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微

2024-05-02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微(共8篇)

篇1: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微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微

【摘要】目前,中职语文课堂存在如下尴尬的境地:其一,学生对语文重视不够;其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其三,学生语文学习品质不佳。所以,课堂教学的效率很低。而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是传递知识,训练技能的主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就至关重要了。恰当的导入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精当的切入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适时的提问与点拨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57-02

一、中职语文课堂现状分析

目前,中职语文课堂存在如下尴尬的境地:

其一,学生对语文重视不够。一些中职学生认为既然选择了职业学校,学好专业技能非常重要,而语文课只是读书、识字、写作文,对以后从事技能工作没有直接的帮助,学好学坏不要紧。

其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中职学生成绩普遍较低;部分学生语文基础差;有的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除了课文和练习题,基本没读过什么课外书,知识面狭窄,理解和想象能力都十分有限,上课时思想难以集中,自觉收获不大,因此很多学生渐渐滋生出厌学情绪,他们对学习语文是既无基础又无兴趣。

其三,学生语文学习品质不佳。大多数中职学生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素养,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不够敏捷。因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不只是普高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同样也是职高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如何采取有效策略,切实提高职校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职教语文教育工作者苦苦思索并不断追求的。

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实践与策略

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学的主渠道,是传递知识,训练技能的主阵地,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就应研究课堂教学的艺术,下面我就针对中职语文课堂现状从课文导入的方法、教材的切入以及课堂的提问与点拨等方面谈谈自己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实践与策略。

(一)利用恰当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导若得法,则能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智慧的门户,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在讲课伊始,教师设计精彩的导入,就能一下子牢牢吸引住学生,激发学生情趣,使之思维迅速活跃起来。恰当的导入要做到趣味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1.趣味性

从心理学的某种角度来讲,兴趣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情绪会促使学习者积极的探求认识和了解事物。如果课堂导入能够充满趣味性,就会促使学生对整堂课充满期待,他们会把学习的过程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我在教《明湖居听书》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都很熟悉‘高山流水’的典故,伯牙鼓琴,钟子期能从琴声中听出‘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可谓知音。《明湖居听书》中的王小玉也有幸遇上了一位知音,那就是刘鹗老先生,那么他听了王小玉说书,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声音描摹得生动形象、出神入化的呢?”

由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引出所讲课文《明湖居听书》,不仅增添了学生的乐趣,还设置了悬念,使学生更有兴趣去了解所学课文的内容。

2.针对性

课堂导入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牵强附会,要具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

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曾借用一位老师的导入:“有一件这样的趣事,音乐家想把《念奴娇》这首词谱上曲子,作为话说长江的主题歌,但他们嫌这词长了,于是有人提议浓缩一半,当他们和几位诗人提出要求后,诗人们哈哈大笑:‘把东坡的《念奴娇》改短?这是千古绝唱,别说减一半,谁改得动一个字?’最后只好作罢。这一节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这一字难易的千古绝唱吧!”

通过这样的一个导入既肯定此诗的成就之高,又点出了本节教学的重点在于赏析诗人精妙的炼字和炼词。

(二)利用精心的切入,帮助学生更快的进入文本

教师的任务在于用执教的思路铺设一道桥梁,巧妙而又顺利地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作者的思路,这是一项非常精巧的教学艺术。恰当地切入文本,设疑质疑,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1.找兴趣点

“兴趣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开始”,这句话说得没错。我们老师的课堂教学也一样,不管我们讲课讲得多么辛苦,如果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这节课就是徒劳的。所以在课堂设问中要细心捕捉学生的“感点”,巧妙切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孔乙已》时,我便这样设问:⑴鲁迅先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已》。他为什么喜欢孔乙已呢?孔乙已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呢?⑵文章把孔乙已的悲剧置于众多的笑声中来表现,写了哪些人的笑?都是些什么类型的笑?⑶从不同类型的笑声中,你悟出了什么?

