饱含着人们对家浓郁的情感、强烈的思念。

总书记曾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确,对人们而言,家既是出生、记事、成长的地方,也是接受养育、学会做人、走向社会的“始发站”。尤其是家庭美德、良好风尚的形成,更是人们融入社会、走向成功最为仰仗的“注册资本”。可以说,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家风都是堂“必修”。

涵养好家风,要传承家庭的风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作为最小、最基本的群体单元,家庭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连接起一个个关键的节点,绘就出一块块细密的网格,让世界紧紧相连、牢不可破。而家风,更是社会公共美德、精神文明的微观体现,唯有家风好,千家万户才会好,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安定、民族才能兴盛,正应了那句“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由此可见,我们要重视家的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不仅要凝炼好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样的基本美德,更要将好的家风、好的风骨发扬光大,以“小家庭”的美满祥和促成社会“大家庭”的幸福和睦。

涵养好家风,要吸收先进的文化。中华民族是开放的民族,包容的民族,更是善于学习的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吸收着外界精华、融入着时代元素,以更深沉、更伟岸、更璀璨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人的家风建设更是如此,在保持并传承好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同时,不断吸收、扩充着家文化的底蕴与内涵,让新时代家风在共性与个性中开辟新思想、扩充新理念,而这也更凸显家风积淀的重要性。时下,新时代伴生大量的新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如何取舍、辨别,着实不易,但良好的家教、卓越的家风让我们独具慧眼、意志坚定,不断汲取着优秀的时代元素,让家文化的内涵与理念得到进一步升华。

涵养好家风,要接受终生的洗礼。良好的家风唯有不断地践行,方能得到良久的保持。不可否认,社会是个“大染缸”,既可以为人添上靓丽的色彩,也可以抹上难以擦除的污迹,一得一失、一取一舍,全在一念之间。而好的家风,正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风向标”,为我们每一次的抉择、每一次的迷茫举旗定向。所以我们要珍视家风的精神洗礼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朝着更为积极、更有活力、更具动能的目标奋进。同时,我们不仅要传承好家风中的优秀品质、先进元素,做到正衣冠、知兴替、明得失,更要将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为一体,共同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人民的幸福而努力,让家风发挥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巨大价值。

篇2:新时代新家风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一门良好的家风足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足以纯净一个人的灵魂。在诸般夯正家风的熏陶中,可以让家族人的生命轨迹不致出现偏颇,做人原则也自然会始终恪守中正。自古以来有续传递的家风文化,使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时代秉承“仁义礼智信”的古训,汇聚成中华神州强劲的发展势能,裹挟着时代前行的最强音,浩然向远。

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从我们选择降临在这个家庭的时候,我们就自然的接受了家庭的第一家风,也就是亘古不变筵席家族姓氏。作为传承的第一个家风,姓氏也代表着我们这个家族的韵味,家族的家风,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影响着我们的未来生活。

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辈们在不断的传承和发扬,我们也一样。女就是父母的影子,品行中的真善美,思想上的是非观念,行动的言行一致,待人接物的不卑不亢,诚信友善等等。当然,对对亲人朋友的爱,生活的爱,对自然山川河流之爱,对亲人朋友的爱......尽情释放生命的热情,把快乐和自信带给周围的人,生活的乐趣也会成倍增加和充满希望。

其实,家风并非需要写在纸上,刻在碑上,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舞步烙上家风的印记。我写我的家风,其实就是在写中国给老百姓共有的家风,我们父母身上那种“热爱生活,勤俭度日,律己宽仁,敬老爱幼,无私奉献,家国共爱”的诸多传统优良传统更应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薪火传承下去。

因此,牢记父母的诸多教诲,不背典忘祖,不混沌人生,修行好自我,教育好后代,才是我们每个将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家风。正如先哲林则徐所撰写的家训“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所言那样,孝爹娘,睦兄弟,疼子女,爱家庭才是最好的务实家风。

篇3:新时代的新儒商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次美国总统华盛顿对自己的秘书说:“我不太明白, 英国很多阶层的男士都可以叫绅士, 官员可以叫绅士, 律师可以叫绅士, 医生可以叫绅士, 商人可以叫绅士, 甚至无业的人也可以叫绅士, 贵族里有绅士, 贫民里也有绅士, 为什么这么多人, 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叫绅士?你去帮我打听一下, 绅士到底是什么意思。”过了两个多小时, 秘书回来跟华盛顿说“给您查到了, 绅士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要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 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而绅士风度就是西方国家的公众, 特别是英国男性公众所崇尚的基本礼仪规范, 不仅在公众交往中注意自己的仪容举止, 风姿优雅, 给人留下彬彬有礼和富有教养的印象。除此之外, 更重要的是受过“绅士教育”, 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

