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合作效率的方法

2024-04-27

提高合作效率的方法(通用8篇)

篇1:提高合作效率的方法

怎样提高家园合作的效率

随着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师普遍都认识到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那么,怎样才能加大家园合作力度,提高家园合作的效率呢?

首先,老师应充分认识到家长对幼儿园各项工作的认可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让家长了解并参与幼儿园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家长们的积极性,发挥家长们的主动性。

很多老师将家园合作的内容狭隘地等同为家长参与班级教育活动。实际上,家长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支持者和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的环境、幼儿园的伙食、幼儿园配套设备装置等都是家长关心的内容。家园合作中,幼儿园要善于利用家长在物质与信息、知识与经验、人力与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调动他们全面参与幼儿园的工作。

其次,老师们应积极、主动与家庭保持联系,注意讲究沟通方法,尤其要特别关注跟弱势群体的`沟通。

在幼儿园一日工作中,与家长们接触最多的是在班级工作的老师们,因此,老师们必须重视平时与家长的沟通,要放下“教育专家”的架子,学会发现每个家庭的优势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还要开辟多种多样的沟通方法,做到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多变、从而达到沟通顺畅、有效。

值得一提的是要特别关注与弱势群体的沟通。这里的弱势群体是指文化素质不高、经济条件差的家庭。这些家庭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大多不主动与老师交流,对幼儿园、对老师有想法或意见,也不会通过正确的途径与老师进行沟通,难免产生许多误会,这样既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又使幼儿园在社会中的声誉受到影响。因此,幼儿园、老师需要对这部分家庭给予特别关注。例如:老师可向家长提供大量关于幼儿教育的书籍,还可以上门家访,帮助家长解决教育中棘手的问题;幼儿园给下岗职工家庭在交费、退费方面一些方便――允许学费按月结算,及时退还伙食费,等等。只要幼儿园、老师们真诚地与这部分家庭交流、沟通,便一定能争取到他们的合作。

再次,幼儿园需健全必要的组织、制度,实行双向监督,注重并确保家长参与的实效。

为了让家园合作落在实处,幼儿园建立相关的组织、制定相应的制度是相当必要的。实际上,有许多幼儿园成立了家长组织,但大多是一个空架子,没有实实在在的活动内容。因此,这就需要家园双向监督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例如:制订家长委员会章程;制订并公布家长工作计划、总结;制定班主任家访制度;家园相互联络制度,等等。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家园相互联络制度。其目的在于:一是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还需要家长在哪方面给予配合,二是让幼儿园了解家长对本园工作的满意度。

另外,幼儿园应采取有效办法,提高家长参与合作的能力。

为了提高家园合作的效率,必须提高家长参与合作的能力。第一,让家长了解幼教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和文件。第二,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等。第三,提高家长教育的能力,包括尊重、赏识孩子的意识;观察孩子的能力;记录并评析孩子成长的能力,等等。第四,开展多种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师不仅对活动全程进行记录、分析、总结,还要针对不同家庭的不同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地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家园共同提高合作能力,确保家园合作的效率。

篇2:提高合作效率的方法

柳娟

在语文课上,我们总是设计各种教学方法,力求面向全体,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和每个学生共同交流。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部分好学生他们面对老师的引导,反应灵敏;对于老师情感的激发,能够细腻的体会进而达到了情感的高潮。与此同时,随着课堂进度的层层加深,随着教师和部分优等生情感的逐渐契合,而大部分学生则成了学习的“配角”。他们或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却无法融入其中;或熟视无睹,游离到了另一个空间。

由此可见,同在一节课上,学生的差异就体现了出来。优等生在情感和知识上逐渐积蓄,比其他学生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那么小组合作学习刚好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学生们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的成员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

于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课上自主的学习,为了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经常让学生在各自质疑的基础上,老师辅之对问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学生仍未解决的问题或仍存有争议的问题拿来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按座位就近组合进行讨论。

但经实践发现有的组讨论效率不是很高,而且有的小组的同学一说讨论就撅着嘴皱着眉,有的根本不讨论而是一双眼睛紧盯着别的小组的同学。最后终于悟出:在教学中,我们最常使用的,而且一直在备课中认为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最有利的合作的形式---仅仅是按座位就近组合的小组讨论,这样的学习小组其实是按照老师的意愿强行组合到一起的小组,换句话说是为了教师的教学而服务的学习小组。

