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老王》有感

2024-04-25

读杨绛《老王》有感(通用8篇)

篇1:读杨绛《老王》有感

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了几十年,现在已经基本步入了全面小康社会。财富的增加,科技的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并没有让社会有多和谐。社会新闻上经常出现的偷窃、诈骗、抢劫、碰瓷,层出不穷,社会越来越冷漠了。但是也经常会出现好人好事的新闻。国家也在为建设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做努力。如今,我读了杨绛的《老王》,了解到一种高贵的品格,我很敬佩作者。

老王是一个可怜的人,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一定都会同意。老王一只眼睛瞎了,还患有夜盲症,他没有什么亲人,生活困苦,靠骑三轮载人挣钱。生意也不怎么好,只能勉强糊口。老王不贪财,讲道义,乐意奉献他人。在文中第六段,老王送钱先生看病,坚决不收钱,后来,收了钱,心里还想着别人可能在骗自己有钱,因而还不大放心。老王是个老实的人。他给“我”送冰块从来不偷工减料。老王是个坚强的人。苦难也从未打击他生活的热情,他积极地工作,与人交往,热情地为他人奉献,哪怕自己省吃俭用,也要送给他人自己的一片真心。文中说老王把大鲜鸡蛋和好香油送给“我”,自己并不舍得吃。

结局是老王死了。一个悲苦的生命离开了他热爱的世界。作者对老王十分同情,并且因为“我”没有帮助老王真正改善他的命运而感觉到惭愧。对于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让我十分震撼和感动。这个冷漠的社会,对于不幸者并没有多少同情,大家擦身而过,司空见惯。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可是,就像一首歌所唱,“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愿这个世界更美好。

篇2:读杨绛《老王》有感

(一)黄祎妍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忘却了白天的紧张与疲惫,处世的烦恼与愁绪也消失了。没有尘世的喧闹和打扰,我独游于字里行间。《杨绛传》吸引了我的注意。只记得在学校的颁奖词中听闻过这个名字,封面中几个大字“生命的烤火者”令人遐想。不禁翻开书页,了解杨绛先生的一生。

书的一开头便介绍了杨绛先生的家庭背景,出生在无锡小镇的杨季康,那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让小小的杨季康浑身上下给人一种和颜悦色、温文尔雅的气息。想象中这样的女子只需要在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即可,其实温润是杨绛先生的底色,但要误认为她是个“面人”,那就大错特错了。文革期间,她的丈夫钱钟书被莫名的扣上了一个“罪名”,被贴上了大字报,杨绛激烈的反应,震动了她的同事,人们没想到弱质芊芊的杨绛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外柔内刚。她抗议,她呐喊,这正是文革期间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现,铁骨铮铮、刚正不阿,更表现她对丈夫真挚、深厚的爱。她常说:“忧患容易孕育智慧,苦难方能滋生修养。”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她始终和祖国共沉浮,这才是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

杨绛与他的丈夫钱钟书被称为文学界的珠联璧合,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夫妇二人始终如

一、淡泊名利、潜心向学。杨绛先生的作品《我们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想着会是一本描述家庭和睦、零杂琐事的事的回忆录,就在我将书往下翻阅,我才明白:这是充斥着生死离别的回忆录。女儿与丈夫相继离去,杨绛先生已心静如水,感叹:“世间好物不坚拆,彩云易散琉璃脆。”生死无常,世事就如一场长梦,梦醒了,就回家了。不得不感叹先生的文学功底以及对世俗红尘的释怀。她的笔清淡,她的文哀而不伤。她给人以无限慰藉,给人以生命的希望。

经历了与家人的生离死别,中国的分崩离析种种事变,杨绛先生孑然一身地生活在世上,饱经沧桑后,她并没有一脸戾气反而更加沉稳。岁月将她打磨成了一颗珍珠,光芒并不耀眼,内敛而温润。

也许我对杨绛先生还没有理解透彻,对她的作品也没有本本篇篇都了然于心。但从《杨绛传》中至少我认识了一个坚韧、爱国、勇敢的女人。她是“生命的烤火者”,她的生命接受了中西文化之火的洗礼,她的生命亦烘烤着百年的文学历史。火萎了,她也走了,她的文字,她的品质,将永存于我的心中。

读《杨绛传》有感

(二)“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杨绛将丰子恺的锦言妙语给参透凿凿。她静的就像一幅画,身处乱世、历经磨难却能做到“心远地偏无喧嚣”;面对赞誉,虔诚膜拜却能“淡泊宁静以致远”.她似画中人,淡然看人世;又如观画者,从容悟人生。最美人瑞活出了“静”的最高境界——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

那么是什么成就了一代奇女子,我在《杨绛传》里找到了答案。

一、书香门第,一家文艺——家风

杨绛的故乡在江苏无锡,这座城市素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杨氏家族世居于此,虽不是权贵,却因世代皆为知识分子而“显赫”于那片富庶文明之地。可自她的曾祖父、祖父时期起,他们无外乎书生、穷官而已,既不是权贵,也没有赫赫声名。然而,他们个个秉性耿直,又酷爱读书。这样的书香世家,最能使一个女孩成长为内心明朗、安然若素的女子。

杨绛的父亲叫杨荫杭,刚正不阿、谦虚明理,有着“望之俨然,接之也温”的性子。他主张自食其力,不能不劳而获;耿直的父亲也教给她面对困难的勇气,是不逃避的果敢。他给予了杨绛一颗明朗之心,使得她明白,尘世得失在所难免,个人毕竟渺小,付诸力量即可。父亲崇尚节俭,并以身作则,希望孩子们也可以像他一样。许多年后,杨绛的家中不见豪华装饰的家具,偌大的居室只能看到书架。纯粹的空间、简朴的生活,这种不尚繁华的作风,不得不说是源于父亲“俭以养德”的影响。其实,她这种淡泊之心在高中时期就已初见端倪。当时在国文课后写了一首诗《斋居书怀》:“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遨游此,翛然自脱俗。”