这些问题串联了整个课文的内容,同时也是使读者产生好奇心从而继续研读课文的兴趣点。

2.找关键词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在深入钻研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写作意图、弄清文章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找到关键词切入,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教《项链》一文时,我抓住了文章第一句“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中的“也”。这是一个副词,表示前后两件事情相同,前边的可以省略不说出来。接着我又问,那省略的一句话应该是哪一句呢?请补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我加以订正,这里省略的一句话应为“别人是个美丽的姑娘,生在一个富有的家里。”然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玛蒂尔德和其他的美丽的姑娘进行对比分析,其他的美丽的姑娘,由于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都能嫁到门当户对的有钱有势的人家,跻身上流社会,而玛蒂尔德虽然美丽,却由于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因此只能嫁给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过着下层人民的生活。至此,我紧接问学生,“玛蒂尔德是不是甘于自己的平淡生活?”学业回答说“不是”,“她不能够讲究打扮,只好穿得朴朴素素,但是她觉得不幸,好像这降低了她的身份似的。”“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奢华的生活,因此她不断感到痛苦。”所以常常在无聊的时候,总是梦想能过上流社会的豪华奢侈的生活,正是她的虚荣心,才使得她在她看来是能够借以爬上上流社会的最佳时机――舞会上,丢失了从朋友那儿借来的一串项链,换来自己十年的艰辛。如此,通过一个“也”字的分析,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以简驭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3.找关键句

这种切入是指不依循逐段、逐层设问的自然顺序,单刀直入,直接抓住能集中反映主旨,突出人物性格的关键句进行设问,这种设问内容涵盖面较宽,学生思维跨度较大,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拿来主义》一文时,就抓住文章的第七自然段,从“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切入。先让同学们找到本句的关联词语“所以”,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表示结果的句子。接着提问,“既然这是一个表结果的句子,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启发学生分析此段之前的内容。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确:我们之所以要实行拿来主义,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原因之二: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原因之三: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

这样,学生就懂得了作者在前半部分采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这时,我又接着提问:“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那么,怎样‘拿来’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通过对下文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作者是通过比喻论证的方法来阐述的。作者首先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然后,用“孱头”、“昏蛋”、和“废物”这三种人对待“大宅子”的不同态度来比喻说明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最后,用对待“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一群姨太太”的不同方法,具体论述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方法。这样处理教材,眉目清楚,重点突出,既能让学生体会本文论证的形象生动,深入浅出的特点,又能准确理解文章的重点与难点。

(三)利用适时的提问与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用语言文字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给人们留下的思考的时间是无限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教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来弄清文章的内容旨意,欣赏其表达的技巧,最后又要落实到语言文字上来收口的原因所在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不自觉地重视提问,而忽略点拨。要么让学生答却不给思考时间,不给点拨提示;要么答对答错不预置评,变成了一种形式的做作。这样,学生的思维很很难得到真正的训练。为了使课堂的答问互相促动,把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我们高度重视提问与点拨的指导。

1.提问有讲究

答与问是从问开始,问题能不能答,答成什么样子,提问的方式和语言很有讲究。问得太直白,学生会养成思维的惰性;问得太深奥,会让学生无从回答,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如何处理好上述的矛盾,这就要求课堂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例如:这篇文章是怎样论述中心论点的?祥林嫂为什么会成为悲剧人物?这样的问题就不容易答好,假如调整一下问法,变为:这篇文章分几层论述中心论点的?各层使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的使用属于什么论述方法?祥林嫂的死与哪些人有关系?谁的影响大一些?人们对祥林嫂的伤害主要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这样,既体现了思维的渐进,又能顺利把问题最终吃透,学生自然有更高的参与思考回答问题的兴致。

其次,课堂问题的提出要有系统性。所谓系统是指各个问题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应显示一定的难易深浅的梯度和内在联系,应该具有连贯性的。学习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提问也应如此。如学习《捕蛇者说》的时候,我设计了三个问题:一是既然永州的蛇其毒无比,永州人为什么还争相捕蛇呢?二是蒋氏捕蛇,三代遭难,为什么还不愿“更役”、“复赋”?三是从永州捕蛇人民的悲惨生活中可以看到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三个问题就是具有一定层次的,能使学生层层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从而理解“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结论。如果打个比方的话,这种提问就像一个链条,而这些问题就是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些问题承前启后、环环相扣、步步深化,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训练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全面理解课文。

2.点拨有技巧

不管教师的问题再怎么提得适当,学生在思考分析确立答案的过程中,总还会遇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应想办法指点迷津,启发学生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⑴介绍相关背景