于是, 我们就不奇怪为什么绅士的概念能够深深地植根于英国人的内心, 也正是这种绅士风度精神铸就了过去数百年来的英国文化的力量和适应能力。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下历练出企业家卓越的品质, 打造出世界级的企业。与之相比,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中国文化, 源远流长, 到今天市场经济的新时代下, 儒家思想依然影响深远, 而中国儒商正是在经商实践中贯穿了儒学的理念, 他们重视道德自律、提倡爱国爱民、明理诚信, 从春秋时期“富而好行其德”的陶朱公范蠡, 到后来的晋商、徽商等商帮组织, 以至现当代的陈嘉庚、李嘉诚、霍英东等大企业家, 无一不在商业界留下佳话, 成为儒商文化的杰出代表。相反, 商人的趋利性并没有改变儒商对真知与道德的追求。

面对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早已不能靠简单的打折促销、节假日搞商场活动等等手段就能获得顾客的信任和追捧, 而是要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企业, 又取决于企业家的思想境界。新商业经济时代下, 越来越需要具有儒商精神的企业家, 即新时代的新儒商。

新儒商精神

有人认为, 商人经商的目的不就是追求利润, 而且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提倡儒商精神岂不牺牲了商业效率吗?但是, 这里有一个追求商人个体利益或是局部利益最大化还是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问题。放在社会大环境中, 商人个体不顾公德、不择手段的求利, 乃至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恰是造成商业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效率”似乎是有了, 但就社会而言, 公平却被抛在了一边, 而失去了公平和公正的所谓“效率”, 造成对社会而言是一种灾难, 对企业发展来看却是失去了良性的竞争环境。市场搞乱了, 大家都不按规律办事, 最终不仅得不到最大化的利润, 反而有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不过, 搞乱了的市场也并不总是一滩浑水, 浑水中往往能孕育出新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 就是一个新时代的前进动力。。所谓“君子乾乾, 动心忍性;庸者自扰, 随波逐流。”现实生活中, 平庸之辈只会坐享其成, 弱者徒自怨天尤人, 而真正的强者则善于审时度势, 抓住机遇, 敢为人先, 铸就辉煌。

在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体系中, 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很多成功的商人, 很大程度上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熏陶, 既注重传统道德修养, 又兼具现代企业家风范, 他们能够秉持与全体员工“共患难、同欢乐”的理念, 总能带领企业化危为机, 不断超越新的高度。不仅如此, 身为商人, 他们却能够摒弃重利轻义的经商价值观, 而是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回报社会、爱国爱民。这种新时代下的儒商精神的真实写照, 给“以儒兴商”的儒商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 他们成为了新时代下的新儒商。

所谓新儒商, 即秉持儒家“仁”的思想, 在“五常——仁、义、礼、智、信”的精神的指引下, 诚信经营、以义取利, 同时充分利用西方现代管理技术的商人。更进一步说, 新儒商就是志存高远, 讲诚信, 重道义, 义利结合, 注重休闲养生之道, 勇于竞争和善于竞争, 具有全球化视野和创新精神, 是把中国国学智慧和西方现代管理融合贯通, 追求和谐发展的新一代儒商企业家。

新儒商重视现代商战中的先进理论学习, 同时不忘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挖掘许多恒久的理念, 如诚信、敬业、和谐、仁爱等来规范自己的商业行为和商业伦理, 如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仁、德治、以人为本、处世哲学与修身、忠、信、义等多方面的思想。新儒商由于受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深远影响, 表现在其个人做事风格, 做人原则方面, 通常是加强自身的学习和管理, 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人, 以“修身克己”的精神去感动人, 最终达到好管理和管理好下属。夫子曰:“其身正, 不令则行。”强调个人学习、严于律己更多, 所以, 新儒商通常推崇“做企业、做事先做人”。注重加强管理者自身的学习、修养是很多新儒商企业家追求的目标。

经商总要聚财致富, 新时代的新儒商也不例外。但新儒商以“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相标榜, 强调经商亦应合乎“道义”的原则, 倡导“以义求利”, 创设了“财自道生”、“因义取材”的商业经营理念。

企业的兴衰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决策管理者, 也就是被人们通常称之为企业家, 而企业家精神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重要的一种商业精神现象。面对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 现代企业家在面对如何做大品牌的事情上何去何从?在他们身上, 我们能看出这个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什么品质?