杨绛的母亲叫唐须嫈,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身上凝聚着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她与杨荫杭结婚后,就此洗手做羹汤,从不愿抛头露面,甘愿做贤良的妻子、睿智的母亲,安静地相夫教子、料理家务。但在杨绛的记忆里,母亲很喜欢看书,而且有很深的造诣。对人大度,从不斤斤计较。有这样的母亲,也使日后的杨绛温润如雨丝。

杨荫杭和唐须嫈感情很好,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典范。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中提到过,她父母亲好像老朋友,从不吵架,共同语言甚多。家庭氛围和睦、自由、民主、开明。他们的相处方式也成了儿女将来婚姻的榜样。

她在父母的身教下,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学到了最重要的判断力和自控力,也学会了如何与人接触,融入生活。

在岁月的渐渐渲染里,她之心志生出了高山、田野、天地之间的那份坦然自若,还有那被万千人所称道的淡泊名利之性情,都源于这样的家庭的美好熏陶。

生命的传承是代代相约的,每个生命皆如太阳月亮之升降,升为了走向降,降为了新一天更灿烂的升,但在升与降的轮回中保持生命本真的秘诀不仅是无私的爱,还要给予下一代承担责任的臂膀。

有父如此,有母如此,是杨绛的幸运。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书和创作

杨绛嗜书如命,曾在东吴大学的图书馆里饱览中外名著。曾经,()父亲问杨绛:“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不好过。”杨绛说。“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过了。”父亲笑道:“我也这样。”可见,书于杨绛而言是食粮。可见,知女莫若父,女好学如父。

幸而,她在成年后遇到了和她有相同爱好的人生伴侣。

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钱钟书形容初见时的杨绛,曾有诗云:“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而钱钟书给杨绛的是印象是“蔚然而深秀”.后来两人结为伉俪,可谓中国当代文学的双剑合璧。后来的“执子之手”就是“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最佳证明。

但最让人羡慕的是他们志趣相投,都酷爱读书。后来他们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享受了书籍带给他们的饕餮盛宴。他们如此饱学终日、乐此不疲的样子,令人艳羡不已。他们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每每回到家里,对坐读书,像极了宋代大词人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的“赌书消得泼茶香”,琴瑟和鸣,高雅至极。

在这个美好的空间里,他们时常展开读书竞赛,比谁读的书多。通常,他们两人所读的书册数不相上下,不过比赛过程令人心生暖意,读读写写,嬉嬉闹闹,日子从指缝间悄然溜走,留下无数悠悠情趣,如何不羡煞世人?

两个人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取创作素材。为彼此的书写序写感言,他们把生活写意成诗,把亲身体验融入作品,把人生智慧流泻于笔尖。

钱钟书创作的《围城》里有他们结婚的影子。杨绛的《干校六记》《我们仨》记录他们一家经历的风雨。他们的爱情,经得起风花雪月,也耐得住柴米油盐。给世人留下的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最浪漫的事,不是陪你一起慢慢变老,而是陪你一起读书到老,一起创作到老。

曾读过杨绛先生写于《人生感言》中的一段话:“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 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书香门第出才女,人生磨难筑传奇。她,这个经历过一百多年无情而漫长岁月的人,会让人忘掉时间的残酷,更会让人感叹在她身上老去的只是岁月,不老的是她的优雅魅力。那么多年里,无论经历了什么,她总一如既往地清朗、柔韧,独立在岁月的光影中,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温暖------

杨绛曾翻译过英国诗人兰德的诗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她说,她的责任尽完了,想要找她的阿瑗和钟书去了。现在,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定会再现“我们仨”的温暖。

而于我们世人,纵然她已远去,她的深情和优雅则依旧在岁月的轮回中静水流深,且生生不息。

最后,用一拙作结束本文——

点绛唇

空谷幽兰,书香浸染怡人处。笔耕不辍,素心如雪趣。

无意争先,世人休相妒。风留住。绿杨归路。犹记香如故。

白静于2017-4-16晚20:00

读《杨绛传》有感

(三)百年馨香的平凡与伟大

百年人生,历经沧桑,阅历世事,平静温和。那一世的荏苒岁月里,杨绛先生走过了真正的艰辛与苦难,走出了历经岁月洗礼后的平淡与美好。她的从容淡静里的生命真性情,有亲情的滋养,更有自己对生命的挚爱与对梦想的坚守。

杨绛出生在一个大户人家里,这里的“大户”更多的是指家族精神的高贵,高贵的精神靠的是经典书籍的涵养,小小的杨绛在父亲的书房里构建起了自己后来的精神家园,更习得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在幼小的杨绛灵魂里埋下了爱读书的种子,他对小女儿的爱都呈现在了无言的教诲里,他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小杨绛的成长。他的恬淡寡欲、他的静心于书、他的大爱无言宛若江南水乡里的烟雨润泽了一颗幼小的心,使之丰盈、安静。父亲对儿女无私而恰当的爱一直陪伴着儿女的成长,他给了女儿正确的人生态度,他教会了女儿思考。在女儿面对问题的时候,杨荫杭从来都不直接给出女儿一个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给她一个方向,让女儿自己去选择、去解决,父亲的鼓励给了杨绛最坚定地选择的动力。在这样的家庭里杨绛学会了如何去爱、怎样去直面困难,这成了杨绛一生的处事生活哲学,也是杨绛一生的财富。