主要指知识背景、文化背景、写作背景。例如:要学生分析细节描写,就得先讲清什么是“细节”;要学生理解象征意义,就得明了什么是“象征”;这是知识背景。再如,理解《孔乙已》就得了解科举,分析祥林嫂的悲剧,就得懂什么是宗法制度礼教制度,这是文化背景,而学习《拿来主义》就应介绍作者写这篇文章时面对的社会矛盾,要品出《荷塘月色》那淡淡的哀愁,就得明白作者当时生活的处境,这就是写作背景。通常背景了解超深透,越容易找到正确的角度,解答问题的把握性也越大。

⑵确定解答范围

有时问题提出后,学生无从下手,这时有必要提示回答问题提炼答案的相关表述材料范围。有时是一个或几个段落,有时是一个或几个句子,有时是一个短语,例如在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涉及到理解忘却与记念的矛盾关系,这时可提示学生认真研习第一段和结尾,这样便会使学生很快领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⑶联系相关知识经验

学习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有些问题的回答可通过联想比较的方式从过去的经验中来获取答题思路,这样适时引导,学生便慢慢学会从学过的知识中寻找相关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了。

总之,构成课堂教学艺术化的因素很多,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追求、不断探索,就能把每节课的教学变为精美的艺术品,就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欧阳代娜.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09.[2]柳友荣.新编心理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07.[3]郑知怡.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天津教育,1981,10.[4]刘飞鹏.语文课堂教学艺术[J].吉林教育,2012,08.[5]贺军.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作者简介:

刘志刚(1980-),男,吉林长岭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篇2: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微

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探微

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率.生动的教学语言能像童话里的魔棒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热情,把抽象深奥的点化成具体形象的`,把枯燥呆板的演变成生动有趣的.可以说,教学的艺术就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提高教学效果就一定要注重教学的语言艺术.

作 者:常彩云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邱县三中 刊 名: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AL TECHNIQUE & EQUIPMENT 年,卷(期): “”(7)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3: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探微

一、言之有情, 情理交融

讲课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灌输, 而是在师生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 形成的一种情寄于言的心灵交流。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 以情感为纽带, 激生情, 启其疑, 引其思, 使学生的心理与情感相互交融, 形成共鸣, 这样才能达到教的目的,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背影》一课教学中, 教师以充满深情的语言朗读课文, 深深地感染了学生, 使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背影》中“父亲”爬上爬下买橘子的艰难情形仿佛呈现在眼前, 这种情感共鸣, 使学生理解了课文, 体会到“背影”中凝聚着深深的父爱。可见, 言之有情, 方使学生准确地捕捉到教师语言中“情”的信息, 进而触动了学生的心理情感, 达到情理交融, “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言之有启, 探究反思

思维规律告诉我们, 思维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其学习的内动力,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同时要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 使学生不仅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还能开启思维进行积极地探求, 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发展智力。为此, 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 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间提问习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 去听课;课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 将疑问性提问方式与发散性、开拓性、疏导性、铺垫性等提问方式相结合, 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 开启思维, 进而探求新知识, 掌握新内容。

三、言之有趣, 妙趣横生

语文老师的语言既要风趣幽默, 又要富有哲理, 在将语文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的同时, 又能使学生有所启迪和感悟。为此,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鲜明、洗练、准确、形象、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深奥为浅显, 化枯燥为风趣, 使学生听之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 进而受到感染, 受到美的熏陶, 对学习产生兴趣。同时, 语文教师也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能广采博闻, 随心所欲地把笑话、故事、游戏、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顺口溜、民间谚语、俗语、当地方言、群众口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语、术语等引入课堂, 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营造氛围,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机, 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 启发学生的心智, 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 从而达到由“知之者”到“好知者”再到“乐知者”的学习境界。可见, 言之有趣, 能使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 妙趣横生, 从而达到发挥语言艺术教学的效果。

篇4:语文教学艺术探微

一、导课艺术

导课艺术从内容上看,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导之以情,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学生情感。二是导之以趣,打比方,引事实,说笑话,撩拨学生兴趣。三是导之以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审题释义,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吸引学生攀登新的知识高峰。四是导之以智,通过提问、质疑、讲述、描摹、比较、探索等种种手段,引起联想,激发想象,启迪思维,课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智力活动引向热点。五是导之以能,朗读、复述、正音、辨字、分析、练习,从训练能力入手导入新课。一般来说,遵循以下原则:

1.启发原则

成功的导入,在于富有启发性。不仅引导学生理解知识,自觉地运用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理解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掌握这把能够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这在语文课的教学中主要通过设疑来实现。

