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的花蕾绽放绚丽的花朵

2024-04-23

让心灵的花蕾绽放绚丽的花朵(精选12篇)

篇1:让心灵的花蕾绽放绚丽的花朵

让心灵的花蕾绽放绚丽的花朵

自古以来,家长教育孩子,大多数都遵循着“不打不成才”的古训。也许,家长们认为,打出来的,骂出来的,才是有规矩的,好的。我身边的很多家庭中,孩子们被罚站、打骂,到头来还不让哭。这样的孩子,或许规矩些。可是,家长们在打骂的同时,是否能想到这样的举动会给孩子们那幼小的心灵带来创伤?我相信,世上的爸爸妈妈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他们共同的心愿。打孩子、骂孩子也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希望让孩子不要走上错误的道路,出发点是好的。可是,教育的方式不恰当,往往会适得其反,不是吗?说实话,在这一点上,我真的很庆幸,因为,我有一位开明的妈妈。扳指算一算,从出生到现在,十三年之多,妈妈打我的次数不到十次,而我惹妈妈生气的次数,不下一百次,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你妈妈的脾气就那么好啊,其实,妈妈的脾气不算好,甚至有些暴躁,但是,她明白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记得小时候,惹妈妈生气,她生的是小气的话,过一会儿就会原谅我;可是如果生大气,那就不得了了,这里的“不得了”不是指妈妈会对我怎么样怎么样动手动脚,恰恰相反,妈妈理都不理我,小孩子嘛,怕的就是被自己最重要的人疏远,冷淡对待或置之不理。于是,过不了半天,我就会主动向妈妈承认错误,这就是妈妈的教育方法中的“冷淡对待法”,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而且,这种方法至今还适用哦。据资料显示,经常遭父母打骂的孩子长大后心理超过一半都不如其他孩子。那是因为:即使心灵的伤口愈合,伤痕也很难除去,形成阴影。孩子们的心是小小的花蕾,它努力长出来,希望迎来的是阳光雨露,而不是暴风骤雨。不一样的,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孩子的心灵花蕾更加绽放,各位爸爸妈妈,你们认为我说得对吗?

初三:呆到自然萌

篇2:让心灵的花蕾绽放绚丽的花朵

德育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学生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从内心深处受到的地美的理解和感悟。所以,班主任要善于通过不同的渠道,对学生进行“雨润心田”的德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做法:

一、良好班级环境的营造,为德育花朵提供肥沃土壤

1、营造一个清洁、优雅的学习环境。班级是教学的地方,一个清洁、整齐、优雅的教育环境,能使学生赏心悦目,愿意在这美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并能促使学生为班级的美好环境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微力,主动去打扫它、珍惜它、守护它。所以我每天督促值日生把教室卫生打扫到位,时刻注意维护。注意教室内桌椅排放整齐划一,各种器具摆放有序。

整洁的环境为有序的秩序提供必不可少的硬件;注重黑板报的设计――精选主题,形式美观,给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两面墙壁分别张贴着一幅幅催人奋进的名人名言;独出心裁的学生明星宣传栏,为全班学生树立了学习、超群的榜样;别具一格的小组流动红旗,激励着同学们携手共进。“学习园地”张贴学生的优秀作业或手工艺品,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的环境,处处弥漫着求学上进的气息。

2、营建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班级环境。班级是育人的地方,营建浓厚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对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平日教学中,时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安全须知》等,让他们把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平时行为进行对比,找到差距,改正不足。

3、营建一个“拼搏向上”的学习环境。我知道班级是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平时教育中,我通过身边那些爱学习的同学的故事,那些名人的故事教育学生,用学习一帮一的形式引领学生,让他们从小养成一个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在班级中我们还开展了:读书月、读报月、习作月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在班会课上对爱学习和学习进步者进行表扬,每月底开展一次“学习标兵”评比活动。因此,一个讲学习,富有文化气息的教育环境,能使人不断上进,迎难而上,学到更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因此,处在这样一个清新整洁、文明优雅、丰富多采的环境中的学生们,每天都会心旷神怡,积极进取。

二、舆论引导的加强,为德育花朵浇水施肥。

良好的班级舆论氛围,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好学生是夸出来的”不无道理。积极的舆论引导,对形成良好的班集体极为有益。我通过以下舆论进行引导:

1、通过班会或思品课课堂,我及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团结、我们礼貌、我们聪明、我们自信”,“团结一致,共创佳绩”,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涸,只有放到大海里去。”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等等。

2、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班上,我通过谈话、观察,注重培养一批有能力,责任心强的班干部,让班干部充当班级管理的角色,做老师的得力助手。

3、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同样,好学生也是带出来的。在班级,我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长处,尤其是中等生、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地对他们大加赞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这样,孩子们总会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达到了激发全班同学积极向上的目的。

这样,学生的修养水平必定得到提高,其审美情趣也会逐渐增强,其思想情操亦会受到熏陶。

三、突发事件的灵活处理,为德育花朵除草修剪。

班主任工作经常需要处理一些意外问题。处理问题要讲究技巧性,德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复杂难做的工作,更需要讲究技巧。

1、启发诱导,教育学生。如每学期发新书时都会有折皱的书。通常的做法是,按顺序发,发到谁手里算谁的。或从小组前往后传时,大家都挑好的,剩最后一排学生只有拿了。我在发书前微笑着面对同学们说:“这里有几本书皱了,但能用,谁愿意拿?”目光中充满了对每一个人的希望。于是,出现了同时几个人要上来拿的`情况,令人激动。“学生的本质是多么好啊!”我对这些学生给予充分的表扬。在表扬下,更多的学生举起了手,随着一本本皱书被“抢”走,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了书,也深深地感受到了相互关心、帮助他人的温暖、幸福,起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作用。