杨绛生于乱世,饱经离乱之苦,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自己一生的挚友、爱人、情人先于自己而离开,在她105年漫长的人生里,历经曲折动荡,饱经岁月打磨,但她始终不改初心,始终保持明媚从容、淡定优雅。她把她的一生,活成了一个典范。她生命里的那些苦难越发沉潜为从容平静的性格。不管世事如何纷扰,也无论外界对她有何等赞誉,她始终都在自己挚爱的文学里书写着动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她从未因外界而变过一分一毫,她始终是那个如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婉如初。

文学里的百态人生教会了杨绛先生从容优雅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爱让杨绛先生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会了淡然,杨绛用爱演绎了最美好的爱情与婚姻。他们的爱始于在最对的时间有了最美的相遇,那时一种“你刚好成熟,我刚好温柔”的爱情。那一身青布大褂、一副老式眼镜、眉宇间蔚然而深秀的风神激荡了少女的心。“于千万人之中,于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他遇见了她,相视一笑,莫逆于心,成了一生的朋友、知己和爱人。”苦难离乱在杨绛与钱钟书那里都流淌成了诗的海洋,文学滋养了爱情,更奠定了他们恬静优雅的人生品格。相同的志趣,独立的精神,赌书消得泼茶香,一人读书,一人撰文,岁月无声流淌,自有洗尽铅华之美。

文学、家庭、写作、翻译串联起了杨绛先生苦难而幸福的一生,她在文学里获得了眼界与思想,她在家庭中收获了亲情与感动,她在写作《我们三》中撷取爱与幸福,她在翻译中再次守护了与钱钟书先生的伟大爱情与婚姻。

篇3:读杨绛《老王》有感

一、“活命”:活出高贵的生命

在进行了一番简单的热身 (生字词造句、导入) 之后, 王君老师引导学生找出了本文的文眼———“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一句中的“活命”。 “活命”二字可谓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 王君老师的讲授由此展开。 文章中的两个人物, 即老王和作者自己,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无不呈现一种活命的状态。

老王, 一个孤独的、贫病交加的三轮车夫;学生们, 生活在安逸之中, 没有太多生活阅历。 为了使孩子们能够理解老王的孤、苦, 王君老师采用了转换角色朗读文本的方式, 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老王, 用老王的口吻向杨绛倾诉自己的窘境。 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 “都组织起来了”, 老王 “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进不去了”……学生模拟老王的讲述, 逐渐体会到老王被集体抛弃的哀叹和人生已至暮年的无奈。 接着王君老师进一步举例:假设在一个班集体中, 只有“你”被全班孤立了会是什么感受? 一个简单的实例, 学生对于老王那种被集体抛弃的孤独感立马就有了设身处地的领悟, 这样的处理看似简单, 却恰到好处、充满智慧。 老王的“孤独”不仅仅在于没有集体的归属感, 他几乎是没有亲人的独居老人。 为了进一步渲染老王的“孤独”, 王君老师同样采用了朗读课文的方式, 但这一次朗读的形式换成了“老王”与“杨绛” (生:老王;师:杨绛) 之间的对话, 一问一答间, 学生感受着老王没有亲人的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老王是挣扎在时代最底层的苦力, 三轮车是其“活命”的唯一道具, 老王所渴望的或许只是有人能够同情和理解他, 有人能够平等地看待他, 有人能够真正地把他当做一个“人”。 王君老师在处理这一部分的时候多次采用了学生朗读的方式, 且朗读的形式不尽相同, 通过朗读, 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带入到文本当中, 尝试与不同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领悟作者文章中渗透的思想感情, 这种教学手段非常值得今后教学中借鉴。

老王渴望的是被人理解与尊重, 而坐在三轮车上的杨绛恰好充当了这样一个角色。 或许正是在这种 “他蹬”“我坐”、“我问”“他答”之间, 杨绛和老王在精神上有了一些沟通, 老王感受到的是“我”对一个在生存和精神的双重苦楚中挣扎的底层劳动者送去的一丝温暖。 而杨绛, 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 在灵魂上是何等高贵, 可是放在那个年代, 却被视为草芥, 依旧摆脱不了任人践踏的命运, 她的日子又能比老王好过多少呢? 王君老师指出, 作者杨绛也处于一种“活命”的状态。 至此, 我们看到, 两个不同的生命, 一个卑微如尘土, 一个本该高贵得如莲花一般, 同名同样经历着身心的双重拷打, 却同样都有着善良的灵魂, 在冰凉的世界里抱团取暖。 王君老师将“活命”二字予以升华, 将其拓展开来———“活出了高贵的生命”, 这样的升华令人为之一振, 使得一堂解读文本的语文课变成了解读人生的生命教育课。

二、时代:烙在人物身上的伤痕和隐痛

老王是一个被排除于体制外的人, 杨绛是一个糟“文革”迫害的知识分子, 他们境遇的窘困是那个特殊时代造成的。 时代是人物依存的背景, 人物的命运跟着时代的走势跌宕起伏。因此, 我们要感受老王和“我”的活命状态不得不追溯到那个特定的年代里寻找答案。 然而对于听课的八年级学生而言, “文化大革命”或许只是道听途说来的一个历史名词, 对其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谈不上设身处地地理解老王和杨绛的处境, 更谈不上理解老王和杨绛之间情谊的弥足珍贵。 因此, 王君老师在对杨绛的“活命”状态做解读时适时地引入了杨绛在《丙午丁未年纪事:乌云与金边》当中的一段话:

我们草草吃过晚饭, 就像小学生做手工那样, 认真制自己的牌子。 ……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牛鬼蛇神”。