2.迁移原则

学习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若影响起促进作用的,称为正迁移,反之则为负迁移。许多教育家非常重视学习迁移作用,把它作为一个教学原则,提出“为迁移而教”不是没有道理的。有经验的教师,每次导入时正是遵循迁移原则而设计导入,把学生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概括同类知识的特征,形成类化,从而达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3.新奇性原则

喜新好奇是人类的天性。导入要成功,首先,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经常是由无意注意引起的。在导入中,掌握这一条规则非常重要。引入新课时,如何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呢?在语文课堂导入中,引起无意注意的方法可以有醒目的标题、感人的内容、离奇的故事等,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学生就会急于要听下去。

4.整体原则

整个课堂教学是个整体,为了达到各种因素的最佳组合,必须做到:教育和教学的目的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的统一;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教师在导入时,把自己的感情、动作、神态、内容糅合在一起,就能使学生得到艺术享受。导入时应对整体教学全盘考虑,不能仅仅强调某一部分或某个环节的重要性。忽视了系统性、整体性,是不能收到最佳效果的。

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导入时要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导入新课。由于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书本知识对学生来说又是间接经验,因而书本知识的教学应当特别注意联系实际。在导入时,要认真贯彻这个原则,正确解决教学中的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牢固地记忆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保证学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

二、提问艺术

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起积极的思考,而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知识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鼓舞学生追根溯源、掌握知识真谛的动力,是点亮学生智慧之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启辉器”。

1.直问式

直问,就是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如就某一个问题而作的明确发问:“这篇课文属于什么体裁,文中的主人公是谁?”这种方式应用十分普遍。但是,这种提问直来直去,缺少趣味性,在一堂课中若运用太多而无变化,往往较枯燥,不容易活跃课堂气氛。

2.逆问式

逆问,就是不直接问为什么,而是以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一般问问题总是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而逆问则这样问:“不这样写行不行?”这种问法揭示矛盾突出,刺激性强,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是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效方法。

3.比较式

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教师往往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这种提问能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发思维,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的习惯。

4.层进式

层进式提问,就是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进的。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5.创造式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产生再造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词句等等,启发学生想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提问是根据课文的内在因素设计的,因此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这种提问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6.绕道式

走路常常遇到高山江河阻隔,这时如果没有渡越的条件,人们便绕道而行。在教学中往往遇到类似情况:问题一搁浅,再“启”也不“发”,讲又很费劲,我们便可以采用这种绕道式的提问方法。

7.搭桥式

上课时,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学生答不出来,这常常因提问的难度大、坡度大,这时教师就可在此点和彼点间搭桥引路,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顺利地解决难题。教师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架“桥”,培养学生去发现事物之间新的关系和相似性的类推能力,是产生高度创造性成果的必由之路,其效果往往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三、评价艺术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启发自信心,激发进取心,调动积极性,鼓励自主性为主,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调节、改进的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1.准确客观地评价学生,启发内在的自信心

课标强调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因为自信心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评价时必须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引导,增强主动发展、奋发向上的内部动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力求最佳的学习效果。

2.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群体的进取心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又是多元的。”语文教育的这个特点,首先告诉我们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其次,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一群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生活经验、生命体验、情感体验。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其答案不是老师期待的,但确实也是学生通过思考而得出的,并且不无道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给以否定性评价。如果回答的内容有新意、有创新,就更要珍惜学生这种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在评价时应加以肯定,甚至鼓励、赞扬。

3.巧妙运用激励语言,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表扬也要讲究艺术性。一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二要适时。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对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教师应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三要适度。既不能言过其实,又不能轻描淡写,要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出准确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到客观公正。四要适当。表扬语避免过于单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评价,力求表扬形式多样化,使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4.综合调度评价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单向评价,往往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使学生成了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要让学生处于与教师平等的对话地位,教师真正成为平等对话的引导者,我们就应该适时地把评价的权利教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自评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再次思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求考虑得更成熟一些,并由此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激发自己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篇5: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探微

【内容摘要】传统艺术设计教学模式造成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专业研究兴趣不高、个性发展不突出等问题。在教学中引入跨界思维理论,能有效促进不同课程之间的融合互补,规范课程教学程序与教学效果,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文章基于跨界思维,探讨了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跨界思维 艺术设计 教学模式 改革

