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老王》教学反思

2024-04-22

公开课《老王》教学反思(通用15篇)

篇1:公开课《老王》教学反思

11月8日,我参加了组里的上公开课活动,我上了一堂公开课《老王》。

在这堂课上我坚持两个原则:

1、体现洋思的理念。

2、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前后知识联系,适当地进行德育渗透。

一、课堂45分钟内容环环相扣,十分紧凑

同学们充分利用时间思考、回答,学生情绪高涨,气氛十分活跃。一堂课紧张而有序。下课后同学们反映收获很大。无论是洋思也好、新课标也好,不管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其实都要体现“懂”、“会”、“用”三个层次。

二、在备课和设计课时贴近学生的实际非常重要

这样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无论生活中的实例还是我们所学的课文内容俯拾皆是。如:

1、课前的导入环节,我请了两位同学,(其中一位是德育委员)小结上周加入红十字会和为奎屯市三中丁俊同学捐款情况,学生很自然地归结到人道主义和关爱不幸者,这一主题上。

2、延伸拓展部分让学生谈一谈你是怎样对待不幸者的。

3小结引用前面所学的课文〈〈大道之行也〉〉中的句子,“矜、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让我们共创和谐社会。

三、这节课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同时也提出了不足之处:写作背景不宜千篇一律全在进行新课前进行,若在课文精彩片断也是最感人的场面,老王在临终前给作者杨绛送香油和大鸡蛋。如果在这里介绍文革的背景,知道那个时代香油和鸡蛋的珍贵,才能理解作者愧疚的原因。在如学生归纳问题时,必须指出在第几页、哪一行,让全班同学都掌握。

篇2:公开课《老王》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发表有独创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如何细致刻画人物形象;学会善待他人。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瞎眼的乞丐向大文学家雨果乞讨,他便在乞丐面前的纸牌上写了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于是,被感动的路人纷纷把钱放入乞丐的铁罐......。

多美的诗句,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写出了瞎眼乞丐的无助与茫然。

多美的举动,身为大文学家的雨果没有忽视卑贱的乞丐,而且施以援手。我相信他的举动让瞎眼的乞丐知道生活中是有黑暗,但也有温暖。雨果送给他的不仅仅是诗句,送给他的是温暖,是春天,对吗?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杨绛写的《老王》,她有没有送给我们的主人公老王一个春天呢?

二:听课文录音思考:

1、请找出课文中杨绛把春天送给老王的具体行动。

2、老王的处境如何呢?为什么说杨绛这样做是把春天送给他呢? 教师总结:

1、具体表现在: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关心老王的生活。

提醒学生注意,这个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真诚的同情能给不幸者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让他们明白,这个世界上除了灾难、自私、冷漠之外,还有温暖和关爱。

2、职业——蹬三轮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身体——残疾(一只眼瞎另一只眼也有病)居住条件——差(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如果说这个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寒,精神上呢?

“孤独、无亲,受恶意攻击、被人瞧不起 ”。饱经沧桑、吃尽人间疾苦、凄凉、痛苦等。

如果说地位相当,处境差不多的人,这样做可能是礼尚往来,是联络感情,是丰富生活的调剂品,那么对于另一些人,处在温饱的起跑线上,处在生死的边缘,这种救助就是送给他一个春天。

3、对我的善意,老王是看在眼里,铭记在心里,他还以实际的行动来报答我,你觉得他的回报最感人的是哪一处? 临死前送我香油和鸡蛋。

4、个别朗读,(让学生有时间细细体会老王死以前要送我东西时的情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地位卑贱,被人凌辱忽视的老王,面对我的关心,尊重,同情和帮助,他送的难道仅仅是香油鸡蛋吗?他捧出的是一颗心,感恩的心呀。

我一定要把钱给他,绝对不是为了抵偿东西的价值,而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怜悯、同情和帮助,对吗?

5、谁是幸运者,谁是不幸者?那么杨绛真的就是大家说的那么幸运吗?

杨绛,生于1911,她是学习作家、文学翻译家,《洗澡》是她的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就一定要读读这本书。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她的丈夫是著名的文学家——钱钟书先生,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就是《围城》,这也是一部不错的作品,看上面的资料,杨绛确实是功成名就的高级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处于高层。是幸运儿。但是那个时候她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上很多的知识分子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比如老舍不堪凌辱跳湖自杀,《傅雷家书》傅雷夫妇也悬梁自尽,他们只能以这种方式来捍卫他们坚守的人格。我们没有经历过文革,但是他们的死至少让我们明白这个时代的悲剧,杨绛和她的丈夫不幸生活在这个悲剧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你说他们会说自己是幸运吗?

好多人不会,但是杨绛说了。她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6、愧怍什么?

自己做得还不够。还不够关心他,帮助他,让他的生活真正有改善。日子过得像春天般美好。为什么有愧怍?

因为自己幸运,他不幸。幸运的人理所当然要帮助人,做好了应该,做不好惭愧。理所当然该做的事。这是责任。

7、试问,你会把这种责任往自己身上扛吗?杨绛为什么有这种责任感呢? 意识,思想不一样。有一种平等观念,有人道主义思想。简。爱说: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平等的。人没有贵贱之分。就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杨绛关注着卑贱的老王,救助着贫穷的老王,同情着不幸的老王。他的关注,同情,救助,为老王的生命带去了春天般的温暖。让老王感受到凄苦生命中也有美好,温暖。

8、同学们,生活中哪些人正在等待春天呢?你愿意送给人家春天吗? 学生自由谈。

出示图片,询问你该如何做,为什么。关注他们的生活,改善他们的处境。

三、总结:

毕生为消除人类的贫穷和疾病而努力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做一些触手可及的事情,让有人在无助的时候可以抓住我们有力的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去往春天的道路。

康春艳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2.了解文中所写三峡的自然景观,感受三峡的自然美。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1.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学习古人写景的方法,体会其语言的精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特点。

3.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引导学生利用提纲背诵法快速背诵。

2.拓展法: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3.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多媒体、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妆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问:你知道三峡吗?知道些什么?