这一段的描写是对“文革”时期历史的真实写照, 当时的杨绛夫妇都被打为所谓的“牛鬼蛇神”, 已然沦为了被清扫、被弃逐的不幸者。 通过这段话, 我们能够体会到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而本该是人人自危的情况下, 老王和杨绛一家却彼此关照, 彼此传递着暖意, 就仿佛黑暗冰冷世界中的一点微光, 令人动容。 文本是呈现在学生眼前的, 而时代背景是隐藏在文本背后的, 为了使学生充分挖掘文本、理解文本, 王君老师适时、适量地引入背景资料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要做到这一点, 语文老师光是研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应当始终按照一个学者、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要求自己, 注重日常积累, 保持阅读的习惯。

三、细读:万千变化不离文本始终

篇4:读杨绛《老王》有感

关键词:家风 文化传承 修身齐家

《我们仨》是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的生活回忆录。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以对梦境的描写,隐喻对失去家人的隐忧,作为进入第二部分的引子。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以一个长梦的方式,描写了三人相处的最后一段日子,丈夫和女儿先后生病住院,她一人奔走于两处,照顾他们。最终,她还是失去了他们。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叙了自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至1997年、1998年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先后离世,一家人在一起度过的六十多年的时光,风风雨雨,点点滴滴,普通、平常却又爱意充盈。严格、良好的家风润物无声地渗透在一家三口为人、治学、生活的点滴之中,自强好学、忠恕为人的好传统弥足珍贵。

一.平静如水道人生聚散

本书的结构,匠心独运,慧心独具。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主要描写了女儿和丈夫因病先后故去前一年多相聚的日子。作者没有将这段锥心泣血的历程以纪实的方式进行描写,而是讲述了一个“万里长梦”,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相聚相失的梦境。梦中,她只身一人,白日踽踽在古驿道上,去探望孤舟中的丈夫;夜晚,回到客栈,让自己变成另一个梦,到女儿身边,默默地依偎和抚摸着病中的女儿;白日,再走过古驿道,来到丈夫身边,告诉他关于女儿的一切。“我疑疑惑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春风还没有吹,柳条上已经发芽,远看着已有绿意;柳树在春风里,就飘荡着嫩绿的长条。然后,蒙蒙飞絮,要飞上一两个月。飞絮还没飞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然后又一片片黄落,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了一年多。”梦境与现实虚实相交,虽没有直接描写这一年多承受的疲惫、痛苦和煎熬,却在平静如水的叙述中,更让人感受到她面对亲人病、故的孤独、无助,白发人送黑发人、只身永别伴侣的痛彻心扉。

第三部分,着墨最多。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她与丈夫、女儿穿越大半个世纪,相知相守,相聚相离,相扶相失的点滴生活。无论是快乐,还是艰辛,都是美好的回忆。透过文字,仿佛看到初秋的阳光照在他们的发梢,温暖又安宁。1997年早春,女儿去世。1998年岁末,丈夫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本书的文字朴实干净,一如这一家三人。然而,朴实的语言具有巨大的冲击力,直透人的心底。含蓄节制的文字,弥漫着对丈夫和女儿牵心挂肚的痛惜和不舍。挥之不去的忧伤,读来令人动容,不经意间,泪水就会充盈眼眶。听说女儿在病中依然惦着爹妈,说到妈妈就流眼泪,“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看到女儿病情一天天加重,勉力忍受着病痛和治疗的千般折磨,“我心上又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女儿去了,“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每跳一跳,就牵着肚肠一起痛”。最终,丈夫也去了。“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唯一的骨肉,一生的伴侣,相继先她而去,其中的悲凉与苦痛,无以体会。书中没有撕心裂肺的诉说,没有悲痛欲绝的呼喊,只是用一种淡淡的、安静的笔触,缓缓地讲述着,如同一条静静的河流,淌过广袤无垠的草地。字字句句,浸润着对丈夫和女儿的回忆和思念。

二.自强好学看家风传承

在江浙一带,钱氏是望族。自吴越王钱谬以来,钱氏家族就有族谱。历朝历代,钱氏家族精英辈出,子孙鼎盛。钱基博、钱穆、钱钟书、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正英、钱其琛、钱永健、钱文忠等,皆是钱家的杰出人物。钱氏家族的兴盛不衰,《钱氏家训》起着重要作用。《钱氏家训》涵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四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钱伟长曾说:“我们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训的指引,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也说过:“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钱钟书先生一生清贫自守,埋首学问,终成大家,也是家风传承所致。他的父亲钱基博描述其祖父钱福烔“恬退淡荣利”,他评价自己“生平无营求,淡嗜欲而勤于职事”。他告诫钱钟书,立身正大、待人忠恕比名声大地位高更加重要。他要钱钟书多读书,少说话,不虚夸,并为钱钟书取字“默存”。《我们仨》这本书中,钱氏家训对一家三人的的影响无处不在,传承随处可见。

1.勤俭为本,忠厚传家

对于家庭,书中这样描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女儿)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父母慈爱、女儿孝顺、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跃然眼前。书中所附照片,家中除了随处可见的书籍,其他陈设及三人平常穿着服饰都简朴无华。钱钟书和杨绛相互为对方理发,一个用电推子,一个用剪刀,“勤俭为本”的持家理念点滴可见。“忠厚传家”的家训则是不断在艰苦磨难的生活中信守和践行的。

钱钟书对待在“反右”中受伤害的人和迫害他人的人,是非分明,态度鲜明,从未失缺自己的本心。1958年,萧乾、吴兴华被错划为“右派”,都有意回避亲友,以免连累别人,但钱锺书见面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还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街头与他们驻足交谈,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好像一点也不担心这一幕会成为日后挨整的材料。

1956年,钱瑗到山西武乡城关公社四清。不久,文革开始。山西城关公社学校的一群革命小将到北京串联,找到钱瑗老师,讨论如何揪斗校长。钱瑗给他们讲道理、摆事实,说明校长是好人,不该揪斗。革命小将们对钱老师很信服,就没向校长闹革命。十年之后,这位校长特地到北京,向钱瑗道谢,谢她解救了他这场灾祸。