而真正意义上小组合作学习,应是老师为学生创设的一种氛围—一种建立在学生主观学习愿望上的合理的有效的搭配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组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

(一)小群体成员间的合作

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后,总会根据自己的性格、情趣缔结成许多的小群体。在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他们熟知彼此的想法、行为上有着超乎寻常的一致性。教师可以充分尊重、利用学生的这种自然组合。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自己创造的宽松氛围中,自由而认真的进一步的相互促进,进一步享受着精神上的互动。

如在学习《雨》一文时,因为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好词佳句,在老师引导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时情感已达到了高潮,于是他们就有了表达自己情感的需求,此时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通过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来表达自己此时的情感。于是这时让学生自发组成学习小组,自己寻找倾听交流的伙伴,共同交流对自己最欣赏的句子的学习体会。

学生们组合速度非常的快,马上教室里就听到了悦耳的琅琅的读书声。并且深入到小组中,能听到学生互相之间推心置腹的交流----那是一种对彼此的欣赏。细心观察可见,学生们就是凭着一种信任、熟悉找到了自己平时的好朋友,当他们的情感达到饱和时,他们最想在自己的小群体中展示自己,和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情感。而这样的组合对他们来讲就像一场及时雨。

对于平时学习成绩不佳的同学,他们在课上也有了公开碰头、交流的机会,经过课上的组合后竟被同学们评选为了最佳小组。从他们脸上的神情可以看得出,他们的学习欲望更强了。这些差生间的合作说明:由于他们基础相同,他们反而能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优等生间的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还要注意调动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在学生中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创设一中良好的竞争氛围,并在参与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估,学会欣赏他人,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每个学生都得以健康、主动发展。那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还可以进行课上的随机合作。

如:在学习《雨》一文时,在小群体组合的基础上,经过全班展示汇报后,有的同学的绘声绘色的朗读,激发了其他组的几个在朗读方面较出色的同学。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对他人的欣赏和与其合作的欲望,于是马上组间交换。学生们,不用老师的过多组织,马上就拿着书,找到了自己的合作对象,并主动提出:“咱们一起读吧!”在汇报后学生们的掌声告诉了他们:合作是成功的。同时这也满足了他们的进取、展示的愿望。

(三)差异学生间的合作

学生在学习的能力上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如果在教学中按一般学生的水平施教,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吃不饱”。那么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优等学生间的合作来解决这一问题。好学生间的合作 由于他们的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因而他们能够适应并且也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如: 在讲《捞铁牛》一文时,在学生了解了怀丙和尚利用浮力原理捞出铁牛后,很多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的好学生马上提出了很多疑问:“捞铁牛时把船上的沙铲到河水中,这样不合理!”“其实,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捞铁牛!”……很明显,这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探索的欲望,已经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大胆的质疑和创造。于是我马上,安排这样的同学成组进行讨论。怎样能捞上铁牛的同时不向河内铲沙拥堵河道?

经过短暂的讨论,一条条方案,一个个精美的创思出现了:做个大木桶,下面挖个洞,堵上塞子,给桶内加满水,然后拔开塞子,渐渐把水放掉。这时铁牛就能从淤泥中拔出来了。取之于河还之于河。多么精妙的办法。

分组合作学习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而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以组织学生主动探索为特征的教学程序,从而达到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并在参与中,提高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水平较高的的学生不限制,鼓励冒尖,使他们在学习中充分展示促进发展。教师在整个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的一种宽松的氛围和必要的指导。实践证明,这样的合作,大大发展了学生思维的个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极大的满足了学生学习探索的欲望,激励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勇攀高峰的意志品质。

(四)差生和优等生间的合作

其实,差生也有和优等生合作的欲望。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也向往着完美、进取、喜悦、成功。

如:在学习《雨》一文时,差生在听到读的好的同学读书后,激发了较差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这部分学生在自己理解水平上的进一步提高的欲望,于是这时他们需要的不是同等层次学生所给予的理解,而是渴望和那些层次更高同学的合作。于是在此时我又安排了好生与差生间的交叉合作。这些差生,他们抛开了平时的很多顾忌,去找那些读书能力较强的同学合作(其实,这时的合作是一种模仿,是一种向往)。可见他们有一种强烈表达竞争的欲望。这样通过优生的带动,差生们也都能在自己的头脑中欣赏到那美丽的雨景,也获得了和那些好学生同样的美的、喜悦的感受。