艺术设计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跨界思维是掌握规律、发掘有益创造的基点,这种思维在不同“界”之间穿梭,延伸出无穷创意的思维方式。基于跨界思维理论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与学科兼容的整合能力。

一、艺术设计教学中跨界思维的介入

构成跨界的基本逻辑原理是基于世界万事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系统、规律与细节的有机结合,是不同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交叉与补充。跨界的“界”通常指不同学科、行业、领域、文化、时空等所界定的概念范围。跨界意为交叉,多领域、多元素的结合。跨界思维是打破事物之间封闭隔膜,发现或建立事物之间内在逻辑联系的心理(思维)与行为。重庆大学教授赵伶俐认为,跨界思维是一以贯之的大综合思维,是在对视点(基点)概念本质精确理解基础上的逻辑延伸。因此,跨界首先要找到界与界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相互之间的规律、联系与共性,才能展开创造性思维,而不是简单地将两者等同。跨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借智”,是思维模式的转变,只有思维跨越所有界限,创新才会永无止境。

艺术设计是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多元化学科,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基本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还要有能在不同学科、领域、文化之间融会贯通的跨界思维能力,才能在专业领域有所创新。因此,在教学中融入跨界思维,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

二、基于跨界思维的艺术教学模式改革措施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分布于艺术类与理工类专业院校,各学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教学目标基本相同,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具有成熟的思维表达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基于跨界思维理论的艺术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形象与抽象思维、科学与艺术思维等,是多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与艺术设计教学目的一致。

(一)建立系统性、交叉性学科阶段推进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中不同课程之间分隔明确,由于课时的集中与课程之间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学生学科知识理解不扎实、不全面、应用性差、目的不明确等缺陷,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兴趣。以跨界思维来安排课程的设置,建立系统性、交叉性的学科阶段性推进制度,即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模糊专业界限,透过专业本质寻找课程一以贯之的大设计概念。以知识结构为框架,贯穿各基础、专业与理论知识于一体,阶梯型安排课程进度,培养学生对设计行业的整体认识,在宏观了解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逐渐养成设计自觉与开放思考的习惯。如在大一开设设计基础课程是为了建立学生的初步设计思维与专业认知能力,可将这一阶段的课程统一规划为基础层次的教学,不分隔课程单元,将理论讲解、技能训练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围绕设计思维与专业认知能力拓展课程设计,在不同课程之间自由发挥,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不断地拓展思维空间与表现手段。

(二)注重课程教学中命题的前瞻性、研究性与实践性

1.前瞻性。传统教学模式很多课程都是重复性地灌输,教学方法与内容都很陈旧,与时代脱节,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倦。应当在注重基本理论与技能的培养之外,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与当下最新设计理念及社会热点相结合,突出前瞻性,可有效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设计理念。

2.研究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行业比较宽泛,因而应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设定研究性强的命题,触发学生感兴趣的点,不束缚学生的创作思路,从而提升其创作热情。

3.实践性。课程命题的实践性是指把实际案例或参赛项目作为课程研究的对象,在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案,更好地落实课程构想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三)重视团队协作与学生个性的培养

教师讲授与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批判精神与个性发展。学生只是以完成作业为目的,对于专业的严谨性与科学性认识不够,看重结果而轻视自我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以团队协作的方式,结合阶段性成果汇报来推进课程教学,从细节处规范教学过程,以课堂教学、自我教育、团队教育、同伴教育等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来展开教学互动。

(四)制定完备的课程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素质测评没有明确的指标,大部分是以考勤、平时成绩与评分作业作为最主要的评价要素,重结果,轻过程。评价体系单一会造成评判结果缺乏公平性与科学性。若将学生参与、阶段汇报、成果展示与实践作为评判的重要环节,建立学生相互评价、阶段性答辩、成果评比与实践检验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角度综合评价体系,这既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原创精神,也可兼顾公平,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助学生个性发展。

(五)建立多学科、多领域导师协同制度

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艺术设计教学的难度,传统教学模式基本是学院式教学,一线教师多为固定编制内的教师,与市场联系少,实践脱节的问题严重。加之设计类学科还需要其他学科作为理论依据与专业支撑,以解决有些本专业教师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建立多学科、多领域导师协同制度,请相关专业学科教师、企业负责人、技能工人、民艺继承人等客串讲学,开展专题研讨会、讲座等,既能把相关学科优势与本专业教师资源充分融合,也可与行业内人士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有效解决教学师资与学科跨界的现实性问题。