文革期间,钱钟书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挨批斗,剃阴阳头,但他从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与杨绛一同上下班,互相照顾,不离不弃,令旁人羡慕。后来,钱钟书和杨绛先后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女儿阿瑗则属于“革命群众”。她每每回家看望父母,须得走过众目睽睽下的大院。她为母亲缝衣裳,带给父亲爱吃的夹心糖。她告诉父母,开始领工资了,每月除去饭钱,可省下来贴补家用。如此的孝道,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2.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钱锺书秉承家门遗风,他的一生,除了读书研究,对名利视若浮尘,淡泊自守。他有洞悉政治本质的远见,更有对家国民族的拳拳之心,对独立人格的坚守自持。

在法国留学期间,得知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已占领家乡,“我们为国为家,都十分焦虑。奖学金还能延期一年,我们都急要回国了”,辗转托人买了船票,于一九三八年八月间,坐三等舱回国。抗战胜利后,一位朋友曾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钱钟书立即辞谢了。因为“那是胡萝卜”。压根儿不吃胡萝卜,就不受大棒驱使。他们不喜高唱爱国调,只在内心默默地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1982年6月间,社科院人事变动。文学院换了所长,钱钟书被聘为文学所顾问,他力辞得免。那天晚上,他特别高兴,说:“无官一身轻,顾问虽小,也是个官。”胡乔木同志要求钱钟书做社科院副院长,当时没有辞掉。一年后,他就向胡乔木同志提出辞职,说是“尸位素餐,于心不安”。至于所有学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聘请他担任的任何职务,他也一概拒绝。改革开放后,海外高校研究所请他讲学,电视台采约,都婉然拒绝。有人不解,名利双收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钱钟书淡淡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的钱,还会迷信这东西嘛?”有人仰慕钱钟书的才华,想要与他见一面,他笑言:“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

钱钟书翻译毛选时,有一次指出原文有一个错误。他坚持说“孙猴儿从来未钻入牛魔王腹中。”“孙猴儿是变作小虫,给铁扇公主吞入肚里的;铁扇公主也不能说是庞然大物”。毛主席得把原文修改两句。于是胡乔木同志调了全国不同版本的《西游记》查看。钱钟书没有错。格物致知和坚持真理的治学态度从中可窥见一斑。

3.兴学育才,言传身教

钱钟书和杨绛的独生女儿钱瑗,小名“圆圆”。她的祖父(钱基博)称她是“读书种子”,外公(杨荫杭)则说她“过目不忘”,钱钟书说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她和父亲钱钟书最亲。《我们仨》里写道,“钱瑗和爸爸最‘哥们,钟书说女儿像她”。杨绛称钱瑗为她“平生惟一杰作”。钱瑗生前是北师大英语系教授、博导,第一个在我国高校开辟英语‘文体学这门新课程。杨绛评价女儿说:“钱瑗和她父母一样,志气不大。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立志要当教师的尖兵。”“她既然只求当尖兵,可说有志竟成,没有虚度此生。”

钱钟书和杨绛一生治学不倦,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之下,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之中,始终物我两忘,潜心学问,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书中说,“我们无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这种生活态度也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女儿。在《我们仨》这本书中,钱瑗着墨不多,但孝顺懂事、真诚向善、治学严谨、才情盎然的形象如在眼前。她和父母一样,不慕名利,一心扑在教学和学生身上,每天超负荷地工作。学生的毕业论文,常常改了又改,责令重做。这种百分之二百的工作强度,终至积劳成疾。在病中,钱瑗说:“人生在世,应爱惜光阴。我因住院躺在床上,看着光阴随着滴滴药液流走,就想写点父母如何教我的事:从识字到做人,也算不敢浪费光阴的一点努力。”

1995年,钱钟书先生病重,一家三口共同商定,用全部稿费及版税在清华大学设立奖学金“好读书”,并坚持不用他们个人名字命名。“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在于扶助贫困学生,让那些好读书且能好好读书的寒门子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期望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永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起于自强不息,止于厚德载物,一生努力实践。

三.修身齐家伴道德进步

《我们仨》中的家,是一个平常的家。生活的磨难丝毫不能折损他们对高贵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良好家风的传承。这个家的背后是家人的相互扶持,是好传统的代际传承,纯洁的家风令人向往。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基因和价值准则,影响着后辈成长。《颜氏家训》、《放翁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以及《傅雷家书》等,从家庭小伦理的层面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具有永恒的借鉴价值。中国许多普通人家,虽然没有成文家训,但也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与家族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构成了各自独特的家教文化。

但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精神世界的荒芜贫瘠,家庭伦理文化的缺失,是值得深思和警惕的。前几天,媒体报道,在武汉一家幼教机构,一个三岁女孩的父亲,因为另一个两岁的孩子不小心用玩具将他女儿眼角打破了点皮,居然当着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老师、家长的面,打了两岁孩子三个耳光。看到这个消息的震惊,不能言表。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国民怎么了?这种行为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底线和对法律的基本敬畏,是可怕的。且不说这种伤害对两岁孩子造成的心里伤害和心理阴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平复,他的行为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这种言传身教方式的影响下,他的孩子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生长?这虽然只是一个极端个例,但折射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家庭伦理和德行修养教育的严重缺失。

