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浸入学生的心灵

2022-09-10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诗歌教学作了明确要求:“培养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文学素养。”可见, 诗歌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可是在教学实践中, 老师和学生对诗歌教学普遍感到头疼, 花了很大的力气, 但收效甚微。老师讲得头头是道, 陶醉其中, 可学生却茫然若失, 置身事外。大有“当局者清, 旁观者迷”的态势。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那么怎样打破高中诗歌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 让诗歌教学的课堂变得塌实而有效。让诗歌走入学生的内心, 用诗歌的美感、情感、艺术感去滋养学生的心灵, 获得审美的体验和灵魂的陶冶。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鉴赏能力, 真正领悟诗歌的精粹, 除了教师要恰当的讲解引导以外, 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自己的积累体悟, 真正走入诗歌营造的境界, 体悟诗人丰富的情感, 让自己的心灵与诗人的心灵碰撞相通。

1“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不愤不悱”“不启不发”, 师生共同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 教师的恰当点拨很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建议的那样“我就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 是每个学生在听我讲解时, 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 从意识的仓库里把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 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 那我就得补充讲解, 填补这个空白, 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始终奉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不可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海纳百川”教师必须有充足的诗歌教学理论, 必须有丰富的诗歌积累, 必须有自己对诗歌独到的解析方式, 必须要有整体的感知和总结, 总之要想学生走进诗歌, 教师就必须有“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气魄, 让学生在老师博大精深的诗歌素养中获取心灵的滋养。用自己的“熊熊烈火去点燃学生的星星之火”并坚信“星星之火终会成为燎原之势”教师的“一石”定能激起学生的“千层浪”。

当然学生更要在平时的阅读和生活中不断欣赏背诵一些诗词歌赋, 了解诗人所处的朝代、生平经历、诗歌风格、常见题材、常见情感、常见意象、常用手法、诗歌流派、语言风格等等, 比如“诗圣”李白生活在盛唐时代, 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达, 思想相对开放, 李白仗剑闯天涯, 游览名山大川, 没有衣食之忧, 放荡不羁, 即使被赐金放还, 依然傲岸不群、愤世嫉俗等。所以他的诗歌总是豪放飘逸、想象奇伟瑰丽, 擅长用夸张手法等书写自己胸中块垒。再比如看到一首诗, 首先就能从整体上判断诗歌是什么题材, 所以学生就应了解常见诗歌题材有哪些, 常抒发哪些情感。比如常见题材有送别怀念诗、表达爱情诗、人生哲理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游子行旅诗、怀古咏史诗等, 并知道每种题材抒发的常见情感如边塞诗常表现的主题是边塞风光, 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 征人愁怨, 思乡思亲等。当然还要掌握一些解读诗歌的常用方法如看题目、懂作者、重注解, 抓诗歌中关键语句, 明意象、典故, 辨类别、知主题等。能辨别常见的问答模式如分析诗歌意境型、分析表达技巧型、分析语言特色型、分析炼字型、分析关键词型等。归根结底, 诗歌是一个综合阅读过程, 调动自己的文学积累、情感体验、用自己的源头活水去浇灌每一朵含苞待放的诗歌之花。

2“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学生之所以在诗歌外徘徊, 无法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关键的就是学生没有诗人那么丰富坎坷的人生阅历, 没有诗人那么多愁善感, 没有诗人那样才华横溢, 更没有诗人那么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 更没有生活在诗人那样跌宕起伏的时代。可是正因为这样, 我们渴望、好奇想了解诗歌的全部, 想了解这些伟大智慧的灵魂, 与他们在不同的时空“同呼吸、共命运”, 可是似乎又找不到一个切入口, 总感觉诗人与自己是那么的遥远。怎么办呢, 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换位思考, 让自己置身于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中, 感同身受, 把自己当作是诗人, 调动自己丰富的想像力, 假设诗人身上的一切就是自己所遭遇的, 情感就会更接近诗人, 理解就会更加深一层的。