时势孕育“新儒商”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但是新时代下, 像这种为生存而奋斗, 凭经验管理, 靠直觉做事, 敏于行, 纳于言, 拙于思, 目光不长远但富有冒险精神和实干主义的“草莽英雄”, 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时至今日, 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市场法规健全完善、公众素质不断提高的全新时代, 更多具有远见卓识的商人正逐渐将文化、道义和商业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形成了适应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儒商文化。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 儒家文化在中国家喻户晓, 根深蒂固, 因此, 以儒家的社会伦理道德和处世哲学为内容, 就成为了商家主要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是每个时代大多数人的认同基础。

在现代商业领域, 企业的发展通常与创新有关, 而创新首先表现在经营管理模式上, 谁能率先发现和掌握市场规律、把握机遇, 谁就能抢占企业发展的主动权。而善于参与竞争, 用于开拓创新正是现代儒商的必备素质。

而对中国商人, 甚至东方商人来说, 儒商是所有商人的最高境界。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儒商能够把两件最不容易做好的事做得非常出色:第一, 守住自己的产业, 不会关门倒闭;第二, 把小生意越做越大, 变成资产滚雪球式的大买卖。这其中就是拿儒家的道理经商, 把孔子的哲学思想运用在商业领域, 即儒商。真正的儒商, 不会张口闭口都是《论语》中的之乎者也, 但是无论经商还是做人, 他们都透着一股子儒家的风范, 诠释出“齐家”的境界, 保证自己的经营不会被任何危机“打垮”。他们也许从未完整地读过一遍《论语》, 却能用难以置信的精神诠释“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

儒商, 跟文化程度有一定关系, 但并不是完全成比例。李嘉诚中学毕业后就在社会上打拼, 按说他的文化程度并不算高, 但是他却是一个出色的儒商。他不仅平时喜欢读书, 还将书里的学问应用到商业实践中, 使自己明大势、懂规律, 具有一流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尤其擅长对于时机的把握。每次稍纵即逝的机会, 他都能正确地把握住, 这样的人做到“华人首富”也是很正常的事。

在现代商场上, 商人与商人之间角逐的不仅是经济实力, 更重要的是包括智、勇、仁、强等在内的整个商业文化。目前, 中国的企业家很多在提倡“内圣外王”的理念和实践, 说到底, 这样的做法就是要对内对外实施文化征服。所以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一名杰出的思想家!这一点都不为过。而中国目前大多数的企业家之所以遭遇到了天花板, 无法突破到更大的空间, 最根本就是自身能力瓶颈的制约, 而制约能力的根本因素就是企业家本人的思维瓶颈或者是思想瓶颈, 甚至有的时候, 这样的瓶颈很难通过学习实现突破!

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可以算得上是新时代下的新儒商的代表。在40岁以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科研人员, 借着改革的东风和20多年的打拼, 他将联想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电脑公司。在事业到达顶峰后, 柳传志做出了儒商的高姿态:毅然卸任董事局主席职务, 低调地淡出人们的视线。在2008年年底, 当IT业遭遇全球金融危机时, 柳传志毅然选择重新出山担任董事长, 以拯救危机中的联想。不管是急流勇退, 还是王者归来, 柳传志都以行为诠释着一个“儒商”的根本理念:我是船长, 我要保证我的船不会沉没。

这一榜样型的做法, 可以说是给中国千千万万个经商人做了一个新儒商的做好示范。而事实上, 目前的中国不缺少品牌, 但却非常缺少打造成世界品牌的能力, 东西再好, 没有一个响当当的能被别人普遍认可的品牌形象, 而要来谈进一步做大做强, 未免有些自欺欺人, 可是再肥硕的种子, 如果没有肥沃的土壤, 也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唱“空城计”的人, 虽然得到了暂时的安全, 但长期的发展又从何谈起呢?拿什么来维护企业品牌?

产品即人品, 商道即人道。走在21世纪的康庄大道上, 人类依然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 不过, 时势已经孕育出了新的儒商文化, 已经搭好了中国儒商成长的大舞台, 而迫切需要的是更多的有志向的新儒商的尽情挥洒······

现代商业的文化传承

21世纪注定是儒商的世纪。这个时代, 每个从商的人都应该将儒家传统理念和现代管理经验结合起来, 从普通的生意人成长为干大事业的儒商。但是, 有些生意人通常抱有这样的看法:我承认儒商是很牛, 境界也很高, 但是我现在小生意干得不错、日子也很滋润, 凭什么要做儒商?

