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教学案例分析

2022-07-09

第一篇:老王教学案例分析

《老王》教学案例

教学设想

这篇散文以平淡似水的笔调,记述了生活在社会最地层的普通人老王的艰辛生活琐事、人生经历,尤其是与作者一家的交往,热情讴歌了老王不畏艰辛、任劳任怨、待人忠厚、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心,寄托了作者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敬佩和热爱之情。我在教学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感受老王的思想品质,把握老王的善与苦两个方面,体会老王与作者夫妇之间的相互关爱,体察作者的爱心,理解本文的主旨。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也应像作者一样对不幸者、卑微者持一颗爱心,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关心他们,也让学生通过语言了解一下当时那个时代。

教学思路

导入——了解作者——走近老王——善待老王——感受老王——关注老王——描写老王,从而实现从文本到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习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

2、学习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

3、理解、积累“塌败、愧怍”等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

1、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通过品读法、探究法、拓展法等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有没有乘坐过三轮车?大家有没有跟三轮车夫攀谈过? 生集体:有——

师:你会和他聊什么?

生1:我会问他一天能赚多少钱。

生2:我会问他工作是否辛苦。

师:今天让我们跟着杨绛的《老王》,去聆听一个关于三轮车夫的故事——

二、介绍作者

师:谁能介绍一下作者

生:她是一位女作家,翻译著作有《堂吉诃德》。她的先生是钱钟书,《围城》是他的代表作。(师补充:杨绛,原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译著《堂·吉诃德》,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长篇小说《洗澡》。)

三、走近老王

师:好,让我们一起感受这个故事。用心倾听,用情体悟,用耳朵把生字词的读音记下来。要求: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老王的一生,可以从生活、为人两方面概括。 学生读完课文。

师:大家听完这个故事,觉得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马上回答:善良、苦命。

师:大家能不能用“什么的老王”这样的短语形式来说?

生:善良的老王。

生:老实的老王。

生:不起眼的老王。

生:可怜的老王。

生:生活贫穷的老王。

生:孤苦伶仃的老王。

生:知恩必报的老王。

生:孤独的老王。

师总结:从生活上,我们可以“苦”来形容老王,而为人,我们可以抓住“善良”一词。

师: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生:“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生: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生: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生:哥哥死了,两个侄子没出息。

生: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师:“塌败”一词如何理解?

生:塌陷破败。

师:那是他的家吗?

生:不是,只是住那多年罢了。

小结:老王生活穷苦卑微、凄凉艰难。

师:他的善良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生:从他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

生: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

(师:是他不需要钱吗?

生:不是。是因为担心作者丈夫看病的钱不够。)

生: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上门感谢。

师:课文重点写了哪件事?

生:写了送香油、鸡蛋。

师:在哪几段?

生:8——16段

师:请大家精读这几段,说说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或词语,试着分析。

(生自由读课文)

生:我认为第八段的外貌描写特别好,突出了老王身体的虚弱。

师:读读外貌描写的句子,看看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生读)

生:比喻、夸张。

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你看,作者把它比成“僵尸”,又打上一棍会散成一堆白骨。 师:这两种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生:写出老王的形象。

师:他这样的形象,作者对他寄予了怎样的感情?

生:同情。

生:我觉得“直僵僵”、“镶嵌”一词写得好,写出了老王身体僵直、行动困难,站都站不住,只能靠在门上。

师:有有疑问的地方吗?

生:就是老王给我送来鸡蛋和香油时,我想给钱,老王说不要,可他还站在那里等我,为什么等我呢?

生:他知道作者一定会给的,不拿,反而要托人捎,怕给作者添麻烦。

生:老王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怕我觉得欠他一份人情,怕我觉得不安。 师:是啊,老王就是这么善良。

生:为什么只有十到二十个鸡蛋,而作者却说多得数不完?

师:谁能理解?

生:数不完的是老王的这份心。

师:说的多好。

师:作者为什么要“强笑”?

生:内心很复杂。

师:都有哪些复杂的心理?

生:又悲酸又感动

四、善待老王

师:“我们一家” 如何关爱老王?