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经过这样的合作方式的合理组合,会发现学生们变得爱学,乐学,群体学习的氛围更好了;学生们更爱提问题,也善于提问题了,对于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也更全面,更深入了;学生们也初步地具有了团队合作精神,懂得了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给以帮助,在别人有了错误的时候不指责、不埋怨。更多时候,学生间流动着的是理解。

篇3:提高合作效率的方法

一、合作教学的优势

合作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 合作教学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合作教学是指通过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积极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教师起到的是主导作用.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并通过自主探索去获取知识, 提高发现、提出、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学习, 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其二, 合作教学是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勤于动脑、口、手, 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和产生过程, 如此一来, 学生不但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更为深刻, 还有助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

其三, 合作教学对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也是有利的.在合作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是一种双向反馈模式, 通过合作, 教师可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 根据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 并给予相应地点拨和引导, 让学生自然、顺利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以顺利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合作气氛

在初中数学的合作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进行问题的分析、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去质疑、去说出自己的想法, 大胆地提出问题, 做到集思广益、畅所欲言, 以形成轻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教材处理、教学问题的设计时, 难度不宜过大, 既要能够突出重点, 又不能分散难点, 否则, 学生很难理解, 也就无法进行合作学习, 严重影响到课堂氛围和效果.例如, 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的教学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观察这样的几组数据: (1) 101, 102, 103; (2) (-10) 2, (-10) 4, (-10) 6; (3) (-10) 1, (-10) 3, (-10) 5.并让学生计算出结果, 对计算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提出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数据中得出什么样的规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讨论, 教师再给予一定的引导, 学生很快便能解答出问题.这样一来, 不但难题解决了, 还能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成功, 更能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三、加强互动,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合作教学不仅包含师生之间的合作, 还包含了教师与合作小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种互动形式.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合作教学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以, 目前更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 让学生之间建立起互助互惠的合作关系, 以此来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 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其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 组建学习小组

合作小组如果由能力不同、性格不同的各种学生来组成, 可以取得更好的合作学习的效果.为了能够让合作学习更成功, 还必须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内愉悦地进行合作学习.所以, 在组建学习小组前, 教师应充分地了解、掌握学生的能力、性格, 根据学生的情况与意愿来组建小组.在分组时, 还应让学生在小组内有好伙伴, 以促进合作小组的内部有效的合作.

2. 正确对待争论

在合作学习中, 必定会有所争论, 其情境与气氛是合作性的.合作学习强调的是整体目标, 不论输赢, 而应尊重对方, 进行相互的学习.合作小组的成员可在一起探讨, 集思广益, 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 充分发挥成员的创造性, 并综合各种意见, 找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师生换位

在教学中, 教师可适当地引导学生去充当“小老师”, 让学生站在讲台上, 代替教师完成一些事情.例如, 分析例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经验等, 并组织其他学生来进行评价和学习, 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到合作教学中.

4. 及时进行评价

在合作教学的最后, 通过对合作小组一些积极的评价可让学生感受到其是一个集体, 是荣辱与共的.在合作学习中, 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各尽所能, 真正达到“人人教我, 我教人人”的合作学习目标,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口头合作教学, 可以加深学生之间的了解, 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学习, 变得更加团结, 有效地增强集体凝聚力将学习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 学生学习困难减少, 也更加的轻松愉悦.在平等、和谐、民主的合作学习氛围中, 学生可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充分地体验成功的乐趣, 充分地表现自己.在合作教学中, 学生不但能够看到其他人的长处, 也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与学习潜力, 更努力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其不但对学生的数学素质有所提高, 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大大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摘要:通过合作教学不但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还有利于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学习方法, 并将反思的结果呈现出来, 找出错误原因, 让大家共同吸取教训, 以在合作教学中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教学,课堂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闫英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初探[J].金色年华, 2010 (11) .

[2]杨丹丹.初中数学合作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教研版) , 2011 (22) .

篇4: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合作学习 效率 课前准备 倾听 讨论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发展交往能力与审美能力,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对学生进行合理搭配,优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随处可见。然而,在热闹的场面背后,到底有多少学生发表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认真地倾听了别人的见解,又有多少学生游离其外。怎样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下面我谈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重视课前准备

1.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教师要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

(2)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其他学习形式,效果会更好吗?

(3)什么时候进行合作?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引导?