播放有关三峡的风光片,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去过三峡的人,可能会因那两岸倒江悬崖峭壁而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能会因江面上飘浮着的白色垃圾而忧虑人类环境的污染,还可能会因新建的三峡工程高峡出平湖而惊叹科学技术改造大自然的伟力,你也许会让思绪倒流,追溯三峡的过去,想—睹她在历史上的真容:学习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我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二、走进文本,解决字词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明确听读要求(划出难读的字);显示生字及其注音;提出小组合作理解句意的具体要求;多媒体逐步显示各个句子大意。

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理解句意,整体感知全文。

听(边看)课文录音,找出难读的字准备发问;掌握生字词、难读字的读音;流利朗读课文、读通节奏;小组讨论理解句意,口头翻译全文。

三、细读文本,体会情感

多媒体显示附带文字的三峡四季图片。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领略三峡的美,揣摩文章写法的妙处。

1、学生边读课文边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翻译和体会其中之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峡的美丽的(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

址htt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1662)景色,以及好句子的表达效果。明确归纳文中三峡山水四季之美:

三峡的山:延绵,高峻壮美

三峡的夏水:暴涨迅疾,壮美

三峡的春冬:清荣峻茂,秀美

三峡的秋天:凄凉萧瑟,凄美。

2.提出疑问:

1)为什么会出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的现象? 2)为什么作者写水不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顺序写?

3)从“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你想到什么?

4)你怎样理解文末引用渔歌的作用以及其中所包含的作者感情?

学生讨论后回答,再明确参考答案。

a.仔细读课文,思考问题,提出质疑,划出描写山的特点和水的特点的句子。

b.小组合作交流有关句子,并在合作中翻译这些句子,回答质疑,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c.全班交流,在保持文章原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说三峡的山、水之美。从中领略作者用词的精妙,说出这些句子中的词语好在哪里。

四、拓展文本,小结延伸

小结课文内容: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加点的词,把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同时表达了对山河自然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比较阅读:

幻灯片显示《三峡》与《早发白帝城》,两文对照,提出疑问,让学生说出两文的异同点。

一起来背诵《早发白帝城》这首诗。

《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鸣;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三峡工程:

(多媒体演示三峡的今天:“高峡出平湖”照片)

有人认为这将会破坏三峡的美。2011年春秋两季,长江流域遭遇百年大旱,也有人认为是三峡工程造成的气候异常,就这些,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由古及今,让学生关心三峡的今天和未来的命运,培养社会责任感。

布置作业:

背诵并书面翻译课文。

板书设计:

高峻美

三峡

夏----奔放美

春冬--清幽美

篇3:公开课《老王》教学反思

所谓“有效教学”,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也就是说, 学生有无进步或是否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 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 或教得认真不认真, 而是指学生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没有收获, 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 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 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 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值得肯定的几点

首先, 教态自然大方, 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前后连贯, 教学内容条理清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其次, 创设情境, 巧妙导入。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这一环节令我费尽了心思, 同时也是我这堂课上的一大亮点。“导入”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提高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虚拟语气是英语语法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 很多同学都会谈其色变。如何导入才能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正视虚拟语气呢?我想到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一些话比较励志;我还试图在网上搜集一些歌词中带有虚拟语气语句而且在学生中比较受欢迎的歌曲;我还想到了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思考再三, 我决定用最后一种方法导入:播放相关音频、视频, 通过幻灯片给出这段经典台词的英文版本, 紧接着让学生在诙谐搞笑的气氛中找出含有虚拟语气的台词。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课堂气氛很活跃。这种借助视频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 消除了很多学生学习虚拟语气的心理障碍, 而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教学目标在张弛有度中实现。良好的课堂气氛, 无论是对学生, 对老师还是对教学效果, 都有很积极的推动作用。《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保持愉快的心情, 人在心理愉悦的情况下, 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明显提高。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我想这样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课堂应该是“有效教学”的具体体现, 能尽自己最大努力活跃语法课堂的气氛, 使学生在学中乐, 在乐中学, 这也是我在实际教学中一直努力追求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除了看教师能否精确传授、认真指导外, 还要视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热情是否高涨来确定, 学生积极的配合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二、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方向

第一, 教学过程中汉语过多、英语较少。在英语专业课上, 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环境, 以英语为授课语言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但在上课之前, 因考虑到高师学生普通较低的英语水平以及英语语法课的特殊性质, 我还是决定课上用汉语对虚拟语气这一语法现象进行讲解, 以便学生能够更快更有效地理解教学内容, 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对于高师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 他们其中一部分毕业之后会承担一定的英语教学工作, 因此不仅要理解、掌握语法内容, 而且对其要能够用英语加以表述、讲解, 这些都是他们必备的素质。所以, 在以后的语法教学中, 我会更多地使用英语。

第二, 教学过程中练习较少、讲解过多。因本章虚拟语气内容较多, 在授课时花费较多的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阐述, 虽也有针对性练习, 但未能把握好比例的分配, 没有做到讲练有效的结合, 在巩固和反馈环节上还有待改进。