结语

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的问题,有必要导入跨界思维的理论,抓住艺术设计教学的本质,结合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以跨界思维为指导,对教学模式从课程体系、课程命题、教学过程、评价体系与导师制度五个方面进行调整,促进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融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出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注:本文为西华师范大学校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大学生创意思维拓展训练研究”,项目编号:12A006)

参考文献:

[1]孙妍彦:美国艺术设计的教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赵伶俐: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执教行为训练评价鉴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工作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篇6:小学语文教学探微

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边教学,边研究,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应当说,在新课程标准下,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课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只会失去向,无所适从。因此我们应当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转化定位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按教师的“指挥棒”转。新课程倡导教学中要体现“双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化角色,在课堂上起好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意识模糊,不能从根本上转变角色,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存在偏颇,不知在教学中如何体现“双为主”。而实际上教师的“导”主要体现在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营造氛围,使学生投入地学;给出足够时间,使每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学;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根据学情加以引导,使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地学。要做好这一点,教师应当绝对是学生学习伙伴,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这样才有资格做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这样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

2.培养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在课堂活动前,先明确分工,再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3.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成为搞活课堂的引导人

教师的教学活,才能带动学生的学法活。为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3.1灵活组织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是一篇课文接一篇课文地教,而我试着打破常规,在三年级以上的语文教学中淡化课文间的严格界限,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法”。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因为有着某些方面的共同点才被组织到一块儿的,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共同点集中进行语言训练。教学时,我把一个单元看成一篇课文,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自由读通每篇课文,然后由学生初步读懂自己所喜爱的课文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疑义,再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组织教学,进行词语的组块、句子的组块、段落的组块及写法的组块,让学生同中求异,使知识得到内化与积累。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速度和效率,也提高了教师处理教材的自由度,减少了分析,注重了实践,使学生的语言训练得到充分的落实。

3.2精心设计问题。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的提问是一门艺术,问题提得好,学生就想说、会说,也就能达到运用中理解的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新的角度进行提问,提出的问题要有新意,出乎学生意料,能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寻求答案。

3.3巧妙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文意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表演、演示等活动入情入境地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使情境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能够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嬉”的目的。课堂上,我常随意捕捉或有意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无意中学会运用语言。如学完了《爬山虎的脚》,就让学生用“我”的口气对爬山虎的习性和特点作“自我介绍”。

4.突出主体,培养意识

人本主义者认为,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和教育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并创造一切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进度更快,并在生活和行为中普遍产生影响。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将会大大的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的目的主要在增长学生知识智能,培养创造意识和各方面的能力。认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主要在于学生的配合程度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有的老师课上砸了,埋怨学生“配合”不够。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取决于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程度,而不在于体现老师教学水平怎样,讲台毕竟不是舞台。

罗杰斯认为人类有机体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将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呢?一是倡导民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应放下权威的架子,在教学研讨上应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作为研究者的老师和研究对象的学生其目的是一致的,即提高学习者的能力,促进学习者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教师与学生应保持“平等协商”的关系,力避“一言堂”。二是引进竞争机制。竞争对于人的惰性,是一次真正粉碎性的打击。“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竞争即是逼那些依恃“有食”而安于现状的“笼鸡”成为“无粮野鹤”,竞争就是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靠实力去获胜。这样竞争就成了迫使人们挖掘自身潜力,不断追求进取的真正动力。

5.明确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受教者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现代儿童教育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把儿童看成是一个空的容器,教育者的责任是用成人的知识和经验尽量装满它。其实,蒙台梭利和重视儿童内在潜能激发的思想家卢梭等人的观点是一致的儿童与生俱来拥有的灵性,正因为如此,儿童的发展才成为一种可能。而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为形象思维。由此看来,小学生的积极主动的语文学习能力及其内在潜能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值得认真反思的。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因素,可以从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的智力因素和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来看。一般来说,小学生会在各种心理因素中表现得有强有弱。当学生的语文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能帮助学生分析困难产生的原因,对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心理因素做出适当的调节。另外,教师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6.我们要热爱语文

篇7: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微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积极探究某些事物或进行某些活动的倾向,学生学习任何事情的最佳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不仅是学生认识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它能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且有学习兴趣的学生,其求知欲一般不会减弱或消失,而求知欲的满足,反过来又会丰富学习兴趣,产生与更高的认识水平相适应的新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预习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可见,只有适合教学对象的心理需要的教学,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才是有效的。因此,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首先必须先让学生在展示预习中的收获、感受与困惑,由此展开教学。