生: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

生: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生: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生: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生: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师:还有人关爱老王吗?

生:还有一位老先生,让老王运送。

师: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可以看出那时怎样的人际关系?

生:冷漠、无情。

师:作者为什么能够那么关心老王?

生:因为作者一家也是很善良的。

师: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是爱,爱使苍凉的人生有了温暖、光明的慰藉

师: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提示: 谁是幸运?谁是不幸?“愧怍”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何“愧怍”? 生:因为没请他喝杯茶。

生:没请他坐坐。

生:老王好心拿来鸡蛋,但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生:因为作者觉得对老王的关心还不够。

师小结: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与老王相比,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师:课文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载客的三轮车为什么组织起来又取缔了?

师:这个问题问得很有价值,能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吧。出示背景资料: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五、感受老王

师:透过“我们一家”与老王的交往,大家得到什么启示?

生:人类需要关爱。

生:要关心、爱护不幸的人。

生:人与人的交往要诚心相待。

六、关注“老王”

播放《爱的奉献》,展示图片

师:面对这些需要帮助的群体,我们能做些什么?

生:捐钱。

生:给那些山区里的穷苦孩子捐书。

生:捐生活用品。

师小结: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幸的人,许多弱者,而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生活在爱的光环里,让我们学习杨绛女士把爱之光分一些给身边的人。

七、描述“老王”

作业: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

附板书设计

老王

杨绛

“我”

反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反思,才能有更大的进步。为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满意的方面:对人物的把握比较深入,流程设计比较完整,学生质疑环节效果不错,最后作业的设计体现了灵活性。

有待改进的地方:课堂“抓”得比较死,不够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课堂中,读的不够多,重在讲解和领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二篇:老王(教学案例)

八年级语文《老王》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如何刻画人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课文中的人物身上,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方法:情景法、提问法、点拨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拓展法等。 学习方法:多样朗读法、自主合作法、讨论学习法、悬念学习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1)熟读教材;

(2)设计教案;

(3)制作课件。

学生:(1)读课文两遍;(2)熟悉课后练习;(3)学会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颗金子般的心。著名作家杨绛与一位人力车夫交往,几年后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二.设问导读

1.请看老王的画像。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 2.这样一个老人就站在你的跟前,你关心他什么?

3.老王是一个普通人,写老王的作家可不是一个普通人。简介杨絳。杨絳——钱钟书——《围城》。

4.请学生速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三.品读老王

1.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_____的人,表现在_______。”的形式表达出来。

(惨):年老、孤单、穷困、病患

2.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

3.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小声读、放声读。可圈点,可旁批。 4.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体会词语的妙处:镶嵌(消瘦与不灵活)、攥(心情激动)

体会老王的语言:话语不多,却十分有表现力。

体会老王的心理:你能就这些只言片语推测一下老王当时的心理和表情吗? 5.老王劝说“我”收下香油和鸡蛋的情节作者没有描述,请你设想一下,老王当时是怎么说服“我”收下的?

6.老王还有哪些善良的表现? 四.品读作者

1.“我”或者我们一家人有善良的表现吗?有哪些善良的表现? 2.再读课文末句,思考作者幸运吗?为什么?(讨论) (1)作者不幸运。(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 (2)作者是幸运的。(对比老王而言) 3.作者的内心愧怍吗?为什么?

(作者以为给钱,自己受礼就心安理得,无意间却伤害了老王; 作者愧疚的原因是没有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同情中只是有点可怜。)

五.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一个熟识的人,面对老王的遗像,你心里好受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吗? 示例:老王,因为你眼睛不好使,我就从来不坐你的三轮车,还背后叫你“田螺眼”,我对你的关照太少了。假如你还活着,我会动员很多人去坐你的三轮车,让你的生活好起来。

2.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3.仿写。示例: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___,就要_____。 六.学生总结

1.说说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再读课文末句。 七.巩固练习

课后练习三: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送油送蛋情节。 八.板书设计

老王

不幸(惨): 年老

孤单

穷困

病患 善良的

作者

幸运?!