试想, 如果不成为儒商, 商业风险是否会很大?普通商人能赚到钱, 但是通常守不住财:能把企业搞得有声有色, 但不知道如何做大。儒商却可以“一石二鸟”地解决这两大困扰中小企业经营的难题, 兼而做到名利双收。

事实上, 也只有先做到了名利双收, 才能谈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作为企业的领头人, 在名利双收的前提下, 个人品质、品格和品味就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乎天文, 以查时变;关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在今天“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创意时代, 在以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新一轮创业中, 呼唤着这种顶天立地的创业品格、创业气度, 期待涌现出更多善于把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的“新儒商”。马云是个文化人, 他就把知识的力量、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他重视企业文化, 在阿里巴巴成立初期, 马云就开始用文化为企业打下根基。后来, 便有了“六脉神剑”, 即“客户第一”、“拥抱变化”、“团队合作”、“诚信”、“激情”、“敬业”六条价值观。与众不同的是, 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不仅仅停留在宣传教育的层面, 而且落实在管理制度中。马云倡导简单的企业文化, 使文化落地, 成为执行本身, 形成有远见、有内涵、有创意的执行。文化当然不会开口说话, 却要会说话的人将其“盘活”。

马云的成功我们都有目共睹, 当然同时涌现企业界的名人还有很多, 潘石屹, 任志强, 冯仑······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简单的企业文化, 却折射出一个具有新儒商精神的现代企业家形象。这种企业家精神的产生, 绝对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不仅有必然的联系, 而且有它存在的现实意义。

只有关乎人文的企业家, 才能给经济运行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 使文化资源转变为更多的经济价值, 实现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 做到源于经济又高于经济、源于文化又高于文化, 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相比于传统计划经济里, 没有提供一套适应市场经济使用的道德规范, 相反, 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如贿赂, 滥用职权, 腐败等。那么, 市场经济条件下, 中国企业家精神中的道德特征, 除了要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道德引导外, 还要从儒家伦理中寻找文化动力。中国文化, 尤其是儒家伦理, 完全可以孕育和培养出具备中国特色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当然, 这也需要企业家本身的自觉, 自省, 自律与自修。从社会环境上, 也需要创造更好的条件如培训、考核、引导、激励和创造舆论等。

篇4:新时代家风传承靠什么?

那么,中华民族优良的家风传统在新时代怎样传承,具体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本期我们特邀几位专家、学者就此问题展开讨论。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赵忠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

家风也可以称为家庭文化,它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跟家庭、家族的贫穷与富有、社会地位高低没有关系。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其言行举止必定要带有这个家庭家风的特征,自觉不自觉地朝着家庭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良好的家风可以使家人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不良的家风会引导家人走向歧路。

当今是开放的社会,孩子生存环境中变数越来越多,而且难以预测和控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每个孩子都必须经历的三道“加工工序”,家庭教育作为第一道工序是给孩子“打底色”,至关重要。底色打得正,以后遇到不良的影响也不会出格;而底色打得不正,以后想再更改是很难的。

孩子不是被动地接受家长随心所欲的管理、培养、教育、塑造,而是在跟家长积极互动的过程中成长发展的。完全依靠家长的权威、权势,对孩子实施单向的、强制性的教育是不成的,必须形成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保证家长和孩子的互动顺利进行。

培养有时代特点的积极的家风,父母要立足家庭,面向社会。树立家风,必须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对未来成员的要求,使家风既有家庭的个性特征,也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父母还要提高分辨、识别、筛选能力,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教育观念有所选择、取舍。要时时刻刻坚持主流的价值取向,不能笼统地把社会上宣扬的东西都搬到家风中来。

家风传承要看父母是否能以身作则、落到实处

吴洪芹 福建省妇联主席

家风是一个家庭里面的风气、风格和风尚,也是一个家庭长期形成的文化和美德的集中体现,是家庭文明的表现,同时也是社会文明的缩影。中华民族有重家教、守家训、振家风的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家教、家风和美德,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一种精神标识。现代人也都该从中吸取精髓。