2、以退为进,教育学生。记得一次,几个调皮的男同学在扫地时拿着扫把打闹,最后打坏了一把扫把。当看到那几个已准备好挨批评的孩子时,我这样说:“你们有错,老师也有错,是老师没有说过不准用扫把打闹,所以才发生了这样的现象。”这几个孩子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刹那间,强烈的愧疚使孩子们热泪满眶。从此,这个班再也没发生用扫把打闹的事。

四、多彩活动的开展,让德育花朵沐浴阳光。

小学生天性喜爱活动,我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事物,提高思想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做活动的主人,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施展,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培养群体意识,并且还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加以表扬,增强其信心。如开展读书活动、跳绳比赛、辩论会、故事会、朗读比赛、智力联欢会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从组织到参与,从干部到学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每个人在才艺上和思想上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篇3:让创新的花蕾绽放枝头

一、创造民主氛围, 开垦肥沃的创新土壤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而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教学民主意味着师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 共同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放下架子“下海”, 变师生关系为“朋友”“你和我”关系, 进入教学活动的“角色”之中。将“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 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要实现师生的角色转换, 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捕捉学生的“创造”火花, 使课堂有争论, 使“一言堂”成为“群言堂”。这样保持良好、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发展开垦了肥沃的土壤。

二、引导质疑问难, 撒播饱满的创新种子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是爱因斯坦的格言。质疑是创新的起点, 疑是思之源, 思是智之本, 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新钥匙。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 要将“质疑”引入课堂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让学生在课堂提问中唱主角。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有一定创意的问题, 保护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消除学生等待教师传授知识的依赖心理, 变被动为主动的探索,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熟能生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 在通俗处求疑。

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在通俗处求疑, 将给学生一个细读课文的范例, 对于教会学生自学是很有益的。如教学《凡卡》一文, 文章的第二段中第一句这样写:“在写第一个字以前, 他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 又斜着眼看了一下那个昏暗的神像, 神像两边是两排架子, 架子上摆满了榔头。”我没有因为这句话不是重点而忽略掉, 而是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写这句话?每一个分句蕴涵着什么意思?这上下文有什么联系?对于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又不重要的内容, 学生很容易忽略。我让学生阅读课文, 思考问题, 然后共同讨论, 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这句话为下文做铺垫, 与下文呼应, 暗示凡卡过着悲惨的生活, 同时也把学生带进了凡卡悲凉的世界里。

2. 在细微处探疑。

每篇文章都具有精华的部分, 也就是文章的重点的内容, 常常是作者匠心所在, 探究其所以然, 不但要引导学生质疑, 而且也能把握文章的精髓, 同时又是对学生咬文嚼字的训练。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一课, 学习第一段是, 我让学生图文对照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写下来。在汇报学习情况时有位学生抓住了描写老奶奶等待总理灵车的语句, 提问:“焦急而又耐心”这两个意思相反的词能放在一起吗?是不是用错了?放在这里没有矛盾吗?对于这个问题, 我没有急于回答, 而是让他们带着人们对总理爱戴的心情以及失去总理的沉痛心情, 读完课文, 再让学生仔细推敲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两个词在这里的内涵, 很快就有同学对这两个词能够理解“焦急”是说老奶奶盼望早点看到灵车, “耐心”是说老奶奶一定要看到灵车的心情。而后我再引导学生看插图, 观察人物的表情以及人们的佩带一致, 让学生了解不仅老奶奶“焦急而耐心”其他人也有同样的心情, 体会人们对总理的热爱、尊敬。因此这两个词在这里没有矛盾。你看能从词语的了解提出问题, 不正说明学生是能发现问题的吗?我想只要让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扩展, 多渠道的质疑问难, 就会播下创新的种子。

三、鼓励多元想象, 绽放艳丽的创新之花

想象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在远古时代人类出于对神灵的迷信, 对科学的无知, 曾想象出千里眼、顺风耳、奔月。而这些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已成为现实, 足以说明创造想象在形成创新能力中的巨大作用。在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 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如《月光曲》一文, 教学贝多芬弹奏月光曲前, 我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的境界, 感受清幽的环境, 再引导学生读一读盲姑娘听了一首曲子后说的话, 以及贝多芬的回答, 想一想盲姑娘为什么听了贝多芬的第一次弹奏就猜测是贝多芬?她当时心情怎样?贝多芬听后想了什么?心情怎样?周围环境怎样?然后我再引导看图结合4—8段的描写, 学生就能体会到贝多芬弹奏《月光曲》是因为面对此情此景, 心潮澎湃, 联想与想象在胸中翻滚, 产生了一股无法抑制的创作激情。学生自然而然地弄清了贝多芬所弹奏的和他看到的联系, 分清看到的实在事物与由事物引起的联想。最后通过闭眼的做梦法:欣赏《月光曲》把学生带到了那情境中去, 去接受美的陶冶, 扩展了思维时空, 同时也让学生自由地舒展纵横驰骋的翅膀, 跨越时空的限制, 使学生的创造意向得以弘扬, 我们的创新之花才能绽放得更加艳丽。

四、追求操作实践, 孕育丰硕的创新之果

创造能力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得到发展, 使之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正所谓:“春天耕耘, 秋天收获”。语文教学应充满情趣, 充满乐趣和充满活力,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要把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结合, 积极创造条件, 让学生在课堂上, 动脑、动口、动手, 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

篇4:让心灵的花朵绚烂绽放

一、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师都知道,爱一个好学生不难,因为他们本身就讨人喜欢,而去爱所谓的“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最大的考验,这也正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包袱、生活困难和学习难题。所谓的“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他们可能是学习有困难,或者行为有过失,或者思想有偏差,而作为他们人生路上的指引者,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不能因为他们的某些小错误,而对他们大加指责,甚至袖手旁觀。