第三, 课件中文本出现错误, 超链接衔接不够连贯。这一点是我感到最愧疚的。课件中的例句出现了两处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是输入文本时马虎导致的。还有一张幻灯片在播放时超链接出现异常, 导致不连贯。我暗暗告诫自己, 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细心, 细心, 再细心。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反复播放仔细检查课件。

篇4:公开课教学反思

一、过度包装,成本太高

据笔者观察,现今流行的公开课大都经过精心的包装,并且评比的级别越高,包装就越厉害。如,为准备一节上档次的公开课,往往兴师动众,有的甚至竟准备一个月有余,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节课往往经过多次修改教案,反复地试讲,准备各种教具,请教研员或专家指导、讨论等等,一般说来,经过这样的多次打磨,好课居多。即便成功,也是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但这是得不偿失的。首先,它打乱了教师和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其次,使学生的课业受到干扰;再者,这样的课是刻意打造出来的,非常态的,一般教师即便是作课者也难以做到平时这样上课,因为投入太大。耗费学校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花费教师过多的精力。

二、功利性太强

既是评比,就难免把讲课者分个三六九等,无论是观摩课、研讨课,还是评优课等,对讲课者本人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能够参评县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优质课,一旦评上,各种荣誉和利益就会接踵而至,因此就助长了部分教师为获奖而讲的不良局面,唯获奖是从,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心讨好听课者和评课者,曲意逢迎,其课甚至是讲给听评课者听的。

讲公开课的教师大都追求完美无缺,在各方面尽善尽美,十分挑剔。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太多的课都一窝蜂地使用课件教学,一味追求看点、图热闹,于是,把课上成了课件的展示课者有之;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虚情假意的伪讨论和庸俗做作的表演者有之;一味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以至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者更有之。

当然,公开课作为积极有益的教研活动,我们不能因为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因噎废食,而是应该尽力发挥它的长处,规避它的弊端。

三、教师应苦练基本功,勿作秀

上公开课的教师为了脱颖而出,或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往往有—些做法会与众不同。如用影视、诗歌等新颖别致的导语,精心选取知识内容作铺垫,以及教学细节的处理与教学机智的运用、教具的制作,或课堂分组讨论,或组织学生表演等等,适度运用是正当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热闹,甚至哗众取宠,都是不适当的。我们应该看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要取决于讲课的科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应因材施教,不能一成不变,更要力戒矫揉造作。

上公开课的教师,受名利等因素的影响,常在课题的选择上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往往会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教学内容,或较易出彩的课,鲜有讲一些教师普遍感到困惑或新课程急需解决的课题。如就语文而言,讲课文者居多,很少有教师讲怎样作文和修改作文的。就是讲课文,也大都喜欢讲散文和诗歌,讲议论文的不多。因此,我们应提倡一课多讲,几人上同一节课,以利比较和取长补短。

四、正确运用课件

时下用课件上课日渐泛滥,尤其是公开课,简直到了无课件不成课的地步。当然,课件运用得当,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功效,但是不宜过多过滥,否则五光十色的画面会使学生转移注意力,产生审美疲劳。我们不能把生动活泼的师生对话变成生硬的人机对话,更不能把课件变成现代化的黑板。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使用课件,我们应运用课件去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手段紧密结合。

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评优质课的标准不应以是否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为唯一标准,评价一堂课课件的运用成功与否的标准应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是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拓展与三个纬度的充分落实。

五、追求常态化

教学应该是真实自然的,大可不必去追求完美,不必去追求面面俱到。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可一味模仿他人。无论是讲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应摆正心态,不要刻意追求功利化,而应充分展示自己平时教学的风格,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借鉴,力戒浮夸,追求真实。一劳永逸式的讲课不可取。

篇5:公开课《老王》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与“善”及作者的“善良”。

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段表现人物的方法。

3、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心普通人。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朴素平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我最喜欢的人”这一话导入,说出这个人的名字,说出喜欢他的理由。的确,每一个成功者就某一方面而言,他本身就一本教科书,每一个与我们情投意合的人,我们也也总能找到他吸引我们眼球的千万条理由。但是,你关注过身边的小人物吗?送气的大伯、卖菜的大婶、扫厕所的奶奶„„甚至是路边的乞丐,你知道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幸福、他们的无奈吗?我们该如何对待他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老王》,也许你会有不少感触。

二、简介作者

杨绛(jiàng)(1911—),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精通英语、法语、自学了西班牙语,她翻译的《堂·吉诃德》曾被邓小平作为“国礼”送给西班牙国王),还是一个著名学者。

(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的夫人。一百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却难掩她的风华,始终一如既往的柔韧、清朗、独立,充满力量。钱钟书生前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和《将饮茶》。

三、学习字词及文体学法指导。

1、学习生字。

伛 荒僻 攥 塌败 取缔 骷髅 滞笨 愧怍 惶恐 翳

2、了解体裁,朗读课文。《老王》,是一篇写人为主的叙事散文,作者在叙事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所以请同学们在学习这类文章时,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事件和人物形象两方面内容。

四、研读课文。同学们在听读过程中请思考:

1、《老王》这篇文章中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板书:老王 杨绛

2、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感情、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也就是中心句。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我们就以这句话作为切入点来学习文章内容。就课文而言,这里的“幸运的人”与“不幸者”分别指谁?