今年春节期间媒体热播的“潘氏义诊58年”故事,讲的是福州治疗癌症的潘明继老人,在2012年去世之前曾坚持54年,春节时候都带着家人回到老家泉州南安县的乡亲们进行义诊,每年春节给乡亲们义诊成了他给家乡的一个新年礼物。老人过世后,他的子孙依然坚持每年春节都会到乡村里义诊。

潘家义诊的家风就是现代最美家风的一种传承,我们今年将通过第二轮寻找“最美家庭”,把家教、家风、家训送到千家万户,让家风的好声音和正能量不间断传递,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到实处。

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传承

武黎嵩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师、历史学博士

中国古代社会,最根本的结构以“亲缘伦理”为基础。一些名门望族非常注重庭训家教,他们致力于锤炼家庭成员的精神与品德,以求后代不辱祖先、光耀门楣,很多家风与教子故事广为流传,被民众津津乐道,这也成为培养个人道德的原发性起点。

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化为三口之家,甚至夫妻“小两口”,早已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空洞的说教很难让人有直观的感受。如果提到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伟人、多少名人,大家感觉离自己还是有点远,但是老百姓对于本家族的英雄人物、杰出人物一般都有高度认可。

比如“杨”姓,大家都很认可汉代的一位宰相杨震,“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的故事就是由他而来。杨姓后人建“四知堂”作为“廉洁奉公”的标志。所以对于杨姓人而言,干巴巴地讲“礼义廉耻”,他们或许不太认可,但讲“四知堂”,讲杨家的事情,他们会特别认可。再拿我自己来说,我姓武,我的曾祖父是革命烈士,1939年抗战的时候牺牲的。因为我的曾祖父是为国捐躯的,谈到爱国,我就会很有感触。

所以,通过本家族历史人物的典型事迹可以激发现代人的对某种荣誉的认可,从而培养出个人道德的原发性,这是现代家风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

父以学为教,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余世存 著名文化学者,诗人

现在的家风,应该是上一代人或者一个家族成员互动所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传统所谓的老祖宗给了几条要我们集体遵守的训示。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必须看到这是一个正常的变化。

无论是名门望族还是普通人的家风、家教,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这种家庭的传统决定了一个人走向社会立身处世的状态。

今天,很多家庭都说让孩子平平安安过普通日子就好。但像民国时代宋氏家族,宋耀如觉得以中国的状态,孩子成才就不能给他们一个普通标准,而是要成为一个杰出人才,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所以他培养的三个女儿、三个儿子都非常的出名,比如说宋蔼龄、宋美龄、宋庆龄三姐妹都是史上知名人物,三个儿子也都了不起。这,就是一种成功的家教。

今年春节,我在大理一个客栈里偶遇梁漱溟先生的儿子梁培恕一家,感觉八十多岁的老先生身上就有一种气质,让我觉得在他身上能看到他们家族的那种血脉,当时在客栈的很多年轻朋友都感叹地说,在梁家人身上能感觉到那种很正直的东西,还有很清贵的东西,这跟一般世俗中人是判然有别的。

那么,这种传统的家风、家教有什么值得今天人学习的?我想,应该叫“父以学为教”。具体是说,我们要给孩子树立一个什么样榜样,或者让孩子享受到什么好的教育,我们自身也要在人生社会当中要不断地去学习,或者给他提供一个最好的环境。

好的家风、家教能够传承下去,首先在于家长们自身。一个对自己的身心面貌负责的家长,在孩子面前也应该是有信心的,一定会给孩子一个良性的教育;而听任自己的孩子受社会的污染或者学校的影响,这样的家长,生命能量很低,在孩子面前是起不了很大作用的。

篇5:新时代新家风

同志们: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激励子孙后代增强家国情怀,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才”。奋进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良好家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不同场合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他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并特别强调,“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他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再次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希望大家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严格家教、严明家规、严肃家风,真正管好亲属和身边人,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着特殊启示和现实意义。

注重家庭,关键是要树德立威。每个人都是从家庭走上社会舞台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家庭建设既是义务也是责任。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因为“国”与“家”密不可分。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唯有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传统家庭美德,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可以不操持具体家务,但绝不能疏忽家庭大事;可以不过问家人的私密事项,但绝不能放纵其错误言行;可以忽略家人的生活小节,但绝不能放过其触碰公权的小事。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注重家庭的含义,不仅仅在于能够正确处理好“小家”与“大家”的关系,做到先“大家”后“小家”、为“大家”舍“小家”,具有高尚的家国情怀,更为重要的还有引领家庭成员思想政治建设,切实担起家长之责。当家,就要立起传统美德之威;管家,就要确保家人的德行守正。有些贪官在忏悔中坦承,对家人教育管理很失败,没有管好家庭。“大丈夫难治刁妻宁子”,皆因自身有软肋。“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管好亲属和身边人,根本在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管好自己,管住权力,公权不为私情左右,自然可以大大减少家庭成员滑向深渊的风险。因此,在家庭建设中,党员干部既要做到自己严格遵守纪法要求,以身作则,保持自身清正廉洁,也要给家人定下规矩,与家人共建家庭“防腐堡垒”。