(4)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

2. 做好预习,为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扫除障碍

预习就是提前感知教材,初步处理加工,一般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①对于课文或下一课所学的内容及层次有大致的了解。②巩固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③找出课文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④认真思考老师布置的预习题目,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可做个记号,在合作学习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困难,向其他组员寻求帮助。

如果师生能充分地做好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培养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使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教师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倾听是合作的前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要做到的便是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只有虚心听取其他组员不同的意见与建议,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小组合作中去。合作小组成员只有学会倾听,才能使大家友好相处,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2)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为此,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深入其中,鼓励不善言谈的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给他们提供表现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3)学会讨论和质疑,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后,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就要通过讨论形成最佳方案。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要在关键时予以指导,教会学生以理服人,避免不必要的争吵,防止出现过激的言行。在交流时,遇到听不懂的地方,要培养学生大胆地提出质疑,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这是交流观点和统一意见的重要步骤。

三、发挥评价功能

积极的评价,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的意识,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运用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

(1)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2)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个体,他们有思想、有意识,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因为从学生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于我们成人的看法和见解,因此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互相评价与自我评价。例如在初读课文时,可以进行同桌之间的互听互评,就能使全班同学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虽然影响合作学习实施效率的因素有许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仍然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对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关注。我们应当意识到合作学习这一发展性教学策略,给学生个体以及群体发展所带来的深远意义。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才能做到创造性的使用教学资源,有意识的创设合作学习的条件,让活动本身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让我们一起努力使它更加完善,更能适合我们的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玉平.《课堂开放了怎么办》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东关回小)

篇5:提高合作效率的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在生本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本,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灵动,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个性的健全发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好处的确很多,但当我们真正认真审视我们的课堂时,不难发现,这一方式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驾驭,有时课堂表面气氛热闹,但实质上却缺乏实效。比如,合作探究内容无选择;合作探究方法不清楚;合作探究展开无秩序;合作探究参与不平衡;合作探究学习用时不充分等等。以上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避免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 搞好小组合作培训

“磨刀不误砍柴工”,搞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培训非常必要,首先培训组长学会组织、分工,组员学会怎样倾听和交流。在合作学习时,要确保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特别是学困生,组长要有意安排他们在组内先试着说。同时要求每一位学生在接受任务前,一定要注意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知道自己干什么,带着任务参加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合作技能,养成善于合作、探究的习惯。

二、 精心筛选探究内容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布置预习时,安排学生圈画出疑难之处,独立思考,初步整理出自己的解题思路,难以解决的,就是课堂上需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时,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对新知识了解的程度,适当地对已有的教学案进行修改;在备课预设时,进行筛选,选择重点、难点问题。一般来说,有探究价值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思维容易出现的碰撞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个体无法解决的难题等,适宜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找出不同解法、不同答案,在探究的过程中,揭示思路、方法、蕴含的哲理。

三、 指导合作学习方法

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个体学习探究,因为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主要依靠个体学习掌握。学生个体能自主解决的浅显问题,不宜“兴师动众”搞合作探究。教者在课堂上巡视,捕捉反馈信息,把握学生自我学习、自主探究的情况,假如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查阅资料,思考解决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没有必要机械地去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了。

在小组展示反馈时,出现疑难的、有争议的问题,的确需要合作探究解决的,再展开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反馈时不仅要交流结果,还要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参与学生讨论,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把握学情,调控时间,必要时调整课堂教学容量,可以通过指定或暗示中差生展示角色的任务,这样在探究中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提高合作探究效率。小组其他成员要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认真思考,发现别人的优点及时吸收,发现别人的问题及时指出,出现疑问时合作解决,从而达到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

教师要把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找准需要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该合作的合作,不必合作的不要流于形式。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者产生新的问题后,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学习、思考,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反馈,基本形成统一意见后,再到班上发言交流。同时要注意公平发言,优生发言的频次不宜过高,留有一定时间让中下等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让他们也能积极参与,乐于其中。还注意合作探究时的纪律性,组内讨论交流的声音不能过大,尊重他人意见,执行组长要调控安排好,不能乱哄哄,好像一盘散沙。