老王是不幸者,杨绛是幸运的人。

3、如何看待人物的“幸”与“不幸”。①说说老王之“不幸”。

(生读第2自然段):身份卑微,孤苦伶仃。

(生读第3自然段):身患眼疾,谋生艰难。(生读第4自然段):身居破屋,生活穷苦。

造成老王之“不幸”的仅仅就是这些与生俱来的或纯客观的因素吗?文中哪些地方暗示了老王处境每况愈下的社会因素?

②说说老王是如何对待“不幸”的。从不抱怨,默默承受不幸。老王生活艰难,却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同学们有感受到他这颗心吗?)下面我们一起来感受老王的善心。③老王之“善心”:(生读第5自然段):以德报德,不让别人人吃亏;

(生读第6自然段):身处困境,却处处顾念他人;

老王对我的善意,看在眼里,铭记在心里,还以实际行动来报答我,你觉得他的回报最感人的是哪一件?(临死前送我香油和鸡蛋)

知恩必报,极有道德良心。④说说作者之“幸”。

作者当时的处境如何?文中为何还说自己“幸运”?

文中提到“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大家熟悉吧?“文化大革命”时期是荒唐的**的年代,作者夫妇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被造反派下放劳动,生活也极其艰难。(文中为何还说自己“幸运”?她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不幸”?)

作者对自己的不幸淡然处之,与老王的不幸比较起来,觉得自己还算是幸运的人。(在这样的处境下她给了老王哪些力所能及的关照?)⑤说说作者一家之“善良”。

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女儿送鱼肝油;

关心老王的生活;

不白吃老王送的香油、鸡蛋。

两个人都是善良的人,他们相互关爱,可以说以善良去体察善良!

五、走进作者心灵。(过渡语):同学们,写人的文章少不了人物形象的刻画,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你最深刻的有关老王的形象描写。只有理解作者描写的深意,才能进一步走进作者的心灵。(这是文章的难点,也是重点。)

(齐读第8段)攻破难点。

设问:

1、这样的形象,你有什么样感觉?

很可怕,很吓人的。

2、如此可怕的形象,是不是显得作者太无情了? 是的,如果作者对老王十分尊敬、十分感动,怀着强烈的感情去描写,形象就会美化起来,诗化起来。但那是常用的方法,在杨绛看来显得俗套。她这样写是因为她想把感动留到后面。讨论:她当时是否知道老王是在死亡的前夕送她鸡蛋?

不知,是后来才知道的。

讨论:老王这种对别人的关心有没有条件?

没有,他都知道自己就要离世了,再也没有指望别人报答了。这个不幸的人,居然把关顾幸运的人,当作生前最后必须做的奉献!讨论:这样好的一个人,作者当时感觉到了吗?

没有。当时自己只对人家病态的外貌有感觉,而对人家崇高的内心却没有感觉。连茶水都没请人家喝。

讨论:对于善良的作者来说,在充分理解了老王之后,你说她的心理会怎样?

惭愧。也就是作者文末说的“愧怍”!

3、同学们现在明白了作者为什么那样无情地刻画老王的形象了吗?就是想突出作者的“愧怍”。

讨论:这样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比,知道怎样对比吗?

丑陋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崇高的心,内心的美在外表的丑陋的映衬下,会显得更令人惊心动魄!

4、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在社会中,应愧怍的仅仅是作者吗?你身边有这样的不幸者吗?你平日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你像作者一样,有过良心的叩问吗?(到下次捐款的时候,你还会不会斤斤计较要留点钱买零食吃呢?)

作者这句话其实是在呼吁我们要关爱不幸者、弱者。

含义: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帮助他们改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六、结束语:

篇6:公开课教学反思

---郭玉红

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有严谨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生在初

篇7:公开课教学反思

本周轮到我讲公开课,学校里刚刚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就在心里想怎么讲好这节课。我要讲的是直接引语转为间接引语,难度较大。我好好地研究了一下相关材料,然后才写详细的教案。经过认真思考,对教材加工整合,心里有点底了,所以预备铃响后,我一直很紧张的心理一下子有些放松,心里想,就是那几步,按步骤来就好了。学生口号一喊,师生情绪都比较高涨。接着评课,各位亲爱的同事都认真评了课,使我对自己的讲课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这也许就是听评课的意义所在。高老师建议,应更多地让学生起来表达。扩大训练面;赵老师建议,肥皂剧这个话题占用时间较多;郭老师建议,重点句型应该在中间多训练一点;白老师建议,有一个环节1b宣布答案和跟读顺序有点颠倒,2a让学生读后老师没有必要再读;丁老师建议,老师给学生应该提供更多的语言材料例如短语等让学生进行更充分的练习,给学生准备对话的时间不够充分;另一位高老师很赞成本节课,没有进一步建议;刘老师对每一环节的时间做了记录,建议在许多环节上更加合理地安排时间。总起来说时间安排上有点前重后轻。

我详细地认真地做了记录,感谢各位老师的中肯的建议。如果说我的这节课有点可取之处的话,那很大程度上是英语组长期不懈地研究学习的结果,我以后一定更加认真地研究英语教学,使自己在课堂上更加得心应手。

篇8:公开课《老王》教学反思

余秋雨的《信客》将感性的体验与理性的思考相融合, 内涵丰富, 感人心扉。因此我把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内涵, 体味作者厚重的语言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我运用了情境创设法、诵读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确定学法为通读感知文意, 品读赏析语言, 精读探究拓展。

紧扣“信客”的品质内涵,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走近信客 (导语激疑激趣)