注重家教,核心是传德立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承传统美德,立起为人处世的“铁规矩”。经验教训表明,凡事都能首先把规矩挺在前头的人,人生之路就顺畅得多。“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家庭成员之间往往价值观相近、切身利益相同、兴趣爱好相投,彼此润物细无声般地被熏染与同化。孩子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庭教育,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回忆说:“我从小就看我妈妈给我买的小人书《岳飞传》,有十几本,其中一本就是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在我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很深。”这启示我们:作为父母和家长,尤其是党员干部,应该善于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品德,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贡献社会。

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既要引导孩子读好有字书,更要善于读好无字书,尤其是父母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细微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进行无声教育,为子女树立人生的样板。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只有毕生,没有毕业,在孩子成长历程中,发挥着奠基作用。家庭教育固然应从娃娃抓起,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但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娃娃,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是受教育者,都应该与时俱进地接受教育,在家庭成员中持续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不断提高人们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注重家风,根本是弘德立志。要坚持把增强家国情怀,立志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作为家风的基本内容。家风通常包括家德、家规、家训和家谱等内容,是一个家庭长久传承并秉持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体现为一种特定的家庭文化和道德氛围,是家庭的灵魂。从一定意义上讲,家风常常影响家庭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家庭成员能走多远、行多稳、飞多高。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好的家教家风、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于端正孩子品性、帮助其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1年10月15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给适逢88岁“米寿”的父亲习仲勋写了一封情深意切、大义微言的“拜寿信”:“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习仲勋的夫人齐心说:“这封信,既是近平本人并代表儿女们对父亲真实情感的流露,也是一个革命后代继承先辈精神的誓言。”这样的好家风,既浸润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打上了“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特有的党性原则及政治烙印;既秉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家庭、子女、名利、权力问题上所普遍持有的态度,又具有以习仲勋为代表的习家所特有的个性特征,无疑一直熏陶、孕育和影响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行事风格。

党员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尤其要看到,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家都是展示党的形象的“窗口”,大家有责任、有义务擦亮这个“窗口”,为党争光,为国添彩。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向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同志那样,严格要求亲属子女,教育他们弘扬爱国为民、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文明守信、自强自立等优良传统,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不仅能打造为干事创业加油鼓劲的幸福港湾,而且可以使社会政治生态更加山清水秀。只要全党同志坚持注重家风建设,学传统、正家风、作表率,党风政风就有了良好开端和新的起点。

篇6:新时代新家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新时代的国风与家风戴兆国冯友兰在《贞元六书》中曾论厦中国的国风。他在谈论抗战的未来时,指出中国面对日本的侵略,保特着“退而不溃”的态势。在局部上中国面临着失败,但是却永未被敌人所破。无论是军队还是人民都是如此。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这样的组织力,源于中国人的道德力。这种道德力构成了中国的国风。因为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中国注定立于不败之地。

具体而言,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儒家和墨家的严肃表现在,对家国和各种民间组织的信心。中国人走到哪里都能够以中国人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不被外邦人所欺凌,这是儒家和墨家的积极精神。道家的超脱又能够让中国人在许多事情上放得下来,满不在乎。积极的严肃的精神是负责任的担当,超脱则是能够放下的担当。这样的国风几千年延续下来,形成强大的民族心理和坚韧的民族性格,使得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于消沉。这样的国风促使中国人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也迎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更迎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面对激烈竞争的时代,中国人在传统国风的感召下,勇于改革创新,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当然,维系优良的传统国风,我们还需要建设优良的家风。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国风的形成必然依赖于家风的建设。

家庭是社会的最为基本的细胞。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任何时代的家庭都需要一种普遍的家庭道德。传统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的家庭道德就是这一类。孝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纽带。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古人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但是,只要每一个人在家庭中尽到孝亲、在社会上尽到忠诚的职责,两者就可以得到统一。因为这是家风最为基本的要求。一个孝老爱亲的人多半也是有利于社会的人,一个忠诚于民族和国家事业的人多半是大孝于家庭之人。家风的最为普遍的道德要求是形成优良国风的基础。