人民日报曾撰文说一些贫者正由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习近平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贫困治理,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这是针对贫困地区、贫困户、贫困人口提出,旨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在城市,在发达地区,许多人知识充足、物质富裕、资源丰富,灵魂却是贫穷的,急需进行精神上的“精准扶贫”,补上如何做人的基本课程。我们绝不能让精神贫穷也由暂时贫穷走向跨代贫穷,因为精神上贫穷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2004年7月1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短论《成才必须先学做人》。他说,“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眼中是无形的示范,应注意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使孩子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成才”。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也曾说过:“一个没有道德的国家很快就会失去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今天,我们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怎样活得体面而有尊严,怎样传承中华文化,怎样推进文化进步,是迫切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推进道德文化建设,既要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更要从贴近生活的细微处着手,从日常人伦着手,从家风家教着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培养伦理道德感,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指出了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家风也是德行素养、立身创业的精神滋养。党员干部更要树立良好家风,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家人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自立,为廉洁为政为官提供精神支撑,为推进优秀文化建设做出行动表率。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家风正,则社风正、民风正。美满的家庭、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好的个体,更能建成强大的国家。

篇5:读杨绛《我们仨》有感

说到杨绛,很多人都知道她是著名学者钱锺书的夫人。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随着电视剧《围城》的播出,许多人都知道了钱锺书。慢慢的,人们也通过钱锺书知道了他的夫人杨绛,也许有人认为,杨绛出名是借了钱锺书的光,其实,杨绛本人也是著名的学者,在现代文学史上也有着突出贡献的。杨绛本名杨季康,生于一九一一年,一九三二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一九三五年到一九三八年留学英、法,回国以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以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她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一九三二年,二十一岁的杨绛从东吴大学毕业后考入了清华大学文学院,就是在这里,她和钱锺书相识相恋,从而结成了一个令无数读书人羡慕的夫妻志同道合,比翼双飞的学者家庭。一九三五年杨绛与钱锺书结婚,两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钱瑗,和他们一样,钱瑗也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家庭。然而在一九九七年,这个家庭破碎了。不满六十岁的钱瑗因病先于二老去世。一年之后,一九九八年,八十八岁的钱锺书先生也因病逝世。在人生之路上,一个完满的三口之家只剩下了一个风烛残年的老太太。四年之后,九十一岁高龄的杨绛推出了回忆录《我们仨》。这本书原本是钱瑗生前准备写的,后来杨绛来写,一半是为了倾诉自己的思念,一半也是为了完成女儿钱瑗的心愿。

这本《我们仨》追忆了杨绛一家三口在漫长的六十三年时间里的风风雨雨和点点滴滴。然而这本书非常引人注目的是,它的结构很特殊,它不是平铺直叙地叙述在过去的岁月里,这一家三口所经历的日子和故事,而是有虚有实地分作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杨绛梦到钱锺书不见了的故事,夫妻之间唇齿相依的深厚情感就在这短短的篇幅里催人泪下的浮现。这也为全书立下了一个“离别”和“思念”的基调。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仍是在讲述一个“万里长梦”延续着上一个梦境,把我们仨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揉进一个先欢喜后悲伤的生离死别的场景。如果说美好回忆像一碗粥,温暖、治愈,让曲折的旅程无时无刻不被幸福包裹,那么万里长梦就像一壶酒,辛辣、清冽,如梦如幻,一点一滴都在刺痛神经。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里才是写普通回忆录的手法,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一九三五年杨绛钱锺书伉俪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一直到一九九八年钱锺书逝世这六十三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杨绛先生以“我们仨”作为这部书的书名,我想她暗示的是,我们仨已经在这六十多年的岁月的磨折当中成为了杨绛先生生命的大多数,甚至是全部。

我感到令人最感动和印象最深刻的,那就是书中文字流露出来的一家三口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深厚情感。而特别令人羡慕和赞叹的是杨绛和钱锺书的那种心心相印,唇齿相依。这种浓厚的深情真是令人顿起“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感觉。

生活中的传奇很少,不过间或也有,他们俩是其中之一。其实钱锺书和杨绛在大学的时候就认识了,那个时候钱锺书的名气很大,是清华四大才子之一,然而杨绛后来却回忆说“我初识锺书的时候,他穿一件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戴一副老式大眼镜,一点儿也不‘翩翩’。”尽管初次见面没有交谈,但他们还是一见锺情了。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钱锺书告诉杨绛“我没有订婚”,杨绛回答道“我也没有男朋友”,就这样他们两人恋爱了,钱锺书和杨绛两个人在家世、心灵、才学上的无比契合造就了这一对珠联璧合令许多人羡慕的犹如神仙眷侣一般的夫妻。那么这对夫妻如果其中的一个离开了,另一个会怎么样呢。在书的第一部分,杨绛写出了那种孤单、慌乱和凄凉。文字不长,却是无比的落寞,惆怅和催人泪下,其中饱含的是杨绛对相濡以沫一辈子的丈夫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有人评论《我们仨》说,面对夫逝女亡的静思和追忆,杨绛的文字竟然没有一句悲痛欲绝的词语和撕心裂肺的呐喊,相反,在那些温柔、细腻、朴实的字里行间,读到的是这一家子面对困苦时的平静,面对赞誉时的低调,面对风雨时的淡然和面对变迁时的相濡以沫,我觉得这的确是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

杨绛先生的文字是在近百年的风雨人生中,一点点浸润渗透出来的文字。这一点在书的第三部分表现得最为充分。沦陷在上海的那段时间是他们最为艰苦的一段日子。“日本人分配给市民吃的面粉是黑的,筛去杂质,还是麸皮居半,分配的米,只是粕,中间还杂有白的黄的黑的沙子。黑沙子还容易挑出,黄白沙子杂在粕里,只好用镊子挑拣,听着沿街有卖米的,不论多贵,也得赶紧买”。条件如此恶劣,杨绛的文笔却依然从容,恬淡。这个时候,钱锺书虽然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可是薪水不多,由于大环境的恶化,一家人的生活更是困顿到了极点。然而杨绛的文字中依然没有半点怨天尤人。就在这样的境况下,钱锺书仍然硕果累累,他重要的学术著作《谈艺录》的后半部,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以及著名长篇小说《围城》等重要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完成的。那么这些成就是如何取得的呢?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杨绛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而这些对于家庭的付出,在这段文字里杨绛只写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我在小学代课,我写剧本,都是为了柴和米”。