愧怍?

女儿 九.教学反思

“以善良体察善良”。 “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 这就是《老王》一文的精髓所在。

在品读老王中,用“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表现在什么地方”的形式,可以从整体上去感知老王“老、孤、穷、病”的不幸“惨”状。

这样一个令人同情,让人怜悯的人的“哪些细节最能打动你呢”,于是学生进行品读老王送油送蛋的情节。

如品味关键词“镶嵌”,它写出了老王的消瘦与不灵活,并让学生在图片上画上门框,切切实实地感受“镶嵌”的蕴味。

又如品味句子“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运用了夸张手法,再次强化老王临终前的苦境和惨状。

这就是不幸的但又善良的老王。

那么,“我”是善良的吗?又如何体现呢?学生可联系课文前前后后,“我”所做的一些事情中可以找到印证。

虽然“我”是善良的,但“我”是“幸运”的吗?,可联系社会背景可知“我”是不幸的;但“我”又是“幸运”的,可与老王对比中知晓。

如此命运的“我”,有什么值得“愧怍”?学生在探究中得出:作者以为给钱,自己受礼就心安理得,无意间却伤害了老王;作者愧疚的原因是没有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同情。

这种“愧怍”,实际上是一种怀念。

对我们的学生来说,除了怀念老王,更应该把思维的触角延伸到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像老王一样的人。

从“如何去对待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中,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普通人的命运,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积极地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感悟文本,激发学生的人本素养、文化素养与文本的碰撞,从而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第三篇:《老王》教学教案课件

同学们,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目光总是追逐那些光彩照人的明星,总是羡慕那些功成名就的伟人。但你们是否知道,我们周围更多的是普通人,是像王顺友一样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普通,但有感人的举动;他们虽然平凡,却有崇高的精神。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杨绛走进一个普通人老王的生活,去关注他的点点滴滴。

杨绛(1911—),现代女作家,翻译家,著名学者。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和《将饮茶》,译著有《堂·吉诃德》。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钱钟书先生的夫人。

1、学习生字。

过渡语: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扫除一下文字障碍。

伛 荒僻 攥 塌败 取缔 骷髅 滞笨 愧怍 惶恐 翳

2、了解体裁,朗读课文。

过渡语:《老王》,是一篇写人为主的叙事散文,在文中作者要完成对人物的刻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思想品格。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文章内容。

下面请三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分段朗读课文

同学们在听读过程中请思考:《老王》这篇文章中国共产党写了几个主要人物?他们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1、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的评选已经开始了,虽然作者和老王没有感天动地的惊人举动,但他们的仁义、厚道、善良、正直,却值得我们由衷钦佩。所以我们不妨把他们作为候选人,让他们参加评选。首先我们共同完成两个表格。

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候选人

姓名

老王

性别

婚姻状况

家庭成员

职业

健康状况

家庭住址

事迹简介

姓名

杨绛

性别

婚姻状况

家庭成员

职业

健康状况

家庭住址

事迹简介

总结:

教师总结:大家从文中找的句子、陈述的理由,分析得都十分入情入理。在两个人身上,我们可以共同看到他们相互关怀,相互理解的那份真诚,可以共同看到他们以心换心,以爱博得爱的那份感人的善良,所以,无论谁能当选,我们都会感受到这份来自普通人的荣耀。

2、写颁奖词

今天,如果杨绛和老王都有幸走上“感动中国XX年度人物”的颁奖舞台,请你为你的推荐者写一段颁奖词。

王顺友是四川省的一个普通的邮递员,一年365天他至少有330天独自一人走在深山峡谷的邮路上。二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中,用坚韧和执着呈现出一份不平凡的伟大。有关他的颁奖词是这样的:

示例:

马班邮路的铁汉 王顺友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

写颁奖词的要求:

1、体现人物身份

2、概述人物事迹

3、突出人物特点

4、评价人物精神

5、语言简洁富含深情

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获或练习本,为杨绛或老王写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

杨绛——她,是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照顾老王的生意,关心老王的冷暖。她给予老王的是善良,她带给我们的是震撼。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不管你是幸与不幸, 关爱不幸者是每一个人不容回避的责任。

老王——你,平凡到不能再平凡。但可敬的是,你从不抱怨,默默承受不幸;你身处困境,处处照顾他人;你知恩必报,极有道德良心。你用背影留给世界一份别样的伟大,因为,你有颗金子般的心!