阅读不是学生个性的锁链, 也不是对学生个性的禁锢, 更不是对学生个性的扼杀。学生通过阅读文本, 鉴赏形象, 体味风情, 表达情感, 流露思想, 洞察世相。这样, 学生将客观的文字变成了主观的思想或情感, 将高山、大海尽收眼底, 恣意的登临高山、随性的畅游大海。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最后一句“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学生很难理解这一联表达的情感。如果学生能把自己当做是李白, 了解李白的处境, 自然能明白作者愁的原因是被流放在外, 看不到长安, 所以此处应该表达了诗人不被重用的愤懑, 再联系诗歌为什么看不到长安呢, 因为浮云遮蔽了太阳, 设身处地的想想浮云、太阳肯定是有所指, 李白嫉恶如仇, 所以浮云比喻奸邪小人, 太阳比喻国君, 所以此处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国君的忧虑, 对奸邪小人蒙蔽君王的愤慨。将自己的情感建筑在诗人的情感之上, 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构筑在诗人的灵魂之上, 做到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与诗人进行超越时空的换位。

3“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书读百遍, 其意自见”学生通过阅读文本, 调动多种感触器官, 看到了赏心悦目的景物、听到了悦耳动听的声音、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芬芳、尝到了香脆可口的佳肴、摸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读出了文中之文、景中之景、象中之象和境中之境, 领悟到了文字中蕴含的鲜明感情和深刻思想, 这时候, 抽象的文字里融入了学生的生活经历、情感意志和审美倾向, 含蓄的文字变得通俗了, 简练的文字变得充实了。这样, 文本的内容变得清晰、具体而真切, 学生和作者在物象、情感及意念上进行了一次跨时空的亲切交流, 也许是一次思想的洗礼, 也许是一种情感的抚慰。苏轼的达观、李白的洒脱、杜甫的悲悯、辛弃疾的悲壮、李清照的脱俗、柳永的缠绵、王维的诗意等让学生都能深刻的体会并理解。在学生的千百次呼唤中, 多次阅读和体会感悟中, 诗人终于从浩淼的时空来到了学生的面前, 不再那么朦胧而含蓄、深奥而晦涩, 他们是那么清晰而有模糊, 他们是那么熟悉而又陌生, 他们是那么亲切而又疏远, 他们是那么鲜活而又死寂。

无论怎样, 对学生来说, 阅读诗歌的过程是一次思想的积淀、阅历丰富的过程, 从中, 学生感悟到了诗人的命途多舛、踌躇满志, 快乐着诗人的快乐, 悲伤着诗人的悲伤, 与诗人一起经历心灵的折磨与煎熬, 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讲未尝不是一次成长。正是在不断的阅读积累和一次次情感体验中, 学生对诗歌越来越喜欢, 甚至到爱不释手的地步, 他们学会了读, 学会了想, 学会了思考, 学会了感悟, 甚至学会了赏析。有了文学的素养, 增强了文学气质。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学生不断的阅读与积累中, 诗歌掀去了自己神秘的面纱, 以她曼妙身姿、不老容颜出现在学生面前。在山水进头终于展现了一番别样的天地。学生在经历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衣带渐宽、为伊憔悴的磨砺和煎熬之后, 终于走近了诗歌, 聆听到了诗人内心丰富而炽热的情感。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 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 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 或缅怀先贤, 追慕古人, 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 或借古讽今, 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 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 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 或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伤感, 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些诗歌学生会如数家珍般一一道出。诗人抒发感情往往含蓄而蕴藉, 内敛而深沉, 借用很多的表达技巧和表达方式来抒情,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和抒情, 借用的手法常见的有抒情手法、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学生必须对这些常见的表现手法了解并且能准确判断, 这样才能准确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以上所述, 教学是一个互补互助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为其不懈的努力, 才能攀顶知识的高峰, 对于诗歌而言, 学生除了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下, 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体悟, 或者浅吟低唱, 或高声吟哦;或求同探异, 比较鉴别;或圈点勾画、评点批注;或玩味深思、鉴赏评价。调动自己的主观情感, 多读多想多练的基础上走入诗歌的境界。诗歌是美的化身, 读诗歌是一次欣赏美的历程, 师生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一颗澄澈透明的心灵。以心灵激荡心灵、以美感吸引美感。在审美享受中达到情感的共鸣和情操的陶冶。“天意君须会, 人间要好诗”人生路上与诗歌同行, 能使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能走入诗人的心灵世界, 能让情感升华涤荡, 能让人的精神充实而振奋。在诗歌中最能吸取文化的精髓, 最能体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一篇:强化电力营销稽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下一篇:论箱包设计中的皮面装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