一个真正的好教师要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教育者的使命不应当把好孩子和坏孩子分开,乃是要运用好孩子化坏孩子,运用坏孩子的好处化好孩子的坏处。”也就是说,好孩子和坏孩子之间没有明显的鸿沟,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感化的,教师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所谓的“坏孩子”,更要真心地对待他们,鼓励、期待他们健康成长,不能随便在某个学生身上贴上“坏孩子”的标签。

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独立的主体,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法,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二、没有一个学生是差生

最近一个月,我的心情如阳光般灿烂,家人和朋友都说我变得更加乐观了,同事也说我有了好心态。其实,我最清楚,这一切皆起源于学生的一句鼓励与认可。

那是一个难忘的傍晚,我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两名学生,便主动邀请他们同行,并和他们攀谈起来。一直默默不语的聂徐言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鼓足勇气对我说:“老师,说句心里话,以前我确实不能接受您,觉得您的要求太严厉。可是,现在我想通了,其实您是为了我们好。”我愣住了,孩子的心灵多么纯真可贵,他们简单而丰富,我一时竟不知说什么才好,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这次谈话之后,我开始更多地关注聂徐言。慢慢地,我竟发现这个昔日的“问题生”也有着许多闪光点,如背课文时,他总比别人背得快;回答问题时,他总比别人更积极;在遵守课堂纪律方面,他也比别人更认真……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学习热情远远超过了班里其他学生!

在责怪自己几乎埋没了一个“天才”的同时,我不禁反思:原本令我头疼的学生现在居然变得那么主动、那么上进,我想一切的功劳皆归功于“鼓励”二字。学生不经意的鼓励与认可鼓舞了我工作的热情与动力,反之,学生的进步与努力不亦源于教师的鼓励与赞许吗?是啊,人可分长幼、分男女,唯独不能分的便是贵贱;人都需要鼓励、需要认可,成年人需要,教师需要,学生更需要。

无论是好学生,还是所谓的“问题学生”,教师都应该意识到他们都有着独特珍贵的心灵,只是教师触及的不够深,发现的不够多。只要教师有这样的认识并身体力行,才会对学生产生“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积极暗示,正如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个现象的态度,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位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如果教师能以平等、关爱的心灵去探索、发现、影响学生,那么还需要为教育功效甚微而忧愁吗?

篇5:让心灵的花蕾绽放绚丽的花朵

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绚丽的花是什么花?”

有人说是茉莉花,因为它芬芳美丽;也有人说是牡丹花,因为它国色天香。

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植根慈善的心灵之花最绚丽、最芬芳、最迷人。

不曾忘记吴锦泉,一位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住破旧瓦房的人,也是一位热衷于慈善事业,把磨刀挣来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去的人。

不曾忘记12岁的小女孩何玥,她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他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不曾忘记高龄老人刘盛兰,他拖着病弱的身躯,用苍老的手,用拾荒挣来的钱帮助困难学生,在人间写下大爱。

不曾忘记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阿里木,一位草根慈善家,用人间烟火展现善良情结。

更不会忘记爱心团体-青岛“微尘”,它因施恩不图报的美德唤醒了众人的爱心,像小小的尘埃聚集在一起,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从援助印度洋海啸灾区,到为湖南、贵州、江西灾区募款,再到为心脏病儿、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救助,到处都有“微尘”的身影。

他们的慈善之举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时时撞击着我的`心灵。慈善不再陌生,无数人正在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它、发展壮大它。心动不如行动,做慈善做慈善,我们学生决不能缺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为慈善事业增光添彩。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心怀感恩之心,感谢辛勤培养我们成长的老师,感谢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的父母和长辈,感谢身边所有为我们默默付出的人,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我们的所能帮助他人,让善良的种子根植在我们的内心深处。

作为一名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举不在于事情的大小,而在于助人为乐、雪中送炭的内涵。别人摔倒了,我们上前扶一把是慈善之举;把自己的零花钱、课外书和衣服捐给山区的小朋友,是慈善之举;为患病的危重病人捐款也是慈善之举。没人会笑话你捐得钱物少,你捐一点钱,我出一把力,众人拾柴火焰高,正像《爱的奉献》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篇6:让幸福的花朵绽放心底

谭媛

幸福是什么?

时光荏苒,如果我们把视野从个人的满足扩大到社会的发展,或许我们就会得到答案。——题记

幸福是一种感觉。

睁开双眼,我看得到高楼林立,服饰多彩;轻俯双耳,我听得到音乐优雅,诗歌低吟;仰头深嗅,我闻得到佳肴香味弥漫,花草暗香飘溢。漫步街头,我们觉察得到道路平坦,车水马龙;打开电视,我们会欣赏到节目多彩,内容丰富„„不知不觉,社会的进步已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些可喜的变化,同改革开放前比较,我们的综合国力提高,社会发展日益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大有改善。这种可喜的感觉,就叫做幸福。它洋溢在我们的心底。

幸福是一种感动。

五千年的风采凝聚成中华美德的光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汶川地震,举国震惊,然而,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华儿女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只因心中不灭的信仰:我们都是一家人。而我们学校作为这一大家庭的一分子,也以微薄之力援助灾区,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募捐救灾活动,我们虽不能亲身到灾区援助,但师生还是积极募捐心系灾区,为救灾活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学校中,有一名同学身患不治之症,师生闻讯组织了“献出爱心”的活动,同学们积极捐款,为患病同学提供了物质的帮助,想要在死亡的边缘握住同学的手,紧握一份感动。那心底最微弱的触动,叫做幸福。

幸福是一种希望。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迅猛发展,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我修养,树立远大的抱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让我们用最热烈情感来回报祖国。那眼眸中燃烧的最强烈的希望,绽放在我们心底,叫做幸福。

那感觉,像刚入口的咖啡,我们品味到社会发展的苦涩历程。那感动,像一部催人泪下的小说,我们感觉到社会生活的温暖;那希望,像出征的士兵,我觉察到肩上的重任。而这一切,都是幸福的代名词。