由于“信客”这一职业是特定时代、特定区域的一种产物, 而且在当今这个年代已经消失, 所以学生在情感上会有陌生感、距离感。因此, 导语部分我设计了让学生畅谈自己最向往的职业, 进而使学生了解社会不只需要一些伟大的职业, 还需要很多平凡的职业, 引导学生关注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入到具有同样工作性质、同样精神内涵的信客身上, 使学生对这一陌生的职业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二、了解信客 (视频加深印象)

如何切入, 如何创新地解读“信客”这个人物形象, 是我看到这个课题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先引导学生具体描述“信客”这个职业, 设置“信客给你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这个话题, 引领学生与文本人物对话, 抒发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话题强调的是整体感知和基于个性的体验, 自由度相当大, 这使得所有学生都能积极思考, 都有机会言说。

在明确“信客”是城乡之间捎物带信的特殊私人职业之后, 通过播放一段介绍“信客”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信客的职业特点。

三、品读信客 (两个活动助推)

为了进一步解读人物形象, 同时挖掘文本的教育内涵, 让学生树立诚信为本、宽容待人的做人理念, 我采用了“招聘启事”“个人档案”这两个活动, 并创设了相关情境。

活动一:如果年轻信客离开这个职务后, 村里因无法与外界联系而贴出“招聘启事”, 这则“招聘启事”应如何填写?此活动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 再次感知文章, 紧扣文本提取有用信息, 既把握了信客这个职业的特点, 也训练了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活动二:年轻信客死后, 人们翻出了他的档案。当年他是如何填写他的档案的?此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促使学生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运用丰富的想象, 对人物形象进行多角度把握, 并为揭示信客品质做好必要的铺垫。

通过对具体事例的理解分析和对思想内涵深入挖掘, 学生们体会了信客三十载风雨历程的艰辛与苦涩, 通过作者赞美信客的言行, 学生们感受到了他的精神品质。在所创设的活动中, 学生们七嘴八舌, 讨论热烈, 我随即把信客的精神品质写到黑板上:恪尽职守, 诚信无私, 待人宽容, 善良厚道等。

设置这一环节使学生更能深刻体会到信客的人格魅力, 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世界与文本的情感世界沟通, 文本的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 在内化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心灵境界。

四、铭记信客 (第三个活动升华)

在最后一个环节, 设置了活动三:人们敬重年轻信客, 纷纷为他立碑扬名, 他的墓碑上会写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根据信客的生平事迹和精神品质的概述, 运用简练的语言, 为去世后的信客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写“墓志铭”, 通过这个活动, 既内化了信客的形象品质又锻炼了学生的动笔能力, 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五、总结感言

苍凉孤寂原是生命的一种底色, 信客的人生充满了坎坷磨难, 但历史的沧桑演绎着一个不变的真理:好人终有好报!

祝天下所有任劳任怨、宽厚善良、默默奉献的人们一生平安!

六、课后反思

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完整、清晰。通过三个逐层推进的小组活动, 完成了对整篇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 并达到了长课短教的目的, 让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善良和诚信的洗礼。学生在这堂语文课中, 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他们是满怀激情的!对于我这个新教师而言, 新课标指引下的语文课堂也是快乐的、新鲜的。

篇9:《秋声赋》公开课教学反思

构思的导入内容如下:大家学过朱自清的《春》,里面把春天比作娃娃、姑娘、小伙子,如果说春天朝气蓬勃,那么比较而言,写秋该用什么词呢?我们学过了哪些关于秋的诗词呢?

依次导入的话,下一个程序是什么呢?通常切入文本是依自然节的顺序,这种方法不免俗套。我曾经借公开课上过歌德的《最后一课》,把师生告别的最后一节放在前面上,采取倒叙的方式,效果也还不错,此文能否也顺序颠倒一下?况且,我的导入提问是秋天里该体现出什么“气”?而这一问直指课文第二节。这一节除了介绍秋天的形状,还写了秋的含义(兵象、刑官、五行、十二律)。于是决定就先从课文的第二节进入。然后再依次转入一节、三节。这样的安排打破常规,为的是不落俗套。

课堂的流程大体定了下来了,心里的疙瘩也解开不少,一片迷茫中,似乎也看到了些亮光。

关于第一节的教学安排如下:

首先一二节转换,用衔接语。师:我们学习秋气,最初是从秋什么写起的?(生:秋声),有必要一起来学习第一节。

1.朗读第一节,完成字词练习、句式学习。

2.写秋声的句子是什么?大家找出来。

3.“初、忽、其触余物也”这些词语能去掉吗?为何不可?(写出了秋声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的顺序)

4.文章又采取那些修辞来描绘秋声的?(波涛夜惊?摇金铁皆鸣?摇衔枚疾走)

关于第三节的教学安排如下:

我们学习了秋声一节,又知秋状、秋义了,作者由秋产生了对人生的感慨,那么发出什么样的感慨呢?

1.学生朗读第三节,学习该节的字词句式。

2.描写人生衰老的句子是什么?