时代变迁带采了家庭结构的改变,家风自然也就会发生变化。新时代的家风自然要脱去传统社会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压迫和苛责。随着现代中国大家族制度的解体,三从四德之类的传统家风就不再适应时代,而要代之以民主、平等、和谐的家风。传统家庭依靠家长的权威加以管理,现代家庭则依赖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彼此平等交流,共同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家庭中的长辈和晚辈、平辈之间需要保持平等对话的关系,在家庭具体事务上要具体协商。目前中国家庭中最为重要的是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对孩子的教育。不要让老人空巢,不要让孩子留守,这是当前家庭最为重要的职责,也是好的家风的最为突出的标志。可能有人会说,外出打工、工作繁忙、工作特殊等等都会导致一些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困难。但是,我们应该深知,一个总是不完满的家庭,往往就是有缺陷的家庭,就是家风有问题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没有好的家风,就会失去对家庭道德的遵守,就可能给家庭成员的`发展带来自面的影响,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古人说,家和万事兴。当家庭出现了问题,当家风不醇正,一个人的事业也是不完美的。我们与其追求一种破碎的“成功”事业,做一个不完整的“成功”人士,还不如坚守一份家庭的温暖,为社会贡献一个安宁的港湾。当一个个家在平静中度过岁月,作为大家的国也就会稳定如初。

家风影响国风,国风也影响甚至决定家风。家风是从社会各个方面和角度吹出的人情之风。当人人走出家庭,带着家的温暖,装着家的期盼,怀着家的未来,为社会奉献自己的才智,一个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民族国家就一定能够建成。国风中的道德力能够影响家风,家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国风。当国家政风清明、学风向上、文风大振,民风一定醇美,家风也就会醇正。光明清正的国风,醇美和谐的家风,应该是我们盼望的时代之风。

(取材于2月13日《中国文化报》)

6.关于中国的“国风”,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国风蕴含着强大的道德力,所以抗战时中国军民能够保持组织力,中国注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B.中国的国风既有儒家墨家的严肃,又有道家的超脱,二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国民勇于负责任的担当精神。

C.中国人能够面对任何艰难困厄而不至于消沉,与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国风新形成的强大民族心理和坚韧民族性格密切相关。

D.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中国人创造出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动容的新的时代,这与传统国风的感召密不可分。

7.对新时代的“家风”建设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的家风建设需要对传统的家庭道德加以继承,中国人所提倡的孝老爱亲就是一种最重要的家庭道德。

B.新时代的家风要脱去封建家长制度下的压迫和苛责,要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彼此平等交流来建设。

C.目前好的家风最为突出的标志是对老年人的关心和对孩子的教育,不让老人空巢,不让孩子留守。

D.没有好的家风,就会失去对家庭道德的遵守,不仅可能影响家庭成员的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风的形成依赖于家风的建设,国风中的道德力也能够影响家风,后者正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B.一个人在家中尽孝,在社会上尽忠,这是家风最为基本的要求,而这一要求恰恰是形成优良国风的基础。

C.外出打工、工作繁忙、工作特殊等使一些家庭无法照顾老人和孩子,从而导致家庭有缺陷,家风有问题。

D.作者认为,如果能坚守一份家庭的温暖,为社会贡献一个安宁的港湾,就可以算得上“完整”的成功人士。

试题答案:

6. B(积极的严肃的精神是负责任的担当,超脱则是能够放下的担当)

7. A(新时代家风建设继承的应是普遍的家庭道德,而不是传统的家庭道德,文中也没提“最重要”)

篇7:传立家风家训争做时代新人作文

孩子没有睡觉。子曰:“弟子入则孝,代代相传”也成了我们行动的指挥棒 ,勤俭持家,看重亲情。”

家风主要是教育后人成为栋梁之才,然做人必先学孝,羔羊尚且跪乳。” 为人子要孝顺尊敬父亲,为人父要关爱教育儿子、无字的典籍。

人间自有真情在。年轻妈妈满脸的疲惫瞬间化成世间最美的笑容,人间的真情与天伦之乐的幸福展露无遗。

篇8:新媒体开启营销新时代

之前营销的信息传播是单向的, 新媒体的特点则是数字化和互动, 尤其是最近几年Facebood和Twitter这类社交网站更是带来了传播信息的网状互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对传统营销理论和营销方法的冲击是毋庸置疑的。