篇7:让学生思想的花蕾美丽绽放

这也让笔者再度思考:面对价值多元时代的学生,我们该如何对他们施教?笔者认为,苦闷迷茫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我们能否树立起为学生的心灵积极保鲜的意识,能否像陶行知先生那样,时时刻刻去真正体会学生的思想情感,重视学生的个性,让童心唤起我们的责任心,用智慧的手段去实施教育的策略,让学生思想的花蕾美丽绽放。

案例1中学生提出的“社会上有很多人不诚信”“现实生活中诚信的人往往会吃亏”的质疑是有道理的。今天不能喝牛奶了,明天不能吃馒头了,后天救助老人的好心人摊上官司了……社会上不诚信的事件发生得太多了,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不足为奇。所以笔者认为,本次主题班队会中最应该解决的就是学生提出的“面对不诚信的做法,我们该怎么办”“诚信的人会吃亏吗”等问题。既然学生已经提出问题,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必须跟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重视学生生成的问题,抓住教育契机。正是由于学生平日里关注社会生活,所以他们才能在这个场合中适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宝贵的教育契机,积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而不是搪塞与回避。

二是引导学生直面社会中的不诚信现象,启发他们深入讨论。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当今社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很多行业中都出现了制假、造假、行骗等诚信危机现象(此处可让学生查找事例,证明观点),然而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推进过程中,同学们是否发现不诚信的人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严厉惩罚的命运(此处仍可让学生查找事例,证明观点)。所以到底是谁吃亏了呢?学生的思维在发展,思考在深入。

启发之后,再让学生进一步讨论:“你怎样看待身边一些不诚信的行为?”“你个人有没有不诚信的时候?怎样才能做一个诚信之人?”

最后教师可适时精要总结:同学们,不诚信的现象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困惑,但请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也陷入了不诚信的沼泽地,结果会怎样呢(再度引导学生发表观点)?显而易见,那时我们就将生活在一个互相伤害、没有安全感的社会环境之中。所以,诚信对于我们的生活,如同阳光、空气、水一样,不可缺失。

三是引导看问题要从主流出发,从积极有利处着眼,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案例2反映了学生不愿参与死板、无趣的德育活动。《龙的传人》是一首老歌,但它不符合当今中学生的喜好。再者教师认为学生“对国家大事表现得比较冷漠”,我们是否可以推断,或许这位老师日常的施教方式停留在空泛、抽象的宣讲层面,所以学生没有兴趣听呢?!

笔者曾听过一节八年级的班会课,内容是有关“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主题班会。整堂课所有的教学环节几乎全是老师安排好的,课堂上也只有几个平时能力强一点的学生干部在跟老师互动,其他学生反应木讷,有的甚至还打起了瞌睡。下课后,老师一脸尴尬,搞不清问题出在哪里,让笔者帮助找原因。笔者没有过多地去分析这位老师上课的内容,而是给她出了个主意:你让班干部重新组织一次“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班会。最后效果截然不同。其实学生只设置了如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评选出班级中凝聚力最强的小组。

环节二:其他小组发表意见——该组被评为凝聚力最强小组的原因是什么?

环节三:凝聚力最强小组派代表谈经验,并获得表演节目、展示才艺的机会。

环节四:凝聚力表现有待提高的其他三组派代表谈改进措施。

环节五:班长总结:班级的团结靠各组的团结,各组的团结离不开每个人的表现,所以希望每个人都不拖集体的后退,使班级进步得更快。

学生既不引经据典,也不上纲上线讲大道理,但整堂班会课群情激昂,每个人都在为自己小组能评上凝聚力最强小组而据理力争,效果很好。由此也引发笔者的思考:在德育活动中,究竟应该以谁为核心的问题。其实,教师不妨重点抓住以下三点:

一是学生的“兴趣点”。做任何事都需要兴趣,德育也不例外。学生天生爱玩好动,德育活动就该顺应学生的这一天性,牢牢从兴趣入手,让德育走向学生成长的本真中去。笔者相信教师如果让学生自己选择班会时合唱的优秀歌曲,他们选唱出来的歌一定比《龙的传人》效果更好。

二是施教的“切入点”。德育不是说教,而是来自客观实际生活。因此无论以什么主题进行施教,都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案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一些诸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的教育”后感觉到苦恼,一定是教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教师对他们空谈道理,学生自然不懂其意,不领其情,自然也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其实,教师完全可以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手抄报评比、“清明节”扫墓活动、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中陶冶情操,为学生的生命成长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是宣泄的“动情点”。案例中教师还纠结于学生对国家大事的态度冷漠,其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要想让学生感动,教育者就一定要尝试与他们的心灵沟通。

班主任可以尝试多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队会,如“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我们一定要快乐成长”“别说不可能”“掌声响起来”“我们也会慢慢变老”“我的妈妈最美”“父母恩似海深”“寸草心报三春晖”“QQ群中欢乐多”……这样的班会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的欲望,让学生的情感受到感染,达到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精神品格的目的。

篇8:让孩子的心灵绽放美丽的花朵

关键词:教师;学生;开启;呵护;浇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223-0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果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 这句话,让我铭记在心,让我深刻的认识到 “教师”在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个教师应呵护学生的身心,善待孩子的本真,让孩子的心灵绽放美丽的花朵。

一、开启心灵之门

林格曾说:“人的根本在心灵,教育应回归心灵的深处。”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优点缺点,洞察学生的心灵,摸清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体会他们的内心要求,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懂得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1、抓住时机,叩响心灵窗户

开学第一天,让每个学生做自我介绍,并针对孩子的姓名和外貌特点给予了赞扬和鼓励。同时,也让学生猜自己的名字,同学们大发见解。第一次和同学们相识,我觉得特别开心,学生也特别快乐!简单的自我介绍,孩子了解了老师,更重要的是老师从同学们的一言一行,了解到了他们。也许一面之词的赞扬不是那么恰当和精确,但让他们心里得到了安慰和满足。无形中也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努力学习的信心。