3.人生为何衰老?(百事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4.面对岁月催老,作者的态度是什么?(奈何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5.念谁为之戕贼,又何恨于秋声,“念”为何意,又如何读呢?(本来这个字未挖掘,原是打算让学生通读全节,直至背默,但是在完成备课后,心里总觉得本节朗读定位不准,把握不到位,若总是停留在泛泛朗读,未免肤浅,于是抓住此字,不及其余,反而有所收获。)

二、课文阅读理解的安排

读写能力是伴随学生一生的能力,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由此可见古诗词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中学古诗词鉴赏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比重逐渐增大,教学地位得到明显提高。引导学生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接触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语文老师的职责所在。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欣赏品味,领略古诗词的无穷魅力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享“渔”而得“鱼”,在逐步提高鉴赏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阅读教学一直是当前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在阅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鉴赏。“阅读作为最为切要的技能技巧,他种学科是不负授予和训练的责任的,这是国文科的专责。”不能泛泛地处理,而是要有感情地读,深入地读,有重点地读,没有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朗读是不够的、肤浅的。对关键字词的停顿、音韵的处理、高低音的区别,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觉得先前安排学生朗读还不到位,不着重点,于是决定将第一节描写《秋声赋》的几句话突出,第二节最后一句话突出,第三节抓住“念”字,这一处理,我感到较满意,全文朗读没必要,甚至会影响教学进程,“满把抓”是不必要的,这样做到全面和重点相结合,主要和次要相结合,教案特色也就彰显了。

三、公开课的体会与教学反思

其一,懂得一些阅读古诗词的技巧。课堂上,在古诗词赏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欣赏品位、审美情趣。

其二,学会了一点古诗词的能力。在古诗词赏读教学中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整体感知——揣摩感悟——质疑探究——拓展创写”课堂模式。

本节语文课的活动,我认为体现了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围绕“赏读、感悟”安排活动。这个“主体问题”就是就是如何突出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赏读古诗词。

第二,注重“张弛有度”的环节设计,让学生从心里去思考问题,古诗词赏读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第三,抓住“诱导时机”启发思考。及时把握住教育时机,才能体现活动者的教学智慧,才能真正给学生以启迪。

篇10:公开课教学反思

(一)对教材的处理能力不够,在把握单元重点、难点和课时重点、难点两者关系还有待提高。

在备课时,组长叶平老师和我对教材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对单元计划、课时计划修改了一次又一次,教研员季老师在看我试教后先让我对小沙包掷远教材的理解、以及自己设计的思路进行了探讨和指正,让我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重点、难点的能力有的提高。

(二)对问题地设计能力还要加强。

在教学中我是采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实应用的模式进行教学,在备课时对自己设计的问题认为考虑的比较充分的,在试教时发现学生对我问题提出的方式和切入点出现了不适应,结果是教学时间的紧张和学生理解问题出现了偏差。课后季老师对我设计的问题和问题提出的时机进行了指导,我重新设计了二套问题的方案进行尝试,得出不同班级学生的情况要用不同难度的问题设计。在课中如果学生出现不能很好地通过老师所设计的问题进行学习,老师的引导应该马上把学生从错误的边缘引到正确的学习路径上。感悟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现实应用的能力需要我在每次课的问题设计都要仔细推敲,每个环节的问题都要环环相扣,而且难度要层层递进。

(三)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还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学期初教研组确立了研究的课题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语言的作用,针对课题我们学习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并且听组内老师和其它学科老师的课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不断地学习中感到自己的教学语言有了提高,通过教师的语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能主动地合作学习了;他们能合理地评价自己和小组了;学习目标地达成度也提高了。虽然在教学语言方面有了一点点进步,但是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篇11:公开课教学反思

大家好,今天我讲授的是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丰碑》一课。本文记叙了红军在过雪山时,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赞颂了军需处长为了革命的胜利,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课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质。结合本次我们教研的主题“在阅读教学中落实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策略,在教学时,我以重点的词、句、段为依托,由感悟环境的恶劣到体会人物品质的高尚,由将军态度的变化到理解丰碑的真正内涵为主线,步步深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体会,从而有效地学习语言文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但有助于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更能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作为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语文课堂。

由于这篇课文讲的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远,所以在理解感悟文本时会使学生有很大距离感。于是我就以“幸福”这个话题导入,让学生谈谈什么是幸福,从而体会到自己正身处幸福之中。之后话题一转“其实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真的是来之不易的”,这样一来,就会引发学生的好奇之心:为什么是来之不易的呢?从而引出新课,让他们自然地走进文本之中。

二、重组教材,感悟品质

由于本篇课文较长,讲课时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课前备课时,我就将教学重点放在了第七自然段以及对将军描写的段落上。对于课文1、2自然段红军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只是让学生感知朗读,并展开想象,落实了语言字的训练。之后就将将文中结尾的“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作为串联整节课的`重点句。分别在感知军需处长的品质、体会将军内心情感的变化以及理解“丰碑”的真正内涵后,分三次出示并引读这句话,更好地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讲究实效,又感悟了军需处长的崇高品质。

三、夯实语言训练,加深理解感悟

巧妙、夯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不仅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且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地深入文本、体会情感。

在这节课上,为了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题,首先对于文中空白内容我引导学生进行了想象训练,例如:让学生想象这支队伍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通过想象,深刻地体会到了行军的艰难,也为接下来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感悟将军愤怒后,又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这位将军,会怎样训斥军需处长?学生通过角色转换,又很好地体会了将军的内心感受。除此之处,在学习描写军需处长的一段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军需处长的动作、神态、穿着等描写,通过句式对比,换词练习以及有感情地朗读等方式,不但让学生体会了他忠于革命、舍已为人的献身精神,更让学生感悟了文中语言的准确精妙,同时也渗透一些写作方面的指导。在学完本文后,又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对军需处长的敬佩之情,学生内心的情感呼之欲出,既加深了对文本的感悟,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篇12:公开课教学反思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授课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清澈的湖水》第一课时