三、充分尊重阅读主体,弘扬人的主体性

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课本着手进行迁移,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学生去实践以陶冶情操,丰富知识,发展智能。其次,依据主体性,素质教育必然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我们就不能因循教材和教参,对学生作出划一的指导,不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时代发展对初中阅读教学提出崭新要求,重视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要求。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突破现有的思想框框,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能否有不同教学目标,布置不同的练习,选择不同的试题等等。在我们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让孩子们在多样性的语文活动中有着充分的选择自由,努力形成他们多姿多彩的个性。

四、改进阅读教学方法

阅读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指导学生以课文为中心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工作方法。阅读教学是教育性与娱乐性统一的过程,即是“寓教于乐”的活动,阅读教学有艺术性。而目前,农村初中的阅读教学往往“目无全牛”,使许多有血有肉的文章被肢解成了苍白无力、毫无感情色彩的零碎细块。因此,当前广大农村初中的阅读教学方法还有必要改进:①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必须充分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学生的思维主要靠激趣,如何激趣呢?应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学生对小说一类课文比较感兴趣,但有些长篇小说的节选,情节比较简单,如果让学生读课文,肯定枯燥无味。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让同学讲节选前的一部分,那么后面的故事将如何发展呢,这样就既引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又欣赏了故事。②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投影,将多种图片再现给学生看,给学生以强烈的真实感。情境法尤其适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得到美好享受。③从耐人寻味的.题目入手。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初二学生,对讲故事很感兴趣,因此在教童话和民间故事时,就采用这一方法,既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另外,教诗歌、散文或以对话为主的小说,就让学生表情朗读课文或分角色朗读课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提倡启发式教学

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这是阅读教学方法改革的根本任务。启发式的要点是,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选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方法,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启发式要设疑解惑。例如,谈话法和讨论法就是两种很好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学生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互助精神。

六、融思想教育于阅读教学之中

阅读教学是凭一篇篇课文进行的,每篇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是相互依存的,(www.FWsir.com)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先指导学生通过词、句、段、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这一步要启发学生积极展开思维,使课文所描写的人、事、物在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具体了解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事情的发生发展和景物的特点等等,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事件的意义以及由景物描写中透发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七、加强阅读习惯的培养与阅读方法的引领

阅读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篇8:语文教学中激趣艺术探微

一、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现状和忧思

1.只重视学生成绩, 忽视语文素养的提高。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十分明显地存在着诸多有悖语文学习规律的行为:死记硬背, 高分低能, 只重分数而忽略人文素养, 贪图走捷径, “催化”语文成绩等。不可否认, 一些手段确能在考试中见效, 但从“教是为了不教”和“大语文”的观点来看, 这些“捷径”无异“拔苗助长”, 甚至是“饮鸠止渴”。这种只看成绩、不顾能力、急功近利的行为, 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已造成极大的危害。

2.“题海战术”和频繁的考试摧残了兴趣的“幼芽”。

当今学业负担重、考试频繁是公认的现象。根据调查, 初一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已达12小时以上, 除了课表安排的学习内容, 还有大量的课外练习, 这些练习的时间每天在2到3小时不等。许多学生每天的愿望就是完成老师还有家长布置的作业, 而这些作业又像大山没有尽头。兴趣在“大山”的重压下枯萎。学生不光背着作业的“大山”, 还承受着考试的重压, 一次次的考试像秋风无情抽打着学生的心灵, 使他们增加了无尽的心理负担。虽然有些学生在考试中成绩优秀, 但老师和家长“不要骄傲, 向更高目标努力”的训导, 使他们根本享受不到成功的乐趣。所以, 学习就像是遥遥无期的苦役, 多的是辛苦, 少的是兴趣。

3.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解剖式”阅读教学“荡平”了兴趣最后的基础。

语文本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 诗词歌赋异彩纷呈, 听说读写各显神通。这种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为语文兴趣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在实际学习中, 这些优势被置之不理, 唯考试是瞻, 你考我就教, 你重点考我就重点教。因为语文考试是书面的, 所以“听”“说”“读”的训练就靠边站, 偶尔做些“说话训练”题也是“蜻蜓点水”式的, 应付考试需要的, 根本不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阅读教学之所以钟情于“解剖法”, 是因为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题大多数是用“解剖式”完成的。一篇文章“砍”一段来, 既无写作背景, 又无作者简介, 上下文也没有, 看完后回答几个问题, 就算阅读训练。学生碰到这类试题, 怎能不用“放大镜”将它上上下下看仔细, 找出隐藏的答案?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解剖式”的阅读教学让可怜的学习兴趣消失殆尽。