过渡语:为平凡人甚至是像老王这样的弱势群体写一段颁奖词,不仅是呼唤我们关注他们身上那些感动人心的品质,更多的还希望我们能够像杨绛一样关注并关爱他们的一切苦难。因为:

图片一:黑暗中,能够多一份相互扶持,眼前就有光明。

图片二:流浪中,能够彼此相依相偎,身边就有温暖。

图片三:贫困中,能够大家分担痛苦,心中就有甘甜。

图片四:所以,给洪水中的人们送上一个坚实的臂膀。

图片五:给贫困的孩子送上我们多余的零用钱。

图片六:用送出的玫瑰芬芳整个世界。

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不幸和苦难时,相濡以沫,用“善良体察善良”,以“真诚对待真诚”。拿出爱的行动,善待关爱同一片蓝天下的人们吧,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人有时很渺小,人生有时很艰苦。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

第四篇:老王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二语文 《老王》教学设计

临朐第四中学

刘宝玲

《老王》教学设计

临朐第四中学刘宝玲

●设计思想:了解人物形象,感悟普通人身上的苦与善,培养学生的爱与同情之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

2.揣摩本文,体会语句的含义及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 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揣摩语言,深入领会语句的意味。

●教学难点

全面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探究材料安排的特点。

●教学方法

1.自读点拨法。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叙写与车夫老王的交往片断,刻画了虽穷苦卑微却纯朴善良的老王形象。学生诵读中以善良体察善良,感悟情感,陶治性情。教师点拨、突出作品提出的关怀不幸者的写作意旨。

2.合作探究法。阅读中关乎作品情感、材料组织等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合作研讨解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

导语 设计

(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同学们,正如歌曲中所唱的,如果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关爱同在一片蓝天下的他人,那么人世间真的会多一份阳光, 少一些冷漠,多一份文明,少一些残酷。爱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美德,杨绛女士的《老王》就通过她与车夫的交往,为我们诠释这一并不深奥的生活主题。

一、检查预习 掌词释意

1.投影显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预习理解情况。

(自读识记字词,并尝试用其中的至少三个连词成句。)

塌败(tā) 取缔(dì) 伛(yǔ) 翳(yì) 骷髅(kū lóu)

绷(bēng) 滞笨(zhì) 愧怍(zuò)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读课文,领会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

(要求,在听读中发挥想像,头脑中再现鲜活的人物形象)。

思考: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那么见于文中的老王是怎样一个形象呢?请学生自读课文,谈出自己的阅读感知。并感知作者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归结:

从课文写老王的生活片断可以看出,老王穷苦卑微但纯朴善良。他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他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烂烂的,他的眼睛又不好,一生凄凉艰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但是老王心好,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他需要钱,可是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是一个精神上没有受到任何污染 的极其纯朴的好人。

作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不是冷漠、蔑视而是本着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去关心、爱护他。如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总是照顾他的生意等。

2.学生分段诵读,概括要点,列出提纲。

(教师作阅读提示:课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写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断,条理有序,一脉相承。)

学生归结:课文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职业生活缺陷、居住条件等情况。下面三段则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

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险。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三.合作研讨 质疑问难。

(1)文中作者的善良表现在哪里?老王的善良又表现在哪里?对揭示文章意旨的课文最后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穿插文革资料及彼时杨绛境况,以投影展示,让学生了解文革,了解那时杨绛及其家人的境遇及境况.)

(2)你怎样看待文中作者一家对老王的关爱?相对现实生活中见到的对不幸者、弱者的冷漠,你认为现代人缺失的是什么?