《我们仨》这本书是散文,本来的重点并不在于对人物的刻画,然而在杨绛朴素的妙笔下,“我们仨”的形象却栩栩如生的浮现出来。在作者娓娓道来的文笔下,“我们仨”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颦一笑,一嗔一怒都是那么生动,那么可亲可爱,让我不知不觉地融入他们单纯而又温馨的世界,处处洋溢着的人情味和他们那种美好的个性和品格。

篇6:读《老王》有感

有过哭泣吗?某年,某月,才与远在天边、牵挂无常的家人相见?这是种幻想,纯属虚无飘渺。其实,所有都一目了然,结果,也一样。你们也都是父母心头的宝,本该是知足常乐的。当你们做了抉择时,父母肝肠寸断,这是把锋利的剪刀,瓜葛了人间的炽热亲情,宁愿饱受风雪的挣扎,或许没有那么疼,那么痛。你们,割舍了原本难舍难分的盛情,将它转化为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动力。你们,是条汉子,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永不摧残对意志的坚守。有人说,“太卑微了”。

我不愿与他们详细解说,不懂你的人解释永远是多余的,因为懂你的人不需要它,不懂你的人更不需要它。 你们悄无声息地在祖国的边疆来回走动,没有人真正的在乎你们的存在,如同空气,来无影去无踪。这世界少不了你们,牺牲了自由,成全了中华子孙。究竟是何种信念激励你们放弃原有的阔家生活,来到举目无亲的荒地边投宿?我深思。大概是“巨龙不断,火力全开”的心声,鼓动你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身为中华民族的延绵子孙,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在每个角落里散发着,心灵的感应。

你们在那儿,不曾走远,我已缚住那微弱的气息,蔓延着…… 似想忆年,偶然打开电视机,亲临你们的工作场所。的的确确不是人待的地方,若我身在其中,我会畏惧。畏惧这高山反应,更不必说万古千秋。你们居住在简陋的帐篷,风可透过缝隙扰乱熟睡的你们。野狼的叫声,地下摇动身子的蚱蜢,咧嘴狂奔的巨蟒,千奇百怪……纷纷在这寂静的黑夜出头露面,惊恐的环境,仍旧昂首挺胸地踏步走,我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天,这人,这地点,这缠绵悱恻的凄凉。 我只是想淋一场彻头彻尾的大雨。

篇7: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读《听杨绛讲故事》有感

2012年7月,杨绛先生度过了她的101岁生日。这位著名的女士拥有着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长寿,也拥有着超人的智慧。她出身名门,理想远大,经历了中国近代最紧张的时刻:民族危亡,战乱纷扰;中年后,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饱经沧桑。经历了国家与个人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的人,自然拥有了坚强的心志与博大的胸怀。

近日,读到了吴学召著的《听杨绛讲故事》,再次近观这位经历了一个世纪风霜雨雪老人的似平凡却又无比传奇的一生,感慨良多。

好读书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是优秀的?在现在的年代,这样的问题是很难有统一的答案但是,对于杨绛先生,大概所有人都会给出相同的评价:她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学生。在做学生方面,她实在是一个典范。

所为学生,主要任务自然是学习;若是只会学习,变成了书呆子,这也是不可取的。与我们想象中整天埋头于书本的学者形象不同,杨绛先生学生生活是十分充实而丰富多彩的。

对待学习她总是努力而认真地。一时的努力,一时的认真是很容易的。每个学期的开始与临近期末的时候,总会听到有人高呼“我要发奋啦!”,可见绝大多数人都是知道要努力的。可是这种努力又能持续多久?不过三分钟热血罢了。因此想要长久而坚持的努力与认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这不是突然的决定或想法,而是一种常态,一种习惯。

那些成绩优异刻苦努力的学生也能做到持续的努力。他们十分刻苦,甚至过着除了学习一无所有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一日日辛勤努力是为了更好的成绩,更好的生活。这本无可厚非。只是学习有时变成了一种目的,读书成了一种追求成功的途径。

杨绛先生的读书是十分纯粹的,这是一种境界上的不同。她热爱读书,热爱知识。虽然她以文学见长,但在学生时代是个能把理科也学得很好的全优生。女儿钱圆初中时生病不能上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科目也是由杨绛来教授的。在这方面考清华时数学零分的钱钟书实在逊色不少。知识是平等的,她对知识的热爱亦是平等的。对她来说读书绝不是一种负担,也绝不会认为是在吃苦。她好像学什么都不会觉得困难。喜欢了就要开始学,自然而然的每日都学一点,长久的下来自然就能学会。而这份长久实在是平常人所难及的。读书对她来说真正是一种享受,是最快乐的事。

读书对于她来说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去做什么,而是生活的本身。她不会因为有考试才去学习,不会因为考什么就只学什么。学校的课程从未阻碍她学习兴趣所在。

记得杨绛先生高中时想学习法语,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她就决定自学。有姐姐教会基本的字母发音后,就找书对着字典一个词一个词自己认。后经人介绍,找到了一位法国小姐。她与同学一起,每两周去学习一次法语。后来她的同学不去了,她就一个人坚持去学。到大学时已能比较熟练地使用法语了。杨绛先生曾翻译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她翻译的中文版被认为是最好的译本。令人惊讶的是,西班牙语是她在中年时自学的。这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写照,不愧被称为最才的女。