四、 发挥激励评价功效

篇6: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人类已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信息日新月异,时代使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选择。传统的以知识积累为主的学习已无法应付未来的的生活和工作,学习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成为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面对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越来越注重团结协作。合作和乐于合作是当代人应具备的一种品质和习惯。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应该从小时抓起,从学生时候抓起。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思想下,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运而生。那么信息技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哪些策略和方法,具体的操作模式应如何选择,才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的达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呢?现就这做以下几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一、成立合作小组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改变老师讲得唾沫飞扬,学生听得魂不守舍的现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是这样做的。先通过竟聘选出科代表名,小组长名,兼学科辅导员,再按成绩、能力、性格不同进行组长选人搭配,每组人(可以含组长,也可以不含),再由科代表分别负责管理个组长。学生合作的基本方式:A.学生自愿组合;B.同桌之间的组合;C.前后四人小组的组合二、创设情境,营造宽松愉快的合作氛围,激发合作意识

在当代的教育教学为理想框架下,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种悦愉的过程,一个自觉投入学习体验探讨解决问题的的过程,一个对心智有不同程度提高的过程。所以分设情境是首先,情境中包含疑惑和问题。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广播课前花不少时间精心制作好配有音乐、图片的学生人人能诵的唐诗宋词。学生看后,都念了起来,并说到“真漂亮!” “怎么做出来的”……他们的 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 “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发挥自由的想象,你们同样可以做到,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 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请同学们以小组 合作的形式先探究,然后汇报。” 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便能兴趣盎然 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此可见,要提升合作学习的含金量,最紧迫也是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潜在的生命意识中与人合作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创设情境不失为一种上上之策。或者创设具有挑战性的、涵盖面大的主问题情境;或者创设录象音响情境;或者创 设回忆情境……这些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合作的兴趣,使学生遭遇理智的挑战,更重要 的是营造了一种宽畅而又若渴、和谐而又振奋、生动而又执着的合作学习氛围。有了这种适宜的“土壤”、“温度”、和“水份”,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发挥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善于倾听别人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善意的建议,愿意 与同伴一起分享群体成功的快乐。

三、积极旁观,点拨合作技能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并不能够

保证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才能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旁观,点拨学生掌握合作技能。如先引导学生合理分组;然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小组内成员可以先独立思考再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每个成员在讨论时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修正他人的缺点,敢于质疑,有疑问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小组汇报时,应该是向大家汇报小组学习的情况,而不是谈个人的想法与收获。其他小组成员还要学会分享、倾听,融合等合作技巧,适时挑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合作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了解学生合作的情况,以便灵活地组织学生的更深入的合作学习。

如在教学学习“保存文件”的内容时,同学们以小组合作方式解决这一问题。通过 小组中的合作,他们一边操作一边研讨,按照由浅入深的层次学习,得出“保存文件” 的三种方法:①把输入的文章保存到计算机默认的文件夹中时,其方法是单击“常用”工具栏上 的“保存”按钮,之后都是按“回车”键或点击“确定”即可;②打开菜单栏中的“文件”,执行“另存为”菜单命令,以下仍然是按“回车”键 或点击“确定” 把输入的文章保存到了计算机默认的文件夹中。以上这两种方法操作较为简单,学生很快就学习会了。老师积在极旁观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第三种保存文件的方法时学生陷入困境,这时对学生及时进行了如下的点拨:先介绍文件夹的概念,再介绍如何建立和操作文件夹。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商讨后,此时已有一学习小组恍然大悟,由这个小组去带领全班学生学会了第三种“保存文件” 的方法。即:③打开菜单栏中的“文件”,执行“另存为”菜单命令,建立自己的“文件夹”(或寻找已经存在的文件夹),把文件保存到自己的“文件夹”中。通过以上的小组合作,既发挥了学生的智慧,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或一个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合作,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

四、小组交流,增强思维创新的合作能力

交流是小组讨论的拓展与延伸。要想实现“有效合作”小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小组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座谈、交谈、商讨、成果展示等,通过交流能增进理解、联络感情,达到心理共融和默契;及时了解同伴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自我调整或互相调整,使合作得以滋润和优化;还可以提高交流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创新。

例如“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窗口操作”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笔者是这样讲授的:老师先简单介绍Windows中常见的“我的电脑”、“我的文档”、“画笔”、“游戏”、“娱乐”等窗口,接着由教师随机选择一种窗 口操作讲授:窗口的打开、退出、大小变化、位置移动等等。那么,其他几个窗口的操作是怎样的?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对于小组讨论的共同智慧,在交流中教师给予充分地分析和积极地赞许。结果每个学习小组在 协作操作的学习研究过程中,各自都有发现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得出了不少的经验和结论。就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教师已经讲过的窗口操作知识,通过对几个窗口的比较、研究、操作、总结,从而掌握了窗口的通用操作方法。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也获得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启示:很多知识是可以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自己去学会的。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们就会自觉运用合作去探求新知。通过小组合作也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提高了学生解题的技能技巧,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智力。