(3)写人记叙文的构思中既要从众多事件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又要安排文章的谋篇布局,即组材,那么本文段落安排有什么特色?又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小组讨论解疑,教师点拨、明确:

(1) 作者的善良有许多表现: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作者的善良还表现在关心 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善良,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鱼肝油。

老王的善良也有许多表现:“愿意给我们带送”冰决,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老王的善良更表现在,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结尾一句话,应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2) 从文章看,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在作者那里,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有平等意识,才会有平等对话,。再是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要求社会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并促进全体劳 动者的全面发展。作者一家对老王是怀有这种精神的。知道老王有夜盲症,就送了大瓶鱼肝油。他们总是照顾老王生意,坐他的车,让他挣点钱。老王收钱常常客 气,他们总是照原价付。平板三轮不敢坐了,还是关心老王是否能维持生活。总之,对不幸者怀有一颗爱心,才能这么关心人,爱护人。

老王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身子僵直,样子非常怕人,作者心里只有同情和悲酸。老王死了好几年了,作者每每想起来还感觉有愧于这个不幸者,总觉得在他生前,对他关爱不够。所有这些,都是人道主义精神,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提倡的。

(3)作者对琐碎材料的组织以成有机整体,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开头四段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是按逻辑顺序,正因谋生的困难,收入少,所以生活清贫。下面三段是按时间顺序。

除段落安排有序之外,还设置了贯穿全文的线索,即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眼疾, 送他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老王对钱家也好,在服务费上双方总是非常客气。三轮改平板三轮,没法坐了,作者还是很关心老王,对老王有好处,所以 老王总觉得欠了一笔人情,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也要表示感谢。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四、品析语言,体会用词之精巧

杨绛女士的文学语言朴素本色,却灵气飞扬,别有韵味,试比较下列三组语句在语意、感情色彩、表达效果上的不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你还能举出文中类似的语句吗?

(投影)

(1)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2)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3)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

明确:(1)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2)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3)①句说“镶嵌在门框里”,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

五.说话训练,拓展提升

爱是人间的春风,是生命的源泉,缺乏爱心的社会将会是一片沙漠,一片荒原。如果现在让你走入人群,去与街头墙角那些摆小摊、扫大街、捡破烂的沟通、交流,对你一定很有触动,请互扮角色并对话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小结:读杨绛的《老王》,见于文中写老王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我们能体察出作者对不幸者关爱的呼吁。的确,正如一位哲人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愿我们的真爱能够克服现实世界中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那样将会是阳光灿烂、春意荡漾。让我们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收束本文的学习。 作业:仿照例句,以“友情”为内容写句子。

例句: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生活是一首奋进的歌。

第五篇:《老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老王之“苦”。

2、理解老王与作者各自的“善良”。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情境导入 明确目标

导入:

读杨绛先生的《老王》,我一直在想:她一定是把我们当作她的朋友了,所以她在向我们讲诉一个她朋友的故事,这个朋友叫“老王”,当然“老王”只是一个称呼,并非其名,但先生相信每一个读过的人一定能够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跟着作者认识一下她的这位朋友——老王。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

(一)作者简介:

杨绛,(1911——),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二)重点字词:

惶恐

荒僻

取缔

滞 笨

愧怍

二、自主学习 探索新知

1、自读课文,勾画出描写老王生活的词语或句子,自行批注。

2、朗读是文字进入灵魂的唯一方式,请你用心触摸这些文字的魅力,有感情地读出来,并说明你为什么这样来读。

三、合作交流 展示点评

1、 老王是不幸而的但又是善良的,杨绛一家也是善良的,但是当善良与善良相遇,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呢?

(从他们之间的交往入手分析)

2、请你以老王为第一人称,试着写一下老王送了好香油送了大鸡蛋后回家路上的历程。

3、你能理解那句“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吗?