综上所述, 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当今的教学现状, 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阻碍了语文教改的深入, 学生的语文成绩堪忧。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关系到我们的教学质量, 关系到语文教改的进程。因此, 《语文课程标准》把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予以强调。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就是要改被动为主动, 变学习的奴隶为学习的主人, 真正享受学习的快乐, 从而实现学习态度、方法、效果的根本转变。

二、实施激趣的步骤和措施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平等互信中培养学习兴趣。

根据有效教学的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 离开“学”, 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 教师必须确立教与学的平等地位, 树立平等互信的教育思想。只有师生关系融洽, 才能让学生爱听语文课, 才能促进课堂情感的双向交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放下架子, 深入到学生中间, 做他们的朋友, 在平等互信中培养起语文学习的兴趣。霍姆林斯基说过:“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 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 大声叱责表现出最原始本能的反映, 每个教师心中所具有的情感素养的种种都会在这种反映中丧失殆尽。”教师有了“对象”意识、平等意识、情感意识, 学生的学习兴趣何愁不能提高?

2.改进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趣味因子。

语文教学方法的陈旧单一, 语文学科的趣味性未能开发利用, 是学习兴趣淡化的另一个原因。由于学生的文化基础、接受能力、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学习习惯有所不同, 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丰富多样, 适应他们的特点, 才会使他们产生兴趣。初一学生形象思维丰富, 教学时要让他们多读、多讲、多演, 以此激趣。教学方法还要结合课文特点, 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教法, 如《春》是抒情散文, 以诵读欣赏为主, 让学生从作者的形象描绘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巍巍中山陵》是一篇说明文, 介绍了中山陵的宏伟气势和建筑特色, 语言严谨、准确、生动。教学以理解为主, 可采用图示法直观演示中山陵的各部分建筑。只有这样, 才能使教学方法成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天然”材料, 如教材中的插图, 内容的故事性、知识性, 主题的深刻性、哲理性, 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性等都可成为兴趣的激发点。只要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完全是有保障的。

3.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教师上课“一张嘴”“一支笔”, 教学手段单一, 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教师应利用现有条件, 发挥挂图、卡片、模型、实物等传统直观教具的作用, 变抽象为具体, 化复杂为简单, 在“轻松”的学习中增加兴趣。另外, 运用录音机、幻灯机、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发挥朗读优势, 培养语感兴趣。

朗读是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 朗读时抑扬顿挫的语调, 轻重缓急的语气, 运用得好, 可与音乐媲美, 那种美感是其他学科难以相比的。语文教材中适合朗读的内容十分丰富。放声朗读, 还可以增强语音的感受能力、语义的理解能力和语法的领悟能力。如果对精美的文章反复诵读, 还能增强鉴别能力, 提高审美情趣。教师精彩的示范朗读, 往往吸引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模仿, 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加强指导, 要求学生朗读时做到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 并能正确地把握语调、语气, 连贯地读下去。在此基础上, 熟练地运用语言和表情, 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如朗读朱自清的散文《春》, 从整体上讲可用一种轻快柔和的声音朗读, 局部可随作者感情的变化而改变朗读的声音、速度。文中写“风”的部分用了拟人手法, 朗读时要柔缓;写“草”“花”的部分需用轻快的、喜悦的语气, 体现春天的生机。

5.变革语文训练与测试, 提高成就感。

教学评价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一系列的价值判断, 是衡量教学成败、检验其得失的重要手段。语文学科因其主观性和开放性特点, 在训练和测试中表现出更大的包容性和模糊性, 这就要求教师在训练和测试中尽可能地考虑其特点, 对学生作出公正而有鼓励性的评价, 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激发其对语文的兴趣。

我们的语文训练要多一些语文能力的练习, 少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多一些开放性的内容, 少一些封闭性的条条框框。要让学生感到, 语文绝不是枯燥的死记硬背, 也不是僵硬单一的思维方式。

上一篇:体艺工作计划免费下一篇:我得活着