一、新媒体的营销创新

在新媒体带来巨大革新的年代, 营销思维也迎来了巨大的改变, 不再仅仅要求覆盖量, 更多的注重营销的体验性、沟通性、差异性、创造性和关联性。其中最具革新性的是, 新媒体营销具有“卷入式特征”, 即通过一系列的互动让受众尝试卷入互动。

视频媒体、微博、社区SNS网站、数字户外媒体等等带来新媒体时代的创新营销, 并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据艾瑞咨询监测数据显示, 仅微博这一新媒体目前的用户渗透率就达到了36.9%, 这些新兴媒体正被越来越多的用户关注和使用。

现在, 每个人都是信息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例如亚马逊这样的网站, 可以通过前期顾客的点评, 让后来的消费者得到更多信息, 这可以带动未来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而且网站在这种互动过程当中可以对大量客户信息进行更精准的分析。借助于新媒体的发展, 每个社会人都成为一个媒体, 填鸭式强迫营销已很难奏效, 社区式的“湿营销”正在成为品牌传播的新趋势。

二、新媒体的营销优势

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的研究, 广告主对于数字新媒体的运作历程, 从2005年、2006年的谨慎尝试、补位传播, 到2007年的积极试水、围捕碎片化人群, 到2009年归位、整合, 再到2010年对新媒体的精耕细作, 经历了一轮新的整合。现在连很传统的制造型企业都在反思其营销模式, 营销传播活动可能都会以互联网为了核心重新整合。

新媒体在企业营销推广中的地位在上升, 对这个观点, 高达7层的广告主表示认可, 互联网则在其中占据了首要地位, 他们认为数字营销是未来营销的主流之一, 企业需要布局。

新媒体使品牌传播和品牌建构更加精准有效。新媒体的“精准”, 使得它可以大胆地宣布“按效果”收取广告费用, 这在传统媒体的品牌传播中几乎不可为。企业选择新媒体构建品牌, 新媒体在帮助企业构建品牌的同时, 也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经营, 出现了“新媒体与电子商务的融合”。

新媒体使得与消费者沟通的互动性增强, 有利于取得更有效的传播效果。在这个崇尚体验、参与和个性化的时代, 新媒体营销迎合了现代营销观念的宗旨, 与消费者的沟通更加便捷, 更容易构建关系营销, 使得精确营销和数据库营销成为可能, 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容易得到满足, 从而获得更好的营销传播效果。

新媒体使事例营销传播的手段多样化。新媒体的营销传播中, 口碑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数据库营销、公众传播、精准营销、形象营销等等各具特色, 企业只有对上述营销手段进行整合, 才能实现营销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所以, 在新媒体的平台上, 整合营销传播更加复杂化, 其实现手段也更加多样化。

三、新旧媒体的营销整合

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 但这并不代表传统媒体就要退出历史舞台。相反, 新媒体可以通过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做到优势互补, 整合现有传播资源, 拓展现有传播渠道, 从而促成整合营销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从2010年末我国几大电视媒体的招标数字来看, 央视的增长是16%, 江苏卫视是37%, 湖南卫视则高达67.7%。这些数字是极具指标意义与参考价值的, 它们代表着在广告主的广告投放中电视媒体的力量。

虽然业界关于新旧媒体争夺市场, 传统媒体日薄西山的言论一直存在, 但是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发展仍然让人充满期待和信心, 尤其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品牌力以及传播力, 仍然具备巨大的优势。伴随着我国本土品牌的不断发展与成熟、三四线城市的经济崛起, 电视媒体在营销传播上的传统优势仍在继续。

三、“全媒体营销”时代的开创

“全媒体营销”是利用整合性的媒体进行营销, 例如电视、广播、报纸阅读、互联网、移动媒体等等, 利用整合的媒体平台展开的营销, 完全利用新媒体的属性进行, 比如分离、互动、激发受众的全面参与、病毒营销、群体扩散、意见领袖营销等等, 使受众在一个全形态、全媒体的环境之中可以接受到相关的营销信息, 营销可以重新实现科学化、大规模的信息搜集与控制, 同时也可以获得全方位的消费者信息反馈。“全媒体营销”需要利用新技术, 开展大量的数据监测与观察, 并要对用户实时的感应与回应, 提供消费者主动反馈的信息平台。

上一篇:幼儿园幼小衔接计划下一篇:七年知青岁月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