听取各位教师对本人这堂课的评价后,我针对本人对课堂的设计与教师们提出的宝贵意见,特作如下反思。

首先,本堂课本人准备得不够充分。一是在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主要表现在不明白学生的认知能力,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识字的能力;二是对生字卡的准备上还太草率,不好将生字卡贴上黑板,导致出示的时间太短;三是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对课件的处理不够好,对班班通设备还不是很熟,造成重复播放,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第二,对于本课的导入,我的做法是得大家的肯定的,一个字“好”。找到该班语文教师和自己小时候做的地方是一个地方,都在中火水边上这一特点,让学生观看清澈湖水的图片,既欣赏到了美丽的湖光山色,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又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

第三,在引导学生识字上,我做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本体,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适当指导。在发现学生对生字掌握得不够好时,我对本节课的目标作出了适当的调整。降低了学习目标,但对本课的设计不构成影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是大班级学生,加之平时在合作学习上训练较少,没能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在大班级上课时声音大小没有控制好,小了一些,这也是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原因。在读文方面,主要让学生自读,没有准备范读的内容,其主要原因是自己认为录音范读效果不太好,自己范读又怕读错,主要还是胆小、放不开,紧张的缘故。

总之,我自己认为本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导入新颖、自然,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把课堂真正交给了学生,给了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初步懂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合作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篇13:公开课《老王》教学反思

一、巧妙设计课堂导语

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新颖别致、动人触情的导入, 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良好效果。教师应特别注重新课导语的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 以教材知识为依据,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状况, 巧设教学情境, 渲染气氛, 使学生能尽快集中注意力, 进入美妙的情境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怀着期待、迫切的心情探求新知。特别是借班上课, 与学生第一次接触, 巧妙设计导语, 显得尤为重要。

当正式进入课题前, 我做了简单的开场白:各位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来到我们某某学校, 走进我们三 (6) 班, 与同学们一起分享40分钟的快乐时光, 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合作成功!这样的开场白, 一方面, 让我与学生有了第一次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陌生、紧张的课堂气氛。

接着我用了一段有关苏州民生的视频———市委书记蒋宏坤的讲话“在民生问题上投入再多也不为过”, 让学生了解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关注民生问题, 努力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这样, 既消除了原有的枯燥乏味, 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之进入最佳求知状态。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强调, 教材内容要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识欲望。而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既枯燥又抽象, 如果处理不好, 就会使教材知识成为“一潭死水”, 学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思品课的生命力源于社会, 所以, 教师必须要善于适时地联系社会热点,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从而启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第一部分“关注民生”时, 我采用了2011年11月25日公布的“苏州2011年十大民心实事工程”的材料, 另外我手里还拿了今年9月份开始实行的学生e卡通, 让学生亲身体会党和政府在关注民生问题, 从而再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民生的相关知识。又如, 讲第二部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时, 引用了发生在身边的两份材料, 材料一是班级某学生的父亲参加了医疗保险后, 减轻了高额医疗费带来的压力;另一份是苏州市实施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 贫困家庭有了生活保障。然后再抛出问题: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有何重要意义?这样的情景创设, 给学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三、努力促成自主学习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唱“独角戏”, 告诉学生什么是对, 什么是错;什么应该, 什么不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认识的容器, 而不是认识的主人;把学生看作是千篇一律的, 而不是个性化的。一般表现为教师讲授多, 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 学生自主探究少;教师在台上滔滔地讲, 学生在台下默默地听。这种灌输式教学和简单化的处理, 导致的结果是思想品德课堂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学生不喜欢也不愿上思想品德课, 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于是, 我在这节课尝试了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等全新的学习方式, 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如, 讲到“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心系西部大开发”时, 我就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1.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核心、意义;2.西部大开发的意义;3.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4.帮助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意义。让学生阅读课本后寻找答案, 学生很快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了课堂效率。

又如, 讲到“党和国家为什么要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 (或为什么要实现共同富裕?) ”时, 我采用了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讨论形式, 讨论后请每个小组成员代表发言, 其他小组成员补充说明, 最后我归纳总结。在整个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我自始至终和学生在一起, 和他们一起讨论、分享成果。在此过程中, 使一些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到纠正;不愿意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 既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自信心。

新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并不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自主、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用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 启发学生思考, 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思考的结果。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师生的互动, 促进情感的升华, 才会使思想品德课充满生活的气息, 迸发智慧的火花, 流淌人文的情怀。

四、积极发扬团队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 集体力量的有效开发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本次公开课的前期准备就充分利用了教研组的智慧, 积极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 集思广益, 将每一位老师的智慧融入到了我的教学中去。

当我试课的时候, 我们教研组全体成员都参加听课, 听后各抒己见, 提出了更好的教学策略, 包括材料的选用、各个环节时间的安排、对学生的启发、知识之间的过渡等。如在讲第一部分“关注民生”时, 除了引用“苏州2011年十大民心实事工程”外, 最好还能引用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 如学生e卡通, 这样学生就能从自身感受到党和国家关注民生问题。又如, 结束第二部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后, 如何过渡到第三部分的“心系西部开发”呢?有位老师就提出可以这么过渡:人与人之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收入悬殊、先富后富的差别, 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那么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发展情况怎样呢?由此引出:地区发展不平衡, 为此,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

正是因为教研组的集思广益, 产生了思想与智慧的火花, 才使我的这节课日渐完美并成功完成, 可以说这节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尝试, 我不仅能力得到了锻炼, 而且学到了很多东西, 使我感受到了改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及收获良好效果的快乐, 也看到了学生的那种渴望创新、探索、渴望表现的要求, 还看到了学生们的巨大的潜能, 更大的发展性、可塑性, 为我在今后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