五、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有效调控

1.情景创设的策略

在合作式的课堂中,我认为要特别注意:一是变教导者为顾问、伙伴式的服务者,真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质疑的氛围;二是留足敢想、敢说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精讲,如果还是像过去那样满堂灌、问答式,那么,就失去了讨论的物质基础。

2、学法指导的策略

A、教给学生合作讨论的方法

B、激励机制

C、精心设计讨论点

我们认为讨论点确立的依据的共性主要是:第一,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知识,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主要依据之一,其难度略高于全班平均水平;第二,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往往是值得讨论的,任何一节课起码有重点内容,重点、难点问题讨论清楚了,其他问题是也就迎刃而解了;第三,问题的关键处就是讨论点,解决一个课堂问题往往有些“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第四,讨论点还可以设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处,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可能不同,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法也可能不同,若能把典型的方法进行讨论,学生则会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第五,易混易错处也是最好的讨论点,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有些知识尽管反复强调,但是学生在理解或运用时仍然免不了会出错,对于这些知识,如果组织讨论,则可减少或避免出错。讨论点确立的方式:一是教师课前确立;二是课上根据学生临时的闪光点或出错处确立。

D、及时把握讨论时机

具体说来,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发生分歧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宽时,都最好能安排讨论。

E、合理调控讨论过程

一是调控学生的情绪。在讨论中,学生极易出现强烈的情绪,有时甚至影响纪律,降低讨论质量,所以,教师既要激发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参与,又要寻求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的情绪保持良好的状态。二是调控进程,讨论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通过提要求、分级检查等形式,保证讨论活动为提高课堂效益服务。三是发现问题,寻找典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讨论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寻找典型范例,以便在反馈讨论情况时以“典型范例”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作用。

F、灵活运用讨论方式。

G、力戒讨论的“假”与“浮”

3、学习评价策略

4、活动设计策略

制作学习小组标志,要求每一学习小组自主制作他们的小组标志。标志要求美观大方、有立体感。如“孔雀开屏”、“脚踏实地”、“太阳花”等。

五、课外延伸,拓展合作空间

“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告诉我们,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由此可见,合作学习仅仅局限在课堂,是难以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合作技能往往也得不到多维地、立体地实践、体验与提高。课外延伸,让合作学习触及学生的现实生活,不仅拓展了学生合作的空间,而且在具体可感的充满生活情趣的合作氛围中,合作意识、合作技能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篇7:提高合作效率的方法

你想到这样唯一的东西是什么了吗?没错,它就是时间。

学习是在时间中进行的。无可置疑,谁能拥有更多的时间,谁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怎样勒住时间的缰绳,以增强自己利用时间的能力。掌握一些高效利用时间的方法,如优化事序、最佳安排、排除干扰等方法能使你的有效学习时间比别人多很多倍。

效率法则要点

?善于利用时间

在学习中,不仅要懂得珍惜时间,更要学会运筹时间,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合理分配精力

在学习中,你必须分清主次,合理地分配自己的精力,从而使自己在繁重的学习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有限的精力来帮助自己取得尽可能高的学习效率。

?学会排除干扰

在学习中,来自外界和自身的一些干扰都会影响你的学习效率,你必须要学会排除和隔离这些学习中的消极因素,将它们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

我们究竟要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应该从一下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学习要有选择 真正懂得利用时间的人,是不会把一切东西都往脑子里塞的。

第二:把握现在,不要拖延

第三:善于利用零碎时间

第四:掌控时间需要精心计划

第五:你究竟用了多少时间在学习上

篇8:提高语文课堂小组合作的效率

但是, 我们见到的很多语文课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的流于形式, 效率不高, 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 实际上只是一种摆设;有的问题不具备挑战性和合作性;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 学生显得手忙脚乱, 合作的效果没有完全达到;有的教师忙于完成教学进度, 合作还没有深入开展, 就草草收兵了, 出现了走过场的现象。如何提高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呢?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1.合理安排小组人数。

合作小组人数可以从低年级两人一组, 中年级四人一组的合作学习开始。这样,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组内每个学生才有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这样循序渐进, 根据学生的合作水平由少到多地增加组内成员。到了高年级, 可以尝试六人一组, 按长方形围坐, 以便启发引导之后, 学生互相学习、讨论, 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2.精心搭配小组成员。