晨读,在黑板上写一句能叩响学生心灵之窗的话语。

2、搭建平台,倾听心之声

班主任要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有发展的人。在班里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机会,,它将惠及一颗颗绿意盈盈的心灵,免得他们成为一块块石头。 在班级工作的每个环节上,我们都应当尊重学生的选择。组建新的班委,推举每月之星,可以组织学生民主选举,学生也可以毛遂自荐并说说推选自己的理由;被推选的学生上讲台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周会选什么话题,对于迟到生如何警示,由学生“提议”,全班讨论通过。班主任的“退讓”,会使每个学生成为班级文明的建设者,班级荣誉的维护者。

在每件事上多听听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态度如何,目的在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相互了解。同时,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达到事半功倍,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设立心语日,开通心之桥。

学生们的感知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开阔得多,他们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需要表达和交流,尤其需要来自师长的疏导和劝慰,控制他们的思想发展无疑于想要捆住鲜花的绽放,总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学生身上的做法,只会使学生屈服、厌恶、推卸责任,进而造成学生易怒紧张,还使胆小的人与集体隔绝。

1、每周可以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随时和老师谈心,谈典型事例,谈家庭、学习、交往等可以畅所欲言)。使老师成为学生最信赖的朋友。

2、每周由学生根据班级生活、工作情况,写个人的成长感受和体会、写其他同学的表现,写班主任和班级工作,,写最突出的活动和收获,谈经验和不足,谈今后努力方向。做到事事有总结。无论是取得了成绩还是以失败告终,有活动就有总结,学生自己要总结,班主任要总结,使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明辨是非,积累宝贵财富。学生参与得越投入,班级工作总结的内容越丰富,学生通过工作总结会受到更深刻的教育。最后,有班主任汇总,形成比较全面的、更为深刻的班级工作总结。

总之,班主任要努力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的心灵。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三、浇灌心灵花朵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们要多一些鼓励与赞扬。能使孩子们更健康的成长,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信心倍增,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多一些鼓励与赞扬。从责骂到赏识,从赏识到成功。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同学树立自信心, 用鼓励与赞扬来浇灌孩子的心灵。

1、滋润心灵花朵

学生最关心的是教师对他的看法,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教师的肯定、关心和爱护,教师一次悄悄的暗示,哪怕只是那么一瞬,一段短短的赞语,哪怕只是那么一回;一个亲切的激励;哪怕只是一句;甚至一道深奥的疑问题,哪怕只是那么一说,有时竟奇迹般地更改着学生精神罗盘指针的方位,导致思维流向的永久性植移,以致使人生的轨迹、事业的坐标,也随之发生阴差阳错的起伏迭荡。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时,如果能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们、鼓励他们,那么你会发现,学生个个都是那么可爱、那么优秀。因此,在教育学生中少批评、惩罚,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

2、沐浴心灵土壤

如果一个班级受到表扬多,则这个班级学生思想品德、纪律、成绩就会越来越好,因为表扬使学生扬长避短,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相反如果一个班级经常受到批评,便会失去信心,就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很难进步。

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但意义却很重大。教师无法选择学生,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教育方式。我们要用真心、动真情、把平凡的事务转化为精彩,把烦恼的事情转化为快乐。做好班主任工作。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有魅力的人,一个新型魅力班主任。我想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不至于忙得焦头烂额,一切工作才能进行的井井有条。

篇9:让心灵的花蕾绽放绚丽的花朵

一、该出手时才出手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教学的时机。教师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也需要“该出手时才出手”。如教《枫桥夜泊》,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更深地感悟文本, 教师进行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 想想诗人可能为什么而“愁”。

生1:游子漂泊在外, “愁”是思乡之“愁”。

师:说得有道理。

生2:在这清冷的夜晚, 诗人倍感孤独, 他想起了温暖的家, 他多么想现在就和家人团聚呀!可路途这么遥远, 何时才能到家?诗人怎么能不愁。

师:是呀, 他当然要愁。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

生3: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 可能诗人此时穷困潦倒, 因冷而不能入眠, 他盼望太阳快点出来, 结束这寒冷逼人的秋夜, 这就是愁的原因。

师:你认为张继是一位不坚强的诗人?

生3:有些诗人本来就多愁善感:见叶落而伤心, 睹草枯而落泪。世间万物都有可能引起诗人的伤感, 使诗人愁绪不断, 难以排解。

师:噢, 原来如此。

……

教师此时的“出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 促进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与超越。在追求语文课堂的平实与求真中使气氛活跃起来, 调动思维的兴趣, 使学生真正对文章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鉴赏。

二、等着你回来把花儿采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把“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之一。在学生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 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 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 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 张扬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完善人格, 培养人文精神。

在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 当学生读到“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 ……”我的设计是:“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丹顶鹤, 你能告诉大家你在唱些什么吗?”学生想象的翅膀展开了, 有歌唱自己生活幸福的:“我是一只无忧无虑的丹顶鹤。清晨, 我们迎着冉冉升起的太阳高歌一曲, 给冬日的黄海带来勃勃生机……”有发出诚挚的邀请的:“远方的朋友, 请到‘黄海之滨’来!让我们远离那被工厂浓烟污染的空气, 远离那被猎人捕杀的危险, 远离破坏鸟类家园的人们……”还有向人类发出呼吁的:“人类啊, 请救救我们的同伴。要知道, 拯救它们, 就是拯救人类自己啊!”这样把握契机适时点拨, 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思维被激活, 想象丰富, 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的内涵。

三、读过了就该闪亮整片天空

实现阅读的异彩纷呈, 创造个性化阅读的生长空间, 就应该给个性化阅读一个平台, 无疑, 平等对话就是这个平台。

如教学《狐狸和乌鸦》:

师:小朋友, 课文学到这你最喜欢谁?或者你最讨厌谁?