爱学习,也爱生活

钱钟书婶婶对杨绛评价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你会发现她的生活是那么的生动而丰富多彩。少年时的杨绛会和朋友一起玩耍,会淘气,也为同学打抱不平;青年的杨绛在英国留学时常与钱钟书一起外出“探险”,尝试着用不大齐全的炊具烹饪中国菜改善伙食;中年时经历文革的洗礼,不卑不亢,从容面对;晚年时,心爱的丈夫与女儿双双去世,她还是一个亲切的可敬的积极生活的老人。

我常常在想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所追求的,既不想太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又不希望过于平淡无奇索然无味。我在杨绛先生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杨绛的一生都在追求平静、简单、平凡的生活;但在这平静、平淡、平凡中却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

对她来说,家人就几乎是整个世界。

她并不热衷与社交,也对广交朋友不感兴趣。只是,安心的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在这个圈子里,有着最重要的家人以及感情深厚的朋友。更多的时候,她是在享受“我们仨”的小世界。

她孝顺父母,是一个好女儿;有爱兄弟,是一个好姊妹;深深地爱着她的丈夫和女儿,幸福的、用心的经营着自己的家庭,是最贤的妻。真是幸福的让人嫉妒了呢!在家里,他们仨个一人一个书桌,读着自己喜欢的书,互不打扰,只是偶尔交换一下读书的心得,温馨而惬意。他从不会在意自己对家庭的付出是不是比丈夫多,不会在意多做了多少家务,也不甚在意丈夫在生活上的笨拙。她总是与世无争的,安心的过自己的生活,受得了委屈,忍得了寂寞。用一句杨绛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来描述就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而这份平淡不争并不意味着对周围漠不关心。对于国家和社会,钱杨有一种含蓄的热爱和责任感。钱先生曾说过“每个人的遭遇,终究是和自己的同伴连结在一起的,我不介意过些苦日子”,因此他们离开了富裕的欧洲回到了饱经战乱的祖国。2001年杨绛先生捐出了她和钱先生的稿费850万,建立了好读书奖学金,关注着、鼓励着那些爱读书的青年。

她的生活也是一个传奇。渊博的知识,真挚的爱情,坚强的心志„„这无须赘述,已有太多的文字去赞颂。

这是一位可敬的女士,101岁高龄,独自一人,积极地燃烧的生命。

篇8:品读杨绛先生的《老王》

再谈杨绛先生, 行文末尾说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杨先生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 那是相对于身处底层的老王而言的。一是有个温馨和睦的家, 杨绛和钱钟书先生都是大学问家, 女儿女婿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一家相亲相爱, 受到党和国家应有的尊重, 政治、经济地位非一般百姓可比。三是经历文革磨难的劫后余生。然而事实上杨绛先生也是一个不幸者, 文革中经受抄家批斗, 下放五七干校打扫厕所, 女婿也在文革劫难中被逼自杀, 这种不幸, 作者在文中仅是一笔带过, 文革中老王送钱钟书先生看病, 提出不要钱, 当作者一定要给钱时, 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仅此而已, 并无其他叙述。在笔者看来, 杨绛先生的不幸较于老王更深更重。

有意思的是, 也是最值得玩味的地方, 老王的不幸在明处, 作者的不幸在暗处;作者的幸运在明处, 老王的幸运在暗处。正是在幸与不幸中, 文章折射出来自底层的光芒以及大知识分子的人性光辉。

来自底层的光芒

文中的老王一辈子很苦。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 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 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 孤苦伶仃。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 小屋破破烂烂的, 眼睛又不好, 他的一生凄凉艰难。

但是老王心好, 老实厚道, 有良心, 关心人。老王的善良表现在:1.主动上门给作者家带送冰, 而且破格优惠“减半收费”, 服务周到。2.“文革”开始后, 知识分子落难, 工资被扣, 有些“工人”正是逞威风之时, 而老王对作者夫妇当时的处境尤其关心, “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生怕作者夫妇更为艰难。3.带着重病, 双手拿着礼品, 坚持着上门来感谢作者一家多年来对他的照顾。善良是老王身上的闪光点, 然而仅看到这一点还不够, 善良之外还体现了穷人的尊严。一是作为一个不幸的人, 老王自食其力。他“有个哥哥死了, 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此外就没有亲人了”, 文中“没出息”三字上加了引号, 既表明老王对两个不争气侄儿的痛心, 又显示他不想依靠亲人的硬气。二是不幸的人也能以自己微弱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别人。文革中同情关心处境艰难的作者夫妇, “你还有钱吗?”, 寥寥五字蕴含无限关切。三是投桃报李, 有恩必报。病入膏肓的老王用尽最后的力气送香油和鸡蛋, 不仅是感谢作者一家多年来对他的照顾, 更是感谢作者一家一直把他当人尊重。老王内心深处的这一性格特点与他的善良相比, 同样是无比耀眼的, 而这往往不为学生所觉察。

仁爱厚重的博大情怀

如果说文中的老王有一颗做人的道德良心, 是极其纯朴的好人, 那作为一个大知识分子的杨绛先生则有着非同一般的博大情怀。首先表现为她对老王关心同情。其次表现为对自身遭遇文革苦难的淡然。 (具体分析因篇幅有限在此省略)

杨绛先生的《老王》和她的其他散文一样, 看起来平平淡淡, 无阴无晴, 然而平淡不是贫乏, 阴晴隐于其中, 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 有着本色的绚烂华丽。

摘要: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选编了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 作者以其素朴的文字凸现了底层平民的光芒, 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仁爱厚重的博大胸襟。透过平淡冲和的笔调, 细细品读, 愈觉如饮陈年佳酿, 绵味悠长。

上一篇:办公室助理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评估公司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