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一般采用同伴互助式的小组合作方式, 小组成员的搭配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兴趣倾向、交往技能等进行分组, 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 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3.明确组内成员分工。

在构建好学习小组后, 教师还要帮助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 在一定的时间里, 每个人都应有一项责任, 比如组长、汇报员、评价员、记录员等。组长负责本组合作学习时的分工、组织、监督等, 让合作学习有秩序。评价员负责对小组内同学的发言和其他组的发言进行评价。汇报员负责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记录员要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要点, 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只有明确了自己的任务职责, 合作时才会有秩序、有效率。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内成员要有角色互换, 使每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的分工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恰当选择合作内容

在教学中,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但并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应采用合作学习。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从设计教案的一开始就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精心选择小组学习的内容, 这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的关键之一。

1.互助式合作。

针对一些思考性、探索性的课文片段, 各人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的小组合作交流, 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如学习《爱如茉莉》一文时, 课文中有很多表现爸爸妈妈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的细节, 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细节写写自己的体会, 再互相交流。每个学生思维的角度都可能不一样, 必然会有多角度的体会, 同一小组的同学就能有效地实现互补和互助, 使他们的感悟更加深刻全面。又如在教授《秦兵马俑》时, 有这样一道练习:“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 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 若有所思, 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 战胜敌人……你们还想得出兵马俑其他的样子吗?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段话。”对于学生来说, 写一段有难度, 写一两句则相对容易得多。可以让他们先个人写, 然后再汇总起来。

2.分工式合作。

当学生个人可能无法完成时, 教师可让学生小组合作, 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的精神。比如学完《爱如茉莉》后, 让学生把找到的爱以诗句的形式写下来, 完成一首《爱如茉莉》的小诗。这时可让学生能写几句就写几句, 写完之后把大家的成果汇总起来。选择这样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能让学生在思维活动中享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小组合作预习的习惯。

3.碰撞式合作。

如果要小组合作解决的问题答案非常浅显, 而且是唯一的, 那就没必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了。只有模棱两可、容易产生认知冲突的内容才值得讨论, 让学生在智慧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如学习《祁黄羊》一文时, 有同学对祁黄羊是否出于公心推荐解狐和自己的儿子产生了疑问, 班上有两种不同意见。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促成他们对课文内容更深层次的、全面的理解和感悟。

三、充分关注合作过程

我们知道, 孩子不是天生就会合作的。一开始实施小组合作时, 学生在学习方法上难免不得要领, 合作时不是乱讲一通, 就是人云亦云, 或者干脆不说。因此, 对于学生小组内的合作,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合作过程, 要深入各组, 对学生的合作进行有效的指导, 教给、训练和提醒学生使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而不只是看合作结果。

1.十字要求:

发言者大声, 倾听者认真。发言者大声, 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大声地、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探究。倾听者认真, 学会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 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以一种虚心的态度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督促他们要有合作精神, 要互相尊重, 因为有了融洽的合作过程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2.发言顺序:

先差生后优生。不得不承认, 学生之间是有差距的, 如果优生先发表自己的观点, 较差的同学很可能根本没时间也没信心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就会使较差的学生的合作热情冷却, 让小组合作成为一种摆设, 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而且很容易挫伤部分同学合作学习的热情。所以, 先由较为落后的学生发言, 再由优秀的学生发言, 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相互补充的机会。

3.合作过程:

独立学习——交流分享——修正提升。第一步, 根据任务, 学生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的最终目标还是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充分的个人经验。第二步, 围绕任务, 小组内交流分享, 小组学习的另一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第三步, 再次认定任务后, 组织学生独立建构, 融合吸收他人的经验后实现个人经验的增长。如学习《爱如茉莉》时, 对于表现爸爸妈妈之间如茉莉一般的爱的细节, 先自己选择一个角度写体会, 再小组交流。听了组内同学的感悟, 互相受到了启发, 有了更深体会, 这时,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修改第一次写下的感悟。第三步是很重要的, 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就只是合伙学习, 个人没有进步, 就没有达到小组合作的目标。

四、正确采用评价方法

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 将个人表现与集体表现联系起来评价。这样, 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就会感到仅仅提高自己的成绩是不够的, 还应该全力帮助小组内落后的同学;而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会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努力, 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把压力变成动力, 使小组内出现互助互进的局面, 组与组之间出现良性的竞争。

上一篇:宏阳小学校风建设总结下一篇: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