生1:我喜欢乌鸦, 因为乌鸦能自己找食物吃。

生2:我也喜欢乌鸦, 因为乌鸦很善良, 狐狸不劳而获。

生3:我也喜欢乌鸦, 因为狐狸专门骗人。

……

生4:我才不喜欢笨乌鸦呢!你们想想狐狸多聪明呀, 使一点伎俩就吃到了肉!

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的局限, 在阅读理解中出现一些误解和偏离, 发出一些对文本过度阐释的不和谐的声音。教师首先需要在仔细聆听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不和谐”声音做出判断。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允许学生在“自圆其说”的基础上, 通过阅读反思, 通过协商、讨论、辩论的沟通方式进行评价, 用“我喜欢, 更喜欢”“我赞同, 更赞同”等辩证的眼光来评价。从而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 提高阅读质量, 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会聆听、理解、赞赏、争辩和互助, 达成共识, 学会共享、共进。

四、尽全力也要还你一脸笑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拓展自己的视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这里反复强调的是“学生自己”, 学生成了阅读主体, 同时也在享受着阅读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字字珠玑, 意境优美。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上节课, 我们初读了《槐乡五月》, 这篇课文如同一首优美的田园诗, 把我们深深地吸引住了, 学了第一自然段, 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1:槐乡很美。

生2:槐花很香。

生3:槐乡的孩子勤劳能干。

师:现在再次让我们走进那美丽的槐乡……

接着, 老师请大家看槐乡的美景, 随着画面的播放, 教师点到即止。教师有声有色的朗读唤醒了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回忆。语文是有生命的, 如此生动形象的情境再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激发了他们继续求知的欲望, 使学生体验到心灵的舒畅和快乐。

篇10:让阅读的原野绽满绚丽的花蕾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有限的课堂传授外,更需要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去采集。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70%得之于课外阅读”。然而,我们广大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如何呢?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学生渴望读课外书,但仍在围着课本转:许多学生不读课外书,缘由是“四无”:无时间读课外书、无课外书可读、无读书氛围、无钱买课外书。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反常的,也是十分令人担忧的。一本好书能照亮人生方向,那么在小学阶段应该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

一、预防“功利性阅读”。坚持一个“博”字

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太强。我经常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读书?他们的回答十有八九是为了学习作文的写法。在这样的目标召唤下,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作文向导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即便是学习写作,专读作文法也不能奏效。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不乏写作的方法性知识和成功的习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作基础。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着眼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阅读作恰当的调控,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认识误区和“以作文法为主”的狭窄读书范围,像蜜蜂采蜜那样广读博览。

1.给学生讲清道理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那些学有所成的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大作家的治学经验,也可以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身边的例子启发学生,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弄清读书与做学问、写作、生活和做人的关系。

2.教师开列书目与学生自由选择读物相结合

开列书目是为了保证学生通过阅读摄取全面的文化养料。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定期为学生列出必读书目。这些书籍的内容涉及人文和自然学科的诸多领域,有利于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我们也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爱好。除要求他们完成指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外,可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满足他们的自我选择性心理需要,发展他们各自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阅读资源共享

班级与班级、小组与小组、学生与学生经常交换读物。这样,学生就可能读到种类更多的好书,视野也才会更为开阔。

二、控制“休闲性阅读”,突出一个“悟”字

有些学生读的书不算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出现这种“怪圈”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总是带着休闲的心态去读书,是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其中“看门道”式的“研读”,全凭着兴致,很少需要情绪的调动、意志力的参与和心智的投入。当然,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活动后,适度的休整是必要的,休闲性阅读应该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可是,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以休闲为目的,也就烙上了“先天不足”的印记。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就很难得到磨砺,语言也难以得到发展。所以,当学生读书有了兴趣的时候,就要适当控制课外阅读中休闲的成分,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读功”,培养其对语言作品的敏锐“悟性”。

1.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读

小学生阅读与成人阅读的价值取向应该有所不同。成人的阅读主要是为了获取社会生活的信息。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活动,除了吸纳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思想、科学等领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另外,还要学习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猎取对象。教者再指导他们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书与社会实践结合,每次阅读也就容易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语言积累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所收获。

2.让学生抱着研究的目的读

美国教育十分重视研究性阅读,学生总是带着一定的研究专题,主动地搜寻和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并写出研究论文。这种“做学问”式的阅读不是以囤积知识为目的,而是着眼于知识的发现、运用、整合甚至创新,因而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这个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可以定期向学生抛出一些有研究价值且学生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介绍一些阅读材料,指引查寻资料的途径,教给“做学问”的方法,让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得到长久的保持。

3.让学生变“眼读”为“心读”

所谓“眼读”,就是一般性的看书,只用眼睛扫描即可:而“心读”,指的是入乎其内,心无旁鹜,用慧眼去捕捉,用心灵去感受,用生命去体验,仔细咀嚼品味作品的思想内涵、科学人文魅力和出色的文笔。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好文章、好诗词,就要让他们用心去理解、去领悟,从“眼读”升格为“心读”。

4.让学生自觉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将语文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如:用含义不同的符号圈画重要内容:在书页的空白处作批注:做内容摘要,整理阅读提纲,将书读“薄”:展开想象、推理,进行分析、评价,写心得体会,将书读“厚”。

三、改变“一次性阅读”。讲究一个“熟”字

读书方法有精读和略读之分。现在的课外阅读,多数的情形是精读不足,一味略读。读某一本书,阅读或摘抄之后,就束之高阁,不再谋面。这种一次性阅读,在大脑中留下的往往是一些朦胧的印象、飘忽的意念和肤浅的感受,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记忆是语言内化和运用的前提,是智力发展的生长点。读书需要记忆,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和人文思想光华的精美语言,应该烂熟于心。但长久有效的记忆不是通过一次性阅读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不断“温故”和“强化”的过程。