四、检测反馈 拓展延伸

杨绛写这篇文章时已经八十四岁的高龄,以她这样的年纪,以她历经岁月沧桑之后淡定平和的心,仍这样自砺自省着:生命无法对等,彼此无法真正意义上成全各自的人生,善良也似乎无法提及。她“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以更大的善良愧怍着,反思着。 96岁的时,她在她的《走到人生边上》中说道:“灵性是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的道德标准的本能;良心是鼓动并督促为人行事的道德心——就是人的良知良能。这是人所共有而又是人所特有的本性。凡是人,不论贫富尊卑、上智下愚,都有灵性良心。贫贱的人,道德品质绝不输富贵的人。愚笨的人也不输聪明人,他们同样识得是非,懂得好歹。我认识好几个一介不取于人而对钱财十分淡漠的人,他们都是极贫极贱,毫无学识的人。”

下面一篇文章是作家六六写的《关于善良》,我们来看一下,从这篇文章中,又会带给你怎么样的思考?

关于善良 □ 六 六

老公和我带宝宝偶得去购物广场,广场前,有一老叟盘坐于地,拉二胡乞讨。老人面前的地上扔了个破烂饭盆,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

我低头看看他盆中的硬币,估计到夜也就够一碗寡面。

怀中的儿子跟我闹着:“宝宝要坐摇摇晃晃,妈妈给我钱。”我灵机一动,问宝宝:“宝宝你看,爷爷拉琴很辛苦,一天没吃东西了,很可怜,宝宝要不要把坐摇摇晃晃的钱送给爷爷吃饭呢?”

偶得看看面前的爷爷,毫不犹豫地说:“不好。” 我以为孩子秉性善良,看到如此可怜的场景,肯定痛哭流涕着就把钞票递过去了,原来事实并非如此。

我只好继续开导他:“宝宝有新衣服穿,有酸奶喝,有电视看,有大房子住,可爷爷什么都没有,我们把宝宝坐摇摇晃晃的钱给爷爷吧?不然爷爷肚肚饿。”

偶得思量一会儿,依旧坚定地答:“不好。” 旁边的老公都已经扭头笑开了。老公说:“你这是损害他的利益,他心中摇摇晃晃是很重要的,他显然不肯,你如果直接给他一枚硬币让他塞给爷爷,这他是肯的。”

我问:“什么是善良?善良就是心底的怜惜,知道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别人。”

老公不同意:“这叫慈善,不叫善良。他如果有摇摇晃晃坐,余下的钱能给别人,就可以了,如果非让人虎口拔牙,那是不行的。善良与苛捐杂税不同,要心甘情愿才可以。强迫的善良不是真善良,这叫伪善。”

我不理老公,继续做儿子的思想工作,过程冗长,情节曲折,略去不言。总之,在儿子最终含泪答应把钱给老爷爷的时候,老爷爷自己的泪都快掉下来了,估计恨不能倒给我们一块钱别难为孩子了。

偶得的难过只一会儿,不一会儿就又兴高采烈了。

来到摇摇晃晃前,偶得一指木马说:“要坐摇摇晃晃。”我没有答应,提醒偶得刚才已经把钱给老爷爷了,偶得想了想,也没闹,乖乖走了。

看他在前面自己摇摇晃晃着唱歌,假装自己在颠木马的样子,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这件事,直到现在,老公都不同意我的做法。他认为施舍别人是因为自己富有;而我认为,救济别人不在于自己能力大小。

我问老公,那些捡垃圾的人在贫困线挣扎却领养许多孤儿,这是什么行为?一些支边的教师,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将一生奉献给山里的孩子,这又是什么行为?

老公说,这叫高尚。而大多数人,能做到平常就已经很好了。 而我则说,人求高得中,求中得低。你心中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一定有差距。如果最初就放弃了高尚,那么你永远不会有高尚的可能了。

小结:

雨果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当善良与善良相遇,我觉得更高的善在于能够忘却自己的善良,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审视人性,真正认识到:善良属于人,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文化,是一种远见,是一种修行。

让我们都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好人!

(听歌曲《善良的人》)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老王教学案例分析】相关文章:

老王人物形象分析07-09

公开课《老王》教学反思04-22

七年级语文《老王》教学设计05-05

老王范文05-15

老王11范文05-15

老王正式范文05-16

老王杨绛范文05-16

课文老王范文05-16

老王原文范文05-16

杨绛老王范文05-17

上一篇:厉行节约杜绝浪费下一篇:论伟大的抗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