篇14:《埃及》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本次公开课我选择的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是学生走进国家之后的第二个国家。主要介绍了埃及的概况(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埃及是北非最重要的国家,了解埃及对于深入了解非洲地理特征有重要意义,也为学习其他国家做出铺垫。

在我看来,一节好课的成败大多数都取决于课前的备课。在备课过程中着重考虑以下三点:

一、教材知识的梳理和教材的二度开发

本节教材的四个部分中,“地跨两洲”和“沙漠广布”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发展中的工农业”和“富有特色的旅游业”属于人文范畴。但是教材在安排上又把一部分人文特征穿插在自然环境中,为了内在逻辑的完整性,我打破了教材内容的顺序,把“地跨两洲”中的人文特征方面放到了“沙漠广布”的后面,继而连接后面的学习。为了时间的连贯性,把“富有特色的旅游业”放到前面,通过引入文明古国之后再讲述“发展中的工农业”。

二、教学重难点的设置,争取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本节课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苏伊士运河及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因为学生有学习国家的基础,所以放到最前面学习,也比较容易掌握。另一个是尼罗河,不仅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尤其是对埃及古代文明及现代经济的影响。所以本节课后半部分以尼罗河为主线,通过旅游资源分布图及埃及矿产和物产分布图来讲述尼罗河的重要性,并通过分析资料及小组讨论以便有个整体的认识。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所以最后要求学生来总结教学内容,从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三、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能力水平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习了日本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国家地理特征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同时,通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大多数学生也掌握了读各种地图的能力以及阅读材料归纳问题的能力。

篇15:公开课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是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阵地,在课堂中应该关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情况,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经历的每个思维细节,关注他们在思维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解,课堂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应紧紧围绕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展开。但是,大部分教师因为上公开课而变得有些不自然,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关注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不是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面,而是关注课堂是否热闹,关注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关注听课教师的反映和评价,关注多媒体制咋是否精美、操作是否流畅等等,这违背了教学的目的,只能让课堂呈现出表面的繁华。

其实,执教公开课的教师一方面要思考语文学科的基本价值是什么,这一节课究竟要教什么,要以学生为口心,让自己置身于学生中,努力引导学生去品悟文本,激发学生和文本、老师对话的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所以,课堂教学前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如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

黄厚江老师在执教《给我的孩子们》时,只有一支粉笔,一本书。课堂算不得花哨,整堂课设计了三个问题:

(1)你能抓住文中的词语、句子,说说文中的孩子们有哪些特点吗?

(2)“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我”?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把描写作者内心情感的词语圈出来,从作者的情感人手解读作者;

(3)尝试补全一下题目,作者要给“我”的孩子们一些什么?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字、词、句来解读文本,整节课活动开展自然,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主动,课堂生成了很多让人难忘的智慧。整节课没有表面的、形式的热闹,却渐渐开启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二、课堂多媒体运用的失衡

多媒体在公开课上已成为一些老师的“必杀技”,在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教师往往花大量的时间用于课件制作。诚然,多媒体课件在节省时间、拓展课堂容量方面有很多优势,但若使用不好也会有弊端。

1.固定了课堂的流程,造成学生思维的唯一性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往往体现的是教师已经固定了的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在公开课上,教师往往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阅读、理解文章,一旦学生思维脱离了预定轨道,教师往往手足无措,生拖硬拽地把学生思维拉回到原来轨道上,教师不再是“主导”,更像是一个导演,让学生按照既定的剧本演戏。

2.转移了课堂的注意点,丢掉了文本在很多公开课上,我们都能看到,教师用一张张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光。这样的课堂,体验多了,积累少了;看影视多了,读文本少了;听录音多了,朗读少了;其他活动多了,语言活动少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干扰性阅读,抑制了学生的二次创造,削弱了学生的想象力。

多媒体的使用应该简洁而适时。简洁才能有变化的余地,才能根据课堂的生成随时调整,才不会禁锢师生的思维;适时才能起到引导作用,让多媒体出现在学生思维凝滞时,才能真正拓展学生思维。

三、课堂评价的失效

有很多做公开课的教师为了体现课堂“教”与“学”的和谐,强调学生的个性彰显,一味地表扬或肯定,不管学生答得怎样都说“好”、“不错”,不敢或很少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批评性评价,甚至对于错误的回答不做任何评价。

其实,对学生的回答,我们能否在第一时间抓住亮点,指出要害,这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大的教学机智。教师常常要思考评价角度、评价语言、评价时机。有效评价不仅对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对其他听课的学生也有很好的提醒作用。教师只有把握好评价的契机,才能更好地保护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大多数的学生明白道理何在,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在黄厚江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不仅能看到他可贵的“童心”,他常常蹲下身子,从学生的角度给予他们真心的肯定,还能看到他对文本内容的有效评价,对阅读方法的适时指导。黄老师有时用委婉的语言指出学生思维的问题;有时在肯定学生答案的基础上加以总结;有时在评价后又把问题引向更深处。他的评价语言让学生阅读的目光始终聚焦文本,保证了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公开课《老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老王教学案例分析07-09

七年级语文《老王》教学设计05-05

老王范文05-15

老王11范文05-15

老王正式范文05-16

老王杨绛范文05-16

课文老王范文05-16

老王原文范文05-16

杨绛老王范文05-17

老王lidaming06-02

上一篇:译制下一篇:五年级语文海伦凯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