阅读是一种间接认识、体验社会和人生的学习活动。人们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总要打上个体经验的色彩,而人的生活阅历、情感经验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第二次阅读与第一次阅读相比,由于阅读的时间、环境、方法以及读者的心境、阅历、对世界的看法都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对文本的读解就可能有新的见识、感受和发现。由此可见,关于某一作品的认识也不是一次性阅读就告完结的,需要经历读者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反复磨合、碰撞的过程。

读特别好的作品,一定要改变一次性阅读的习惯,在“熟”字上下功夫。熟了,才能钻得深、悟得透,将语言的精品、思想和精华纳入自己的知识宝库,经“发酵”产生新的思想,铸出新的语言,迁移运用起来也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为了能够达到“熟”的程度,我们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从学生读过的书中精选一部分,让学生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阅读。

篇11:让心灵的花蕾绽放绚丽的花朵

一、依托情境, 让学生萌发走进文本的兴趣

兴趣是阅读行为的最佳动力。小学语文教材课文题文并茂、取材广泛, 教学中应根据课文教材特点, 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1. 关注学生认知的焦点。

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时, 在出示课题后可以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见过爬山虎吗, 对于爬山虎, 你们知道点什么, 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几乎会异口同声的说“爬山虎是什么样子, 它是一种动物吗, 它有怎样的特点呢?”显然, 这些问题确实是我们学习的焦点。为了寻找这些秘密, 学生纷纷打开课本读起来, 想尽快找到答案。

2. 课文的题眼设问。

题眼是课文的关键字, 有表情达意的作用。如《飞夺泸定桥》中, 红军为什么要夺泸定桥?围绕“飞”、“夺”二字, 课文讲了哪些内容?红军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夺取泸定桥的?紧扣题眼, 展开对文本的挖掘。

3.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是这样导入, 问学生“同学们, 在你们身边谁是你记忆深刻的小伙伴, 你们之间都有哪些故事呢?”学生交流后, 再出示课件老师课文挂图, “鲁迅先生的童年有一位小伙伴, 他叫闰土。”再问学生“鲁迅先生笔下的闰土是一位怎么样的小朋友呢?咱们一起走进课文, 去看一看, 去听一听他俩之间的故事, 好吗?”这样设计问题, 拉近了学生生活实际与文本的距离, 唤起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迫切情感。

4. 把课堂知识与社会见识联系起来。

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 让学生课前去收集各种关于鸟的玩具或图片, 并了解各种鸟的生活习性, 从而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存在, 在生活中学到知识。

二、尊重个性, 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围绕重难点精心备课, 精心设问, 把学生送进预定的圈子。教师应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要归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利, 使学生成为自觉主动的行为者, 而不是教师活动的追随者。

1. 自主选择读的方式。

在《找春天》这一课的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有轻声朗读, 有大声诵读, 有小队开火车读, 有同桌互读等方式。通过多种朗读策略的开展, 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在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中, 体会到课堂的活力。

2. 自主选择内容和表达方式。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接受能力及喜好的个体差异, 从立足生本的理念, 尊重学生的差异存在出发, 在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知后, 教师可让学生喜欢什么内容就选择其中的一个来细读或表演, 充分放手让学生选择, 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展示自我对文本的解读。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时, 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 进行分角色朗读或作画, 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体语言, 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伙伴进行重点学习, 并给合问题“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 你怎样来描述和展示春雨”, 从而把学生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好春光的意境之中, 让学生在自主中深入解析文本, 并获得美的陶冶和享受。

三、激活课堂, 让个性的花蕾尽情绽放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 课程应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认知旅程, 唯有立足阅读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情趣, 应用多种有效策略, 方能点燃学生的阅读欲望, 激活课堂, 让学生在阅读的园地里, 学有所得, 学有所乐, 彰显个性。

1. 以“读”激活课堂, 使学生有情趣。

“读”是阅读教学的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著名小语专家张田若指出:“阅读教学, 一是读, 二是读, 三还是读。”语文课堂必须让学生多读, 采取多种形式的读 (如范读、个别读、齐读、轮读、轻声读、自由读、分角色读、引读等) , 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读中, 依托语调、节奏、韵律再现文章的声感美, 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信息, 并借助动听的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 使学生感到学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组织分离阅读”这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你在哪个地方体会到作者的“爱”?哪个地方特别有感悟、特别有心得?请让周围的同学们分享, 再把自己的理解加进去读一读有关语句。倾听的同学要做出回应 (师举例示范) ,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请教他人。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会交流, 会表达与倾听, 会求助, 他们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情趣。

2. 以“想象”激活课堂, 使学生学有感情。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 笔者力求真正走入学生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与想象世界, 激活了学生的灵气,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同时又充分尊重了个性化的感悟。如学习《江南》一诗时, 在学生想象感受“鱼系莲叶间”的情景后鼓励学生怎么读就怎么说。其间, 学生根据自己的秉性和创造潜能, 获得了不同的体验感悟。如一生说:“我是一条害羞的小鱼, 我喜欢躲在荷叶下静静地享受安静的惬意。”一生做小鱼一会儿游得慢, 一会儿游得快, 读起来声音自然高低快慢有起伏。他说:“我一会儿在水里游得快, 一会儿累了, 就慢慢地游, 欣赏欣赏风景。”多富有童趣、多真实的体验啊!由此可见,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儿童的认知情趣, 让孩子个性思维的火花绽放在我们的语文课堂。

提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和阅读品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需要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 完善动态发展的教学模式, 促使学生在自主、个性、绿色、多彩的语文生态中快乐学习, 在学生阅读的原野上, 我们期待着个性的花蕾绽满花枝……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注重学生阅读实践,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本文基于语文学科的特点, 学生主体性的特点, 尝试开辟新颖的课堂阅读教学模式, 力求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让学生个性之花在课堂这方乐土里悄然绽放。

篇12:让“花蕾”安全绽放

一、通过学习,掌握安全知识

1.立足教材,掌握安全知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只要教师能时刻注意巧妙地将安全的点点滴滴渗透给孩子,孩子的安全意识就能够逐步增强。如:在学习《雷雨》这课后,我让学生收集有关雷雨天自我保护的知识进行交流,同学们各抒己见,知道了乘车遭遇打雷时千万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遇到突然的雷雨,当出现头发硬竖起来,这时就应该蹲下,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远等知识。又如学完《风筝》一课后,我适时引导学生放风筝要注意不能在马路上、铁道边、有高压线的地方放风筝,应选择空旷的广场、操场、田野放风筝。

2.借用媒体,掌握安全知识

利用媒体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教师们常常唠叨着这些安全提示,“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要横冲直撞,要不然会摔倒!过马路要走人行道,要不然会被车撞倒!不能……”可是孩子们却像耳边风一样听不进去。在生活中经常会有孩子被车撞倒,从楼梯上摔下来等等事件发生!有什么好办法让孩子们关注这些安全提示呢?能把复杂的安全概念用幽默而精彩的图画演绎出来,让孩子们在津津有味的快乐阅读中懂得并接受许多安全常识。我为学生推荐《告诉孩子自救自护119招》、《警官巴克尔和警犬葛芮雅》等书。此外,我还为学生推荐健康、优秀的网站,和他们一起学习安全知识,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如:我乐网www.56.com(安全教育),小学生教育网www.pupiledu.com(安全防范),安全文化网www.anquan.com.cn。

二、创设情境,增强安全意识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我通过创设情境,唤醒了学生对安全事故的重视与防范,增强安全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乐于接受教育。在口语交际课《我该怎么办》中我创设了一些情境:“你一个人在家,有个陌生人敲门怎么办?”让学生扮演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哪种方法更好,让学生懂得采用最有效的自我保护措施,培养学生机智勇敢的品质,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我校地处市中心繁华地带,交通车辆和人流密集,学生的安全隐患处处暗藏于我们的学校周边,给学生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在学习《标志的学问》一文,课前我让学生利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收集标志,调查标志的作用,分门别类,作好整理。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把自己收集的标志在小组里交流,通过介绍标志的名称、含义、作用,在交流共享中,学生不断地互相启发,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学生认识到学校周围的各种交通标志,如警告标志是由三条边一样长所组成的正三角形,黄底,黑图案,它所标志的含义是“警告”。它警告我们要注意危险;警告我们要注意前面的信号灯标志。认识了禁令标志是由红圈白底、红杆、黑图案或图案压杠的标志叫“禁令”标志,它的作用是向行人、车辆发出行为限制的信号。学生从标志里学习到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三、注重体验,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体验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技能的最好途径。教师只是一味地反复叮嘱或是训斥,而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那么学生是无法形成良好技能的。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体验让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是一种捷径,能取到事半功倍之效。

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绑架……当这些天灾人祸降临到头上,我们的孩子会如何应对,是否有自救意识,能不能自我保护?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后,我班进行了地震来的模拟逃生演练,刚开始,我什么也没讲,只是告诉学生:“地震了,赶快跑!”班里顿时乱作一团,同学们一窝蜂地跑出去,还没有跑到操场上,有好几个同学就摔倒了,全班50个同学,用了四分三十秒。接下来我把同学们带回教室,向他们讲了地震中逃生的常识:地震真的来临时不要慌张,不要大声喧哗,以便听清老师的指挥。不要急于慌张地向外跑,因为地震发生后,如果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会掉下来砸在身上很危险,应该在大的晃动来临时先躲在桌子底下,紧紧抓牢桌子腿。等老师打开门后,听老师口令,学生用书包等保护好头部,分成前后两部分,从第四组开始依次从前后门离开教室,前部分同学沿走廊内侧,后部分同学沿走廊外侧呈两路纵队紧急疏散,听从老师的指挥往操场上跑,然后蹲下。这次全班同学只用了一分十五秒。

又如,在口语交际课《我该怎么办》中开展“发生火灾怎么办”的主题活动时,有的学生说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的说用水龙头先把自己全身浇湿,有的说要用湿被子披在身上。最后一种办法遭到其他学生的反对,被子淋湿后很重,根本拿不动,这种方法不可行。有的学生还考虑到逃离时要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能慌不择路,跳窗,跳楼都会发生危险。在人多出口处或楼梯口,要相互谦让,不要拼命挤。通过模拟逃生的体验,使学生了解了安全自救逃生的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四、引导学生,掌握自救自护方法

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仅仅靠社会、学校、家长对中小学生进行保护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让他们能够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护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六年级下册《智慧之花》主要讲了维吾尔族小姑娘运用学过的关于电的基本知识,在自我保护的前提下救了五个触电的男同学和东北的小姑娘江雪和几个同学吃到变质的冰棍儿后,巧妙地向工商管理所举报了卖变质冰棍儿的人,从而通过法律保护了自己和同学不受伤害。教学这一课,我让学生明白: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其实危险就在身边。在危险真的来袭时要开动脑筋,而不是盲目求生,从而引导小学生走出求救的误区。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疙瘩,吃穿住行父母样样照顾好,不要说火灾、落水、中毒这些意外事件他们没经历过,就是平常烫伤、摔跤这些事也极少碰到。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难免会或多或少的遇到一些意外事故,因此必须学会求救或者自救。在口语交际《学会求救》这课,我让学生在“危难之中”懂得一种能够成功的自救或求救的本领。让学生潜移默化的领悟,求救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上一篇:部门设置及职能规定下一篇:人身安全教育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